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9篇)
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写心得体会时,可以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和比喻,提升文章的表达力。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展示了不同人在不同场景下的独特思考和体悟,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到心得体会的重要性。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一
26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永奇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中央部署要求,研究推进主题教育工作。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到位”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跟进重点任务,加强督促指导,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到位”的重要指示精神,是深入推进主题教育的重要指南,是进一步做好督促指导工作的根本遵循。要深刻领会“四个到位”的深刻含义,切实做好主题教育和主题教育督促指导工作,督促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确保主题教育不虚不空不偏。对中央第10指导组反馈的问题,抓紧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明确路线图、时间表,逐条逐项加以解决。要及时跟进落实好中央主题办、区党委主题办最新工作安排,抓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专题研讨、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调研成果交流、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要坚持一体推进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确保主题教育的质量和成色。
陈永奇强调,办公室要加强上传下达、左右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小组之间、各小组与巡回指导组之间要多沟通,强化协调合作,加大宣传力度,齐心协力抓好主题教育。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从战略高度统筹谋划、全面部署新时代西藏工作,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
我已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西藏工作的重大任务。以后我要进一步把握工作方向,始终把“十个必须”作为日常工作的指针和标尺,尽自己所能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第一,要准确把握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个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更加注重加强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
第二,要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重要要求,从增进“五个认同”的高度,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第三,要准确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西藏夯实全面小康成果,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四,要准确把握“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这个重大论断,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红线,共同巩固好生态安全屏障。
本人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充分认识西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牢把握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原则,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会议指出,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支持、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关怀。全省政府系统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短板弱项,着力打好水源涵养主动战、水土保持阵地战、污染防治攻坚战,盯紧盯牢疫情防控、防汛减灾、安全生产等各类风险防范工作,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坚决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奋力推动涉藏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精神,既要看到甘肃省取得的工作成绩,更要认清面临的艰巨任务,做到认识要提高、目标要明确、模式要创新、投入要多元、景区和公路沿线要达标、推进机制要高效,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坚持求好不求快、扎实稳步推进,坚持统一规划和因地制宜相协调,坚持前期建设和后期管护相结合,先示范后推广、先集中后分散、改一个成一个,真正走出一条符合甘肃实际的厕所革命路子,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会议强调,要按照省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部署,咬定年初既定目标,以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统揽,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产业培育升级、重大项目建设、区域协调发展、营商环境优化、民生品质改善上取得新突破,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8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自1980年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既在顶层设计上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又从西藏的实际出发,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和战略举措,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我简单谈几点认识。
一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为着眼点。
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西藏工作的特殊重要性、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决定了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必须放到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上来,必须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坚持依法治理、主动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
我们要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上来,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定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继续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强化各级各类学校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教育。
二要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着力点。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同西藏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无论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改革开放,都要从国家的大局和西藏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认真谋划“十四五”规划,聚焦西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精准谋划一批大项目,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多团结线、幸福路。
抓住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重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促进农牧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加快融入“一带一路”。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坚决破阻碍、降门槛、优服务,吸引区外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各类要素更多汇聚高原。
三要坚持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为出发点。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要大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补短板上用全劲、使全力,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让资金和项目进一步向农牧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致力于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要注重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多元化投资等方式,内挖潜力、善借外力,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投身西藏发展,。要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聚焦农牧民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财产性收入。完善就业促进政策,加强企业吸纳、公招考录、就业援藏、自主创业,开发合作社、幼教和乡村科技岗位,持续完善路网、电网、通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四要坚持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落脚点。青藏高原被称为“中华水塔”,生态十分脆弱,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在开发和保护、建设和吃饭的问题上,必须算大账、算长远账,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要不遗余力地保护好源头生态,让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我们发展的血脉,全面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监管,抓好江河源头区、草原、湿地、天然林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健全长效机制。要科学编制实施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扎实推进生态综合补偿、绿色金融等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政策研究。扩大森林、草原生态效益补助面积。要强化生态环境约束。让净土永葆纯净,让群众更加幸福。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习近平指出,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边境地区建设,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在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自治区政府主席齐扎拉陪同下,先后来到林芝、拉萨等地,深入农村、城市公园、铁路枢纽、宗教场所、文化街区等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21日上午11时许,习近平乘坐飞机抵达林芝米林机场。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手举花束、载歌载舞,热烈欢迎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并向总书记献上哈达、切玛、青稞酒,表达对总书记的衷心祝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广大党员干部应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传承下去,特别是要在脱贫攻坚中发挥“老西藏精神”,不畏艰苦、努力奋斗,攻坚克难、持续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使命意识,做脱贫攻坚的坚定实践者。过去,“老西藏”们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战胜了艰苦的自然条件和国内外敌人。
要积极将脱贫攻坚作为政治历练的“试金石”,强化为民之志,铸就铁肩担当;。
要积极将脱贫攻坚作为实践锻炼的“主战场”,内强服务才干,擦亮脱贫成色。锻造过硬本领,做脱贫攻坚的坚强破冰者。
还要提升“特别能创业”的巧干本领,敢于“打破砂锅”找症结、探贫因,大胆创新开妙方、治穷根,以四两拔千斤之巧力破难题,让“老西藏”精神在扶贫实践中开出绚丽之花。
强化矢志奋斗,做脱贫攻坚的坚实站岗者。“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发扬“老西藏”精神,虽胜利在望,但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持续铆足冲锋之劲,克制松懈心态,用“特别能忍耐”之坚韧做好挂点帮扶、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工作,不达目标决不收兵。脱贫攻坚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党员干部要自觉以“老西藏”精神为魂,以实干为墨,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求真务实将“巩固成效,防止返贫”这篇文章写扎实写深厚,特别是要将“上篇”脱贫攻坚与“下篇”乡村振兴衔接好,着力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踢”走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绊脚石”,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稳步提高贫困群众致富能力,切实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站好“守护岗”。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二
于7月21日至23日在西藏考察,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我们在西藏的干部群众送来了党中央的关怀,我们感到十分的感恩、开心和幸福。作为一名党员,在西藏工作近五年了,这五年,去过扎囊县沙布奴村驻村,亲身参与过伟大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市住建局参与过火车站站前广场、城市绿心公园、人民医院等民生项目建设,也是一名党务工作者,看着山南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日新月异、市容不断更新,人民更加幸福。这些时间不长的经历让我深深觉得,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是西藏不断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我想起在扎囊县沙布奴村驻村期间,虽然在4300米的海拔上,但是工作的热情却也更高,积极认真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帮助全村53户贫困户251人脱贫。看着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看着村居环境越来越好,看着路修起来了、自来水接到家里了,村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好了,笑容越来越灿烂了,自己的成就感幸福感也越来越强的。村民纷纷表示感谢我们的党,感谢党的政策,是党的好政策让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村民都沐浴在了党的光辉下,幸福阳光中,笑在脸上、甜在心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林芝嘎拉村考察时的讲话指出,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乡亲们的好日子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也是你们自己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西藏建设、始终关心西藏各族人民。去年专门召开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习总书记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为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亲自来到西藏考察,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支持、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关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特殊关心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在雪域高原掀起了感天动地的向贫困宣战的攻坚战,在短短几年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减贫史上的新纪录,造福了山南所有的人民。这是西藏人民的光荣,也是我们每一个在藏工作人员的光荣。下一步,将继续落实好党中央支持西藏发展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今天的西藏,今天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大局持续稳定的西藏,今天美丽幸福的西藏,是70年来西藏和平解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斗来的伟大成就。西藏的前途和命运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与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西藏的发展和进步是与祖国统一、稳定、发展分不开的。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坚定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人民的幸福是我们最大的守望。
翻开西藏的历史,1951年的5月,无疑是一个辉煌的起点。那个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签订,宣告了西藏和平解放。从此,西藏人民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祖国大家庭里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打开西藏的岁月,1959年的春天,无疑是一个崭新的起点。那个春天,在青藏高原的土地上,一场废奴运动席卷了这片古老的土地,民主改革的浪潮唤醒了百万农奴。几乎是一夜之间,他们从“会说话的牲畜”,变成了有家、有业、有尊严的自由公民,成立自己的主人。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70年的西藏和平解放史,就一部党和西藏人民心连心、同呼共命运的历史。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得是人民的心。是人民群众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革和前进,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作出鲜明论断,“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作为共产党人,在西藏工作中必须深刻认识到历史不是由少数英雄创造的,而是由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和推动的。人类的解放事业、人民的幸福生活,仅仅靠党员干部的奋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励亿万群众迸发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惊天伟力。
作为一名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者,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讲话精神,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升自己的本领和能力,做好城市建设、城市设计、城市更新、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乡村振兴、住房安全等等工作,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做好城市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方便群众健身娱乐;抓好老旧小区改造,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坚持房住不炒,让群众安居乐业等等,要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
学党史,落脚点就是学史力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在锤炼党性上力行,要在为民服务上力行,要在推动发展上力行,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求真务实、担当作为,创造性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业绩。
行胜于言、少说多干,是对时代重任最好的回答。新征程上,作为青年党员只有敢于担当、勇于冲锋向前,行而有向、行而有方、行而有果、行而有效,才能创造光辉业绩,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回顾党的100年奋斗历程,自成立之后,共产党人就用信仰铸就“忠诚之魂”,坚定立场,明辨是非,追求大义,无论面对艰难险阻、利益诱惑,还是生死抉择时,都坚决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而这份讲政治、讲服从、讲落实的态度,让9100多万敢打敢拼敢闯的党员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让中国共产党成为世界最⼤的执政党。学史力行,就应当从共产党⼈旗帜鲜明的态度中汲取力量,在抓上级部署要求落实中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让自己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动摇、在急难险重面前毫不退缩、在党和人民需要面前毫不迟疑、在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面前毫不手软作斗争。
70年在历史长河中犹如白驹过隙,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创造了彪炳千秋、利泽万代、亘古未有的历史功绩。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西藏社会的面貌日新月异,西藏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回顾70年西藏和平解放的征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西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最根本的政治基础,民主改革的实行,是西藏翻天覆地变化的政治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是西藏翻天覆地变化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系和全国各地的无私援助,是西藏翻天覆地变化的重要条件。改革开发政策的实施,是西藏翻天覆地变化的力量源泉。
7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才能保障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为西藏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满足西藏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坚持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才能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三
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支持、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关怀。
习近平指出,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边境地区建设,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在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自治区政府主席齐扎拉陪同下,先后来到林芝、拉萨等地,深入农村、城市公园、铁路枢纽、宗教场所、文化街区等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21日上午11时许,习近平乘坐飞机抵达林芝米林机场。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手举花束、载歌载舞,热烈欢迎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并向总书记献上哈达、切玛、青稞酒,表达对总书记的衷心祝福。
随后,习近平乘车来到尼洋河大桥,远眺水波荡漾、草木葱茏的雅尼湿地,听取雅鲁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情况。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统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当天下午,习近平来到林芝市城市规划馆,了解林芝城市建设历程及发展规划。习近平表示,生活在高原上的各族群众,长期以来同大自然相互依存,形成了同高原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要突出地域特点,引导激发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科学配套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加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省政协党组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调研和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晓凯主持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党组成员和班子成员出席。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调研和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精准针对性和普遍指导性,既为广东发展和深圳特区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对贵州以更大魄力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立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国家长治久安,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提出明确要求、寄予殷切希望,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发出了攻克脱贫最后堡垒的进军号令,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思想力量和行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考量。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抓落实的工作成效。
会议强调,省政协党组要认真贯彻落实孙志刚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会议上的指示要求,聚焦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努力为全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着力提高干部对党忠诚、敢于担当、善抓落实的能力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就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凝炼出的宝贵财富。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之际,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我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学习活动,其间涌现出了一大批典型代表人物,为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践行“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树立了榜样。
4年多过去,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已成为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
榜样力量激励前行。
榜样就在身边,他们用实际行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生动诠释着“两路精神”的深刻内涵。
自治区公路局拉贡机场高速公路管理分局养护中心桑达养护站副站长扎西林具,秉承“两路精神”,成为身边人的榜样,积极影响着每个人。
2015年“4·25”地震,樟木镇房屋倒塌、山体崩裂、交通中断。接到抢通道路命令的扎西林具不顾危险,火速赶往灾区一线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道路被堵,救援人员和物资进不去,作为抢险救灾队员的扎西林具心急如焚:“受困的人怎么样了?伤员没药怎么处理伤口?老人孩子会不会挨饿受冻?当时脑子里只有这些。”回忆起当时场景,扎西林具至今仍眉头紧锁。
“时间不等人,虽然危险,但我相信自己平时练就的技术。深吸一口气,我就直接上了。”为了尽快救出被困人员,扎西林具第一个开挖掘机进行作业。
飞石四溅,路基塌陷,情况危急,时间紧迫。看着扎西林具谨慎、熟练地操作着挖掘机,原本紧张慌乱的其他救援队员也就定下了心,一铲一铲地清除泥石。
连接樟木的道路终于被打通,亲眼看到受困人员一一脱离险境,精神高度紧张的扎西林具终于舒了一口气,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危险时刻冲锋在前,日常工作兢兢业业。
在拉贡机场高速路段巡护、捡垃圾、检查,他每日不辍。“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看似简单枯燥,但非常重要。一点点垃圾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扎西林具说。
危难时刻冲在前,生死置之度外,工闲时刻不放松,巡查公路保安全,扎西林具秉承着“两路精神”,默默奉献。
通过媒体,扎西林具的故事不断传播,传递出源源不绝的社会正能量,激励着每个人。
各行各业都有榜样,各个群体都有典型。整个西藏都被榜样们感动着,榜样的力量不断引领着社会价值的导向,使践行“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成为每个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
学习参观点滴浸染。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院内的谭冠三纪念园自2009年建成后,就颇受附近居民的喜爱。
“我从大一起就在纪念园里当义务讲解员。要把这里的每一张图片,每一个实物、雕像讲解得清楚明白、生动有趣,少不了多看多学多记,为此我还参加了学校的‘老西藏精神’传承社团。每一次的练习和讲解过程,都让我对‘老西藏精神’的理解更深一层。‘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老西藏精神”深刻地影响着我,让我在平时的生活中不畏艰难。”说完,王莎莎便对参观者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起了身旁的黑白照片。
除了谭冠三纪念园,每逢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等节日前后,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内的“两路精神”纪念馆和拉萨河畔的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前也十分热闹。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两路精神”纪念馆的“80后”讲解员齐天舒告诉,她的爷爷曾经是从甘肃征召的2000名驮工中的一员,当年牵着骆驼加入青藏筑路大军。
“爷爷说,在沱沱河沿岸筑路时,每个人都带着白酒。到河里搬石头前喝两口,上岸后再用白酒擦身体,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正常体温,否则就会被冻僵,再也醒不过来。”齐天舒还清楚地记得爷爷故事里的每一个细节。爷爷还时常教导她,要铭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记忆里爷爷的故事,一点一滴的教诲,听着“两路”故事长大的齐天舒,如今,以一名讲解员的身份,传承发扬“两路精神”,续写着新的故事。
矢志践行谱写新篇。
绵延数千里的川藏、青藏公路,实乃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
老一辈“两路人”身上的精神和信念不可或缺,而这样宝贵的精神也需要我们一代代不断地传承、践行。而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川藏铁路将谱写“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崭新的篇章。
修筑川藏铁路相当于在高山峡谷之间修建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的“巨型过山车”。
踏入当地人都不敢进的深山勘查,登上牦牛都不愿去的荒岭测量。川藏铁路勘察设计者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确认过线路,才能放心地让火车从这条线路上开过。沿线环境复杂多变,高寒缺氧,地质灾害多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川藏铁路铺设者才能将铁轨铺下。
“工期紧、任务重,加班到深夜是常事。这边高原缺氧、气候恶劣,身体抵抗力跟着下降。鼻子出血,嗓子肿痛都不碍事,多喝点水,吃点润喉片就好了。”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拉林铁路质检女工班成员崔欣说。
“有好几次同事发烧都没去医院,只说吃点药就好,生怕耽搁了工作。”说着,崔欣挑了挑眉,用眼神示意,这位“生病不肯去医院”的同事就是坐在一旁的颜双燕。
“当年修筑川藏、青藏公路时,前辈们比我们更艰苦,这点事比起来根本不够谈。”颜双燕淡定地说。
“我们会经受考验,克服困难,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轨枕的质量检测,为拉林铁路段圆满顺利完工打好基础。”阳光下,颜双燕微笑着说,脸颊上的“高原红”仿佛是盛开在高原上最美丽的格桑花。
60多年,弹指而过,但“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从未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一代又一代人不断丰富和发展“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为西藏的未来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不忘感恩,翘首未来,秉承“两路精神”和“老西藏精神”,西藏将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6月5日至8日,市宣讲团到上林县、隆安县、西乡塘区、市农委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系列宣讲活动。
6月7日,市宣讲团成员、市民宗委主任、党组书记苏志刚走进上林县,从民族工作角度,以案例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以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提出的“五个扎实”要求与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的重大关系,并结合上林县成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中国长寿之乡、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赢旅游扶贫脱贫攻坚战等工作实际,提出了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发挥生态优势、优化产业结构等建议。宣讲会结束后,与会的领导干部纷纷表示,要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紧密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铆足干劲,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全力冲刺“双过半”目标任务,共同推动上林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6月8日,市宣讲团成员、市工信委副主任林康到隆安县作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宣讲报告。林康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南宁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就如何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如何融会贯通、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作了具体的指导。宣讲报告全面具体,理论深度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本次宣讲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参加报告会的党员干部表示,学习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宣讲活动组织得非常及时,情况说得到点到位,理论讲得明白透彻,很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有助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智慧力量凝聚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
6月5日,市宣讲团成员、市城管局局长、党组书记梁勇,为西乡塘区的干部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准确宣讲总书记讲话的核心要义,以及如何通过城市治理来实现总书记提出的“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要求。随后,梁勇来到明秀南社区,与基层干部群众进行互动,大家就如何巩固提升城市治理成效、深化城市管理改革、拓展市民参与手段、形成共建共享的局面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明秀南社区党委书记杨芳洁表示,报告十分接地气,结合总书记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将不断完善社区的健康步道等基础设施,坚持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健康知识,为创建健康社区而努力,让老百姓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6月8日,市宣讲团成员、市农委党组书记、主任杨敏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为农委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实质、加快我市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专题辅导和权威解读。认真聆听宣讲报告后,市农委派驻武鸣区陆斡镇忠党村第一书记秦培钊深有感触地说,报告论述深刻、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政策性和现实针对性。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他要用好新品种、新技术,通过短平快和名特优的农业项目,推动贫困村致富增收,形成长效脱贫机制,让村民们生活更加富裕。
5月14日,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1年第七次集体学习,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进行学习研讨。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主持集体学习并讲话。
会前,中心组成员认真进行了自学。集体学习会上,李秀领、林少春、王莉霞、刘奇凡、白玉刚、孟凡利、杨伟东、张韶春、段志强、马庆雷、孟宪东、那顺孟和作了交流发言,中心组其他成员提交了书面发言材料。大家紧扣学习主题,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思考,交流了心得体会。
石泰峰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就学史增信进行深刻阐述、提出明确要求,为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信仰、信念、信心,其内在逻辑是一体贯通、一脉相融、高度一致的,统一于我们党这一百年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我们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最坚实的基础和最可靠的依据。我们要坚持在学习党史中培厚信仰信念信心之基,强固共产党人的“根”和“魂”,提高站位,拓宽眼界,开阔心胸,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石泰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远大理想,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感悟信仰的力量,深刻认识到坚定崇高信仰、坚守远大理想,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顽强意志的奥秘所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共产党员安身立命的根本和经受一切考验的压舱石,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始终坚定正确方向、筑牢精神支柱、保持顽强意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是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探索开创出来、丰富完善起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深刻认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带有根本性、决定性的问题,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梦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内在统一的。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认清民族复兴的大势,深刻认识到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就是中国从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历程,进一步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心、勇于担当作为。
石泰峰强调,增强信仰、信念、信心,必须脚踏实地、扎实做好正在做的事情。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带头弘扬钉钉子精神和蒙古马精神,知重负重、苦干实干,用实际行动展现信仰、信念、信心的强大精神力量。要重视解决好党史学习教育中出现的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防止各个专题之间的学习“两张皮”,防止学党史、悟思想与办实事、开新局“两张皮”,防止学习教育与党建工作“两张皮”,做到有机融合、融会贯通,以学习教育促进工作质效提升。
我们敬爱的习近平总书记于4月20日至4月23日来陕西考察,先后到商洛、安康、西安等地,深入自然保护区、贫困山区、社区、学校、企业等,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调研,看望慰问干部群众,听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发表了重要讲话。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考察指导工作,深入学校,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对我们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与关怀,我们也切实体会到了国家对于我们青年一代的关心厚爱。在激动振奋之余.我们也认识到了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不负家人的期许、不负社会的培养、不负国家的关怀是我们此时此刻的动力所在。身为青年一代在校大学生,我们更应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素养,报效祖国。
疫情爆发,武汉最为严重。正待大家心急如焚之际,是我党的人民子弟兵深夜集结,奔赴武汉,全国的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武汉时,我的眼角变得湿润,那些驰援武汉的年轻面庞,叔叔阿姨们,在那一刻仿佛如同是自己的亲人,我担心他们的安危。这些人都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他们坚毅的面容,一封封的请战书让我再次感动。是啊,他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虽然我们没有精湛的医术能够去助他们一臂之力,但是我们经过在学校的努力学习,将来一定可以报效祖国、如果祖国某一天需要我们的一份力量,即使需要面临一样的危险,我也一定会义不容辞,有的人一生或许轻如鸿毛,而有的人则重于泰山。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生态环境问题也十分关注,我们深知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的影响有多大,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垃圾分类、不随地乱丢垃圾、节能环保的概念深入人心,并且也要实践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
在假期中,我两次参加“三下乡”扶贫调研的社会实践活动。分别前往了陕西渭南高塘镇以及西安周至县马召镇开展扶贫调研并跟当地农户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水平与当地状况,并帮助当地农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帮忙采摘当地特产水果并且帮助农户称量,装箱。参观了当地的脱贫致富产业,并且在当地的学校开展了支教活动,为开学第一天的小学生们上了开学安全教育的第一课。两次调研让我切实感受到了我国在脱贪攻坚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效,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贫困村在政府的投资带动下,建设了光伏发电站,所产出的电量不仅满足了当地所需更是当地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两次扶贫调研实践活动也让我对我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得到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让我更深入的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青年,不但要贯彻好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更要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态度作为回报习总书记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
“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分析了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阐明了党的治藏方略,深入阐述了新形势下西藏工作重要原则,为全党全国把握西藏工作大局统一了思想认识,为进一步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这一重要原则,着眼西藏美好未来,深刻把握西藏实际,是对我们党经略西藏60多年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概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是进一步推进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本遵循。涉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全党全国务必深入领会这一重要原则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毫不懈怠、持之以恒地把西藏工作做得更好。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在60多年治边稳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了符合西藏实际、行之有效的治藏方略。6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在西藏办成5件大事,使西藏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近年来西藏工作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绩,归根到底就在于坚持和贯彻了党的治藏方略。新形势下,坚持党的治藏方略,坚持西藏工作重要原则,就能实现西藏的繁荣发展、长治久安。
西藏安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所在,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西藏工作重要原则的精神实质,就是要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归根到底,为的就是稳藏安民、富民兴藏。
如何依法治藏?就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何富民兴藏?就是要把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作为兴藏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如何长期建藏?就是要坚持慎重稳进方针,一切工作从长计议,一切措施具有可持续性。如何凝聚人心?就是要把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结合起来,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国梦上来。如何夯实基础?就是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把基层组织搞强,把基础工作做实。把握了西藏工作重要原则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结合具体实际认真贯彻,西藏工作才能开创新局面,西藏面貌才会展现新气象。
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牢牢把握西藏工作重要原则,扎扎实实做好西藏工作,雪域高原必定更加美丽,各族人民必定更加幸福安康。
甘肃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任振鹤昨天上午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研讨交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和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程晓波、刘长根作交流发言,其他班子成员作书面发言。
任振鹤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贯通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入系统阐述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任振鹤强调,政府系统各级干部要深学细悟、反复研读、逐字消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常学常新、常悟常进、常践常得,不断加深对国家发展历史方位、阶段特征、指导理论、战略任务的理解把握,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筑牢思想根基,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有力传播者、忠诚实践者。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谋划工作、推动落实过程中始终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干在实处、走在前面,科学把握形势变化,准确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是非对错,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地落实。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表对标自觉扛好工作责任,科学谋划、精准发力推动县域经济、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扎扎实实推进创新驱动、产业培育、基础建设、招商引资、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落实重大事项、重点工作联系挂钩制度,加强对分管领域工作的分析研判、统筹调度、推动落实,切实以“铁肩膀”担好硬任务、推动快发展。要进一步增强学习新理论新知识的紧迫感,紧盯形势任务、主责主业和短板弱项,建立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法,自觉补课充电,加快知识更新,不断丰富“工具箱”、练好“组合拳”,努力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共同创造各项工作新的业绩。
9月21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刘奇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全面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定粮食生产和供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扎实做好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要持之以恒增进民生福祉,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快补齐基础教育短板,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努力解决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传承红色基因,密切联系群众,发扬斗争精神,加强巡视巡察工作,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建设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为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提供规划保障和科学指引。要坚定发展信心决心,牢牢把握发展新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要深入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扎实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坚持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弘扬担当实干精神,凝聚起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要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加强党对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领导,推动我省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质增效。要大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纾困惠企的各项政策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共渡难关、健康发展,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推进工商联建设和改革,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引领广大民营经济人士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四
26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永奇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中央部署要求,研究推进主题教育工作。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到位”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跟进重点任务,加强督促指导,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到位”的重要指示精神,是深入推进主题教育的重要指南,是进一步做好督促指导工作的根本遵循。要深刻领会“四个到位”的深刻含义,切实做好主题教育和主题教育督促指导工作,督促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确保主题教育不虚不空不偏。对中央第10指导组反馈的问题,抓紧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明确路线图、时间表,逐条逐项加以解决。要及时跟进落实好中央主题办、区党委主题办最新工作安排,抓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专题研讨、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调研成果交流、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要坚持一体推进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确保主题教育的质量和成色。
陈永奇强调,办公室要加强上传下达、左右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小组之间、各小组与巡回指导组之间要多沟通,强化协调合作,加大宣传力度,齐心协力抓好主题教育。
西藏70年来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70年来,西藏地区人民脱离了贫困的生活,迎来了富足的生活。而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所以我们要更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致力于民族团结。同时也要注重爱国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等问题,团结群众,扎根基层。
会议指出,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支持、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关怀。全省政府系统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短板弱项,着力打好水源涵养主动战、水土保持阵地战、污染防治攻坚战,盯紧盯牢疫情防控、防汛减灾、安全生产等各类风险防范工作,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坚决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奋力推动涉藏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精神,既要看到甘肃省取得的工作成绩,更要认清面临的艰巨任务,做到认识要提高、目标要明确、模式要创新、投入要多元、景区和公路沿线要达标、推进机制要高效,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坚持求好不求快、扎实稳步推进,坚持统一规划和因地制宜相协调,坚持前期建设和后期管护相结合,先示范后推广、先集中后分散、改一个成一个,真正走出一条符合甘肃实际的厕所革命路子,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会议强调,要按照省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部署,咬定年初既定目标,以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统揽,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产业培育升级、重大项目建设、区域协调发展、营商环境优化、民生品质改善上取得新突破,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始终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始终牢记西藏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基本事实,要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团结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凝聚起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要更加珍惜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最高利益,促进各民族的紧密联系,还要致力于把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为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贡献力量。
习近平指出,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边境地区建设,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在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自治区政府主席齐扎拉陪同下,先后来到林芝、拉萨等地,深入农村、城市公园、铁路枢纽、宗教场所、文化街区等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21日上午11时许,习近平乘坐飞机抵达林芝米林机场。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手举花束、载歌载舞,热烈欢迎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并向总书记献上哈达、切玛、青稞酒,表达对总书记的衷心祝福。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从战略高度统筹谋划、全面部署新时代西藏工作,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
我已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西藏工作的重大任务。以后我要进一步把握工作方向,始终把“十个必须”作为日常工作的指针和标尺,尽自己所能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第一,要准确把握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个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更加注重加强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
第二,要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重要要求,从增进“五个认同”的高度,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第三,要准确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西藏夯实全面小康成果,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四,要准确把握“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这个重大论断,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红线,共同巩固好生态安全屏障。
本人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充分认识西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牢把握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原则,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西藏70年来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70年来,西藏地区人民脱离了贫困的生活,迎来了富足的生活。而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所以我们要更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致力于民族团结。同时也要注重爱国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等问题,团结群众,扎根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广大党员干部应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传承下去,特别是要在脱贫攻坚中发挥“老西藏精神”,不畏艰苦、努力奋斗,攻坚克难、持续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使命意识,做脱贫攻坚的坚定实践者。过去,“老西藏”们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战胜了艰苦的自然条件和国内外敌人。
要积极将脱贫攻坚作为政治历练的“试金石”,强化为民之志,铸就铁肩担当;。
要积极将脱贫攻坚作为实践锻炼的“主战场”,内强服务才干,擦亮脱贫成色。锻造过硬本领,做脱贫攻坚的坚强破冰者。
还要提升“特别能创业”的巧干本领,敢于“打破砂锅”找症结、探贫因,大胆创新开妙方、治穷根,以四两拔千斤之巧力破难题,让“老西藏”精神在扶贫实践中开出绚丽之花。
强化矢志奋斗,做脱贫攻坚的坚实站岗者。“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发扬“老西藏”精神,虽胜利在望,但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持续铆足冲锋之劲,克制松懈心态,用“特别能忍耐”之坚韧做好挂点帮扶、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工作,不达目标决不收兵。脱贫攻坚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党员干部要自觉以“老西藏”精神为魂,以实干为墨,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求真务实将“巩固成效,防止返贫”这篇文章写扎实写深厚,特别是要将“上篇”脱贫攻坚与“下篇”乡村振兴衔接好,着力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踢”走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绊脚石”,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稳步提高贫困群众致富能力,切实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站好“守护岗”。
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始终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始终牢记西藏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基本事实,要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团结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凝聚起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要更加珍惜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最高利益,促进各民族的紧密联系,还要致力于把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为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贡献力量。
8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自1980年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既在顶层设计上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又从西藏的实际出发,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和战略举措,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我简单谈几点认识。
一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为着眼点。
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西藏工作的特殊重要性、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决定了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必须放到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上来,必须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坚持依法治理、主动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
我们要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上来,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定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继续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强化各级各类学校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教育。
二要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着力点。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同西藏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无论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改革开放,都要从国家的大局和西藏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认真谋划“十四五”规划,聚焦西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精准谋划一批大项目,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多团结线、幸福路。
抓住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重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促进农牧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加快融入“一带一路”。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坚决破阻碍、降门槛、优服务,吸引区外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各类要素更多汇聚高原。
三要坚持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为出发点。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要大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补短板上用全劲、使全力,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让资金和项目进一步向农牧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致力于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要注重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多元化投资等方式,内挖潜力、善借外力,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投身西藏发展,。要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聚焦农牧民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财产性收入。完善就业促进政策,加强企业吸纳、公招考录、就业援藏、自主创业,开发合作社、幼教和乡村科技岗位,持续完善路网、电网、通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四要坚持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落脚点。青藏高原被称为“中华水塔”,生态十分脆弱,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在开发和保护、建设和吃饭的问题上,必须算大账、算长远账,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要不遗余力地保护好源头生态,让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我们发展的血脉,全面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监管,抓好江河源头区、草原、湿地、天然林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健全长效机制。要科学编制实施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扎实推进生态综合补偿、绿色金融等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政策研究。扩大森林、草原生态效益补助面积。要强化生态环境约束。让净土永葆纯净,让群众更加幸福。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2020年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我校党总支于近期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会上,学校党总支书记首先传达了区党委、市委及局党组关于深入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指示精神,并领学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党中央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科学把握了当前西藏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西藏未来发展绘制了宏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把会议精神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研讨,要认认真真学习、反反复复思考,深刻理解、准确掌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结合工作实际把握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纲和魂,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对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的“十个必须”工作要求,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增强能力、锤炼作风,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到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
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今后一定要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为西藏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2020年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我校党总支于近期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会上,学校党总支书记首先传达了区党委、市委及局党组关于深入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指示精神,并领学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党中央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科学把握了当前西藏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西藏未来发展绘制了宏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把会议精神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研讨,要认认真真学习、反反复复思考,深刻理解、准确掌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结合工作实际把握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纲和魂,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对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的“十个必须”工作要求,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增强能力、锤炼作风,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到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
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今后一定要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为西藏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五
“‘七一’重要讲话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连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广大党员干部一致认为,要学深悟透讲话精神,不断锤炼党性作风,一心为人民,永远跟党走,把党和人民赋予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学用结合,学习不断深入。
“最好的学习是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在学习贯彻中,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党员干部一致认为,要充分结合工作实际,用的重要讲话指导实践,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把学习不断引向深入。
中组部对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及时部署安排部务会和部机关的学习贯彻工作,并在部中心组专题学习时带头发言,部机关党委专门下发通知对部机关各党支部(党委)的学习贯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家表示,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一定要坚持深学、深悟、深思,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组部作为党中央的重要职能部门,更要在学习贯彻上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日前,中组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贯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过程,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确保学习扎实深入、取得实效。
7月1日,中直工委常务副书记张建平主持召开书记会议传达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并对中直机关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行研究部署。7月7日,工委再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学习强调,要把讲话纳入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要加强组织领导,作出统筹安排,通过举办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好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要把学习讲话精神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推动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及时推广交流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工作成效,为推进中直机关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委会成员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现场聆听了重要讲话,大家表示深受感动、备感振奋。7月4日下午,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主持召开室委中心组学习会。曲青山要求,室委会成员和各部门负责同志,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良好局面。
心中有民,站稳人民立场。
“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立场在人民。站稳了人民立场,我们就有信心、有底气,就能干成事、成大业。”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纷纷表示,要深刻理解的为民情怀,时刻以人民为中心,厚植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把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统战部部长孙春兰主持召开统战部中心组集体学习,认真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孙春兰强调,要把学习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推进统一战线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大家一致认为,党的以来,对党的宗旨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提出了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重要论述。为此,要抓紧组织学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台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的学习会议上,中央台办主任张志军指出,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同台办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和对台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台办队伍建设和推进对台工作。大家一致认为,只要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迈不过的坎。
7月4日,中国作协党组理论中心组组织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认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推动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深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作家“接地气”“打深井”,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感人的形象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锤炼党性,对党绝对忠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作为共产党员,就一定要对党忠诚,时刻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一致认为,要学深学懂“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党性,坚定信仰,永远跟党走。
发表“七一”重要讲话后,中央网信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中央网信办主任徐麟指出,全办党员干部要将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中央网信办党员干部的第一品格、第一素质、第一要求,体现到坚定理想信念上,体现到坚定政治立场上,体现到勇于担当上,体现到甘于奉献上,体现到遵规守纪上,努力开创网信工作新局面。
7月5日,司法部党组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吴爱英强调,要把学习讲话同学习党的理论特别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国家林业局于7月5日召开党组会议,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龙要求,国家林业局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精心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始终做到与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六
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喜迎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支持、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关怀。
作为一名援藏干部,我参与了23日上午欢送方阵活动,近距离目睹了总书记的风采,感受了山南各族干部群众对总书记的衷心拥护和无限爱戴。
1.总书记充分肯定了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的巨大成就。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2.总书记突出强调了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边境地区建设,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3.总书记深刻论述了民族团结进步的重大意义。西藏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西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流贯穿西藏历史发展始终。要准确把握西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幸福。要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结合起来,多谋长久之策,多行固本之举。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4.总书记再次重申了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三个都要”原则。要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深化改革开放,加快铁路、公路及其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统筹发展和安全,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5.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具体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加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一件一件抓落实,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要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族群众扎根边陲、守护国土、建设家乡。
初步学习总书记西藏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的体会是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主题鲜明、思想深刻,视野宏阔、内容丰富,情深意厚、语重心长,不仅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并且对于新时代援藏工作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指导意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西藏篇”,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总方针、总纲领。
二、认真学思践悟,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南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
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宣传文化战线当前的政治任务和长远的战略任务,也是检验宣传干部“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自治区党委、山南市委相继多次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就掀起学习宣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热潮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一是抓好理论学习研讨。要把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纳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为第一议题,作为各级党校培训第一课程,作为党员干部必修课,全面深入学、结合实际学、带着感情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讲话要求上来。
二是广泛开展宣传宣讲。结合全市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系列活动,浓墨重彩开展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形成网上网下强大声势。组建由领导干部、机关党员、农牧民宣讲员成立宣讲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宣讲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引导全市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牢记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党中央的殷殷重托,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边境地区建设,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实际行动体现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绝对忠诚,回报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爱。
三是与学史力行结合起来。按照学。
党史。
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以。
学习。
总书记“七一”重要。
讲话。
和这次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促进山南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开创新时代山南宣传思想。
工作。
新局面。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七
“‘七一’重要讲话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连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广大党员干部一致认为,要学深悟透讲话精神,不断锤炼党性作风,一心为人民,永远跟党走,把党和人民赋予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学用结合,学习不断深入。
“最好的学习是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在学习贯彻中,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党员干部一致认为,要充分结合工作实际,用的重要讲话指导实践,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把学习不断引向深入。
中组部对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及时部署安排部务会和部机关的学习贯彻工作,并在部中心组专题学习时带头发言,部机关党委专门下发通知对部机关各党支部(党委)的学习贯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家表示,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一定要坚持深学、深悟、深思,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组部作为党中央的重要职能部门,更要在学习贯彻上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日前,中组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贯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过程,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确保学习扎实深入、取得实效。
7月1日,中直工委常务副书记张建平主持召开书记会议传达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并对中直机关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行研究部署。7月7日,工委再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学习强调,要把讲话纳入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要加强组织领导,作出统筹安排,通过举办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好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要把学习讲话精神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推动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及时推广交流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工作成效,为推进中直机关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委会成员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现场聆听了重要讲话,大家表示深受感动、备感振奋。7月4日下午,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主持召开室委中心组学习会。曲青山要求,室委会成员和各部门负责同志,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良好局面。
心中有民,站稳人民立场。
“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立场在人民。站稳了人民立场,我们就有信心、有底气,就能干成事、成大业。”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纷纷表示,要深刻理解的为民情怀,时刻以人民为中心,厚植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把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统战部部长孙春兰主持召开统战部中心组集体学习,认真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孙春兰强调,要把学习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推进统一战线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大家一致认为,党的以来,对党的宗旨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提出了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重要论述。为此,要抓紧组织学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台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的学习会议上,中央台办主任张志军指出,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同台办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和对台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台办队伍建设和推进对台工作。大家一致认为,只要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迈不过的坎。
7月4日,中国作协党组理论中心组组织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认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推动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深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作家“接地气”“打深井”,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感人的形象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锤炼党性,对党绝对忠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作为共产党员,就一定要对党忠诚,时刻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一致认为,要学深学懂“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党性,坚定信仰,永远跟党走。
发表“七一”重要讲话后,中央网信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中央网信办主任徐麟指出,全办党员干部要将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中央网信办党员干部的第一品格、第一素质、第一要求,体现到坚定理想信念上,体现到坚定政治立场上,体现到勇于担当上,体现到甘于奉献上,体现到遵规守纪上,努力开创网信工作新局面。
7月5日,司法部党组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吴爱英强调,要把学习讲话同学习党的理论特别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保持高度一致。
国家林业局于7月5日召开党组会议,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龙要求,国家林业局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精心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始终做到与保持高度一致。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八
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殷切关怀和高度重视,是对铁路广大干部职工的极大鼓舞和鞭策。
一、学习川藏铁路建设者高尚的爱国情怀。川藏铁路的建设对于完善西藏铁路网结构、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中华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建设者们充分认识到川藏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以服务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和改善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为已任,为建设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的重大工程而忘我工作。
二、学习川藏铁路建设者科学严谨的态度。川藏铁路地质条件复杂,独特的气候以及复杂的环境给建设者们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正是无数建设者们从实际情况出发,用科学武装头脑,攻坚克难,才能攻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三、学习川藏铁路建设者坚强的毅力。建设者们克服恶劣难挡的气候,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甘当路石,以惊人的毅力投入川藏铁路建设。
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九
8月18日,总书记赴安徽考察调研,考察的第一站就是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不禁令笔者产生“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之情。淮河,作为曾经的鱼米之乡,历史厚重、文化深厚、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但因地势影响,使其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两岸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治淮斗争,磨练出了体现安徽人民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等富有“淮河特色”的红色精神。此次,让我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步伐,共品“汤汤淮水”之情。
品“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大局奉献情怀。在王家坝闸,习近平总书记察看了淮河水情。新中国成立以来,王家坝多次开闸分洪以保障中下游的安全,此次汛情,王家坝闸时隔13年再度开闸泄洪,顷刻间,良田变河泽,群众抛家舍业、迁徙他乡,为抗洪作出了巨大牺牲。“宝剑锋从磨砺出”,王家坝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是王家坝几代人在与洪水的长期斗争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淮河儿女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养成“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从古时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如今王家坝一闸千钧保平安,淮河儿女用实际行动弘扬着顾全大局的奉献情怀。讲奉献、顾大局就是要观大势、谋大事,超脱视野局限,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当下党面临的形势越严峻、任务越艰巨,党员干部们越是要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形成凝心合力、敢于奉献的昂扬气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以民为本情怀。民本文化是淮河文化的重要组成和精髓所在。从管仲“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到皋陶“安民则惠,黎民怀之”,无不彰显着以民为本这一“淮河情怀”。在蒙洼蓄洪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当地防汛救灾情况,他表示“我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汛情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王家坝开闸前一晚,蒙洼蓄洪区内住在低洼处的681户2017人,在7个小时内被紧急转移安置。3000余头大型牲畜、近10万只家禽、15个大型超市也得到妥善处理,财产损失被降到最低限度。这无不充分表明着中国共产党为民服务的宗旨,从疫情防控到抗洪救灾,党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心心相印,“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回首党的历程,“人民”无论过去,或是将来,都是永远处于核心的词汇,党员干部亦是如此,以民为本,不忘初心,紧紧与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从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从而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不屈奋斗情怀。习近平到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了解灾后重建、农物补种的情况。蒙洼蓄洪区内有6个保庄圩和131个庄台,近20万居民,蓄洪期间靠着船筏与外界交通。水退人进,蒙洼蓄洪区的道路目前已恢复畅通,农田也具备耕种条件。当地迅速改种补种绿豆、毛豆、早熟玉米和其他蔬菜,在希望的土地上,受灾群众们用自己的双手把损失一点一滴地抢回来。淮河儿女在长期的战胜灾难、治理淮河的过程中,锻造出的面对激流而奋发有为、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精气神在此刻熠熠生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党员干部要以更高的政治觉悟、更严的自我要求,在愈进愈难、愈进愈险中愈挫愈奋、愈战愈勇,既要警惕“黑天鹅”,也要防范“灰犀牛”,既要补短板,更要固底板,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决不因为困难而退缩,奋力夺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面胜利。
2020年是坎坷不平的一年,疫情汹汹、洪水滔滔。但炙热的夏天终会过去,凉爽的秋天也终将到来。党员干部们要深刻认识到困难与成绩总是相伴相随的,困难越大,战胜困难以后取得的成绩就越大,意义也越大,影响也越大。淮河自古便是风云际会处、人才辈出地,让我们跟随总书记的步伐,共品“汤汤淮水”之情怀、汲振兴中华之力量,在困难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十
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期间参观了四平战役纪念馆,并叮嘱道“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国内考察期间多次前往革命纪念地,曾讲道,“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纪念馆、博物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是缅怀历史、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斗争精神”的重要地点。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当以“不畏艰险不畏难”的“飞兵”精神直面挑战。犹记得高中的“毕业旅行”是我第一次去“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川西一线就属这一站印象深刻。22名抗战突击的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一边匍匐前进,一边带着木板铺桥,大渡河浪大水急,桥身起伏荡漾、如泛轻舟,仅有13根颤颤巍巍的铁链连接两岸,“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硬是冒着前有枪林弹雨,后有洪流汹涌的危险渡过了大渡河,夺了泸定桥。每每回忆起在纪念馆看到的这个画面,都不禁“热血沸腾”“泪流满面”,而烙印于心的“不畏艰险不畏难”的红军“飞兵精神”也成为了自己坚定前行的重要力量。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当以“勤耕当下为明天”的“奋斗”精神追逐幸福。“磨西长征红军纪念馆”是工作以后陪伴父亲故地重游的重要一站,父亲曾说,“四川是红军长征路程和时间最长、自然环境最险恶、斗争最艰苦的省份,你爷爷老是给我讲起这段长征路,说最苦也最甜,啃了树皮吃了草根,但是一路前行,都没忘过初心。”作战指挥、商议决策的旧物件、旧场景就在眼前,那些“目光如灼”“挥斥方遒”的革命形象就在心里,红军过草地、爬雪山,历尽艰难险阻,却从未停止脚步,只为心中有梦不迷失、心中有民不怕难、心中有党敢冲锋。“勤耕当下为明天”是我的座右铭,“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殷殷嘱托也成为了我心中的“定盘星”。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当以“牢记历史守初心”的“使命”精神勇立潮头。曾给自己定下过一个“小目标”,要在青春年少时,将昔日红军长征足迹一一踏遍,在脚步中感受时光荏苒、在交汇中砥砺初心信仰、在回首中蕴浓党味党心、在专注中学会担当奉献。每去一处革命纪念地“打卡”,都会激发内心无限的“红色力量”,每每站于那些雕塑、画像和物件前,都好似和革命先烈有了一次“对话”,也更像是一次“传承”,捧着“空杯心态”前行,满载“使命情怀”而归。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年轻一代继续创造、突破和拼搏,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到先烈走过的地方去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稳稳接住时代的“传力棒”,以“再作长征不畏难”的使命精神勇立潮头之上。
回顾历史,是勿忘来路艰辛,展望未来,是永葆壮志满怀。要做“精神有钙、思想有电、行动有力”的“三优”青年,用心重走革命先烈的“奋斗路途”,用情重温奋斗先锋的“初心使命”,用力践行标兵模范的“责任担当”,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用力挥动起“青春旗帜”。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十一
8月18日,总书记赴安徽考察调研,考察的第一站就是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不禁令笔者产生“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之情。淮河,作为曾经的鱼米之乡,历史厚重、文化深厚、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但因地势影响,使其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两岸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治淮斗争,磨练出了体现安徽人民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等富有“淮河特色”的红色精神。此次,让我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步伐,共品“汤汤淮水”之情。
品“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大局奉献情怀。在王家坝闸,习近平总书记察看了淮河水情。新中国成立以来,王家坝多次开闸分洪以保障中下游的安全,此次汛情,王家坝闸时隔再度开闸泄洪,顷刻间,良田变河泽,群众抛家舍业、迁徙他乡,为抗洪作出了巨大牺牲。“宝剑锋从磨砺出”,王家坝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是王家坝几代人在与洪水的长期斗争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淮河儿女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养成“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从古时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如今王家坝一闸千钧保平安,淮河儿女用实际行动弘扬着顾全大局的奉献情怀。讲奉献、顾大局就是要观大势、谋大事,超脱视野局限,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当下党面临的形势越严峻、任务越艰巨,党员干部们越是要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形成凝心合力、敢于奉献的昂扬气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以民为本情怀。民本文化是淮河文化的重要组成和精髓所在。从管仲“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到皋陶“安民则惠,黎民怀之”,无不彰显着以民为本这一“淮河情怀”。在蒙洼蓄洪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当地防汛救灾情况,他表示“我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汛情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王家坝开闸前一晚,蒙洼蓄洪区内住在低洼处的681户人,在7个小时内被紧急转移安置。3000余头大型牲畜、近10万只家禽、15个大型超市也得到妥善处理,财产损失被降到最低限度。这无不充分表明着中国共产党为民服务的宗旨,从疫情防控到抗洪救灾,党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心心相印,“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回首党的历程,“人民”无论过去,或是将来,都是永远处于核心的词汇,党员干部亦是如此,以民为本,不忘初心,紧紧与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从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从而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不屈奋斗情怀。习近平到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了解灾后重建、农物补种的情况。蒙洼蓄洪区内有6个保庄圩和131个庄台,近20万居民,蓄洪期间靠着船筏与外界交通。水退人进,蒙洼蓄洪区的道路目前已恢复畅通,农田也具备耕种条件。当地迅速改种补种绿豆、毛豆、早熟玉米和其他蔬菜,在希望的土地上,受灾群众们用自己的双手把损失一点一滴地抢回来。淮河儿女在长期的战胜灾难、治理淮河的过程中,锻造出的面对激流而奋发有为、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精气神在此刻熠熠生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党员干部要以更高的政治觉悟、更严的自我要求,在愈进愈难、愈进愈险中愈挫愈奋、愈战愈勇,既要警惕“黑天鹅”,也要防范“灰犀牛”,既要补短板,更要固底板,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决不因为困难而退缩,奋力夺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面胜利。
是坎坷不平的一年,疫情汹汹、洪水滔滔。但炙热的夏天终会过去,凉爽的秋天也终将到来。党员干部们要深刻认识到困难与成绩总是相伴相随的,困难越大,战胜困难以后取得的成绩就越大,意义也越大,影响也越大。淮河自古便是风云际会处、人才辈出地,让我们跟随总书记的步伐,共品“汤汤淮水”之情怀、汲振兴中华之力量,在困难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十二
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拥有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前往西藏的考察之旅中,我有幸亲身体验了这片神秘土地的奇迹和魅力。这次考察不仅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更激发了我的思考和认知。以下是我在西藏考察中所得到的精神心得体会。
第一段:开启了心灵上的探索之旅。
西藏的壮美风景和神圣文化吸引着无数人们前来探寻。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也不禁对这块神奇的土地充满期待。这片土地的确不负众望,它以绵延的高山和辽阔的草原、翻天覆地的格桑花等独特景色令人叹为观止。同时,西藏在文化上也别具一格,佛教建筑和文化遗迹处处可见,而且融入了西藏民族风格,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宏伟的感觉。这样的场景和文化让人仿佛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让我们的心灵开启了一次探索之旅。
第二段:体验了身心灵的身临其境。
西藏的自然景色和文化氛围给我们带来了身心灵的一场盛宴。首先是高海拔的环境,我切身感受到了缺氧和高反的困扰。这需要我借助深呼吸和调整自己的节奏来适应。然后是参观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等建筑,这些文化瑰宝震撼了我的视觉和心灵,我不禁被其庄严和美丽所感染。除此之外,观看附近各地的藏族民俗表演和江村舞蹈等,也令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西藏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体验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西藏是身心灵的一次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成长的过程。
第三段:感受到了西藏民族精神的特点。
西藏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其民族精神的多元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西藏人民一直以来都以勤劳、善良、热情和纯朴的品质而著称。我亲身体验了村民们的热情款待和乐于助人,让我感受到了他们深深的人文关怀和家的温暖。此外,西藏人民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展现出来的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更是令人钦佩。这样的精神特点在考察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使我对西藏人民的品质和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第四段:启迪了我的思考和认知。
在西藏的考察中,我有幸亲身体验了不同文化和不同生活方式。这也使我对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西藏的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和民俗习惯与我所熟悉的不同,但是我学会了尊重和理解,用包容心去看待这样的差异。同时,我也重新思考了自然生态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呵护美丽的家园。这样的思考和认知使我受益匪浅,并激发了我对未来的思考和行动。
这次西藏考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西藏的魅力和神奇,也让我得到了身心灵的成长和启迪。我从中学到了宽容和包容,学到了独立和适应,更意识到了自然和人文的重要性。我相信这次考察对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人生经历,它将继续引领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带给我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注:本文为AI生成文章,仅作参考)。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十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深入考察调研,强调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学好党史和新中国史有利于拓宽党员干部的知识视野,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党和国家是如何筚路蓝缕,劈波斩浪才取得现有的成就;让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的”的初心;让党员干部从历史中找遵循、正衣冠、做总结、寻对策;让党员干部切实承担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责任与担当。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要求党员干部要勤勤恳恳学,实实在在学。学习是修身养性,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学习不能走捷径,不能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虚假学习的老套路。党史、新中国史是党和国家发展的精髓所在,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要勤勤恳恳的学,要实实在在的学,理顺历史条理与发展脉络,领悟其中的精华与要义,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做到学有所想,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要求党员干部要摆正心态学,细水长流学。党史、新中国史内容较多,体系庞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好的,要注重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形成长效的学习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告诫广大党员干部:“日积月累,效果就出来了,领悟就越来越深”。要坚持“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中有关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沉下心,静下气,不做蜻蜓点水式的粗学,要做孜孜不倦式的精学,运用多种途径研读历史,深化认识与理解。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要求党员干部要结合实践学,带着问题学。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过程中,并不是看过则过,不加思考的学习,而需要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带着问题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党史、新中国史经过时间与实践的考验历久弥新,其来源于实践,也将根据实践的不断发展重新指导实践。党员干部应在学习中带问题,寻重点,找遵循,更好的将其中的经验运用至现实工作中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党史、新中国史是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奋斗史,学史明志,则让党员干部的理论基础愈加牢固,水平愈加提高,在政治上才能守住立场,站稳脚跟,不在政治问题上左右摇摆。
抓铁有痕,久久为功,全党上下应摆正心态,用心学、对照学、长期学,力求在党和国家向前发展的关键节点发现问题,总结矛盾,精准发力。在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发扬自我革命与不断斗争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十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调研时,看到了庄台街道整洁、村民生活井然有序,习近平感慨地说:“我们中华民族在和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斗了几千年,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但是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不是跟老天爷作对,是人与自然要更加和谐,要顺随自然规律,更能够摸得到自然规律。同时我们需要培养强大的抗御灾害能力。”笔者认为,这样的“战斗力”不仅需要用来面对和处理自然灾害,更需要我们普通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发挥。
提高“战斗力”,首先要武装“头脑”。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可见知识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如果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注重学习,这对我们党的队伍建设将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我们党员干部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要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对党的基本知识、政策条例应该熟记于心,并有清醒的认识。如今我们的学习渠道较以前拓宽了很多,通过手机就能了解到最新的政策以及新闻,这应该成为我们广大党员武装“头脑”的日常。只有装满知识的“头脑”才能让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慌张、碰到疑难有办法、去除老旧提创新。
提高“战斗力”,其次要灵活“四肢”。手脚要灵活,关键在锻炼。锻炼实则就是要多动、多做。党员干部想要有一双灵巧的手脚,就应该到基层中进行“锻炼”,通过听民声、办实事,到人民群众中进行自我锻炼,并且不能怕脏怕累,要撸起袖子干。党员干部要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走走、勤跑跑应该成为党员干部的常态,通过“走基层”“跑民生”练出灵活“四肢”,为群众提供一双暖心的手和踏实的脚,让群众看到希望、坚定信心。
提高“战斗力”,最后要坚强“体魄”。“头脑”和“四肢”要相互配合,才能产生“1+12”的效果,造就出坚强的“体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如果只注重学习不深入基层,那仅仅是学了表面,悟不到内涵;而一头扎进基层但没有知识支撑,遇到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所以我们要将知识的“头脑”和做事的“四肢”一起调动起来,做到有知识有力量。一个坚强的“体魄”才足以支撑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既做到“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做好中国梦的“追梦人”。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十五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调研时勉励青年学子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本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总书记的讲话既是鼓励也是期许,对于青年干部来说,当以此为遵循,着力做好立志、积学、育德、实干四件大事,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立青云之志,做“胸怀抱负”的青年干部。志存高远方能行稳致远。理想信念是支撑一个人坚定事业信心的精神支柱,是引领一个政党永葆先进性的不朽旗帜,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心聚力的思想基础。人生有理想,就有动力和方向;青年有理想,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青春之志,激励着周恩来同志毕生致力于共产主义事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新时代青年干部在青春韶华赶上了民族复兴的大好时代,更应坚定理想信念、勇立时代潮头,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去,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努力奋斗、矢志不渝。
积精要之学,做“腹有诗书”的青年干部。立身以立学为先,不学无以广才。青年正处于人生“抽枝发芽”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青年习近平到延安插队后,就以此为座右铭,勤思善学、手不释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时代青年干部拥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工作环境,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既广泛涉猎、拓宽眼界,又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育厚重之德,做“心向阳光”的青年干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德之形成不是与生俱来、一朝而成,而需久久为功、潜心修炼。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和掌舵手,更应崇德修身、律己向善,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和远离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自觉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筑牢道德根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重务实之干,做“肩负使命”的青年干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干,没有“干”,一切都是空谈。青年是人一生中体力和智力的巅峰期,也是干事创业最宝贵的黄金期,此时不干,更待何时?当下,正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广大青年干部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要发扬奋斗精神、勇担职责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干劲,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工作做到极致、把职业当做事业,以勤奋指数换取社会的发展指数、用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想敢干、善作善成。
岁月倥偬,韶华易逝。广大青年干部当趁着大好时光奋楫扬帆、开拓前行,在新时代绽放青春色彩,为新征程贡献青春力量。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十六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考察。就在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讲述了这个发生在长征途中关于“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更传承着磅礴的精神力量。
“半条被子”的故事记录着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珍贵红色历史。“半条被子”的故事折射出的是我们党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而故事的背后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半条被子”精神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每一代人去保护和传承。我们欣喜地看到,从开始,郴州当地以“半条被子”故事为主题建成沙洲红色旅游景区,并于底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10万人次,成为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也让“半条被子”的精神能更好地代代相传。
“半条被子”精神蕴含党与人民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壮丽篇章。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半条被子”精神,就要践行好初心和使命,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具体实践中,去完成好服务人民的历史使命。我们见证了在重症监护室的战疫火线,在抗洪救灾的巨浪前,在脱贫攻坚的深山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前沿……广大党员干部扛起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他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冲锋在前,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书写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壮丽篇章——这都是对“半条被子”精神最好的传承与诠释。
“半条被子”精神需要在为人民服务和担当作为的实干中,代代相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传承好“半条被子”精神,践行“鱼水情深”路线,就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同时更要把对“半条被子”精神的传承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要在爱岗敬业中,在恪尽职守中,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做到从人民利益出发,敢于担当作为,立足自身岗位,通过实打实的扎实工作、无私奉献,久久为功,才能以实际行动弘扬好“半条被子”精神,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好自己的力量。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十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再次提到了“右玉精神”,这也是总书记在以来第六次提到“右玉精神”。山西省右玉县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风沙成患、山川贫瘠。右玉县委率领全县干部群众,一任接着一任干,把“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创造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
善转型,强经济,长远谋划探路径。无论是山西曾凭借晋煤“点亮全国一半灯”,还是东三省曾凭借重工业发展成为我们国家进入现代化的“领头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业态的更新,各地都曾面临发展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考察时强调,“在转型发展上,山西既要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要久久为功,正确的东西就要坚持下去,不要反复、不要折腾。山西如果能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对全国同类型的省份也有借鉴意义。”由此可见,经济发展需要转型升级、需要多元支撑、需要结构优化,要找准突破口,选好着力点,放长眼光,改革创新,勇于“破题”。要珍惜人才,出台“给力”的政策,打造“优渥”的发展环境,把人留住、把才用上并为我所用。要坚持“做实做强做优”,久久为功,各地相互学习,借鉴经验,坚定不移弘扬“右玉精神”,尊重科学,百折不挠,创造出可复制、能成功、够长远的发展路径。
善治理,美环境,久久为功现盛景。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到当好“生态卫士”的秦岭,再到“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汾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言犹在耳,“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深入人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振聋发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也是有效途径。在山西,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在全国,各地要坚持以绿色发展为“笔”,以久久为功之韧劲为“墨”,勾勒出美丽中国之盛景。
善硬仗,兴乡村,千方百计保增收。这次山西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最先调研的是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提出两个“最”:最关心的事情是,乡亲们脱贫后,“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最重要的政绩是“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脱贫攻坚战艰苦卓绝,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返贫风险大,在“啃硬骨头”的同时,建立防止返贫人口监测制度,保持扶贫政策的连续性,让扶贫政策“软着陆”,推动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就业。正所谓“乐业才能安居”,脱贫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小木耳,大产业”到“忘忧花开分外香,黄花铺就致富路”,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变“输血”到“造血”的有效途径,更是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还是乡村振兴接续脱贫攻坚,“右玉精神”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都是我们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指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的那样,“抓任何工作,都要有这种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耐心和耐力”。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十八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吉林考察时指出:“要严格把好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能力关,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好干部标准,强调“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党员干部要深入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勇于担当系列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不懈淬炼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赢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中,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直面风险挑战、保持斗争精神,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不断增强担当意识、强化担当精神、提升担当本领。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勇于担当系列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不断增强担当意识、强化担当精神、提升担当本领。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丰富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负责任、有担当的实践,是能够推动事业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实践。如果离开了有担当的实践,在新时代的奋斗潮流中不担当、不作为,漂浮虚应、躲事怕事,就会辜负党的培养和重托,就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党员干部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强烈意识,有不计个人名利的赤胆忠心,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对事业的执着。
揭示我们党以伟大革命精神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制胜机理。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展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革命精神、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一往无前的伟大担当精神。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敢于担当,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书写了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在如火如荼的历史进程中,革命先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等誓言,表达了无畏的担当精神。焦裕禄“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廖俊波以“背着石头上山”自勉,黄大年“愿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等,都体现了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的崇高风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的严峻关头,许多党员干部舍生忘死、冲在一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勇于担当系列重要论述,要求党员干部在新的长征路上,永葆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带领人民群众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铸就了辉煌的过去,也昭示着光明的未来。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改革创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冲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全面小康的憧憬即将变为现实,我们还将乘势而上开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宏伟目标呼唤担当,新时代需要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广大党员干部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进,切实把担当精神贯彻到统揽“四个伟大”的全过程,形成胼手胝足、勇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生动局面。
把勇于担当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件事上。
担当是具体的,要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件事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深刻指出不担当不作为的现实表现和思想根源、严重危害,明确提出敢于担当作为的实践要求、检验标准。党员干部必须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勇于担当系列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以责之所在、义之所在、担当有我的境界,在哪个岗位就把哪个岗位的事情干好,履行什么职责就把这个职责坚决完成好。
面对原则问题,必须旗帜鲜明。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关系党的前途命运,直接体现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绝不允许党员干部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摇摆、态度暧昧,绝不允许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言行不在意、不报告、不抵制、不斗争。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记“五个必须”、杜绝“七个有之”,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头脑清醒、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宣示政治立场,坚决表明政治态度,寸步不让坚持真理,做党的政治原则的践行者、捍卫者,绝不能有任何动摇、任何迟疑、任何含糊。
面对歪风邪气,必须敢于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这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要求党员干部大力弘扬担当精神,面对矛盾问题敢于迎难而上。党员干部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捍卫正道、弘扬正气。要增血性、强斗志,对歪风邪气理直气壮说“不”、毫不退让,决不能听之任之;辨方向、明是非,以“草摇叶响知鹿过”的敏锐,见微知著、看清本质,决不能闭目塞听;守阵地、敢较真,奔着问题去、迎着矛盾上,决不能躲避退缩,使矛盾问题积累发酵、积重难返。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必须冲锋陷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干部必须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这既是现实担当,也是历史责任。要以战士的担当、战斗的姿态,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争当先锋、敢拼善战,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守得住阵地。敢于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解决难题,在火热的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经受考验,在大风大浪中练出大智大勇,在奋斗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无愧使命担当、不负伟大梦想。
面对日常工作,必须永不懈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担当和奉献,这种担当和奉献体现在平凡岗位、日常工作中。把分内各项工作做到位,把勇于担当、守土尽责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中,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许多党员干部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奉献,一干就是几十年,干了一辈子也奉献了一辈子,深刻诠释了敢于担当的精神内核。无论身处何地、位居何职,党员干部都要有永不懈怠的劲头、永不言弃的韧劲、永不推诿的境界,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手的山芋,不懈努力、久久为功,不陈空文、不弃微小,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为党为民的不平凡业绩,书写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的人生华章。
党员干部必须不懈淬炼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
党员干部能否做到勇于担当,取决于内心的信念和格局。担当是“形”,觉悟是“本”。战场上共产党人冒着枪林弹雨勇往直前、前仆后继,刑场上共产党人视死如归、从容就义,抗击疫情、抗洪抢险共产党人挺身而出、顽强拼搏,靠的都是觉悟和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不懈淬炼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
以知行合一增强勇于担当的定力和能力。淬炼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首先要求我们加强理论武装,学习掌握科学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闪耀着强烈历史担当的熠熠光辉。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党员干部带头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内化为提升党性觉悟、思想境界的精神营养,转化内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化内化为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转化内化为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炼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以赤胆忠心培育勇于担当的胆魄和格局。对党忠诚是纯粹的、无条件的,是具体的、实践的。面对是与非、正与邪、公与私、义与利的选择,最终检验的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如果本职工作不能担当,危难时刻不愿冲锋,斗争面前不敢“亮剑”,那就根本谈不上忠诚于党和人民。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于担当。有的人不敢担当、不愿作为,不敢负责、不愿负责,不敢斗争、不愿斗争,根子上还是私心杂念在作祟。党员干部要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想得透、看得淡、放得下,在大是大非考验中、在与不正之风斗争中、在处理解决各种复杂矛盾和棘手问题中敢于担当、勇于担责,始终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
以组织推动形成勇于担当的导向和环境。严管人、选好人、用对人,是对勇于担当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把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选用起来,勇于担当就会蔚然成风。要坚持从对党忠诚的高度看待干部是否担当作为,坚持事业为上、依事识人、以事择人,深入考察干部在政治原则问题上的立场、在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的表现、在各种斗争面前的作为。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对关键时刻敢担事、干成事的干部大力褒奖、大胆使用,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严肃问责,对紧要关头推、躲、逃的干部严肃处理,切实为勇于负责的干部负责、为勇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抓敢管的干部撑腰。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使广大干部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担当精神适应时代发展步伐。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要重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强化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的浓厚氛围。
在西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十九
第一段:介绍西藏考察的背景和意义(200字)。
西藏是中国的一颗明珠,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加深对西藏的了解,我们组织了一次考察活动。通过此次考察,我们不仅亲身感受到了西藏的壮丽风景,还深刻体会到了西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次考察对于我们的成长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将就此来谈谈我的体会和收获。
第二段:西藏壮丽风景给我的深刻印象(200字)。
西藏被誉为“屋脊之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和最广阔的高原。玛旁雍错、珠穆朗玛峰等自然景观令人神往。我在那里感受到了无尽的广袤和宁静,面对如此壮丽的自然美景,我不禁心生敬畏之情,这种独特的观感让我更加珍惜和善待我们的地球。同时,西藏的丰富文化底蕴也让我深深着迷。参观拉萨布达拉宫和强巴扎等文化遗址,我亲身感受到了西藏人民对于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的执着,这使我对于自身的文化身份和自信心更加坚定。
第三段:西藏人民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给我启示(200字)。
虽然在物质条件上相对落后,但西藏人民的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却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他们勇敢、坚韧,用自己的双手开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在与当地人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态度。这经验让我为自己的悲观心态感到不堪和愧疚,我决心要学习西藏人民的乐观向上,面对任何困难都要勇往直前。
第四段:西藏族群间的和谐共处给我思考(200字)。
第五段:西藏考察对我的成长和提高的意义(200字)。
通过这次考察,我收获了诸多的宝贵经验和启示。我意识到自己需要增强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要将珍惜和呵护地球变成行动。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应该拥有一种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勇往直前,迎难而上。此外,我还明白了民族团结和谐的重要性,要积极营造一个包容和睦的社会环境。这次考察不仅增长了我的见识,也让我在人生旅途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总结:通过此次西藏考察,我不仅亲身感受到了西藏的壮丽景色和深厚文化底蕴,还深刻体会到了西藏人民特有的生活态度和民族团结。这次考察对于我的成长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我将把所学所得付诸实践,努力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时代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