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热门22篇)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反思自己的观点,并分享给他人。在写读后感时,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提炼主题、分析人物等方式展示对作品的理解。如何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读后感?或许这些范文能给你一些启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一
这本书是我开启心理学主题阅读的第一本入门书。这本书我做的笔记并不多,心理学的相关概念浅显地结合蛤蟆与苍鹭之间的对话,娓娓道来。我做笔记有一个额外的习惯,不单会标记感触的句子,也会把“概念”标记出来,回顾的时候,如果概念还是一知半解才知道从哪里巩固。浏览做过的笔记,大多数都与“实践”有关联,我在阅读时,多半会结合当下的心境进行扩充和思考,不由得会多加很多主观上的感受,即使作者没有这层意思在,所以我的每篇读后感都是当下心境的真实体现。
虽然阅读并不是为了实质性得到什么,但我从这本书中确实收获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关于人际对话。当蛤蟆接受完心理治疗,还沉浸在谈话中,并未来得及抽离时,苍鹭询问他是否没事,蛤蟆实话对苍鹭说,“我没事,只是你给我那么多东西思考,我的脑子嗡嗡直叫,头晕乎乎的。”看到这里时,我以为这仅仅是简单的问候,也许苍鹭会解释晕乎乎是为何,但苍鹭只是简单道,“那么回家路上小心些。”在这章的末尾,我本想急急进入新的一个章节,却在这里不由得停下思考,是否有一种“冷漠”的表达:并不是针对对方的回答而回答,而是基于回答联想到对方之后可能会涉及到的行为,以此提供一个新的角度的回答。所以有了上述的并不针对“晕乎乎该如何处理”,而是回答“那么回家路上小心”。“冷漠”似乎也谈不上,像是一种更加周到成熟的应答,这是我在这本书中意外的启示。
除此之外,我还获得了一些“内心声音的确认”以及“支持”。
最近,我总是希望突破他人对我的一些固有的评价,希望可以看到更多样的反馈,与此同时,我又担心万一改变了之后我便“不再是我”,这也让我感到惶恐,并借口停滞不前,对现状再次感到烦腻也确实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不得不做些改变,以此保有对自我生活的新鲜感和突破带来的成就感。“千变万化的样子底下却是一成不变的性情。”这是我这本书划下的第一句话,也是我内心声音的一次确定。不断突破带来的是新的改变和面貌,但不代表就要因此改变自己原有的部分,实践带来的可能性是某种确信感,从这点上来看,多说无益,新的一年需要更多的实践。《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也有类似的例子,依旧是我,是“更好的我”。
时间过去许久,我依旧能想起让我痛苦的事,回忆并不会让我欣喜发现某件事似乎变得模糊,相反每一遍的细节刻画得都更饱满,让我深陷不已。当然并不是看了这本书我就开始从此遗忘,而是有了这本书在阅读中的意识铺垫,在往后类似书籍的不断累加中,我换了另一种方式进行“悼念”,这个改变让我感到神奇,同时我真正感到轻松,好像生活的齿轮开始运作了,虽然不知道未来将以什么形式呈现对这些事的“悼念”,但好在它们不会继续折磨我了,和平共处时,我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能够控制情绪,甚至能够从中得到我不曾想象的想法,至少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过我将以什么形式去做什么事,我只想早日遗忘。
窝在家里的这段时间里,我明显感觉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退化,表达清楚一件事需要花时间斟酌用词和思考听者的处境,这么一来,要说出口,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当我意识到这件事后,我开始每天说很多话,满脑子的想法急于脱口而出,想看到他人的反馈,很显然锻炼过了头。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察觉到另一股强大的力量——倾听自己/他人的声音。在这点上,我可能是听自己的话大过听别人的话,所以当我开始真正倾听他人在说什么的时候,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我没有耐心。我也能够给自己时间缓冲看到了他人究竟在想些什么,话外音又是什么(我们很少真正做到“听”,区别于简单的听到,而是内心的想法)。书中特定人物獾就代表这一类人,总是“教导者”的角色,时常批评他人的短处。看这本书的时候,有时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虽然每一个人物都能或多或少映射一些自己的影子,能察觉到一丝“熟悉感”是挺有意思的事,“世界上的不是人的我的分身们”。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常常因为一股没办法把握的风气,看到他人如何严苛对待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为了保护自己选择闭口不言。还有一股更甚的力量:严苛对待自己(打击自我)。我时常看到很多身材焦虑、容貌焦虑的担忧,我也时不时会这样消极地看待自己。这两股力量看似方向不同,在我看来,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对待事情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都过于严苛,不断拿心中的尺子度量,按自己的标准开口评价,忘记了前提:这是现实中一个个平凡努力生活的人,不是一个个“不达标的机器”。去年开始,我有时候也会过度苛责自己是否做了“不符合尺子”的事,也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树立好自己的底线,底线之上的事哪怕不符合自己的“标准”,也能用更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于是越来越多好玩的新鲜的事涌进我的世界,给平凡生活的我平添了成倍的快乐。
为了转移我的说话欲,我把大部分的想法保留成文字记录下来,这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我的欲望,但同时我又意识到一个问题:它们并不完整。我从没有一鼓作气地写完大段大段的长文,把自己想说的话有条理逻辑地叙述下来。总是担心灵感一闪而过,就用关键词记下,事后便不了了之。我一直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奈何想法实在太多,一切停留在原有的样子。蛤蟆在过程中不断改变,“他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会以那样的方式发生,以及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换句话说,他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从中学习领悟。”虽然作者写下这句话并不完全处于我主观所想的想法,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有个想法一闪而过,那就是我没有“完整地思考或者表达过”,即使曾经有些感触和领悟,即使曾写下过只言片语,但它们都浅浅地停留在文字层面,只是因为我担心错过才被保留下来,而不是因为我要深化他们。
这是我今年认真写完的第一篇读后感。实话说,这本书与之后阅读的其它主题书相比,感触并不多。我仍洋洋洒洒写下了这么多感受,果然“逼”自己做一些不算难的事还是能够做到的,也久违地感受到了心流体验,真是美好的夜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二
上回咨询后蛤蟆发现童年回忆的某些部分让他非常痛苦,第四次来咨询的蛤蟆感觉自己很悲伤,似乎又抑郁了,还嚎啕大哭起来。咨询师告诉蛤蟆,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否认它们,不论是无视还是压抑,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如同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这一回蛤蟆跟咨询师分享了他与父母童年相处的.具体经历,比如严厉正直爱训斥和责备的蛤蟆父亲曾经当着好几位大学同学的面来指责他,而母亲也曾当着大家面问他有没有穿干净内衣,让他觉得难堪。这次面谈根据蛤蟆童年的经历,他们进一步总结出了蛤蟆的适应性儿童顺从行为。该行为可能导致他学会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这样的人可能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过。
第五次见面蛤蟆觉得比之前开心一点了,睡眠也好些了,多了一些自己感情兴趣做的事情。此时的蛤蟆情绪温度计刻度在5或6的位置。上回面谈在咨询师与蛤蟆一来一往的沟通中,他们发现蛤蟆已经很久没有发怒过了。回去后他琢磨着自己的愤怒情绪,发现是跟内疚感连在一起的。这回面谈他们想共同分析一下为何蛤蟆缺少愤怒。咨询师给出了下图并进一步解释道这些行为策略实际上都是从童年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危害。但是当成年人怄气、撒泼、郁闷或是厌烦的时候,我们会想他们究竟是行为不当,还是在无意识或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蛤蟆作为成人也采取过撒泼的方式。我好像很长时间都很叛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三
因为惰性,20xx年的读书计划没有完成,于是打算跟着“有书”app一起读书,20xx年共读的第一本书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因为来不及买纸质书,于是下载了“微信读书”app,首次阅读电子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作者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听书名像是一个童话故事,实则是延续了《柳林风声》的故事主角(20世纪最著名的童话作品之一,作者是英国肯尼斯?格雷厄姆,该书以动物为主角,以浪漫的笔调塑造了一系列可爱的动物形象。有机会也要读一读这本书),讲述了得了抑郁症的蛤蟆先生通过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10次心理咨询走出自卑、软弱、忧郁,重新开启独立、自信、快乐的人生,从这本书了解了心理咨询是怎么回事,咨询师如何通过倾听、分析、共情、沟通等技巧,带领病患走出忧郁。
曾经自己也有忧郁和不自信的一面、很久以前网名叫“蓝色忧郁”,后来的日子,老公以他的热情、开朗、宠溺,把我慢慢从自卑、敏感和软弱中引领出来,这样想来与书中的蛤蟆先生还是有共鸣和共情的点。
蛤蟆先生抑郁的根源多半来自他的原生家庭,父亲古板严苛,母亲懦弱无能,父母从未给过蛤蟆爱和温暖,只有指责和冷漠。这样的伤痛,带着他来到了成人世界,年幼时形成的自卑、敏感的性格,始终折磨着他,虽然他极力让自己看上去像个乐观的“开心果”,但内心的脆弱,让他日渐忧郁。一个人的童年,竟是如此重要,童年的烙印,将伴随人的'一生,很多父母因为无知不知道这一点,把孩子带到世上,却不能爱、不会爱,让这世界多了一个不快乐的灵魂。
文中有一段也引起我的注意,人生坐标有四个象限,分别为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也好。蛤蟆先生在咨询之初,处于我不好,你好的状态,对自己不自信,如果发生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都比自己好。经过治疗,蛤蟆先生在苍鹭的带领下,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了自己,慢慢变得自信、友善,来到了我好、你也好的坐标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记得自己曾经也有这样的感受,如果有错误或问题,总觉得是自己引起的。
罗伯特?戴博德曾将人生比作一条河流,看似静静流淌、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危机重重。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遭遇无常,遭遇汹涌的暗流,如何才能跨过人生的暗流,通向彼岸?正如苍鹭告诉蛤蟆先生,心理咨询必须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双方都必须处于自愿,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治愈自己也一样。的确,人生的长河中,能够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四
最近花了几天时间看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本书沿用了《柳林风声》这本在英国家喻户晓的故事书里的人物,以蛤蟆先生为来访者,苍鹭为心理咨询师,展开了一段为期十次的心理咨询。随着咨询的不断深入,蛤蟆也从第一次咨询的情绪温度计的最低点(1—2),上升到了第十次咨询中的情绪温度计的最高点(9—10)。
为什么仅仅通过十次面谈,蛤蟆竟从悲观厌世转变为以前的熠熠生辉,甚至产生了新的人生规划,也许这就是心理咨询的神奇作用吧!我认为苍鹭心理咨询师主要运用了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些方法理论,并一步步引导蛤蟆通过不断自省,认识问题,转变对自己、对他人的态度。在这个咨询过程中,苍鹭真的是把启发式教育运用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蛤蟆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发现、提出问题,自己回答,当蛤蟆领悟到那一步的时候,苍鹭再上升到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帮助蛤蟆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后面隐藏的深层动机。
首先,我们来看下这本书里的人物关系。蛤蟆先生出生在一个社会地位很高的家庭,家里拥有酿酒厂和大庄园,父亲给他的印象是严苛,总是用责备的语气训斥他,母亲则把他当小宝宝,认为他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没错,这就是蛤蟆出生和成长的原生家庭,在这样的家庭影响下,蛤蟆从小养成了顺从、道歉和依赖的行为模式,蛤蟆也经常处于本书中提到的“儿童自我状态”。
苍鹭心理咨询师把人的心理状态分为三类: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这三种状态中进行切换。这三种状态根植于人生坐标的不同象限。
如果人从小形成的观念是“我不好,你好”,正如书中的蛤蟆,从小受到父亲的苛责,形成了低自尊,容易受困于“悲伤的儿童状态”,经常玩“plom”心理游戏,“plom”是“poorlittleoldme”(可怜弱小的我)的缩写。虽然双亲已经去世,但是蛤蟆总是认为朋友们在不断地指责自己,这也是蛤蟆在本书开始抑郁、焦虑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朋友老獾,总是拿严厉的目光审视批评自己,让蛤蟆想到了自己的父亲。
这本书里另一个比较典型的人物就是獾啦,他是蛤蟆父亲的朋友,总是喜欢对蛤蟆先生的生活指手画脚,獾的人生坐标是“我好,你不好”,对蛤蟆时刻处于“挑剔型父母状态”,我相信大家在生活里也遇到过獾这样的人物,也许是你的父母,亦或曾经的老师、领导。这类人经常玩的心理游戏是“nigyysob”,“nigyysob”是“nowi’vegotyou,yousonofbitch”(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他们常常会占据权利和权威的制高点对别人评头论足。说实在的,有个獾这样的朋友的人,还真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
当然最健康的人生坐标就是“我好,你也好”啦,处在这个人生坐标的人对应的是“成人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指人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不被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不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思考当下的情况,基于事实决定要怎么做。
苍鹭心理咨询师通过十次心理咨询,逐步引导蛤蟆先生从“儿童自我状态”过度到“成人自我状态”,帮助蛤蟆先生摆脱原生家庭的消极影响,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蛤蟆先生自己的积极思考和领悟。
书里详细介绍了“儿童自我状态”的概念,并提到了精神分析学派提出的“移情”,以及人本主义学派重视的“共情”,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读下原文。
本书提到了另外一本广受欢迎的心理学著作《人间游戏》,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可惜目前只有台湾翻译的繁体字版本,希望简体翻译版尽快面世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五
不装了,我是蛤蟆,我摊牌了......
首先要告诉大家的这是一本心理辅导书,通过童话故事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知识向我们展示出来。主人公是只蛤蟆,你没听错,是一只蛤蟆,此书带入感极强,谁读此书谁就变成了蛤蟆。虽然是一本故事书,但是却描写出了我们成年人面对焦虑和抑郁时最真实的感受,蛤蟆先生通过十次心理治疗成功从困境走了出来,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原来,我很重要!
先来看一下蛤蟆先生抑郁时的状态:
“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很长时间里,我时不时都会这么想。当然,确实有些时候一切似乎都好起来了,好像我可以真正去干点什么。可随后我的兴致就低落下来,没了做事情的劲头,接着就跌入了我所熟悉的悲伤情绪里。”
在第一次治疗时苍鹭咨询师给了我们一个知识点——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在我们出生时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在第二次治疗时苍鹭咨询师以情绪做媒介分析了蛤蟆先生的童年:
“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
顺从行为:如果你被迫顺从某个人,就意味着你不与他争辩。你照他们说的去做,而且同意他们的想法。
依赖父母:对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本质就是减少并最终打破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很少人能完全达成,而很多人会依赖一辈子。顺从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这些人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
在第三次治疗时苍鹭咨询师解释了蛤蟆先生的愤怒方式:
释放愤怒:所有这些行为策略实际上都是从我们童年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伤害,是孩子在权威之下无法随心所欲才做出的反应。
在第四次治疗时苍鹭咨询师给了我们一个知识点——父母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
在第五次治疗时苍鹭咨询师给了我们一个知识点——成人自我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儿童、成人、父母三种状态就形成了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
在第八次治疗时苍鹭咨询师给了我们一个知识点——人生坐标:
人生坐标: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换一个词来说,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
在第九次治疗时苍鹭咨询师给了我们一个知识点——心理游戏:
心理游戏:这类游戏的发起基本上都不是出于真诚,不像正常游戏那样只是让人觉得兴奋好玩,而是会产生非常戏剧化的结果。表面看起来实事求是,其实真正的意图却并不正大光明。游戏体现在两个层面上:在社交层面上,似乎一切都是公开诚实的。而游戏玩家的真正动机却隐藏在心理层面,同时也隐藏着欺骗。至于游戏的必然后果呢,全都是让人产生负面情绪。
举例1:“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
这是人们经常在工作场合玩的游戏,这种游戏能让愤怒的人找到看似正当的理由来发火,借此证实“我好,你不好”的人生坐标。他们会证实别人根本上都是无能而不可信的,接下来,他们会把斥责和惩罚别人视为己任。
举例2:“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
这种游戏能让你自卑或者自责,从而证实——你一无是处,他高人一等。这会加强他的道德优越感。
举例3:“我真不幸”
这种游戏能让低自尊的人常常觉得生活对他们不好,却更善待别人。概括的说,处在“你好,我不好”人生坐标的人,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玩这个游戏的人确信他们是不幸的,会随时给你报出一长串遭遇过的不幸事件。
在第十次治疗时苍鹭咨询师给了我们一个知识点——情感智力:
情感智力:也就是情商的世界,意思是理解你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且还能掌控它。概括而言,高情商的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情商和理解别人有关,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识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共情”。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的更远,因为它能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
从开始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到不愿意面对,觉得丢脸恐惧,再到了解自己的成长中原生家庭的羁绊,童年中的亏欠,成年后愤怒背后的故事,最后说出“我好,你也好”。蛤蟆先生被治愈了,同时也治愈了你我。
为什么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到非常震撼?是因为我发现自己前段时间也处于抑郁阶段,通过蛤蟆先生我想起自己的原生家庭情况,我很庆幸此时读了这本书,它带给我很多正能量。我也坚信很多人都会感到焦虑和抑郁而且无法摆脱困境,那么这本书推荐给你。我是贫僧,谢谢您花时间观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六
初次接触这本书,是在实习杨妹妹实习期满之时,这是一个很有心的妹妹,专门问了办公室其他老师我的喜好,离开之时赠予我这样一本心理相关书籍。
作业批完之后,有时在办公室、在教室就翻翻这本书,一翻就被它深深吸引。
书中提到“父母是那么固执地认定是非对错,又远比孩子强大得多,孩子们是怎么在这场战斗中活下来的?”是啊,在父母眼里的对错,有时候并不真的就是对与错。父母过于严苛,孩子得承受多大的压力?难以想象孩子会如何应对这样的压力。平心而论,作为父母,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学习做父母,又花了多少时间要求孩子?父母也许生活压力很大,也许精神压力很大,但父母毕竟是父母,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可以知道父母的压力,但不一定能理解体会父母的压力,这需要时间,在某一刻,孩子会突然长大,会自然长大。
“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的事你都得完完全全依赖他们,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他们通常都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但有些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这让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们那么高大有力,你感到很无助。”“因为无处可逃,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适应他们的每一次喜怒无常。”这些话读着心里不太好受,但事实就是如此,父母尚且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然而却要求孩子做到心平气和,做到不哭不闹,做到不发脾气,这确实不太合理。父母如果能做到不发脾气,又能坚持多少天呢?一天、两天还是三天?也许我们并未察觉自己的喜怒哀乐,却时常记得孩子的喜怒哀乐。
“我想让他们对我满意,为我骄傲。”“也许这就是我变得爱炫耀的原因。”原来,孩子爱炫耀有这么一层原因,父母极少对孩子满意,极少为孩子骄傲。不过怎样把握其中的度,适时夸赞孩子,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较大,让孩子度过快乐、轻松、美好的童年,还是悲伤、紧张、害怕的童年,我们成年人可以左右,而孩子却没办法左右,也无从选择。
“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打破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很少有人能完全达成这点,有些人能部分达成,而很多人则会依赖一辈子。”“顺从行为可能会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这些人永远都没有长大成人。”我们享受着孩子对我们的依赖,也越来越满足孩子对我们的依赖,却忘了成长意味着不再依赖。孩子只有越来越独立自主,脱离对父母的依赖,学会独当一面,才会真正长大。就如,学生只有越来越独立,不再依赖老师和家人,自主规划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才算是真正学会了学习,才算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变成想成为的自己,也许就是独自前行,独自坚持。怀揣着心底的那份信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哪怕有质疑,哪怕有委屈,哪怕跌倒,哪怕流泪,哪怕自己也质疑自己,但依旧不改初心,也许这样就可以变成想成为的自己,也许还有很长的路,一路上需要自己去寻找芬芳,去汲取力量,去迈步向前。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当我们自我批判时,自我惩罚时,那样的惩罚比任何惩罚都要深刻。当一个人处在“父母自我状态”,他就会时常自我惩罚,时常置身父母和自己相处的情境之中,表现得像父母一样。人有三种自我状态——儿童、成人、父母状态。处在“儿童自我状态”的人,哭闹、放纵的时候较多,总把自己当做儿童一样,表现得像个孩子。而处在“成人自我状态”的人,既不像孩子,也不像父母,更像当下的'自己,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因此,孩子不会是父母的复制品,他/她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接受了不同的教育,或许会出现“父母自我状态”,但他/她是独特的自我,思维独特、做法独特的自我。
以前,我听过许多教育相关讲座,许多说法都存在一致,比如: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这一次,我第一次看到不同的观点,也引发我不同的思考:孩子身上会有父母的影子,也会受到父母好的或不好的影响,但孩子的人生如何选择,终究是父母无法左右的,就像孩子的伴侣如何选择,也不会完全遵循父母的意愿和喜好,他/她总有自己的判断和抉择。孩子的一生,不会复制谁的人生,他/她的一生,是属于自己的一生。
这本书,适合父母阅读,也适合成人阅读,有许多心理专业相关知识,也有许多关于教育、个人成长的见解。心理健康知识总会帮助一个人了解自我,直面自我,学会自我调节,以最好的状态活在当下,迎接未知。正如之前参加培训听到的一句话,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能够面对孤独。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七
一个淡定友爱的母亲和一个热情开朗的父亲会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氛围。
——题记。
上午和中午花了3个半小时看完了这本只有10。8万字的心理学入门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平心而论,其中很多观点让我醍醐灌顶,很受启发。
看完一本书还是要”标记重点”和来一次小总结。蛤蟆最近变得抑郁了,心理医生发现和他的童年经历分不开,家人的严格要求让他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长大了,自己也没有得到身边朋友的肯定,他活在了儿童状态,像儿童一样取悦身边的人、道歉(怀疑自己)、依赖,通过怄气的方式来释放愤怒。每个人也有成人状态和父母状态,只是运作方式不同,后者让别人感觉处在一个不平等的位置,而成人状态是一种理智的状态。
其中有一句话:别人或许会影响和说服你,可最后,是你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高情商的人理解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并且掌控它,能够管理情绪,控制冲动,延迟满足。
要提高自己的情商,特别是控制情绪和延迟满足的能力,要跨越自己常用的不成熟剧本,要很快能够调整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智商与生俱来,而且都差不多,但只有情感智力才能推着我们走得更远。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八
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通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以童话的形式将基础却核心的心理学理论贯穿其中,深入浅出地引导读者了解深奥的心理咨询,掌握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
作者告诉读者,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由“父母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三位一体构成的。在人生里,这三种状态都是必需的,不会缺少也不能缺少,因为每一种状态都对生存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作者画出“人生坐标”图,分别说明“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如何影响人的感受,从而导致“下意识”的选择并造成的必然后果。
籍此引导着读者勇敢地面对自我、剖析自我,通过强化“成人自我状态”来改变现状,走出“不快乐”的情绪。
下图就是心理学上经典的“人生坐标”。
我们从“人生坐标”的原点开始成长,坐标的四个象限,就是基由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给予的基本评价,而产生这些“感受”的关键就是三种“自我状态”对“我”的支配。
1、我好;你也好。——处于“成人自我状态”的感受。
2、我好;你不好。——处于“父母自我状态”的感受。
3、我不好;你好。——处于“儿童自我状态”的感受。
4、我不好;你也不好。——处于“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交织下产生的极端感受,通常会表现为抑郁、叛逆或伤害等极端糟糕的形式。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我们来看“儿童自我状态”。这是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具有的状态,并且对其整个人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儿童自我状态”包括“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两种类型。儿童的基本情感包括快乐、深情、委屈、愤怒、悲伤、恐惧,所有这些情感加在一起,就构成了“自然型儿童”。儿童释放委屈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的方式由弱到强分别表现为退缩、厌烦、拖延、郁闷、任性、怄气、撒泼、叛逆,通过不同程度的释放,最终表现为“适应型儿童”。
其次,关于“父母自我状态”。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人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括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借此判断是非对错。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又确保了我们不是父母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从而表现为“父母自我状态”。包括“挑剔型父母状态”和“养育型父母状态”,表现为责怪、批评、挑剔、教育、指导、关心、照顾、包容等等。
而“成人自我状态”是人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人们能够应对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现实状态。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困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怎么做。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因为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一般道德标准基本都来源于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和塑造。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
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换句话说,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我们下意识地控制着事件的发生,从而确保预言会成真,换句话说,是确保自己的世界和自己预期的一样。长期以往、反复印证,导致人陷入这种“自证预言”的“必然后果”——或开心,或悲观,或沮丧的“感受”。
故事里的“蛤蟆”就是陷入“自证预言”的典型例子。“蛤蟆”一直认为,他的“不快乐”是来自父母给他的影响,父亲的专横和母亲的哭泣伴随着他成长,他委曲求全的适应着父母的要求成长,甚至包括朋友“獾”同样带给他压力,因为他觉得对方总是在挑剔和教育自己,而自己总是无法达到对方的要求。他生气想要抗议,却又总是“愤怒和狂躁只是在他的心里翻江倒海,没有一点外露”,等到愤怒平息,他又像往常一样心绪不佳,感觉自己十分“悲惨”。
心理咨询师“苍鹭”看着闷闷不乐、无精打采的“蛤蟆”问道:“蛤蟆,你这段时间的不快乐,该去怪谁?是谁让你情绪那么坏?”
“蛤蟆”爆发了。他生气而辛酸,声泪俱下地控诉父母、朋友“每一个人都是怎样可怕地对待”自己、抱怨“不公平,一点儿都不公平”!
咨询故事发展到这里,“苍鹭”语重心长的一句轻轻询问,却如当头棒喝,让作为读者的我猛然惊起:
“你还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多久?”
“苍鹭”严肃地指出,责怪和批评是人处在“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里做的事情。
作者在这个时候提出本书最为核心的心理学观点: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我的理解是外界直接的刺激,比如被割伤、鞭打等让身体产生直接的物理刺激反应)。
别人或许会影响或说服“你”,但说到底,是“你”“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是“你”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而“你”做这些选择时,其实是无意识的,更像一种条件反射,因为以往的经历教会“你”在相似情景下不经大脑就能自动做出反应。
当人们处在“父母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时,人们几乎不需要去思考,因为知道父母要做什么、说什么,而自己就好像在演戏一样,重复着父母希望看见的行为,即便自己如何不喜欢,却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依赖,一直以来的生活经历中许多“无意识”行为实际上是“下意识”的选择,从而造就了现在的“自己”。
而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人们才能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或者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或接受。
“蛤蟆”不知道一个处于“成人自我状态”的人,会有怎样恰当的做法呢?
“苍鹭”告诉他,相比责怪别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换句话说,就是改变自己。
的确,相对于改变别人,改变自己更加容易。
“你已经走到十字路口,没法儿再回头了。你要选那条路?”
在我们自己的人生坐标上,我们都应该认真思考,做出自己的选择。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九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消除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误解,比如有些人觉得只有得了心理疾病才做心理咨询,或者像书中所说那是针对经历过严重或者可怕事件后进行的一项神秘活动。不是的!心理咨询其实是一件普通的、科学的事情。每个人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心理问题或者说是心理困扰,比如工作压力大导致情绪抑郁、亲子关系紧张让人烦闷、亲密关系无法调节让人痛苦、绝望等。心理咨询师帮助人们解决的是心理问题,不是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属于精神科医生的职责范围。
另外一个误解就像书中的蛤蟆先生一样,以为心理咨询就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见了心理咨询师就说:“是他们让我来做心理咨询的,你告诉我怎么做才能好受一些”。其实,心理咨询应该是一个自发自愿的过程,来访者有想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改变自己,也就是所谓的“助人自助”。来访者不能像学生时代一样被动的听老师讲课,学点新知识就算完成任务了,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去探索痛苦的来源并摸索出解决痛苦的方法。咨询师在整个过程中会倾注全身心的关注和陪伴,使来访者更高效的完成自我改变和成长。
书中描述了蛤蟆先生每一次咨询的详细过程,从蛤蟆先生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对话中,我学会了一种思考方式,一种联系过去再看向未来的思考方式。这种方式帮助我更好的理解自己,有效的改变自己的行为。
有一次,爱人开车送我去办事然后他再去上班,因为时间紧张导致他有可能迟到。一路上他在不停的表达自己对于迟到的焦虑,而我却一直默默无语。自己事后一直在疑惑,当时的自己为什么那么冷漠无情,跟平时相差很大呢?我尝试着用咨询师的话问自己。
“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我有点内疚、有点不知所措,我想要安慰他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种感受让你想到了什么?”
——“想到了小时候我妈对我说‘我这么苦、这么累都是为了你,你还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我吗’。那种内疚感、无力感很相似,甚至还有点愤怒。”
“现在的你,理解了当时的自己吗?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是的,我理解了。默默无语的我其实回到了‘适应型儿童状态’,体验着跟童年时候一样的感受,然后用相同的沉默回应了那种感受。如果是现在这种‘成人状态’,我可能会向他表达因为自己的拖延导致时间紧张的歉意,会安慰他帮助他缓解焦虑,也可能会跟他一同探讨避免迟到的其他解决方案。”
从问题中看清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然后回忆小时候是否有相似的情境,再回到当下用理性大脑解决问题。这种思考方式不但揭开了我的疑惑,也让我有了建设性的方法。如果以后再有类似的内疚感和无力感,我相信可以更快速的理解自己,帮助自己跳出“适应型儿童状态”,回到“成人状态”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十
很快速的读了一遍,对于这种心理学入门书籍也看了几个版本,都是对话形式,从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物一步步从发现自我到解放自我的过程。这本书的一些观念同样蛮令人印象深刻的。
1、人生的三个心理状态,儿童阶段,父母阶段,成人阶段。只有处于成人阶段才能实现心理成长。
反观自己,其实在一天中都时刻处于不停地切换状态中。
我工作上是偏理智的成人阶段,不会感情用事,实事求是,以一种共赢的目标对密切联系,并能促其帮助的工作伙伴。但处于竞争状态的同事,自己却没法抱着大度的心态去面对。所以每当有私心,过后都会自责和反省,但始终避免不了产生竞争的心理。
生活上,就更容易恢复本性,要嘛像爱挑剔的父母一样,跟朋友聊天中侃侃而谈,丝毫没感受到自己在语气上是凌驾于人的,最终免不了会产生分歧。虽然过后自己也会反省,但当时自己就会以这样一种管教的状态,自以为自己才是真理。
回想起自己跟亲密的人相处,发现自己是最容易变身为儿童型心态的,依赖,喜欢撒娇,用一种怄气,或者胡闹的处理方式去处理自己不喜欢的事。但说自己不喜欢什么,反倒是为了表现这个情绪,而不是具体因为什么。就跟小孩子总会撒泼打滚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一样,女生也时不时会作一下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却不曾想这样的行为还确实蛮儿童的,幼稚又不讲道理。
心理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探究本心,你了解你自己吗,如何摆脱外力做自己。我是个自省的人,也能理解他人。但还是很难一天都维持成人状态,做个情绪稳定,理智的人。虽然一直认为当下的选择最重要,但也不禁在想,是什么导致自己会在面对不同的人和事上,显现不一样的面貌。我相信千人千面,为了适应社会一个人也有不同的面貌,但问题行为却往往发生在自己最在意,也是心理最轻松的状态中。对外人可以和颜悦色,对亲密的人却抱有挑剔的眼光和对你的无条件纵容。双标的人是因为夹杂着情感成分,还是潜意识就有这样的观念。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像蛤蟆先生一样,回忆起自己的小时候。
小时候作为家里的老二,得到的关注和关怀都是最少的。所以也养成了乐观,自得其乐的性格。现在对家里人的态度也是一样,从不奢望他们给到我什么,就是这么一种放养式的自由。自认为自己是可以处理好亲密关系的,因为反省道歉,我做得一点都不拖泥带水。但过程不断地在消耗,结果再怎么弥补也是有伤痕的。所谓的儿童状态和父母状态的自我,大多也是在亲密关系中较常出现,说明自己在这种模式的相处关系中是很不成熟的,这跟我想成为一个包容,大度,体贴是不相容的。
再往前思考,为什么会那么在意亲密关系。其实一直还蛮羡慕我爸妈的,这么一对几十年来一直相互陪伴,对彼此的关心胜过于对孩子的。我没有体会过爸妈全身心的关心,但对于爸妈的彼此关心我内心也是觉得幸福的,他们给了我自由,我可以随心所欲的做我自己。所以内心也渴望有这么一个亲密伴侣,关心我多过于家里人的。就跟我爸妈一样,孩子始终会长大,而且也是独立的个体,以后会有自己的生活,让他们自己做主。但伴侣是要相伴一生的,不管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应该是彼此的依靠。但现实是,两个人在一起都会经历从相识到热恋到熟悉或者冷淡的时期,处理不好还会产生厌倦期。或者自己不喜欢太过于平淡,焦点慢慢从对方身上转移,习以为常的时期,所以自己就会切换不同状态去作或者各种闹腾,为了让对方的焦点可以重新回归到自己身上,再来用成人状态去弥补解决。
如何去处理自己的问题行为呢,苍鹭给蛤蟆先生的建议是:下定决心去改变。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在发生改变,并且是有害无益的,认清它并做回成人的自己。于我也是一样的,知道问题在哪,我要如何跟自己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的重视程度和解。史蒂夫柯维说过,人要以原则为中心。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工作上,家庭上,生活中。不同职位都有自己的行事准则,这就是你人生的信条。不能仅仅以伴侣,以孩子家庭,或者工作为核心,这样迟早会有失偏颇。我也试着调整自己的人生准则,开始把精力分散给更多有意义的事,看很多的书,养成健身的习惯,看电影,听歌,断舍离过极简生活,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人生的.三个心理状态,努力成为为自己人生负起责任来的成人状态。
2、另外一个比较印象深刻的观念是人生坐标。
人跟人相处中,心理状态都是不一样的。处于我好,你不好的心理状态,就会产生幸灾乐祸,打压,pua的对话模式中。感觉现在社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才会出现内卷,攀比竞争的心态。人是很难避免跟人交际的,不能设法改变别人,可以先改变自己的观念。首先要学会跳脱开来,不管是上司还是长辈也好,总是想通过我好,你不好的挑剔型父母状态,设法对你精神攻击来达到一种管教的目的。这是他们惯常玩的游戏,我们可以从局中人变成局外人去看待它,让这个游戏难以进行下去,正所谓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也有这样一部分人,总是用一种祥林嫂的姿态,说自己的各种不如意,不顺,社会压力多大,通过抱怨自己的不好来获取别人的认同。这个社会可抱怨的确实很多,但我相信也有这么一些人,在自己的小时光里,安心悠闲的活着。想要一个良好的状态,就是让自己调整为我好,你也好的共赢心态。这是个团体性社会,朋友,家人,同事,生活总会围绕着他人。以一种我希望自己好,并希望大家也好的状态去面对人事物,所谓的竞争就变成互利,资源那么多,共享才能实现心理健康的双赢。
通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么简单的一个小故事,可以反观自己的很多心理状态也是需要调整的,最终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开心的做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十一
于我收获有几个:
一、上下班的路上得到了利用。
二、看书的行为满足了学习心理。
三、很多想法借朋友圈的书评分享。
四、书中的内容是点拨自我、是工作助益。
五、日常生活的规律,逐渐建立。
如果推荐书的角度来写。
一、这是一本身边很多朋友都知道/看过的书籍,也是被熟人肯定的书籍。
二、这是一本阅读者笔记和书中内容一样精彩的书籍,划线写的想法未必温和,却也足够的深刻、暖心。可以当作书籍的释义、旁白、反思、延展……,忍不住截图保留,或者摘抄,或者记下它的`推荐书籍。
三、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身的影子,或是遇到回忆于生活中遇到的人的形象,这是一个平凡之辈认清自我、真诚面对自己的故事,也是一个勇敢之人、真实生活的故事。
四、蛤蟆、老獾、河鼠、鼹鼠、苍鹭(明明它的篇幅不少,却最后想起它,也许是它的名字不好写,也许如文中所言,咨询师要自身隐藏起来,只是一面镜子)。
每个人身上的性情各有特点,有优势有槽点,每个人都在爱着这个世界,做着自身的贡献。(在我看来,把自己照顾好也是贡献)。
如果侧重内容传达(干货)角度来写,2个足矣。
前提是学会每个理论,并知晓如何运用,可以是自我了解接纳与调试。
也可以亲子育儿与分享他人,建构自洽的个性与生活。
一、自我所处三种状态:儿童、父母、成人。
儿童自我状态: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这不同于“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样”),
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
儿童自我状态分:自然型儿童、适应型儿童。
儿童的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父母自我状态: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
成人状态:更像个大人,更像当下的自己,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
儿童的自然状态与基本情感是我们的底色,但要分情景分场合(延迟满足)!
我们绝不是父母的翻版而是独立的个体!过去不是禁锢和理由!
学习了成人状态让我放下“清高”,随机应变/情商是成年人“该”做的事儿,不是虚伪!
二、人生坐标:我们的态度与观点。
人在四到五岁左右,会试图回答两个问题,这是生命本身的疑问:
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
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好可以指任何一种具体的好,不好可以指任何一种具体的坏,于是就有了四种组合。
我好;你也好。
我好;你不好。
我不好;你好。
我不好;你也不好。
这是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构建处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也可以称之为“自证预言”。
每个人都在拿着人生剧本做着“自证预言”的游戏:
“我不好;你好”中我是受害者的游戏。
“我好;你不好”中我的施虐者的游戏。
…………。
这与前面的三种状态也是交相呼应,很多父母呈现着“我好,你不好”的优越感,很多子女在长大后呈现出“我不好,你好”为求关爱却常受虐的状态。
我好,你也好。
是从认知上、行动上,去做积极的人生剧本假设,于此,表现出“成人状态”
原本在地铁上,这篇读书笔记每一段如何记述已构思全貌+细节填充,繁乱的周末打破了原有的计划,但是也要完成呀,完成比完美重要。
于周末结束,未早一步,未晚一步,这本书终于接近尾声。
你好,我也好,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适宜的状态,非虚伪,而是你更好,我也更好。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十二
读点心理学不仅是为了了解自己的行为和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也为了了解其他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就能从不同的视角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解读。
书中写到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模式是在小时候形成的,“婴幼儿会从经验中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仅涉及用脑思考,也涉及全部的自我。我们学到的一种生存的策略,并发展出一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这套应对行为会跟随我们一生,直到我们改变它。“我们一直深受行为模式的影响,直到有一天你看到它,并决定改变它。“童年的经历如此强大,如此鲜活,于是便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独特看法,外面的世界变成了在我这里的世界。”此后的一生我们在不断的强化自己构建的世界观,“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
书中谈到了心理学的专业概念“自我状态”,“自我状态是三位一体,分别是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对对应的人,成人的自我状态是理想的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是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行事,它能让我们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处在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只是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怎么做。”处在父母的状态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想要把控所有事件。处在儿童的状态依赖心强,存在逃避责任。
为什么相似的事情重复发生,是你决定了别人可以怎么对待你,以前不是很理解这句话;人有时候都很难自己,如何能控制其他人?在书中找到了答案。“为什么你总是遇到类似的事情?这些事情最后都让你显得很蠢,让对方占了上风,让你感觉又变回那小时候那个可怜弱小的自己,到底是纯属倒霉,还是因为你用某种方式和对方共谋了这件倒霉事。”听起来匪夷所思,实际情况可能就是这么回事。“以往的经历教会我们在相似的情境下,不经大脑就自动做出反应。”
感受是基于外部事件的影响还是基于我们的选择,阿德勒心理学强调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决定了我们的感受,而不是客观事件本身。同样这本书中写道“我认为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人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从对于自己的信任和他人的信任的两个维度,划分出四个现象。我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其中我好你好是一种理想状态,“他们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得懂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我好你不好的典型特征是挑剔父母型,对应生活中总是挑别人毛病的人,生活中这类人可能是某个挑剔的同事。我不好你好处在悲伤的儿童阶段,存在自卑,对应生活中自尊水平较低,总是在自我否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十三
“河岸的天气渐渐变了,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前所未有的不详气息。乌云阴沉地笼罩着田野,黑压压的,令人不安。几只鸟儿漫无目的地在灌木树篱里飞来飞去,唱着不成曲的调子。鸭群平时总为谁冷落了谁、谁羞辱了谁而嘎嘎地争执,现在却一头躲进芦苇丛中,专注地待着,除非遇到最严重的袭击,否则一概不理会。唯有漆黑蜿蜒的河水依旧流淌着,千变万化的样子底下却是一成不变的性情。河流为一些动物划分了地界,也成为另一些动物的高速公路。水流默默地集聚威力,看似谦虚低调,可谁要轻视了它,它危险重重的能量就会爆发。”
在我的心理学小朋友圈中突然流行起一件事来——那就是去往西西弗书店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读到这里,我想起小学时,英语老师总是会问,“howareyou?”我们也总是想也不想直接回答:“i’mfine,thankyou.”实际上,我们真的i’mfine吗?可能是有更多的情绪吧。比如:快乐、高兴、沮丧、紧张、不满、甚至愤怒等等。我们总是不能体察我们现在真实的情绪,而情绪化的用行为去表达,这样反而让对方一头雾水或产生更多不友好的情绪并也用着情绪化的方式去表达。两者就进入了人际冲突区。
那我们应该怎么回答呢?答案很简单,用心去体会,体会到什么情绪就用情绪词来表达。按照中国古老的教育方法是不去体会情绪,把情绪压在心中,或用情绪化的方式来表达。前者久而久之会抑郁,后者不仅不能很好地表达情绪还会在人际关系中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亲爱的读者,请允许我细心地为你解释吧!这里的“聆听”可不是简单的“听”,有口无心、斤斤计较。而是“聽”!十目一心耳为王的“聽”。听“事实”,听“情感”,用“尊重”去“关注”。
这个方法很适合用在亲子教育上。孩子回到家明显闷闷不乐,这时,家长蹲下来就需要“聽”了。“事实”加上“情感”。“噢!妈妈好像明白了,宝贝在学校不小心撞到小美,宝贝给小美道歉,小美却回应宝贝是故意的。你当时的情绪是伤心难过还有委屈。”接着就是欣赏孩子:“宝贝,我从这件事中看出你的担当、勇敢,你是个负责任、善良的好孩子!”再接着可以让孩子学会表达情绪并解决此事:“如果解决这件事,宝贝心里是不是要好受很多?这样吧,我们给小美表达:‘小美,上次不小心撞到你的事我想花几分钟的时间向你表达。首先,非常抱歉,不小心撞到你了。上次道歉后,你的回应让我十分难过。我们一直一来就非常的要好。我也知道,我以前的一些做法不太妥当让你有情绪了。非常对不起,希望我们能和好如初。’”
此书还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因为篇幅不能一一呈现,所以,我还摘抄了七个句子来结束此篇。
“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
“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自己。”
“必须完成的事情,只能靠自己才能完成。”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
“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
“情绪并非可有可无,而是自我的核心。”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十四
读书的过程像是在各种书中搜寻出自己的形状的拼图,读的书越多,越发感受到自己如今只是拼起了拼图的一角。
是的,我认同,读的书越多是使人越谦和的。
从这本书里没有学到许多什么新的东西,但跟随蛤蟆先生一起去看心理医生的过程,让我回忆起我是怎样成长的,一路走来与自己无数次的冲突与和解是怎样的不易,让我意识到不论现在的我有多少缺点或不足,都要珍爱自己,都要热爱生活。逐渐成长的蛤蟆先生,以及蛤蟆先生成长的故事使我感到一种亲切,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温暖、柔和又坚定的力量。
和蛤蟆先生成长的契机是相似的,我人格上的成长也是从回顾生活开始的。
在某一刻我的回顾中,我回顾的开始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意识到这件事对我的意义,对我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来源。
这让我进一步地看到,在我的过去中,一件件事情的发生实际上都不是“偶然”,而是有顺序、有联系的“必然”。一件事情它发生,它在一段时间内影响我,甚至重塑我的底层逻辑,使我成为拥有不同行为模式的人。
回顾中的成长像是进入长跑最后的冲刺阶段,让人在快速前进中感到一种撕裂与能量注入的拉扯,然后在跑过终点的那一刻得到一种巨大的满足与充实。
但确实只有悬置的、认真的反思才能为自己带来真正的成长。不严肃的反思,又或者说,从别处看来的自己认同的别人的反思只会让人有一种廉价的思考感,让自己觉得好似知道了什么道理,有了什么思想觉悟,但其实那还是在自己的价值观体系里的东西,哪怕不是,也不会因为看到时的认同感就成为自己的东西,看到了什么观点,以为“我也是这样想的,只不过我说不出来而已”,这就是虚假的反思和思考,你不是说不出来,你就是没有。只有自己严肃的思考过后反思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自己的东西。虚假的回顾与反思是如此的轻浮,它只是一种附庸风雅。
有很多曾经被认为是自己的“黑历史”,想起就想对自己说声对不起的那些事又或者让我回忆起来脚趾能抠出两室一厅的尴尬事,又或者曾经让我很愤怒、很受伤的那些事,在经历了悬置的回顾和反思以后,已经理解为什么会发生那些事,会做那些决定,会产生那样的情绪,所以现在再去回想,已经可以确定自己不会再做出同样的事情,不会做出同样的“错误决定”,所以过去那些已经发生、无法更改的事情已经不再使我对自己感到内疚,已经能够客观地去看待,与它们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当与所有的过去和过去的自己和解以后,就会迎来人格上的温和,我称之为一种真正的“温柔”,这样的温柔它不是能听得见的软言细语,它不是能看得见的笑脸相迎,而是对各种事情各种人的理解、认同,以及不理解、不认同时也不会有刻薄、偏激、否认的言语攻击,是不会情绪化处理事情,凡事只跟随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自己认为对与不对去表态,是会控制自己的冲动言行举止,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当的行为。
在书中将此定义为“高情商的人”:“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还包括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的部分。独立的人时刻守护新发现的自主权,如同一个曾被殖民的国家重获自由一样。这当然没错,但共生性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
和蛤蟆先生一样,我也认为“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的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愿每一个人都能够真正的、精神上的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在思想的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十五
冲着这本书的排行版与名字好奇心,开启了学习之旅。粗略看完一遍后对于心理咨询具体的点位与其中交流的互动依旧不是很清晰,于是拿起笔展开二度阅读。同比这一次阅读的更深入些。
心理咨询,在世俗角度或以往认知里,仿佛它就像一个疾病,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有毛病。那是一个很深的认知误区,就如抑郁与抑郁症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内容。一个是状态一个是病症。天会下雨也会阳光,月有圆也有缺,都是不同的状态。国外心理咨询是很普及的活动,仿佛就像社区服务点一般。而国内往往有点“谈虎色变”,当然目前认知与接受度也在不断提升,倒是可喜。但当前青少年自杀率,厌学率等系列数据表明,单认知提升已远远不足,甚至专业性贴入社会各通道,有点迫在眉急,尤其是“祖国的花朵”。
咨询的过程,并非我们平常以为的,说教传授,更多的是引领来访者不断进行自我探寻,自我反观觉察,让来访者自己生长出力量。所以一切的咨询前提必须是从来访者自愿开始。
一个人的年龄分为生理年例与心理年龄,可能他有很好的学历工作能力等等,但也可能拥有一个很小的心理年龄。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常有3种模式的心理状态,即将:父母型状态(扮演指责批评权势等),成人状态(理性客观地分析处事),儿童型状态(弱小受伤无助等)。
一个人的童年心理轨迹往往决定了后面整个人生对待人事物的相处模式或者是总基调,就如一开始种下的因,在后面的一切都是结的果。而且大多是不太滋味好的果。而要破这个原有轨迹,意味着改变,改变意味着痛苦,而且可能是一段漫长的改变过程。
情绪的力量与作用远比学习一门技术知识更关键,因为它是内在的力量。就如当下很多优秀的人可总觉得过不好一生。因为内在生命核心力不足。所以觉察内心世界,观察每一个情绪背后的需求是十分重要且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成为“我是我的观察者”,观察每一个起心动念。
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之来处。
愿我们都成长为一道光,
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
安。愿好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十六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写的一部心理案例的合辑,看过这部书,就会明白,在人生长河里没有谁是你的摆渡人。
蛤蟆先生看似乐观,其实内心伤痕累累。他从小生在这一个刻板陈旧的家庭,爸爸严苛,妈妈懦弱,蛤蟆先生从未感受到温暖,有的只是冷漠和责难。
蛤蟆先生七岁被送到私立学校,大学毕业继承产业,他绞尽脑汁经营父亲留下来的蛤蟆庄园,但是大家看不出他的付出,为了得到认可,他努力取悦他们换来的却是横加指责。为了看起来合群,他活成别人的开心果。这一件件的琐事,让蛤蟆先生无法自拔,身心疲惫,借酒浇愁,于是再一次大醉之后他偷了一辆车有化妆成洗衣服逃跑,他抢过马,偷过钱最终入狱。
蛤蟆先生在出狱后身心崩溃,他患上了抑郁症,家园被黄鼠狼霸占,曾经光鲜的蛤蟆先生,最后活成了臭蛤蟆,作者通过蛤蟆先生,反映了人们的缩影,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蛤蟆先生,每个人都在费力讨好一个人,然而对方却利用你的善良索取更多,你尽心尽力工作生活,但是命运总是给你使绊子,让你的辛苦付诸东流。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带伤,不论愿不愿意,你都无路可退,所以不管什么让你停下脚步,但是都不可以让自己倒下。蛤蟆先生一度伤心,一度轻生,好在朋友给他推荐了心理医生。他第一次来到苍鹭小筑,苍鹭问他谁让他来的,蛤蟆说是河鼠。苍鹭摇摇头说能让你来的只有你自己。不能指望别人来救赎自己,只有自己为自己负责。
之后每周苍鹭都会给蛤蟆一个问题思考,每次都是问他这件事你怎么看?你有什么感觉?你会怎么做?苍鹭一路引导蛤蟆,打开了他的内心。经过几个月问诊,他始终记得苍鹭说要不要与生活和解,你自己说了算。
蛤蟆终于重新开始,早起划船,感受世界,接纳痛苦。几个月后,蛤蟆结束治疗。这次苍鹭告诉蛤蟆如果你为自己负责,你就会知道你有力量改变环境和自己。于是蛤蟆重拾爱好,买了新船参加皮划艇比赛,开启了大篷车短途旅行。蛤蟆找回自己的勇气和魄力。他夺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干起了自己喜爱的房地产事业。他卖掉了蛤蟆庄园,另建新居。生活能治愈的永远是自己愿意走出来的人。“面对伤害,我们无处可逃,但必须完成的事,唯有靠自己才能行。”人生苦乐无常,我们总会受伤,也总会有很多迷茫。但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能沉得住气,扛得住难,你自己就是那股最强大的力量。当你在自我治愈的路上,主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新世界的大门,也会随之为你打开。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十七
这是一本可以代入自己去看的书,越看越上瘾,会引发思考,同时越看越觉得自己有病。
那种感觉大概就叫做:蛤蟆竟是我自己。
在看书的过程中,发现围绕在蛤蟆先生身边的人,都能在现实中找到例子,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某人。
突然就理解了蛤蟆的心境,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拿着手术刀,向自己下手。
原本以为能够像是童话般轻松读完的,没想到能读得那么深,看一遍还不够。
但是总的来说,是一本让人看过后会进行思考,对比自己的情况去想象,并且感觉像是被撕开了一道口子的书。
虽然最后部分蛤蟆先生完全走出来了,感到豁然开朗,但是我自己读完后却觉得没那么简单,结尾部分的转折有点大,被蛤蟆甩下了,转不过弯来。
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一本能给予人勇气和鼓励的书。即使没有学过心理学,读起来也毫不费力。
跟着蛤蟆先生的脚步,经历探索和成长,是一场有趣的体验,尽管没有他那样跌宕的人生经历,还是能从中找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
阅读过后,对人际关系和一些烦恼,看得更透彻了些。
如果你正在经历低谷,或者曾有过那么一段黑暗的时光,或者仅仅是迷茫、常常觉得不在状态,这本书可能会帮你走出来。
希望大家都能振作起来,重新变得开心,勇敢面对生活,越来越好。
下一本计划要看的是《被讨厌的勇气》,还是立个flag,一周读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十八
你有没有时常感觉身体里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对你说“你还是去看看吧,我感觉我在你身体里对你不好”而另一种声音却在反驳“你觉得不好就不好啊,我要我觉得不好才会去心理咨询,其实我觉得我在你身体里挺好的”,这个对话像不像正在被焦虑和抑郁情绪困扰的你?你对很多事情也提不起兴趣,不想见人不想打扮,什么也不想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主人公蛤蟆先生心境就是如此,这看似是一本童话故事,却道出了我们成年人面对焦虑和抑郁最真实的感受。
从开始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到不愿意面对,觉得丢脸恐惧,再到了解自己的成长中原生家庭的羁绊,童年中的亏欠,成年后愤怒背后的故事,最后说出“我好,你也好”。蛤蟆先生被治愈了。
一开始,蛤蟆先生哭着跟心理医生说道“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这个感觉有没有似曾相识呢?也许只是在平淡无奇的日子,某个瞬间,一直看似积极乐观的你,却突然间失去了快乐的能力,那些让人斗志昂扬的正能量通通试失效,所谓坚强,不过是一盘散沙,你像一个皮球慢慢泄了气,做什么都没力气,甚至觉得活着都没意义。
这本书将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知识,通过幽默的小故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蛤蟆先生找心理医生的10次咨询中,部分读者可能会有一些代入感,通过阅读或多或少的感受到力量,但如果已经没有办法继续,请及时寻求专业力量的帮助,相信你也能遇到苍鹭,我们可以拥有美好。
这本书触动我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深陷痛苦时,却不自知自己为何痛苦,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剧本活成了悲剧,却不知这是我们自己亲手造成的自证预言,然而你卖力的演绎悲情的痛苦人生游戏,最后赢了游戏,却输了自己。
蛤蟆从一开始像个孩子一样依赖父母权威,依赖心理医生给他一个答案,通过追溯童年,直面内心的恐惧,到最后幡然醒悟,没有人可以真正帮你,没有人可以给你答案,能帮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十九
最近几天看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这是一本心理学咨询入门的畅销书籍,讲述了一只抑郁的蛤蟆先生通过去做心理咨询,重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最终找到自我、重获快乐的故事。
书里的蛤蟆先生在外界看来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成功人士,家世显赫,生活富裕。以前的他是大家眼中的开心果,但现在的蛤蟆先生却神色黯淡,变了一副模样。朋友们十分担心他,决定送他去苍鹭先生那里做心理咨询。在开始咨询的时候,蛤蟆先生坐在那里等着接受指导,希望听到苍鹭先生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但是苍鹭却拒绝了他,苍鹭先生对他说:“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处于自愿。所以,这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来咨询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取悦朋友们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合作……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能是其他任何人。”对于蛤蟆先生来说,“合作”是个新鲜词,第一次他不再被人当做命令或是说教的对象,这些年来,不论做任何决定,他总是习惯性地问问别人,不管是严肃的獾还是明智的河鼠,仿佛这一问,责任就从他自己的肩头卸下了,不管事情的好坏,都和他无关。
在后续的咨询过程中,苍鹭先生问了蛤蟆先生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蛤蟆先生以前从未思考过的,因为以前的蛤蟆先生总是让周围的人告诉他答案,他也会努力地让大家对他感到满意,为他骄傲,甚至压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久而久之他都忘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经过每次和苍鹭的聊天,蛤蟆先生开始重新寻找自己,思考那些往往会勾起痛苦的回忆,但在这个过程中蛤蟆先生也在不断地找寻自己,接纳自己。
蛤蟆先生和苍鹭在最后一次面谈中讨论了“高情商”的含义。“它和智商完全不是一回事,情商真正的意思是理解你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且还能掌控它。高情商的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成年以后“高情商”是我们需要培养的,情绪稳定能帮助我们减少焦虑,提高生活幸福感。
作为一个做过心理咨询的人,我在这本书中更能找到共鸣,同时也让我回忆起之前做心理咨询的经历。心理咨询是一个能够帮助自己进一步了解自我的方式,我非常庆幸当时去尝试了这种方式,并从中获得了成长,走出了当时的焦虑,并且现在也能够主动地探索自己、调整自己,让自己处于平和快乐的状态。
了解自己是一生都值得探索的命题,在探索内心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甚至惊喜地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从而接纳自己、顺从内心,帮助我们变得更加平和幸福。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二十
最开始接触这本书,是源于朋友的推荐。在此之前,我对这类型的书接触不多,而这一种以叙事为主,再逐步深入的,着实还是所见的第一本。
书籍篇幅不长,最具特色的是他的描写方式。将让外行人一看就晕的心理知识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理论与情节相结合,有停有顿,不会给人增添太多的阅读疲劳感。
这是一只患上抑郁症的蛤蟆先生在朋友的鼓励下去看心理医生,接受治疗最后获得新生的故事。在看着蛤蟆先生逐渐变好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也跟着接受了一场心灵治愈之旅。
我跟蛤蟆先生一样,第一次接触“儿童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等这一些看似简单,实则真正贯彻却需要细细品味的名词。跟着苍鹭医生的节奏,循环渐进,像洋葱一般,一层一层由浅到深。
这本书于我最大的收获,其实在于联系书中内容,以新的角度对自己重新的认识和学习。蛤蟆先生在理解和联想中,学会大多时候能够以“成人自我状态”来看待问题,学会打破自己给自己设的心理游戏,改写自己的剧本获得新生。我感受着他的心路历程,又如一个陪伴者看着他治愈。在这过程中,我也学着回想我的过去,我的现在,试着将苍鹭医生所提到的东西与我自身联系起来,以另一种方式看待事物。
我曾听一个网友说他对心理咨询的看法,他曾简单的概括为“政治书”,给予你心理暗示,告诉你世界很好。但跟着蛤蟆先生走了这么一遭后,我却觉得这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们与心灵打交道,将迷途的人们以一种温和且坚定的方式带回正轨。
我印象最深的是蛤蟆先生与苍鹭医生的第一次会谈,仅仅只是简单的几个提问,却顿时让蛤蟆先生意识到心理咨询的意义所在——是他想让自己变好,不是别人,也不是出于其他目的。在更多的情况下,苍鹭医生都采用倾听和询问的方式,而不是单方面一味的灌输思想,更多的是逐步引导蛤蟆先生主动诉说,给无助的人一个安心的发泄口。我想这就是心理咨询的魅力所在。
这本书的几处细节,也让我不由联想到的社会中一些真实的现象。
据统计,全球约有3。5亿人患抑郁症,却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疗。这又是为什么?就像书中河鼠、鼹鼠和獾三者对心理咨询这一事的看法,保守的河鼠曾打过退堂鼓,觉得不如吃几片阿司匹林来得有效;鼹鼠和獾也觉得心理咨询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这和现实生活中那些对“心理咨询”有偏见的人有着同样的性质。而正是因为这样的偏见,才导致了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的治愈率依旧很低,不是不想治,而是不敢治或者没有选择正确的方式去治疗。而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是影响治疗的因素之一,作为一种常见病,抑郁症已成为人类的第二大“杀手”。
精神疾病治愈率低是一类问题,然“为什么会产生精神疾病”这一问题又值得人们深思。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这一话题也是热议纷纷,著名主持人董卿也在多次访谈中提到这个话题。父母享有极大的权力,以塑造子女人格的雏形。然而在某些过于严苛的要求下,孩子却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就如蛤蟆先生的父亲对他总是一味的否认和斥责,这和他之后的自我否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能说我们没办法改变原生家庭,也没办法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接受它,在重新认识它的过程中获得希望和动力。
原生家庭的影响,也只是一部分因素。心理问题的源头,仍要追溯到个人本身。
许多人在遇到生活不顺时,更多的是怪人怪事。蛤蟆先生将自己心灵受挫的大部分原因总结为父亲的严苛和獾的斥责,但却忽略了一个事情——如果你不愿意,没有人能逼你做任何事情。在书中的第八次谈话,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让我眼前一亮——心理游戏。当苍鹭医生解释后,我发现在很多时候,我和蛤蟆先生一样也处于“我真可怜”和“plom(可怜弱小的我)”这两个游戏中。
蛤蟆先生在慢慢分析自己的处境和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后,他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剧本。同时我也明白了,人生是自己的,别人享有建议权却没有支配权。怨人怨天只会让人沉浸于失败和低落中,也不要将所有的希望寄托给别人,因为只有自己站起来了,才是真正的站起来。
这本书不仅让人们增加心理知识的'了解,更是在纠正着人们对心理咨询这一事物的认识。当人们真正陪着蛤蟆先生走过了“心理咨询”这一遭,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对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也会更高。
当今时代人们对心里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以及开放了相关课程,人们对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也不断提高,这本书也与时代所需紧紧契合着。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二十一
对于读书,每一本书对我来说都像是吃大餐,吃完以后心中有饱饱的幸福感,情绪也平和了很多,孩子练习钢琴时也没有那种要窒息的感觉了,此处省略500字。哈哈哈哈......
关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我也是看群里的老师一次次的分享,就忍不住买了下来。刚拿到的时候感觉这本书好薄啊,能讲什么呢?结果晚上打开来看,就忍不住了,用了将近两天的时间才把整本书看完。谈谈收获和这本书给我的看见:
想来我看这本书时,我应该把自己当成蛤蟆先生这样或许有不一样的收获和体验。不知道这本书为什么叫蛤蟆,而不是蝴蝶,我想大概是蛤蟆本身就特别让人讨厌,而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被讨厌的勇气吧。
打开这本书,我了解到书里凝聚了作者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心得,也是英国畅销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普通的读者也能解深奥的心理学理论,明白心理咨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作者也是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书里的人物设定借用的《柳林风声》的人物形象,在这里演绎了一个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模板。蛤蟆先生经过与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他的心里终于发生了一些悄无声息的变化。
对于我而言,探索童年这一章的内容,让我找到了童年心理问题背后的冰山。时光把我拉回到了3岁那一年的某个晚上,那一刻的无助和绝望,这辈子大概很难忘记。
起因是我的母亲生了3个孩子,也是弟弟出生不久,由于计划生育的原因,他们必须要为多生孩子而付上代价,如果没有钱就需要被关进监狱里面,那时我3岁,我已经忘记了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只记得在无数个夜里鬼哭狼嚎的要找妈妈,会被邻居拦下,哭累了就睡,白天还好,晚上就会不停的哭。不记得这件事持续了多久,后来妈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但这个印记在脑海里始终无法抹去,直到现在为止,还容易影响到我的情绪和处理事情的反应。
没有人一生不会受到伤害,而是受到伤害以后该如何包扎自己的伤口。而一个重伤的人,是无法完成自救,需要他人的帮助。要察觉到自己的情绪背后的原因,从而去操练和成长。先接纳遇到的伤害,拥抱过去受到的伤害,和自己和解,这个过程会很痛,因为会一次次的失败,慢慢的形成刻意操练,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可以被释放、得能力。这句话也给了我很好的理论支撑和新的看见,慢慢的品,一定会有所收获和改变。
整本书读下来,我察觉到了内在的情绪,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虽然3岁那场妈妈暂时的离开,造成巨大的童年心理伤害,我也无法再回到当下去解决那件事。但我学会了遇到事情时,不再让自己内在的小孩回到3岁的情景中去,需要不断的提醒和操练自己:我长大了,很多事情可以去处理的很好,也可以得到家人、朋友的帮助。不要绝望、恐惧、无助,相信自己可以处理好这件事。让我在潜意识里开始去改变,被生活一点点的医治。
通过这本书我成长了许多,愿你也和我一样,透过阅读、闪耀妈妈读书会,我们用心的陪伴可以让你的生命不再一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篇二十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畅销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作者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robertdeboard,他巧妙的将自我心理探索的一些实用方法和技巧在一个小故事里缓慢发酵并推演出来,深入浅出。故事里患了严重心理疾病的蛤蟆先生,在与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之后,慢慢跳出了童年伤痛带来的困扰,并对未来有了清晰的方向和规划,他身边的朋友们也相继产生了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是个不折不扣的happyending。
当然,我们不要去探讨现实生活中十次咨询能不能解决一个困扰人生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这样的问题,伤痛的治愈可长可短,有些人用一生来修复伤痛,还有些人一生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伤痛是什么。一句老话——幸福大抵相同,不幸则各有各的不幸。这本书其实旨在帮助人们找到各自的伤痛,以及背后相似的原因——那个源头,换句话说就是引领我们发现问题并寻求背后的答案,而寻找答案的过程我们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疗愈。
蛤蟆从最开始那个想要依赖苍鹭“给出”答案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愿意主动配合和探索的“成人”,他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得到”过现成的答案。咨询师苍鹭大多时候扮演“倾听”的角色,引导蛤蟆“说出”自己的故事,而“说”的过程其实就是蛤蟆与自我生命链接的过程——他一边说,一边发现,一边产生疑问,这时苍鹭又适时扮演起另一个角色:“讲解”,帮助蛤蟆找到正确的方向。
在剥茧抽丝的过程中,蛤蟆多年来的诸多困惑得到了开解,心态也逐渐变得积极爽朗起来,而作为看客的我们都感同身受吧:是否也曾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他人?又为他人的眼光严苛自己?情绪没来由的失控?还有深陷“心理游戏”的泥沼直至赢了游戏输了自己……人生似乎总有解不开的小疙瘩,拧巴成了情绪,其中有一种叫“愤怒”的情绪,苍鹭用两个例子来说明它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强烈的,如同煤气罐的爆炸,威力很大,杀伤性也很强,我们可以理解为雷霆震怒;还有一种是不带攻击性的缓慢释放,这种方式可以持续很久,几小时甚至好几天,便是怄气,这种情绪我很熟悉,为了抵抗父母老师的严苛,向外顺从讨好,向内用利剑伤害自己。而这些从童年发展而来,用来自我保护免于受到伤害的防御机制,会幻化为成年人一些不当的行为策略,虽无关“道德”对错,但看到一个成年人撒泼怄气,实在是件有点让人尴尬的事,而更尴尬的,是鲜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成长的寓言》那一章,蛤蟆若有所思的说道:“我之前从没意识到父母其实拥有巨大的权力,可以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可以爱孩子也可以抛弃孩子,可以宠爱他们也可以虐待他们,你拥有怎样的父母,就像买彩票一样,得看走不走运。”苍鹭说:“你说的很对,蛤蟆。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所以,我不断学习,觉察,接纳和自我疗愈。没有伤痛的童年鲜有发生,看到伤痛却惯于指责也无济于事,只有尝试谅解并和过往妥协,积极的做出改变,才能拨云见日,看到新世界。
今晚和一个友人聊天说起,我心里有一股劲儿,这股劲儿一直在推动我四处冲撞,像个充了气但没收口的气球,漫无目的的飞,我想,这可能是一股想要“找到答案”的劲儿,始终不满现状,始终不信摆在眼前的答案,始终想要追寻真相。而现实中的答案并不会像故事里那么完美自洽,可能是遥远的一个点,可能是近前的模糊一团,需要漫长的时间使之变得澄明清澈。
但只要在找寻的路上,终归我会无限接近想要到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