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热门19篇)
责任感是指对自己承担的任务或义务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意识。在写总结时,要注重逻辑性,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总结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是一些不同领域的总结范例供大家参考。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通过表演唱《甜甜的秘密》,聆听《飞来的花瓣》,表现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培养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流能力。
教材分析:
歌曲《甜甜的秘密》。
这是一首曲调轻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借物抒情,通过饶有趣味的活动,揭示了学生的心理,唱出了对老师的热爱之情。歌曲为4/4拍、大调式,由二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较多地运用了八分休止符,把学生一连串“悄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第二乐段以较自由的节奏展开,乐句从弱拍起,曲调的跳进形成高低起伏与孩子的亲切语气非常贴切,表达了学生盼望老师发现“秘密”的急切心情。
歌曲《飞来的花瓣》。
有如老师打开了信封,信中叙述的热烈的思念、优异的成就如春风扑面而来,老师的感情升腾,幸福的暖流在心中涌动。接着旋律回落,渐趋平静,传达了学生们温馨、美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唱出神秘、急切的感受,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旋律中的大跳音程要唱准。
课前准备:桔子1个、箱子、歌单。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组织一次特别行动,愿意参加的同学请举手。我有一个请求:我来当这次行动的总指挥可以吗?好,既然这样,一切行动可要听指挥哦!
说到这里,同学们肯定特想知道,这会是一次什么行动呢?嘘,这是秘密,而且这个秘密呀,味道有点甜!
二、初听:
听音乐(出示歌词),谁来说一说,这是个什么样的秘密?
(师拿出一个桔子),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桔子,让我们一起来赋予它神奇吧。请大家闭上眼睛,把你的秘密悄悄地装进桔子里。现在我感到手里桔子沉甸甸地,因为它装了那么多同学的小秘密,我要把它放好。
三、熟悉歌词:
1)在行动开始之前呢,我们要先来熟悉一下这次的任务。请你们按歌词的内容有感情地念一遍。(自己念————指名————齐念)。
你觉得他们在行动的时候是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神秘急切地。
2)配乐朗诵。
四、学唱歌词:
1)再听音乐,假如你是一位小导演,让你为这首歌配上画面,你会选用怎样的画面?
2)一边想象,一边随着琴声用“lu”哼唱。
3)轻轻地跟唱歌词。
4)齐唱。
5)处理:为了把这首歌唱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提醒别的`同学在哪些地方应该注意一下?(教师点拨:这首歌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体现哪两个词?哪一部分应该唱出“悄悄”,哪一部分唱出“甜甜”?)。
为什么这个秘密是甜甜的?仅仅是桔子的味道吗?(生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甜甜的桔子,更是同学们一份甜甜的心意。)所以,今天我们要完成的也是一次甜甜的、爱的行动。
6)以“领+齐”的形式演唱歌曲。
五、学唱歌谱:一起把歌谱连起来唱一遍。
六、表现:
2)展示。将好的作品和想法予以展示。(投进箱子)。
3)歌表演。
分小组合作排练。
4)汇报。
一齐朗诵+表演唱。
七、聆听《飞来的花瓣》(机动安排)。
1、有许多的学生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长大成人,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为祖国的建设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那他们是怎样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的呢?(放《飞来的花瓣》)。
2、师:是呀,不只在校生爱老师,已经毕业的甚至全社会的人们都尊敬老师。现在,你想对尊敬的老师说句什么呢?(背景音乐《飞来的花瓣》)。
先想一想,每人说一句话。
八、课外延伸:采访你最尊敬的老师。
1、我相信每位同学心中都有自己最尊敬的老师,请你在课外找到他进行采访,向他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相互沟通。
2、结合采访的内容和所学的歌曲,排一个歌颂老师的小节目。下节课进行交流。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重点:简介中国民歌的分类,欣赏《川江船夫号子》、《上去高山望平川》、《放风筝》三首民歌。
教学难点:听辨号子、山歌与小调。
一、简介中国民歌的三大类的不同特点:
劳动号子:音调铿锵有力、豪迈。
山歌:节奏舒缓、旋律明朗。
小调:结构规整、旋律优美。
二、欣赏一组民歌。
1、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对歌曲所起的作用。
说说歌曲音调有什么特点?属于哪类民歌?
2、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延长音较多。
说说山歌为什么用那么多长音。
三、活动与练习:分组说说自己收集的有关中国民歌的知识。
四、教师小结民歌种类及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结合音乐知识进行民歌欣赏,引导学生从民歌的不同特点进行区别、归纳。
教学难点:说出号子、山歌与小调不同的特点。
一、赏陕北民歌《脚夫调》,想一想:歌曲属于哪种民歌类型?
二、哼唱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感受山歌的曲调特点——节奏自由、衬词多。
三、欣赏河北民歌《盼红军》,想一想:歌曲的曲调属于山歌类吗?为什么?
四、随伴奏音乐哼唱《盼红军》,感受小调旋律优美、结构规整等特点。
五、听辩练习:
1、《黄河船夫曲》、《码头工人歌》属于哪种类型的号子?
2、《牧歌》、《小白菜》、《茉莉花》属于哪种民歌类型?
六、活动与练习。
1、你会唱哪些广东方言歌?
2、创作民歌:
应用1、2、3、5、6五个音创作一首有民歌风格的歌曲。
3、教师示范再集体创作。
七、集体评议。
八、小结。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教师必须从幼儿的经验出发,在音乐教学之前认真考虑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使新知识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结合。
本次活动教育价值旨在:幼儿听觉信息与故事情节的相结合进行韵律活动;激发幼儿音乐联想;音乐审美体验;创造能力规则意思训练。
1.初步熟悉音乐结构,初步能有规律的做拍手、长鼻子、驴耳朵等动作。
2.借助舞蹈动作、图片等的提示,感知a段动作的顺序及重复、学习运用规律掌握动作。
3.感受音乐律动活动带来的乐趣。
重点:幼儿初步熟悉音乐结构,能有规律的听音乐做动作。难点:感知a段动作的顺序及重复/学习运用规律掌握动作。
1.《木偶奇遇记》已知故事经验。
2.音乐《t'espascappinocchio》选段。
一、热身活动,音乐律动。
二、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听过木偶奇遇的的故事吗?里面的小木偶因为说谎结果怎么样了?
幼儿:小木偶人说谎长出了长鼻子。
2.教师:谁来用动作做一做长鼻子的动作?驴耳朵可以怎样做?幼儿动作示范。
(评析:幼儿对语言活动《木偶奇遇记》很感兴趣,导入环节采用了故事回忆导入,幼儿自主回忆内容,回忆对故事情节,对于木偶说谎变长鼻子驴耳朵记忆较深刻并用动作表现的形式,让幼儿的思维更具体形象性,巩固认知,也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下个环节做好了良好的铺垫。)。
三、教师表演,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初步感知歌曲旋律及节奏。
1.教师:刚才音乐里面小木偶做了那些动作?这些动作代表发生了什么?幼儿:“做了长鼻子,驴耳朵,砍木头的动作。”
2.教师:小朋友们说到了...动作(教师出示图片)。
3.教师: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到底怎样的,先做了什么动作在做了什么?幼儿:“变出了长鼻子,驴耳朵然后去砍木头休息,变成了真的小男孩。”
(难点:引导幼儿重点感知动作模型abab模式)。
4.教师完整表演,幼儿动作模仿带领幼儿理清动作顺序,出示正确图谱。
5.师生小结动作顺序。
(评析:整首音乐情节型旋律分明,幼儿在听的过程中大多数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音乐分别代入故事的情节当中,根据音乐或教师提示,并作出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内容。重点在于幼儿能够将故事与音乐相结合并能感知音乐abab的重复结构,在此过程中教师语言提示幼儿故事内容与音乐融为一体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并在重复的音乐与动作表演中引导幼儿发现故事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以及重复的规律。)。
四、通过动作,图谱,感知音乐动作的顺序及重复,尝试创新动作。
1.教师:这一次我们一起看着图来跟着音乐试一试来玩一玩小木偶变真孩子的游戏吧。
3.教师:小朋友们都特别厉害,基本都会了,那现在要考考你们了,除了刚才学会的长鼻子驴耳朵的动作还有不一样的吗?(请幼儿上前动作创新示范,并请其余幼儿模仿)。
幼儿:兔子耳朵大象鼻子小狗耳朵猪鼻子.....4.教师:现在用你自己喜欢的动作来玩一次吧。
(评析:这个环节是对本班幼儿将听觉信息与故事情节内容相结合以及听力分辨并作出相应动作模仿的一个检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根据以上环节得到的已有经验,进行模仿表演。教师根据幼儿已知顺序,用语言提示或图谱等方法加以巩固幼儿对于音乐固定模式的理解记忆。并启发幼儿自由发挥创编动作。)。
五、教师引导幼儿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1.教师规则讲述:现在请一个旁边的小朋友面对面,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当ye的时候石头剪刀布,输了的当小天使帮助赢了的小木偶变成真孩子怎么帮助轻轻的摸摸赢了的小木偶的脑袋。一样的小朋友就握握手。(教师示范)。
2.幼儿游戏2—3次。
(评析:幼儿加入游戏环节后,幼儿的角色代入感增强,对于音乐韵律游戏充满了喜爱。在情节音乐背景下,游戏中加入了规则,幼儿不仅在音乐韵律活动中得感知音乐大胆表现,还在音乐游戏潜移默化遵守游戏规则,这种方式的游戏能到达很好的视、听、动统合训练效果)。
六、放松。
1.今天我们有的小朋友当了小天使帮助了小木偶变成了真的小朋友,乐于助人,还有的小朋友虽然当得小木偶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小天使的帮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每一个小朋友都很棒哦,现在我们听音乐轻轻地休息休息吧。
对于4岁左右的幼儿来说,参与音乐活动,兴趣是首要的,因为这是促进其发展的基本前提。本次活动情景导入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加入并持续参与活动。在此次活动的开展中,我运用了以下策略帮助幼儿掌握活动内容:
1.活动采用的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在活动中幼儿听得专注、动得投入,气氛愉快。通过对音乐的认真倾听,从而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近而培养幼儿音乐段落的分辨能力以及对于音乐的模式理解能力。要使幼儿对律动活动感兴趣,就应让幼儿动起来,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同时对于音乐听觉以及对音乐的联想表达得到了提高。
2.音乐趣味性强,环节循序渐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玩游戏可以说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也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实践表明: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连续玩上若干遍,仍然兴趣盎然。它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爱模仿、思维具体形象,符合音乐的感知规律,因此将音乐和故事情节融为一体是可行的教学手段。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让幼儿自己表达想法,不要拘束幼儿的想象空间,动静结合。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四
1、引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演唱歌曲《留给我》。
2、通过演唱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对于我没人类的重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类、对地球的责任。
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老师面带微笑,站在学生中间。)。
师: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音乐乐园。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出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让学生通大屏幕能清楚直接地看到问题,并一起开动脑筋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打击乐器来解决问题。)。
xxxxxxx|x·xx-|。
师:谁来读读,拍拍,或用你身边的乐器敲击出节奏?
生1:(很自信的)有节奏地读。(其中符点处节奏不准确)。
生2:有节奏地读。
师:(肯定的)你太棒了,读得完全正确。
(然后男生读、女生读、分小组读等等)。
师:同学们齐读节奏。
(反复读,熟悉难点节奏)。
师:谁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这段节奏?
生2:有节奏地拍手。(生齐拍)。
生3:有节奏地跺脚。(生齐跺)。
生4:有节奏地用响板敲击。(生用双响筒、串铃、三角铁、碰钟等乐器敲击和齐奏。)。
师:刚才大家表现得太棒了,所以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留给我》,同学们边听歌曲边看大屏幕上的歌词,听听这首歌曲唱了些什么?(播放歌曲《留给我》的录音范唱)。
生1:歌曲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不要主空气污染,这样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的蓝天,主树木更好地生长。
生2: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的小河就可以汇成大海,留下大海给沙漠。
生3:老师,我知道了,这首歌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
生:应该用祈求的口气演唱。因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应该马上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师:(培养美读,感受歌曲情绪)请同学们带着你真实的感受,把歌词当作一首诗,伴着歌曲伴奏来读一读。
生:按要求自由读歌词。
生:几名学生读歌词。
生:然后齐读。
师:(肯定的)同学们读得真好,把自己真实的感情完全投入到歌曲里了。再次欣赏歌曲,听完后说说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范唱)。
生:优美、抒情。
师:你喜欢歌曲的哪一句?老师弹琴,你能加上歌词唱一唱吗?
生1:(很自信的)我来唱唱“留下太阳……给沙漠给沙漠”。
师:请你带领大家一起唱。
生:齐唱本乐句。(熟悉乐句旋律)。
生2:(特别自信的)老师我喜欢“留下星星……留下绿草”这句,我来唱唱。
师:唱得真棒,请我带领大家一起唱。
生:齐唱。(熟悉乐句旋律)。
师:再次听歌曲,你能在歌曲中找到和大屏幕上的节奏相同的乐句吗?(找歌曲中的难点乐句)(播放歌曲《留给我》范唱)。
生:“留下小鸟,留下鲜花”这句节奏与屏幕上的节奏相同。
师:老师弹琴谁能唱唱?
生:试唱难点乐句。
师:指导。
生:先读节奏,再按节奏读歌词,最后弹琴加歌词。(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增加难度,解决难点乐句)。
师:同学们真棒,歌曲的最难点已经解决啦!下面大家跟着音乐一起唱唱。(播放歌曲范唱)。
生:齐唱歌曲。
师:同学们真棒,带着最真实的感受跟伴奏演唱歌曲。(播放歌曲《留给我》伴奏)。
生:“留下太阳吧……给沙漠给沙漠”是领唱,“留下绿洲……留给我和妈妈”是齐唱。
师:再听歌曲,判断他回答得是否正确?(播放歌曲范唱)。
生:(肯定解答)回答正确。
师:小组合作讨论、创编,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然后随着音乐即兴演奏、表演。
(小组讨论并展示)。
生1组:一个领唱,四人齐唱,三人伴奏。
生2组:两人齐唱,四人伴舞,二人伴奏。
生:(大声自信的)我来领唱。其他同学表演伴奏。
(播放伴奏,师生共同演唱)。
师: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吗?
生1: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生2:我要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时时宣传环保,处处宣传环保。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希望大家能赶快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使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丽。
生:伴着歌曲《留给我》优美的旋律走出教室。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五
1、初步感受歌曲中较轻较响的两种声音。
2、愿意跟老师一起学做猫。
录音伴奏带。
1、欣赏歌曲。
师:宝宝们,你们看谁来了?
(1)师表演,托儿欣赏。
说说刚才来了一只什么猫?
另一只什么猫?
(2)重复听赏。
说说刚才两只猫是怎么叫的?
(大猫的声音怎么样?小猫的声音怎么样?)。
2、反复感受。
(1)托儿跟着老师一起随着音乐学做大猫小猫。
(2)引导托儿大猫叫时声音大,小猫叫时声音小。
3、模仿跟学。
师:大猫小猫们,我们一起捉老鼠去罗!
模仿动作,边唱边跳。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六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名人单元,课文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初一从、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应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人生目标并拥有坚定的信念。学习本文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闻一多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从此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定自己的人生理念。
本文语言优美,语句精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初一学生阅读,教学时应加强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并在熏陶感染中,培养中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大意,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摄入的信息量比较窄,不能主动的,积极地合作探究学习。个别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依赖性比较强,学习较为被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结构,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领会语句饱含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做人原则,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正直的人。『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中语句中的关键词语,
难点: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感情。
一、导入。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和做的呢?请你说给大家听听。
二:了解闻一多,臧克家。
闻一多(1899-1946)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诗集有《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1943年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郭沫若称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臧克家(简略了解)。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掌握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沥经心血目不窥园气冲斗牛兀兀穷年潜心贯注迥乎不同慷慨淋漓。
四、理清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朗读。
放录音。
教师范读。
个读。
齐读。
互评、纠正。
2、合作探究。
(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原文回答)。
(3)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引用原文)。
(4)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引用原文)。
(5)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
五、小结。
这篇文章学的十分精粹,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文章兼顾西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六、布置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
2、完成练习二。
『课后反思』:
1、朗读的效果较好,通过朗读,让学生很好的把握了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本人语言生动形象,精炼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但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把握起。
来的难度较大,所以本课设计了重点批注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品味,并通过讨论、交流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为学生留出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感受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的空间,有理由学生自主探究,体现个性化阅读。
3、在拓展延伸部分,安排了一道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讨论题,目的是锻炼。
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发言比想象中的还要踊跃,不断有新的亮点产生,吧这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北国风光》欣赏课《冬猎》。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作品,感受音乐描绘的冬猎场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感受乐曲的各种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作品,了解音乐与所呈现的画面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欣赏音乐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音乐等。
教学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播放《勇敢的鄂伦春》)。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讲的是鄂伦春族人守护山林的故事,“鄂伦春”的意思是山岭上的人,而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和鄂伦春族人有关的作品,名字叫做《冬猎》。
二、全曲欣赏。
1、听赏音乐。
提问1:请大家先安静聆听,听完后,和大家分享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再听作品。
提问:通过音乐带给你的不同感受,你将作品大致分为几部分?
(两个部分)。
其实,除了大家判断出的两个部分外,第一部分前有引子,第二部分结束时有尾声,现在,我们就将作品拆开来,一点一点的欣赏与了解这首作品。
三、分段欣赏——引子。
1、欣赏引子。
提问:音乐中的哪些片段或节奏能表现出这是冬猎的场面呢?
(神秘和紧张感)以及(模仿枪声或脚步声的节奏型)。
2、节奏练习。
(练习要求:联系时,节奏应由慢渐快,由弱渐强;再由快减慢,由强渐弱。模仿出猎人打猎时蹑手蹑脚怕猎物发现,再到追赶猎物,渐渐跑远的过程。)。
(害怕,紧张,恐慌,这就是音乐的方式营造出的气氛。)。
四、分段欣赏:第一部分。
1、提问:如果你作为一个猎人,在打猎过程中你会做哪些事情?
(观察、追逐、搏斗、制伏等等)。
2、分别聆听观察、追逐、搏斗的音乐片段。
3、分析这三个音乐片段的特点。
a主题+三组下行音+突然弱下来的旋律。
加深学生对a主题的旋律记忆。
4、听赏a主题的再次出现。
a主题+突然弱下来的旋律+越来越紧凑的音型。
五、分段欣赏:第二部分。
1、提问:与第一部分对比,第二部分有什么变化呢?
(旋律线条拉长,音乐转为开阔明亮的调性。)。
2、提问2:在这一部分的结尾部分,为何作品又转回了乐曲开始的基调?
(开放式讨论)。
六、介绍作品与演奏乐器。
《冬猎》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作曲家是刘锡津。这一组曲分为《赛马》,《驯鹿》,《渔歌》,《冬猎》四个小曲。《冬猎》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
《冬猎》的演奏乐器是柳琴,柳琴又叫柳叶琴,土琵琶。柳琴身材娇小,音色清脆,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柳琴的外形、构造、演奏技法都与琵琶类似。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刘锡津的音乐作品《冬猎》,从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音乐的表现手段是多样的,每个人对音乐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只要我们对作品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从音乐中获得更多的感受。)。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八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科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先总后分的方法)。
4、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维也纳为什么被称为音乐之都。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播放《蓝色多瑙河》乐曲。
在多瑙河河畔,有一个城市叫维也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
1、请大家自己快速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把主要的句子划下来。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提纲(古典音乐的摇篮、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3、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全文按先总再分的写法来写的,每一个分层次又是按先总后分的写法来写的)。
4、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学习课文,请你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来读,然后再谈谈你对这一内容的理解。
1、交流第二自然段。
(1)请男同学站起来读第二自然段。
(3)你能通过读把感受读出来吗。
(4)谁能比他读得好?(指名读)。
(5)齐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第三自然段。
(1)为什么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对于“用音乐装饰”这个词你怎么理解的?
(2)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感受这浓浓的音乐氛围。
(3)指导朗读。谁能把这段话读好?(指名读)。
(1)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最重要?
(2)为什么说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学生交流)。
(3)“掺和”什么意思?(混合,混杂)音乐和花香混合在一起,既给人以听觉又给人以嗅觉的美好享受。
(4)为什么说“更有趣的是”这说明了什么?(维也纳人对音乐的喜爱,他们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5)当你漫步街头,听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响起来了,闻一闻,晚风中飘荡着花草的芬芳,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指明读这一段话)。
(1)为什么维也纳歌剧院成为世界歌剧中心?能谈谈你们读后,看后的感受吗?
(2)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先来读一读,我给你配乐。其余同学认真听,边听边通过图片欣赏这座著名的歌剧院。
总结:国家歌剧院金碧辉煌,宏伟壮观,维也纳戴上了璀璨的光环,让音乐之都名声远扬,她无愧为“音乐之都”
15、音乐之都维也纳。
世界著名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音乐之都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世界歌剧中心”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九
1、感受各国风土民情特点及不同的道别方式,体验音乐中语词替换游戏带来的快乐。
2、尝试视谱模唱。
1、各国人物服饰图片、故事挂图
2、唱名卡、幼儿音乐游戏用书
重点:练习各国道别方式及进行问候语词替换
难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在五线谱上模唱唱名旋律
1、幼儿配合《哈罗歌》向同伴用各种方式打招呼
2、唱名模唱:老师示范《哈罗歌》唱名,幼儿模唱
1、出示各国人物图片,了解各国风土人情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各地风土民情与道别的方式
2、练习各国道别的方式及语言
1、配合第二段音乐:教师拿图片提示,幼儿跟着做各国道别的动作
如:中国:拱手作揖;美国:拥抱;日本:鞠躬
2、国际问候语:语词替换
哈罗/你好/再见
1、 老师指谱,幼儿于五线谱上模唱老师指定的旋律(上行/下行)
2、 老师引导,指认图上各国服装的小朋友,并分段模唱《哈罗歌》唱名旋律
3、 老师带领幼儿依照乐谱上的箭头提示,视谱唱出全曲唱名
幼儿带音乐用书回家,与家长共同完成音乐游戏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十
1、能学会《我的家乡日喀则》的二部合唱,体验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并积极参加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2、能积极参与学跳藏族踢踏舞的活动,并能随着歌曲的节奏舞蹈。
3、能初步感受藏族歌舞的风格特点,了解相关文化,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二声部合唱的学习,弦子、踢踏舞步。
ppt课件、藏族服饰、电子琴、教学光盘。
一、走进西藏,了解藏族文化。
1、播放歌曲《青藏高原》,教师表演舞蹈。让学生欣赏、感受。
生:............
3、走进西藏。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藏族吗?(播放ppt)藏族的人们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这里有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蓝蓝的天空下辽阔的大草原,有成群的羚羊和牦牛。
二、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1、听赏歌曲。
2、介绍“日喀则”
师:日喀则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藏语意思是“土质最好的庄园”。
3、读歌词。
师:请大家轻声的读一读歌词,看看有什么疑问。
(指名)。
总结:去掉衬词啊,就不活泼了,很平淡。所以衬词虽然与歌曲没有多大的关联,但是它可以更好的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藏族民歌的特点之一就是大量的使用衬词。
4、复听歌曲。
师:我们一起听一听,再体会一下。听的时候,王老师想考考大家,看谁能听出它的基本节奏。
5、节奏练习。
师:谁听出它的基本节奏了?
(指名)。
师:你拍的真准,王老师这里有一个双响筒,你能不能用它来敲出这个节奏,试一试。
师:还有谁愿意试试(指名)。
师:真棒,你们带着大家拍一拍,其他同学边读边拍手。
6、唱谱。
(1)分别练习高、低声部。
师:大家的节奏感都非常好,下面请随着老师的琴声一起唱一唱歌谱。
第一遍:随琴在心里唱。(慢速)。
第二遍:随琴轻声唱。(慢速)。
第三遍:随琴放声唱。(原速)。
(2)练习。
13—2|1———||。
65—6|3———||。
a、分别练习高低声部。
b、教师唱高声部,学生唱低声部。
c、学生唱高声部,教师唱低声部。
d、女生高声部,男生低声部。
二部合唱:
a、听第一遍:要求听两个声部的整体效果。
师:唱的真棒,仔细听老师的伴奏,我把两个声部合起来了。b、听第二遍:要求听自己的声部,并在心里跟唱。
c、轻声唱各自声部。
(3)练习。
33216165|353211‖。
11216165|321611‖。
师:大家的音准真好,敢跟我接唱吗?就是我唱一句,你接下一句。比如…。
分别练习高低声部。
二部合唱:
a、听第一遍:要求听两个声部的整体效果。
师:唱的真棒,仔细听老师的伴奏,我把两个声部合起来了。b、听第二遍:要求听自己的声部,并在心里跟唱。
c、轻声唱各自声部。
(4)完整唱谱。
7、听音乐装歌词。
师:轻声的跟着老师的琴声把歌词唱出来。
8、歌曲处理。
生:……。
师:让我们用最快乐的心情,最美的歌声一起为日美丽的日喀则歌唱吧!
完整原速唱。
师:你们学的真快,有的同学不仅唱的好,表情也很生动,真是在尽情的歌唱。
三、歌舞结合。
1、学习舞蹈动作。
师:有谁会跳藏族舞吗?上台来跳一跳。我们一起学学好吗?
(1)弦子。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讲解动作要领:膝盖屈伸,身体起伏,手脚同向。
(2)踢踏。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歌舞结合。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现在我们随着音乐自己来编一段舞蹈好吗?
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展示。
四、拓展。
1、欣赏〈家乡〉。
师:今天大家的表现棒极了,接下来我们休息一下,欣赏一首歌曲,边听边思考:它与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2、讨论交流。
3、总结。
师:同样是歌唱日喀则的歌曲,同样使用了大量的衬词,却因为不同的旋律,不同的速度,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让我们在歌声中一起告别西藏,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大家!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十一
1、让学生通过演唱歌曲,感受音乐风趣幽默的表现方式同时感受音乐中表现的蛤蟆和青蛙的动物形象。
2、感受音乐要素中音色、力度的变化塑造的形象生动的音乐形象。并了解蛤蟆和青蛙的区别,增强科普知识,引导学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1,正确掌握歌曲中出现弱起节奏和音乐中出现的节奏难点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音乐中表现的不同的力度、音色塑造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3,感受歌曲风趣幽默的特点。
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出现的节奏和旋律难点2,体会音乐要素中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塑造的不同的音乐形象。学习体验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不同作用。
(一)导入新课:
生:好玩生2:风趣生3幽默
师:节奏呢?
师总:这首一首节奏欢快而且风趣幽默的歌曲。故事的主人是?
生:癞蛤蟆和小青蛙
(二)师跟伴奏读节奏
师:癞蛤蟆小青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你仔细听。
生:癞蛤蟆错把小青蛙当成她的爸爸,小青蛙错把癞蛤蟆当成她的宝宝。
师:这是一个发生在癞蛤蟆爸爸和小青蛙宝宝之间的故事。讲的是池塘里的一只癞蛤蟆和一只小青蛙一个晴朗的夏夜里出来散步,由于天太黑距离太远看不清楚,癞蛤蟆就把小青蛙错认为她的娃娃,小青蛙把癞蛤蟆当成她的爸爸。两只小动物越走越近,走到月光下一看,原来这是一场误会。
(三)生学习节奏,完整读一遍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有节奏的讲一讲这个故事。同学们在讲的时候注意声音的强弱对比要明显。请你模仿老师的声音和语气。
完整读第二遍:
师:同学们读的很认真,强弱对比也非常明显。如果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能够像乒乓球一样弹跳起来会更好。
难点节奏教唱:
师:大家觉得哪句歌词较难?大家在读的时候要找准强拍,同时把每个字说的轻巧有弹性。
复听歌曲:
师:同学们的故事讲得非常生动。老师都被你们打动了。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歌曲听听这首歌曲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可以边听边用拍手的方式给歌曲伴奏。
生:加入了对白
学习念白节奏
师:这种念白在歌曲中我们经常遇到,哪位同学能给老师读一读?
再次聆听:
师:这首歌曲有唱有说,说唱结合,非常热闹。癞蛤蟆和小青蛙的声音好像有点不同,请同学们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边听边小声跟唱歌曲。
生:癞蛤蟆爸爸的声音粗
生:小青蛙宝宝的声音细
师:癞蛤蟆爸爸声音浑厚圆润小青蛙宝宝的声音清脆明亮
学习声音对比:
师:请你跟着老师来模仿癞蛤蟆爸爸浑厚的声音和小青蛙宝宝明亮的声音。
跟琴完整学唱第一遍: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学唱,老师唱一句,同学们跟唱一句。注意唱出声音的强弱对比。
跟琴第二遍:
西边有只癞蛤蟆,东边有只小青蛙
对比聆听两句旋律的高低(教师画两条旋律线)
师:同学们请你听一听癞蛤蟆的声音高还是小青蛙的声音高?
西边有只癞蛤蟆,东边有只小青蛙
癞蛤蟆瞪着小青蛙,哎,他好像我娃娃。
师:同学们在唱的时候要用说话的声音,如果同学们的声音能再轻巧一点那就更好了,我们试试好吗?听一听哪位同学能够唱出轻巧有弹性的声音。
跟伴奏唱第三遍:
师:请你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跟琴唱第四遍处理力度记号:
生:怀疑
教师对比演唱
师:老师这样唱行不行?为什么?
生:太肯定了,
师:那我们应该唱的弱一点,但是不能太弱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师:同学们注意癞蛤蟆和小青蛙的怀疑的声音。
两个跳到月光下把那眼睛眨一眨哎,他不是我娃娃,咦他不是我爸爸
师:癞蛤蟆和小青蛙这次看清楚了吗?看的很清楚了,这一次是怀疑还是肯定?
生:肯定
师:肯定的声音应该怎样演唱?
师演唱
师:老师这样行不行?
生:行
师:同学们也来试一试。
跟伴奏完整唱第五遍:
师:同学们让我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的演唱歌曲,唱的时候注意我们应该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同时注意歌曲中那个地方应该用怀疑的声音,哪个地方应该用肯定的语气。
第六遍完整聆听跟唱歌曲:
师:老师在唱的时候表现出癞蛤蟆爸爸浑厚圆润的声音,小青蛙宝宝清脆明亮的声音。同时还要注意那个地方是肯定的语气,那个地方是怀疑的语气。
分角色演唱歌曲跟原唱:
师:老师就把同学们分成两组,一组同学扮演癞蛤蟆爸爸,一组同学扮演小青蛙宝宝。
师:老师听到了一只音色浑厚,而且身体臃肿,不善于跳跃的癞蛤蟆爸爸,同时我也听到了一只音色明亮,声音清脆,善于跳跃而且有调皮的小青蛙宝宝。
拓展延伸:
师:他们对我们有什么益处吗?
科学家研究发现,青蛙能造福人类,因为它们的外皮含有对付疾病的化合物,包括抗菌和抗病毒物质,从青蛙皮提炼出的药物‘几乎是无限的’,‘青蛙可提供大量的新药’,它们俨然是‘随街跳着的药房’。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动物。它全身都是宝!蟾酥、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珍贵药材,可治疗多种难治之症。
生:工业、农业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臭氧层变薄,紫外线辐射量上升,将使两栖动物的卵无法孵化为幼体,而农药和激素的大量使用导致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两栖动物出现变异和畸形,致使物种逐渐衰落。
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动物呢?
生:坚决不能捕杀
生:减少污染
师:怎么样保护我们这些小动物吗?
生:减少捕杀保护环境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小动物,争做环保小卫士吧。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十二
1、了解、接受多元音乐文化,开阔学生视野。
2、通过中外爵士乐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体验爵士乐音乐的风格特征。
3、激发学生练习爵士乐的兴趣,为进一步欣赏和表演爵士乐打下基础。
爵士乐的风格特征。
爵士乐节奏练习。
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二、导入——对比欣赏歌曲《茉莉花》——引出“爵士乐”。
三、新课:
1、请大家谈谈对“爵士乐”的印象。
2、教师简介爵士乐的起源,解释“布鲁斯”和“拉格泰姆。”
3、常见爵士乐器的简介。
4、欣赏《南部之子》。
注意:
a乐器演奏部分以什么乐器为主奏?(引出迪克西兰爵士乐)。
b伴奏部分强弱有什么规律(打破传统强弱规律)。
5、欣赏《不知为何》,注意乐曲是否容易唱?(引出连续切分)。
6、爵士乐的风格特征归纳。
7、学生用电子琴弹奏音乐片段,体会爵士乐风格。
8、学生分声部练习与多声部练习节奏。
9、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10、学生即兴表演舞蹈或律动。
四、爵士乐的价值及影响。
五、小结、下课。
资料:《南部之子》是一首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奏并演唱的爵士音乐。乐曲速度稍快,表达演奏者愉悦的心情。乐曲开始的前半部分和结尾部分是以小号为主的爵士乐队演奏,当中穿插一段演唱。歌词:在南部有位青年人,英俊潇洒,平时穿着打扮犹如国王一般,是当地女性崇拜的偶像。青年人热爱音乐,把音乐视为生命。人们都把他称为“南部之子”。
《不知为何》是一收由诺拉·琼斯演唱的爵士音乐。在以钢琴和大提琴为主的爵士乐队伴奏下,歌声徐缓、缠绵,曲调松弛、怡然、略带忧伤。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民谣的清新韵律。诺拉·琼斯的演唱音色优美、清新亮丽。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1901-1971)著名的美国黑人爵士音乐家,被称为“爵士乐之父”。表演热情洋溢、诙谐机智。
诺拉·琼斯(1979――)具有“爵士公主”之称,她的演唱融合了爵士音乐、乡村音乐、流行音乐等多种音乐风格。演唱专集《不知何故》曾在2003年第45届格莱美大奖上获8项提名,并获年度唱片、年度最佳单曲、年度最佳新人、最佳流行女歌手、最佳流行乐演唱专集、最佳非古典录音工程专集、年度古典制作人8项大奖。她史无前列地夺得了格莱美所有的四项最重要的奖项。
爵士乐(jazz)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黑人音乐,后来传入城市风靡美国,并成为世界性的流行音乐。爵士乐是美国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音乐。独特的音乐语言、极具个性的灵活的音乐演奏,时而低沉忧伤,如泣如诉;时而强劲高亢,激动奔放,给人深刻的精神体验和心灵的喜悦。
爵士音乐来源于布鲁斯。布鲁斯是17――18世纪,黑奴怀念故乡和亲人,常常唱一种哀歌表达他们痛苦的心声,由于蓝色在美国被看作是忧郁的色彩,这种悲哀的歌曲,统称布鲁斯。
拉格泰姆钢琴音乐是爵士乐的另一个起源。它从非洲民间音乐发展而成。音乐带有幽默、欢乐、活泼的情趣。乔普林被人们誉为“拉格泰姆之王”。
迪克西兰爵士乐始于20世纪初,它吸收了“布鲁斯”音乐和“拉格泰姆”音乐的成分,形成一种由小号领奏的小乐队即兴演奏特色。最著名的代表就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自由爵士乐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不同于以往爵士乐,在和声、旋律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可以自由、大胆、随心所欲地发挥。它强调音乐本身的强度与张力,加入大量的不协和音,把非洲、印度、日本及阿拉伯等不同音乐融合到一起,采用印度的西塔尔琴、塔部拉双鼓、扩音“拇指钢琴”,以及大量的电子音响设备和打击乐器。它一出现,就受到广大爵士音乐家和爵士迷的喜爱。自由爵士乐队20世纪爵士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爵士乐在我国的历史。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曾出现过相当规模的爵士乐演出和一些颇具水准的爵士乐音乐家。那时主要是为舞厅伴舞。80年代末以来,爵士乐在中国复兴,并赢得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十三
1、以明亮、圆润而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生机勃勃的情绪。
2、初步感受二声部,并唱一唱。
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初步感受二声部。
1、以轻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唱准波音、下滑音,把握休止符时值。
课件、电子琴、梦想卡。
一、导入。
师:彩虹,人人都见过。谁来说说彩虹?它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说。(像桥,有七种颜色……)。
师:听了你们有声有色的描述,我仿佛在自己的眼前又看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是的,雨后的七色彩虹,是那样的美丽、生动,令人赞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七色光之歌》。
(板书:七色光之歌)。
二、学习歌曲《七色光之歌》。
1、初听歌曲。
师:说说这首歌的情绪。
生:欢快、活泼。
2、学习第一声部旋律。
(1)师范唱,生轻声跟唱。
(2)观看视频,学唱歌曲第一声部。
师:找出难唱的地方、特殊符号、解决的办法。(波音、下滑音等)。
(3)全体同学完整演唱第一声部旋律。
3、学习第二声部旋律。
(1)师范唱第二声部旋律。
(2)师教唱第二声部,生仔细学唱。
(3)完整演唱第二声部旋律。
4、演唱全曲。
(1)播放歌曲,请学生完整听一遍。
(2)师用电子琴,教唱歌曲。
(3)解决难点。
(4)齐唱。
师:多美的七色光,多美的七彩世界,那我们就一起带着快乐,带着希望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吧!
(5)老师唱领唱,学生唱其他部分,师生合作。
三、课堂拓展。
(1)师:唱得真好!在这么美丽的七色光的照耀下,我相信你们的七彩梦会更美,孩子们,拿出课前准备的梦想卡,在梦想卡上写出你们的七彩梦想吧!
生写。
(2)师:虽然不知道你们的七彩梦是什么?但是我相信你们的七彩梦一定会很美。让七彩桥带着我们的七彩梦走向未来吧!
(3)师生共舞。
师:我一起唱起来,舞起来吧!(播放音乐《七色光之歌》)。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仿佛看到了多年后的你们,正用你们的勤劳和智慧编制七彩的世界,我相信你们编制的世界一定会像七色光一样美丽!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十四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多元文化,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在对音乐作品的比较聆听中,引到学生自主探究,认识并了解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器乐作品和这些作品中反映出的一种“曲风文雅、意境高雅”的品质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通过《流水》的欣赏,通过伯牙、钟子期的感人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古琴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瑰宝——古琴的热爱。
感受、体验古琴曲的深邃意境。
1、用聆听、讲解、感受、思考、讨论、体验、探究等方法组织教学。
2、通过讲故事、拨动皮筋引领学生探古寻音和引发学生产生赏乐臆想3、古琴知识和乐曲意境的了解和理解,通过各种不同层次的提问,启发学生自己探索。
一、闭目静神创心境。
导入:为更好的进入本堂课的欣赏,现在请同学们闭目静神片刻。
二、古韵声声续心境绵情源。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继续闭目静心聆听一段音乐,想想音乐会带给你怎样的心境?(注: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
师:那同学们想过你为何有如此心境呢?(注:问题设坎打下伏笔)。
生:(注:此环节因不同的班级会出现不同的反应,但大多班级的同学会产生茫然无语的境地)。
生:古琴音乐;古筝音乐(注:因知识不一,会出现音色辨别的争议)说明:此环节如学生们出现音色辨别的争议,可适时加入简述古琴与古筝的基本区别。(注:此环节学生传发介绍古琴乐器的相关资料。目的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通过聆听古琴曲引发了很多美妙的心境,与此同时又让我们产生了无语的感觉,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古琴音乐来领悟其深邃的意境。(注:出示课题)。
三、故事反倒设悬疑,问题引入思因由。
(设计意图:高山流水“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对此故事情节有所了解和耳闻,但故事背后蕴涵的古琴曲大音希声之境界所带来的曲高和寡却让学生耐人寻味,此环节通过悬疑问由引领学生探古寻音)。
(注:此环节请学科代表分发与古琴相关的故事资料)问题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学生感悟到:
生:(同学们会意一笑,满怀期待)。
四、皮筋调动心鸣,引发赏乐臆想。
(意图说明:古琴曲意韵深邃、曲高和寡,对于现代初中生在欣赏时难免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通过随琴曲拨动牛皮筋的手段来促使学生与古琴音弦达到共振的效果,以此来引发学生产生赏乐臆想)。
生:畅所欲言。
五、问题拓展深入,赏乐探古寻音。
师:刚才同学们对古琴曲《流水》有如此奇妙之感受,想过它通过什么手段或手法来演绎如此神韵的吗?那么接下来,我们结合课本:“拓展与探究”中第1、2题中所提出的问题来进一步深入探知感寻古琴曲《流水》带给我们的神韵。
师: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介绍古琴音色及演奏技法的视频,想想古琴曲《流水》中是如何运用琴音及演奏手法来表现其深远意境的?(注:投影板书:一、古琴音色之特点二、古琴常用演奏技法)。
生:(注:问题提出,同学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
在这次聆听时请同学们带着水的流动和心的灵动继续闭目静心聆听琴曲《流水》,再入佳境探古寻音(注释:此环节老师出示若干装有水的盆或桶,引导学生把手置于水中随琴韵在水中游动)。
(意图说明:古琴曲《流水》乃表现流水之形态,意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来抒发对大自然壮丽的赞颂。此环节在前面同学们用皮筋与琴音产生共振带来的神韵中,再通过俱像的水来引发琴音(鼓琴者)与心灵(赏乐者)的碰撞,那岂止是课堂的升华更是古韵的回荡)。
师:有了水的流动和心的灵动,你已经有“弦外之音”了吗?
生:畅所欲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十五
“让幼儿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本次活动中,基于幼儿对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已有经验,创设游戏情境,幼儿扮演小羊,教师扮演村长、沸羊羊、灰太狼、红太郎等角色,以表演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从而让幼儿在有趣游戏情境中学唱儿歌,真正贯彻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思想。
1、初步学唱歌曲,学习用简单可爱的动作记住歌词。
2、能够通过音乐游戏掌握歌曲旋律。
3、积极参与歌唱表演活动并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1、毛巾叠成的羊角帽幼儿每人一顶。
2、灰太狼、红太郎头饰,披风。
3、教师自制小草。
1、情境导入
2、学唱儿歌
(1)创设故事情境:灰太狼经常进攻羊村,吃了我们好多只小羊,所以村长要交给小羊们进攻的本领。
(2)钢琴弹奏儿歌,沸羊羊和村长边唱儿歌边向幼儿表演儿歌。
(3)幼儿学念儿歌2遍,然后再跟着钢琴学唱儿歌2遍。
(4)请几名幼儿边唱儿歌边和村长进行比赛、表演。
3、游戏巩固
(1)电话铃声响起,灰太狼要来进攻羊村了,请勇敢的小羊用我们进攻的本领顶走灰太狼。幼儿站成一排,边唱儿歌,边把灰太狼顶走。
(2)电话铃声再次响起,灰太狼和红太郎都来进攻羊村了,请所有的幼儿一起边唱儿歌边用进攻的本领顶走灰太狼和红太郎。
(3)大家齐心协力赶走了灰太狼和红太郎,取得胜利。
(4)回羊村庆祝,游戏结束。
反思
这是一节有趣的音乐游戏,以游戏表演的形式极大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幼儿不仅在生动形象的游戏情境中学会了儿歌,也体验了游戏的乐趣。本次活动设计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教师幼儿在顶走灰太狼和红太郎时应引导幼儿学唱歌曲后,再进行进攻,在游戏中再次巩固歌曲。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十六
2、能够通过聆听不同表现形式的摇篮曲,悟出摇篮曲这种体裁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共性,受到美的熏陶。
3、能够从体验摇篮曲情感的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爱伟大与无私,并懂得用实际行动去珍惜。
感受音乐的情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尤其是八度大跳的部分。
一、导入。
1、展示一组宝宝熟睡的图片,背景音乐为勃拉姆斯《摇篮曲》,创设优美的意境。
2、学生谈听后感受。
二、主题呈现。
1、显示标题“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2、作者背景介绍。
(1)学生介绍勃拉姆斯生平;。
(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三、走进音乐。
2、教唱。
(1)感受三拍子的强弱;。
(2)教唱谱(讲解弱起、休止、装饰音);。
(3)带着情感,用“u”模唱旋律;。
(4)填歌词;。
(5)处理情感;。
(6)集体完整的演唱。
四、聆听与感受不同表演形式的摇篮曲。
五、感悟。
2、陈述这张图片背后的.真实故事。
这是发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真实故事,灾难来临的那一刻,母亲双膝跪地,身体匍匐着,她用瘦弱的背脊挡住了轰然塌下的房屋,为孩子撑起一片生的天地。孩子被救出来的时候,毫发未伤,甜甜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在场所有人感到温暖。在包裹他的被子里,我们发现了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未发出去的信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得,我爱你!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十七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利用百度搜索唐代诗人王维及《送元二使安西》。
(2)利用百度搜索古代乐器图片:编钟古琴古筝埙等。
《阳关三叠》。
教室前方投影背景幻灯。
这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写的琴歌,编入教材第三单元―悠远古风。这首诗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广为流传,并收入《伊州大曲》作为第三段,后又被谱为古曲,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这首歌抒发了诗人送友人塞外服役时的离愁别绪,长久被人们传唱。原曲是无声调式,每段后半部分出现了商、羽调式交替。八度跳音程,切分节奏的使用表现了激昂难平的情绪。古朴深沉,略带伤感的旋律,将友人离别时难舍难分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演唱本曲时应注意速度、对符点音符、八大跳音程、节奏切分等处以及十六分音符时值的掌握注意引导提示,这对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情感十分重要。
(一)、知识与技能。
1、感受、体验《阳关三叠》的音乐情绪。
2、熟练掌握《阳关三叠》的主题旋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赏,引导学生分析歌曲背景,了解“三叠”的含义。
2、以实践、创编等活动形式表现音乐,自己创设情景剧,展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阳关三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感受音乐形象,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1、思考、分析《阳关三叠》中特定人物形象,体会作品中特定情绪。
2“遄行、遄行”八度的大跳,和附点节奏的准确。
:借助百度收索引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听、看、品、赏、唱,全面理解这首歌,乃至有感情地演唱。
1、多媒体网络电脑室。
2、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系统。
1、导入:
播放视频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段,以《滚滚长江东逝水》的片头曲引入本课。
教师在学生看完视频后可以提问学生,所看内容反映我国什么时代的人物,比组织讨论三国演义里的主要人物。
(1)你知道三国演义里有哪些主要人物?你最喜欢谁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完毕教师引入下一问题。
(2)你知道这首歌是谁写的词,谁谱的曲?
教师简介词作者杨慎,曲作者谷建芬。
听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提示学生思考问题。
(1)感受歌曲音乐情绪,分析音乐形象。
(2)联系歌曲和电视剧,谈谈这首歌对电视剧主体表现有何作用?
(3)你能说出《三国演义》中哪些片段或故事。
学生:空城计七擒孟获三英战吕布群英会赤壁之战望梅止渴桃园三结义等等。
教师由《空城计》中诸葛亮抚琴片段引出对我国古代乐器―古琴的介绍和《梅花三弄》的欣赏。
播放视频京剧《空城计》,提示学生注意诸葛亮所弹奏的琴有什么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古琴。
听一遍古琴曲《高山流水》。
2、教唱《阳关三叠》。
(1)听赏歌曲。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如下:
这是一首描写古人送别朋友到边外服兵役分别时场景的歌曲。歌曲的情绪:深沉、惆怅、忧郁。
引导学生看已经搜索的《阳关三叠》。
师:启发学生,《阳关三叠》的歌词用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描写了王维送好朋友元二到安西服兵役的情景。目前我们所见的是一首琴歌,琴歌是随古琴边弹奏边吟唱的歌曲。哪位同学了解古琴或见过古琴?(引导学生看课件)古琴:请看古琴,它是一种七弦琴在中国已经流行了三千多年,从古到今,独一无二,常流行于文人雅士之中。除了古琴大家还知道古时候那些乐器?(再看课件展示)编钟、埙等。现在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古琴演奏的《阳关三叠》,感受古琴的音色。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古琴特色:高雅、含蓄、悠远、情意绵绵。
教师小结后换入下一环节,今天我们的人无不仅仅是听、看、赏我们还要学唱这首歌曲。
(2)老师范唱《阳关三叠》。
(3)教唱《阳关三叠》主旋律。
师:这首歌曲有个特点,请大家看旋律,发现什么了吗?(生答)对,不唱的旋律部分加了括号,这叫间奏。间奏是歌曲不可缺少的部分。
注重附点八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注意解决难点“遄行、遄行”的八度大跳和切分音节奏。
(3)学生齐唱《阳关三叠》,注意乐句的呼吸和速度。
教师在纠正学生演唱的问题后,进一步提出要求:
a.唱准附点音符、八大跳音程、切分节奏以及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b.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情感。
学生再唱,可以变换形式让学生演唱,比如,分组、独唱等等。
4、听赏合唱曲《阳关三叠》。
3、拓展与延伸:
这首歌唱的友情,要求学生用情景剧、送别诗词收集以及集体在黑板上作画的形式表现歌曲。分组完成,第一组准备情景剧:一人扮演诗人,一人扮演友人、一人扮演吹箫者,一人扮演抚琴者,一人扮演店小二,一人扮演城门监守,几个人扮演吃酒人。第二组集体合作在黑板上作画画面应弄清季节,杨柳依依、春分和煦等。第三组收集送别的诗句,并推举代表准备配乐朗诵。
四、评价与总结。
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呢?你觉得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怎么样呢?(生自评、互评)。
下面让我们在古琴曲《阳关三叠》的音乐声中,感受着古人的送别之情,结束我们这节课的学习。
播放《阳关三叠》音乐。
请学生代表用自己的语言,根据本课所学,结合自己的表现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及感受。
优点,我觉得是在有限的45分钟里,让学生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心灵震撼,走进古曲《阳关三叠》的魅力,体验情感之旅,很好的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互动演绎也很到位,由布置下去查资料,到课堂上的反馈整合,资源共享,学生们做的都很好,很积极。
不足的地方,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情感没能得到恰当表达,感受不到歌唱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十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甜美的声音用充满爱的情感演唱《乘着歌声的翅膀》。
【过程与方法】参与欣赏合唱感受艺术歌曲带来的美感,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知识与技能】学会运用简单的音乐语言评价作品。
【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通过欣赏认识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
德国艺术家的作品和相关的资料、录音机、电子琴。
1.播放童话故事《白雪公主》。
提问:
(1)《白雪公主》出自哪部童话集?作者是谁?哪个国家的?
(2)同学们都知道德国有哪些的艺术家和诗人?
(黑格尔、马克思、歌德、贝多芬、海涅、门德尔松……)。
2.词曲作者简介。
海涅:德国的诗人,他一生写有三千多首诗句,有一千多首被作曲家谱写成了曲子。
门德尔松: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4岁从母学习钢琴;8岁学习作曲;9岁登台演奏钢琴;17岁发表作品《仲夏夜之梦》已属作品。1834年他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时,他阅读了海涅的抒情诗,灵感突现,迅速写下了这首被世人广泛传唱的名曲《乘着歌声的翅膀》。
1.配乐朗诵,强化歌词。
播放由双簧管演奏的《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2.教师示范,感受节拍。
(播放歌曲的'伴奏,教师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歌曲的歌词其实是一首抒情小诗,出自诗人海涅之手,而生性浪漫的音乐家门德尔松则为它谱上旋律,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美妙的歌曲吧!
3.分步学唱。
(1)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用lu轻声模唱.教师要随时提示学生注意用演唱《回声》时的头声感觉。
(2)学生控制音量。用lu模唱。
(3)学生轻声随琴唱曲谱,教师可轻声附和,同时用手在空中划出旋律线,尤其注意几个音程跨度较大的地方(5到低音7;低音5到3)。如发现音准问题要及时纠正(第一和第二乐句的音均属大跳),可以采取分组模唱音程或手势的方法强化概念(在和三度音程中逐步递减过渡音或手势提示音高变化)。
(4)学生熟练后,再次演唱曲谱。
此时要引导学生进行乐句比较,找出规律。尤其是起音和乐句结尾的特点(出示谱例幻灯片)。可以起到降低难度,同时训练学生观察力的作用。
(5)学生随琴轻声演唱歌词。教师随时注意纠正。
在歌词演唱中,一定要让学生认真感受词意,同时注意美声唱法的咬字位置。
(6)学生随琴控制音量变化演唱。音量的变化正是与旋律的起伏、拍子的强弱完关结合。
师:这首歌的弱起小节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提示学生划三角感受六八拍的起伏感,同时在第五拍吸气策六拍进入)。
看看哪几个乐句存在弱起小节?我们的气息、呼吸该怎么控翻呢?我们来试一试。
(7)学生控制气息,注意弱起处的换气。练习演唱几个有代表性的乐句(第一乐句为例)。
(8)学生常握正确的换气方法,演唱全曲。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中最有韵味的地方是哪里?该怎样演唱才能唱出歌曲的韵味来(学生自由提出自己见解。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等表现要素的变化来演唱。)。
师:在这首歌中,我最喜欢的是几处倚音的运用。(教师演唱带有倚音与不带有倚音的歌曲,学生对比效果,感受歌曲中借音的润色作用,并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练习演唱。)。
(9)学生完整、有感情地演喝全曲。
师:关于这首歌我找到了几个不同的版本。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师:怎么样,这首歌虽然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歌曲的意境依然没变,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能不能用几个动作来表现一下这首歌带给你的感觉?我来播放音乐,大家可以随着音乐、跟若感觉自由地做动作。你可以独舞,也可以邀请其他同学与你共舞。
(反复播放歌曲范唱,教师带领学生用动作体脸6/8拍的摇摇感。结束后,教师揭示歌曲的节拍——6/8。)。
1.欣赏《致音乐》。
(1)播放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分析歌曲的结构。
(2)作曲家生平及代表作品。
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舒伯特的许多作品已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他的b小调《未完成交响曲》、《第八交响曲》、《鳟鱼五重奏》等器乐曲,至今仍是世界音乐舞台上经常演出的曲目。然而,最能代表舒伯特艺术的还是他的六百余首歌曲,对于后人的影响也,被称为“歌曲”。最的歌曲有:《摇篮曲》、《小夜曲》、《圣母颂》、《魔王》、《野玫瑰》、《鳟鱼》,以及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
(3)再次听录音,哼唱歌曲,记熟主旋律。
2.参与表现,课外延展——回归生活。
师:同学们的歌声太美了。我听得如痴如醉,能够听到你们这样的歌声让我觉得生活是如此类好!这首歌让我们在歌声中飞到了梦中的乐园,现在,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将你心中最向往的地方、最美好的愿望写下来,把歌声中的美凝固在纸上,做成风筝,放飞天空!
播放歌曲,学生在事先准备的白纸风筝上作画。
师:同学们,让我们将共好的愿望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向天空吧!
音乐微课教学设计篇十九
1、在音乐活动中,能对大自然产生浓厚兴趣,感受自然与生活的美好。
2、在演唱歌曲《郊游》、《云》、《旅行之歌》时能较准确地表现出二四拍、三四拍、四四拍等节拍的特点。能背唱歌曲《云》,能较流利地用唱名分句模唱该曲的歌谱。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导入新课:讲一讲《樱桃小丸子》中郊游的故事。
四、新授歌曲。
1、听录音范唱,跟节奏饶教室一圈。
2、听录音范唱,启发学生讲述外出旅游、踏青的见闻。
3、听录音范唱,倾听歌曲中那些部分是相同的,并用彩色笔标出来。
4、轻声哼唱歌曲。
5、听老师唱,体会歌曲中不同段落的情绪(第一、三段用非连音唱法,绘景的第二段则用连音唱法)。
6、分组表演唱。
7、用打击乐器伴奏。
五、欣赏歌曲《秋虫音乐会》。
1、整体欣赏,讲讲音乐会中都有哪些昆虫参加。
2、跟音乐动一动。
六、我的创造:秋虫音乐会。
2、想象自己是个“小小指挥家”,边听音乐边做指挥动作(在音乐的力度、速度发生变化时,指挥动作也要做相应改变)。
3、说一说夏末初秋能听到哪些昆虫的叫声,并模仿。
七、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