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读后感大全(13篇)
读后感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还有助于深化对人生、社会、自我等问题的思考。写读后感时,要注重细节和具体的例子,用事实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几篇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在这些范文中,作者们通过自己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观点,向我们展示了对不同书籍的理解和感悟。阅读这些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扩展思维,从不同角度看待和思考书中的故事和主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精彩的读后感吧!
觉醒读后感篇一
读完《觉醒年代》就像在读历史,“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的感觉出现在我面前,书中太多的人物一出场便让我肃然起敬,根本分不清到底谁是主角。书中的革命人物有故事,有启蒙,有思想,有现实,有理想,有情怀,有教育。他们的爱国情怀深深的触动了我:我个人觉得《觉醒年代》这本书的革命人物——蔡元培,堪称一代国土的灵魂人物,北大之校长非他莫属!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就是那些先哲的革命老师们的存在:如文学巨匠——鲁迅,扛起”科学民主“的大旗;一呼百应的《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还有敢为人民发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钊;一直到后来聚集了胡适、刘半农、辜鸿铭、刘师培、徐悲鸿等这些学术权威性人才。
通过《觉醒年代》的阅读,让我认知了历史,懂得了革命者们在那种危机重重、坎坷不平的的历史环境中,还依然拼接着自己的革命信仰、爱国热情、学问和思想,为了新中国一路冲锋,不怕牺牲。如今生活在新时代的中国里,没有了流血、没有了压迫、我们要时刻劳记这些先辈们给我们换来的好生活,更加的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觉醒读后感篇二
从孩子降生的那一刻起,父母的角色仿佛自然而然确立起来了。这样的水到渠成自然掩饰了我们身在此山无知懵懂的状态。我们养育孩子的态度和方式大多来自于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当我面临孩子的很多问题无法解决甚至激化时,我很感激与《父母的觉醒》这本书的相遇。
面对青春期的男孩我是忐忑的,《父母的觉醒》让我看到这忐忑就来自于自己的自负感、控制欲和焦虑。我在内心没有认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精神个体,我极其想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强加于他,希望孩子的思想和行为符合我的构想。
在读书会每周所读的内容不多,但我们在老师的指引下,同伴的讨论中对其中内容有更多的感受和认识,并从中获益。逐渐的我在孩子起床、睡觉、吃饭、穿衣、交友、言谈......,更甚于上卫生间、剪指甲洗澡这些大大小小零零种种的事中都能够看到自己的自负感控制欲。当然最严重的杀伤力最大的自负感是在孩子的学习上。哦,崩溃!我竟然是这样的妈妈!一天中这样的次数太多,我就不得不一次次翻阅这本书,让它帮我平复内心的暗流涌动翻江倒海,并从中获取继续觉醒的力量。
此刻的我希望自己能洋洋洒洒写出上千字的文章。我知道这也是孩子写作时我对他的期待。这期待让我看不到当下的孩子,他的优点和他的真实感受被忽略了。此刻的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努力和局限,对“接纳孩子的程度同接纳自己的程度成正比。”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接纳现在的自己和孩子,我们会在觉醒的状态下,相处的过程中一起收获成长的幸福。感谢《父母的觉醒》!感谢段老师提供家长成长的平台!感谢卫老师的指引!感谢一起陪伴的伙伴们!
觉醒读后感篇三
当我看着自己书架上成排的书时,再看我手中的这本《认知觉醒》,心中无限感慨,书不在多一本足矣。
我把和《认知觉醒》的相遇当成是自己的一次缘分,在此时此刻遇到它遇到作者,对我来说是种拯救。他拯救了一个内心渴望成长、提高自己却陷入知识的汪洋之中不堪重负,那个小脸蜡黄奔波各个课场的我。
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触动学习法,无论是看书还是学习还是反思,都要从最触动自己的那个点出发,然后去行动,最后去改变自己,让改变当下发生。
当我看书的时候,从最触动自己的点开始,一本书我不需要全部读完,我过去为什么焦虑?因为自己拿到一本书就想从头读到尾,书里的点太多,自己很想全记住,但是又做不到,因此我很焦虑。
看完整本书后,我坐下来开始思考我自己,我为什么要看书?我看书的目的是什么?没错,我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我想让自己变的更强大,但是此时此刻的我有那个能力将所有的点吸收并做到吗?当然不能,我此时的水平是固定的,我没有那么大的能力能将它们看到并附身上体。世间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是循序渐进的,人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凡事要慢慢来。
同时,不是所有的点也适合自己,而往往是最触动自己的那个点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当下,凡是能想起的就是缘分,那就从最触动自己的那个点开始吧。
读书关键的不是做思维导图也不是搭建知识树,而是从自己最触动的那个点,让自己行动起来,最后让自己改变起来。
同理我在听课时也会这么思考,有时一节课有1―2个小时,有的更长有的稍短,我不再要求自己一定要将课中的点全记住,我只取最感动自己的那一个点就好,然后在生活中去实践并让自己的生活发生改变。
再说反思日记,每天的日子似流水,我也要将触动自己的那一个点用反思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记录触动自己产生情绪的背后事情发生的过程,思考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为什么自己会激动、高兴、悲伤、情绪冲动等各种情绪,找出来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改进措施或者总结出来一个可以为自己用的知识点。
找到最触动自己的那个点,触动自己的那个点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点,再结合在舒适圈边缘练习,让自己在这一个点上持续行动,最后让自己发生改变,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认知,最后实现自己的认知觉醒。
带着这样的认知,我已经开始上路,我开始用触动法看书,比如本书,我找到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自己开始用起来,我用书中的“工”型清单法开始给自己一天的工作学习做计划,我开始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读书内容写出来,比如本篇。我开始记录自己的反思日记,有一天有位朋友在群中赞美我,然后我开始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并深挖自己的情绪变化的原因,并想出解决方案。
我曾经遇到困难第一反应就是退缩,当我想起书中的情绪脑和本能脑,我就笑了,我要理解它们,它们是为了保护我,我不是责备它们而是调用自己的理智脑和它们一起对话,不确定的事情未必是坏事,为什么不去试试,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在等着我呢,去尝试下。
我们不要被事情限定,不要为了做事而做事,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想呢?我不是为别人做事,而是为自己做事。我不是在为老板辛苦工作而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而工作,我不是在看书而是在和作者聊天,我不是看书架而是看看我书架上都有那些朋友。我不是在做这件事而是在游戏,在做自己可以掌控的游戏。
这是我今年遇到的最好的一本书没有之一,在此感谢作者为我们分享他的心路历程和追求认知的经验。作者写的很用心,通过字里行间能感受一股“真”气,这种真实足矣感动所有看过本书的人,书中没有太多的说教,像面对面跟一位兄长在推心置腹的聊天,也像在听一位恩师谆谆教导。所有的遇见皆是缘分,所有的相遇皆机缘,也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为我们出版了这么接地气的一本书,希望它能拯救更多像我这样的人,这也是造福于人类。
我把我的触动点分享出来,你的触动点会是什么呢?请你来认真看看《认知觉醒》,它值得你一读再读。
觉醒读后感篇四
无论是“活在当下”、“寻找真实的自己”还是“你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受的伤害常常会转移到另一段亲密关系中”……事实上,《父母的觉醒》中的很多主要观点在今天看来都早已不算什么新鲜的话题了,更不用说“尊重孩子”和“言传大于身教”等街头大妈都耳熟能详的老生常谈。然而,如果即将成为父母或者已经成为父母的你就此便认为《父母的觉醒》一书毫无用处,匆匆一瞥便打入冷宫,那么我不得不认为这是你和你孩子共同的损失。因为无论是觉醒还是尊重都不是一项简单的、学了立刻就会的技能,而是一段需要长期持续学习、实践的过程,你必须在这段过程中时常学习、反省、思考、反复调整心态才能真的将这些理念真正变成自己的自然而然。
《父母的觉醒》中最重要的道理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即如果不经觉醒,那么你童年时在父母那里受到的伤害会进入你的潜意识,让你失去真实的自己,而后,当你有了孩子,这些伤害又会在你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再现。因为一旦孩子的某些行为不幸触到了你的痛点,你就会不自主地用失控的情绪去伤害孩子,而实际上让你受伤的并非孩子本身,而是你自身潜藏的伤痛。举个例子,如果孩子的拖延症会让你大发雷霆,那么你最好审视一下你自己是不是拖延症患者,如果是,那你要意识到你真正受不了的不是孩子,而是那个你不敢面对的自己,如此,你就应该知道,孩子的拖延症是需要纠正的,但你中立公正地去纠正即可,而不用对着孩子发怒————当然,你还要去纠正自己的拖延症。你发怒只会让孩子受伤,如果孩子成年后也未觉醒,那么这些伤痛就只好一代代蔓延下去。
实际上,潜意识里的伤害不仅会伤害孩子,在此之前,它往往已先行伤害了我们的情侣、配偶,然而,因为孩子的幼小和无助,他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摆布,也更容易受伤。但换个思路想,如果对觉醒认识地够及时,我们其实可以在孩子来临之前,在与情侣、配偶的亲密关系中就开始自己疗伤,因为我们与伴侣来自不同的家庭,如果我们的伤痛点恰好不相同,能通过沟通互补疗愈对方的伤口,那是再好不过的。然而有时情况并非如此,也许宝贝在你觉醒前已降临人世,也许你和对方的伤痛点几乎一致,也许你的配偶已经帮你治愈了一部分心结,然而更深的部分还隐藏在你的心中,直至孩子出世。这时我们就需要借助孩子来为我们疗伤,因为刚刚出世的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们最原初,也最本真,借着这面最纯真的镜子,通过努力觉醒,我们也可以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通过孩子找到真实自己的具体做法有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尊重孩子”,但实际并不一样,“尊重孩子”是我们拿捏着家长的权威,有意识地去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孩子自行发展;而书中“觉醒”是指在精神层面上完全让孩子自由发展,家长只观察和陪伴,却不以权威去指导孩子什么。请不要误解,这里说的自由发展指的是精神层面,如果孩子的具体行为有偏差,那么父母必须及时纠正,比如你的孩子欺负别的孩子,比如偷东西,不按时睡觉等,那你必须立刻马上拿出家长的权威,当即制止。而在面对爱好、专业、信仰及伴侣的选择时,你应当相信孩子的本真,相信他们会选择最好的,不要让他们丢失真实的自己,并通过观察他们找回自己的真实,从而形成父母与子女之间觉醒、良性互动的长幼关系。
实际上,在我看来,对于专业、信仰及伴侣的选择是可以通过从小潜移默化的熏陶来慢慢引导的。你可以在孩子初中的时候就告诉孩子每个专业大致是学什么的,对学习者有哪些要求,以后可以做什么,发展前途在哪儿,如果转方向大致又可以转向哪里,等等。而对于伴侣的选择,他青春期的时候你们就可以多少观察下周围的亲戚朋友,看他们的夫妻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然后告诉孩子为什么他们有些人是非常幸福的,有些人却只能以分道扬镳收场,有些人又是貌合神离,这样孩子到了婚龄至少不会受骗。至于宗教,你当然也可以告诉他它们好的地方与不好的地方,然后让他自己做选择。当然,这些对父母的要求其实蛮高的,作为80后的一代,就我观察,即便是在文化程度相对较好的帝都,绝大部分50后的父母也往往是没有这样的知识层面的。
读《父母的觉醒》的时候,我正处于早孕最难受的时刻,准确地说是无助。先兆流产限制了我所有的行动自由,孕期突然升高的血糖又让我的饮食完全不知如何是好。在最无助的时刻,因为工作原因,老公不能常回家,我只能由母亲照顾,而母亲的各种忽视又让我把当时的无助和潜意识中童年的无助叠加了,心情灰暗到极点。于是,《父母的觉醒》我读得很慢,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在书的前半部分过多地强调了“让孩子依照本真自行发展”,却从未提及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让我在读前半本时产生了不小的疑惑;另一方面,它让我边读边分析梳理了心中的伤痛,虽然我的爱人在我们长达7年的恋爱、5年的婚姻中已经治愈了我很多,但我仍有不少记忆藏在更深层的地方,读书的过程中,它们纷纷浮出水面,让我得以正视,就这样,我的心情也慢慢好了起来。可以说,《父母的觉醒》拯救了我孕期最沮丧的时刻。
其实,80后的一代蛮苦逼的,不仅因为大家常说的房子、工作,也因为我们50后的父母因为时代的缘故留下了很多纯黑色的记忆,可以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价值观是完全扭曲的,而且根本无法改变。于是,我们既要吞下他们已经给我们的各种伤痛,并继续承担他们至今仍在给我们的伤害,又要面对在新的世纪出生的、对我们要求非常高的孩子,于是,我们的心理状态是必须要调整的。于是,《父母的觉醒》一书在出版一年多来被很多朋友大力推崇。在此,我也郑重推荐本书,而且推荐读完保存好,隔一段时间再读一次,这样也许你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觉醒读后感篇五
一直以来都想在如何与孩子相处这个问题上寻找突破口,但越是注意,往往每次都事与愿违。11月17日,园里组织了读书会——《父母的觉醒》,仅仅是刚开始的两章就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原本浮躁的心变得沉静,这是一本有魔力的书!什么是“自负感”?我要在这本书中寻求答案。
“教养孩子的过程就好比走钢丝,一步走错就会伤害一个小小的心灵;同样,一个适当的鼓励就可以让他们在空中昂首阔步”。在与女儿的相处中我发现了这句话的真谛。在我眼里,一件小小的事情是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女儿就会又快又好的完成,但是如果当时的我是带着情绪的,不耐烦的,那么她就会被我所影响。有一天,晚饭过后陪着女儿做作业,1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看图计算,她很不认真,做错了两道题,我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鼓励着她仔细看题,认真计算,很快自己就发现了两道算错的题,可以看出我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都给了她莫大的信心!
“孩子只会忠于他的自我角色,全然不关心我们这些家长所揪心的事情。”当我要求她认真完成作业、认真练习舞蹈、认真完成钢琴老师布置的每次任务时,何曾想过我的女儿是不是喜欢着这各种各样的角色呢?但是往往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她期待着我的反馈,期待着我的肯定。
育儿路上有太多的荆棘,拨开荆棘的时候也许会遍体鳞伤,但是荆棘过后何尝不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觉醒读后感篇六
“健康的爱,一定是自我疗愈。如果自己不能治愈自己,就不能给孩子健康的有益的爱!”躲在洗手间,在如此简净的结尾中,意犹未尽合上《爱的觉醒》时,已跨过冬至日,来到新一天的凌晨。
夜深。俱静。清洌的寒意,在逼仄的陋室流转。
把娃送上床后,怕一墙之隔,墙上如黑洞般的空调孔透出的光影响娃的睡眠,我抱着这本不忍释卷的书,躲进边远的洗手间,关上门,独自沉浸在,浅显易懂,却又引人入胜的家庭教育读物,流畅地读完最后一个句子,竟然有一丝失重与虚空。犹如朵颐一道美食,一口不赶一口,还没来得及仔细品尝,却已风卷残云下肚。
这本15万字的书,在一日之内读完,走路的时间都被一心二用。于我,已是最快的速度。以最近五年的读书经历,这少之又少的效率,通常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文字行云流水;观点启智照懵;方法为己急需。新晋人气心理咨询师鲍阅的这本融理论、案例与亲身实践的通俗心理读物,无疑正是如此的书籍。
没拿到这本书时,压根儿不知鲍阅何许人。是在网络手机摄影班李菁老师的微信看到她的推荐,被封面一句“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父母的自我疗愈”一举击中,立即去淘宝下了单。
能第一眼便对一本完全不了解的书毅然下注,除却第六感嗅着一丝似曾相似的味儿,当然还有对推荐者人设的高度认同。李菁老师,虽然不到30岁,无论其格局,技艺,勤奋度,都让人心向往之。上她的线上手机摄影课时,乱事纷呈,现实逼人,诸多杂绪,分身乏术,遗憾半途而废。但买全了她已出版的书,也一直默默关注她的资讯,人以类聚,聚在她周围的物事,都很励志而高品质。对李老师的感悟小文,8月开了头,一直躺在文档,迟迟没写下去。因为,随着默默关注的深入,发现,她人生的这本书,太丰富,尚需细细回刍。
隔日,网购的书便拿到手。从拿到的那刻起,开始阅读。第一时间,习惯性看印次与版次,第一版,已印刷第3次。同为写作者,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我知道这有多难能可贵!
再读序言,知晓,鲍阅在中学时,便立志写一本家庭教育的书,十几年后,如愿圆梦。作为一个离异家庭长大的孩子,她对于传统家庭教育方式的弊端与问题,有切肤的体悟。如此的成长经历,让她走上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的道路,志于帮助在亲子关系中受过伤害的人,找回自身的健康,并学习以科学的方式,养育自己的`孩子,不要让伤害,代际传承,无休无止。
毫无障碍地,从头读到尾,余味无穷之际,被一本好书“明目清神,开雾睹天,素屐以往”的功效笼罩,也被“这世上,真有人活成了你喜欢的模样”而激活梦想!
在这本表达浅白晓畅的书里,家庭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都有涉及。身为家长的普适性困惑,都有剖析。读起来,很是引发共鸣,直抵内心。解疑释惑的启示,也简便易行,颇具操作性。曾有过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学习背景,让我知道,浅显易懂的文字背后,融汇了大量的科学理论与实操心得。犹如白色,是融合了光谱中所有颜色的光,而绝非寡淡空洞的“无色”。
让所有,没有相关学科基础的人,都能看懂,家庭教育的实质,并践行之,这样的专业素养,不啻于大道无形,润物无声。鲍阅刚到而立的年纪,能达到这般境界,实属不易。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尚不在此。而是从序言贯穿到结尾的,作者对自己成长经历、心路历程的坦陈,直击与剖析!将心比己,这需要多大的心理能量,与觉察能力,方可做到?!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提出,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一块遮羞布,里面藏着的真相,可能是无底深渊的黑洞,是见不得人的过错,是难以控制的恶魔,也或许,是无力开发的潜能。因此,人们对内在的自我,混杂着恐惧与渴望,如同对待潘多拉魔盒,唯恐一旦开启,会受到伤害甚至遭遇毁灭。读后感如此,有人害怕面对难以把握的局面,便不去揭幕,自欺欺人,得过且过。还有人,压根儿不知有这层遮羞布,自说自话,无知无畏过活。
于是乎,很多人,到离世时,也不知道,心的面貌呈何状,更遑论,为其治愈疗伤。爱的伤害,裹着亲情的外衣,在生生不息的口耳相传中,恣意蔓延。
而年轻的鲍阅,却以身试险,勇敢地揭开,这层神秘莫测的遮羞布,把心的原貌,纤毫毕现于阳光的照耀之下。让我们看到,远远超乎于人类自我设限的“应然”状态的各种内心本相,以及它们所蕴藏的,莫大生机与无限能量。
掀开这层遮羞布,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有智慧!鲍阅,便是如此智勇兼具的,了不起的女子!她以亲身经历,带来启迪:只有掀起内心的这层遮羞布,才能真正的觉察自己,更好地成长自己;也才能如实的接纳孩子,客观地成就孩子!
这一切,唯有爱,也只有爱,才能实现!
为让每个个体都成为汩汩不竭的健康之爱的能源场,鲍阅以敏识的智性,平和的心态,温暖的语言,写下这本《爱的觉醒》,探秘讳莫如深的内心世界,共情以人为本的治愈修行,从源头,澄澈爱之清流。
读完这本书,久久盘亘于心里的育儿迷雾,露出其本来面目。这些年,陪伴娃的成长,也试图在杂草丛生、荆棘密布的家庭教育领域,探索些许路径与模式,让教育,回归生长的本质,降低阻碍的风险。和娃携手努力,尝试着以文学喂养心灵,共同书写,如愿出版了《你的九岁,我的九岁》这本亲子文学成长手记,其过程,也收获了超乎预期的成长。
但,这条育儿路,走得并不顺畅,常常疲于奔命在应急的途中,心长力短,左支右绌。多少个不眠夜,在沉睡的世界中,切切反思:对娃的爱,不可谓不深,投入的心,不可谓不诚,懂的教育理论,不可谓不真,但为何,总是面临一道说不清道不明的瓶颈,难以破冰?!
带着困惑与焦灼,我开始走出自行其是、固步自封的小天地,重拾专业书籍,请教专业人士,学习专业理论。起步的当口,便遇见鲍阅和她的《爱的觉醒》,犹如一道闪电,照见心中的谜团:原来我一直在努力的,是向外寻找,育儿的方法与技巧,却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捂得密不透光,任由原生家庭、传统教育遗留的残缺、伤害,肆虐横行,兀自扎根,这无底洞的消耗,折损大量心灵的能源场,自然难有余力支撑,娃的健康成长!
从不曾知晓,心的面貌,又何以滋养,心的硕壮?!
掀起你的遮羞布,让明心见性的爱,穿越昧的黑暗,代代流转!作者:杨华。
觉醒读后感篇七
看完《认知觉醒》最后一页,我闭上眼睛思考了很多。看这本书的过程,经常是每看一个观点,掩卷陈思,然后在生活和工作中去尽快实践。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适合所有处于迷茫、焦虑的人、甚至是我们每一个人去阅读以致让人觉醒的“工具书”。
之所以用“工具书”来形容,是因为我们确实应该把这本书带在身边,放在包里,时常把自己的思考、行为方式与书中对比。
作者总能从不同的角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本来深奥、抽象的道理,解释的非常容易理解。这使得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自然流畅,给人一种如沐春风、行云流水的`感觉。
从作者最开始提到的“大脑”“潜意识”“元认知”的相关概念,到“专注力”“学习力”“情绪力”“行动力”的关键概念,再到最后提及的几大习惯——“早冥读写跑”,作者系统地阐述了非常独到的观点,启发读者各方面的“认知觉醒”。
以“作品思维”看《认知觉醒》,作者通过这本书的创作,使他自己成为了畅销书作家,本书中引用了几十本对他带来影响的书籍,作者这也是属于以实际的个人实践成果,诠释了“读书、写作”带给一个人巨大改变的可能性。
觉醒读后感篇八
今天读完了田中一光先生的这本文集。
书中的文章都不长,路上床前顺手翻开一页就能开始读。回想起曾经在北京的地铁里和荷兰的火车上,本来是浮躁的环境,让人很难随意就扎进书里,却能多次片刻间被文中寥寥数语“秒杀”,特别受感动。要是能这么入了梦乡,延长这感动的时间,那真是件美事儿!我有一边看书一边划的习惯。这本恐怕是被我划的最花的一本了。即便如此,合上末页,觉得只领会了表层,意犹未尽。真想马上再重温一遍!
大多数介绍设计作品的书或文字,都采取直线式的'介绍方式。某位设计师,a,b,c,d一步步走下来,然后有了最后的设计作品。但凡写过简短的作品介绍的人都清楚,这种介绍方式,看似是条理清晰,符合逻辑的,当然这也是由于各种(潜在)甲方的限制,却不一定能反映出设计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过程中的随机性。不过,我以前所接触的各种书、杂志,大多是这样了。(恐怕是主题需要集中的缘故,而文集的主题可以相应的散开来。)也曾感叹过,其实它们并没有展示出,或教给我真实的思考和设计过程。因为我只看到那只结成的苹果,以及其所在的那枝枝干,以及部分根茎等。但是看不清整棵供给养分的大树,更不知土壤、大气等环境。
之前对田中先生的作品,也只是肤浅的知道那些特征鲜明的几何形。但这本书为我展示了其后的大树。正所谓“未知的已知”。先生回想着他从小观看歌舞伎的日子,借品茶、品尝料理、介绍他认为是“日本设计之源”的琳派绘画等娓娓道来令他醉心的日本美学和其与西方美学的异同。(这让我非常希望能去京都做一次深度游!)文中多次探讨西学东渐对日本战后社会发展的诸多影响,以及国际化背景下日本设计何以体现独特的日本文化。这对国内当前的设计行业发展状况也很有借鉴价值。其中很多问题和想法,也常浮现在自己头脑里。读时觉得自己很被理解,时而又豁然开朗。先生生活体验与设计思考的高度融合令人佩服和羡慕。“设计师工作的原点是观察。”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读完一段一抬头,觉得眼睛似乎变亮了,耳朵也更灵了,感官放大,头脑也自由起来,好像事物若隐若现的关联马上就可以一一呈现在面前。而一处意外的关联往往会成就一个设计灵感。只是,这感觉转眼即逝了。
田中先生文笔朴实细腻,字里行间透着令人陶醉的淡淡香气。(朱锷也功不可没阿!)我想他肯定是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肯定也是个从不停止思考的可爱工作狂老头子。仿佛我能看到他每天站在街头的人流中,冲着某处街景出神的样子。
总之这是本很叫人享受的书。
觉醒读后感篇九
每一句话,每一个含义都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内心,震撼了内在的自己。作为新一代的父母,自认为比我们的父辈更专注于孩子的教育、更懂得亲子的互动、更愿意强调尊重和平等。可是当读完这本书,按照作者对于父母的建议去觉醒时,才发现作为一个普通的,出生在那个时代的我,在自身成长的过程里,从原生的家庭环境、父母和兄弟姐妹当中,在不知不觉中传承了家庭的文化,携带了家庭成员的基因,也塑成了当下自己的性格(这就是本我);可是由于自身在学校、社会、工作和生活中的学习和成长,在改变性格的同时,更多的是隐藏了很多自己都不了解的本我。所以觉醒就是去发现和寻找潜意识的自己,让潜意识走向前台,勇敢的去面对和提升自己,既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成长的根本,也是我们确保孩子们能够寻找到自己的保障。
作者萨巴瑞博士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心理学研究的经验,以及多年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案例,首先强调了父母应该从心理上发现自己,才能真正的感受孩子、尊重孩子;从父母情感上追根溯源,才能够好建立和孩子之间的深入感情,并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的教养孩子,并且成就自己。
“一旦开始追求长幼互动当觉醒和意识,我们就会感受到,无论我们到意图有多么的,以往我们的旧模式仍然会出现。”“觉醒”就意味着对我们和孩子之间发生及经历的事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稳定的情绪,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纳和应对而不是尝试去控制和改变。
回想自己的成长之路,再看孩子一路的成长,我们曾经都是父母拥抱在怀里的宝贝,天真稚气、纯洁可爱、对大人依赖有加;再后来他们迈开小腿,在现实世界里前行探索,满腹狐疑的不断追寻着为什么;最终离开父母,走向学校和社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父母见证了孩子的成长和变化,曾几何时,父母为了孩子的第一声爸爸或者妈妈而热泪盈眶,为孩子们人生迈出的第一步激动不已,为孩子收获的第一个奖励而兴奋的夜不能寐,为孩子如愿的进入理想的中学而欣喜若狂…….
有多少次我们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用一种觉醒的态度告诉自己,我不是一个受害者“为什么生活会让我如此不幸”,而更是一个幸存者“我怎么样利用这些不幸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样在调整决定命运的人生态度上就寻找到了自己觉醒的力量。如何放弃虚荣心、控制欲去影响和改变孩子,而是更好的接纳和接受一个孩子们的本性,并且用一种积极和“觉醒”,这样才是真正教育的开始。因为只有父母能够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够真正的帮助孩子去成长。
终于找到了,让我慰籍自己的学术理由:在任何时刻学会用一颗平常的心,对待和接受孩子的好与不好,而无需再控制孩子按照自己的计划和意愿行事。
“我们的孩子只会忠于他的自己角色,那时候,他们全然不关心我们这些家长所揪心的事情。在他们的眼里,有没有优异的成绩和特长,浑然不觉。孩子不会心思沉重的看待世间各种事情,只会扎进经验的王国里,对任何冒险都愿意放手尝试一番”。
是啊,就是因为我们一路走来,也许遇见了非常多的困难和问题,也许走了很多的弯路和挫折,也更因此收获了知识和财富,所以我们在孩子面前就有了更多的自负。自负的我们,期望孩子能够达到预期中的那个他,期望孩子能够避免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理由是因为我们的深爱,可是这种不对等的爱、充满期许和回报的爱,恰恰让我们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关系,也造就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无形的沟壑,沟通的障碍就此形成。
即使我们有最善意的动机,想要鼓励孩子做最真实的自己,可是我们越想帮助孩子,自负感超强的我们就越想控制孩子的思想、行为和做事情的方式和计划,失衡的天平即刻会阻碍我们和孩子的良好沟通,因为我们不是在培养一个“迷你版”的自己,而是在塑造一个真正的灵魂,否则长幼关系每每会被封锁,而不是激发和激活了孩子的精神。
多年前,我不太想要孩子,一方面自己没有长大,贪玩;另一方面,感觉要了孩子感觉比较麻烦,读书、教育持久并且繁琐。后来要了孩子之后,读了多本育儿的书籍,尤其是williamdamo的儿童心理学手册,发现对孩子或者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塑造,原生家庭的文化和父母的影响是及其深刻和重要。读完,才发现我坚持的好个性和爸爸的性格紧密相关,急躁的脾气也在成长的`过程里,模仿和学习我的爸爸。那时才猛然发现,与其说培养和教育孩子,倒不如陪伴孩子事实上,就是一个自己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所以那时我的msn的名字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我想这也许,就是特别认可《父母的觉醒》这本书的中心含义吧,所以阅读之后,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因为本书直击我的内心,再次激发了早期为人父母时的冲动。
成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变化的速度和改进的节奏是相当的缓慢,就复杂而言,从个人素养、工作的环境、经济的状况、生活的氛围、家庭的压力等;但简单的讲,懒惰是人的天性,改变和成长就意味着从舒适区走到另外一个陌生,甚至需要痛苦的付出的过程,所以自己在随后为人父母的多年经历里,工作、创业、移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形成的无形的焦躁,让我成为一种不愿和孩子一起成长改变的理由,感谢《觉醒》这本书,重新唤醒了沉睡和懒惰的我,重新审视,自己进化。
孩子们已经在长大,但是我的人生之路还充满了很多的期待和精彩,所以多一份变化和付出,就多一分收获,更何况能够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去成长、去变化又是多么的美妙和令人期待啊,《觉醒》給了我新的力量和方向,继续前行和修行。
也许因为读书和理解的功力不够,也许是功利在作怪,总想从书中发掘一些改变和改进的方法,好像是本书中比较欠缺的地方。另外,本书虽然用词精准,文采超越一般学术文章,可是总体感觉全书的结构和逻辑上没有特别的清晰。
觉醒读后感篇十
因为是随笔,所以随意写下了这样的题目,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细思极恐,因为貌似随意的蹦出,却是深藏不露的真实存在。理想中的母子状态是母慈子孝,现实中的真实是不时的鸡飞狗跳;婴幼儿时期相处模式的母慈子孝,到孩子开始上学,中年老母开始对理想、对成绩、对习惯等等有了诸多期待时,相处模式开始萌芽鸡飞狗跳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前一秒的母慈子孝,一个话不投机,画风立转鸡飞狗跳……。这样的一幕幕,可能在我们的周围熟悉地存在着,在所有中年老母的吐槽大会上频频“传颂”着。
一直以来,我们可能也都承受着一些情绪的困扰,比如发过脾气之后让事情解决起来变得更糟,比如生气之后的内伤疗愈还要自我舔,比如发脾气之后让原本美好的母子关系钉上一颗钉子,我们需要设法拔出却更担心如何填平钉眼留下的印记。于是,我们学着成长,学着喂自己一些鸡汤。然而更多的时候,是懊恼之后的反复,是一丁点小事情的一触即发,是外在压力下一点不如意的瞬间打回原形。直到读到《父母的觉醒》这本书后,脑海中始终萦绕的一个词——“自负感”的出现,仿佛让我找到了症结所在,如同黑暗中看到一丝光的兴奋感,我理解的自负感就是我们理想中的想当然,我们理想中的完美的“别人家的孩子”的形象,有理想,有抱负,勤于思考,严于自律,具有自净能力,可以高瞻远瞩地在还未实践时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该选择怎样的处世方式,该选择怎样正确的道路。写下这样的话时,我自己也笑了。于是再次提醒自己,孩子是独立于我们之外的真实存在的个体,有她自己的想法,有她自己的情感需求,有她自己探索世界探索生命的步伐和坚定。
尽管还是经常忘了这一点,于是想到了另外的话——“无条件的接纳与尊重”,对这一点感触最深的是读书会引领人卫老师的眼睛。读书会上,我常常盯着老师的眼睛和表情出神,甚至有时候是忽视了老师对书友问题的解读的,因为特别特别喜欢那温和的笑容中传递的肯定与尊重,如同温润的感觉慢慢流淌着,萦绕着。所以,读书会上没有丝毫压力的听着,说着,看着;品味着卫老师与她女儿小鱼儿的对话,也由此更加感受到了,语言和表情都是有魔力的。也幻想着,自己可以创造一个如此温馨的情感交流,努力着,努力着。
写着写着,想起了我的小宠物,一只可爱的小泰迪,愈发喜欢他的原因竟是,由于共同的热爱,球球让我和睿智热情的丽欣结识,并由此走入了读书会的群体,在这里经常从书友身上看到真实的自己,那么的熟悉,也惊喜于有的妈妈可以那么的睿智,独特的视角,与儿子宛若朋友知己的亲子关系,瞬间想起那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着,祝福着。
仿佛有太多的话,行走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中,我们携手努力着,只愿爬上眼角的`皱纹可以闪烁智慧的光芒,丝丝变白的发丝可以长些成熟的印记。下班回家的路上,一白天的晴空烈日突然黄沙漫天,觉得怎么那么像我们的情绪呢,让孩子享受母慈子孝的时候,突然来个鸡飞狗跳,心底升起了一丝厌恶,赶紧躲进楼道,无风无沙的安静楼道瞬间有了家的味道,于是想起,孩子需要的港湾是我们,是这样的——包容,理解,陪伴,温暖,和风微醺,舒适自然!共勉!
补记:读书会上书友们给予的肯定和赞扬让我觉得汗颜,始终惴惴的是,文字之外的真实中我做得不好,真的是“说的比做的好多了”,于是内心有了不安,但一想起,也许我的读书随想在给自己提醒的时候,能给友友们也带来一丝一毫的友情相助,我愿意真诚地与大家携手在成长的路上,于是释然了。最想说的是,读书会上流淌的真诚和真实让我们流连,想起书友的话,读书会后回家的脚步都是轻快的,感恩遇见,结伴前行!
把读书随笔拿给女儿看,她说,妈妈写得很好,虽稍稍有些乱,但很真诚。对的,我就喜欢这份真诚,感谢看到。
觉醒读后感篇十一
与《父母的觉醒》这本书分离已经是两周以后了,这也是我第三次提笔企图写下我当下对《父母的觉醒》这本书的读书体会。第一次是现场的分享,第二次是卫老师催交作业的时候趁兴写下了两段文字后夭折了。事不过三吧,今天有时间坐在键盘前敲打敲打,说说此感。
去读书会是蓄意已久的一种想法,看段老师每周发出的读书会邀请,也看到段老师在追名逐利的今天能对心理教育如此的用心,卫老师的亲身经历又和这些附中版本的妈妈们如此吻合,而那些时间也正是自己空虚之余内心表现一片慌乱。终于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那一天缘份般地走进了读书会,这段缘绵长情深。
初进读书会的忐忑,没有一个熟悉的面孔,不知道如何开始自己在这个团队的重新呈现,遮掩着自己内心情绪的翻江倒海,终于很快就在第二次读书会分享时含着焦虑和不安表露出来,情绪是不会骗人了,只有情绪才是你真实的表达。到第三次再来读书会的时候,已然不是原来的满怀期待,竟然在来的路上会徘徊,他们是否觉察到我的情绪,他们一定会笑话我的不成熟,我不知道该如何再次融入。正如卫老师说的,收费本身也是一个约束,既然交了钱,也是应着自己的初衷而来,还是要面对的。有了这样的想法,在以后的交流中,没有了太多的顾虑,真诚地表达自己所想,共情于书友的分享,这一面面的镜子在逐渐照亮我平淡的心灵,真的真的慢慢地会和这个团队融为一体。
接下来剧透一些自己的经历吧,人生匆匆四十余载,经历于各种亲情、友情、爱情,更多的是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当亭亭玉立的十八少女展现于面前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你不知道如何面对她,你不再了解她更多,她似乎已不再想依靠你的肩膀,甚至你画下的路对她来说已不再宽广。
孩子的彷徨和妈妈的无奈,甚至自责于自己曾经有无数次不经意中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的伤害。这些日子过得确实是有些落魄,卫老师提醒我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我努力把自己打开,找大学同学畅聊,找卫老师解疑,更多做的是充分的思考,我在很短的时间内象饿极了一样在心理学知识里寻找我想要的,也是对心理学的一种喜欢吧,曾奇峰的精神分析课程、《父母的觉醒》解读、如何消除原生家庭的影响、杨澜说、开讲啦等有声书籍。
我用行动告诉女儿妈妈在学习,妈妈在努力,每天装出一副内心充实的样子。可是当每一次关系的转机又会迎来一些新的小矛盾,就和考前突击一样,临阵磨枪,看来还是会显得不足,火候还是得慢慢的炖。当然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妈妈,能被女儿做为知己深夜谈话到二点,这真的是很难得的相处机会,平常里性子急的我也需要在和女儿交流的时候大脑飞快运转,体会她的不易和难处。看到女儿最近状态越来越好,但对学习却似乎没有那么上心了,一次次的想试探也被老公及时的制止了,我们要的是孩子真正的快乐和来自于她自己内心充沛的精神动力。于是我还需要不断温柔,耐心等待这香花开。
当孩子们都奋斗在高考前线的时候,我于上周带女儿去了美丽的威海,刘公岛上空蓝蓝的天,坐上缆车一览城市与海的风景,和女儿提着鞋子来回走在海边的浴场,现在想起来会激动起眼眶的泪花,这才是我们真实的生活,有我,有女儿,有海,更重要的是还有无尽的言语。随后,我带女儿在济南参加了大学毕业二十周年的同学聚会,我感动于当年的宿舍、食堂和小路,甚至我们在原来的教室、原来的位置召开的一场别开心面的主体班会,还有骄人的同学们一个个发自内心的感慨和祝福,女儿一直参与其中为我们拍照,聆听和体会于我们的感受之中,相信她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所以此行无悔。
所有这些都和读书会密不可分,两个半月的时候足够让我发自内心的一些觉醒。女儿问我醒了没有,我答,我会一直走在觉醒的路上。早上听书的时候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家长迷乱,孩子如何清醒?所以我们学习,我们觉醒,我们努力,改变会慢慢的到来。很期待我们一起走在少有人走的路上的风景,携手同行,来日方长,愿你我如愿前行。
觉醒读后感篇十二
近年来一直听很多人在说“你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用你的认知,在股票帮你赚钱”。
趁着假期看完这本书,慢慢理解“认知”代表什么。我自己的理解,认知即是自己大脑底层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也就是程序中的“抽象”,越是抽象,就越能解释很多事情,越是底层,他就能从本质上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很久很久之前,就记得在某个地方看到一句话,你学到的东西,就是在那么多年之后,你还记在脑海里,潜移默化影响自己的行动的,这就是学到的东西。
这本书也有一段对阅读的理解:就是看完一本书,有感触,有触动的那些知识片段,没必要追求所有的文字都理解。因此,我只记录总结一下自己有感触的`地方,不会是一个详细的读后感。
拆解任务的力量。
拆解任务的力量非常巨大,大至我们的整个人生,小至每一日的任务安排。之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很焦虑,这个季度要做这么多任务,怎么做得来呢?然后秦粤大佬说,用甘特图把几个月要干的事情列出来,自己规划一下。列完之后就发现,原来糅在脑海里的那么多活,经过几个月的“排期”,一下子又变得目标可达了。一旦任务太多,人就会焦虑,就会慌,实际上我就是缺乏了拆解任务的能力。拆解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比如在写一个复杂的程序,复杂的逻辑,如果只是一句简单的“完成这个功能”,很可能每次看到这个任务,就会退步,不知从而而做,也不知怎么搞。
这个也跟演绎思维一样,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步步拆解,而不是不拆解就想着开始搞。
消除模糊。
如何提升行动力,其实这个知识很多地方都有讲到,比如如何提升到达目标,就是把目标最大可能的细化,最大可能的衡量,这样达到这个目标就更快了。
平时每日给自己定的目标,每天的工作计划,都是越详细,消除模糊,才有可能做到。
享受当下。
我们本以为一心三用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殊不知,这样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脑海里想的另外一件事,实际上要么是后悔过去,要么是忧虑未来。实际上都是无谓地担忧。还不如最大可能的享受当下,如果正在跑步,就全身心地感受身体的变化。如果是在逛街,就全身心地体会身体。如果是在学习,就高度深度地学习。
脑海里不要同时想太多事情,不要同时想干太多活,因为那样不仅干不完,还会让自己更加焦虑,连当下的事情都干不了。
每次我们可以试图分出另外一个自己,告诉自己去做事情,分出第三个自己去监督自己,告诉自己要享受当下,把自己的杂念消除掉。
心流区域。
学习一个东西,或者准备开始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要让自己从心流阶段开始启动,而不要一畏地设置一些高难度的事情来达成。什么是心流阶段,就是在枯燥重复的区域往上走一点,在困难的区域往下走一点,就是心流区域。
精力。
每日早起,我们的精力是重新启动的,因此可以在早起的时候做一些稍微需要精力的事情,这样我们的精力是往上走的,他是有一个惯性,这样就不容易往下去走。
给自己每天的时间段划分区域,每个时间段干什么事,做什么,都分配好,最好每个时间段干的活不一样,这样效率会更加高。
认识大脑。
觉醒读后感篇十三
人生就是一条救赎与自我救赎的荆棘之路,就像前世种因今世结果一样,一个人所犯下的错只有自己才能改过,心灵上的罪恶感也只有自我救赎才能重归平和。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一直被当作是平民的代言人,通过他的作品人们看到了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酸甜苦辣,他们的追求及幻灭,他们的执着与无奈,他们的默默无闻所孕育的愤怒和反抗。
长篇巨制《觉醒》是梁晓声的最新著作,它讲述的是一段掩于岁月深处的童年往事,一个少女无心犯下的过错。尘封多年的悔愧,使她走上了漫漫救赎之路,并以海外归人的身份,见证了中国故事。在对人性的窥探和历史的深思中,体味生命幽微处辽远的情义与感动。
儿时的无心之举造成了两个人生画卷的瑕疵,人性的丑陋与良心的谴责让陶姮几十年活得胆战心惊,“天谴”是否如影随行般的围绕在她的身边,她不知道,但她心里就是这样认为的。她所犯下的错连老天爷都不会原谅,“天谴”是她能想到的对她所犯下的过错最严重的惩罚。
在那个视名誉如生命的年代,贪污是可以压倒一个人的大山,陶姮的一个举措让陶老师成为当时最不耻的贪污犯,仅仅是因为50多元钱而已。如果结合陶姮当时的生长环境以及家庭影响,这个隐瞒性的举动是对陶老师的惩罚,同样也是她心理变化的一种展现,人性在各方面诱因下会爆发其丑陋的一面,就像陶姮鬼使神差的选择为保护自己的品行而做的欺瞒行为。
那些看热闹的乡民让陶姮真正的体验了一把过街老鼠的心情,她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女性,根深蒂固的思想让她在别人的笑声中无处躲藏,心情坏到了极点,自我救赎刻不容缓。
伤害有多大,救赎之路就有多坎坷,回国后的一波三折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而最后与陶老师相见完成救赎与自我救赎也是让人倍感心酸。陶老师的精神不正常是否由这个过错引起?陶老师记忆中的错乱是否来自对事件的逃避?还有那最后的拥抱,迟来的对不起将两人多年的心结打开,曾经的一切都随着忏悔与宽恕慢慢消去,人性的温暖成为救赎之路的终点。
即使再渺小的生命,也可以通过自我觉醒之光划破时代的黑夜,让短暂的生命迸发明亮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