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汇总19篇)
总结是我们回头观察前行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方向。总结要紧扣主题,在有限的篇幅内全面概括所要总结的内容。通过阅读他人的总结范文,我们可以获得更多写作的灵感。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一
11、新型玻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
2、提醒同学哪些字最容易写错。
三、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玻璃?
四、学习夹丝网防盗玻璃。
1、默读第一自然段:
用横线画出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特点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的句子。
2、汇报。
(指导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说话)。
3、自述夹丝网防盗玻璃,要求说清特点和作用。
4、总结学习本段的方法。
四、按照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的3至5自然段。
1、小组学习。
2、汇报交流。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二
在这样一本书里,收集了众多优秀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让我学习了大获收益。
有个课例是《美丽的春姐姐》,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这样的:学生通过读童谣、听歌曲、欣赏大自然美丽景色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尽情享受春天带来的喜悦;学生通过对歌曲的学习、理解,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春地意境;学生尝试运用舞蹈、戏剧、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表现春天的美丽,提高其艺术表现能力。我猜想这节课应当是一节唱歌教学课吧,抱着学习的态度继续看下去。
组织教学的形式很新颖,采用配图律动的方式让学生进入课堂。然后,学生开始听赏歌曲,教师设置了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与讨论。学生的思路一直跟随老师的设计路线,老师又设置情景,用故事导入本课内容。像这样的导入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也曾经使用过,能让学生仔细的聆听与思考。当然,这堂小学一年级的音乐课,学生们讨论的非常热烈,而且,孩子们表演性很强。接下来的看一看,演一演环节,学生分角色装扮成自己喜欢的各种样子。学唱歌曲时,学生能模仿教师静静地、有感情地欣赏歌曲,然后,逐句熟悉、朗读歌词。老师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逐句范唱,学生进行歌唱与手势的模仿。
我觉得,这节课最大的成功就在于老师很会引导学生去模仿学习,本来,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能力强,发挥了小学低段学生的优势。在欣赏与制作环节,学生欣赏了动画作品以后,利用手边的材料制作小花、小草,装扮美丽的春姐姐。这样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接下来的童谣创编与表演环节你,教师巧妙地将节奏创编融入儿歌诵读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艺术创造能力。歌表演《小雨沙沙》,教师结合文学、歌表演等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其对春天的关爱。戏剧角色表演:保护美丽的春姐姐,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环节,结合戏剧表演的艺术形式,通过师生分角色的表演,深化人文主题。在艺术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激发其保护春天、保护生活环境的愿望。在歌表演《春姑娘》音乐声中结束,大屏幕上出现干净、美丽的春姐姐图,孩子们拍手欢呼。再次响起《春姑娘》的音乐,师生共同演唱、表演,在优美的旋律、温馨的气氛中互道再见!
我认为本课活动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主要以故事、游戏、律动、剪纸等学生喜欢的形式来设计教学。将多种艺术形式自然地进行融合,而这些艺术形式又都巧妙地为主题“春姐姐”的服务,从而使主题更加突出、更加鲜明。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艺术活动中领略到多种艺术形式的美,同时又结予了学生在艺术领域中通感知识的综合与学习,做到了艺术形式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三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诗歌学习重点是要熟读成诵,在朗读和背诵中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学生进一步体会加上修饰部分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1.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投影仪、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古筝曲。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
1.小鹿、泉水以为别人带来了快乐,从而自己也感到快乐。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中是在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中度过的。(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他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板书:你在哪里齐读课题。
2.对“雷锋叔叔”的了解随机识记书写:“锋、叔”二字。
简介雷锋的生平。了解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题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识记:标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想想:结合“我知道”中的两条消息,想:雷锋叔叔,在哪里?(讨论)
讨论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师生流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1.配乐诵读。
2.学生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小老师领读生字。
(2)小组开火车读。
(3)认读生字词语:
雷锋、叔叔、曾经、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寻觅、需要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涂出。
(5)扩词。
(6)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把生字记住的。
(7)同桌互相检查,读全对的给他画上一滴小露珠。
(8)指名分节读诗歌,正音。
三、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
滴:右半部,不要写成“商”。
洒:不要写成“酒”。
泥:字右下的“匕”先写撇。
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学生练比,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
4.展示交流:
范写“冒、迹、滴”。
“冒”字要注意结构。上面部分要写得扁以些,现面的是个“目”,要瘦一些。 “迹”字要注意“亦”中的竖撇和竖钩不要些成两个竖。 “滴”字的右边注意不要写成“商”。
四、认读新词
(投影出示)冒着泥泞脚窝足迹年迈洒下汗滴寻觅终于献出爱心荆棘
五、重点识字
(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六、同桌互读,打五角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听写生字。
2:给“冒、迹、迷”扩词。
二、朗读感悟
1.读范读入境。(播放轻音乐、出示图片)
(1)听:脱离课本,看图、倾听。
(2)想:就听到的内容展开想象。
(3)思:沿着“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我们听到了什么。
2.悟
(1)练读(四人为一组)
(2)汇报(小组比赛汇报朗读)重点指导品读下列句子:第一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急”。第二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缓”(体现情感的起伏)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后面的诗句提高音调。(全文的感情基调:深情地)
(3)配乐朗诵。(全班,再一次感悟)
(4)感悟明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在哪里。”表层含义: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四
1、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课堂上,老师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每个父母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知道父母生日的孩子没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向父母祝贺生日。在强烈的对比之下,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懂得关心父母,并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2、根据课改的要求,本单元的训练意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并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摘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他人。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沉默的可贵。
二、教法、学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做到听、说、读、写想结合的特点,根据以上教学思想,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究活动中去;同时渗透学生自学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三、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为:检查——质疑导入——初读感知——研读探究——拓展延伸。
(一)检查预习。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二)质疑导入。
以题目为切入点提问:读了课题你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然会想知道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在沉默?等一系列问题。
(三)初读感知。
学生带着质疑读课文,更具针对性,在些基础上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我相机总结出课文的主要框架:热闹——沉默——热闹。
(四)研读探究。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出示课文的第一幅图,引导学生思考:孩子们为什么这么热闹?哪些地地方引起了你的共鸣?(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把读文和思考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爱。板书感受爱)。
接着出示课文的第二幅图提问:是什么让兴奋的孩子们霎时沉默了呢?孩子们沉默中想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入怀入境,深入思考)。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精读的基础上我出示句子:我想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问: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又出示: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码的神色之中?问:为什么学生犯了错还说他们可爱呢?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孩子们在沉默中有了反思自己的表现,知道要回报父母的爱。(板书回报爱)原来这极为珍贵的东西就是回报父母,这也正是沉默的可贵之处。(这些总是的设置紧扣主题,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采用男女生赛读的方法加深体会。
(五)拓展延伸。
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开放化,生活化,为了将课堂融入生活我设计了“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歌曲《感恩的心》中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渲泄,主题得以升华,同时也体现了语文课读写结合的宗旨。
(六)作业设计。
本课的作业是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和学生学习的高度自主性。
四、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我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中间的红色爱心,一看就知道是爱的教育,便于学生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
以上是我在设计《可贵的沉默》一课中的几点想法,希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五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中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一个激动和豪迈的声音响彻全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是革命先辈的呐喊,也是新中国前进的号角。多少人浴血奋战,多少人赴汤蹈火,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为伟大的祖国妈妈庆祝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长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国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
二、初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4.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组展示自已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2.马上要到国庆节了,我们一起来《欢庆》。
二、再读入情
1.让学生看图找句,练习朗读。老师借图指导。
2.指名读,学生评,互相读、互相评,直到背诵。
3.看图自由轻声地背诵,指名背诵。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
2.介绍经验识字:
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 编儿歌
四、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
本诗的朗读教学重在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朗读,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有朗读的兴趣,产生朗读的激情呢?在教学时,除了让孩子们看生动的影音资料外,老师进行示范朗读外,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诗朗诵。进行分工合作,排演朗诵的方式吸引学生。 首先,我让学生进行练习,先达到熟练,流利在此基础上,才请了四位朗读较好的学生上台,分给他们一人一句朗读的任务,然后最后四句则是齐读。在各自明白了自己的朗读任务之后,我组织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本诗的朗诵。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朗读的快乐。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学会用统计表或方块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看,这是谁?(出示:小白兔)仔细听,小白兔在说什么呢?
(电脑播放小白兔说的话:小朋友,今天,我要去参加森林里的动物运动会,我想带大家一起去,你们想去吗?)。
生: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多媒体演示“动物运动会”热闹的场景)。
师述:瞧,森林里的动物运动会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着,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
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按运动项目统计。
(1)提出问题。
(电脑播放录音:我请你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请你给参加跳高的每只动物发一件红色的运动服,给参加长跑的每只动物发一件绿色的运动服。)。
该分别发几件呢?小朋友,我们该怎么做呢?在小组里悄悄地说说看。
(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统计出参加跳高和参加长跑的各有几名运动员就知道了。)。
(2)收集数据。
谈话:对,也就是按运动的项目进行统计。
(3)整理数据。
出示第一个统计表,学生分小组统计,统计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教师注意巡视。
项目合计跳高长跑。
只数。
(4)交流汇报。
展示各小组的统计表,组内推荐组员汇报。
(5)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13只小动物参加了运动会,其中跳高的有5只,长跑的有8只,跳高的.比长跑的少3只。)。
这张统计表是按什么来统计动物的只数的?
(6)解决问题。
提问:小白兔的第一件事情能解决了吗?你能看着统计表回答吗?
(电脑演示:给跳高的动物发5件红色的运动服,给参加长跑的动物发8件绿色的运动服。)。
2.按动物种类统计。
(1)提出问题。
谈话:小白兔的第二件事是什么呢?
(录音:比赛这么激烈,运动员们都非常辛苦,为了给它们增加营养,补充能量,请你为每位运动员定一份可口的午餐)。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回答。)。
(2)收集数据。
谈话:对,也就是按动物的种类进行统计。
(3)整理数据。
出示第二个统计表,学生分小组统计,教师继续巡视。动物种类合计狗兔猴只数。
(4)交流汇报。
展示各小组的统计表,组内推荐组员汇报。
(5)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张统计表是按照动物的种类进行统计的,一共有13只小动物参加了运动会,其中小狗有5只,小兔有2只,小猴有6只,小猴比小兔多4只??)。
(6)解决问题。
提问:小白兔的第二个问题能解决了吗?你能看着统计表回答吗?
3.归纳小结。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七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运用”学习领域,通过对设计精美的报刊、杂志、画册、挂历、招贴、网页、唱片封套的鉴赏,了解版个领域中的运用,以及版式设计所包含的视觉要素、构成要素;采用设计制作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感恩节剪报、自我宣传手册等方法,探索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规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动力,培养学生的平面设计意识与能力,初步形成设计方面的基本素养。
活动一:“欣赏与了解”通过欣赏优秀的报刊杂志等版式设计作品,认识版式设计中图片、文字、色彩等视觉元素,了解标题、栏目、文章、图片等各构成要素在版式设计中的编排处理方法。
活动二:“体验与实践”运用所学的'版式设计知识,分组自拟主题尝试用拼贴、手绘等方式,设计制作主题校园简报。
2.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基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考虑,本课教学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尽可能地使课堂具有开放性、互动性、主体性。本课主题是围绕报刊设计基本知识的学习,通过让学生看、听、想、赛、练等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对春天的认识和了解报刊设计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报刊的知识,使学生掌握报刊的设计及制作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从设计报刊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充分体会美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报刊设计制作的学习,培养其热爱校园文化生活的情感和同学之间良好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报刊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
教学难点:报刊版面设计创意。
教学方法:谈话法、比较分析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两张英语书写照片,让学生用四字词语来描述所看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两张图片的书写一张杂乱无序,一张井然有序,让学生初步拥有排列组合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改变排列方式之后的英文,经过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会变成怎样的画面呢?学生看图得出海报书籍杂志网页设计报纸,教师:在这个数字媒体时代,我们无论是看电视看电脑看手机甚至是看纸质书或者电子书,所有这些信息传递的方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经过排列组合之后的版式设计,导入新课。
二)、新授。
强化版式设计的概念——在一个版面空间里,遵循“美”的形式法则,将与主题相关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使其产生感官上的美感。引导学生思考校园里面有些版式设计应用?学生得出黑板报、宣传展板、壁报等等版式设计应用版式设计有哪些视觉要素?学生得出:文字图片色彩欣赏与讨论文化墙的优劣,展示文化墙,版面清楚、主题突出、用色大胆,背景与前景不够协调。
问:我们再来找一找,这个版面里除了文字、图片、色彩外还由哪些要素构成呢?板书设计的视觉元素——文字、图片、色彩(引导学生理解版式设计的基本法则——对称与均衡、变异与秩序、空白与疏密、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分割、节奏与韵律。出示例图,运用构成要素和版式设计基本法则来完善黑板报包括:文字类:报头、栏目、标题、文章、图片类:报头画、插图、花边、边框等。
在深入研究视觉元素和研究法则,报头画文字与图案相结合,标题编排格式。
演示绘制手抄的基本步骤方法:
1:大区域划分,
2,框出标题位置,
3,预留图片位置,
4,绘制草图上色。
三)、设计。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分组探讨,合作设计一份手抄报。
1、首先讨论确定壁报的主题,两种确定主题的方式:
(1)先讨论确定一个主题,再根据这个主题的需要筛选所搜集来的信息资料;
(2)先整理、分析信息资料,加以分类集中,从各类信息资料所反映的众多主题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有特色的主题确定下来。
2、根据壁报面积的大小、所选文章的篇幅、篇数及图的数量和大小,在纸上粗略画出壁报设计草图小样,以决定文章和图的增删、字体和图的大小。
3、设计、调整,完成作业。
四)、巡视辅导,单个讲解细节绘制效果。
五)、作业点评,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八
《学弈》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八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小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再加上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我把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生字,正确读写:弈秋教诲俱学弗若曰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3、情感目标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教法学法。
1、教法:范读领读、点拨教学。
2、学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四、教学流程。
1、警句引路、导入新课。
2、范读激趣、领读通文。
3、熟读成诵、疏通文意。
4、同桌互讲、全班交流。
5、合作探究、读书明理。
6、迁移训练、练读古文“授人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新标准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方法的积累。
在进行第一个教学环节时,我先出示以下警句:三人行,必有我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请学生读一读,并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些警句的特点:有些字与现代的读音、意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告诉学生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写成的,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她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而现代的教育家也在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我先范读课文两遍,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然后领读,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让学生自由练读,达到熟读成诵。让学生自读自悟,并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贯通全文。弄懂每一话的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难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借助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再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全班交流时提出与同学研讨。在全班交流时,我采用点拨教学法,适时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最后指名说全文大意,我相机指导学生疏通文意。学史可以明智,而明智的关键就是能从古文中明白一个道理,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因此,在教学第五个环节时,我先出示两个问题: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
(2)、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然后分小组讨论解决第一个问题,弄懂两个人学习效果的不同是因为学习态度不同,得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达到读书明理的目的。处理第二个问题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努力实践新课标“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的要求,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待学习、工作的重要性,学会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学习。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创新意识,我在讲完课文后将以前学过的“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文言成语故事,印发给学生,练读文言文。这些文言成语故事性强,内容浅显易懂,又为学生熟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板书说明。
我的板书简单明了,通过两种不同的学习态度,得出两个相反的学习结果,对比鲜明,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充分揭示了课文蕴涵的道理。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九
一、成功之处:
1、精选重难点,提高课堂时效性、
2、精心设计重难点,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不足之处:
“读”是学生与文本间实现心灵对话与沟通的最有力桥梁、我虽进行了读的训练,但读的不充分,不畅快、我认为在重点之处还应加大读的力度,反复地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十
《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诗歌,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低年级阅读教学是母语教育起步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她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因此我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力争让课堂充满情趣,让学生成为学习、发展的主人。
三、教法。
《课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衡量语文活动效果的重要标志。语文中的阅读教学要以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真钻研文本,诵读文本,触摸语言,达到“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在读中体悟语言之精妙,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中,“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唯其意”,从而知其味,得其趣,悟其神。并树立“生活即语文”的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我还主体地位于学生,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抓住父亲的话联系实际进行的重点品悟,少讲精读,读中感悟,课中明理,情感熏陶,感悟人生。
四、学法。
“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为了给学生的“点金术”授人以渔。我着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精读领悟,讨论理解及运用,读、思、议、说、悟的方法学习。这样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真正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本课时,要教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我认为一年级识字教学应该让学生先认字,然后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学会写字。因此,我将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重在引导学生熟读古诗,理解古诗诗意,认识11个生字,而将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时,我采取以下步骤:
首先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再借助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在学习生字这一环节中,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分组读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胶片给学生学习和记忆生字的方法。第三个环节是诵读古诗,理解诗意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六、教后反思。
认真反思本节课,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由于学生年龄小,课堂上不时地乱动、坐不住,而我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紧紧停留在表面,缺乏实效性和趣味性。
2.由于时间的限制,对个别学困生关注不够,他们参与还不够积极、主动。
3.课上对学生的即时性评价,仅停留在口头褒扬阶段,实效性不强:
4.时间把握欠妥当,前松后紧,使得后面的教学草草了事,自己也临时对预设的教案进行了调整,连板书设计也未能按计划完成。
5.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唱读的纠正: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今后打算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认真学习《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合理的三维目标,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并突破重、难点。
2.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具、学具的准备,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备好课为上好课奠定基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3.用新颖、灵活的教法来指导学生轻松、愉快的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变学会为会学、变不爱学为爱学、乐学。
4.教学中尽最大努力关注学困生,对他们多提问、多鼓励。要进行分层教学、分类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5.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真正做到师评、生评、生生互评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6.每上完一节课及时撰写教学后记和心得体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反思中不断完善,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有所提高。
7.多和带同头课的老师交流,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他们的丰富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8.业余时间多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专著,用新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地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形式和目前的工作。
总之,自己教龄短,缺乏经验,还请各位老师在评课时,给我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帮助我今后努力改进,更好、更快地成长。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十一
2.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3.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3.抽生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穷人(物质上的贫穷)。
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课件出示:
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___________;孩子们没有___________;吃的是___________,菜___________鱼。
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___________!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___________垂下来。
母亲的临死的时候,拿___________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___________包住他们的小脚。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四、抄写生字词。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十二
设计理念1、突出问题的应用意识。教师首先用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引人课题,然后根据数轴给出解答。在各环节的安排上都设计成一个个的问题,使学生能围绕问题展开思考、讨论,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并能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感受数学的连贯性,并体验数学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难点两负分数比较大小。
方法探索式教学法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一天数学王国中的-3和-5吵架了,-3说:我实际上比你大,你应该叫我哥哥,应该尊敬我。-5说:我的绝对值比你大,你叫我哥才对。
他们吵的不可开交,想找个人评理,你能帮他们评评么?
第1页画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下列数-3.5,3,-2,0,1.5,-(1)你能说出数轴上点的特点么?(2)用把上面的数连接起来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
复习数轴并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让学生温固而知新。
第2页。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十三
小学生通过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简单记叙文学习阅读,主要在故事中学习字词,但是初中生学习阅读,不仅要学习记叙文,还要学习说明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记叙文不再只是以学习字词为主,而是更强调文学性。说明文强调科学性,比如学习“天上的云”,小学生学习的是“天上的云朵奇形怪状,有的像大象,有的像棉花糖,有的像奔跑的小绵羊。”而初中生会学习天上的云是如何形成的,晴天的云和阴天的云有什么区别,如何通过判断云朵而判断天气等等这些科学原理。这些牛逼又实用的说明文,可以调动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学习议论文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逻辑性。比如,爸妈喜欢跟孩子说“做人要有骨气”,那我们就来“谈谈骨气”,学习“骨气”是什么?为什么做人要有骨气?怎么样做才是有骨气的人?如此“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地讲解课文,就是在学习议论文表达的逻辑性。
(4)作文。
小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只要能讲清楚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就可以,也就是只要清楚地“记流水账”就可以了,但是初中生的作文除了要讲清楚一件事,还要表达出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表达什么想法或者情感,也就是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同时,中学生的作文还要有精彩的描写,描写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环境等,而不是枯燥地记流水账。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十四
1、课的主题:学会跳绳的要领,体会起跳时机,动作协调、自然。通过竞赛激励法,调动学生学习、练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情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可的宗旨:好心情,好心态,运动快乐,健康第一。探究思维与发展。
指导思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健康、快乐、主动发展,注重情感激发,从心理发动入手促进身心同动,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自主的空间,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体育志向,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的热身部分,采用学生自己收集的各部位关节操进行教学,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诱导练习中将歌曲的节奏作为一种辅助教具和手段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跳绳的节奏感和稳定性,从而在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来完成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想花样跳绳,并亲自去尝试,教师及时总结请同学表演,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就集中了学生的智慧,有利于掌握更多的方法。把跳绳这一统一的锻炼身体项目,通过这样的学习,更提高它的技术性。使学生认为跳绳中有内容可学,更积极的去探索,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达到全面锻炼身体的目的。而教师只是引导,师生共同探讨,增进了师生情感,从而,更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游戏进一步培养学生间的合作协调能力。
(1)通过竞赛激励法,调动学生学习、练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情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跳绳的要领,并在活动中创新、研究出新的跳法。
(3)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友好合作爱憎分明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学会跳绳的要领,体会起跳时机,动作协调、自然。
教学难点:自主学练、探究、创新。
三、教学方法:
采用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形式的表现,基本采用小组学习法,根据学生学习需要的实际,自发组成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组织上课,学生站成v字形。
2、师生问好。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会编徒手操吗?下面我们一起编一套徒手操吧!以我们学过的各种跳绳动作为基础。编一套绳操。
生:学生分散,边创编边练习。
学生表演自编的绳操,一起练习几个有特点动作。
(设计意图:一反过去单调枯燥的慢跑。采用创编绳操,进入了角色。自由发挥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身心很快进入状态,达到热身的目的。)。
(二)、学习体验。
师:我们刚刚编了一套绳操,那么谁知道还有哪种新的跳法?我们一起编几种好不好?
生:好!(集体回答)。
师:在创编之前,老师提供几个信息。
1、几个人合作的跳法。2摇的高度和数量变化的跳法。3多绳多人跳法。
师:大家能不能编出来?
生:能!(集体回答)。
(a)、创编短绳的跳法。
重点:自主学练,创编学习。
难点:各种跳短绳的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比一比吧!看一看谁编的多、谁编的新颖。
生分散尝试学练。
师:刚才同学们练得很认真,下面同学们自荐给大家表演创编的跳法。教师强调动作要领、方法。教师及时给表演的同学评价,并且总结学生的跳法,供学生练习。学生再次练习。
(b)集体练习长跳绳。
重点:学生跑入时机,起跳时机。
难点:集体练习,合作学习。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短绳手跳法,那么长跳绳大家会吗?
生:会。(集体回答)。
师:下面大家举行一场比赛吧!“八字接力”
生:分成四个小组,自主尝试练习,然后比赛。
师:总结评价各组的表现,下面请各小组研究新的跳法创编新的动作。
(三)、知识延伸。
分组竞赛,看一看哪组长、短绳新跳法多,并且能介绍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调动学生的情绪,积极参与锻炼身体。)。
(四)、舒展身心。
师:刚才我们创编了那么多的练习方法下面我们庆祝一下,一起跳集体舞《小白船》,放音乐,师生共舞。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同时要求给教师的表现作一番评价。
下课,师生共同收拾体育器材。(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设计意图:音乐响起,师生共舞。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真正产生心灵之间的沟通,同时也让学生消除疲劳。通过学习自评、互评、师评等手段,让学生踊跃参与评价活动,在此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下课前让学生给教师的表现作一评价,体现师生之间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真挚情感。从学生的评价中获得他们的需求,知道努力的方向。)。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十五
1、教材分析:
原地侧向投掷,是学生在一、二年级持轻物投远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能够采用自然投掷的方法,并熟悉投掷的有关体育活动,而本学期学习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是学生初步接触,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为以后学习投掷技能打下技术基础。通过学习原地侧向投掷的动作,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投掷姿势和转体挥臂的动作要点。
学习原地侧向投掷垒球,不仅是要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和转体挥臂的动作要点,而且要投得远;教材中又特意安排了“投球过横绳”的活动,不但能巩固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方法,而且要求学生在投远时要向前上方投,并有一定的高度,以提高学生的投远的能力。
春种秋收游戏,主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速度和奔跑能力,同时又是巩固迎面接力跑的技术。春种秋收游戏又围绕垒球来展开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竞赛活动,重在急停、转身,难点是协调一致,快速奔跑,同时又培养了热爱劳动,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活泼好动,随意注意占优势,水平二的学生,处在长身体的时期,投掷方法还没有定型,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心理发育不成熟。所以为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以投掷、游戏来教学,使儿童在活动中掌握投掷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投掷的正确姿势,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学生的能力,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游戏,为儿童提供展示自我的条件和机会,让儿童体验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身心得到发展,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以此来增强学生热爱劳动,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3、教学目标:
学习侧面投掷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侧面投掷基本技术的学习。发展学生上肢、腰腹肌及肩带等部位的力量,提高投掷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团结友好的协作精神,及热爱劳动,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4、教学重点:
肩上屈肘,背后过肩。
5、教学难点:
出手角度。
6、教学准备:
7、教学过程:
(1)课的准备部分是让学生在课课练跳短绳的基础上,各自分散练习,玩纸飞机,然后引导学生自由玩空心毽(自抛自接、互抛互接等),让学生尽情的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参与练习,为下一步的原地侧向投掷做好准备。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玩空心毽的方法,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活动,这样围绕主教材做这些准备性练习,很快使学生进入运动状态。
(2)课的基本部分以教学原地侧向投掷为主,加入春种秋收游戏来丰富课的内容,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并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学生跟着教师做徒手模仿练习投掷轻物动作,体会投掷的姿势和转体挥臂动作,加强对正确的投掷姿势的理解。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原地侧向投掷动作,教学中又让典型性的学生做示范练习,集体评说,体会到正确投掷姿势的重要性和快速猛力挥臂掷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认识。当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时,进行投过横绳的活动,不仅巩固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方法,而且指导学生投远的方法――向前上方投。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时时要强调学生遵守纪律、注意安全、团结协作等思想教育。
一节课下来都是投掷活动,内容也比较单调乏味,于是在教学中穿插春种秋收奔跑游戏,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同时又培养了热爱劳动,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3)结束时,又回到原来的玩空心毽,以小组内互相传接球放松活动,并且组织学生进行颁奖,奖励表扬优胜组,调动学生的学习体育的兴趣。
8、教法与学法的一体化。
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本课通过多种形式的趣味活动,使学生觉得新颖、别致、内容丰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运动量和运动密度,便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玩中得到锻炼,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
在教学的每一方面和每一环节上均安排激发学生积极性的趣味竞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团结协作,学会投掷技术的动作要点,达到乐学、学会、会用的目标。
在教学技术动作时,教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讲解时,语言简明扼要,亲切询问式和启发式相结合;示范动作时展现出各个不同环节的演进过程,能让学生清晰的看到,并加以徒手模仿练习,再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野练。这样,充分体现了体育课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两者关系。
9、教学特色与创新。
(1)组织教学过程中,努力追求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风格。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展露玩的天性,同时教师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主导作用。如准备活动中,一改以前排队做操的形式,而采用散点式来进行玩球游戏,让学生在玩中体会体育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的热情。
(2)课的教学手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学习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后,又加强投球过绳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
(3)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变单纯的生理教学为生理、心理、社会多维教育观,改变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观,确立以发展全体学生身体基本活动和心理健康活动为主的教学观,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以练习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寓德育于活动,抓住时机适时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十六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7页。
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使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1(1)、师出示图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画面,你们看到了什。
第1页么?(左边有4个小朋友在捉蝴蝶,右边有两个小朋友在捉虫子)。
(2)、师:你还发现了什么?(大括号,问号)。
(4)、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我们就应该把这两部分的小朋友怎么样?(合起来)。
(5)师:谁愿意把你看到的和刚才那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指名几个学生说。同桌互说。全班齐说。
(6)师:谁能列一个算式?4+2=6(师板书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指名学生说说4、2、6分别表示什么?还可以怎么列?
2(1)、出示图2,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说说这幅图画了什么?
第2页(2)、你能想到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了3个,还剩几个?)。
(4)、这个数学问题,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把算式写在纸上,写得快的小朋友轻轻地告诉你的同桌,并说说你的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5)、反馈:7-3=47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去3,4表示什么意思?
三、巩固新知,拓展深化。1、p47做一做。
(2)用手势表示1:6-3=32:3+3=6为什么?
(3)看懂蝴蝶图,说图意,1:5+2=77-2=52+5=77-5=2。
2、小结:今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秋天的景色,也想到了很多数学问题,并且都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如果不知道,老师引导:我发现了这些数学问题有两类,有些是用加法计算的,有些是用减法计算,我们应该看清楚图画的意思来列算式。)。
四、拓展练习:五、全课总结:
第3页。
第4页。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十七
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到大自然中去捉蜗牛和能够饲养蜗牛。
能够观察、比较、描述蜗牛。
能通过画图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能提出关于蜗牛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收集、阅读资料来提高对蜗牛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
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
知道蜗牛是怎么运动的。
知道蜗牛的栖息地和生活习性。
知道一些有关蜗牛的品种、繁殖等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在探究蜗牛特征方面的兴趣。
培养对小动物的兴趣和爱心,关注周围其它生命的情感。
意识到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
通过小组活动,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第一阶段:捉蜗牛,观察蜗牛。
(一)、导入:
1、请大家猜个谜:说牛不是牛,背着房子走。(打一动物)。
2、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蜗牛(板书)。
【评析】用猜谜的方式导入课题既生动有趣,又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储备,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3、下面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捉蜗牛,你认为我们要做哪些准备?
(1)需要一些什么工具?(教师提供每组一只饲养盒)。
(2)估计什么地方能捉到?(校园的花坛、草坪等处)。
(3)捉蜗牛时,要注意什么?(安全、爱护绿化)。
4、分组、落实任务。
4人一组,自由组合,每组选出一位责任心强,喜欢小动物的同学担任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带领小组成员去捉蜗牛,至少4只。
5、捉蜗牛。
6、回来后汇报交流,你是在什么地方捉到的?捉到时它是怎样的?想想这是为什么?
【评析】在捉蜗牛前,让学生对活动的准备工作进行研讨和准备,为以后类似的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通过捉蜗牛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初步感知蜗牛的生活习性。
7、仔细观察蜗牛长的什么样?老师这里有放大镜和玻璃片,如果你们需要可以上来拿。如果蜗牛躲在壳里可以放到水里浸一会儿,再拿出来。
(1)蜗牛的背上有什么?它软硬如何?像什么?(螺旋)。
(2)蜗牛的头上有什么?触角有几对?这两对触角一样吗?
(3)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用手摸一摸。
(4)让蜗牛在玻璃片上爬行,观察它是用什么爬行的?(告诉学生,这叫腹足)。
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绘蜗牛的外形,编成儿歌或顺口溜。
蜗牛身体软绵绵,背上硬壳像螺旋,两对触角在头上,它的腹足扁又宽。
9、让学生在纸上用水彩笔画一只蜗牛。(画出主要外形特征,并适当加以修饰)。
【评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蜗牛进行描述,并用简笔画将蜗牛画出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能使学生掌握蜗牛的外形特点。
第二阶段:提出问题,讨论研究方法。
1、提问:我们饲养了一段时间的蜗牛,你有什么发现或问题?
2、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3、提问:在这些问题中,你想研究哪个问题?
4、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自由组成研究小组,选出研究组长。
5、要研究这些内容,应该做哪些准备?怎样去做?你们需要哪些帮助?
6、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评析】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根据学生相同的研究兴趣分组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步骤,充分发挥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开阔的天性,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开展研究。
各组按照研究计划进行研究,作好记录。教师适时了解各组的研究情况,并提供材料和必要的帮助。各组可以根据研究情况对计划作适当的调整,研究结束后各组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指定人员做好汇报准备(包括文字、图表、实验、照片、碟片或录象资料等)。
第四阶段:汇报。
各组按照自己的方式汇报研究结果,小论文、图片、实验、研究日记等都可以。其它小组可以对汇报小组提问或作出自己的评价。
第五阶段:总结和延伸活动。
1、从同学们的研究汇报中,你发现蜗牛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1)是潮湿的还是干燥的?
(2)是温暖的还是寒冷的?
(3)喜欢阳光还是阴暗?
(4)喜欢单独生活还是群居?
2、蜗牛喜欢吃什么呢?我们怎样来喂养它?
3、谈话:请同学们根据目前你对蜗牛的了解,给蜗牛设计一个舒适的家,并喂给它可口的食物,争取把它养的肥肥大大的。在饲养过程中要进一步观察蜗牛的生活和活动情况,作好记录。
【评析】通过学生对在捉蜗牛、观察蜗牛过程中所掌握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有整体的感知,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小动物的爱心。
4、谈话:如果你还想对蜗牛作更多的了解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到图书室查阅资料或上网查找(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上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5、谈话:同学们可以把这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办成“小蜗牛”手抄报到展示栏展示。
【评析】力求使学生知道了除观察外,还能够到图书馆、因特网上查阅有关蜗牛的一些信息资料,初步体会网络的博大,学会使用搜索工具在网上查找信息的方法,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上网、查阅图书等收集相关的信息,并能对收集到的信息作简单的处理(摘录、保存等)。
教学片段赏析:
1、研究蜗牛喜欢吃什么的教学环节?
活动过程:
师:为了把蜗牛饲养好,我们要经常给蜗牛喂食,那么,你估计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呢?生:我想,蜗牛可能是吃菜叶的。因为我是在青菜叶上捉到蜗牛的,我发现青菜也上还有蜗牛的屎呢?(全班学生大笑)。
生:蜗牛喜欢吃草、树叶等绿色的东西,因为我发现草丛里的蜗牛最多,树上也有。
生:我觉得如果给蜗牛喝牛奶更好,它一定也跟王杰(学生名)一样养的白白胖胖的。(学生哄笑)。
生:我在书上看到蜗牛有很多牙齿,那它会不会啃萝卜呢?
生:我觉得蜗牛饿了什么都吃,我就是这样。??【评析】教师巧妙地用了“估计”两字,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了许多“有根有据”的见解,为学生验证自己的“估计”和饲养蜗牛奠定了基础。
生:我们只要准备各种食物给蜗牛吃就行了,还剩下什么,就证明它不吃这种食物。生:我反对,要是蜗牛不饿,一样也不吃怎么办?你也能说这些食物蜗牛都不喜欢吃吗?生:我有办法,可以先把蜗牛饿几天再给它食物,它就会吃要吃的食物了。
师: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可以试一试,蜗牛饿几天是不会死的。
生:我觉得一起喂给蜗牛比较科学,因为如果你给了它树叶,它吃饱了就不会吃其它东西了。生:我认为一样一样地喂比较好观察,我们能直接观察到蜗牛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了。生:我想,我们可以把食物一起放在蜗牛周围,看它往哪种食物上爬,吃哪种食物。
生:那不一定,我们吃饭时,在桌子上放一大堆菜,你肯定是吃你最喜欢吃的,你平常也喜欢吃的菜可能现在就不吃了,因为,这里有更好吃的菜。我想,这样试的话,蜗牛也可能像我们人一样挑食,不能正确看出蜗牛平常吃什么???师:那就不好判定了是不是,这没关系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办法先试一试,在试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改进的。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食物,同学们可以选择,你们也可以自己准备。请你们观察后做好记录,下次交流。
学生课后实验研究。
【评析】教师在让学生设计验证方法的过程中,巧妙地用了运用“头脑风暴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设计方法的同时从多角度来“评估”方法的效度和信度,为学生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了“轨道”。
2、研究蜗牛一分钟能爬多远的教学环节。
活动过程:
(播放《蜗牛与黄鹂鸟》音乐)。
生:我猜蜗牛大约能爬8厘米。
生:它爬不到那么快,最多3厘米。??师:你们想研究蜗牛一分钟能爬多远,先挑选两只蜗牛想办法让它们出来活动活动吧。学生挑选蜗牛,把它们放在桌上。
师:你们准备怎样来测试蜗牛的爬行速度呢?生:我们先让蜗牛在桌上爬,再用直尺测量一下爬的长度就可以了。
生:要是蜗牛爬得弯弯曲曲的,我们怎么测量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有办法解决?
生:我想可以用一根细线,按照蜗牛爬行的线路放好,再量一下细线的长度就知道蜗牛一分钟能爬多远了。
师:这个办法不错,还有其他的设计吗?
生:我们可以把蜗牛夹在两个直尺中间让它爬。
生:把蜗牛全部放在线上让它们爬。
生:我反对,这样蜗牛行动不自由,要是摔下来怎么办?
师:你认为哪种方法好?怎样使蜗牛爬过的线路更清楚一点呢?
生:我们可以把蜗牛放在白纸上让它爬,一边爬我们一边用铅笔在后面画线。
生:我认为可以把蜗牛放在玻璃上爬,这样,我们既可以将直尺放在玻璃下量长度,也可以看一看蜗牛是用什么爬行的。
师:这个办法好。那请你们分一下工,哪个同学记时,哪个同学画蜗牛爬过的路线,哪个同学用线测量,哪个同学记录。
学生讨论分工,分组活动。
【评析】教师创设了学生研究的情境,再让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和如何测量,为学生搭好“梯子”,培养了学生估算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师:下面请各小组交流,蜗牛一分钟爬的路程是多少?哪只最快?哪只最慢?
生:我们小组爬得最快的是6厘米,爬得慢的的4厘米。
生:我们小组的蜗牛有点懒,有一只一点也不肯爬,有一只只爬了2厘米。
师:课后我们还可以试一试,蜗牛在铅笔上一分钟能爬多远?
学生课后实验研究。
泉州师院09级特殊教育专业郭亚伟。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亲近小动物的情感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2,通过观察蜗牛使孩子们体验到原来认为熟悉的事物,其实我们并不是真正的了解,意识到科学观察可以使我们知道更多的东西。3,知道蜗牛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了解蜗牛喜欢的食物。教学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关于蜗牛的谜语:(1)背着包袱不肯走,表面坚强内里柔,行动迟缓很拖拉,碰到困难就缩头。让学生猜猜它是什么?猜中后老师就利用课件出示蜗牛的图片和实物。(板书蜗牛)。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20分钟)。
师:春天,嫩叶都长出来了,蜗牛也从洞里面爬出来了,他拼命地往上爬,因为他肚子饿了,要吃树上的嫩叶。
放蜗牛与黄鹂鸟动画视频。(用动画视频来揭示蜗牛的结构)。
师:我们刚才看到什么啊。一只蜗牛背着很重的壳很慢很慢的往树上爬,用什么爬啊,肚子。他一直伸着头,头上有四个触角触角上面有两只眼睛,爬上去要吃葡萄。
师:我们现在来看看蜗牛的身体结构。(出示课件,叫学生上来将结果填入观察表格)介绍蜗牛的壳: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近距离、有目的地观察和描述蜗牛,在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知识与技能:
了解蜗牛的身体构造、生活习性。
了解蜗牛是通过腹足进行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小动物的兴趣和爱心,关注周围其它生命的情感。
意识到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
通过小组活动,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蜗牛身体结构、运动方式以及操作蜗牛在水中的反应实验等活动来了解蜗牛。
【教学难点】。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对信息的整理和理解。
【教学准备】:
每组两只蜗牛、放大镜、菜叶、苹果片等食物,记录表、老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来了一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大家想不想认识它呀?大家来猜一猜,“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它是什么?生:蜗牛(齐声回答)。
师: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蜗牛。
(板书,并且打开课件)。
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师:大家有没有见过蜗牛?
生:有。
师:大家来说一说你们对于蜗牛的了解,以及你们想研究的问题。
生:我知道蜗牛口中有两千多颗牙齿。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电视,电视上说的。
生:我想研究蜗牛是怎样运动的?
生:我想研究蜗牛是怎样拉便便的?
师:大家原来有这么多问题想研究呀,今天我们主要研究这么几个问题:
1、蜗牛身体上有哪些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2、蜗牛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
3、蜗牛是怎样运动的呢?我们用铅笔碰它,它会怎样?
4、蜗牛是怎样排泄的,你能找到地方吗?
三、合作探究、落实目标。
合作讨论如下问题,老师划分任务:
1、蜗牛身体上有哪些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1、2合作组)。
2、蜗牛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
3、4合作组)。
3、蜗牛是怎样运动的呢?我们用铅笔碰它,它会怎样?(。
5、6合作组)。
4、蜗牛是怎样排泄的,你能找到地方吗?(。
7、8合作组)。
老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1、蜗牛要轻轻的拿,要轻轻的碰触,要爱护小动物。
2、要积极参与实验。
3、实验完后,举手示意,上交实验器材后洗手,注意卫生。
(老师分发蜗牛、放大镜、菜叶、苹果片等实验器材)。
注意:
1、在这一过程中,时间为10分钟。
2、老师在小组间来回巡视,并用一定的时间到各小组的桌旁观察他们的活动,听他们讨论,通过积极鼓励,促使他们都参与到研究活动中。
3、老师在来回巡视中不要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只需引导他们观察。
四、交流展示、体验成功。
同学上台展示,其他组成员可以补充说明。
五、抽测达标、拓展延伸。
你们知道吗?
板书设计。
壳--------------保护自己。
蜗牛腹--------------腹足蠕动。
口--------进食。
头
触角-------探路。
《蜗牛的教学反思》。
蜗牛这堂课是以实物观察活动为主的科学课,同学们积极性很高。如何让同学们一直拥有极大的积极性,这边是我这堂课的成功之处。
在导入部分,我采取了猜谜语的形式导入,众所周知,猜谜语、脑经急转弯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这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自主学习的部分,让大家来聊一聊,你们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对蜗牛有哪些了解呢?你们想在这堂课上研究什么呢?大家都兴奋异常,想法都千奇百怪、异彩丰呈。你不要否定任何一个孩子的想法,因为那可能都是无穷的想像力。但在有限的时间内,是不能每一个问题都研究到,所以老师总结发言,挑出最有价值、最能符合本堂课内容的问题来进行研究。这一步便起到收的效果。研究和观察开始后,老师只是引导和鼓励,最关键的还是让他们自己自由的讨论。在展示环节,老师也非常重视趣味性:蜗牛是怎样运动的?你能模仿一下吗?上台的同学通过自己夸张的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后在拓展部分,老师采用的是幻灯片的形式介绍蜗牛的种类,鲜艳的颜色,清晰的图片,各种形状各异的蜗牛。给孩子们带来的震撼是难以想象的,很快新课便在孩子们一声声惊叹中结束了。
科学课如果能寓教于乐,培养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兴趣,那么这边是一堂成功的课。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十八
还想和哪些同学成为好朋友(要说出位置先同桌说,在指明说)2联系实际,学习新知从左往右数,请第一组同学向老师招招手,第二组同学点点头……同桌互说从前往后数,你排在第几?说出你的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开展”猜猜我的好朋友是谁的游戏三、活动1设计新同学的座位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给新来的同学安排座位.2找住址这幢漂亮的新楼房分两单元,数一数一共有几楼?老师要选几位小朋友到解放军叔叔家慰问(地址一单元3楼右室)谁愿意到王爷爷家做好事啊(地址一单元2楼左室)谁愿意把这封信送给音乐老师?(地址二单元4楼左室)3找电影院座位星期天乐乐去看电影他买了一张2排3号的电影票,走进电影院乐乐发现有”单号门””双号门”小朋友你知道吗?小组讨论怎样帮助他。4模拟影院把教室作为影院让一学生带大家从前往后数共几排.分组讨论座位上的号码是怎样排的(从中间开始左边是双号右边是单号,中间号码小两边号码大。)学生排队进场找座位,鼓励互相帮助。互相检查是否坐对了指名说自己的座位号其他同学检查。(播放动画片片段)结束语电影看完了,我们的课也结束了。
第一单元反思:本单元主要有位子和100以内的退位减法组成。100以内的退位减法学生基本已掌握了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的计算,但在熟练程度上还有待于提高,下一阶段继续加强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尤其是连加连减的算式。在位置这块内容上,学生掌握的不是很理想。左右时常要弄错。对于排队问题,学生失分率教高,只要原因是学生对纯文字的题目,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人教版小学升教学设计篇十九
小学文言文只有小六下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的《文言文两篇》,《学奕》和《两小儿辩日》。这两篇课文分别都只有六七十字,篇幅很短,知识点很少,只是作为开胃小菜让孩子大体认识一下文言文。但是到了初中,学生正式起步学习文言文,文言文从每单元一课,到一整个单元甚至整整两个单元的量出现,而且根据现在中高考改革的趋势以及前阵子教材改革的新闻,古诗文的量还将继续增加。由此可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这也决定了它是考试的重点,不管是单元考还是最后的中考,它的分值有20-30分,部分城市比如上海中考,文言文分值甚至接近40分。
(2)古诗词。
还没上小学前,孩子们就开始摇头晃脑背“唐诗三百首”了,一直背到小学六年级。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是为了在反复诵读中培养语感,感性认识古诗词或者古典文学的魅力。到了初中,初中生要在感受古典美的同时,能够理性赏析古诗词的美,比如鉴赏古诗词的主题思想,赏析千古名句所使用的艺术手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