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通用20篇)
编制教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教学理论的应用,不断丰富和完善教案的设计和内容。教案示范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一
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反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教材的设计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已能正确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了,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制作方向板,然后运用方向板在教师或者校园内认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我们学校的教学设施比较差。这个年级的学生是第一轮参加课改的学生,他们喜欢老师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呈现富有挑战的问题,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教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且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东、南、西、北,他们会辨认,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方向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师:同学们,笑笑要带我们去他的学校看看,你们愿不愿意去呀?
(以小黑板出示20页情景图)。
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回答出学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
师:那图书馆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学生试说)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要探究的问题。(板书课题)。
(一)确定方向。
师:再找一找,途中的哪些建筑物没有说到?
生:图书馆、动物园、少年宫、电影院。
师:这些建筑物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比一比哪组说的最有道理。
师:哪个组愿意把你们的看法说给大家听?
生:图书馆在学校的西北面,动物园在学校的东北面,少年宫在学校的西南面,电影院在学校的东南面。
师:刚才,我们又新认识了四个方向,谁能举例说说。
生:学校的东北方向是动物园,学校的西北面是图书馆,学校的东南方向是电影院,学校的西南面是少年宫。
(二)画方向板。
1、师:现在你知道几个方向了?自己尝试在白纸上画方向板,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方向板。
2、展示学生画的方向板。
1、笑笑和淘气就在我们身边,一个女生当笑笑,一个男生当淘气,介绍自己各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学生来当裁判。
2、每个女生都来当笑笑,每个男生都来当淘气,向组内的同学介绍每个方向都包括谁。
1、放录音机,按照音乐节拍做拍拍手、跺跺脚、向八个方向分别走的游戏。
2、在来做一遍游戏,巩固八个方向。
1、出示图片,笑笑夸奖同学们表现好,并且让同学们猜猜她的家乡在哪里。猜到北京,出示课本21页我国行政区域图,找到北京。
2、找找同学们自己的家在哪里,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3、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各个地方分别在北京的什么方向,或我们家的各个方向都有哪些地方。
4、同学们找到了台湾,说说对台湾的了解,加强思想教育。
5、出示图片,笑笑夸奖同学们表现棒,想和同学们交朋友,到同学们家去做客,让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把自己的名字卡片贴在黑板画的方向板上,并且介绍一下。
1、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一张学校未来规划图,校园的各个方向都有什么,画下来,比一比谁设计的更合理、更美丽、更有创意性。
2、随着录音机音乐,到操场上去辨认方向、去观察、去想想吧。
开始以创设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兴趣,进入新课。另外,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不仅要求学生能在平面图上认方向,还要求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而且低年级的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新鲜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我们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通过学生指一指,认一认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经验。
教学中教师注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自主观察,活动中获得对方向的辨别,达到学习空间观念的重要目标,教师通过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情境图回忆旧知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学过的知识,即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又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判断等能力,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就在身边,且服务于生活,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体会小组合作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受到思想教育,初步学会评价自我。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二
师:(圆片对折两次)你能像老师这样折一折吗?试试看。
生:它是尖尖的。
师:接下来,从这个尖尖的地方往这儿摸一摸(边),再从这尖尖的地方往这儿摸一摸(边),说说这又是什么感觉呢?请你说。
师:对的,这是直直的,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纸片轻轻夹到书中。
师:他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伙伴——角。(板书课题:角)
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闹钟
师:像角这种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看大屏幕,小剪刀、三角形、小闹钟都跑出来了,它们都说自己身上藏着角,巢老师就是找不出来,你能帮巢老师找到它们身上的角吗?学生口答或是直接指出角,课件逐一显示物体面上的角(剪刀开口处有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了角)
师:老师把它们身上的角画下来了,就是这样的。(课件出示)
师:继续仔细观察,这些角都有那几个部分组成?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留有时间,学生仔细观察)那么多想说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师:小朋友,谁有发现的?请你说,还有什么?
师:是的,每个角都有一个点,这个点,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顶点。(齐读:顶点、角的顶点)角还有两条直直的线,这直直的线我们把它叫做边,(齐读:边)这一条直直的线我们也把它叫做边。(同时在相应的位置板书顶点、边、边)我们通常用小圆弧作为角的标记。看一看,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儿呢?请你说,这是(顶点)?这是?(一条边)这是?(另一条边)这个角,谁来说?很好,谁来指一指黑板上这个角的顶点和边?你来。说的真好。
师:想知道巢老师是怎样画出这些角的吗?好的,小朋友们,要看仔细哦。先画。(顶点)再画?(对,两条直直的线)这是顶点,这就是边。你能学着老师的样画出一个角吗?拿出作业纸,试试看。
画完了吗?画完了就坐正。谁能将黑板上的这句话补充完整?问:角有()个顶点()条边。(板书这句话,多指名几位学生回答)
师:(课件出示)下列图形是角的在()里画笑脸,不是角的在()画哭脸。第一个……(重点讲述第二题)
师:你们的速度真快,老师必须送个你们个大拇指。
总结: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一定要注意看是不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还要看这条边是不是直直的。
过渡:为了感谢小朋友的帮忙,小蜗牛特地带来了礼物盒要送给大家,可是,它把密码忘了,盒子打不开了。你愿意帮它找回密码吗?小蜗牛说啊,只要你们能数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就能找到密码了,有信心吗?拿出作业纸,自己完成第二题。
师:这个可不容易哦,我们要先判断它是不是角再来数一数,做完了还要记得再检查检查。重点讲述第一题。
师:第一个图形有几个角?1个,同意吗?你上来指一指。还有吗?还有呢,你来指一指,一共3个。有谁反对?请你说。你说的真清楚,你来指给大家看看,哪条不是直的?有几个角?正确答案只有1个。
总结:我们在找角的时候,也要记住了,角有尖尖的,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这两条边必须是直直的。
师:密码是什么?盒子打开了。
过渡:小蜗牛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五角星,你喜欢吗?老师在这个面上找到了许多的角,你能找到吗?别着急,老师也找到了一个角。下面仔细听,听巢老师是如何介绍这个角的。我找到的是这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它的一条边,这是另一条边。你学会了吗?你能像巢老师这样介绍你所找到的角吗?好的,你来介绍。说的真不错。谁还找到了不同的角?你来介绍。声音真响亮啊。
小朋友们的眼睛真厉害,能很快地找到图形中的角,其实,我们的身边处处存在着角,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找一找:和你的同桌找一找,我们的课桌上和教室内哪些物体的面上藏着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同桌互相帮忙。小朋友,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呢?请你上来指一指。(纠正学生指角方法)学生若指出课桌的面、铅笔盒的面、黑板的面上有角就指出生活中的角和数学上的角是有区别的:为了安全起见,我们生活中如果做出尖尖的角就可能伤害到别人,所以工人叔叔就想办法将它磨圆了。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三
教学本课时,我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引领学生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本课教学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生活数学并不能永远停留在生活情境中,要对数学知识进行提升、建模,要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的规律,数学的方法。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设计,没有用现成的教材进行教学,而是将原来的主题图,结合学校周边的地理位置设计了一个以学校为中心的情景图,让学生从最熟悉的环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让学生进行制作方向卡、听口令做动作游戏、找出自己身边八个方向的同学、等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建立和发展方向感。
三、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尊重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本节课的特点。
这节课最大的特点是:这四个方向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自主探索获得的。教师为学生只是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猜测、讨论、交流。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给定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方向位置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反映,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六、整节课条理清晰,循序渐进。
从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做法旨在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
回顾整节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一、课堂教学中,顾及到了学生探索四个方向的过程,却没有帮助学生记忆这四个方向。应该在学生探索出四个方向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可以怎样记住这几个方向。
二、课前没有对课件进行检查,以致课堂中出现故障。
三、对后进生的关注不够。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四
1、巩固所学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出连加的算式,说出是几个几相加。
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
3、总结出1和0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总结出规律。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有关0的乘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1、填一填(投影出示)
3+3+3+3=()()
7+7+7=()()
5+5+5+5+5+5=()()
6+6+6+6+6=()()
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 3 = 12
( ) ( ) ( )
3、谈话: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语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挂图:第一幅图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
老师引导学生提问: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板书: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谁来解决他的问题?(指定5名以上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出示挂图:第二幅图
老师想问问大家现在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0只。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出示书中的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分别有什么规律?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实践、体验,最后总结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结论:1和任何数相乘,得数就是这个数。
0和任何数相乘,得数都是0。
1、 提问
(1)图中一共有几棵树?你是怎么知道的?
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说的对吗?为什么他说得对?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
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
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比较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乘法哪种方法最快)
2、 根据插图,按顺序回答。
(1)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
3、自主练习第4、5题。
4、自我检测:我学会了吗?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1+1+1=3 13=3 0+0+0=0 03=0
学生能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并能和加法算式进行联系,学生在找0和1的乘法算式的规律时,很容易总结出规律,但在具体做题时个别学生还是把乘法和加法的结果搞错,应让学生多多练习,加以巩固。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五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能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游戏法。
挂图、投影仪、卡片
一、复习旧知:
1、指名说一说地图上怎样确认东、南、西、北?
2、教室的东、南、西、北各在你的哪一面?让学生指一指。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老师这有一张我们灵武的某个街道的平面图,有一位老爷爷送孙子从学校出来,迷失了方向,同学们愿不愿意帮助这位老爷爷辨别方向。
板书:辨别方向。
生:愿意。
师:同学们各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学生,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帮助这位老爷爷辩清方向。
三、自主尝试,探究兴趣。
1、从已知引入,激发兴趣。
(2)完成填一填。
体育馆在学校的( )面,商店在学校的( )面,医院在学校的( )面,邮局在学校的( )面。
2、探究新知,辨别其余四个方向。
师:你认为图书馆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生:北西方向。
生:西北方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图书馆在学校的北面,又偏向西面,所以是西北、北西也对,但习惯上叫西北。
师:你说的很对,也很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3、合作交流:
小组商量:其它的三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4、巩固新知。
全班交流拐角四个建筑物的方向。
四、引出方向板。
师:同学们以后如果迷了路,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辩明方向呢?
生:看太阳、北极星、指南针
师:我还有一个方法,能很快辨别八个方向,同学们想不想学习呢?
生:想。
(1)教师出示方向板,介绍方向板的用途,然后给每人发一个方向板(给定一个方向),根据刚才的辨认结果,在方向板上试着填写出其它的七个方向。
(2)同桌互相纠正方向板,填写正确的互相给一个喜欢的奖励。
五、运用方向板。
1、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向板,指一指教室里的八个方向。
3、做游戏:(教师给学生发一些卡片,根据卡片上的内容,找相应的位置并进行评价)
4、同桌交流:说一说教室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各有哪些物体?
六、巩固提高,深化新知。
1、指名说:
2、小组交流。
a、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 b、大致在北京的东北方向。
c、大致在北京的东南方向。 d、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七、教师小结:
2、同桌互相评价本节课的表现。
八、布置实践活动:请同学们到操场上看一看,记一记校园内各方向分别有些什么?(可以用文字写也可以画出来)下一节课我们比一比谁观察的仔细,谁辨别的准确。
1、整个教学能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教师始终没有指明新知,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新知。
2、教学能抓住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利用老爷爷迷路这一情境,让学生帮助老爷爷辨别方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3、本节课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先让学生找出正东、正北有哪些建筑物,然后引出四个拐角的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再由辨认一个方向、一个物体或人到辨认一个方向有几个地方或人,层层深入,使学生学习的新知不断深化。
4、教学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让学生找朋友、说家乡在北京的什么方向、操场的各个方向有哪些物体等,让学生学会辨别方向,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不但学会在教室内、地图上辨别方向,而且还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辨别方向,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六
(老师们,我想首先对人教版教材关于统计这块知识的编排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展望。)
各册的目标定位:
一年级目标:
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会用画正字或自己喜欢的方法收集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图,并学会以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二年级上册目标:
继续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以一格表示两个单位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二年级下册目标:
1、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年级下册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我认为本册的教学内容有三大看点:
看点一: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略:例1(教学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1)是在前面学习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设计了测量体重的情境,通过统计全班同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时的体重,先分别用单式统计表表示,再引出复式统计表。
(2)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的填写可让学生自主探索后合作交流,最后全班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明确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联系和区别。
(3)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尤其是第3问,要让学生多发表想法,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同学提出合理的建议,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祥细说明:例1中出现了复式统计表,它是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生熟悉的检查身体的情境(如上页图)。首先统计学生刚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和现在的体重情况,并把数据填入单式统计表中,然后提出:如何在一个统计表里表示呢?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设计的三个问题中有一个发散性的问题:你还能发现什么?学生可在观察的基础上独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用正字记录法,本册教材中没有再出现提示,在学生收集两年的体重数据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点拨。由于学生已经具有填写单式统计表的基础,在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张复式统计表中时,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一定的空间,首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写,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全班集体讨论形成共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明确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根据统计表回答的三个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统计表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如,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化建议等,从而明确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2、做一做安排的是对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人数的统计,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独立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在复式统计表中给出了一个班级参加四种课外小组活动的人数,其余的内容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本班或其他班级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然后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讨论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教材所呈现的内容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看点二: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
略:例2(认识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通过统计某路口20分钟过往车辆的数量,使学生经历收集随机出现的数据的过程,并学习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方法表示数量,并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
(2)没有条件进行现场统计的学校,可通过放录像或做游戏的形式进行统计,统计时注意用画正字记录,便于用1格表示5个单位。学生可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完成统计图,如果在统计过程中出现不是整5的数据,可在条形图上方把数据标明,条形图位置要基本准确。
(3)回答问题,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第4小题要让学生多发表想法。
教参详细说明:例2是在学习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某路口过往车辆数量,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与方法,同时使学生体验动态的统计过程(如上页图)。从数据来看,当在一条比较宽阔的马路上统计20分钟后,所得到的数据比较大,教材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用每个表示2辆汽车,最多要画几个呢?太麻烦了,怎么办呢?这是例2的一个重点内容。
教材中虽然给出了过往车辆的数据,但教师可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做具体处理,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现场收集,也可以用播放录像的形式让学生记录、采集数据。在记录数据时,教师要明确要求用正字记录法,对得到的数据,教师可有意识地加以整理,便于用一个表示5辆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制作。
看点三:注意渗透根据统计结果进行预测的思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到这么一个细节,在例二中一共有四个问题,其中最后一个问题是:
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这在以前是不曾出现的。这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我认为这是一种知识上的递进,它通过一步步的培养学生对统计的结果提出问题,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预测,逐步让学生明确统计的结果带来的对决策的意义和作用。统计不仅可以呈现事物的状况,而且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还可以发现事物内部的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情况,指导以后的工作。不论国界和所从事的工作,一些基本的统计观念却是人们普遍应当具备的。
英国的peterholmes在1980年提出统计观念表现在5个方面:(1)数据的收集;(2)数据的记录与表示;(3)数据的提炼;(4)数据与概率的关系;(5)对数据进行解释并作出推断。
统计观念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的收集、记录和整理能力;(2)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并由此作出解释、推断与决策的能力;(3)对数据和统计信息有良好的判断能力。
我想本册比较关注的就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并由此作出解释、推断与决策的能力的培养。教材中对此的安排如例2及后面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的第2、3、4题,让学生根统计结果预测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什么车?根据五年级比二年级近视的人多,根据一周每天电视机销售情况和学生需要增添什么图书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教学的时候可让学生大胆猜测,并说明猜测的理由,使学生明确根据统计图表可以进行简单的预测,以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
(1)可分三课时
课时一:106页的例一和108页的做一做
课时二:109页的例二和111页的做一做
课时三:112、113页的练习二十二
(2)各课时目标
课时一:1、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方法。
2、探索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3、让学生感知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课时二:1、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初步掌握绘制统计图的方法(1格表示5个单位)。
2、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作出合理的预测。
3、进一步体会统计图的决策作用。
课时三:1、通过练习进一步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
2、进一步掌握简单复式统计表填写和一1格表示5个单位的统计图的绘制。
3、感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起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注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2.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3.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4.注意让学生体会统计对决策的意义和作用。(有待认真深入思考后写)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七
1、引导学生学会读简单的统计图表,学会从统计图表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表示1个单位)及统计表。
3、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使学生会看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预测。
使学生对数据的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那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呢?那老师调查一下都谁喜欢看卡通片呢?还有别的节目吗?呀!老师忘了刚才调查的情况了?怎么办哪?好!我们就来看看这张统计图。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怎样从统计图和统计表中获取信息,也就是怎样读懂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板书:读统计图表
1、读统计图
(1)读纵向统计图。
课件显示“二(1)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小组内交流
这幅统计图告诉你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
a、“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是这幅统计图的名称。
b、横着看:新闻、卡通片、体育、电视剧、歌舞等词表示节目名称。
c、竖着看:左边从下往上依次有0、1、2、3、、、、、、13,这些数代表具体的人数。
(或每行都有13个格子,1个代表1个单位)
左上角“人数”一词还告诉我们这里使用“人”做单位名称。
d、用直条的高矮表示最喜欢某种电视节目人数的多少。它的特点是能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e、直条用不同颜色表示,相邻节目之间的空格是为了更直观、更鲜明地表示各个数量,同时也起了美观作用。
举例说明怎样根据直条的高矮读各个节目的最喜欢的人数。(配合课件演示)
(2)读横向统计图。
(介绍横向统计图。
(获取信息。
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再与同伴交流,看谁从图中了解的信息最多。
(全班交流。
(讨论。
如果班上要组织单项体育赛,你认为组织哪项比赛会最受欢迎?为什么?
2、读统计表
课件显示课本第88页“某地1995~20xx年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
(1)指导观察,获取信息。
让学生认真观察,再在小组内讨论: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又想到什么?
(2)全班集体交流。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
a、“某地1985~20xx年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是这张统计表的名称,它告诉我们本表的统计内容。
b、统计表的第一行是年份,从1985年开始,每隔5年统计一次。
c、统计表的第二行是这个地区安装电话的部数。
d、从表中看1985年安装电话很少,只有18部,以后每5年统计一次,电话数量逐年增加。
(分别解释其数量)
(提出问题
现在这个地区可能有多少部电话?
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3、认识统计图、统计表的作用。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到了统计图表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
下面,我们就来实际地体会一下。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要进行调查的一些简单要求。(大屏幕显示)
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你们小组同学的睡眠时间。
2、用你喜欢的方法作记录。
3、根据你的记录制作统计表、统计图。
4、组内交流你的统计图表。并选出代表汇报。
全班汇报、交流。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八
本课是让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在平面图上认方向,还要求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通过太阳的东升西落让学生在操场上找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通过游戏让学生更好的分清东、南、西、北,并能和左、右手联系起来,很快地分辨这四个方向。说说校园里的各个方向分别有些什么。
3、通过多种识图练习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体现出来,如学校、家、超市等,进行分辨方向和设计一些路线的练习,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使他们有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虽说低年级的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于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因而我就紧紧抓住学生们的这份好奇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了各种情境,设计各种疑问,引发他们思考。学生们看到熟悉的生活环境,自然而然的投入到设计好的教学环境中去了。之后学生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的知识,掌握了新本领。最后我又让学生们指一指,认一认让他们形成小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即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又获得了数学经验。
人们常说“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一定是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增强,思维敏捷,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期状态的。”在处理游览野生动物园时,我设计了一个数学情境:“老师第一次来到这个动物园,对什么地方也不熟悉,想找一个小导游,谁愿意帮助老师?学生们各个跃跃欲试的争当这个小导游,说我们第一站要去的是……”。
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在面向东或西分辨左边或右边是哪面时出现的问题较多,不能很顺利地确定北和南。因而在练习中还应该尽可能地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多进行脱离平面图确定位置的练习,不论身处何方,都能让学生们在头脑中能很清晰地反映出东南西北的正确位置。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九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组织了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辨方向》教学反思。
体验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活动。这节课我把《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目标之一。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因为本节内容对于孩子来说认识有一定的困难,课前我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了实践活动,辨别了操场上的方向,做了记录,回到教室让学生把记录展示到黑板上,学生发现记录图中体育场展示台有在上面,有的在下面,看起来不方便,提出转一下让体育场展示台都向下方,并进行了调整。这样做,学生体验了校园的东南西北,感受到统一方向绘制地图的必要性。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室里导学生辨认方向,设计了“指一指”、“认一认”、“转一转”等活动,辨认其他方向,并设计了“对号入座”的游戏,使学生对实际的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体验和感受,教学反思《《辨方向》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在认识了地图东北、南北、西南、西北的方向后,教师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我国的省份,找一找自己的家乡,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的家乡在我国的哪个方向,以及是怎么知道的,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小组交流,进一步认识了地图上方向。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我在教学中注重了知识的应用性。当学生学习了平面上中辨认方向的方法后,我设计让学生借助方向板认识生活中的东北、南北、西南、西北,说一说教师的四年面八方有什么;自己的四面八方都坐着哪位同学,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获取知识不仅仅依靠课堂学习,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在教学中善于把学生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学习材料,有效开发了课程资源。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指南针辨认实际的方向后,教师问学生还知道哪些辨认方向的办法,学生说出了利用北斗星、树叶、树的年轮和手表等多种从课外书上了解到的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丰富了课程资源。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十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挂图。
学具:制作方向板的纸板。
课时1。
教学过程。
切入举偶。
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熊现在站在哪里?(学校)。
那么,在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哪些建筑呢?
大家真聪明,你能填出下面四个建筑物的准确方向吗?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商店在学校的()面。
医院在学校的()面,邮局在学校的()面。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初步了解大致方向。
(1)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请仔细观察,在学校的周围还有哪些建筑物?
先自己找一找,再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这些建筑物又在学校的那个方向呢?请你仔细想一想。
2.议一议。通过议一议及亲身体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1)说一说。
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2)议一议。
谁说得对?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在学生议一议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明确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做一做。
在做一做中,进一步明确八个方向。
用你手中的学具制作方向板。
学中做。
1.试一试。
利用方向板。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那位同学。
3.练一练。
完成书中练一练。
板书设计。
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十一
由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本设计注重从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学习统计的必要性。同时让学生再次经历收集、整理、分析、决策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信息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纸卡。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板书课题)0分工合作,梳理知识。
一、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第一单元学习的内容。
二、组织学生汇报所回顾的知识。
用调查法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
记录数据时的方法不唯一,可以采用画正”字、画“v、画“需方法。当我们要记录的数量越来越多时,圆圈、对号的个数也会越来越多,这样看上去就会比较乱,数的时候不好数,而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时,就很清楚,所以采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既方便又快捷。
认识统计表。
统计表就是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的一种表格。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引导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结构,并展示知识结构图。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四、提出问题。
过渡:对以上的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设计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先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初步理清知识层次,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乐于合作,勇于探究。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整理知识结构图,以便培养学生的复习、整理的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借助习题,回顾重点,强化提高。
1、复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
引导学生思考: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
引导学生优化方法——选择简单的举手方法: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次,不能多选也不能遗漏。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举手,教师记录,完成本题。
2、复习记录数据的方法。
(1)课件出示习题:
下面统计的是二(1)班同学第一小组最喜欢吃哪种水果的。
情况。
王红。
刘梅。
石明。
李飞。
邓丽。
孙楠。
余辉。
徐阳。
刘芳。
周曦。
王菲。
赵佳。
杨彤。
李莉。
(2)小组讨论:针对上题,如何记录这些数据呢?
指名汇报,明确记录方法:方法不是唯一的,有很多,但是画“正”字法是最方便和快捷的。
教师出示表格,引导学生用画“正”字法统计数据。
3、复习统计表。
(1)课件出示习题:下面是二(3)班同学参加学校艺术节情况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项目:唱歌、绘画、演讲、舞蹈、人数。
参加()的人数最多,参加()的人数最少。
参加()和()的人数同样多。
参加舞蹈的比参加唱歌的多()人。
(2)学生先合作完成,再指名汇报,明确思考方法:要把统计的数据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结果。
(3)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二年级同学参加校运动会项目情况。(每人限一项,每人都参加校运动会)。
项目:跳绳、踢毽子、跳远、跑步、人数。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十二
1、学生掌握用除、乘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理解题里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1、乘、除两步运算的方法。
2、理解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
例4主题图。
1、创设情境。
出示例4。
儿童商店情景图。
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指名)。
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
2、合作探究。
小明说:“我想买5辆小汽车。”
小红问:“你应付多少钱?”
要求应付多少钱怎样来计算?小组讨论。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列式计算:12÷3=4(元)。
4×5=20(元)。
做一做:
请学生说图意。
每6盆花可以摆一个图案,用这些花可以摆多少个图案?
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说给别的小朋友听听,然后独立写出来。
二、巩固练习。
1题:出示矿泉水图。
指名说图意、提问题、列式计算。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题:说图意、列式计算、独立完成。
3题:气球图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2÷3=4(元)4×5=20(元)。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十三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数学教案-认识直角。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
3、使学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育学生学会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手帕、练习本、黑板上的角,说明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来说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通过折纸作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练习法、实践法、引导法。
(二)引入:1、投影出示画有角的图片,这些图形叫什么?请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2、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状与复习题中第一个图的形状相同?(去掉投影图中的锐角与钝角,保留直角)。
象这样的角叫直角。(板书课题)。
(三)讲授:
(1)观察物体表面的直角,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认识直角》。
把教科书封面上的一个角与课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吗?
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有直角?
(2)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个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题。
(3)学画直角。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从一点起用三角板画一条边,将三角板中直角的顶点与这条边的端点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条边与这条边合在一起,再从顶点起沿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出角的另一边,就画出了一个直角。要画上直角符号。
学生边画边说。同桌相互评一下。
学生按操作画,教师巡视。
(4)分组进行比赛,每组拿一个正方形盒子,数一数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评选出数的最快的小组。
(四)课堂练习:
1、做练习的第二题,数出图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样数才能数的又对又快。
2、练习第三题,在右边的四边形里加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长方形与一个三角形。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你认识了什么图形?学会了什么本领?
(六)板书设计:直角。
(七)课后作业: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用三角板画)。
(八)后记及反馈:
本节课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现困难,所以课堂节奏有些慢,没有完成预期的任务。直角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周围许多的物体表面都有直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直角,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效果不错。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十四
教材第113~119页总复习及相关内容。
1.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应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并学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在复习克和千克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估测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在复习简单推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巩固克和千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课件。
一、巩固旧知,引入新知。
(一)回顾复习过程请学生回忆已经复习过本学期的哪些内容,对这些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复习克和千克、推理这两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反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复习克和千克。
1.梳理。
(1)说一说,你在水果店买东西时都见过什么?
(2)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质量单位有哪些?
2.直观感受。
(1)看到1克和1千克,你会想到什么?
(2)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克或者1千克?
(3)实物展示:1片口香糖约重1克,2袋500克的盐重1千克。
3.进率关系。
(1)已经明确了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那么克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2)说一说多少块口香糖加在一起和2袋500克的盐同样重?
4.测量。
(1)测量物体的轻重要用到什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秤。
5.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7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时重点说一说第3小题,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7题。
要求学生课前调查,填写调查结果,课上根据调查结果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关注,通过操作、提问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在练习时要让学生说说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和原因,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
(二)复习推理。
1.复习推理(一)。
(1)创设情境:李冰、王明、张强、夏雨一起排队上车。张强在李冰和王明的中间,夏雨是最后一个,李冰不是第一个。请把他们的名字从前往后写下来。
(2)思考:你先确定谁的位置?为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推理的过程,提供充分表达的机会。
(4)指名说一说推理的方法及过程,其他同学补充,引导学生注意表达的有序性。
2.复习推理(二)。
(2)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教师注意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推理重在过程,复习中让学生经历想推理过程、说推理过程、演示推理过程、观察推理过程等环节,有意识地对推理的方法进行提炼和改善。让学生明确推理时一般要找到一个关键句,作为推理的突破口。完善表格填数的方法,将“确认”与“排除”交替进行,这样提升了效果,学生也能轻松接受。
三、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一)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你能用我们今天的复习内容解决身边的哪些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十五
3、好!请小组长来领硬币,每两人一组。每组抛五次,听口令开始。一个同学抛,另一同学猜测并作好记录。注意抛的时候用力不要太大,以免落在地上不好找。准备好了吗?请开始!
4、请各小组汇报情况。
5、从刚才同学们抛硬币的结果来看,硬币落地时一定是正面朝上吗?
6、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数学问题―――可能性。
1、请5个男同学代表淘气,5个女同学代表笑笑。比赛内容是:摸球大赛。这儿有两个淘宝盒,里面装有乒乓球。比赛规则是摸到一个黄球加二十分,白球不加分,底分一百分。有请淘气组和笑笑组。
2、当盒子里全部是黄球时,则一定能摸出黄球。板书(一定)没有黄球时,则不可能摸出黄球。板书(不可能)。
3、请翻到课本93页,请你动手连一连。你会做吗?
4、那还等什么呢?快快动笔吧。
3、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同学们说得都对,这是你们积极思考得出的结果。
5、生活中像这样确定的或不确定的事情有很多,及时地了解,认真地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这些事件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十六
: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并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让学生能够结合情景,发现数学信息,提出解决数学问题,深化学生对除法运算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直观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信息,提问选择信息,思考解决问题探究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
2、小兔安家的课件、挂图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生1:图中有大树、房子、许多小兔。
生2:图中有12只小兔,他们正在快乐地做游戏。
生3:一共有四间房子。
通过创设小白兔安家的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积极地在情景中获取数学信息。
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整理(重点解决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进行个别指导。
生1:有4间房子,每间住几中小兔子?
生2:如果12只小兔要住3间房子,每间住几只小兔?
生3:如果12只小兔要住2间房子,每间住几只小兔?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并把算式写下来。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好,下面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 样列式的?
隨着各组学生的回答,老师整理板书如下:
12÷2=6(只)12÷6=2(间)
12÷3=4(只)12÷4=3(间)
12÷4=3(只)12÷3=4(间)
12÷6=2(只)12÷2=6(间)
下面我们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争着进行回答。
各小组讨论汇报:
每间房子住的小兔少,用的房子多;每间房子住的兔子少多,用的房子少。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一是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二是让学生从中体会在小白兔只数不变的前提下,每间房子住兔子只数与房子的间数中相对的。
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84页,我们看“填 一填 ”请根据我们刚才说把这们表填 完整。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小兔,3间能住下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引导学生明确,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兔子,3间可以住15只小兔,而现在只有12只小兔,所以可以住下。
1、请同学们打开书84页,我们看练一练第1题,同学们独立做在书 上,做完后组长负责检查下,全部做对的由小组长奖励一朵小红花。
教师巡回指导。
2、我们看第2题,请同学们把第2题做在书上,我们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好,下面谁愿意把你填 的结果读给大家听?
3、电脑出示第85页第3题:
二(1)班有36人参加体操比赛,请你们帮他们设计一下,怎样排队,请画出相应的图,并列出算式,看哪组想出的办法最多。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一组一问一答。
学生集体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完成在书上。
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方案,并把图画下来,列出算式。
一题多变拓展思维,有利于学生对除法意义的体验和感悟。
学生通过说一说,算一算,画一画,让学生亲自感悟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师引导学生反馈,及时对讨论好的小组发放小红旗,并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补充小结。
4、请同学们打开书上85页,看第四题,谁得第一。小组之间展开比赛。
5、电脑出示第85页的第5题,谁来说说图的意思。
请同学们完成在书上,然后教师订正。
教师小结。
学生说图意
小兔安家
12÷2=6(只)12÷6=2(间)
12÷3=4(只)12÷4=3(间)
12÷4=3(只)12÷3=4(间)
12÷6=2(只)12÷2=6(间)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十七
有趣的七巧板是数学与生活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七巧板拼图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教材将平行、垂直及角的有关内容的呈现出来,旨在通过七巧板的拼、摆等活动,掌握与线段、角、平行线、垂线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和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和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七巧板的制作过程,并体验七巧板的组图功能,提高学生的图形组合能力及对美的事物的发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活动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在拼图活动中,让学生对所拼的图形给出自己所赋予的意义以及美好的愿望,既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又给了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资料意识到七巧板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在拼图及其表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尊重他人的意见。
【教学准备】。
七巧板、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图形。
师:小朋友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老师也很喜欢,今天老师拼了一些漂亮的图形,想不想欣赏一下?(课件演示拼成的图形——帆船、孔雀、滑梯、火箭)学生欣赏。
师:这些拼图漂亮吗?这些漂亮的拼图其实都是由这七块图形拼成的,有谁知道这是什么?(课件演示将帆船、孔雀、滑梯、火箭各拆开成七块图形,再将这七块图形旋转、移动拼成一副七巧板)。
2、揭示课题:
师:对!这是一副七巧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七巧板》。(板书课题:有趣的七巧板)。
3、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课件演示:
七巧板自我介绍:同学们,我叫七巧板,别小看我,我已经大约有1000岁了,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把我发明出来了,最早我叫“燕几图”,后来又有人叫我“七星”、“易方”、“智慧板”、“益智图”,19世纪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并迅速传播开来,被称为“东方模板”。我虽然仅有七块图形组成,但是它们可以拼出多种多样的图形。因为我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的七块几何图形组成的,现在的人就叫我“七巧板”。因为我的各种拼图能开发儿童的智力,所以我被许多国家选为儿童智力开发的必选玩具。我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啦!
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师:谁先来说一说一副七巧板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生:有三种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师: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生:三角形有5个,还有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
师:比一比,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生:2个大三角形一样大,2个小三角形一样大。
三、自主探究,深化认识。
1、组织竞赛。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用七巧板来拼一拼?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拼得快,拼得好?拿出七巧板,准备好了吗?我们比赛开始啦!
2、用两块拼。
师:先来简单一点的,请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学生拼图。
师:哪位小朋友说说你选用的哪两块?拼成了什么?
生:我用2块大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
师:刚才我们用大小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你还会用这两块三角形拼成其他的图形吗?小组合作,拼好后贴在磁性黑板上。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拼成了哪几种图形?每组拼成几种图形就加上几颗星作为奖励。
师小结: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拼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
3、用三块拼。
师:再来难一点的,如果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块,可以拼成哪些已经认识的图形呢?请你试一试,每个小组将不同的拼法贴在磁性黑板上。比比哪个小组的同学拼的图形种类最多。
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用哪几块拼成了什么图形?
生:我用1个正方形和2个小三角形拼成了长方形。
生:我用2个小三角形和1个大三角形拼成了正方形。
生:我拼的是平行四边形,用了2个小三角形和1个正方形。
生:我拼的是三角形,用了2个小三角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
生:我用1个小三角形、1个大三角形和1个正方形拼成了五边形。
……。
小组长统计本组共拼出了几种不同的图形,给拼的图形种类最多的小组加星鼓励。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了这么多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等。
4、用四、五、六块拼。
师:下面我们要来更难一点的,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或六块也能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如果有困难,小组内可以商量商量,互相合作,合作的时候只能用一副七巧板中的几块;你还可以打开课本第29页仿照书上的图形拼。拼好后先在小组内说说你用哪几块拼出了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发现有创意的进行展示,说说你是怎么拼的?
小组长汇报统计结果,给拼的图形种类最多的小组贴星。
5、说儿歌。
师问:七巧板好玩吗?有趣吗?老师带来一首有关七巧板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念一念。
出示儿歌:
七巧板,真有趣,三种图形在一起,动脑筋,巧拼移,
小手创造出神奇。
师:是啊!七巧板非常有趣,但是在拼图时,一定要动动我们的小脑筋,这样,才能拼出各种图形!
6、用七块拼。
师:七巧板不仅能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还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
(1)模仿。
课件演示:鱼、狗、人、猫这四幅图形。
指名说说这四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师:你喜欢哪一个图案?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照样子动手拼一拼。拼的时候,先仔细观察,用哪几块,每一块怎么放?拼好后小组内互相看一看,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集体反馈。
(2)创新。
师:刚才我们是模仿来拼七巧板的,你能自己动脑拼出一些漂亮的图案吗?学生拼好后可以走下来参观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3)参观、点评作品。
师: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集体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都动脑筋拼出了各种美丽的图案,获得了丰收。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数学课,你们玩得快乐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十八
教材第58~59页假日小队。
1、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假日里同学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小队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书中58、59页图)(板书课题:假日小队)。
1、看图说一说在这个假日里同学们开展了哪些活动?
(表演、拍照、浇树、收废电池等。)。
(学生解答,集体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解答,集体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解答,集体交瘪时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解答,集体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谁收得最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收多少节?三人一。
共收多少节?等等。)。
6、你们开展过假日小队的活动吗?你能解决活动中的哪些实际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愉快的假日小队活动即将结束,同学们真是收获不少,希望下次假日活动再见。
第八课时作业设计。
1、一年级同学有32人,其中有10人去参观片展览,还有多少同学没有去?
2、学校体育组有40人,合唱队有58人,美术组有20人。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学后记:时间安排得好,课堂气氛活跃.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十九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整百的加减法口算、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万以内加法的计算应该比较容易掌握,稍有困难的是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中连续进位的加法的.口算和笔算。为此,本课教学中,在注重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上,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的方法进行连续进位加法的教学。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推理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 。通过情景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是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三位数加法中的连续进位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创设了十年前我去动物园参观的情境激趣引出课题,与今天再去逛时情境的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出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良好数学品质。整个课堂我创设小动物参与的环节,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开课伊始,我通过情景创设十年前逛动物园的情境,与今天学生再逛动物园的情境作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引入今天的知识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既现实、又有趣,同时还受到了环保教育。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中改变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汇报自己或小组的成果,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1.课件出示青山县野生动物园相关数学信息。
(2)提出数学问题。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计算。
(2)四人小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口算 数线
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
尝试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小老师板书,讲解)
3.小狮子先知道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你愿意告诉它吗?
4.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补充课题) 6.. 趣味练习,评选动物园环保之家(板演)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这一环节设计了帮森林医生啄木鸟找对错,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两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对今天学习的连续进位的加法进行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小学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篇二十
新授。
1、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刻度尺。
2、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对几厘米的长度有感性的认识。
3、学生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的能力,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本节课采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厘米。由于厘米这个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因此,课中安排的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厘米的'风丰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从而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理解1立尼究竟有多长。
一、学前导学。
1、前置作业:
你看见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准备一把尺子,观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长度,测量时有许多不方便,也不准确。在生活中,我们要用到统一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尺子,来测量。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一、认识直尺。
1、小组交流:你看见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准备一把尺子,观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全班汇报。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或我们身上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厘米。
(3)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取整数)。
三、自我检测。
课本第6页练习一1——3题。
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下量。
四、变式练习。
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拿出不同长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看图填空。
五、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