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减法教案(专业22篇)
教案是教师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的书面计划。教案的编写要灵活应变,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这些教案范文涵盖了不同学段和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适用于各个年级的教师。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一
教科书第68页例2,练习十二第5、6、8题。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1、教师准备情景图的课件。
2、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一、学前准备。
口算。(电脑出示。学生开火车练)。
11-3=13-8=17-9=14-5=。
15-7=12-3=16-8=13-7=。
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来做几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8-6=87-3=96-6=。
同学们发现两位数个位上的数都比减数小,如果直接减,够不够减?(不够减)那这三道题怎么计算呢?(退位),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列出减法算式。
课件演示:玩具商店的玩具货架画面。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屏幕上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生:图上告诉我们两辆玩具汽车的价格是15元和36元。
课件继续演示:两个小朋友进行对话。左边的小朋友在问:“我只有8元,想买一辆赛车玩具,还要攒多少元?”
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和想什么?
师: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为什么这样列?
生答师板书。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35-2、76-4等算式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够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师: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动手摆小棒,分组讨论36-8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说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过程和方法?
生:6不够8减,我们先打开一捆和原来的6根合并在一起是16根,再从16根里面减去8根。
师:16根减去8根还剩8根,再加上剩下的2捆(20根)一共还剩28根。在算式后面写上得数“28”。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生: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当中我发现计算36-8,可以把36分成20和16,再用16减去8,最后把8和20合起来就是36-8的差。
(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
师:还有其它算法吗?
生:也可以把36分成26和10,10减8得2,再用26加2得28。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几种方法计算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在以后的计算中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68页“做一做”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可指定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余的在下面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先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81-4和60-3的计算过程与方法,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退位减的过程。
3、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先让学生明确计算任务,然后独立算,最后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师: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五、作业。
练习十二第5、6题。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二
1.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减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可用减法计算,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感受与同伴交流想法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4.结合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和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可采取以下形式。
1.对口令。
师:我说1。
生:我说2,1和2组成3。
2.拍手对口令。
3.举牌对口令。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老师投影显示美丽的小湖,并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在波光粼粼,美丽的小湖里有3只美丽的鹤在快乐地歌唱,过了一会儿,1只鹤展开翅膀飞走了,(教师出示3只纸鹤,再慢慢移走1只纸鹤)。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2.学生跟随教师拿出自己折好的3只纸鹤,动手操作演示,3只鹤飞走1只鹤,就是从3只里面去掉1只,要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去掉,去掉后剩下是几就用数字几表示,也就是得数是几。教师边说明边板书等式:3-1=2。(学生体验减法的含义,也可用摆图片操作,并表述含义。)。
3.学生试读算式。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其他能用3-1=2表示的事例。学生举例说说其他能用减法表示的事例。
例题。
2.教师提问:5减2得几?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分组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不同想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的过程。不论是点数法还是用数的组成计算,教师都给与鼓励。接着提问:如果不看图,不数指头,你会算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1,动态显示:荷叶上原来有4只青蛙,“扑通”跳到水里1只。学生说说题意,再列式,交流算法。
2.出示课件2,学生说图意:架上原来有4只丝瓜,摘下2只,架上还有几只?然后学生列式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5只纸鹤,你能用这5只纸鹤,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吗?摆摆试试,看谁摆的多。
4.乘车游戏:5个同学做检票员,拿着车号,其他同学每人一张票,车票上数目的得数就是的要乘的车号。游戏开始,请同学们赶快上车,检票员检票后,上错车的同学给大家表演节目。
[巩固练习中的第1、2题,采用课件演示,提高。
总结评价。
1.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说说自己本课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2.教师结合学生表现对本课作小结。
布置作业。
1.学生准备纸鹤,学具,数字卡片;
2.回家想一想,看一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减法?
教学设计说明。
一年级的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就是要调动起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整节课我都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创设的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兴趣,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体验到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
在本次课中,我首先设计了三个让学生动口、动手的对口令活动,学生很有兴趣,积极参与,复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为本次课运用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减法做好准备。然后我用语言描述,并用纸鹤演示:“湖里的3只鹤飞走了1只,还有几只?”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接着用课件演示第二个问题情境例题:“5只蘑菇,小白兔采走了2只”,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草地上还有几只蘑菇?”列出算式后,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怎样算,多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再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计算,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些这样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巩固练习第1、2题用课件演示,分步进行,让学生先说题意,再列式计算,小组交流订正;还有一个练习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5只纸鹤能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练习的最的是乘车游戏,这个游戏时在学生学习兴奋低点进行的,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三
本册教科书第45~46页及练习七第4~8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
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背诵6、7的组成及分解。
二、新课引入。
1.教师谈话。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大家会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6和7减几的减法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2.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三、学习新知识。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图片,左边4个梨,右边两个梨。
师:同学们,老师把一些梨的图贴到了黑板上,你们看看,老师是怎样摆这些梨的?
生:左边摆四个,右边摆两个。
师:那么一共有几个梨呢?怎样列式?
生:一共有六个,4+2=6。
师: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生:4表示左边4个梨,2表示右边2个梨,6表示一共有6个梨。
生:2+4=6。
比较:看的是同一副图,为什么却能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呢?(先让学生自由讨论)。
总结:虽然看的是同一副图,但是由于看的方向不一样,梨的排列顺序不一样,从左往右看,梨的排列是4和2,从右往左看,排列顺序是2和4,现在请同学齐读两个算式。
师:这两个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生:等号后面的数都一样。不同的地方是,2和4的位置调换了。
师:为什么4+2=6,你能从组成里想想吗?
生:因为4和2组成6,所以4+2=6。
师:你能从6的其他组成里,列出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吗?得数是7的呢?
(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7的组成,自己列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培养了孩子自主探究的能力)。
2、根据一副图列两道减法算式。
出示6个苹果,左边1个,右边5个,中间画一条虚线。
师:同学们注意观察一下,这副图和刚才那副图有什么区别?
生:中间多了一条虚线。
师: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你们看看,这条虚线把苹果分成了哪两部分?
生:左边一个,右边5个。
生:减法?
生:6-1=5。
(板书:6-1=5)。
师:刚才老师是去掉左边的一个苹果,如果我现在去掉右边的五个苹果呢?怎样列式?
生:6-5=1。
师:回答得真棒。同学们,我们计算6-5和6-1时,怎么想比较快?
生:6可以分成5和1,6-5=1,6-1=5。
三、巩固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左边画3颗星星,右边画四颗星星,先请学生根据图意列两道加法算式,再在中间画一条虚线,请学生列两道减法算式。之后小组交流,请小组派代表起来说结果。
小结:同学们,我们学习了6和7的加减法,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根据一副图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今天,我们又掌握了新知识。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四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能正确读写减法算式,进一步渗透符号化的数学思想。
2.能用不同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能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多种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教学准备】。
4面小红旗,圆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4面小红旗)今天老师要把其中的1面小红旗奖给昨天写作业最认真的小红同学。
请小红上台领取小红旗。
师:根据刚才的情境,同学们能提个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老师手上还剩几面小红旗?二.探究新知1.减法的认识。
生答:老师手上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问:“飞走”还可以怎样说?生:“飞走”还可以说“去掉”。
1一年级汇报课。
教学设计。
问:你们知道还剩多少个气球吗?怎么知道的?全班汇报交流。
生:从4个气球里去掉1个,还剩3个。
师:从4个气球里去掉1个,求还剩多少个也就是从4里面去掉1。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时候,(教师用手势配合“去掉”)就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减法”计算,板书:减法。
减法也有它的运算符号(教师介绍减号),那么这道算式怎样写呢?请学生试着说一说。结合学生的算式教师边板书边说明:一共有4个气球,“4”写在减号的前面,去掉1个,“1”写在减号的后面,还剩3个,3写在等号的后面;即4-1=3。
问:这个算式怎么读?谁能试一试?读作:4减1等于3。
问:根据之前的演示说一说算式中的。
4、
1、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能用4-1=3表示呢?
2.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显示:有5只小松鼠在一块儿玩耍,后来跑了3只。老师引导:你能根据课件显示的过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互相说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老师参与小组活动,倾听学生不同算法。然后集体交流,说说各自不同的想法。
三.巩固应用】。
1.教材第26页“做一做”。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摆学具,并让学生看着算式,边摆边说过程。2.教材第27页“做一做”。
第1题:看图计算题。练习时,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并提出问题,再算出得数。
2一年级汇报课。
教学设计。
第2题:是借助操作进行计算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照着例子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画线的。
第3题: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订正。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五
(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二)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11+6=17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三)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这时?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间。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这时?在大括号的上面一边。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
怎么样才能打好一年级数学基础。
第一,重视一年级数学公式。有很多同学数学学不好就是因为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具体的表现为对一年级数学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明,不去挖掘引申的含义,对数学概念的特殊情况不明白。还有对数学概念和公式有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一年级学生缺乏对概念的理解。
第二,就是总结那些相似的数学题目。当我们养成了总结归纳的习惯,那么一年级的学生就会知道自己在解决数学题目的时候哪些是自己比较擅长的,哪些是自己还不足的。
同时善于总结也会明白自己掌握哪些数学的解题方法,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掌握了一年级数学的解题技巧。其实,做到总结和归纳是学会数学的关键,如果一年级学生不会做到这一点那么久而久之,不会的数学题目还是不会。
棱柱的分类。
1、棱柱的底面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我们把这样的棱柱叫分别叫做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
2、斜棱柱:侧棱不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斜棱柱,画斜棱柱时,一般将侧棱画成不与底面垂直。
3、直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直棱柱。画直棱柱时,应将侧棱画成与底面垂直。
4、正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
5、平行六面体: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棱柱。
6、直平行六面体: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平行六面体叫直平行六面体。
7、长方体:底面是矩形的直棱柱叫做长方体。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六
1、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统计表,并从表中的数据发现数学问题。
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重点: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下面是国产电视动画片的生产情况统计表,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出示第41页统计表)。
生1:我知道了从这几年中,国产电视动画片的数量逐渐增加,的数量最多。
生2:在这红国产动画片的数量20最少。
生3:在这几年的国产优秀动画片中,20的数量最多。……师:获取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你能解决年比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把你的解答方法跟大家说一说吧!
生: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列竖式的时候,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就是这样:
2、教学例2。
师:你能试着自己算一算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吗?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解答的情况,重点说清个位上的计算情况: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这样就是15减6,结果个位上的得数是9;同时十位上的3还剩2,2减8不够减,继续从前一位(百位)退1再减,这样就是12减8,结果十位上的得数是4;同时百位上的4还剩3。竖式如下:
435。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86349师:结合以上计算,在小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汇报小结: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三、巩固练习。
1.第4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最细心,算得又快又准确。做完后小组内交流检查,同时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2.“练习九”第1题。
小组内先说一说十位、百位各怎样减,再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你掌握了哪些方法?你还有什么收获?学生自主交流。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已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用和小动物捉迷藏的形式出示5以内的数的分与合卡片,让学生猜小动物们身后藏的数字。(设计意图:小学生比较喜欢小动物,用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复习旧知,既为本节课的学习辅垫,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创设情境:出示主题,让学生观察,提问: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几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师结: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3、理解算法?提问:谁再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学生各抒已见)。
小结:3和2合成5,所有3+2=5。
4、学写算式?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算式(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算法:并能说出算式的含义,让学生把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了,也是对简单数量关系的渗透)。
5、教学“试一试”
(1)让学生观察两幅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2)提问:要算出一共多少人,就是把左边1人和右边2人怎样呢?
(3)追问:把1人和2合起来,可以写出什么算式??同桌互相说一说,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算出得数。(设计意图:有前一例题的基础,这里可以简单一些,并且多进行同桌交流,给每个人更多的`锻炼机会)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6、小结?“3+2”表示把几和几合起来?“1+2”呢?可能怎样算它们的得数?
三、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3、送信游戏(“想想做做”第5题)?动物王国国王送来了许多奖品,要想得到奖品,必须把信送对(准确计算出信封上的加法算式)(设计意图:课将结束,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把本题设计成答对题得奖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把加法计算从看图算到脱离图进行计算,从计算到课堂都达到了高潮)。
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再次带学生回忆加法的含义、加号、等于号,算式的读法,加法的作用)。
《5以内的减法》这一节课是主要的基本减法运算,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对于减法,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是不能完整的表达出减法的意义。这一课的教学,我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减法的含义。先让学生观察动画情境图,说说图中表示什么意思。接着进一步让他们去理解“吃掉、飞走、去掉、走掉“等等都要用减法计算,渗透减法的意义。可以发展学生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在练习的过程大部分学生对于5以内的减法的计算都是比较熟练了,只是对于算理就有点说不清了,需要教师着重引导他们理解减法计算的算法,我提倡算法多样化,可以从分与合的思考出发,或者让学根据自己从前的学习经验进行思考,在练习的时候,我通过运用开小火车等一些小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口算的速度。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八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页、27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8页练习五第。
3、
4、5题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3-1。
1、(教师出示3个乒乓,再慢慢拿走1个)。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2.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去掉,去掉后剩下是几就用数字几表示,也就是得数是几。教师边说明边板书等式:3-1=2。(学生体验减法的含义,也可用摆图片操作,并表述含义。)。
3.学生试读算式。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其他能用3-1=2表示的事例。学生举例说说其他能用减法表示的事例。
(二)、4-1。
1、教师出示4只气球,慢慢放走1只气球,还剩下几只气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尝试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说出4-1=3的含义,齐读算式。
(三)、教师引导学生看图思考,体验减法含义。
第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看图表述含义。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2)、学生分组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不同想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的过程。(3)、汇报、展示、交流。不论是点数法还是用数的组成计算,教师都给与鼓励。接着提问:如果不看图,不数指头,你会算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第27页做一做让学生说出减法算式的含义。
2.出示课件1,动态显示:荷叶上原来有4只青蛙,“扑通”跳到水里1只。草地上原来有4只羊,一会儿跑走2只,草地上还剩下几只羊?学生说说题意,再列式,交流算法。
3.出示课件2,学生说图意:
1、架上原来有4只丝瓜,摘下2只,架上还有几只?
2、消防池里有5把铁楸然后学生列式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减法算式表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说一说这节你都学到了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表现对本课作小结。回家想一想,看一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减法。
板书设计:
减法。
3-1=2减号。
3减1等于24-2=25-2=3教后反思:在本次课中,我首先设计了三个让学生动口、动手的对口令活动,学生很有兴趣,积极参与,复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为本次课运用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减法做好准备。然后我用语言描述,并用纸鹤演示:“湖里的3只鹤飞走了1只,还有几只?”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九
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这既是前面学习口算的拓展,又是以后学习笔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的基础。分析学生:的情况,我们认为有的孩子已经能够口算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多数学生:也能够自主解决本课的新问题,只是学生:由于个体差异所用时间长短和方法会有所不同。但是孩子们要认识到“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这一算理层面,还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如何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找准新旧知识的链接点就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个数学问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并能运用多种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聪明屋。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___.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___.
46里面有____个十和____个一.
28里面有____个十和____个一。
口算。
12-2=3+10=。
8+10=14-4=。
活动2【讲授】互动新授。
1.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一共有多少本呢你打算怎么解决。
30+2=32。
三个十二个一三个十和二个一。
师:2+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2个一和3个十合起来是32.
生:2因为30+2=32,所以2+30=32。
师:如果老师:拿走2本,还剩几本你打算怎么解决。
师:如果老师:拿走3包,还剩几本你打算怎么解决。
同桌讨论交流、并汇报想法。
活动3【练习】巩固新知。
1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看图后列出1个加法的算式和2个减法算式。
(2)根据图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比比,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54-4=65-5=。
2+70=26-6=。
3做一做第2题烤玉米游戏。
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再这节课中的收获。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十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二、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得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十一
1、按要求构造三位数,会摆出三位数中的数与最小数。
2、能读和运用流程图做减法塔。
而对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接触了有关于“流程图”的知识,但在理解和具体应用上还较依赖于教师的枚举和讲解。所以,在一开始时,我让学生先尝试看懂流程体,并利用自己做的数卡摆一摆,试一试,在以例题为例,让学生真正理解流程图的意思,扫除理解上的可能遇到的问题。
果然,孩子们有了以下发现。
2、好像三个数构造出的减法塔最多是五层;
3、每次计算结果各个数位上的和一定是18。
其中第一个发现,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他们也找到了其中的道理。即,给三个数字,要把它摆成数和最小数,那么十位上的数一定是相同的;而且最小数的个位数一定大于数的个位数,这样在减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退位,所以得到的差的十位数必然是9。
对三年级学生而言,往往他们需要在尝试、讨论、在尝试、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创造性地解答实际问题。因此,我决得,给孩子从足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是十分有必要的。
1、其实减法塔的层数都与9的分拆有关。即;
9(8—1)(五层塔)。
9(7—2)(四层塔)。
9(6—3)(三层塔)。
9(5—4)(二层塔)。
9、5、4,这三个数为一层塔。
在计算时可以将三个数中的数—最小数—1即相当于它相对应的层数。
2、三位数最多是五层塔,三位数和四位数有书本上流程图所揭示的特点,但五位数就没有这样的特点了。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更加觉得,让学生在游戏、尝试的活动中自己发现其中的规律,远远比直接告诉他们更有意义;其次,这样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但对于一些牵涉到数论的知识,可不求甚解,无需面面俱到。但教师可有意识地告诉他们一些有趣的规律,让他们享受拿来主义的快乐。但这对矛盾的解决则有赖于教师对教材的更好研究。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减法、理解每幅图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走掉”“还剩”的含义。
2、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达的图意。
3、培养幼儿审题的意识。
活动重点:
能根据图意讲述并列出4的减法算式。
活动难点:
理解“走掉了”“还剩下”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拍手碰球游戏:你的球和我的球和起来是4。
t: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y:嘿嘿、你的1球碰3球。(集体游戏――个别游戏)。
请幼儿讲述4的加法分别是哪两道算式题:
1+3=3和3+1=32+2=4(幼儿都能准确地说出答案)。
(1)看图讲述。
提问:“黑板上的三幅图记的是一件事、每幅图用一句话能讲清楚吗?”
“如果用算式记录应该怎样记录呢?”
(2)引导幼儿用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列出另一个算式:4-3=1。
(3)看图讲述。
1、引导幼儿描述:
盘子里有4个梨子、烂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苹果?
4―1=3。
4―3=1。
4―2=2。
2、(请幼儿讲述)。
3、幼儿作业:看图列算式。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十三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3)通过思考题探究,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提高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根据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备注。
1、口算。(下面这些题目你能很快说出结果吗?为什么?)。
1-1/8-52又3/14+4+1又11/144-1/3-1/6。
4又7/10+2+1/105-1/5-3/52又1/5+4/9+1又7/8。
(1)学生谈谈看法后即计算。
(2)反馈时请举例说明“怎样算比较简便”。
2、揭示课题:带分数加减练习。
1、先说说下列各题该如何计算,并独立完成。
3又11/18+7/10+2又1/610-4又6/7-2/5。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2)反馈计算思路,设问:为什么题目中不要用简便方法计算,而你对第4题则用了简便方法计算。
2、引导讨论:计算带分数加减法,要观察数据特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则尽量用简便方法计算。
3、专项练习: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换互批,并说说思路。
(3)全班交流。
1、谈话导入应用性练习。
2、选择正确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1)4又2/3与1又5/9的和,再加上2又5/6得多少?
教学过程。
备注。
c、4又2/3+2又5/6+1又5/9。
(2)6减去3又5/6的差,再减去1又1/8,得多少?
a、9又17/20-2又2/3b、9又17/20-(2又2/3+2又2/3)。
c、9又17/20-2又2/3-2又2/3。
(对第3题可扩展,设问:还有其他列式方法吗?如9又17/20-2又2/3×2)。
3、应用题练习。(要求选择两题完成,喜欢做哪两题就做哪两题)。
(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及时补差)。
1、学生带分数加减法的一些知识、方法、注意点等。
2、全班交流。
1、教师提出要求:先算算看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交流。
3、引导学生,再举一些例子。
4、:强调学习数学的态度及学法指导,并提出课后要求:你去找找看,在一些数学计算中,你能发现一些规律吗?把发现的规律拿出来,我们在数学活动课中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本节课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在练习中,主要是要学生能根据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这样才能提高正确率。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十四
1.使学生在具体请境中,巩固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2.让学生经历数学信息的搜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全过程,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难点学生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时安排第二课时。
1.口算。
指名学生按题组口算得数,教师板书。
提问:你能说说这里的是加法怎样算的吗?减法呢?
2.想联系,写题组。
谈话:你能写出三道不同的仅为假发算式吗?
学生说老师板书。
3.复习加减法算式。
引导:大家还记得9加急的算式吗?我们一起从9加2开始,说一说9加急的算式。
现在再一起从11减9开始,说说十几减9的算式。
1.做复习第7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填在课本上。
交流得数,前四道让学生说说口算过程。
2.做复习第8题。
生:好。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十五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4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4知道它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大小的差异进行4以内数的排序。
3、要求幼儿能听清老师的指示语,并能按指示语活动。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实物卡片1—4,贴绒大数卡1—4。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对数字1,2,3的认识。
1、拍手数数游戏:
师:今天我要和小朋友来玩一个游戏:现在我们一起来玩看数拍手的游戏。数字是几就拍几下手,听好口令:预备—拍!拍完后说说:数字几,我拍了几下。
2、听听老师拍了几下,在拿出相应的数字。
师:现在老师来拍铃鼓,你们仔细听,数一数,看看老师拍了几下,然后再找出相应的数字。
二、感知4以内的数量。
1、黑板上出示实物卡片:
师:黑板上有什么?它们各有几只?集体点数验证4数量的实物卡。请一个朋友按动物数量多少给它们排队,想一想,谁排在最前面。
三、认识数字4。
1、出示1—4的数卡。
师:4像一面小红旗。
2、为实物匹配数卡,知道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师:请小朋友给小动物找数字朋友,小动物有几个就送几的数字朋友,一边送一边说:几只__,送数字几给你做朋友。
师:4除了表示4只猴子一外,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4还可以表示4个苹果,4个橘子等)。
四、幼儿操作活动。
1、请给每个数字找实物卡做朋友,找对了就送给它,看谁找的对,说的好。
2、活动评价。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在学生理解4的组成及初步理解减法意义的基础上,能真确地计算4以内的减法。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学具盒、实物、磁性贴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口答:
4443。
/\/\/\/\/\。
3()1()()22113。
1+1=()2+1=()3+1=()2+2=()。
2-1=()3-2=()3-1=()1+2=()。
2.看图写算式:
()+()=()()+()=()。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十七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小班设计这个数学教案,教幼儿认识数字4,复习4以内数字的数数。教学的过程也遵循了先让小朋友口头说数,再说出总数,最后用变魔术(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按数字4取物,并且给予奖励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此课堂既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完成了数字4的学习,也激发了幼儿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前分析:现在的幼儿基本上已经掌握基本的数字概念。一些简单的数字认识。所以进行数字4的教学就比较简单了。
三.教学目标:
1.会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4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2.认识数字4,知道它代表的实际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感知并认识数字4。
五.教学准备:
1.关于学习数字4的ppt。
2.准备一个箱子,装有4朵花,4只笔,4个小兔子玩偶,4个小球等等。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4”,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看黑板上这个数字4,你们觉得它长得像什么呢?”(幼儿:像红旗、小船、企鹅……)。
2.过程:(一)a.打开ppt,先放一张苹果的图片,提问小朋友有几个苹果;再加一张苹果的图片,再问幼儿;再加一张苹果的图片,继续问幼儿;最后再加一张苹果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总数(4个苹果。)。
b.(放香蕉的图片)用同样的方法手口一致点数4跟香蕉。
c.(放草莓的图片)用同样的方法,请一位幼儿站起来数数,并说出总数。(说对了给予表扬,说错了就耐心指正。)。
d.(放西瓜的图片)用同样的方法,再请一位幼儿站起来回答。
(二)a.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术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待会儿老师会说一个数字和一样东西,请小朋友仔细听好了,老师会请一个厉害的魔术师来变魔术啦!
b.教师:“四只兔子!”(请一位幼儿上台,去魔术箱里找四只兔子并拿出来,边拿边数,教师可以在一旁给予提示。幼儿拿对并且说对了的话老师奖励一朵小红花。)。
c.教师继续:“四只笔!”(方法同以上)。
d.教师再继续说:“四朵花!”(方法同以上)。
e.(教师观察幼儿学习的成果,根据实际情况或幼儿的兴趣来决定请几位幼儿上台尝试。)。
3.结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数字4,小朋友们都学习的非常好,也非常积极,所以老师要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送上一朵小红花。
七.课堂延伸:
要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复习数字4和4以内的数数,第二天来幼儿园跟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十八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如何在组织教学时,让孩子们感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欲望呢。《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们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水果店”“购买水果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1、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水果店(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水果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2、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3、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泡沫垫20块。
一、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贝贝水果店。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把幼儿园的许多水果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成贝贝水果店吧!”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水果身上有不同数字的粘贴。
教师:“小朋友看。水果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和圆点数是相同的。
2、教师提出整理的要求:
观察每个盒上的大小、数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盒里只能放两个水果,它们身上的.数字相加必须等于5。教师举例:先拿一个数字是4的水果放好,启发幼儿说出再应该拿数字是几的水果(1)。
请幼儿观察小盒下面的记录纸,教师边启发幼儿想一想应该怎样写加法算式记录整理结果(4+1=5),边出示写好的算式。
请幼儿观察小筐上的即时贴颜色,告诉幼儿负责整理与自己身上即时贴颜色相同的区域。
看哪组幼儿整理的快,记录的准。
3、幼儿分组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整理结果,并督促幼儿整理后马上回位子坐好,鼓励整理好的幼儿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
4、全部整理后,与幼儿一起检查整理结果是否正确。
1、教师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讲讲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换的规律。
2、鼓励幼儿给水果店取个好听的名字。
1、教师:“水果店布置好了,我要5元钱去买一个喜欢的水果(拿出信封里的5元钱),我买了一个4元钱的※※,还剩几元钱?应该怎样记录?”教师出示范例5-4=1。
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几元钱?请幼儿用手里的5元钱到水果店买喜欢的水果。
3、提出要求:每人只买一个水果,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也要向老师一样记录下来。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十九
让孩子学数数,最好的方法就是边玩边学。选择数数的方式可以是吃的水果,可以是写字的铅笔,可以是自己的小手指,也可以是玩耍的小积木块。
总之一切小物体,都可以用来当作孩子学数学的工具。本教案主要针对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教他们认识0-4这几个数字。不但能嘴巴说出来,还能动手把相同数字的物品摆出来。
活动过程:
1、拍手游戏《你说我答》让幼儿复习2、3两数的关系。如:
师:小朋友告诉我,比1多1就是几?
生:比1多1就是2。
(1)比2少1就是几?
(2)比2多1就是几?
(3)比3少1就是几?
3、请幼儿学当小主人,教师说出家里来了1个客人,幼儿从篮子里取出1个苹果招待客人,按次序取出3个苹果,通过操作知道1添上1变成2,2添上1变成3。
4、启发幼儿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3个添上1个变成4个。教师提问:3个怎样变成4个?让幼儿边思考边操作。根据操作得出结论:3添上1是4。
5、教师出示4个儿童卡片,让幼儿手口一致地数出来了几个小客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请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食品招待客人(4个糖果,4块饼干、4杯可乐……)。
6、游戏《捉迷藏》巩固幼儿点数4以内的数量。幼儿到活动室寻找事先放置好的卡片,数一数卡片上有几个小朋友,并把总数告诉教师。
7、游戏《四人手拉手》,幼儿四散活动,边走边念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走呀走呀走呀走,快快变成四人手拉手。幼儿立即四人一组手拉手围成圈,并点数人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二十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如何在组织教学时,让孩子们感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欲望呢。《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们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水果店”“购买水果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水果店(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水果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2、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3、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泡沫垫20块。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贝贝水果店。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把幼儿园的许多水果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成贝贝水果店吧!”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水果身上有不同数字的粘贴。
教师:“小朋友看。水果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和圆点数是相同的。
2、教师提出整理的要求:
※观察每个盒上的大小、数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盒里只能放两个水果,它们身上的数字相加必须等于5。教师举例:先拿一个数字是4的水果放好,启发幼儿说出再应该拿数字是几的水果(1)。
※请幼儿观察小盒下面的记录纸,教师边启发幼儿想一想应该怎样写加法算式记录整理结果(4+1=5),边出示写好的算式。
※请幼儿观察小筐上的即时贴颜色,告诉幼儿负责整理与自己身上即时贴颜色相同的区域。
※看哪组幼儿整理的快,记录的准。
3、幼儿分组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整理结果,并督促幼儿整理后马上回位子坐好,幼儿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
4、全部整理后,与幼儿一起检查整理结果是否正确。
三、请各组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
1、教师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讲讲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换的规律。
2、鼓励幼儿给水果店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以买水果的游戏形式学习5的加法。
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几元钱?请幼儿用手里的5元钱到水果店买喜欢的水果。
3、提出要求:每人只买一个水果,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也要向老师一样记录下来。
五、小结活动,表扬活动中积极动脑的幼儿。
活动反思:
1、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幼儿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幼儿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二十一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3283563。
203()()()()()()。
72317529。
()()()()()()()()。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79+4=83。
b、30+44=7474+9=83。
c、30+40=709+4=13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15+55=61+39=35+66=23+28=32+46=。
53+36=37+54=15+65=18+26=41+56=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小学数学减法教案篇二十二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4、5,知道他们的实际意义。
2、能对5以内数量的物体进行排序。
3、能仔细倾听,并按指令进行活动。
活动准备:1-5的数卡和实物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数字1、2、3。
1、今天老师想和我们小朋友来玩一个“看数字拍手”的游戏,好不好?
2、介绍游戏玩法: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先读出数字,再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进行拍手,要求幼儿听口令:预备—拍!幼儿才能拍。
3、教师出示数字1、2、3,进行游戏。
(教师可加快举卡的速度,培养幼儿的敏捷性)。
4、那除了用拍手来表示数字,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拍肩、拍腿、拍头、跺脚……)。
游戏好玩吗?瞧,这里来了什么?有几个呀?
(教师出示1—5的实物卡片)那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教师相应地贴上数字1—5)并让幼儿再次认读。
二、认识数字4、5。
(教师出示4、5)请小朋友来看看4象什么?
4可以表示4只帽子,那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幼儿自由说)。
5象什么呢?5在这里表示什么?还可以表示什么?(幼儿轮流接着说)。
三、排序活动。
2、幼儿操作活动,教师个别指导。
3、你们真能干,谢谢你们小朋友的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