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工作总结范文(23篇)
总结是让我们反思过去、展望未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写总结之前,应该梳理好所要总结的内容和重点。不同类型的总结有不同的写作方式,下面是一些典型总结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分析。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一
峡口镇目前来料加工发展现状经初步调查为:一级、二级加工经纪人57名,其中一级经纪人39人,二级经纪人13人,新增经纪人4人;年发放来料加工费达到5000万元,加工费超200万的经纪人有6人,参与加工人数7000人;加工产品包括服装、饰品、手套、羽毛球、竹制品等十多种类型;合新、王村、柴村、同桥、广渡、定村等村发展规模较好,峡新村后势强劲;镇组建有一支峡口镇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会员达39人。根据现有状况,现拟定峡口镇“一村一品”来料加工-xxxx年发展实施方案。
一、发展规划。
通过宣传引导、政策鼓励、技术支持等途径,力争到xxxx年底止,全镇发放来料加工费达到9000万元,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壮大到100人(含一级、二级经纪人)。通过对“来料加工优秀经纪人”、“来料加工领头人”和“来料加工专业村”等的评选,培养出一批加工规模大、货源稳定、发放面广、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建设有一批通过发展来料加工促进本村富余劳动力和闲散人员就业的经纪人多、从业人员多的专业村。
(一)摸清底子,掌握基本情况。
对全镇所有来料加工经纪人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发放加工费数额将经纪人分为a、b、c、d等类别,具体划分为:a类经纪人—年发放加工费50万元以下;b类经纪人—年发放加工费50万元至100万元;c类经纪人—年发放加工费100万元至200万元;d类经纪人—年发放加工费200万元以上。加工费发放数额的认定为:一级经纪人以发货方提供的加工费发放清单为准,二级经纪人以一级经纪人发放工资单、并提供村委会出具证明为准。镇党委政府将针对不同类别的经纪人采取不同的鼓励扶持措施。
(二)分类指导,积极壮大规模。
要充分运用报纸、宣传单、户外电子屏、广播等方式,深入宣传市、镇、村三级对来料加工的扶持政策,充分调动我镇来料加工协会的作用,以“三活动一制度”的开展为深入推进特色加工专业村创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创业就业队伍。
1、开展来料来样加工大比武活动。组织全镇各来料加工者开展来料加工技能大比武、创意作品展、技能培训、加工点观摩等活动,激发全民参与来料加工业的热情。
2、开展来料加工培训活动。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通过集中授课、加工基地实习、外出学习、入户指导等形式,开展来料加工实用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培训班、赴义乌考察、举行座谈会等形式,对经纪人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经纪人的执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300人次。
3、开展来料加工典型评选活动。每年10月份针对上一年度的来料加工情况进行调查汇总,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定期对经纪人的加工费发放量进行公示,评选出一批发展速度快、整体规模大、新进力量足的“来料加工优秀经纪人”、和组织发动有力的“来料加工专业村”。到xxxx年底评选出一批规模大、影响力深的“来料加工领头人”。
4、制定出台来料加工奖励扶持制度。要挖掘来料加工潜在资源,调动民众参与来料加工的积极性,培育新增来料加工经纪人。对新增经纪人和评选出的三类先进给予相应的奖励政策。
5、发挥协会组织力量。来料加工协会要积极关注市场走向、货源变动、扶持政策等,为遇到困难的会员提供帮助,为有意向加入来料加工队伍的潜在经纪人提供咨询服务,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充分调动会员积极性。
三、扶持政策。
来料加工的扶持政策根据行业特色,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通过评比先进,将资金补助给经纪人和集体组织。
1、评比项目。
来料加工优秀经纪人、来料加工领头人、来料加工专业村和其他奖励。
2、申报时间。
来料加工经纪人申报要求:每月的25日为申报时间(节假日除外),一级经纪人凭发货方提供的加工费发放单、汇款证明等材料为准,二级经纪人以一级经纪人发放工资单、并提供村委会出具证明为准。申报来料加工专业村须填报相关申报表交镇妇联。
3、评比条件。
(1)来料加工优秀经纪人评选要求:a、b类经纪人,年发放加工费与前一年相比增加幅度达到40%;c、d类经纪人,年发放加工费与前一年相比增加幅度达到20%;当年发展二级经纪人数量达到5个,每年评选一次,评选名额5名。
(2)来料加工领头人评选要求:到xxxx年止,达到d类经纪人标准或三年来的加工费发放数额增幅超过100%,并要求其下发展的二级经纪人数量超过8个;无来料加工经济纠纷,无不良诚信记录;在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较好地带动周围群众参与来料加工的经纪人,评选名额5名。
(3)来料加工专业村评选要求:组织发动有力,有具体发展来料加工措施,对本村来料加工有奖励扶持政策;村内常年在家人员中有60%以上从事来料加工且发放给从业人员的年来料加工费人均4000元以上的村;c、d类经纪人数量超过5个或新增经纪人数量超过5个;无来料加工经济纠纷,无虚假信息宣传,村内来料加工经纪人和加工人员无不良诚信记录;全年开展来料来样加工经纪人培训、学习活动不少于两次。
(4)、其他奖励:对于当年新增经纪人,其规模达到b类经纪人标准的(包含b类)给予一次性奖励;对本镇来料来样加工协会,每年根据工作开展是否有力、活动组织是否到位等情况,给予奖励。
3、奖励额度。
(1)来料加工优秀经纪人每人给予2000元奖励;来料加工领头人每人给予3000元奖励;来料加工专业村每村给予5000元奖励。
(2)当年新增经纪人达到b类以上(包括b类)的每人给予2000元奖励。来料加工协会完成工作任务的每年给予3000元奖励。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二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快实施我乡“兴工业,重调整,促转移,保稳定,建新村”的发展战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一村一品”实施方案。
主要目标任务。
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在全乡形成一批资源优势明显、地方特色突出、科技含量高的种养示范基地;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一批市场占有率、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并通过“三品”认证的名优产品;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批资源组合、互助互利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批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明显改善的农村专业大户。
“一村一品”专业村标准、扶持政策及申报验收程序。
1、特色养殖。
(1)槐猪:年出栏头以上或产值200万元以上;
(2)乌兔:年出栏2万只以上或产值60万元以上;
(3)优质家畜:年出笼10万羽以上或产值400万元以上;
2、竹业。
(1)竹林经营管理体制落实,有制定促进竹业发展的村规民约,竹业生产秩序良好;
(2)毛竹林面积在2000亩以上或产值100万元以上,实施低产竹林改造后,每年新增丰产竹林面积占该村竹林总面积的20%以上。
3、种植业。
(二)扶持政策。
1、优质特色水果种植。在水果专业村集中连片新植水果10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苗木补助200元。
2、优质茶叶种植。在茶叶生产专业村相对集中连片开发、新植优良茶叶品种5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苗木补助200元(含市补助100元/亩);新建一家茶叶加工厂的,给予5000元资金补助。
3、乌兔养殖。常年存栏乌兔200只以上的乌兔专业村养殖户,每户补助500元。
4、槐猪养殖。对槐猪养殖专业村的农户,凡户新养殖母槐猪用于生产槐猪的,每头由县财补助400元;凡户养殖菜槐猪的,凭《产地检疫证明》,每头由县财补助80元,其中县槐猪育种场出栏菜槐猪每头补助40元;饲养公槐猪每头由县财政补助500元。
5、竹业生产。
(1)对市县两级毛竹高产高效示范片(基地)、示范户。按照作业设计书及合同要求实施技术措施的,由县林业局从森林植被恢复费中给予每个市级示范片配套补助1万元,市级示范户每户补助2000元,县级示范基地每亩补助120元,县级示范户每亩补助100元。
(2)市竹业发展重点村扶持政策。对按照《市科学育竹重点乡(镇)村管理办法》完成建设任务(劈杂除草+深翻+施肥)的,由县林业局按市县1:1的比例给予配套补助(即每亩给予20元资金和价值40元的毛竹专用肥补助,其中市、县各30元)。
(3)连片号竹管理50亩以上的竹林农户,每亩补助5元。
(4)相对连片500亩以上的竹山,当年新开通宽3米以上能运载毛竹的.便道,每公里补助2000元。
(5)新建一个20立方米的竹林灌溉蓄水池,经林业局验收后,给予每立方米补助100元。
(三)申报验收程序。
主要措施。
(一)完善产业规划,明确“一村一品”发展方向。
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注重特色,发挥优势”的思路,完善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逐步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十一五”期间重点支持特色果茶、优质稻、烤烟、特色养殖、竹业、粪草生食用菌、蔬菜等产业发展。
(二)加强科技推广和服务,提高“一村一品”发展质量。
1、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按照“培训跟着产业走,教室建在基地上”的思路,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发挥农广校、农函大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实行灵活多样的开放办学模式,根据“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和绿色证书培训工作。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由乡农技站、畜牧兽医站、科协、林业站、农机站等单位成立“一村一品”技术服务组,深入村户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2、大力推广农业“五新”技术。切实做好本地名优特色农产品的提纯复壮、改良,加大动植物疫情病虫防治、生态种植模式和农产品深加工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积极发展节约型农业和节粮型畜牧业,大力推广“猪—沼—果(林)”、“猪—沼—草”等生态农业模式,开发畜禽便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加强农业机械推广力度,加大政策扶持,提高主要农作物农业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
3、推进农业标注化生产。按照“借鉴、结合、创新、发展”的原则,逐步建立主要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符合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农业标注体系。抓好标准化生产示范片建设,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进一步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保护力度;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严格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体系,抓好农药残留、畜禽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治理,加快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和淘汰进程,普及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引导农民合理科学施肥。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一村一品”发展效益。
1、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观音井农副产品加工园区规划建设,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项目、信贷等扶持政策,做强做大现有的龙头企业,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淀粉、肉类、粮食、果蔬等深加工项目。引导龙头企业与“一村一品”专业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产品商标注册,发展品牌农业。
2、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政府引导、农户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鼓励供销社、龙头企业以及专业大户、农村能人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依法登记,规范运作,明晰产权,完善组织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利益分配和风险调节机制,增强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能力,逐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3、拓展农产品市场。充分利用网络等新闻媒体报道、举办和参加展销会等行之有效的形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优势特色产品的知名度。支持龙头企业和“一村一品”专业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批发市场、超市等经营场所设立产品销售专柜和专卖点,实行连锁经营、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开拓产品销售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提高“一村一品”经济效益。
(四)多渠道增加农业收入,强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1)对达到“一村一品”标准的村,通过年度验收的,每年奖励村3万元。
(2)其他扶持政策按照《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执行。
2、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动员其参加“一村一品”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农村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利“六千”工程、国立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和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优先向“一村一品”专业村倾斜,支持“一村一品”建设。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防治体系。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建立乡、村防疫网络,逐步改善动物防疫和监测检验装备。
(五)加强领导,确保“一村一品”建设顺利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建设“一村一品”工作的领导,成立“一村一品”工作办公室(挂靠在农技站),办公室负责做好全乡“一村一品”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验收。各村是“一村一品”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务必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将“一村一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认真组织实施。
2、加大宣传力度。各村乡直各单位充分利用宣传标语、宣传栏发放宣传材料等扩大宣传,动员广大群众关心支持“一村一品”发展,为推进“一村一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重点宣传扶持发展“一村一品”的政策措施和各地建设“一村一品”先进经验、致富经典等,激发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参与“一村一品”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明确工作责任。乡直各单位要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不断优化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的环境。乡农技站着力抓好种植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林业站突出抓好竹业发展,提升产量、质量和效益;畜牧兽医站要切实抓好畜牧、水产等养殖业发展;科技部门要积极引进一批适合我乡实际的新技术新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进一步转化;乡经委要做好农产品的销售和招商引资工作;水利、农业、国土等部门要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搞好中低产田基本建设,搞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努力改善耕作条件;乡老区扶贫办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推进农村扶贫与产业发展、产业富民相结合的机制和办法;乡信用社要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金融服务向“一村一品”专业村倾斜;村级农技员要自觉做好发展“一村一品”相关工作,引导广大群众参与“一村一品”建设,村级农技员每月津贴预发50元,其余30元用于“一村一品”,发展绩效挂钩,年终发放,实行年度考核,不称职的予以解聘。
4、坚持跟踪问效。“一村一品”工程实施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乡建设绿色产业基地、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要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评考核,乡里把各村发展“一村一品”工作情况纳入村级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制定并完善考核指标,实行动态管理和综合考核,确保“一村一品”建设取得实效。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三
xxxx村位于桥底镇西南5公里处,关中环线以南,泾河以北。全村辖八个村民小组,有456户,1980口人,耕地面积2960亩,杂果技术人员80名。该村有村级小学1所、卫生所1所,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5%,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全面普及。该村主要以杂果生产为主,全村有甜柿子1230亩,苹果1200亩,梨、桃60余亩。
近年来,全村农民农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果业,果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特别是甜柿子产业,享誉大西北,xxxx年9月,被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进行了播出宣传,同时连续两年参加杨凌农高会展示。其柿子品质好、质量优,深受果农信赖。特别是“阳丰”品种,从苗木到果实都是抢购态势。8月,该村被省农业厅授予“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二、可行性分析。
1、意义和必要性。
近年来,xxxx村通过引进名优特新品种项目,把农业的新品种、新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广大农民从科技推广中得到了真真正正的实惠。同时,随着杂果多年连续种植,一些流行病虫害技术难题相继暴露出来,特别是由于市场对果品无公害、新品种的要求愈来愈迫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还很低,不能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农民的收入较经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广大农民从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赖科技示范和科技推广。因此,在xxxx村进行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进一步推进“科技入户、信息入户、服务入户”,将会显著增强杂果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将为该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势特色产业形成、果品科技含量提高、果品加工业发展等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对于促进我县杂果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杂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发挥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泾阳县立足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坚持把果业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通过项目带动,扩大基地规模,实现增产增收。全县果园投产面积已达18万亩,年产果品15万吨,产值2.8亿元,增长3.08%,人均果业纯收入420元。全县现有果品加工企业3家,专业种植公司7个,果品专业合作社7个,基本实现果业产业化。全县果业产业初具规模。
xxxx村位于泾阳县杂果生产核心示范区。近年来,该村不断扩大杂果生产基地规模,解决杂果品种老化、长期单一的局面,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果农收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果品初包装、种苗繁育、农资销售、技术咨询、人员培训、信息交流等产业链在xxxx村不断延伸,形成了农资销售、果业人才外聘、包装、种苗繁育等4大领域的新生产业链。目前,该村年对外供应各种果业种苗100万株,成为我县果业产业的领头村。
在一村一品示范村发展中,该村全面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使每个农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按照“便捷、易行、实用”的原则,集成农业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加快了农业科技推广步伐;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为目标,制订了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推进了农业标准化建设,增强了“一村一品”的持续发展能力。xxxx村成立了甜柿专业合作社,目前社员已从开始的12户发展到现在的28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5%。不仅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还帮助社员引进果业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等服务。
xxxx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全县一村一品果业种植示范村,先后投入财政资金60万元给予倾斜扶持。同时,也得到了桥底镇政府和县科技、农林、果业、财政等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为了推动该村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县科技局、农林局将该村确定为果业培训基地,每年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县果业产业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举办培训班、播放科技光盘、印发果业种植技术规程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及时帮助农民解决果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仅xxxx年,就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200多人次,从而为该村果业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年度目标与预期效益。
1、年度目标。
(1)新增甜柿栽植面积300亩,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村甜柿种植进一步发展。
(2)成立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全年培训果农1500人次。
该项目建成后,到xxxx年底,使全村杂果产业总产值达到1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00元,引领带动全村新增甜柿面积300亩,不断扩大杂果产业规模。
2、预期效益。
xxxx年,通过甜柿示范引领全村新增甜柿面积300亩,每亩按平均实现产值1万元计算,年可实现产值3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一村一品示范带动作用显著,通过良种引进、科技培训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该村杂果产业发展、农村进步、生态及生活环境改善。加之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不仅加快该村杂果产业化发展步伐,为城乡市场提供优质的.绿色无公害水果,而且提高了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社会效益相当明显。
四、建设地点与规模。
新增甜柿300亩共24000株,建设地点在xxxx村八组。新技术引进推广和科技培训在全村同步开展。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来源。
1、项目建设内容。
该项目共需资金46.8万元。其中:
(1)新增甜柿300亩,共24000株,每株投资7元,约需资金16.8万元;。
(3)加强技术培训,年培训果农1500人次,需资金10万元。
2、资金来源。
该项目共需资金46.8万元。其中:群众自筹资金31.8万元,申请上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项目扶持资金15万元。
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项目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新增甜柿栽植、先进技术应用推广、新品种引进示范、科技培训等。(附:资金筹措及分配表)。
资金筹措及分配。
项目资金来源。
金额。
一、申请财政补助。
15万元。
1、省级财政。
15万元。
2、县及县级以下财政。
二、项目单位投入。
三、银行贷款。
四、其它投入。
31.8万元(群众自筹)。
合计。
46.8万元。
投资构成。
金额。
其中财政补助。
(1)新增甜柿栽植。
16.8万元。
4.8万元。
(2)新技术引进示范。
20万元。
5.2万元。
(3)科技培训。
10万元。
5万元。
合计。
46.8万元。
15万元。
六、项目进度安排。
该项目实施期为一年(xxxx年1月—xxxx年12月底)。
xxxx年1月—xxxx年2月,完成项目可行性论证及申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xxxx年11月—xxxx年12月,完成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建设,培训农民1500人次。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由县农林局分管领导为组长,县科技局、县果业中心、xxxx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xxxx村各组组长和科技示范户代表等为成员的xxxx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确保该项目的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2、明确职责,狠抓落实。该项目由泾阳县农林局牵头,县科技局、县果业中心协助,由xxxx村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县果业中心要认真编制技术方案,选派强有力的技术人员开展项目的技术指导,努力抓好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引进与推广,促进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科技局积极协助村上争取各级科技部门的支持和专项经费扶持,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xxxx村民委会要努力做好群众的组织宣传动员工作,全力配合各有关方面抓好项目的落实。
3、增加项目投入,不断提升设施杂果产业水平。xxxx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项目所需资金,除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外,主要通过动员群众自筹解决,力争使广大群众在杂果发展上的投入占到总投资的80%以上,真正发挥其在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4、加强监督,实行专款专用。xxxx村民委会对从上级部门争取到的资金,要建立专户,实行专款专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我叫xxx,于xx年xx月毕业于xx学院,xx专业,同年xx月,参加xx公开招募xx年“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计划,通过笔试、体检等程序,成为了xx一名一村一大工作人员。回到了自己的家乡——xx(任xx村团支部书记并上挂乡党政办公室锻炼)。今天我有幸参加县委组织部举办的xx县2010年基层服务大学生培训班的培训,我感到非常的荣幸,现将半年以来开展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
一、坚持学习,不断提高,努力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
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边学习、边实践,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常抓学习不放松,在完成乡党委、政府中心理论学习组规定的学习内容外,自己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全面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还系统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类统计年报等相关知识,增强自己的工作本领。丰富自己的知识。这半年来,我先后书写心得体会文章2篇以上,记学习笔记5万字以上,亲自起草文件10余份,撰写上报信息近20条,其中被《xx信息》和《xx网》采用信息10余条,通过坚持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使自己的思想素质进一步得到强化,工作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为今后积极应对复杂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脚踏实地,努力工作。
(一)努力发挥纽带作用。
党政办公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比较高的工作,是政府系统的指挥中枢。对每一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为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熟悉各项业务,一边认真听取领导意见,不断向同事们学习经验;一边认真细致地做好每项工作。积极主动地要求跟随领导下村组了解民情、民意、民风,体会基层工作的真实滋味。
组的指导下,牢记使命,认真按照乡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积极协助命芹村党支部做好科学发展观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时虚心向乡村干部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较好地完成了所负责的工作任务,真正在干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受到了干部群众的好评。
(三)进村入户开展建民情台账、记民情日志。
开展“建民情台账、记民情日志”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是转变干部作风、服务基层群众的实际行动,是提高干部素质、增强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增强联系和服务广大群众的意识和本领,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按照乡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动起来,扎实工作,共走访群众39户,记民情日记39篇,建民情台账一本,并在规定时间内全面、保质、保量完成所驻片区“记民情日记、建民情台账”的相关工作。
(四)积极协助乡团委做好共青团的相关工作。
一是积极与乡团委、学校组织青少年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广大团员青年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青年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二是积极与乡团委、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活动;三是认真做好基层团组织信息数据采集和录入。
(五)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开展抗旱救灾保民生工作一是积极与乡领导、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进村入户进行摸底调查登记;二是主动参加乡组建的义务送水小分队,为空巢老人、残疾人、年老体弱、五保户、留守儿童送水,确保不因缺水而受渴挨饿,影响生活。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存在不足之处:
1、在理论学习上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还比较欠缺;
3、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一些工作关系的处理方式有待加强。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扬长避短,克服不足、认真学习、发奋工作、积极进取、尽快成长,把工作做得更好,为人民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五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自去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暨一村一品推进会以来,我县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及农民收入的增加。下面就我县发展“一村一品”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总结如下:
一、我县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成效。
今年以来,在省、市的直接关怀、支持和帮助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并取得可喜成效。目前,全县96个行政村中,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特色的专业村近40个,其中蔬菜类专业村5个,水产类专业村10个,畜禽养殖类专业村8个,苗木花卉类专业村5个,麻油、粉丝等农产品加工类专业村5个;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个,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8个,带动近4万农户从事特色产业生产经营活动,全县特色产业年经营收入达6.5亿元。我县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壮大特色产业经济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由种养业为主向种养、加工、服务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也由传统的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向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转变;农民收入由单纯依靠种养业收入向务农、务工、经商等多元收入转变,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全面提升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全县“一村一品”在向纵深发展的同时,突出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种植专业、特色化。如我县清溪镇巨兴村土壤质地沙壤、肥沃,适宜红瓜籽生长,而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特别是2003年,该村还与安徽农业大学开展红瓜籽提纯复壮技术,使红瓜子品质和产量得到显著提升,亩均纯收入达2200元,红瓜籽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3000亩,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该村农民家庭收入绝大部分都来自红瓜籽。陶厂镇祁首村是我县有名的生姜种植专业,由于种植生姜经济效益好,俗有“一亩姜五亩棉十亩稻”的说法,全村种植面积达到28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90%以上,年生姜产值达1600万元,该村姜农还自发成立了生姜专业协会,并成功申报了1000亩省级无公害生姜生产基地,目前,该村生姜产业正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无公害化方向发展。
二是运行市场化。我县在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生产时,注重专业市场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如环峰镇祁门村是远近闻名的麻油加工专业村,该村现有麻油企业20家,2006年销售收入4260万元。为了促进麻油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推进麻油专业市场的建立,今年,该镇在祈门村兴建了一期工程占地300亩的绿色食品工业园,引导麻油企业入园发展。目前,已有7家企业迁址入园。此外我县还先后建立了仙踪河刘杂粮大市场、铜闸水产品市场、运漕棉花等专业化市场。这类市场功能齐全,经营规范,可以为经营者提供多方面优质服务,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
三是发展组织化。我县积极引导农民联合起来,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来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经济。我县先后成立了仙踪镇富民社区的冬草莓协会、清溪镇半湖村的河蟹养殖协会、昭关镇同发村的白鹅养殖协会、林头镇青龙村的苗木花卉等专业协会,为全县特色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全县各类协会拥有会员4万多人,带动农户2万多户。协会重点为专业户提供中产品市场信息,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技术指导,拓展销售市场渠道等服务,可以为会员提供了一个合法广阔的销售平台,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四是经营产业化。近几年来,我县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生产,壮大各类特色产业。如含山县巢红瓜子有限任责公司是清溪巨兴村的对接龙头企业,该企业生产的“巢红牌”红瓜子相继荣获省级特色农产品和市级名牌农产品称号,红瓜子迅速畅销全国各地,并进入东南亚市场,从而也带动了巨兴村红瓜籽产业发展;祈门村的褒禅山麻油厂是祈门麻油加工企业中的领头羊,该企业生产的“褒禅山牌”麻油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3年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5年获“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该村以褒禅山麻油厂为龙头,整合资源,实行产业化经营,共带动农户1420户,年纯收入886万元。还有像太湖山粉丝厂等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订单生产,建立山芋、芝麻等特色品种生产基地,有力的推动了全县特色产品种植规模化,生产专业化,销售一体化发展进程。
二、几点做法。
(一)抓宣传、鼓动,提高思想认识。我县通过组织人员外出学习推广“一村一品”经验,通过聘请专家进行讲座,宣传“一村一品”专业村典型和经验,在全县营造发展氛围,增强全县人民的'发展意识。并把“一村一品”这项工作作为“执政为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来抓。
(二)抓典型示范,发挥带动作用。今年我县重点抓好巨兴红瓜子、祈门麻油、陶厂生姜、富民社区草莓等8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突出连片开发和建设,形成“精、专、新、特”的“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每个示范村实行一个科级领导包抓、一个技术服务单位实施、一支包村干部队伍驻村、一个实施方案的“一村一品”工作“四个一”包抓制度,采取一户带多户、一片带一组、一组带一村的办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乃至“一乡一业”的新格局。
(三)抓技术推广,提高产业发展科技水平。我们以示范村为重点,大力推广名、特、优主导品种、高效实用栽培、无害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生物灾害防控农业主推技术。通过科普赶集、现场会、手机短信,组织技术人员到各村开展技术培训,利用电视栏目开展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宣传和技术指导。继续实施“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扩大培训对象,把农村劳动力对外输出与就地转移结合起来,加大对“一村一品”示范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力度。
(四)抓专业合作组织,推进产业化经营。支持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种养能手、农村经纪人创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引导各“一村一品”示范村成立专业合作组织进行规范化建设,对建立专业合作社的示范村,镇政府指派1名干部,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员,下乡进村,协助其健全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运作行为,保障会员合法权益,增强凝聚力。扶持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引导龙头企业与专业村农户、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联结机制,实现产加销一体化。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和“一村一品”示范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定认证和产品商标注册,发展品牌农业。
(五)抓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一要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二要加大示范村农田基建和土地平整等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三是实施沼气推广工程。优先安排主导产业示范村发展以改厕、改圈、改灶为重点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建设工程。
三、下一步打算。
(一)健全领导体系。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推进协调机制,做到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形成合力联动抓,各镇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建议省、市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技能培训和基地建设,为每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下拨一定经费着重用于干部培训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进一步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开辟人才培养、引进和配置的“绿色通道”。
(三)完善发展规划。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明确“一村一品”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
(四)抓好招商引资。精心准备一批招商项目,进行推介洽谈,力争引进一批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的企业,发展“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六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自去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暨一村一品推进会以来,我县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及农民收入的增加。下面就我县发展“一村一品”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总结:。
如我县清溪镇巨兴村土壤质地沙壤、肥沃,适宜红瓜籽生长,而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特别是20xx年,该村还与安徽农业大学开展红瓜籽提纯复壮技术,使红瓜子品质和产量得到显著提升,亩均纯收入达2200元,红瓜籽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3000亩,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该村农民家庭收入绝大部分都来自红瓜籽。陶厂镇祁首村是我县有名的生姜种植专业,由于种植生姜经济效益好,俗有“一亩姜五亩棉十亩稻”的说法,全村种植面积达到28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90%以上,年生姜产值达1600万元,该村姜农还自发成立了生姜专业协会,并成功申报了1000亩省级无公害生姜生产基地,目前,该村生姜产业正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无公害化方向发展。
我县在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生产时,注重专业市场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如环峰镇祁门村是远近闻名的麻油加工专业村,该村现有麻油企业20家,20xx年销售收入4260万元为了促进麻油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推进麻油专业市场的建立,今年,该镇在祈门村兴建了一期工程占地300亩的绿色食品工业园,引导麻油企业入园发展目前,已有7家企业迁址入园此外我县还先后建立了仙踪河刘杂粮大市场、铜闸水产品市场、运漕棉花等专业化市场这类市场功能齐全,经营规范,可以为经营者提供多方面优质服务,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
我县积极引导农民联合起来,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来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经济我县先后成立了仙踪镇富民社区的冬草莓协会、清溪镇半湖村的河蟹养殖协会、昭关镇同发村的白鹅养殖协会、林头镇青龙村的苗木花卉等专业协会,为全县特色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全县各类协会拥有会员4万多人,带动农户2万多户协会重点为专业户提供中产品市场信息,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技术指导,拓展销售市场渠道等服务,可以为会员提供了一个合法广阔的销售平台,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近几年来,我县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生产,壮大各类特色产业如含山县巢红瓜子有限任责公司是清溪巨兴村的对接龙头企业,该企业生产的“巢红牌”红瓜子相继荣获省级特色农产品和市级名牌农产品称号,红瓜子迅速畅销全国各地,并进入东南亚市场,从而也带动了巨兴村红瓜籽产业发展;祈门村的褒禅山麻油厂是祈门麻油加工企业中的领头羊,该企业生产的“褒禅山牌”麻油20xx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xx年通过iso9001-20xx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xx年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xx年获“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该村以褒禅山麻油厂为龙头,整合资源,实行产业化经营,共带动农户1420户,年纯收入886万元还有像太湖山粉丝厂等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订单生产,建立山芋、芝麻等特色品种生产基地,有力的推动了全县特色产品种植规模化,生产专业化,销售一体化发展进程。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七
带来的乐趣,万事万物总有它自身的规律,总有相同的本质,这种本质需要我们一层层揭开事物的面纱才能知晓。这也算是我在拆迁办工作以来,在做事和态度以及在工作中所悟出的东西的一点儿总结吧,一言以蔽之就是: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二、关于思想觉悟。
作为一名一村一大,我深知扎根基层的艰苦,很少有人能够沉下心来去做基层工作,很多人只是把一村一大这项工作当作是一种过渡,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为自己的未来作好了打算,其实工作也快满两年了,我有一个切身的体会就是:每一项工作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虽然这项工作不能够尽如人意,但是有的人却一味强调待遇,工作太累等等,却不注重工作本身带来的乐趣,却没有真真去想过这项工作会使你得到锻炼和提升,会增加你的经验和阅历,要知道一个人的经验和阅历是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的,它能使你终身受益。所以,我在想一个人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并且要学会转换思想,沉下心来做事,在工作当中就能够游刃有余。
三、关于做人。
在工作当中关于如何做人,我常常自我反思,在这方面做得一村一毕业自我鉴定。
好与不好,有哪些不对的地方需要改正,有哪些优点需要继续发扬等等,最基本的.要做到:尊重领导和同事,积极帮助他人,学习他人的长处,遇到不懂的问题要虚心求教,还要多和他人沟通和协作,毕竟很多事不是单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所以,我认为在工作当中把人做好也是很重要的。
总之,无论是以前在村上工作,还是现如今在镇上工作,通过近两年的锻炼,我在思想觉悟上、个人能力方面均有所提高,而且也能够沉下心来做好各项工作,这才是最大的收获。虽然作为一村一大的我的确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坚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我总会变得强大。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八
工作总结20xx年,在省农业厅的精心指导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重视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跟?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努力实现农民增收?这一主线。依托杨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确立了?依据市场、因地制宜、一村一品、产业富民,为西部地区做出示范?的工作思路,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杨凌区?一村一品?发展的新路子。
一、取得的成效。
2个,铜鼓乐器加工1个,农家乐村1个,洋葱村2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占到全区总村数的33%。
2、一乡一业稳步推进。20xx年杨凌示范区进一步实施1。
杨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积极扶持特色产业。全区按照园区建设规划,打破乡村界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规模发展。初步形成在大寨、五泉境内由三镇二办合力建设的设施农业产业圈。目前,已有5000多座大棚蔬菜产品陆续上市,销往上海、天津、西安等大中城市,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1亿多万元。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九
为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提高基层治安防控能力,化解群众矛盾纠纷,降低各类案件发案率,降低信访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案件下降,秩序良好、群众满意”的目标,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成立了“一村一警”工作组,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被安排到xxx村,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来,我围绕工作目标,认真履行好自己职责,调整好心态,熟悉了村的基本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工作计划,具体概括为:一是调整好心态,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因为所里工作多,人员也比较少,又增加了驻村工作,我是真有点忙不过来,但我决不能退缩,我要坚决完成上级交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最短的时间里调整好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方法,适应了环境,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并初步理顺了各个方面的关系,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二是通过调查,基本熟悉了村情村貌,为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访问、座谈和查阅资料,我了解到该村位于城关镇政府西x公里处,全村共有xx个村民组,xxx户,xxxx口人,有村干部x名,支书、主任是“一肩挑”。三是明确思路,制订计划。所里的事比较多,人员也比较少,我就挤时间到村里去,有时放弃节假日的时间,到村入户走访、座谈,和村干部进行研究、讨论,明确了“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的工作原则,根据情况制订了我的工作计划。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当警察一直是我儿时的梦想。十分向往刑警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羡慕交警威风八面、英姿飒爽,期待有一天把这一身使不完的劲用在打击犯罪上。去年有幸被定为“一村一警”中的一员,也算是和“警”沾了边,我非常高兴,我要尽最大努力去做好工作。我首先是走访群众,了解群众困难,开展便民服务,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但刚开始群众并不理解,也不领情,走访群众时,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走访xx户一般能敲开x、x户,但是我没有放弃,不怕苦,不怕累,这是我工作的第一步,我必须做好,入户时我主动推介自己,与群众唠家常,熟悉家庭的.情况,形成感性认识。晚上回家以后,我把走访过的再熟悉一遍,防止出现遇到走访过的群众认识我,而我不认识或叫不准对方的尴尬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众逐渐接受了我,在遇到困难时常常想到我,还主动到所里去找我,向我反映问题。在以后的入户工作中,我的进度明显加快,最后入户成功率达到xxx%。
(二)贴近群众、融入群众。
我常自勉的一句话就是“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才能有你”。为方便群众,了解村情民意,我随时带着“一村一警”工作民情记录本,在日记中记载群众的点滴要求。记录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邻里纠纷、有什么不稳定因素、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对群众提的问题,想尽一切办法加以解决。解决完的我在日记中进行标注,对一时解决不了的,我就重点标注,时时琢磨如何解决。爱人常埋怨说“家里的事你一个也记不住,老百姓的事你比谁都记得清楚”。在许多社区群众眼里,刑释解教人员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避之唯恐不及。我认为,打击惩治犯罪分子固然重要,但帮助刑释解教人员浪子回头,重新融入社会,将其转化为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因素同等重要。在与刑释解教人员的交往中,我总结了“三步工作法”。第一步对他们进行再教育,因人而异,使他们知法、守法,矫正不良行为,重新唤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第二步对他们关心、体贴,加强感情沟通和交流,使他们感受到人格受到了尊重,让他们知道社会对他们表示认同和接受。第三步帮他们办实事,解决生计问题。xx村王某,刑释解教后一直没有工作,一家三口生活无着落,两口子三天两头“打仗”,家庭面临破裂的危险。知道这种情况后,我帮助他到附近的耐火厂里找了一份工作,这样使全家气也顺了,打仗的事也没了,他逢人就讲“多亏x所长了,没有他的帮忙,我这家早就散了”。我的体会是,给群众解决一个困难,群众就会记住你一辈子;做伤害群众感情的一件事,群众毕生对你都没有好感。
(三)倾听民声、解决民忧。
我觉得只有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把普通的事做得不普通,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我是镇里的司法所所长,每个村配备有三名民调员,我借助这一优势,每周组织一次矛盾大排查,并建立档案,对于不好处理的问题,组织民调员共同处理,第一时间化解邻里纠纷,化解不稳定因素,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
(四)履行职责、保民平安。
对解决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进行登记;及时上报可能引发重大群众性事件的不稳定苗头;开展法律宣传和安全防范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一年来,我感觉受益匪浅,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工作经验,锻炼了工作能力,加强了为群众服务的责任心,也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干部群众的认可和好评,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还很不成熟和完善。下一步我将进一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再接再厉,为护卫一方平安、服务一方群众再立新功。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十
一、贫困村基本情况:
该村辖22个村民组,20个自然庄,780户家庭,户籍人口3341人,共有耕地面积6870亩,人均耕地2亩,林地面积480亩,大小塘坝27面,水域面积1500亩。
二、项目建设理由:
1、资源条件:
仁巷村有着当家塘坝张刘坝,系小二型水库,水源充足,在其下游是平坦农田,适合种植草莓和蔬菜。
2、发展产业的基础:
仁巷村有着种植草莓、蔬菜的习惯,有种植大户,在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下,群众有种植草莓和蔬菜的强烈的愿望。
3、市场前景:
xxx乡草莓品种是“丰香”、“红颜”,这两个品种的产品口感好,色泽鲜艳,含糖度高。草莓作为营养丰富的保健性水果,已成为全年需求的消费水果,而早熟、无公害、高糖的xxx草莓因为其收获周期提前,口感较一般草莓好、个头大、色泽艳丽,含糖高度达12%,其草莓产品远销多个省、市,产口供不应求,农民收益稳定,效益显著。蔬菜品种依着豆角、莴笙和西红柿等中低端消费群体,外销到长丰、淮南等地。
三、实施方案内容:
1、项目建设地点:
定远县xxx乡仁巷村。
2、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立足仁巷村地理资源优势,坚持科学规划、连片建设的原则,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建设20亩面积20个草莓、蔬菜大棚。
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总投资3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争取滁州市交通银行支持5万元,自筹5万元。村集体占83%,其他占17%。按照投入资金比例分红。
4、项目技术措施:
(1)品种选择:草莓品种为红颜、丰香两种;蔬菜选择芹菜、莴笙、豆角、西红柿等品种。(2)开展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通过聘请当地的.种植大户对草莓、蔬菜生产进行技术培训,发放生产技术手册。通过网络和长丰草莓市场进行信息服务。
四、项目建设计划安排:
201x年6月,流转土地20亩;7月份平整土地和修建引水渠道、排水渠道;8月份搭建钢架大棚;9月份栽植草莓。
五、项目投入管理模式:
1、村集体资金投入模式:
村通过争取资金注入,项目建成后出租给种植大户徐孝峰和15户群众和贫困户。
2、项目运营管理模式:
大棚建设好后,出租给予大户、群众和贫困户,村集体收取租金,群众和贫困户通过产业增加收入。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并给予政策支持。
六、项目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每个大棚钢架、薄膜投入10000元。建成后,每个草莓大棚年产5000斤,均价为5元∕斤,毛收入为25000元,扣除人工及其它成本,纯收入为15000元,草莓大棚合计收入为300000元。蔬菜大棚每个年产值为0元,扣除人工及其它成本,纯收入为6000元,蔬菜大棚合计收入为120000元。
2、社会效益:
该项目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明显的优选项目,能有效解决当地养殖户集约化管理,带动村民形成产业化管理趋势,形成特色产业化发展道路。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万元以上。同时,带领贫困户20户50人,户均年增收3000元,有利于脱贫致富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项目摘要。
项目名称。
xxx乡仁巷草莓蔬菜生产基地。
项目申报单位。
xxx乡仁巷村民委员会。
项目负责人。
杜xx。
联系人及电话。
周xxxxxxxxxxx。
建设理由。
有小型水库,水源充足;仁巷村有着种植草莓、蔬菜的习惯和技术;草莓口感好,色泽鲜艳,早熟、无公害水果;蔬菜走中低端市场,销售前景较好。
项目建设地点。
xxx乡仁巷村。
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项目总投资30万元,其中市专项扶贫资金20万元,其他10万元。连片建设20亩面积的20个钢架大棚,生产草莓、蔬菜。
项目建设计划。
201x年6月,流转土地20亩;7月份平整土地和修建引水渠道、排水渠道;8月份搭建钢架大棚;9月份栽植草莓;201x年3月种植蔬菜。
项目投入模式。
村通过产业大户注入资金,项目建成后出租大户和群众。大棚建设好后,出租给予大户和贫困户,村集体收取租金,群众和贫困户通过产业增加收入。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并给予政策支持。
经济效益。
草莓纯收入15000元∕亩.年;蔬菜纯收入6000元∕亩.年。
社会效益。
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带动贫困户20户50人户均年增加收入3000元,形成产业化经济管理趋势。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十一
蚕桑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初步形成一个现代农业园区。
20xx年10月,村两委班子抓住农业对口项目建设的契机,通过召开动员会、观摩学习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家扶持政策、蚕桑生产形势、经济效益、适用技术等方面知识,成立蚕桑专业合作社,调动和吸引村民积极加入合作组织的积极性。20xx年12月注册成立了“开化县绿洲蚕桑专业合作社”,90%以上的养蚕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中。合作社在技术指导、物资供应、蚕茧收购上为农户开展服务,并与农户签订蚕茧收购合同,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二次返利。合作社成立后,为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园和堤升“一村一品”蚕桑产业环境,更好地发展蚕桑生产,村两委班子和本村绿洲蚕桑专业合作社组织养蚕大户外出学习养蚕先进技术和推广“一村一品”经验,通过聘请特产局专家进行讲座,宣传“一村一品”专业村典型和经验,在全村营造发展氛围,增强全村人民的发展意识。在重点抓好一批养蚕大户“一村一品”示范户建设的同时,按照“高目标引领、强措施推进、高效率落实”的思路,对全村的所有农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突出蚕桑养殖产业建设,形成“专、新、特”的“一村一品”产业格局。
依托蚕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一是根据蚕桑生产标准要求,推行园区统一连片规划种桑,全村880亩桑园,集中连片的达到85%以上。基本消除了粮桑混种造成的农药中毒现象。二是统一推广新品种。20xx年,寺坞村开始推广最新一代雄蚕新品种,到20xx年,实现全年饲养雄蚕新品种,实现了蚕品种的更新换代。三是统一推广桑园病虫害统防统治。开化的桑园主要病虫害是桑螟,且主要危害是第三代。为此,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在7月下旬,开展桑园病虫害统防统治,桑螟发生率比去年下降了45%。四是统一规划建设小蚕共育室,组织小蚕共育。20xx年,新建改建小蚕共育室750平方米,组织小蚕共育625张。
20xx年我县一村一品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一村一品办公室的指导下,紧扣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模式,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促进了以茶业、生猪、蔬菜、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特色产业培育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截止目前,全县发展省级、一镇一业示范镇3个、一村一品示范村31个,涉及11775户、39822人,其中从事主导产业农户8714户、从业人口30324人,分别占农户总数和全村总人口的74%和76%。按主导产业类别划分,种植业6个村,占19%;养殖业4个村,占13%;林果业5个村,占16%;其它农业16个(含茶叶、综编、藤编等),占52%。20xx年,31个示范村预计实现生产经营总收入65028万元,同比增长18.8%,农民人均纯收入8228元,比上年增长1080元,同比增长15.1%。从事主导产业生产的农户占全村总农户的74%,来自主导产业的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7%。一村一品发展规模、促进农民增收的比重均大幅增加。
(一)加快产业培育,提高一村一品发展质量。
一年来,我们按照大力发展茶叶、生猪、蔬菜、烤烟、中药材五大主导产业发展思路,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园区经济的重要抓手,着力建设规范化、区域化产业基地,以此发挥农业比较优势,促进主导产业不断做大做强。20xx年,全县预计新发展茶园2.16万亩,全县茶叶总面积发展到14.47万亩,年产干茶6818吨,实现产值7.63亿元,生猪出栏83万头,种植蔬菜7.85万亩,种植烤烟2.38万亩,农民群众来自主导产业的收入明显增加。以红庙镇罗账岭村为代表的一批专业示范村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大机遇,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茶叶基地规模,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和群众积极参与,促进了茶园基地快速发展,全村累计新发展茶园500余亩,为茶叶示范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全县各镇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逐步将传统的油菜(小麦)—水稻(玉米)复种模式转化为养猪、种茶、种菜、农产品加工等高效农业生产模式,70余个村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态势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更加凸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发展。
(二)狠抓示范带动,推动一村一品发展步伐。
我们在抓一村一品工作中,围绕我县农业五大主导产业,通过县上抓示范点,镇上抓重点村,村上抓示范户,上下联动,层层示范的工作方式,推动了全县一村一品建设快速发展。一是坚持招大引强,发挥招商引资在发展一村一品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努力,江苏商会、陕西汉森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新美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将投资南郑农业产业发展,预计投资总额3.64亿元,将对我县一村一品发展发挥较强的拉动作用。二是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发挥先进农业技术在一村一品中的支撑作用。依托实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全县建立10个科技示范基地、确定100名科技指导员、培育1000名科技示范户,带动20000户农民增收致富。牟家坝镇牟家坝村茶叶产业、圣水镇林场村苗木花卉产业以及小南海镇的烤烟产业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其产业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多次接待县内外的参观交流,已成为我县一村一品发展的亮点。三是加快农业园区建设,发挥园区在一村一品发展中的承载作用。抢抓省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重大机遇,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资金向园区整合、要素向园区配置,着力打造园区发展新引擎。全年新认定市级现代农业园区6个,全县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总数达到10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9个。同时年内将拟认定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3个。在园区推进工作中,我们通过抓规划、抓进度、抓投入、抓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园区建设,通过园区的规模扩张和示范带动,进一步加快了一村一品发展步伐。
(三)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一村一品发展水平。
一是抓宣传,提高思想认识。先后两次组织示范村负责人参加一村一品培训学习,宣传介绍一村一品专业村典型经验,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二是抓科技推广,提高科学种养水平。以“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工培训工程”、“科技特派员工程”、“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等有效载体,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并分类型确定示范户,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年累计开展农民技术培训8.61万人次,其中职业农民培训1250人,培训茶农、烟农、药农、养蚕户、生猪养殖户等6万多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6万份。深入开展了科技兴农十项行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三是抓农产品认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县已完成无公害蔬菜、茶叶认证6600亩,茶叶有机认证1.5万亩15家茶叶企业通过了qs认证无公害农产品顺利通过国家农业部整县环评。三是抓信息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县农业信息网站作用,采取信息发布、电子农务、短信等形式及时准确地向农民发布政策、价格、市场供求、技术等信息20xx余条。利用县农业信息站的大型电子显示屏幕,每天定时发布有关农产品价格、市场、技术、招商、项目、企业信息。
(四)健全组织体系,增强一村一品发展能力。
坚持把培育适应“一村一品”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组织体系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一是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目前,全县注册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5个,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个,县级15个,4个企业(基地)被评为全市十大茶厂、养殖场和设施蔬菜示范基地。20xx年18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72亿元,同比增长14.5%。引导和支持绿娇子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朵彩苗木花卉公司等龙头企业通过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有效增强了农产品的营销能力。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稳步推进,服务层次不断提高。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42个,入社成员10237人,注册资金1.3亿元。其中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命名为全省百强社,八宝农民专业合作社、严氏绿叶合作社坚持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从事良种茶苗繁育、茶叶加工销售以及技术、信息、农资供应等配套服务,搭建分散小农户经营与大市场对接的良好平台,吸纳本村及周边村镇农户积极加入,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辐射带动效应明显增强,助农增收成效显著,已成为促进“一村一品”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三是积极发挥品牌效应,“汉水银梭”、“黄云翠竹”绿茶、“黄关”黄酒、“秦巴欢”菜籽油四枚商标被省工商局评为著名商标。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资金投入较少。近年来,尽管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仍存在投入不足,设施落后、陈旧,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步伐。
(二)政策支持不够。一村一品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每年专门用于一村一品发展上的项目仅有1至2个,大多数村多年来没享受过一村一品专项扶持,特别是在每年的一村一品统计年报会上,部分村干部怨言较多。
(三)发展水平不高。现有的“一村一品”大多属于自然形成,我县虽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制定了区域规划,但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聚集度不高,带动效应不强,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发展。
(四)农村劳力缺乏。目前,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农村缺乏文化层次高,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人员,在发展一村一品、推进结构调整、状大主导产业等方面思想保守、劲头不足、困难较多。
(五)组织体系松散。尽管我县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快,但相当一部分龙头企业地处城镇,没有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龙头企业服务于一村一品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完善发展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一村一品发展思路,进一步修改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资源、地域、生态、传统等优势,增强一村一品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积极作用。
(二)建全保障体系。建立农民自投为主、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着力解决一村一品发展融资问题,促进一村一品的发展。
(三)强化人才培训。依托农业、技术、科技、劳动、职教等培训阵地,以实用技术、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法律知识为重点,加强对示范村驻村指导员、村领导班子、农民技术骨干和专业大户的培训,不断提高带动能力。
近年来,高关村突出“一江两岸共发展、农民创业我先行”的活动主题,展现了农民风采、铸就了一村一品。现总结如下:
一、迅速行动、精心筹划。
根据安徽省妇女创业扶持专项经费项目培训会议精神和市妇女创业扶持专项经费项目现场会的工作要求,我村因地制宜,确定围绕高滕葡萄种植打造一村一品,培育亮点,做出特色,多次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座谈会并走访了相关种植能手,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组,致力发展高滕葡萄,并通过万村网页跟踪报到我村创建巾帼创业示范村活动;通过横幅、会议、走访农户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使一村一品创建工作家喻户晓。
二、创建载体、构筑阵地。
我村发展一村一品工作以高滕葡萄合作社为载体,规范了合作社,购置了办公桌椅,合作社各项制度上墙并落实,同时也成立高滕葡萄产业党支部,发挥党员在发展地方经济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深入到各村民组,对发展一村一品中有关创业、技能需求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有针对的开展创建活动。
三、整合资源、打造精品。
积极发挥葡萄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一村一品中的引领作用,成立和县高滕葡萄合作社,90%种植户进入合作社。定期开展培训,截止目前,我村葡萄技术培训班先后邀请省农科院孙其宝教授、省农科院院长、市农委刘教授以及马鞍山安民农贸有限公司水果销售经理及种植大户来村授课并进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现场指导,已开展培训6次,培训人次达450余人,利用葡萄专业合作社这一平台,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将合作社的各项制度上墙,办理税务登记和商标注册工作,结合以往的经验创新管理模式,各农户负责具体生产、管理,合作社根据农户定期汇报的情况和实地考察的农户种植情况,组织进行经验交流,推广好的做法,定期进行培训指导,形成了合作社内成员互助互爱的良好局面,形成了独特的产、售、学的经营模式。同时积极为社员中办理万小额贷款,用以扩大种植规模和发展种植技术。
我村把发展一村一品工作与党建结合起来,把工作融会贯通,利用与马鞍山师专结对帮扶之机,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引进技术支持、信息帮扶;发挥合作社的主观能动性联系了合肥合家福超市、大兴果业等,20xx年11月份,省人大副主任陈先森、省妇联主席黄红一行来村调研指导巾帼创业工作,并给与了我村创业情况很高的评价,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高关葡萄产业,也给巾帼创业示范村创建增加了活力和增添了平台。
四、领导助创数据说话。
我村创建巾帼创业示范村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安徽省妇联、马鞍山市妇联、县农委多次来村实地指导工作,结对共建单位喻长志书记心系高滕葡萄,多次现场出谋划策。正是在领导的关怀和助建下,高关村“一村一品”高滕葡萄正显现品牌效益,亩产值从20xx年的5000元上升到现在的6000多元(不包括葡萄酒),种植规模从20xx年的400余亩扩展到800余亩,销售期从20xx的45天到现在的30天,产值达到400多万。
招贤镇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突出纱帽山枇杷的风味特色。主抓纱帽山枇杷的品牌建设。今年县农业局党委委员胡志华联系纱帽山村,为纱帽山枇杷品牌建设出谋划策。主要抓了几下几点工作:
一、纱帽山枇杷历史悠久,风味独特。衢州周边县市都知道纱帽山枇杷的名气,有些商贩在城里卖枇杷也要借纱帽山枇杷的名来出售。由于我们前几年没有重视纱帽山枇杷的注册保护工作,致使“纱帽山”被安徽人注册。今年纱帽山村支部书记郭小良申办了纱帽山枇杷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沙目山”牌枇杷商标。
二、提高纱帽山枇杷品质,纱帽山枇杷树龄高的有百年左右,树龄低的也有几十年。由于纱帽山独特的土质条件,纱帽山枇杷风味独特,隔壁渔溪口村和符家村的枇杷就没有纱帽山枇杷的风味。这几年宣传推广枇杷疏果,效果明显。几个生产大农户枇杷疏果做得好的,得到了很大实惠,如村会计金福财,他的枇杷果就比一般农户大,得益于他的疏果技术,今年枇杷收入10000万多元。
三、利用纱帽山枇杷的品牌优势,走出去。今年外地来采购枇杷的单位和个人,我们都使用“沙目山”枇杷品牌箱装箱,每箱5公斤。箱/80元。还有一些农户自已挑到常山和衢州出售,销路很好。20xx年全村枇杷产量50吨,总收入达到80万元左右。全村650人,人均枇杷收入1230元。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十二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动力。今年以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推动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新格局的尽快形成,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矗下面就我县发展“一村一品”的.基本情况、经验体会、问题困难及发展意见等,报告如下:
一、我县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成效
从2015年开始,在盛市的直接关怀、支持和帮助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农业支柱产业,激活农村市场经营”为目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效。据统计,从2003年实施“一村一品”以来,全县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乡2个(白莲专业乡一个,烟叶专业乡一个),专业村23个(其中白莲专业村10个,烟叶专业村13个),带动近10237户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70%以上。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白莲、烟叶两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村经济运行步入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区间。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1280元,增长到现在的1900元左右,增长幅度在48%以上,打破了近几年以来增长幅度在10%左右低水平徘徊的落后局面,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以来,我县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壮大规模农业的重要手段,改变以往适应性调整的路子,着力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品种做纽带,重新布局产业,充分发掘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我县农业的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白莲种植突出良种繁育,2003年开始,我县分别引进太空莲1号、3号、36号、建选17号,建立了 。 以县农科所为龙头的优质白莲良种繁育基地。白莲种植面积从2001年前的4万亩左右,增至6万亩左右,实现产值8000万元左右。烟叶种植突出推行地膜覆盖、热烘循环烤房等新技术,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实现产值6500万元左右。二是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农业增收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2003年以来,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由过去主要抓产业和产品为主,转向突出抓“一村一品”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加速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的格局。从2004年开始,我县分别在**、**两个乡成立烟叶、白莲两个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针对我县**乡农民烤烟技术较差,且白莲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技术水平较高、结合地理环境等优势,我县对**乡5个村大力推行白莲高产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实施了白莲无公害生产技术,进行跟踪服务指导。2006年,龙岗乡种植白莲面积达6077亩,实现白莲总产值1656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43元,超过全县人均纯收入22%。**乡的烟叶种植面积达1073亩,实现烟叶总产值154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01元,超过全县人均纯收入20%以上。由于这两大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加上受农产品市场经济的影响,**、**两个乡纷纷成立烟叶协会和白莲保鲜协会,大大加快了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进程。协会的建立,农产品的质量有了保证,规范了农产品销售市场,扩大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民收入大大增加,农民种植农业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向特色资源、主导产业靠拢,带动了“一村一品”工程的发展,同时,“一村一品”也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优质农产品。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县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龙形架构已初步形成。我县已拥有白莲产品加工企业5个,开发白莲系列产品7个,主要有莲子奶糊、莲子薏仁糊、白莲速溶粉、莲子八宝粥、莲心茶、莲子罐头及白莲速冻保鲜等产品。到2005年白莲产品深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实践证明,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发挥本地优势,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有利于跳出农业抓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小生产、小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利于跳出农村抓发展,推进产业富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做强做大县域经济。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十三
在中国,农村一直担负着粮食生产的重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将农村传统产业和特色产品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实施了一村一品计划。在参与和实践一村一品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了解本地资源。不同地域的农业特色各不相同。在实施一村一品计划之前,要了解本地资源、地形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只有对本地文化、传统产业、农产品等进行深入了解,才能从中寻找出更好的发展方向。比如,某村的龙涎香产业就是源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富有市场竞争力。
第二,创新产品和服务。实施一村一品计划不是简单地复制模式或产品,而应该创新和加强开发。创新产品和服务,不仅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还能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和有竞争力的品牌。例如,某村的茶叶产业实践中,村民们除了注重产品的品质外,还将茶叶与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等结合起来,打造出富有特色和知名度的品牌。
第三,鼓励合作共赢。实践一村一品计划要依托于当地的合作组织。合作组织可以集中村民资源,统筹产品销售与市场拓展等事宜。同时,还可以将发展的成果合理分配,鼓励大家共同发展和共享成果。在实践中,仅有单个村民的股份往往难以与大面积市场需求相匹配,因此以乡村集体、村民合作社等形式的经营有时候会更有优势。
第四,培育品牌意识。品牌意识就是经营者在市场中树立的良好口碑和形象。在一村一品计划实施中,要注重培育农产品的品牌意识。比如,对产品包装的力求精美,以增加产品的美观性和识别性;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进行科学管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对消费者进行多方面的反馈,对生产方案进行优化修正,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需求。
第五,开拓市场。一经发展壮大的一村一品项目,市场占有率也往往会迅速扩大。因此,开拓市场是实施该项计划的重要方向。可以通过专门销售网站、新型农村合作社、广告宣传等方式进行推广。通过不断地拓展商业渠道,发掘市场的需求和客户的购买意愿,扩大销售渠道和范围。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展产品销售量和品牌影响力,迎来更加稳健的经济发展。
总之,在实践中,通过深入了解、开发创新、合作共赢、品牌培育,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可以将一村一品计划落地生根,卓有成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创新空间,助力乡村发展壮大。通过深化一村一品的实践,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乡村既有光明前景,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不论何时何地,乡村振兴的行动仍必须继续走下去!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十四
今年以来,在各级司法部门的领导下,本人积极践行为民办实事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人民政府关于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的工作部署。我充分发挥自身法律专业知识技能,服务农村基层一线,结合实际采取措施为当地村民提供各项法律服务,有效的维护了村委和村民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担任xx、xx两个村的法律顾问以来,我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服务基层。期间,共计开展现场法律服务3次、参与调解3次、网络法律服务10次、起草合同2份、审核修改完善合同3份。其中法律服务以提供法律咨询为主,主要内容为劳动者权益保障、婚姻家庭妇女权益保障等,共计接待服务村民15人次。
(一)坚持定期开展法律服务。
坚持按照要求每月定期下到村里,面对村委成员和广大村民,积极开展现场法律服务。能够做到耐心聆听群众遇到的法律问题,热情解答他们的疑惑,提出解决问题的法律途径,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诉求,为推进农村基层法治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二)运用网络平台,采取灵活方式开展服务。
虽然坚持每月定期去到两个村里开展1次现场法律服务,但是毕竟路途遥远,工作效率不高。为此,我们充分利用移动网络资源,通过微信、qq、电子邮箱等平台,第一时间为有需要的群众在线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既节约了成本,又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我们已经为xx、xx两个村建立起了法律顾问专用服务微信群,为遇到法律问题的村民提供解答,日常积极推荐转发各类民间纠纷、婚姻家庭生活相关的`法律文章资讯,确保法治教育工作落地。
(一)是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律顾问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形式,让群众在享受优质法律服务过程中,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治思维,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更好地维护合法权益。
(二)是法律服务更为便捷。群众不出镇就可享受到法律服务,从交通事故赔偿到、婚姻登记、劳资纠纷等,法律顾问给予专业的法律咨询意见,帮助他们妥善解决矛盾纠纷。
(三)是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对于突发事件、疑难案件及群体性案件,法律顾问及时参与案件的处理,并提出专业的法律意见,有力帮助矛盾纠纷化解。
我参与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以来,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同时也清醒认识到工作的不足,我们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法律素养,全面解答解决村民日常所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提高服务质量;深入调研,充分了解掌握顾问村的实际情况,改进现场法律服务工作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确保法律顾问工作取得实效;不断探索,力争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好的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十五
20xx年,县司法局继续严格按照省、市、县各文件制度指引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全面扎实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组织村(社区)顾问律师积极参与“三大攻坚战”,认真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均有较大提高。现将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标完成情况。
20xx年,我县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100%全覆盖,以每个村10000元/年的补贴标准纳入经费预算,实现经费保障。村(社区)法律顾问律师根据要求,按时定量提供精准法律服务。截止至12月31日,我县村(社区)法律顾问累计提供法律服务共计提供法律服务共计2137件/次(其中提供法律咨询1502人/次,举办法制讲座524场/次,提供其他服务类型111件)。
(二)主要工作亮点。
创新形式提升知晓度,主要表现是:
(1)大力推行“法律进企业,企业助普法”宣传模式。
为充分发挥企业网点的普法宣传阵地作用,始兴县司法局力推“法律进企业,企业助普法”工作模式,携手始兴供电局在全县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法治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目前,始兴供电局已为我县各乡镇印制了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宣传海报近两万余份,联合开展送法下乡、以案释法等大型宣传活动5场,在提高社会公众对电力设施安全保护的关注度和重要性认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公众知晓度。
(2)全面推行“互联网+”工作及宣传模式。
去年开始,县司法局全面推行“互联网+”工作及宣传模式,县级司法局建立了全体司法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群”和全体律师及司法工作人员组成的“联络群”,各司法所建立了辖区所有法律顾问律师及镇街派出所、国土所、综治办、规划办、计生办、农业办、林业办等相关部门组成的“管理协调群”,所有律师建立各自服务村(社区)的“律师服务群”。通过微信群,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各级之间的工作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打造了村级法律服务线下+线上网络,通过互联网,极大提升了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效率及宣传度。
1.合理配置律师资源。
根据市、县司法局的统筹分配,始兴县司法局结合20xx年至20xx年度的律师工作情况,20xx年,在原法律顾问成员基础上,及时更换2名律师,由本地市属的广东众同信律师事务所29名及本县的广东墨江律师事务所1名律师组成的30名律师继续担任始兴县的村(社区)法律顾问。各律师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数量在3到5个之间,无对口支援的外地律师参与。我县律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律师能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2.扎实推进精准法律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的质量和成效,有的放矢开展精准服务,县司法局根据韶关市司法局《关于推动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精准法律服务的通知》及《工作指引》要求,组织司法所摸排、编制年度法律服务需求清单并进行公示,组织律师事务所、驻村律师围绕法律服务清单制定具体解决方案。驻村律师在完成工作定量(每月至少到村现场复议一次,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法治讲座)的同时,围绕精准法律服务需求清单开展法律服务,从而不断满足村(社区)工作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
3.严格落实工作要求。
(1)继续推行每月通报制度。
为确保驻村律师定时定量提供法律服务,实际解决村(居)委和广大村民的法律需求,县司法局继续推行每月通报制度,于每月中下旬对律师进村工作进行全面核查,并将书面核查情况通报到各律师,同时将核查情况抄送各司法所,以实现县局、基层司法所双重指导、监督的作用,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2)扎实推进季度督查制度。
根据《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分片督导方案》,结合我局领导班子成员驻点乡镇的安排,扎实推进对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季度督查工作。由责任领导带队到所驻乡镇、村(社区)进行督导检查,并形成督导情况汇报,提出整改要求,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3)严格落实半年检查评估。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我县根据省市文件精神要求,对“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进行了检查评估。检查发现,绝大多数法律顾问工作认真负责,服务态度好,能每月到村(社区)提供服务,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定期开展法制宣传,为村(居)委会提供专业法律意见或建议等工作,能规范操作使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各镇党委政府、司法所、基层干部群众、服务对象等对我县村(社区)法律顾问的评价普遍满意,满意率均较上一年度有所上升。我县根据检查评估的结果,县司法局足额发放了工作补贴。同时要求各律师事务所、顾问律师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加以改进,不断完善。
(4)进一步强化司法所职责。
进一步落实了司法所“三个一”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司法所工作职能作用,优化了《司法所工作记录表》,要求司法所加强对顾问律师的监督指导,协助顾问律师开展法律服务并做好工作记录,每月对顾问律师的工作情况进行核查,并向法律顾问提出的有针对性的具体书面意见建议。
5.组织参加培训座谈。
(四)主要存在问题。
1.律师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1)我县大部分行政村地广人稀,位偏路险,矛盾纠纷极少,顾问律师进村提供服务受阻大,进村后无事可做,法制讲座难以举办,法律顾问提供服务的积极性受挫。
(2)法律顾问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群体性敏感性案件、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时存在忌惮心理,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3)法律顾问进村服务不定时、未深入走访发现问题、停留时间短等情形,缺乏与基层干部群众的沟通,难以了解该村在实际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导致在进村后“没有法律问题需要咨询”、法制讲座无法开展等情况频频出现,法律顾问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走过场、无实效。
2.村委会条件有限,工作促进难。
(1)因村(居)“两委”已换届,部分已换新任的村干部对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不了解,未能较好的配合律师开展法律服务。
(2)各村(居)在县委组织部的要求下,陆续将律师公示牌撤下,被撤下的公示牌随意丢放,给律师信息对群众公开、提高群众知晓度造成不利影响。
(3)村(居)委工作繁杂,干部工作精力有限,在法律顾问座签的放置保管、便民服务卡的发放、宣传海报的张贴、群众法律需求的收集等工作上未能得到较好推进,使得该项工作在深入群众方面较难实现。
(4)村委会硬件设施不足,大部分村(社区)组织缺乏电脑设备或网络条件,且绝大部分村(社区)组织严重缺乏熟悉电脑操作人员,故对于全省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无法进行使用,未能通过系统作用的发挥而促进村(社区)干部与法律顾问的平台沟通。
3.司法所任务重、人员少、无经费。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十六
今年以来,在各级司法部门的领导下,本人积极践行为民办实事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政府关于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的工作部署。今年9月,我受隆安县司法局的聘用,担任隆安县都结乡达利、念潭两个村的法律顾问,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法律专业知识技能,服务农村基层一线,结合实际采取措施为当地村民提供各项法律服务,有效的维护了村委和村民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担任达利、念潭两个村的法律顾问以来,我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示范作用,积极服务基层。期间,共计开展现场法律服务3次、网络法律服务10次、起草合同2份、审核修改完善合同3份、协助起草制定管理制度1份。其中法律服务以提供法律咨询为主,主要内容为劳动者权益保障、救灾扶贫物资补助、婚姻家庭妇女权益保障等,共计接待服务村民15人次。合同法律服务方面主要是为农村扶贫项目养殖合作协议拟定、审核、修改合同等。
(一)克服艰苦条件,坚持定期开展法律服务。
都结乡位于隆安县城西部,下辖20个村(居)委会,地貌以石山为主,进村的山路起伏较大,坡陡弯多,且部分路段落石、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交通条件较为艰难。面对这些不利条件,我和钰锦律师事务所的同仁们能够克服困难,大家均坚持按照要求每月定期下到村里,面对村委成员和广大村民,积极开展现场法律服务。能够做到耐心聆听群众遇到的法律问题,热情解答他们的疑惑,提出解决问题的法律途径,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诉求,为推进农村基层法治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今年9月份,台风活动频繁,狂风暴雨导致去念潭村的一段村道发生塌方,交通中断,无法按约定的时间前往该村开展工作。所里常驻隆安县城的林宇海律师事后得知情况,热心的顶替我,在交通恢复后第一时间去到念潭村开展现场工作。
(二)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当地农村扶贫项目。
达利村位于都结乡南部山区,村里民风较为淳朴,但经济落后,目前仍然属于贫困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先后多次和选派到该村负责扶贫的第一书记崔文豪同志深入交流,主动承担起该村各项扶贫项目合同审核把关工作。我的积极态度得到崔文豪书记的肯定,先后让我负责起草了村委与村民之间的土鸡养殖合伙协议、村委与广西凤阳农牧有限责任公司之间的家禽养殖协议等合同。在此基础上,我得到了达利村村委的充分信任,村委决定今后该村的所有扶贫项目的合同法律工作,都先交由我审核把关。村委的信任既是压力,更是工作动力,能够为达利村脱贫致富出一份力,我个人也深感欣慰。
(三)运用网络平台,采取灵活方式开展服务。
虽然我坚持每月定期去到村里开展1次现场法律服务,但是毕竟路途遥远,工作效率不高。为此,我充分利用移动网络资源,通过微信、qq、电子邮箱等平台,第一时间为有需要的群众在线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既节约了成本,又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本人已经为达利、念潭两个村建立起了法律顾问专用服务微信群,为遇到法律问题的村民提供解答,日常积极推荐转发各类民间纠纷、婚姻家庭生活相关的法律文章资讯,确保法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一)现场法律服务时间较仓促。
因为交通不便,每次花在路上的时间较长,导致去到村里后真正开展现场法律服务的时间较短,不能深入和村委干部、村民代表进行交流以充分解答群众们遇到的法律问题。
(二)法律宣传针对性不强。
对农村基层实际情况了解的不全面,不能真正掌握村民们所关心的切身合法权益,导致每次开展法律宣传针对性不强,本人所宣讲教育的不是村民最关心关注的问题。
二是深入调研,充分了解掌握顾问村的实际情况,改进现场法律服务工作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确保法律顾问工作取得实效。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十七
一村一品,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概念。其意在通过发掘每个村子特有的资源和技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在此次的实践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一村一品战略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一村一品,本质上是一种以产业为基础,新型农村经济的形式。在这个经济形势下,每个村落经济会选择一种具体的产业进行发展,使其在全域经济体系中脱颖而出。这种经济发展的方式,注重“强点突出、富民兴村”,使得每个村子都有可能成为特色产业经济的突出代表。从社会效益来看,一村一品可以带动村庄的整体经济发展,比如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品质等等。
了解一村一品的实施条件,是帮助我们有效推进该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途径。对于一村一品的实行,必须有流通的物资和市场、特产的前期开发和后期普及、开展合适的宣传等资源条件。当然,更为重要的条件是当地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引导,以及社会组织、农业技术人员、金融机构等多方面的支持。这就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为一村一品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条件,从而更好地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第三段:实践中的一村一品。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秦岭枸杞的栽培、收获、加工和销售过程,并帮助村民门口的枸杞草地进行清理和整理。我们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一村一品的实际操作不止是标榜,而是要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具有市场竞争性质。通过一定的市场调研,我们专门为这些产品设计了包装等创新性营销策略,增加了该村落的竞争力。同时,我们也引导村民只采购合理的设备和工具,提高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村一品不仅仅只是一个经济产业模式,它对当地社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实际上,通过这个模式,当地政府将其公共资源的协调发展与特色产业的互动结合起来,形成了集整休、休闲度假、观光、体验等于一体的产业链。这个模式的实施,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文化体验、社团活动的契机,而且可以为村民树立一个更加生动的发展目标,使农村社区更加活力十足、资源共享可持续性更佳。
第五段:总结和收获。
在实践一村一品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经验和收获。首先,一村一品带给村庄的是美好的未来,这个未来要融入中国特色,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道路。其次,一村一品的推广需要集合多方资源,自我发展也需要利用外部机会和条件,多学会从实际工作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总而言之,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对“一村一品”这一概念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体验,也让我们意识到对于当地的农村社区来说,怎样真正地让“农生物化学的国家实验室”和城市、市场和社会流组成的共同体产生互动,以提高村庄生产水平,提高村庄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十八
xx年5月12日为了更好的了解一村一品发展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切实关注感受一村一品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并进一步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特此利用假期时间,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通过走访部分农户,对本人所在的龙门镇观山村一村一品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现将汇报如下:
所谓的一村一品就是结合本地区的资源和优势,集中力量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手段。上世纪70年代,日本大分县率先推行一村一品运动,振兴了农村经济,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成功典范。陕西是全国一村一品发展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做得最好的'省份之一。xx年省政府更是提出了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即在陕西省选择1000个村进行示范,辐射带动10000个村的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1、地理位置:在镇政府驻地西南1.7公里处,海拔115米。古称下园和观兰山。村委会设在观山,辖5个自然村:观兰山、溪州尾、后井、土楼角、福地厝。观山村东至龙门,西至湖山,南至翠坑,北到金狮。
2、人口与土地面积:观山村共分11个小组,共有人口3165人,面积5平方公里,农田760亩,森林1640亩。
3、近年情况:近年来,村两委带领全村人民与时俱进,争先发展,乡村村组水泥路全部铺通,田间道路宽广畅通,降低了村民劳动强度,提高了村民劳动效率。人畜饮水基本解决,电话、电器基本普及,医疗卫生设施齐备,医保、农保平均达到90%以上,村委办工条件趋于现代化,村民收入逐年提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村种植也主要以水稻为主,种植面积约为700亩,亩产750斤左右。多年以来村农民人均收入一直徘徊在xx元左右。从xx年开始全村采用"统一规划、分户种殖"的模式,大力发展茭白种植产业,截止xx年,现有120户500余人从事茭白种植,村农民人均收入也达到了3500元左右。
1、必须选准一个切合实际的产业。观山村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从xx元增长到3500元,关键在于寻找到了一个能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茭白种殖产业。
2、必须有一个团结战斗的班子。该村"两委"班子团结有力,在茭白产业的发展上十年如一日,一张蓝图绘到底,把茭白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总抓手。
享,共同致富。全村茭白种植走上了良性的发展道路。
1、是市场信息不灵,盲目生产多,产业效率低而不稳。
2、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投入资金严重不足。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与产业发展的需求相比投入很少,只能用作工作奖励,不能保障产业发展。
3、是农业技术服务跟不上,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从目前的一村一品项目上看,无论是主导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还是农产品“三品”质量认证水平,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
4、是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资金上的短缺严重制约一村一品发展,信用贷款难度大,对一些很好的项目心有余而力不足。
5、合作组织未发挥作用。限于政策、人才、组织化等方面的原因,该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产业化组织在产销连接、信息服务、利益协调中的主体作用还不明显。
1、积极加强调控。由于农产品流通环节多,利益中间流失大,生产者得到的收益,而依靠市场自发调节的能力有限,必须加强政府的调控,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不断健全市场体系。
2、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要继续把发展茭白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深化认识,完善决策和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将茭白产业持之以恒的抓下去。
3、打造强势品牌,提升竞争能力。要立足资源优势,开展品牌创建,尽快注册自已的品牌,努力打造名优产品。同时,要向农民宣传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标准化技术规程,提升产品质量和水平。
4、健全服务机制,拓展发展空间。一要强化科技支撑。整合现有的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加大科技推广培训力度,满足农民群众发展茭白产业的技术服务需求。二要加强村组干部和农民培训,提高发展茭白产业的能力和水平。三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依托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十九
为扎实推进“一村一警”工作,xx镇党委、政府在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上下动员,配合上级公安机关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xx镇xx个行政村(社区),在“一村一警”工作中,局机关下派x名民警担任xx个行政村副书记、镇派出所x名民警担任xx个行政村副书记,投入资金x万元,以鑫达社区、井边村为试点,硬化办公场地,配备办公设施。村警深入群众化解矛盾,当好群众贴心小棉袄。
xx县公安局根据xx镇的社会情况、地理位置、人口状况和现有警力等下派x名民警,xx镇派出所另派出x名民警共计xx名民警挂职xx个行政村,投入资金x万元,每周入村工作不少于x天,按照“五员”(政策法律宣传员、安全规范引导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稳定工作联络员)、“五多”(多走、多动、多请教、多熟悉、多沟通、多服务)、“五注重”(注重调动村组干部积极性、注重党员团员模范作用、注重工作方法和形象、注重群众呼声和要求、注重违法犯罪苗头)的要求开展工作、融入群众,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1。纪律下沉,扎实作风。
截止到目前村警已全部投入基层驻村工作,调处矛盾xx余起,排除隐患xx处,服务群众办事办证xx余次,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基层调查x次,在走村串户中充分表现出了公安干警严于律己、扎实有效、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为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巩固了公安系统的在群众心中的地位。
2。充实警力,弥补不足。
随着公安部门职能的转变,各类行政类事务增多,矛盾纠纷多发,派出所的警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村警制度的建立为基层警力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民警队伍得到进一步壮大,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职责得到进一步分明,镇派出所警力的调动也更加灵活和机动,初步缓解了紧急状况时警力不足的情况,这也为基层矛盾的调处和社会稳定打了一剂强心针。
3。化解矛盾,服务群众。
民警驻村,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加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化解矛盾、服务群众,把不稳定因素扼杀在摇篮里。在这一阶段的驻村走访中,xx名驻村民警与群众同吃同住,很快与各所驻村村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按照各村村情村貌采集到第一手资料,建立起民情台账,并有针对性得开展便民服务、事务代办、帮扶孤寡等活动。
由于“一村一警”是通过充实基层警力、复合型警务机制改革等措施,把警力下沉到基层,前移至一线、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和改进派出所基础工作的又一项具体措施。但是由于基层情况复杂多变等原因,工作开展的还是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主要问题是:。
1。基层矛盾众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随着我镇村镇基础设施的大换血到项目招商的大引进,基层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凸显出来,主要围绕在企业改制、街道改造、城市拆迁、城镇管理、项目建设等方面,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驻村民警的业务水平、责任心、专业素质程度均有不同,有些表现出工作方法简单、代办事项程序不明、业务不精,有的村警面对群众疾苦困难能主动帮忙跑手续,到职能部门办理,有的则不能一步到位,仅靠增加村警数量远远不能解决前述矛盾。。
2。重视程度不高,治安防控体系力量不足。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xx镇警务工作已经初具成效,但是仍然存在重视不够、抓手不强的问题,经费、人员、资金、设备等资源紧张,机防物防还没有跟上,再加上乡镇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时间集中在冬季元旦春节和夏季三伏,我镇集中预防控偷盗等违法范围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xx月份到来年x月份和x月份到x月份,其余月份基本处于空窗期,群防群控体系不能真正长效发挥作用。
3。民调组织能力有限,解决问题及时有效性不足。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种类多样,工作量巨大,村级民调组织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众多的突发状况了,民调组织能力有限,素质不高,驻村民警与之的联系还不够紧密,还没有充分发挥驻村民警及时有效处理基层矛盾的优势。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xx实际,为更好的发挥“一村一警”的作用,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打造“一村一警”品牌,加强宣传。
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村警自身,以“我是驻村民警,有困难找我,有事请联系我”为服务群众的纲领,每周至少下村x次,体察民情,处处为表率,时时争先进,打造“平安xx”;二是结合每年的“三万”活动,以驻村干部进村入户为切入点,联合走村串户,综合处理群众想办的事、紧急的事。民警进村要和百姓交朋友,多进村走走,多与人谈谈,相识相知,互亲互信,要广泛接触村里的知名人士、各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村民等,要做到没出事情时是老百姓的知心人,有了事情时是老百姓靠得住的人,真正把“一村一警”做成xx县的维稳品牌。
2.针对问题发挥作用,解决问题。
村警进村,要以以下x方面的工作为抓手,重点抓好驻村工作、治安工作、群防群治体系建设。贴近群众、融入群众,倾听民声、解决民忧,履行职责、保民平安。注重发动群众,提高防范意识,组织群众,建立防范网络,依靠群众,落实防范措施。结合村中的软硬件设施,扎实投入到基层“人防、技防、物防”的综合防治活动中来,针对重点人群、突出问题要多走访、多了解情况、多听意见,实时关注,随时投入。针对矛盾不突出的隐患问题要多与村干部沟通,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缓解。
3.加紧联系驻村干部,迅速融入。
驻村干部是与一个村集体、群众联系的相对比较紧密的群体,要学会依靠他们的力量迅速在所驻的`村熟悉环境,留心可用于建立群防组织的人力物力资源;要学习他们的经验迅速在所驻的村融入角色,探索建立村级防范机制的方法路径。一个月要保证驻村x天,挂职x天的工作量。
针对村级防范自治组织,要对他们从民调、防治、培养能力上进行集中培训,注重户籍管理、警务、自救、自助等知识的传帮带,要走出一条“村警带动村民,村民连成组织”村级群防群治新路子。
4.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好本分。
村级事务错综复杂,涉及到的伦理、法律问题也更多,村警要运用自己“五员”的身份做好法律知识宣传者的工作,为群众的土地、婚姻、物权、赡养等问题释疑答困,做到“有事是执法者,无事是服务者”。
5.重视民警培训力度,加强学习。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树立xx县公安干警的良好形象,更要加强一村一警本身培训力度,真实了解基层干警的自身能力。从业务水平、执法水平、责任心、爱心、法律知识、实际操作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培训,使xx县的公安系统成为xx县干部好学、能力、纪律的代言人。
6.完善考核监督机制,落实到人。
为从制度上完善“一村一警”,从结果上规范“一村一警”,还应为其进行信息通报(民意调查),年终以每个月的成绩和一贯表现进行考核机制,每月开展一次廉洁会议制度(民情报告),从结果上督促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一村一警”相关精神,配合xx县公安系统做好这次工程。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二十
xx镇党委、政府深入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积极发挥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专业优势,为全镇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实现群众不出村(社区)即可享受到基本法律服务,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的法治环境。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部署到位。
高度重视发挥法律顾问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基层法律知识宣传、完善便民服务功能、提高涉法涉诉案件处结率、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等方面的作用,与xx律师事务所两家专业法律服务单位签订法律顾问合同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在重大执法行为、规范性文件出台、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经济合同、行政复议案件、重大信访案件和突发性事务中,由法律顾问进行法律审查,提供法律意见,开展代理或办理相关法律事务活动等。
(二)多措并举,协同推进。
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不仅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实现多赢的创新工作模式,我镇将法律服务工作与中心工作、信访工作、普法教育、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多项工作职能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活动。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利用广播、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开办讲座等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普法教育,宣传普及《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继承法》等与村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促使群众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帮助解决了一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历史遗留纠纷,有力的维护了社会稳定。在处理xx上访问题的过程中,法律顾问全程参与业主、房地产负责人协商会议,并针对双方的实际情况,从法律角度向双方说明了各自的权责,结合双方诉求,提出了具体调解方案,合法合理化解信访问题。20xx年年初至今,法律顾问共接到电话咨询73次,现场解答相关疑问或咨询51次,参与相关合同或法律文书的起草与审核等4份。
(三)健全制度,督导到位。
为规范做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根据我镇实际,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一是建立定期服务制度。要求法律顾问每个周周三到镇便民服务大厅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定期开展法律讲座。二是建立工作台账制度。工作台账实行一次一记,并以此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法律顾问工作的规范性和延续性。三是强化日常督导。发挥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督导作用,形成部门与法律顾问之间的相互配合,打造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严格实行法律顾问工作台账制度,不定期对工作台账随机抽查督导,确保法律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律顾问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法制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形式,让群众在享受优质法律服务过程中,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治思维,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更好地维护合法权益。
二是法律服务更为便捷。群众不出镇就可享受到法律服务,从土地产权纠纷、农村集体“三资”合同审查、土地补偿款合理使用,到交通事故赔偿、婚姻登记、劳资纠纷等,法律顾问给予专业的法律咨询意见,帮助他们妥善解决矛盾纠纷。
三是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对于突发事件、疑难案件及群体性案件,法律顾问及时参与案件的处理,并提出专业的法律意见,有力帮助矛盾纠纷有力化解。
我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律师资源较少,法律宣传力度不够。下一步,我们要切实做好如下工作:
一要统一思想,切实提高认识。要积极宣传发动各部门、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提高法律行业从业者政治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促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取得实效。
二要加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拓宽宣传渠道,通过村(居)民代表大会、驻村干部走访、海报和宣传单等途径形式进行宣传,扩大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在群众中的知晓度,进一步推动我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顺利开展。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二十一
县农业局:
科蒙乡接到贵局《关于检查xx年一村一品资金落实情况的通知》的通知后,及时召开党政班子及相关人员专题会议,对自查工作进行了立即部署和明确分工。经查,我乡xx年一村一品资金10万元,已全部用于尼勒克县鸿星洋葱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将管理使用情况报告于后:
根据合作社自身管理要求,合作社内设生产技术、检测、市场营销、财务室、日常事务办公室等机构,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如:合作社岗位责任制度、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合作社现金管理制度、合作社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同时按照社员的集中程度,,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在股份设置与利益分配上,我社综合考虑了洋葱的种植规模、经营水平、科技效能和洋葱农入社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全社共计5股,注册资金2500元;全社社员(包括发起社员)为200人,每个社员(含法人)都要认购股份,每人最少入股股金不得少于100元。该合作社洋葱种植面积xx亩,并于xx年办理商标“吉仁台”,在xx年办理产品绿色认证。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项目于xx年12月开始动工,xx年5月结束。项目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围绕一村一品发展,着力打造集收购、加工、储藏、保鲜、运输、销售、配送、监管、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加强对有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带动能力的农民专业大户自行开展的小型农产品储藏和加工业发展的扶持,培育一批一村一品发展带头人,完善一村一品产业化经营体系。及研究决定由合作社成员去外地学习考察费24000元,用于秋后洋葱的包装购置编织袋费用26500元,宣传该合作社的产品宣传材料费9500元,尼勒克县鸿星洋葱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参加科学种植,优良选中、病虫害的预防等方面的学习综合费用6000元,租车费8000元,该合作社的大棚维修26000元。以带动我乡经济发展。
通过自查,其项目资金不存在挪用、截留等违规、违纪的现象,资金使用公开、透明,未发现其他问题。只是培训时间短,经费不足,覆盖面小。
四、对于问题的处理情况。
1、对于培训资金短缺,将争取上级支持和通过发展蔬菜、开发森林资源的收益陆续解决。
2、进一步加强对培训人员的后续资助,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覆盖面。尽可能的吸收广大群众。建立完善管护制度,使得培训取得实效。
以上报告,请核查。
科蒙乡人民政府。
xx年6月3日。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二十二
我担任的一村一社法律顾问村镇为花石崖镇,在神木市南部乡镇经济属于落后地区,交通因多山缘故,相对于其他乡镇比较差,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移居人口更多。
这些行政村有着相同的特性,人口比较少,老弱病残多,妇女比较多,文化水平低。在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乡规民约起主要作用。产生纠纷,涉及到法律问题时,经常是以调解说合为主,邻里关系以此为基础维持。
各个村之间经济水平相差较大,有些村人口少、地形差。有些村因为地势、位置等因素,相对经济发展有动能,能吸引人口,村容村貌充满生气。
整个感觉就是,法律顾问工作非常有必要开展,多引导人们习惯于用法律的思维去处理日常事务,但决不能忽视公序良俗的调解说合功能。
但根据实际情况,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道路状况需要克服的地方较多,离办公地点太远,有事发生时,大部分只能进行电话咨询,沟通相当地困难。
二是村民法律意识太弱,许多事情都是事后才知道,无法及时地收集、固定相关的材料,给随后有可能的法律程序顺畅进行,造成极大困难。
三是与律师工作时间相冲突。南部乡镇偏远、交通不便是众所周知的,去一次相当的困难,去了还不一定能找到人,花费的时间太长,是否适当减少行政村或者增加律师。
四是对于农村工作的'开展,还是经验不足,不能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用法言法语去交流沟通,存在不小的障碍,工作效果有折扣,以后在这方面需要加强,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村一品工作总结篇二十三
各位领导:
自我县“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部署开展以来,坚持多措并举,扎实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共有110名村居法律顾问,分包全县535个行政村(社区),有力推动“法治x县”、“平安x县”建设,根据会议安排,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普法宣传,提升法律素养。今年以来,全县法律顾问采用普法报告会、以案释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在所服务村居认真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消费者权益法等各类普法宣传活动,目前共入村1万余人次,开展普法活动1300余次,发放便民服务卡30余万张,基层群众知法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观念逐步增强。
(二)化解矛盾纠纷,筑牢维稳防线。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维护基层稳定中的“调解”作用,将矛盾化解关口前移,引导法律顾问积极参与村务管理、新农村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目前共参与解决矛盾纠纷1010件,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争取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三)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法律服务。组织法律顾问积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疑答惑,帮助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满足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今年以来,全县村法律顾问共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3070人次,提供辩护代理案件230件,为经济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497件,减少群众律师代理费用100余万元,为村(社区)提供法律意见1471条,有力推进了依法治村工作的开展,有效维护了基层和谐稳定。
(四)强化工作保障,确保工作实效。组成专门工作组,采用实地查看工作台账、微信群建立情况,组织群众进行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已对全县法律顾问工作情况开展督导检查5次,有力促进了工作开展。强化考核促进作用,积极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纳入全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加大经费保障,由县财政负担在经费已列入预算,上半年60.5万元经费已拨付到位,确保了工作有序开展。
(一)服务效果不够理想。少数法律顾问工作准备不够充分,在认识和能力上也都存在不足,缺乏为基层服务的经验和方法,到基层工作“蜻蜓点水”,开展法治宣传,化解基层矛盾,提供法律服务等职能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二)管理考核不够完善。日常管理不到位,对法律顾问的到位和工作情况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仅仅依靠顾问工作日志和台账,考核的内容不够完善。
(一)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工作规范运行。严格保障经费支持,进一步加大相关经费保障力度。探索团队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进一步完善工作程序,实现精细化管理,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通过现场会、调度会、培训会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顾问履职能力。
(二)加大宣传引导,扩大社会影响力。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及时发布“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信息。积极挖掘培育先进典型做法,以点带面,通过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扩大群众知晓率。切实抓好新媒体建设,充分利用微信工作群、“为村”平台等新媒体,为工作更好开展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扫黑除恶工作。充分利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平台,组织全县村级法律顾问积极参与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在进村入户开展法律服务过程中,向群众宣传扫黑除恶法律常识,引导群众积极提供涉黑涉恶线索,推动专项斗争工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