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教案(优秀13篇)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阶段,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安排和组织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指导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我想我们需要准备一个教案了吧。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讲授、示范、探究等不同形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在这里,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教案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中学的教案篇一
本学期由我担任初一美术课,在对学生情况做了大概了解以后,结合教材我对新学期的教学做了初步的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美术新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注重美术学科的特点,更新教学手段,大力推行尝试洋思模式教学法,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情况。
1、学生基本情况。
初一新生对新的学校环境和课程都充满着好奇和向往,在小学期间他们的美术知识有了一些基础和积累,但是技能水平仍停留在幼稚的阶段,学习态度上缺乏自主自觉性,学习方法较单一,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培养。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大部分。基础知识包括欣赏评述、造型表现、壁报信息的搜集和交流和字体的设计与版面设计、壁报编辑制作等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包括学会学习、欣赏、学会素描建筑和人物的画法,以及周围环境的描绘等。以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为原则,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艺术创造能力是作为本学科重要的内容和目标。
三、教学目标。
通过对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进一步认识设计艺术及其几个主要类别,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建立初步的设计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临摹,写生和创作等方式,体会美术不同的创作规律,使学生对现行美术作品和表现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有初步的认识。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有意识地运用形、色等美术语言,以描绘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材料工具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
四、实施目标的方法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对洋思教学法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认真落实洋思教学法的教学。
2、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美术教育活动,尽可能地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通过美术的各项活动的开展,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们的水平有所提高。
3、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入德育,美誉方面的理念。使学生在德育的基础上加强对美育各方面的认识,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美育方面的素质。
4、提高学生对生活、自然以及美术作品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学生们在实践中,在生活中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动眼、动脑、动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中学的教案篇二
1、单色版画是通过制版与印刷手法完成的,是复数性的间接型绘画。
2、掌握吹塑纸看版画制版与印刷的技法,制作出简单的单色凸版画作品。
重点:单色版画的欣赏方法,吹塑纸版画的制版与工艺性。
难点:正和反概念的理解,黑白灰的处理。
1、吹塑纸(木塑板)刻刀、铅笔、圆珠笔、复写纸、油墨、油磙、磨托、印纸。
2、阴、阳刻不同表现方法的范画作品数幅。
(一)导入。
出示单色版画和套色版色两类作品。
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区别?
生答:一类是单色的,一类是多种颜色的`。
师总结:一种颜色的版画叫单色版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单色版色。
(二)单色版画的特点。
单色版画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观察,(现场印一张)。
问学生:喜欢这幅作品吗?很多学生举手表示喜欢,我可以满足每个同学的愿望,当场再印一张。
问学生:如果是绘画作品,能这样做吗?显然不能。
师总结:版画具有复数性的特点。
(三)阴刻和阳刻。
出示两幅阴刻和阳刻作品,让学生观察有何不同、阳刻是白地黑线、阴刻是黑地白线。有许多作品是用阴阳刻相结合的方法。
(四)单色版画的工具材料。
吹塑纸、木塑板(还可以木版、石膏板、实物版等)。
印纸(图画纸、宣纸)拷贝纸、铅笔、圆珠笔、复写纸、胶、油墨、蘑托等。
(五)制作方法。
1、设计画稿:构思、画出示构图,注意黑白布局、画出与作品等大的构图、画稿是版画制作的重要前提。
2、过稿:用拷贝纸拷贝、复写纸写到预先备好的版上。
3、制版:吹塑纸可用圆珠笔刻出形象、木塑板以刻为主。注意线条质量,该圆即圆、该方即方。
4、涂色:用油磙把调好的油墨均匀地涂到版上。
5、拓印:铺上纸后,用木蘑托均匀画圆压擦。
6、装裱:一幅版画印好后、在作品下方的边衬上可用铅笔签上作品题目,作者姓名,创作时间等。
(六)欣赏中外优秀版画作品。
好的作品具有强烈的黑白对比效果,画面单纯、质朴、明快醒目,
(七)学生制作。
学生以组为单位,每小组确定一个主题,制作版画。
(八)学生展示、讨论、评价作品。
造型是否合理,具独创性,点、线、面布局是否合理、制版、印刷是否正确。
中学的教案篇三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及其处在不同姿态情况下比例的变化。
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
3.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人体比例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
课件。
等。
学具准备:图画纸;橡皮;铅笔、钢笔等。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约20分钟)。
(1)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说一说在体育课上小伙伴们的各种动作姿态,并相互表演一下这些动作。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动作画下来?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如何画好我们的校园伙伴。
(幻灯片2展示)课题—校园伙伴。
(幻灯片3展示)。
活动一。
学习与研究:a、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有什么不同?
b、人物的动态与重心如何掌握?
(2)幻灯片4展示研究主题:a、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有什么不同?
(出示人体不同姿态比例挂图)。
如果以人体头部长度作为一个单位,那么人体总身高可以确定为几个头的比例?其它姿势呢?请同学们观察讨论后回答。
如果是坐姿,人体垂直高度是几个比例?(5个半)少了多少?(1个半)是哪部分变短了?(大腿和臀部);席地而坐呢?3个半,只剩头顶到臀部的高度了;如果是蹲或跪呢?3个半加脚长(脚长不足1头高)不到4个半)。结论:站7、坐5半、蹲4半、盘3半。
(3)幻灯片5展示研究主体题b、人物的动态与重心如何掌握?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作补充:要想画好人体,在抓住了人体比例变化后,还要把握好动态人物的重心线和动态线。那么,什么是重心线和动态线呢?请看屏幕:
(幻灯片6展示图例—运动人体:重心—重心线—动态线)。
体现人体运动总趋向的主线就是动态线,它是随着人的脊椎的弯曲程度和四肢曲伸而变化的。
(二)发展阶段。
写生与表现(约22分钟)。
活动二:
1、画出课本第9页照片中人物的重心线和踢球伙伴的动态线。
2、你知道该如何表现小伙伴的动态特征了吗?
1、(幻灯片7)展示。
下面,我们就来画画我们的伙伴。
2、学生写生:
a、分别找男女生各一名当模特,男立女坐。
b、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确定位置比例、重心及动态变化。
c、注意把握小伙伴的形象特征及性格特征。
(三)展示讲评(约3分钟)。
交流展示作业,让学生互评作业优缺点,总结出共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法。
(四)课后拓展(幻灯片9)。
(1)随时做一些校园生活中的人物速写练习,巩固本课所学并为以后的创作搜集素材。
(2)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用线条对家庭成员或其他身边的人物进行写生练习;尝试画运动状态中的人物速写。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知识点与第一册的图案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粗犷朴拙,南方精巧秀丽。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艺术,学会运用的基本技法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
性地设计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
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情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习新课(10分钟)。
l、教师出示邳县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邳县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p17p18)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3.结合作品教师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精巧秀丽、玲珑剔透。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教师将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教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现了?(教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教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出现多种色彩呢?(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6、教师展示图5、图6、图7,讲:下面我们研究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指图6图7问: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别?大家讨论一下。(同学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7、教师展示图8、图5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察图9图10,指出对错。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教学建议:展示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七、板书:
民间艺术――作品展示。
一、的艺术特点:单纯、明快、简朴、朴实、富装饰性。
二、的题材:花鸟虫鱼、人物、自然景观、吉祥图案、传说、神话。
三、制作方法:剪、刻。
四、表现形式:阴刻、阳刻、点色、套色、分色、衬色。
五、造型手法:简化、夸张、添加。
六、纹样的构成形式:对称、均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能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学习画山水画的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讨论等途径,学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发情感、表现意境的,通过动手实践,学习和体验山水画的基础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从而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体会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学习用艺术和自然愉悦心灵、丰富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山水画勾、皴、擦、染、点的表现技法。学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的小品。
【难点】。
使所画山水画小品能体现笔墨和情趣。
三、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高山流水》引导学生思考: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呈现了什么画面?从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作品赏析,直观感知。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沁园春长沙》,给人以雄壮豪迈壮阔的景观。
2.继续提问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描绘的?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画面描绘了万千山峰的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画面物象经营布局具形式感,笔墨韵味也得到加强,既有严谨的刻意经营,又不失情感的自然流露。此画以墨作底,红为主调,强调“遍”字。以朱砂色铺陈整个画面,可谓大胆创新之举,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传达出作者对这里的喜爱之情。体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环节三:比较欣赏,形式分析。
1.教师展示《富春山居图》,你能从这件作品中感受到什么?又能想到什么?
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富春山居图》着重把握山水的整体风貌,有过多细微描绘物象表面。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幅作品讲究经营布局,注重笔墨韵味,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赏析《富春山居图》,并提问这幅作品在笔墨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画面以水墨或浅绛作画,淡墨干皴,富于变化。
2.教师继续提问:画家体现了什么意境?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中运用绘画布局和笔法创新来营造空灵隐遁的意境。
环节四:示范讲解,学生创作。
1.教师出示黄山照片与张家界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山石与树木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山石形态也有所不同。其中黄山的纹理是长线短线结合,张家界的山石方正,纹理是横折线。
2.教师示范山石的步骤。
山石:勾形状-皴结构-擦质感-点苔。
3.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尝试联系用中国画工具画一组山石;注意体现体积与质感;而后选择一首古诗,根据。
诗词。
描绘一幅中国山水画。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环节五:实践展评,小结作业。
1.师生进行作品的展示与评价,主要从作品的构思、笔墨以及意境等方面进行评价。
2.师生总结课堂主要内容,并布置作业:把山水画装裱起来,挂在墙上,让更多的人来欣赏作品,也请更多的人来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五、板书设计。
1、了解色相环、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色彩基础知识。
2、表达对色彩的感觉。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色相环、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色彩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了解色相环、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色彩基础知识。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策略及意图。
1、课前准备准备教具组织教学集中精力准备上课。
教师小结:四季色彩的特点。
3、导学达标教师实践演示。
多媒体演示。
4、知识运用教师提问:
1、环卫工人为什么户穿黄色的工作服;。
5、拓展讨论森林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朋友,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学会用优美的色彩去赞美歌颂它,还应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质疑:如何从实际行动中去保护环境?学生讨论如何从实际行动中去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6、课外练习1、做十二色相环;。
2、书中东山魁夷的《湖》和科罗。
的《枫丹白露森林》分别属于什么色调?它们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3、从今天起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保护地球环境的小卫士。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罗丹语)。
2、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指导学生运用绘画知识表现校园环境。
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活动过程:
1、风景画欣赏导入。(复习构图、透视知识)。
2、分组活动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3、课堂小结,学生。
自我评价。
教师适当点评总结。
一、引课:
[情景]。
1、课堂内。
老师:同学们好,老师近日画了一张风景画,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学生(齐声):想。
(老师展示风景画。)。
(学生惊叹,产生浓厚兴趣。)。
老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幅画进行评析。
(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构图知识。)。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肯定。)。
老师: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
(老师继续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
学生(边议论边发言):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此时,学生探索美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2、课堂外。
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3、课堂内。
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析——老师点评总结。
课后简析:
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校园写生课符合新课程理念,导入课题生动自然,学生兴趣高涨,分组写生活动中师生关系融洽,绘画积极性高,课堂小结中,学生发言积极、气氛热烈,使我感到初一新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一个个给予肯定,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通过这节课我感到课堂教学,课课都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老师具有应变能力,使课堂教学收放自如,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需求,体验需求和选择的需求。
中学的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结合实际,正确选用颜色给蔬菜涂上漂亮的颜色。继续学习水粉颜料涂色的技能。
2.培养幼儿手的控制本事及对色彩的兴趣。
3.进一步感知蔬菜的一些特征。
活动准备:每人一份绘画材料、蔬菜图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以蔬菜妈妈做客的形式导入活动。
1.今日有一些蔬菜妈妈来做客,请你猜猜是谁(教师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个别讲述。有大白菜、胡萝卜、茄子、西红柿)。
2.这些蔬菜都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1)大白菜穿着绿油油的绿衣服。
(2)紫紫的茄子穿着紫色的衣服。
(3)胡萝卜穿着橘黄色的衣服。
(4)西红柿穿着大红色的衣服。
二、提出活动要求。
1.这些蔬菜妈妈还有许多宝宝没穿衣服,请小朋友帮蔬菜宝宝来穿衣服好吗怎样给蔬菜宝宝穿衣服呢宝宝和妈妈的衣服要一样,穿的衣服要漂亮能顺着一个方向涂不留小白点。
2.给大白菜涂颜色的时候大白菜的梗不能涂绿色,仅有叶子菜是绿色的(教师边说边示范涂色。)。
3.胡萝卜的叶子也不能涂橘黄色。(教师示范涂色)。
4.西红柿上头的小盖子也不能涂上大红色。(教师示范涂色)。
5.茄子的盖子要涂绿色,不是紫色。(教师示范涂色。)。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幼儿的握笔姿势,引导本事弱的孩子选择好颜色再涂。
四、评价展示幼儿作品展示幼儿作品:展示一些绘画效果比较好的作品和一些有提高的小朋友的作品引导幼儿集中欣赏。
中学的教案篇五
班会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体会青春的美好涵义。
(2)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到父母、老师对自己的爱,使他们具有感恩的心。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步入青春期的新自我,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积极规划自己人生的目标。
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珍惜青春时光,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投入青春生活,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发展地看待自己,并能依据实际对未来进行积极的人生规划。
班会组织形式:
(1)演讲让同学围绕班会主题进行即兴式演讲,通过演讲,了解各类学生的思想动态,
(2)讨论对学生中认识模糊的问题,如: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对父母“絮叨”、老师“严厉”的`理解,及对中学学习生活,个人理想,班集体建设等问题,让学生讨论、切磋,加深理解,达成共识。
(3)文艺表演围绕班会主题,让学生编排一些文艺节目,通过表演,让学生互相启发,从中受益。
(4)寄语学生家长通过写信形式对学生提出青春寄语,激励学生正确认识青春、认识人生,积极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活动程序:
中学的教案篇六
1.认识青春的美好,珍惜青春年华,激发创造有意义人生的热情。
2.发展对青春、生命的可贵与美好的感受、体验的能力。
3.知道青春是美好的,懂得如何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
二问题导学。
1.什么是青春呢?
2.怎样卖好青春第一步,自己准备怎样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同样是进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与上一课时不同的是,本课时是针对青少年的实际进行的。通过学习与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生命的意义、青春的可贵,引导他们迈好青春第一步,从小事做起,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岁青春的美好认识,明确青春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懂得青春时期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影响,从而激发奋发图强的紧迫感。
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如何珍惜青春年华,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让青春更加美丽。
五学法指导:本框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学点拨指导为主。根据教材和老师提供的情景,老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让学生在活动中呈现认识上的模糊,适时进行引导、点拨。
六教学准备。
课前阅读有关青春期的'文章,以提高教师自身对青春的理解和把握;调查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青春的理解或存在的某些疑问;还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我最棒!
1、你的理想和追求是什么?
2、你觉得确立远大的理想对实现人生价值有何重要价值?
3、你觉得应该怎样迈好青春第一步?
(二)合作探究,享受快乐。
活动一阅读感悟阅读下列诗歌,一起感悟青春的美好,一起为青春喝彩。
青春是一场炽热的火焰,映红了我的脸和我的心;。
青春是一场艰险的山海关,抉择着一个人的成败存亡;。
青春是一场清爽的沐浴,焕发着迷人的香甜;。
青春是一场美丽的邂逅,问候着彼此的温暖。
心灵是一潭风平浪静的湖泊,
千山万树、夕阳红霞留在心间;。
心灵是一道苦思冥想的难题,
满腔热血、激情澎湃不会永远;。
心灵是一棵高耸入云的神木,
雄鹰鸷鸟、金龙玉凤不能攀缘;。
心灵是一幅山清水秀的图画,
浊水残沙、枯枝败叶无法污淀。
我的青春,是一轮明月,凄凄又亮亮。
我的心灵,是一颗流星,火热而即没。
我爱我的青春,
因为它既给了我勇气,又时刻为我警告;。
我爱我的心灵,
因为它虽然冲动,却能悬崖勒马。
世界上还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青春和心灵?
如果有,那时苍天和大地的回音。
我的青春曾经金碧辉煌,
我的心灵经常狂奔尘野;。
我的青春曾经舞龙戏凤,
我的心灵经常风暴不断;。
我的青春曾经经过火海刀山,
我的心灵一度汪洋一片;。
我的青春曾经烂漫一时,
我的心灵经常傲对人间。
我的青春,我的心灵,是多么伟大的伴侣,
是多么另人啧服的配合!
我用我的青春和心灵,来装饰我的生活,
来回答我的人生题海,
来作为我人生旅途中的驿站。
活动二感悟名言。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12岁那年便选择了探索世界奥秘的人生之路。马克思17岁时就提出:“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重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周恩来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讨论下列问题.
1从小确立远大的理想对实现人生价值有何重要意义?
2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是什么?
活动三搜集关于青春的箴言.
1、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没有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
2、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
3、莫负青春取自惭。
4、青春是不耐久藏的东西。
5、乐观的人永葆青春。
7、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要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在青年时代开始。
8、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9、青春像一轮滚烫的太阳。
10、青春的目标就像一面红旗。
11、青春能使人放发出最强的能量。
12、青春是贵过黄金的,不要轻轻掷抛过去。
1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青春之计在于今。
14、若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5、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6、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17、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
18、青春有限不可浪费。
19、要珍惜自己的青春时间。
20、青春短暂,时间宝贵。
21、世界上没有比青春更可贵的东西。
2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3、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24、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是青春。
25、青春就像一朵绽放着的美丽花儿。
活动三各抒己见。
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珍惜好青春,创造生命的价值?
活动四才艺展示。
热爱文学的学生创作关于青春的诗歌,在课上发表朗诵.
(三)课外作业。
参加一次当地的公益活动,体会奉献的意义。
中学的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常规的学习,同学们接授来自老师的课堂规则的有关“信息”,帮助同学们初步理解“信息”的概念;接收并牢记老师的规则里所含有的“信息”;为接下来的教学作铺垫;同时;老师通过收集同学们有关于信息技术基本情况的一些“信息”,为因材施教作准备;明确任务,帮助同学们适应“任务驱动”教学法;联络师生感情;培养同学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树立学习好信息技术的信心和决心;力求准确传递以上教学中所含有的“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
有关于“信息”的概念。
教学过程:
关于信息技术老师的“信息”——自我介绍,并且引出信息一意。
来自课堂的规则“信息”——课堂常规。
1、进入计算机机房,举止要得体,言谈要文明。
2、用好计算机机房的设备等公物,保证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c、爱护地板,爱护门窗,爱护桌椅等公共财物,禁止乱贴乱画。
3、进入计算机机房要注意卫生保洁工作。
a、进入计算机机房,禁止吃零食、饮料(包括矿泉水)等;
b、进入计算机机房,禁止随地吐痰、丢废纸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c、离开计算机机房之前,上课班级负责打扫教室内外清洁卫生,归整计算机、桌椅等,责任教师负责监督。
4、进入计算机机房的.学生必须对号入座,认真填写上机登记薄。
中学的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交通安全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有关交通常识,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学生文明交通。
【教学难点】:1、加强交通法规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增强遵守交规的意识。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要求】:
1、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交通安全不安全的行为。
2、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
3、觉悟方面:认识交通安全隐患存在的必要性,树立自我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过程】:讲解交通安全事故案例。
一、导入:学生观看课件上的几幅交通事故图片,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为了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
2.教师讲解:,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由上一年的83853人上升到105930人,交通事故数由上一年616971起上升754919起,受伤人数由上一年的418721人上升到546485人,经济损失由上一年的2668903994元上升到3087872586元,死亡率由上一年的15.60下降到15.46,10万人口死亡率由上一年的7.27上升到8.51。
3.教师讲解:死亡人数再次突破10万大关,达到109381人,事故起数773137起,受伤人数562074人,经济损失3324381078元,死亡率13.71,10万人口死亡率8.79。
4.教师讲解: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67507起,死亡人数又一次突破10万大关,达到104372人,伤494174人。在机动车和驾驶员增长的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均比20有所下降,分别下降13.7%、4.6%、12.1%,实在难得可贵。如果仅以每一位死者直系亲属3人计,一年中有30万个家庭遭到家破人亡的灭顶之灾;如果以10位亲属计,死者牵连到的亲属约100万人。10万个鲜活生命葬于滚滚车轮之下,碾下车轮的有多少个撕心裂肺的人间惨剧。
5.教师讲解:,全国因交通事故造成10.7万人死亡,其中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和中学生分别为2880、2656和1767人,共有7303名少年儿童被道路交通事故夺去了生命。全国交通事故平均每小时死亡11人,这其中至少有一名是少年儿童,这年全国因交通事故造成中小学生死亡4423人,占总数的4.4%,其中,中学生死亡1767人、伤10098人,小学生死亡2656人、伤10819人。全国交通事故造成二万多名12岁以下的儿童死伤。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这些黑色的统计数字让人触目惊心,交通意外伤害已成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生命之花,瞬间凋落,警钟在耳,声声锥心。
6.教师提问:当你看到这些数据时,有什么感受?
7.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学生说出感受。
二、本课小结:
通过此次安全教育,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示,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正确面对自己所碰到的困难,选择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正确的认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课后作业,学生完成。
1、当你需要乘坐出租车时,你可以()。
a、站在机动车道上拦乘b、站在路口拦乘c、站在人行道上拦乘。
2、当机动车停在机动车道上时,你应当怎样上下车?()。
a、从机动车左侧下车b、从机动车右侧上下车。
c、只要不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左右侧上下车都可以。
3、小红在等候乘坐公共汽车时,应该站在(),依次排队。
a.机动车道上b.站台或指定位置。
c.非机动车道上d.人行道上。
4、小杨每天都经过铁路道口,他在经过铁路道口时应该()。
a.快速跨越铁轨b.进入到口,观察后通过。
c.一停,二看,三通过d.在栏杆放下时抢先通过。
5、明明在晚自习课后骑自行车回家途中,迎面遇到一辆驶来的汽车,灯光非常耀眼,为了安全明明应该()。
a.用手遮挡风光b.闭目缓慢形式。
c.下车靠边避让d.迎着灯光行驶。
板书。
1、加强交通法规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增强遵守交规的意识。
3、观看课件。学生们谈感受。
教学后记:
[交通安全教案中学]。
中学的教案篇九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知识点与第一册的图案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粗犷朴拙,南方精巧秀丽。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唤起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艺术,学会运用的基本技法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理解和掌握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作品能力。
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单纯、简洁、富有情趣。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习新课(10分钟)。
1.教师出示邳县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邳县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p17p18)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3.结合作品教师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精巧秀丽、玲珑剔透。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教师将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教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现了?(教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教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出现多种色彩呢?(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6.教师展示图5、图6、图7,讲:下面我们研究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指图6图7问: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别?大家讨论一下。(同学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7.教师展示图8、图5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察图9图10,指出对错。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教学建议:展示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民间艺术――作品展示。
一、的艺术特点:单纯、明快、简朴、朴实、富装饰性。
二、的题材:花鸟虫鱼、人物、自然景观、吉祥图案、传说、神话。
三、制作方法:剪、刻。
四、表现形式:阴刻、阳刻、点色、套色、分色、衬色。
五、造型手法:简化、夸张、添加。
六、纹样的构成形式:对称、均衡。
中学的教案篇十
通过同学间学习方法的交流,使学生初步领会一些优秀可行学习方法,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得于应用,以提高学习效率。
1、班级每个人写一份学习经验交流稿交给各小组长,由小组长挑选一些较有代表意义的交流稿并通知到人准备班会上交流。
2、宣传组成员,利用课前10分钟,在前面黑板上写上“学习经验交流--主题班会”字样。
一、教师对近期班级同学的表现作一下小结,重点如下:
1、表扬第一阶段考成绩较好的同学。
2、鼓励考试中进步的同学。
3、提醒考试中暂时落后的同学。
最后引出班会主题:学习经验交流。
二、班长主持,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交流发言。
三、根据同学交流情况,全班分组讨论,前后桌每四个人为一组。
讨论重点:
1、以上同学的学习方法中,哪一些是可以借鉴的,哪一些我认为不够好。
2、在我以前的学习中,我有哪些做得不够,今后在方法上我应如何调整,改进。
四、请各小组长反馈交流意见或建议。
五、由班长作学习方法交流总结。
六、每个同学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学习计划。
附:学习方法交流总结。
学习方法交流总结。
一: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目标。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尤其如此。目的越明确,学习积极性就越高;目标越宏伟,为实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学习意志就越坚强。目标有大目标,小目标,有远期的,也有近期的,小到一节课,大到一生的志向都属于此范畴。小目标要从属于大目标,近期目标要为远期目标做铺垫。确定学习目标要根据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不利于意志的培养,太高不仅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
二: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手段。首先要有来年搞好的记忆习惯。不论是哪门学科都有背诵的任务,要求背诵的必须背诵,以形成习惯。再就是根据遗忘规律去记忆,即即使的重现,勤复习、多复习。当天的内容当天复习,本周的功课周复习,一月还有小复习,考前再做总复习,这样学习才记忆牢固,才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三:抓好学习环节的关键。
学习可分为四个主要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每个环节都有其特点,也有其关键。
预习:预习要养成习惯,习惯很重要,既然是习惯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在学习日挤时间,也可以在周末,还可以在节假日。预习要找难点,找难点的目的是就是要攻破它,这是预习的关键。这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一个人的能力,更会磨练一个人的意志。
听课:听课是学习时最重要的环节,会听课意味着会抓重点,能理解老师的意图。
复习:复习要摸规律,复习的`目的是把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掌握,以便摸清其内在规律,在运用中举一反三。
作业:作业要独立完成,典型的内容要反复练习,这样才能形成技能技巧。
四:及时做好笔记与作业。
记性好不如烂比头。记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听课习惯,好笔记不是全记,不是漏记,不能只听不记,更不能只记不听。可以记在课本上、教学内容附近,这样记录的内容不易丢失,又易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既实用,又利于今后复习。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习的知识。多数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不复习就急于做作业,这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做作业前首先阅读一遍课本内容,和老师讲课的内容对照一下,看一看是否一致。这样做等于及时地复习了一遍,3然后再做作业,既快速又能保证作业质量,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五:交叉学习效果好。
不少同学在读书学习时,长时间单一的学习同一内容,表面上看时间用了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脑卫生学者告诉我们,人的大脑皮层细胞是有分工的,学习不同学科的内容回引起不同部分的兴奋。大脑长久接受同一类信息刺激,使某一部位长久兴奋,就容易产生疲劳,降低学习效率。若及时转换学习内容,合理调节“兴奋灶”,就可以避免大脑某一兴奋区长时间过于紧张,使别的部位出现新的兴奋区。马克思的“穿插读书法”是:当阅读理论书籍感到疲倦时,立刻把书搁下,去读一种不同的书籍,有时读诗,有时读小说。过一会儿,疲倦的大脑得到休息,便又重新研究起理论书籍来。马克思的读书方法符合生理科学。在读书求知时,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可交叉阅读内容差别较大的不同书籍。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各门学科交替进行,特别是文理交替。学完语文做物理,读完政治写数学……学习之余,若做一些文体活动,或干点家务活,句可以使大脑原有的兴奋区得到调节。这样,既能缓解疲劳,又能开阔知识视野,从而延长连续阅读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中学生学习时多接见交叉学习的方法,科学运筹时间,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以取得学习的更大效益。
六:课堂笔记整理“七步法”
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们在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往往较杂乱,可后觉得不好用。为了巩固学习效果,积累复习资料,指导读写训练,有必要学会整理课堂笔记,使之成为清晰、有条理、好用的“导读助练”的参考材料。
对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加工,其方法有“七”:
一.忆。“趁热打铁”,即课后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信息。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为笔记提供“可整性。”
二.补。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卖淫为是要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一般的讲课速度要较记录速度快,于是笔记就会出现缺漏、条约、省略、简单甚至符号代替文字等情况。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有“完整性”。
三.改。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准确的地方进行修改。其中,特别要注意与解答课后练习,与学习目的有关的内容的修改,使笔记有“准确性”。
四.编。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
五.分。以文字(最好是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例如,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作品(课文)是分析类,哪些是问题置疑、探讨类,哪些是课后联系解答等等。为分类摘抄做好准备,使笔记有“系统性”。
六.舍。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有“简明性”。
七.记。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本簿,或一本簿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日后复习,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纲目清晰,快捷好用,使笔记有“资料性”。
英语学习方法交流。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想学好是不容易的,但是也并不困难。
只要掌握了一些秘诀,那么所谓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了,下面就提供几点祖传秘方,呵呵:
3、每天都说.不管对不对,只要说就ok,什么都是从不会到会,从不对到对的,所以尽情去说吧!
中学的教案篇十一
第课,课题绪论人体的稳态第课时,课型新授。总序第个教案。编写时间执行时间教学目的与要求:
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理解);
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理解);
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理解)。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幻灯片。
教学程序:(导入)在21世纪,生物科学将成为主导科学。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21世纪,人类将更加关注自己的生存和健康,这就需要我们从不同的结构层次上来认识、掌握人体生命活动规律;面对人口的爆炸所带来的吃饭问题,要求生物科学为粮食增产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方法;面对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危机,需要在生物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借鉴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生产模式,建立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由于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所以,生物科学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科学。展望21世纪,人类社会可以说是希望与挑战并存。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而生物科学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的带头学科,将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另一方面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和健康等问题将更加突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科学的进步。
一、生物科学与人体健康:人类的许多疾病是由于稳态失衡、营养失衡或免疫失调引起的。因此,研究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营养平衡、免疫机制等,对于增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物科学与农业:粮食危机的重要原因是粮食产量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还有耕地的逐年减少等。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就是靠科技进步,而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将在这方面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产业: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其特点是利用生物资源的可再生性,在常温常压下生产产品,从而能节约资源和能源,并且减少环境污染。
四、生物科学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生物圈中物质是可以被生物反复利用的,生物群落的物质生产几乎是无废料的生产过程。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抗洪战士通过大量排汗来散热,进而调节体温;同时又需要不断地补充含盐的水,并且通过自身的调节减少排尿量,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要消耗体内大量的糖类等有机物,同时需要及时地补充食物,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要;传染病爆发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饮食、环境卫生,另一方面要靠自身的免疫功能来抵抗疾病的浸袭。由此可见,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内环境与稳态。
[参考要点]不能。单细胞动物的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承担着像我们人这样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内所有细胞的生理功能。但在人及其它高等动物体内,各种组织细胞之间有着严格的分工和合作。人体内的单个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人体内的细胞必须首先和该细胞生存的体内的液体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这个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通过内环境再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
一、内环境:
(一)体液的概念:人体内的大量液体成为体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部的液体。
细胞外液:存在于人体内细胞外的液体。主要由淋巴、血浆和组织液组成。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血液分为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浆占55%。血细胞浸浴在血浆中。组织液是指组织细胞之间的液体,一般的组织细胞浸浴组织液中,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淋巴是淋巴管中的液体。
(三)体液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内环境。
体外组织细胞物质。
在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之间隔着一层细胞膜,水分和一切能透过细胞膜的物质,都可以在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交换。在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只隔着毛细血管壁,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都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交换。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形成淋巴,由于毛细淋巴管的压力比组织液低,所以淋巴不能重新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淋巴可以通过淋巴循环重新进入血浆。
(四)细胞外液的各种成分以及ph、温度、渗透压的正常值:
1、细胞外液的成分:
(1)水:含量最多。如血浆含有90~92%的水。
(2)气体:其中以o2、co2最为重要。
强牙齿和骨骼也是重要的。
(4)有机化合物:如脂类、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5)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6)细胞代谢排泄的废物:除二氧化碳以外,还有蛋白质和核酸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如氨、尿素等。
2、ph: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
3、温度:人体的体液温度在37℃左右。
4、渗透压:人的血浆渗透压在37℃时,约为770pa,相当于生理盐水的渗透压。
(五)内环境:
是内环境,主要包括淋巴、血浆和组织液。
2、组成、与代谢的关系:
一般的组织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在组织液中;血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讨论】唾液等消化液是否属于内环境?
【参考要点】消化道是被围在体内的一个特殊的外界环境,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场所。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已经离开了内环境,在消化道对营养物质进行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到血液或淋巴后,已进入了内环境。
二、内环境的稳态:
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中的ph值可以通过血液中的缓冲对加以调节,实际上,内环境中的其它理化性质,如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都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内环境稳态的实现:正常机体会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会发生剧烈变化。例如ph稳态的实现。原理:酸碱缓冲对,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参考要点】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因为当乳酸进入血液后,乳酸就会与nahco3发生反应,生产乳酸钠和h2co3,h2co3是一种弱酸,而且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co2和h2o,所以对ph值的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co2会刺激控制呼吸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血液中的co2排出体外。如果有过多的na2co3进入血液,就会与血液中h2co3的发生,生成nahco3,过多的nahco3可以由肾脏排出体外。
(三)稳态的生理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如组织液中的水分过多,会出现组织水肿;尿素、无机盐等废物过多会出现尿毒症。再如当血液中钙、磷的含量降低时,会影响骨组织的钙化,这在成年人表现为骨软化病;在儿童则表现为骨质生长障碍、骨化不全的佝偻病。而血液中钙过高会引起肌无力等疾病。
三、课堂思考:“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血液是一个缓冲系统。”
1、材料:加了抗凝剂(如柠檬酸钠)的血液、洁净试管若干、质量浓度为1%的盐酸、
蒸馏水、ph试纸。
2、步骤方法:
第一步,取洁净的试管2支,编为1、2号;
自的酸碱度;
第三步,再分别在1、2号试管中各加1滴1%的盐酸;
第四步,结果观察,用ph试纸测定。
3、结果分析:1号试管ph试纸颜色与加入hcl前的试纸比较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测试蒸馏水的ph试纸与加入hcl前测试的ph试纸比较明显变红。
4、结论:血液对ph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或血液是一个缓冲系统。
四、后记:
【小实验】用加了抗凝剂(如柠檬酸钠)的血液或血浆用做实验材料,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甲试管加入2ml血液或血浆,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在加入一滴质量浓度为1%的演算溶液之前,分别用ph试纸测试,并进行比较。
【参考结果】测试血液或血浆的ph试纸略呈兰色,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测试蒸馏水时不变色。在甲乙试管中各加入一滴质量浓度为1%的盐酸,再用试纸测试,发现测试血液或血浆的ph试纸颜色与加入盐酸的试纸比较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测试蒸馏水的ph试纸与加盐酸前的测试的ph试纸比较明显变红。
【讨论】如何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参考要点】在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称为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当加入了盐酸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nacl和h2co3,h2co3是一种弱酸,而且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co2和h2o,所以对ph值的影响不大。在蒸馏水中没有这些缓冲物质,所以当少量的盐酸加入后,ph值就明显下降。
第二节人体的稳态。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它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来实现的,其中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血糖的调节、体温的调节等,都是稳态的重要方面。
一、水的平衡:
1、水的稳态是体内水的相对含量的相对稳定。这个相对含量是以渗透压为衡量标志的,渗透压升高时,表示水相对缺少;渗透压降低时,水则过剩。渗透压升高、降低的标准是是否口渴。这是针对细胞液的量正常的情况下来说的。
3、体内水的去路:
(1)肾脏排尿。是人体排出水的最主要途径,也是唯一可由机体调节的排出途径。
(2)皮肤排汗和蒸发水汽。
(3)肺呼出的水汽。
含有未进入机体组织的水。
4、水的平衡是在一定时间内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基本相等的结果。是由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调节过程是渗透压降低时,水多,排尿量增加;渗透压升高时,水少,排尿量减少。水平衡的调节是以渗透压的相对稳定为条件的。
5、具体过程:(见教材p8和资料p236)。
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衡的调节中枢是在下丘脑。当渗透压升高时,可产生三种效应:渴觉、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抗利尿激素控制着尿量,从而控制渗透压的稳定。
三、无机盐的平衡:
来源:主要来自食盐;(6~10g)。
(一)钠盐平衡排出:主要经肾随尿排出、其次有汗液、粪便;
调节:醛固酮调节(一种盐皮质激素);
特点: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2~4g)。
(二)钾盐平衡排出:主要经肾随尿排出,未被吸收的钾盐经粪便排出;
调节:醛固酮调节(一种盐皮质激素);
[在临床上常把血钾(指血清中的k+)。
含量作为诊断某些疾病的指标。]。
注:盐皮质激素(醛固酮)的效应有三:促进钠的重吸收、促进钾的分泌排出、促进水的重吸收。
前两个作用可单独完成,后一个作用是派生功能。盐皮质激素调节体内盐平衡。(即保na+、保水、保k+)。
中学的教案篇十二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义。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中学交通安全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中学的教案篇十三
教学立意:
诵千古佳作,感受范公的博大磊落的襟怀,领受优良传统文化的洗礼,壮我学子筋骨,开我学子心胸,蓄积人文底蕴。高唱需要壮词,积累语言模式,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中仍富有生命力的用语。
教学方式:
在平等、自主、合作的氛围中诵读文本,探究文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天下有名楼,岳阳楼因诗文而名闻天下。图示岳阳楼猜名以调动兴趣或高吟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唐代诗人的名作。
二、诵读。通过分层次多重多种方式的朗读,课堂内完成背诵的任务,受到崇高的“忧乐”观的熏陶,领悟借景而表现阔大胸襟的写法。
1.读顺:首先范读,或播放录音,或教师朗读。提出要求,对照书本,一字一音听准。接着让学生查字典,看书上注音,自主朗读两遍,将课文读通顺,再放录音,无须对书,只专心听之任之可也。然后或前后或左右两人合作,轮流朗读,相互正音。继而,师生二重通读全文。其间,教师巡行于行间,随时解决生字或误读。
2.读懂:逐段分别独自诵读,要求流利顺畅。关键词义的'解说、成语的提示、句子大意和段落概述。
第一段,叙事,滕子京的政绩、文化建设和自己作记的缘由。其中“守”作动词用,“越”有“度过、超出、经过”义,“百废俱兴”为成语等,当要提及。中间三段写景,先实后虚,境界广阔,气势雄浑。第二段,佳境概述,收放自如,放在前,收在后,引出下面“悲喜”二段。“衔、吞”二词,以动写静,状洞庭湖巨口之貌;“浩浩汤汤”泛指广阔壮大、与今说“浩浩荡荡”义近,但要注意读音区别。三、四两段分别以想像虚写览物而悲和览物而喜的两种类型,为第五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埋下伏笔。“游泳”为两个词,不可忽略;“岸芷汀兰”互文见义;“郁郁青青(jing)”,茂盛的样子;“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应看作对偶,“空”则为名词。这两段既相互对比又情景交融,多用四言的韵语和排偶形式,尽铺张之能事,虽有人讥诮为“传奇体”,并不影响多数人的认同。第五段,抒怀,揭示主旨,既是张扬自己的崇高抱负,也隐含对朋友的勉励意蕴。这一段名句多多。末段,记时,通常做法。疏通大意后,全文脉络也应当板书完成。
叙事作记缘由。
佳境概述(实)。
状景因己而悲记洞庭湖水。
因物而喜(虚)念天下忧乐。
抒怀天下己任。
记录.写作时间。
3.读悟:分组或选择美读能力强的诵读、陶醉其中,即进入作者的精神状态,读出语调、节奏和情感。重放录音,倾心而听,将自己想像为作者。带着这种情绪,在录音范读后,自主朗读两至三遍。
引导学生感悟、探究和陈说自我的独特体验:一从思想内容方面设问,让学生领悟到本文巨大的感人魅力在于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通脱胸怀和“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志向。二从表现手法方面设问,让学生领悟到本文名为记楼,实是借题发挥,写景不过是纵论情怀的铺垫。三从语言方面设问,让学生搜集并整理本文哪些成语和短语至今还有活力,成为我们语言精华的组成部分。
4.读写: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范本,进行句式仿拟和语言模式的积累。当堂,每人两至三个。
5.读背:先自主抢背,或老师选择记忆力强的示范,再师生二重诵背。
三、另类拓展。
提供施蛰存先生《先忧后乐》的非主流观点的短文,以引发思考,唤醒批判思维,展开讨论,就是非曲直各抒己见。仍需教师的基本立场,施老先生的说法敏锐犀利,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有故意对立歪曲、强词夺理之嫌,从思维角度说,确实发人心智。范公的“忧乐观”,说白点,即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在当今时代,依然不失其借鉴作用和教育意义。学生接受与否,平等沟通可也,不可强加。
四、读后。
家庭作业即可。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搜集有关岳阳楼的诗文和对联,汇总张贴。一附:先忧后乐(施蛰存)范仲淹做了一篇《岳阳楼记》,整整三段写景,文体实在有些轻浮,难怪尹师鲁要讥讽它是“传奇体”。幸而最后一段写出了两个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使人把这篇文章刮目相看,列入“观止”的“古文”。去年苏州人纪念范仲淹,在范家祠堂里上了一块匾,题四字曰“先忧后乐”。于是这两个名句又引人纷纷议论了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