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节回忆范文(16篇)
总结是思考的源泉,它让我们反思过去,寻找进步的方向。总结的方式和角度多种多样,我们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在这里,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些总结的样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
写春节回忆篇一
小时候的春节,长大后的春节,在我的记忆中都是美好的。
今年的除夕,人们还在最后的忙碌,有的剖鱼、有的杀鸡,有的宰羊。大街小巷早已披上了红色节日的盛装,树上挂满了红灯笼、中国结;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了大大的福字,对联、窗花,把房子打扮得像一个个俏姑娘,祖国各地,沉浸在一遍喜庆之中。
吃完团圆饭后,我们就开始守年岁了。8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耳边还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晚会节目很精彩:有优美动听的歌曲,有幽默风趣的小品,还有滑稽逗人的相声……节目是丰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就缠着爸爸陪我去放鞭炮。我们拿着精心挑选的烟花朝屋外走去,我们来到一个空旷的地带,那里早就有人在放了。我拿着自己买的鞭炮,我把它立好在地上,先打燃打火机,然后我蹲下点燃它,我就捂住耳朵飞快地向安全地带跑去。当我跑到安全地带时,它已经疯狂地旋转起来,最后“轰”地一声响起来。
然后我又拿了一个又长又细的神鞭。我拿着安全的那一头,我伸长着手臂请爸爸帮我点燃另一头,我看着神鞭放出金灿灿的星火向周围放出,我不由自主地在原地转起圈来。那些星火像一条龙不停地围着我转。同时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声音。
这天晚上到处是烟花爆竹声;到处是喜气洋洋的欢笑声,烟花爆竹声彻夜不绝。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我可以有更大的进步。
写春节回忆篇二
不经意间,发现原本熟悉的世界发生了改变。以往城市的简朴变成了今日的绚丽繁华。到处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知何时,那硕大的红灯笼已挂上了高楼,闪着金光的对联也骄傲的贴在门上。春节,已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烟花与爆竹似乎是春节的一种象征,每个春节都能听见那熟悉的鞭炮声,看见那绚丽的烟花在无边的天际留下一道道印记。大年三十,我们一家在外婆家吃过年夜饭后,一起来到屋外,放起了烟花。外婆家住在乡下,乡下夜晚的天空格外高远,那镶在天上的星星好似明亮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分外灵动。一颗颗的烟花在不停地射向天空,在一瞬间爆发,像一朵朵莲花在空中盛开,又似一颗颗流星划过天际,让那绚美的一刻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里,千朵万朵的烟花为漆黑的天幕涂上一层色彩;一朵朵光芒四射,绚丽无比的烟花,在空中飞舞,欢笑,好像连他们也感受到了春节的欢乐,在天际放肆地舞动。
春节又过去了,就像它来的时候那样不经意。但是,春节却该给我留下了一抹最美好的回忆。
写春节回忆篇三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最愉快的节日,因为过春节时,我们小孩可以随心所欲地放鞭炮,亲戚们互相拜年,家里也会热闹一番。
初一、初二我们按惯例去了爷爷家和姥姥家,到了初三那天,听爸爸说,今天爷爷家有客人从远方来,我寻思着,这是谁们呢?我怀着疑惑的心情来到爷爷家,当我看到客人,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原来是舅爷、舅奶、叔叔、婶婶,跟来的还有一个小哥哥和一个小妹妹,这让我更加高兴了。俗话说得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们从远方而来,作为主人,我当然会成盛情款待他们了。
大人们在客厅谈话,边说边笑,我们小孩在另一个屋里下围棋,棋局开始时,我们都沉着应战,棋到中盘时,我们下每一步棋都要深思熟虑,有一次我陷入苦战之中,为了赢棋我一边下棋一边想,我要下个套让他钻进去,果然不出我所料,他掉进我处心积虑设下的陷阱,于是我乘胜追击,凭着高超的棋艺把他杀得片甲不留,虽然我没有表示出胜利的喜悦,但在我的心里早已喝起了庆功酒。我们连下了好几盘,都是我赢得胜利,我成了“常胜将军”。吃了饭,我们上街玩耍,作为主人,我自告奋勇地当起了小导游,给他们指路,让他们购物、玩耍,他们每个人都过得很开心。
客人走了,我们也离开了奶奶家,在回家路上,鞭炮接二连三地响起来,节日气氛空前绝后。
写春节回忆篇四
20xx年即将过去,即将到来20xx年的春节,看到街头巷尾忙着打年货的人们,我不禁想起去年的春节。
去年三十的那天,一大早我们就到奶奶家,与奶奶爷爷一起欢渡春节。到了奶奶家,我和爸爸贴。
春联。
妈妈和奶奶在厨房准备美味团圆饭爷爷在打扫卫生。外面不时传来阵阵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家家户户都忙着粘贴迎新春的祝福。
对联。
有的家里还挂起了大红灯笼到了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奶奶和妈妈把美味的团圆饭做好了,大声吆喝:“吃团年饭了,吃团年饭了。”我们赶紧围上来,阵阵香气扑鼻而来,让我垂涎三尺,忍不住拿了一只鸡腿放到嘴里,奶奶笑眯眯地说:“小馋猫!”吃完饭,我们全家一起放烟花,开家庭联欢会,每人都要表演节目,完了再去看春晚,等待新年的到来。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享受着节日的快乐。虽然是去年【春节专题作文】的春节,但却永远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欢乐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回想起去年的春节,那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美好啊!想到今年的春节,心里有些酸楚。因为去年过年以后,奶奶的身体日况愈下,最后离开了我们,去了另一个天国。不知道她在那里好不好?想到今年的春节,我更加想念奶奶。奶奶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的春节回忆里。奶奶,不知道您在那边有没有春节呢?到时候,就让烟花把我的思念和祝福带给您吧!
写春节回忆篇五
20xx年即将过去,即将到来20xx年的春节,看到街头巷尾忙着打年货的人们,我不禁想起去年的春节。
去年三十的那天,一大早我们就到奶奶家,与奶奶爷爷一起欢渡春节。到了奶奶家,我和爸爸贴。
春联。
妈妈和奶奶在厨房准备美味团圆饭爷爷在打扫卫生。外面不时传来阵阵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家家户户都忙着粘贴迎新春的祝福。
对联。
有的家里还挂起了大红灯笼到了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奶奶和妈妈把美味的团圆饭做好了,大声吆喝:“吃团年饭了,吃团年饭了。”我们赶紧围上来,阵阵香气扑鼻而来,让我垂涎三尺,忍不住拿了一只鸡腿放到嘴里,奶奶笑眯眯地说:“小馋猫!”吃完饭,我们全家一起放烟花,开家庭联欢会,每人都要表演节目,完了再去看春晚,等待新年的到来。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享受着节日的快乐。虽然是去年的春节,但却永远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欢乐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写春节回忆篇六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大节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农历的腊月三十为除夕,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
盼啊,盼啊,春节终于来临了,伴随着时钟的敲响,我们又迎来了美好的传统佳节-春节。我们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大家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每个地方会有很多不同的习俗,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会有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欢乐相比,我想应该是欢乐占的比例更多吧。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年饭,代表岁岁团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家里的长辈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吃完年饭,一家人聚在一起,庆祝新一年的到来。晚上八点钟的春节联欢晚会外,大年三十的晚上,到了十二点左右,也就是午夜零点时刻,我们又能听到一阵一阵激烈的爆竹和鞭炮声,更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灯火通明,处处礼花朵朵,鞭炮声声。大家一起守岁,告别如水似已逝去的岁月,憧憬对新一年的希望。这是为什么呢?代表踏上一年的脚步原来,这是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啊!
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访亲戚,四处问好,拜年,串门子。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代表岁岁平安。拜年也是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表达祝愿的一种方式。在初一的早晨还要放一挂鞭,这是挂开门炮,是个开门爆竹,为了祈求竹报平安,图个吉利,代表开门红。
正月里各个商家初次开门都会燃放爆竹,企业开工一般在初六之后,也都会燃放大量爆竹,还有的放烟花,都呈现给人一派喜庆的景象。正月里我们家乡还有各类丰富的娱乐活动,如书法家们为大家现场书写并赠送春联,京剧、越剧爱好者们会组织演唱会等。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我们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购买汤圆或自己做汤圆吃。吃汤圆表示我们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鞭炮声声震耳欲聋,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那五彩缤纷的`烟花映红了大地,映红了天空,这绚丽的色彩,春节是快乐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来庆贺吧!
家乡春节总是这么的热闹多彩!你的家乡过春节一定也很热闹快乐吧!
回忆以前的春节,感到真的好幸福!如今的今年的春节,却是平平谈谈的,那里拆迁了,就没有以前那种年味了,将会有一种新的年味产生。
写春节回忆篇七
每当回想起春节那天晚上,我就气不打一处来,真是,真是,太气人了!简直是我还是跟你们说说吧。
那天晚上,春节联欢晚会刚开演不到半小时,就听见“啪”的一声,屋子里就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了。所有人呆了三秒之后,才做出反应:老叔和二叔开始傻笑,爸爸说:“完了,看什么看,又停了吧。”说完就披上衣服出去了,妈妈也笑着说:“完,这可怎么包了。”二婶放下手中包了一半的饺子,说了一句:“真缺德,年年这时候停。”两个小妹则惊喜地小声对我说:“停电了!”
写春节回忆篇八
有的人喜欢中秋节,有的人喜欢清明节,还有的人喜欢端午节,而我喜欢的传统节日比较特殊,因为这个节日可以吃饺子、吃年糕、看春晚还可以收红包,大家都猜出来了吗?它就是春节。
春节前几天,我们一家人去超市采购,超市里面布置得喜气洋洋,非常好看,到处都是暖暖的红色,就连饼干盒子的包装也换成了大红色。我们买了花生、瓜子、开心果、年糕、面包、春联等,爷爷奶奶也来帮忙,大家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春节当天早上,我看到爷爷和爸爸在贴春联,我对爷爷说:“我也想贴春联。”爷爷忙说:“你个子有点矮,够不着,你帮爷爷粘双面胶吧!”我说:“好的,爷爷。”我拿起双面胶贴在了春联的背面,我还剪了两个窗花:一个粉色的,一个红色的。我踩在凳子上小心翼翼地把窗花贴在窗子上,可能是太激动了,我的手有点抖,不小心把红色的窗花贴歪了。窗花、春联都贴好了,家里变得喜气洋洋的,特别温暖。
吃完午饭,奶奶准备包饺子。我对奶奶说:”我也想包饺子。”奶奶笑着说:“好的好的,包得仔细一点不能漏馅哦!”奶奶调饺子馅,妈妈擀饺子皮。在奶奶的指导下,我把一勺肉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然后把饺子皮对折,折成半圆形,轻轻的按压饺子皮的外缘,我来回按了两三遍,这样就不会露馅了,我还包了六个迷你版的饺子,在其中一个里面放了一个虾仁,谁吃到了带虾仁的迷你版饺子,就会幸运哦!
晚饭后,我们全家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我推着板凳小车给大家运来各种坚果、蛋糕、水果,让大家边吃边看。春晚节目真丰富,有小品、相声、歌曲、舞蹈等等,我特别喜欢看舞蹈表演,感觉赏心悦目,爸爸很喜欢看小品、相声,每次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这真是一个开心、快乐令人难忘的春节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写春节回忆篇九
每当回想起春节那天晚上,我就气不打一处来,真是,真是,太气人了!简直是我还是跟你们说说吧。
那天晚上,春节联欢晚会刚开演不到半小时,就听见“啪”的'一声,屋子里就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了。所有人呆了三秒之后,才做出反应:老叔和二叔开始傻笑,爸爸说:“完了,看什么看,又停了吧。”说完就披上衣服出去了,妈妈也笑着说:“完,这可怎么包了。”二婶放下手中包了一半的饺子,说了一句:“真缺德,年年这时候停。”两个小妹则惊喜地小声对我说:“停电了!”
新年迈着欢快的步伐一步一步的逼近了,我和妈妈也回到了老家。老家和深圳就是不一样,深圳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冷冷清清的,而老家,姨妈家里挂满了腊肉腊鱼和干货,还有我最喜欢吃的兔子呢!。今天是元月二十五,不,该是元月二十六了。天空是灿烂的,太阳也熠熠生辉,一切都是新的。这个时候,就快到春节了,也就是要过年了吧。走在街上,和太多太多的人挤在一起,觉得自己的呼吸都不能自由了,事实也是这样的,被迫着呼吸着空气......
写春节回忆篇十
人漂泊在外,城市年味渐浓,思乡心更切,恨不能生出双翼,飞回到长在内心深处的老家。内心深处,更多更美的记忆永远停留在快乐的童年时光。
童年的村庄,过了腊八,就进了年关。满眼都是过年的样子:杀猪、宰羊、抓鸡、做豆腐、蒸年糕,从屋里炕头的年画到灶上的肉香,最后到门框上的新春对联,处处都洋溢着庄户人对春节的渴盼。
父亲是生产队里的会计,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也算是村里屈指可数的“文化人儿”。写对联可是他拿手好活儿。一过腊月二十三,家里进进出出净是找父亲的,干什么呢?写对联呗!前院的大娘刚送走,后街的二婶又迈进了门。每个进家门的邻居街坊胳肢窝里一律夹着一捆红纸。
精打细算会过日子的大娘婶子,一般都会依照自家门框的大小,长的方的'大的小的宽的窄的,细心裁好,告诉父亲哪捆是大门的,哪捆是小门?灶王爷的、猪圈的、车马的,然后把捆好的红纸交给父亲。还有些都懒得去动手剪裁的叔叔伯伯们,大多都是从集市上直接买来就扔到我们家炕上,就等着年三十那天来拿。
那时,总喜欢自告奋勇地站出来充当父亲的帮手。因为对联上的词句更能吸引我,所以我宁愿舍弃看电视、打扑克、找小伙伴玩的时候。父亲趴在炕桌上,手持毛笔从上到下不停挥笔,我就在一旁先把送来的红纸写上名字,然后按人家的要求把红纸裁好、捆好,搁在父亲的炕桌底下。然后就替父亲研磨,一边研磨一边给父亲读《对联集锦》上的好对联。
写完一家的就和父亲一同再找另一家的,最适合人家的好句子。开小卖店:人往人来含笑脸,店中店外溢春风。理发馆就写: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一手推平:当老师的就写汗水浇开桃李蕊,心血育出栋梁材,一家四世同堂的就写:尊老爱幼全家福,男耕女织满园春。有刚结婚的人家就写:婚姻自主恩爱重,家庭和睦幸福多;安分守己的庄稼户就写:勤俭持家皆称赞,劳动致富最光荣。而我记得写得最多的一副对联就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
对联写完了要等墨迹干了才能收起来,铺展对联是我最开心快乐的时候,读着那些对衬工整的联句,心里美滋滋的。铺展完了再看,嘿!炕上、柜上、饭桌上、屋里屋外地上,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是墨迹未干的红对联,而我不用看,依照对联上的句子,谁家的对联也就记得八九不离十了。
有时候,光顾着帮父亲裁剪红纸、研磨、晾对联了,忙的满手满身都是红印渍、黑墨汁,来帮忙的母亲,就戏谑着刮我的鼻头:“你这丫头,不当文化人才怪呢?,你看你这‘咬文嚼墨’的小模样儿。”
那些日子,我的识字量猛增,对读书识字格外的偏爱,对那些平仄对衬的春联用语特别感兴趣。父亲的一本厚厚的对联集锦让我翻了无数遍。我想之所以今天我选择以写字撰稿为职业,应该离不开那些帮父亲写新春对联的日子。
写春节回忆篇十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王安石眼中的新年,80年代的年是爸妈走过的,在90年代又多出一个我,不知道00后新年的故事是不是和我们一样,我想把时光拽回到小时候,那时候的新年的趣味不比手机里的游戏少半分。
小时候总会听爸爸讲怪兽年的故事,那时候家里的的电视机显得有些笨重,一个叫天线的家伙是不怎么好使,所以频道不超过10个,遇到周二的话,它可能还会没人像,屏幕被填成花花绿绿颜色的圆形,少儿频道和动画片对小孩子来说是憧憬的,我爸妈一点也少不了我,动画片都换成了dvd的形式,哪吒传奇从6岁开始就没看完整过,过年前妈妈给我买了一整套,碟片太卡了,我妈又走了好几条街给我换成了东北方言版的猫和老鼠,现在的我不怎么看动画片,坐长途车的时候会有放映,看到大地瓜和小不点我还是会笑。我记得有一次过年,当天电视不知道怎么的就出来了少儿频道,兴奋到不行连台都不敢换,怕换台了这个台就不见了,鞠萍姐姐和董浩叔叔讲年的故事,认真听她们讲的和爸爸讲的有什么不一样,后来爸爸说他的故事也是从他们俩那来的,我和爸妈就这样听过同一个故事。电视现在都可以换成有限的无限的,一直按遥控器就是不知道看哪个,这两年过年我会买电影票,不管多晚都跟爸妈出去看,那是一家人的时光。
小时贴的春联有时候腊月二十九就会贴上,棉裤是那种纯手工的,还会有背带的那种,棉花够厚的话棉裤都可以立起来,我是会从炕头的被子下把棉裤拽出来,在被窝里穿上,用现在的话来说离开被窝的地方都是他乡,所以还是穿暖些再出来。我套上件棉服就出去跟我爸贴对联,我拿着对联我爸端着浆糊,浆糊是妈妈熬的,我记忆里浆糊是白色,妈妈说放点白糖粘性会很好,老爸总会分辨上联和下联,他拿着木板在盆里刷下粘到大门上,在涂些在对联上,这时候我爸嘴头上的烟灰就会被风吹掉些,高的地方他会粘不到,我就伸手能碰到我能碰到的地方,用手压下,就想把对联镶到大门上,因为妈妈说对联粘一年不掉是好兆头。大门粘完就是房门,现在我们就只粘防盗门,在年三十的早上起来粘的,在睡衣外裹个羽绒服就行,我还是拿着对联,只不过浆糊变成了透明胶带,我爸依旧粘我够不到的地方,我手扶着对联,我爸撕胶布,妈妈给我俩看对联歪不歪,她要忙着做饭的话我爸就顺便看了,我把四个边角一面一面的弄平整,没有风吹我爸的烟灰长到自己会掉下来,烟灰是我妈扫的。
小时候的五角钱可以够买一小盒的摔炮,那时候还拿的是纸币,去姥姥家的时候姥爷拿着炮坐火炕上摔,炮落在地上噼啪的响,把小狗吓到柜子底下,屋里有鞭炮声,狗叫声,我们的笑声,在家的时候三十晚上爸爸出去放鞭炮,我跟妈妈在门口捂着耳朵看着,鞭炮响完之后我跟爸爸挑没蹦开的鞭炮,把里面的火药弄开,堆在一起,用打火机一点,就是烟花,现在爸爸下楼去放鞭炮,我和妈妈站在楼上看着,妈妈说她们小时候自己动手、用罐头瓶制作的小灯笼,在里面放上一支短短的、细细的红色小蜡烛意味着“磕头了”,以前的时候房子的瓦都是连着一起的,从头到尾,过年的时候隔壁的院子都会挂起红色的灯笼,这时候的张望要是能下场雪就更美了,红色的灯笼映衬在雪中,现在楼与楼之间有的家里会挂起彩灯,从下看像极了天上闪烁的星,只是没有大红灯笼高高挂那样醒目,我想是不是年味淡了?还是年,似乎只是一个节日的标志而已.
不出十五都是年,过了三十就是走亲访友的日子,也会怀念躲在爸爸怀里吵着要喝米酒的日子,那味道是酒上沾到筷子上的浓烈,那样的浓烈像极了年过得热烈一样。
美好都是相晚而至,可还有美好还没一一诉说,比如初一的压岁钱,比如妈妈买好的新衣裳必须等到三十才能穿,还有……新的一年我们都是崭新的,如果可以我想听你对年的记忆,新年光祝大家新年快乐那就太俗了,我想当最后一声钟声敲响的时候,愿喧嚣的风尘能给你温柔一吻,雪花落在你的碎发上散发着盈盈光泽,令你坚持下去的动力会在新的年岁里更加熠熠生辉。不论你多大,美好的延长线是“每一天”留不住时间,那我们就留住记忆,留住爱,剩下的故事明年我在说给你们听。
写春节回忆篇十二
时间匆匆流逝,岁月不待人,转眼间一年过去了,这就意味着大家盼望的'节日到了。现在已是金秋时节,马上就要过年了。
这一幕幕场景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迫不及待的想过年,使我那颗心“飘”了起来。
写春节回忆篇十三
小时候的春节,长大后的春节,在我的记忆中都是美好的。
今年的除夕,人们还在最后的忙碌,有的剖鱼、有的杀鸡,有的宰羊。大街小巷早已披上了红色节日的盛装,树上挂满了红灯笼、中国结;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了大大的福字,对联、窗花,把房子打扮得像一个个俏姑娘,祖国各地,沉浸在一遍喜庆之中。
吃完团圆饭后,我们就开始守年岁了。8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耳边还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晚会节目很精彩:有优美动听的歌曲,有幽默风趣的小品,还有滑稽逗人的相声……节目是丰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就缠着爸爸陪我去放鞭炮。我们拿着精心挑选的烟花朝屋外走去,我们来到一个空旷的地带,那里早就有人在放了。我拿着自己买的鞭炮,我把它立好在地上,先打燃打火机,然后我蹲下点燃它,我就捂住耳朵飞快地向安全地带跑去。当我跑到安全地带时,它已经疯狂地旋转起来,最后“轰”地一声响起来。
然后我又拿了一个又长又细的神鞭。我拿着安全的那一头,我伸长着手臂请爸爸帮我点燃另一头,我看着神鞭放出金灿灿的星火向周围放出,我不由自主地在原地转起圈来。那些星火像一条龙不停地围着我转。同时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声音。
这天晚上到处是烟花爆竹声;到处是喜气洋洋的欢笑声,烟花爆竹声彻夜不绝。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我可以有更大的进步。
写春节回忆篇十四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除夕,明天就是期待已久的春节了!
今天,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我还在甜蜜的梦中,爸爸走进我的房间说:“宝贝,快起床,我们去挂灯笼把。”我一下子就从床上爬起来,迅速的穿好衣服,来到楼下。
爸爸先把灯笼打开,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又红又圆的大灯笼,上面写着四个金黄色的.大字“欢度春节”,爸爸让我提着灯笼,他把金黄色的须挂在下面,我们依次把灯笼全部打开,做好准备工作,今天,妈妈去上班了,只剩下我和爸爸,爸爸说:“你过来叉车吧。”我好紧张地问爸爸:“我能行吗?”爸爸说:“你不用那么紧张,我来教你,你行的。”我心像有许多兔子在窜动,怦怦地直跳,坐在驾驶室里,耳朵竖的直直的,听着爸爸的指挥,爸爸提着灯笼站在叉车上,一边指挥着我,叫我把长的档杆往下拉,叉车就往上伸,把老爸伸的老高了,我当时大气都不喘出,紧张地满头大汗,看见爸爸把一个灯笼挂到屋檐下,一个大红灯笼终于被我们挂好了,我继续把叉车的档杆往下拉,爸爸下来了,我喘一口气,歇了好久,最后,学着刚才的样子,我继续的弄着叉车一上一下,一直这样来回,轻松自如的把剩下的全部灯笼给挂完了。
看着厂门口的两对红灯笼挂好了,我心里无比的激动。
写春节回忆篇十五
春节到,福星到,红红火火过大年!虽然春节即将过去,可是,我们依然沉浸在其中。
“妹妹,妹妹,我们放孔明灯啰!”姐姐提着两个孔明灯跑过来,我十分紧张,这毕竟是我第一次自己放孔明灯啊!为了安全,我把大人们拉了过来。
一切准备就绪,我和姐姐打开孔明灯,小心翼翼地展开,把燃料棒在孔明灯的顶端,让爸爸点燃。火苗在跳动,火苗在成长,火苗越燃越旺,随着轻轻地“呼—呼—呼—”一声,孔明灯越鼓越大,外皮变成了灯罩,火苗成了灯泡。
孔明灯带着新年的祝愿飞远飞高了,希望我的愿望能如愿哦!
写春节回忆篇十六
一串串火红的鞭炮,一块块甜甜的年糕,一声声亲切的问候,这就是春节在我脑海中留下的美好记忆。龙年春节就要到了,我已经过了十一个春节,给我留下最难忘记忆的还是2022年那次回老家过春节贴春联的事。
那年我们回到老家时正好是腊月二十八,俗话说:“二十八,墙上挂。”这天正是贴春联的日子。奶奶说大街上有现写现卖的对联,我和爸爸就全副武装去买对联了。
“卖对子噢,现写现卖,三块一副啊!”只见大街上到处叫卖的对联五花八门,令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还有门神啊,木刻画啊,木雕画啊,真让我大开眼界。我们让老板写了个“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的对联,还买了两张门神画,老板写好后,我小心翼翼地捧起对联,高高兴兴地满载而归了。
一进家门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浆糊味,原来奶奶已经熬好了浆糊。我们摆好对联,现在开始贴啦!
我拿起大刷子,抹了一刷子浆糊,弄的到处都是,衣服上也有,手上也有,地上也有,一抹脸,都成小花猫了,好滑稽啊!我东一刷子,西一刷子,不一会儿墙上就涂满了,再小心翼翼地拿起对联校正了半天,才贴好。
贴完了,只见爸爸拿来一把小笤帚,我问爸爸:“为什么要用笤帚呢?,是要扫尘吗?不对啊,二十四扫房子,这日子过了啊!”爸爸说不是扫房子,是要把对联扫扫,让它粘得更牢一点儿,更平整一些。
下面该贴门神啦,俗话说:反贴门神不对脸,这门神要脸对脸才能保全家平安,要是贴反了,就保不了平安了。贴好门神以后,这贴春联的工作就基本告一段落了。
虽然好几年过去了,每年也都要贴春联,但在老家的这次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龙年将是我的本命年,龙年春节我还要贴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