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部分教案(实用14篇)
一份好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接下来是一些研究性的教案案例,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movie部分教案篇一
司马迁(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一说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最初没有书名,司马迁将书稿给东方朔看过,东方朔佩服不已,将其命名为《太史公书》,后世称《太史公书》为《史记》,这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记》原本乃各国史书的通称,司马迁的著述也正是参考战国时期各国史记所作。但后来因为《太史公书》的影响,大约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成为此书专名。司马迁完成《史记》后,知道该书不被当世所容,故预先将副本存之名山,流传后世。
movie部分教案篇二
说明《史记》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年始称《史记》。《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是说其历史学成就。司马迁参酌古今,创造出史书撰写的新体例。自此例一出,历代史书,尤其是二十五史,遂不能出其范围。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举凡治乱兴衰、典章制度,均分门别类,条分缕析。通史、纪传、通典、通考,纪事本末,大都导源于此。《史记》确实是集先秦及汉初之大成的私家著作。分量之大,卷帙之多,内容之富,结构之严,体制之备,均可谓空前。班固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善,故谓之实录。”“实录”精神,又堪称绝后。
“无韵之《离骚》”是说其文学成就。司马迁著史绝非局限于文献的收集、整理、考证,也不是以一种冷漠的态度从外部客观地观察历史,他是带着深切的痛苦去理解笔下人物的奋斗和成败,所以笔端常饱含着悲愤。尤其对布衣闾巷之人、岩穴幽隐之士和才高被抑、无可申诉者,更是写得一往情深,感同身受。司马迁在叙事中敢写事实,以致于“显暴君过”,本来已经与屈原相似;其“肆于心而为文”,也和《离骚》一致。所不同者,《离骚》是直抒胸臆,《史记》则寄于笔下的人物。《史记》近于《离骚》的那种悲愤,不一定是得之于学,恐怕主要是因为司马迁的感愤同屈原一致,甚至可以说,因为司马迁生于汉季,比屈原看到了人世间更多的不公不平,所感愤者比屈原还要深广。
参考二。
这是鲁迅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书写了高洁的志向和人格。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开创了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从此出现了骚体诗,即以《离骚》为代表。屈原是楚国人,故也称这种诗体为“楚辞”,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这样一种带韵脚的诗体。
而司马迁的`《史记》是以记录史实为根本,加之他写的栩栩如生,故也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不仅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有力依据,同时也在文学界有着很高的地位,对于后代文学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描写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所以鲁迅说它是没有韵的离骚,可见把《史记》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的地位。
movie部分教案篇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鲁迅先生对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名著《史记》的评价,说明它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拥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一、著作理念。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古今之变”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
二、史学价值。
《史记》参考了众多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和诸子百家等,同时参考档案、民间古文书籍。司马迁还亲自采访,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对材料精心选择使用,治学态度异常严谨。汉代之前的历史著作在内容、史事、材料、作者编撰水平上都无法和《史记》相比。可以说,《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基本都用这种体裁撰写。
三、文学价值。
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面就一起来欣赏《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令陈人武臣、张耳、陈余徇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搏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movie部分教案篇四
资中筠,1930年6月出生,女,汉族,湖南人,中共党员。1951年清华大学西方语文系毕业,大学学历。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友人研究会常务理事,太平洋学会常务理事。学术专长为国际政治、美国研究。1983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91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年获“资深翻译家”称号。本文选自《学海岸边》(《书趣文丛》第二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离骚》,《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作品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原文。
从小听说太史公久历名山大川而为文有奇气,颇心向往之。但是过去读《史记》常觉得不过瘾,找不到我想象中的“奇气”。那时总以为只有庄子的汪洋恣肆一泻千里,战国纵横家的辩才和词锋,苏东坡的豪放潇洒,再不然就是六朝文章的华丽铺陈,才称得起文“气”。后来稍谙世事,从同情司马迁的遭遇出发,逐步体会到他的笔调之深沉、隽永,不同凡响。然而,还是在“四人帮”横行时期那种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怀着压抑无告,欲哭无泪的心情,通读了《史记》,才真正感受到那强压在字里行间的满腔悲愤之情,对司马迁自称修《史记》是为了“意有所郁结”,“以舒其愤”,更加理解。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终于找到了太史公文章之“奇气”所在。
这“奇”,不仅以其简洁、凝练的文字囊括了纵横万里,上下千年的时间和空间领域;也不仅在于生动地刻画了数以百计的文臣、武将、帝王、游侠、骚人、处士,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尤其在于以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通篇没有雕琢的形容词,也极少激昂慷慨的议论,而在那貌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蕴藏着极大的感染力。干载之下,仍然能使读者不知不觉跟着作者去爱、去恨,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李将军(李广)列传》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谁都知道,司马迁由于为李陵说了几句话而获罪,遭受了宫刑。他对汉家天子的刻薄寡恩有切肤之痛,对李陵始终抱着惋惜和同情。但是他既不能作不平之鸣,也不能发怨谤之声,只好把种种复杂的感情通过为李陵的祖父一代名将李广立传抒发出来。
《李将军列传》全文不过三干字。从李广的祖先写到他的孙子,也就是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历经一百余年。写了李广身经百战、屡立奇功的英雄业绩;写了他一生坎坷、凄凉悲惨的下场;写了他多少次化险为夷、惊人的大智大勇;写了他廉洁、朴实、身先士卒的品德。还从文帝的赞叹、士兵的爱戴、匈奴的畏惧和百姓的怀念,多侧面地反映出他的可敬可爱。这里面有千军万马鏖战方酣的古战场情景,也有单枪匹马、深入敌阵的惊险场面。如果不是太史公特有的笔法,恐怕再加一倍笔墨,也不足以充分表达这一切。更主要的'是,作者通过精心选择的事例,刻画出李广的鲜明性格;而且处处使他的英雄事迹和他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自然形成对比,在人物形象一步步完整和深化的同时,李广一生的悲剧也一步步推向高潮。试举几段为例:
第一次,李广从周亚夫伐吴楚军,把对方的帅旗夺了过来,“显功名昌邑下”。这时是一个初露头角、猛冲猛打的青年英雄形象。但这一次的结果是,“还,赏不行”。
再一次,李广以百骑深入敌人阵地数十里,消灭了对汉军威胁很大、占据了要害地势的射雕手。他归途中遇到了匈奴的数千骑,不退反进,从容不迫,使匈奴疑有伏兵,一夜不敢动,最后他得与大军会合。这里的李广已是成熟的、智勇双全的将军了。但当时他是上郡太守,战绩作为守边分内之事,也没有记功。
还有一次,为了执行他本来不同意的上级命令,使他又处于众寡极为悬殊的境地,以至受伤被俘。李广以伤病之躯,夺得敌人好马,边射、边跑,一连数百里,终于进入塞内,敌人竟奈何他不得。当读者怀着紧张的心情,屏息读到这里时,谁都会对这位将军非凡的谋略和英雄气概无限钦佩,期待着他得到应有的荣誉。然而,结果如何呢?文章至此,笔锋一转,出现了这么几个字:
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这短短的、冷冷的二十几个字,吐露了多少冤枉和不平!还需要再多说些什么呢?
写李广最后结局的一段,是全文的高潮:那时李广已经老了。在他自己再三申请下,随卫青大将军出战匈奴。这次是有机会活捉单于的。他恳切陈辞,请求打前战,但是那位与皇帝亲上加亲的国舅卫青要把立头功的机会留给自己的亲信公孙傲,硬是派李广走那明明是迂回而难走的东道,限期与前线会合。结果迷了路,误了限期。卫青自己把单于放跑了,还要问李广失道之罪,再次叫他去与“吏”对质。李广最后说: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于是,“引刀自刭”了。
这短短的一段话,概括了李广一生的悲剧。对于一个毕生以征战为业的武将来说,还有什么比生擒敌酋更大的满足呢?但是眼看到手的机会,偏偏被无理剥夺了。而这样一位力能射虎、曾统帅千军万马、使敌人闻风丧胆的“飞将军”,到白发苍苍的晚年还要交到为虎作伥的刀笔吏手里去挨整,最后逼得只好自杀。读到这里,谁能不为之扼腕、太息,拍案愤起!在对李广无限惋惜、无限同情之余,总不能不想一想,这悲剧是谁造成的,是谁之过?自然会想到,汉朝赏罚制度多么不合理,对待功臣多么不公平,刀笔吏又多么可恨(顺便说一句,司马迁本人也是“下吏”治罪的,所以他对刀笔吏有特殊的恶感)。这样,作者的目的达到了,虽然他自己一句评论也没有。
文章到此,没有结束,而是以平常续家谱的方式轻轻带过李陵。笔法依然是那平淡的客观叙述。但是惜墨如金的太史公在三千字的李广传里给了李陵三百多字的篇幅,这本身已见其偏爱,而对其为人和遭遇的每一个细节的描述,处处都使人联想到他的祖父,不禁叹息:“何其相似乃尔!”通过这,作者顽强地坚持了他的观点:李陵也是杰出的将才,不是贪生怕死的懦夫,他降匈奴是不得已的。并且以单于对他的器重,进一步反衬出汉朝统治者的不知爱惜人才和残酷无情。
全文最后的结尾是:“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以为耻焉。”这就不仅是李广一个人的悲惨命运,而是进一步作为武将世家李氏门第的败落。再回过头来看文章的开头,李广的祖先就是当年逐得燕太子丹的秦时名将李信。首尾呼应,两相对照,在重门阀的封建时代,使整个悲剧的意义更加深刻,更加典型。
人们有理由以为,作者如此克制自己的感情,写完本文之后,在篇后的“太史公日”里面,总该发一点感慨和议论吧!——还是没有。“太史公曰”只正面称道李广的为人,无一字涉及他的遭遇。最后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结。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何尝不正是太史公文章本身的写照!
堪与《李将军列传》相表里的另一篇,是《孝武(即汉武帝刘彻)本纪》(此文一说非司马迁所作,但我认为还是反映他的观点的)。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帝王传记。汉武帝在位五十三年,也算是盛世之君,特别是以开拓边疆著称。但是他的传记中丝毫没有反映。文章开宗明义就说:“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从此,通篇都是求神、炼丹、封禅、怪异之事。给人的感觉似乎一个汉武帝一生没干过别的。而且他还常常为方士所骗,发现之后,就杀掉一个,接着又去上另一个的当。尽管司马迁自己也崇尚黄老,尽管在那个时代,这类事还不像科学发达的今天看来那么荒诞无稽;但无论如何,一个英明有为的皇帝总不能以求神炼丹为其一生的主要活动。所以太史公笔下的汉武帝是相当不堪的。与《汉书》中所写的“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相比较,简直判若两人。好在《史记》不是编年史,那个时期的重要史实都记载于当时的文臣、武将,甚至匈奴、大宛、南越的列传。例如拓边之事主要在《大将军(卫青)骠骑(霍去病)列传》中,后人是不能责怪太史公不忠于历史的。
如果说,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是通过正面的叙述,以弦外之音暗示了他对李氏祖孙的同情和不平,那么,在《孝武本纪》中,他是以独特的省略来表达他对汉武帝的怨怼。这省略,这沉默,远胜过一篇洋洋洒洒的檄文,可以收“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这,又是太史公文章“奇”之所在。
当然,为项羽立《本纪》,把当朝开国皇帝手下败将写成悲壮的英雄,这也是太史公一大奇笔,关于这点,论者已经很多。可惜后世修官史的再无此襟怀。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人们可以同意或不同意司马迁的观点。但是,至少,他虽身遭刑戮,却丝毫没有“臣罪当诛兮天皇圣明”那种精神状态。他不加回避地写了大量本朝历史,始终坚持对刘家天下的独立见解。
正统观念比较强的班彪对《史记》颇有微词,说它“是非颇谬于圣人”。殊不知太史公以刑余之身,不阿世,不迎俗,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荣辱定是非,用他的笔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这是班氏父子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也正是一部《史记》千百年来,无论是在史学史,还是文学史上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辉原因所在。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算得千古知音之谈。
一九八0年四月。
(本文被选入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的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国语)课本第五课)。
movie部分教案篇五
谷定珍。
内容摘要: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深入体味鲁迅“无韵之离骚”一语的深刻含义,了解《史记》是“一首爱的颂歌,恨的诅曲”,是“一首用整个生命谱写成的包含着司马迁全部血泪的悲愤史诗”,从一个新的角度探索认识中国的“英雄悲剧”的本质意义。
关键词:史记、淮阴侯韩信、英雄悲剧、司马迁。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般认为,先生之“史家之绝唱”,乃指《史记》的历史价值,“无韵之离骚”乃指《史记》的文学价值。我认为,“无韵之离骚”一语,当含更深旨意。
《史记》,一部英雄的史诗。或叱咤风云,或纵横天下;或决战千里之外,或运筹帷幄之内;或王侯将相之显贵,或闾里布衣之卑贱;或贩夫走卒,或刺客游侠……然而,他们的结局却多为悲剧。有悻悻而去,有愤愤而隐,或蒙冤被杀,或被夷灭宗族。
可是,壮士英雄者,无一不愿为他人之“就天下”而竭力效死!韩信就曾大叫:“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的“英雄悲剧”--壮士竭忠尽力“马革裹尸还”,死而无憾;君主则总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所以,人们常常称《史记》为“悲剧性”的史诗。的确,开卷展读,悲愤之情充溢字里行间,冤屈之气扑面而来。同时,司马迁,才华非凡而坎坷一生,仗义执言而受奇耻大辱,满腔悲愤郁于胸中。愤疾之情,沉郁之气流于笔端。对失路英雄,含愤志士,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或倾心赞叹,或悲悼惋惜;而对虚伪自私残酷荒淫的卑劣之徒,则给以无情的揭露与鞭挞,春秋笔法,尖刻讥讽,喷泻一腔怒火……正是司马迁悲愤的一生,正是司马迁强烈的爱与激越的憎,使《史记》成为一首爱的颂歌,恨的诅曲,成为一首用整个生命谱写成的包含着司马迁全部血泪的悲愤史诗。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指出:“发愤著书,意旨自激,恨为弄臣,寄心槠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
其“无韵之《离骚》”之深意,自在于此。司马迁如屈原,在茫茫黑夜里,仗长剑而望星空,不屈的思想时时闪烁出悲愤的雷鸣电闪,惊世骇俗,光耀人间!不拘《春秋》之义,奋笔疾书,写尽人间不平!
但是,由于司马迁身处汉朝,他对于一些有关汉朝的人事的态度,只能以曲折委婉致之,愤激之意也时时蕴于反语讥诮之中。这种情况,在《淮阴侯列传》以及有关汉王朝的《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留侯世家》等文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些文字,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年,但是,今天读来,却仍颇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刘邦何许人也?六十多年前,日本一位研究《史记》的著名学者泷川龟太郎对三个人作了一个比较:“陈胜曰:‘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汉高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曰:‘彼可取而代矣!’”王鸣盛在《史记商榷》中尖锐指出:“项之言,悍而戾;刘之言,津津不胜其歆羡矣。”
有人又作了形象的比较:“项羽心黑而皮不厚;韩信皮厚而心不黑;刘邦则皮厚而又心黑。”其实,项羽背关怀楚,富贵还乡,其心何黑之有?韩信为人营造华厦万间,亦思一屋安居耳,其皮何厚之有?而刘邦倒的确称得上“皮厚而又心黑”。
汉王一伙人中,张良、萧何、韩信、樊哙等,大约只有刘邦的文化水平最低了。读《史记》,时时可听见他的下流骂人声。“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史记留侯世家》)“而公”,犹言“你老爸(我)”。这是刘邦几乎对任何人都使用过的骂人话。(见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说》)。
心怀叵测,而厚颜无耻曰:“鱼取生说我曰:‘距关,勿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对项伯,“兄事之”,“约为婚姻”,痛哭流涕,“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韩兆琦先生一语道破:“刘邦生性好大言,好侮人,今说话用此等腔口,盖一生中仅此一次。”(见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说》)。
对为他犬马一生的人,或狎侮猜忌,或夺兵诬杀。所谓“狡兔死,良狗烹”。
林伯桐先生曰:“汉高一生最喜狎侮,又多猜忌,老成如赞侯,英雄如淮阴,皆不免于疑忌;他如黥布之勇,郦食其之辩,其始皆不免于狎侮。”(见林伯桐《会注考证》)。
韩信何许人也?受漂母之饭,忍胯下之辱;投项,不用,投刘,几死。无奈亡去,幸遇“萧何月下追韩信”,才对刘邦“毕陈平生之画略,论楚之所以失,汉之所以得……”为用,遂为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韩信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南摧楚兵二十万,杀龙且,而楚遂灭。汉并天下,皆信力也。”(黄震《黄氏日抄》)事实证明,没有韩信就没有刘家王朝!
结局,却是夷灭三族!
“狡兔死,走狗烹”,韩信可谓冤矣!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高呼“信之死冤矣”,随之条分缕析,以事实证之;深入本质,入木三分:“前贤皆极辩其无反状,大抵出于告变者之诬词,及吕后与相国文致耳。史公依汉庭狱案,叙入传中,而其冤自见。一饭千金,弗忘漂母;解衣推食,宁负高皇?不听涉、通于拥兵王齐之日,必不妄动于淮阴家居之时;不思结连布、越大国之王,必不轻约边远无能之将。宾客多,与称病之人何涉?左右辟,则挈手之语谁闻?上谒入贺,谋‘逆者未必坦率如斯;家臣徒奴,善将者亦复部署有几?是知高祖畏恶其能,非一朝一夕,胎祸于蹑足附耳,露疑于夺符袭军,故禽缚不已,族诛始快。从稀军来见信死且喜且怜,亦谅其无辜受戮为可怜也。……”
韩信的悲剧,就在于他选择了为“皮厚而心黑”的刘邦卖命,然而不愿意一辈子死心塌地全心全意为刘邦卖命!如是则受猜忌,则被夺兵,则蒙不白之冤,则至夷灭三族!
读武涉、蒯通语,一针见血,淋漓尽致。然而读来几觉句句皆为司马迁语!
“……今汉王复兴兵而东,侵人之分,夺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关,收诸侯之兵以东击楚,其意非尽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厌足如是甚也。且汉王不可必,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然得脱,辄倍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矣。……”借武涉之口,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刘邦的丑恶嘴脸。
“……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以为误矣。……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借蒯通之口,对韩信寄以无限惋惜之情。韩信何罪之有?罪在功高震主,其罪实在其主也。
后人赵翼曰:“全载蒯通言,正以见淮阴之心在为汉,虽以通之说喻百端,终确然不变,而他日之诬以反而族之者之冤,痛不可言也。”赵氏的确读懂了司马迁的一片苦心。方苞在他的《望溪集》中也指出:“其详载武涉蒯通之言,则征文以志痛也。”
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末更是费尽笔墨用尽心思,其惋叹之意深蕴其中。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何不言“其志在天下”?实仅仅“与众异”而已,未有与刘氏争天下之心也!此为韩信洗冤一。况且,仅仅为“淮阴人为余言”,何可作证?如以淮阴人之言为证,则可见有“无辞”“莫须有”之嫌,此其二。“行营高敞地”,难道就是为了“令其旁可置万家”?此中有何必然的因果关系?此其三也。“可置万家”可作另一理解,即仅仅“可置万家”耳,何有“谋反”夺天下之心?此其四也。总而言之,韩信之族冤矣,以“莫须有”罗织罪名明矣。
至此,司马迁图穷而匕首见水落而山石出,索性一吐为快。“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愤激之意深蕴于反语之中。
对英雄壮士犬马一生冤屈而终,司马迁尽洒热泪,同情,痛心,惋惜,悲愤,交织于字里行间,读来令人扼腕;而对“刘邦们”,则竭尽反语,讥讽,揭露,鞭挞,意在未言之中,读来令人切齿。
后人也尖锐地指出:“‘天下已集,乃谋叛逆’,此史公微文。谓淮阴之愚,必不至此也。”(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或说得更为深刻:“天下已集,岂可为逆于其必不可为叛之时?而夷其宗族,岂有心肝人所宜出哉!读此数语,韩信心迹,刘季吕雉手段昭然若揭矣。”(李笠《史记订补》)。
但是也似有未明司马迁意者。“迁责韩信不学道谦让,伐功矜能,至于夷灭;信虽不足以知此,然当受此责矣。何也?当天下发难,与沛公先后起者,各有得鹿之心,固以其力自毙,无怪也。独萧何张良与信,沛公之所须左右手,然其君臣之分素定也。若信犹欲自立,则汉谁与共功,是天下终不可得而定矣。信托身于人,而市井之度不改,始则急迫以不得不与,终则侥幸于必不可为,以黥彭所以自处而处周召太公之地,欲不亡得乎?”(叶适《习学记言序目》)。
而更多的人还是看得很清楚的。如韩信被缚一节的--信言:“果若人言……天下已定,我固当烹。”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至洛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在他的《史记新论》中深刻地指出:“文章写这一段,妙在写得不明不白。”对于韩信被斩一段,又指出:“这一段写得很有破绽。这大概是文章故意留下的破绽。”同时,称赞了梁玉绳、方苞“对于司马迁的文章有较好的体会。”
“无韵之离骚”--悲愤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强烈爱憎蕴蓄于弦外之音。读《史记淮阴侯列传》,不禁满腔悲愤;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更为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悲剧”现象而深深思之。
参考文献:
[1]司马迁.二十五史史记淮阴侯列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鲁迅.鲁迅全集汉文学史纲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说[]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4]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北京:中华书局,1977。
movie部分教案篇六
教学目的:
1、深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定义(区别于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
4、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体验“特殊--一般--特殊”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难点:性质、判定定理的运用。
教学程序:
一、复习创情导入。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边:对边平行(定义);对边相等(定理2);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3)夹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角:对角相等(定理1);邻角互补。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边:两组对边平行(定义);两组对边相等(定理2);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定理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定理1)。
二、授新。
1、提出问题: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判定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方法:
3、分组讨论:讨论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及学生提出问题。
4、反馈归纳:根据预习和讨论的效果,进行点拨指导。
5、尝试练习:完成习题,解答疑难。
6、深化创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边:对边平行(定义);对边相等(定理2);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3)夹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角:对角相等(定理1);邻角互补。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边:两组对边平行(定义);两组对边相等(定理2);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定理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定理1)。
1、熟记“归纳整理的内容”;。
2、完成《练习卷》;。
3、预习:(1)矩形的定义?
(2)矩形的性质定理1、2及其推论的内容是什么?
(3)怎样证明?
(4)例1的解答过程中,运用哪些性质?
思考题。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3的逆命题是否是真命题?根据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求证;。
2、如何证明性质定理3的逆命题?
3、有几种方法可以证明?
4、例2的证明中,运用了哪些性质及判定?是否有其他方法?
5、例3的证明中,运用了哪些性质及判定?是否有其他方法?
跟踪练习。
1、在四边形abcd中,ac交bd于点o,若ao=1/2ac,bo=1/2bd,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在四边形abcd中,ac交bd于点o,若oc=且,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3、下列条件中,能够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一组对角相等;(b)对角线相等;。
(c)两条邻边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
创新练习。
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ac和bd相交于o点,经过o点的直线交bc和ad于e、f,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用两种方法)。
movie部分教案篇七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年始称《史记》。她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文学与史学的高度统一。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书写了高洁的志向和人格。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开创了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从此出现了骚体诗,即以《离骚》为代表。屈原是楚国人,故也称这种诗体为“楚辞”,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这样一种带韵脚的诗体。
而司马迁的《史记》是以记录史实为根本,加之他写的栩栩如生,故也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不仅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有力依据,同时也在文学界有着很高的地位,对于后代文学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描写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所以鲁迅说它是没有韵的离骚,可见把《史记》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的地位。
“无韵”是什么意思?
离骚是可以唱的有韵的,史记是不能唱的,所以说是无韵之离骚,指其文采好。
movie部分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概括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除法的意义及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师生相互交流兴趣爱好。
(1)生谈爱好。
(2)师:老师的爱好是插花,昨天下午老师老师就在花瓶里插了几瓶花,来看看吧!
(3)投影展示课本插图。
二、新知学习。
(一)理解乘法的意义。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获得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出示(1)。
3、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快速列式计算。
4、学生汇报算式: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
5、哪个算式简单?比较这两个算式,你能说说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
6、学生汇报后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二)理解除法的意义。
1、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
2、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例2(2)(3)。
4、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6、根据回答板书: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并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7、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第1题是求4个3的和,用乘法计算,第2、3题正好相反,是已知4和3的积是12,还知道其中一个因数是34或者4,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从这三道题的计算和除法的意义可以看出,除法运算和乘法运算实际上是相反的运算,所以,我们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板书)。
(三)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都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因数?怎样求被除数和除数?
2、会用等式表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吗?
三、课堂总结。
1、板书课题。
2、通过今天的学习,对乘除法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呢?谁来说说你的收获?
movie部分教案篇九
教学内容:教材第82~83页例1、例2及“想想算算”,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学会用减法验算加法,进一步提高验算加法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0+20=30+53=15+72=。
60c20=83c53=87c72=。
提问:每一组第一道都是加法,反过来可以得到几道相应的减法题?
2、导入新课。
加法算式里各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第(1)题图。
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么列式?(板书加法算式)。
老师板书:30+20=50(千克)。
加数加数和。
提问:这个算式里,什么数是已知的',什么是求出来的?
从这个算式里可以看出,“加数+加数=和”在算式右边板书:和=加数+加数。
(2)出示例1第(2)、(3)的图。
第(2)题的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板书:50-20=30(千克)。
第(3)题的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板书:50-30=20(千克)。
(3)第(2)、(3)题分别与第(1)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讨论得出: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第二个加数=和-第二个家数。
小结:求一个加数计算时都用和减另一个加数。
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让学生齐读。
1、“想想算算”第1题。
(1)这道加法里,哪两个数是加数?和是多少?
(2)让学生填得数,然后口头回答得数。
2、教学例2。
(1)过去验算加法算得是不是正确,都是用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重新算一遍的方法。现在学习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后,知道了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就可以应用这一关系来验算加法。
(2)出示例2。
提问:怎样列式?(板书竖式)怎样计算?求出的数叫加法的什么?(和)根据上面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减一个加数,应该等于什么?可以怎样列式验算?我们可以用算出的和423减一个加数75,看看得多少。板书算出得数348。
提问:算出的得数与那里的数一样?说明前面的加法算得是正确的,在横式上写出和。
提问:这道题是怎样验算的?还可以怎样用减法验算?
1、“想想算算”第2题。指名板演,其余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小结:对加法的验算可以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也可以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的方法验算,用哪种方法方便就用那种方法验算。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1题。学生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六第2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3.做练习十六第4题。
4.布置作业练习十六第3题。
movie部分教案篇十
朋友送的美丽花儿,贴在博上,养在心里。林馥娜诗歌讲座教案的部分内容(二)3、人与社会……人存在的期间、日常活动及所经历的环境是表层的,也即是狭义的生活。价值生活是人活着的价值、生存的意义及人类的终极追求。一个有使命感的诗人或作家,他所致力探索、表达的也正是这个层面的生活。不管社会上各个时期有几多新提出的“主义”,穿透了时空也就穿透了各个时代、各种不同的主义的检阅。《我依然把这里称为祖国》世宾我依然把这里称为祖国,虽然许多地方依我的身份,不被允许踏入虽然在我的祖国,我的身份不是由自己确定,而是被控制在别人手里的档案规定虽然我还不能安居乐业虽然我的兄弟还在流离失所那些穷亲戚在工厂里被不断吆喝我依然把这里称为祖国,但我有满腔的泪水,为什么我还不能指出她的谬误?为什么我还不能拍案而起?太阳在高高的天上,朗朗地照着在两条大河之间,至今还横亘着大片乡村的荒凉,村干部还在大吃大喝大腹便便的恶霸还在横行在我的祖国,有时候我真想放弃劳动像一个无赖一样游手好闲,有时候对着她的伤口,真想转过头去――让她烂下去吧,让她被蛆虫噬掉我关心蔬菜、粮食,却没有发言的地方。他们所说的富强难道要以我们蝼蚁的生活换来?如果在这里,我不再一再谈论爱情朋友们的微笑和母亲的屋檐我还能如此肯定,爱这里的夜色?如此在意自己被不断挤压的空间?欢乐的鸟雀把我带上了山冈风又一次清扫了胸膛如果我不得不再次否定――这里还未曾给予我自由先烈流过的血,在某个清晨必须再流一次,我依然愿再生在这里,我愿用几世的轮回来见证这块土地,她的悲伤和希望我又一次把心托付给她,这千疮百孔的――祖国读这首诗,我们就体会到什么叫“爱之深,责之切。”虽然祖国有许许多多的不足和弊端,但这里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根在这里,所以我们有悲伤也有希望。《妈妈你别难过》朵渔秋天了,妈妈忙于收获。电话里问我是否找到了工作我说没有,我还待在租来的家里我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所有的工作,看上去都略带耻辱所有的职业,看上去都像个帮凶妈妈,我回不去了,您别难过我开始与人为敌,您别难过我有过一段羞耻的经历他们打我,骂我,让我吞下碎玻璃,妈妈,您别难过我看到小丑的脚步踏过脸,您别难过我在风中等那送炭的人来您别难过,我终将离开这里您别难过,我像一头迷路的`驴子数年之后才能找回家当我不再回头妈妈,我不再乞怜,求饶我受苦,我爱,我用您赋予我的良心说话,妈妈,您高兴了吗我写了那么多字,您高兴吗?我写了那么多诗您却大字不识,我真难过这首诗,要等您闲下来,我念给您听就像当年,外面下着雨您从织布机上停下来问我:读到第几课了?我读到最后一课了,妈妈我,已从那所学校毕业。诗歌是生命与情感的结晶,是对生活中的个体尊严的喊醒,诗人们为什么会爱诗无悔,是因为生命中总有亟待言说的感触,而诗歌精神的追求永远高于人的一生。《窗下》黄礼孩这里刚下过一场雪仿佛人间的爱都落在低处你坐在窗下窗子被阳光突然撞响多么干脆的阳光呀仿佛你一生不可多得的喜悦光线在你思想中越来越稀薄越来越安静你像一个孩子一无所知地被人深深爱着诗的开头用下雪后的场景展开,显得亲切而形象,由雪的下降而联想到的爱落到低处――也即生活的实处,造成一个融契天成的氛围,第一次翻看黄礼孩的诗集时,就被这“窗外”的祥和风景深深打动,感触到一种深沉的大爱情怀!雪后的阳光明净而温暖,正像爱的包容和无私,而这些爱就像光线一样缓慢、无痕地渗透,撞响了心里喜悦的琴弦。最后的“诗眼”――“你像一个孩子/一无所知地被人深深爱着”也因为读者都有被父母、被亲人、被恋人无私地、无限度地宠爱着或者同样地爱着别人的体验,故能从中体会到这句话所表达出来的深厚张力。《美人》浪子见到美人,大家突然一阵沉默。接着又是一阵沉默。仿佛不能适应的时光,令人无端伤感。谁首先打破沉默,谁就是伪君子。表达了发现美时那种不可置信、不可捉摸,而又一触即发的心理。三、怎么写?怎么写?其实应是每个人心目中对自己诗歌技艺的一种设问。把诗写好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无技术的情感表达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少年情怀总是诗”的阶段。有感而发是这个时期的主要方式。……(二)、形式磨炼为主,情感表达为辅如果要把诗写好,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它会让你更加准确、凝炼地去表达你的主题。《我(是)鸟》林馥娜展开翅膀,天空就是我的胸膛长空孤翅,不喜排人字阵瑟瑟秋声起,落叶踏下脚印我放弃自己的孤独来驱赶你的孤独张开短短的双翼,我摇晃着笨拙的身体一溜小跑扑向你你看,这只乐颠颠的,穿着燕尾服的鹅这首诗是我对词语与形式的一种锻炼,试图从字的外形拆合与词语的组列中找到一种多层诗意。“鹅”是由“我”和“鸟”两个独体字组成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从鸟的自由飞翔和鹅的实地行走之间找到一种诗的张力,在宽宏的飞翔和乐颠颠的小跑之间找到人生不同阶段的影像呢。创新、想象、虚构、联想,这些都是诗歌的艺术元素,都是需要我们去发掘、应用的。林馥娜诗歌讲座教案的部分内容(一)林馥娜诗歌讲座教案的部分内容(三)在中山(董妍摄影)
movie部分教案篇十一
复习旧知,为新知识做铺垫,然后设计了认识除法的教学活动,组织“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的学习活动,以及让学生反复动手操作,多次经历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从而领悟除法的意义,大部份学生已经能很好的掌握内容。但是还是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板书书写要加强,设计上应把读作、含义板书上,除号用红笔标注下,这样能更醒目些。
2、情境导入时我的语言没有跟上课件的节拍,而且关键的分12个竹笋这个前提是后强调的.,这样做致使学生思维没有很快的反应过来,处于混沌状态,没清楚把多少个竹子平均分,导致理解困难,列式费劲。最终说含义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手。如果在导入的时候找一名同学上前面演示效果会好很多。
3、讲授新课时学生动手操作的还是少,不够充分,小组合作的时间应延长,时间仓促,流于形式,分、写、读在组内没有完成,汇报时应以组为单位,会省时,高效。
4、整堂课习题和小结的时间没有控制好,习题的讲解太过单一,不够多样化,没有梯度,没给学生看图观察和读题的时间和空间。引导的话语还是过于多,怕学生不会,担心学生说错,着急给予提示,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movie部分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的:
1.知道这两种运算的意义(即:什么叫加法,什么叫减法)。
3.可以熟练对一个算式各部分进行转换。
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关系求解算式中的未知数(必须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实例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内容:
一、预习、新课呈现。
1.举例:班上有30个女生,12个男生,则班上共有多少个同学?(算式为30+12=42),提问让学生思考什么叫加法?加法的定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的的数叫做和。
2.举例:班上总共有42个学生,其中男生有12个,那么有女生多少个?(算式为42-12=30),提问让同学们思考什么叫减法?减法的定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要求的加数叫做差。
3.根据上面给的两个例子,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尝试总结加法和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二、课堂练习。
1.根据3468+475=39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247+435=682。
3、猜猜我是几?
(2)文具店运来一批练习本,卖出370包,剩下630包。共运来多少包练习本?
三、课堂总结。
串讲知识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
movie部分教案篇十三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景色描写形象细腻,事情记叙完整生动,人物描摹惟妙惟肖。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这些特点,学习本文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1.从课文标题和文章看,全文写了哪两个地方?作者对这两个地方各是什么感情?
2.文章的过渡段是哪一段?全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这一部分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2)这一部分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征分别是什么?请学生找出相关的词语。
(3)“雪地捕鸟”这一情节,哪些动词运用得准确、生动?
(4)“美女蛇”故事的插叙有什么作用?
3.指导学生集体朗读文章第一部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对百草园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10、11小节,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我”对先生的敬重之情,并找出相关的词语进行分析。
2.学习课文第12节至文章最后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这部分内容写了几件事情?
(3)哪些内容的描写表现了封建教育的陈腐与失败?
1.认真朗读并背诵课文第2小节,体会作者写景手法的高妙。
2.通读全文,请说出你所认为的作者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事情,说明理由,并与同学交流。
movie部分教案篇十四
教学内容:
练习一p4。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及作图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说出下列算式各部分名称。
2、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在下列算式的()中填上适当的数。
105+56=161。
161-()=56。
225+()=400。
()-56=105。
()-225=175。
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指名回答加法、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引出课题。
二、指导练习。
1、完成教材第4页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页第2题。
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3、完成教材第4页第3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组内交流。
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并说明理由。
总结后,让学生在同桌内互相出题,玩猜数游戏。
4、完成教材第4页第4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填表。
反馈时重点说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
5、师:我们学过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那么应用这些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小结后说明: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验算的方法。
三、检测评价。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一。
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加法减法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