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吸水的纸(优质15篇)
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考虑教学的连续性和逻辑性,确保教学步骤的合理性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先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的目的明确请大家仔细研究以下教案范文,尝试从中获得教学设计的灵感。
幼儿园教案吸水的纸篇一
内容与要求:。
1、了解磁铁的名称和可以吸住铁制品的基本特征。
2、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问题。
3、重点和难点:探索磁铁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的操作用具:磁铁、各类铁制品(大头针、曲别针、铁钉、铁丝、铁片)、非铁制品(塑料勺子、积木、雪花片、纽扣、泡沫、硬)每人一份。
2、放有雪花片和曲别针的筐(每桌两筐)。
3、教师演示用具:磁铁、垫板、别有曲别针的娃娃纸片。
过程与指导:。
一、摆弄操作。
老师:请你把筐里的东西分成两堆,分的时候要用到这东西指磁铁),你去试试。
——由于上次活动的开始,老师指导语过于的含蓄,出现了许多与“磁铁“无关的操作现象,使得孩子走了一些弯路,降低了集体教学的效率。因此,本活动的开始,直接引入磁铁,使孩子立即对当前的学习对象进行关注,大大减少了教学上的麻烦。
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
在活动中,由于我的指导语的暗示,大多数的孩子都用磁铁(尽管孩子都叫不出它的学名)把东西分成两堆,有1个孩子按大小分,有2个孩子按材料质地分,有1个孩子按长短分,终因材料的不规则,而无法进行,于是,抬眼看同伴,便拿起磁铁,立即被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现象吸引住,从而信心倍增,很快,也将材料分成了两堆。
二、协调交流。
讨论: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
老师(小结):用这(磁铁)可以将筐里的东西分成两堆:能被吸住和不能被吸住的。这东西叫磁铁,它能吸住铁的东西。
三、迁移验证。
找一找: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铁做的?你怎么知道的?
——上次的研究活动表明,孩子更容易记住“吸铁石”,而不容易记忆“磁铁”,所以,这里让孩子有反复使用“磁铁”这个学名的机会,如,孩子说:门把手被磁铁吸住,它是铁做的。孩子在寻找过程中。,既验证了磁铁的特征,又记住了“磁铁”这个名字。
在活动中,有半数的孩子似乎都知道:能吸住铁的东西,就叫“吸铁石“,于是,他们很不容易记住“磁铁”这个学名。在寻找“铁做的东西”的过程中,当孩子们欢呼“这是铁做的”,我就问“你怎么知道的?”孩子大多回答“因为它被磁铁吸住了”,如此反复多次,孩子就记住了这个比较陌生的名字。
四、迁移运用。
1、游戏:找别针。
老师介绍:曲别针掉到雪花片筐里去了,请大家帮老师一起找曲别针,看谁找得快、找得多。
——孩子在混有曲别针的雪花片筐里,挑选别针。在活动中,有的孩子一开始没有想到用磁铁,而用手拣。当看到同伴使用时,立刻仿效,果然方便得很,于是兴趣大增。
2、游戏:小动物跳舞。
将立体人物别上回形针放在垫板上面,用磁铁在垫板下面移动,让人物跳起舞来(也可以准备更丰富的磁性玩具,如:塑料盒里小鱼游、小纸棍里红旗升等等)。
——这些游戏可以放在区角学习中。
幼儿园教案吸水的纸篇二
生活中什么东西会旋转?各种车轮的轮子、方向盘、,教室里的时钟,游戏时玩耍的陀螺、呼拉圈、飞盘等等――在我们的身边各种各样的旋转现象随处可见。当孩子在水杯中不停转动筷子搅拌糖水的时候,当孩子玩着各种各样会旋转的玩具的时候,他们睁大双眼,他们的眼中充满热情。他们的发现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有这么多我们成人所忽略的现象。因此,结合刚刚开展过的“有趣的旋转”这个主题,设计这个综合活动“旋转乐园”,引导孩子到各个领域中,去感受那奇妙的旋转世界。
1、语言领域:熟念儿歌《转圈圈》,认识汉字―转圈圈、陀螺、风车。
2、科学领域:通过探索发现,知道旋转必须是在有外力的情况下才能产生。
3、艺术领域:
(1)学习运用肢体语言表现旋转的动作,并能借助辅助材料创编一些旋转的动作。
(2)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会旋转的玩具。
4、谈话: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
1、环境设置:旋转乐园――里面有字宝宝的家(含字卡,图片,图片上面有儿歌)、音乐河(圆舞曲的录音、圈圈,彩纸条)、旋转玩具之家(陀螺、溜溜球、呼拉圈、竹蜻蜓、风车等)、开心屋(供幼儿操作的纸杯,小棍子,剪刀,彩纸条等)
2、知识准备:幼儿已对旋转的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认识汉字“旋转乐园”。
1、师幼站在门口,然后老师出示字卡“旋转乐园”: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你们看,是什么地方啊?(旋转乐园)师幼一起,来到旋转乐园。
2、到字宝宝的家做客,认识汉字:转圈圈、陀螺、风车
3、师幼一起来到音乐河,引导幼儿大胆进行创编旋转的动作。
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借助辅助材料创编一些旋转的动作。
4、师幼一起旋转玩具之家。谈话: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这些旋转要在怎样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引导幼儿结合玩旋转玩具时的过程想一想)
5、大家一起来到开心屋: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些旋转玩具吧!
(1)向幼儿介绍各种操作材料,引导他们想一想: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做些什么?
(2)幼儿动手操作。
6、小结:今天到旋转乐园玩,小朋友开心吗?(开心)你们都玩了些什么?(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7、结束:把我们做的旋转玩具送给我们的客人老师吧!
幼儿园教案吸水的纸篇三
体育是使人的身体健康成长和增强体质的教育。
学前儿童体育是指遵循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意义
1、学前儿童体育关系到未来的国民体质;
2、学前儿童体育是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特殊需要;
3、学前儿童体育是实施各育的物质基础.
(一)保护学前儿童的生命与健康,锻炼身体,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正常生长发育。
(二)发展学前儿童的基本动作,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
补充
(1)促进身体生长发育;
(2)发展力量、速度、耐力、平衡、协调和灵敏等身体素质;
(3)促进幼儿不断改进走、跑、跳、投等基本动作的质量;
(4)获得有关的粗浅知识,促进智力水平;
(5)培养勇敢、果断、灵敏、灵活、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等
(一)创设良好的生活条件,科学护理幼儿的生活;
(二)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
(四)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五)幼儿体格锻炼;
(六)做好卫生保健工作,注意幼儿安全;
(七)重视幼儿的心理卫生。
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途径
(一).创设良好的的生活条件,科学护理学前儿童的生活。
1.合乎卫生要求的房屋与场地.
2.合理的营养和膳食。
1.充足的睡眠2.合适的衣着
(二)制定科学的生活制度、
1.生活制度是指什么?
生活制度是指科学的安排人的生活中主要活动的顺序和时间。
2.为什么要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一)人体的生理活动有一定的节奏性,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幼儿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有节奏的活动,建立大脑皮层的动力定型,减少神经细胞不必要的消耗。
(二)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使幼儿的生活有条不絮,培养其独立性。
(三)开展多样的体育活动
1.体育活动的内容
(1)基本动作
走、跑、跳跃、投掷、攀登、钻爬以及发展这些动作必须具备的平衡能力。
(2)基本体操
徒手操、轻器械操、模仿操
(3)队列队形练习
战队、变队,转身、散开、集合。幼儿在这些练习中,逐步养成在集体中使自己动作和集体协调的能力和习惯,并能很好的发展空间知觉。
(四)进行专门的体格锻炼
1、锻炼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渐进性、经常性、多样化、个别对待。
2.幼儿体格锻炼的途径
(1)专门的体格锻炼,又称三浴锻炼。
(2)日常生活中的锻炼。
(五)做好全面的保健工作
(一)制定全面的卫生保健工作制度。
(二)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要协同完成保健工作。
学前儿童体育的方法
第一、讲解演示
第二、实际练习
第三、情境表演
第四、感知体验
第五、榜样示范
谢谢!
幼儿园教案吸水的纸篇四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纸的吸水》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通过实验比较水滴在不同纸上的结果,能进行简单地实验记录;
3、增强对实验活动及探索事物的.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玻璃缸,纸花,各种纸片,白纸两张;记录纸每人一份,水、布、箩筐每组一份。
(一)发现纸吸水的现象。
1、出示纸花,现在把纸花放入水中,会有什么变化?(花打开了,花瓣湿了)。
2、为什么纸花会在水中开放呢?
3、小结:因为纸会吸水,纸做的花吸了水以后就会开放了。
(二)比较水滴在不同纸上的结果。
2、幼儿操作实验,教师巡回观察;
4、小结:生活中的各种纸有的吸水、有的不吸水,当水滴到纸的表面上,水马上消失了,或是慢慢地渗透进去了,那这些纸会吸水的;当水一直停在纸的表面上,那这些纸是不吸水的。
(三)发现纸的吸水速度不同。
3、小结:不同的纸吸水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材料不一样,吸水的速度也不同,比如餐巾纸绉纸很薄又粗糙吸水快而多,白卡纸光滑又厚吸水慢又少。
(四)选纸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天气热擦汗该选哪种纸?画水粉画该用哪种纸?包吃剩的食品如饼干糖果等该用哪种纸?并说明理由。
生活中还有一些很特殊的纸,如不怕水的纸等等,在接下去的活动中我们进一步来研究。
孩子们发现生活中有着那么多不同的纸,感受到了纸的多样性,在实验操作中幼儿积极进行讨论,通过做实验得到求证,懂得要科学地对待事物,不能以主观意见代替实验结果。在活动中感知体验并能清楚得讲述结论,整个活动幼儿的整体状况都很好,积极主动的参与,兴趣浓厚。
幼儿园教案吸水的纸篇五
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海绵、气球、松紧带、皮筋、橡皮、积木、铅笔、袜子、手套、皮球、橡皮泥、弹簧秤、游泳眼镜等。
活动过程:
1.幼儿操作,初步感知弹性。
(1)幼儿玩气球、海绵、松紧带,拉一拉,捏一捏,压一压,看看它们会有什么变化?
(2)幼儿玩耍,教师巡视,观察幼儿操作中的发现。
(3)组织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2.幼儿再次尝试,获取弹性的经验。
(1)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体不对它们用力时,一松开又会有什么变化?
(2)组织幼儿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3.引导幼儿归纳弹性物体的特点。
(1)小朋友,刚才我们玩了这些东西,你们知道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秘密?
(2)幼儿思考,自主发表各自的观点。
教师总结:这些东西真有趣,对它们用力时,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变形,一松开,又会变成原来的样子,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弹性。
4.幼儿用身体的各种动作表示弹性。
5.联想实际,引导幼儿说说有弹性物体的用处。
(1)刚才我们发现皮筋、海绵、气球它们都具有弹性,除了这些东西还有哪些东西是有。
弹性的呢?
(2)这些有弹性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呢?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补充或丰富,如:沙发、席梦丝床垫里有弹簧和海绵,坐着躺着觉得很舒服;弹簧秤小小的,携带很方便……。
6.物体分类。
幼儿玩桌上的一些材料,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有弹性的,哪些东西是没有弹性的,然后帮它们分分家,分别放在桌子的左边和右边。
7.游戏:奇妙的口袋。
幼儿到口袋里摸出一样东西,放在老师手里不让大家看到,然后用动作告诉大家这个东西。
是有弹性的还是没有弹性的。
8.小结活动:
小朋友,请你们回去再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有弹性的,找到了玩一玩,再来告诉大家。
延伸活动:
下了课,请小朋友到你的好朋友身上,到教室里找一找,能不能找到有弹性的东西。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充分为幼儿创造了条件,引发他们仔细观察,认真体验,提供的材料都是孩子们平时见过的,玩过的,捏捏海绵,拉拉皮筋,压压气球,通过让幼儿对这些有弹性物、体的操作,充分的感知材料,探究材料,从而获得了有关弹性的经验。并结合幼儿已有的探索经验,提出问题:这些东西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秘密?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归纳出了弹性的概念。在分类活动中,幼儿再次操作,玩中观察,玩中发现,自然而然的将有弹性的物体和没有弹性的物体进行了分类。活动时,幼儿玩中学,学中玩,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存在问题:关于弹性的概念很大,本次活动的目标只是让幼儿通过操作,初步感知弹性,有些物体所具有的弹性将有待与幼儿长大后再去研究,游戏时教师对乒乓球弹性的讲解只会带给幼儿一种误解。
幼儿园教案吸水的纸篇六
1、学会按顺序抹桌椅的方法。
2、对劳动感兴趣,能爱护桌椅。
抹布人手一块。
1、出示两张椅子(一张干净一张脏),使幼儿直观地比较干净和脏。
2、提问:
(1)你喜欢哪一张椅子?为什么?
(2)怎么样使这张脏椅子也变干净呢?
3、教师示范抹桌椅,让幼儿掌握抹椅子的方法。
4、明确抹椅子的方法与顺序。
(1)拿了抹布先干什么?
(2)抹椅子先抹什么地方?最后抹什么地方?
5、请一名幼儿用抹布练习抹椅子,其他幼儿空手练习。
6、抹布的一面脏了,怎么办?(示范换另一面)
7、幼儿练习抹椅子、抹桌子。
8、教育幼儿爱劳动、爱护自己的桌椅。
幼儿园教案吸水的纸篇七
1.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哪些材料能吸水。
2.萌发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学做观察记录。
1.空脸盆(放入活鱼)若干,周围摆放盛水的脸盆若干。
2.海绵、布条、绉纸、白纸、水彩笔芯、粉笔、塑料制品、彩色水、大白菜。
3.观察记录表,课件。过程:一、救小鱼引导幼儿想办法给缺水的鱼送水,激发幼儿对材料吸水现象的兴趣。
1.一一介绍操作材料,提问:你们觉得哪些东西能吸水,哪些东西不能吸水?
2.幼儿分组实验,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说这些材料都有什么变化,哪些材料能吸水。
3.和幼儿一起总结操作过程,使他们初步了解哪些材料能吸水。
4.引导幼儿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能吸水。
5.出示大白菜,引导幼儿探索大白菜能否吸水。
观看课件播放大树和大白菜慢慢吸水的.课件,幼儿观察植物吸水现象,初步了解植物是靠根和茎来吸收水分的。
记录、交流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打“、/”或“x”)记录,进一步巩固相关经验。
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教案吸水的纸篇八
1、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动植物生长也需要水。
2、了解淡水是有限的,我们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认识相关的节水的标记。
1、有关水资源的录象。
2、挂图。
3、地球仪一个。
一、了解水的的用途。
1、看录象,了解水的用途。
2、出示池塘的干涸、土地的龟裂、万物枯萎的图片。
讨论:
1)、这些地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2)、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我们的城市没有水会怎么样?
二、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懂得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1、观察地球仪,找找淡水在哪?
2、讨论:淡水越来越少了,应该怎么样保护淡水?
1)不污染水源。
2)节约用水。
三、认识中国节水标记,学习自己制作节水标记。
小朋友互相探讨。
幼儿园教案吸水的纸篇九
1、进一步认识猫的外形特征,并了解猫的生活习性。
2、喜欢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3、愿意复述和表演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不同款式的猫粮。
2、有关猫的图书或影片。
3、有猫叫声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请家中养了猫的幼儿介绍猫的生活习性。
1、猫吃什么食物?(教师可向幼儿出示猫粮。)。
2、它最喜欢做什么?
3、它怎样去厕所?
4、它怎样清洁身体?
5、你和家人会怎样照顾它?
6、它生病时怎么办?
二、与幼儿一起欣赏有关猫的图书或影。
1、引导幼儿观察猫的动作及外形特征。
2、强调猫脚有肉垫,因此在跳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三、播放有猫叫声的音乐。
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小猫,模仿猫叫、洗脸和清洁身体等动作。
四、学《小花猫洗澡》儿歌。
小花猫洗澡小花猫,爱干净,洗洗脸,洗洗脚,
不用水,真方便,洗干净,去睡觉。
五、请幼儿想象自己是小花猫,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活动评价。
能说出猫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能模仿猫的叫声和形态。
能说儿歌《小花猫洗澡》。
幼儿园教案吸水的纸篇十
1、会用牙刷沾颜料刷画。
2、能添画花茎和叶子。
3、体验用牙刷作画的乐趣。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1、彩色卡纸、各色颜料。
2、牙刷每组5份、抹布,圆片每组若干。
会用牙刷沾颜料刷画花。
能添画花茎和叶子。
一、谈话导入。
1、交流分享:你们看见过牙刷吗?
2、牙刷可以干什么用?(幼儿自由交流)
二、欣赏范例。
1、今天我们要用牙刷来画画。
2、出示五彩花范例:它是什么样子的?这幅画就是用牙刷画的。
三、观察作画材料,了解画五彩花的步骤和方法。
1、先把圆片粘贴在纸上当花的花芯。
2、用牙刷沾颜料刷在花芯周围当花瓣。
4、选择另一颜色,用同一方法画花朵。
5、等整个画面画满后,用棉签或排笔画花的叶子和花茎。
四、幼儿操作。
1、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2、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互相谦让。
五、讲评幼儿作品,让幼儿感受成功。
1、幼儿展示作品。
2、讲评有创意的作品,花朵排列的位置等。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幼儿园教案吸水的纸篇十一
1、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哪些材料能吸水。
2、萌发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学做观察记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空脸盆(放入活鱼)若干,周围摆放盛水的脸盆若干。
2、海绵、布条、绉纸、白纸、水彩笔芯、粉笔、塑料制品、彩色水、大白菜。
3、观察记录表,课件。
一、救小鱼。
引导幼儿想办法给缺水的鱼送水,激发幼儿对材料吸水现象的兴趣。
二、操作。
1、一一介绍操作材料,提问:你们觉得哪些东西能吸水,哪些东西不能吸水?
2、幼儿分组实验,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说这些材料都有什么变化,哪些材料能吸水。
3、和幼儿一起总结操作过程,使他们初步了解哪些材料能吸水。
4、引导幼儿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能吸水。
5、出示大白菜,引导幼儿探索大白菜能否吸水。
三、观看课件。
播放大树和大白菜慢慢吸水的课件,幼儿观察植物吸水现象,初步了解植物是靠根和茎来吸收水分的。
四、记录、交流。
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打“、/”或“×”)记录操作结果,并与同伴、教师交流,进一步巩固相关经验。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幼儿园教案吸水的纸篇十二
1、通过科学小实验,了解哪些物体能吸水,并比较其吸水特点。
2、结合经验理解物体的吸水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身边科学的兴趣。
1、塑料水盆5只、擦手毛巾5块、10只小篮子(分别放滴管、海绵、木块、手帕、弹子、塑料碟子、餐巾纸等材料)、记录纸和笔人手一份。
2、15只小盆子、15只刻度杯、5蓝材料(海绵、木块、手帕、餐巾纸)、记录纸和笔每组一份。
1、师:小朋友,桌面上有许多材料,我们一起去玩一玩,看看有什么发现?(重点指导幼儿用滴管将水滴在不同的材料上,观察结果。)。
集中幼儿,提问:刚才你玩了什么?是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
2、再次操作:现在请小朋友继续去玩你没有玩过的东西,看看到底哪些材料会吸水,哪些材料不会吸水,并到前面篮子里拿记录纸记录下来,用两种不同的标记表示。
3、师幼一起总结实验的结果。
4、组织幼儿讨论:你还知道什么材料能吸水?什么材料不能吸水?
1、幼儿三人一组在篮子里选三种材料做实验,可以把三种材料同时放在三只一样多水的量杯里再捞起来放盆子里,观察它们各自量杯里剩水的多少并在标记图上记录。
2、展示记录纸,请幼儿介绍自己实验的情况。
3、教师小结:各种材料吸水的快慢、多少不同,并且还与材料的多少、大小有关系,以后我们再来做实验。
1、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许多材料能吸水,又知道了有的材料吸水多,有的材料吸水少,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看谁会用刚才学到的本领来解决问题。
(1)我不小心把一杯水翻在桌上了怎么办?
(2)夏天游泳时耳朵进了水又该怎么办?
(3)雨后,走廊里有许多积水,谁能快速将积水清理掉?
2、小朋友真聪明,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我们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多想想,多试试,你们会越来越聪明。
幼儿园教案吸水的纸篇十三
1.体验套中目标的成功感.
2.练习单手用小圈套住前方的小物体.
3.能在活动后主动收拾玩具材料.
1.经验准备:幼儿玩过套圈游戏.
3.场地准备:将水瓶娃娃分散放在圆圈场地中,如图. 玩竞赛接力套圈游戏时需要有障碍的场地,可自行安排障碍物,如:拱形门、双脚跳的障碍物等.
引导幼儿练习单手用小圈套物体.
幼儿能用小圈套中目标.
1.活动准备:“小圈操真有趣”.
教师带领幼儿做自编小圈操:每人手拿两个小圈做上举、下蹲、踢腿、体侧、体转、腹背、跳跃、整理等运动.要求:充分活动手臂、脚、腰部等,为套圈做好准备.
2.学习套圈,掌握套准目标的方法.
(1)幼儿自己自由玩圈,看谁的玩法多,使幼儿能更熟练地掌握圈的不同玩法.
(2)游戏:“让小圈飞起来”,联系单手套圈的方法.
(3)游戏:“看谁套的准”,练习套中目标.
(4)竞赛游戏:“比比哪组套得多”,巩固练习套圈动作.
3.放松活动:“我和娃娃做游戏”.
每个人拿一个水瓶娃娃和“娃娃”一起做游戏放松身体,如:绕着娃娃跑、滚一滚、迈一迈等.
4.“送娃娃回家”,活动后师生一起收拾游戏材料.
幼儿对套圈游戏很感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大部分幼儿都能姿态较标准地进行套圈,只是在套的准确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很高,竞赛意识也很强.游戏时,经常听到幼儿高兴地说:“我又套中一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幼儿套低矮物较准确的基础上,还可以提供高低不同的水瓶娃娃供他们联系不同难度的套准游戏,增加挑战性.
幼儿园教案吸水的纸篇十四
1、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方形积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种圆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1、出示一圆形物体,操作滚动。
教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怎么样了?还有哪些东西会滚动呢?
(幼儿自由发言)。
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实验操作。
3、教师幼儿共同总结实验结果。
(1)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为什么它们会滚动呢?
(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玩中的新发现、新问题。
教师: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启发式提问:它们滚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二、幼儿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索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
教师:为什么有的物体滚一下不动了,有的能滚很远。有的可以到处滚,有的却朝一个方向滚。为什么有的滚得很直,有的会拐弯。
三、幼儿再次操作材料,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操作。
2、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什么物体滚动的轨迹不同。
3、教师操作两种不同的形状的物体,验证幼儿猜想。
一次性纸杯滚不直是因为两头粗细不一样。
四、幼儿滚动自己身体。
小朋友,我们的身体也会滚动,大家一起试一试。
幼儿园教案吸水的纸篇十五
初夏雨水多,阳光烈,伞是幼儿经常接触的物品,他们通常对伞都很感兴趣。借此机会,可以让孩子了解伞面是利用不吸水的布制成的,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不同布的吸水性,从而理解伞面的制作道理。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掌握的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通过实验检验自己或别人的假设。
1、通过实验初步感知不同布的吸水性不同。
2、发展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生活现象的好奇心。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1、各种质地的布块若干(棉布、纱布、绒布、尼龙布、麻布、塑料布等)及眼药水瓶若干。
2、挂图。
1、幼儿猜猜:换别的布做伞面,行不行?
2、幼儿分组观察各种布的区别。引导幼儿用眼睛看(颜色),用手摸一摸(厚薄、软硬、粗细),使劲拉一拉,听听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都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教师用棉布实验,将水滴在上面。
(1)操作之前请幼儿猜猜:水滴上去后会怎样?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
(2)教师将水滴上去之后,请幼儿观察,用语言总结变化。(如:水透进布里去了;布把水吸进去了;有水的地方变湿了等。)。
4、请幼儿猜想一下,如果用眼药水瓶滴水在其他布的表面上,会发生什么变化。有能力的幼儿可以说一说判断的'根据。
5、幼儿分组动手操作,教师观察、协助、指导。
将水滴在不同布的表面,看看水滴在不同材料的表面是如何改变的。是停留在一个地方还是散开;是停留在表面还是渗透进去。如果能渗透,比较一下在哪种材料上渗透得快,在哪种材料上渗透得慢。再多滴几滴试一试。滴完水后,可以用手在材料上摸一摸,压一压,比较不同材料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幼儿交流自己操作时观察到的情况和想法。
6、讨论:哪一种材料吸水性好?哪一种材料吸水性较差?按其吸水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一下。选出吸水性最好的和最差的材料,比较它们在外观形态、软硬程度和表面的触感上有什么不同。
7、想一想:吸水性强的布与吸水性差的布各有什么作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中是否有使用这种材料的布做成的东西?为什么会使用它们?(比如:为什么用软的吸水性好的布做毛巾、手帕?为什么用结实的不吸水的布做雨棚、雨伞等?)。
8、出示挂图:
(1)小明热得满头大汗,在到处找擦汗的东西;。
(2)妈妈看到地上很脏,想做一个拖把拖地;。
(3)外面下雨了,爸爸想买一件雨衣,雨衣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4)小方总是把桌子上弄得油乎乎的,妈妈想铺一张桌布,应该选什么材料?请幼儿根据不同的情况在材料筐中找出一种最合适的布。
1、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如醋、油等。让幼儿观察不同的液体在不同布的表面上有什么变化。
2、教师向幼儿介绍几种布的名称、作用和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