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少数民族(模板19篇)
教案的编写过程要注意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教案的编写要突出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不论是初级教师还是资深老师,这些教案范文都能给你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一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2、课文中六次出现了“爱我中华”,引导学生读后交流朗读的感想,体会此类歌曲歌词表达感情的技巧。
《爱我中华》的课件。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2、次出现了“爱我中华”,引导学生交流朗读感想。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问:同学们,喜欢唱歌吗?
答:喜欢,
答:想。
师:那好,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由乔羽创作的歌曲《爱我中华》。
(播放歌曲视频)。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介绍课文背景。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检查初学成果,扫除字词障碍。在课文中圈一圈,画一画,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摘抄下来。
三、精读赏析。
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
课文中将56个民族分别比做什么?这样写你感觉到了什么?
“爱我中华”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出现在哪里?你觉得有什么作用?
2、师生共议,明确:
(1)课文中分别将56个民族比作“星座”、“鲜花”、“兄弟姐妹”,语言朴实,反映了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
(2)课文中六次出现“爱我中华”。第一次出现在第一节的末尾,说明56个民族的人们像一片星空下的56个星座,像同一个大花园里的56朵鲜花,是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在他们的心中,对祖国的热爱是完全一样的;第二,三、四次出现是在第二节中,表现了中华民族儿女在爱国热情的激励下在运动场上,在各行各业中忘我的工作,无私奉献。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歌词结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将作品的爱国情感推向高潮。
四、研读、感悟。
1、指导有感情朗读。
(2)“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可让学生说说谁在建设我们的国家?可举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3)“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可让学生想想是谁雄姿英发?生:“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我仿佛看到运动健儿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的情形。
生:当我国的运动健儿夺得金牌为国争光,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的内心非常激动。
生:“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我理解为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建设我们的国家。
生:有无私奉献的老师,保护环境的环卫工人,都在建设我们的国家。
……。
2、组织讨论:在朗读歌词中,哪句话让你充满激情?试着给大家朗读一下。
3、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师读“爱我中华”,其余生读。
4、讨论:
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为国家做了什么?仿照这三句话自己写一到两句。全班交流。
五、升华情感,结束课文。
这么美丽的歌词,配上昂扬的旋律,更能表达人们的爱国情感,就让我们载歌载舞再一次听这首催人奋进的歌曲吧。
(播放歌曲,结束全文)。
六、板书设计。
爱我中华。
乔羽。
民族情--星座、鲜花、兄弟姐妹。
爱国心--奋起步伐建设国家雄姿英发。
课后反思。
我所在的学校是城镇和农村的结合部,学生多数来自农村。这些学生虽然没有非常好的家庭教育的氛围,但是对待学习和生活,他们有认真的态度,有朴实的情感。他们想像力丰富,口头表达欲望很强烈,学习兴趣浓厚,所以在教学中能自始至终注重学生对文本的诵读和对学生语感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情,读中悟志,使文中的事与物活化。如在理解课文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读,同桌读,小组读,师生对读,让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阅读中去感悟作者的民族情,爱国情。通过欣赏歌曲、课件图片等使学生融入文章之中,使学生、教师、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实现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二
活动目标:
1.认识少数民族服装,感受民族服装的特点。
2.欣赏少数民族服装的美丽,感受多元文化。
3.接着艺术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少数民族服装和图片。
3.准备教育挂图《主题活动·漂亮的服装·少数民族服装》、学习包《主题活动·不同民族的服装》、亲子手册《主题活动·奇异的民族服装》。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观看少数民族服装表演,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观看四位分别别身着藏族、傣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服装。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从各民族服装的头饰、上衣、下装、绑腿,鞋、袜等方面观察探究。
5.引导幼儿从服装的特点想一想、说一说不同民族服装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的关系。
6.鼓励幼儿按意愿运用折、画、贴、剪等方式制作、装饰少数民族服装,并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进行即兴表演。
活动延伸:
在音乐区播放少数民族歌曲,提供相应的服饰,让幼儿继续表演少数民族的歌舞。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三
:初步掌握运用歌唱的基本技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能用充满激情、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爱我中华》,歌声和谐、均衡。
:通过学习《爱我中华》,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各兄弟民族的情感。
电子琴。
熟练演唱歌曲,准确表达歌曲情绪。
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及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
2、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3、你们能举出所熟悉的其他歌颂祖国的歌曲吗?
(我的中国心、中国人等)谈话导入,一个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今天我们起来学习一首新歌《爱我中华》。
1、播放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
1、现在让我们一起听听这首歌曲,听歌曲的同时思考两个问题:
(1)歌曲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2)表达怎样的情感?
2、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看着歌谱听老师范唱歌曲:
(1)思考歌曲分为几部分?
(2)各部分音乐有什么特点?
2、教师对歌曲的乐段结构进行分析:歌曲是两段体曲式。第一乐段的主题是1313530︱51253—︱,热烈活跃富有舞蹈性,这里奠定了歌曲的基础。第一乐句4小节由音乐主题发展而成。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第三乐句是由衬词构成补充句。中间的衬词鲜明的表现了少数民族的语言特点。欢快活泼,兴高采烈的情绪唱出主题——爱我中华。第二乐段3.1210︱2217675。曲调高昂。表现人们以实际行动建设自己国家的决心。第二乐句表现内容和歌词扩充了3小节。最后一小节精练坚定,使全曲以肯定语气结束,表现出爱我中华的决心不动摇。
3、节奏练习2/4。
①×××︱×××︱××××︱×0‖。
②×××︱×××︱×。×︱×0‖。
③×××︱×××︱××××︱×0‖。
④×××︱×××︱××××︱×0‖。
4、跟老师的钢琴伴奏学唱歌曲,强调用欢快跳跃、富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
总结这节课学到的内容。我们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我们更应该团结起来。大到我们的国家,小到我们的班级体,我们都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1、发声练习。
师:分析完歌曲,在学唱歌曲之前先来做“啦”的练习。
要求:轻声、高位置。
师:请同学们看着歌谱用“啦”哼唱歌曲旋律。
2、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第一段。
(2)学生跟录音机轻声哼唱。
(3)纠正问题,解决难点。
注意:切分音的准确、休止符的掌握。
问:你们觉得哪些地方比较难唱、有困难?
(4)学生齐唱第一段。
(5)按课本要求男女分开唱第一段。
(6)学生自主跟琴唱第二段。
(7)一、二段连起来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3、分析处理歌曲。
师:歌曲的高潮部分力度和情感应该怎样?
生:力度要加强,表达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情绪激动些。
师:说得很好,来唱一唱这部分。
4、带着对老师深切的爱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1、学生分小组,自由选择表现形式。
(1)你能用舞蹈形式表现出对老师的敬爱吗?
(2)请给我们敬爱的老师画一张画吧。
(3)请你给老师写一封信吧。
(4)请和你的老师说一句心里话或朗诵一首小诗,好吗?
(5)我们一起来编创一个师生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演一演,好吗?
2、分组讨论,进行编创。
3、分组表演。
“有谁知道什么才是老师最想收到的礼物?”
师:听完这首歌你想说点什么吗?联系刚才老师话题你想表达一下你的心情吗?
生:热情、欢快……。
生:歌曲表达了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建设中华的豪情壮志。
仔细聆听老师的演唱。歌曲是两部分。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发声练习。学生用手划拍跟琴用两种方法视唱。
生:出现很多休止符。
生:第一拍的前半拍。
生用手划拍跟琴视唱。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轻松的掌握了作品的重难点。在教师的伴奏下富有激情地演唱高潮部分。在老师的伴奏下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注意听前奏和间奏,在老师的伴奏下用优美圆润的声音演唱。
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方式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对老师的爱:鲜花,亲手做的贺卡……。
学生通过初步的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在老师的引导下,谈谈对歌曲的感受。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来表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认识,为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打下基础。用“啦”轻声哼唱,要求:轻声、高位置,气息连贯,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歌曲中找出的所有切分音及带有切分音的小节,通过视唱练习,解决本课的另一难点。通过不同唱法的对比,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连续出现的弱起节奏中休止符两种唱法的视唱解决本课的难点之一。注重挖掘音乐要素,情感自然融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歌曲音乐的美,领略歌曲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创编表演,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爱,还锻炼了同学们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同学们在音乐课上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在各个方面得到锻炼。通过简单的提问,让同学们意识到对老师最好的礼物就是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通过教室神情的演唱歌曲,让同学们意识都要报答父母,报效祖国。
在我们一生成长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教育过我们的人,帮助过我们的人,是他们不断地默默地支持着我们,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着一颗报答的、感恩的心来对待曾经教育过、激励过我们的每一个人,师生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将永远继续下去,希望同学们都有一份美好的师生情。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四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产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少数民族玩偶、少数民族知多少、录像、幻灯片。
1.观察导入。
提问:你知道这些娃娃都是什么民族的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少数民族的服饰、鞋饰、头饰等都是不一样的。
2.深入了解。
(1)讨论。
提问:你们见过少数民族吗?是在哪里见到的,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生活习惯?
(2)观看影视资料(藏族、傣族、蒙族)。
提问:他们是什么民族?服饰、住房、食物、生活、劳动、娱乐是怎样的?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将图片中的人物与民族用连连看方式进行配对。
(2)交流分享,请幼儿介绍操作结果,说出理由。
4.延伸活动。
1.提供少数民族相关信息和书籍,让幼儿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更多的少数民族信息。
2.活动可以与艺术结合,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乐器等,引导幼儿学习各民族儿童舞蹈。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五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产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少数民族玩偶、少数民族知多少、录像、幻灯片。
1.观察导入。
提问:你知道这些娃娃都是什么民族的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少数民族的服饰、鞋饰、头饰等都是不一样的。
2.深入了解。
(1)讨论。
提问:你们见过少数民族吗?是在哪里见到的,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生活习惯?
(2)观看影视资料(藏族、傣族、蒙族)。
提问:他们是什么民族?服饰、住房、食物、生活、劳动、娱乐是怎样的?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将图片中的人物与民族用连连看方式进行配对。
(2)交流分享,请幼儿介绍操作结果,说出理由。
4.延伸活动。
1.提供少数民族相关信息和书籍,让幼儿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更多的少数民族信息。
2.活动可以与艺术结合,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乐器等,引导幼儿学习各民族儿童舞蹈。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六
1.教师以观看少数民族服装表演,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观看四位分别别身着藏族、傣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服装。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从各民族服装的头饰、上衣、下装、绑腿,鞋、袜等方面观察探究。
5.引导幼儿从服装的特点想一想、说一说不同民族服装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的关系。
6.鼓励幼儿按意愿运用折、画、贴、剪等方式制作、装饰少数民族服装,并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进行即兴表演。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七
1.播放多媒体课件呈现中国地图,幼儿各自讲述知道的中国地图知识。
2.听各族音乐,辨认他们各自属于哪个民族,并尝试找到他们在“大公鸡”身上的位置。
二、了解各民族的风俗、饮食、服饰。
1.放映投影片,探讨三个民族的服饰特征并了解其生活习惯。
放映投影片,让幼儿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各自讲述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的服饰特征与主要生活习惯。
2、了解傣族服饰与风俗。
(1)“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老师扮演小客人,跳着孔雀舞进场)你知道这只小孔雀是从哪里来的吗?”(小孔雀自己介绍自己的家乡)。
(2)“小孔雀的衣服漂亮吗?你们来说说小孔雀的衣服和我们的衣服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傣族的风俗。
三、听四个民族的音乐创编跳舞。
(1)“小孔雀穿那么好看的衣服来跳舞你们想不想穿上好看的衣服来跳舞?”
(2)幼儿穿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找到“大公鸡”身上自己的家乡。
(3)幼儿倾听音乐,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就请穿上这个民族衣服的小朋友跳舞。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八
1.认识少数民族服装,感受民族服装的特点。
2.欣赏少数民族服装的美丽,感受多元文化。
3.接着艺术表现力。
1.师幼共同收集少数民族服装和图片。
2.准备少数民族音乐磁带。
3.准备教育挂图《主题活动·漂亮的服装·少数民族服装》、学习包《主题活动·不同民族的服装》、亲子手册《主题活动·奇异的民族服装》。
1.教师以观看少数民族服装表演,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观看四位分别别身着藏族、傣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服装。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从各民族服装的头饰、上衣、下装、绑腿,鞋、袜等方面观察探究。
5.引导幼儿从服装的特点想一想、说一说不同民族服装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的关系。
6.鼓励幼儿按意愿运用折、画、贴、剪等方式制作、装饰少数民族服装,并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进行即兴表演。
在音乐区播放少数民族歌曲,提供相应的服饰,让幼儿继续表演少数民族的歌舞。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九
本次活动是在“我是中国人”的主题背景下产生的。在区角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特别感兴趣。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少数民族的疑问。为了让幼儿对少数民族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次活动我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把音乐融入到课程中,让幼儿在感受具民族风格的音乐氛围中,进一步认识少数民族的服饰、风俗。
1.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2.初步了解傣族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3、在了解四个民族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音乐风格尝试表演舞蹈。
1.课前丰富有关地理知识,幼儿已在区角活动中,对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歌舞及服饰有一定的了解。
2.自制ppt,录音机。
3.幼儿与老师自制的少数民族服装。
一、导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呈现中国地图,幼儿各自讲述知道的中国地图知识。
2.听各族音乐,辨认他们各自属于哪个民族,并尝试找到他们在“大公鸡”身上的位置。
二、了解各民族的风俗、饮食、服饰
1.放映投影片,探讨三个民族的服饰特征并了解其生活习惯。
放映投影片,让幼儿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各自讲述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的服饰特征与主要生活习惯。
2、了解傣族服饰与风俗
(1)“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老师扮演小客人,跳着孔雀舞进场)你知道这只小孔雀是从哪里来的吗?”(小孔雀自己介绍自己的家乡)
(2)“小孔雀的衣服漂亮吗?你们来说说小孔雀的衣服和我们的衣服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傣族的风俗。
三、听四个民族的音乐创编跳舞。
(1)“小孔雀穿那么好看的衣服来跳舞你们想不想穿上好看的衣服来跳舞?”
(2)幼儿穿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找到“大公鸡”身上自己的家乡。
(3)幼儿倾听音乐,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就请穿上这个民族衣服的小朋友跳舞。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十
1、加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知道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等知识,有尊敬少数民族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能运用语言大胆地说出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
师生交流——幼儿竞赛。
一、师生交流。
师:听说你们知道很多关于少数民族的事情,你们愿意去考考他们吗?
幼儿和老师交流。
要求:大胆地考问老师。
二、幼儿竞赛。
师:刚才你们考了老师很多问题,现在老师也要考考你们。
(一)抢答题。
如:云南地区有多少少数民族?
世界上时间最长的狂欢节叫什么民族?
要求:谁先抢到板谁回答。
(二)必答题。
要求:每人抽取一张纸,每组轮流回答。
三、结束评价。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十一
1.认识少数民族服装,感受民族服装的特点。
2.欣赏少数民族服装的美丽,感受多元文化。
3.接着艺术表现力。
1.师幼共同收集少数民族服装和图片。
3.准备教育挂图《主题活动·漂亮的服装·少数民族服装》、学习包《主题活动·不同民族的服装》、亲子手册《主题活动·奇异的民族服装》。
1.教师以观看少数民族服装表演,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观看四位分别别身着藏族、傣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服装。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从各民族服装的头饰、上衣、下装、绑腿,鞋、袜等方面观察探究。
5.引导幼儿从服装的特点想一想、说一说不同民族服装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的关系。
6.鼓励幼儿按意愿运用折、画、贴、剪等方式制作、装饰少数民族服装,并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进行即兴表演。
在音乐区播放少数民族歌曲,提供相应的服饰,让幼儿继续表演少数民族的歌舞。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十二
1、能认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能辨别本课不同音乐的民族 风格特点。
2、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以简洁的语言总结所听音乐的特点。
3、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聆听、体验少数民族的音乐美,了解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方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培养学生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多媒体室、课间件
: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十三
1.欣赏、了解藏族、蒙古族、壮族地区著名的自然风光及风土人情。
2.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及民俗文化。(难点)。
3.感受祖国风光的美丽,欣赏、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文化。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有关青藏高原、蒙古大草原、桂林山水等风景的视频和图片。
2.音乐:《天路》、《赛马》、《山歌好比春江水》。
幼儿的旅游经验、对少数民族地区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有关资料的收集和了解。
1.创设“藏族游”的情境,初步感受藏族的风土人情。
(1)幼儿随教师乘坐“青藏铁路”去拉萨,ppt播放图片,引导幼儿欣赏“窗外”的风景,初步感受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
(2)由配课教师扮演藏族同胞,送上哈达,邀请幼儿一起跳锅庄舞,
初步感受藏族人民的热情和能歌善舞的文化。
(3)交流讨论青藏高原的了解。
提问:青藏高原的风景有什么特点?哪里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小结:青藏高原的天蓝云白,雪山连绵,布达拉宫壮观雄伟、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一高峰。
2.播放视频“青藏铁路是怎样炼成的”,引导幼儿加深对青藏高原的了解,知道青藏铁路修建的不易及其对藏族人民的重大意义。
小结: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非常寒冷,空气稀薄,人们随时会因为缺氧而危及生命。工人叔叔们用毅力和智慧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将青藏铁路修建完成,他们是祖国的'骄傲!
随即出示图片“摔跤”引导幼儿观察,引发幼儿对蒙古族人民的活动的探究。
小结:蒙古大草原一望无际,牛羊成群,万马奔腾。那达慕大会是人们的传统节日,有骑马、摔跤、射箭三项竞技项目。
(3)出示弓箭、马杆、五彩项圈等道具,播放《赛马》,幼儿参加“那达慕”大会,感受蒙古族人民活动的有趣。
4.出示“对山歌邀请函”,展示桂林山水的的景色,体验壮族地区风景及文化。
(1)通过ppt出示邀请函,引发幼儿对壮族风情的探究兴趣。
提问:“谁发来的邀请函,邀请我们去对山歌?“你知道她是哪个民族的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进行自由表达。
(2)播放桂林山水的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讲述和分享。
幼儿自由讲述分享,老师进行提升小结:“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形态各异,漓江的水又清又静,江上倒影,静美如画。
(3)欣赏“对山歌”,感受壮族民俗文化的有趣。
播放刘三姐和二郎哥对山歌的经典片段,引导幼儿了解对山歌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唱歌,开头要托长腔“喊山”,以引起别人注意。
(4)幼儿学唱对山歌,体验对山歌的有趣。
请男孩和女孩站在两个“山头”,隔着漓江水进行对山歌活动。
鼓励幼儿进行歌词创编,让幼儿在欣赏和创造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壮族风情的理解。
(5)幼儿随教师边唱山歌、边划船参加“对山歌”活动,离开教室。
活动延伸。
在班级创设“民族大舞台”、“民族风情村寨”等区域,引导幼儿加深对少数民族民族风情的了解,提供幼儿展示平台。
课后反思。
1.关于幼儿经验缺乏的难点解决。
由于活动前对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做了充分的了解,因此通过活动前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相关民族的资料、区角材料的提供,使孩子们在活动前获得了部分相关民族的信息,为活动的展开做了良好的经验准备,这是活动得以顺利展开和孩子们充分参与、表达的前提。但是孩子们收集到的是相对零散的经验,形式上大多是通过图片、视频的认知了解,缺乏参与性,因此在活动中,我以“民俗之旅”为线索,以“歌”为媒,以铁路、马、船等当地特色的出行工具为“过渡”,引导幼儿在唱唱、跳跳、看看、说说、比一比、演一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感受了解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这些游戏情境的设置并加上多媒体视频和音频结合的效果,使孩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幼儿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感受祖国多民族文化的魅力和自豪。
2.关于教师主导仍然较多的思考。
为了让孩子们获得更加直观的了解、更好的游戏体验,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以“旅游”为线,以“导游”的身份引导和参与孩子的活动,这种模式虽然能够很好地带动幼儿参与活动,获得较好的认知、体验,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以教师为主导的场面,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走流程,相对缺乏自主探索的机会。为此我反思,应该在什么环节加以放手?怎样创设更加自由自主的氛围让孩子更好地表现自己?如何通过更丰富的材料的提供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机会?在下一步的构想中,我将将这些理念融合到我的教育活动中,充分的尊重幼儿,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体现“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十四
1、喜欢参加《民族乐器》的主题活动,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感受中国民族乐器的丰富和独特。
2、尝试运用调查、交流、讨论等活动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乐意与老师、同伴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各种民族乐器不同的音色及演奏方式,重点认识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民族乐器,了解用这些乐器演奏的代表作。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安静地倾听和观看民族乐器的表演并爱惜民族乐器。
5、乐意与同伴相互协商分配,在音乐伴奏下能专注地进行合作模仿演奏,体验共同表演的乐趣,获得成功感。
活动一:欣赏歌曲《阿拉穆罕》。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欣赏女子十二乐坊的表演,初步认识各种民族乐器。
2、模仿女子十二乐坊的表演,学做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
3、对中国民族乐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女子十二乐坊的《阿拉穆罕》光碟。
2、各种民族乐器的替代品(羽毛球拍、木棍、玩具高尔夫球棒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女子十二乐坊的《阿拉穆罕》,激发活动兴趣。
2、再次欣赏,了解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并模仿表演。
3、运用各种乐器的替代品进行表演。
(1)讨论各种乐器的替代品。
(2)根据自己意愿选择替代品,跟着音乐进行演奏。
(3)交换乐器进行表演。
活动二:参观民族乐器展。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民族乐器展,感受中国民族乐器的丰富和独特。
2、对民族乐器感兴趣,在参观活动中能大胆地与有关工作人员、老师和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建议:
1、事先与幼儿共同讨论有关民族乐器的问题及调查内容。
2、与民俗博物馆民族乐器展厅联系好参观事宜(了解幼儿的问题、进行适当的介绍、部分乐器演奏等)。
活动三:我知道的民族乐器。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欣赏等活动,初步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的特征及演奏方法,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2、能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参观、调查的内容,体验分享经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
2、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录像。
活动过程:
1、交流自己参观、调查的内容,体验分享经验的乐趣。
2、初步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的'特征及演奏方法,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1)观察并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的特征。
(2)欣赏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录像,了解不同的演奏方法。
3、观看录像中演员的表演,按意愿模仿各种乐器进行演奏,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活动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孩子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为了发挥孩子创造力让孩子自编动作,使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创造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十五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产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少数民族玩偶、少数民族知多少、录像、幻灯片。
活动过程。
1.观察导入。
提问:你知道这些娃娃都是什么民族的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深入了解。
(1)讨论。
提问:你们见过少数民族吗?是在哪里见到的,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生活习惯?
(2)观看影视资料(藏族、傣族、蒙族)。
提问:他们是什么民族?服饰、住房、食物、生活、劳动、娱乐是怎样的?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将图片中的人物与民族用连连看方式进行配对。
(2)交流分享,请幼儿介绍操作结果,说出理由。
4.延伸活动。
活动生成与建议。
1.提供少数民族相关信息和书籍,让幼儿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更多的少数民族信息。
2.活动可以与艺术结合,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乐器等,引导幼儿学习各民族儿童舞蹈。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十六
1、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2、藏族民歌《酒歌》。
3、乌孜别克族民歌《一杯酒》4、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本课是湘版《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的第一节内容。这节内容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本课介绍的六首音乐作品分别为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歌曲或乐曲,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因作品较多,可选择《辽阔的草原》、《酒歌》、《一杯酒》、作为重点鉴赏的曲目,选择部分较为熟悉的本地民歌作浏览性欣赏。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真听赏本课的音乐作品,辨别本课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民风民俗对音乐作品不同特点的影响,并简单了解本地的民族音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讨部分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2)能独立搜集我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加深对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关系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正视民族音乐。
1、聆听体验《辽阔的草原》、《酒歌》、《一杯酒》。2、理解音乐作品的音乐特点。
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辩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一课时十、教学过程: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十七
1、认识数字4、5,理解数字与物体的`数量关系。
2、能够积极愉快地参加操作活动。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1、数字2、3、4、5的圆点衣服卡片各一张。4和5的数字卡片各一张。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雪花片每人若干,不少于5片。
一、出示数卡,引导幼儿说说卡片上是数字几?(由于本班幼儿对数字4、5的字形有一定的了解,此环节的设计帮助幼儿复习认识4、5数字。
二、学习按数字匹配实物。
(1)、复习认识数字宝宝1、2、3.
(2)、引导幼儿观察ppt上的图片,说说那些实物的数量为4,哪些数字数量为5。
(3)、出示4、5的数卡,引导幼儿根据数字进行匹配拿出雪花片积木等。
(4)、教师小结:有几个实物可以用数字进行表示,数字几表示有几个实物(图片)(此环节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的方式进行感知数量,从而真正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
三、游戏:找朋友师:现在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操作材料,帮助这两个小朋友穿上花衣服,让她们更加漂亮。(此环节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自主地学习氛围,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知识。)。
四、评价活动引导幼儿相互好朋友是不是把衣服穿正确了。
延伸活动区域学习。
(1)、小猫钓鱼。
(2)、拼龙。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认识了数字1——5。大多数的幼儿能把数字和图卡相对应。但游戏部分不是很精彩,没有做游戏的幼儿积极性不高。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十八
1、能认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能辨别本课不同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
2、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以简洁的语言总结所听音乐的特点。
3、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聆听、体验少数民族的音乐美,了解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方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两个民族音乐不同情绪与风格特点的体验和实践。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培养学生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室、课间件。
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大班教案少数民族篇十九
1、能认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能辨别本课不同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
2、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以简洁的语言总结所听音乐的特点。
3、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聆听、体验少数民族的音乐美,了解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方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培养学生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多媒体室、课间件。
: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