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真好的教案(优质13篇)
教案还应该具备灵活性,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教案的编写应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体现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借鉴下面的教案范本,你可以提高你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这儿真好的教案篇一
教材分析:
《这儿真好》是苏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学习这篇课文的关键是让学生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关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抓住词语,自然过渡。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故事。自由地朗读,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要将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由朗读,读后出示小黑板:一座天空连忙说话一年小象种呀种高兴极了)。
师:你会读这些词语吗?愿意做小老师带其他孩子一起读吗?
师:(指着高兴极了)这个词儿能读得更高兴些吗?
师:(抓住高兴极了这个词语,继续发问)你什么时候就会高兴极了呢?
(孩子们有的说得了100分最高兴,有的说收到生日礼物最高兴,有的说交了一个新朋友最高兴,有的说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最高兴。)。
师:(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一读,读明白这只小熊为什么不高兴了吗?
设计意图:一般教小学低年级的课文时,从生字向课文的过渡,老师往往会选用传统的过渡方式小朋友们,认识了生字宝宝,我们再去读一读课文。在设计这一过渡环节时,我就摒弃了这一做法,抓住高兴极了一词,先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情绪,孩子们很容易就将高兴的感觉读出味儿来了。然后抓住高兴极了继续发问,将孩子带入课文内容的教学中。引导孩子说出让自己高兴的事儿,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体验,再通过语言表述出来,让他们明白其实快乐很容易呀!这时再将不高兴的小熊带到大家面前,形成对比,孩子心里自然会产生疑问,它为什么不高兴呢?这样从一开始就将学生的兴趣完全调动起来。
二、品读句子,走进文本。
师:这荒岛是什么样子的呢?用这儿没有_______,没有_______,只有_______。的句式来说说你想象中的荒岛。
师:所以说,这是一只_______的小熊呢?
(指导朗读,读出孤零零)。
师:正在这时,天空飘来一朵云,你们知道云儿要告诉小熊什么吗?
师:(疑惑地)这个老师就不明白了,小熊是想找朋友呀!种树和找朋友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文: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
师:小朋友明白了,小熊也明白了呢!引读他在岛上。
你怎么理解这里的种呀种?从这个词中你读懂了小熊种得怎么样?
谁来和小熊一起去种树呢!(指名读)。
师:你们能读好种呀种这个词,是不是也能读好这句话呢?让我们和小熊一起去种树吧!
设计意图: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这句话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句子,其中种呀种又是重中之重。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理解种呀种是指种得很辛苦,不停地种。然后再要求他们通过朗读种呀种体会小熊种树的艰辛与劳累,有了朗读词语作铺垫,句子的感觉就很容易把握了。最后让学生齐读时,说成是让我们和小熊一起去种树吧体现了一种主人公的意识,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是和小熊一起种树的伙伴,将自己融入文本,品读自然水到渠成。
师:因为小熊不停地种,所以小岛上到处都是树,而且这些树还非常茂盛呢!(出示:岛上绿叶成阴的图片。同时出示句子: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师:文中用了两个词语来形容此时的小岛,就在这句话中,谁能将它们找出来告诉大家?
生:漫山遍野和绿叶成阴。
师:你能读好这两个词语吗?(漫山遍野引导孩子读出树多:绿叶成阴引导孩子读出树美、绿、多。)。
师:这样的小岛可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所以一年、两年要读得怎么样?
小朋友能用自己的朗读将老师带进这绿意盎然的树林吗?
设计意图: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写出了小熊种树的成果,是找到朋友的前提。教学时抓住两个关键词漫山遍野和绿叶成阴,通过朗读体会此时的荒山已成绿岛,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小熊的辛勤种树。这两个词语的指导到位了,整个句子的感觉也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学生用自己饱含激情的朗读告诉我,他们已经完全走进了文本,成了树林的主人,正在将这绿意盎然的树林介绍给大家,希望更多的人成为他们的朋友呢!其实这也是孩子们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呀!
三、激情渲染,带入情境。
师:这么美的环境吸引来了一只小鸟,(拿出头饰,演示小鸟飞来)。
小鸟叽叽喳喳,好像在说(出示小鸟的话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学生读)。
谁愿意做一只小鸟,来说一说这句话呀!(一生上前说)。
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学生加上小鸟飞的动作再说)。
师:小鸟,小鸟,我想问问你,你觉得这儿好在哪儿呢?
设计意图:题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眼,本文题为这儿真好,是引用小动物们的话作为题目的。课文学到这儿,是抛出你觉得这儿好在哪儿呢的时候了。学生思考与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再次走进文本,贴近文中人物,理解课文,内化情感的过程,也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概括与总结,更是对中心的把握与理解。
师:听你这么说,老师也迫不及待地想去小岛看看了。现在的小岛可热闹了,除了这只小鸟外,还有哪些动物也来了呀?(拿出更多的头饰)。
师:这么多小动物来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动物们的话: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师:这么多小动物,你最喜欢哪个,最想来扮演哪个呢?
(学生上前表演,教师配音渲染)。
师:有一天,一只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咦!那是什么地方呀?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多漂亮呀!它高兴地说(表演小鸟的同学接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后来,这只小鸟又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许多小鸟,于是,许多小鸟飞来了。(一群小鸟扇动着翅膀飞来了)再后来,这个好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整个动物界,远处的小鹿、小象、小猴也都划着船过来了。(小动物们做划船的动作来了)他们都情不自禁地说(动物们接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这时,小岛的主人,那只孤零零的'小熊看见原本寂寞的小岛上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朋友,高兴得都合不拢嘴巴了,它高兴极了,不停地说。(坐在座位上的小朋友接小熊的话欢迎你们!欢迎你们!)从此,小动物们都快快乐乐地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了这座小岛上了。
四、学会感恩,保护环境。
师:怎样才能让小岛永远这么美丽,甚至更美丽呢?大家来提些建议吧!
设计意图: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更是一则芬芳的誓言:感恩是一种幸福,感恩更是一个永恒的支点。抓住本课的教学契机,对为大家创造了如此生活环境的小熊感恩,同时也是将内心情感外化为语言表达的过程。
文章的中心便是让学生感悟找朋友与种树之间的关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小熊一起种了树,亲眼见证了小动物们美满的生活后,点明本课的中心,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让学生明白要想让这里永远这样美丽,我们必须从我做起,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这样才能让环境永远造福我们。
这儿真好的教案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连”“忙”。
3、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读中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
多媒体动画。
1、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看老师写课题,谁来读读课题?
师点评:(1)读的真美(2)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都读出来吗。
师:好,一齐读。
2、复习师:同学们,课文中谁说“这儿真好”的?
师:“这儿”指哪儿呢?为什么动物都说这儿真好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97页,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板书:?)。
1、学习第一节:
师:“这儿”是哪儿呢?生:一座荒岛。
师:你是从课文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师:你可真会读书,谁来把课文第一段读一读?
生:读第一段。
师:“一座小小的荒岛上住着一只小熊”。同学们,什么样的岛就叫荒岛呢?看老师写这个“荒”字,想一想,荒岛上有什么?(板书:荒岛)。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点击课件)同学们,看,这就是那荒岛。对照这幅图,看看这个“荒”字,你能来说说荒岛的样子吗?(出示荒岛图)生描述荒岛。
师:当你孤零零的时候,你想做什么?
师:课文中的小熊和你们的想法一样吗?它是怎么想的呢?
生:非常地希望有个朋友。
师:谁能把小熊这种孤零零的感受读出来呢?指名朗读。齐读。
2、学习第2、3自然段。
师:没有朋友的小熊多着急!多难过啊!那这只小熊后来这这样一直孤单下去了吗?指名读课文2、3自然段。
师:孤单的小熊有没有一直孤独下去呢?有一天,它突然遇到了谁(生:云)。
师:好不容易遇到了云,小熊是怎么做的呢?
师:此时的小熊急切的想找到朋友,他心里会想什么?对呀,所以他连忙问,连忙两个字还是我们要学的生字呢,学习“连忙”两个字并理解意。
师:听你这么着急,云儿肯定会帮你的,让我们一起帮小熊问一问。生齐读。
师:听了小熊的提问,云儿——。
生: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
师:“种啊种”,读得多好啊!(点击:种呀种),谁再来读?
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呀飞,飞到了美丽的小岛上,你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生想象画面。(放轻音乐)。
师: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师:除了看到大树,还看到了什么?
生: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
师:看,这样美丽的景色,用书上的两个词语表示就是——。
生回答,师板书: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师:此时的'小岛上,山上有树,山下有树,到处都是树,这些树长得非常茂盛,碧绿的树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这就叫(漫山遍野、绿树成荫),谁能用嘴巴把这美丽的小岛展示给大家。生读。指导朗读。
师: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天地,谢谢你,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美景如画的世界。师:多美的景色呀,来美美地读。
过去的荒岛如今已变成了,谁能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
生:花岛。生:快乐岛。生:果岛。生:五彩岛。生:五彩缤纷岛。生:五颜六色岛。
3、学习第4、5、6节。
师:美好的的环境吸引来了众多的朋友,看,一只小鸟飞来了,他说(点击课件)生: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师:许多小鸟飞来了,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这只小鸟说——。
师:那只小鸟说——。
生:齐读:“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4、想象说话:
师:小岛究竟好在哪儿呢?看,小鹿一跨上小岛,就竖起大姆指说——。
师:小象一来到岛上,他乐坏了,一个劲的夸:生:
师:小猴没等船停稳,就一脚跑到小岛,大声地说——生:
师:此时的小岛,已经成为动物的王国,欢乐的海洋。师:小朋友们,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让我们来变魔术,变、变、变、变成了一只只小动物,我是一只小兔,在树林里采蘑菇,多开心呀!
练习说话:出示:()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
生交流。
师点评。
5、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捧起书,让我们一起再来给这个美丽的小岛拍一张精彩的照片吧!
生:齐读课文。
2、师总结:是呀,我们也要像小熊一样,积极地保护自然环境,用双手把环境变得更美、更好,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更多的蓝天碧水、绿树成荫。送给大家几句话: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绿色是我们的家园。用爱心呵护每一片绿色。
荒岛——绿岛。
保护环境。
这儿真好的教案篇三
《这儿真好》是苏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学习这篇课文的关键是让学生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关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故事。自由地朗读,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要将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由朗读,读后出示小黑板:一座天空连忙说话一年小象种呀种高兴极了)。
师:你会读这些词语吗?愿意做小老师带其他孩子一起读吗?
师:(指着高兴极了)这个词儿能读得更高兴些吗?
师:(抓住高兴极了这个词语,继续发问)你什么时候就会高兴极了呢?
(孩子们有的说得了100分最高兴,有的说收到生日礼物最高兴,有的说交了一个新朋友最高兴,有的说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最高兴。)。
师:(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一读,读明白这只小熊为什么不高兴了吗?
设计意图:一般教小学低年级的课文时,从生字向课文的过渡,老师往往会选用传统的过渡方式小朋友们,认识了生字宝宝,我们再去读一读课文。在设计这一过渡环节时,我就摒弃了这一做法,抓住高兴极了一词,先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情绪,孩子们很容易就将高兴的感觉读出味儿来了。然后抓住高兴极了继续发问,将孩子带入课文内容的教学中。引导孩子说出让自己高兴的事儿,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体验,再通过语言表述出来,让他们明白其实快乐很容易呀!这时再将不高兴的小熊带到大家面前,形成对比,孩子心里自然会产生疑问,它为什么不高兴呢?这样从一开始就将学生的兴趣完全调动起来。
师:这荒岛是什么样子的呢?用这儿没有_______,没有_______,只有_______。的句式来说说你想象中的荒岛。
师:所以说,这是一只_______的小熊呢?
(指导朗读,读出孤零零)。
师:正在这时,天空飘来一朵云,你们知道云儿要告诉小熊什么吗?
师:(疑惑地)这个老师就不明白了,小熊是想找朋友呀!种树和找朋友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文: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
师:小朋友明白了,小熊也明白了呢!引读他在岛上。
你怎么理解这里的种呀种?从这个词中你读懂了小熊种得怎么样?
谁来和小熊一起去种树呢!(指名读)。
师:你们能读好种呀种这个词,是不是也能读好这句话呢?让我们和小熊一起去种树吧!
设计意图: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这句话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句子,其中种呀种又是重中之重。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理解种呀种是指种得很辛苦,不停地种。然后再要求他们通过朗读种呀种体会小熊种树的艰辛与劳累,有了朗读词语作铺垫,句子的感觉就很容易把握了。最后让学生齐读时,说成是让我们和小熊一起去种树吧体现了一种主人公的意识,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是和小熊一起种树的伙伴,将自己融入文本,品读自然水到渠成。
师:因为小熊不停地种,所以小岛上到处都是树,而且这些树还非常茂盛呢!(出示:岛上绿叶成阴的图片。同时出示句子: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师:文中用了两个词语来形容此时的小岛,就在这句话中,谁能将它们找出来告诉大家?
生:漫山遍野和绿叶成阴。
师:你能读好这两个词语吗?(漫山遍野引导孩子读出树多:绿叶成阴引导孩子读出树美、绿、多。)。
师:这样的小岛可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所以一年、两年要读得怎么样?
小朋友能用自己的朗读将老师带进这绿意盎然的树林吗?
设计意图: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写出了小熊种树的成果,是找到朋友的前提。教学时抓住两个关键词漫山遍野和绿叶成阴,通过朗读体会此时的荒山已成绿岛,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小熊的辛勤种树。这两个词语的'指导到位了,整个句子的感觉也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学生用自己饱含激情的朗读告诉我,他们已经完全走进了文本,成了树林的主人,正在将这绿意盎然的树林介绍给大家,希望更多的人成为他们的朋友呢!其实这也是孩子们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呀!
师:这么美的环境吸引来了一只小鸟,(拿出头饰,演示小鸟飞来)。
小鸟叽叽喳喳,好像在说(出示小鸟的话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学生读)。
谁愿意做一只小鸟,来说一说这句话呀!(一生上前说)。
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学生加上小鸟飞的动作再说)。
师:小鸟,小鸟,我想问问你,你觉得这儿好在哪儿呢?
设计意图:题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眼,本文题为这儿真好,是引用小动物们的话作为题目的。课文学到这儿,是抛出你觉得这儿好在哪儿呢的时候了。学生思考与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再次走进文本,贴近文中人物,理解课文,内化情感的过程,也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概括与总结,更是对中心的把握与理解。
师:听你这么说,老师也迫不及待地想去小岛看看了。现在的小岛可热闹了,除了这只小鸟外,还有哪些动物也来了呀?(拿出更多的头饰)。
师:这么多小动物来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动物们的话: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师:这么多小动物,你最喜欢哪个,最想来扮演哪个呢?
(学生上前表演,教师配音渲染)。
师:有一天,一只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咦!那是什么地方呀?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多漂亮呀!它高兴地说(表演小鸟的同学接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后来,这只小鸟又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许多小鸟,于是,许多小鸟飞来了。(一群小鸟扇动着翅膀飞来了)再后来,这个好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整个动物界,远处的小鹿、小象、小猴也都划着船过来了。(小动物们做划船的动作来了)他们都情不自禁地说(动物们接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这时,小岛的主人,那只孤零零的小熊看见原本寂寞的小岛上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朋友,高兴得都合不拢嘴巴了,它高兴极了,不停地说。(坐在座位上的小朋友接小熊的话欢迎你们!欢迎你们!)从此,小动物们都快快乐乐地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了这座小岛上了。
师:怎样才能让小岛永远这么美丽,甚至更美丽呢?大家来提些建议吧!
设计意图: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更是一则芬芳的誓言:感恩是一种幸福,感恩更是一个永恒的支点。抓住本课的教学契机,对为大家创造了如此生活环境的小熊感恩,同时也是将内心情感外化为语言表达的过程。
文章的中心便是让学生感悟找朋友与种树之间的关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小熊一起种了树,亲眼见证了小动物们美满的生活后,点明本课的中心,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让学生明白要想让这里永远这样美丽,我们必须从我做起,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这样才能让环境永远造福我们。
这儿真好的教案篇四
《这儿真好》是一篇童话故事,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寻找朋友,在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由这个故事生形象地告诉了我们要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动画演示,创设了与课文相和谐的'情境。随着一大片树林的呈现,学生渐入佳境,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各种美妙情景随之而来:小草、鲜花、小河、果树……学生来到荒岛上,进入小熊的角色之中,深刻体验小熊的孤单、渴望朋友之情。
懂得寻找朋友与植树造林之间:改善、美化环境对于寻找朋友的积极意义。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通过小鸟的话,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式展开想象,其他小动物来到这里会说些什么,紧扣课文,以点及面地练习说话,再把语言文字的训练融入表演之中,这样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使得教学内容新鲜而充满浓厚的情趣,使文本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就在愉快的活动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这儿真好的教案篇五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局部生字。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
2、就课题提问:这儿指哪儿?它好在哪儿?
3、让我们来读课文了解吧。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号。
3、出示词语,检查自读情况。
一座荒岛孤零零梦见。
天空云儿飘来飘去连忙。
种呀种许多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高兴极了不停地说。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5、齐读全文。
三、书写指导。
座空年象极。
教学要求:
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同学从小要懂得保护环境。学会本课局部生字。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第十五课--《这儿真好》(齐读课题)。
2读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熊。
[显示]。
一座荒岛孤零零梦见。
天空云儿飘来飘去连忙。
种呀种许多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高兴极了不停地说。
(1)给你一点时间,把这些词语先读给自身听一听。
(2)各个声音响亮都很自信,看来,要把这些词语读准确难不倒大家。可要明白了词语的意思,并把它们念好,可就有点难了,谁愿意来试一试的?你觉得我能把哪个词语读得特别好,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给我打个招呼,好吗。(指名读:你想读哪个词?)。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度:小熊该走了,我们一起把他送回家吧,哎小熊他住在哪儿呀?
(生:小熊住在一座荒岛上。)[显示s1]。
1这是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小朋友你们就把自身当成是这只小熊,投入地读一读这一段话,体会一下小熊孤单一人生活在荒岛上的感受。
2刚才你们是自身读给自身听,现在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一人读)。
3引导同学讨论。
生:“孤零零”这个词他读得也很棒,让我感受到小熊生活在荒岛上很孤单,很寂寞。(点出:孤零零)。
生:他把“梦见”读出来了,让我知道小熊连做梦都想找到朋友。(点出:梦见)。
生:可能提到“每天”“许多”
4xxx听到了吗,同学都夸你读得好呢,我的心里也痒痒的,真想和他比一比,听我来读一读好吗?(师范读)我在读的时候,就把自身当成了这只小熊,细细地体会他心里的感受,体会得深了,就能读得很投入。还有谁也能像我们一样,把自身就当成是这只小熊去读这段话,把你生活在荒岛上的感受告诉大家?(指名读,师点评:我很同情你这只寂寞的'小熊,听出来了你是多么希望身边能有朋友啊!)(齐读)。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谁来对着云儿问一问?(你要让云儿知道你很想很想找到朋友。)(你要急切地催着云儿给你出主意呀)(听出你这么着急,云儿肯定会帮你)(假如我是云儿一定很同情你。)。
(2)让我们一起来帮着小熊问一问。(生齐读)。
2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显示s3第一句]云儿的主意有点怪,他的意思你猜出来了吗?(生:他是要让小熊在岛上种树,岛上有了树,那些爱生活在树林里的小动物就会跑来和他做朋友了。)(多请几人)。
3小熊和大家一样聪明,他也明白了[显示s3第二、三句]师引读:他在岛上—种呀种,(想一想这个词应该怎么读?生:读得慢一点,让大家感觉到小熊种树种得很辛苦,那就请你来读一读。一起来)种了—许多小树苗。(他种得可真多。)。
4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小岛变了样。[显示图片]小朋友快瞧,在小岛上你们看到什么了?(生看图自由交流)小岛上真是[显示两个词语]—漫山遍野,绿叶成阴(指名读,齐读)(要让大家感觉到山上山下到处都是树)(树叶长得可茂盛啦,就像撑开了一把把绿色的大伞)。
四、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小岛可真美。
2(1)看一只小鸟飞来了,他说--(小鸟可喜欢这儿啦,谁再来夸一夸。)。
生:自由发挥。
(2)瞧,又有谁来了?生:小鹿,小象,小猴划着船来了。(提醒次序,完整)。
师:小象一来到岛上,他也乐坏了,一个劲地说,你听到他说什么了?
师:小猴跳上小岛高兴地说,他会说什么呀?
生;自由发挥(就把自身当成小动物直接说)(注意提醒表情、语气、联系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展开合理的联想)。
可是上来扮演就看不到屏幕上的台词了,所以要请小朋友先把小动物们说的话背出来。一边背可以一边配上表情,加上动作。自编自演试一试。
(1)生戴头饰扮演,师旁白。
(2)引导点评小熊很兴奋,很热情。
(3)再请第二组上台扮演,生齐旁白。(说旁白的重要性)。
五小结。
1荒岛变成了一个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动物成群的地方,我想无论谁去那儿都会夸—这儿真好。(指名读课题)加感叹号,谁真心喜欢这个美丽如画的地方的,再来夸一夸?(指名读,齐读)。
2小朋友拿起书,让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读一读。
六书写指导。
小岛的环境变美了,小朋友一定也想去那儿陪小熊玩吧,今天我们就学写—玩呀。
这儿真好的教案篇六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表演个别情景。
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小黑板生字卡片贴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儿真好》。
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写课题。
谁来读读课题?
指名一生读课题(真有感情)。
我们一起来学学他的样子读一读,师范读---这儿真好生齐读。
昨天我们和小熊一起认识很多生字宝宝,今天生字宝宝把帽子都摘下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我们开火车读一读吧!
出示词卡:
连忙梦见一年。
孤零零不停地。
一座荒岛一只小猴。
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这个句子谁会有感情地读一读?
出示句子: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生读,师评价:真有感情,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吧。
1、请小朋友打开书,大声把课文第一自然段朗读一遍。
生自由读。
2、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读得真流利,谁再把感情加进去)(2人)。
3、小熊住在哪里呢?(提醒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得真完整/你能再完整地说一说吗)。
生答:小熊住在一座小小的荒岛上。
4、师画:荒岛图,贴小熊图。
你们知道荒岛是什么样子的呢?
指名说(1人)。
5、你会用黑板上的句子说一说吗?
出示填空:荒岛上没有,没有,只有。(2-3人)说话。
6、是呀,小熊一个人住在这座荒岛上,觉得怎么样呢?
指名用完整的话说一说。板书:孤零零。
7、你能把小熊的孤单读出来吗?
指名读(2人)女生齐读。
8、孤零零的小熊在想什么呢?
生答:真想要一个朋友啊。
是呀,人在孤单的时候总是很想找些朋友。(师指着天空)这时天空飘来了一朵云,小熊看见了云,引读:连忙问:“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9、师指着“连忙”,谁来把这个词读一读。
指名读“连忙”
“连忙”看出小熊怎么样?
生答:很着急。
你能把小熊的着急读出来吗?
指名读(2人)。
男生齐读。
1、云儿是怎样告诉小熊的?
学生回答: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把树画到小熊面前)。
云儿实际上想跟小熊说什么呢?你能学云对小熊说一说吗?
生回答。
2、师评价:小朋友真聪明,小熊和小朋友一样聪明,他立刻就明白了,他干什么啦?
生答:在荒岛上种树。
板书:种树。
3、小熊种了多少树---许多。你还从哪个词看出小熊种的树多呢?
生回答:种呀种小朋友真会读书,能找出书中重要的词语理解课文。
生答: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板书: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谁来告诉大家,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荒岛现在是什么样子的呢?
指名说。
师在黑板上画树。
指名回答。
谁来把你们看到的贴到小岛上去。
(指名贴花草蜜蜂蝴蝶等图)。
生回答。
1、美丽的快乐岛把小动物们都吸引来了,瞧,都是谁来了呀。
请大家开心地和同桌一起把课文第45自然段读一遍。
指名读。
2、谁来读读写小鸟的句子。
生拿着小鸟边读边“飞”上讲台,把小鸟贴在黑板上。
师评价:这只小鸟真开心呀谁能读得更开心点。
3、许多小鸟都很开心地住下来了。
贴许多小鸟图。
其它小动物们怎么样呢?
男孩子把写小鹿、小象和小猴的句子读读看。
指名读。
4、小动物们真开心呀。让我们分角色把小动物的开心读出来吧。
分角色读课文。
5、小动物都说这儿真好,请问小朋友们这儿到底好在哪里呢?
请你用黑板上的句子来回答,先跟同桌小朋友讨论一下。
出示:
啊,这儿真好,这里有,,。小动物们都住在这儿了。
指名说。
6、小动物都高兴的'住在了美丽的快乐岛上,现在最高兴的是谁呀?
生齐说:小熊。
(把笑脸贴到小熊的脸上,原来的小熊立刻变的快乐起来。)。
为什么呢?
因为他终于有很多朋友啦!
板书:朋友。
是什么让小熊一下子拥有了这么多的好朋友呢?
生答。
师指着板书:小熊本来孤零零地生活在荒岛上,后来他动手又动脑在岛上种了许多树,把荒岛变得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一个美丽的环境,迎来了许多得朋友。所以我们小朋友从小要爱护自然环境,用行动交到更多的朋友。
1出示小黑板上的练习:
(1)荒岛上没有,没有,只有。
(2)啊,这儿真好,这里有,,。小动物们都住在这儿了。
2、生自由完成练习。
3、反馈,指名读。
4、现在你知道现在这儿好在哪里了吗?
指名说。
种树。
孤零零漫山遍野朋友。
绿叶成阴。
这儿真好的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段要求和学生认知特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偏旁部首。
情感目标: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教学重点:。
2、学写“象”字。
教学难点:感悟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贴图(小熊、小鸟、小鹿小象小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指读课题:“这儿真好”)谁来读读课题?这是课题,也是课文中的一句话,谁来说说这话是谁说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小鸟小鹿小象小猴 能用一句话把这些动物和课题连起来说说吗?、(和)(都、一起)说:“这儿真好!”
指名说(两位)。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句式训练,让孩子们尝试着把两句类似的话连成一句,并用上“和”“都”,在说话训练中再次感受“这儿真好。”
2.复习词语。
[显示:一座荒岛孤零零梦见。
天空云儿飘来飘去连忙。
种呀种许多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高兴极了不停地说。
(1)指名读,读得好的奖给一种水果。
(2)各个声音响亮,小手举得高高的都很自信,看来,要把这些词语读准确难不倒大家。(指名读:你想读哪个词?)。
设计意图:以直接、简洁的语言切入课文第二课时的学习,用“与词语朋友交朋友”这样一个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既复习了字词知识,又使学生一下子跳入了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氛围之中。
二、紧抓课题,练习说话,品“这儿真好”(学习课文第四、五、六节)一、 。
过渡:小熊该走了,我们一起把他送回家吧,哎小熊他住在哪儿呀?
(生:小熊住在一座荒岛上。)[显示s2]。
这是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小朋友你们就把自己当成是这只小熊,投入地读一读这一段话,体会一下小熊孤单一人生活在荒岛上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一幅没有花草、没有树木的“荒岛图”,帮助学生体验小熊孤单的感受,并与后面呈现的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绿岛图”形成对比,从感官上体验小岛的巨大变化。
一.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谁来对着云儿问一问?(你要让云儿知道你很想很想找到朋友。)(你要急切地催着云儿给你出主意呀)(听出你这么着急,云儿肯定会帮你)(如果我是云儿一定很同情你。)。
(2)让我们一起来帮着小熊问一问。(生齐读)。
3小熊和大家一样聪明,他也明白了[显示第二、三句师引读:他在岛上—种呀种,(想一想这个词应该怎么读?生:读得慢一点,让大家感觉到小熊种树种得很辛苦,那就请你来读一读。一起来)种了—许多小树苗。(他种得可真多。)。
[显示图片小朋友快瞧,在小岛上你们看到什么了?(生看图自由交流)小岛上真是[显示两个词语]—漫山遍野,绿叶成阴(指名读,齐读)(要让大家感觉到山上山下到处都是树)(树叶长得可茂盛啦,就像撑开了一把把绿色的大伞)。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云飘来”“云变树”“绿岛图”等多个生动画面,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同时抓住小熊辛勤种树的词句,以读促悟,以悟促读,体会到小岛上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美丽景象。
二、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小岛可真美。
2(1)看一只小鸟飞来了,他说--(小鸟可喜欢这儿啦,谁再来夸一夸。)。
生:自由发挥。
(2)瞧,又有谁来了?生:小鹿,小象,小猴划着船来了。(提醒次序,完整)。
(3)分角色赛读小动物说的话,学生想像,自由发挥。
设计意图:让学生转变角色,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展开想象进行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还有哪些动物来到了岛上,小朋友同桌说说。
3小岛的环境变美了,引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要住在这儿,好热闹呀。小熊今天要请小朋友到岛上做客呢,谁愿意去?(表演)可是上来表演就看不到屏幕上的台词了,所以要请小朋友先把小动物们说的话背出来。一边背可以一边配上表情,加上动作。自编自演试一试。
(1)生戴头饰表演,师旁白。
(2)引导点评小熊很兴奋,很热情。
3)再请第二组上台表演,生齐旁白。(说旁白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突破教学难点,通过让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独特体验,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舞台,旨在引导学生内化文中语言,并创造性地表演出这些语言的内涵。
1、感受荒岛,品读课文,体会小熊的孤零零。
1)小熊感受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指名读)。
2)小熊连忙问:“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2、读出小熊的努力,品味“这儿真好”来之不易。
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
师:孩子们,让我们捧书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好好体会小熊用自己的双手把荒岛变得漫山遍野,绿叶成阴,从而找到朋友的过程,再细细想想这儿除了环境好,还有什么好呢?(孩子们读到四五节时,把小动物们的图依次放进简笔画里)。
(是呀,小熊不怕辛苦,天天种树,把一座荒岛变成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绿岛,得到了许多朋友。说得好(这美好的环境是小熊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呀!)。
五、学习生字“象”。
1、学习“象”
(1)演示“象”字的演变过程。
(2)读:后鼻音三拼音节。
(3)写:范写,生写。
(4)怎么记?学习:撇刀头。引导儿歌记忆: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过,弯勾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
设计意图:演上示“象”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比较实物与字形,更易学习生字,同时感受造字的规律和精神。
板书:(一座荒岛)小熊图一。
高兴极了。
(简笔画)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小鸟图小猴图。
小鹿图熊图二小象图。
这儿真好的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极”。
3、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一、激趣导入。
1、静静地看老师写课题。
2、齐读。
3、指读读出你的理解。
4、齐读。
二、整体感知。
这儿真好!这是谁说过这样的话?它们怎么说的呢?请大家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
这是谁说过的话?它们是怎么说的呢?
齐读。
指读你认为应该这样读?你来试一试。
齐读它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呀?
学生汇报小鸟树林是小鸟的家。
新鲜的树叶是小象和小鹿的最爱。
各种水果是小猴的美味呀!
还有谁也愿意来这里呀?为什么?
让我们替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再读这句话。
过渡:是啊,这里真是太美了,到处都是树,可谓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呀!
出示词语: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谁也读这个词?
你们读的太好了,让我觉得自己真的来到这儿了,和老师一起说。
此时此刻,小熊高兴极了。
学习极字。你看到这个字你知道了什么?
一段:
1、自读。
2、你体会到了吗?它以前的感受如何?
3、这样的感受你想会带给小熊怎样的坏心情?
4、让我们替小熊读出这样的坏心情。
小结:看来,这座没有朋友的荒岛,带给小熊的是太多的痛苦,小熊甚至连做梦都在渴望朋友,于是它向云儿求救,它连忙问:读句子。
出示句子:
连忙问:“云啊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1、齐读。
2、指读,你认为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
3、齐读。
三段。
云儿不说话。一起读。
小熊明白了,(出示句子)。
1、请同学们自己读这句话,着重注意“种呀种”你能读出什么?
(种树和找朋友有什么关系吗?)。
小结:小熊就是这样,为了快乐,为了幸福,决心自己亲自改变这座荒岛,美化这里的环境,让我们再读出它的决心。
过渡:它坚持不懈,终于一年、读句子。
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老师来读,你听出了什么?你也来试试。
(时间长,高兴,满山的树)。
小结:是呀!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出示词语)。经过小熊的不懈努力,荒岛已经不再荒了,它已经变成一个美丽的世界。让我们再大声地说:这儿真好!
四段。
就是因为这儿真好。瞧!吸引了好多朋友,以后小熊就不再孤零零了,还会大声地说,不停地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上到这里,你大胆想象一下这是的荒岛上、你想到了什么?
总结,这里不仅有花有草,更有幸福与快乐。
让我们再发自内心地说一声:这儿真好!
孩子们,请你把起书来,请你再静下心来,请你再重读一次课文,好好地享受一下小熊的心情变化。齐读课文。
板书:
美化环境。
收获心情。
这儿真好的教案篇九
《这儿真好》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则故事内容浅显,不过要让孩子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我觉得还得从故事着手,慢慢理解、体会。这个理解还得从“好”与“不好”上做文章。
一、图文结合,明白荒岛前后变化之“好”与“不好”
首先,让孩子们观察两幅图,即植树前的荒岛与植树后的众多朋友生活在一起的小岛之景象,让孩子们说说两者区别,孩子们一看就知道荒岛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而后者则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我让孩子们说说,你喜欢哪幅图?为什么?不用说孩子们都喜欢后一幅图,理由是充满生机的小岛是小动物的家,小动物们都喜欢把家安在有树的地方。通过观察图,孩子们初步认识到了有树与无树的小岛的“好”与“不好”。
二、联系实际,感悟环保对于生存的环境之“好”与“不好”
在教学完故事内容之后,我让孩子们总结课题“这儿真好”,具体好在哪里。孩子们一一作了表达。接着,让孩子们走进生活实际,反映一下自己家的周边环境,孩子是真实的,他们中有的告诉我:周边都设了垃圾箱,邻居们都很爱护环境,垃圾都及时扔进了垃圾箱;有的告诉我:周围很脏,特别是小河里,水已经浑浊不堪,到了夏天还会发出一股臭味;有的告诉我:周围环境不行,大家都喜欢把柴火堆在屋前屋后,到了夏天虫子很多;等等。孩子们说的很带劲,趁热打铁,我问孩子们:你希望有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孩子们一一发表了自己的想法,都是希望生活在一个清洁的、安宁的环境中。我又问孩子们:那怎么才能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呢?孩子们通过讨论,表示每个人都要爱护周边的环境,要学会约束自己,做一个有素质有修养的人。在这样几个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下,孩子们对环保的重要性已经很明确了,同时他们也懂得了如何做才是环保的表现。
每一次学习一篇课文都是在学习如何做人!
教学反思。
《这儿真好》这课中要理解的词语有:孤零零、种呀种、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等,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我采用了适当的方法。第一段中主要理解“孤零零”。我先做了情感铺垫,让学生用“荒岛上没有( ),也没有( )”这样的句式说一说,从而了解小熊的处境,学生说得挺好的(没有树木,没有鲜花;没有小动物,没有果子)通过说学生就明白了荒岛上什么都没有。接着问学生:只有小熊住在那里,他会有什么感受?自然引出“孤零零”。然后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孤零零?”他们能理解孤零零就是孤单、寂寞、没劲的意思。为了更好地理解,我联系课文的语句,“你还从哪里也看出小熊很孤单?”,学生明白了不光白天想连做梦都想,可见小熊多么孤单寂寞。这样“孤零零”的意思学生自然是理解好了。
在理解“种呀种”一词时,考虑到这个词语好理解,我只是将词语的意思蕴涵在过渡语中:为了让荒岛长满树,小熊早上种,中午种,晚上还要种,这就是“种呀种”,今天种,明天种,后天接着种,这就是“种呀种”。不用太多讲解,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漫山遍野、绿叶成阴”这两个词语意思相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于是我借助媒体,将抽象的变成直观形象的便于理解。我先让学生看图片,图片上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很多树)接着引导:树长得怎样?(高大、茂盛、绿油油、很多树阴)从而归纳这就是“绿叶成阴”。然后让学生说说“怎样是满山遍野?”通过看图和想象,学生基本上能理解,我作适当的引导和归纳:山前是树,山后也是树,山上是树,山下还是树,这就是“漫山遍野”。
《这儿真好》这篇课文,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理解故事内容不是重点难点,故我在教学中,确定以朗读体悟情境表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表演让学生体会“只有通过劳动,就能创造美好环境,就能找到朋友。”
通过两次教学,我深切地体会到,教学设计的思路对于课堂气氛及学生学习、精神、思维的状态,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问题一:两种问法的两种效果。
片段一。
师:同学们,课文中哪两个词语能够说明现在这儿真好呢?
生:漫山遍野、绿叶成阴(齐读)。
师:那谁能告诉老师“漫山遍野和绿叶成阴”的意思吗?
生:“漫山遍野”就是山很多。
生:“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就是山上的树叶很多。
片段二。
师:小动物们都愿意在这儿住下来,你知道那是什么原因吗?
生:因为这儿风景优美。
师: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词语来说。
生: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师:现在请你看着图画,来描述一下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景象好吗?
生:这两个词语描述的景象是这儿的树木很多。
生:我知道不光是我们看到的图画上的树很多,而且整座小岛上都是树木。
反思:对于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他们还不具备解释词语的意思,教师在片段一中所采用的问法无疑给学生的说话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更体现出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是教师强力灌输给学生知识,学生的回答出于迎合,得不到满意的回答。片段二中,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感官,把看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下来,学生有足够的说话空间,思维被激活,他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能够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把看到的结合想到的说得完整通顺。可见,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他们才能学得快乐,学得扎实。
问题二:设计环节放在不同位置会有不同效果。
片段一。
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景象,那你觉得画面上的树木能说明是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吗?不能,请带有小树苗的同学赶快来帮一帮小熊,种上你的小树苗。
生:(学生拿着自己做的小树苗贴画,一下子,图画上面的树增加了许多)。
……。
师:如果你来到这么美的地方,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生:啊,这儿真好!我愿意在这儿住下来。
生:啊,这儿真好!我会好好保护这儿的环境。
生:我将在这儿上我的小树苗,让这儿越来越美。
片段二。
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景象,感到这儿的确真好。那这儿原来是否就这么好呢?让我们来学学课文的第一和三段吧。
……。
师:如果你来到这么美的地方,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生:啊,这儿真好!我愿意在这儿住下来。
生:啊,这儿真好!我会好好保护这儿的环境。
生:我将在这儿上我的小树苗,让这儿越来越美。
师:那就请你来打扮打扮吧!请带上你想为小岛装扮的礼物来贴一贴吧。
生:(学生贴画:有贴小树的,有贴花儿的,有贴房子的,有贴警示牌的“请爱护花草”……)。
反思:
片段一的教学设计,教师结合文本虽然作了适当的拓展,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但深度和广度还是不够的。
片段二的教学,教师只是把片段一的教学环节往后搬了一下,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没有像片段一中那样,只把小树苗带了上来,从片段二的贴画上看出学生的思维超越了文本框架,将语文学习与平时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的重新建构。
这儿真好的教案篇十
问题提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学语言,在实践中应用语言。在本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读出语言的形象,感悟语言的优美情韵,陶冶情操,积淀语感。如何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促进了理解和感悟,使语文教学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案例描述:
一、导入课题。
1、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儿真好》,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2、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就是:(出示图片)小熊。
二、品读,感悟课文。
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荒岛图)生描述荒岛。
生:我看到岛上没有一棵树,只有石头。
生:我看到小岛周围都是水,没有一个人在岛上。
生:我看到小岛上没有花、也没有树,一点也不漂亮。
生:我看到小岛上什么也没有,只有小熊一个人。
生:他很难过,没有朋友。
生:他孤零零的,都要哭了。
3、师:是啊,小熊多孤单,多难受啊!谁能把小熊的孤独难过读出来。
(生读第一小节)。
师评价指导朗读:
师:(1)“老师感觉到了一点你的孤单,谁还能通过读书,让老师感觉到更孤单?
(2)很好,你读出了小熊的感受。(3)你能体会到小熊的心情了。(4)老师发现你的眉头皱起来了,都把自己当成小熊了。大家也学学,一起来读读。(齐读)。
读第二自然段。
1、创设情境,感悟体会。
师:没有朋友,小熊心里多着急、多难过啊!这时小熊抬起头,看到空中飞来一只鸟,小熊说:“小鸟,你愿意和我做朋友,住在这个小岛上吗?”小鸟摇摇头说:“不,我不愿意?”小朋友,你知道小鸟为什么不愿意吗?(指名说说)。
3、师:小熊多着急啊,我们也来学学小熊着急的样子读读这句话。(齐读小熊的话)。
读第三自然段。
1、师:云儿听了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贴图:像树的云)。
2、师: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云儿想告诉小熊什么吗?为什么云让小熊种树呢?(指名学生回答)。
3、师:小熊也和你们一样聪明,知道云儿让自己在岛上种树,是为了让环境变美,吸引朋友,于是他是怎么做的?(引读句子)。
生:他种的树很多,时间也很长,不是一天就能长大,很累。
生:小树苗长大很困难,要好好保护。
生:他每天都种,每时每刻都在种,很辛苦。
生:太阳晒在身上很热,衣服都湿了。
生:种树的过程很辛苦,先要挖坑,接着把小树苗放进坑里,然后把它填平了,最后还要给小树苗浇水。每棵都要这样,很累。
5、师:是呀,小熊种树多辛苦,那我们就用这样的语气读一读。(生读)。
读好句子,突出树的多和小熊的辛苦。
6、师:他还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继续交流。
生:小熊的腿会酸,脚会疼。
生:它挖坑的时候会把手弄破。
师(抓着学生的手):手破了,流血了,小熊快歇歇吧。
生:不,我要坚持到底。
师:小熊你真棒,你来读。(指名读)。
师:困难再大,可我们的小熊勇往直前,请所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小熊们一起读这句话。(生齐读)。
7、师:小熊虽然很累,很辛苦,但他的心里却很高兴,为什么呢?(生交流)。
师:书上用了两个很美的词来形容现在的小岛,快把它们找出来吧!(根据回答板书:漫山遍野绿树成阴)。
9、看图描述解释词语:
师:这些树很多,到处都是,这就是----漫山遍野。
每棵树长得绿绿的,而且你连着我,我连着你,这就是----绿树成阴。
10、师:现在还是荒岛吗?
生(一起大声的):不是!
师:那它是什么岛呢,谁能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
生:花岛。生:快乐岛。生:果岛。生:五彩岛。生:五彩缤纷岛。生:五颜六色岛。生:美岛。生:幸福岛。生:绿岛。
师:太美了太美了,能把这句话读美吗?
(生个别、集体朗读“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11、师:是云儿的指点和小熊的辛勤劳动,才使原来的荒岛变成了现在的绿洲呀!为了感谢小熊,老师根据《我和小树来比赛》这首歌也为小熊编了首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生齐唱《栽树歌》)。
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过渡:如今这儿变了,荒岛变成了绿岛。有一天,小鸟又从岛上飞过,这次它发现了什么?(贴小鸟)。
1、师: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在说什么呢?(指名读小鸟的话)。
2、师:我们都变成小鸟了,伸出你的翅膀,一边飞,一边高兴地说:引读句子(“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3、师:小鸟住下了,它在出去飞行的时候有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其它的小动物,它会怎样告诉他们呢?(学生交流)。
4、师:小动物听了都赶来了,都有哪些动物来了呢?他们是怎么来的?它们说了什么?(生自读第五自然段)。
师:小鸟怎么来的?小鸟应该住哪里?不举手,自己上来,下面的小朋友配上动作。
生:两个学生拿着小鸟飞上来(板贴小鸟),边飞边说:“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生:三位学生做划着船的动作上台(板贴小鹿,小猴,小象)齐说:“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5、师:小动物们说这儿真好,那小岛到底好在哪儿呢?
练习说话:出示: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
生:小鸟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可以在这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
生:小鸟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可以在在树上筑巢,我有一个温暖的家了。”
生:小鹿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可以吃到新鲜的小草了。”
生:小鹿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可以在草地上做游戏。”
生:小猴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可以在树上捉迷藏。”
生:小猴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可以在树上荡秋千。”
生:小象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可以在这儿散步。”
生:小象来到这儿,说:“这儿真好,我可以在这里呼吸新鲜空气。”
6、拓展想象:师:想想还会有谁去小岛,他们会怎么做,怎么说?(生交流回答)。
(谁)来了,它(它们)(怎么做)。
(谁)来了,它(它们)说:“。”
7、师:这时最开心的是谁?为什么?它是怎么说的?(引读最后一段)。
师:谁来高兴地读读?(指名读、齐读)。
8、师:是呀,现在这儿真好,小熊动手又动脑,创造出了个美丽的环境。让我们美美的读课文。(齐读课文)。
三、总结,想象说话。
1、师:小动物们都住下来了,现在是小岛上的小主人了,为了使小岛变得更美好,你给他们一些建议吧!(学生自由发言)。
生:练习说话(学生讨论)。
师:小朋友呀讨论的可真认真了,我想早点听到小朋友的讨论。
生:啊,这儿真好!这里的景色可真美,我在这儿做作业就更舒服了。
生:啊,这儿真好,空气多么新鲜,真是个仙境呀!
生:啊,这儿真好,我们可以在草地上做游戏了。
生:啊,这儿真好,我们可以在草地上打滚了。
生:我想把这儿变得更美丽。
生:我还可以再种些花草树木。
生:我们应该把这打扮的更漂亮。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我想小动物听到了你们的话,一定会这样做的。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发言)。
师:对呀!以前这儿是一片荒岛,环境不好,没有人愿意来这儿。小熊通过种树,把这儿改造成了绿岛,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环境多美呀,当然吸引了许多朋友来。看来,保护环境,美化家园是吸引八方朋友,建立友谊的重要原因呀!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们北京举行,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美化家园,迎接八方宾朋!
四、练习,拓展延伸。
自由选择一项课外作业:
1、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者小伙伴听。
2、合作编演课本剧。
案例评析:
课文该抓些什么,放些什么?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我一遍遍地读着课文,准备从课文的关键词语入手。当读到“荒岛”、“孤零零”时,我的脑海立刻显现出一只孤苦伶仃的小熊在寸草不生的乱石中冻得瑟瑟发抖的样子。正因为孤单,小熊多么焦急地找朋友呀!于是遇到白云它“连忙”问:“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当明白了白云的意思,知道要种树美化环境时,小熊满怀着希望激动兴奋地“种呀种”顾不得辛苦,天天种,年年种,种了很多很多树。这“种呀种”既饱含着小熊对于寻找朋友的迫切心情,对美化环境的决心,更体现出种树的艰辛、种树之多。最后荒岛终于变成了“漫山遍野,绿树成阴”的绿岛。这儿该是多么美丽的景色啊,瓦蓝的天空、五彩缤纷的花草、暖暖的阳光下碧波粼粼,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香……如此美丽的环境自然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大家都感叹道“这儿真美,我就住在这吧。”这时的小熊别提多快,《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及课文充满童趣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用课件展示“荒岛”的样子,使学生理解什么是荒岛,从而体会小熊的孤单,再激情朗读。再展示“漫山遍野、绿叶成荫的绿岛”图,通过对比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能享受其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合理运用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对学习的热爱,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地质疑问难。通过欣赏、表演、想象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情感之火,加上老师的投入,充满深情,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状态,情不自禁地走进文中,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促进了理解和感悟,使语文教学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从而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这儿真好的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理解“荒岛”“孤零零”“连忙”“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等词语的意思,正确识写本课生字“座、连、忙、极”。
2.指导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想象,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渗透爱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理解“荒岛”“孤零零”“连忙”“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等词语的意思,正确识写本课生字“座、连、忙、极”。
教学难点:
指导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认识本课的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写好空、呀、话、年、象5个生字。
2.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复习检查。
1.直接导入,齐读课题。
2.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
(二)读悟第一自然段。
1.读通读顺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变换形式读。
小小的荒岛上住着小熊。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
相机学习生字“座”。
(3)再次变换形式读。
一座小小的上住着一只小熊。小熊感到的,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
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荒岛”“孤零零”。
2.美读第一自然段。
(1)借助词语“荒岛”“孤零零”,体会小熊孤单、难受的心情。
(2)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出小熊的心情。
(三)读悟第二自然段。
1.读通读顺第二自然段。
(1)抽生读,提示读好本段中的四个生字。
(2)认读生字词“连忙”。
2.美读第二自然段。
(1)创设情境,学生用“连忙”说话。
(2)借说话情境领悟小熊此时的着急,引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
(四)读悟第三自然段。
1.师生轮读第三自然段,把第三自然段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感悟小熊此时的心情。
相机引导学生感悟“漫山遍野绿叶成阴”所描绘的画面。
3.引导学生带着感悟到的心情读好第三自然段。
(五)读悟第四—六自然段。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好“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2.利用句式创读。
“啊,这儿真好!有,有,还有,我就这在这儿吧!”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好第六自然段。
(六)读好整篇课文。
学生自主排练,合作读好整篇课文,巩固读书方法。
(七)指导写生字。
1.认读生字“座、连、忙、极”。
2.读生字笔顺表。
3.描红,感受笔画的占位和走向。
4.师范写,生临写。
5.展示、评价。
这儿真好的教案篇十二
新课程改革像一缕春风吹进了教改的草地.当我们翻开色彩缤纷`凝结着编者智慧和汗水的教材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世界。每一篇课文都引领着孩子们去认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这个美好的世界。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这儿真好》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小熊在荒岛上很孤单,第二部分写小熊在云儿的指点下,开始在岛上种树,第三部分写小熊找到了朋友。关键在于通过读书,学生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与课文相配的插图也形象地再现了课文。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发展考虑,根据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儿。
c)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环境。
三、教学重点。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材本身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在教学中营造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在读的基础上有思有悟。
四、教前准备。
教师:磁带、录音机、小黑板、各种动物图片、画纸。
学生:准备好水彩笔、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动物。
五、教学理念。
1.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一种氛围。
2.积极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堂上,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设计的特点。
1.读中品味,培养语感。
在设计教学策略时,我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味课文内容,感受小熊的孤零零,小熊的辛苦,小熊的高兴和小岛的荒凉与美丽。在读中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在读中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培养语感,了解这儿怎么好,受到情感的熏陶。
2.激发兴趣,提供语言环境与想象的空间。
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必须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一个平等、轻松、趣味的课堂,无疑会让学生轻松自在,兴趣大增。例如在教学中,多处出现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燃起他们看的欲望,说的欲望,读的欲望。当教师变成“云”的时候和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会睁大眼睛,兴趣盎然,会把小熊问云儿的话读得入情入境。在看到黑板上到处都是树,是花,是草时,学生的兴奋是不言而喻的,此时此境,他们会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小岛景色。
3.创设情境,展示自我。
本节课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创设适当的情景,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展示自我的愿望。例如,在出现小岛的美景时,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画笔,把自己心中的小岛画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从画岛,到说岛,最后读课文,感受与课文融为一体。在朗读中放飞想象,联系说话,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此外,这些环节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植了创新的幼芽!
4.拓展延伸,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在拓展活动中,结合本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挖掘教材的空间,利用身边的教材资源,让学生自由表达。如说一说家周围或学校的环境怎么样?你满意吗?你打算怎样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好?又如布置实践作业,和家人一起去种树。这样的设计深化了课文,把想法变为行为,知识与技能、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开放的课堂。我想孩子们会有一串串童言稚语,一个个奇思妙想。课堂会真正成为一个让生命涌动的个性展台。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由课题“这儿真好”引入课文,读题后,让学生说出上节课的感知,说出“这儿”指的是小岛,教师由“以前的小岛是什么样儿的”引入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看图片直观地感受小岛的荒凉,感受小熊的孤单,让学生成为小熊,说说小熊想要做什么,加深体会,了解小熊的心理,朗读时自然入情入境。
2.教学第二小节时,我自己变成一朵云,学生很感兴趣,适当的指点,如果你是小熊会对云说什么,然后出示小熊问云儿的话,学生体会到小熊的心情,朗读也就融入其中了。
3.教学第三小节时,我以很快的速度拿下云儿的头饰让云变成一棵树贴到黑板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时,我让学生讨论小熊明白了什么?学生的兴趣很高。小熊是怎样做的呢?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小熊的辛苦,接着让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小岛,这样既给了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给了学生创新的机会,紧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现在的小岛。读一读文中的句子,一步步加深对如今小岛的印象,进一步感受小岛的美。最后让学生齐读第三节,整体感受。
4.教学四、五自然段时,由我变成小熊为引子,引出“会有哪些动物来呢?”学生拿着玩具动物赶来和我(即和小熊对话),贴图片,读课文。这样的设计学生自主地说,自主地读,自主地解决问题,说出“这儿”究竟好在哪儿。
5.教学第六自然段时,学生充分感受小熊的高兴,齐读第六节。
6.全文读完后,我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再一次感受课文内容。
(三)总结。
(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说说我们学校或自己家周围的环境怎么样?你满意吗?你打算怎样让你周围的环境变得更美?这样设计,使知识与能力,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也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
(五)作业。
和家人一起去植树,过一个有意义的植树节。这个环节将学生的想法变成行为,也是给他们一次实践的机会。
这儿真好的教案篇十三
情境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思想。它有助于发挥孩子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孩子一旦进入情境,对课文中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情感,阐述的哲理,便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样,孩子理解课文便能化难为易。
二、案例描述。
1、设境激趣。
孩子们说了很多不喜欢的理由,看来,他们的兴趣已被唤起。
生感情朗读句子“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看着教师几笔就成形的“云儿、绿树”,孩子们个个睁大了眼睛,兴趣被完全激发出来了,对于“云儿为什么要变成树?”轻轻松松就找到了答案——云儿要小熊在荒岛上种树,只有改善了环境,才能找到朋友。
生学习句子“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为了更好地理解句中的词语,教师大刀阔斧地在整座荒岛上勾勒了一大片树林,孩子们个个目不转睛,无需多讲,“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其义自现。
2、入境激情。
孩子们兴致昂扬,已渐入佳境,此时此刻,孩子们最想做的就是融入其中,充分体验。于是很自然进入下一环节——请几位同学上台为小熊打扮、美化小岛,其他同学欣赏或在自己课本上作画。不一会儿,“小岛”上已布满了鲜花、绿草、果树、白云,还有几座漂亮的房子,一条清澈的小溪,一个鲜红的太阳……真是山清水秀,花红柳绿,一片锦绣!
师:这么美好的地方,吸引了许多小动物,看!一只小鸟飞来了——。
(师把“小鸟贴画”随机给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手持小鸟,做小鸟状轻快地飞上了“小岛”,并对着美丽的小岛高兴地说:“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说完,把小鸟贴上了小岛。)。
师:许多小鸟飞来了——(由三、四个学生扮小鸟,飞上后齐说:“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师:远处的小鹿啊,小象啊,小候啊也都划着船来了——”(几位扮小动物的同学上台,一齐说:“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这时,坐在座位上的同学自然而然地扮起了小熊,高兴极了,不停地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3、升华明理。
师:课文学完了,现在能说说你明白了、懂得了什么吗?”
生:我懂得了要美化我们的环境。
生:我懂得了不要看到环境不好就不去改变它。
生:我懂得了要热爱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环境。
……。
三、案例反思。
1、创设良好情境,提供自由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由此可看出,创设良好的情境,提供轻松、和谐、愉快的空间,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有利于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
在本案例中,从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了“荒岛”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随着“小熊、云朵、绿树、一大片树林”的逐步呈现,学生也逐渐进入所设之境,同小熊一起从“孤单”到“渴望”,从“渴望”到“寻找”,直至“动手美化小岛”,最终“迎来各种小动物”,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之中。正是这种开放的空间,使得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创造力得到充分地呈现,各种“奇思妙想”和“创造性地绘画”以及“活泼生动的角色表演”等都极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2、角色表演,充分体验。
情境教学中有多种创设情境的具体途径,其中之一是角色扮演,体验情境。
在本案例中,学生一开始先来到“荒岛”上,进入“小熊”的角色之中,初步体验小熊的“孤单、渴望朋友”之情。随着情境的不断发展,学生通过“怎样寻找朋友”即“亲自美化环境”深入体验:改善、美化环境对于寻找朋友的积极意义。最后,学生在各种小动物的角色扮演中充分体验到美好的环境给大家带来的欢快、愉悦之情。通过逐步层层体验,最终升华明理,知道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本案例中,从“设境激趣”到“入境激情”,直至“升华明理”,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入境激情”一环中,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完全融入了情境之中,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做必要的引导、点拨与评价,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实践证明: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全体学生投入其中充分参与活动,才能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独创性充分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