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范文(19篇)
教案具有指导教学、提供参考和确保教学质量的作用。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些教案范文还积极借助了现代科技手段,拓展了教学的边界。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一
1、引导幼儿知道秋天,认识了解一些秋天的水果,知道秋天是个收获、果子成熟的季节。
2、引导幼儿了解和认识苹果、猕猴桃等水果的相关知识。
3、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喜欢科学活动,主动观察和探索水果的相关知识,并且乐于分享。
二、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
2、儿歌《秋天果子多》。
3、苹果、猕猴桃、梨子、句子等常见水果。
4、画纸和彩笔。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进入课件芝麻环节,通过听儿歌进入今天活动主题。
(1)教师播放儿歌《秋天果子多》,说说儿歌中描述了哪些水果?
(2)教师引导幼儿仿照儿歌中的词语或句子描述自己知道的水果。
2、教师出示教学课件,进入科学探索环节,引导幼儿了解有关苹果、猕猴桃的科普知识。
(1)请幼儿欣赏图片中苹果和猕猴桃的花,了解过时的形成过程。
解答部分:水果宝宝们只有先开出花,才能结出味道鲜美的果实。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小蜜蜂授粉。
(2)请幼儿继续观看苹果和猕猴桃的果实图片,说说自己对这两种水果的认识。
解答部分:很多水果在没成熟之前,颜色和我们吃时的颜色也许会不一样,就像苹果在没成熟之前就是青色的,成熟后的苹果是红色、深红,或者带黄色。猕猴桃没成熟之前皮是绿褐色,成熟后是带红褐色,而且表面还有一层浓密的绒毛,皮软,剥皮后即可食用。
3、教师出示真实的苹果和猕猴桃水果,并向幼儿切开展示,引导幼儿从外形特点、果肉颜色、种子颜色等进行观察和理解。
(1)苹果外观圆圆的,红红的,表面光滑,闻起来很香。切开苹果后果肉偏米白色,中间还有苹果核,苹果的种子是黑色的。
(2)猕猴桃外形就像是一个椭圆形,摸起来软软的,表皮还有一层浓密的绒毛,切开后果肉是绿色的,有黑色和黄色的种子在果肉上,猕猴桃的中心部分呈淡黄色,偏硬,可以食用,食用时除去皮,果肉丰富,味道鲜美。
(3)教师出示梨子、橘子等常见水果,请幼儿自由观察,并小心切开,看看水果内部。
(4)教师鼓励幼儿自由组织语言对两种水果进行总结发言,教师另补充。
4、教师组织幼儿继续回归课件,进入课件快乐探索环节,请幼儿欣赏水果的图片。
(1)请看看图片中的水果,你们都认识吗?你最喜欢什么水果?把你喜欢和认识的水果向大家分享一下吧!
(2)教师请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水果画出来,可以选择课件中展示的水果,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画出自己看到的、吃过的水果都可以。
四、活动延伸。
1、教师带领幼儿在美工区展开绘画,展示并点评。
2、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和爸爸妈妈认识一下身边的水果宝宝。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二
帮助幼儿巩固1—9的物珠数对应;练习看珠记数、看数记数。
1、利用彩色的图片(最好是动物或风景),把它分成10份,在它们的反面画上珠码0—9。
2、两张比彩图大的硬纸板(其中一张上有数字0—9。
1、家长把分成10份的彩图打乱,让孩子根据彩图上的珠码,找到硬纸板上相应的`数字进行排列,直到拼完为止。
2、先把一张硬纸板合在排列好的彩图上,然后把两张硬纸板合拢,翻个面,打开上面一张硬纸板,如果找对了,彩图便拼出来了。
3、也可在彩图的背面画上多位珠码(多位数字),在硬纸板上写上相应的数字,练习看珠记数、看数记数。
9以内数的认识已经全部结束了,家长在空闲时可以经常问问孩子:“珠宝宝7是怎样的?”当孩子回答“珠宝宝7是上面1颗珠、下面2颗珠时(1—9交替着问),请您表扬鼓励孩子,这说明孩子脑中1—9的珠映象已基本形成了,恭喜您的孩子取得进步!
回家练习:听一听、拨一拨(配套音带一)a面一位数5笔第5—8组。
幼儿园珠心算教案:9以内数的直加直减综合活动。
游戏名称:买水果。
游戏目的:熟练掌握9以内直加直减,提高心算能力。
游戏准备:水果若干种类,上有9以内直加直减的算式题。
1、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买水果,做对水果上的题目就能买到水果,看谁买得多又快。
2、爸爸参加,妈妈当裁判;妈妈参加,爸爸当裁判。
附:限时听心算和看打算。
233792。
11-2-5-75。
5561-2-6。
-7-62543。
6-2-5155。
————————————。
祝贺您的孩子在本学期取得的进步,学会了9以内数的认识和直加直减珠心算,这与您的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老师深表谢意!
下学期,我们要进入百以内数的认识和两位数的直加直减,要建立两档的珠映象了,是有一定的挑战哦,希望家长您能继续配合我们的教学,让孩子学有所获。
我们下学期再见了!
回家练习:听一听、拨一拨(配套音带一)b面的四笔、五笔9以内数的直加直减。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三
1.各种动物卡片。
2.准备一张画有3个格子的纸,并在纸上做一个记号。
3.幼儿作业纸。
动物运动会开始了!你能按前后顺序,分别说出第几跑道的什么动物跑在第几吗?
2.“把第四朵花染成红色”(没有要求幼儿从哪边开始数)。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四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幼儿认识圆柱体教案,请参考!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探索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激发幼儿探索圆柱体秘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已认识过球体。
2、材料准备:
(1)提供圆柱体实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积木、固体胶等,准备印泥、纸张。
(2)一样大小的硬币若干、透明胶、长方形纸张、固体胶、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并自由探索。
1、它们与球有什么不同?
2、把圆柱体立在桌上和侧放在桌上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现象?
3、把圆柱体上、下两面印下来,发现了什么?
4、小结:上下两面都是圆形,这两个圆形是一样大的,侧面没有棱角,而且从上到下都是一样粗细,叫做圆柱体。
二、组织幼儿讨论:你在社会中还见过哪些像圆柱体的物品。
三、玩一玩、变一变。
1、怎样把许多枚硬币变成圆柱体?
2、怎样把长方形纸张变成圆柱体?
3、怎样把橡皮泥变成圆柱体?
四、活动延伸: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计算角:提供各种圆柱体实物,供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圆柱体的秘密。
操作角:提供多种材料供幼儿继续变成圆柱体。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五
在用餐时我发现孩子有挑食的坏习惯不爱吃蔬菜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激发孩子对蔬菜的了解从而纠正孩子的偏食挑食行为。
1、了解蔬菜特点作用培养幼儿对蔬菜的热爱及喜爱之情。
2、知道常见蔬菜的食用方法和营养价值做到不挑食的习惯。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让幼儿知道蔬菜有益于身体健康。
通过猜谜、多媒体、实物等课件认识各种蔬菜。
明确蔬菜营养教育幼儿不挑食。
西红柿黄瓜萝卜胡萝卜每人一份展示各种蔬菜图片的多媒体课件。
1、小朋友猜一猜它是谁你认识么。
颜色绿黄瘦长的身体坑多刺多清香脆凉(黄瓜)。
出示黄瓜的图片请小朋友观察看看黄瓜是什么颜色?(绿黄)。
请小朋友说说黄瓜都能做哪些美味食物呢?
2、出示实物问问这是什么(萝卜)。
请同学说一说它的形状和用途。
3、小朋友再猜猜这个谜语。
好像柿子没有盖好像苹果逗人爱味道酸甜营养多能当水果能做菜(西红柿)。
小朋友你知道么西红柿不仅酸甜好吃他的抗癌作用居蔬菜首位我们要多吃哦。
我们身边还有好多蔬菜你如果不知道用途和做法回家后问问父母亲。
我通过采取猜谜语、多媒体、实物等形象的手法为幼儿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生活由于所学的内容是幼儿通过实践思考后自主认识的所以幼儿能较快理解并掌握与此同时也激发幼儿的感知认识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所以我们每一位老师在一日工作中一定要改变观念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六
3、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否通过图片辨认不同种水果,表达出“我最爱吃的水果是xx”的句子。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三班学生在言语沟通板块可以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言语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吐字相对清楚,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第二层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言语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但吐字不清楚。第三层次的学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无言语能力,只能发出一些“嗯啊”的声音,他们更多的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设计这堂课主要是以水果为主题,通过选取学校生活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的水果作为学习素材,引导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和辨认水果,表达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且能够在课堂中与老师、同学进行简单的交流。
四、教学准备。
制作ppt,水果图片,相关视频,奖品。
五、教学过程。
1、组织课堂。
师:上课铃声响了,请同学们坐好!
师:看谁坐得最端正!
师:好的,同学们请起立!同学们早上好!
生:老师早上好!
老师开始点名,并请每位学生答到。
要求:能够在点名后起立;
学生须及时回应,并回答:“到!”
(教师口头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并为表现突出的同学鼓掌表示鼓励。)。
2、导入(播放视频)。
教师放视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视频里有哪些水果。
视频播放完毕,教师提问:小朋友们,谁告诉老师你刚才在电视上看到了那些水果?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常见的水果。
3、新授。
(1)介绍西瓜(展示西瓜图片)。
教师:小朋友们,看一看图片上的水果是什么?那个小朋友知道,快点举手告诉老师。
(对于第一二层次的学生引导其说出水果的名字,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只需引导学生比划出大大的、圆圆的,对表达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
学生:西瓜。
教师:嗯,对啦,这就是西瓜,大大的、圆圆的。(板书:西瓜)(边说边比划)是不是?来同学们跟我一起做一做。比一比谁的西瓜最大。
(教师助教辅助学生完成模仿西瓜的动作)。
教师::哇,xxx同学的西瓜好大啊,请xxx同学上来何老师一起介绍一下大西瓜好不好?(也可邀请多名学生上来介绍)。
(教师和上来学生一起做动作,边做边说,大大,圆圆的水果是西瓜)。
(2)介绍苹果。
展示(苹果}图片。
教师:哇,这是什么水果啊?红红的圆圆的。
学生:苹果。
教师:嗯,同学们说对啦,这是苹果,(板书:苹果)红红的圆圆的,来,同学和老师一起比划一下苹果的样子。
比划完苹果之后邀请学生上台介绍“苹果”
教师: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苹果小朋友,好不好。请xxx同学上来介绍。
教师:xxx,跟老师一起介绍苹果,红红的圆圆的水果是苹果。
xxx学生:红红的圆圆的水果是苹果。
(3)介绍香蕉。
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邀请了一位水果小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它啊?来,我们鼓鼓掌邀请它出来,好不好?(鼓掌)。
(展示香蕉图片)。
学生:哇,这是什么水果啊?黄黄的弯弯的,哪位同学知道举手告诉同学们。
教师:xxx,你来回答。
xxx学生:香蕉。
板书:香蕉。
教师:对啦,同学们,这就是黄黄的弯弯的香蕉。
学生:这是香蕉,黄黄的弯弯的水果是香蕉。(根据时间可以适当多邀请同学上来上来介绍)。
(4)大家都来说一说。
展示三种水果图片。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西瓜、苹果和香蕉三种水果,老师想问问同学最喜欢水果是哪一种?选出来告诉同学们。
学生: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是xxx。(针对一二层次的学生)。
第三层次的学生挑出最喜欢的水果图片即可,由教师代说“哇,xxxt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是xx”
4、活动训练。
活动1展示三分别印有西瓜、苹果和香蕉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图片,将图片贴到小白板的对应的位置。
教师:xxx,把xx的图片拿给老师?
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则只需要让其指出的'什么水果是哪一张即可,对于第一二层次的学生,则让其说出“这是xxx”本贴到纸板对应位置。
活动2说一说,涂一涂。
教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认识我们的水果朋友了,西瓜、香蕉和苹果,现在水果小朋友想请给他们画画像,看谁画得最好。
下发图纸时询问,“xxx,你拿到的水果是什么啊?”(对一二层次学生)。
第三层次的学生直接询问“xxx,用手指一指xx在什么地方”
(展示西瓜、香蕉、苹果的简笔画,让学生涂一涂)。
五、任务安排。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认识了这么多水果小朋友,当然了还有一些水果小朋友等我们去认识,大家下课之后想一下,我们还有那些水果小朋友没介绍,下节课来告诉老师。
六、总结。
通过以水果为主题的初步学习,学生基本上能够认识到日常所见水果,并且能够做到良好的区分,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够达到各自的目标要求。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七
通过各种感官感知9以内的数,不受物体大小、排列方式、颜色的影响,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小铃一副、数字卡片一套、幼儿按小组人数每人一套学具:有数量分别为5-9的物品,数字卡片若干张,分组操作活动的作业、印泥、印章、笔。纸偶“小熊”、三组“泡泡”。
一、操作活动“比一比”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幼儿回答、提问后发幼儿说出多少、一样多。
二、不受物体大小、排列方式、颜色的影响,感知9以内的数。
1、出示贴绒教具“小熊吹泡泡”引入活动
绿色红色蓝色
2、幼儿回答后,教师请幼儿点数每组“泡泡”的数量,并贴上相应的数字。
3、请幼儿说出7比8少1,8比7多1,8比9少1,9比8多1。
三、通过感官感知9以内的数
1、出示背景图,发幼儿观察图中物体的数量,并说出相应的数字,比较9以内数的多、少、一样多。
2、教师敲小铃,幼儿拍手,拍手的次数要与铃声数相同,同时启发幼儿说出小朋友拍的数与教师敲小铃的数一样多。
3、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按比数卡片多1或少1的次数拍手,同时发幼儿说出小朋友拍的数比数字卡片的数多1或少1。
四、分组操作
1、教师讲解每组的作业要求:
第一组幼儿在带数字的卡片上画上相应的数量的物体,如:
5
6
8
第二组幼儿在数字的上方盖上比该数字少1的实物印。如:
7
8
9
第三组幼儿在数字的下方盖上比该数字多1的实物印。如:
6
7
8
第四组幼儿涂画方格,按方格纸条上的数字涂画相应的数量的方格。如:
6
2、组活动,各组活动后可与其他组轮换进行
五、组织幼儿评价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八
1.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活动,正确地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称,知道它们的数目和用途,了解它们的头上的位置。
2.教育幼儿要保护好这些器官。
活动准备。
幼儿头像一幅,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利用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称、数目、位置。
师:昨天,有一位大哥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像,他想请我们班上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头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们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谁能知道我这圆圆煌脑袋上的到底长了些什么?”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的名称及其数量。
二、发给幼儿一面小镜子,要求幼儿从镜子里看清自己脸上的器官幼儿第一次尝试。
1.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自己观察。
2.教师提出问题:看看你的脑袋上长了些什么?和前面的大哥哥是不是一样的`?
教师小结:眼睛里有眼珠,鼻子里两处鼻孔,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耳朵里有耳孔,眉毛在眼睛上面,弯弯的。
尝试前提问: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到底有什么作用?
三、用做实验的方法,让幼儿知道眼、耳、鼻、嘴的作用。
2.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身体上的重要器官司,缺少了哪一要都不行。如果没有眼睛就什么都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师说眼睛,幼儿马上用右手指到眼睛,……看谁指得又快又准确。
五、幼儿第四次尝试:改错。
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眼、耳、鼻、嘴不完整的头像,让他们自己的动手把它改正过来。
幼儿听音乐做小鸟飞出教室。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九
1、幼儿初步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知道茶叶是从哪里来的。
2、幼儿观察茶叶泡水后有何变化,了解渴茶的好处。
3、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1、干茶叶。
2、录相带(采茶情景)、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1、品尝茶水
请幼儿说说你喝的是什么?
2、师:你都知道有什么茶叶吗?请你说一说。
3、你眼中的茶叶长什么样子?请你画一画,看看谁画的最像。(幼儿作画,并展示在展板上)
4、出示茶叶,幼儿观察比较各种茶叶的颜色形状有什么不同。
5、幼儿讨论茶叶是从哪里来的。
6、录像
讨论:你从录像里看到什么、知道什么。
7、茶叶泡水后会有哪些变化呢?
8、幼儿讨论:喝茶有什么好处。
9、律动:采茶舞
1、进一步感知磁铁能吸铁的特性,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取出水中的东西并进行分类。
2、大胆探索并能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探索磁铁的乐趣。
教学准备:
磁铁;探索材料:回形针,玩具,一元硬币,夹子,茶叶罐等铁制材料和非铁制材料:积木,塑料玩具,纸杯,玻璃球,气球、装水的大盆两个;取物工具—篓子、盘子、有磁铁的钓钩、勺子、筷子等;空箱子2只,空盆1个。
a)情景引入
提出问题讨论:怎样才能将这些东西拿出来呢?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b)初次探索水中取物
幼儿用磁铁水中取物。(规则――不能用手拿)
经验交流:磁铁是怎样帮助你取出东西来的?你取出了哪些东西?
c)分组实验,再次探索水中取物
幼儿尝试用磁铁取水里的东西。
师:磁铁能将水里的其他东西取出吗?请你试一试。
讨论并总结:取出的都是铁制品,磁铁能吸铁。
讨论:有哪些方法能取出水里的东西?
幼儿用各种工具水中取物。
幼儿交流取物经验。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取出了什么东西?
环保教育――保护环境,不乱扔东西。
d)取出物分类
幼儿将取出物分类
师生小结:今天,我们动脑筋将水里的东西取出,发现……是铁制的,能被磁铁吸起来;……是木头的、塑料的、纸的,不能被吸起来。
经验迁移:磁铁的作用可大了,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也用了磁铁,你知道哪些东西请磁铁帮忙的?发现了告诉大家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延伸游戏:杯中取物
1、介绍游戏和记录表的使用。
2、幼儿游戏――按记录表的要求将水杯里的回形针用磁铁取出(磁铁贴在杯外吸)
1、培养幼儿敢于质疑、乐于猜想、勇于创新的意识。
2、使幼儿感知油水分离现象及粮食在油水中的沉浮现象。
凉白开水、花生油、一次性透明杯、粮食(玉米、大米、芝麻、花生、黄豆)分装在盘子里,筷子、画纸、笔等。
(一)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1、猜一猜:杯子里装的是什么?
2、试一试:想办法辨别杯子里是什么?
3、说一说:杯子里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实验、观察油水分离现象
1、猜一猜:油和水倒进一个杯子中,会发生什么事情?
2、幼儿实验、观察。
(1)把“水和油倒人一个杯中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2)用筷子搅一搅,再次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
(三)实验并记录各种粮食放在水、油中的沉浮现象
1、做一做:把各种粮食放在水、油中,并记录观察结果。导语:“今天,来了许多粮食朋友,你们看看都有谁?”“它们想在油、水中游泳,请你把它们一个一个放进杯中,每一种都要试一试,看看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然后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
2、幼儿实验、观察(当粮食是单个时,芝麻会浮在油面上,花生、大米停在油、水中间,黄豆、玉米会沉入水底。当粮食相互粘连到一定程度时,会一起沉入水底。)
提示:教师引导幼儿把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设计的记录方式记录下来。
3、交流实验结果。
(1)同伴间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3)活动小结。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受生存环境的影响,各民族的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情况。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风俗文化,他们的服饰装扮、饮食、风俗习惯都极具特点。景颇族、壮族是其中两个特色鲜明的民族,而且我园有景颇族和壮族幼儿这一独特的课程资源。邀请少数民族家长走进课堂带领幼儿一起了解、发现景颇族、壮族独特的风俗习惯,让幼儿在交流、体验中感受景颇族族、壮族独特的生活习惯,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拓展幼儿对少数民族的认知。
1.了解景颇族、壮族的服饰特征和有趣的风俗习惯。
2.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景颇族、壮族的资料,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
3.在交流、体验中感受景颇族、壮族独特的生活习惯,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
物质准备:景颇族服饰、景颇族音乐、景颇文化展示课件——婚俗、节日、美食。
经验准备:幼儿收集有关景颇族、壮族的资料。
一、与景颇族一家交朋友,了解景颇族的服饰及风俗习惯。
1.请景颇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与景颇族朋友进行习俗交流、问答活动。
(1)请景颇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了解景颇族家族的'构成,学说景颇族语言“明嘎啦娃”(你好)。
(2)请幼儿分享收集的关于景颇族的资料,并邀请景颇族朋友进一步介绍、解释相关习俗。
景颇族朋友通过图片、视频现场展示服装、目瑙纵歌、景颇迎宾水酒、婚礼(新娘过草桥)、绿叶宴等民族习俗。
2.组织幼儿欣赏歌曲《甩银泡》,随音乐学跳景颇族舞蹈,感受景颇族的舞蹈特色。
请景颇族朋友讲解舞蹈类型及特色,示范欢乐性舞蹈甩手、跺脚等基本动作,带领幼儿跳“环舞”——《甩银泡》。
二、与壮族一家交朋友,了解壮族的服饰及风俗习惯。
1.请壮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与壮族朋友进行习俗交流、问答活动。
(1)请壮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了解壮族家族的构成,学说壮族语言“梦你”(你好)。
(2)请幼儿分享收集的关于壮族的资料,并邀请壮族朋友进一步介绍、解释相关习俗。
壮族朋友通过图片、视频现场展示服装、壮锦、花山崖画、尊老爱幼、山歌、绣球、三月三歌节、五色糯米饭等民族习俗。
2.学唱壮族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了解壮族山歌文化,感受壮族山歌的特点。
请壮族朋友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解说歌词内容,介绍壮族山歌文化及以歌传意的特点,并带领幼儿简单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十一
1、体验1-5数序的序列感,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常识与同伴商量,体验合作的'乐趣。
1、布置货架:
“我们要开一家百货商店啦!大家来做小小送货员。”
幼儿两两结伴,把货物放入货架。
幼儿整理摆放货物。一样的点火物摆放在同一层里,每一层正确点数后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引导幼儿观察。摆放整齐的货物看上去象楼梯一样,下一层的东西要比上一层多一件。
2、编货架号码:
“百货商店的经理还要请人来送货。可是我们有那么多货架,送货员可不方便了。我们来为这些货架编号码吧!”
引导幼儿运用数序知识为货架编号,从1-2-3……。
比比谁的货架序号编得又快又好。
3、寻找货物:
“找找2号货架上有5样的是什么货物?”
“比5少1个的货物有哪些……”
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十二
1、认识水的基本特征。
2、认识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
3、初步培养幼儿节约能源的意识。
幼儿:玻璃杯每组两个,分别装水和牛奶,装有醋的瓶子每组一个,玻璃球每人一个,水盆每组一个老师: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漏斗一个,水勺,泡沫板。
1、教师出示课件:有关水的图片。
幼儿观看。
2、谈话:我们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水。
3、请幼儿观察水是什么颜色的?并出示牛奶请幼儿比较,说说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有没有颜色?知道水是无色的,并出示"无色"的字卡。
4、让幼儿每人拿一颗玻璃球,放在牛奶和水中比较观察,能不能看到珠子?为什么水中能看到珠子?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不透明。并出示"透明的"字卡。
5、出示醋,请幼儿闻一闻,说说闻到了什么气味?再闻闻水的味道,说说水有没有气味?知道水是无味的,并出示"无味"字卡。
6、实验: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1)让幼儿观察用水勺舀水,倒在漏斗里,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2)用水勺将水倒在塑料板上,水像瀑布一样,看看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总结:水是流到桶里的,并出示"可流动的液体"。
总结:水装在任何容器中就是容器的形状,水本身是没有形状的,并出示"无形"的字卡。
8、与幼儿一同看看字卡,一起总结水的特征。
9、请幼儿讨论水可以用来干什么?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10、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节约水。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十三
1.情感目标:知道蔬菜营养丰富,懂得要多吃蔬菜。
2.认知目标: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长方式。
3.技能目标:认识三种常见蔬菜的外形特征,按食用部分进行归类。
在这里目标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也有相互融合的一面,且具有可操作性。
1.说活动重点:知道从蔬菜的食用部分,比较异同点,形成蔬菜概念。
2.说活动难点:学会分辨蔬菜可食用的部分。
(1)经验、知识准备:幼儿能够说出常见蔬菜的名称,
(2)物质准备:《认识蔬菜》多媒体课件一份、西红柿,萝卜,白菜等蔬菜适量,根、茎、叶、果实各一张,西红柿、辣椒、南瓜、豆角、萝卜、红薯、芋头、山药、土豆、白菜、油菜图片人手一份。
(一)开始部分。
对于组织一次活动来说,一个有创意、新颖的导入形式,能大大地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以“昨天蔬菜国王给老师打了电话,说要介绍几个小伙伴给小朋友们认识,咱们一起来见见他们好不好”的形式导入,引出本次活动的课题,开始部分我将用时1到2分钟。
(二)基本部分。
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用的时间也是最多的,大约20到22分钟。我主要完成2项内容:一个是带领幼儿观察认识蔬菜;二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练习,进而巩固幼儿对所观察对象的认知,具体的安排如下:
1.首先,我会教幼儿认识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
2.其次,我会用一个谜语引出西红柿,并引导幼儿观察西红柿,然后让幼儿分组并讨论西红柿可食用的是哪个部分。幼儿给出答案后提问“还有哪些植物是食用果实的?”幼儿回答后我会出示茄子,辣椒,南瓜,豆角的图片并告诉幼儿这些蔬菜是食用的果实补分。用同样的方式引出萝卜后,告诉幼儿萝卜是食用根的部分。然后让幼儿分组讨论还有哪些植物是食用根的部分,幼儿回答后出示土豆,红薯,芋头,山药的图片告诉幼儿这些植物是食用其根的部分。最后出示白菜、油菜图片,让幼儿观察每组的实物,让幼儿回答白菜、油菜可食用的是什么部分。
3.最后让幼儿做一个游戏,把根,茎,叶,果实,种子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然后给每个幼儿发西红柿,南瓜,豆角,辣椒等上课讲过的植物的图片,让幼儿进行配对的粘贴游戏。
(三)结束部分。
做完游戏后我会告诉幼儿蔬菜含有很丰富的营养价值,要多吃蔬菜才能身体健康。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十四
(一)引导幼儿喜欢小鱼,并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小鱼。
(二)让幼儿初步了解小鱼的主要外形特征。
(三)鼓励幼儿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发现。
(四)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五)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课件flsah。
(二)各种鱼的图片、音乐。
1、玩手指游戏,引发兴趣,说到5的时候变成小鱼水中游,问:小鱼在水中怎样游的,幼儿相互学习。
2、放音乐,一起学习小鱼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3、教师出示图片:这些小鱼好漂亮呀!你们仔细看一看,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吧。
4、放课件,幼儿欣赏。
5、问:这些鱼朋友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
(1)仔细看一看小鱼的眼睛是鼓鼓的吗?
(2)小鱼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6、模仿鱼的动作。播放轻柔的音乐,请幼儿看一看、学一学小鱼呈现的各种动作,如游水、吃食物、吐泡等。
海洋里的鱼可真多呀,每一种鱼都跟别的鱼长得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圆、有的细长、有的身上有刺、有的身上有美丽的花纹、有的鱼还会变色,甚至连游泳的方法也不一样,有趣极啦!
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鱼类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十五
1、欣赏感受龙的美,了解其外形特征。
2、通过观察、模仿、想象画出龙的形态。
3、激发我们是“龙的传人”的自豪感。
4、引发幼儿学习龙的兴趣。
5、通过观察、欣赏感受“龙”千姿百态。
师生共同收集“龙”的图案画纸勾线笔。
1、参观“龙展”,观察“龙”的外形特征,感受“龙”的美。
2、介绍讲述自己的“龙”展品,进一步感受“龙”的美,知道“龙”是古代中国人想象出来的神物,激发我们是“龙的传人”。
3、通过观察、模仿、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龙”。
4、将作品放入“龙展”,相互欣赏。
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参观、介绍讲述、争论等几个环节能充分感受到龙的外形特征及其千姿百态、活灵活现、雄壮、威武的美,知道“龙”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的,我们是“龙的传人”,并通过模仿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中国龙”,具有一定的自豪感。在参观环节中,孩子的参观目的不明确,只停留在“看”上,导致在接下来的介绍讲述环节中孩子表现出“思”的不够、“讲”的'不透的现象,思维的局限导致语言的不流畅和贫乏,但我注重生生互动,当发现一个幼儿能生动的讲述龙的外形及本领时,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形成生教生、生学生的学习形式,并能抓住孩子现场的表现及时了解其兴趣点提出了“在大自然中是否真的有龙”的话题,在孩子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论,但孩子的思维调动的不够,论证的不够有理有据,有点抱着观点干着急的模样,此时我应该多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来论证他们所提出的三个观点,而不该草草收场,在问孩子为什么喜欢龙是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我们是龙的传人”、“龙是我们中国的标志”、“龙很勇猛、爱帮助别人”……在此起彼伏的声音中我们感受到孩子们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为自己属龙而高兴自豪。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中孩子们用笔去表现龙时,由于整个活动有充分的视觉感受,并在龙的外貌上有充分的交流,孩子们的作品可以用千姿百态、活灵活现来形容,整个活动要注意加强引导孩子思维及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百科: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汉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的传说等龙文化非常丰富。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十六
1、让学生认识动物并了解其相关特性。
2、通过调查、阅读、模仿,培养学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和表演的能力。3、通过对动物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热情。教学准备:
1、相关动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收集。2、活动小组的安排和调整。课时划分:2课时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引入。
1、出师一组图片学生观赏。2、你了解这些动物吗?
二、活动。
1、观察身边的动物。
(1)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做好观察纪录;也可以拍摄它们,将图片在班级展览。
观察地点:花鸟市场。
主要动物:乌龟、鹦鹉、松鼠、热带鱼、宠物狗等。
观察地点:主要动物:
观察地点:主要动物: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十七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十八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本节教编排体现以下特点:
1、以动手操作作为主线。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材设计了大量操作的活动,以使学生在操作中逐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2、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教材设计了一些活动,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图形,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应用意识。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让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及圆的特征,并通过猜一猜等活动,让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出这三种图形。
2、渗透分类统计的思想;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情感目标:
1、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用,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本节课我主要以“让学生在快乐中求知,在操作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应用数学”为指导思想,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深刻地体会“面在体上”。
本节课通过学生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分一分、说一说、议一议、找一找、画一画、涂一涂、数一数,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经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过程。体验面在体上,体验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悟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感悟面和体的关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图形乐园去玩一玩,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瞧,图形乐园到了。(出示:由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等物体拼成的图形乐园)。
师:图形乐园漂亮吗?她是用我们熟悉的图形朋友搭成的,谁愿意介绍介绍?(生: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
幼儿认识眼耳鼻嘴教案篇十九
1.学唱歌曲《四季童谣》,感受四季的不同景象。
2.尝试用记忆歌词的方法练唱,并用活泼、愉快的情绪演唱。
课件《四季童谣》。
教师点击【四季图片】中的"春"、"夏"、"秋"、"冬",逐幅出示每个季节的图片,幼儿欣赏,并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
1.教师:想听听歌曲《四季童谣》里是怎样唱春夏秋冬的么?
教师播放【歌曲欣赏】,幼儿欣赏歌曲《四季童谣》。
2.教师播放【歌词欣赏】,教师说歌词,幼儿边看课件边跟着念。念的时候声音要活泼,有节奏。可以先分小节念,熟悉后再合起来,整首歌词一起念。
1.教师播放【歌曲欣赏】,幼儿欣赏。
2.教师清唱,幼儿学唱。分段教唱完之后,再把整首歌连起来教唱一遍。
3.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可弹琴伴奏,也可播放课件让幼儿跟唱。
4.幼儿熟悉歌曲后,教师可提唱歌时情绪上的要求,要求幼儿用活泼、愉快的声音演唱。
幼儿自由结伴,分组上来演唱歌曲《四季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