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第三课时教案(汇总15篇)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详细设计教学活动步骤的书面材料。教案的设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需要参考教案的老师们可以看看下面的范文,有助于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地名第三课时教案篇一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笔顺书空:裤。
二、继续指导观察比较偏旁部首,出示部分生字词。
1、出示图表,比较“宀穴”的偏旁演变过程。
2、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与古文字、今文字,比较“宀穴”的异同,
3、指导学生读谁偏旁的名称。“宀”读作宝盖头。“穴”读作穴宝盖。
三、看图读韵文识字(学习后两组词语)。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认识图中的事物,并读出相应的词语。
1、小朋友们,今天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与“宀穴”有关的两组词语。
2、看图:说说这些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3、相机出示有关词语的卡片,贴在相应图的下面:
教室住宅家庭鸟窝窗户窟窿。
4、要求:读准音节,看清字形。
5、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6、让学生认读生字,正音。
7、通过字词的学习,小结“宀穴”的用法。
8、用“室、庭、窝”口头扩词。
四、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都与什么有关?(房屋)第二组词语都与什么有关?(洞穴)。
五、总结:
今天我们用了两节课,学习了与“礻、衤、宀、穴”有关的四组词语,知道了它们的不同用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又多了一种辨别形近字的武器,我们一定要认清形近偏旁,通过形近来区别字的意思,并进一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六、指导学生读全文。
1、读出轻快的口气。
2、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
七、指导书写。
1、看笔顺图,记忆“庭、窝、窗”的笔顺。
2、反馈。
3、学生描红书中的田字格里的今天所学的生字。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今天所学的生字。
八、作业设计:
1、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宀穴()礻()衤()。
2、填合适的字。
一()神话两()裤子三()衬衫四()鸟窝五()教室六()窗户。
地名第三课时教案篇二
看戏归来的情形,看戏次日的情形,详略叙事的恰当。
1.由分析过的第三层,引到引导学生分析第四层(板书:看戏归来的情形)。
(1)“我们”在看戏归途中的心情怎样?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我”“回望戏台在灯光中,却又如初来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听到悠扬的横笛声,“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表现出仍很留恋演出(板书:留恋演出)。
小朋友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摇得那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这留恋演出、议论笑骂和摇船情形,表现了对看戏仍然兴趣很浓,愉快兴奋(板书:议论笑骂戏兴仍浓愉快兴奋)。
(2)小说写出“我们”偷豆、吃豆的怎样的经过?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摇船的说“很疲乏……许久没有东西吃”,引出偷豆、吃豆的插曲,双喜指挥偷豆。双喜先问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阿发“往来的摸了一回”,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不管是谁家的,单选大的偷,自己家的大就偷自己家的,表现出他憨厚无私(板书:选偷大豆憨厚无私)。
大家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表现出他不愿惹起阿发的娘哭骂、气恼,偷豆也有分寸。
“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在夜晚随波漂浮的航船上,围吃自己偷来、剥好、煮熟的豆,自然别有一番滋味,香甜可口(板书:自剥自煮吃来味香)。
(3)“我们”吃完豆做了些什么?虑到了什么?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我们”吃完豆后,洗了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避免被人发现偷豆、吃豆的事,表现出处理善后,考虑周到(板书:善后处理考虑周到)。双喜所虑的是八公公发现用了他船上的盐和柴,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有应付他的办法。写这些,表现出少年们预想到可能发生的纠葛,有了应付的办法,放心了偷豆、吃豆的事(板书:预想纠葛应付有法);。由于归途中偷豆、吃豆的插曲,使得这次夜晚去赵庄看戏,更加令“我”难忘。
(4)小说是怎样接住夜晚去赵庄看戏的?这样结束产生着什么样的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是从长幼都很高兴来接住夜晚去赵庄看戏的。站在桥脚来接的母亲,本来为“回来得这样迟”而“颇有些生气”,但看到儿子和小朋友们都高兴的回来了,“也就高兴了”(板书:长幼都很高兴”;并且“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小朋友们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辞谢了母亲的邀请,“各自回去了”,圆满地接住去赵庄看戏,这样圆满地接住去赵庄看戏,不但由母亲送始,以母亲接终,前后呼应,构成了事件的完整性,也使事件更在“我”的脑海中永留美好的记忆(板书:圆满结束看戏永留美好记忆)。
2.引导学生分析第三部分(板书:看戏次日的情形)。
(1)小说怎样写出看戏次日的情形?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小说照应着昨晚的偷豆、吃豆和看戏,呼应第一部分写的村民淳朴好客,写出看戏次日的情形。“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照应昨晚吃豆后“所虑的”八公公发现用了他船上的盐和柴“会骂的”;六一公公问“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照应昨晚“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我”吃了六一公公送给的豆,觉得“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照应昨夜的偷豆、吃豆和看戏。六一公公的问“我”的.话和送豆,呼应第一部分所写村民淳朴好客。
(2)这样照应前文、呼应开头结束全篇,具有什么样的表现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对两位公公的照应前文偷豆的说明和描写,表明了昨晚的偷豆、煮豆、吃豆并未引起纠葛,结果良好(板书:照应偷豆结果良好)。特别是呼应开头部分的村民淳朴好客,描写六一公公亲热地问“我”昨晚的戏、豆如何,高兴地送给豆,更表现了村民的淳朴宽厚、热情好客(板书:呼应好客更现朴厚)。对“我”的照应前文的描写,则表明了昨晚的豆最好吃,戏最好看,至今不忘。这样结束全篇,构成了作品绵密完整的结构,表现出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生活的美好,抒发了对平桥村的人物和生活的绵绵无尽的怀恋(板书:结构绵密完整小住生活美好怀恋绵绵无尽)。
3.引导学生分析本篇详略叙事的恰当。
本篇怎样有详有略地叙写事件?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总的来看,本篇详写去赵庄看戏的全过程,略写小住平桥村的得到优待,一般乐事,和看戏次日的情形。详写的各个情节,让人读来如同身历其境,亲见其人,深受感染;略写部分也多以简约的笔墨体现出充分的表现力量,钓虾、放牛就表现出农村生活的浓郁童趣,六一公公的简短问话和送虾运动,更表现了农村老人的淳朴宽厚、热情好客。这样详写略写相配合,既表现出小住农村的诸多乐趣和美好事物,又突出了重点,值得认真体会,学习。
4.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缓急轻重得当,读出感情色彩。
进一步体会第三部分的表现作用,和本篇详略叙事的恰当。
地名第三课时教案篇三
本文是一篇气势恢弘的散文诗,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对这样的文章,先从调动学生的兴趣、学习热情入手,视频播放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让学生欣赏,激越热烈的表演场面,并且让学生对安塞腰鼓这一艺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进入文本的学习打好铺垫。教学本文重在美文美读美评,重在熏陶感染,重在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鸣。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二、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过“摇滚”和“劲舞”吗?其实,在我们中国古老的黄土地上,早就有我们自己的摇滚和劲舞。它就是融摇滚和劲舞为一体的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一一安塞腰鼓。
1、多媒体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学生欣赏。
师问:你看了这些画面,此时内心洋溢着怎样的感情?
2、导入:
俗语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今天我们就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
(二)美读课文,学习新课。
1、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听读,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
(2)指导朗读。
“第一部分是鼓声响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间部分是鼓声响起来,语调就应该激越、高昂。鼓声落,要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语速稍慢。”
(3)学生组内自主朗读,体验作品的情感、语调,然后推荐代表,比赛朗读。
2、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好一个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
3、明结构。
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4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这4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学生会很快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
明确: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章中反复出现,怎么读?
请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内容。
教师指导朗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
四、结束语:
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
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这篇文章是一首生命的和力量的赞歌。腰鼓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作者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颂。既有对陕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个从沉睡中觉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向繁荣的伟大祖国的礼赞!
一、教学目标: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二、重点、难点:
1、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安塞腰鼓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想到了用哪些词来形容它?
二、细读课文第二部分,感受表演中的安塞腰鼓。
这一部分中,作者对安塞腰鼓发出了一句由衷的赞美,并且在文中出现了多次,快速浏览课文,把它划出来。
好一个安塞腰鼓!
是啊,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的5-17小节,哪些语句特别能打动你、感染你,你可以多读几遍。
(一)学习6-8小节,体会场面的宏伟。
1.指名读,这一段主要写安塞腰鼓好在哪里?或者说你感受到安塞腰鼓的什么特点?
引出: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2.这腰鼓,是怎样的壮阔、豪放和火烈呢?看!(引读)。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理解“流苏”、“瞳仁”的意思。
3.出示第7小节,指名读,你体会到什么?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找出反义词,腰鼓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理解句子的意思。
4.以诗的形式练习了朗读。
现在我们就以诗的形式,读这诗一样的语言,品位诗一样的.意境。
安塞腰鼓如此豪放火烈,如此充满力度、激情和感染力,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
(二)学习9-11小节,体会声音的震撼。
1.男女生分组读。
2.找出两个比喻句。读一读。
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安塞腰鼓强烈是声响给人以震撼,腰鼓在动,所以山崖在动,心更在动。)。
3.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变成牛皮鼓面了?(河流、黄土地、天空)。
是啊,安塞腰鼓如此令人震撼,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如此使人惊心动魄,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
1、自由读,你感受到击鼓的后生怎样?
(有力、生命活跃强盛、能量奇伟磅礴、元气淋漓)。
理解“元气淋漓”,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如果你是亲临现场的观众,你怎样夸奖他们?
2、这些后生们为何如此元气淋漓、如此能量巨大?因为有黄土高原这片土地的养育谈不上有——,可以说,没有黄土高原就没有——元气淋漓的后生,当然也谈不上有——惊心动魄的搏击。所以作者又发出这样的赞叹——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1.指名朗读: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2.什么叫“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
3.指名读第15小节,几个排比?都是写什么?
4.引读:每一个舞姿都——。
5.小结,这一部分,可以概括为——奇丽的舞姿。
如此奇丽的舞姿,如此使人拍案叫绝的舞姿,连山河也感到痛快,观众呢?怎能不陶醉其中,如痴如醉,浮想联翩,所以——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略)。
二、新授:品味文章的写作特点。
1.同学们,我们一起领略了安塞腰鼓宏伟的场面,感受了雄壮的声响,见识了击鼓的后生,欣赏了奇丽的舞姿,你能用一个字形容表演中的安塞腰鼓吗?——闹或烈。
1.同学们,我们一起领略了安塞腰鼓宏伟的场面,感受了雄壮的声响,见识了击鼓的后生,欣赏了奇丽的舞姿,你能用一个字形容表演中的安塞腰鼓吗?——闹或烈。
课文中除了写“闹”“烈”,有没有写静呢?
这样“静——闹——静”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俗话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如果说,表演中的安塞腰鼓是热烈,强烈、壮烈、火烈的,那么,表演前的静是严阵以待、蓄势待发,表演后的静是戛然而止、是平静、安静、宁静、寂静。不管是舞前的还是舞后的静,都是为了突出舞时的烈。虽然舞停了,但舞姿仍在眼前,舞声仍在耳畔,情感仍在心中。
俗话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如果说,表演中的安塞腰鼓是热烈,强烈、壮烈、火烈的,那么,表演前的静是严阵以待、蓄势待发,表演后的静是戛然而止、是平静、安静、宁静、寂静。不管是舞前的还是舞后的静,都是为了突出舞时的烈。虽然舞停了,但舞姿仍在眼前,舞声仍在耳畔,情感仍在心中。
2.文章除了这种对比的写作特色外,在语言上还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
(排比、比喻、反复)。
三、拓宽欣赏,理解地域差异以及文化的多样性。
同学们,如果说产生于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是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那么,孕育在苏北里下河水乡的海安花鼓则是温柔秀美、欢快活泼的,而且还曾经参加了国庆50周年的庆典活动。现在我们来欣赏一段描写海安花鼓的文字。
一溜鲜嫩嫩的水乡娇娘,一溜红红的花鼓,一袭碧碧的绿裳,苏北的里下河呵,接纳了淮河,接纳了大海,接纳了长江,接纳了从上天垂下的雨帘。
碧碧的绿裳在飘,红红的花鼓在跳,柔顺的里下河女子在笑。绿裳是春色,花鼓是青春的火焰,娇嫩得可以掐出一把水的女子,是粘稠的老酒,将五千年的土地装扮得年轻,装扮得奔放。
水灵灵的影儿,在跳跃,在闪烁,在敲击。震醒了大江,震醒了大海,震醒了沉睡了五千年的土地,震醒了与大江、大海连接的里下河。多水的江海平原,多水的女儿,敲打出的花鼓声,溅出的也是水一样清澈的血浆。
板书:
演出前安静的腰鼓静。
演出时隆隆的腰鼓动。
演出后寂静的腰鼓静。
地名第三课时教案篇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明白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讨论: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
(1)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画出难读的句子。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抽读生字卡片。
3、教师范读。
思考: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关于他的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讨论:
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写什么?“才”是什么意思?
(3)齐读第一自然段。
3、细读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画出写毛主席的句子。
(3)毛主席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4)指导朗读。
(5)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4、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画出毛主席的话。
(3)这话是谁对谁说的?
(4)这里的“革命”指的是什么?
(5)为什么说参加革命了,就要好好学习?
(6)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用“参加”说一句话。
二、总结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毛主席希望两个小八路干什么?听了毛主席的话,你是怎样想的?
三、学生自学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字形。
(1)出示:延、革、席。
教师讲述书写笔顺:延、革、席。
(2)出示:宝、贵。
(3)引导学生自学:刘、泽、参、腰。
自学后指名分析字形。
2、指导书写。
3、学生在书上描红。
四、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组词。
延( ) 刘() 过( )划( )。
3、扩词。
贵()()() 席()()()。
腰()()() 革()()()。
地名第三课时教案篇五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地名》第一课时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使学生明白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也是人们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
2、让学生在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中,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通过丁丁、冬冬等人物的吐白,启发学生发现地名的由来,鼓励学生找本地的地图,经过读图的活动,发现地名的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地名的文化内涵。
1、课前让学生充分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
2、让学生通过了解地名的来历及变化,懂得地名中蕴涵的文化。
3、以“地名”为主线,开展一系列语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
1、地名的变化与历史、社会制度的变化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距离,让他们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教学前,师生都应做充分的准备,学生要收集资料,教师要为学生的语文活动做动员、鼓励和示范,并教学生写好活动计划。
3、教学生写调查报告。
1、家乡的地图一幅。
2、布置学生收集本地的地名、全国其他地区的地名及有关资料。
5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居住的城市叫什么名字?(长沙)长沙的哪些地方是我们熟悉的?(学生自由发言)
想不想知道我们的好朋友丁丁的家乡有些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看丁丁家乡的地图
1、引导学生读图,找一找地名,感受地名的特点,如春华胡同、秋实胡同,中山西路,刘家堡,山东大街、银川大街、拉萨大街,正义西路等等。
2、联系家乡的地名,启发学生思考、猜测图中地名的由来。
例如“中山路”,我们这儿也有,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者孙中山。
(三)看自己家乡的地图
1、说说家乡熟悉的地名及由来。
2、你知道哪些地名有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你有何感想?
地名第三课时教案篇六
识字7。
共几课时3。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完成有关练习。
3.进一步了解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
重难点背诵谚语,完成有关练习。
教学资源。
1.小黑板。
2.相关练习。
一、背诵谚语。
二、迁移练习。
1.自由完成。
2.参与讨论.订正。
1.照样子写字,并组词。
人——从——众月——朋。
木——()——()又——()。
2.填空。
二人(),三人()。
众人(),黄土()。
二木(),三木()。
(不成线,独木()。
3.歌曲导行。
1、齐唱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2、欣赏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4.说故事。
说说自己通过合作成功完成的一件事情。
5.读读背背。
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人心齐,泰山移。
独木难支,孤掌难鸣。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小结。
地名第三课时教案篇七
1、使学生明白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也是人们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
2、让学生在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中,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通过丁丁、冬冬等人物的吐白,启发学生发现地名的由来,鼓励学生找本地的地图,经过读图的活动,发现地名的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地名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1、课前让学生充分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
2、让学生通过了解地名的来历及变化,懂得地名中蕴涵的文化。
3、以“地名”为主线,开展一系列语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地名的'变化与历史、社会制度的变化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距离,让他们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教学前,师生都应做充分的准备,学生要收集资料,教师要为学生的语文活动做动员、鼓励和示范,并教学生写好活动计划。
3、教学生写调查报告。
课前准备。
1、家乡的地图一幅。
2、布置学生收集本地的地名、全国其他地区的地名及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5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居住的城市叫什么名字?(长沙)长沙的哪些地方是我们熟悉的?(学生自由发言)。
想不想知道我们的好朋友丁丁的家乡有些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看丁丁家乡的地图。
1、引导学生读图,找一找地名,感受地名的特点,如春华胡同、秋实胡同,中山西路,刘家堡,山东大街、银川大街、拉萨大街,正义西路等等。
2、联系家乡的地名,启发学生思考、猜测图中地名的由来。
例如“中山路”,我们这儿也有,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者孙中山。
(三)看自己家乡的地图。
1、说说家乡熟悉的地名及由来。
2、你知道哪些地名有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你有何感想?
地名第三课时教案篇八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两句谚语“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的含义。可安排2课时进行。
教学准备:
每个学习小组一盒积木;课文的插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磁带;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看图识字。
1.出示左上图。
(1)猜一猜。
师述:这三幅图里,分别藏着一个汉字,你能找出来吗?(相机出示:人从众)。
表扬猜出“众”的小朋友,并请学生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2)找一找。
这三个字有好多朋友,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找朋友。
(相机出示:工人跟从群众)。
(3)读一读。
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请你读一读这些词语。(学生自由读,指名学生读)。
(4)比一比。
小朋友的眼睛可亮了!仔细观察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从众”这两个字是由“人”累加起来的)。
二、游戏诵读,理解儿歌。
过渡:有一位会写诗的叔叔把这三个字合在一起写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习。(相机出示儿歌: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创设游戏情境,深入理解儿歌。
(1)分小组,合作搭积木。
比一比,哪一组搭得最漂亮?
(2)谈体会,明道理。
a.这一组搭的积木可漂亮啦!请你们来谈谈成功的体会。
b.这一组搭的积木倒塌了,你们失败了,从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听歌曲,感悟读。
只有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成功。这就是“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4)揭课题,指导读。
刚才我们学习了《识字7》左半部分的`内容。(板书:识字7)。
a.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读一读。
b.小组推荐学生朗读,注重评价。
c.全班一起朗读。
三、探究合作,学习新知。
1.小组合作学习。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新字、新词,学习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左边的课文,老师要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用看看图、识识字、读读词或其他方法来学习。人人可以争当小老师,挑自己已读懂的说给其他小朋友听。(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教师巡回了解,点拨指导)。
2.大组交流成果。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介绍一下你读懂了什么?
四、比较小结,拓展延伸。
1.比一比。
(1)男、女小朋友分别读这两首儿歌。
(2)比一比,从这两首儿歌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理解这两首儿歌讲了同一个道路,那就是团结力量大)。
2.说一说。
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回忆童话、寓言故事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3.读一读。
带着自己的体会、感受,一起把课文读一遍。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黄变成金单丝条众群。
2.认读生字。
3.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有什么好方法。
4.自学笔顺图,在书上描红。
5.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6.《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书写。
地名第三课时教案篇九
1:疏通文意,尤其是对陈涉语言的认识,理解它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其表达作用。
课堂学习过程与方法设计学习过程方法设计。
一、课本剧演出、师生评议。
1、放录音,小声读课文,为演出创设氛围。
2、分组上演课本剧。
要求:
a/故事情节尊重原作,可加以合理想象、创造。
b/语言通俗化、口语化,言行突出人物个性特征。
c/适当运用道具。
3、师生评议。
二、积累拓展。
1、背诵经典名句。
2、重点句子默写。
3、写关于雄心壮志的诗文名句。
三、终结反馈。
1、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把他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来显示他与众不同的凡响和非凡的才能。)。
2学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示?
(围绕树立理想、掌握人心动向,沉着、稳重等。
四、作业:
整理本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的字。
教后反思。
本文不以陈胜怎样组织发动农民起义为教学重点。本课的教授重点是:透过《陈涉世家》的教学去窥视《史记》一书的精妙,读懂司马迁的胸怀,把理解人物形象和了解《史记》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热爱。
地名第三课时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经历探索,发现旋转的性质.2、数学思考: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旋转这一图形变化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论认识的转变,发展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3、解决问题:在了解图形旋转的特征,并进一步应用所掌握的这些特征进行旋转变化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4、情感态度:学生在经历了实验探究、知识应用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具体、生动、灵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旋转的有关概念及性质。难点是概念的形成过程与性质的探究过程。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观察两组图形变换。提问学生是什么变换?意图:复习近平移和轴对称变换,为旋转变换的引入做好对比铺垫。2、用课件显示现实生活中部分物体的旋转现象,钟摆摆锤的摆动,时钟上的秒针在不停的转动;风车叶片的转动。在欣赏完图片后,老师提出:这些运动是前面学习的平移和轴对称吗?答案是否定的,从而引出课题:图形的旋转。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初步感受我们身边除了平移、轴对称变换之外,生活中还广泛存在着转动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本节课探究问题作好铺垫。
(二)观察抽象形成概念为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我展现上组旋转现象的动画,并从中抽象出数学图案,在此设计了点、线、面三方面,让学生观察后回答:这些图案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这样就可以转入对旋转概念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讨论交流,归纳出旋转的概念,并探究出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设计意图:加强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能从实物体抽象出数学图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道理。同时经过共同点的归纳,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并得出旋转的定义。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rotation).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重点突出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让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的旋转的事例,师生共同做出评判。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举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旋转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感知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从我们看到的旋转现象以及你所完成的实验中,你认为旋转主要因素是什么?
3.你能通过度量角的方法得出旋转角度吗?你准备度量哪个角?本环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利用度量等方法发现规律。教师提供给学生动态的旋转图形,进行指导并参与讨论交流,而后归纳出旋转的特征。
1.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地名第三课时教案篇十一
教学内容:
p.4的部分练习和p.5。
教材简析:
这部分主要是巩固前面两段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
教学目的:
1、通过一些对比练习,进一步理清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算理;继续加强估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
2、在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中,注意渗透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如p.4第4题)。
3、通过计算,渗透连除和除乘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相关学习做准备。
教学过程:
1、先估计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再计算。
228÷3712÷6231÷5。
944÷8543÷2197÷4。
具体操作:先指名一道一道地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和估算结果。再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做题,时间到后,在检查是否正确的前提下,比比谁做得更多。
在讲评板演题的时候,注意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
指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有2种可能,或是三位数或是二位数。
2、练习:800÷2÷2900÷3÷3600÷3÷2。
800÷4900÷9600÷6。
先请学生观察这组题目,你觉得上下两题有什么特点?你猜它们的结果会有什么特点?
猜得是否正确呢?请大家算一算。
学生计算。
交流:猜对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上下两题的规律?
(这个语言要求不必太高,主要还是在于要摸清学生的知识水平,老师适当引导,使他们初步感知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3、(p.4第4题)下面三个图形的周长都是396毫米,每个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都相等。说出各图形的名称,并分别求出它们的边长。
读题后问:每个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都相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分别列式计算出每条边的长度。
问:看来你算出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初步感知:同样长的周长,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短。或者说:同样的数,除的除数大,商就小;除的除数小,商就大。)。
要求学生对照图理解文字内容,并正确解答。
5、布置作业:p.5第1题,p.4第5、6。
地名第三课时教案篇十二
《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和下面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二)分角色朗读,深入体会中心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中心思想。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课文讲了几个故事?每个故事可以用什么小标题来概括?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二)交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了解课文第1自然段与下面三个小故事的联系。
课文的第1自然段“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这是全文所有故事发生的总的原因,没有这个原因,就不会有“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发生,也不会有“渑池之会”这个故事的发生,没有这两个故事的发生,就不会有蔺相如一次次的升官,最终职位比廉颇还高,因而就更不会有“负荆请罪”这段佳话。
(四)编排课本剧:
本文由三个故事组成,内容较长,关系较为复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1.熟读课文,注意人物的语言、语气。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分好角色。
在有感情地熟练朗读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编排一些动作,朗读中作一些表演。合理地分配角色,指定合适的人读叙述语言。
3.表演课文内容。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一批朗读表演之后,大家评议,看是否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还有时间,可以再请一些同学朗读表演。
地名第三课时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回想画面,感受对孩子们的爱。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是那么幽默风趣、关心他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内心充满对劳动人民的爱。
2.当小周晔想到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至爱关怀了,怎能不万分悲痛呢!(出示)。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学生齐读这句话。)。
3.站在伯父的灵柩前,小周晔可能会想起些什么呢?(学生想象)。
--学生可能会说小周晔会想起伯父送给她《表》《小约翰》等书籍这一细节。
教师接:《表》是苏联作家写的儿童小说,《小约翰》是荷兰作家写的童话,这两本书以及其他一些儿童读物,都是鲁迅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少年儿童翻译的,他时刻想着“帮帮孩子”“救救孩子”“能为孩子做点什么”。他把爱给予了每一个需要关爱的孩子。
--孩子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老人了,怎能不伤心落泪呢?
(二)学习“救护车夫”部分。
1.除了孩子,还有哪些人也曾经得到过鲁迅先生的爱?请自己读读后面两个小故事,把最能够拨动你心弦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学生读课文,边读边画)。
2.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学生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扎好绷带”这段。
3.说说各自的体会。
4.这段文字读一两遍显然是不够的,请你再细细地读读,一边读一边看看文中的插图,先生的哪个动作最能打动你?(生自读后交流)。
老师在想呀,在那个凄冷的傍晚,难道发现这位受伤的车夫的就只有鲁迅先生他们吗?
但是他们都……(行色匆匆,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归心似箭)。
而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着救护这位车夫。这一个像电影中特写镜头的“半跪”,印证了先生的一颗怎样的心?(怜爱心、同情心、亲切心……一个字,印证了“爱”)。
请你带着自己独特而真实的感受再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5.刚才,这位同学是从鲁迅给予车夫的救护中体会到这份爱的,这个故事确实非常打动我们。如果请你把目光投向小周晔,还有使你的心弦为之轻轻一颤的地方吗?请把它读出来吧!
(当学生读到“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变得那么严肃……”)这段时:(出示)。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6.先让学生说说体会,然后引导咀嚼两个“清清楚楚”:
这里连用了两个“清清楚楚”,小周晔当时“清清楚楚”的是什么?(伯父的面庞)。
生:从他的叹声中,我想象鲁迅先生可能想:唉,我这一辈子还没有完成我的事业。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生:他想,我们应该怎样把这个黑暗的社会推翻呢?
生:他想,我们老一辈没有推翻旧社会,一定要教育下一代,把革命进行到底。
生:他想,我们决不能再让下一代过这种痛苦生活了。
生:他想,这个社会太黑暗了,下一代将来一定要推翻这个腐败无能的政府。
生:他想,我已经老了,希望寄托在这些娃娃身上,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7.请拿起你的笔,把先生想到的写下来。(学生练笔后交流)。
有了这样的体会,你再想想,当小周晔长大成人之后,直到现在,她“清清楚楚”的,难道还仅仅是伯父的面庞吗?她“清清楚楚”的还有什么?(她“清清楚楚”的是伯父的那颗爱心、痛心……)。
--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话,你的感觉肯定跟刚才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了。(指名读、齐读)。
8.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动容的鲁迅先生走了,从此以后,劳苦人民再也得不到他的爱了,怎能不让人落泪呢?在前来吊唁的人群中,出现了那位似曾相识的饱经风霜的面庞,他或许就是鲁迅救助过的那位车夫,或许跟鲁迅根本就不相识,只见一位:(出示)。
(三)学习“关心女佣”部分。
1.在“关心女佣”中,同样有拨动你心弦的句子,谁来读?(指名读阿三说的一段话)。
生(齐):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感谢周晔,他为我们记下了这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2.现在,把所有的“泪”联系在一起,你想呀,对于鲁迅先生的逝世,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流泪呢?(学生说体会)。
正如周晔在课文最后所写的……(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如:因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因为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所以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因为鲁迅先生为了劳动人民的幸福而经常“碰壁”,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因为鲁迅先生经常帮助下层劳动人民,所以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学了这课,你知道了鲁迅先生的一些事,还想不想知道更多的关于鲁迅先生的事呢?那么我向同学们介绍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少年鲁迅的故事》。大家在课外读了,就能更多地了解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课。
地名第三课时教案篇十四
(一)活动准备。
1、收集了大量关于地名的信息之后,启发学生自己设计、组织、开展“地名游艺会”活动。
2、引导学生把获取的知识进行整理。学生可以按照兴趣分组,小组合作编排游戏,并设计好游戏的规则,然后共同游艺。
3、在组织设计阶段可以先收集地名谜语,再自己创编谜语;收集吟诵含有地名的古诗;把地名串写成相声或者有趣的描述生活经历的文章。
4、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对设计活动有困难的小组或者活动难度大的小组进行指导,在和学生的共同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
5、布置教室。
6、游艺会分为五项,前四项每个小组必须参加,第五项为附加题,以最后累计的'分数高低取前三名。
(二)活动项目。
1、猜城市名,编地名谜语。
(1)老师出谜面,学生抢答,看哪组猜对的多。
金银铜铁(无锡)倾盆大雨(天水)四季温暖(长春)。
双喜临门(重庆)风平浪静(宁波)戈壁滩(长沙)。
(2)各小组互相出题,看谁答对的多。
2、找一找诗里的地名。(见教材内容,略。)。
3、抢答,说地名。
说出三条以城市命名的路名:中山路、南京路、北京路。
说出三个用少数民族语命名的城市:拉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
说出三个带“阳”字的城市名:岳阳、洛阳、衡阳。
说出三个带“州”字的城市名:湖州、杭州、苏州。
4、介绍一个地名的来历。(每组轮流说)。
5、把地名串联在一起,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加分题)。
(三)评选优秀活动小组。
地名第三课时教案篇十五
教学内容:练习六第8——11题。
教学目标:复习长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表面积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用具:正方体木块27个。
教学过程:
1、长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表面积?
1、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分米,表面积是()。
2、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4分米,高4厘米,这个长方体棱长之和是()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你想怎样做这道题?(先计算出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再求出10个的表面积,最后要换算单位。)独立做。
师:计算长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般需要计算六个面的总面积,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常常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首先确定需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其中有哪几个面是相等的,再决定计算方法。
1、一座办公楼的门厅有4跟同样的长方体的水泥柱,长和宽都是4分米,柱高4米。在每根柱子的四壁刷上油漆,刷油漆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分米?(计算出四个面的总面积)。
2、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40米,平均深1.5米.在池底和四壁抹上一层水泥,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4.5千克,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先求五个面的面积和,再求水泥的重量。)。
3、一个长方体的大衣柜,长0.9米,宽0.5米,高1.8米,在它的正面和左右两面刷油漆,刷油漆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米?(三个面的面积)。
1、练习六第10题。
如何把这个长方体木块分成两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
师:截完后,增加两个面,所以2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大于原来的长方体。增加的每个面面积都与左(或右)侧面的面积相同,因此增加的表面积就是4*4*2=32(平方厘米)。
2、练习六第9题。
使学生明确:在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时,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算在表面积里。
3、练习六第11题。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是大正方体8个角的小正方体,共有8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12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6个,即大正方体6个面最中间的小正方体;没有涂到颜色的小正方体只有中间层的中间1个。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收获吗?
p37第8、9题。
教学反思:
重结果更重方法。
表面涂漆小积木块数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得出正确结论,但我觉得引导学生找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才是学习数学的重要任务。因为这样,学生就能运用数学方法迅速而又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
在教学中,我改变教材问题的呈现顺序。先找三面涂色的块数,再到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块数,最后找没有涂色的正方体有几块。这样的改动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没有涂色的正方体无法直观地从立体图中观察得出,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改动顺序后,有的学生无法凭借空间想像得出,他们另辟蹊径,从总数中减去三面涂色、两面涂色和一面涂色的.正方体数,也可以得到正确结果。
通过此题教学,我旨在引导学生发现:
1、只有位于正方体八个角上的那些小正方体是三面涂色.也就是说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块数就等于正方体的顶点数,有8块。
2、两面涂色的那些小正方体,位于正方体的两个面的交界处,但又不在正方体的顶点处。因此,只需要首先确定正方体的某条棱上出现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块数,而正方体有12条棱,然后乘12就可以求得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块数。
3、一个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位于正方体每个面的中心部位,既不在正方体的顶点处,也不在棱上。因此,只需要首先确定正方体的某一个面上出现的一面涂色小正方体的块数,而正方体有6个面,于是可乘得出一面涂色的小积极木块数。
4、最后用总块数—三面涂色的块数—两面涂色的块数—一面涂色的块数=不涂颜色小正方体的块数。
在此基础上,我将此题适当延伸。将数据由“27”变成“64”让学生再次尝试,果然速度及正确率都有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