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的教案(专业19篇)
教案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便指导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那么我们该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和水平;其次,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然后,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中,主动思考和实践;最后,通过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总之,编写一份好的教案需要教师细心设计和充分准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一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想知道答案吗?请自由读课文。注意不容易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把每句话读通。
2.认读生字。
1)生字都认识了吗?谁能当小老师?(明确:“质”是翘舌音,“册”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同桌互相抽读“我会认”中去拼音的生字,纠正读音。
4)抢读生字。
5)对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6)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正确。
7)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课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书”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书”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把岩石称为“书”呢?
3)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2、读中学。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再读一读课文吧。
2)伙伴对读。
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到了什么?
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二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
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
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4、猜中想。
1)(读学习小伙伴的话)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
2)你能猜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小黑板去拼音的生词)开火车读。
地质勘探岩石一册厚厚的脚印波痕刨根问底煤炭宝藏。
3.抢读。
二、写字指导。
1、齐读要求会写的字。
2、分小组学习讨论怎样识记生字。小组派代表交流识记得最好的生字。
3、自己观察书写生字时哪些笔画要注意,哪些地方容易错。
4、全班交流观察结果。
5、师重点指导。
厚:上下都无点。
底:上下都有点。
宝:下边是“玉”不是“王”。
印:右边是单耳,不是双耳。
埋:左边是土字旁,与“理”区分。
6、学生自由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7、选容易的字先描红,临写一个。
8、向老师请教难写的字。
9、自己练写1个。
10、同桌欣赏,评议所写的字,指出优点和不足。
11、师相机指导。
三、积累运用。
1、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
学生自主填好后,开展组词游戏。如:
宝石——石头化石——石英。
高山——山岭大山——山川。
大地——地球土地——地图。
2、词语积累。
认真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刨根问底。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这能说明什么呢?
感叹句:它们都是字呀!
太好了,太好了!
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四、实践活动。
课文中的学习小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二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不完的大书教科版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陈维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认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很大,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五”,从书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答案吧!
2、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职权篇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初度,让学生底可闻又出不理解。)。
(2)、小组互动:
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自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文,前线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树木、充裕鸟兽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
3、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像一项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
(通过朗读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把体现小作者仔细观察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感受善于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3)、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杜勒克问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拓展延伸。
(1)、你见过大自然中的那些现象?
(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5、检查识字。
(1)、选择大自然中花草树木、充裕鸟兽其中一种进行观察,把收获和同学交流。
(2)、读《阅读》中的。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三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溢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同学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同学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同学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同学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同学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发生浓厚的兴趣,发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化、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两课时。
〖切入举偶。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同学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身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和同学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身不懂的词语作一标志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同学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同学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同学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同学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
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同学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同学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同学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同学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同学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同学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质疑。
1、快速读文,考虑: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同学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同学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时地了解了同学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和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置,为下节课作准备。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同学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同学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1、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3、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4、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同学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从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同学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同学个性化行为,引导同学读中考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同学的主体地位。
三、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一起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同学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同学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同学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同学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同学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同学练写,师生评议。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同学交流展示。
2、安排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妙”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同学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和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贮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相关链接。
1、中国化石网:
http://。
2、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生活于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将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全新世以后的生物称今生物或现生物。大局部古生物已经灭绝,仅有少数古生物仍延续至今,称为活化石。古生物死亡之后由于自然作用保管在地层中的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
3、化石与地层。
构成地球表层成层的岩石,叫做地层。地层原本是一层一层地沉积而成的,一般来说,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的古老。但是,由于地球外表不时运动,地层也会随着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层顺序发生某些变化。
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地层一层层地重叠,像书页一样,保管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历史记录,化石就像这巨大历史书中的文字。人们根据地层中的岩石,可以分析出地层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断当时生命世界的根据。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四
师:老师做的,其实只是一个句号,哪位小朋友能不能用动作来做一做其他的标点符号。
生:能,逗号,感叹号,问号,双引号,破折号。
学生自由读。
师:在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我发现它们后面都是问号,都是问句。
师:小朋友们,要读好问句可不容易,要读出问的语气,请小朋友们自己练练。
生、
师:哪位小朋友来展示一下。
生1读。
生2读,歪着脑袋。
生3,还皱着眉头呢。
师:读第二句:哪里有书啊?
个读后齐读,反复练读问句。
师:小朋友们一连提出六个问题,心中充满问题,那你觉得,川川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生:是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
生:是个爱刨根问底的孩子。
师生对读(个读后齐来)。
师:面对川川的这么多问题,现在请小朋友们再次捧起书本,看看叔叔是怎么回答的。
师:叔叔为什么说岩石是最大的书呢?
生:岩石经过很多万年,才变成的。
生:岩石是一层一层的。
出示句子: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说说岩石与书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图形很像一本书。
生:岩石的开关很像一本书。
出示句子: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师:岩石除了开关很像书以外,还有哪些地方也像书啊?
生:形状很像。
生:岩石里有很多知识,书里面也有很多知识。
生:岩石里有文字和图画,书里面也有文字和图画。
师:岩石上的字和图画是指什么呢?
练习:岩石上的字指的是和,(雨痕、波痕和矿物)。
师:那你能换一种说法吗?
练习:和都是岩石上的字。
师:通过雨痕,波痕,联系车痕、泪痕。
师生合作读,在第一遍不到位的情况下再来一遍。
分角色朗读(雨痕、波痕、矿物)。
文本重组练习(把它们都是字呀放到段前),感受总结和总起的转变。
看完了字,找找,岩石上又有哪些图画呢?
生:有贝壳、有树叶、还有小鱼。
师:出示句子:你看,这儿有贝壳,有树叶、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师:谁来介绍一下这些图画。
岩石和书一样,也有着许多文字和图画,那么这些文字和图画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一起来看这段话。读一读。
师:谁来说,这儿曾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读短文。
师:原来这儿发生了从陆地到大海,再到高山的变化。
播放课件,教师伴乐朗读。
你能从这段话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时间很长啊。
生:很久很久以前,后来,很多很多万年,慢慢。
自己练一练朗读,把这漫长的信息告诉大家。
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
生个读。
师:这漫长的变化,人类是无法记载下来的,那么是谁记载下来,告诉我们的呢?
生:是岩石。
师:是啊,是岩石,记载下了世事浮沉,沧桑变迁,就成了一本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本书。
延展: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着黑板上的这些词语,说说岩石的用处。
生:把词语串连起来,说得不错。
教师小结:这岩石就是大自然中最大的一本书。
岩石就是一本书,而无处不在,现在请大家要看一看这些岩石,结合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你还想提提关于岩石的哪些问题?
生:这些岩石是怎么形成的?
生:这些岩石为什么这么奇怪?
生:岩石上为什么有图像呢?
师:问问题的时候,要有问的语气。
生接着问,带着问题下课。
(现场记录)。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五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溢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同学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同学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同学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同学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同学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发生浓厚的兴趣,发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会本课。 (宋体,五号1.5倍行距)。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化石图片。
导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
2、自由读课文,拼读图片中的生字,并从课文中画出生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师:说得多好啊!)。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师指导读出最大。)。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过渡:想和最大的“书”见面吗?快读读课文吧!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小朋友和张老师。孩子们,开始吧!
1、师: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啦!这些彩色卡片里面的字你会读了吗?谁来读?
(师随机“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读音情况。)。
2、师:去掉拼音还认识生字娃娃吗?请帮老师推荐一位小老师领大家读。
(巩固生字读音。)。
3、师:生字宝宝真淘气,它又和大家捉迷藏躲进句子里去了,能把这些句子也读好吗?(自由练读,分组读,练读难读的句子,降低读文的难度。)。
三、再读读文,解决质疑。
1、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书的?(指名说)。
2、练习朗读句子: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师:岩石书,多奇特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叔叔)。
(2)师:叔叔怎么说这两句话的,自己练习读读。(生自由读)。
(3)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评1:读得不太像叔叔。师:你来试试。
评2:读得很好,特别像叔叔的感觉。师:我们大家像他一样读读。
3、师:现在,你知道“书”为什么加引号了吗?(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二、自主研读,理解课文。
过渡:对于奇特的岩石书,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川川有一连串的问题不明白,大声读读课文5——12自然段,找找川川提出哪些问题,把它们划出来。
1、学生读、划,教师巡视了解。
2、小组合作说说划出的问题。
3、展示汇报划出的问题。
主要有四个问题:
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它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4、川川的问题,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
那我们小组合作,看能帮川川解决哪些问题?
5、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师了解情况。
6、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四个问题随机解决)。
这上面有字吗?
(1)指名读。(师: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吧!生读)。
(2)师:那岩石书上的字到底是什么呀?(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雨痕、波痕吗?那你们想象一下,这雨痕、波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图片出示雨痕、波痕的样子)。
(3)读出趣味。(师:岩石书上的字真有趣,我们再来读读。)。
这上面有图画吗?
师:岩石书上有字,那还有图画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谁来告诉川川?
(1)指名生说或读。
(2)师:岩石书上都画了什么呀?(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就是书中的“画”。(师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师:你们看,(出示图片)这岩石书上的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树叶、小鱼、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呢?(生答:这里的小鱼没有鳞片。这里的小鱼是死的,看不清楚。这里的小鱼是不动的,好像凹进去了。平时看到的树叶是绿色的。平时的贝壳可不是这样的。……)。
师:孩子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的颜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被包了起来,死后没有腐烂,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什么呢?(指名回答:“化石”。)。
(1)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第10自然段: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2)师:原来这些画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瞧!原来这儿是一块陆地,上面长满了树木,树叶落在了地上;后来陆地下沉,周围的海水进入这里,这儿变成了大海,海里当然有贝壳、小鱼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海底慢慢上升,成为这座山,我们就在山上看到又有树叶,又有贝壳的岩石了!
(师板演)。
(3)理解读。
师:地球真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咱们边读边加动作把地球了不起的变化读出来。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1)指名读。
(2)出示句子,拓展思维训练。
师:岩石书的作用真大!我也想读读(师边出示句子边读)。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可能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句式练习:哪里藏着,哪里……(指名说)。
(3)齐读。(师:岩石书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作用吧!)。
7、师:聪明的我们帮川川了解了这本岩石书,川川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表情和语气读读最后一段。
(1)齐读。
(2)师:猜猜川川长大后做什么?你怎么知道?
(勘探队员) 。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七
同学们天天在读书,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书,这种书是没有文字的,而且也是最大的“书”,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课题:最大的“书”)
我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老师针对识字难点进行个别指导。
老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地质 勘探队员 岩石 一册书 厚厚的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雨痕
去掉拼音读词语。
认读单个生字,用生字扩词。
送生字卡游戏。(把生字卡片分发到部分学生手里,老师读出一个生字,让手里拿着这个生字的学生把生字卡贴到黑板上,然后全体学生读一读)
小组内相互听读课文。
一人读一段,在读书中巩固生字。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老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课文里说的“最大的书”指什么?
课文里的叔叔是谁?他是干什么的?(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
让学生再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调控:有的引导学生在书里找答案;有的请同学帮助释疑;有的做简单的讲解;有的留在第二课时深入阅读中解决。
让学生从要写的字中找出左右结构的字。
说说这些字的特点。(如:“趴”“铁”都是左窄右宽;“刨”左宽右窄;“埋”“刨”左短右长)
老师有重点地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学生临摹。
分角色朗读,老师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川川向叔叔问了哪些问题?
叔叔是怎么说的?
叔叔说的话你懂吗?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师生角色对话。
师:这岩石怎么会像一本书呢?
生: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师:这本书上有文字吗?
生:有……
师:这本书上有图画吗?
生:……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
师:读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生:……
师:你喜欢读这本书吗?为什么?
生:……
回读全文。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分组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让学生观察上节课没写的六个字。说说哪个字难写,要写好这几个字应注意什么。
老师重点指导、范写“质”“厚”“底”三个字。
学生临摹,老师注意提示写字姿势。
学生展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师生评议。
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换、订正。
书面补充句子: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还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我知道”中的小知识,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八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人物的不同,分角色朗读。
4、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认识生字,读好人物的对话。
:两课时。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2、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世界上奔跑最快的动物是()。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
1.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一篇和最字有关的课文,还记得是什么吗?(出示课题)。
2.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瞧!它们都藏进了石头里(出示用彩色卡纸做的石头),谁想当小小地质勘探队员,把它们的名字念出来?(指生读)。
3.能把生子记得这么牢,真是聪明的孩子,调皮的生子宝宝钻进了词语里,你们还认识吗?小小火车开起来。
4.和你的同桌轮流读一读,如果他全读对了,就把你的称赞送给他。
5.谁得到称赞了?真不错,生字词都会认了。会不会写呢?拿出田字格本,老师报一个词语,看看谁写得既正确又美观。(刨根问底)。
6.我们一块读一读这个词,想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7.教师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
8.你从哪找到的,一共找到几句?谁把你找到的川川提出问题读一读?
9.仔细观察6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疑问的语气该怎么读呢?请6个川川起来比赛读读,看谁最会问问题。
10.你认为哪个川川读得好?谁来评一评?咱们像他学习,都来问一问吧。
11.多么好学的孩子,面对这么多问题,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川川也特别想知道,先自由地读读课文,再和你的四人小组一同去寻找答案吧。
12.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a.哪里有书啊?
b.这上面有字吗?
1.齐读第6自然段。
2.老师有些图片,你们来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3.出示填空,谁来填?()都是字呀!
4.老师当川川问,你们就是叔叔,一块回答我。
c.这上面有图画吗?
1.石头上真的能有图画吗?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图片)。
2.出示填空岩石上有(。
),有(),还有()。
3.看见有石头的图画,你的心情怎样?叔叔此时的心情和你们一样,愿意当叔叔的站起来读。
4.这些有文字和图画的`岩石能说明什么呢?咱们一块看着大屏幕读。(出示地壳变化的课件,并有文字说明)。
5.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演变过程)。
13.本岩石书的作用真大啊,我们读一读课文的12自然段。
14.听了叔叔的话,你们的心情如何?你在高兴时会有什么表现?川川是怎么做的?
15.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
17.在这堂课结束之前,老师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和几个有关自然科学知识的网站,小朋友们可以用课余时间去看一看,不少同学还收集了资料,本周班会课我们要开展一次奇石博览会,欢迎大家把资料带来交流。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了解一些地质勘探知识,增强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教学法:谈话法、朗读感悟法、竞赛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 时:2。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很爱看书,你们都看过哪些书?指名生交流。
3、指名读课题,一起读课题。
4、你从课题中发现了什么?“书”字带了双引号。
过渡:为什么“书”字会带双引号呢?答案就在课文里。赶快把书翻到这一课,(让学生把书拿好)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课文会读了吗?(会)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
2、出示生字带拼音的句子:
(1)、爸爸和川川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2)、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3)、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波浪的足迹叫波痕。
自读、指导朗读:
第一句:指名1,评价:字音读的真准确。指名2,评价:句子读的真通顺。指名3,评价:声音真响亮。一起读。
第二句:指名1,评价,书还不够厚。指名2,评价:问号读的真好。谁敢跟他比?指名3,评价:书真厚啊。比赛读吧?男女生比赛。
第三句:指名读,老师也想读,示范读,敢跟老师比吗?自由练习,指名读,一起读,评价:真是人心齐,生接:泰山移。你们都比过老师了。
3、词语从句子中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吗?
出示:地质、勘探、岩石、脚印、痕迹、煤炭、宝藏、刨根问底。
一册书 厚厚的书。
自己先读读,指名2人领读,女生领着男生读,开火车读。
练习:一( )书 厚厚的( ),多音字:藏。
4、离开了词语的帮助,你能记住字宝宝的样子吗?
出示生字:岩:这个字怎样记?指名说。
质:你会给质组词吗?
勘:什么结构什么旁?左边什么来帮忙?
册:你在哪里见过册? 。
宝:你会猜字谜吗?
厚:老师有个字谜,看谁听的最认真。在工厂里过日子。
印:你会给他组词吗?如果能说个句子就更好了。
痕:什么结构什么框?你会换偏旁吗?
刨:为什么用利刀旁?换偏旁。
煤:为什么用火字旁? 。
这么快就记住了字宝宝,男生来当小老师,再把他们读两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让我们把生字送回家吧。再吧课文读一读,想一想:最大的书是什么?
自由读。
2、指名说:最大的书是什么?板书:岩石。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书要带双引号了吧!
3、现在我们来分段读课文吧。
南边的孩子读1——4段,中间的孩子读5——8段,北边的孩子读9——12段,最后一段大家一起读。
读完老师评价。
总结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生字,读通了课文,那这本岩石书里到底写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仔细探究。现在就来展示我们的写字本领吧!
四、指导写字。
出示:印、刨,认读两遍。
观察:什么结构?左右两边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老师示范写,学生练写。
板书:
岩石。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并学习我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语言文字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置疑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来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板书课题)。
问:看了课题,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怎么样?)。
二、自读自悟,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小组读,互相纠正读音。
4、交流学习生字。
三、品读课文,自我感知。
1、指名读文,思考学生课伊始提出的问题。
2、回答问题:这本大书是什么?(大自然)内容是什么?(自然万物)。
这本书怎么样?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
3、自由读文,说说课文哪一句话或哪一段话你最喜欢,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学生广泛读文,并指导朗读。(采用多种方式读出兴趣,在读中积累词语、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分组读全文。
2、齐读最后一段,你能将结尾再补充一句话吗?(点出仔细观察)。
五、板书设计。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一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认字写字
生字卡片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
(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记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
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
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
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
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
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
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
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
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奇怪闪光透明
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
得。
问题假设:a、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b、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d、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
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问中读。
“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
2、读中学。
(1)自由读。
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写什么,学到什么吗?请赶快读一读吧。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到了什么?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
(2)合作演一演。
(3)集体评一评。
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二
小黑板;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卡12个。
【教学目标】。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了解一些地质勘探知识,增强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写好笔画竖撇;有感情地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揭示课题(2分钟)。
1.小朋友,我们都读过书,从书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板书。
2.板书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提出问题: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开展活动,读文识字。
(18分钟)。
(一)读书展示会。
1.是啊,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小朋友,你想知道这本书的奥秘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吧,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个学习伙伴,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给对方听,互相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最善于合作。
3.现在我们来评选最佳读书小组。哪个小组想读就举手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二)结苹果、摘苹果。
1.黑板上贴出一棵苹果树,出示写有生字的大苹果。
2.同学们,你能读出这些苹果中的生字吗?你读准一个字,老师就挂上一个苹果。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同学结出的苹果最多。
3.你们看,苹果树上已经结满了苹果。现在我想请小朋友来摘苹果,请不摘果的小朋友负责评一评谁摘得又快又好。
(三)送生字回家。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三
我喜欢大自然,但更喜欢去寻找大自然中的美。
我们小区后面的小亭子旁边偶尔会开出三四朵菊花。那颜色红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像霞。它们的形状也千奇百怪,有的缩成一团,像一个“小绒球”;有的花瓣卷卷的,像刚烫完的头发一样;有的花瓣非常凌乱,像张牙舞爪的螃蟹……非常有趣。
小区里还有很多葡萄树。葡萄树上的葡萄小小的、圆圆的,是青绿色的。摘下一颗,剥去它的外皮,吃上一口,酸酸的,甜甜的,真好吃。
我们学校被一排排又高又大的树围绕着,大树挺直了腰板,像士兵一样站在那里,保护着我们的校园。学校的柚子树更是引人注目,一个个柚子又大又圆,像一个个黄灯笼挂在枝头。看着书上的柚子,我心里想着:真希望柚子节快快到来,这样我们就能吃上可口的柚子了。
大自然是一本书,每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让我们好好阅读这本大书!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四
1你们读过哪些书?书是人类的朋友,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再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来读一本最大的“书”。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随老师一同书写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新发现?有什么问题要问题?(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3快点打开书认真的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按照课下注音多读几遍。
二、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1、小黑板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集体纠正。
地质勘探岩石一册厚厚的脚印。
雨痕煤炭宝藏铁矿刨根问底。
学习多音字:藏。
学习生字――。
2、开火车朗读课文。
三、朗读感悟。
1、这本最大的书上为什么要加双引号?板书“岩石”
2、指导学习“岩”
出示卡片认读,组词,造句,识记方法,书写要领。教师板演,学生书空。
3、这篇课文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
(寻根究底就是无论如何都要问个清楚....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意思)。
4、这本最大的书是岩石,你奇怪吗?川川奇怪吗?让我们奇怪的问问。
出示问话,指名读,读出问话的语气。“叔叔,您在看什么?”
5、哪位地质勘探队员叔叔来告诉我们这个奇怪的问题?出示叔叔的话,指名读。(高兴的语气)。
6、这本书里有什么?
7、有字(板书:字)。叔叔是怎么说的?理解“矿物”
出示对话,指名读。(高兴的)。
8、“你看,这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换种说法理解。
9、有画(板书画)。叔叔是怎么说的?出示对话,指名读。(更高兴)。
10、理解:“鱼化石”。
11、岩石上的图画能说明什么?
12、指名板演陆地变大海,大海变高山的平面图。理解在一块岩石上有树叶又有贝壳和小鱼的原因。
1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出示我知道,齐读。
15、川川了解了这么多,高兴吗?大家一齐高兴的读。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语言特征。
1岩石上有,有,还有。”
3你喜欢书中的谁?为什么?
四、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大自然是一本最大的书,它永远也读不完。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将来去揭开大自然更多的奥秘吧!
字雨痕波痕矿石。
岩石画找宝。
画树叶贝壳小鱼。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五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二(1)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大家喜欢唱歌吗?(生:喜欢)张老师可喜欢唱歌呢!我最爱唱《找朋友》,会唱的可以和我一起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师边唱边找到一位同学,敬礼握手。)师:“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生:“我叫xxx。”师:“xxx,我们就是好朋友了。朋友们,我们准备上课吧!”(师生问好。)
1、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爱)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师:说得多好啊!)。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师指导读出最大。)。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书?
生2: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生3:我想知道最大的“书”里面有什么知识?
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
过渡: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读得很棒。谁愿意和老师合作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两生合作、分工)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这本最大的“书”究竟是什么?(读书,生答:最大的“书”是岩石。)。
1、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书的?(指名说,出示课件。)。
2、练习朗读句子: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师:岩石书,多奇特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叔叔)。
(2)师:叔叔怎么说这两句话的,自己练习读读。(生自由读)。
(3)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评1:读得不太像叔叔。师:你来试试。
评2:读得很好,特别像叔叔的感觉。师:我们大家像他一样读读。
3、师:现在,你知道“书”为什么加引号了吗?
1、小结:这节课大家学得真主动,老师想把一段话送给大家,一起来读读吧!(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岩石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正等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探索,一起去发现呢!)。
2、老师向大家推荐个网站: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可以上这个网站进行搜索,也可以注意观看中央电视台《神奇的地球》节目。
3、数不清”,读准字音。
(1)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来,指导学生读出“数不清”的感觉。
a指名读。b齐读。
(2)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什么数不清。
4、学生认识词语“云彩”。
5、认识“飘落”,读准字音。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六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会本课××××××××××××。 (宋体,五号1.5倍行距)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生字卡片,搜集化石图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1、初读课文,了解最大的书指什么。
2、自由读课文,拼读图片中的生字,并从课文中画出生词。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师:说得多好啊!)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师指导读出最大。)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书?
生2: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生3:我想知道最大的“书”里面有什么知识?
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过渡:想和最大的“书”见面吗?快读读课文吧!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小朋友和张老师。孩子们,开始吧!
1、师: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啦!这些彩色卡片里面的字你会读了吗?谁来读?
(师随机“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读音情况。)
2、师:去掉拼音还认识生字娃娃吗?请帮老师推荐一位小老师领大家读。
(巩固生字读音。)
3、师:生字宝宝真淘气,它又和大家捉迷藏躲进句子里去了,能把这些句子也读好吗?(自由练读,分组读,练读难读的句子,降低读文的难度。)
三、再读读文,解决质疑。
(读书,生答:最大的“书”是岩石)
1、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书的?(指名说)
2、练习朗读句子: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师:岩石书,多奇特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叔叔)
(2)师:叔叔怎么说这两句话的,自己练习读读。(生自由读)
(3)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评1:读得不太像叔叔。师:你来试试。
评2:读得很好,特别像叔叔的感觉。师:我们大家像他一样读读。
3、师:现在,你知道“书”为什么加引号了吗?(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书)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说一说最大的书指什么?
二、自主研读,理解课文。
过渡:对于奇特的岩石书,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川川有一连串的问题不明白,大声读读课文5――12自然段,找找川川提出哪些问题,把它们划出来。
1、学生读、划,教师巡视了解。
2、小组合作说说划出的问题。
3、展示汇报划出的问题
主要有四个问题:
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它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4、川川的问题,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
那我们小组合作,看能帮川川解决哪些问题?
5、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师了解情况。
6、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四个问题随机解决)
这上面有字吗?
(1)指名读。(师: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吧!生读)
(2)师:那岩石书上的字到底是什么呀?(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雨痕、波痕吗? 那你们想象一下,这雨痕、波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图片出示雨痕、波痕的样子)
(3)读出趣味。(师:岩石书上的字真有趣,我们再来读读。)
这上面有图画吗?
师:岩石书上有字,那还有图画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谁来告诉川川?
(1)指名生说或读。
(2)师:岩石书上都画了什么呀?(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就是书中的“画”。(师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师:你们看,(出示图片)这岩石书上的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树叶、小鱼、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呢?(生答:这里的小鱼没有鳞片。这里的小鱼是死的,看不清楚。这里的小鱼是不动的,好像凹进去了。平时看到的树叶是绿色的。平时的贝壳可不是这样的。 …… )
师:孩子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的颜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被包了起来,死后没有腐烂,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什么呢?(指名回答:“化石”。)
师:一块岩石上,又有树叶,又有贝壳,说明什么呢?哪个小组来帮川川解决第三个问题?
(1)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第10自然段: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2)师:原来这些画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瞧!原来这儿是一块陆地,上面长满了树木,树叶落在了地上;后来陆地下沉,周围的海水进入这里,这儿变成了大海,海里当然有贝壳、小鱼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海底慢慢上升,成为这座山,我们就在山上看到又有树叶,又有贝壳的岩石了!
(师板演)
(3)理解读。
师:地球真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咱们边读边加动作把地球了不起的变化读出来。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1)指名读。
(2)出示句子,拓展思维训练。
师:岩石书的作用真大!我也想读读(师边出示句子边读)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可能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句式练习:哪里藏着,哪里……(指名说)
(3)齐读。(师:岩石书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作用吧!)
7、师:聪明的我们帮川川了解了这本岩石书,川川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表情和语气读读最后一段。
(1)齐读。
(2)师:猜猜川川长大后做什么?你怎么知道?
(勘探队员)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七
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a、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b、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d、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角色选定。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相关链接:
1、中国化石网:
2、古生物化石:古生物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生活于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将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全新世以后的生物称今生物或现生物。大部分古生物已经灭绝,仅有少数古生物仍延续至今,称为活化石。古生物死亡之后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八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两课时。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如:
“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b、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d、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角色选定。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九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3、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叔叔对岩石的情感。
1、(教师手拿书)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书)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本最大的书。板书:最大的书。(故意漏写双引号)。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书里有什么内容?
书有什么作用?
其余随文解答。
1、(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认识或学过忘了的字打,问同桌。
不理解的地方打?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结合书本插图,齐读。
3、学习生字。
(1)请出我们的生字宝宝,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准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说一说。
(3)巩固生字。开火车读。
(4)你喜欢哪个词语,就读读它吧!
出示:地质勘探队员岩石一册厚书。
刨根问底印痕煤炭宝藏。
抽生读,词语释疑,齐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解答简提出的小问题。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
岩石这本书里有什么内容呢?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提到了呢?请你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吧!
抽生答,随机出示文字:
1、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浪;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啊!
回答时叔叔会怎么说?请你试着读一读,抽生读,评议,齐读。
2、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读好感叹号的语气: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小鱼是什么心情?
抽生读,评议,齐读。
3、分角色朗读。
小结:这神秘的化石就象一份份珍贵的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变化沧桑。那么书有什么作用?下节课再来研究。
1、教带有竖撇的五个生字。
2、比较:厚和底。
3、教师范写“底”,讲解写字要领:
底:第三笔是竖撇,第五笔是“竖提”,上下都有点。
4、还有哪些字有“竖撇”?学生练写“册”、“厚、”质“、”铁“,教师针对写字情况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