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教案(模板15篇)
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内容,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的编写要注重教师的创新和反思,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案中可以运用的案例很多。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2、写作背景。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二、具体分析。
1、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
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2、这种比照暗示着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
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3、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后汉书逸民传》载 :“庞公者 ,南郡襄阳人也.;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4、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
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三、全文总结。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 ”,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二
2、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4、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1课时
一、作家作品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传说孟浩然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他和王维交谊甚笃。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
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但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歌代表,但远不如王维的诗境界广阔。
2、背景介绍
孟浩然是一位隐逸诗人。原本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三、诗歌内容赏析
1、并分析第1句: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明确: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明确: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3、读并分析第3句: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明确: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后汉书逸民传》载:“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4,读并分析第4句: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明确: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闻一多的《孟浩然》一文,说“诗如其人”,孟浩然的诗就像孟浩然这个人,也就是说,从孟浩然的诗中可以看出孟浩然这个人。在《夜归鹿门歌》这首诗中,后四句的景色宁静、清幽,作者的心境、情思也宁静、清幽,于是主客体浑然合一,构成宁静、清幽的意境。这宁静、清幽即是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也是孟浩然的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与思想境界十分一致,所以说“诗如其人”。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五、布置作业
课下练习三,将此诗与王维的《归嵩山作》对比,说说两首诗的意境有何异同.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三
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
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
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
末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4、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2、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2、背景介绍。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2、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3、讨论: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并分析第1句: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明确: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明确: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3、读并分析第3句: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明确: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后汉书逸民传》载:“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4、读并分析第4句: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明确: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五、布置作业。
将此诗与王维的《归嵩山作》对比,说说两首诗的意境有何异同。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渔梁”是地名,诗人从岘山南园渡汉江往鹿门,途经沔水口,可以望见渔梁渡头。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末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显然,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传说孟浩然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他和王维交谊甚笃。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但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歌代表,但远不如王维的诗境界广阔。
2、背景介绍。
孟浩然是一位隐逸诗人。原本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三、诗歌内容赏析。
1、并分析第1句: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明确: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明确: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3、读并分析第3句: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明确: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后汉书逸民传》载:“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4、读并分析第4句: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明确: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闻一多的《孟浩然》一文,说“诗如其人”,孟浩然的诗就像孟浩然这个人,也就是说,从孟浩然的诗中可以看出孟浩然这个人。在《夜归鹿门歌》这首诗中,后四句的景色宁静、清幽,作者的心境、情思也宁静、清幽,于是主客体浑然合一,构成宁静、清幽的意境。这宁静、清幽即是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也是孟浩然的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与思想境界十分一致,所以说“诗如其人”。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课下练习三,将此诗与王维的《归嵩山作》对比,说说两首诗的意境有何异同、
明确:《归篙山作》是写王维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随着作者把归山途中的景色有层次地一一写来,诗人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变化:出发时安详从容,途中一度凄清悲苦,最后恬静淡泊。可见,诗人对归隐是积极向往的,感到闲适自得。
《夜归鹿门歌》与《归嵩山作》在诗境上的共同之处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高度契合,景物和感受诗意地结合在一起,全诗是浑融完整的整体,恬淡、优美。
不同之处是:孟诗多用白描,着墨轻淡,比王诗更显淳朴;王诗“诗中有画”,有丰富的色泽和光彩。明人李东阳说:“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却专心古淡,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痔之病。”(《麓堂诗话》)这个比较同样适合于这两首诗。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六
学完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一诗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后思考题:如何看待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第二天一早上课,学生们将自己的思考积极地与组内同学交流,最后班内形成了三种类型的答案:
其一,将古代文人的隐逸类型分类;其二,对古代文人选择归隐山林的做法积极肯定;其三,否定这种自私的隐逸归隐,并提出了应该积蓄力量,追求更高的目标的建议。最后,我和学生分享了我的看法和理解。古代社会要出名只有一条路——去做官。这和古人讲的“学而优则仕”是不谋而合的。孟子也说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其实更加准确地道出了古代文人当官的真实目标。其一,为小家。光耀门楣,改善家族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修身,齐家”。其二,为大家。实现理想,追求天下富贵的目标,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治国,平天下”。正是有了这样的目标,所以才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布衣躬耕,不求闻达,却又暗暗积聚力量,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还有一种另类,像柳永,先以极大地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成就了他的文名。这些文人们的隐逸有一种共通的特点就是问政的无奈。无论是暂时的积聚力量,还是拿得起放不下的忧虑,都是一种无可奈何之举。因而,他们的文字读来也会给人一种伤感之愁。而孟浩然式的隐逸,除了为考试做准备外,本身也有积极入世的意义,这种隐逸可以造成声誉,于进、于退都有利。这种隐逸心情优雅,如同在大自然里开辟了一间大书房,充满了幻想,也就缺少了萧瑟之感。
诗文学完了,我的心却就此纠结一个问题:人,到底怎样才算活得真实。对于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无论谁都不可能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答案。不过,我们至少可以确认,任何一种真实的活法必定包含两个因素,一是健康的生命本能,二是严肃的精神追求。生命本能受到限制,每天萎靡不振,精神不济,忍受疼痛煎熬,这肯定活得不真实。精神上没有严肃的目标追求,随遇而安,随波逐流,也是活的.不真实。同时,这两方面又是相互依存的,生命本能若无精神的目标追求也是盲目的,精神追求若无本能的发动支持也是空洞的。
对于我们而言,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把本能的自由和精神的严肃最佳结合,倾听自己内在生命的呼声,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不断地寻求一种既健康又高贵的人生,一种真实的活法。追求的道路上,少说多做,多些宽容,少些抱怨。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七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渔梁”是地名,诗人从岘山南园渡汉江往鹿门,途经沔水口,可以望见渔梁渡头。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末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显然,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八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第二联,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第三联,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最后二句,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显然,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据《襄阳记》载:“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庙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后以庙名为山名,并为地名也。”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此诗当作于作者四十岁后隐居鹿门时,即景龙二年(708)至先天元年(712)间,故题为“夜归鹿门山”。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九
生(齐):孟浩然。
师:又是何种风流,令李白爱慕不已?今天我们就走进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去感悟斯人的高风余韵。
我们认识孟浩然可能从他那首简单的《春晓》开始,而诗人的一生也显得那么简单。正如李白所言,他是“红颜弃轩冕”,早年一直隐居于家乡。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试,本想一鸣惊人,不料却名落孙山。他漫游几年后返乡,从此“白首卧松云”。他经历简单,但在诗坛上的地位很高,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生:(自由吟读)。
师:我们读一首诗,往往从语言开始,初读后,你觉得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就像在和谁聊天似的。
生:很朴素。
生:轻描淡写。
生:云淡风轻。
师:感觉有了,我们借助一下闻一多的评价(见课后相关链接)。他说:“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不,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在这段话中,哪一个词最关键?它能比较准确的概括闻一多先生对孟浩然的诗以及诗的孟浩然的特质。
生:淡。
师:淡,但是有味。谁用自己的声音将这首诗演绎一遍?
生:(投入地诵读)。
(师生评读)。
师:正如同学们所言,这首诗不是浓墨重彩的油画,而是一幅流动的淡淡的水墨长卷。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述一下,以此方式为我们具体展示这幅“水墨长卷”。
(音乐伴奏《归去来》)。
生甲:黄昏时候,山寺里传出报时的钟声。渔梁渡口,渡船边喧嚷着抢渡的人。
生乙:沿着水边的沙岸,人们走向江畔的乡村。我也乘坐着小船儿,回归我的'鹿门。
生丙:朦胧月光下,鹿门山的树木都烟云缭绕。不知不觉中,我已来到庞公的隐居旧地。石门松径,长寂寥。只有幽人,自来去。
生(全体):(沉醉其中)。
师:大家愿意再读一遍,感受一下吗?
生(欣然地):愿意。(齐读)。
师:标题中“夜归鹿门”是叙事性的,关键词是……?
生(齐):“归”。
师:“归”应该有过程,它的线索是什么?
生:应该是“时间”的变化。
师:何以见得?
生:首句有个“昏”字,即写的是黄昏时归途上的所见所闻。而第五句出现了“月”字,表明已到了夜晚。
师:伴随时间变化的,还有什么呢?
生:地点。从诗句看,先在江边,后来离舟上岸,到了山中“庞公栖隐处”。
师:以“时空变换”为线索,这段归途可分为哪两幅图景呢?
(生讨论,交流)。
生:“黄昏江边争渡”图和“月夜山中鹿门”图。
生:从“世俗”生活回归到“隐居”生活。
师:所以标题中的“归”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而是……?
生(齐):归隐。
生:一种志向。
生:一种追求。
(生讨论,交流)。
生:对比。
师:好,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
生:前后四句所各侧重的“世俗”生活与“隐居”生活就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能不能说得更细致些?
生:有“争渡喧”的“世人”与“自来去”的“幽人”的对比。
生:还有动静对比。前者侧重动态;后者侧重静态。
师:还有其他什么对比吗?
生:有。“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中“我”和“世人”的方向不同,心境不同,志向也不同。
师:可谓“殊途异归”?
生:是。“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中“悠然的钟声”与“尘杂的人声”形成对比,一显幽人的清静,一现世俗的喧嚣。而后者又与后四句的内容形成对比。
师:很好,能够整体把握。那“悠然的钟声”对后四句的内容起到什么作用呢?
生:为后四句内容做了铺垫。
生:也衬托了隐居地环境的清幽。
生:对比中又有衬托。
师:还有吗?
生:还有一处对比。从最后一句看,虽说诗人追随了庞公的踪迹,但庞公是自愿的,而诗人却显得无可奈何。
生:它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的气定神闲。诗人显得很洒脱,很恬淡。
生:白衣飘飘,超凡脱俗。
师:(小结)概括地说,运用对比,凸显了清高洒脱的隐士形象,歌咏了归隐的情志。
师:刚才提到衬托,诗中还有别处用到它吗?
生:有,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或形象。
师:再结合具体诗句说说。
生:最后四句“月照开烟树”,“岩扉松径长寂寥”渲染了清幽静淡的气氛。
生:本来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因一路有月陪伴,有月指引,景色朦胧而清幽。
生:一个“忽”字,写出诗人一路上都陶醉在这景色中,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诗人似乎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
师:如果不是陶醉,会用哪个词?
生:才。
生:可。
师:(小结)是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享受过程,一路陶醉。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在景色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情志。
师:刚才有同学认为诗人追随庞公,却显得无可奈何。你如何看待诗人的“归隐”呢?可以结合其他诗作略作探讨。
(大屏幕投影:《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岁暮归南山》)。
生:(讨论,交流)。
生:从本诗看,“忽”也可理解为是诗人走向归隐之处的一种下意识的很自然的选择,这表明归隐对他来说是一种无形的牵引与召唤,使他产生潜意识里的向往。
生:可是“长寂寥”、“惟有”等词又显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似乎归隐是一种无奈之举。
师:能否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谈一谈?
生:诗人往往是浪漫的,当处境不如意时,总会潜意识地选择归隐,这应该是一种追心逐梦的理想化的行为。
生:“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醉心山林,不过是面对世间种种不如意而做出的排遣忧愁,逃避现实的无奈选择。他只能离群索居,蜷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我慰藉,自我陶醉。我理解他但并不认同他的行为。毕竟“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只有“小隐”才“隐于林”。
生:孟浩然生当盛唐,有用世之志,清高洒脱,却仕途失意。所以他诗中静淡的意象,冷清的色彩,都隐含着他个人的失意、落寞。
生:深究当时的时代背景,孟浩然隐逸有深意。身处盛唐,墨客雅士比比皆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他渴望入世,又苦于无门,怎么办?隐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遗世独立,而是另有用意,是一种造势,以在人才济济的时代引人注目。一颗看似宁静而实则渴望入世的心主导着诗人的行为。他的归隐与陶渊明的归隐有很大区别。
(投影)真正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心灵的落寞;真正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苦难,而是心灵的困惑;……“修养”心灵,修养人生,宁静优美的人生,往往要从心(新)开始。
师:课外请以“修养心灵”为话题写一段文字,800字左右。
师:好,下课。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十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黄昏时山寺的钟声在山谷中回响,渔梁渡口处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
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过去,我也乘坐一叶小舟返回鹿门。
鹿门山在月光映照下山树渐渐显现出来,好似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
相对的山岩和松间小路幽幽静静,只有隐居的人在此来来去去。
鹿门:山名,在襄阳。
昼已昏:天色已黄昏。
渔梁:洲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水经注·沔水》中记载:“襄阳城东沔水中有渔梁洲,庞德公所居。”喧:吵闹。
余:我。
开烟树:指月光下,原先烟雾缭绕下的树木渐渐显现出来。
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拒绝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岩扉:指山岩相对如门。
幽人:隐居者,诗人自称。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一二句写鱼梁洲渡头日暮十分喧闹,并以此衬托衬托诗人沉静和洒脱超俗的胸怀。三四句写人们归家,诗人去鹿门,写出了世人与诗人不同的归途。五六句写月光照耀,夜登鹿门山的情景,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最后两句写庞公隐居之所,岩壁门外,松径寂寥,只有诗人与山林相伴,与尘世隔绝,诗人恬淡超脱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
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第二联,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中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中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显然,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整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鹿门清幽的景色,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
创作背景。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据《襄阳记》载:“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庙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后以庙名为山名,并为地名也。”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此诗当作于作者四十岁后隐居鹿门时,故题为“夜归鹿门山”。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十一
1、了解孟浩然的生平、经历、作品风格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在反复诵读中体味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的内涵。
3、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预设: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此诗中诗人抓住春眠醒来的片刻感受,表现春日清晨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寄寓着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构思回环曲折,语言平易自然,韵味却醇美深厚。
闻一多有一篇文章题为《孟浩然》,在那篇文章里闻一多认为孟浩然“人如其诗,诗如其人”。今天,我们学习一下他的《夜归鹿门歌》,了解其人其诗。
1、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王维齐名,号王孟。
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著作有《孟浩然集》。
孟浩然擅长五绝和五律。多写山水田园之美,隐居之乐,羁旅之愁。语言清淡质朴,含蓄隽永。意境清远幽美,自然平淡,超凡脱俗。
2、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3、开元22年,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
开元25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
开元28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浩然病疹发背,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1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日:“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的盛名。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孟浩然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一心追慕家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1.自由中速放声朗读两遍,整体感受诗歌的意韵与情感。
2、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黄昏时候,山寺里悠然传出报时的钟声。渔梁渡口,渡船边喧嚷着抢渡回家的人。
沿著水边的沙岸,人们走向江畔的乡村。我也乘坐着船儿,要回到我隐居的鹿门。
朦胧月光下,鹿门山的树木都烟云缭绕。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到庞公的隐居旧地。
岩石上的门和松林间的小路,长期寂寥。只有庞德公和我这样的隐士,独来独去。
3.设问探究(置身诗境、缘景明情)(1)诗作的内容以什么为顺序?
明确:渔粱争渡和鹿门隐居两个场景。(3)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明确:江边场景,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而诗人自去鹿门,殊途异志,两样心情,表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怡然自得的心情;山中场景,侧重写诗人隐居,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突出了隐士的形象。
(4)它们之间形成一种什么关系?明确:对比关系。
(5)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两种场景,一个喧哗热闹,一个宁静寂寥,通过比较,表露诗人隐逸自得的志趣。“夜归”的“归”,实际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6)“惟有幽人自来去”中“幽人”指谁?这一句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明确: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
诗人步隐士庞德公后尘,隐居在这里,与世隔绝,环境清幽,他一个人孤独地来来去去,与大自然融化在一起,心中宁静、超脱和悠然自得。但是,在这种隐逸超脱的情趣之外,还隐藏着诗人孤独寂寞的情绪和仕进无望所引发的一点愤懑不平之气。
1.此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说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
【参考思路】江边是一片争渡的喧哗声,人们沿着江边向江村走去;江中是“我”摇着小船回鹿门。村民晚归,充满质朴田园气氛;“我”夜归鹿门隐居别业,情景和谐,表现出诗人的隐逸志趣和淡泊情怀。
江边的场景,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诗人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山中场景,侧重写诗人隐居,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从第一个场景到第二个场景,是诗人从尘世生活归到一人隐居,这中间突出了诗人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他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
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思路】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江边之景:黄昏中,山寺里传来报时的钟声,渔梁渡口,人们喧闹着抢渡回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两相对照,显示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
3.如何理解“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中的“亦”?诗中所涉及的“人”和作者的归途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思路】“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是说世人回家,而作者却要到先贤庞德公隐居的鹿门去归隐田园,所以用一“亦”字。这是两样的归途,两样的心境。表明作者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
4.“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心境?闻一多的《孟浩然》一文,说“诗如其人”,谈谈你对“诗如其人”这一评价的理解。
3步他后尘,在这里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天地里,人似乎与大自然融化在一起,心中是多么宁静、超脱和悠然自得。
闻一多的《孟浩然》一文,说“诗如其人”,孟浩然的诗就像孟浩然这个人,也就是说,从孟浩然的诗中可以看出孟浩然这个人。在《夜归鹿门歌》这首诗中,后四句的景色宁静、清幽,作者的心境、情思也宁静、清幽,于是主客体浑然合一,构成宁静、清幽的意境。这宁静、清幽即是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也是孟浩然的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与思想境界十分一致,所以说“诗如其人”。
5、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写景和用典的好处。
【参考思路】“渔梁”是地名,诗人从岘山南园渡汉江往鹿门.途径沔水口,可以望见渔梁渡头。首两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
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以至于忘乎所以。末两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唯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6.诗歌是如何将写景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参考思路】这首诗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将此诗与王维的《归嵩山作》诗对比阅读,说说这两首诗的诗境有何异同。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解析】。
第一联:描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扣题目中的“归”字。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这里所写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出发时一种安详闲适的心境。
第二联:进一步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展而来。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所以此联也不是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第三联:“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这一联运用的还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第四联:“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迢递”是形容山高远的样子,对山势作了简练而又形象的描写。“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后句写归隐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这时感情又趋向冲淡平和。
总结:《归嵩山作》是写王维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随着作者把归山途中的景色有层次地一一写出来,诗人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变化:出发时安详从容,途中一度凄清悲苦,最后恬静淡泊。可见,诗人对归隐是积极向往的,感到闲适自得。
明确。
相同之处:人与自然在精神上高度契合,景物和感受诗意地结合在一起,全诗是浑融完整的整体,恬淡、优美。
不同之处:孟诗多用白描,着墨轻淡,比王诗更显淳朴;王诗“诗中有画”,有丰富的色泽和光彩。明人李东阳说:“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却专心古淡,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瘠之病。”(《麓堂诗话》)李东阳此语指出了孟诗的清淡绝不是清而无物,淡而无味,而是有一股内在的甘醇与神韵,充满一片神工化机,包蕴着丰富的自然美,含蓄美,体现了作者的隐士风神和高人性情,正像王世祯所评:“笔墨之外,自具性情”(《香祖笔记》)。这个比较同样适合这首诗。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十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韵译。
黄昏时山寺的钟声回荡山谷,渔梁渡口处一片喧闹的声音。
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过去,我也乘坐一叶小舟返回鹿门。
鹿门的月光使山树显现出来,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
清冷的山岩路寂静的林间道,唯有隐居的人在此飘逸来去。
散译。
天色已近黄昏,山寺里的钟声响起,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舟返回鹿门山。皎洁的月光照映着鹿门山,山树一片迷朦。忽然,仿佛不知不觉就到了庞公曾隐居的地方,也到了我现在的栖身之地。如门的山岩、松间的小路幽幽静静,只有隐者独自来去,与这美妙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注释。
鹿门:山名,在襄阳。
昼已昏:天色已黄昏。
渔梁:洲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水经注·沔水》中记载:“襄阳城东沔水中有渔梁洲,庞德公所居。”喧:吵闹。
余:我。
开烟树:指月光下,原先烟雾缭绕下的树木渐渐显现出来。
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久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岩扉:指山岩相对如门。
幽人:隐居者,诗人自称。
赏析。
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第二联,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第三联,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最后二句,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显然,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创作背景。
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此诗当作于作者四十岁后隐居鹿门时,即景龙二年(708)至先天元年(712)间,故题为“夜归鹿门山”。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十三
作者: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注解】:
(1)鹿门山: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三十里。孟浩然曾长期在此隐居。
(2)渔梁:沙洲名,在鹿门山的沔水中。喧:喧哗声。
(3)开烟树:指鹿门山上的树被暮色笼罩,看不分明,在月光照耀下重新显现出来。
(4)忽到庞公栖隐处:“忽”时间短暂,这里是指不知不觉。“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栖隐处”,隐居安身的地方。
(5)岩扉松径:指岩壁当门,松林夹路。寂寥:寂静空虚,这里的意思是人迹稀少,冷落萧条。
(6)幽人:隐者,这是指诗人自己。
【韵译】:
山寺钟声鸣响,天色已近黄昏,渔梁渡头,一片争渡的喧哗声。
人们沿着沙岸,向着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船,摇橹回到鹿门。
鹿门月光照亮轻烟缭绕的树木,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的住处。
岩壁当门对着松林长径多寂寥,只有我这个幽人在此自来自去。
【讲解】。
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乃是他在隐居鹿门山后的一篇杰作。孟浩然本来家居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处于汉江西岸,名为“南园”。而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汉末名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乃携家眷隐居鹿门山,采药为生。从此这鹿门山便成了隐居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住在南园家里,四十岁始游京师,深得张九龄与王维爱重。王维尝邀入内署,适逢玄宗驾到,便令浩然诵诗。当听至“不才明主弃”之句时,玄宗不悦,遂放还。孟浩然在长安失意而归。接着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亦追步先贤庞德公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过上隐居生活。其诗作《夜归鹿门歌》正是他隐居生活的生动写照。其题虽有纪实之意,但主旨却在意表歌咏归隐志趣之情,非常值得细加欣赏的。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直以白描手法勾划出回归路遇,借以抒发自己的隐居之情。
头两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从岘山南园渡江往鹿门,途经沔水口,可以望见鱼梁渡头。此刻耳听山寺传来黄昏时分的钟响,眼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情景,彼此呼应。直将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首先点出,并紧相对照,由衷显示出山寺的僻静和尘世的喧闹,以此唤起联想。诗人潇洒超脱的归隐襟怀,依稀可见。
第三、四句继续对比着写。说世人都忙着回家,而自己却是离家出走,直奔鹿门。从对比中可以看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归宿,两样完全不同的心情。字句中自然流露出自己志趣,颇超然脱俗、恬然自得之感。
第五、六句是写夜晚登山。在鹿门山路上,只见夜色中的树木在月光映照下,烟雾缭绕,朦朦胧胧,真是美妙至极。如此一路前行,仿佛于梦幻中很快就到了归宿之地。这里原是庞德公隐居的地方!诗人似乎恍然有悟,觉得这里才真正是一个清幽高雅的存身之地。尤其是“月照开烟树”中的一个“开”字,更是用得相当的绝妙。佛家在智慧点化上有个用语叫“开光”,人们日常生活中入夜照明一般叫“开灯”,而月光对夜间树木这么照着,岂不也正像“开光”或者“开灯”一样?!这段山行中的感受,既有“开慧怡神”的欣慰,又有“借灯开路”的喜悦,同时更有朦胧中“开心于隐”的惬意。其微妙而复杂的体验感受,尽以形象与洗练之笔把隐逸的情趣和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是写庞公栖隐处的生活境况。道是岩洞对着松林小路,尽管相当幽静,但毕竟不无寂寞。“幽人”,既指庞德公,却也是自况。他躬身仿效了庞德公“采药不归”的道路选择与归宿,在与尘世隔绝的日子里,惟山林是伴,自来自去,过的是一种清闲、安逸却也不无孤单的生活。
诗的全篇以谈心的语调,流畅的结构,干练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深切感受,生动地托现出超然脱俗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清新洒脱,十分自然,从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评析】:
这是歌咏归隐情怀志趣的诗。首两句先写夜归的一路见闻;山寺传来黄昏报钟,渡口喧闹争渡,两相对照,静喧不同。三、四句写世人返家,自去鹿门,殊途异志,表明诗人的怡然自得。五、六句写夜登鹿门山,到得庞德公栖隐处,感受到隐逸之妙处。末两句写隐居鹿门山,心慕先辈。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
孟浩然的家在襄阳城南郊外,位于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叫“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很快就可以到达。汉代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出仕做官,携家人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在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不中,游历吴、越一带几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于是特意在鹿门山开辟一处住所。他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这首诗题名“夜归鹿门”,虽然有纪实之意,但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渔梁”是地名,诗人途经沔水口时可以望见渔梁渡头。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表现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读者的联想,表现了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和潇洒超脱的襟怀。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诗人自己却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他的隐逸志趣和恬然自得的心态。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的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种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到了忘乎所以的境界。末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与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是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他的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前人说孟浩然的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所以这首诗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也表现出了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十四
通过“在4个口袋中会摸到红球吗”的提问,引出之前表示可能性的三个关键词:“一定”、“可能”、“不可能”,为本课教学奠定基础。
二、几分之一。
首先,通过“在2号与3号袋中更想在哪儿摸”的提问,让学生自主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再通过“”及“”的类推,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感受“分母”与什么有关。
三、几分之几。
首先,通过摸牌,从“”到“”、“”,让学生体验到“分子”与什么有关,再通过换牌、加牌的变化,突出要点,初步总结出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分子、分母分别是如何确定的。
四、练习应用。
1、通过两个有针对性习题的训练,进一步巩固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2、教学两种特例,完善“一定”、“不可能”的表示方法,一定发生可能性是1,不可能发生可能性是0。
五、反例凸显。
通过“一次任意摸2张”类题的教学,进一步清晰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纠正“简单看张数”的错误认识。
六、生活应用。
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因为用具体的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了,所以相对于以前的判断更精确、更科学。
七、综合拓展。
通过对“刘星耍赖了吗”问题的探讨、辨析,进一步强化表示方法,并把讨论引向深入,把课堂拓展到课外。
【亮点分析】。
一、精心点播,自然生成。
通过巧妙的提问设疑,先判断4个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其中两个口袋是可能的,再设问更想去哪摸,引导用数来表示,使学生基本明白分母是如何确定的。
二、适当变化、突出要点。
通过换牌、加牌,让学生认清分子、分母分别与什么有关,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模后对概念中的要点适当变化加深理解的要求。
三、练习注重思维价值。
奇数、偶数、素数、合数新旧联系,既巩固旧知,又夯实了新知;运用今天所学知识来判断游戏规则公平性,能更精确、更科学。
四、有意义的创造性的改编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依据教材教学目标,难度不高,更主要的是学生很容易把“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等同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类的问题。为防止、纠正学生可能的这一偏差,本课教学设计,重组、改编了教材,增加了“一次任意摸2张”类的题型,既增加了本课的深度,更通过这一“反例”纠正学生“简单看张数”的偏差。
【不足之处】。
1、学生学习方式单一,学生缺乏独立练习的时间与机会;(励志天下)。
2、“反例”教学位置是否合适,若提前至第三环节“几分之几”后,能立刻纠正学生的偏差,但学生还没进行基础性的练习巩固,就教学这一内容是否嫌难,是否有“头重脚轻”之嫌。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十五
天色已近黄昏,山寺里的钟声响起,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舟返回鹿门山。皎洁的月光照映着鹿门山,山树一片迷朦。忽然,仿佛不知不觉就到了庞公曾隐居的地方,也到了我现在的栖身之地。如门的山岩、松间的小路幽幽静静,只有隐者独自来去,与这美妙的大自然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