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模板16篇)
社会制度是社会运行的基础,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和权利义务。如何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下面是一些总结写作的经典句型和表达方式,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教育家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所以,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为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烦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
这种趣味浓厚的作业,不是靠多题量或复杂计算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把知识点融在情景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掌握情况,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达到了训练的目的,还激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能与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设计层次性的作业。
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中等学生可选择b,稍差可选a。
此种设计可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设计开放性的作业。
现实生活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为此在作业设计中,要与现实性挑战性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
4设计自主性的作业。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在作业设计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为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
例如:一位老师在单元复习时,让学生整理单元知识网络,并根据整理的.内容设计阶段练习,分为三个阶段:一段――基本题,可参照例题编写;二段――变化题;三段――开放、实践题。并建议自己喜欢做的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组成小组合作完成。
通过这样的自主性作业,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探究事物之间联系的基本方法,增强了主人公意识。自主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较好的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
5设计综合性作业。
教师要建立数学与其他知识领域的联系,精心设计出充满想象力的综合性作业,以此来开发学生的潜能。
学习了《税角和钝角》一课后,可以想到美术中的好多简笔画就是用非常简单的图形拼组起来的,因此给学生在黑板示范了一个,像这样用圆表示头部,用线段表示身体,用角表示四肢,一个站立的小人就画好了。教师激励学生:“相信你们一定能创作比老师这一幅更生动形象的作品来。”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合作,互换角色,一个做动作,另一人画出来表示这个动作,并且说一说你画中用了哪几种角。学生兴趣盎然,创作出很多简笔画作品。跳远的、跳舞的、做操的简笔画。学生不仅能够把动作画出来,而且指出人物中的角的名称。
6优化作业评价。
6.1用常识的眼光去批阅学生的作业。我们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批阅学生的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常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中后学生。
6.2“等级+简语”来评价描述学生的作业水平。这种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导向性、评价时重在激励,贵在引导,皆在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进步与不足,不断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喜欢数学的学生,一般做题较认真,能独立思考,解题方法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对这些作业呈现这样的评价:“优+解题思路与众不同;优+奇思妙想;优+字迹工整;优+格式规范”不怎么爱好数学而且性情急躁的学生,作业一般马虎,对教师批改过的作业不认真看,错了也不想思考错在哪里。为此,对待这样的作业,评语要讲究艺术性,既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要用委婉的语气表达批评。
6.3鼓励和批评两结合,评价描述学生的作业水平。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聪明的教师总是能抓住学生身上某一闪光点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因此,评价的结果应具有激励作用,更应具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时教师应尽量从积极的方向,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二
我们在作业分层方面的做法是,把所教班级的学生分成两个或三个层次,作业也进行相应的分层。
1、硬性分层:即老师只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分层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将全班学生分成:a层次为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b层次为成绩中等的学生,而c层次的学生成绩相对较好,人数也较少(不在班级公布学生所处的层次,但学生知道自己的层次)。这种分层相对比较公平,因为分数是硬性的。但也有很大的弊端,因为忽略了学生的其他因素,如智力水平的差异,学习兴趣的差异,和学习潜力的差异等。教学时,学生则按上课时的分层布置不同的作业,并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
2、软性分层:即老师给出分层题目,比如说同一节课后,布置三个层次的题目,让学生自选愿意做的层次完成就可以了,同时鼓励a层学生挑战b层题目,b层学生挑战c层题目,c层学生挑战课外资料。或者布置好对于绝大部分中等层次学生适当的作业后,可对层次好的学生布置几道加大难度的附加题,当然也可鼓励中等生尝试去解决难题,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软性分层的好处是使学生能够在自愿的基础之上进行自主选择,满足不同的需要。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惰性强的学生养成更大的惰性。
3、多样化分层:即老师不拘于常规,而是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灵活采用多种分层方式,以完成不同时期对学生训练的要求。
二、分层布置数学作业的好处。
这种做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尊重个体差异,面向有差异的全体学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也响应了“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课改口号。是优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1、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挖掘了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每次上完课,我都针对全班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必做题与选做题或定量不定时作业。例如:在布置课外阅读杂志《数学报》就是属定量不定时。我给这样不同要求,学生们都能愉快地完成自己力所能的作业。
2、评价方式随之改变。因作业的布置是因生而异,即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被评价者处于主动地位。所以,学生都能受到老师不同地鼓励性评价,这样的评价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例如:我班有两个学生,一个叫侯鞠,一个叫陆张杜。刚进入我班时,他们俩均很差。针对这种特殊学生,我给他俩布置的作业是每天坚持练习口算20条,适当练习新课教学中的基础题;班级或年级小测试时也给他删去一些难题,并且将这些难题的分数加到其他基础题中让他们进行测试。这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他们取得进步时,教师不断给以赞扬、鼓励。他们的学习就很愉悦,学习的干劲就很足。期末测试他俩与大家相同的试卷,也分别取得了62分和65分的好成绩,比以前有极大进步。
3、师生心情皆愉悦了。学生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所以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具有个性化,而分层布置作业正是这种个性化教学的体现,并且它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现象,避免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现象,现在他们各取所需,各有所得。饿的吃饱,饱的吃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了成功的有效的学习者,学生高兴了,老师也就愉悦了,因为“以学论教”,“教”就是为了促“学”。
三、实施分层作业的思考。
由于进行分层次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致使教师的`工作量相对增加,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熟悉整个教学年段的内容、熟悉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熟悉所教班级这三项基本功,这对一个教师来说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改变原有教学的方式;要改变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充分关注学生: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学情分析,从而进行教案设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要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正是这些改变,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
分层布置作业,是老师尊重学生的体现。老师关注了学生个体差异,为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要,而创设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真正能起到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目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三
一篇好的学生数学作业是多项指标的综合体现,如果我们只注重对学生的解答过程正确与否的评价,这样就会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分项评价的批改策略,从而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成败优劣,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例如,我在数学作业中设计了分项评价等级的方法“:a”表示“双基”方面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使用依据的合理性和步骤的完整性记忆结果的正确性;“b”表示书面方面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所用的文字、符号、图形的正确性和书写的整洁性以及格式的规范性;“c”表示创新方面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解题思路和表达方式的逻辑性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独创性,是否有课外延伸等。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抓住学生的优点,激发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完成作业质量不好的因素是多元的,即使是平时的优等生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错误。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我在评价中除了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客观评价外,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优点给予放大,采取肯定、鼓励、表演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经常保持适当的学习激情,从而为他们学好数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当发现学生在某方面有所进步时,或者在解决比较困难的试题时没有畏缩,积极思考,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作业时,我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的评价,并适当提高评价等级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如,我班有个学生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差,作业难得做对。一次,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时候,我发现他听得十分认真,发言也很积极,课后10道作业题他竟然做对了8道,我立刻抓住时机,在作业上用红笔给了他写下了大大的“优秀”,这一下子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从此,他完成的作业都是十分整洁,字迹工工整整的,而且答题的质量也不断地稳定提高,期末考试120分的试卷,他得了105分。
三、适当一题多改,培养学生多元思维。
心理学发现,人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有时达不到较高的水平而得不到自己希望得到评价等级。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有时我采取一题多改,渐次提高评价等级的策略。
四、面对面评价,协商批改。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批改作业时,偶尔会出现些令我们疑惑不解的'情况。如:有的学生知识基础平时比较差,智力水平一般,平时作业也不很认真,但却有时却把作业做得很好。于是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是进步了,还是作假了?有的学生一向作业完成得很好,但偶尔会做得很差,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又如:有的同学答题过程很简略而结果却正确。这是偶然巧合还是学生的一种创新思维给出的解法呢?为了实事求是地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从而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我就采取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评价的策略,和学生协商批改,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挖掘了他们创新思维的潜力。
五、因材施教,适当延迟评价。
我们知道,由于学生成长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每个学生都存在个性差异,他们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不是绝对平衡的,即使是最好的学生也可能有做错作业的时候。当学生的错误过多,甚至比较严重时,为了避免由于给予学生作业评价等级过低,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使其产生知识上脱节和恶性循环的情况,往往我采取适当延迟评价的策略,积极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弄清原因,补充了所欠知识,并将作业错误改正之后再进行评价,定出等级。总之,评价学生作业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重复过程,它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有对教育事业的高度热爱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才能够对学生的作业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获得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四
以往数学教学当中的作业只是写和算,枯燥无味。而现在应将数学作业看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思维、激发创新能力的施展平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实践。学生只有在生活实践当中才能感悟到数学的真谛,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笔者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经验,设计一些学生主动操作、试验的作业。如认识完长度单位“米”后,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去后,在父母的帮助下,量一量家里人的身高,并作为家人的小资料记录保存下来。通过这些作业,使学生意识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布置小学数学作业要形式多样,具有层次性。
数学作业形式多样,学生做作业就有好奇心,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笔者在给学生上完“方向”这节课后,留给学生一道口头作业,利用上学与放学路上的时间,认真观察,说说学校到家里或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学生在愉快的游戏当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在“寓学于乐”中提高了学习效果。在教学当中,每一个班的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布置的作业就会使优秀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事情发生。为了照顾全体学生,首先,我们可以布置一些“自助餐”式的作业,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将作业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适合水平差一点的学生,b层适合中等水平的学生,c层适合优秀的学生。以圆锥的体积为例,a层是已知圆锥的高和底面面积,求圆锥的体积。b层是已知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或圆锥的高和底面直径,求圆锥的体积。c层是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圆锥的高,求圆锥的体积。其次,布置一些“套餐”式的作业,如在学生学习完小数的混合运算后,笔者提供给学生这样的信息,苹果每千克3援5元、梨2援25元、桃子1援78元、橙子2援56元,根据信息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这样的作业因人而异,优秀生提的问题难一点,学困生提的问题简单一点,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一)及时面批。
作业批改是教师的常规工作,学生刚交上来的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最好是面批。面批时,及时指出学生不正确的地方,有利于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之处,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改正,也有利于教师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在纠正时具有针对性,在以后的教学调整中起到关键作用。面批还可以避免学生对答案或个别抄袭作业的现象。
(二)暂不评价。
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都不一样,就是优秀的学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多时,为了防止给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教师可以采取暂不批阅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清错误原因,提出修改方法,让学生重新做完之后,教师再进行批阅。
(三)双向交流,鼓励上进。
教师与学生课内课外的交流面较小。我们可以借助作业双向交流,以鼓励学生上进为目的。首先,教师批阅要细致,注重每一个细节,如果学生弄错了,弄清原因,写上小批语。其次,鼓励学生写数学小日记。数学小日记写在作业后面,只需一句或两句话,记录今天的课是否听懂了,哪些地方没有听懂以及对教师的意见等。教师根据数学小日记,可以调整教法与教学进度,确定个别辅导的学生。
(四)多方面评价。
语文教师批阅学生作文时是很认真的,不但从作文写作手法、文章结构入手,而且还特别关注遣词造句、修辞的运用以及书写方面等。我们在批阅数学作业时,不能只关注对与错,还要从学生解题思路、方法、算法、计算结果、书写等多个方面入手,给学生一个全面的评价。现在笔者给学生作业上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如果学生本次作业评价结果是“优甲a”,至少说明,本次作业全对才得“优”,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很好得“甲”,书写很整齐得“a”。总之,每次布置的作业,我们不要让学生仅仅看成做了一道题,完成了一项任务而已,不要让教师视为例行其事地画几个符号。而要看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动手操作能力的活动,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教师掌握教学境况,实施个别辅导、鼓励学生上进的必要过程。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五
新课改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性学科知识,其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业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同时也是师生交流的有效形式。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作业评价的改革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作业评价可以调动学生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作业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存在较多的教学弊端。新课改的推进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一些学生的成绩较好,能力较强,还有学生成绩差、能力差。作为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当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时,不应该立即对学生的作业做出评价,而是应该引导学生,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认清楚错误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纠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补充学生所欠缺的知识,还能够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评价方式单一化,作业评价效果较差,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单一的作业评价方式让学生无法接受最终的评价结果,同时会对教师评价作业的方式产生质疑,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式。
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方式的改革首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习主题入手,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改变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让学生自己参与到作业批改和评价的过程中,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学习自信心。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作业批改的过程中,在此之前,将作业分为不同的类型,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分为一类,解题方法错误和格式错误的分为一类,计算内容出错的分为一类。然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每一组学生负责一类题目,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作业批改工作。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类别问题的分析,学生会自我反省,总结自己的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掌握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和计算题目为主的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为教学奠定基础。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很多疑惑的问题。例如,某一些题目的解答过程本身较为繁琐,学生自己往往会却简略回答,过程会出现问题,但最后的结果是正确的。对于这一现象,是偶然还是另有原因,教师需要同学生之间多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出现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同时还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对于一些具有创新思路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撑,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而不是一味的主观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改善思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仔细划分作业评价环节。
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追求速度,很多教师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学生的计算结果正确就认为是正确的,对于一些过程正确结果错误的作业一概否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会打击学生思考问题的信心。在实际教学中,一些乐于思考问题的学生往往会采用创造性的思维找出自己的解题方法,但是由于计算错误等原因会导致结果不正确。对于这一类学生的作业,如果教师不仔细观察,直接否决则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被消磨殆尽。因此,在作业评价中需要仔细划分评价环节,作业评价中考虑四个问题,首先,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否合理,其次,解题方式是否正确,再次,解题过程是否简洁,最后,解题结果是否正确。通过对各个环节解题思路的综合分析,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增强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从而给出合理的评价。通过作业评价环节的仔细划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对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内容,教师需要加强对作业评价的重视程度,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融入新的理念,采用创新的评价方式,才能够让作业评价的效果发挥至最大。
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方式的改革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业评价改革不仅是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在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与学生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为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教师也需要更加注重教学评价改革,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教师作出适时地评价,从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效率。
参考文献:
[2]赵雪松。小学数学作业的评价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12):228.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六
小学数学教师在评价作业活动中,应将有意识的将作业评价的“任务”让学生来“分担”,把学生引入到作业评价活动中,提高学生听讲的“注意力”,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保持积极的“情态”参与到评析作业活动中,参与师生互动。如在“分数应用题”作业评价活动中,教师针对小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对分数加减法中存现的运算错误情况”,有意识的让小学生来当“裁判”,结合作业内容进行评讲并阐述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教师进行实时的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结果”阐述表达出来,作业评价的双边性、互动性“展现无遗”。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体现作业评价活动的能力性。
作业评价的目的为了传授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实践。能力培养是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永恒的'“主题”。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教学活动同样如此。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要渗透新课改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将能力培养作为第一要务,不能简单的“讲作业”,而应该设置探知、解决的“过程”和“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再次的“动手实践”、“思考分析”活动,让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解题方法、巩固解题技能,提升解题素养。如在“路程类应用题”作业评价活动中,教师针对小学生对路程类应用题内在关系掌握不牢,容易出错的情况,结合作业练习中“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处5.2千米处相遇,两车用了几小时相遇?”问题案例,让学生开展探究分析活动,学生在分析问题条件基础上,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找寻问题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问题解答要求与问题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该问题解答的方法。此时,教师针对小学生的探析过程,进行总结归纳活动,向学生阐明进行路程类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和策略。最后,教师引导小学生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再次“反思”。小学生此时借助于实践探究以及教师指点活动,对数学作业中存在问题认识更加深刻,学习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三、实施分层性教学策略,体现作业评价活动的整体性。
作业评价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个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新实施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整体进步的教学目标要求”,要求“人人获得发展和进步”“、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知识”。因此,在作业评价中也落实新课改整体目标要求,采用分层性教学策略,将评价作业的重心和着力点放在中下等学生群体身上,针对后进生易出现的错误之处或解答的疑难处,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联系,有意识的让中下等学生群体回答问题和解答问题,并通过“以优带差”的方式,让优等生带领中下等学生一起“前进”。
四、实施多样性教学策略,体现作业评价活动的灵活性。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会随着课堂教学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减弱。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作业评价方式,能够对提高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延长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方式,除教师评价之外,还应该采用让学生直接参与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个体之间互评以及学生参与批改作业等形式,让学生主导特性得到有效激发,参与活动更加深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如在“三角形的认识”作业评价过程中,教师在评价作业时就采用多样性教学评价方式,基础性问题采用学生自评的方式,解答题采用生生互评的方式,应用题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其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五、总结。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要按照新课改要求,创新评价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将能力培养贯穿其中,让小学生在有效作业评价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持续、深入的发展和进步。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七
我们在作业分层方面的做法是,把所教班级的学生分成两个或三个层次,作业也进行相应的分层。
1、硬性分层:即老师只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分层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将全班学生分成:a层次为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b层次为成绩中等的学生,而c层次的学生成绩相对较好,人数也较少(不在班级公布学生所处的层次,但学生知道自己的层次)。这种分层相对比较公平,因为分数是硬性的。但也有很大的弊端,因为忽略了学生的其他因素,如智力水平的差异,学习兴趣的差异,和学习潜力的差异等。教学时,学生则按上课时的分层布置不同的作业,并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
2、软性分层:即老师给出分层题目,比如说同一节课后,布置三个层次的题目,让学生自选愿意做的层次完成就可以了,同时鼓励a层学生挑战b层题目,b层学生挑战c层题目,c层学生挑战课外资料。或者布置好对于绝大部分中等层次学生适当的作业后,可对层次好的学生布置几道加大难度的附加题,当然也可鼓励中等生尝试去解决难题,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软性分层的好处是使学生能够在自愿的基础之上进行自主选择,满足不同的需要。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惰性强的学生养成更大的惰性。
3、多样化分层:即老师不拘于常规,而是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灵活采用多种分层方式,以完成不同时期对学生训练的要求。
这种做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尊重个体差异,面向有差异的全体学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也响应了“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课改口号。是优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1、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挖掘了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每次上完课,我都针对全班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必做题与选做题或定量不定时作业。例如:在布置课外阅读杂志《数学报》就是属定量不定时。我给这样不同要求,学生们都能愉快地完成自己力所能的作业。
2、评价方式随之改变。因作业的布置是因生而异,即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被评价者处于主动地位。所以,学生都能受到老师不同地鼓励性评价,这样的评价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例如:我班有两个学生,一个叫侯鞠,一个叫陆张杜。刚进入我班时,他们俩均很差。针对这种特殊学生,我给他俩布置的作业是每天坚持练习口算20条,适当练习新课教学中的基础题;班级或年级小测试时也给他删去一些难题,并且将这些难题的分数加到其他基础题中让他们进行测试。这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他们取得进步时,教师不断给以赞扬、鼓励。他们的学习就很愉悦,学习的干劲就很足。期末测试他俩与大家相同的试卷,也分别取得了62分和65分的好成绩,比以前有极大进步。
3、师生心情皆愉悦了。学生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所以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具有个性化,而分层布置作业正是这种个性化教学的体现,并且它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现象,避免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现象,现在他们各取所需,各有所得。饿的吃饱,饱的吃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了成功的有效的学习者,学生高兴了,老师也就愉悦了,因为“以学论教”,“教”就是为了促“学”。
由于进行分层次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致使教师的工作量相对增加,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熟悉整个教学年段的内容、熟悉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熟悉所教班级这三项基本功,这对一个教师来说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改变原有教学的方式;要改变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充分关注学生: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学情分析,从而进行教案设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要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正是这些改变,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
分层布置作业,是老师尊重学生的体现。老师关注了学生个体差异,为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要,而创设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真正能起到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目的。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八
长久以来,学生的数学作业作为一项常规性的数学学习任务就是不停的做题、计算。教师也较多地偏重作业使学生形成数学运算技能的操练功能,重视作业的迎査等短期功利价值,学生作业兴趣尽失,于是学生也成为了作业的工具和应试的机器。比如每次翻阅数学作业时,作业本上清一色的对号,无任何错题迹象,评语除了一个大大“优”字,还在后面附加多个诸如“真棒!”、“加油”之类的看似鼓励实则画蛇添足式的评语。这些现象说明数学作业的有效性问题在曰常的教学工作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所谓作业的有效是指能有效的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调动学生参与作业活动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情感都能得到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要想发挥作业的有效性作用,就必须调动学生参与作业活动的全过程。而整个作业活动的全过程又包含很多诸如学生情感、态度等内外因素,这就需要在数学作业的难度、趣味、标准、意义、监控等方面下功夫。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作业的布置及有效性的问题解决应体现作业布置的趣味性,设计的层次性,注重作业的探究性,力求形式多样化、生活化,评价的多元化,要做到作业布置、检查与批改有针对性的记录等等。
实践作业:优化设计,开放灵活。
数学。
小论文。
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等。在作业完成的呈现方式上,也可以不拘泥于以上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电子的、活动展示的。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两人、多人或小组合作作业。在作业完成的时间限制上,可以采用短期与长期结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训练学生应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具有应用数学的意识,真正体验到数学是有用的。实践性作业大体可以分为四类:调查类、操作类、实验类、应用类。
调查类:比如,学习了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你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年龄吗?请你调查一下,自己做一个表格。根据以上数据,自己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再如学习了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可以设计实践作业:我们认识了钟表和时间,知道了时间的重要,就让我们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吧,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时间老爷爷的帮助下过的更充实、快乐。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学习,可以设计“调查生活中的可能性”收集生活中有关可能性的?问题,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不一定”表述出来,设计制作成卡片和同学交流,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收集、加工、处理等多种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参与度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面。
操作类:学习了二年级上册角的知识,可以设计“做活动的角”,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认识角,同时渗透角的大小,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师重点关注帮助学生动态的理解角,关注学生通过操作获取知识的能力情况。这样的操作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棒官参与活动,把学生推向思维活动的前沿,使学生得到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机会。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操作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去思维、去探索、去学习。
实验类:实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自己动手的探究活动。如,在学习体积(容积)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做一个“曹冲称象”的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巩固知识点,拓宽知识面。因此,教师在课内外巧妙设置有一定难度而通过努力又能解决的实验课题,可以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求知的强烈欲望,促进他们知识向纵伸发展。
应用类:例如“我是小小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愿意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表吗?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1.算出每间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3.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需要的数据可以上网查询、可求助他人、也可以展开市场调查。再如,1千米的直观表象建模。学生在学校的操场上分组进行,完成走1千米。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一千米有一个直观表象,通过在操场上走一走用多长时间,具体感知1千米有多长。从而再推广到现实生活中,如走1千米用12分钟,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2分钟还没到学校,说明从家走到学校1千米多;从家走到学校用不到12分钟,说明家到学校不到1千米。再如从家到超市走了30分钟,走了多少千米。和时间联系,把千米的认识推广到现实生活中,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关注点在学生是否动脑学数学、用数学,能否在这个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表述操作过程和思维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开启心智、训练思维、发展能力。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这样将布置的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与画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4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使学生一看到作业的内容就跃跃欲试,成为一个主动学习者。
常规作业:分层设置,三级评价。
“课标”指出.?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不一定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实施有差异的分层教学。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学习任务处于最近发展区时,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习才有效率。分层布置作业就是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来布置作业,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数学练习。
小学作业有效性应坚持分层精选,从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两个维度来体现层次性。因此,在设置作业前,应思考:理一理--今天学生学得怎么样,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应该形成的能力,不同的学生达到了什么程度;想一想7”-令天作业应该如何布置,基础题、提高题、发展题分别是什么;问一问--今天作业你选择什么或引导学生应该选择什么。这样操作,有效地避兔了作业分层的盲目性,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分层作业理念。一般把作业分成三个层次:基础练习、提高练习、发展练习。
基础练习: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练习的内容与例题相仿。这一层次的练习要结合题目的内容让学生理清算理,明确思路,检查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情况,强化正确的认识,矫$学生错误的理解。这类练习一是教师要了解全班学生联系的情况,充分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二是练习的数量要充足,让学生经过较充分的练习,其基本题目的正确率接近百分之百。当然,基础练习并不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练习,它需要学生认真思考,经过努力才能完成。主要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学困生”。
提高练习: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简单的运用,主要适合于中等生,即新知的内容在其表达形式上有所变化和提高。
发展题的设计是应用求面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扩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三个层面的设计照顾到了不同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基础题--面向全体,就是要考虑到每个层第12页面的学生;提高题--借助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基础上各有所获,各有提高,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发展题--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选择。这样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改变“一刀切”的做法,提高了作业的针对性,既让学生感受到一份责任,又充分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品尝到“跳一跳,能得到”的挑战性。
传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是“统一制”:同一内容、统一难度、统一要求。较少注意学生的学习思维,作业习惯,作业过程,学习情绪,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等,不能全面的评价一个学生的素质及发展潜力。所以对作业的科学评价十分重要,如果没有这一环节,前面的作业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多大作用,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主要采用个体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三级评价方式。尝试评价过程互动化,把评价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如采用自我批阅、同座间、学习小组间互批,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髙学生的学习兴趣、责任感和自身的评价能力,激发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工整书写,而且在批改过程中,帮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加深理解或找到更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从别人的作业中获得灵感。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九
小学数学教师在评价作业活动中,应将有意识的将作业评价的“任务”让学生来“分担”,把学生引入到作业评价活动中,提高学生听讲的“注意力”,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保持积极的“情态”参与到评析作业活动中,参与师生互动。如在“分数应用题”作业评价活动中,教师针对小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对分数加减法中存现的运算错误情况”,有意识的让小学生来当“裁判”,结合作业内容进行评讲并阐述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教师进行实时的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结果”阐述表达出来,作业评价的双边性、互动性“展现无遗”。
作业评价的目的为了传授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实践。能力培养是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永恒的“主题”。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教学活动同样如此。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要渗透新课改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将能力培养作为第一要务,不能简单的“讲作业”,而应该设置探知、解决的“过程”和“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再次的“动手实践”、“思考分析”活动,让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解题方法、巩固解题技能,提升解题素养。如在“路程类应用题”作业评价活动中,教师针对小学生对路程类应用题内在关系掌握不牢,容易出错的情况,结合作业练习中“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处5.2千米处相遇,两车用了几小时相遇?”问题案例,让学生开展探究分析活动,学生在分析问题条件基础上,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找寻问题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问题解答要求与问题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该问题解答的方法。此时,教师针对小学生的探析过程,进行总结归纳活动,向学生阐明进行路程类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和策略。最后,教师引导小学生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再次“反思”。小学生此时借助于实践探究以及教师指点活动,对数学作业中存在问题认识更加深刻,学习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作业评价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个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新实施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整体进步的教学目标要求”,要求“人人获得发展和进步”“、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知识”。因此,在作业评价中也落实新课改整体目标要求,采用分层性教学策略,将评价作业的重心和着力点放在中下等学生群体身上,针对后进生易出现的错误之处或解答的疑难处,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联系,有意识的让中下等学生群体回答问题和解答问题,并通过“以优带差”的方式,让优等生带领中下等学生一起“前进”。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会随着课堂教学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减弱。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作业评价方式,能够对提高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延长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方式,除教师评价之外,还应该采用让学生直接参与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个体之间互评以及学生参与批改作业等形式,让学生主导特性得到有效激发,参与活动更加深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如在“三角形的认识”作业评价过程中,教师在评价作业时就采用多样性教学评价方式,基础性问题采用学生自评的方式,解答题采用生生互评的方式,应用题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其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要按照新课改要求,创新评价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将能力培养贯穿其中,让小学生在有效作业评价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持续、深入的发展和进步。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十
新课改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性学科知识,其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业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同时也是师生交流的有效形式。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作业评价的改革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作业评价可以调动学生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作业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存在较多的教学弊端。新课改的推进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一些学生的成绩较好,能力较强,还有学生成绩差、能力差。作为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当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时,不应该立即对学生的作业做出评价,而是应该引导学生,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认清楚错误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纠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补充学生所欠缺的知识,还能够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评价方式单一化,作业评价效果较差,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单一的作业评价方式让学生无法接受最终的评价结果,同时会对教师评价作业的方式产生质疑,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式。
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方式的改革首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习主题入手,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改变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让学生自己参与到作业批改和评价的过程中,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学习自信心。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作业批改的过程中,在此之前,将作业分为不同的类型,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分为一类,解题方法错误和格式错误的分为一类,计算内容出错的分为一类。然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每一组学生负责一类题目,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作业批改工作。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类别问题的分析,学生会自我反省,总结自己的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掌握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和计算题目为主的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为教学奠定基础。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很多疑惑的问题。例如,某一些题目的解答过程本身较为繁琐,学生自己往往会却简略回答,过程会出现问题,但最后的结果是正确的。对于这一现象,是偶然还是另有原因,教师需要同学生之间多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出现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同时还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对于一些具有创新思路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撑,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而不是一味的主观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改善思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仔细划分作业评价环节。
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追求速度,很多教师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学生的计算结果正确就认为是正确的,对于一些过程正确结果错误的作业一概否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会打击学生思考问题的信心。在实际教学中,一些乐于思考问题的学生往往会采用创造性的思维找出自己的解题方法,但是由于计算错误等原因会导致结果不正确。对于这一类学生的作业,如果教师不仔细观察,直接否决则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被消磨殆尽。因此,在作业评价中需要仔细划分评价环节,作业评价中考虑四个问题,首先,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否合理,其次,解题方式是否正确,再次,解题过程是否简洁,最后,解题结果是否正确。通过对各个环节解题思路的综合分析,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增强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从而给出合理的评价。通过作业评价环节的仔细划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对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内容,教师需要加强对作业评价的重视程度,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融入新的理念,采用创新的评价方式,才能够让作业评价的效果发挥至最大。
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方式的改革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业评价改革不仅是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在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与学生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为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教师也需要更加注重教学评价改革,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教师作出适时地评价,从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效率。
参考文献:
[2]赵雪松。小学数学作业的评价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2015,(12):228.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十一
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外作业中享受快乐。
(四川省资阳雁江区第七小学校)。
语文课外作业作为小学语文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自然补充、延伸、巩固和消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课堂,向课外延伸。让课外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再学习、再探究、自主性发展的活动过程。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做到学科间融合,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目的。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外作业中享受快乐。
印度著名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进行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
设计梯度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例如,教学s版第八册《桂林山水》一课,设计如下分层作业:(1)爱朗读的你,有感情地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2)爱积累的你,将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摘录在“语文知识”手册上;(3)爱旅游的你,在网上查一查我国桂林山水的其他美景,讲给同学们听;(4)爱画画的你,画一画漓江的水;(5)爱习作的你,仿照本文的某一段写作方法介绍自己家乡的一处景点。(要求全体学生完成第一道题;有兴趣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完成第二、三、四、五道题;学有余力的再完成第六道题)。采取分层次作业,分档处理,使他们不同程度地“吃得饱”“吃得好”“吃得细”“吃得精”,让每个学生着重发展自己所拥有的特长,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享受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功喜悦。
有了兴趣,再难的作业学生都愿意去尝试,教师设计有趣味性的课外作业,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在“玩”中构建新知识体系,享受到寻觅真知和发展智能的成功乐趣。
作业内容达到兴趣化。据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些有关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演一演等内容的作业,还可选择课外的内容,除教师设计的`作业外,也可让学生自行设计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作业。例如,在教学《塞下曲》时,学生为大漠将士的精神所感动,他们自发地发挥各自的想象,小组合作,将课文中的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再按故事的情节画成连环画。因为全诗只有20字,借助想象把诗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诗改写成自己喜欢的小故事,有的学生还给故事赋予了现代文明的成分,让静态的文字变成了优美生动的图画,让古人的精神长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做到学科之间的融合,同时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又学到了与他人合作的经验,学习方法与知识在愉快的情绪中获得,且培养了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我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让学生多与生活联系,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和乐趣。
结合教学内容,搜集各种资料。我时常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方面设计一些相关的收集性作业、想象性作业、观察性作业、思考性作业等类型。如,为了使学生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要求每个学生有一个“语文知识积累手册”,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翻阅图书、上网、调查访问等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把自己积累的资料以记录、剪贴、照片、绘画等多种形式体现在“积累手册”上。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积累,形成了习惯,终生受益。如,教学了《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后,鼓励学生搜集实践,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上网、查找资料、咨询等)去了解草原风光,去了解真实的羊群与塞外民风,认识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内化为自觉保护生态平衡的动力。
设计有趣的语文课外作业,有机地把语文学习和运用联系起来,让学生亲历了过程。为学生的认知、语言、思维、情感、意志等活动,提供取之不竭的丰富源泉,使其情、智、知、能得到了同步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绍纯。语文创新作业设计浅[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05)。
[3]冼柳。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种形式[j].教育科研论坛,2006(1)。
作者简介:陈碧华,女,1964年出生,四川资阳人,大专,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十二
就当前的作业现状而言,关注作业内容与形式变革的有很多,而关注学生需要以体现作业的价值却很少。为此,经过调查、实践与反思,本着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并重。对现有的作业进入了深层次的反思,觉得新课程下的作业应该以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为基础,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多渠道,着眼于课程发展的新趋势,设计活动化的课外作业,因此对学生和家长就作业的看法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
1、有48.2%的学生回答“学习数学对解决生活实际没有大的帮助”,有30%的家长回答“学习数学对解决生活实际没有大的帮助”。
2、有53.3%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不喜欢”做数学作业,有42.3%%的学生回答“不喜欢”做数学作业。而当调查“你喜欢做哪一科作业?”时,语文、数学和英语的百分率相差无比,分别是28.5%、29%和29.4%。
3、六成多人每天碰到难的作业会选择一个人解决;一成多人选择和同学合作完成;选择放弃的有三成多的人。
4、应教师、家长要求而做作业的学生占了绝大部分;而感兴趣的只有少数一部分人。
(二)对调查结果的反思。
从上述调查问卷中不难看出,学生、家长对于现有作业的形式与内容存在着不满意的现象,其表现在:
--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而在这样单调乏味的作业面前,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反感,从而使作业成为了一种呆板的机械训练。
--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期望是越来越高,对孩子机械的背诵口诀,默写,做大量的口算作业等等这样原本常规的作业,大多持的是反对票。家长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样单一形式的作业中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思维,不利于孩子自我认识,自我潜能的发展。
反思以往的教学过程,学生的数学作业形式总是很单一,书面笔算作业占大部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类作业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这单一的形式使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也谈不上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据此,我觉得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传统作业型式已不适合学生的需求,而必须对作业设计的方式和方法作改革,使它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又一个舞台。
二、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课外作业活动化的设计。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活动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喜欢的作业,丰富他们的生活,展示他们的个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都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表演者。
(一)设计作业要注意:
1、多样性。作业在设时应采用多样的形式(如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呈现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开放性。在布置作业时,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要兼顾到学生的学习特点,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最终达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目的”。
3、激励性。作业的过程是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应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问题解决后所带来的成功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时刻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合作性。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作业,激活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情感,引领学生互动学习。而多布置合作性作业,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
5、人文性。要使学生感到作业是自己的需要,不是教师强加给他的作业。
课外作业的布置,不能毫无选择地照搬课本的课后练习,教师要有目的、有选择、有改变、创造性地使用。要根据学生的实情、学情,让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自己能行”;学生有差异,要区分对待,“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使学生在做经过精心设计与安排的作业时,不仅能够积极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培养和发展。
1、趣味性作业--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使学生乐学乐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在新鲜、有趣、轻松的练习活动中,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探索、创新,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
如1:学习“24时计时法”后,教师布置学生以下作业:晚上自己从睡下看一下时间到起床时看一下总共睡了多长时间;上学前,看一看钟表是几点,中午回到家再看看是几点,然后说一说自己离开家多长时间;寒暑间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各具特色的作息时间表。
如2:在学了两步计算后可布置学生课后一起玩“算24点”的扑克游戏。
这些作业一改以往单一、枯燥的作业形式,赋予一定的情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一定的视觉享受。
2、操作性作业--在自己积极、主动的操作活动中提升思考,获得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操作性作业,我们认为有二种类型:一种是通过动手操作,主动获取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原理等。如测量一下你睡的床约几米、你的身高和家里人的身高并把他制成表格等相对应的课外作业。二是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到生活中就含有很多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去研究分析生活现象和自然规律的兴趣与习惯。如学习重量计量单位后,可建议学生回家称称一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再掂一掂食盐,还可以让学生上市场去先估一估某些物体的重量,然后亲自动手称一称或看卖主称一称,验证一下,这样的作业需要父母的协助下才能完成。
3、综合性作业--注意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做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作业成为沟通书本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的桥梁。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证明,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思想和方法,在其他学科都可以看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如:学习统计图知识后,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把学校门前经过车辆分类记录,有的根据数据画成表格,填上具体的数据,然后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制成环保情况调查的统计图,排列出污染程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写出分析报告,从中发现汽车的行驶对玉环县道路、空气污染情况以及改进的发展情况。
此外,把综合性作业分还可以分为以:(1)记录在报纸、课外书、或者电视上等途径看到、听到的难题、趣题,可以先自己试试解答再向老师提出疑问。
(2)学习心得、学习中对某个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也可以是生活中一些积累。如有学生再还有自己的想法时,就会对我说:“我还有想法…”“你看我这样想行不行…”这些点滴言语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一个机会,能从中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这些作业,涉及阅读、收集整理等多项训练,且富有一定层次性。学生可自主选择内容,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展示自己、发展个性。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与能力。
4、开放性作业--开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创造性。开放性作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综合性、探究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2)个人无法完成,需要小组合作完成。除独立完成的作业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如:计算出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平均体重,利用放学时间到附近菜市场调查某一种蔬菜的价格,并计算出这种蔬菜的平均价格等。学生在互相合作中展开活动过程中,提高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调查或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学校准备组织去效外野餐,请你设计一购物方案,列出所需的物品、数量和单价,要求不超过50元/人,并说说你的理由。
这样的开放性作业,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
我们以分析三册教材为例,列出三册所学知识体系与课外作业活动化对应表。
知识体系单元综合性开放性操作性趣味性。
数与计算。
制作几张数学算式卡片?估计一下你和你爸妈的体重,你和他们相差多少?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如果你有20元,可以换几张5元、2元、10元,还可以怎么换?“六一儿童节”,校门口每隔5米插了两面彩旗,从第一面彩旗到第5面彩旗相隔多少米?1、制作1-6乘法口诀卡片。2、把口诀背给你爸爸听1、据4×6画一画。
2、和爸爸进行口诀接龙等游戏。
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学校准备组织去效外野餐,请你设计一购物方案,列出所需的物品、数量和单价,要求不超过50元/人,并说说你的理由。把0、1、2、3、4、5、6、7、8、9分别填入方框内组成三个等式(每个数只能出现一次)。
+=。
--=。
×=。
1、针从“9”走到“12”,一共走了几分?2、继续制作7-9的乘法口诀卡片。3、16根小棒摆成一个正方形要4根,最多可以摆几个,最少可以摆几个。1、举行口诀接龙。
2、小组口诀对答。
第8单元:数学广角8元可以有几种拿法?三个朋友一起,互相握一次手,可以握几次?穿一穿:拿三件外套,三条裤,有几种搭配方法?摆一摆,2、3、4可以摆出几个两位数。
空间与图形第1单元:长度单位量出七巧板里三角形的长度,算出三条边的长度和。路的这端到那端共种有8棵树,每两棵树之间都是2米,这段路共长米。估一估你的文具家族的长度,再量一量。
找一找:生活里用到米和厘米单位的记录下来。
第5单元:观察物体照镜子,当时间拨到9时、3时、5时等时间,你发现什么?猜一猜,做一做,对折后剪三个洞,打开后有几个洞?再对折呢?1、观察你爸爸可以从哪几个面着手,都一样吗?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图形。2、画一副对称图形。
(三)课外作业活动化的组织形式。
课外作业的组织形式要有的放矢。对布置的课外作业,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自己选择伙伴合作进行,学生可以先进行同伴讨论,然后再独立完成;也可以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探讨。还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具体有以下几种组织形式:
1、个人自主型作业:学生一个人可以独自完成,不需要他人帮助来完成。
2、小组合作型作业:一些操作性强,需要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的活动内容,适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组时可以按照作业不同而分组,有按照家庭的远近的差异分组的,有按照能力差异不同分组的等等。
3、家庭协助型作业:一些作业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可以让家长参与其中,可以增强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对提高家庭素质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使作业具有浓厚的亲情感。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十三
小学生还处于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学习并掌握语言规律、技巧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训练,运用合理巧妙的方式布置一些语文阅读作业,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语言阅读水平,从小为学生的语文阅读打好扎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小学生的语文阅读作业:
1.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帮助理解课文。
在学习完教科书上的。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十四
数学日记有时候能帮我们理清思路,更好的把握数学公式和数学概念,为大家整理了数学日记不可思议的数据,供大家参考学习。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这篇数学日记不可思议的数据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十五
: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数学估算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数学估算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没有选择合适的课程导入方式,将会降低教学质量,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基于此,本文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分别提出了具体的估算教学设计策略,以期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估算情境,增强小学生的估算意识,使小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处理估算教学问题。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生活情境;自主探索
近几年以来,我国正在加快小学新课程教育改革,并且在2011年时正式发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其中对于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设计提出了全新的标准,要求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必须使理论学习和实践生活充分结合起来,重视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重要作用。此外,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估算的意义,并且学会选择运用合适的估算单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估算来培养学生的数感。根据我国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大对估算教学的重视,深入研究估算教学方式,对于促进我国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合理选择应用估算方法,首先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估算情境,才能让学生决定使用精算或者估算。一般来看,学生在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更多地会选择运用精算的方法,这种精算方式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因此,必须创设相应的估算情境,才能让学生想到使用估算来解决数学问题,并且了解到估算的意义,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估算意识。例如:在小学数学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天哥哥去超市买食品,他一共带了20元钱,他买了5.6元钱的面包、12.8元钱的水果以及1.5元钱的糖果。”那么学生在遇到这种题目时应该选择怎样的方法?首先,了解哥哥带的钱是否足够;其次,在售货员在收银机中输入商品价钱之后,告诉哥哥应该支付多少钱?当遇到这种数学问题之后,学生就会考虑估算和精算两种方式,进而选择一种合适的计算方式,能够快速解决问题,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不需要得出准确结果,所以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
由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其中主要纯算式问题,学生对于这些数学问题比较方案,缺少估算的兴趣,学生更多地选择精算的方式来计算问题,所以缺少良好的估算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必须使数学估算问题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境充分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估算可以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真正意识到估算的重要作用,进而产生浓烈的估算兴趣,才能达到良好的估算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在设计生活情境的数学估算问题时,需要合理选择估算内容,使估算内容的形式多样化,并且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采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技能。例如:小学1-6年级学生安排外出秋游,各个班级的人数分别为16、23、37、44、20与40,那么公共汽车的座位只有60个,怎样让两个班级共同乘坐一辆汽车,才能达到合理分配的目的。通过设计这种数学估算问题,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境充分联系起来,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估算兴趣,自主进行估算练习。
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以及交流合作的机会,并且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估算练习。由于不同学生个体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分析问题时会产生不同的逻辑思维,所以只有让学生共同合作交流,才能更好地取长补短,吸取他人的观点,更加轻松地解决估算问题。例如:在估算118×8的数学问题时,具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其分别为120×8;110×10;120×10;100×8;100×8+20×8等等各种不同的方法。但是学生在思考和选择估算方法时,可能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只有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才能更好地掌握全面的估算方法,学会正确运用公式测量以及工具测量等多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得出更加准确的估算结果。
在学习新知识之后,必须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因此,在估算新知识授课过程中,必须不断展开巩固练习,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监督、引导,为学生选择良好的巩固练习素材,有效控制估算练习数量,使估算练习和课堂新知识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巩固练习效果。同时,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不同侧重点的习题,其中不仅包含了文字数据,也可以穿插一些图片或者生活游戏题目,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巩固练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巩固练习。在估算练习题目中,需要分别设计不同难度的题型,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通常来看,在巩固知识的练习过程中,主要具有集中练习以及分散练习两种不同的方式,只有合理搭配运用,才能提高练习质量。因此,不仅需要在课后收集相关的'估算习题进行集中练习,而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及时进行分散练习。虽然在估算的新授课知识中,各种估算内容比较分散,只有少数的几道估算习题,但是这些估算习题资源非常重要,其中涵盖了计算与测量等多种估算方法,所以学生必须发挥教材中估算资源的作用。在平时的教材学习中,需要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合理整理估算素材资源,在合适的时机来进行估算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的估算技能和估算意识。
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不仅要及时进行估算练习,做大量的估算题目,而且要注重估算练习的质量,才能调动学生的估算兴趣,培养良好的估算意识。因此,高效的练习必须和反思有效结合起来,也就是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估算练习的作用,在做题中的收获和不足,并且不断弥补自身的缺陷,才能让估算练习充分发挥作用。例如:在估算264+321这道问题时,学生可能会直接用200+300=500,进而得出估算结果为500,但是500和准确结果585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学生在反思中会发现自己的估算方式存在缺陷,需要调整估算方案,直接利用300+300能够得出更加接近的估算结果。由此可以发现,在数学估算过程中,练习和反思必须充分结合,才能得出准确的估算结果,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
[3]骆东霞.试论小学数学的“估算”内容及教学设计[j].科学中国人,2016(9).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篇十六
让学生作业减负落到实处,如今,我国“双减”工作已全面开展,落实“双减”政策,需要老师转变观念、改变策略,让学生作业减负落到实处。近期,根据李翠梅工作室的任务安排,我观看了浙江省教研室组织的关于“作业减负”的系列报告。特别是周红星老师《区域作业管理的检验视角反思》讲座,他的讲座分为三个话题:金华市双减工作概述,学校作业管理经验分享,教研视角反思作业设计。下面就周红星老师的讲座,谈谈自己的感受。
“双减”工作,最核心的是关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对于学生的作业管理,要通过“四个强化”来落实作业管理:强化作业总量控制,强调一校一案,建立作业公示;强化作业提升,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强化学生习惯培养,小学晚九点不做作业;强化教师责任落实,提高作业管理效率。作业管理,老师不能简单地停留于时间管理,应该聚焦于每一天所面临的极为真实的作业问题,以课题认领的方式研究作业问题,以作业为媒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是做好作业管理的重要路径。
作业设计,要突出“减量、提质、增趣”。要想提质,老师可以通过精编题目提升习题的质量,通过错题库提升学习的质量。错题库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学生的`个人错题库,另一类是学生的班级错题库。要想增趣,学生的作业形式可以是“浸作业”,浸作业是指学生亲临问题现场,使用现有的材料或者工具,综合运用知识、经验和技能,经过操作、计算和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作业,这种作业能丰富作业的形式。还可以采用“小鬼约题”的作业形式,小鬼约题是指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从作业中选取题目,模仿教师进行出题、改编并讲解,达到作业分层的目的。
教研视角反思作业设计,分为三个角度:巩固知识的视角,诊断教学的视角,作业编写的视角。从巩固知识的视角来说,对作业设计应该追求的是主干性、基础性和针对性。鼓励教师参与“校本作业”的编写,一个学校的校本作业一定要由自己学校的老师来编写,因为本校的老师最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作业的针对性,符合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建立共同体学校,组织各校名师参与作业设计的审稿工作。这样,学校的校本作业才能够在情境创设、问题设置、答案组织等方面做到科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