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优秀24篇)
教案是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的教学工具。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和流程设计。深化教学改革的教案范文,推动教学工作不断创新。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一
科学知识。
1.了解根的形态。
2.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了解根的作用。
能力培养。
1.通过对植物根部的观察,学习观察的要点。
2.通过探究根的作用,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完整植物的图片、不同根系的图片、根尖放大图片、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系图及视频、废报纸、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
问题:为什么要用泥巴保护根呢?根有这么重要吗?
目的:联系生活中的情景,引出本课探究的主题。
二、活动一:观察植物的根。
导入:要了解根的作用,我们先来观察根的外形。
出示带根的草、白菜和葱的图片。
观察:各小组观察根的形态并记录其特征。
交流: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
媒体:先阅读课本资料,然后看一段“植物的根系及其分布特点”视频。
归纳: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延伸:出示一些植物的根,让学生判断这些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理由是什么。
三、活动二:观察根系的分布。
导入: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讨论:大树不容易被吹走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出示一些树根1树根2图片,了解树根分布的情况。
思考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
四、活动三:扎根土壤的秘密。
导入:能设计研究植物是如何扎根土壤的方案吗?
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交流:各小组交流并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表格。
交流:各组汇报实验现象。
归纳: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五、活动四:毛茸茸的根尖。
导入: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
观察:各组选择一种植物的根尖图片,观察并画出简图。
问题:你能用语言描述根尖的特点吗?
猜一猜,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
六、拓展:不同环境里植物根。
导入: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问题: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么特点?
讨论:根据图片进行分析,为什么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会有这些生长特点呢?
归纳: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与其生长环境有关。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而在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少水分,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地下伸长,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七、小结。
科学知识。
1.了解茎的形态。
2.了解茎的一般结构。
3.探究茎的作用。
能力培养。
1.通过观察茎的形态,进一步学习观察的方法。
2.通过探究茎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并尝试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自然的欲望。
通过了解茎的形态和一般结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变色花及其制作视频、不同形态的茎的图片、有断枝的图片、有关记录树干枝条的观察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出示课本插图。
问题:波波发现了什么?
彬彬认为茎里流出来的汁液是根吸收来的水分,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二、活动一: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
导入:出示课前老师做的“变色花”(或课本图)。
猜想:花的红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
观察:切开茎部,观察横截面。思考并记录。
引导: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可能重点会放在花是否变色的现象上。教学时应及时引导学生关注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引导他们发现茎能运输水分这一功能。
交流:各组汇报自己的看法。
媒体:播放“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视频。
归纳:茎能运输水分。
引申:你会做一枝两色花吗?回家试做一朵两色花。
三、活动二:探究茎的其他作用。
导入:出示一些不同形态茎一二三四的图片。
讨论:植物的茎除了能运输水分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观察:大风吹植物不倒的图片。
归纳:茎还有支持作用。
问题:为什么有人说“树怕剥皮”呢?
阅读:出示有关茎运输养分的资料。
归纳:植物的茎还有运输养分的作用。
引申:莲藕的茎是哪个部分?长在地下的茎有什么作用呢?
四、拓展:树干和枝条记录的秘密。
导入: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
波波和琪琪有什么发现呢?
问题:叶片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呢?
五、小结。
科学知识。
1.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2.理解没有太阳、没有植物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能力培养。
1.通过对自然界中叶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叶的作用,尝试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初步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认识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叶和探究叶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有关森林的照片、叶片不同排列的照片、光合作用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
波波和琪琪有什么发现呢?
问题:叶片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呢?
二、活动:观察叶片的排列情况。
导入:出示课前拍摄的叶片排列照片。
问题:这些叶片在排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交流:说说寻找到的叶片排列特点。
讨论:叶片互相不遮蔽的意义。
三、拓展:绿叶的作用。
导入:植物没有叶片会怎么样呢?长期没有阳光照射,植物会怎么样?
媒体:播放“光合作用的过程”视频。
讨论:光合作用的水分、二氧化碳从何而来?
阳光有什么作用?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营养物质会输送到哪里?
交流: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放出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思考:有了光合作用,空气中的氧气会不会越来越多?
四、小结。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二
1、能够参与辩论活动,能写出一篇辩论稿。
2、能够正确理解统计图表。
1、了解科学家采用的多种交流活动,理解交流的含义。
2、知道选择交流方式的标准是符合科学事实、方便别人理解。
3、知道用文字、图表、模型和进行辩论是常见的科学辩论方法。
4、知道怎样辩论和写辩论稿的方法。
1、愿意向科学家学习。
2、愿意就科学问题展开辩论。
3、以中立的客观立场倾听和记录正反两方的意见。
1、了解科学家采用的多种交流活动,理解交流的含义
2、能够在辩论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故事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故事资料,等会请各小组阅读资料上的故事,并讨论下面两个问题:
(1) 公众为什么认为电话是贝尔而不是梅乌奇发明的?
(2) 什么原因造成了故事里出现的那样的局面?
2、学生阅读故事并讨论。
4、教师简单小结,板书课题(交流)。
二、明确交流的概念和交流的意义
1、 讨论:你们认为什么是交流?在科学探究中为什么要进行交流?
2、 学生分组讨论。
3、 汇报讨论结果。
4、 教师小结:交流就是让其他人了解自己想法的任何一种形式。在科学探究中要及时让公众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过程与方法。
三、研究交流的方法
2、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所知道的交流方式列出来,越多越好。
3、小组汇报,并举例说明自己所了解的交流方式。
4、感受口头交流的方式。
(1)让学生描述甲虫的特征,然后请同学识别所描述的甲虫。
(2)让学生讨论一个话题,了解讨论的要点。
5、了解书面交流的方式
(2)海报:使用海报的.形式要注意什么?
(3)图画:运用图画形式交流,有什么特点?
6、师生共同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在生活中要想交流,可以采取很多的方法。概括一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口头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如描述、讨论、电话、辩论等;另一类是用书面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的,如图表、海报、图画、书信、照片、模型等方法。
四、讨论使用各种交流方式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各种交流方式时要注意什么呢?
五、讨论:如何选择交流的方式?
六、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交流的方式有哪些?如何选择交流方式?
二、辩论会:
1、按观点分组。
2、小组讨论,磨合论据。
3、辩论
4、教师点评。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心脏的大小、位置、结构;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根据现象合理猜想,能够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珍爱生命,并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教学材料准备:
1、模拟心跳实验材料:橡胶球、塑料瓶、塑料管、红色的水四种材料;
2、多媒体课件;
3、听诊器、心跳测试记录表、血液循环绘图板、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听诊器,教师问: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通过学生的交流,引入本课研究主题:心脏和血管(板书:心脏和血管)。
2、学生交流关于心脏想知道的问题。根据交流情况,引入下一环节:认识心脏。
二、自主探究,认识心脏。
1、想一想,猜一猜。
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先让学生猜测位置,在猜测中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摸一摸,你的心脏在哪里?试着说一说它的样子。
课件出示心脏模型、位置。
师生交流总结:心脏位于人体胸腔中部偏左。伸出拳头在胸前比划一下自己心脏有多大。
2、摸一摸、听一听。
对照着大屏幕,再找一找自己心脏的位置。摸摸有什么感觉?
学生自己摸摸心脏,感受心跳。
指导正确使用听诊器的方法:将听筒置于耳内,用有膜片的这端放到心脏的位置。没有轮到你的同学可以把耳朵贴近同伴的左胸心脏的位置,静静的感受心脏的声音和节奏。
学生用听诊器听心跳。
学生交流听到的声音,师生共同总结:有规律的、有节奏的一跳一跳的。
3、看一看,做一做。
(课件出示心脏跳动)大家看一看,说一说:心脏是怎样跳动的?学生交流。
师生用手势模拟心脏的跳动,共同总结:(比划)我们把这样叫收缩,这样叫舒张。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板书:心脏收缩、舒张)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大家一起来用手势表示心跳一次。
4、剖一剖,看一看。
师出示猪心脏解剖图,看其内部构造。
小组合作,互相指出同桌的四个腔的位置。
小组交流,在交流中强化四腔。
(一)了解心脏跳动。
1、猜想心跳作用。
学生猜测,交流。
2、师:同学们认为心跳的作用是输送血液到全身,到底是不是?用什么方法验证?
学生交流。
提供实验材料:橡胶球、塑料瓶、塑料管、红色的水四种材料。
小组商讨“设计一个演示心脏跳动的模拟实验”实验方案,并在班内交流。
3、实验补充完善后,分组实验。
小组到前面演示实验,并交流实验结果。
4、师生共同演示实验,在演示中得到理论的提升。最后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心脏的作用:心脏收缩,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心脏舒张,将血液运回心脏。
(二)认识血管。
猜想人全身有几种血管。
通过课件形象揭示三种血管。
理论提升:我们来看人体全身血管图,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叫动脉。(动脉里的血液携带着养料和氧气,一般用红色表示),把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叫静脉。(静脉里的血液携带着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等废物,一般用蓝色表示),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是比头发丝还细的布满全身各处的是毛细血管。(板书:毛细血管)。
学生看完课件,师生共同完成板书:血管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用红笔板画动脉血管,用蓝色板画静脉血管。
【适时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直观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认识三种血管。】。
(三)揭密血液循环。
1、画血液循环图。各小组先想一想,用箭头在血液循环模板画出,血液在人体内是怎样循环流动的,用箭头在图上划出血液流动方向。师巡回指导。
2、学生上台展示,揭密血液循环。
找两个小组的同学说说他们的想法。
师总结:心脏的构造以及血液循环是非常复杂的,同学们能想到这么多,很不简单。
看屏幕电影:血液在人体内到底是怎样循环流动的呢?我们再来看个影片。(课件插播血液循环小电影)看了刚才的资料,结合自己的身体相互说说,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怎样循环流动。
四、测脉搏,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一)感知心跳。
师生交流,除了用听诊器听心跳,你知道还可以怎么测心跳?
找一找身体的那些地方也能摸到这样的跳动?(生:手腕、脖子、头)。
师生共同总结:脉搏是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引起的。所以我们通过摸脉也可以知道心跳的情况。
【有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学生不难猜测出脉搏是因为心脏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二)测心跳,了解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1、测半分钟心跳数,然后将测得的数据乘以2记录下来。
比较数据,找发现。
学生交流:每个人的心跳是不一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心跳的快慢和什么有关呢?
学生猜测原因:可能是因为太紧张的缘故;或许是心情激动。与情绪有关。
师:你在什么情况下还感到过心跳与平时不一样?
生自由回答(激动,批评、看恐惧片等等。)。
师:现在谁能总结一下,心跳的快慢和什么有关呢?学生总结。
提升:人在情绪激动、从事劳动或体育运动时,需要的氧气多,血液循环就要加快,所以心跳就会明显加快。另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状况的人,心跳会有所不同,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的心跳每分钟60――100次。我们学会了摸脉搏的方法,平时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检查自己的健康情况。
【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
2、尝试做一个沙漏。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学具袋中有备)、手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2、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2、看手掌日晷。
(1)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3、做太阳钟。
(1)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
(3)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五
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2.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
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1.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的,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2.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也会改变。
3.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的物体承受力。
4.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1.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2.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使蛋壳的切口尽量平直。
老师准备模型: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蛋壳8个半圆,纸筒24个,两块板(师提前必须预做实验p18)
生准备(1)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高度一样,底部周长一样,纸张一样,图画纸好)(2)带几张纸。
一、认识四种基本图形
1.(出示各种图片或实物)
2.讲述: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四种基本形状构成的。
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
1.谈话:纸是我们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你能想办法给纸张改变一下形状托起一本书吗?
2.学生分组讨论。
3.老师让学生拿出提前做的各种筒形纸。
4.谈话:我们怎么来比较这几种不同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大呢?
5.学生讲述方法。
提醒:比较的时候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的呢?如何比较结果?
6.谈话:我们用书本检测承受力,因为书本可以一本一本地放,,测试时,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书本对纸筒的撞击力,放书本是要对准纸筒中心,以防倾倒,一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不可重复使用,因为纸筒被重物压皱后,承受力大幅度下降,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7.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
纸筒形状
承受力
纸筒形状
预测
实际
三角形
正方形
六边形
圆筒形
8.小结:
三、了解各种形状在生活中的应用。
1.p18图,提问:下面物体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2.讨论: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也是有牢固的形状?
四、拓展。
1.演示(出示蛋壳)薄薄的鸡蛋壳好像弱不经风,猜猜多少本子能将它压塌呢?
2.演示,p18圆筒实验,人站在上面。
(两个演示实验都是先预测老师再演示)
3.看了刚才两个实验,你有什么想法?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六
(一)过程与方法:
1、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
2、尝试做一个沙漏。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师准备: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学具袋中有备)、手表。
一、导入新课。
1、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2、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2、看手掌日晷。
(1)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3、做太阳钟。
(1)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
(3)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七
1、认识常见的矿物。
2、认识一些矿物对矿物分类。
1、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矿物分类。
2、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3、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用科学眼光和探究精神了解发现我们大自然中的矿物。
认识矿物的性质。
区分透明与半透明的矿物。
花岗岩、放大镜、《科学材料袋》、纸、彩笔、矿物、食盐、挂图、岩石标本、小刀、铜钥匙、玻璃。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观察花岗岩的矿物组成。
1、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谁能说一说,花岗岩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教师引导。
3、提出要求:a、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b、把你新的发现用彩笔绘出来。
4、学生分组观察(画图描述花岗岩颜色,颗粒等方面的特点)
5、学生代表发言,师生共同交流。
6、归纳:花岗岩中有白色、肉红色、黑色的颗粒。
7、教师用科学术语解读:“花岗岩”
(二)认识常见的矿物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矿物岩石标本,学生分组观察。
2、问题:你们看到的'是什么矿物?
3、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
4、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矿物标本。
5、教师发问:“你知道哪些矿物?”
6、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第二课时
(一)观察研究矿物的特征
1、师述:现在各小组讨论,还想从哪些方面来认识矿物?各组拿出方案。
2、学生分组制定观察矿物性质的方案,教师巡视引导并参与讨论。
3、学生代表介绍本组探究方法。
4、教师评价并引导,修改造作细则。
5、教师巡视,学生向由探究并及时交流。
6、教师提示(安全教育);如何用铜钥匙,小刀刃,玻璃的硬度来判别矿物的硬度。
(二)交流矿物的性质。
1、分小组汇报各自的探究成果。
2、组织学生互相和补充。
3、教师评价和小结。
(三)了解矿物的用途。
1、教师提问:a、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
b、工农业生产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介绍。
(四)总结
1、学生代表(以小组为单位)谈学习收获和对自己的评价。
2、作业:查阅有关“矿物岩石”的科普资料。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八
1、能够与小组同学一起,参与设计房子,会计算房子的用料。
2、能够与组内同学密切合作,建造房子。
1、了解古代房子和现在房子的特点。
2、知道设计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
1、体会造房子的艰辛和快乐。
2、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
设计并建造房子
设计房子
1、有关建造房子的材料、绳子、纸张、木棒、透明胶带等
2、有关各种房子的图片
一、导入
1、人们居住离不开房子,你知道房子有哪些不同的类型么?
2、欣赏一些不同类型的房子,说说它们都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3、如果让你来建造一幢房子,你会建成什么样子。板书:造房子。
二、学习新课
1、初步总结房子类型,看书上的图片,分析。
思考问题:古代房子和现代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学生谈论,汇报
2、探究造房子的原理
(2)学生谈论,罗列,汇报
3、造房子活动
(1)我们造房子可以用的'材料(提示:我们建造的是房屋模型,所选材料的可行性)
(2)分析材料
怎样把可用的材料变得更结实(结合《折形状》所学的知识)
怎样连接这种材料(结合《搭支架》所学的知识)
(3)分析书上的图,你从图上能学到什么经验?
学生讨论,汇报
4、动手操作
分小组自由搭建,教师巡视指导(提示:模型不宜过大)
5、评比,总结。
三、总结
总结全篇活动
欣赏各种建筑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九
(一)教学内容分析。
《浮力》一课处于科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浮与沉》中的第五课。前四课对初步认识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为本科对浮力的认识与测量打下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浮与沉》中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浮沉与什么因素有关、橡皮泥在水中的浮沉、造一艘小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认识到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对定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做好了铺垫,并能促使学生探索浮力的大小。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说明。
本课将以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对浮力学习的兴趣。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自觉组织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经多次多种实验,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得出的结果。
(四)技术准备。
实验材料:水槽、烧杯、量筒、测力计、小木块、泡沫块、小滑轮、细线。
演示材料:课件。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通过实验测量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浮力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实验与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浮力的学习与实验测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浮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所收到的浮力。
难点:理解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收到浮力,通过物体下沉的排水量分析物体下沉过程中浮力的变化。
(一)导入。
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出曹冲利用水中的浮力称象。提问:什么是浮力?
(二)学习新知。
1.感受浮力。
把泡沫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观察泡沫块在水中的位置,用手指轻轻地慢慢地往下压,感受水通过泡沫块传来的阻碍。(小组学生轮流试验)。
学生回答:什么是浮力?(引导学生回答)。
总结:水阻止物体下沉的力是浮力。
2.测量浮力的大小。
1)学生思考:怎样测量浮力的大小?(每个实验小组提供滑轮、水槽、测力计、量筒、细线等实验器材)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测量浮力。
2)总结学生给出的方法,与原设计的方法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测量实验。
a)先用测力计测量泡沫块受到的重力大小并记录。
b)然后,将滑轮固定在烧杯底,细线通过滑轮连接泡沫块和测力计(如图1)。
c)接着,轻轻拉动测力计,让泡沫块分别处于小部分没入水中、大部分没入水中、全。
部没入水中三个状态。当泡沫块处于任一状态时,分别记录测力计的度数和量筒量得的泡沫块入水排开的水量。
图1。
3)根据课本给出的图示(图2),列出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重力+拉力。学生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对泡沫块处于不同状态所受的'浮力的大小进行计算。得出浮力的大小。
图2。
4)实验小组测量小木块各个沉没状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实验结束,各小组报告测量和计算所得的浮力大小。
5)提问:物体沉没过程中,排水量的变化是怎样的?(物体逐渐下沉,排水量越来越多,物体完全没入水中后,继续下沉,排水量没有继续增加。)。
6)总结:物体浸入水中部分越多,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后,浮力大小不再改变。
(三)巩固新知。
学生课下测量大小不一的泡沫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并记录下来。
三、板书设计。
浮力。
浮力:水阻止物体下沉的力是浮力。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十
3、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知道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3、会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仪。
1、在研究光怎样行进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2、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通过制作小孔成像仪,形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一、朗读科学小诗,渲染学习气氛。
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朗读黑板上的这首小诗:是谁,
为花儿披上斑斓的舞衣?是谁,
把山林点染得青葱翠绿?是谁,
将七彩虹桥架上蓝天?……是谁,
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2.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3.谈话:每当我们朗读这些科学小诗的时候,大家就想接着写下去,做一回小诗人。下面就让我们接着写下去,每小组选出你们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会儿全班交流。
4.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色彩斑斓的光的世界吧!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十一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编写人员:第一单元:浙江宁波奉化市居敬小学张素珊第二单元:江苏徐州铜山茅村实验小学王芳第三单元: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新兴学校董茂娉第四单元: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曾小红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站前学校方靓2008年2月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第三单元宇宙1地球的卫星――月球2月相变化3我们来造“环形山”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6在星空中(一)7在星空中(二)8探索宇宙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一天的垃圾2垃圾的处理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分类和回收利用5一天的生活用水6污水和污水处理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三、放大镜的特点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四、小结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板书设计:放大镜构造:镜架、镜片(凸透――“凸透”镜)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用途:……教学后记: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2、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教学重点】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教学难点】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奇特的身体构造1、科学家故事或多媒体课件导入:师:在地球上有一个庞大的昆虫家族,它们种类数量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特殊的身体构造与特有的生活习性,由于它们个头太小,常常被我们忽略。但有一些执着的研究者,他们常与这些小家伙为伍并以观察它们的生活为乐。比如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用整整一生的时间在田野里对昆虫进行观察,发现了许多昆虫的趣事,写出了著名的《昆虫记》。现代的研究者运用更为先进的摄影设备对昆虫世界进行拍摄,让我们来看看摄像机镜头下的奇妙的昆虫世界吧!(师播放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2、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1)师:昆虫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把你们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2)分组观察: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3、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1)师:(待学生观察得差不多不再有兴致时,发给每组至少两个放大镜。如果每个学生自备的,可事先让材料员收起来,等观察时再发给大家)这些家伙比较小,让我们用上放大镜,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同样把你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2)交流观察发现: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组的观察发现。通过观察发现,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研究昆虫世界的兴趣。教师事先也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昆虫资料,在学生交流时用以补充。二、昆虫的生活习性1、阅读第6页观察实例: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2、课外观察实践:选择一种昆虫作为你们的'观察对象,看看它们是如何吃食、活动、筑巢……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供观察的昆虫(供参考):苍蝇、蚊子、蝴蝶、蚂蚁、蟑螂、蚱蜢、蚜虫、瓢虫、蜜蜂……(为使学生能坚持观察,可在科学活动室内布置一个“昆虫世界”,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的观察发现和课外阅读的摘抄进行展示,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识,而且小组间的竞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果条件好的话,可以在网上开辟一个这样的空间。对于学生的发现和成果老师因及时进行表扬或展示,及时的反馈有助于让学生保持持久的研究热情。)板书设计: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由小眼组成触角――形状结构各异足――密布细毛,有钩爪……实践活动:借助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生活教学后记: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过程与方法: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3、自制食盐等晶体。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2、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教学重点】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难点】制作晶体。【教学准备】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教师演示器材: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教学过程】一、观察美丽的晶体1、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上节课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小小的昆虫,今天我们要运用放大镜来看一些物质。糖、盐、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质,首先请你在科学记录本上画一画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物质糖盐味精记忆中放大镜下2、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借助放大镜观察糖、盐、味精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将放大镜下的颗粒形状画在科学记录本上。(也可画在书上第7页方框中)3、关于晶体交流借助放大镜观察到的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形状。(食盐和白糖都是立方体状的颗粒,味精是柱状的颗粒。)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阅读第8页关于晶体的内容,欣赏第8页各种晶体的图片。老师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晶体图片让。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十二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2、能够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3、能够就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提出假设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1、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2、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
2、建立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用途的意识。
知道动滑轮、定滑轮各有什么作用。
组装滑轮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准备:滑轮、铁架台、钩码、线、测力计
1课时
一、集中话题
1、有谁做过升旗手。
2、能告诉我,你升旗的时候是向下用力还是向上用力的呢?
3、为什么向下用里,国旗却会向上走呢?
4、讲解滑轮的概念。
二、探索和调查
1、你认为一个滑轮应该有哪些部分构成?
2、出示滑轮,讲解各部分名称。
3、讲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4、定滑轮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改变用力的方向,还能帮我们省力吗?
5、动滑轮又有什么用呢?
6、学生选择研究动滑轮还是定滑轮。
7、讨论实验。
8、交流、改善实验。
9、实验、记录、交流、小结。
10、要想做到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可以怎样做呢?
11、讨论。
12、实验验证。
三、回顾和解释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十三
1、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
2、能够尝试设计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1、知道什么是质疑。
2、知道质疑的内容有哪些。
3、知道科学不能弄虚作假。
1、敢于质疑别人,勇于接受别人的质疑。
2、形成注重真实的科学品质。
3、乐于发现问题,进行质疑。
1、知道什么是质疑,也知道哪些内容值得质疑。
2、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解释、取证方法做出分析,能够尝试设计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一课时
一、复习“交流”知识,知道“质疑”及其意义
2、学生思考
3、引导:正因为交流有这样多的好处,所以我们强调大家要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倾听不仅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维,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对交流的人给予尊重和帮助,对他的交流内容是否注重事实和证据进行科学的质疑。(板书课题)
4、提问: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质疑这个词,你能说说“质疑”是什么意思吗?
5、学生发表意见。
二、引导学生了解“质疑”的几个方面
2、学生思考回答。
3、同学们对他们的假设、设计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4、刚才你们对这些实验设计的不同见解,就是“质疑”。
5、引导:想一想,你们刚才的质疑针对的是哪一方面?
7、学生回忆、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8、引导归纳:那么谁来说说,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质疑?
9、师生共同小结:质疑应从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探究问题是否具体明确、得出结论的证据是否充足合理、做出的解释是否可靠等方面入手。
三、巩固运用
2、学生小组内交流想法并向全班汇报。
3、小结
4、引导:谁能为马小虎同学的这项科学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帮他完成自己的心愿?
5、学生讨论交流。
6、引导:假如你是马小虎,经过大家的质疑、帮助,你将怎样调整研究方案?
7、学生思考交流。
6、布置作业
请你回家后,参考刚才的实验方案,想一想,如果你来对全校六个年级中各选一名同学就同样的饮水量问题进行调查,你应该怎样做呢?把你的设计写成研究方案。
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十四
1、知道保护矿物资源的重要性。
2、理解保护矿物资料的重要性。
明白矿物资源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减减少。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认识到矿物资源正在日益减少。
调查家庭,学校的资源消费情况。
教学挂图(文本插图)、影象资料、笔、纸……。
1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
1、师述:通过两节课的观察研究,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矿物。
2、提出问题:举例说明矿物岩石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先分小组交流,再全班师生共同交流。
4、教师归纳学生发言,并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二、认识矿物开采,了解矿物资源的紧缺。
1、讨论题:矿物是怎样被开采出来的?
2、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师生互动研讨)。
3、教师介绍矿物的`开采过程(学生补充)。
4、继续讨论:如果矿物资源开采用完,将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5、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归纳小结。
6、分组讨论: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学生相互交流意见,教师巡视倾听)
7、教师归纳小结。
(四)拓展延伸。
1、继续查阅有关矿物岩石的科普资料。
2、将有关“矿物岩石”标本的知识和教师,家长及同学课后交流。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十五
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十六
1、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
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3、能够对两种传动方式进行比较。
4、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方式。
1、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
2、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
3、了解自行车是怎样传动的。
4、认识玩具和常见机械的传动装置。
1、乐于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
2、能够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传动方式。
自行车、齿轮、链条、皮尺
1课时
一、集中话题
1、你们知道自行车为什么会向前进吗?
2、交流。
3、比较两种自行车的差别。
4、重点观察现代自行车。
5、让学生交流使自行车向前进的动力来源。
6、教师讲解部分结构,齿轮、链条。
二、探索和调查
1、自行车是如何利用齿轮和链条行进的,请学生画出示意图。
2、展示、交流示意图。
3、制作链条传动的模型。
4、展示制作的模型。
5、讲解链条传动的概念。
6、让学生解释,链条传动需要哪些基本构件。
7、让学生说,链条传动的'作用。
8、如果没有了条,两个齿轮之间可以构成简单机械吗?
9、出示齿轮传动装置。
10、讲解齿轮传动的构成和名称。
11、比较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区别。
12、观察传动装置的正转和反转。(大轮带小轮和小轮带大轮的区别)
13、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在生活中分别适用于什么地方。
三、回顾和解释
1、研究自行车蹬一脚踏板,后轮转几周。
2、量量自行车车轮转一圈,在地上行进多长距离。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十七
科学概念: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
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
教学过程。
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1、引入。
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学生讨论推测)。
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讨论。
(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预设: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同时也能比较出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区别)。
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3、交流: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预设: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板书设计。
空气的热胀冷缩。
受热体积胀大。
空气热胀冷缩。
受冷体积缩小。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十八
本课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研究透镜》,教材安排循序渐进,以一系列既贴近生活,又引人入胜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以及透镜的奥秘,为以后学习光学的其他知识做好准备。
这节课以《三毛流浪记》里的情节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希望主动探究有关光的折射现象的知识,通过目测和手摸的方法,先了解透镜镜片的形状特点,之后再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进一步发现有关透镜的奇妙现象,进而引起学生的疑问:为什么光线通过透镜就会产生这些奇妙的现象?在寻找到原因就是光的折射之后,进一步的疑问就会出现: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折射?通过利用自制教具“黑盒子”的演示,学生就能直观的观察到折射的实际情况,从而为学生对光的折射方面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提供帮助。甚至可以激发起学生自己制作教具学具方面的兴趣,使学生的探究变被动为主动。
1、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
2、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
3、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可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
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制作简易望远镜。
凸透镜、凹透镜、烧杯、水、铅笔、实验报告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前几天老师看了一部老电影《三毛流浪记》,其中有一个情节非常有意思:三毛流浪到一条小河边,正好肚子很饿,抬头看见河水里有几条鱼,三毛就决定捉几条鱼烤着吃,正好小河边有一根鱼叉,三毛就拿起鱼叉向水里的鱼叉去,但是三毛左叉叉,右叉叉,前叉叉,后叉叉,结果连一片鱼鳞都没叉到。
2、提问:三毛为什么叉不到鱼?他犯了什么错误?要想叉到鱼,三毛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3、学生回答。
4、讲解:三毛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鱼叉叉的位置不对!(出示幻灯片)当光线经过鱼身体的反射进入到三毛眼睛里时,光线在水和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了弯折现象,但是三毛不知道啊,他还是用鱼叉顺着直线方向向鱼叉过去,结果可想而知,鱼是肯定叉不到的。所以三毛应该做的是在看到的鱼位置的后方一点的位置用鱼叉迅速的叉下去,这样才能叉到鱼。
5、讲解:其实,三毛叉鱼这件事讲到了我们科学上一个有关光的特别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那什么叫光的折射现象呢(出示幻灯片)?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我们现在就可以体验一下光的折射现象。(展示装水的烧杯和铅笔,将铅笔插进水里,从上面和侧面观察水中的铅笔,体验光的折射现象)。
6、学生操作,体验光的折射现象。
7、讲解: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还有很多,但是最典型的是透镜。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出示幻灯片:课题),了解透镜的知识。
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
1、谈话:透镜一般分为两大类:凸透镜和凹透镜(出示幻灯片)。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凸透镜和凹透镜,请大家经过目测和手摸的方法,观察它们的镜片有什么特点?并将观察结果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2、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4、小结:凸透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出示幻灯片);凹透镜的镜片中间薄,边缘厚(出示幻灯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透明(出示幻灯片)。但是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却并不是唯一的,只要符合上面所说的特点,就都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出示幻灯片)。
三、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1、提问:大家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各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谈话: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找到。请大家打开课本第24页,仔细阅读这三组实验的操作方法(出示幻灯片),并且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同时,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完成实验,我还有几点小提示给大家(出示幻灯片)。
4、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实验1:用透镜观察物体。
实验2:尝试用透镜在纸屏上成像。
实验3:尝试用透镜聚光。
5、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出示实验报告单的幻灯片,并出示结果)。
6、提问:光线通过透镜产生的现象奇妙吧!是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呢?
7、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光线通过透镜时发生了弯折。
8、提问:发生了怎样的弯折呢?
9、演示实验:揭示光线通过透镜时的弯折现象。(自制教具)。
四、制作望远镜。
1、谈话:透镜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你能举出例子吗?
2、学生讨论交流:近视眼镜、老花镜、放大镜、望远镜等(出示幻灯片)。
3、谈话:同学们好像对望远镜最感兴趣嘛,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制作一个简易的望远镜(出示幻灯片)。
4、指导学生制作望远镜(阅读课本第25页,出示幻灯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位置)。
5、谈话:如果凸透镜和凹透镜位置反掉了,或者是透镜拿错了,两个都是凸透镜或者两个都是凹透镜(出示幻灯片),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
五、课堂小结。
这次校际教研的主题是“自制教具提升课堂活力”,我就从自制教具这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反思吧。
本课中使用到自制教具的地方是在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找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之后,这个时候学生往往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光线通过透镜就能产生这些奇妙现象呢?为什么穿过玻璃就不行呢?如果能够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光线通过透镜后的行进路线(穿过凸透镜会聚,穿过凹透镜发散),学生就能一下子发现最根本的原因。于是我就设计了这个“黑盒子”的教具,(介绍“黑盒子”的构造以及各个位置的功能),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教具的使用,使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尤其是光线通过透镜时的折射现象的理解有所帮助。
这次自制教具的使用其实也是一种尝试,在实验的过程中肯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想,通过不断的尝试,我们一定能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自制教具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服务,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
谢谢!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十九
1、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重视精彩句段积累、仿写。
3、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积累优美词句,体会文章精彩之处。
2、赏析精彩句段,培养多角度思维的习惯。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本,采用“预习,发现问题”的学习方法,将预习时的整体感受、精彩积累和提出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猜测回答写在本子上,供老师备课参考。
教师:在看过学生的预习本,了解学生的困惑和认识状况的前提下备课。准备投影、电脑及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
导入。
法语中有“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的说法,它是从布封的名言“风格是属于个人的”引申而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马》,就体现了“文如其人”的风格,让我们大声地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化的科学小品,去感受人性化描写的艺术魅力。
朗读。
两人或四人一组,互相读、听找感觉。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小结。
学生谈读的感受。
教师总结朗读全过程。
积累、仿写、感悟。
背诵你最喜欢的三句话,仿写其中的一句。
记住你最喜欢的一段,说说理由。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二十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
(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4、做一个潜望镜。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3)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
5、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六、作业设计。
万花筒的'制作。
七、板书设计。
2.4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车反光镜:凸镜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光的路线图。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二十一
1、学会本课4个生字,掌握戈壁清晰介绍边疆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了解白杨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高尚品质。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理解白杨树与建设者形象美的实质,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重建与再现课文中的语言美,即能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
(一)教师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真阅读课文,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一)重点。
1、理解爸爸介绍白杨的话。
2、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二)难点。
体会爸爸借白杨来表白什么?
(三)疑点。
1、爸爸为什么接孩子到新疆来念书?
2、爸爸为什么要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爸爸在表白什么?
(四)解决办法。
1、图文结合,让学生感知白杨的形象美,重点品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进而感悟白杨的品格美,并说一说爸爸与白杨树有什么共同点。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理解和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自己解决问题。当学生的思路阻滞时给予疏通,认识模糊时给予点拨,表达不畅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在讨论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谁见过白杨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描绘大戈壁和生长在那里的白杨的;把爸爸谈论白杨的话画下来,试着自己理解。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齐读、抢读、开火车读、扩词读等多种方式把生字词读熟,记牢。
(2)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纠正字音。
(三)再读课文。
看看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第二课时。
(一)图文结合,感知白杨树的形象美。
1、(看录像)茫茫戈壁,铁路沿线一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
2、学生尝试说说大戈壁上白杨树的形象(理解高大挺秀)。
3、大戈壁有什么特点?(抓住浑黄一体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等词句来理解。)。
4、讨论:在荒凉的大戈壁上,铁路沿线为什么有许多白杨树?在这荒凉的大戈壁上,白杨树为什么还生长得这样高大挺秀,说明了什么?(遮挡风沙,护卫铁路,说明这儿需要白杨树,白杨树就在这扎根。)。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l-3自然段,体会大戈壁的苍茫荒凉和白杨树的高大挺拔,要读出对白杨树的喜爱、崇敬的感情。
(二)重点品读、感悟白杨树的品格美。
1、出示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2)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3)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2、学生自由品读后逐句交流:先读,再说为什么这么读。
通过读读议议感悟白杨树的品格:高大挺拔、适应性强、坚强不屈。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句话,把白杨树的品格美和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三)再次研读,领悟建设者的人格美。
1、过渡: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2、引导读孩子们知道的内容,再推想孩子们不知道的是什么。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工作,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上学,不知道新疆是个怎样的地方。
3、孩子们不知道的,你们知道吗?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爸爸妈妈到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新疆。爸爸把孩子们接到新疆念书是想让孩子们从小适应那里的环境,长大后接自己的班,把新疆建设得更好。
4、你们已经理解爸爸的心了,再来读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有没有觉得话中有话?重点挑一句研究一下话里边包含的意思。
5、学生各自独立研读后全班交流:先说说研究哪句,再说说研究成果。
研究第一句的:爸爸希望孩子们像白杨树一样做个正直、高尚的人。
研究第二句的:爸爸希望孩子们像白杨树那样,哪儿需要他们,就到哪儿去工作、生活。
研究第三句的:爸爸希望孩子们到新疆后能像白杨树一样不畏艰难。
6、再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把爸爸含在里边的深情也读出来。
(四)开启心扉,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
此时此刻,你想对白杨树以及像白杨树一样的祖国建设者说些什么呢?自选一个角度,以我心中的白杨为题,把心中的所思、所感写下来。
举例:
1、赞美我心中的白杨,他们远离故乡,在他乡生根、发芽;赞美我心中的白杨,漫漫黄沙吹走了他们的青春年华,却吹不走他们的挺拔、坚强。
2、看着一棵棵白杨树,我想到了西部的开发者,为了让荒凉的大西北变成绿洲,他们毅然奔向那里,他们就是我心中的白杨。
(五)读最后一段话,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提示:可以用提问题的方法加以理解。比如,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爸爸沉思孩子们是否能在新疆生根、发芽、成长,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想到孩子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也一定会像小白杨树那样在边疆茁壮成长,因此,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六)总结全文。
1、这篇文章表面写白杨树,实际上写的是谁?(实际上写的是爸爸和新疆的建设者。)爸爸与白杨树有什么共同点?(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
教师说明:借助白杨树来写新疆建设者,这种方法叫借物喻人。
2、谈谈学了课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指导书写,巩固字音,记忆字形。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疆字。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从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课文结束。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二十二
本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这是一节通过测量的方式,发现科学规律的探究课。教材从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层面,要求学生对他们发现的问题,想出证实的办法;第二层面,运用测量的方法,对学生的推测进行验证;第三层面,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实验中教师组织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使测量的数据更精确。在研究摆的摆动快慢和摆锤重量、摆绳长短、摆动幅度是否有关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起到“扶、引、放”的作用。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通过三个实验,不断强化学生对实验变量的控制,对实验数据及结果作出科学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本课的特点是经历一个验证猜测的科学探究过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学生们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出了影响摆的快慢的有关因素,在猜测过程中学生们的原有认知发生了矛盾,有的认为有关系,有的认为没关系。从这里开始就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认真思考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实验后的数据分析都是学生们极其感兴趣的。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分析误差成为本课的亮点。也是五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导向。
一、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实验。
验证——收集数据——表达与交流——总结归纳”等探究活动,经历改变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长短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过程。
二、科学知识。
1、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2、运用对比实验,在实验中控制不变条件,保证研究问题的准确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得到精确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的,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并且根据自己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得越快。
一、教学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礼物,大家认识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和它交朋友。
2、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也像它一样运动的?
3、(课件依学生举例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种装置。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程“用教材教”的理念,本课对《用摆计时的钟》、《测量摆的快慢》两课时进行整合,为了在一课时中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我们侧重与学生个人及生活经验相联系,不完全依靠教材安排活动,舍去发《用摆计时的钟》中有关“观察钟摆”这部分内容,将该课中“问题与思考”并入《测量摆的快慢》一谭进行教学。
二、认识摆,了解摆的结构。
1、演示讲解:像这样一条细线上挂着一个小重物,就做成一个简单的摆。(板书课题)。
2、不要看它很简单,其实它隐藏着很深的科学道理呢!让我们来听听这位新朋友怎么介绍自己的。
3、认识:摆线、摆锤、摆角(出示课件)。
三、研究摆,提出探究问题。
1、谈话: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摆玩玩,下面分小组组装一个摆。
2、提问:你们能让摆摆动起来吗?(学生练习操作,体验摆动时不加外力)。
3、交流讨论:怎样记录算一次?(学生讨论,明确摆摆动次数的计数方法)。
4、谈话:你们想不想测自己的摆,10秒钟摆了多少次?
5、根据小组汇报的情况,填写各组测得的数据。提问:这组数据是刚才各组的摆10秒摆的次数,面对这组数据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发现10秒内,不同的摆摆动的次数不同,从而提出为什么摆的快慢会不同的探究性问题。)。
[设计意图]从正确的操作实验方法入手,收集10秒钟各组摆摆了几次,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有利于创设一个充满张力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极大兴趣。
四、做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
1、谈话:为什么各小组在相同的时间内所测得摆的摆动次数不同?你们认为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推测:摆锤重量、摆绳长短、摆角大小,师即时将这三个因素板书)。
2、讲述:刚才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猜测,这三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摆的快慢,怎样才能知道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生:实验)。
3、提问:如果我们要研究摆锤这个因素,可以怎样设计这个实验?
4、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研究对象,设计实验计划。
5、小组设计实验计划,汇报交流。
6、每种实验至少要做几次?
7、提问:为了节省时间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可以怎样改进实验?
[设计意图]科学课提倡“想好了再做”。有了可行的探究的计划,学生的探究活动才有确定的指向性,需要学生自己思考的不能“代办”,需要明确指出的,一定要说清楚。
五、实验验证,交流探究成果。
1、谈话: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很好,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出示课件: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
2、分组实验,验证假设。(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学生拿实验记录表到实物展示台前进行汇报,交流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4、谈话:摆的快慢是不是真的与摆长有关呢?我们全班进行一次集体研究,请各组来取摆。(发给各组长短不同的摆)由老师来计时。(学生计数)。
5、各组汇报10秒钟内摆摆动的次数。并依次把摆挂在黑板上,请大家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摆越长摆的越慢,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6、引入伽利略的故事。
[设计意图]测量摆的快慢实验是训练学生观察、比较、记录等科学方法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思维能力的一个极好的落脚点。在对比实验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借助工具去测量,利用自己的感官去区分判断,意识到收集真实有效数据对得出正确结论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交流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六、全课总结。
1、谈话:请同学们回忆我们这节课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研究)。
2、体会与收获。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二十三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教学难点】。
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稍大金属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阅读课本p62上图和文字,并作出预测。师出示上节课的实验单摆再次演示。
3、小结:摆长不等同与绳长。
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
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15秒内摆动的次数。记录表见课本p62。
3、反馈数据。
4、思考: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种变化呢?
5、师问: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的快慢有影响吗?
6、小组三次实验并记录金属片挂在上、中、下处时,15秒内摆动的次数。
7、反馈数据。
8、解释变化原因并小结。
三、做个钟摆:
1、提出要求:利用刚才的材料,我们能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钟摆吗?
2、板书课题:做一个钟摆。
3、小组尝试调整制作。
4、请成功的小组展示钟摆。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管教案篇二十四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
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学过程】。
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
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确,所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凹面持平。)。
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教材第8面)。
3、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