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瓢虫幼儿教案(通用20篇)
教案要注意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教案的编写要注意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份丰富多样的教案资源,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一
1、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画有5个点、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五棵标有数字5、6、7、8、9的大树。
3、操作卡、蜡笔。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伸出你们的小手,跟我做一个好玩的手指游戏吧。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与瓢虫交朋友,点数瓢虫身上的圆点。
——刚才游戏里有一只小昆虫,他是谁呀(小瓢虫)?今天王老师请来了许多小瓢虫,让我们来跟他们交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这些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他们身上有几个点,那么它就是几星瓢虫。现在请小朋友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点。
——都数好了吗?谁来给老师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个别提问后,教师小结:
(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现在王老师也要来认一认这些瓢虫宝宝了,请手上拿着五星瓢虫的小朋友,站出来。(幼儿起立,请其他幼儿帮助检查。)。
看看他们有没有数对?全体幼儿点数。他们很棒,都数对了,请他们相互碰一碰,我们用掌声表扬他们吧。
依次请出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八星瓢虫、九星瓢虫。
3、为瓢虫宝宝找家,按数量分类。
——那么多的瓢虫宝宝,现在他们要回家了,老师这里有几棵大树,我们来看看,这些大树是哪些瓢虫宝宝的家。(依次出现大树,树干上贴有数字,请幼儿根据数字说出是几星瓢虫的家。)。
(引导幼儿能说出按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先请第一组的小朋友为瓢虫宝宝找家。
第二、三组小朋友为瓢虫宝宝找家。
请五个孩子上来检查。
4、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十分感谢小朋友。瞧!又来了许多瓢虫宝宝,它们也希望小朋友来帮忙,在树叶上画出属于它们的小圆点,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点,就在树叶上画几个点。然后在后面的3个数字宝宝中选一个正确的,把它圈起来。
幼儿操作。
(幼儿画出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数字圈起来。)。
5、检查几个小朋友的操作卡。
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有没有帮瓢虫宝宝完成任务。
我们把瓢虫宝宝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检查有没有做对。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二
1、尝试按数量、颜色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巩固对7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情境创设,让幼儿体验到数活动的乐趣。
1、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的五彩纸制瓢虫若干。
2、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的五彩树叶若干。
3、5幢五彩房子、瓢虫妈妈一只。
(一)谈话。
1、今天,何老师邀请了一群你们的老朋友来我们班里,看看它们是谁?
2、哇,树上有好多小瓢虫呀。它们都长得一样吗?
小结:小瓢虫身上的'颜色和点数都不同。
3、那你们知道身上有4个点的瓢虫叫什么吗?(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二)领养小瓢虫。
1、那么多小瓢虫,它们都想和我们交朋友,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2、和同伴或客人老师交流一下你领养了一只怎样的小瓢虫。
3、请个别幼儿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瓢虫。
(三)挑树叶。
1、哇,你们看这里有什么?(树叶)。
2、是怎样的树叶呢?(颜色不同、数量不同)。
3、告诉你们噢,小瓢虫最喜欢在小树叶上玩啦!
5、你给小瓢虫选了一片什么样的树叶?为什么?
小结:我们的小朋友们真棒!都为自己的瓢虫朋友挑选了一片它最喜欢的树叶。
(四)找家。
1、天黑了,瓢虫妈妈叫孩子们快回家啦!我们把小瓢虫们送回家好不好?
2、这是小瓢虫的家,看看是什么样的?
3、想一想你的瓢虫朋友是住在哪幢房子的哪里?为什么?
4、现在请你们把小瓢虫送回家吧!
5、瓢虫妈妈开心极了,谢谢大家帮忙把它的孩子们送到了各自的家中。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三
1、巩固对10以内数的点数。
2、能做到数物的对应。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物质准备:带有秋天背景的七星瓢虫图片,课件《可爱的小瓢虫》、数字卡片、数字胸卡。
1、观看七星瓢虫图片,进入课题。
小结: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点,所以我们叫它七星瓢虫。
2、观看课件,加深认识。
小结:小瓢虫身上有几个点,我们就叫它几星瓢虫,如二星瓢虫,四星瓢虫,七星瓢虫,十星瓢虫等。
3、游戏"我是小瓢虫"。
规则:幼儿喜欢几星瓢虫,就去找相应的数字胸卡,取下来挂在脖子上,教师依次出示不同的数字,请相同点数的"瓢虫宝宝"飞到教师这儿来。
4、完成操作材料,锻炼数物对应的能力。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四
1、巩固对10以内数的点数。
2、能做到数物的对应。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物质准备:带有秋天背景的七星瓢虫图片,课件《可爱的小瓢虫》、数字卡片、数字胸卡。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手册《主题活动·可爱的小瓢虫》。
1、观看七星瓢虫图片,进入课题。
小结: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点,所以我们叫它七星瓢虫。
2、观看课件,加深认识。
小结:小瓢虫身上有几个点,我们就叫它几星瓢虫,如二星瓢虫,四星瓢虫,七星瓢虫,十星瓢虫等。
3、游戏"我是小瓢虫"。
规则:幼儿喜欢几星瓢虫,就去找相应的数字胸卡,取下来挂在脖子上,教师依次出示不同的数字,请相同点数的"瓢虫宝宝"飞到教师这儿来。
4、完成操作材料,锻炼数物对应的能力。
活动内容:山林或公园真美(手工)。
学会运用建构材料及辅助材料进行小组合作的主题建构。
物质准备:各种建构材料、辅助材料,山林和公园的图片或照片。
1、引导幼儿观察山林和公园的图片或照片,引题。
引导幼儿充分讲述山林里有什么?公园里有什么?即时小结山林和公园的景色、设施等,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自由组成小组,商量小组建构事项。
引导幼儿讨论,确定本组建构的主题内容,如建构山林可以有树木、野花、流水、房屋、小动物的家等,建构公园可以有亭子、游乐场、湖泊、小桥、小路、草地、鲜花等。
引导幼儿讨论,确定各成员的建构任务,以及使用的建构材料。
3、引导各组自主选择材料,分工制作,集中组合,共创作品。
4、展示各组创作的作品,共同欣赏和分享。
这个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不仅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让孩子学习到了知识还增加了见闻。在活动中幼儿不光积极思考和还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充分达到了教学的效果,这是一门很有创意的课。在教学类容来看我也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安排的。在上课过程中更是充分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来进行教学让幼儿在一种愉快的氛围汇总进行学习。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到了知识。相信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学习很有帮助。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五
1.在认识瓢虫以后学会儿歌,巩固所学知识。
2.进一步知道瓢虫的特征,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了解瓢虫与农作物的关系。
3.发展幼儿的分析、概括能力,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5.使幼儿懂得儿歌的诙谐幽默之处。
七星瓢虫图片,玩具两个。
1.咱们小朋友上次认识了瓢虫,哪个小朋友能讲一讲七星瓢虫长什么样子?(找幼儿讲述)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七星瓢虫是不是和咱们小朋友说一样?(看图片,幼儿观察,导入活动)。
2.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与教师一起概括七星瓢虫的特征:“有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是半球形,穿了一身花衣服,花衣服就是它的第一对翅,第二对翅膀是透明的,在第一对翅膀的下面,只有飞的时候才能看见。头很小,有一对大眼睛,一对触角,六条腿(三对足),背上有7个美丽的大黑点,它飞到菜园里,棉田里去抓害虫,爱吃蚜虫,是益虫。”(巩固复习)。
3.听教师读儿歌,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七星瓢虫》,教师领读,幼儿结合图片记忆。
小瓢虫,真美丽,身上穿件花花衣。
数数它有几颗星?一二三四五六七。
小瓢虫,真卖力,一飞飞到棉田里,
专抓蚜虫当点心,乐得棉桃笑眯眯。
4.各种形式引导幼儿记忆,如齐背,分组背,小组比赛等等,激发幼儿背诵兴趣。(可找幼儿扮演瓢虫)。
6.背着儿歌去户外寻找七星瓢虫。(结束活动)。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六
2、用红色来涂七星瓢虫的的'身体,用树叶添加背景,初步让感受画面的完整性。
黑色蜡笔,红色、绿色蜡笔用黑色蜡笔画七星瓢虫的外形与黑点,用红色蜡笔色涂瓢虫,
大瓢虫。
1、欣赏与讨论。
(2)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红色?(头部、触角、圆点和六条腿是黑色,翅膀是红色。)。
2、教师介绍瓢虫一家有许多的种类,要从那些圆点上去分辨,有一个圆点的是一星瓢虫,有七个圆点的是七星瓢虫,没有圆点的是大红瓢虫,他们都是益虫,今天,我们来画益虫,不要画害虫,要把圆点画准确。
3、表现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
5、幼儿作画。
(2)引导幼儿能画出向不同方向爬的瓢虫,同时注意到大小的来排列在画面上。
(3)用黑色蜡笔画好轮廓、涂好黑色后再去用红色或橘红色涂在瓢虫身上。
(4)最后树叶作为背景。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七
1.学习将圆形纸剪贴成锥形。
2.加深对昆虫的认识。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引导幼儿观察步骤图完成作品。
1.剪刀、双面胶若干,画有树叶的图画和画有纵向格子的游戏纸若干。
2.每个幼儿《快乐手工》一册。
1.先剪出七星瓢虫头部和身体的轮廓。
2.在裁剪处剪一刀,提醒幼儿别剪太深。
3.在粉色粘贴处贴上双面胶,注意粘贴的边缘要对齐,贴紧,压平.帮助幼儿掌握内贴的粘贴方法,教师巡视给予动手能力弱的幼儿适当帮助。
4.展示作品,相互评价谁的作品最漂亮,教师给予表扬。
1.七星瓢虫身上有几个斑点?它们住在哪里?喜欢吃什么?
2.小朋友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瓢虫?
3.教师小结:背上有七个斑点的是七星瓢虫,它们是益虫.它们喜欢住在植物从中,捕食麦蚜,棉蚜,桃蚜等害虫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损害,被称为“活农药”有些有十二个斑点或者二十个八斑点的瓢虫是危害植物的害虫。
1.把七星瓢虫放在桌子上,吹气让它前进,到达有害虫的叶子上消灭害虫。
2.分组让幼儿将瓢虫放在1—10的格子上,以石头,剪子布前进一格,比一比谁先到终点。
对于这节手工课,总的`来说大部分幼儿都能独立完成得很好,基本都能自己按照步骤图来完成作品,也能懂得七星瓢虫是益虫,就是在延伸游戏的时候,我选择在室内进行,没能让幼儿自主的发掘幼儿的玩法.我应该把游戏延伸到户外进行,让幼儿自由发挥玩法。
小百科:七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的捕食性昆虫,它的身体像半个圆球,头黑黑的翅膀是橘色的。触角很短,不太明显,它的脚在大大的翅膀底下,它的口器既有咀嚼食物的能力,因为它的翅膀有七个黑色的圆点点所以人们叫它七星瓢虫,七星瓢虫为益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在华北南部,俗称“花大姐”。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八
1、仔细观察七星瓢虫的主要特点,大胆设计美丽的外衣和舞台。
2、尝试运用深浅颜色表现空间的同时能用黑线流畅勾线。
3、学习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同伴的作品。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运用深浅颜色表现空间的同时能用黑线流畅勾线。
教学难点:学习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同伴的作品。
活动准备。
七星瓢虫图片、教师范画、蜡笔、画纸、知识准备熟悉儿歌《大老虎照相》。
活动过程。
谜语: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蚜虫怕见它,棉花最欢迎。
师:孩子们:七星瓢虫也来到我们教室做客,我们一起来和它打打招呼吧!(你好,七星瓢虫)我们一起仔细观察,七星瓢虫是什么样子?(教师引导幼儿有序观察,并用语言描述)。
1、头是什么形状?头上有什么?
2、身体是什么形状?身体上有些什么?
3、仔细观察,七星瓢虫的翅膀有几个花纹?是什么形状?
教师小结:七星瓢虫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和两对翅膀;翅膀覆盖下的腹部成节状,这样的小虫子就是一只小昆虫。
1、教师示范画七星瓢虫的样子;(先画椭圆形的身体、再画半圆形的头,头两侧有一对半圆形的眼睛,头顶有一对触角。身体用一根横线分成胸部和腹部,两侧共六只脚)。
2、教师请幼儿大胆想象设计七星瓢虫的外衣并用语言描述;
提问:你想给它设计什么图案的外衣?
3、教师请幼儿大胆想象七星瓢虫照相的舞台并用语言描述;
提问;你想给它设计什么样的舞台?
4、教师出示范画,幼儿仔细观察教师作品:(鲜艳的外衣、彩色的舞台、浅色的背景、黑色勾线)。
师:孩子们,我们开始给七星瓢虫设计吧!记住我们设计的步骤:
1、先画出它的样子,然后添画出外衣的图案、再设计不一样的舞台;
3、给七星瓢虫和舞台用黑色勾线(注意勾线要流畅);
4、绘画的时候注意物体的位置大小是否合适、添画的图案是否有创意、画面是否干净、自己的坐姿是否端正。孩子们,赶快设计吧!
1、幼儿用欣赏的眼光互评,用合适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看法;
2、请有个性的幼儿自评或介绍自己的作品;
3、教师评价。
教学反思。
艺术活动的评价意义是不言而寓的。通过评价,孩子们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知道自己和同伴在本次艺术活动中的表现,更能从欣赏同伴作品中扩展思维。本次活动进行评价的时候,我比较注重了幼儿的全体表现,既有画面布局好的(杨新鸿),有色彩好的(钟俊宇),也有画面干净的(陈灿),特别是进行了大胆设计的,有独特想象的(娄炜臻)等,我还注重了让幼儿用欣赏的眼光相互评价,幼儿对自己作品的独特介绍,更有教师精彩点评。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我的评价活动显得比较仓促,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我应该在评价前让孩子做做手指游戏,既放松了孩子的手指,也让孩子们集中注意进行评价。
小百科:七星瓢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不同发育阶段。人工饲养七星瓢虫的成虫,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在70%-80%,成虫产卵时要求温度较高,可在25℃饲养。但饲养幼虫以平均温度20℃左右为好。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九
1、在游戏中,尝试运用不同的数数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
2、在分组比赛中,体验数数活动的乐趣。
示范用大瓢虫、幼儿操作小瓢虫若干、背景、2片大树叶。
一、导入。
意图:在交流分析中,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热闹场景。
春天来到了,你发现了哪些变化?
小结:春天真是一个万物苏醒的季节,花儿开了,小草探出脑袋了,小鸟、蜜蜂、蝴蝶都飞来了,许多昆虫也来了。
二、瓢虫飞来了。
意图:在寻找七星瓢虫的过程中,复习有规律的数数方法,并尝试用目测加点数的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
1、出示瓢虫(规律六星、规律七星和随意七星),复习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数数方法。
这是只几星瓢虫?你是怎么知道的?用什么方法数的?
小结:同种的颜色,用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方法数数,一个也不落下,是个数数好方法。
2、出示瓢虫(大小不同七星),尝试目测加点数的方法。
这是几星瓢虫,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用什么方法数的?
小结:用眼睛一看就看到的数字,接着数下去,也是一种数数的方法,可以更快的得到答案。
3、出示瓢虫(封闭状排列的七星和八星),尝试封闭状排列的数数方法。
这是几星瓢虫?请幼儿示范数数。
小结:围成一个圈的数数,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开始点,接着往下数,每个数字数一遍,一个都不落下,就能知道数字究竟有多少。
4、来了这么多的瓢虫,是不是所有的瓢虫都是我们的朋友?
三、游戏:找七星瓢虫。
意图:在找一找的游戏中,巩固多种数数的方法,并感受数游戏的快乐。
1、引出游戏:把害虫抓出来!
2、介绍游戏规则幼儿分成两队,以不同的形式开始比赛,每轮结束后进行检验。
3、幼儿游戏。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十
你们以为七星瓢虫是用壳飞的吧,哈哈!那就大错特错啦!它是用壳下面的翅膀飞的。你们想知道七星瓢虫是害虫吗?对啦!它们不是害虫,它是吃害虫的。人们还称它“活农药”呢。它的壳也很硬,上次我用尺子敲它的壳,它也不甘示弱,它“启动”它的“防御系统”,让我伤害不了它。
可它最厉害的就是让敌人分不清哪个是它的头,哪个是它的尾。它们大多只有7个点,但它们的“特种兵”有11个点或12个点,点多的大概就是它们的“将军”、“先锋”、“骑士”等等。它3对细脚的关节上有一种“化学武器”,当遇到敌人侵袭时,它的脚关节能分泌出一种极难闻的黄色液体,使敌人受不了仓皇退却、逃走。当它们遇到强敌时,就用装死来求生。
现在,你对七星瓢虫有更多了解了吧!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十一
小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了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经常机械性的学习,学习不够主动。为了让幼儿能更主动的学习,更深入的掌握数的概念,我设计了《小瓢虫》这一个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活动,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昆虫——小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的点、颜色不同的特点,让幼儿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学习按二维特征分类。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的学习。
1、尝试按数量、颜色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2、通过情境创设,让幼儿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画有1个点、2个点、3个点、4个点、5个点的彩纸制瓢虫若干。
2、画有相对数字相对颜色的彩纸树叶若干。
3、自制大树两棵。
4、5幢彩纸房子、瓢虫妈妈一只。
5、1——5的数字卡片。
一、谈话。
1、今天,蒋老师邀请了一群新朋友来我们班里,看看它们是谁呀?
2、哇,树上有好多小瓢虫,那它们都长得一样吗?(小瓢虫身上的颜色和点数都不同)。
二、领养小瓢虫。
1、那么多小瓢虫,它们都想和我们交朋友,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位幼儿领养一只小瓢虫)。
2、请个别幼儿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瓢虫。
三、挑树叶。
1、出示树叶,是怎样的树叶呢?(颜色不同、数字不同)。
2、给小瓢虫选树叶,为什么选这片树叶呢?(小朋友真棒!都为小瓢虫选了一片它最喜欢的树叶)。
四、找家。
1、嘘!快听是谁在讲话,我们把小瓢虫们送回家好不好?(天黑了,瓢虫妈妈叫孩子们快回家啦)。
2、请幼儿分组把小瓢虫送回家,想一想你的瓢虫朋友是住在哪幢房子里的呢,为什么?
3、瓢虫妈妈开心极了,谢谢我们的小朋友帮忙把它的孩子送回家中!
一般来说,幼儿对于数学活动会显得很不感兴趣。但在这个数学活动中我看的出幼儿一直处于好学、兴奋的这个状态中。优:让幼儿体验到了对数学活动的乐趣,让他们变的主动在学。目标也有基本达到。环节设计比较清晰,新颖,难度也层层递进,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在不停的围绕我的思维转。缺:在有些细节方面我想的还不够周到。导致幼儿在找树叶这个环节中进行了过于简单的操作,幼儿没有动脑筋,没有去数数。在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瓢虫和纠错的时候可以请下面的孩子也参与进来。而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增加了难度,却并没有进行讲解示范,导致幼儿盲目操作,一片混乱。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磨练,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十二
小朋友们看,老师带来了一幅漂亮的版画,这是一幅单色油印纸版画。它是怎么制作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单色油印纸版画。
2、启发幼儿探索制作底版过程。
“怎样制作单色油印纸版画呢?”
(1)构思定稿。
“应该先做什么?”
教师边小结边示范:先用铅笔在一张硬纸版上画出瓢虫的不同动态,可以多画几只瓢虫。
(2)制版。
出示做好的底版:“老师这幅漂亮的版画就是用这张底版印出来的,想想看怎样用画好的瓢虫做成底版呢?”
教师边小结边示范:用剪刀沿着画好的瓢虫的轮廓线剪下来,注意不要剪坏了,然后用边角料剪出许多小圆点,剪好后将小圆点用乳胶粘贴在瓢虫的身上作为花纹,最后将不同形态的瓢虫用乳胶粘贴在另外一张硬纸版上(注意构图),底版就做好了。
(3)拓印。
“谁来试一试,怎样把油墨磙到底版上?怎样做才能磙匀?”
教师边示范边小结:用油墨磙子蘸上油墨先在玻璃版上把油墨滚匀(听到轻微的沙沙声就可以了),然后将油墨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均匀地滚在制作好的底版上,每一处都要滚上油墨。接着用拓印纸端正地盖在滚好油墨的底版上,用平底茶杯轻轻磨印,可以压住一边掀起另一边查看是否印好,如没有印好就继续磨印,完全印好后打开来就是一幅漂亮的单色油印纸版画。
3、幼儿操作。
教师提醒幼儿要注意将画面画大、画满;多剪几只瓢虫,鼓励幼儿大胆为瓢虫剪贴一些背景图,装饰画面。
4、作品展评。
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交流、评析,幼儿相互参观、学习,说说谁印得画最好?好在哪里?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十三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1、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师:小朋友,你们看我这里是什么?(瓢虫)今天我是瓢虫妈妈,你们就是瓢虫宝宝,瓢虫最喜欢吃害虫啦!我们一起去抓害虫吧!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五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确立对斑点的认识。
师宝宝们,累了吧!好,我们坐在小椅子上休息一下。
(出示瓢虫纸)师:咦?一些瓢虫宝宝真顽皮,跑到这里来了,看看这些瓢虫宝宝它们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斑点不一样)。
2、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老师指着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的背上有几个斑点?(1个)。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手口一致的点数1,并齐声说1。
(3)指有3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数一数,也齐声数1、2、3,那共有几个斑点?(3个)。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数斑点。
(1)现在妈妈请宝宝们看看自己身上有几个斑点?拿下来,伸出手指数一数,数的时候,请你一边数一边说。
(2)幼儿数一数,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拿着瓢虫上来数一数,说一说,学说一句话我身上有几个斑点?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2)集体验证。
四、幼儿操作。
师:瓢虫宝宝都送回了家,你们高兴不高兴?噢,你们真棒!好,现在啊,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那儿也有一些小动物们想回家,它们希望我们小五的小朋友们送它们回家,你们乐意吗?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送它们回家吧。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十四
1、在巩固幼儿对9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1、画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一棵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树叶的大树。
1、引起兴趣。
今天,诸老师邀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朋友来我们班里,猜猜它是谁?
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那么多小瓢虫,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请你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九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小瓢虫刚和我说,他们很希望小朋友帮他们一个忙,他们最近造了3幢漂亮的房子,可是就5幢房子,却有那么多小瓢虫,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能说出按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请幼儿帮助小瓢虫分家。
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还希望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活动的小树叶(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瓢虫放到相应的数字树叶上)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十五
目标:
1. 尝试按数量、颜色的特征进行分类,巩固对7以内数的认识。
2. 通过情境创设,让幼儿体验到数活动的乐趣。
准备:
1. 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 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的大树。
3. 小黑点若干
过程:
1. 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伸出你们的小手,跟我一起做一个好玩的手指游戏吧! 小瓢虫,小瓢虫 (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 (四指作怕形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 (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 (停下作吃状)
2. 与瓢虫交朋友,点数瓢虫身上的圆点。
刚才游戏里有一只小昆虫,他是谁啊?(小瓢虫) 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小瓢虫,让我们来跟他们交朋友吧! (每个幼儿领养一只小瓢虫)
这些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们身上有几个点,那么它就是几星瓢虫。
1
现在请小朋友们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点。
都数好了吗?谁来给老师说说。
(请个别幼儿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瓢虫)
好!那老师也要来认一认这些瓢虫宝宝了,请手上拿着4星瓢虫的小朋友站出来。
(幼儿起立,请其他幼儿帮助检查)
小朋友们看看他们有没有数对啊?(全体幼儿点数)
他们很棒都数对了,那我们来表扬表扬他们吧!
依次请出5星瓢虫、6星瓢虫、7星瓢虫.
3. 为瓢虫宝宝找家,按数量分类。
(1)“瓢虫宝宝快来看,这么漂亮的大树呀!哦!原来这里是瓢虫宝宝的家。
大树上面的数字是几,那就是几星瓢虫的家。告诉你们哦!小瓢虫最喜欢在大树上玩了!现在我们就来玩小瓢虫找家的游戏吧!
老师这里呢有几颗大树,我们来看看这些大树是哪些瓢虫宝宝的家(依次出现大树,树干上贴有数字,请幼儿根据数字来帮瓢虫找家)
(2)引导幼儿能按照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小瓢虫它最喜欢和跟他点数一样多的树上玩了。
现在先请第一组的小朋友为瓢虫宝宝找家。
第二、第三组小朋友为瓢虫宝宝找家。
我们小朋友真棒,都为小瓢虫找到了最喜欢的家,那我们自己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帮瓢虫宝宝找错家的啊!帮忙改一改!
2
(4)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喜欢的家,他们十分感谢小朋友。瞧!又来了许多瓢虫宝宝,它们也希望小朋友来帮忙,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是几星瓢虫啊?它的背上一个斑点也没有你们愿意帮他们贴上斑点吗?一定要看清瓢虫宝宝肚皮上的数字是几,你就在瓢虫宝宝的背上贴上几个圆点。
(5)检查小朋友的操作卡。
把你们的操作卡交给旁边的.小朋友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完成任务。
活动结束:
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3
活动名称:七星瓢虫
活动设计:中一班 盛海燕
活动目标:
1、区别同各种色中颜色的深与浅,继续尝试对比配色。
2、能大胆的作画并喜欢画画。
活动准备:
1、蜡笔
2、用黑色蜡笔画七星瓢虫的外形与黑点,用深浅不同的红色蜡笔涂瓢虫,用深浅不同的绿色蜡笔涂叶子。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这是什么虫?(七星瓢虫)数一数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黑色的圆点?几个大?几个小?长在哪里?(有七个圆点,左右翅膀上各有三个圆点,中间一个大圆点,左右翅膀各一半。)
2、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什么地方是红色?(头部、触角、圆点和六条腿是黑色,翅膀是红色。)
教师小结:瓢虫的一家有不同的种类,要从那些圆点上区分辨,有一个圆点的是一星瓢虫,有七个圆点的是七星瓢虫,没有圆点的是大红瓢虫,它们都是益虫,今天,我们来画益虫,不要画害虫,要把圆点画准确。
一、分辨深浅色
2、出示:大红、朱红、桔红、粉红、这些都是红色,都能给瓢虫涂色,找找这些红色,哪些比较深?哪些比较浅?请从深到浅排列。
3、绿色也有深绿、草绿、,也请从深到浅排列。
教师小结:原来红色和绿色中也有这么多的颜色,真奇妙。
二、创作要求
请这些不同的红色和绿色来帮助我们,把七星瓢虫画的更美丽。
二、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1、注意瓢虫造型,认真辨别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否则腿就断了)身体两边各三条腿,头部和尾部没有腿,提醒幼儿注意黑点的数量和对称。
3、用黑色蜡笔画好轮廓、涂好黑点后再去涂水粉色。
4、先用红色水粉色涂瓢虫的翅膀,鼓励幼儿选用各种红色,并注意画面上的深浅配合。
三、引导评价
画面上是不是都是益虫?哪些地方深浅配合的特别好看?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十六
1、学习不受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并能根据大小进行排序。
2、能按照要求独立完成操作任务,体验思维、操作带来的快乐。
1、教具:瓢虫若干(4、5、6、7星),数字卡片7。大树四棵,上瓢虫若干。
2、学具:小篮子人手一份(内有瓢虫若干),操作板一块(上面有一片草地,左起一朵小花。)。
3、白板设计一份。
1、出示很多瓢虫。(看白板)师:看,这是谁呀?
小结:瓢虫的身上有几颗星,我们就叫几星瓢虫。
2、按照某一特征找瓢虫。
师:这些瓢虫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颜色、大小、星数)请幼儿按照瓢虫的一个特征说说有几只。
(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数量7。)。
七颗星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7)。
2、请幼儿将七星瓢虫找出来,贴在操作板上。
3、幼儿第一次分组操作(找七星瓢虫),老师指导。
看看你找出来的七星瓢虫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能根据大小进行排序)。
1、提出要求:请幼儿按照大小给瓢虫排队。
2、幼儿第二次操作:按大小排序,老师指导。
3、讲评:你是怎么排的?(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有没有谁和他排得不一样的?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十七
1、在“找七星瓢虫”的游戏活动中,进行10以内迅速而又正确的数数活动。
2、尝试进行竞赛性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1、3块黑板,中间一块大黑板上有绿色的叶子和很多瓢虫。
2、大量的塑封好的瓢虫。瓢虫身上的点子在1——10之间。
1、在1——10之间,有几个点子的瓢虫是七星瓢虫?
2、在你们的椅子下面有1个瓢虫看看是几星瓢虫?用最快的办法数出来。
3、交流各自数得快的办法。(目测数群,接着数)。
1、分组:红队和黄队。确定各自找到的瓢虫的`家(两块黑板)。
2、两组同时开始游戏,每次派一个人上来找1张七星瓢虫卡片送回自己家。
3、自己检查,纠正——集体检查,对1个加1分,错1个扣1分。
4、抢答游戏:将中间黑板上剩下的七星瓢虫找回家。
5、再次统计游戏结果。强调游戏规则。
6、讨论为什么有的人找得快?
7、总结:用数得快的办法找七星瓢虫。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十八
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经常机械性的学习,学习不够主动。为了让幼儿能更主动的学习,更深入的掌握数的概念,我设计了《小瓢虫》这一带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活动,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小昆虫—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的点、数的量不等、颜色不同的特点,让幼儿巩固对8以内数的认识,学习按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的学习。
1.尝试按数量、颜色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巩固对8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情境创设,让幼儿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1.画有5、6、7、8点数的各种颜色的瓢虫和树叶。
2.写有数字5、6、7、8的三栋各种颜色窗户的房子。
3.瓢虫妈妈一只。(老师扮演)。
(一)音乐引入。
1.今天叶老师邀请了一群你们的老朋友来我们班里,我们来听听它们是谁?
2.哇,树上有好多小瓢虫呀。它们都长得一样吗?
小结:小瓢虫身上的颜色和点数都不同。
3.那你们知道身上有4个点的瓢虫叫什么吗?(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二)领养小瓢虫。
1.那么多小瓢虫,它们都想和我们交朋友,让我们来找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只小瓢虫)。
2.和同伴或客人老师交流一下你领养了一只怎样的小瓢虫。
3.请个别幼儿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瓢虫。
(三)挑树叶。
1.哇,你们看这里有什么?(树叶)。
2.是怎样的树叶呢?(颜色不同、数量不同)。
3.告诉你们噢,小瓢虫最喜欢在小树叶上玩啦!
4.我们也给自己的小瓢虫挑选一片小树叶!想一想你的瓢虫朋友会喜欢哪一片小树叶呢?
5.你给小瓢虫选了一片什么样的树叶?为什么?
小结:我们的小朋友们真棒!都为自己的瓢虫朋友挑选了一片它最喜欢的树叶。
(四)找家。
2.这是小瓢虫的家,看看是什么样的?
3.想一想你的瓢虫朋友是住在哪幢房子的哪里?为什么?
4.现在请你们把小瓢虫送回家吧!
5.瓢虫妈妈开心极了,谢谢大家帮忙把它的孩子们送到了各自的家中。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十九
1.理解诗歌的内容,会用肢体语言大胆模仿瓢虫的动态,愿意关注瓢虫等小昆虫。
2.尝试创编诗歌,体验创编的乐趣。
3.领会诗歌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让幼儿尝试叙述诗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理解诗歌内容,大胆模仿瓢虫动态,尝试创编,体验乐趣。
1.幼儿自制瓢虫指偶人手一个。
2.儿歌背景图一张。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念谜语,请幼儿猜猜今天谁到了我们班级里:身体圆圆像面包,头上一对小触角;身上还有七颗星,会飞会爬真灵巧。
2.教师出示指偶:今天老师要教给小朋友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下,竖起你们的小耳朵喽。
设计意图:通过与幼儿交谈,直接进入主题。
二、教师模仿瓢虫动态,边动作边念诗歌第一部分,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背景图)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的第一部分:瓢虫,瓢虫,老是脚步匆匆,不知道要去哪里,沿着玫瑰小路,去谁家串门?来来来,停在我的手指上,一动也不动。变成一枚闪闪的钻戒把!
2.根据诗歌内容提问:(1)小瓢虫沿着什么小路去别人家呢?(个别幼儿回答,教师用儿歌中的.句子总结,并引导全体幼儿朗诵句子)(2)停在了哪里,变成了什么?(个别幼儿回答,教师用儿歌中的句子总结,并引导全体幼儿朗诵句子)。
3.教师小结:老师把这首好听的诗歌画成了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把,出示图谱。(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绘制图谱)。
4.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完整朗诵诗歌第一部分。教师引导幼儿边模仿瓢虫动态(如:脚步匆匆、沿着小路飞、钻进草丛等肢体动作),边完整的朗诵儿歌。
设计意图:分段讲述,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进行创编。
1.教师出示第二部分图谱,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经验仿编。
(1)今天老师也编了一段诗歌,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图谱)。
(2)谁能知道老师编的是怎么样的,谁来念念看。师幼一同朗诵。
2.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记忆诗歌内容。
(1)小瓢虫停在了xx,变成xx。小瓢虫停在了xx,变成了xx,你觉得小瓢虫还会停在哪里呢?变成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引导)。
(2)那我们把刚才创编的诗歌一起来看图念一遍。
(3)现在你和自己身边的好朋友一起把自己创编的儿歌念给对方听。
3.我们把刚才学习的儿歌一起来念一遍。
4.这首诗歌那么好听,我们来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把。
5.加上我们给儿歌取的名字,再把我们自己创编的儿歌念一遍。(幼儿操作指偶)。
设计意图:借用教具背景图,让幼儿边操作指偶边创编儿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思维。
上课前老师已经让小朋友们做了漂亮的瓢虫指偶,现在把它拿出来,套在手指上,跟你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下今天学的诗歌吧!
瓢虫,瓢虫,
老是脚步匆匆,
不知道要去哪里,
沿着玫瑰小路,
去谁家串门?
来来来,
停在我的手指上,
一动也不动。
变成一枚闪闪的钻戒把。
瓢虫,瓢虫,
老是脚步匆匆,
不知道要去哪里,
钻进芒草丛中,
去谁家串门?
来来来,停在我的胸前,
一动也不动。
变成一颗夺目的纽扣吧。
找瓢虫幼儿教案篇二十
运用简笔画法表现七星瓢虫,首先要考虑的是画面的安排,也就是说如何把七星瓢虫较好的安排在画面之中,让人们从视觉上看感到较为舒适。在安排好七星瓢虫在画面中的位置后,就可以对其进行简笔画的表现。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部用木炭条或较轻一些的铅笔勾画出七星瓢虫大的外部形状和主要结构,这个步骤画的时候用力要轻,便于后边修改。
第二部开始对七星瓢虫进行简笔技法表现,首先画出一个较大的圆(注意,画圆时不必要求画的太圆,要自然一些。在画好大圆的基础上,用一条直线把大圆分成两半。并且在左右两边个画出三个小圆,每一边的三个小园要排列呈弧形,画完小圆后,在中间的'直线上再画出一个较大的圆,这样七星瓢虫的七星就画了出来。
在完成七星瓢虫身体部位后,再对它的头部进行表现,先画出半个圆代表头部,再在其上边画出眼睛和触角,于是头部也画了出来。
最后是添加七星瓢虫的六条细腿,这时,衣服表现七星瓢虫的简笔画就画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