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汇总21篇)
报告是一种在特定场合、特定目的下对某一主题进行系统性陈述和分析的书面材料。所有的报告都应该以一个清晰的目的和主题为基础,确定写作的方向和重点。这份报告呈现了一项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人们对未来发展的广泛讨论。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一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杂志的发行,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来源。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二
一、以“做人”为开始。
任何事情、任何集体都是以人为主体。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又是一个团队必须具有的精神,也是一个社会人必须具有的品质。我首先用了几天时间观察、参与和同事们的沟通,争取快速融入这个集体。经过近月时间的努力,我以为,这一点我已经做到了。
二、开始迫不及待地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这是一个从模糊到明确的认识过程,其痛苦也就在这个过程里。
现在,我基本上可以这样理解我的工作职责: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宣传工作――对内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凝聚我部员工的向心力,宣传企业的人性化和精细管理;对外就是提升企业的影响力,整合媒体营销方案,推动报纸的广告空间不断延伸。值得提出的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讲,公关策划工作还包括通过调查研究,创新出一些决策性建议,辅助领导进行企业管理。
三、开始做事。
1、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提前上班,认真做好办公室卫生,给大家营造一个整洁的工作环境。
2、学习、学习、再学习。短短2天的工作,我已经对广告和营销策划有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我看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xx》里关于广告策划的案例、在“xx网”和“中华广告网”上别人的一些广告策划理念、近期《精品购物指南》以及众多报纸媒体上的时尚专题……这些都是我现看现学的活教材。
3、做了几件小事情。
第一件,我写了一封函,那是毕业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所以我认认真真的写了好几次,最后竟然发现一个成功的秘诀――多修改就会有进步。
第二件事,当我看到本报的广告类型中餐饮行业很少涉及时,便写出一个简单的策划书――关于“美食版”的策划。经领导指出其不足之处、前辈同事们帮忙指点,几次修改,终于通过了审查,决定从8月份开始试实施。
第三件事情,打电话联系企业老总,给他们派发报纸,以增进他们对报纸的了解,拉拢投资商家同时也是消费群体。
事后,又写他们写了一封函,在写作过程中再一次证明了我的秘诀――多修改就会有进步。我喜欢换几种思考角度、行文风格来操作同一件事情,比如说这封信函,开始的角度就很类似向对方推荐自己的信,第二稿,我们的视角就太高一些,做到不卑不亢。刚刚工作,我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通过比较,找出最佳方案。
最后还得提到,平常我对广告策划的一些想法,在和领导、同事沟通中,他们指出我思想上的偏差,还鼓励我多想问题,不怕出错,增加了我的工作积极性。甚至日常的一些琐事,同事们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在我的第一份工作,给员工撰写一封小小的慰问函时,从整体结构到遣词造句,我都虚心的请领导帮我一次次提意见,希望把最精美的信函呈现给大家;在我给客户打电话时,遇到他们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又是领导和同事们教我怎样解决问题,让我顺利完成了给客户派发报纸的任务。
随着渐渐对实习工作环境的熟悉,我要踏上新的征程,任重道远,我需要加倍努力,争取做一个好的员工。
文笔好的好处就是可以将来做一个作家或是记者,报社编辑也是不错的。我的专业就是中文,虽说不是很热门的专业,但是我还是会做到最好的。
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我还要有写文章的素材,出去实习时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在实习中既可以接触到新鲜的事物,也可以锻炼我的实践操作能力。
转眼一个星期就过去了,我的实习生活已经过了有半个月时间了。
我的记者线上还是没有多少新闻,我只能自己想办法。在经济部不像在热线部,新闻不多,而且关键的是我没有新闻线索。正在寻找、整理自己要做的题目,确定题目以后可以自己有针对性地去外面跑,自己写了,算是自己策划、实施了。
星期四时我听到朱总和省会新闻部的王海科记者说去采访,要带一个实习生,我马上就给王记者说那带我过去吧。后来我就和他去黄河饭店在郑州市咪表听证会场了。当天去会场的中央和地方的媒体有好多家,央视、中青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河南商报等都去了,因为咪表听证案在全国来说应该是第一次,所以受到了比较大的关注。由于装备比较简陋,还好王记者拿了一个mp3可以录音,我就带了一个笔记本。回来后就以自己做的记录写了段稿子,给王记者通过qq传过去了。感觉自己写的稿子还是很差劲,因为自己对这个案子本身不是很了解,关注的也不够,所以有些基本的内容都会出现差错。写的稿子基本的事实是比较清楚,但是不像新闻,那种导语与串词不熟悉,不是那种流畅的新闻报导。
星期五带我的记者说有一个会议要去,是“创新河南产业河南”高峰论坛,主要是围绕《河南mba经典案例集》的编撰出版的,由大河报高级编辑王熙珩女士任总策划人的,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河南各行业企业老总参加的会议。我和施彩英记者、经济编辑部主任陈素红、摄影记者阎义文去的。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记录,施记者他们出去采访在会议上发言的比较著名的人物。中午在楼下茶座还对河南塞思口腔医院的何宝洁先生(塞思入编案例集)。回来后就以自己的记录写稿子,因为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训,记录的比较详细,自己又拿了录音笔,加上有一些相关的资料,稿子写的还算比较顺利。不过还是存在导语、新闻事件串词的问题。
我认为在实习时还是多比较自己写稿和老师的差距、注意看一些新闻观念比较新颖的报道(新京报、楚天都市报、中青报冰点周刊等)、见识记者真正的生活状态等是很重要的。我现在离毕业还有2年时间,在这两年里我认为只要找到自己和一个合格的记者的差距而努力,等我以后走上记者这个岗位会能更快的进入状态。
刚来,报社企划部的夏老师接待了我们,后来经过较慢长的等待(部门之间协调加上记者也比较忙)我们几个人被分到了新闻采访部。我是跟着经济新闻部的施彩英老师跑新闻,施老师因为培训加上也没有她那条线上的新闻,所以我就在报社看看报纸、打扫卫生、上网看看新闻和评论等。我现在为止发的唯一一篇稿子是马纪朝老师让我写的关于用手机给小灵通发短信有望不加106的新闻,我写好后马老师加了一些内容也修改了一些说法,到发表时弄得像一篇可以的新闻了。
没有来实习之前就听说实习的时候可以学到好多东西,现在实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自己还是感觉自己学到了一些东西或者说注意到了一些平时自己没有注意的细节。自己以前在学校的《学生工作》编辑部做过学生记者,平时对新闻还算比较关注,但都是一般性的关注新闻事件。现在自己也算一个将要入行的准记者了,只关注关注新闻事件是不够的。我注意到马老师每天来了之后就是在网上找新闻线索,我写的那篇就是他发现的觉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之后让我写的。
来报社后自己看新闻也比以前有心了,会想一些和新闻背后记者的工作情况,从发现新闻线索到采访、新闻见报之间的一些细节问题。
我觉得现在作为都市类报纸就是给市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服务读者。像商报这样只在省会郑州发行的报纸就应该抓住服务读者的功能。就像我写得那篇稿子,那是国家信—息—产—业—部7月10日发的一个公告,一般的市民可能不会看到,而且公告写得比较专业,不容易理解。经过我们记者对河南本地的情况(这是市民最关心的)核实与了解,把具体的情况告知给读者,就是为读者服务。热线部记者的工作就不用说了,报纸为读者着想了,才会让读者感到温暖,这样报纸读者的忠实度才会提高,报社有发展。
做新闻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真实,这一周我遇到了好几件新闻不真实的事件。
周三马纪朝记者让我去听一个因为大河报女记者写的一篇买钢琴的黑幕引起商家不满、对内容真实性怀疑举行的一个媒体与商家的座谈会。记者可能是因为对钢琴行业没有深入了解弄出一些错误,给商家带来了一些麻烦。有些记者会为了写稿制造一些虚无的新闻要素,我认为不管什么样的新闻要素自己没有采写到就不能想当然的。
去现场采访时记者应该有足够的新闻敏感性,要是记者本身没有足够的经验,在现场就要尽力采访相关人员,记录现场的新闻事件、人物等,以备后期新闻写作时查用。而且有详细的现场记录还可以防止出现新闻细节的虚假。
现场采访结束之后,针对不清楚的问题还可以打电话咨询专业人士、新闻事件的负责人,把自己不清楚的地方告诉他们,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在新闻现场找不到的东西,如领导讲话、背景资料、相关部门反映等。记者应该为自己写的新闻负责,因为失实新闻对当事人的影响是不能预见的。
记者的生活是很累的,可是新闻媒体发出的声音必须保证采写是真实的,万一失实要保证问题不是出在自己这一个环节上。
这次实习结束了,不过我对这次实习的思考还没有结束,我感觉实习真的是需要很多的素材的,写文章也不是那样的简单的,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还要学会怎么去写才能让大家接受,这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只要通过不断地锻炼,我的写作能力还是会得到巨大的进步的,这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三
:xx报社。
:xx。
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会。王老师作为创造了xx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有无新闻价值。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字,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这次,他不像两会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他的言外之意是按老规矩行事)。
在两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当时,3月份xx报社内部刊物《xx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1月份稿件共4783.41篇,其中a稿无;a-稿20.04篇,占总篇数比例0.42%;b+稿344.5篇,占总篇数比例7.20%;b稿2591.2篇,占总篇数比例54.17%;b-稿1466.3篇,占总篇数比例30.65%。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0.16%。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xx报总编辑奖。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自从王老师当选主编,其他老师都改口为“王主编”,但我还叫“王老师”。其实,我跟王老师实习以来,他基本上都是把写稿的机会留给我,他曾对我说,自己也是从实习生过来的,知道实习生的不易。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四
上午我们一个小组的同学到了福利院,去采访了福利院的志愿者大学生,他们在福利院义务劳动,帮助老人,为老人疏导,和老人一起搞活动,为老人免费服务。这种精神很值得人们学习。当我们去采访时福利院也比较热情,尽量让我们了解福利院的各个方面。完成采访后回到报社已经12点了,简单的吃了饭后下午又去采访了几家工厂,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认真的做着笔记。整个采访还是特别辛苦的,每个人都是满头大汗,头顶着炎炎烈日。在各个厂家间穿行,完成一家采访后马上就去另一家。下午6点多才完成了采访,一个个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报社,整理文件准备写稿子。忙碌而有意义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一些待人接物的必备知识,而这些正是学校不能学到的。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五
我们学院要求学生暑期开始实习,可是笨鸟先飞、不甘落后的忧患意识,使我六月份就开始张罗联系实习单位,直到九月份结束实习任务。如今细说从头,确有一番感叹。
六月份起,我便不放过任何实习的信息和机会,通过bbs上得知某报社正招收实习生,面试那天,该报社只问了我几个简单的问题,便同意接收我为其编辑部实习生了。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担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
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一能做到。
当你只有技术没有idea时,只能被派去做一些杂活;而当你有自己的idea能独当一面时,就会被委以挑战性的重任。我想:不只这里的工作是这样,其它的行业也应该是这样。因为,技术人人都可以学,而对于自己的idea你则拥有“专利权”
因此,不要害怕将来从事的工作需要掌握新的技术,其实,技术不难学到手,难的是在工作中时时让自己的脑袋运转,激荡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和想法。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工作中突出自己,显现自己的价值。
有这么一种说法:“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一语道出了创意的重要性。其实,创意在哪里都是“干金难买”,因为,它只属于你。
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激情和耐心都是不可或缺的。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刚进实习单位的时候,都做过类似复印打字的“杂活”。或许同事们认为你是小字辈,要从小事做起,但有些时候,是因为他们心中没底,不知道你能做什么。做“杂活”是工作的必需,却无法让我学到什么。我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些东西不能选择,有些东西却可以选择。份内的工作当然要认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动请缨”却能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
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六
是对自己实习过程的一个总结,以下是关于报社编辑部的实习报告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实习对每个大学生都很重要,也是每个大学生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因为这是每个学生向社会迈出的第一步,对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有着一些影响。
在学校里,老师将理论知识都讲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学校领导安排我们这些学生外出实习了,我被老师安排到一家报社做编辑的工作。通常一名报社编辑要开始工作的时候,那么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发稿单。发稿单是由记者填写的,然后再由采访组长送给分稿人,而分稿人就将每则新闻依其性质分类后交给核稿人;待核稿人决定那些新闻该放在那一个版后,便把相关新闻的发稿单送给各版编辑。编辑拿到发稿单以后,首先要决定选择那一条新闻做头题,以标示出该版的重点新闻,并和核稿人交换意见。当然我开始进去实习时,不会做这些重要的工作,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报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然后报社的编辑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然后就给我发稿单让我编辑,而编辑的工作内容就是,将整章篇幅长度编辑成所需的长度;词语。
成语。
的应用、文章的趣味性等方面也要附和刊物的特色。之后,细细校正文章格式、错字标点等。如有需要,添加“教师。
评语。
”等等。这就是一名报社编辑的基本内容。这是我在报社实习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一项比较难的实习内容,这些工作说起来很简单,可是工作实践的时候就有点不尽人意了,在编辑吧的过程中,我出现了很多的错误,还有编辑内容的不合格,但是在编辑老师热心的帮助下,我都将之一一改正,并顺利的完成了工作任务,在实习工作的过程中,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在实习中有的人编辑出来的文章,不是实事求是的,而是夸大其词,胡编乱造的,这样就是一名不合格的编辑,他编辑出来的文章也不会过关的。在实习中,让我学到和明白了很多东西,有些东西是课堂上所没有的,例如实践工作经验,社会关系的交际能力,这些可都是课堂上所没有的,学到了这些知识,那就是自己人生中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财富,别人偷都偷不去。这些知识和能力会成我踏上社会,走的更远的踏脚石,是我以后工作的基础。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当中我会更加努力。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杂志的发行,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一)约稿。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来源。
2、对获奖名单进行筛选。保留下获过奖但其发明创造尚未被刊登的。将小学与中学区分开来。我的具体操作是将小学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将高中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询电话。我的查询方式很原始,就是拨打全国各地的电话查询服务台114,再具体查询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电话,以此来联系有发明创造的小学生。这一步工作量较大,而且还要做好记录,哪个打通了,哪个没打通;哪个有老师电话,哪个留邮箱了,哪个发稿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约稿。在约稿时,要向各地老师详细介绍杂志社的情况和供稿的酬劳,方式等问题。
5、回访。即在收到稿件后对供稿者的回复;在稿件被录用后对供稿者的通知,寄稿费等工作。
约稿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实习项目,即编辑。
(二)编辑。
这项工作,不再像约稿那样繁琐,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相应高许多。一件稿件在手,先要筛选,看它合不合适运用。如合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工作。
处理即编辑,它的主要内容是:将篇幅长度编辑成所需的长度;词语的应用、文章的趣味性等方面也要附和刊物的特色。之后,细细校正文章格式、错字标点等。如有需要,添加“教师评语”。
这是我在杂志社的最后一项实习内容,也是较难的一项实习内容。这些具体工作说起来容易,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太简单。在编辑过程中,我也曾出现过一些错误,但在翁老师的帮助下,都已一一改正,并顺利完成编辑任务,在此过程中也学习许多知识。
通过在学校期间的实习,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增强,能够把学到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关于约稿,编辑,校对,排版,彩编等方面的知识,逐渐熟悉了文化传媒方面的一些知识,并进一步知晓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想法。我学会了怎样同单位的其他同事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收到良好的经济效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也强烈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素质,不仅要有广博得知识,高超的技能,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较高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而且要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这次实习虽不是我的正式工作,但却为我即将开始的工作生活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很感激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实习机会,很感激徐老师对我的帮助,同时,也很感激《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对我的培养。在将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辜负学校,老师,杂志社对我的培养。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七
大学四年,我始终在为记者是什么而抓狂,在报纸上,在老师的教学中,陆陆续续的知道一些,但是很模糊,没有明确的定义,家人问起,学新闻这个专业具体能干些什么,我有点萌的感觉,说不上来是怎么一回事,我需要去弄清楚,新闻是什么,我为什么喜爱新闻?我为什么有想当记者的强烈愿望。所以这是我进入报社实习的主要原因及其目的之一。
实习概况。
我于7月15日到8月26日在连云港日报社实习,9月15日到10月20日在西安晚报实习,分别被分配在民生新闻部门、社会新闻部。实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看报纸,网络搜索,接听热线电话等方式查找新闻线索,确定采访内容,安排采访,做笔录,收集资料并进行写稿,跟随老师跑广告业务,并对内刊的广告刊登进行排版等,采访的内容有了解社区人们的生活的基本形态,深入基层采访了解城市中农民工的生活,调查火车退票费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地铁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为解决老百姓燃眉之急的问题。总之,一切都是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实际解决老百姓问题为目的,是记者的基本工作。
实习单位介绍。
《连云港日报》是中共连云港市委机关报,以坚持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开放性、立足于开放城市、海港城市、新亚洲大陆桥东桥头堡、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加快报业发展为办报宗旨。1958年创刊,50年来,成长为拥有《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连云港手机报》、《连云港新闻网》《苍梧晚报网》《今日报业》“三报两网一刊”的强势传媒。在市委的领导下,一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实履行党报的职责,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为团结引导全市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创业,为促进连云港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安晚报》创刊于1953年,是中共西安市委主办的一张面向市民大众的都市生活类报纸,也是中国西部历史最悠久的大型城市报纸。《西安晚报》致力于新闻独有化、资讯地域化、服务个性化的办报理念与鲜明的编辑风格与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同步,成为西安家庭覆盖率最高的报纸。《西安晚报》以其出色快捷的新闻,丰富多彩的信息,劝慰准确的观点,新颖独特的视角,贴近百姓,关注民生,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实习岗位概述。
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主要是通过对真实具体新闻事实的反映,来传达社会主流的道德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所以其题材范围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我们的身边,每天发生的令人感动的、美好的事件;社会中发生的鸡鸣狗盗、假货泛滥、迷信成风、恶习滋生的问题;社会活动,风土人情,灾祸等,这些都是社会新闻报道的范畴。通过对新闻时间的报道,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实习获得的成绩。
在连云港实习的一个半月中,共有新闻采写稿件35篇,刊载的有26篇,每份稿件都在1200字左右,其中自己独自采写的稿件达10篇以上。采访的内容深入基层,了解到老百姓所遇到的问题,实事求是的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其中采访还涉及到工商部门,对于社会上的坑门拐骗,欺诈售假等行为进行深度有效的报道,通过媒体报道以提醒广大受众谨防受骗。除采写稿件之外,还分别在报社的印刷部门,编辑部门以及广告部门分别待了一周,知道了报纸从有新闻线索开始到报纸出刊并物流运输的全过程,期间还参与到报纸排版,拉广告,拍摄图片。在西安晚报实习中,有稿件10篇,印象最深的是采访外地来西安打工的老农民工和80后农民工,他们衣着朴素,被生活所迫,他们不得不每天行走于各种劳务市场中,只要有人提供工作,不论薪水多少,他们都愿意干。不像80后的农民工,在他们身上丝毫看不到被所面临的就业,房子,孩子上学或被留守等问题那种困惑与无助。80后的农民工,强迫自己在大都市里靠给别人打工或做点小生意来养家,但又不仅仅是为了养家,还为了他们的梦想,因为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够努力,在西安这个大都市里,总会有自己的一片天。他们身上的那种自信,那种面对生活的坦然,为成就以后的自己而苦苦挣扎的情景,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在我的《繁华都市中,他们的未来在那里》的作品中,深刻的描述了这一场景。此次采访促使我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城市中农民工,时刻关注他们生活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对国家政策解读对其进行的有力报道,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最近廉价房措施的实行不失为对生活在城市中农民工良好的政策。
实习体会:
“我猜想,当我死后站在天堂之门的时候,我遇到的第一个人,将是美联社的记者。”许多年后,圣雄甘地的这段说辞,时刻鼓舞着我。虽说只是个实习,但是我已把自己当作追逐新闻的记者,促使我不断完善自己。
心态方面:
在连云港日报实习期间,刚去的时候,老师把我安排在资料室里,让我阅读有关民生的新闻,并让我对其进行分析,两天过去了,老师对我不闻不问,那时的我心急如焚,看书只是做个样子,知识不再进入大脑。我打电话给我老师,老师说采访沉稳的心态是必有的,不急你再看看书。一周后,老师出去采访带上了我,同时我为不再资料室看书终于松了一口气,可是后来我在采访中才发现,如果不是待在资料室看报纸,我还真是不知道面对老百姓我该采访什么,而且我觉得所学的知识真是少之又少,匮乏的不行。之后只要不出去采访,我都在资料室里看书。
在采访中,有3次经历,让我对社会以及记者这个行业有了新的认知。7月25日,我作为现代快报的实习生被邀请参加市里采访,为期一周,几乎江苏的省级报社和省级电视台都有记者参加,因被采访的人住在开山岛上,需要坐船3个小时才可到达。早上四点时候,我们就开车出发,原本晴朗的天气,在我们到达岛上的时候突然大雨降至,因没有什么防御措施,我们个个被淋的想落汤鸡,海浪一波一波的被海风吹起,击打着岸边的岩石,但是采访工作并未被终止,电视台的采访人员把衣服脱下来把摄影机包住,只露出镜头对准被采访人,平面媒体记者刷刷的用笔记者被采访人说的话,丝毫不受风吹雨打的影响,这场暴雨好像对他们而言似是温和细雨一般。在返回的路上,没有人身上的衣服是干的,但是在他们的脸上也没有怒意,只是在那兴奋的说着采访的内容,有的已经敲打着键盘,把文字输入了电脑之中。就是记者这种忘我的精神给了我深深的震撼,不愧是“无冕之王”。
8月5日,采访加盟打火机诈骗案,用电话给售假公司经理打电话询问情况时,经理李先生的回答令人瞠目结舌,如老子就是天,我说需要钱,他们就掏钱给我,何况是自愿的,我又没有逼迫他们,怎么是诈骗呢,况且我想怎样就怎样,管你们x事,如果你们管这档子事,别怪我找人砸你饭碗等。这件事虽然在报纸上曝了光,但是因为武汉的地方保护主义特别强,导致这一事件最终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这件事上我看到了李先生因为有钱而嚣张跋扈的嘴脸,深刻的体会到看事物不能光看表面,应该深入内部调查,彻底解决问题。
报告。
后来采访他姐姐实在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只好先行离开,最后还是用电话完成了此次的采访。这件事对我以后采访做了警钟。第一,采访之前,要对被采访人有所了解,并写采访提纲。第二,着力提高心理素质,加强对事物的认知以及敏感度,做到遇事冷静、不慌张。第三,与人沟通方面的加强。
在西安晚报实习期间,因为实习老师没多少采访,我得以空闲看了新闻学专业课本,也到基层作有关城市中农民工问题的调查,深刻体会到他们在城市中艰苦的生活,以及对城市的贡献,被他们的不懈努力与默默奉献的精神所折服。在对西安地铁运行期间,对西安上班族、学生等不同人群的采访,深深感受到作为西安人拥有地铁的骄傲。与此同时,国家火车票退票费用的降低不失为减轻人们出行不便的一种策略。与人的不断交流,使得我在与人交流方面有很大的提升。
专业方面:记者这个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新闻写作方面的技能。还需要对社会各方面的认知度和敏感度。这是建立在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面的。再说新闻无处不在,涉及的范围广,所要求的知识面也很广。我在社会新闻部实习,社会新闻涉及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我们的身边,每天发生的令人感动的、美好的事件;社会中发生的鸡鸣狗盗、假货泛滥、迷信成风、恶习滋生的问题;社会活动,风土人情,灾祸等,都是社会新闻的范畴,这就要我们学习如法律,经济,政治,文学,美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我的专业是新闻学的,但是所学习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在我一次有关一位女士买了一包发霉的月饼采访写作中,我就没有提到我国宪法规定的假一赔十的相关条列,老师说:没有这条新闻信息,其新闻的价值就被打了折扣了,还有一次是有关四胞胎的采访,因其家庭贫困,希望政府能给予家庭补贴,有了上一次的经历,我特地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有地方政府是给与贫困家庭生多胎儿补贴的,当时打电话告知其父,后来才知道,国家规定里是不给与补贴的,是有些地方政府破例给补贴,那是其他的城市。每个省的有些规定是不一样的,两个不能相提并论。给了当事人错误的信息,这是作为记者很难看的一件事,但是不得不说这是知识不足惹的祸。记者拥有的`不只是相关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通晓其他各方面的知识,但是不用很细致,大概知道就行。这就需要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处于一种学习的状态,吸收各方面的知识,提高我们的修养,在记者的道路上才能越行越远。
人际关系方面:
把人际关系搞好是记者的必备条件,因为有了人际关系,记者所获得新闻线索也就多,所采写的稿件也多。认识不同的人群,你可以学习他们的优点,这不仅有利于自身修养提高,还会在社会认知及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提升。进入报社之前,我印刷了本人的名片,每次我出去采访,总是递上我的名片。在采访开山岛期间,让我有机会结识了省报里的记者,如扬子晚报的张凌飞,现代快报的邢志刚,江苏网的周泰乐,新华社的等,和他们探讨新闻事件,有的甚至给我讲好的新闻稿件应怎样写,怎样应付那些不愿被采访的人等,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很实用。记得有个在电视台实习的同学向我抱怨,去实习一个月老师都没让他碰摄影机一下,原因是电视台人员怕他把摄影机弄坏。而我仅仅和记者接触了两天,我对老师说想学摄像,老师二话没说,他亲自教我怎样拍摄,拍摄角度应该怎样选等,后来几天,老师摄影的机子都放我这,他说这样方便我学习,学会了把机子还给他就行,丝毫看不出不让我碰机子的迹象。实际上,和别人处的好,让别人信任你的前提就是双方要有共同的话题,我记得和他们一起吃饭时,他们聊海域污染问题(他们下一次采访专题),我专门到网吧查阅相关问题,在下顿吃饭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老师对你的信任就会增加,和他们仅仅相处了一周,但是我觉得所学到的东西却很多。其实认识的人也就越多,学到的东西就越多,发展的空间就越大。
在西安晚报实习期间,被采访对象总是一口流利的方言回答记者的问题,这多少让我有些不知所措,同时也有些无力感,后来我通过与西安人的不断交流,逐渐听懂西安方言,在采访中与人的交流仍是有点障碍,在以后的生活中,对方言会留意,争取听懂流利的方言,以便和别人方便沟通。
采访中也遇到了更为现实的问题是,有些人完全不接受记者的采访,甚至封杀你对他或他所认识的人进行新闻采访,作为一个记者,一旦所有的人都不愿意跟你打交道,这就说明你完蛋了,也就是采访工作被终止,意味着你所准备的东西都付诸东流了,在《李雪: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是我唯一能做的事》采访中就深有体会。李雪家境贫穷,父亲是个哑巴,靠给别人打零时工赚钱,因为残疾时常被老板解雇,妈妈是吃不了苦,跟村里有钱人走了,李雪考取了中国名校南京大学,却因没钱上学选报南京政治军事大学。得知这一消息,我连忙联系到李雪,想对其进行采访,却一再被拒绝。其实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采访对象的不理解或者不够开放,因为有些时候他们也是无可奈何的,在中国的环境中,他们要考虑同行,官员甚至更多人的意见,这虽不是作为记者应该考虑的,但是可能仅仅因为我们记者的一句话,就会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最后在不暴露李雪具体家庭及真实姓名的情况下,李雪接受了我的采访。使得我的稿件得以完成。
实习中的不足之处及其认识。
有人说,大学校园是一个小社会,融入其中就当是踏入社会的一只脚。但是两个多月的实习中,我深深的感觉到大学校园对于外面的社会真的是大巫见小巫了。在校园里,不与人交流你可以活得自由自在,可是在外面就得被社会淘汰。这两个多月的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如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更多的汲取了各方面的知识,提高了人际关系的交流。同时发现自身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如1、自己说话太过于强势,给人一种压抑,不易亲近的感觉。2、人际关系淡薄,交流出现一定的障碍。3、知识的学习过于狭隘,不系统,全面。4、过于依赖别人,相信别人,,6、把别人说的话当了真,没有做出判断。这些缺点成为鞭策我努力前进的动力,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了新一层的认识,突然有一种长大的感觉,可能这就是老师所说的“社会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更是不断的努力完善自己,要以社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能在像学生期间那样只考虑表面问题,而是应该深入思考。以达到社会的要求,争做一个努力向上坚持不懈的社会人。争当一个合格而有自己风格特色的记者。
实习总结:
说实话,实习了两个月,对记者是具体做什么事的,我还是有点模糊,但是我知道记者并非是上帝派往人间的使者。庆幸的是我知道自己喜欢新闻的原因,这是我实习的一大收获。以后我会从事记者行业,眼下要做的是就是多看书,多学习,多参与社会实践,促使自身不断完善。为以后记者之路铺路。
给以后在报社实习学弟学妹的意见:
1、人际关系要打好。与报社里的每个人的关系处理好。老师有什么事情,你能帮忙的就帮忙,不能帮忙的你要直说。老师要求做的事情尽量、尽快做好,不要拖拉。
2、要主动。自己通过上网,看报纸等途径查找新闻线索去采访,找不到可以问老师是否有新闻线索提供。主动和老师交流采访与写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要学习,浏览各类报纸,对当天所发生的大新闻要有所了解,这会成为你和老师相处的话题。多积累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做好预防工作,做到遇事不慌张,遇事不退缩,勇往直前。
4、学会一些餐桌礼仪、方言。懂得一些地方习俗。会很有帮助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八
实习是每个刚出来的学子都会有所经历的,那实习完毕后我们都会写一份实习报告的,那如何写实习报告呢?下文则例出一篇报社编辑实习报告,以供大家参考!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三、实习内容。
杂志的发行,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一)约稿。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来源。
2、对获奖名单进行筛选。保留下获过奖但其发明创造尚未被刊登的。将小学与中学区分开来。我的具体操作是将小学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将高中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询电话。我的查询方式很原始,就是拨打全国各地的电话查询服务台114,再具体查询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电话,以此来联系有发明创造的小学生。这一步工作量较大,而且还要做好记录,哪个打通了,哪个没打通;哪个有老师电话,哪个留邮箱了,哪个发稿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约稿。在约稿时,要向各地老师详细介绍杂志社的情况和供稿的酬劳,方式等问题。
5、回访。即在收到稿件后对供稿者的回复;在稿件被录用后对供稿者的通知,寄稿费等工作。
约稿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实习项目,即编辑。
(二)编辑。
这项工作,不再像约稿那样繁琐,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相应高许多。一件稿件在手,先要筛选,看它合不合适运用。如合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工作。
处理即编辑,它的主要内容是:将篇幅长度编辑成所需的长度;词语的应用、文章的趣味性等方面也要附和刊物的特色。之后,细细校正文章格式、错字标点等。如有需要,添加“教师评语”。
这是我在杂志社的最后一项实习内容,也是较难的一项实习内容。这些具体工作说起来容易,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太简单。在编辑过程中,我也曾出现过一些错误,但在翁老师的帮助下,都已一一改正,并顺利完成编辑任务,在此过程中也学习许多知识。
四、实习收获。
通过在学校期间的实习,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增强,能够把学到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关于约稿,编辑,校对,排版,彩编等方面的知识,逐渐熟悉了文化传媒方面的一些知识,并进一步知晓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想法。我学会了怎样同单位的其他同事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收到良好的经济效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也强烈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素质,不仅要有广博得知识,高超的技能,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较高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而且要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这次实习虽不是我的正式工作,但却为我即将开始的工作生活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很感激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实习机会,很感激徐老师对我的帮助,同时,也很感激《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对我的培养。在将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辜负学校,老师,杂志社对我的培养。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九
下面是关于新闻报社的。
模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来到了xx日报社进行我的毕业实习,决定考研的我选择了分散实习,以前总是听学长学姐说集中实习是大学四年中最刻苦铭心的回忆。在还没有来到报社进行实习之前,在我的心中已经想过很多有关实习的内容,甚至对没有选择集中实习而感到后悔,但是经过了这次实习,证实了我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我获得了很多很多。
此次短短一个月的实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专业的知识,更多的是了解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各个层次的人、关注了以前从未关心过的事情,增长了关于专业关于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在这次实习期间,我更进一步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了做新闻的氛围和记者这份职业的特色。比起前两次寒暑假的实习有了新的体会,新的感想。
此次实习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的指导老师彭老师对于新闻的敏感性以及他对于报纸的热爱,对于记者这份职业的喜爱。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准和新闻素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成为我在实习期间不断前进不断努力的动力。
指导老师是90年代初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新闻媒体单位工作已近2019年,在报社也可以说是主笔记者了。他主要负责每个星期《财智时代》的撰写和编辑工作,是这份特刊的主编。这份特刊主要是报道经济方面的新闻,主要采访的就是各大银行、信用社、政府税收部门以及各种经济报告会。与这些单位和部门打交道需要对国家经济政策非常了解,还要掌握各大银行的办行原则以及他们的借贷款方针政策,更主要的是要把我他们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做出贡献。对于一个大四的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真是个难题,因为这里面关于经济专业方面的知识非常多。最新2019新闻报社编辑实习报告由本站提供!
第一天去报社,听完老师的介绍我整个人都蒙住了,这是以前完全没有关注过的方面,并且我对经济这块非常的不敏感,虽说对国家重大的经济政策会有所掌握,但是真正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老师说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关注经济、了解经济并且学会看经济新闻,掌握经济新闻,培养对经济的敏感。要求我每天向他汇报自己关注过的新闻。就是经过老师这样的指导和教育,我开始去琢磨去研究经济领域,慢慢的我对经济新闻越来越敏感。
虽然实习的时间很短,我可以想象初彭老师当初刚进军经济领域时的样子,他肯定付出了很多,做了很多我不知道也不懂得的努力,他肯定读了很多关于经济的书籍,看了许多经济报纸,浏览了无数的财经网页。只有他有这样深厚的功底才可以教育在这么段的时间内对经济领域有全新的了解和认识。
与此同时,他似乎时刻保持着新闻的敏感性,时刻关注重大事件的发生。这是我在他身上学到的重要知识,这将对我以后工作或者学习才产生重大作用。
实习情况简介。
实习时间:2月27日—6月4日。
实习单位:报社。
报指导老师:
实习报告共分为两个篇章(经历篇和感悟篇)和一个小总结。
经历篇。
第一天。
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第三天。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会。王老师作为创造了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记者,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全国两会。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教育部网站或省教育厅网站发布消息),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有无新闻价值。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字,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记者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世博会。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这次,他不像两会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他的言外之意是按老规矩行事)。
小插曲。
在两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当时,3月份报社内部刊物《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1月份稿件共4783.41篇,其中a稿无;a-稿20.04篇,占总篇数比例0.42%;b+稿344.5篇,占总篇数比例7.20%;b稿2591.2篇,占总篇数比例54.17%;b-稿1466.3篇,占总篇数比例30.65%。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0.16%。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报总编辑奖。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十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十一
本站发布精选2019年报社编辑实习报告范文总结,更多精选2019年报社编辑实习报告范文总结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实习报告频道。
这篇关于精选2019年报社编辑实习报告范文总结,是本站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十二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报社编辑实习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杂志的发行,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一)约稿。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
2、对获奖名单进行筛选。保留下获过奖但其发明创造尚未被刊登的。将小学与中学区分开来。我的具体操作是将小学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将高中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询电话。我的查询方式很原始,就是拨打全国各地的电话查询服务台114,再具体查询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电话,以此来联系有发明创造的`小学生。这一步工作量较大,而且还要做好记录,哪个打通了,哪个没打通;哪个有老师电话,哪个留邮箱了,哪个发稿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约稿。在约稿时,要向各地老师详细介绍杂志社的情况和的酬劳,方式等问题。
5、回访。即在收到稿件后对者的回复;在稿件被录用后对者的通知,寄稿费等工作。
约稿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实习项目,即编辑。
(二)编辑。
这项工作,不再像约稿那样繁琐,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相应高许多。一件稿件在手,先要筛选,看它合不合适运用。如合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工作。
处理即编辑,它的主要内容是:将篇幅长度编辑成所需的长度;词语的应用、文章的趣味性等方面也要附和刊物的特色。之后,细细校正文章格式、错字标点等。如有需要,添加“教师评语”。
这是我在杂志社的最后一项实习内容,也是较难的一项实习内容。这些具体工作说起来容易,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太简单。在编辑过程中,我也曾出现过一些错误,但在翁老师的帮助下,都已一一改正,并顺利完成编辑任务,在此过程中也学习许多知识。
通过在学校期间的实习,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增强,能够把学到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关于约稿,编辑,校对,排版,彩编等方面的知识,逐渐熟悉了文化传媒方面的一些知识,并进一步知晓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想法。我学会了怎样同单位的其他同事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收到良好的经济效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也强烈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素质,不仅要有广博得知识,高超的技能,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较高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而且要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十三
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
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
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
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在目标阅读群体定位上要准确。这一点是甘肃日报社新闻的王云霞主任在我十一加班时特别讲到提出的。
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为此,他还特意给举了一个例子:武汉的一个记者李红英写了一篇关于医院对小病开大药方的事情。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李红英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点,写出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做到了以上四条,新闻稿件便有了质量的保证,读者便会喜闻乐见。这当然需要记者付出很多汗水,编辑严格把关。
虽然西北民族大学报是一份面向校内师生的报纸,它的发行量不太大。但是我也从中发现一份好的报纸,质量尤为重要。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和甘肃日报社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收益匪浅。
抑制住激动的心情我推开了建工集团新闻中心的大门,我有幸来到《湖南建工》编辑部,进行专业实习。在这宝贵时间里,我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学到课本外的实践经验。这些收获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天到新闻中心时,我心里七上八下的,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完全不知该从哪里下手。负责带我的戴姐和蒿哥给我介绍了部门的大体情况。第一天,他们没有带我采访,而是让我阅读他们编辑的报纸。说实话,以前看报纸往往只是看个热闹,根本没有意识去观察新闻的思路和写法。
从第二天起,我就跟着戴姐和蒿哥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采访。一旦接到新闻线索,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立刻奔赴现场。我们一般的工作流程是接到领导电话,立马出去采访,然后回来写稿。任务多时,稿子往往不止一个。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记者的生活并非像想象中那么浪漫。
新闻需要注重一些事实细节,比如人物、时间、地点等必须要精确。刚开始采访时,自己总不注意,人名地名没有留心去反复核实。在戴姐和蒿哥的嘱咐下,我知道了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其实是新闻中最重要的。一个错误的人名甚至会影响整个新闻的真实性。另外,新闻中每一个字,每一个称谓都要准确具体。
作为记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相比之下社会知识和经验也同样很重要。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就必须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记者是综合性人才,对每一领域虽然不能都像本专业那样投入,但至少都应有一定的涉猎。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勤看书,多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实习期间,我翻阅了大量的报纸杂志,了解了很多报业知识。在采访过程中,接触到了各个阶层的人群,在与他们打交道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欠缺的东西——人际交流。作为新闻记者,这个能力意味着你能否使采访对象信任你,把积压在心底的话向你透露,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特别是在人物专访时,这往往也是一条新闻取胜的关键。除了不断练习与人交往的能力,我的体会还有采访前务必对你的采访对象做一个全方位的背景了解。这样做可以使你的采访对象感到自己不是和一个陌生人交谈,不仅会很快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像老朋友一样聊天,也会获得对方的尊重。
在实习期间里,我感到最辛苦还是赶稿子,但辛苦归辛苦,我的写作水平却大大提高。最初写稿,我总是抓不住新闻点,偏离采访主题,写的稿子常常被改得面目全非。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渐渐找到那么点儿感觉。休息时,我会仔细对比我和老师的稿子,揣摩老师的思路,分析自己的不足。另外,我常留心报社内部的评报栏,看编辑们的精彩点评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还不能像老师一样,将一些生硬的数据转变为一篇顺畅生动的文章,但是经过努力,我的稿子被老师改正的地方越来越少,得到的肯定越来越多。
在实习期间,戴姐和蒿哥让我发表了许多篇文章,这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业务知识,体会到了新闻采写的艰辛,提升了自己的新闻素养,而且增长了见闻,锻炼了自我,为我接触社会搭建了平台。在新闻采写方面,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实习不过短短一瞬间,回头看看,它几乎等同于我大学三年的宽度。我真心地感谢报社的每一位前辈,这段难得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十四
去年6月,我通过面试来到了公司。负责公司报纸版面设计的工作。在各位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扎实的完成了公司的工作。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从各个方面努力,力争把工作做到更优。下面我把这一年的工作情况向领导汇报 ,以接受大家评议。
工作岗位:美术编辑
工作性质:报纸版式设计
过去一年工作取得的进展:首先,我从加入到《m2f金报》工作以来,公司领导给了我许多工作上的帮助。我惟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认真的工作。我始终牢记自己是《m2f金报》的一员,对上级主管和各级领导,做到谦虚谨慎,尊重服从;对同事,也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其次,作为一个设计人员,永无止境地更新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素质以及审美观是必须的。为达到这一要求,我十分注重学习。工作之余,我利用可利用的时间来学习。我觉得公司的每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有不断地向他人求教,我才得以提高,工作才能做好。
在这个职位上,我配合同 事们完成了报纸改版设计,也完成了一系列专题报道版式设计的制作。与同事的工作协调上,做到真诚相待,互帮互学。在这段时间里,我个人无论是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工作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说到这里,工作不仅只是谋生的手段,更是我回馈公司最好的方式,也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
还有,我要感谢李涛,是他教会我很多知识。
与同城其他媒体状况对比:
从版面设计这一块,我可以很自信的说,我们比他们做得更好。
这段期间我曾发了些我的作品在“美编之家”论坛。发上去和同行交流、学习以便提高。恰好,我来到上海到现在,我曾与同城其他报社的美编聚过几次会。其目的也是为了交流、学习。会议里我们都有展示自己的作品。不可否认上海的设计风格不同于其他城市。但比他们做的'要好是绝对的!当然,我也要学习他们好的一面,例如细节方面的处理、图片的局部取舍等等。
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工作目标的设想、优化方案和意见:
以我的工作岗位来讲,为了追求新闻质量,有时换稿是不可避免,这我能够理解。但有的本地编辑删稿的速度实在太慢;娱乐编辑找文章配图太随意。例如说,本地稿件中为何多出几百字甚至一千字,但删稿时却一个字一个字的删,找来的图片不超过8cm大小的方方正正的图片。就好比新闻图片。
我的报纸观:
“10分钟决定生存”,我觉得我们的报纸可以这么说。中国报纸版式的方向,取决于市场和技术的创新。版式是我的生存之本,也是我的爱好。所以,我不拿我的生存开玩笑。
设计上,我觉得我们的版面还有些不足之处。例如说整份报纸稿件实在太满,造成阅读太累。毕竟如今看报的读者都快速的浏览。随着各行业的发展,网络已基本遍布全国。网上读新闻更为普遍。甚至就连我们自己的internet explorer主页都是新浪、搜狐、网易、中新、中国网、环球等等。
我们的报纸跟街角报摊卖1元钱一份的报纸到底需不需要做成相同?如何在这特殊的空间、有限的时间“一把抓住读者”?以前的报纸都注重可读性,今天的报纸当然也要解决可读性,但是还要解决速读性,易读性,悦读性。对于报纸这样的信息产品,很多报纸对内容有足够的重视,但是往往忽略了视觉性,比如它的图片,其实它也是内容的一部分,形式也是一种内容。毕竟扔报机率越高越证明报纸内容与形式失败。这只是我的一些想法,望领导能够指示。感谢!
总结 一年来的工作,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都是尽心尽力去完成的。今后我还是会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加倍努力纠正错误,为蒸蒸日上的《m2f金报》尽心尽力,添砖加瓦。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十五
本站发布精选2019报社编辑实习报告范文模板总结,更多精选2019报社编辑实习报告范文模板总结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实习报告频道。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十六
在很多人印象当中,实习,无非是暑期来临前向学校领一张实习表格,暑期结束后把填写了实习单位评估与印章的实习表格交给学校,实习时间长则四个月,短则一两个星期,到实习单位人头还没熟就回来了。不过,在越显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中,实习生已经变成成为正式员工前的第一份考卷,当你真正踏出这个步时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蒙混过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成为合格实习生的前提。
时间像流水,在不经意中的蹉跎和忙碌中,我的实习生活已经画上了句号。我不敢说这个句号是完美的,只能说我收获了很多。习惯了自由的学生生活,曾在开始的时候,对那么长的的实习时间有犯愁和些许不适合的感觉,觉得这日子是没有尽头,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板一眼,规规范范。但是,现在回味起来时剩下的仅仅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滋味:有为自己的稿子没写好而烦恼的时候,有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窃窃自喜的时候,有为受到领导批评时而生闷气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但是不可能直接就到达成熟,而仅仅持续地成长,在成长中持续地接近成熟。很庆幸的是,在实习这段日子里,我成长了很多。同时,又对自我有了一个更为深一层次的理解。
实习生通常是没有工资的,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伙食费。很多人说,做实习生,就是变相的廉价劳动力。我不否认这个点,但换个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获应缴的学费,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为从书本到实践,我完成了这种跨越。原来在课堂上做练习写的稿件,只要能获得老师的认可就行,而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能认可你。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尽力像一名合格的电视媒体记者靠近。更重要的是,我从身边的员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比如,在学校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把前提工作做到,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做不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步”,实习老师总是这样告诉我;比如,课堂上老师布置的新闻作业,我写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实习中,因为一点差错就会直接关联到整个电视台的工作,从稿件到同期视频不检查两三遍我不会放心;再比如,上面布置了一项看上去很辛苦很难完成任务,如果是在学校,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连续好几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会尽力完成。
实践然后知不足。我发现自己在沟通、交流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素质水平,等到实践的时候,才发觉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以前是那么的自以为是,在遭遇了这些事情后,便收起了那种锋芒,变得谦虚低调多了。能够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不多,我有幸对此有了一定水准的理解。
几个月的实习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实习是一段独特的经历,当记者更是一种让人受益匪浅的体验。实习对人是一种综合素质与水平的考验,更是对我们的人生态度的衡量。在这场考验中,我相信从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文艺新闻班走出去的实习生肯定是经受得住的,我们决不会退缩,我们决不会成为懦弱者,虽然我们可能没有做到,但我们肯定是拼尽全力的。先做人后做事,这是一个社会生存的潜规则,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是一样的。在与实习老师,其他的记者,编辑以及电视台领导交往的过程中,我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怎样做人、怎样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可能独立存有,我们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我以前学习这样的抽象理论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陌生,而在实践的时候,切实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刻道理。做事同样重要,这是检测一个人的又一个重要标准。
这样一段充实的体验,改变了我很多的想法的同时,也端正了我的态度。每天朝九晚八的工作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改变了我的不良习惯;我们要积极适合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环境,唯有适合我们才会有收获,我们才会有进步,我们才会更加成熟。对于未来,我想现在不能说我已经完全有了清晰的思路,但是我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在平坦的大道上迈出下一步并不难,你只需要向前走就是了,不过在十字路口的任何一步都有可能影响大局,所以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最后我衷心祝福我亲爱的05文艺新闻班的同学,未来的路上一路顺风,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十七
编辑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类职业身份。指为各种媒体(以出版物为主)在出版前进行的后期制作,包括文字、图像、录音、录像、多媒体生成处理,和制作审核、校对的一项工序。编辑。
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了范文!
一、实习内容。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编辑工作需要激情,耐心和细心。
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地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细心让我们严把每一份稿件,做到精益求精。
编辑部的工作既繁琐又枯燥无味,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得静下心来慢慢地阅读稿件。如果没有耐心,他们不可能坐在办公室不厌其烦地工作着。细心同样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新闻播出效果的好坏。哪怕一个字,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都会影响到新闻播出的质量。所以,即便他们再累也得提起精神,仔细检查,宁可多看几遍,也不愿意放过一个错误。如果细心。他们不可能做出如此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在编辑部工作也有很闲的时候。没稿件的时候,编辑们都会看看杂志和报纸打发时间,或是聊聊天,说说笑。而此时,我总会很自觉的地抓紧时间多看看些新闻编辑的书记或是拿出之前改好的稿件,学习和总结一些常见的稿件错误。
总之,编辑部是一个既充满欢乐气氛又可以学习和拓展知识面的地方。
实习让我收获了很多,无论是理论上的知识,还是实际生活中的知识,这些知识都让我受益非浅。我认识到在学校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多参加些社会实践,拓展自己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多思考,多练习,多听多看。同时要学会与人相处和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
任何事情都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有志者事竟成”。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十八
本文目录。
抑制住激动的心情我推开了建工集团新闻中心的大门,我有幸来到《湖南建工》编辑部,进行专业实习。在这宝贵时间里,我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学到课本外的实践经验。这些收获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天到新闻中心时,我心里七上八下的,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完全不知该从哪里下手。负责带我的戴姐和蒿哥给我介绍了部门的大体情况。第一天,他们没有带我采访,而是让我阅读他们编辑的报纸。说实话,以前看报纸往往只是看个热闹,根本没有意识去观察新闻的思路和写法。
从第二天起,我就跟着戴姐和蒿哥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采访。一旦接到新闻线索,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立刻奔赴现场。我们一般的工作流程是接到领导电话,立马出去采访,然后回来写稿。任务多时,稿子往往不止一个。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记者的生活并非像想象中那么浪漫。
新闻需要注重一些事实细节,比如人物、时间、地点等必须要精确。刚开始采访时,自己总不注意,人名地名没有留心去反复核实。在戴姐和蒿哥的嘱咐下,我知道了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其实是新闻中最重要的。一个错误的人名甚至会影响整个新闻的真实性。另外,新闻中每一个,每一个称谓都要准确具体。
作为记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相比之下社会知识和经验也同样很重要。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就必须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记者是综合性人才,对每一领域虽然不能都像本专业那样投入,但至少都应有一定的涉猎。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勤看书,多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实习期间,我翻阅了大量的报纸杂志,了解了很多报业知识。在采访过程中,接触到了各个阶层的人群,在与他们打交道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欠缺的东西——人际交流。作为新闻记者,这个能力意味着你能否使采访对象信任你,把积压在心底的话向你透露,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特别是在人物专访时,这往往也是一条新闻取胜的关键。除了不断练习与人交往的能力,我的体会还有采访前务必对你的采访对象做一个全方位的背景了解。这样做可以使你的采访对象感到自己不是和一个陌生人交谈,不仅会很快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像老朋友一样聊天,也会获得对方的尊重。
在实习期间里,我感到最辛苦还是赶稿子,但辛苦归辛苦,我的写作水平却大大提高。最初写稿,我总是抓不住新闻点,偏离采访主题,写的稿子常常被改得面目全非。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渐渐找到那么点儿感觉。休息时,我会仔细对比我和老师的稿子,揣摩老师的思路,分析自己的不足。另外,我常留心报社内部的评报栏,看编辑们的精彩点评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还不能像老师一样,将一些生硬的数据转变为一篇顺畅生动的文章,但是经过努力,我的稿子被老师改正的地方越来越少,得到的肯定越来越多。
在实习期间,戴姐和蒿哥让我发表了许多篇文章,这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业务知识,体会到了新闻采写的艰辛,提升了自己的新闻素养,而且增长了见闻,锻炼了自我,为我接触社会搭建了平台。在新闻采写方面,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实习不过短短一瞬间,回头看看,它几乎等同于我大学三年的宽度。我真心地感谢报社的每一位前辈,这段难得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返回目录。
实习时间:2月27日—6月4日。
实习单位:报社。
报指导老师:
共分为两个篇章(经历篇和感悟篇)和一个小总结。
经历篇。
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会。王老师作为创造了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有无新闻价值。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这次,他不像两会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他的言外之意是按老规矩行事)。
在两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当时,3月份报社内部刊物《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1月份稿件共4783.41篇,其中a稿无;a-稿20.04篇,占总篇数比例0.42%;b+稿344.5篇,占总篇数比例7.20%;b稿2591.2篇,占总篇数比例54.17%;b-稿1466.3篇,占总篇数比例30.65%。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0.16%。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报总编辑奖。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自从王老师当选主编,其他老师都改口为“王主编”,但我还叫“王老师”。其实,我跟王老师实习以来,他基本上都是把写稿的机会留给我,他曾对我说,自己也是从实习生过来的,知道实习生的不易。
返回目录。
实习情况简介。
实习时间:2月27日—6月4日。
实习单位:报社。
报指导老师:
实习报告共分为两个篇章(经历篇和感悟篇)和一个小总结。
经历篇。
第一天。
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第三天。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会。王老师作为创造了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记者,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全国两会。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教育部网站或省教育厅网站发布消息),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有无新闻价值。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记者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世博会。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这次,他不像两会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他的言外之意是按老规矩行事)。
小插曲。
在两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当时,3月份报社内部刊物《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1月份稿件共4783.41篇,其中a稿无;a-稿20.04篇,占总篇数比例0.42%;b+稿344.5篇,占总篇数比例7.20%;b稿2591.2篇,占总篇数比例54.17%;b-稿1466.3篇,占总篇数比例30.65%。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0.16%。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报总编辑奖。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返回目录。
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我感谢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领导给我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特别感谢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我把实习相关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西北民族大学报是中共西北民族大学委员会主办的报刊,它的主要的阅读群体是西北民族大学的在校学生、各兄弟院校,为月报。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隶属于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为主编冯岩老师、编辑刘林山老师。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现有校本部和榆中两个记者站,有学生记者、编辑60多余人。它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文学写作人才,为活跃校园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所参加的主要工作:协助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出版最近一期的报纸;撰写报刊所需的文稿,并对新闻稿件进行选稿、校对和编辑;为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做形象宣传;负责接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现场采写新闻稿件;帮助主编冯岩和甘肃日报社王云霞主任整理档案,给学校及报社各科室传递文件等工作。
在为期1个月的实习中,我首先在校报编辑部实习了半个月。在实习的第一天,主编冯岩老师就安排专门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编辑部的大体情况,讲述了校报新闻需要注意的事情,而且让指导老师给我安排具体的新闻操作,我学会了新闻稿件的选稿、编辑。对于指导老师给我安排的工作,我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积极性,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得到指导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我与指导老师、各位学生记者们安排了座谈会,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实习体会,以及对新闻写作今后的发展方向都相互进行了交流。这半个月的实习中,对于我们以写作为发展方向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相信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再接下来的半个月中,我辗转于甘肃日报社会新闻部和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之间,因为它们二者是业务合作伙伴。我主要负责接热线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如果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便和指导老师一起去采写。在这这段时间中,我真正感受到了报业的竞争与压力,以及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由于我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的是经济理论课的学习,毫无半点新闻学知识。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的了解也很欠缺。但是,指导老师十分耐心,每次有新闻线索时,都带我们到现场,回来后让我们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得给我们修改稿件,并且不断告诉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到后来,老师就让我们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这让我们十分感动,因为这毕竟是对我们的信任与认可。三周下来,我发表16篇稿件,同时我的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在十一期间,甘肃日报社新闻部的王云霞主任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周的宝贵时间,并且给我专门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使我收获很大。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校报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根据在实习期间的所闻所见,我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校报的发行量,经常做一些市场调查情况,掌握校报的收益群体,积极反馈信息。
2.应该积极宣传校报,扩大其影响力。
3.校报的出版应及时,版面应力求活泼,不应呆板。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报社及校报编辑部深厚的文化氛围和文学气息,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报社里很多人不是新闻专业出身,有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比文科生都要优秀,报社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新闻专业出身。这说明了做新闻不一定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因为新闻记者和编辑只是报纸运做的小部分人员,报纸运做很大一部分还是在广告策划与市场营销上。同时,报业集团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也可以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记者与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特别是在甘肃日报社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发行量第一的报纸才是最好的报纸”,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发行量第一是个很难实现的目标,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在目标阅读群体定位上要准确。这一点是甘肃日报社新闻的王云霞主任在我十一加班时特别讲到提出的。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为此,他还特意给举了一个例子:武汉的一个记者李红英写了一篇关于医院对小病开大药方的事情。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李红英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点,写出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做到了以上四条,新闻稿件便有了质量的保证,读者便会喜闻乐见。这当然需要记者付出很多汗水,编辑严格把关。
虽然西北民族大学报是一份面向校内师生的报纸,它的发行量不太大。但是我也从中发现一份好的报纸,质量尤为重要。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和甘肃日报社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收益匪浅。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十九
通过一周对新闻编辑的实训,我了解到了一定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装也技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这可以方便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等。所以我真诚的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教导,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对老师的辛勤付出我无以为报,我只能用我的实际行动来报答你们,我以后将会更加努力,把知识学好,把技术掌握好,努力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之才。
在没开始试训之前,我粗略的翻了下《新闻编辑实训指导手册》,在我看来,这些课程的安排都是对我们这半学期所学专业课程的总结和实践。而实际上,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以团队的方式存在,那时有意识的在训练我们的团队观念,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个人在团队中如何发挥才能的能力。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所要具备的主要工作素养大体也就是这些。
第一天的课上我们开始分组,每组6-7人,我们组是六人,再以小组为单位确定每组的组长,然后跟老师报告。老师确认后,给我们介绍实训的过程,督促我们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安排,讲解新闻编辑操作步骤与流程。我们开始分组进行报纸的定位和栏目规划,以小组为单位撰写报纸的策划方案。根据我们组报纸的定位,确定我们的报纸名称是《mom&baby》,我们又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确定了传播的内容,读者定位,报纸水准以及报纸的风格特色等。
第二天,我们报纸的策划和定位通过后,每位组员都开始进行选稿与标题制作,小组在择优选取若干篇作为小组的作品。编辑对新闻稿件的选择有“初选”“复选”和“定选”几关,初选是编辑把他们初步认为合适的稿件选择出来提供给总编辑室或版面主编。总编室或版面主编对稿件进行复选。“定选”是少数涉及重大问题的报道,重要批评稿件,重要存疑稿件,对报道效果较难把握的稿件有总编辑或编委会集体审定后作出决定。
第三天对稿件进行修改活动,要求保留原稿进行比较对照,每人再将修改后的稿件连同原稿一起交给组长。所选新闻稿件能否刊用,刊用的价值大小,首先取决于稿件内容的新闻价值大小。判断新闻价值的依据主要有“及时”“新意”“重要”“显著”和“接近”。
第四天根据之前积累的稿件,分组进行版面设计活动。版面是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读者第一者接触到的对象。有导读功能,导向功能和标志功能。版面语言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其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和版面的布局结构。版面空间是一个版面所提供的,用以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空间。编排手段是安排版面所采用的物质手段,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版面编排手段包括字符,图像,线条,色彩。版面布局结构是版面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的形式,包括版面的布局结构,题与文的布局结构两个方面。在版面设计方面,编排思想是版面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版面编辑根据对各篇稿件的评价在版面上恰当安排这些稿件的整体构想。编排思想与报道思想是一致的,并且要体现报道思想。下午我我们开始计算出准确的稿件篇幅,文字稿件以基本栏为计算单位,图片以对角线方法放大或缩小,折算成栏宽,行高。标题换算成相当于正文文字的篇幅,注意留白。然后画版样,先确定头条,图片,专栏,刊头的位置。一般是先占版面的四角,与周边地带,然后设计标题与正文排列,并且要注意使用正确的画版符号。
第五天,也就是我们实训的最后一天,各组派代表展示实训成果,编辑认真检查,特别是标题,图片和版面设计。查看版面排好后印出的样张,并且请老师检查,最后确认后打印出报纸,并上交小组报纸的策划方案和个人的实训报告。
转眼间,实训就要结束了,在这次新闻编辑的实训课程中,熬夜辛苦之后更多的是感慨,回想着自己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真的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在这一周的实训伴着我的是疲惫与紧张,就像是在和时间赛跑,争取在短的时间里有效率地完成任务,“时不待我,怎可驻足?”也许是最适合形容当时我的心情了。一周,短短的一周,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更加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实在是获益匪浅啊。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二十
这是一篇最新报社编辑实习报告范文,文章讲述了报社编辑详细的实习工作内容及个人收获,体现了实习编辑对工作的热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篇二十一
本站发布精选新闻编辑实习报告范文,更多精选新闻编辑实习报告范文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实习报告频道。
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我感谢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领导给我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特别感谢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我把实习相关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一.单位概况。
西北民族大学报是*西北民族大学委员会主办的报刊,它的主要的阅读群体是西北民族大学的在校学生、各兄弟院校,为月报。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隶属于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为主编冯岩老师、编辑刘林山老师。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现有校本部和榆中两个记者站,有学生记者、编辑60多余人。它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文学写作人才,为活跃校园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实习内容。
我所参加的主要工作:协助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出版最近一期的报纸;撰写报刊所需的文稿,并对新闻稿件进行选稿、校对和编辑;为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做形象宣传;负责接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现场采写新闻稿件;帮助主编冯岩和甘肃日报社王云霞主任整理档案,给学校及报社各科室传递文件等工作。
三.具体工作。
在为期1个月的实习中,我首先在校报编辑部实习了半个月。在实习的第一天,主编冯岩老师就安排专门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编辑部的大体情况,讲述了校报新闻需要注意的事情,而且让指导老师给我安排具体的新闻操作,我学会了新闻稿件的选稿、编辑。对于指导老师给我安排的工作,我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积极性,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得到指导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我与指导老师、各位学生记者们安排了座谈会,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实习体会,以及对新闻写作今后的发展方向都相互进行了交流。这半个月的实习中,对于我们以写作为发展方向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相信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再接下来的`半个月中,我辗转于甘肃日报社会新闻部和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之间,因为它们二者是业务合作伙伴。我主要负责接热线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如果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便和指导老师一起去采写。在这这段时间中,我真正感受到了报业的竞争与压力,以及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由于我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的是经济理论课的学习,毫无半点新闻学知识。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的了解也很欠缺。但是,指导老师十分耐心,每次有新闻线索时,都带我们到现场,回来后让我们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得给我们修改稿件,并且不断告诉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到后来,老师就让我们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这让我们十分感动,因为这毕竟是对我们的信任与认可。三周下来,我发表16篇稿件,同时我的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在十一期间,甘肃日报社新闻部的王云霞主任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周的宝贵时间,并且给我专门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使我收获很大。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校报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根据在实习期间的所闻所见,我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校报的发行量,经常做一些市场调查情况,掌握校报的收益群体,积极反馈信息。
2.应该积极宣传校报,扩大其影响力。
3.校报的出版应及时,版面应力求活泼,不应呆板。
五.实习收获及对本次实习的意见。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报社及校报编辑部深厚的文化氛围和文学气息,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报社里很多人不是新闻专业出身,有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比文科生都要优秀,报社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新闻专业出身。这说明了做新闻不一定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因为新闻记者和编辑只是报纸运做的小部分人员,报纸运做很大一部分还是在广告策划与市场营销上。同时,报业集团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也可以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记者与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特别是在甘肃日报社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发行量第一的报纸才是的报纸”,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发行量第一是个很难实现的目标,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在目标阅读群体定位上要准确。这一点是甘肃日报社新闻的王云霞主任在我十一加班时特别讲到提出的。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为此,他还特意给举了一个例子:武汉的一个记者李红英写了一篇关于医院对小病开大药方的事情。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李红英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点,写出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做到了以上四条,新闻稿件便有了质量的保证,读者便会喜闻乐见。这当然需要记者付出很多汗水,编辑严格把关。
虽然西北民族大学报是一份面向校内师生的报纸,它的发行量不太大。但是我也从中发现一份好的报纸,质量尤为重要。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和甘肃日报社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收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