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汇总17篇)
教案有助于教师全面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望。掌握好教案编写的基本要素,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篇一
教师活动。
1.出示毛衣的图片,同时提问:图片中画的是什么?
2.肯定学生的回答,告诉学生毛衣的衣就是单韵母i的读音,并让学生自己试着发i的读音。
3.请几名学生来试读,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再让学生试读。
4.让读得比较好的一位同学充当小老师进行领读,然后进行点评。
5.在学生基本掌握i的发音后,开始教学i的四声,首先让学生按照四声的顺序试着读一读,边读边打手势。
6.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和纠正,同时范读一遍i的四声。
7.打乱i的四声的顺序,分别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
学习声母y。
教师活动。
1.继续导入:小朋友,前面我们学习了aoei四个单音节韵母,下面我们来学一个声母,它就是y,它的读音与i一样,也读衣。
2.让学生观察i和y的字形的区别,并试着在练习本上书写。
3.讲解i和y的正确写法:书写i时下面的小杆占中格,上面的小点占上格;在书写y时,上面的小叉占中格,下面的尾巴占下格。
学习音节。
教师活动。
1.出示yi的示意图,同时解说: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个韵母的衣和一个声母的衣,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一个衣,大家看,大衣带着小衣来了,它是一个音节,也读衣。
2.帮助学生练习读yi的四个声调,采用各种方法认读,比如按顺序读、打乱顺序读等,同时提醒学生yi在标调时不用写点,直接标上凋号就可以。
3.让学生用yi的四个声调分别组词,帮助学生巩固音节yi的应用。
背一背,连一连。
教师活动。
1.出示教科书上的情景图,并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让学生自读儿歌,并找出本节课学习了音节。
3.教读儿歌,重点教学比较难的字词,可以采取领读、齐读、拍手读等方式来教学。
4.出示教科书11页上的读读连连的示意图,让学生试着连一连。
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2、初步感知鲸的几方面的特点,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3、使学生明白:人和动物要和平相处。
教学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鲸是胎生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1、你知道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检查预习情况)对鲸的了解。
2、过渡: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
今天,我们就学习22课《鲸》。
3、齐读课题齐读。
二、学习课文。
1、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归纳总结:
本课的问题?1、作者介绍了鲸的哪些知识?
2、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2、组织自学:选择你喜欢的一段先自学后小组交流。
具体分析。
3、师生交流并板书。交流:
1、鲸的知识:样子大、是哺乳动物、种类、食物、呼吸、睡觉、胎生。
2、采用方法:列数字、做比较、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
法作用:准确、直观、形象。
3、交流方法:画画、朗读、表演。
三、练习。
快速读课文从课本中或课外搜集到快速读课文。
的有关鲸的资料以“鲸的自述”的练习。
形式给大家讲一讲。交流。
四、作业。
选择;
1、把你知道的有关鲸的知识制成小报。
2、根据这篇课文的表达方法,你也写。
一篇你喜欢的小动物。
五、板书:
样子大列数字、做比较。
哺乳动物。
种类分类别。
食物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
生活习性呼吸打比方。
睡觉(准确、直观、形象)。
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并领会“用具体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问激趣,引入新课。
1、投影图片,齐读课题。
2、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谜。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看插图,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笔画下来。
(2)出示句子。
最大的鲸有重,最小的也有。我国捕获过一头鲸一条舌头就有大肥猪那么重。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举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大的好处。
(3)学生朗读以上的句子。
(4)小结。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这个特点,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学习第二段。
(1)设问: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
(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回答。
(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
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
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
(出示句子二)。
在,鲸的祖先生活在。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里。又经过了,鲸适应了的生活。
学生填空。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5)齐读句子。
(6)学生练习复述“鲸的进化过程”。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4、指导朗读。
二、作业。
1、写课文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
二、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鲸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能告诉大家鲸可以分哪两类吗?(须鲸、齿鲸)。
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四--七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他是怎样介绍的?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哪组先来说,你们一组都读懂了哪部分的内容。
吃食。
(1)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从中你体会到鲸吃食有什么特点?(食量大)。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分男女生读课文。
呼吸。
(1)鲸呼吸时有什么特点?(用肺,喷水柱)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形状也不一样。
(3)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出示学生的画,判断说明原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4)师引读。
睡觉。
(1)鲸睡觉时是什么样子的?(聚、头朝里、围成一个圈)。
(2)对鲸睡觉的样子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
生长。
(1)通过这一段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齐读课文。
(二)学习进化过程。
你们知道吗?很早以前鲸并不是这样的?(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陆地--浅海--海洋)。
鲸的进化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指导朗读。
默读全文:说说为什么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四、片段练习。
1、通过课文,我们了解了鲸的体形、进化、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课前大家也收集了不少知识,如果你是鲸,最想告诉大家哪些方面的知识?请写下来。
投影出示:
鲸的自述。
(从你所收集的资料中,选择一个方面进行介绍,注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将特点介绍具体,详细。)。
2、学生练笔。
3、出示学生作品,集体评讲。
五、作业。
1、《同步》22课练习。
2、
板书设计。
22、鲸。
体形特点:像鱼、大、长。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须鲸。
种类。
鲸齿鲸。
吃食。
生活呼吸肺。
习性睡觉哺乳动物。
生长胎生哺乳。
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篇四
2、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吗?指名说(用上假如说一说。)。
二、导疑与导思。
1、但生活中并不是都处处美好,还有许多悲惨的事情。
出示图:风中的小树,渴望鸟妈妈的小鸟,坐在轮椅上的孩子看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2、出示图和诗句:自读,读出感情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他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默默流泪。
指名读,齐读,再自读。
3、看了这些,你们的心情好不好,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们?
老师送给你们一支马良的神笔。有了它你就能实现你的愿望。
4、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给小树画什么?
指名说出示句子: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个红红的太阳。
红红的太阳给人的感觉怎么样?
再出示句子: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能不能快乐地把节读一读。
出示小鸟图和小孩图,你会给他们画些什么?自选一节读给同桌听。
出示句子:我要给小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齐读句子。
说一说你会给不幸的西西画什么?
出示句子: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齐读句子。
说说西西有了好腿后他会怎么样?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2、3节。指名背。
5、说一说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不幸的事?说一说你怎样去关爱他们?
6、把你美好的愿望写下来:
出示句子: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笔,我要给()。
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篇五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重、难点:
1、能通过朗读来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2、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第二段),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认识“春笋”。
1、(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现卡通式的春笋娃娃。
这就是春笋,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2、知道春笋的一些小知识吗?教师作适当些补充。
3、(播放竹子的图片)这是春笋的爸爸妈妈,春笋是它们的娃娃。春笋慢慢地就会一节一节地往上长,长成竹子。
(边讲边播放课件:春笋一齐争着向上长的情景。)。
4、喜欢春笋娃娃吗?打开书,去读一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小节号。
(3)根据课后生字表画出生字词。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安卡片。
指名认读后提醒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笋”:是读平舌音。
“再”:也是平舌音。注意“在”--“再”是同音字。
“迎”:是后鼻音。
“声”、“冲”:也是翘舌音。
“块”、“外”:注意声母之间的区别。
(2)出示词语。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1、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
3、指导读长句子。
(3)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4)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4、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再读读课文。
5、老师看同学们读得那么好也想读一读,可以吗?师范读课文。
6、师生比赛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读音。
2、这些生安中哪些是上下结构的字:(声、笑、节)。
3、教学偏听偏旁。
声:上面是“士字头,士兵的声音真响亮,所以是“士字头”。
“电”:跟哪个字很相近?怎样区别它们?
4、看课后笔顺表,记忆这3个字的笔顺。
5、师查、反馈。
6、给这3个生字找朋友。
五、指导书写。
1、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3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
2、生自由说,师作适当补充。
声:上面的“士”字头约占田字格的1/3,下半部分要比上半部分略宽些。
笑、节:同样的,偏旁部首都是约占田字格的1/3,“节”下半部的“”要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字,生描红。
4、生临写,师巡视指导。
5、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3、了解春笋那不断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4、学会剩余的生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认读。
二、新授。
(一)教学第1自然段。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春笋的力量大不大?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
(3)“冒”的动作谁会做?为什么用“冒”,而不用“长”呢?
(4)“一个一个”说明了什么?
(多媒体课件出现)春笋破土而出的画面,师配解说词:瞧,春笋在雷爷爷的呼唤下醒来,冲破了覆盖在它们身上厚厚的泥土,掀翻了重重的石块,一个接一个往上长,冒出地面。
2、指导朗读。
(1)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2)能把春笋这强大的生命力读出来吗?自读,同座位互读。
(3)指名朗读,评议。师相机指导。
“一声春雷”要读得稍慢,清晰有力。
“唤醒”要重读,突出“冲破、掀翻、一个一个、冒”这几个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动作。
(4)指名朗读。(大多数学生)。
(5)全班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3、创设情境,拓展内容。
(1)现在,我们就是春笋娃娃,来,跟音乐做动作。
教师带领学生做春笋的动作。
(2)春天来了,可有的春笋娃娃还没睡醒,我们一起作春雷爷爷把它唤醒,好吗?
(4)呀,小春笋醒了,它冒出地面后,看到了什么?会说什么呢?
4、指导背诵。
(1)同学们想象力可真丰富,愿不愿意把这段背下来?
(2)老师会给你们一些帮助:
(出示)一声春雷,()了春笋。它们()泥土,()石块,()从地里()出来。
(3)自背,同座位互背。
(4)指名背,全班齐背。
(二)教学第2自然段。
1.轻声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段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2.哪句话写了春笋的样子?
(1)齐读第一句话。
(2)看图理解“浅褐色”,动作常演示“裹”。
(3)指导朗读。
b.指名读,评仪。
d.师生赛读,全班齐读。
3、指导背诵。
(1)春笋是什么样儿的?
春笋是怎样生长的?
它们长成什么样儿了?师采用放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引导背诵,让学生边看边背。
(2)自由练背,同座互背、指名试背、全班背。
三、教学。
1、读一读生字卡片。
2、教学新偏旁。
冲:是两点水旁,注意与“氵”的区别。跟读两遍。
破:是石字部,跟读两遍。
外:是夕字部,跟读两遍。
3、看课后笔顺表,记忆生字的笔顺。
4、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
提醒学生“迎”里面部分没有一点。
5、你能为哪个生字交朋友?
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在”与“再”的不同用法。
四、指导写字。
1、“冲”、“破”、“块”左窄右宽。“块”的“土”写小点,并略微偏上一点,“一长横”变为提。
“迎”:“之”的捺要长一点,包住里面的部分。
“外”:左右等宽。
2、教师范写“迎”、“再”、“破”,学生描红。
3、学生描红,临写其余生字,师巡视指导。
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篇六
[教材分析]:
《假如》一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我们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在本组导语“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的更美好”的引领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那些饱含真情的语句,反复感受那些真真切切的人和事,带领学生感悟教材,感知社会生活,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培养爱心。
[学生分析]: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我们不能忽视儿童诗与儿童之间天然的亲缘关系,只要加以巧妙的引导,借用教材,采用仿写形式,使儿童感受写话带来的乐趣。
[设计意图]:
1、激发兴趣:根据年龄特点,选择巧妙的着眼点(神笔)激趣,带动思维,以故事《神笔马良》为必备的文本铺垫,并借助课件,再现文本场景,激情入境,使学生产生共鸣。
2、培养语感: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科的个性,以学生的语言发展为本,加强语言的理解、感悟和运用,通过诵读、联想、评价、感受深刻的文本内涵。
3、拓展文本:在深入研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和文本的特点,设计了适宜的句式训练,师生共同进出课文意境,在多元对话的过程中,有机整合与拓展,更提升了情感的感染与熏陶。
[预设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有适当的情感定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自读自悟、品读深入等阅读活动理解文本,并在句式练说、朗读表演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真情实感,显示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
[预设流程]:
一、故事铺垫,激趣揭题。
1、给“笔”扩词,引出神笔。
2、观赏故事《神笔马良》,感悟“神”。
(从前有个叫马良的穷孩子,他很爱画画,可是买不起笔,他就用树枝在沙地上练习画画。一位神仙老爷爷被感动了,就送给他一枝神笔。马良用这枝神笔画了一条鱼,鱼就活了;画了一只小鸟,鸟拍拍翅膀飞了;帮穷人画了一匹马,马上就能跑了。)。
3、发散说话: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要画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揭题“假如”。
二、切入课文,初读感知。
1、师范读引入文本。
2、自读课文,试读正确。初感。
三、朗读品味,深入感悟。
1、重点指导读第一小节。交流促读。(个读、比读、激读、齐读……)。
2、师生互动接读二、三小节。
3、课件复现小树、小鸟、西西需要帮助的场景,激情读。
4、齐读全文,明“画”:给需要帮助的人画。
四、整合练说,拓展延伸。
1、句式练说,整合课文内容。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小树画,要给小鸟画,还要给西西画。
2、鼓励创造性想象说话。
给人类朋友、动物朋友、植物朋友……需要帮助的人画什么。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还要给。
五、意犹未尽式结尾。
结束句朗读:“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假如。
[简说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二上《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全诗从独特的儿童视觉中铺开,又富含深厚的情感积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如果要比较一首儿童诗和一篇优美的散文,谁离儿童的情感更近?我们毫无疑问会选择前者。作为教者,我们不能忽视儿童诗和儿童之间天然的亲缘关系。《假如》能感动我,也能感动学生,更能感动听者。
但这一课从何落笔呢?“神笔”,可谓神来之笔,它既能立即激活学生思维,引发浓厚兴味,又是贯穿全文始终,称之为“文眼”并不为过。而板书也与这文眼结合,简单地画了一枝笔,与课题和画龙点睛的“画”字,展现了设计者的文本理解及本课的内涵,也是信手拈来,自然浮现的。
上课伊始引入的《神笔马良》故事,是为朗读做必要的铺垫。假如学生不了解这个故事,学习课文就缺少情感的基石。当学生通过课件及老师讲述激发后,悟了“神”,才有了趣(学习兴趣),才有了欲(朗读的欲望),才有了想(思维的火花),适时抛出一个话题“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什么?”发散说话,想说就给他们一个同桌交流的机会。而老师也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无距离的交流,老师的想法就在课文里,就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带出课文,创设了一个师生思维直接交流的情境,将文本直观地呈现课堂当中,让一切来的那么自然。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的时间,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相信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积累,识字能力已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因为毕竟是初次接触文本,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激发学生的情感阅读呢?我利用课件,复现了文中的三个场景,并采用接读、引读、比读、激读、齐读……师生互动,建设了一个情感的高潮。有了适当的情感基础,以我口说我想,以我手写我心就水到渠成了。
而对于课题怎样理解落实呢?“假如”是个相对陌生的词。是不是单调的解释,直接灌输呢?我想起了两个和它接近的词:“如果”“要是”。并多次地放到语言、文本情境中,在聆听感悟时,在潜移默化里,相信学生已经领悟了“假如”的含义。而且在课堂上,我用了较多的引读,不知听课教师是否认同?我的出发点在于:一,这是一首情感浓郁的诗,可以很好的接读;二,通过一次次的引、激,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克服对文本的生疏感,突破朗读难点。
全文通过“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小树、小鸟和西西画”来连成一条主线,当然因为时间限制,重点朗读指导的只在第一段,后两段有待加强巩固。在品读全文后,启发学生合作讨论,想一想、说一说,给它们画更多最需要的东西,试着整合文本,纵向地深入文本。课并不到此为止,世界上还有更多的动物朋友、植物朋友、人类朋友,你最想帮助谁?谁最需要帮助?拿起手中的神笔,把你们的愿望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以说话,写话,画画为载体,既横向拓宽了教材,又不偏离语言文字训练的本质。还有考虑不周的是写字的安排。假如本课时安排了书写指导,也许会冲淡整堂课的情感氛围。如果要写,写什么字,什么时候写?有待探讨。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在本课也能得到真实的体现。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在儿童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火山喷发般的力量。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朗读这首诗,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产生那么多新的“假如”,能在学习期待中得到发展,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出发点和归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和春天到来时的作者的喜悦心情。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理解春潮来时恢宏的场面。
2、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崩溃、禁锢、击溃、驯服”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金钥匙的提示,学习对描写景物的文章的基本质疑思路,通过质疑与解疑理解课文。
4、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以及重点词语,积累好词佳句。提倡学生背诵这篇文章。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体会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和春天到来时的作者的喜悦心情。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理解春潮来时恢宏的场面。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图片或录像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找黄河上游壶口瀑布春天解冻时的画面资料。相应的音乐磁带。
2、教师准备小说《苦菜花》的背景介绍以及与此文的联系。
教学内容:
读课文,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想象和联系生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看到春潮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引出课题。
播放海潮大浪滔天声音如雷的录像(画面),也可以找到《观潮》中的录像播放朝来时的景象。问:这是大海浪潮翻滚的场面,你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看到的景象?(破浪滔天、势不可挡、震耳欲聋)引出课题。春潮描写的也是潮,它是什么样的呢?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出示有关词语正音。(不一定是生字,学生读不准的字音都要纠正)例如“寒气凛凛、山涧、朝阳处、禁锢、喀嚓、驯服”等词语都要让学生读准。
3、同位或小组间再把课文读一遍,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4、说说课文描写的春潮是什么。(师总结:北方冰冻的江河融化——开江的景象)。
二、插入金钥匙,学习对散文质疑的方法。
1、自由读金钥匙内容,说说读明白了什么。(没有质疑习惯的班级或学生要把此作为重点环节,告诉学生质疑的好处,要求学生必须从现在开始这样做,已经有质疑习惯的班级和学生可以不用金钥匙的提示问题,而是提出自己更有独到性的问题)。
2、根据提出的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找到每个问题所在的段落(理清思路)。根据问题明确哪个自然段是重点段。
三、细读课文,通过重点词句理解感悟内容和思想感情。
1、默读1、2自然段,说说第一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总起句,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第一段)。从哪里看出“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找出有关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2、出示2。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寒冷的威力在衰竭,雪水融化,冻结的瀑布开始活动,冰封的大江变酥、变软、变暗”4句话的主要意思。(也可以用表格填写的形式知道本段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的意思。
3、自己练读这一段,引导学生抓住动词读重一些,体会景物的变化。指名读,其他想象画面。
4、小结:在山中雪水,一股股汇集起来流进冰封的大江,终于有一天爆发了,那景象势不可挡。默读3,画出描写春潮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5、出示3。学生说话的句子,教师标出来。指名读。问: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觉?板书:气势很大,不可阻挡。抓住那些词语才能把春潮的气势读出来呢?小组讨论一下,试读。以组为单位推选代表读,其他组评议,在评议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段话中相关的词语(崩溃、禁锢、驯服)。
7、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体会哪句好,好在哪里,然后把认为好的句子朗读出来。
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风从窗缝里吹了进来,在我耳边吹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吹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起来,又摔倒下去。
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竖起来,又摔倒下去。
8、自由朗读3、4自然段,体会这两段的不同语气,再全班交流一下(急促、气势很大——平缓、喜悦)。
9、配乐朗诵3、4自然段。
10、教师简介课文的写作背景。(基本含义: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的力量汇集起来,就象势不可挡的春潮。胜利的春天一定会到来的),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再次体会春潮由弱到强的气势。
板书设计:
春潮。
雪水融化——大江酥软——坚冰崩溃——奔腾汹涌——春水欢笑。
由弱到强、势不可挡。
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篇八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本文以“春潮”为题,描写了春潮的形成过程和磅礴气势,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春天那不可抗拒的力量。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春潮的序曲,描写春潮的孕育、积累、蓄势。第二部分紧承上文,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重在表现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文章语言丰富,描写形象,细腻,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对春潮的赞美、喜悦之情。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们学校地处南方,而《春潮》一文描写的是北方的春潮,这一景象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大,难以取得直观的感受。不过,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用语言和画面设置情境,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体会朗读,想象,感知春潮的样子和特点。文章节选自小说《苦菜花》,应鼓励学生补充阅读该小说,不仅如此,教师对课文的写作背景也要作相应的介绍,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1、朗读课文,体会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和春天到来时作者的喜悦心情。赏读、品析课文第三自然段的重点词句,想象、讨论理解春潮到来时的恢宏场面。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崩溃、禁锢、驯服”等词语的意思。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3、凭借“金钥匙”的提示,学习描写景物的文章的基本质疑思路。训练学生通过质疑与解疑理解课文的能力。
4、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鼓励学生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课文《观潮》的录像资料。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观潮》中潮来之时的录像资料。)师问:这是江潮翻滚的场面,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看到的景象?(波浪滔天、势不可挡)(引出课题。)春潮描写的也是潮,不过,它是北方的潮,今天我们将去北方观赏春潮,看看它是什么样?(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出示有关生字新词,正音,指导学习。
3、同桌之间相互把课文读一遍,做到正确、流利。
4、说说课文描写的春潮是什么?(北方冰冻的江河融化――开江的景象。)。
三、学习对课文质疑的方法。
1、自由读“金钥匙”的内容,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2、根据提出的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找到每个问题所在的段落,明确课文的重点段。
四、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这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一自。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然段是总起句,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第一自然段)。从哪里看出“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找出有关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2、出示第二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请读一读你认为写得好的那一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的意思。
3、指导朗读、想象第二自然段。
4、师小结:在山中的雪水,一股股汇集起来流进冰封的大江,终于有一天爆发了,那景象势不可挡。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春潮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5、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问: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觉?(板书:气势很大,不可阻挡。)。
抓住哪些词语才能把春潮的气势读出来呢?小组讨论一下,试读。以组为单位推选代表读,其他组评议,在评议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段话中相关的词语(崩溃、禁锢、驯服)。
7、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体会哪句好,好在哪里?然后把认为好的句子朗读出来。
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风从窗缝里吹了进来,在我耳边吹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起来,又摔倒下去。
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竖起来,又摔倒下去。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8、自由朗读3、4自然段,体会这两段的不同语气,表达的情感,再全班交流一下。
9、配乐朗诵3、4自然段。
10、教师总结,简介课文的写作背景。(总结提示: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力量汇集起来,就象势不可挡的春潮。胜利的春天一定会到来的),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再次体会春潮由弱到强的气势。
春
潮
雪水融化。
大江酥软。
坚冰崩溃。
奔腾汹涌。
春水欢笑。
由弱到强、势不可挡。
总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感、态度、价值观”,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得到了较好的统一。
二、以多种形式提高语文素养。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在宽松的环境中合作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该课鼓励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阅读小说《苦菜花》就是很好的辅助教法,不仅能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铺垫,而且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
三、以质疑引发个性探究。古人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个体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有所疑问,正是个性发展的外在表现。因此,阅读教学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逐段分析、面面俱到的做法,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抓住重点、难点进行质疑问难。本文的“金钥匙”环节就为这一训练提供了很好的训练平台,不过,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的质疑能力还没有方向性,教师还应当设定质疑的范围,提示学生应针对什么提问,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讨。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篇九
1、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
2、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3、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能背诵并默写课文,积累古代描写“愁”的诗文。
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篇十
本单元一“春潮”为主题,安排了一篇抒情散文、一篇散文诗、两首古诗和两篇记叙文,力图从不同观察视角、采取不同文体表达向学生描写春潮的形成、涌动时或壮美或秀丽或人们迎春、庆春的欢快心情,从生动的描写中展示春之韵,春之美。所有课文文质兼美,非常适宜学生诵读,利于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学生观察美、欣赏美、表达美的欲望。
继续培养学生积累字词句、积累古诗,用课后的金钥匙辅导学生练习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针对课文的条理提问,并把阅读的感受用简要文字进行批注等是本单元的重要训练内容,利于为学生开展独立阅读掌握必要的方法。
《春潮》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用奔放而细腻的笔触在描写春潮滚滚而来的气势中,赋予了文章一定的时代意义,表达了革命力量如春潮涌动生机勃勃、势不可挡,必将获得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讲春潮正在孕育、蓄势待发;第二部分(3-4自然段),将春潮的形成、爆发,直至不可抗拒的宏大气势。文章语言丰富生动、描写形象细腻,字里行间都满满是作者呼之欲出的赞美和期待之情。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能按照预习提纲和方法查阅资料、阅读批注、自学字词等;在课堂上,开始具有独立思考、形成理性认识、积极发表个人见解的意识和欲望;对阅读中产生的困惑或困难能主动借助小组合作、师生交流等方式予以解决。这些为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创新和质量提升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也需要教师通过教学予以继续支持与培养。但大部分北方孩子,对春潮的感受缺乏感性体验,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提供相关感性材料。
在教学中,教师一要让放手让学生首先进行充分的自读、自悟,并适当做笔记或批注,自学字词,理清课文思路,并学习有效提问;二要抓住重点词句和精彩片段,结合生活观察和单元主题,仔细品读、赏读,体味其中蕴含的情绪和感情,感受春天的美好;三要从整体布局谋篇和个别细腻刻画处分析,帮助学生体会和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形成富有个性的方法体验和情感认知。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春水涌动、春潮激荡的情景,感受春潮势不可当的宏大气势。
2写摘录笔记,自学生字新词。识字11个,写字6个。
3针对课文层次,学习运用金钥匙提供的方法进行有效提问。
4理解“进攻、撤退、威力、衰竭、汹涌、山崩地裂、耳语、禁锢、驯服”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品味重点词句,理解拟人句所描绘的情景及抒发的感情,想象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
5体会本文写作方法,迁移写作。
1学生按照自学提纲完成字词学习,并适当做批注式笔记;
2学生借助网络搜集春潮的相关视频、图片,建立对春潮的感性认识;
3学生自读课文,达到读通、读熟,并将不理解的地方做标记;对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或好词佳句进行初步积累。
4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重点通过品读、赏读体味文章表达的意思,感受春潮由弱到强、最后形成宏大气势、不可阻挡的力量和作者的喜悦之情。
难点在于学生能从课文结构出发进行恰当提问,并有条理地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2课时。
一以诗导入,整体感知。
2预设生答:我从第一首中的“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和第二首中的“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两句找到了春天的影子。两首诗都写的是春天的脚步来到时桃花盛开、河水解冻、鱼儿欢快游弋的景象。
3生练读两首诗,并集体吟诵。师点评并导入:是啊,冬去春来,春风扑面而来,春潮汹涌而至,万物复苏,世界在温暖的春光下似乎都苏醒了。这是大自然不可改变的规律,也是万物生生不息的缘由所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迎接春潮,感受它巨大的气势和能量吧!
4板书课题:春潮。
二围绕课题,激起“悦”读。
2预设生答:潮水指海水在一定时间涨起来、形成迅猛翻涌的态势,又落下去的样子,也叫潮汐。春潮就是春天的潮汐。春潮一般用于比喻新鲜的事物,或者新鲜的事物必然冲破一切阻力蓬勃发展。
3师点拨:按照以上的理解,我们可以把课题解读为两层含义:一是春天的潮水;二比喻的内涵。那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寻找作者是怎样描写春潮以及借助春潮表达的情感。
4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句子。
5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批注。
6教师范读,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梳理:课文那几段写的是春潮孕育、蓄势待发?那几段写春潮到来、爆发、势不可当的宏大气势?用简单词语做批注。
7学生交流心得。师板书:孕育、蓄势待发(1、2自然段)。
爆发、势不可当(3、4自然段)。
三学习字词,落实双基。
1指名读词、随机读词。要求读音正确、声音响亮:
进攻撤退汹涌威力衰竭堤岸崩溃禁锢怒吼驯服植株沿途滔滔江水寒气凛凛山崩地裂。
重点说说“崩溃、驯服、禁锢”是什么意思?
2比较组词:
攻()撤()衰()滔()威()途()。
功()撒()哀()涛()成()涂()。
说说如何通过比较记住生字。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撤、衰、威、滔”。各写一遍,按照正确、端正、美观的标准进行自我点评。
四指导朗读,感悟春潮:
1第一部分:春潮的孕育和蓄势待发。
预设生答:孕育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蓄势待发指内部的力量从弱到强的状态,有一种迫不及待、马上就要的紧迫感。因此在朗读时要通过语气的变化读出这种感觉。
(2)自由练读第一部分,把你认为应该强调的词句划下来,反复揣摩春潮蓄势待发时的状态。
(3)同桌协作,根据自己的理解分配朗读的句段,以轮番朗诵的形式再练读。边读边体会是否突出了那种变化、那种蓄势待发、那种急迫而来的感觉。
(4)汇报展读。请出一组同桌说一说朗读的体会:应该强调哪些词句?这些词句应该用什么语气朗读?为什么?同桌配合展读给全班听。其他同学从朗读的完整性、通畅性和正确性、情感性进行点评。
(5)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描写春潮孕育中变化的词句,体会春潮的蓄势待发。
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虽然...可是...融化...冲开了...越来越大的响起来...汹涌的奔流...冲到...流进...逐渐变酥了,变软了...变暗了。
(6)师带读。用肢体语言帮助带动学生的语气和情绪变化。
(7)谈朗读体会:作者用一系列动词描写春潮孕育的过程,生动、形象且富有力量,朗读时应该重点突出这些词语,恰当表现作者的思想。
2第二部分:春潮的爆发、势不可当。
第一遍:默读,标注。
(1)体会本段出现的破折号、冒号、感叹号,思考标点符号表示的意思和情绪,想想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这种情绪?练读尝试,直到你认为最恰当了举手展示。师点拨,破折号在这里既有进一步说明,也有语气的加重、情感的推进;几个感叹号形象的借助“风”表达了春潮来时人们激动的心情,拟人句的手法突出了风的力量、风的速度。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激动、欢快的情绪。
(2)标注直接描写春潮的词句,体会这些词语在句中的意思。重点理解“崩溃、禁锢、奔腾着、汹涌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怒吼着、撞击着、推动着、竖起来...又摔倒下去、咔嚓咔嚓的声音、溅起、击溃了、淹没了、迫使、驯服”等,通过理解词语、对比词语色彩和画面联想等方式,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春潮的势不可当、似万马奔腾的壮观景象,从而恰当朗诵。这里教师范读和学生练读穿插进行,激发起学生朗诵的欲望和热情最为关键。
学生会从几个方面谈,只要有道理,教师都应肯定:
一是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通过写春潮来表达人们的喜悦心情;二是用一系列的形象鲜明的词语,准确的描写了春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用词之准值得学习;三是用短句式一气呵成,形象表达了人们急切的心情。
(4)自读第四自然段,谈谈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一是用拟人化手法直接描写了春水;二是用排比句写了春水来了之后大自然万物复苏、人们喜悦无比的心情;三是朗读时应该读出喜悦之感。采用带读法、填空法、表演读法等练习背诵这段文字。
3完整朗读全文,请尽情的读出你对春潮的想象、理解、感受。
五总结思考,深化春潮。
1本文写春潮来临的喜悦,实际是写什么?请查阅本文的相关背景资料,尝试谈谈自己的理解。
2课文怎么描写春潮从小到大的过程?为什么要这样写?用几个关键词写出过程和理由。(一滴水珠——山涧溪水——大江)。
六布置作业、升华朗读。
1正确、规范、美观写好本节课生字;
2积累本课词语和优美句子。将本课朗诵录制成视频发到班级群,进行在线比赛。
七板书设计:
春潮。
孕育、蓄势待发(1、2自然段)进攻...撤退...
爆发、势不可当(3、4自然段)拟人夸张象征。
一欣赏春潮,感受力量。
1播放《春潮》交响曲片断,边看边准备: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所感受的春潮。
2交流,教师指导:说清楚完整,说准确生动更好。
二再议春潮,激发诵读。
1师:“春潮”是一篇散文。散文以行文思路灵活、遣词造句生动、感情寓意丰富为特点,因此让人读起来有浮想联翩、心生波澜、欲罢不能的美感。本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笔触、排山倒海式的写法写出了滚滚春潮来临前后迫不及待、蓄势待发、气势磅礴、不可阻挡的壮观气势,给人以激动、兴奋和压抑不住的快乐,不愧一篇经典散文。我期待你们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他的感受,用完美的音色、音调和语气将这种心情尽情的表达出来!
2师生齐声诵读全文,教师用肢体和表情带动学生的情绪,不断推进学生诵读的激情。随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力进行点评和示范、指导,直到熟读成诵。
3抄写并背诵最后一段。重点抓住“欢笑、舞蹈”两词语启发情绪;研读排比句在这里表达的意味,感受作者欢快、激动心情。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这种写法,仿写一段话。
三整理行文,迁移写法。
1回顾全文,请围绕写“春潮”整理出本文的写作顺序。
(1)先用关键词标出每一个自然段写的内容,然后联系起来思考。
例如:宣告(春潮要来了)春潮的孕育春潮的到来春水的喜悦。或者从描写春潮的变化(积雪融化-大江酥软-坚冰崩裂-江水汹涌-春水欢快)中去梳理和思考,联系起来就是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来写的。写出了春潮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滴水到一股奔流,最后汇集到大江的过程。
(2)板书: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提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讨论:这样写符合事物本来发展变化的客观现象,也给读者一个清晰、完整的过程,使人从中感受到春潮的力量。
2结合本文写作背景,谈一谈作者写“春潮”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受?
(1)从作者的简介、本文写作的背景资料中,让学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用春潮象征革命的新生力量,用春潮的发展变化象征这种革命力量的不可阻挡,胜利必然属于人民。)。
(2)小结板书:描写中抒发情感。没有情感的表达只是文字的堆积;没有描写的表达只是空洞的抒发。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抒发作者内心真实的感受,是散文的一大特点。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们会更多体会这种特点。
(3)师点拨:作者把这种感情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似乎蕴藏着力量,饱含着热望,抒发着激动之情。请你再一次把这些词句找出来仔细品味。例如:进攻、撤退、宣告、衰竭、终于、挤、激动、快去看、奔、不可抗拒、推开、怒吼、撞击、推动、击溃、淹没、迫使、驯服、舞蹈、欢笑等等,这些词语极具力量感,似乎融进了作者的血液中,从作者的笔尖喷破而出,带着作者跳动的心、喷涌的血、难抑的情!还有多处使用拟人、象征、排比的手法,增强情感,突出形象,使人读起来情感共鸣!这就是汉语的魅力,这就是汉语的力量!
3迁移写法:描写一种事物的发展变化时,我们应该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去写。这样既有利于我们清晰的表达,也有利于读者清楚的了解。请学习这种写法,以《春雨》为题,仔细观察,认真体会,表达你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第一步:先确定你想表达的情感或者情绪。(抒情的重点)。
第二步:列出观察(写作)的提纲,认真观察春雨来临前、中、后,景、人、物的变化。(写作的顺序)。
第三步:用关键词标出你观察到的每个方面的特点。(写小标题)。
第四步:想一想重点应该写什么?怎么写好春雨中的景、人、物?(确定写作重点)。
第五步:按照提纲开始写作。注意描写中有情感,叙述中有抒发。可以用学到的修辞手法和积累的优美词句,把你的感情渗透在文字中,让我们感受到春雨中的你,怎样的激动和快乐?(抒情渗透在描写之中)。
四对照阅读,学会阅读。
1快速阅读《三月桃花水》,说说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春水)?怎么写春水的(声音、光芒)?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春水来了,再写春水的声音和光芒,最后赞美春水的美好。)。
2与《春潮》在选择描写的对象和写作顺序有什么异同?
预设:描写的对象相同,都写了春水;描写的重点不同:《春潮》重点突出春水的力量,《三月桃花水》重点写春水的美好;写作顺序不同:《春潮》按照潮水发展变化的顺序写,而《三月桃花水》从春水的不同侧面来描写,全文采取总分总的结构来写作;表达情感侧重点不同。《春潮》重在表达作者对新生革命力量的信心和欢迎;《三月桃花水》重在表达作者对美好春天的赞美之情;文风不同,第一篇气势磅礴,第二篇娓娓道来。各有千秋,各有美感。
3相同的主题、描写的对象,却写出了不同的风格。说明了什么?
预设:作者不同,背景不同,情感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艺术表达效果。这给我们今后的阅读提供了方法:要想读懂文章,必先要读懂作者,读懂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
五总结体会,布置预习。
1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或体会。重点谈写作方法和阅读方法上的收获。
2布置预习《三月桃花水》。要求:
(1)自学生字词。
(2)熟读课文并批注。
(3)按照“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要这么写”边读边思考,初步读懂文章,理出文章思路。
(4)练笔:春天来了(观察、构思阶段)。
春潮。
散文特点。
写作顺序。
写作技巧。
阅读方法。
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一
1、朗读课文,体会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和春天到来时的作者的喜悦心情。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理解春潮来时恢宏的场面。
2、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崩溃、禁锢、击溃、驯服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金钥匙的提示,学习对描写景物的文章的基本质疑思路,通过质疑与解疑理解课文。
4、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以及重点词语,积累好词佳句。提倡学生背诵这篇文章。
朗读课文,体会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和春天到来时的作者的喜悦心情。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理解春潮来时恢宏的场面。
本单元以《春潮》为题安排了两篇散文。这两篇散文用不同手段面写了春天的景象。第一篇很有气势,第二篇非常细腻。两篇文章语言丰富,描写形象,细腻,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对春天(春潮)的喜悦之情。但是这两篇课文描写的景象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大,加上复句和比喻句比较多,就给学生理解课文增加了难度。所以学习这两篇课文,首先是要读通读熟。在此基础上,教师用语言和画面设置情境,抓住重点句子也引导学生反复体会朗读,感知春潮的样子和特点。
1、教师准备有关图片或录像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找黄河上游壶口瀑布春天解冻时的画面资料。相应的音乐磁带。
2、教师准备小说《苦菜花》的背景介绍以及与此文的联系。
第一课时。
读课文,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想象和联系生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看到春潮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一、观看录像,引出课题。
播放海潮大浪滔天声音如雷的录像(画面),也可以找到《观潮》中的录像播放朝来时的景象。问:这是大海浪潮翻滚的场面,你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看到的景象?(破浪滔天、势不可挡、震耳欲聋)引出课题。春潮描写的也是潮,它是什么样的呢?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出示有关词语正音。(不一定是生字,学生读不准的字音都要纠正)例如寒气凛凛、山涧、朝阳处、禁锢、喀嚓、驯服等词语都要让学生读准。
3、同位或小组间再把课文读一遍,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4、说说课文描写的春潮是什么。(师总结:北方冰冻的江河融化开江的景象)。
二、插入金钥匙,学习对散文质疑的方法。
1、自由读金钥匙内容,说说读明白了什么。(没有质疑习惯的班级或学生要把此作为重点环节,告诉学生质疑的好处,要求学生必须从现在开始这样做,已经有质疑习惯的班级和学生可以不用金钥匙的提示问题,而是提出自己更有独到性的问题)。
2、根据提出的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找到每个问题所在的段落(理清思路)。根据问题明确哪个自然段是重点段。
三、细读课文,通过重点词句理解感悟内容和思想感情。
1、默读1、2自然段,说说第一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总起句,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第一段)。从哪里看出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找出有关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2、出示2。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寒冷的威力在衰竭,雪水融化,冻结的瀑布开始活动,冰封的大江变酥、变软、变暗4句话的主要意思。(也可以用表格填写的`形式知道本段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的意思。
3、自己练读这一段,引导学生抓住动词读重一些,体会景物的变化。指名读,其他想象画面。
4、小结:在山中雪水,一股股汇集起来流进冰封的大江,终于有一天爆发了,那景象势不可挡。默读3,画出描写春潮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5、出示3。学生说话的句子,教师标出来。指名读。问: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觉?板书:气势很大,不可阻挡。抓住那些词语才能把春潮的气势读出来呢?小组讨论一下,试读。以组为单位推选代表读,其他组评议,在评议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段话中相关的词语(崩溃、禁锢、驯服)。
7、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体会哪句好,好在哪里,然后把认为好的句子朗读出来。
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风从窗缝里吹了进来,在我耳边吹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吹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起来,又摔倒下去。
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竖起来,又摔倒下去。
8、自由朗读3、4自然段,体会这两段的不同语气,再全班交流一下(急促、气势很大平缓、喜悦)。
9、配乐朗诵3、4自然段。
10、教师简介课文的写作背景。(基本含义: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的力量汇集起来,就象势不可挡的春潮。胜利的春天一定会到来的),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再次体会春潮由弱到强的气势。
板书设计:
春潮。
雪水融化大江酥软坚冰崩溃奔腾汹涌春水欢笑。
由弱到强、势不可挡。
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二
《春潮》是作家冯德英的作品,描写了早春时节,江水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表现了春水充满生机的热情,给人以生命的力量。本文文质兼美,适合细细品读。
教学重要重视朗读,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感受春水是多么的生气勃勃,多么的博大恢弘。理解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新词。
理解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懂得春水充满生机的热情,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结合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学习。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春水是多么的生气勃勃,多么的博大恢弘。理解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文章中的情感。
能用自己的话会清楚、有条理地表达对文章的理解。
投影仪、录音机。
2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发现了吗,说给大家听好吗?(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要到这北方的二月去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板书:春潮)。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字形,看看在这个季节里,课文写了什么?
2、分组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3、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
4、回答问题:课文描写是什么?
教师随机板书:春潮。
三、细读课文。
(一)学习2、3段。
1、听录音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站在江边,看到春潮是什么样的??
2、交流:指名回答,用课文的词语概括地说说它是什么样的?(不可抗拒)。
4、小组交流。
5、全班朗读。
(二)拓展想像,体会课文。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看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教师放的录音,教师配乐吟诵。
2、交流自己看到的景象。
3、播放录象,你看到的画面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如果此时此刻,就站在江边,你想说些什么?
4、美读第3段。
(三)朗读全文: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1、小组交流:为什么春潮是不可抗拒的?
2、面对春潮的力量,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作业设计:
写写自己想像春潮的景象。
春 潮。
不可抗拒。
生机勃勃顽强的生命力。
课后札记:。
教学内容:
复习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说说那一句话能概括春潮的样子。
学生联系课文各抒己见。
二、复习课文内容:
1、作业交流:面对春潮的力量,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写写自己想像春潮的景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的句子,结合课文2、3段的有关句子谈谈说说。
三、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概括段意。
四、学写生字:
学生自学生字。
交流重点字:衰竭。
作业设置:
摘抄表现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的句子。
摘抄优美的词语:选择一个造句。
板书设计:衰 竭。
课后札记:
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三
本文以“春潮”为题,描写了春潮的形成过程和磅礴气势,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春天那不可抗拒的力量。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春潮的序曲,描写春潮的孕育、积累、蓄势。第二部分紧承上文,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重在表现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文章语言丰富,描写形象,细腻,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对春潮的赞美、喜悦之情。
我们学校地处南方,而《春潮》一文描写的是北方的春潮,这一景象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大,难以取得直观的感受。不过,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用语言和画面设置情境,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体会朗读,想象,感知春潮的样子和特点。文章节选自小说《苦菜花》,应鼓励学生补充阅读该小说,不仅如此,教师对课文的写作背景也要作相应的介绍,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1、朗读课文,体会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和春天到来时作者的喜悦心情。赏读、品析课文第三自然段的重点词句,想象、讨论理解春潮到来时的恢宏场面。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崩溃、禁锢、驯服”等词语的意思。
3、凭借“金钥匙”的提示,学习描写景物的文章的基本质疑思路。训练学生通过质疑与解疑理解课文的能力。
4、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鼓励学生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课文《观潮》的录像资料。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观潮》中潮来之时的录像资料。)师问:这是江潮翻滚的场面,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看到的景象?(波浪滔天、势不可挡)(引出课题。)春潮描写的也是潮,不过,它是北方的潮,今天我们将去北方观赏春潮,看看它是什么样?(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出示有关生字新词,正音,指导学习。
3、同桌之间相互把课文读一遍,做到正确、流利。
4、说说课文描写的春潮是什么?(北方冰冻的江河融化――开江的景象。)。
三、学习对课文质疑的方法。
1、自由读“金钥匙”的内容,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2、根据提出的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找到每个问题所在的段落,明确课文的重点段。
四、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这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一自然段是总起句,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第一自然段)。从哪里看出“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找出有关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2、出示第二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请读一读你认为写得好的那一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的意思。
3、指导朗读、想象第二自然段。
4、师小结:在山中的雪水,一股股汇集起来流进冰封的大江,终于有一天爆发了,那景象势不可挡。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春潮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5、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问: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觉?(板书:气势很大,不可阻挡。)。
抓住哪些词语才能把春潮的气势读出来呢?小组讨论一下,试读。以组为单位推选代表读,其他组评议,在评议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段话中相关的词语(崩溃、禁锢、驯服)。
7、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体会哪句好,好在哪里?然后把认为好的句子朗读出来。
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风从窗缝里吹了进来,在我耳边吹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起来,又摔倒下去。
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竖起来,又摔倒下去。
8、自由朗读3、4自然段,体会这两段的不同语气,表达的情感,再全班交流一下。
9、配乐朗诵3、4自然段。
10、教师总结,简介课文的写作背景。(总结提示: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力量汇集起来,就象势不可挡的春潮。胜利的春天一定会到来的),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再次体会春潮由弱到强的气势。
板书设计:
春潮。
雪水融化。
大江酥软。
坚冰崩溃。
奔腾汹涌。
春水欢笑。
由弱到强、势不可挡。
五、总评:
一、以朗读加深课文理解。“以读为本”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首先从第二自然段中就指导学生自主选择朗读,激发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接着在课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中教师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具体指导,最后通过两段的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本文所表达的情感。这些,说明本课在对语言“感悟、积累、运用”的过程中,自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得到了较好的统一。
二、以多种形式提高语文素养。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在宽松的环境中合作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该课鼓励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阅读小说《苦菜花》就是很好的辅助教法,不仅能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铺垫,而且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
三、以质疑引发个性探究。古人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个体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有所疑问,正是个性发展的外在表现。因此,阅读教学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逐段分析、面面俱到的做法,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抓住重点、难点进行质疑问难。本文的“金钥匙”环节就为这一训练提供了很好的训练平台,不过,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的质疑能力还没有方向性,教师还应当设定质疑的范围,提示学生应针对什么提问,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讨。
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篇十四
1、指导学生抓住形、色、声等写出春水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2、指导学生展开大胆、神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春雨的特点。
3、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水平。
用拟人等手法写出春水的特点,使习作有声有色。
一、谈话导入,说说春雨的特点。
(引导学生从形、色、光等方面说说春雨的细小,珍贵。)。
二、交流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资料。
1.孩子们,像“春雨贵如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样的农谚、格言、诗句很多,她们在丰富我们的语汇的同时,也在向我们传达着春天的信息。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展示出来,我们一起分享!
2.孩子们的积累真多。(出示孩子们交流的农谚)看看这些农谚有什么特点?我们也试着编一个吧!
3.指名说说自己编的农谚,教师相机点评(要与春天、农业有关,语言要简练)。
三、读写结合,指导。
孩子们,春天是美好的,花开了,树绿了,小河又开始流淌了。用你的眼睛、你的心灵去触摸春天感受春天吧,充满生机的春天睁开了惺松的眼睛,也正欢迎着我们投入到她热情的怀抱呢!
本单元的主题是围绕春水展开的,几课文也都和春水有关,所以我们这次习作就来写写春水吧。
1.指名读“笔下生花”的内容,说说题目的要求。
2.学了本单元的几课文,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描写春水的语句和写法吧,说说你的收获。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按一定顺序;抓住形、色、声、光等;大胆想象;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手法;引用诗句、格言、农谚等)。
教师提示:
第一个选题:写春天的小河(小雨……)。
后面的括号里的是备选内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另写,如小溪、池塘等。
既然是写春天的小河(小雨……),就要根据春天这个季节的特征,抓住春天的小河(小雨……)等春水在这个季节的.特点和不同于其它季节之处。春水滋润着万物,那么一场春雨前后一定会有一些变化,应重点描写春雨后的景象。
第三个选题:写想象: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写想象要大胆地去想象,但一定要符合春雨的形态和特点,只有把自己合理地想象成春天的小雨点,才能逼真地演绎出春天小雨点的栩栩形态和勃勃生机,从而达到想象和实际的完美结合。
好了,让我们拿出笔来进行我们这次的习作吧!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五、习作展示。
把你最满意的句子或者片断读给同学们听。师生评议。
六、指导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孩子们,先自己读一读修改修改,然后请和你的同桌或好朋友互改,看谁的写得生动具体,有声有色!
好了,让我们拿出笔来进行我们这次的习作吧!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五、习作展示。
把你最满意的句子或者片断读给同学们听。师生评议。
六、指导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孩子们,先自己读一读修改修改,然后请和你的同桌或好朋友互改,看谁的写得生动具体,有声有色!
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五
播放海潮大浪滔天声音如雷的录像(画面),也可以找到《观潮》中的录像播放朝来时的景象。问:这是大海浪潮翻滚的局面,你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看到的景象?(破浪滔天、势不可挡、震耳欲聋)引出课题。春潮描写的也是潮,它是什么样的呢?板书课题和作者。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出示有关词语正音。(不一定是生字,同学读不准的字音都要纠正)例如“寒气凛凛、山涧、朝阳处、禁锢、喀嚓、驯服”等词语都要让同学读准。
3、同位或小组间再把课文读一遍,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4、说说课文描写的春潮是什么。(师总结:北方冰冻的江河融化——开江的景象)。
1、默读1、2自然段,说说第一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总起句,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第一段)。从哪里看出“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离”,找出有关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2、出示2。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引导同学找出“寒冷的威力在衰竭,雪水融化,冻结的瀑布开始活动,冰封的大江变酥、变软、变暗”4句话的主要意思。(也可以用表格填写的形式知道本段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衰竭”的意思。
3、自身练读这一段,引导同学抓住动词读重一些,体会景物的`变化。指名读,其他想象画面。
4、小结:在山中雪水,一股股汇集起来流进冰封的大江,终于有一天迸发了,那景象势不可挡。默读3,画出描写春潮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5、出示3。同学说话的句子,教师标出来。指名读。问: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觉?板书:气势很大,不可阻挡。抓住那些词语才干把春潮的气势读出来呢?小组讨论一下,试读。以组为单位推选代表读,其他组评议,在评议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段话中相关的词语(解体、禁锢、驯服)。
7、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体会哪句好,好在哪里,然后把认为好的句子朗读出来。
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俺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俺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风从窗缝里吹了进来,在俺耳边吹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吹着俺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起来,又摔倒下去。
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竖起来,又摔倒下去。
8、自由朗读3、4自然段,体会这两段的不同语气,再全班交流一下(急促、气势很大——平缓、喜悦)。
9、配乐朗诵3、4自然段。
10、教师简介课文的写作背景。(基本含义: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的力量汇集起来,就象势不可挡的春潮。胜利的春天一定会到来的),引导同学朗读全文,再次体会春潮由弱到强的气势。
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5~7自然段。
2、掌握不同要求的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7自然段。
2、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的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情入境。
1、播放音乐,讲述故事:
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美的淡水湖泊,曾经有一群可爱的鸟儿在这里为生命谱写了壮丽的诗篇,他们凭着勇敢与顽强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人类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生命的真爱。那是初春的一个早晨,辽阔的贝加尔湖因寒潮突然降临而再次结上了厚厚的冰层,一群已从南方飞来的天鹅在冰封的湖面上空盘旋、呼唤,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我们找不到吃的,怎么办呀?一声声“克噜――克哩――克哩”的凄惨啼叫在贝加尔湖上空回旋。
2、这是一则动人的故事,故事名字叫“天鹅的故事”。
二、交流预习,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领读生字。
3、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事吗?
4、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指导。
(1)“您老喜欢打猎”。
(2)“克噜――克哩”中“――”的作用是声音的延长。
(3)“像石头似的……冰面上。”
4、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感人”
三、细读体会。
1、找出课文令你感动的地方,仔细地品读几遍,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反馈:相机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五自然段,再读,看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
(2)交流“像石头似的”说明了什么?(撞击冰层的力量大),这是一只怎样的老天鹅?
指导朗读,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撞击冰层的力量之大?
再读课文。
(3)齐读课文。
(4)师示范朗读。从老师的朗读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5)齐读课文。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看到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其它的天鹅似乎都被(惊住了)都(呆呆地站在哪儿),然而当老天鹅取得成功,水面在慢慢扩大以后,其它的天鹅是怎么做的?指名读第六自然段后半部分。
(2)讨论“欢快”。
(3)是的,他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因此它们十分欢快,这欢快就表现在它们的叫声中,表现在它们那如同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的叫声中。分层次读出它们叫声与劳动号子。
4、学习第七自然段。
(1)是的,有付出就有收获,它们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去挑战困难,它们成功了吗?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表达敬意和祝贺。它们高兴吗?齐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5、同学们,“天鹅的故事”到这里有个圆满的结局,这故事中我们认识了一位英勇顽强的老天鹅,还认识团结协作的天鹅群,我们与其把老天鹅称作“顽强的破冰勇士”,还不如把整个天鹅群称作“顽强的破冰勇士”。
然而课文还没有结束,斯杰潘老人看到了这一幕,他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讨论。
四、作业。
1、师出示生字词,描红生字。
2、提示运用词语复述课文。
3、布置作业:(1)复述(2)找话题,设疑问。
板书设计:
7.天鹅的故事。
感人老天鹅顽强的破冰勇士。
春潮的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七
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体现了以下课程理念:一、以学生为本,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特别是春潮形成的过程和其浩大的声势,通过想象既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辅助学生朗读好课文。二、朗读为主,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推敲,读中提高。三、通过学习本课,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怀。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也了解到了我们的祖国山河的壮美,了解到北方的春天是具有如此不可抗拒的生机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人民的力量也是不可抗拒的!
课堂上,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和抓住重点词句的教学方法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第一部分,主要是围绕第一自然段这个中心句展开讨论,找出“春天在进攻”的语句,并把握其中的重点词语,如“冲开”,“汹涌的奔流”,“变酥了”,“变软了”,“变暗了”等等,感悟春的万象更新。第二部分,主要以朗读为主,运用了比较和电教辅助的方法,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画面中生发出豪壮的情感,感悟着春潮的气势不可阻挡,力量不可抗拒。而且,在利用春潮汹涌的课件时,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出示,而是在学生通过多次朗读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触之后再出示,这样就能够让孩子对自己的想象和实际的情景进行准确的对比,能够更有效的加深孩子对文章的感悟。
课堂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无憾的工笔,在这篇教学设计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对生字词的教学还应突出一些。
东塔学校蒋琼。
这篇课文以“春潮”为题,描写了春潮形成过程和磅礴气势,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力量——不可抗拒。
课堂上,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和抓住重点词句的教学方法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一、围绕中心句展开讨论。找出“春天在进攻”的语句,并把握其中的重点词语,如“冲开”,“汹涌的奔流”,“变酥了”,“变软了”,“变暗了”等等,感悟春的万象更新。“请同学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说说自己读懂的地方,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敢于质疑,相继提出了“崩溃”、“禁锢”、“衰竭”、“驯服”、“迫使”等词,我按照找原文句子,结合生活经验和工具书的方法指导学生逐一解决。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如果到位了,那么在理解课文时就有基础,能大大减缓突破难点的坡度。学生敢于质疑,质疑完后有可操作的方法去解决,因此乐于释疑,参与的兴趣也就更浓、面积就比较大。另外,学生的主动性也增强了。凡是提问的、凡是能解决别人问题的都给予一定的鼓励,因此学生乐于思考,找到自己成功点的学生就比较多,自然学得很快乐。
二、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在生发出豪壮的情感,感悟着春潮的气势不可阻挡,力量不可抗拒。
“朝阳处雪已融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让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动词重读,通过语气、语速的高低、快慢,读出气势,读出自己的体会,课堂教学就是要“因学施教”,不能一刀切。只给方向,至于怎么到达要让学生自己去实现,当然教师要创造条件。我想这样应该是“以生为本”吧,这样的课堂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这样的课堂也才是鲜活的、灵动的。
“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这句的朗读指导体现以读为主,读中体会;课堂呈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在学生读不好的时候停下教学的步子,引导潜心会文,抓重点词朗读;在找到重点词还读不到位时,联系生活理解“酥”意思,理解之后再读;最后,教师巧妙范读,将读中体会引入.......。既有指导的层次感,也有朗读的层次性。
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我,根据学情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启发,智慧的火花就像奔腾的春潮一样,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向前涌。上好一堂课,不是看我们老师的热情有多高,而是看老师能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能调动得有多高。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才会有思维的深入,这样的课堂也才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