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萝丝去散步大班阅读活动教案(专业15篇)
教案是教师为实施课程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而编写的一种指导性文件,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和指导工具。编写教案时应注意时间的分配和课堂教学的节奏掌控。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母鸡萝丝去散步大班阅读活动教案篇一
1、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学生想象力。
2、鼓励幼儿根据图片,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3、体会图画的幽默,在读图中感受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ppt课件。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阅读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出示母鸡图片,设悬导入。
(1)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萝丝。大家和它打个招呼吧!
(2)师:这是母鸡萝丝生活的农场,瞧!母鸡萝丝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着愉快的心情去享受这美丽的农场美景。
(1)师:它快乐地走着,可在这快乐的背后,却藏着危险。看!谁在她的身后?(狐狸!)。
那你知道狐狸想干什么吗?(想吃母鸡)。
母鸡萝丝知道背后的危险吗?
猜猜它最终被狐狸吃掉了吗?
(2)她走过院子,呀!狐狸扑上来啦!猜猜:狐狸抓到母鸡了吗?
如果没有,是什么让她逃离了危险呢?仔细观察图片,说说你的猜想。
(3)狐狸一脚踩到了钉耙,钉耙一个反弹,狠狠地打到了它的脸上。
那母鸡萝丝知道身后发生的可笑的事情吗?(不知道)。
(4)它继续往前走,绕过池塘,瞧,狐狸这次离它更近了,当时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场?(蝴蝶、青蛙、小鸟)。
把你自己当做它们,想想它们当时会怎么说?(提醒学生大胆想象说)。
可是,当时的场景太吓人,它们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这只可怜的母鸡,这回估计没救了。
(5)突然,狐狸脚下一滑,“扑嗵”一声,一头栽到池塘里,水花四溅,差点把狐狸淹死。这只倒霉的狐狸啊!没捉到母鸡,倒弄得自己像个落汤鸡。
(7)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讲述画面背后的故事。
越过干草堆。
萝丝翻过干草堆,狐狸扑了上来,可它一头扎了进去。
经过磨坊。
萝丝经过磨面房时脚钩住了一根线,狐狸扑上来时,上头的一袋面粉正好浇了下来。
穿过篱笆。
萝丝钻过栅栏,狐狸扑了上来,可它跌到在栅栏这边的手推车里。
钻过蜜蜂房。
萝丝从蜂箱下面走了过去,可那辆手推车载着狐狸撞翻了蜂箱,狐狸被蜜蜂追得抱头鼠窜。
(6)师:最后母鸡萝丝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3、回味感悟,体会乐趣。
师:读了这个绘本,你有什么感受?
4、扩展。
师:第二天,母鸡萝丝又去散步了,你觉得这一次她会有什么遭遇呢?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
母鸡萝丝去散步大班阅读活动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鼓励幼儿根据图片,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3、体会图画的幽默诙谐,在读图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让幼儿领悟绘本所要表达的含义,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
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片段。
活动准备:
1、收集材料,并制作ppt课件。
2、每个小朋友一本绘本。
3、不同场景的图片活动过程:
一、引出绘本。
2.引出故事主人公:孩子们,就在这个金色的农场里,将要发生一个惊险的故事,猜猜故事可能会发生在农场里谁的身上?到底是谁呢?一起来看看,(课件聚焦到母鸡的身上)是呀,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只母鸡,她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萝丝,让我们一起亲热地叫叫她。瞧,故事开始了。
3.引出故事起因:(课件展现母鸡去散步的镜头)生读绘本中出现的第一句话——“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
4.渐入故事内容:在就让我们跟着萝丝一起出发,你看到散步时的萝丝是怎样的?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2.猜想故事的发展:我们先停下脚步,猜一猜故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三、投入地阅读绘本。
1.介绍作者,了解绘本。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如果把大家的想象写下来,每一个小朋友都可以写出精彩的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是英国著名绘本作家佩特·哈群斯写的,这是一位既会画画又会写故事的阿姨,她写的《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书一定会让你像看动画片一样被牢牢吸引住,想看吗?(课件展示绘本封面和作者图片)。
2.开始阅读。
师:我们要像在家里看动画片一样完全放松,看着看着,你想哈哈大笑就哈哈大笑,看着看着你忍不住想发表自己的想法,那就互相交流交流。
四、尽情交流阅后感受1.采访学生的阅读感受师:老师发现刚才好多小朋友一口气看了好几遍,老师想要问问小朋友们:刚才为什么一时很紧张一时看着看着就哈哈大笑起来。
2.师幼讨论:每个场景发生了哪些好玩的事情?(提问幼儿,出示不同场景的图片)。
师:母鸡萝丝散步的时候经过了哪些地方?(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
师:狐狸有6次机会可以吃掉母鸡,为什么它一直没有成功?(因为他没有仔细看路)因为狐狸没有仔细看路所以他都受到什么教训呢?(被钉耙打到脑袋、掉进池塘、扑进干草堆、被面粉压、跳到小推车,被蜜蜂追)。
3.鼓励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师:小朋友能不能跟大家说说,刚才最让你紧张的是哪个画面?(看图再交流)。
师:谁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刚才哪个画面最滑稽,逗得你哈哈大笑?
4.体会故事角色——狐狸。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5.体会故事角色——母鸡。
我们小朋友在散步时要注意些什么?
所以,我们平时走路的时候要提高警戒,多注意一下周围的环境,这样才能预防发生危险。
五、结束。
我们一起跟着母鸡萝丝到外面去散步吧,可能还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
母鸡萝丝去散步大班阅读活动教案篇三
1、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学生想象力。
2、鼓励幼儿根据图片,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3、体会图画的幽默,在读图中感受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ppt课件。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阅读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出示母鸡图片,设悬导入。
(1)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萝丝。大家和它打个招呼吧!
(2)师:这是母鸡萝丝生活的农场,瞧!母鸡萝丝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着愉快的心情去享受这美丽的农场美景。
(1)师:它快乐地走着,可在这快乐的背后,却藏着危险。看!谁在她的身后?(狐狸!)。
那你知道狐狸想干什么吗?(想吃母鸡)。
母鸡萝丝知道背后的危险吗?
猜猜它最终被狐狸吃掉了吗?
(2)她走过院子,呀!狐狸扑上来啦!猜猜:狐狸抓到母鸡了吗?
如果没有,是什么让她逃离了危险呢?仔细观察图片,说说你的猜想。
(3)狐狸一脚踩到了钉耙,钉耙一个反弹,狠狠地打到了它的脸上。
那母鸡萝丝知道身后发生的可笑的事情吗?(不知道)。
(4)它继续往前走,绕过池塘,瞧,狐狸这次离它更近了,当时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场?(蝴蝶、青蛙、小鸟)。
把你自己当做它们,想想它们当时会怎么说?(提醒学生大胆想象说)。
可是,当时的'场景太吓人,它们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这只可怜的母鸡,这回估计没救了。
(5)突然,狐狸脚下一滑,“扑嗵”一声,一头栽到池塘里,水花四溅,差点把狐狸淹死。这只倒霉的狐狸啊!没捉到母鸡,倒弄得自己像个落汤鸡。
3、回味感悟,体会乐趣。
师:读了这个绘本,你有什么感受?
4、扩展。
师:第二天,母鸡萝丝又去散步了,你觉得这一次她会有什么遭遇呢?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
母鸡萝丝去散步大班阅读活动教案篇四
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根据故事的线索,让幼儿想象、讲述并展开故事情节;。
3、通过阅读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诙谐和幽默。
图标卷轴、故事书、情景图。
一、通过阅读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教师边看书边讲述故事。
师:故事的名字?故事里有谁?母鸡去散步,狐狸为什么跟在后面?母鸡被吃了吗?这一路上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再来看故事(书)。
二、根据线索,幼儿展开想象。
1、将回型针取下,根据故事的线索,丰富故事情节,边提问,边猜测。
2、师:母鸡散步去了哪些地方?--出示情景图。
师:这就是母鸡散步走过的地方。
3、师:狐狸一直跟在母鸡的后面,就想吃它,可到最后也没有吃到,这是为什么呢?
4、出示图标卷。
师:原来呀,狐狸碰到了这么多倒霉的事情,这真是一只倒霉的狐狸呀!
三、完整的欣赏故事。
师:现在我们再来完整的讲一边故事,想说的小朋友,我们一起讲这真是一本好玩的书,我们回去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吧。
四、结束教学。
在活动中小朋友能大胆地讲述、想象和猜测故事的情节,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他们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和感染,非常的开心快乐。经过这个活动小朋友能够积极动脑,不断闪现出灵感的火花,在请他们猜测狐狸的遭遇时,还有了意外的收获,他们在观察书上的图片中发现了很多细节,并且以此猜测想象和讲述,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通过这个故事,我发现不要担心小朋友在上语言课时,不会讲或是讲不好,只要老师在设计提问方面要恰到好处,提问句要具有启发性,那么小朋友的表现一定会令人相当的满意。
活动过程中我先用回形针把故事的部分内容隐藏起来,制造悬念,当小朋友对故事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边想象边猜测,边讲述,使故事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精彩,接着采用展示情景图的方法,使他们对故事当中曾出现过的场景映像深刻,之后图标卷轴连贯出示,使小朋友对整个故事产生了想说、想讲的积极欲望,最后大家一起边看书边讲述,愉快的结束教学。这几个策略的使用,围绕教学目标,顺利地完成,同时我还有发现在语言类的教学活动当中老师的提问语言,启发性的语言、引导性语言、暗示性语言,都要精练,点到即止,充分的发挥以教师的主导性和小朋友的主动性为主,多给他们机会来表达、讲述、表现自己和发挥想象,这样才能让两者之间产生互动和共鸣。
《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书,其实对小朋友来说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和空间,可以再创编或续编故事情节,可以在体育游戏中使用,书中曾提到许多动词有:走过、越过、绕过、钻过、穿过等,还可以玩角色游戏,更可以与其他科目相结合开展综合活动,例如在美术活动时用绘画的形式给故事创编其他的情节,他还有更深层的寓意:坏人做坏事没有好下场。
母鸡萝丝去散步大班阅读活动教案篇五
于是带着这两个问题,我查看了网上相关的一些活动设计和绘本教学,从中也获得了一些经验。
解决1:首先,我必须得克服第一个实际的困难,就是图书的问题。我只能借助于网络,从很多链接的图书中寻找最为直观和清晰的画面,让幼儿能清楚地欣赏到整页的画面,而《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图书画面必须是左右两页合在一起欣赏的才能有画面的完整感的。找到了画面以后,我又得去思考“自主阅读”这一环节如何去达成。很显然牵着孩子鼻子走是制约孩子们的阅读能力的,而问题的设置又不可以太多,所以我决定在前面几幅图片中着重引导幼儿观察,而在5—11图画中,则让孩子们先一幅幅地欣赏后再讲述。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有了前面较好地引导以后,孩子们在自由观察和讲述的时候兴趣越来越高。当我表扬晏玉琦小朋友在观察第五幅画面的时候非常细致,能把里面背景上的小青蛙和小鸟找出来的时候,其他孩子们也都说他们也找到了,我顺势引导“你们猜猜小青蛙可能对母鸡萝丝说什么?、“小山羊没有说话,但他的眼睛盯着母鸡看,为什么?”等等,更是将画面中小动物的心里活动也猜测和表达出来了。能在第一次教学活动就发现这些小细节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解决2:整本绘本的文字其实非常少,我自己连贯讲述的时候都依旧会被画面吸引。所以我想到让孩子们完整欣赏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一页一页地翻阅,而不必过多地区关注那些文字的东西。所以在后来让小朋友欣赏的时候,我故意在每一个多停留了几秒钟,而我发现在我停下来的时候,孩子们就会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更有几个孩子会自然而然地讲述画面中小动物们可能的对话和心理活动,模仿狐狸、母鸡等的动作或者表情。
母鸡萝丝去散步大班阅读活动教案篇六
设计意图: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外国经典图画书,它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另一个主人公——狐狸,却在母鸡的背后上演了一出滑稽可笑的“捉鸡”屡屡受挫的故事。
本次活动的设计力求引导孩子在笑声中理解画面内容,能讲述出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故事,并体会阅读绘本的基本方法:大胆猜、细心看、清楚说。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图画、上下图的观察对比,了解故事的情节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大胆想象及较完整语言表达能力。
2.体会图画的幽默诙谐,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看封面,设悬导入。
二、引导阅读,猜故事。
——(出示ppt2)母鸡萝丝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着愉快的心情去散步喽,可就在这快乐安详的背后,却潜藏着危险,谁跟着它?母鸡萝丝会知道她背后的危险吗?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惊险的故事呢!
——(出示ppt6)可是狐狸好像也没那么幸运,狐狸怎么啦?脚下一滑,“扑嗵”一声,一头栽到池塘里,这只可怜的狐狸啊,没捉到母鸡,倒弄得自己像个落汤鸡。
——(出示ppt7)母鸡萝丝又来到了什么地方?狐狸仍然紧跟着她,眼看就要抓到母鸡了,结果呢?(出示ppt8)。
——(出示ppt9)母鸡萝丝继续往前走,这次她又来了哪里?小朋友们猜一猜在这里会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出示ppt10)。
(出示ppt12)。
——(出示ppt15)母鸡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三、观看ppt,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小结:狐狸一心想捉到母鸡,一路跟着她,可是每一次都失败了,最后还慌张的逃跑了。
活动延伸:
——第二天母鸡螺丝去散步的时候,狐狸还会跟着她吗?他们之间可能还会发生什么惊险有趣的事情呢?小朋友活动后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附故事:
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狐狸紧紧地跟在后面。院子的中央有一只钉耙,狐狸一脚踩在钉耙上,钉耙一下子竖起来,“啪”的一声打在狐狸的脑门上,狐狸被打得头昏眼花。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绕过池塘,狐狸还是紧紧地跟在后面。突然,狐狸脚下一滑,“扑嗵”一声,一头栽到池塘里,水花四溅,差点把狐狸淹死。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越过干草堆,狐狸仍然紧紧地跟在后面。眼看就要靠近母鸡了,它向前一扑,却一下子钻进了干草堆里。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经过磨坊。面粉袋的绳子缠在了母鸡的脚上,当狐狸经过的时候,面粉袋的口“哗”的打开了,面粉洒在了狐狸的身上,压得狐狸动弹不得。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穿过篱笆。狐狸看见篱笆的缝隙太小,钻不过去,就用力一跳,不偏不倚正好跳到山坡上的小推车上。小推车顺着山坡轱辘轱辘往下滚。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钻过蜜蜂房。狐狸趴在小推车上,“轰”的一声撞倒了蜜蜂房。蜜蜂房里的蜜蜂“嗡嗡”的纷纷地向狐狸飞去,狐狸撒开四条腿飞快的没命逃走。
母鸡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绘本阅读活动,绘本中一共出现的文字就只有44个,而且文字还是隔一页才出现的。这些文字既没有提到故事中的角色,也没有叙述故事中发生的事情,只是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一件平凡的故事,就是这样子的一本图书,却有许多挖掘和教育的东西,因此我选择这一本绘本教学。在活动的设计上我力求每一幅画面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开放性、有效性,引导孩子在一个想说、敢说、能说、会说的环境中理解画面内容,能讲述出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故事。
整个活动孩子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景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图片,在悬念中、观察中、猜想中主动的探索和想象故事的发生和发展。整个活动都是在愉快的情绪下完成的。
当然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如在导入环节,教师要留有悬念,渲染的更神秘一点,激起孩子想去阅读、渴望阅读的兴趣。
母鸡萝丝去散步大班阅读活动教案篇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孩子们,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闭上你的眼睛。(课件展现一个美丽的农场)孩子们,快看,我们已经来到了哪里?现在我们在这个农场里走一走,跟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图扉2)指名说(提示有顺序地观察,从远到近、从左到右)。
2、出示词语:磨坊、干草堆、池塘、篱笆、蜜蜂房(齐读)。
刚才大家逛了一圈,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农场?
3、引出故事主人公:孩子们,就在这个金色的农场里,将要发生一个惊险的故事,猜猜故事可能会发生在农场里谁的身上?到底是谁呢?一起来看看,(课件聚焦到母鸡的身上)是呀,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只母鸡,她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萝丝,让我们一起亲热地叫叫她。瞧,故事开始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
(二)初读故事。
1、欢迎主角出场(掌声)。
母鸡萝丝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在傍晚的时候去散步,散完步回到家吃晚饭有个好胃口,看,她出来了!(出示p3)。
开头观察到的母鸡: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引导观察外形、表情、心情)。
2、略讲故事。
(老师开始讲故事啦)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3、交流。
听了故事,你知道母鸡萝丝去散步经过了哪些地方?(引导关注不同的动词)做动作:越过。
齐读文字(故事的主要内容44个字)。
抓住几个重点动词进行朗读以及朗读指导。
4、故事讲完了,故事好听吗?为什么?
(三)、配角出场。
看来,一个好听的故事,除了有主角,还得有配角,看,谁来了?
(出示狐狸图)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如果你是这只小狐狸,你在想什么?
(四)、好戏开始。
1、走过院子。
(不急着说,请先仔细观察,再想想)指名说。
(2)看看,母鸡萝丝真的能逃过这一劫吗?(出示图p5)。
(3)p6这时候,母鸡萝丝怎样?(还在悠闲地散步)。
2、绕过池塘。
(2)指名大胆想象画面说(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绕过池塘,狐狸还是紧紧地跟在后面。突然,狐狸脚下一滑,“扑嗵”一声,一头栽到池塘里,水花四溅,差点把狐狸淹死。)。
(3)我们来看看,接下来是不是真的会这样呢?出示画面p9我们能听到好多声音呢?指名说(扑通、咕咚咕咚、哈欠)。
3、干草堆、磨坊、篱笆。
(2)请你选择一幅图,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自由准备1分钟)。
(3)指名想象说,随机出示图片。
越过干草堆。
经过磨坊。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经过磨坊。面粉袋的绳子缠在了母鸡的脚上,当狐狸经过的时候,面粉袋的口“哗”的打开了,面粉洒在了狐狸的身上,压得狐狸动弹不得。
穿过篱笆。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穿过篱笆。狐狸看见篱笆的缝隙太小,钻不过去,就用力一跳,不偏不倚正好跳到山坡上的小推车上。小推车顺着山坡轱辘轱辘往下滚。
4、钻过蜂房。
(1)、母鸡继续往前走,她钻过蜜蜂房。狐狸趴在小推车上,“轰”的一声撞倒了蜜蜂房。蜜蜂房里的蜜蜂“嗡嗡”的纷纷地向狐狸飞去,狐狸撒开四条腿飞快的没命逃走。
(2)、想象小狐狸会怎样逃过这么多蜜蜂的追击呢?(生想象说)。
小狐狸逃进屋子,“啪”关上门,靠在门上,会怎样?(指名表演)。
(五)、续编故事。
小狐狸逃走了,母鸡萝丝按时回到家吃晚饭。(创设情境说话生演萝丝,师演伙伴)。
(1)一进门,他的伙伴就问:“嗨,萝丝,你散步回来了?感觉怎样啊?我听猎狗大哥说我们农场最近有一只狐狸探头探脑的,你有没有碰到啊?这真是一只幸运的母鸡!
(2)我们再来看看那只倒霉的狐狸吧!(生演伙伴,师演狐狸)。
(六)、再读故事,编儿歌。
2、试编儿歌。
3、出示儿歌,齐读(可以多种形式朗读,男女生或师生读,读的任务可以通过着色来区分,方便朗读。)。
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狐狸偷偷,跟在她后头。
走过院子,当头吃一棒。绕过池塘,扑通跌下水。
越过干草堆,刺溜钻里头。经过磨坊,全身变了样。
穿过篱笆,小车直摇晃。钻过蜜蜂房,蜜蜂紧追上。
哎呀呀,哎呀呀,这下遭大殃。
母鸡萝丝,按时回到家。这顿晚饭,吃得可真香!
(七)朗读绘本,整体感知(注意朗读形式)。
问:学习后,我们观察到这是怎样的一只母鸡:提示:呆若木鸡从头到位保持着一个姿势永远半闭着眼睛永远那么不快不慢地走着不知大祸临头的萝丝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提示:身形:一会紧弓,一会甩到了天上,一会一个倒栽。会说话的眼睛把它的狡猾与贪婪全都写在脸上了。
(八)、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1、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吗?从哪里能知道?(封面)这本书的文字和图画都是佩特哈群斯创作的,她是一位既会文章写又会画图画的人。《母鸡萝丝去散步》是她创作的第一部绘本,她创作的绘本色彩非常明丽,讲述的故事幽默好笑。
母鸡萝丝去散步大班阅读活动教案篇八
语言:母鸡萝丝去散步
1.能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大胆推测、讲述母鸡和狐狸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
2.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诙谐、幽默。
ppt课件,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
教学重、难点
讲述母鸡和狐狸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出示绘本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啊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好看的书,书的名字叫《母鸡萝丝去散步》。”
2.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散步吗?为什么呢?”
3.师:“母鸡萝丝也爱散步,每天吃晚饭之前,都要到自己家的附近散步。你看她散步的样子是怎么样的?”(播放ppt1、2)
1..观察绘本封面,了解绘本题目
2.回答问题
3.观察ppt图片1、2
1.教师介绍绘本题目
2.帮助幼儿认识故事的主角:母鸡萝丝漂亮、悠闲。
二、组织故事阅读
(一)母鸡散步的故事。
1.教师提示问:小朋友们,请你们听一听母鸡散步都经过了哪些地方?(播放ppt3-10)
2.组织幼儿交流母鸡散步经过的地方
(二)狐狸和母鸡的故事。(猜测阅读)
1.介绍故事的另一个人物:狐狸
师:“这个故事有趣吗?我再给大家找一个人物到故事中来。“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播放ppt11、12)
2.猜测第一个场景
师:“母鸡萝丝后面跟着这样一只狐狸,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幼儿猜测)
师出示后图,提问:“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播放ppt13、14)
师:“看看母鸡萝丝会怎么样呢?”
3.组织猜测第二个场景
师:“母鸡萝丝继续散步,她怎么走的呢?会发生什么事呢?”(播放ppt15)
师:“狐狸摔进池塘,浑身都湿了,他心里会怎么想呢?”(播放ppt17、18)
4.组织集体交流,猜测阅读第三至第六个场景
师:“后来母鸡散步经过了哪里?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有趣事情呢?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播放ppt19)
5.组织交流故事
1.听故事,了解母鸡散步经过的地方
2.交流母鸡散步经过的地方
3.观察ppt11、12,猜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
4.观察ppt图片,猜测母鸡萝丝后面跟着这样一只狐狸,会发生的事
5.回答问题。
6.猜测第二个场景,声音模拟“扑通”并学动作
7.观察课件,集体交流,猜测阅读第三至第六个场景
1.教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讲述母鸡散步的过程。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帮助幼儿理解动词。
3.让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大胆推测、讲述母鸡和狐狸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
三、组织完整欣赏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称是什么啊?这本书啊是佩特.哈群斯的作品。”(出示绘本)。
3、师:“今天啊,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看的视频,你们想看吗?”
1.了解绘本作者
2.观察课件,完整的欣赏故事一遍
3.观察ppt,与教师一起交流后来母鸡散步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事情。
4.欣赏视频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2.播放视频,让幼儿欣赏。
3.让幼儿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诙谐、幽默。
四、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好看吗?那我们一起回教室再来说说这个故事,好吗?”
回教室看绘本
让幼儿喜欢进行绘本阅读
母鸡萝丝去散步大班阅读活动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中母鸡和狐狸的特殊经历,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2、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表达表现。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活动准备:
大黑板背景、小图书、小道具等。
活动实录:
一、导入。
师:今天要讲的故事就在身后的农场里,你看到了什么?
幼:蜂房、池塘、草堆、磨坊,从文字上知道的。
师:磨坊是什么地方?
幼:磨坊是磨面粉的房子。
幼:散步的时候会很轻松、很爽、全身上下都舒服,可以使身体健康,感觉很凉快。
二、幼儿阅读小图书。
(幼儿翻阅图书,教师适时介入。)。
师:你们已经笑得前仰后翻了。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狐狸踩到了地上的耙子,因为它只注意到母鸡萝丝,没有看到地上的耙子。
师:农民伯伯用的耙子叫什么?
幼:钉耙。
师: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自作自受”。
幼: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
师:为什么不能说出来?
幼:有声音就会让母鸡萝丝发现,狐狸不敢发出声音。
幼:母鸡抬头挺胸很神气的样子,它轻松又自由自在,雄赳赳、气昂昂地根本没有留意后面有坏蛋跟着。
师:狐狸跟在后面好像在干什么?
幼:狐狸在打坏主意,它的眼珠在骨碌碌地转着。
三、幼儿动态表演图书内容。
幼:狐狸扑到草堆里去了。
师:草堆上发生的事情从哪里到哪里?
幼:从11页到13页,狐狸想扑过去吃母鸡,结果掉进草堆里了。
师:从15——18页,经过磨坊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母鸡萝丝绊到了绳子,结果面粉都洒在狐狸身上,变成了面粉狐狸了。
幼:从7——10页狐狸经过池塘,结果扑到池塘里,青蛙都扑到狐狸身上来了。
师:还有很多好笑的事情,我们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来告诉大家,现在我们小组商量一下,我们用童话剧的方式来表演。(幼儿讨论商量)。
第一小组:表演7—10页。
一位幼儿担任故事中的旁白,其他三位幼儿分别担任母鸡萝丝、青蛙、狐狸。
选用歌曲《郊游》的曲调,改编歌词来表演:“走走走走走,母鸡萝丝在前走,走走走走走,狐狸跟在后”。
第二小组:表演1——10页。
以哑剧的方式来表演,请大家猜表演的是什么内容。
第三小组:表演3~5页。
用快板的形式交流。
四、交流议论。
幼:很轻松、很勇敢、悠闲自在的、优雅的母鸡。
师:狐狸给你什么感觉?
幼:很笨、超不动脑筋、自作自受、倒霉得哑口无言。
师:这一路走来有很多麻烦的事情,母鸡什么也不知道,但是她身后的狐狸却很倒霉。以后母鸡萝丝去散步,狐狸还会跟在后面吗?狐狸又会怎么倒霉呢?我们用表演或者画画的方式继续编下去。
母鸡萝丝去散步大班阅读活动教案篇十
1、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2、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3、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教具:图书《母鸡萝丝去散步》一本,幻灯片一套。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小图片(6幅)
1、介绍书名,观察封面。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本书,书名叫《母鸡萝丝去散步》。
看看,封面上有谁?
2、幼儿讲述小图片。
(1)教师:萝丝散步的时候经过了许多地方,在这些地方发生了一些奇特的事情。那到底她经过了什么地方又发生了什么样奇特的事情呢?老师给你们提供了六幅图,请你们仔细的看并且轻轻的说一说。
(2)幼儿看小图说故事。
(3)教师:萝丝散步的时候经过了哪些地方?请小朋友说一说。
(4)教师:萝丝散步的时候在经过这些地方发生了奇特的事情,你对哪件事情最感兴趣,请你说一说。
(5)请幼儿逐一说六幅小图。
3、幼儿给小图排序
(1)教师:萝丝散步,先经过了哪些地方,后经过了哪些地方,又经过了哪些地方,是有顺序的?请小朋友看一看幻灯,要仔细的看,等会要给你的小图进行排序。
(2)幼儿观看幻灯。
(3)教师:你记住了吗?请你按顺序排一排。
幼儿给小图排序。
(4)教师与幼儿一起说一说萝丝散步的路线。
4、幼儿两两说小图。
教师:萝丝散步的时候经过了哪些地方?发生了什么奇特的事情?请你和旁边的朋友说一说。
5、教师阅读图书。
教师:那到底书上是怎样讲这个故事的呢?
讨论:你们觉得书上说的和你们说的哪个有趣?为什么?
6、幼儿仿照书面语言再次讲述小图片。
7、讨论:萝丝散步的时候,狐狸始终跟在后面,萝丝知道吗?
狐狸只要一扑就可以捉到萝丝,为什么它一直没有捉到?
教师:小朋友讨论的非常激烈,我们将通过下次阅读,再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附:图书内容
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狐狸紧紧地跟在后面。院子的中央有一只钉耙,狐狸一脚踩在钉耙上,钉耙一下子竖起来,“啪”的一声打在狐狸的脑门上,狐狸被打得头昏眼花。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绕过池塘,狐狸还是紧紧地跟在后面。突然,狐狸脚下一滑,“扑嗵”一声,一头栽到池塘里,水花四溅,差点把狐狸淹死。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越过干草堆,狐狸仍然紧紧地跟在后面。眼看就要靠近母鸡了,它向前一扑,却一下子钻进了干草堆里。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经过磨坊。面粉袋的绳子缠在了母鸡的脚上,当狐狸经过的时候,面粉袋的口“哗”的打开了,面粉洒在了狐狸的身上,压得狐狸动弹不得。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穿过篱笆。狐狸看见篱笆的缝隙太小,钻不过去,就用力一跳,不偏不倚正好跳到山坡上的小推车上。小推车顺着山坡轱辘轱辘往下滚。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钻过蜜蜂房。狐狸趴在小推车上,“轰”的一声撞倒了蜜蜂房。蜜蜂房里的蜜蜂“嗡嗡”的纷纷地向狐狸飞去,狐狸撒开四条腿飞快的没命逃走。
母鸡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母鸡萝丝去散步大班阅读活动教案篇十一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外国经典图画书,它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图画则还讲述了狐狸追逐猎物却屡屡受挫的故事。为了引导幼儿在笑声中理解故事内容,重点讲述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我决定分三个环节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分析故事,并感受、体验故事所带来的乐趣:看图听故事学动词――自主阅读、大胆讲述――作品欣赏与经验分享。
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的理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图画书、农场地图图片、纸偶母鸡。
1、出示“农场地图”,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注意动词。
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一边用纸偶母鸡在地图上演示她散步时经过的地方,并运用语气、体态和手势引导幼儿注意动词。
提问:母鸡萝丝都去过哪些地方?(院子、池塘、草堆、磨房、篱笆、蜜蜂房。)
提问:它是怎么来到这些地方的?你看到了哪些动作?(走过、绕过、越过、穿过、钻过。)
师:今天,母鸡萝丝又去散步了,会发生什么事呢?快去书里找找吧
3、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发现图画中的乐趣。
提问:你们看完书为什么都笑了呢?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你能讲讲自己感到最可笑的那页故事吗?先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讲自己最喜欢的一页故事,再让幼儿以小组形式互相讲述、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图书部分内容,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帮助幼儿正确理解故事内容。
4、师幼共同阅读,加深理解。
师:老师来讲母鸡萝丝散步的故事,小朋友们来讲狐狸发生的故事,好吗?讲完后引导幼儿给这个故事起个新名字。
可以和孩子继续讨论: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母鸡?什么样的狐狸?让孩子体会并描述母鸡和狐狸的性格特点。还可以引导幼儿表演这个故事。
对于这个活动,我们在不同的平行班进行了多次的教学和调整。
第一次活动之后,教师和孩子都有种很“累”的感觉。首先,教师展开图片学习动词就占了半节课的时间,然后教师又试图把所有的阅读活动的目标都展示出来。整节课幼儿都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结果使幼儿对图书的兴趣没有老师预计的那么浓厚,教学重点不突出。这时我们意识到,不可能只通过一次阅读活动就达到所有的目标,应该在若干个活动中分别体现出来。
针对第一次活动出现的问题,我首先将开始部分做了调整,加入了老师的体态语言和语气节奏的暗示,带动幼儿积极地模仿动作、学习词语,结果幼儿很快就掌握了动词的学习。其次,我将幼儿自主阅读作为活动的重点。
在第二次自主阅读后的讲述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图书的理解是受各自阅读水平所制约的。有的幼儿能联系前后书页的因果关系,明白事情发展的原因;而有的幼儿只能观察单幅画面的内容,无法正确理解故事。而幼儿阅读理解水平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如幼儿年龄、性别、认知能力、智力水平、生活环境等等。所以在第三次活动中我将此环节调整为自主阅读后分小组讲述。这样,幼儿产生理解错误时可寻求同伴的支持,教师也可以轮流参与到幼儿中去,帮助幼儿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
为了解决集体阅读时幼儿一味跟读的现象,我采取与幼儿分角色讲述的方法,让幼儿讲述出狐狸发生的故事,幼儿的积极性一下就提高了、充分体验了不同角色心理的变化,也体验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转化。
母鸡萝丝去散步大班阅读活动教案篇十二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外国经典图画书,它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图画则还讲述了狐狸追逐猎物却屡屡受挫的故事。
为了引导幼儿在笑声中理解故事内容,重点讲述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我决定分三个环节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分析故事,并感受、体验故事所带来的乐趣:看图听故事学动词――自主阅读、大胆讲述――作品欣赏与经验分享。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的理解。
活动准备。
图画书、农场地图图片、纸偶母鸡。
活动过程。
1.出示“农场地图”,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注意动词。
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一边用纸偶母鸡在地图上演示她散步时经过的地方,并运用语气、体态和手势引导幼儿注意动词。
提问:母鸡萝丝都去过哪些地方?(院子、池塘、草堆、磨房、篱笆、蜜蜂房。)。
提问:它是怎么来到这些地方的?你看到了哪些动作?(走过、绕过、越过、穿过、钻过。)。
师:今天,母鸡萝丝又去散步了,会发生什么事呢?快去书里找找吧。
3.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发现图画中的乐趣。
先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讲自己最喜欢的一页故事,再让幼儿以小组形式互相讲述、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图书部分内容,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帮助幼儿正确理解故事内容。
4、师幼共同阅读,加深理解。
师:老师来讲母鸡萝丝散步的故事,小朋友们来讲狐狸发生的故事,好吗?
讲完后引导幼儿给这个故事起个新名字。
活动延伸。
可以和孩子继续讨论: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母鸡?什么样的狐狸?让孩子体会并描述母鸡和狐狸的性格特点。还可以引导幼儿表演这个故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母鸡萝丝去散步大班阅读活动教案篇十三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大胆推测、讲述母鸡和狐狸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
2、学习故事中的动词短句:走过……、绕过……、越过……、经过……、穿过……、钻过……。
3、幼儿创设场景,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诙谐、幽默。
4、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5、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1、课件、背景音乐《稻草里的火鸡》、《母鸡萝丝去散步》的视频、动词短句卡片等。
2、准备椅子、地垫、一个大袋子(障碍物)、大圆筒、拱门、跨栏、呼啦圈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2、观看课件p2。
教师:这个农场真大,你看见了什么建筑物?请你大胆的说出来。
(鼓励幼儿说出:院子、池塘、草堆、磨坊、蜜蜂房、篱笆等)。
二、幼儿观看课件(一),并大胆地猜测故事的基本情节。
1、观看ppt第2—4页。
教师:在农场里,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你看见了什么?这是一只什么鸡?鸡在干什么?
狐狸的眼睛在看着谁?你猜它在想什么?那母鸡到底会不会给狐狸吃掉呢?接下来请看——(让幼儿猜想)。
教师:你看见了什么?狐狸这么样?(跳起来想吃母鸡)。
母鸡知道吗?为什么?你猜,母鸡会被吃掉吗?
2、请幼儿连续观看ppt第5—16页。(每张课件设置15秒)并回答问题。
教师:看完了课件,请你告诉我们,你看到了什么?故事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邀请2~3人讲述)。
3、请幼儿再观看课件(二),深入地观察画面,并进一步了解故事的情节。
重点:观察狐狸和母鸡的表情,还有其它动物的表情与动作。
4、教师播放视频,请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视频4分钟)。
三、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认识动词短句。
(请个别幼儿出来表演什么叫“散步”。)。
教师:母鸡去散步,一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幼儿与教师一起回忆故事情节,教师边出示动词短语,并张贴在黑板上。)。
(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
重点:邀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出“动词短句”。
2、教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里面的谁?为什么?喜欢狐狸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狐狸的眼里只有母鸡,一心想着吃鸡,其它什么都没看见,所以发生了。
那么多滑稽、好笑的事情。真是一只贪心、倒霉的狐狸。
母鸡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的镇定和勇敢,而且想出了许多办。
法来对付狐狸,这真是一只了不起的母鸡呀!
四、幼儿自己商讨,创设故事情景并进行游戏。
1、幼儿分成两组,每组负责摆设3个情景。
2、教师带领幼儿整理情景。
3、跟着背景音乐,一起述故事和游戏表演。
4、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外国经典图画书,它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另一个主人公——狐狸,却在母鸡的背后上演了一出滑稽可笑的“捉鸡”屡屡受挫的故事。
我设计的课案力求引导孩子在笑声中理解画面内容,能讲述出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故事,并体会阅读绘本的基本方法:大胆猜、细心看、清楚说、快乐演,从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孩子在本次活动中,能很好地完成目标,并大胆地自己创设情境,自己来扮演角色,在游戏中学习动词。
小百科:母鸡,一种家禽,头小,眼椭圆,嘴尖且硬,毛多而密又长,故又名圆毛母鸡,开食迟,采食慢。同一鸡,20.5天出的公鸡多,21天后出的母鸡多。
母鸡萝丝去散步大班阅读活动教案篇十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出示绘本。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啊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好看的书,书的名字叫《母鸡萝丝去散步》。”
2.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散步吗?为什么呢?”
3.师:“母鸡萝丝也爱散步,每天吃晚饭之前,都要到自己家的附近散步。你看她散步的样子是怎么样的?”(播放ppt1、2)。
1..观察绘本封面,了解绘本题目。
2.回答问题。
3.观察ppt图片1、2。
1.教师介绍绘本题目。
二、组织故事阅读。
(一)母鸡散步的故事。
1.教师提示问:小朋友们,请你们听一听母鸡散步都经过了哪些地方?(播放ppt3-10)。
2.组织幼儿交流母鸡散步经过的地方。
(二)狐狸和母鸡的故事。(猜测阅读)。
1.介绍故事的另一个人物:狐狸。
师:“这个故事有趣吗?我再给大家找一个人物到故事中来。“。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播放ppt11、12)。
2.猜测第一个场景。
师:“母鸡萝丝后面跟着这样一只狐狸,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幼儿猜测)。
师出示后图,提问:“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播放ppt13、14)。
3.组织猜测第二个场景。
师:“母鸡萝丝继续散步,她怎么走的呢?会发生什么事呢?”(播放ppt15)。
师:“狐狸摔进池塘,浑身都湿了,他心里会怎么想呢?”(播放ppt17、18)。
4.组织集体交流,猜测阅读第三至第六个场景。
师:“后来母鸡散步经过了哪里?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有趣事情呢?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播放ppt19)。
5.组织交流故事。
1.听故事,了解母鸡散步经过的地方。
2.交流母鸡散步经过的地方。
3.观察ppt11、12,猜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
4.观察ppt图片,猜测母鸡萝丝后面跟着这样一只狐狸,会发生的.事。
5.回答问题。
6.猜测第二个场景,声音模拟“扑通”并学动作。
7.观察课件,集体交流,猜测阅读第三至第六个场景。
1.教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讲述母鸡散步的过程。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帮助幼儿理解动词。
3.让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大胆推测、讲述母鸡和狐狸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
三、组织完整欣赏。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称是什么啊?这本书啊是佩特.哈群斯的作品。”(出示绘本)。
3、师:“今天啊,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看的视频,你们想看吗?”
1.了解绘本作者。
2.观察课件,完整的欣赏故事一遍。
3.观察ppt,与教师一起交流后来母鸡散步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事情。
4.欣赏视频。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2.播放视频,让幼儿欣赏。
3.让幼儿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诙谐、幽默。
四、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好看吗?那我们一起回教室再来说说这个故事,好吗?”
回教室看绘本。
让幼儿喜欢进行绘本阅读。
母鸡萝丝去散步大班阅读活动教案篇十五
(1)仔细观察画面,尝试根据画面提供的细节预测故事的发展。
(2)能大胆地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的理解。
(3)学看大图书,萌发阅读图画书的兴趣。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难点:联系前后书页的因果关系,了解故事发展的原因。
自制大图画书一本、自制图画书19本,ppt一份。
一、出示封面,猜测故事的情节。(8分钟)。
1.出示图书的封面:“今天胡老师带来了一本书,叫《母鸡萝丝去散步》,你在这本书的封面里看到了什么?”
2.“那你来猜猜这个故事可能讲什么呢?”(幼儿大胆阐述自己的猜测)。
二、认真观察图片的细节,并尝试根据观察来猜测故事的情节发展。(15分钟)。
1.第一次尝试根据图片猜测故事的发展。
1)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二页:“母鸡萝丝走出家门出来散步了,一只饿得发慌的狐狸正悄悄地跟在它的背后。萝丝走过院子,你在这幅画面里看到了什么?”
2)“母鸡萝丝会被吃掉了吗?可能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请来猜一猜,说一说。”(请幼儿猜测故事的发展)。
3)小结:“原来画面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如果你看仔细了画面还能讲出这么好听、有趣的故事。”
2.出示池塘、干草堆、磨房、篱笆和蜂箱的图片(ppt)分组猜测。
1)“萝丝散步还绕过了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房、穿过了篱笆、钻过蜂箱,在这些地方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事情呢?请你先挑一幅画面仔细观察一下,再来猜测故事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2)幼儿自由交流。
3)教师每幅图片选择个别幼儿讲述。
三、师生完整阅读,感受作品的幽默和风趣。(7分钟)。
1.师生一起看图书,完整地讲故事(可以请个别幼儿讲述)。
2.“关于这个故事、这本书,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延伸活动。
1.在区角中投放自制小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2.提供图书的扉页,请自制一本小连环画,配上自编故事;。
3.表演故事。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外国经典图画书,它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图画则还讲述了狐狸追逐猎物却屡屡受挫的故事。我让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幅画面,通过想象来猜测可能发生的事情,让幼儿体会故事的诙谐幽默。在幼儿讲述的过程中,他们不能很好地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述,有时能用他们特有的肢体语言来讲述对故事的理解。最后的排列母鸡散步经过的路线图,主要是帮助幼儿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再现故事的诙谐幽默。从幼儿的排列来看,他们都已掌握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对于他们能看着画面来完整地讲述故事,还需让幼儿多练习讲述,才能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