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汇总19篇)
每一次总结都是对自己成长的一次见证,让我们更明确前行的方向。如何优雅地表达情感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一
2.品读李清照的诗词。
3.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涵养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灵性生命。她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温柔娇媚,也有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倜傥豪放。她就是宋朝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在那个唯男子独尊的年代,她无疑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她的词自成一家。语言清丽而不萎靡,情调感伤而不空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品读李清照。
二、认识李清照。
1学生谈自己有关李清照的知识积累。
2幻灯总结: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金石考据家。夫妇俩志同道合,幸福美满。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无子嗣,所有的厄运相继降临到她身上,最后她孑然一身,郁郁终老。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她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李易安体”,把婉约词推向了高峰。有《漱玉词》、《李清照集》。
总结:凭着遗留下的区区的七八十篇作品,李清照居然能够和作品上千,甚至上万的李白,杜甫,陆游等男性的大作家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平起平坐,她以一个女性作家的独特的创作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甚至成为太阳系当中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为什么这么说呢,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它们,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的名字。我想,这大概应该是在外太空惟一一个用中国古代女性的名字命名的天体了。这是很大的荣耀,这体现了李清照在人们内心世界里边的一种价值。
三、品读李清照。
(一)师:走进李清照,品读李清照,我们先来学会品读她的作品。如何品读诗词呢?
(投影:“品读诗词”和“品读诗词的方法”两张幻灯片)。
1品读些什么,看幻灯片。
(1)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怎么品读(幻灯片)。
(1)结合作者的生平及时代背景。
(2)要特别注意对字词的推敲,对意象的品味。
(3)用联想和想象去填补作者留下的空白。
1、让学生朗读,揣摩本词所表现的情感。(表达了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悦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引导学生揣摩重点字词。
(“沉醉”二字流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和朋友比赛谁划得快,箭一样地栽到藕花的深处,然后“惊起一滩鸥鹭”,扑啦啦的,一群的水鸟从一望无际的田田的荷叶当中飞起来。)。
在这首小词中,作者运用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勾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荷湖日暮图。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充溢着青春活力与生活热情。
略读《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点拨:为什么关心“红瘦”?
因为海棠花就象征着她的青春,海棠花就象征着少女对青春,对时光的憧憬,是珍惜青春年少的一种反映。
4心绪激荡,任性豪逸的少女时代过去之后,李清照于18岁时适赵明诚。步入爱河时,她又演绎了一部传颂千古的爱情经典。李清照的爱情从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夫婿赵明诚是一位杰出才俊,两人是情投意合,除了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这个美妙的爱情故事,经李清照妙笔生花的深情润色,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且看《醉花阴?重阳》:
(1)、讲述有关的故事:这是夫婿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给他的一首相思词。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先为情所感,后为词的艺术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自叹不如。
(2)要求学生试将“黄花”换成别的意象,看看是否妥当。
前面她曾经说“绿肥红瘦”,她把花形容得像人一样很消瘦,很憔悴,要人比这花都瘦的话,情感上应该是很感伤的,所以再比喻成别的,那就没有美感了。
(3)自己挖掘词作中的闪光之处。
5李清照也很善于用平常的、很通俗的生活化的语言,来表现细微的情感变化,譬如《一剪梅》。
找出该词中最寻常的语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人的瞬间的感情和表情的变化,捕捉得非常准确。
6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国破,家亡,财散,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她南渡后辗转流离、历经坎坷,心中郁积的哀恸不言而喻。《武陵春》就形象的表现了这种心绪。
思考:该词哪些地方是表现自己的愁绪?
……。
“闻说”、“也拟”、“只恐”:闻说”二句宕开一笔,写自已有意泛舟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深重的愁情。这六字前后勾连,揭示了作者内心活动的传神笔墨。
7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可是,这还不是李清照最伤最痛、最孤最独的。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再嫁张汝舟,这个张汝舟,却是个衣冠君子,为觊觎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终于撕下文人的面纱,拳脚相加,大打出手。无奈之际,李清照走上一条鱼死网破的道路,旋即离异。她一个人孤苦伶仃。时常感到自己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读懂她的心。她一个人孤寂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了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学生说说这首词的奇妙之处。
a连续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从来没有人这样写过,这是一种大胆的写法,也是一种天才的写法。
c意象丰富。
“满地黄花堆积,”中的黄花与前面提到的花有什么区别?
梧桐、黄昏、细雨又起到什么作用?
四结束语。
最后,李清照在孤独、寂寞、甚至在有些人的嘲讽和中伤当中走完了一生。李清照这一生啊,应该(说)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但是我觉得,现在,她不必再感到遗憾了,为什么呢?因为她写的词,她写的诗和文,早已经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李清照曾经为她没有子嗣、没有后代而感到痛苦,但是现在,当我们在李清照的优秀的词作面前而被深深地打动的时候,当我们在李清照的墓碑前深深地叹息的时候,我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李清照没有辜负“不徙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板书)这样的评价,她的文学正绵绵不绝、繁衍生长着,永远永远流传下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永恒的一道风景。这就是我们所了解的李清照。
五作业。
根据李清照早晚期词的创作特点,比较鉴赏《醉花阴》和《声声慢》蕴含的感情和营造的意境的异同点。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二
一、设计思路: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能否达到辅导目标取决于:课前,辅导教师是否把握了学生的身心问题。课中,环节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课后,延伸活动是否能渗透于生活。若要实现目标,就要遵循“发现―改善―提高”三步走的步骤。
(一)抓准问题――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针对性。
在课前,我们心教组的老师从实际出发,抓准问题,确定具有针对性的辅导目标,并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形式了解到的目前中高年级的学生和家长在沟通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辅导的重点和突破口,才能在此基础上设定一个具体、明确、可操作性较强的辅导目标。
(二)设计精巧――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情境性。
活动设计是实现心理辅导课目标的灵魂,学生的体验依托于情境设计的巧妙。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应该为实现辅导目标而服务。
环节一:热身活动。
a、活动课前的师生沟通――贴花瓣。目的在于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感,也为后面的活动环节做铺垫。
b、体验紧张的心理游戏。这个环节是让学生通过体验心理紧张的感觉,学会释放紧张的情绪,懂得松弛之道。
环节二:亲子游戏。
通过身体的接触,感受与父母的交流。
环节三:心有灵犀。
通过填写问卷,收集关于父母的基本信息,加深对父母的了解。这个环节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孩子对父母的了解不及父母对孩子的了解。激发学生想去走近父母,了解父母的愿望。
环节四:心灵解密(观点汇集)。
我们收到过很多学生的来信,反映得较多的就是和父母的沟通问题;我们也对不同年段的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从中选取了比较突出的几个现象,和学生进行分析、探讨,引导学生透过这些现象去思考,父母的做法是否包含着他们的良苦用心。
环节五:心灵独白――《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通过配乐朗诵一封母亲的信,引领孩子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认识了解父母;引导孩子寻找自身的共同点,引起情感共鸣。
环节六:亲身体验,心理透析。
从平凡琐事感悟父母的辛苦,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环节七:真情互动,情感升华。
通过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让学生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爱。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三
师生关系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现实生活中,由于身心发展特点等原因,学生一面具有向师性,一面可能存在着这样一些困境:
1.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获取信息的多元化,对老师的权威产生“质疑”。
2.“恋旧”情绪。七年级学生刚刚离开朝夕相伴的小学老师,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和适应“新教师”,难免感到陌生,不敢与老师亲近。
3.心智尚不成熟,不能理性看待不同风格老师。
4.教学调整,教师调整对学生的影响。
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的需求,也是教学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说教材,分别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在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和第二单元《友谊天空》的基础上,围绕着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身边的教师,学会接纳、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与老师交往、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增进与教师的感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度教育好时光。本课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学生素养。
(二)教学目标。
目标是灵魂、目标是方向。是“教什么”问题。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培养尊敬老师的道德品质;
(2)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2)自主探究、创新、协作能力:敢说、敢想、敢评、善合作、勇探究。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理解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2)知道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风格。
4.教学目标确立依据。
一是,深入了解学生,是教学目标确立的必要依据: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哪些可以自己学,哪些需要老师教)――教学有的放矢。
2.学生的特征和学习风格――选择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3.已有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学的必要条件)。
4.可能的认知误区,不正确的价值观表现(教学的目的)。
二是,教学目标确立与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一致:
1.道德与法治课,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
2.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尊敬老师,责任担当。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重点:承认、接纳、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2.教学难点:理解老师、体谅老师、主动培养尊敬老师的道德品质。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直观演示法:图片、音频、视频,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2.情境教学法: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生成、体验提升。
3.案例分析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明辨是非,培养理性精神。
(二)学法:
1.合作探究法:在探究材料的基础上,以自主、合作多形式,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多动口,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以及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
2.体验法、感情交流法:通过自身生活体验和交流,使学生认同观点,从而主动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中,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合一。
四、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巩固应用――总结全文,情感升华”五个环节,达到实现三维整合,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一)图片、趣味链接导入。导入是教学环节的一部分,不为了导入而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展示图片――春蚕、园丁、人梯、蜡烛。提出问题:它们被用来比喻谁?(学生观看图画,讨论与交流画面内容,大胆猜想,积极发言。)。
趣味链接:“师”前面为什么加“老”呢?(引出中华民族尊师的传统)。
――有两种释义:一是表明老师是历史最悠久的职业;二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老的词义解释其中之一是“敬词”。因此“老师”的称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二)板书课题,讲授新课。
【环节一】了解教师职业。
活动一:感知不易:录制、播放《老师的一天》,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视频内容为:上课、备课、批阅作业、辅导学生、管理班级、培训学习等。
观看视频后,设置问题,组织讨论。
1.谈一谈,你的感受?(观看视频后谈感受,自主展示表达)。
2.说一说,教师的工作包含哪些内容?尝试概括教师的职业特点(合作研究)。
3.你觉得合格的老师应具备哪些素养呢?(小组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出示的问题。)。
(设计意图:1.夸美纽斯“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学素材选择来源于生活的“真实”视频,引导学生去观察教师生活,感知教师职业生活;2.通过问题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职业要求,认识到教师工作内容的多元性和工作时间的多面性。3.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从了解老师到理解老师的不易。统一三维目标。)。
活动二:情感升华。
请你给他们的微信“朋友圈”评论?
准备教学素材。
教师微信学生的生活记录,四条朋友圈。
回复评论,敢于分享。活动体悟,情感升华。
素养是个体与情境在长期互动中逐渐生成的。在体验中实现知识能力、道德情感的统一,在体验中感受生命的涌动与价值的提升。
【环节二】风格不同的老师。
活动三:课堂调查“我喜欢的老师”
引导学生形成调查结论:
1.老师有不同风格。
2.每个人喜欢的风格也有不同。
合作探究问题:
1.为什么不同老师风格不同?
2.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风格不同的老师?
本活动设计意图:自主完成调查,真实感受,敢于分享;在教师引导下,形成调查结论;合作探究,完成提问。
1.课堂调查,听学生的“心声”
2.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解决生活困惑的方法和技能。
活动四:出谋划策。
如何让敞开他的心门,走出误区?请同学们给他出主意,想办法。小组合作探究、分享,提出合理化建议。
通过以上三个情境,降低难度,落实教学重点“承认、接受、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越辩越明,提升学生的理性精神。
(三)实践探究,课堂小结。
欣赏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之后,引出下面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如何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给老师写一封信(可以是道歉,可以是感谢,或是其他)。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反思、创造。
设计思路:“教育是课后或者走入生活依旧可以带走的东西”。强化重点,运用新知,指导生活实践,主动走近老师,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主动创造道德生活,提高核心素养。
五、说板书设计。
一、教师的含义。
1.文明的传承者。
2.专业人员。
3.教书育人(育人塑德)。
二、合格的老师(四有)要求。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三、不同风格产生的原因。
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
四、面对不同风格老师的态度。
1.承认老师的差别。
2.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3.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
4.主动交往。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教学目标。
六、说设计反思。
目标――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尊敬老师,责任担当),考试评价达成目标。
实施――主要教学策略,突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评价――核心素养发展目标评价,生活道德表现,阶段检测。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四
(播放课件:课题古诗欣赏:走近李白)
师:今天,我们上一堂古诗欣赏课。课题是(抬手示意)
生:(齐读)走近李白。
师:你了解李白吗?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你说。
生:李白,他是诗仙。他一生作诗很多,他是701年出生。
生:(异口同声)酒仙。
生:李白是仙。
师:李白是仙,此话怎讲呢?(出示灯片)
师:我们来看看他同代的一位诗人诗圣杜甫是怎么评价李白的。(出示杜甫《饮中八仙》)
师:李龟年急急忙忙赶到翰林院,问李白的同事。同事说:李太白到街上喝酒去了。李龟年只得又赶到街上,经过一家酒店。只听到酒店楼上有人高声吟唱。李龟年一听,李白在上面。跑到上面一看,李白已经喝得酩酊大醉。李龟年上去摇摇李白:李学士,学士,快!皇上有请!李白醉眼朦胧睁开一看,是李龟年,把手一挥:你走!你走!皇上请我也不去,我是酒中仙!这皇上叫李龟年请李白,就一定要请到李白。李龟年只得叫人把李白扶到马上,把李白驮到了宫中,带到了李隆基的面前。李白还没有醒来,李隆基亲自过来,给李白灌了醒酒汤。李白醒过来一看,李隆基对他说:爱卿,李学士,今天朕高兴,给我爱妃作几首新词。李白醒过来第一句就是:拿酒来!李隆基说:你不刚喝酒吗?李白说:我是斗酒诗百篇!李隆基没办法,又叫人给李白喝了三杯酒。李白喝了酒,提笔写了《清平调》,是赞美杨贵妃的诗篇。根据这个故事,杜甫就写了这首诗。我们一起把它朗读一遍。
生: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师:诗仙写的诗,跟常人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就走进李白的诗篇。好不好?
生:好!
师:先看第一首。(出示:《望庐山瀑布》)
师:听王老师朗诵一下:《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谁想吟诵吟诵?你来。(生诵《望庐山瀑布》)
师:我看到了一个小李白。请坐,谁还想吟诵吟诵?
(生齐诵《望庐山瀑布》)
师:这首诗我们学过了,谁能来说说它的意思?
师:这首诗写出了庐山瀑布的什么特点?(雄伟、壮观、长)
师: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把瀑布的特点写得这么突出的?
生:夸张
师:你从哪句诗中看出来?
生:我认为那个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飞流直下写得好。因为那个飞流既能写出瀑布来势汹涌,直下写出了山特别的险峻。
师:你欣赏飞流直下,还有人欣赏它后面的吗?
生:我欣赏那个三千尺。
师:欣赏它什么?
生:这句中,李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板书:夸张)
师:李白的夸张是怎样的夸张呢?飞流直下三千尺(举手示意),这叫什么夸张呢?用一个词来形容它。
生:极度的夸张。
师:再说一遍给大家听听!
生:极度的夸张。
师:这不是一般的夸张,而是极度的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什么叫诗仙!
(板书:极度)
生: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什么地方不同?
生:他把庐山的瀑布比作银河来写,一般的诗人是做不到的。
师:银河,从天上落到了人间!你想得到吗?
生:我想不到。
生:李白。
师:诗仙!请在想象之前添两个字。李白的诗中,是怎样的想象呢?
生:丰富的想象。
师:丰富的想象,一般人还能够做到,不能成仙。
生:夸张的想象。
师:夸张就是夸张,不能说是夸张的想象。你说。
生:超凡的想象。
师:超凡的想象,哎,超越凡人。你认为是什么想象?
生:出人意料的想象。
师:两个字,出人意料是几个字?
生:四个字。
师:也可以。但没有达到我要求的两个字。你来说。
生:大胆的想象。
师:大胆的想象。还有不同的说法吗?超凡的,大胆的,诗仙的想象都是你说,说错了,表扬!(笑声中,师将话筒凑近一个学生的嘴边。)
生:不知道。
师:神奇的想象。既然你们说超凡,我就用超凡。
(板书:超凡)
师:超凡的想象,才叫诗仙呐!还有什么地方写得好?
生:就是遥看瀑布挂前川。
师:好在哪儿?
生:我觉得那个挂用得好。一般的诗人想不到把瀑布用挂来写。
师:把瀑布挂在悬崖峭壁上,这也是
生:这也是李白作为诗仙的一个奇妙的想象。
师:让我看看你的眼睛。(笑声)你是什么眼?慧眼噢!有智慧的眼睛才能看见那个挂,把瀑布挂起来啦!又是超凡的!
师:李白诗歌当超凡想象,极度夸张,给我们以丰富的美感,宛如仙境。谁来把这首诗诵一诵?让我也来到这样的仙境之中。(播放音乐)
师:看你的眼睛炯炯有神的,你来诵。
师:你的嗓子真好听,已经把我带到了半空中了。(笑声)你来朗诵。
(生齐诵)
师:自从李白在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之后,后来的诗人来到庐山,看到了那壮丽的瀑布,都想吟诗一首,但想到李白的诗写得太好了,太妙了,于是只能摇头作罢,不写了吧,写了出丑了吧。宋朝一位大诗人苏东坡,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去庐山游玩,也看到了庐山的美景,看到了那壮观的瀑布,于是也想吟诗一首,但一想到李白的诗,他不敢作了。于是就写下了赞美李白的诗,其中有这样两句: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师:(诵)《戏徐凝瀑布诗》帝遣银河一派垂,上帝派遣银河从天上垂落到人间;古来唯有谪仙词,自古以来,只有李白从天上谪仙,就是仙人被贬到了人间,他是天上的仙人被贬到人间,才写出这样绝妙的诗篇。同学们也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诗。
(播放音乐,出示《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生:恐惊天上人。(生诵)
师:到了宋朝了。(笑)古典的韵味该怎么读出来呢?古色古香,怎么出来呢?你知道吗?试一试好不好啊?(生诵)
师:你认为怎么读才能把古典的韵味读出来呢?
生:读得像古代人一样。
师:像古代人一样?慢一点儿,缓一点儿,悠扬一点儿。你来。(生诵)
师:这首诗,你特别欣赏哪一句?
生手可摘星辰,还有恐惊天上人,星辰应该就是天上的星星,天上人就是天上的神仙。他在写诗的时候,不是写得很现实,而是有点儿朦朦胧胧的感觉,耐人寻味。
师:树上的假星星!我还以为是李白再世了呢!只有诗仙李白才能想到他的手能摘到天上的星星啊!诗仙啊,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那天上的仙人仿佛就在他的左边、在他的右边、在他的'头顶之上。李白已经到了一种仙境啊!这就叫诗仙!这首诗有味道吧!你品品看。自己诵一诵,我给你们来点儿音乐,好不好?吟一吟,把这个味道吟出来。
(播放古筝音乐,生自由练习诵读。)
师:谁来诵一诵?这一次,把奖励的机会送给你吧我的火眼金睛,你来诵。
师:能读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想当年孙老师上六年级的时候,读得比你们差多了。李白的诗就是宛如仙境,就是具有超凡的想象,又极度的夸张。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我们再来看一首。
(师诵)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师:一首诗,有它的诗眼。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呢?你说。
生:愁。
师:愁啊,你怎么能看到李白的愁呢?他内心的愁怎么能让我们看到呢?他是怎么写的呢?
生:我是从那个白发三千丈,还有那个后面的何处得秋霜中看到的。他那个白发三千丈是很夸张的一个句子,这首诗是在他晚年的时候作的。我觉得他那时候一定有很多的忧愁,就写到头上的白发特别得花白。
师:我知道你说的不是实话,说的是幽默的话,你们可不能当真,他是调侃一下,(笑)他是太热了,冷一冷!(笑)即使是诗仙,也有忧愁啊!但是诗仙的愁不像我们常人的愁,写得悲悲切切、凄凄惨惨,而且写得那么豪放,那么夸张,那么洒脱,那么飘逸。一起来诵一诵:白发三千丈起!
(生诵)
师:你看到过谁的白发有三千丈?
生:没有。
师:只有谁能看到?
生:李白。
师:因为李白是
生:诗仙!
师:只有仙人的眼中、心中,才能看到那么长的白发啊!同学们,李白作为一位诗仙,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九百多首诗。在他的身上,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出示)话说有一次李白去浙江的湖州游玩,在一家酒楼上独自饮酒,酒醉之后,又一人高声歌唱,引来不少看热闹的人。在一般人的眼里,把李白当做疯子了。这时,湖州司马经过此地,问道:酒楼高歌者是谁?李白听了之后,回答他:青莲居士谪仙人。青莲居士是他的号,谪仙是贺知章给他的美称。李白也曾经得到过唐玄宗的召见,但是召见到宫里干嘛呢?就是写几首诗赠送给他的爱妃杨贵妃,以博得他爱妃一笑。李白是旷世奇才,他是要报效国家啊!怎么能写几首诗博妃子一笑呢?李白就愤然离开宫廷,再次来到人间,飘逸于名山大川之中,在街市酒店之中借酒消愁。湖州司马何须问,湖州司马你还要问吗?金粟如来是后身,我李白百年之后就变成如来佛啦!就成仙成佛啦!那种高傲,那种不屑一顾,尽在诗中。
师:这节课我们能过欣赏李白的三首诗,感受到李白诗歌中极度的夸张与神奇的想像,这些构成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征,使李白成为了唐代最著名的诗人。
师:喜欢李白吗?
师:李白是酒仙,李白是诗仙,我说(示意板书):李白是仙。
收集李白诗歌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internet的应用。
(2)认识浏览器。
(3)掌握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
(2)难点:浏览器的基本操作,上网实践的条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或多媒体网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第一次走近因特网,你一定会被它的神奇与博大所震撼,它是一个浩瀚无边的的信息宝库,在因特网上,地球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村庄,来去方便、快捷,如今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能看到网络的身影,你知道哪些设备能够上网浏览这个信息宝库呢?对的,大家知道的可不少呢。那怎样才算是网络呢?网络就是每台计算机与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相互连接在一起。现在我们来试一下组成一个网络。书本p41试一试,连连。
二、认真讲解。
1、认识浏览器。
提出:什么是浏览器?
2、讲解什么是浏览器。
a、标题栏。
b、工具栏。
c、地址栏。
d、内容区。
e、状态栏。
3、认识网址。
4、上网浏览。
a、讲解如何上网浏览。
b、学生交流。
c、学生操作,汇报、交流。
三、分享感受。
四、总结。
只要我们轻点鼠标,就可以了解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甚至可以游遍世界;可以通过因特网收发电子信件,相互传送文件,交流思想;可以通过因特网上传下载有许多的文字、图片、声音等,用户可以按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信息存到自己的计算机中,这就是文件传输;还可以打网络电话和实时聊天、网上实时广播、看电影电视等;还有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跟网络另一头的认识的和不认识人进行在线游戏等等。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六
1.通过本次辅导,使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懂得父母爱的无私、伟大、纯洁,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2.让学生真正理解父母的爱,珍惜父母的爱,让孩子和父母间架起一座“理解和爱”的心桥。
3.引导学生学会怎样走近父母,感恩父母,并把感恩的.意识融入平常的学习、生活中。
4.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心理和谐的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人格的健康塑造。
[准备]。
1.邀请学生家长。
2.背景音乐:《命运》、《风的气息》、《仙境》、《秋日私语》、《妈妈格桑拉》、《广陵散》古筝曲……《给妈妈洗脚》短片。
3.白纸、感恩卡。
4.多媒体、课件。
[对象]。
初中生。
[时间]。
45分钟。
[形式]。
音乐、故事、游戏活动、家长代表与学生互动。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感动篇。
教学步骤。
教师的教与导。
学生的思与行。
多媒体显示:父母。
倾听。
思考。
引导:父母,这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那就让我们从一个故事说起吧。
老师动情地讲述一个故事。
《遗憾》。
(背景音乐:《秋日私语》)。
倾听。
思考。
提问: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感动、遗憾)。
思考。
回答。
教师引导:同学们,为了不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这样终身无法弥补的遗憾,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走近父母,感恩父母(多媒体显示)。
二、引导反思、触动感化――感化篇。
教学步骤。
教师的教与导。
学生的思与行。
(背景音乐:《命运》)。
引导:同学们,走近父母,感恩父母,让我们先从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开始吧。
提问:有谁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到底有多深?这还得从一个故事说起。
教师讲述故事《地震中的母爱》。
多媒体显示:汶川地震中关于母爱的感人图片。
倾听。
感悟。
引导:如果说这是一种用生命来诠释的伟大的爱,那么,老师要告诉大家,还有一种用“平凡”来诠释的爱,这种爱同样荡气回肠,催人泪下,那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上曾经或正在发生的故事。
同学们,你和你至亲至爱的父母间一定发生过无数感人的故事,你是否愿和大家一起分享?
多媒体显示:我与父母的故事。
(背景音乐:《风的气息》)。
总结:听了同学们温馨的故事,老师感觉到,其实,父母对子女喜笑怒骂皆是爱,这平凡的爱,虽没有轰轰烈烈,却点点滴滴,如涓涓细流,我们相信,无长地久,这点点滴滴,将汇聚成爱的汪洋大海,融入我们生命的底色,滋润我们健康成长。(背景音乐:《风的气息》)。
回忆并讲一个自己与父母间发生的最让你感动的故事。
引导:母爱如歌,父爱如山,父母对我们付出如此无私的爱,是否希望我们的回报?
请家长代表发言,谈家长的心声。
(背景音乐:《妈妈格桑拉》)。
家长代表与学生互动。
引导:虽然家长不要我们回报,我们能否不回报?说起回报,咱们真是问心有愧,看看我们都是如何“回报”自己至亲至爱,生你养你的父母的?(多媒体显示:自我反思)。
(多媒体显示:看看你是否有如下行为和思想:1.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荒废功课,甚至逃学。
2.放学迟迟不愿回家、贪玩。
3.长时间看电视。
4.和父母吵架。
5.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6.抽烟、酗酒。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七
快速阅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艺术家不屈不挠等优秀品质。学习作者“运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
【学习流程】。
一、谈话导入。
二、阅读丛书。
1.出示阅读提示。
(2)思考:文中用哪些事例表现了艺术家们的优秀品质?分别是什么?(请用简短的话概括)。
《走近艺术家》学习单1。
组内交流讨论。2.学生自主学习,默读填写学习单。
三、展示汇报。
1.指名汇报学习单前3项内容(连词成话,概括内容)。
如:《“音乐之父”巴赫》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音乐家巴赫坚强自立、刻苦好学的事。
2.请说说你是从哪些事例中体会到艺术大师们的优秀品质的?
《走近艺术家》学习单2。
丛书文章。
典型事例。
人物品质。
艺术成就。
“音乐之父”巴赫。
1.童年时偷抄乐谱。
2.年轻时忍饥挨饿,执着学艺。
坚强自立。
刻苦好学。
音乐之父。
颜真卿求学。
向老师讨书法绝技秘方。
勤学苦练。
潜心钻研。
我国古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程砚秋逸事。
1.陪青年琴师演出。
2.不为日本侵路者义演。
3.遭遇恶势力报复。
平易近人。
热爱祖国。
不屈服恶势力(谦恭爱国)。
四大名旦之一。
四、学习表达。
1.师生共同总结:这几篇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这几篇文章都是“运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
不同:有的只用了1件事;有的用了2件、3件事……。
2.讨论:在选取典型事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是否事例越多越好?
事例间有时是并列、有时是递进的关系,甚至有时是对比关系。不论是什么关系,它们都是为文章的中心表达服务的。需要注意的是:是并列关系的时候,从不同的方面叙述,更能表现出人物多方面的品质。
五、学以致用。
小练笔:
同学们,读了这3篇文章,你是否想到了自己的艺术之路?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自己与艺术有关的.故事,展现出你对艺术的热爱或学艺之中的酸甜苦辣吧!
温馨提示:运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文中这些艺术大师们不仅技艺精湛,更重要的是它们身上都散发着耀眼的人性光辉。也可以说,正是这些优秀品质成就了他们伟大的事业。当我们膜拜他们艺术成就的同时,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更是值得我们虚心学习的。
艺术的形式是多样的,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有关艺术家们的故事还很多,希望同学们以书为友,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成就自己的不凡人生!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八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因特网对现代生活、文化、科技的影响。
(2)了解因特网所提供的服务功能,掌握因特网的一些基本常识。
(3)培养学生应用网络、维护网上文明、遵守网络道德法规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方法。
教师演示上网,同时与实际相结合,诱导学生的自己思考。
三、教学环境。
机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因特网的基础知识,对因特网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因特网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有哪些实际的用处呢?请大家思考。(学生回答)。
(a)获取信息。
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各个网站上都凝聚着大量信息,有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本地新闻,有关于学习方面的资源,有文学、音乐,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有因特网的地方就可以浏览到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网上可以查阅到很多有用的资料,例如查找网址、电子邮件地址、搜寻各种详细资料等。通过因特网还可以得到免费软件或共享软件,很多ftp网站提供免费下载的软件。
(b)交流信息。
可以通过因特网收发电子信件,相互传送文件,交流思想。在因特网上有成千上万个学术讨论组或新闻组,可以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讨论组的成员可以参与专题讨论,发表意见等。
这里的电子邮件是因特网最常用的服务功能之一。那么大家能不能思考一下电子邮件与普通邮件相比,有哪些优点呢?(学生回答)。
电子邮件使用起来具有操作简单、投递迅速、收费低廉等优点。它的主要特点有:
(1)能在几秒钟或几分钟内将信件从一台计算机上发送到世界各地的若干个电子信箱,收件人可以随时读取信件。
(2)能发送比常规信件的内容更为丰富的信息。
(3)能够通过电子邮件订阅各种电子新闻杂志等。
因特网上有许多的文字、图片、声音,用户可以按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信息存到自己的计算机中,这就是文件传输。文件和数据的传输是通过文件传输协议来实现的。
随着网络运行速度的提高,网上信息交流的形式也迅速发展,如网络电话、网络电视、网络传真、网络会议、网络学校、网络游戏、网上证券交易等等。
(c)发布信息。
每个单位、团体和个人都可以在因特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发布信息。可以在网上介绍产品和求购商品,向世界各地招募人才,告知物品的需求,请求紧急救助等等。比如说我们常说的电子商务,就是指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商务活动,包括经营管理、电子数据交换、电子资金转账等活动。现在的公司很多都有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上发布一些商业信息,便于客户了解公司的产品。另外,如果我们遇上了某方面的困难时,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寻求支援。比如我们书上介绍的:1995年,有一位女大学生得了一种“怪病”,昏迷不醒,由于无法诊断病因,虽经治疗,但病情未见好转。她的同学通过因特网向世界各地的名医求助,在很短的几天内就收到了大量的的信息,最后终于被确诊为铊中毒。这就是因特网在医学上的作用。另外,如果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因特网向一些专家学者请教,由专家学者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因特网的应用将会涉及越来越多的领域。
我们上网应该要遵守网络文明公约(见书p111信息卡)。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0xx年11月22日)。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介绍了因特网的应用,了解了因特网一些的基本常识。下面将请同学自己上网去进行网上冲浪,到网上去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在网上与别人交流思想。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九
一、激情入境。
1、春的轻盈,夏的灿烂,秋的浪漫,冬的凝重,伴随我们走过一年又一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夏秋冬,领略四季美景。
二、赏四季。
1、欣赏画面。
(1)请同学们跟随美妙的音乐,欣赏和感受四季迷人的景色。(四季的风景图片)。
(2)生谈感受。看到画面后,你有哪些感受,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2、师小结过渡。是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风景。那么你喜欢四季中的那个季节呢?请喜欢同一季节的同学为一小队。请各小队选一名队长。
三、说四季。
1、下面就让我们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古诗名句,来赞美自己喜欢的季节。本次活动主要以比赛形式为主。下面我们来明确一下活动要求。(见课件)。
2、各小队此时一定信心百倍,愿你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一展你们小队靓丽的.风采。
(1)第一个环节,请同学们走进词语百花园。(课件:描写四季的成语填空。)谁来填一填,以抢答形式完成此题,答对一个得二分。
(2)下一个环节以开火车的形式,说出描写与本队季节有关的词语。听好比赛规则:每个队员说的词语不能重复,时间只限半分钟,最佳小队加5分,其余小队酌情加分。
3、同学们积累的词语可真不少。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描写四季风光的诗句,接下来让我们漫步诗苑,饱览四季美丽的风光。这个环节主要以抢答形式为主,请听好比赛规则:(1)以举手的先后来决定你的比赛资格。(2)要有感情的读背诗句,填对一个加1分。(出示课件:1、填出带有动物的诗句。2、填出描写植物的诗句。3、给出诗的上半句或下半句,请你填出另半句。)(3)、再次出示刚才欣赏的风景图片,联想有关古诗并背诵,背一首加5分。
4、现代文人墨客又是如何描绘四季景色的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佳句竞技场。(出示课件:比赛规则)。
规则:1、要有感情,而且通畅。2、最佳队加2分,其他队加1分。
第一项:在2分钟内各队开火车背诵佳句。
第二项:请你用“果实累累、桃花、荷花、雪花”说一句话或几句话。最佳队加2分,其余队加1分。
四、写四季。
春天姹紫嫣红,夏天满目苍翠,秋天红叶似火,冬天白雪皑皑。每个季节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美景,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请你也当一回小作家,用你手中的笔来赞美自己所喜欢的季节。
1、生动笔写。
2、各队推选一名代表读自己的作品。最佳队加2分,其余队加1分。
(1)加开头结尾。(2)加过渡句。
请同学们试着加一加。
五、评出冠、亚军,优秀奖,鼓励奖。
六、总结。
四季的景色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同学们的比赛更是精彩纷呈。希望同学们要再接再厉,多阅读,多积累,多练笔,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更上一层楼。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十
学生汇报.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陆游的信息。
二、走近年轻时的陆游。
1.(出示历史背景资料):公元1126年(陆游出生的第2年),北方的金兵入侵中原,攻破北宋的京都汴梁,北宋灭亡。
2.幼小的陆游跟着父亲和很多百姓一起南下,一路颠沛流离,返回到浙江绍兴老家。祖国山河的支离破碎,黎民百姓的深重苦难,再加上父辈的爱国情感熏陶,使陆游从小就立下忧国忧民的志向,年轻的时候,他就在诗中这样表达:
3.出示诗句,领读感悟。
“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
三、品读诗篇,感知陆游。
过渡:40多岁时,他来到四川,在军中做了一名军官。一心力主抗金的陆游遭到了朝廷投降派的打击,即使这样,陆游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志向也没有动摇。65岁时,陆游再次被罢官,回到绍兴老家,平静的农村生活并没有让这位爱国老人的心平静下来,在剩下的20多年里,陆游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
1.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指名读、齐读。
(2)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河是什么河?岳又是什么岳?
奔腾不息的黄河,高耸入云的华山,多么壮丽。试着读出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
(3)指导朗读三、四句。
这大好河山,如今却落入金人之手。中原的百姓他们过得如何呢?读出悲惨的遭遇。
创作这首诗时,诗人已经六十八岁了,眼看同胞受苦受难却无能为力,他是多么无奈啊。读出作者的无奈。
(4)国土沦陷,百姓辈受奴役之时,南宋的统治者又在做什么呢?陆游在他的另一首诗《关山月》中这样写道: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出示诗句,指导读)。
(5)南宋统治者正醉生梦死于西湖之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请再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读出你的愤怒。
2.《诉衷情》。
祖国沦陷60多年了,陆游也曾发誓:“少年志欲扫胡尘”——《书叹》无奈朝廷的昏庸,奸佞小人的横行.让陆游的愿望一次次破灭。他的满腔热血只能化作一行行灵动的文字在梦中流淌。
出示《诉衷情》。
(1)齐读。
(2)陆游的梦是什么?这个梦实现了吗?
(3)陆游为什么流泪?你觉得他是为谁流泪呢?
(4)年近七十,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吟诵这首词.用心体会陆游那种“鬓先秋”之酸楚,“泪空流”之无奈!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时间的流逝,会不会消磨诗人内心的报国之志呢?出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抽生读。
(2)病入膏肓的陆游,心里依然想的是什么?
(3)沙场杀敌的愿望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只能在无尽的夜里,伴着风声雨声,让铁马冰河在梦中一次次出现。再读诗句。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什么?让我们再次读出陆游的豪情壮志!
4.《示儿》。
(1)抽生读。
(2)哪个字写出了他临终的心情?他悲的是什么?
(3)他有什么遗嘱?
(4)这种深沉的'、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怎能不让我们动容,请大家动情的朗读。
四、总结。
同学们,无论是“遗民泪尽胡尘里”的悲壮,还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情,无论是“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无奈,还是“王师北定中原日”的信心,这一切,都是因为陆游,他发自内心的,深深的爱国情怀。(板书)。
陆游报效国家,誓死恢复中原的一片孤忠,在生前虽然遭到统治者的冷遇,但是,在身后却赢得了千千万万人的理解和尊敬,千秋万代,传诵不已。课后,让我们去诵读陆游的其他诗作,走进他的内心,去感受他的心路历程。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自然界随手中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近自然,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的材料的特性。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沙雕。它是一种以沙和海水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通过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种造型。不用任何化学粘合剂。作品完成后经过外表喷洒特定胶水加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几个月。沙雕是一门边缘艺术,融合雕塑、绘画、建筑、体育、户外娱乐等各大元素。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做。
2、冰雕是一种用天然的冰加工而成的艺术品。它是1740年俄国人首创的。
三、欣赏评述。
1、说一说这些作品是用什么做成的?你发现了什么材料,组成什么图案?
2、你还可以组成什么图案?
3、说说你最喜欢哪件作品?
4、用冰块怎样制作各种造型?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大家一起来交流。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十二
课前准备:通过报纸和网络搜集有关老虎伤人及机动车乱停放的新闻图片及文字材料。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懂得法律的含义、作用,本质,树立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规则的种类、法律的特征。
教学难点:法律的作用。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讲透练实;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图片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思考,自己联系实际,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学们展示课前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私家车占道停车等图片谈谈我们生活的规则有哪些?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其中的`一个规范,那就是法律---感受法律的尊严。
二、中考说明(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学有依据,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展示20xx年中考考试说明对这一块的要求。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5.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三、回归教材,夯实基础(设计意图:先学后教,学生自学,教师引导,自己总结的东西理解更深刻)。
(一)教师依据考试说明引导学生共同梳理第七课对应的知识点。
1、为什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3、法律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4、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5、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二)、学生记忆背诵以上内容。
1——50号全背。
51号以后背1、3、4题。
(三)、教师抽查提问。
规则有哪些、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等。
四、学习方法点拨(设计意图:贯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提高学生学会用法律知识与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法律的特征及法律的作用是中考高频考点,要能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说明。
五、中考预测(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思维,自己自主学习,自己总结,并思考中考对这一块知识的考试重点)。
创新题试做:(课件展示该题)老虎伤人事件。
1、说明公民缺乏哪些意识?
2、给我们公民的启示?
七、分层作业(设计意图:自主学习是有层次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自学得有获得感,愉悦感、成就感)。
火线100天:26-27页,13-17题。1-60号,全做,61号以后,只做13,14题。
结语:(设计意图:号召同学们,学以致用)。
让我们深入领会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等内容,切实增强法律意识和自觉守法观念,做一个合格公民。
板书(设计意图:提示思路,概括要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得相关学习成果)。
知识专题:感受法律的尊严。
一、规则。
二、法律的特征。
三、法律的本质。
四、法律的作用。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十三
通过报纸和网络搜集有关老虎伤人及机动车乱停放的新闻图片及文字材料。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懂得法律的含义、作用,本质,树立法律意识。
规则的种类、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作用。
先学后教,讲透练实;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图片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思考,自己联系实际,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学们展示课前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私家车占道停车等图片谈谈我们生活的规则有哪些?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其中的一个规范,那就是法律———感受法律的尊严。
二、中考说明(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学有依据,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展示20xx年中考考试说明对这一块的要求。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5、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三、回归教材,夯实基础(设计意图:先学后教,学生自学,教师引导,自己总结的东西理解更深刻。)。
(一)教师依据考试说明引导学生共同梳理第七课对应的知识点。
1、为什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3、法律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4、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5、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二)、学生记忆背诵以上内容。
1——50号全背。
51号以后背1、3、4题。
(三)、教师抽查提问。
规则有哪些、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等。
四、学习方法点拨(设计意图:贯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提高学生学会用法律知识与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法律的特征及法律的作用是中考高频考点,要能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说明。
该专题内容,知识点比较专业。复习时,一方面要学会将此部分内容与其他法律的有关内容练习起来,另一方面注意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与具体案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五、中考预测(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思维,自己自主学习,自己总结,并思考中考对这一块知识的考试重点。)。
创新题试做:(课件展示该题)老虎伤人事件。
1、说明公民缺乏哪些意识?
2、给我们公民的启示?
七、分层作业(设计意图:自主学习是有层次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自学得有获得感,愉悦感、成就感。)。
火线100天:26-27页,13-17题。1-60号,全做,61号以后,只做13,14题。
结语:(设计意图:号召同学们,学以致用。)。
让我们深入领会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等内容,切实增强法律意识和自觉守法观念,做一个合格公民。
板书(设计意图:提示思路,概括要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得相关学习成果。)。
知识专题:感受法律的尊严。
一、规则。
二、法律的特征。
三、法律的本质。
四、法律的作用。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想像体会孔繁森的高贵品质,从小树立关心别人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放一段赞颂孔繁森的歌曲)同学们,这段歌曲是赞颂谁的?(孔繁森)。
2、板书课题16、孔繁森(齐读、正音)。
3、你们想了解孔繁森吗?(播放课件)。
二、初读课文。
1、(课件)反复读课文,说一说孔繁森是个什么样的人?
2、(小组讨论)给自然段标上序号,说一说每段的意思。
三、细读感悟。
1、分析体会:(课件)全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读第二自然段,一起来认识孔繁森。(学生读书)。
(2)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交流)哪一句最能表现出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干部?(出示课件、板书:扶养孤儿)。
“像亲生儿女一样”说明了什么?(交流)。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孔繁森是怎样对待这三个孩子的?我们来猜猜。(学生交流)。
(2)师:孔繁森每次下乡见到生活贫困的藏胞,就要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他们,往往只过了半个月,他的工资就没了,有时连伙食费都交不起。自从他收养了三个孤儿,他生活就更艰苦了。于是他想到了献血。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是写孔繁森献血的事?请大家先读一读。
(3)读完了这一段,哪个词让你感动了?(交流)。
(课件出示句子)。
孔繁森为什么要请求献血?(板书:献血助学)。
医生为什么没有同意?听到医生不同意,孔繁森更着急了,他会怎么对医生说?(同桌交流)。
孔繁森这样坚持着,诚恳地表达自己要献血的愿望,这就是课文里的哪个词语?(恳求)。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孔繁森不顾自己的身体坚持要求献血,1993年,孔繁森共献血三次,得到了900元的营养费,他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营养费供给几个藏族孤儿上学读书,当藏族同胞知道这件事后,他们只能用歌声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激,深情地唱道:(板书:深情歌颂)。
(2)(课件出示歌词)请同学们大声朗读。
(3)太阳和月亮有同一个母亲,他们好像是——(兄弟)。
太阳和月亮如同兄弟,藏族和汉族也有同一个母亲,他们也像——兄弟。
(4)师:有了孔繁森这样的援藏干部,才有汉藏一家亲的情谊,是孔繁森架起了汉族和藏族人民的友谊桥梁。孔繁森是汉族人民的儿子,也是藏族人民的儿子。藏族人民深切地怀念、深情地唱,我们也一起深情地朗读。
四、小结。
现在,你认识孔繁森了吗?
他真是——一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板书:优秀干部)。
五、根据老师出示的提纲,在小组里复述课文。
六、布置作业。
回去后把孔繁森的事迹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
16、孔繁森。
抚养孤儿。
献血助学 优秀干部。
深情歌颂。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十五
学生汇报.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陆游的信息。
1.(出示历史背景资料):公元1126年(陆游出生的第2年),北方的金兵入侵中原,攻破北宋的京都汴梁,北宋灭亡。
2.幼小的陆游跟着父亲和很多百姓一起南下,一路颠沛流离,返回到浙江绍兴老家。祖国山河的支离破碎,黎民百姓的深重苦难,再加上父辈的爱国情感熏陶,使陆游从小就立下忧国忧民的志向,年轻的时候,他就在诗中这样表达:
3.出示诗句,领读感悟。
“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
过渡:40多岁时,他来到四川,在军中做了一名军官。一心力主抗金的陆游遭到了朝廷投降派的打击,即使这样,陆游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志向也没有动摇。65岁时,陆游再次被罢官,回到绍兴老家,平静的农村生活并没有让这位爱国老人的心平静下来,在剩下的20多年里,陆游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
1.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指名读、齐读。
(2)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河是什么河?岳又是什么岳?
奔腾不息的黄河,高耸入云的华山,多么壮丽。试着读出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
(3)指导朗读三、四句。
这大好河山,如今却落入金人之手。中原的百姓他们过得如何呢?读出悲惨的遭遇。
创作这首诗时,诗人已经六十八岁了,眼看同胞受苦受难却无能为力,他是多么无奈啊。读出作者的无奈。
(4)国土沦陷,百姓辈受奴役之时,南宋的统治者又在做什么呢?陆游在他的另一首诗《关山月》中这样写道: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出示诗句,指导读)。
(5)南宋统治者正醉生梦死于西湖之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请再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读出你的愤怒。
2.《诉衷情》。
祖国沦陷60多年了,陆游也曾发誓:“少年志欲扫胡尘”——《书叹》无奈朝廷的昏庸,奸佞小人的横行.让陆游的愿望一次次破灭。他的满腔热血只能化作一行行灵动的.文字在梦中流淌。
出示《诉衷情》。
(1)齐读。
(2)陆游的梦是什么?这个梦实现了吗?
(3)陆游为什么流泪?你觉得他是为谁流泪呢?
(4)年近七十,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吟诵这首词.用心体会陆游那种“鬓先秋”之酸楚,“泪空流”之无奈!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时间的流逝,会不会消磨诗人内心的报国之志呢?出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抽生读。
(2)病入膏肓的陆游,心里依然想的是什么?
(3)沙场杀敌的愿望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只能在无尽的夜里,伴着风声雨声,让铁马冰河在梦中一次次出现。再读诗句。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什么?让我们再次读出陆游的豪情壮志!
4.《示儿》。
(1)抽生读。
(2)哪个字写出了他临终的心情?他悲的是什么?
(3)他有什么遗嘱?
(4)这种深沉的、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怎能不让我们动容,请大家动情的朗读。
同学们,无论是“遗民泪尽胡尘里”的悲壮,还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情,无论是“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无奈,还是“王师北定中原日”的信心,这一切,都是因为陆游,他发自内心的,深深的爱国情怀。(板书)。
陆游报效国家,誓死恢复中原的一片孤忠,在生前虽然遭到统治者的冷遇,但是,在身后却赢得了千千万万人的理解和尊敬,千秋万代,传诵不已。课后,让我们去诵读陆游的其他诗作,走进他的内心,去感受他的心路历程。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十六
这篇课文以人物名字“孔繁森”作为标题,记叙了孔繁森收养三个藏族孤儿,并以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几位孤儿上学读书的动人事迹,赞颂了孔繁森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在教学中对本文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今天我们来做个填空练习,请小朋友先读书然后填空。
小黑板出示:
1、孔繁森把( )孤儿接到( )的身边,像对待( )一样抚养他们。
2、孔繁森( )来到医院( )献血。起初医生没有同意。经孔繁森( ),医生( )勉强同意。
3、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 )这几个孤儿( )。
(生各自轻声读课文,师指名填空)。
师:现在我们来把黑板上的内容一起朗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孔繁森是一位怎样的干部?请找出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生:(读)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师:是的。孔繁森确实是一位优秀的干部,他能关心人民、无私奉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板书:关心人民 无私奉献)。
这样教学我认为对低年级学生如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很有帮助,与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非常符合。采取按课文内容填空的方法,学生不必去讨论“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只在不经意间回忆了课文内容,抓住了文章梗概,了解文章的中心也就水到渠成了。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那么我想对本堂课学习要点的掌握肯定也是非常棒了。
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是:本文转载自。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十七
引导语:“春之色,夏之雨,秋之韵,冬之静。”不知是哪位浪漫的诗人将四季概括的如此之妙。其实,在每一个人的眼中四季的味道是不同的。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推荐给大家的走近四季作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走进春夏秋冬,领略四季美景。
1、欣赏画面。
(1)、请同学们跟随美妙的音乐,欣赏和感受四季迷人的景色。(四季的风景图片)
(2)生谈感受。看到画面后,你有哪些感受,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欢四季中的那个季节呢?请喜欢同一季节的同学为一小队。请各小队选一名队长。
主要以比赛形式为主。下面我们来明确一下活动要求。(见课件)。
2、各小队此时一定信心百倍,愿你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一展你们小队靓丽的风采。
答形式完成此题,答对一个得二分。
词语不能重复,时间只限半分钟,最佳小队加5分,其余小队酌情加分。
3、同学们积累的词语可真不少。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描写四季风光的诗句,接下来让我们漫步诗苑,饱览四季美丽的风光。这个环节主要以抢答形式为主,请听好比赛规则:(1)以举手的先后来决定你的比赛资格。(2)要有感情的读背诗句,填对一个加1分。(出示课件:1、填出带有动物的诗句。
赏的风景图片,联想有关古诗并背诵,背一首加5分。
4、现代文人墨客又是如何描绘四季景色的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佳句竞技场。(出示课件:比赛规则)
规则:1、要有感情,而且通畅。2、最佳队加2分,其他队加1分。
第一项:在2分钟内各队开火车背诵佳句。
第二项:请你用“果实累累、桃花、荷花、雪花”说一句话或几句话。最佳队加2分,其余队加1分。
春天姹紫嫣红,夏天满目苍翠,秋天红叶似火,冬天白雪皑皑。每个季节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美景,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请你也当一回小作家,用你手中的笔来赞美自己所喜欢的季节。
1、生动笔写。
2、各队推选一名代表读自己的作品。最佳队加2分,其余队加1分。
(1)加开头结尾。(2)加过渡句。
请同学们试着加一加。
四季的景色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同学们的比赛更是精彩纷呈。希望同学们要再接再厉,多阅读,多积累,多练笔,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更上一层楼。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十八
我知道,到了我这个年龄的孩子,有时候会与父母发生分歧,而因此发生吵架、不和。我也有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我想走进父母亲,和他们说一说心里话。
爸爸,我想与您说一说心里话,我知道您每次说我都是有原因的,比如我没考好或者没有达到您的要求,您都会说我。这个我都懂,您都是为我好,但是每次您说出伤人的话,我都是忍着,可能您不知道,这样比打我还让我难受。每次我都不爽,但又对自己说,这是我的老爸,不能顶嘴。这时,我也总会想起小时候做的傻事。小学放暑假的一天,我被您骂了一顿,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中午睡觉时,不盖被子,对着空调,下午,果然不出我所料,开始发烧,我当时非常难受,爸爸见状,抱起我来就冲向医院。我打完针就睡着了,当我醒来时,已经是晚上10点了,爸爸坐在我身边,我问道:“爸,你不上班吗?”,他说:“为了你,我什么都不干。”这时我明白了,父亲是爱我的。
妈妈,我也想与您说一说。母亲,您要知道,我其实很多的事情都是您解决的,我的饭钱是您每月给的、我的鞋子、衣服都是您给买的。
但是您知道吗?您和我的关系,好像变得渐渐疏远了,好像有一层膜将我们分开。每次回家,您对我就是说:“做作业去”,而后就直接去干自己的事,我知道有可能是我成绩没有达到您的要求,您不高兴,这是我没有做好,而且我们经常发生吵架,您有时候还会告诉爸爸,这一些我想我会改正过来,但是您要知道,我很爱您。
在此,我想对父母说,再回到以前一样,让我们走近在一起吧!
我想呼吁一句:“爸爸妈妈,我爱您们”。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爱父母,是父母的小棉袄,父母是孩子们的指明灯,所以不要再让一点儿小事,就疏远了我们的感情。
都说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孩子的,所以小孩们被骂了,也要忍着,因为父母是为你着急,为你好才这样,生气不如争气。
我们和父母是一条绳,不能分离,如果我们生气,也要想想父母的想法,让我们走近他们,好好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走近艺术家教学设计篇十九
通过报纸和网络搜集有关老虎伤人及机动车乱停放的新闻图片及文字材料。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懂得法律的含义、作用,本质,树立法律意识。
规则的种类、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作用。
先学后教,讲透练实;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图片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思考,自己联系实际,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学们展示课前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私家车占道停车等图片谈谈我们生活的规则有哪些?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其中的一个规范,那就是法律———感受法律的尊严。
二、中考说明(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学有依据,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展示20xx年中考考试说明对这一块的要求。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5、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三、回归教材,夯实基础(设计意图:先学后教,学生自学,教师引导,自己总结的东西理解更深刻。)。
(一)教师依据考试说明引导学生共同梳理第七课对应的知识点。
1、为什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3、法律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4、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5、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二)、学生记忆背诵以上内容。
1——50号全背。
51号以后背1、3、4题。
(三)、教师抽查提问。
规则有哪些、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等。
四、学习方法点拨(设计意图:贯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提高学生学会用法律知识与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法律的特征及法律的作用是中考高频考点,要能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说明。
该专题内容,知识点比较专业。复习时,一方面要学会将此部分内容与其他法律的有关内容练习起来,另一方面注意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与具体案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五、中考预测(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思维,自己自主学习,自己总结,并思考中考对这一块知识的考试重点。)。
创新题试做:(课件展示该题)老虎伤人事件。
1、说明公民缺乏哪些意识?
2、给我们公民的启示?
七、分层作业(设计意图:自主学习是有层次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自学得有获得感,愉悦感、成就感。)。
火线100天:26-27页,13-17题。1-60号,全做,61号以后,只做13,14题。
结语:(设计意图:号召同学们,学以致用。)。
让我们深入领会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等内容,切实增强法律意识和自觉守法观念,做一个合格公民。
板书(设计意图:提示思路,概括要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得相关学习成果。)。
知识专题:感受法律的尊严。
一、规则。
二、法律的特征。
三、法律的本质。
四、法律的作用。
及反思......
及反思【教材分析】本框内容主要讲了我们身边种种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中突显法律在生活中的规范、保护作用。本单元为起始课是后面所学法律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