大嘴巴教案(模板19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前预设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的选择。要编写一份完美的教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们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大嘴巴教案篇一
3、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大嘴巴教案篇二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大班数学活动:保龄球馆
舟山海娃幼儿园 虞 益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往幼儿学习时,经常会出现机械记忆的情况,有些虽然开始关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论事”地摆弄桌面材料为主,比较单一、乏味。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龄球就是孩子们生活中常玩的一个合作体育游戏,整个活动以保龄球馆为游戏情节线索,以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三部曲:操作体验——归纳提升——迁移运用,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快乐,积累经验;在交流、归纳、提升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1、探索发现将数字10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组数。
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保龄球若干 记录表 皮球 投影仪 奖品 抽奖箱
2、介绍规则: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请你们商量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量好了到老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请你看清楚记录表的左上角是数字几,就到几号保龄球馆玩。
3、游戏与记录
1、交流结果
师:你是怎么记录的?
2、引导梳理
教师提升:10个保龄球可以分成3个站着的和7个倒的。3和7合起来是10。
3、探索互换规律
4、用已知规律整理记录表
师:现在请你们三个人一组将记录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让它有次序、很整齐、也记得牢、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
幼儿交流记录表。
1、交待规则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抽奖箱)抽奖时间到了!每个小朋友可以到抽奖箱里摸一张奖券,请你们看清楚是几元的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两种奖品合起来的价格刚好是奖券的面额。
2、领取奖品
3、交流分享
师:你拿的是几元的奖券?你用这奖券领了哪两样奖品?
大嘴巴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学习看懂图示,制作信封玩偶。
2、通过撕、贴、画等装饰技能,表现蛇、鳄鱼等大嘴巴动物的形象。
活动准备:
记号笔、信封、广告纸、固体胶、图示。
活动过程:
一、出示信封,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一封信。(信放凳子上)。
师:看看你的信里写了什么?
二、幼儿学刊图示。
1、出示大图示,重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其顺序。
2、教师边讲解图示边互动示范。
三、幼儿自由操作。
师:看看你手中的图示要做什么?我们一起做一下信封玩偶吧。
师:记得多余的纸屑要放进筐子里面。
四:游戏:找朋友。
师:做完的小朋友去找找和你一样的好朋友。
五、总结。
师:在我们做手工上许多地方都有图示,我们学会看图示之后,总结可以做手工。
大嘴巴教案篇四
1、通过游戏使幼儿知道书要一页一页翻看,初步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习惯。
2、能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认识。
一、观察常见的菜肴图片,说出名称。
二、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一页一页翻看图书。
1.先看封面,这本书的书名叫什么?
2.教师示范,一页一页翻看图书。这是什么?它什么叫?它喜欢吃什么?(请幼儿喂食)。
3.小青蛙吃了小虫,力气大了,它开始唱歌了:小青蛙,呱呱呱,我爱虫子,你爱吃什么?(教师示范)。
4.按以上方法学习:小鸭子,嘎嘎嘎,我爱吃小鱼,你爱吃什么?
小花狗,汪汪汪,我爱吃骨头,你爱吃什么?
小花猫,喵喵喵,我爱吃小鱼,你爱吃什么?
小朋友,啦啦啦,我样样东西都爱吃。
三、教育幼儿样样东西都要吃。
四、反思:
大图书的制作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它会唱歌,书中的动物形象可以让幼儿喂食,同时可供教师生动形象地演示书要一页一页翻看,因此,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来说,活动中教师教具的运用很重要,它具有一定的隐性指导作用。
大嘴巴教案篇五
1、通过游戏使幼儿知道书要一页一页翻看,初步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习惯。
2、能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认识。
:《大嘴巴》大图书制作
一、观察常见的菜肴图片,说出名称。
二、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一页一页翻看图书。
1. 先看封面,这本书的书名叫什么?
2. 教师示范,一页一页翻看图书。这是什么?它什么叫?它喜欢吃什么?(请幼儿喂食)
3. 小青蛙吃了小虫,力气大了,它开始唱歌了:小青蛙,呱呱呱,我爱虫子,你爱吃什么?(教师示范)
4. 按以上方法学习:小鸭子,嘎嘎嘎,我爱吃小鱼,你爱吃什么?
小花狗,汪汪汪,我爱吃骨头,你爱吃什么?
小花猫,喵喵喵,我爱吃小鱼,你爱吃什么?
小朋友,啦啦啦,我样样东西都爱吃。
三、教育幼儿样样东西都要吃。
四、反思:
大图书的制作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它会唱歌,书中的动物形象可以让幼儿喂食,同时可供教师生动形象地演示书要一页一页翻看,因此,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来说,活动中教师教具的运用很重要,它具有一定的隐性指导作用。
大嘴巴教案篇六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提高型)。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引导幼儿在几何图形上联想出简单的物体。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一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大嘴巴教案篇七
教学目的:掌握纸盒剪拼大嘴巴的方法,作好后套在手上玩一玩,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纸盒剪贴大嘴巴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造型有趣、独特。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示范工具。
学具:剪刀、胶水、彩色纸、纸盒。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出示一个纸盒剪贴大嘴巴的动物玩具。
看,是什么?好玩吗?
它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制作而成的?
学生自由回答。
2、谁上来玩一玩?
请几个学生上台玩一玩。
3、揭示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制作这样有趣的大嘴巴。
板书课题。
二、体验探索:
1、看书自学。
提问:想一想,纸盒剪贴大嘴巴的步骤是什么样的?
学生拿出一个纸盒,尝试做一做。
做好后自由回答。
请几个做得好的同学上台说一说步骤。
2、老师并讲解步骤:
(1)拿出一个长方形纸盒,在中间用水彩笔画一条红线,画三面,留一个底面。
(2)用剪刀沿红线剪三面。
(3)剪开后将纸盒翻折。
这样一个纸盒剪贴大嘴巴就做好了,老师将它套在手上示范。
怎样玩?学生自由回答。
3、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纸盒剪贴大嘴巴呢?
(1)出示不同大小、形状的纸盒。
学生根据纸盒的形状来自由回答适合做什么动物的大嘴巴。
(2)老师:
各种各样的纸盒做成的动物大嘴巴。
还可以自由的发挥想象做成怪物的大嘴巴。
4、怎么样装饰我们的大嘴巴呢?
学生自由回答。
:可以用彩色纸剪贴成各种形状来进行装饰。
注意:色彩鲜艳,适当。
三、学生创造:
发挥独特的创造,大胆制作。
四、学生表演、游戏:
1、学生自由上台用自己制作的大嘴巴表演节目。
2、带学生到室外或者就在室内进行游戏。
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嘴巴教案篇八
1、思考对折剪出对称物体的方法,在学折纸“东南西北”的基础上,探索五官粘帖的方向及位置。
2、观察了解精灵脸部的不同特征,并运用剪贴的方法制作小精灵。
3、在大胆创意中,体验制作大嘴巴精灵的快乐。
注意观察出剪贴添加不同特征变成动物的方法。
思考对折剪出对称物体的方法以及注意耳朵和嘴巴的对应位置,添加出形态各异的精灵。
1、经验准备:初步会折“东南西北”
2、物质准备:(1)ppt课件(2)已经折好的大嘴巴精灵(两个)(3)彩色正方形纸(若干)(4)各种彩色碎纸(5)剪刀(人手一把)(6)双面胶(若干)(7)胶棒(若干)(8)彩色水笔(若干)
一、开始部分
情境导入,调动幼儿兴趣,创设游戏情境。
1、师:绿绿的草地上,谁来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出示大嘴巴螃蟹精灵,引导幼儿观察螃蟹精灵的特征)
2、教师用螃蟹精灵和小朋友打招呼、介绍自己身体特征、做游戏、说话等。
师:小朋友好,我是螃蟹精灵,瞧,我的嘴巴多大呀,大家都喊我大嘴螃蟹。把你们的大嘴巴张开和我比一比,谁的大,啊……,恩,你的大,你们真是一群大嘴巴小朋友。
3、师:我一个人在草地上玩真没劲,朋友们你们快来陪陪我吧,看看谁来了?(从而引出课件中的各种精灵)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师:谁来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幼儿:小猫咪,喵喵的尖耳朵长长得胡须。)
2、师:你们看,我还有好多的好朋友呢,你们喜欢谁,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发现各个小精灵的特点:如,呱呱的大眼睛、喵喵的尖耳朵长长得胡须。注意观察出剪贴添加不同特征变成动物地方:眼睛、耳朵、胡须、卷舌和帽子等)(你的眼睛真能干、真亮、观察的真仔细,如果幼儿有遗漏的地方,教师补充:我喜欢……)
教师总结:这些小精灵们的眼睛有的是大大的,有的是半睁着的,有的眼睛贴脸的边上,有的眼睛贴在中间一点。他们的耳朵有一样长长的(问像什么小动物),也有尖尖的,还有的圆圆的。他们的嘴巴里面有的有长长卷卷的舌头,有的有尖尖的牙齿。还有的精灵长了长长的胡须。每个小精灵都有自己的特征,我们一看到这些特征就知道他是什么小精灵。
(二)探索大嘴巴精灵的制作方法
3、师:这些小精灵是怎么制作的呢?(出示步骤图)幼:东南西北师:我们来看看东南西北是怎么折的?(请幼儿示范)
4、探索对折剪的方法。
师:大嘴巴做好了,怎样把他变成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呢?
师:原来我们可以彩色纸画出来,然后剪下贴在大嘴巴精灵的脸上,给精灵添上不同的眼睛、耳朵、胡须和卷舌等等,把它变成不一样的精灵。
师:我要问小朋友剪小精灵耳朵和眼睛的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好的方法呢,怎么让它同时剪出两个相同的形状呢?(将纸对折,剪出来)师:你来试一试剪出大眼睛。(请一名幼儿演示,其余幼儿观察)师:真棒,一下子就剪出了两只眼睛,我要帮它打扮一下。(添画出眼睫毛,眼珠)(强化难点)
5、思考耳朵眼睛的黏贴位置师:我这里有一对小耳朵,你们来帮我贴一下,看看贴在哪里。
(三)幼儿剪贴操作
1、介绍材料,交代要求。师:我在后面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请你们自己选择,做一个你喜欢的小精灵。
2、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帮助幼儿实现想法。(通过实践探索,引导幼儿解决耳朵、眼睛的对应位置。)
三、结束部分
(一)欣赏作品
师:做完的小朋友,可以拿着自己的小精灵和其他小精灵说说话,并向别人介绍一下你的精灵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集体小结:请一位出现贴的位置错误的小朋友说说看自己制作时出现的困难,已经解决方法。
(二)开拓思维出示大的可以带到头上的精灵,启发幼儿。
师:我们来看看,这还有一个大精灵呢,下次我们一起合作制作一个精灵王国的国王吧!
活动延伸:
1、在美术区,几人合作,制作大精灵。
2、在表演区利用自己制作的小精灵创编小精灵的故事。
大嘴巴教案篇九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2.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3.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4.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提高型)。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一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大嘴巴教案篇十
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大嘴巴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2.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3.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4.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活动反思:
一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大嘴巴教案篇十二
锻炼幼儿手臂及手掌肌肉活动的灵活性,体验表演游戏的乐趣,提升心智水平。
用废包装纸盒做的手偶。
1、从空盒的一个最大面拦腰抛开三面。
2、将未切断面向外对折,大拇指放在下段盒中,其余四个手指放入上段盒中,手一张一合试试看。
3、剪一张与盒面一样大的白纸贴在纸盒开合的一面,再剪一小条色纸贴在“嘴巴”里当舌头,形成一个大嘴巴。
4、绘制一张动物的脸,以阔部为中心线截成两半,口部以上部分贴在上半只盒子上,下巴部分贴在下半只盒子上,一只大嘴巴动物手偶就做成了。
5、如能加上牙齿,胡须或帽子,就更形象,更好玩了。
1、做好手偶,让幼儿把一只手伸进盒子里,装扮成“大嘴巴某某”,一边说话,一边张合手指。
2、多做两个手偶,让幼儿用两只手操作“大嘴巴”进行对话。
3、多做几个大嘴巴,全家人可以演出一场精彩的纸偶戏了。
大嘴巴教案篇十三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制作面具并参加表演的兴趣,感受节日氛围。
2、引导幼儿用剪、贴、画、折等方法制作各种动物面具。
3、通过与家长共同制作面具增强亲子感情。
活动准备。
1、动物狂欢的`音乐。
2、范例面具、皮筋若干。
3、旧挂历、报纸、碎布、彩纸、大纸袋等制作材料若干,剪刀、胶棒等制作工具每人一套。
重点难点。
1、激发幼儿与家人共同制作面具并参加表演的兴趣。
2、难点:剪洞。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通过引导幼儿模仿动物表演,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今天,我们请每个小朋友和自己的爸爸或妈妈一起来做一个小动物面具,等会儿一起去参加迎新年狂欢会。
二、讨论示范: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教师现场示范制作。
师:到底怎么做呢?请小朋友先来看一看!
1、出示旧挂历纸,采用边提问题边引导幼儿讨论边示范的方法制作鸟面具。讲解剪、贴、画、折的方法,重点引导幼儿怎样挖洞。
2、出示大纸袋,引导幼儿用系、剪、贴等方法制作狮子面具。再次强调挖洞方法:不能太近太远,和两眼距离一样宽。
3、展示各种范例面具,引导幼儿用不同材料制作不同的面具,注重引导幼儿创新。
三、实践操作:亲子制作面具,教师巡回指导。
1、请先完成的幼儿说说自己扮演的是什么小动物?学学小动物表演。
2、提醒家长注意幼儿安全,完成面具后注意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
3、师拍照。
四、表演展示:互相观看,互相欣赏,分享快乐。
1、通过播放“动物狂欢节”乐曲,师幼一同带上自制面具随音乐表演展示。
师:小朋友们,动物迎新年狂欢会开始了,赶快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表演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嘴巴教案篇十四
孩子们在进行区域活动时,两位小朋友在玩“钓鱼”的游戏。其中一位小朋友发现带有磁铁的鱼钩容易钓到小雨。那么,小雨为什么喜欢磁铁呢,磁铁有什么特点呢?由此引发本节活动。组织带领小朋友操作探索磁铁的特性。
1、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愿意参与活动并主动完成操作。
2、学习磁铁的特性区分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物质准备:“大嘴巴”手偶,各种味道的夹心饼干(塑料,木块,金属制品)盛有塑料,木块铁块等充足材料的盒子,磁铁若干。
精神准备:磁铁内存在磁场可以吸引物体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被吸引只有金属制品可以被吸引。
律动:这是我的……。
这是我的眼睛(眼睛作出眨眨眨的动作)。
这是我的鼻子(哼哼哼的动作)。
这是我的嘴巴(嘴巴开合开合开合)。
(大嘴巴)手偶出场说:“谁在叫我,我就是大嘴巴。大嘴巴饿了有没有好吃的东西?(老师):赵老师为大嘴巴准备了好吃的东西,(出示各种颜色的饼干)请哪位小朋友喂大嘴巴呢。
饼干的夹心分别是塑料木头铁块等制作的,而大嘴巴里面有一块磁铁。
1、分组请小朋友喂大嘴巴吃饼干。(大嘴巴说:“我很挑剔的好吃的我才吃,不好的就不吃)。
2、端出盘子呈现出各种饼干,提问小朋友老师准备的是什么。
3、分组请小朋友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饼干,小朋友会发现有些饼干一下子就吞了进去,有的大嘴巴就不吃。(吃掉的放到一个盘子不喜欢的放到另一个盘子)。
(三)探索大嘴巴挑食的原因。
1、问小朋友是否挑食老师小时候挑食老师的妈妈就会说是因为肚子里有虫子,那大嘴巴为什么挑食呢是不是嘴巴里也有虫子。(激发好奇)。
2、先请小朋友观看嘴巴老师再找很费劲的找出一个小东西。
3、原来真的有东西是什么呢请小朋友猜一猜,摸一摸看一看。
4、揭示名字磁铁。
(四)讨论讲解磁铁(简单说)。
(五)探索饼干的夹心。
1、原来大嘴巴里藏了块磁铁呀那么饼干是不是也有什么不对劲呀请小朋友看一看。
2、请小朋友每人取一块饼干看一看夹心是什么。
3、老师再拿磁铁去吸发现吸过来的都是金属制品。
(六)试验示范法讲解磁铁。
老师用磁铁分别去吸各种材料发现能吸过来的只有金属制品同时展示吸的很牢固。
(七)动手分类。
每组分别放置盛有多种材料的盒子,每人发一块磁铁自己动手分类把金属制品和其他物品分开。
活动延伸:磁铁的用途如细小的东西掉在地上可用磁铁吸,夏天的纱门上按有磁铁等等。
大嘴巴教案篇十五
本课大嘴巴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南西北”。大嘴巴其折法和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成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大嘴巴形象特征。
教材大嘴巴左页的折纸图示清晰明了,折法简单,学生一般都能自己识图制作。通过对教材右页范图的欣赏,学生可以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教师则需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不受表现对象本身色彩、花纹的束缚,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
由于本课大嘴巴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有亲切感,难度不大,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做好后展示、游戏的过程中,气氛尤其热烈。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上册:09课大嘴巴。
二、教学目标。
*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识图制作,到欣赏范图,分析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再到如何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并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摒弃“填鸭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教学策略设计如下:
回忆导入——自学方法——观察分析——自主表现——交流评析——游戏活动。
可从回忆“东南西北”这种玩具的角度导入新课,再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展示引导学生转换思维,认识到经过怎样的变化就可成为本课的新玩具。接着引导学生看教材左页的折叠示范图,自学折法,折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大嘴巴”的制作可分两个阶段进行:折叠和装饰。折叠阶段要求按部就班,一丝不苟。装饰阶段则以激发形象思维和大胆表现为主,不可束缚学生表现力。
在观察分析这一环节,通过欣赏教材中的范品,了解剪贴、添画的装饰方法来指导学生制作。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寻求丰富的表现题材。在引导学生就如何装饰进行构思时,应突出“大嘴巴”的位置。至于学生想将之装饰成某种动物的“嘴巴”,还是人物、怪物等的“嘴巴”则不需过多干预,只是要注意抓住其形象特征。
评价环节中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参与评论。可自告奋勇上台,也可由教师或各小组集体推选上台。最后评出不同标准的“大嘴巴”,如最热情的“大嘴巴”,最特别的“大嘴巴”等。
游戏活动时,先上台表演,再由学生在台下自由表演,可分单人、双人、多人等各种说话表演形式。
作业要求:按书中折法和装饰方法制作一个“大嘴巴”,再套在手上玩一玩。
四、教学建议。
*本课也可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如上,第二课时尝试以“东南西北”的基础形创造性折出“大嘴巴”以外不同的形象,再做简单装饰。如桌子、衣服、鱼等。
*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纸屑要集中处理,不能随地乱扔。
(张欣。
[教案]布心小学赵爱琼老师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掌握玩具“大嘴巴”的折叠和装饰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大嘴巴”形象的构思及剪贴装饰。
教学准备:教师—示范作品、方形彩色纸。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表演导入新课。
请几名学生手套“大嘴巴”玩具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观察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示范作品分析“大嘴巴”的制作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小结:“大嘴巴”的制作可分两部分进行。
1、折叠—“大嘴巴”的基本形是我们常折的“东南西北”玩具。
2、装饰—根据自己构思的形象用剪贴或添画的方法装饰“大嘴巴”
三、学习。
1、复习已学折纸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自己识图,折“大嘴巴”基本形。
2、启发学生想象用添画和剪贴方法可将基本形装饰成什么动物形象。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制作一个有趣的“大嘴巴”。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
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五、课堂小结。
小结上课情况,宣布下节课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作品展示、讲评。
1、请已完成作品的同学上台表演。
2、学生评一评、说一说最喜欢的.作品。
二、启发学生讨论:用“东南西北”的基本形还可以折什么?
欣赏用基本形折出的其他形象。(如:小狗、桌子、衣服等)。
三、学生制作。
四、课堂小结。
评选优秀作品放艺术角展出。
表扬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的小组。
[教案]友善的女巫的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九课,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西南北”其折法一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在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形象特征。
由于本课是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难度不大,有新切感,因此,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则只需要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就可以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情感目标:
1、通过有趣的美术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和整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有创新地对“大嘴巴”进行装饰。
课程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
制作好的“大嘴巴”若干,磁带录音机。
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各色蜡光纸。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取材于儿童最熟悉的折纸玩具,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强调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究已完成的作品,到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制作结束后,设计学生的展示活动,把学生自评与互评促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及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4分)教师与手中的“大嘴巴”进行对话导入,学生倾听教师与“大嘴巴”的对话,欣赏教师制作的“大嘴巴”。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对话”形式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激发起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
1、探究(4分)展示几个制作好的大嘴巴,分发给每个小组。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对分发到小组的“大嘴巴”进行研究。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嘴巴”的制作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2、制作(5分)放两首儿童歌曲,学生在这两首歌曲的时间内完成“大嘴巴”的基本形——即“东西南北”的折叠。
设计意图:通过限时完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为下一步装饰打好基础。
3、谈话(4分)提问:你打算怎样装饰“大嘴巴”,学生谈谈自己的打算。
设计意图:在谈话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三、学生作业(15分)。
1、提出作业要求。
学生对前面折好的“大嘴巴”基本形进行设计、装饰。即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进行。
2、学生作业。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并在作业过程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两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不同对待,面向全体,通过放音乐使较长的作业时间不至使学生感到疲劳、枯燥。
四、评价。
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欣赏。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同时在欣赏别人的作品的过程认识自身不足。
五、小结。
1、清理卫生(1.5分)。
2、小结(0.5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多方面对学生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大嘴巴教案篇十六
1、知道书要一页一页轻轻地翻看,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愉快参加活动,能大胆表述,学习句型“×××(小动物)×××(叫声),我爱吃××。
3、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大嘴巴》大图书一本、小图书每人一本、小书架2个。
一、翻阅大图书,理解《大嘴巴》书的内容。
1、看封面,知道书名,讲解阅读要求。
师:今天严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书)。
师:看,这是封面。封面上有什么呀?(嘴巴)一张嘴巴和我们小朋友的小嘴巴比一比,怎么样呀?(大)对了,这是一张大嘴巴。(点字)这个故事的名称就叫《大嘴巴》。
2、引导幼儿大胆讲述图书内容,学习句型。
第一页。
师:我们一起来看书。打开封面,翻到第一页。
提问:看,这是什么?(青蛙)小青蛙怎么叫?(呱呱呱)对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青蛙,呱呱呱”叫的真好听,再来一遍。
提问:那小青蛙爱吃什么呀?(你来说说看、你说、你说)提醒幼儿用完整话回答“谁爱吃虫子?”我们来看看小青蛙的大嘴巴里吃了什么?(翻开)原来是虫子。小青蛙吃饱了,唱起了歌“小青蛙,呱呱呱,我爱吃虫子”
提问:小青蛙怎么唱的?(幼儿集体学唱)小青蛙唱歌真响亮,再来一遍。
第二页。
师:我们轻轻地翻一页。
提问:这是谁?(小鸭子)小鸭子怎么叫?(嘎嘎嘎)师:小鸭子,嘎嘎嘎。(慢)。
提问:小鸭子爱吃什么?我们来看看图书上小鸭子的大嘴巴里在吃什么。(翻)是什么?(小虾)小鸭子吃到了小虾,高兴地唱起了歌“小鸭子,嘎嘎嘎,我爱吃小虾。”
提问:好听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幼儿集体说)。
第三页。
提问:猜猜书里还有谁?(幼儿自由说2—3个)。
师:严老师轻轻翻过这一页。
提问:谁呀?(小狗)小花狗,汪汪汪,它爱吃什么呀?(骨头)真的吗?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帮我看看小花狗的大嘴巴里吃的是什么。呦,真的是骨头。“小花狗,汪汪汪,我爱吃骨头”小花狗也高兴地唱起了歌,谁来学一学?(个别幼儿学说)唱得真好听,谁也来学一学?声音要再响亮些。(拍手,说得真响亮,真棒)。
第四页。
师:谁愿意帮助严老师把这页轻轻地翻过去,看看还有谁?提醒:翻书要一页一页轻轻地翻。
提问:(翻幼儿)是谁呀?(小猫)声音响亮些告诉其他小朋友是“小花猫”。
提问:小花猫爱吃什么?看看小花猫吃到了什么?(翻)(小鱼)。
提问:小花猫吃到小鱼心里怎么样?(高兴)它一高兴呀,就开始唱歌了,它会怎么唱呢?你来试试。(竖起大拇指)他唱得真好,我们一起跟着他唱一唱。
第五页。
师:我们轻轻翻到最后一页。
提问:咦,这是谁呀?(小朋友)小朋友爱吃什么呢?(宝宝你来说,你说,你说,你们说)。
师:我们来看看图书上的小朋友爱吃什么。(翻开蔬菜圆)“青菜、茄子”这些都是蔬菜。“苹果、梨”这些是水果(翻开另两个)还有什么?“牛奶、面包、鸡腿、鱼”
师:原来小朋友不挑食,样样都爱吃,身体长得棒棒的。(动作)“小朋友,啦啦啦,我们样样都爱吃”(慢)。
三、幼儿自主阅读。
1、幼儿阅读。
师:《大嘴巴》故事真有趣,严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本《大嘴巴》的书,你们想不想看?(想)。
要求:看书的时候要一页一页轻轻地翻;一边看,一边讲;现在请小朋友起立,不要搬动小椅子,轻轻地走到桌子旁边看书。
教师观察、指导,可以请小朋友和旁边小朋友一起讲,也可以和客人老师一起讲。
2、将图书轻轻地放到书架上。
师:看完的小朋友可以轻轻地将图书放回书架。
三、表演故事内容。
1、一边学小动物唱歌,一边表演。
师:图书真好看,故事真有趣,来来来,我们一起学学小动物(完整讲述表演)。
2、结束。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大嘴巴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思考对折剪出对称物体的方法,在学折纸“东南西北”的基础上,探索五官粘帖的方向及位置。
2、观察了解精灵脸部的不同特征,并运用剪贴的方法制作小精灵。
3、在大胆创意中,体验制作大嘴巴精灵的快乐。
活动重点:
注意观察出剪贴添加不同特征变成动物的方法。
活动难点:
思考对折剪出对称物体的方法以及注意耳朵和嘴巴的对应位置,添加出形态各异的精灵。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会折“东南西北”
2、物质准备:(1)ppt课件(2)已经折好的大嘴巴精灵(两个)(3)彩色正方形纸(若干)(4)各种彩色碎纸(5)剪刀(人手一把)(6)双面胶(若干)(7)胶棒(若干)(8)彩色水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境导入,调动幼儿兴趣,创设游戏情境。
1、师:绿绿的草地上,谁来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出示大嘴巴螃蟹精灵,引导幼儿观察螃蟹精灵的特征)。
2、教师用螃蟹精灵和小朋友打招呼、介绍自己身体特征、做游戏、说话等。
师:小朋友好,我是螃蟹精灵,瞧,我的嘴巴多大呀,大家都喊我大嘴螃蟹。把你们的大嘴巴张开和我比一比,谁的大,啊……,恩,你的大,你们真是一群大嘴巴小朋友。
3、师:我一个人在草地上玩真没劲,朋友们你们快来陪陪我吧,看看谁来了?(从而引出课件中的各种精灵)。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师:谁来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幼儿:小猫咪,喵喵的尖耳朵长长得胡须。)。
2、师:你们看,我还有好多的好朋友呢,你们喜欢谁,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发现各个小精灵的特点:如,呱呱的大眼睛、喵喵的尖耳朵长长得胡须。注意观察出剪贴添加不同特征变成动物地方:眼睛、耳朵、胡须、卷舌和帽子等)(你的眼睛真能干、真亮、观察的真仔细,如果幼儿有遗漏的地方,教师补充:我喜欢……)。
教师总结:这些小精灵们的眼睛有的是大大的,有的是半睁着的,有的眼睛贴脸的边上,有的眼睛贴在中间一点。他们的耳朵有一样长长的(问像什么小动物),也有尖尖的,还有的圆圆的。他们的嘴巴里面有的有长长卷卷的舌头,有的有尖尖的牙齿。还有的精灵长了长长的胡须。每个小精灵都有自己的特征,我们一看到这些特征就知道他是什么小精灵。
(二)探索大嘴巴精灵的制作方法。
3、师:这些小精灵是怎么制作的呢?(出示步骤图)幼:东南西北师:我们来看看东南西北是怎么折的?(请幼儿示范)。
4、探索对折剪的方法。
师:大嘴巴做好了,怎样把他变成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呢?
师:原来我们可以彩色纸画出来,然后剪下贴在大嘴巴精灵的脸上,给精灵添上不同的眼睛、耳朵、胡须和卷舌等等,把它变成不一样的精灵。
师:我要问小朋友剪小精灵耳朵和眼睛的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好的方法呢,怎么让它同时剪出两个相同的形状呢?(将纸对折,剪出来)师:你来试一试剪出大眼睛。(请一名幼儿演示,其余幼儿观察)师:真棒,一下子就剪出了两只眼睛,我要帮它打扮一下。(添画出眼睫毛,眼珠)(强化难点)。
5、思考耳朵眼睛的黏贴位置师:我这里有一对小耳朵,你们来帮我贴一下,看看贴在哪里。
(三)幼儿剪贴操作。
1、介绍材料,交代要求。师:我在后面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请你们自己选择,做一个你喜欢的小精灵。
2、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帮助幼儿实现想法。(通过实践探索,引导幼儿解决耳朵、眼睛的对应位置。)。
三、结束部分。
(一)欣赏作品。
师:做完的小朋友,可以拿着自己的小精灵和其他小精灵说说话,并向别人介绍一下你的精灵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集体小结:请一位出现贴的位置错误的小朋友说说看自己制作时出现的困难,已经解决方法。
(二)开拓思维出示大的可以带到头上的精灵,启发幼儿。
师:我们来看看,这还有一个大精灵呢,下次我们一起合作制作一个精灵王国的国王吧!
活动延伸:
1、在美术区,几人合作,制作大精灵。
2、在表演区利用自己制作的小精灵创编小精灵的故事。
大嘴巴教案篇十八
1、通过游戏使幼儿知道书要一页一页翻看,初步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习惯。
2、能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认识。
(一)观察常见的菜肴图片,说出名称。
(二)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一页一页翻看图书。
1、先看封面,这本书的书名叫什么?
2、教师示范,一页一页翻看图书。这是什么?它什么叫?它喜欢吃什么?(请幼儿喂食)。
3、小蛙吃了小虫,力气大了,它开始唱歌了:小蛙,呱呱呱,我爱虫子,你爱吃什么?(教师示范)。
4、按以上方法学习:小鸭子,嘎嘎嘎,我爱吃小鱼,你爱吃什么?
小花狗,汪汪汪,我爱吃骨头,你爱吃什么?
小花猫,喵喵喵,我爱吃小鱼,你爱吃什么?
小朋友,啦啦啦,我样样东西都爱吃。
(三)教育幼儿样样东西都要吃。
(四)反思:
大图书的制作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它会唱歌,书中的动物形象可以让幼儿喂食,同时可供教师生动形象地演示书要一页一页翻看,因此,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来说,活动中教师教具的运用很重要,它具有一定的隐性指导作用。
大嘴巴教案篇十九
掌握纸盒剪拼大嘴巴的方法,作好后套在手上玩一玩,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纸盒剪贴大嘴巴的方法步骤。
造型有趣、独特。
教具:课件,示范工具。
剪刀、胶水、彩色纸、纸盒。
1、出示一个纸盒剪贴大嘴巴的动物玩具。
看,是什么?好玩吗?
它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制作而成的?
学生自由回答。
2、谁上来玩一玩?
请几个学生上台玩一玩。
3、揭示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制作这样有趣的大嘴巴。
板书课题。
1、看书自学。
提问:想一想,纸盒剪贴大嘴巴的步骤是什么样的?
学生拿出一个纸盒,尝试做一做。
做好后自由回答。
请几个做得好的同学上台说一说步骤。
2、老师并讲解步骤:
(1)拿出一个长方形纸盒,在中间用水彩笔画一条红线,画三面,留一个底面。
(2)用剪刀沿红线剪三面。
(3)剪开后将纸盒翻折。
这样一个纸盒剪贴大嘴巴就做好了,老师将它套在手上示范。
怎样玩?学生自由回答。
3、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纸盒剪贴大嘴巴呢?
(1)出示不同大小、形状的纸盒。
学生根据纸盒的形状来自由回答适合做什么动物的大嘴巴。
(2)老师:
各种各样的纸盒做成的动物大嘴巴。
还可以自由的发挥想象做成怪物的大嘴巴。
4、怎么样装饰我们的大嘴巴呢?
学生自由回答。
:可以用彩色纸剪贴成各种形状来进行装饰。
注意:色彩鲜艳,适当。
发挥独特的创造,大胆制作。
1、学生自由上台用自己制作的大嘴巴表演节目。
2、带学生到室外或者就在室内进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