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汇总20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有力工具,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教学效果。教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教案的编写应当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和个性化,以下是一些教案的典型案例,供大家学习借鉴。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一
1.学习依据abab等简单规律排列物体。
2.懂得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重点难点。
学习依据abab等简单规律排列物体。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学习绳子打结。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爱妈妈吗?你们是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2.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师小结:小朋友们都是这样来爱妈妈的,小熊也很爱自己的妈妈,明天就是小熊妈妈的生日啦!小熊为妈妈准备了三个惊喜。
3.出示气球,幼儿感知红蓝红蓝规律排列。
(一)教师出示情景图,展示气球,幼儿观察排列规律。
师:第一个惊喜是用红色和蓝色的气球装饰了家。
幼儿观察气球是按红色蓝色这样有规律的排列。
师小结:原来我们的气球是按一个红色气球一个蓝色气球有规律的排列的。
4.出示橘子幼儿操作尝试大小规律排列。
(一)出示橘子幼儿观察大小规律。
(二)幼儿尝试操作按大小规律排列橘子。
师小结:橘子是按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有规律的排列的。5.出示项链,幼儿操作尝试。
(一)出示项链,幼儿发现圆形三角形圆形三角形规律。
师: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二)幼儿操作尝试按圆形三角形圆形三角形规律排列。
师:哦这条项链是按圆形三角形这样的规律的排列。哎呀!小熊在串项链的过程中漏掉了几块图形,谁能发现缺了什么图形,请你帮小熊粘好项链。
师小结:小熊按颜色的规律大小的规律形状的规律为妈妈准。
6.幼儿制作美丽的项链,教师巡回指导。
(一)教师介绍串项链材料。
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材料,请小朋友任意选择一种材料来为妈妈串项链。
(二)教师介绍串项链规则。
师:第一根据你所选择的材料有规律排列,
第二我们制作项链时要注意安全,选择珠子的小朋友不要把珠子放到嘴里或者鼻孔里,要轻轻拿慢慢串不要散落在地上。
第三,每一位小朋友用自己操作盒子里的材料串好项链记得要打好结,不会打结小朋友请举手老师会帮助你。
(三)幼儿制作项链教师巡回指导。
(四)幼儿个别展示教师评价活动结束:。
幼儿按男女男女规律排队把项链挂在展板上。
活动反思。
大小不同,图形不同的情况下有什么排列规律?而不是一味的.给幼儿灌。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铜芯线将各种花瓣进行规律性穿串。
2、培养幼儿用自然物装饰的美感,从而进一步感受自然美与萌发创造的欲望。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花瓣。
活动过程:
1、感受花瓣美。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欣赏、倾谈大家搜集来的一瓣瓣黄、白、红、粉紫……五颜六色的花瓣。
2、选花瓣。
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花瓣。
3、穿项链。
引导幼儿用铜芯线穿花瓣项链。,感受花瓣美。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欣赏、倾谈大家搜集来的一瓣瓣黄、白、红、粉紫……五颜六色的花瓣。
4、选花瓣。
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花瓣。
5、穿项链。
引导幼儿用铜芯线穿花瓣项链。花瓣的组合可以根据不同形状、
不同颜色、多种形状穿串。鼓励幼儿根据个人审美情趣穿制,可以是项链、手链、花环等。提醒幼儿用铜芯线时注意安全。
6、感受装饰美。
大家都戴上美丽的花瓣项链、手链,互相交换欣赏,并自由表演,共同游戏。
活动反思。
从本节活动完成来看,我觉得我预设的两个目标孩子们基本上达到了,此外,本节课还提高了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看着自己的作品,她们高兴的欢呼着、跳跃着。
像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因为是孩子们都很感兴趣的,所以孩子们能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三
1、识记理解“涔涔”“郁热”“昧心”等词语及文学常识。
2、了解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特点。
3、体会戏剧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第一课时。
1、作者作品简介。
2、分角色朗读。
3、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
4、课堂讨论:周朴园爱鲁侍萍吗?
一、导入。
简介作者及《雷雨》的'大致情节。
二、速读。
理清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
三、讨论。
课后练习二: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为什么?
四、课堂活动:辩论。
正方:一二组——周朴园爱鲁侍萍。
反方:三四组——周朴园不爱鲁侍萍。
[通过辩论,疏通“重逢”一节的情节脉胳,赏析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总结要点:
1、周朴园曾经喜欢过,甚至爱过。
2、他始乱终弃的原因(性格特点、阶级特性)。
3、周朴园的人物性格。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1、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2、归纳人物性格及主题。
3、课堂练习。
一、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讨论。
1、周朴园有没有顾父子之情,为什么不顾?
2、剧中通过鲁大海的话交代了什么?
3、侍萍为什么不认儿子周萍?
二、讨论总结人物性格。
1、周朴园: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的反动资本家。
2、鲁侍萍:
3、学生自己归纳鲁大海的人物性格。
三、讨论。
剧本为什么以“雷雨”为题?
四、归纳主题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提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台词中能表现人物心理的句子。)。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四
(一)学习观察与判断对象的排列特点。
(二)尝试运用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进行制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木珠、吸管交替排列串成的项链2―3串;画有简单间隔图案的图片3―4张。
活动过程。
(一)好看的项链(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项链引出课题,通过观察项链的颜色、大小、材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对穿项链产生兴趣。)。
1、出示项链,请幼儿观察项链的特点(材料、形状、颜色等)。
2、让我们来看一下,项链都是用什么材料穿的?这些材料都一样吗?是怎么样排列的呢?
3、如果请你来穿一串项链,你会选哪两种材料间隔穿呢?
(二)美丽的花纹(在幼儿观察实物和图片的同时,重点让他们说一说观察到的实物或图片是怎样排列的,从中寻找图案排列的规律。)。
1、出示有间隔图案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交替排列的特点。
2、重点观察一件物品或图片。这是什么?它是怎样排列的?
3、逐一观察几张图片,寻找图案排列的规律。
(三)我们都来穿项链(让幼儿观察,并且告诉他们只能选择两种材料,在他们选定了所需的两种材料后再动手制作,这样幼儿制作项链时出错的概率就小了。)。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材料。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两种材料,将它们从小筐中取出来放在碗里。
3、幼儿按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方法制作项链。
4、展览幼儿的作品,检查是否按规律进行操作。(幼儿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介绍自己排列的方法,不仅给幼儿一个口语表达的机会,而且让幼儿有一种成就感。)。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五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一个部首,会写“白、的、又、和”四个字。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大海、沙滩、浪花特点。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书写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聆听美。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海螺和贝壳吗?
海螺是海洋中的一种软体动物的外壳,可用来做吹奏乐器。就是我们常说螺号。
贝壳是软体动物的外壳。贝壳形状奇特,色彩斑斓,可称为天然的工艺品,也可以做装饰品。
2、海螺、贝壳是从哪里来的?(大海)。
3、大家见过大海吗?来听一听音乐,是什么的声音。(出示课件3、4)。
4、同学们喜欢不喜欢大海?今天我们一起到浩瀚的海洋看一看,蓝蓝的海水,黄黄的海滩、雪白的海浪、美丽的海螺和贝壳,穿一串最美丽的项链,挂在胸前。好不好?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翻到11.项链(板书课题)。
二、初探美文,感知美。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a、读准字音。b、标出段落。
3、同桌互读,纠正错误读音。
三、字词活用,书法美。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
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它们。
3.同桌交流,互相学习。
预设:
加一加,减一减:蓝-艹+竹=篮氵+舌=活。
猜谜语:“着”(看)长着两只脚。贝:只要有“才”,就发“财”。挂:一手(扌)加俩土(圭)。
“娃”:有个女孩,层层堆土(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形近字:挂――娃贝――见活――话向――同。
老师随机引导。
4.指导书写:
调每笔的位置和笔顺;学生自己书写一个。
(2)和:认识新偏旁“。
”上撇短平,横短竖长,点不宜大。“禾”做偏旁时,最后一撇变成点。带“”的字有“利”、“稳”、“私”等。
(3)学生练写“的”,“贝”最后一笔是点。
5.去掉拼音读一读。
6.一字开花,练习组词,选词说话。
7.都学会了吗?接受挑战吧!
(开火车检验词语卡片)。
(开火车检验生字卡片)。
四、快乐挑战,心里美。
第二课时。
五、课堂回顾,重温美。
1.认读生字卡片指名读。
2.激情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再走近大海,去领略大海静态美,动态美,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欢乐。
六、细赏美文,品味美。
1.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2.大海是什么样的?(板书: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的颜色?(板书:黄黄的)特点呢?(板书:又长又柔)什么又宽又远?什么又长又柔?谁能说几个“又…又…”这样的词。海浪又怎样呢?(板书:雪白雪白的)“雪白雪白”这是什么样的短语?(abab)谁能再说几个这样的短语?声音是什么样的?(板书:哗哗的)。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第一、二句采用静态描写,写出大海和沙滩的特点。第三句作者把浪花当作孩子来写,写出了浪花的调皮。一笑一涌,仿佛浪花向我们扑面而来,悄悄地送来礼物(海螺贝壳)。这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浪花的动态美。
3.再读第一段,读时语速稍慢,读出对大海的喜爱和赞美。大家读后有什么感受?(大海很美)。
4.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5.第2自然段中用了许多精彩准确描写动作的词,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同桌做一做。(板书:笑迎捡穿挂落穿挂)。
我们都体会到快乐了吗?那么小娃娃为什么快乐?大海快乐吗?“彩色的项链”是用什么做成的?(小小的海螺和贝壳)“金色的项链”指的是什么?(小娃娃印在沙滩上的脚印)。
6.彩色的项链是大海送给我们的礼物,这礼物做成的?(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礼尚往来,小娃娃也高兴地给大海佩戴了一条金色的项链。金色的项链是指什么?(快乐的脚印)你感受到什么?(大海高兴、舞蹈,小娃娃开心、快乐。)。
7.让我们带着快乐一起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时要读出小朋友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8.朗读课文。
七、回味童年,享受美。
七、亲身体验,创作美。
同学们,知道了老师的童年,快快动手把你们的童年写下来,好不好?(教师巡视,让同学们读一读自己的童年)。
八、丹青描绘,图案美。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到这,下去用你们灵巧的小手画一画你心目中的大海,明天交上来,举办一次画展,让大家评一评,看一看谁画得最好,好吗?再见!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六
一、教案目标:
1、了解情节,能随着情节的发展,想象角色的心理变化及行为。
2、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语言清楚完整。
3、懂得坚持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二、教案准备:
1、录音。
2、老牛头饰、小猴、公鸡、小狗、小猫贴绒头饰各一。根据情节制作的四条项链。奖牌一枚,四个动物对待项链的不同态度的图片(七张)。
三、教案过程;
1、创设情景,引起幼儿对的兴趣。
2、通过看看、想想、讲讲,设置问题,师生共同理解情节。
(1)、小裁判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哪些动物来参加比赛?他们各自戴了什么项链?瞧,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一起发令吧!
(2)、引导幼儿观察四张图片,讲述动物们对项链的最初反应:听到令响,动物们撒开腿向前跑去,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用摄像机把他们拍下来了,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个别交流后表达,在表达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记号、细节,启发幼儿推测动物的心理。最后教师小结:小猴盯着桃子项链抓耳挠腮,差点儿摔了一跤;公鸡将项链上的玉米数了一遍又一遍,越数心越痒;肉骨头项链被小狗的口水弄得湿漉漉的了;香香的鱼干引得小猫不停地叫唤。不好,食物项链把动物们馋得口水直流,他们能坚持跑完吗?我们来猜一猜。
(4)、操作贴绒,了解的结束部分,明白小猫为什么得冠军的道理。比赛结果马上出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究竟谁能获得冠军?谁戴上了这块金灿灿的奖牌?教师边讲述边操作:“小狗吃完了肉骨头项链,很快就第一个冲到了终点;随后小猴、小猫、公鸡都先后到达终点,”现在你们可以商量一下。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判断。最后教师小结:有的裁判认为小猴聪明,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应该得冠军;有的裁判认为小狗跑得最快,应该得冠军;也有的认为小猫不吃鱼干坚持跑到终点应该得冠军,你们讲得都有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进行的可不是普通的赛跑,而是毅力赛跑,只有戴着自己的项链跑到终点的才能获得冠军,请大家检查一下项链。现在那么说谁能获得冠军?把奖牌贴在获胜者身上。
(5)、迁移提问,加深对的理解。小朋友,你有没有碰到过困难但是坚持下去的事情呢?说出来让大家听听。小结:是呀,我们有时会碰到一些困难,这时候你可以想想今天的戴项链比赛,想想得冠军的小猫,坚持下去,或许你会获得成功。
3、完整欣赏录音,进一步理解。
(1)、这次比赛真有意思,我们再来边听边看。
(2)、给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3)、今天的比赛真精彩,以后开运动会时再请大家做裁判。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尝试按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有规律排序,对排序活动产生兴趣。
2、在感知理解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规律进行排序。
3、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判断、推理能力及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珠子、绳子、笔、夹子、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请小朋友动脑筋来穿一条有规律的项链。
二、自主操作。
三、经验梳理。
展示幼儿穿的项链,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和符号记录的方式,帮助梳理几种典型的排序方式,形成初步的排序概念。
四、经验拓展。
1、引导幼儿发现更多的规律并创造性地进行设计。
2、幼儿再次操作:鼓励没有穿出排序规律的幼儿继续穿出一串有排序规律的项链;已经穿出排序规律的幼儿设计新的排序规律,让每一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升。
3、鼓励幼儿与客人老师互动,共同验证项链的排序规律。
4、幼儿戴上项链,体验成功乐趣。
五、回归生活。
1、引导幼儿观察老师衣服颜色的排序规律。
2、找找生活中的排序规律。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比较,引导幼儿发现不同规律的序列,并能用语言清楚表达。
2、在串项链过程中,引导幼儿尝试按颜色,形状,大小有规律地排列。
3、培养幼儿观察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活动准备:
用毛艮穿好的塑封纸人手3条;大小红圆、蓝方纸片若干;电脑音乐活动过程:
一、出示项链,发现规律师。
小朋友,你们看,我今天美吗?我什么地方美?这条项链美在哪里?(将项链取下贴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观察)师:我是用什么规律来串项链的?(请个别幼儿说一说,然后集体说)这条项链我只串了一半,谁能用刚刚我们说的规律把它串的再长一点?(请幼儿示范)小结:原来,我是用红圆―蓝方―红圆―蓝方一一间隔的方法,有规律地串成了一条漂亮的项链。
二、幼儿操作,有规律的设计项链。
1、不同颜色不同形状师:我给我自己设计了这么一条漂亮的项链,你们也想为自己设计一条项链吗?提出要求:先将颜色图形有规律地摆一摆,然后再用胶水固定;要设计一条与众不同的项链,提问:什么叫与众不同?解释:与众不同就是要跟人家不一样,有自己的想法;4人一组不搬椅子。(幼儿操作)师:带好你们的项链,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你是按什么规律来设计项链的?小结:原来,因为颜色图形排列的先后顺序、数量不一样,所以我们设计出来的项链也不相同。
2、根据颜色、形状、大小有规律的串项链师:两种颜色图形有规律的串项链难不倒你们,现在我要加大难度了,看,我又加入了什么材料?现在请你根据颜色、形状、大小有规律的来串项链,你会串吗?你会怎么串呢?待会请你去试一试(串完后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规律)小结:根据颜色、形状、大小有规律的串出来的项链看上去变化更多,更加丰富多彩。
3、给客人老师串项链师:今天,你们成功地做了回设计师,设计出了很多不同规律的项链来打扮自己,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帅帅的,后面的客人老师看了也很羡慕,她们跟我说也想让你们给她们有规律的设计一款项链,请听清楚要求:给客人老师设计的项链要跟你身上的项链不一样,你们能做到吗?桌上的材料都要用到哦!三、展示师:现在,客人老师也被你们打扮的美美的啦,让我们和客人老师听了音乐一起秀一秀,合个影吧!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九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段每句的意思,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能力。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都有些什么特点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雷雨》(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先请同学们一起听电脑老师读一遍课文,边听边仔细观察,注意屏幕上有些什么变化。
2、刚刚老师请同学们听了一遍课文,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幅画,认真听清楚电脑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
a.哪幅画是雷雨前的情景,雷雨前的情景是怎样的?
b.哪幅画是雷雨时的情景,雷雨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c.第三幅画与另外两幅画有什么不同,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来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老师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哪幅图是讲雷雨前的情景,你能把雷雨前的情景讲一下吗?
哪几个小节是写第一幅图的?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
1、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雷雨前,请一个小朋友把第一至第三段朗读一下。
a.雷雨前,天空中都有些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雷电)。
b.乌云是什么样的?(板书:满天、黑沉沉)。
c.一开始有没有大风?从书上哪句话可以看出来?那么大风是怎么来的?(抓住“忽然”一词)。
d.蝉怎么样了?(板书:不叫)。
e.树上的一只蜘蛛又怎样了?(板书:垂、逃)。
f.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说明什么?
g.指导朗读。
2、我们现在再来看看雷雨时的情景,请一个小朋友把四、五、六段读一下。
a.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雨下得非常大?为什么?(板书:雷声)。
b.第六段中连用了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现在还有没有雷声了?这雷声是怎样的?(板书:雷声)。
c.指导朗读。这三段中“哗哗哗”和“渐渐地”中间都是逗号,“哗哗哗”表明雨急雨大,要读得重些,停顿短些,“渐渐地”要读得由重到轻,稍慢些,读出雷声、雨声的变化。
3、最后,我们来看一下雷雨后的情景,请一个小朋友把七、八段朗读一下。
a.是什么原因使天亮起来了?
b.刚刚下了一场雨,而且下得很大,雷雨把空气中的灰尘都洗刷干净了,还带走了空气中的热量,所以空气中格外清新。请小朋友们来解释一下“迎面”、“扑”的意思。
c.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什么?(板书:太阳、彩虹)。
d.第八段中的哪两句话与前文有联系?(板书:又叫、坐在网上)。
与前文哪些内容有联系?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的?
e.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刚下的这场雨很大?
f.指导朗读。我们先来听一下电脑老师是怎么读的?
四、总结全文。
刚才我们一起学了《雷雨》这一课,掌握了有关雷雨的一些自然知识,知道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景色变化,这篇课文顺序清楚,而且联系紧密。
五、朗读全文,深入理解。
板书设计。
15雷雨。
天空蝉蜘蛛。
雷雨前乌云、大风、雷电不叫垂、逃。
雷雨时大雨、雷声。
雷雨后太阳、彩虹又叫坐在网上。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flash,引导幼儿感受夏天的雷雨,交流了解下雷雨的过程。
2、鼓励幼儿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夏天的雷雨,激发幼儿演奏乐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听歌猜谜,引起兴趣。
1、“请小朋友听一首歌,仔细听、动脑筋猜,歌里唱的是什么?”
2、幼儿欣赏歌曲《夏天的雷雨》。
3、交流:你们猜到了吗?歌里唱的是什么?你从哪里听出来的?
二、欣赏、交流雷雨过程。
1、“你们看见过雷雨吗?下雷雨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2、幼儿讨论、交流。
幼儿欣赏flash,了解雷雨的过程。
3、交流:动画片里下雷雨是怎么样的?
4、教师小结:乌云来了,天变暗了,天空中出现了闪电和雷声,接着就下起了大雨,渐渐的,雨停了,太阳又出来了。
三、幼儿探索、讨论乐器的声音。
1、“现在我们做个小乐队的游戏,用乐器演奏夏天的雷雨。乐队里有谁?你们就来做小乐手,等一会儿每个乐手去拿一个乐器,先听一听乐器的声音,和好朋友说说这个乐器的声音像雷雨时的什么声音。”
2、幼儿挑选乐器,自由交流。
3、集中交流:(1)谁来介绍你拿的是什么乐器?
这个乐器的声音像雷雨时的什么声音?
(2)大雨、小雨怎么用乐器表示?
4、小结:沙球、串铃的声音像下雨的声音;钹、锣、鼓、铃鼓的声音像雷电的声音。
四、幼儿演奏,表现雷雨。
1、认识指挥卡,了解指挥卡的意思(出示幻灯片)。
有几张指挥卡?看一看每张指挥卡是要求谁演奏?
2、乐手入座。
使用相同乐器的小朋友坐在一起。
3、幼儿演奏。
五、延伸:在音乐区中继续演奏。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十一
教学分析:
本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突出了自然景观的美,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以敏锐的知觉和丰富的想象力自由驰骋,充分自由地参与创造性教学活动,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尝试、体验。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思路设计始终把语文新课标理念作为教学灵魂。以素质个性化培养目标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题,重视学生间的互评互助学习模式。紧扣“趣味性、自主性、创新性”核心原则,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运用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会生字、新词,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获得情感体验,培养发展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同时注重教材的整合和拓宽,将语文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构建出民主、开放、自主的新型创新合作教学模式。
课前准备:
1、多媒体制作的有关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录象。
2、生字卡片。
一、课件引入。
初步感知。
真实的画面、动人的音乐、激情的范读,三位一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课埋下伏笔。
欣赏多媒体制作和教师的朗读,置身于情境之中。
1、同学们,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现在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吧!
2、播放录象,把学生带进课文中所描绘的又被多媒体所再造的雷雨前、中、后的情境中,边播放边动情朗读。
二、初读课文。
认识生字。
1、留给学生发现的空间,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2、摘果子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沟通课堂内外,努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4、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满足学生之间不同的需求,使教师真正地站在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
1、自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想办法识记。
2、同桌互助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全班认读生字卡片。
4、会读、会记哪些字就拿下果子,领大家读,教大家识记的方法。观察字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识记:
联想法:乱动作法:压、垂换偏旁识字:虹。
5、学生交流看见过生字的地方。
6、学生互相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1)猜猜它是谁?(2)说说怎样记住它。
1、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文章啊,老师都忍不住想快点学习一下了,你们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课文亲身感受一下这么美的画面,并画出不会读的字。
2、出示生字卡片:谁来当小老师,说说识记的方法?
3、小组合作识记。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巩固生字、新词。
三、读课文。
读中感悟。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应从小培养,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朗读的规律,朗读的基本技能。
2、多种形式读书,调动学生乐读的积极主动性。注重挖掘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在交往中学会合作。
3、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情感互动,画面与美文交融,通过欣赏画面,朗读文章美句、联系生活经验的想象,全身心的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展现。
4、通过教师有效的组织引导,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发表富裕个性体验的理解,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1、学生自由练习:(1)学生自己读两遍,读得准确,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唱读。(2)读给自己的同桌听听,并要求互相评价。
2、指名读指定的段落,其余学生听,听后作出评价。
3、跟着多媒体的画面与音乐,全班齐读课文。
4、闭上眼欣赏老师朗读,并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各自不同的景象。
5、小组讨论、交流,并请代表发言。
6、说出自己最想对大自然说的一句话。
2、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纠正学生读时丢字、添字和读破词、句的现象。
3、听到自己的同学读得这么好,你有什么想法吗,想不想也来试试?
6、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写字。
1、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教师则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突破难点。
2、基本书写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1、学生观察说难写的字。2、学生书空。3、一名学生说笔顺,其余的书空。4、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和同桌说一说。5、观察、对比、评议。6、学生练习写生字。
1、观察书上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学写生字。
五、课外作业。
拓展延伸,深化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搜集所需的材料,扩展视野,让学生逐步养成勤学、好问、多思、善疑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课外找资料。
大自然是非常奇特和神秘的,你知道大自然还给了我们带来了哪些美景和好处呢,请大家下课后去找找资料,我们下节课来探讨一下,看哪个同学找得又多又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十二
故事:带项链的比赛(大班)。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大胆地猜想故事发展和结果,并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
2、通过感受、学习故事中生动的词汇,感悟人物的心理活动。
3、懂得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应向有坚持性的小动物学习,提高自控能力。
活动准备:
1,背景图和故事中的小动物立体图片。
2,幼儿使用的立体图片。
3,幼儿相关的经验。
组织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1.以“报告小朋友好消息,小动物们要召开跑步比赛了,我们一起看看都有谁来参加比赛了?”出示小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激发听故事的兴趣。了解四个不同的项链,和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是特别的比赛?帮助幼儿理解这次跑步比赛的规则。
2.利用立体教具讲故事,在故事环节中引导幼儿思考并猜想“小动物们为什么在僻静的地方停下来,他们干什么?”、“他们想了什么办法?”、“小羊为什么不换项链?”、“小猴子说是第一,水牛裁判会把奖牌发给它吗?为什么?谁应该得奖牌?”……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包办理解故事情节和小动物的心理变化。
3.第二次完整、生动地讲故事,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熟悉故事的内容,之前并交代任务“仔细听听你喜欢故事中的谁、哪句话、哪个词为什么?”丰富幼儿的词汇,并对其进行思品教育“懂得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应向有坚持性的小动物学习,能克服困难”。
4.和幼儿一起讲故事。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拓展情节续编较复杂故事情节,如除了“换项链,小动物们还会想出什么方法?”;假如他们进行“第二次比赛,会是怎样的故事呢?等等,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大胆讲述。
2.在活动区中投放相关的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十三
以前我不爱读书,奶奶给我买了好多的书,我从来也没读过,梁老师一再强调我的要多读书,我这才明白老师让我们读书的重要性,我听了老师的话,在寒假里我坚持读书,找到了读书的乐趣,只有书读多了,脑子里积累的东西也就多了,写作文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读书是一条人生道路,那么我们就要坚持读下去,我们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要坚持才能创造奇迹,要记住老师的话坚持阅读要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像吃饭穿衣一样自然、必须。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在读书中成长成才!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2、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对寓言故事,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要注意健康的价值取向。
2、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句体会狐狸和老虎的角色特点,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前置性作业。
1、根据你查找的资料说一说老虎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导入新课)。
2、浏览课文,检查识字,理解词语。
茂密犹豫不决冷笑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半信半疑狡猾东张西望。
3、学生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对狐狸的做法是怎么看的呢?
二、小组合作学习。
思考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看一看从文中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狐狸的狡猾?
三、小组展示。
1、学生质疑。
(1)“狐狸眼珠子一转”这是什么样的神态呢?大家共同表演一下。
(2)表演动作猜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教师质疑。
(1)看到老虎犹豫不决,这时狐狸会想什么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课本剧表演。
四、教师总结。
狐狸真是太狡猾了,他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都吓跑了,后来人们就把借助、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五、拓展延伸。
(1)课文学完了,你想对狐狸说点什么?想对老虎说点什么?你喜欢狐狸吗?为什么?
(2)说一说在你身边有没有“狐假虎威”的事情?
六、作业布置。
日记:续写《狐假虎威》,看一看狐狸和老虎第二次相遇会发生什么事情。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使学生增加自己的识字量,培养学生喜欢读书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虽然识字量少,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拼读音节的能力,在这个时期,开设阅读课,既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学生拼读音节的速度,又可以认识和巩固常用汉字,扩大识字量。这个阶段的指导课,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铺设好过渡的阶梯,引领学生认识书籍,走进书籍的殿堂,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看。首先,教师带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去参观,亲自看一看那些内容丰富的图书,听一听图书管理员饶有趣味的介绍,使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其次,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中、高年级学生组织的手抄报展览、故事会、朗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2、讲。在看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喜欢读书、读书成才的故事和有关书的格言,让学生认识到书对我们学习的重要性。知道读书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语言。
3、听。低年级的小学生识字量少,存在着比较大的阅读障碍,在起步阶段。就要借助“听”的力量,教师可以给学生读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古诗等。也可让那些平时喜欢读书的同学读给大家听。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这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此时再让学生开始阅读就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
低年级儿童是从兴趣的角度去读书的,至于怎么读和应该读懂些什么,他们并不知道,教师应从方法上多给予具体的指导。低年级儿童采用的主要是精读法,在阅读时应该遵循“五步读书法”,做到“四个结合”。
五步读书法:
1、审题设疑。即读一篇文章之前要让学生根据题目自己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去读,有利于边读边想,要比无目的的读效果要好得多。
2、粗读感知。低年级学生因识字量较少,在阅读时常常需要借助拼音。初读时,读得不太连贯,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读上,缺乏对读物内容的思考和理解,只能停留在对内容的初步感知上。
3、细读理解。这一环节是对读物内容的深入理解,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在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抓住读物的主要内容。
4、诵读积累。在对读物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找出写得好的词、句、段,反复诵读和揣摩,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使文章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5、总结收获。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要问问自己:增长了哪些知识?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词句?这最后一步对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个结合:
1、拼音与文字相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读物大多是拼音读物,因为他们的识字量少,在读书时对拼音的依赖性很强,有的同学干脆只看拼音不看文字,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目视双行,做到阅读时拼音与文字相结合。
2、文字与插图相结合。能借助读物种的图画阅读。这是因为儿童读物大多有精美的插图,起着补充文字的作用,它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内容,丰富想象,增强语感,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要求学生阅读文字和观察插图相结合。
3、读书与思考相结合。边读边想是读书最基本的方法,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读书时喜欢大声朗读,没有思考的习惯,也不知道思考什么,因此教师要根据读物内容提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才能提高读的效果。尤其是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会默读以后,就要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一是加快阅读速度,二是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思考。
4、阅读与笔记相结合。读书笔记是阅读成果的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有很多好处,因此,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写一些简单的读书笔记,既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又有利于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十六
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二、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
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并运用按颜色进行排序的规律。
2、引导幼儿幼儿主动、专心地进行操作活动,并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3、幼儿愿意参与活动,并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排序卡人手一份、圆形卡片若干(红、黄、蓝、绿)、珠子若干、毛绒玩具若干、音乐(森林狂想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毛绒玩具,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小动物们要去参加舞会了,可是她们缺了一条漂亮的项链,要请小朋友们帮帮忙。
二、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并动手操作按规律进行排序。
1、教师出示范样,请幼儿观察。
2、师:老师给小熊准备了一条项链,我们一一看。(幼儿一起来说一说)。
3、幼儿第一次动手操作。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也给小熊穿一条,也要整齐按规律排排队。
4、教师展示幼儿作品,并把按相同规律排列的排序卡进行归类,并请幼儿一起来说一说。
5、教师示范并请幼儿依样进行排序。
师:这边小猫也要戴项链,可是小猫的项链穿了一半,要请小朋友来帮帮她。(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6、幼儿第二次操作。
师:那边还有很多小珠子迷路了,我们快去帮助送它回家吧。
7、个别展示幼儿作品,并进行点评,并引导幼儿发现原来它们都是按规律进行排列的,
三、穿项链。
师:现在请你在动动脑筋想想有没有什么新的穿法,给其它小动物来也穿一条。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十八
1、能根据故事的变化,列出减法算式并领会0的实际意义。
2、懂得凡是要根据事实的情况下量力而行,不贪慕虚荣的道理。
活动准备:课件ppt、自制表格、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1、师:你们知道田鼠吗?谁知道田鼠是怎样准备过冬的?
(储备粮食)对呀过冬前田鼠都会去找粮食,今天故事中的田鼠太太也去找粮食准备过冬了,田鼠太太找了那些粮食呢,带着问题一起去听故事吧。
2、引出故事的开头。(秋天快要结束了,田鼠太太……)。
二、分段讲述故事,幼儿互相讨论。
(一)。
1、大家一起帮她算一算,她储藏了的粮食各自有多少?(4+4一行一行数,还可以怎么快快数2个2个数。)。
2、田鼠太太出去散步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捡到了一条漂亮的项链)。
3、田鼠太太出去散步的时候,遇到了谁啊?(花母鸡)那她对田鼠太太说了什么?
4、那你们觉得要换吗?
5、我们一起听听田鼠太太到底换不换,(讲故事)于是田鼠田鼠太太拿出了4袋谷子、3瓶花生仁和3个玉米去换新裙子了,快帮可怜的田鼠宝宝算算柜子里还剩几袋谷子,几瓶花生仁,几个玉米呢?用减法算式题帮他算一算把。请你将算式写在你的表格内。
6、小结:田鼠太太真的用粮食换了新衣服,并且小朋友们都帮助她算出了剩下四袋谷子,四个玉米,三瓶花生仁。
(二)。
1、田鼠太太又遇到了谁啊?(兔子)兔子是怎么和它说的呢?
2、你们觉得田鼠太太会换吗?说说你的理由。
3、故事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田鼠太太又拿出了4袋谷子、2瓶花生仁和2个玉米去换新裤子了。
5、小结:这回田鼠太太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和裤子,很开心心想这下可以配得起这条项链了呢,可是柜子里的粮食却越来越少。只剩下(和幼儿一起说)并且谷子是0袋,就表示已经没有了。
(三)。
2、如果你是田鼠太太的话,你会用粮食交换新鞋子吗?
4、老师都看到了你们列出来的算是题目啦!请你们说说看,田鼠太太还剩下多少粮食了?
5、小结:刚才小朋友都已经用算式列出了田鼠的剩余的粮食,我们发现田鼠太太的粮食已经都为0,也就是没有了。
三、想想说说,故事内容。
1、咦?冬天都到了,田鼠太太在干嘛呀?(找粮食)怎么会这样呢?
2、她为什么会这么做呀?(爱漂亮)。
3、没有了过冬的粮食,只有高贵的项链,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
4、小结:我们小朋友绝对不能做一个为了外表的漂亮而放弃自己辛苦存下的食物。在生活中,我不能做一个像田鼠太太那样贪慕虚荣的孩子。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十九
雷雨在夏天很常见,可是不一定夏天才有。含水蒸气较多的下层空气猛烈上升,都可能造成一场雷雨。有时候,高空中过分冷,贴近地面的含水蒸气比较多的空气跟高空的空气相比,显得轻多了,于是就猛烈上升,夜间海洋上的雷雨大多是这样造成的。有时候,从北方来了强大的冷空气团,会把贴近地面的含水蒸气比较多的空气直推到高空中去,所以冬天也可能发生雷雨。也有的时候,带着很多水蒸气的风被高山阻挡了,沿着山坡直往上升,也会造成一场雷雨。在夏天,发生雷雨的原因大多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太热,含水蒸气太多。由这种原因酿成的雷雨,通常叫作热雷雨。
常见的热雷雨开始在午后三点到五点之间,这正是一天中最闷最热的时候。不消一两个钟头,雨住了,风息了;闪电,打雷,一切扰乱的现象全都成了过去。云推开了,或者竟消散了,天上还可能出现一条美丽的彩虹。雷雨的时间虽然很短,雨量却非常大。(在陆地上,夏天的雷雨几乎要占到全年雨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庄稼人也非常看重雷雨。你可曾想到,在咱们闷热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庄稼也像咱们一样正渴望着来一场雷雨。可是在山岳河谷地带,雷雨也可能造成灾害。这样的骤雨会造成山洪暴发,冲毁公路。铁路、桥梁;也会侥河水暴涨,冲刷两岸的农田村庄,淹死人畜。
因为雷雨是由局部地面的空气上升而造成的,所以面积不会很大,下雨的地带通常只有三五十公里长,十几公里宽。界线的分明也是雷雨的特点。有时候只隔一条河,这一岸下着大雨,对岸仍旧是大晴天。所以谚语说。“夏雨隔爿田”。
8、填空。(4分)。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说明顺序是____。
(2)雷雨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9、画线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0、简述雷雨的特点。(2分)。
1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雷雨不是复天独有的现象,冬天也可能发生雷雨。
b.夏天地面温度高,空气含水蒸气多,因此雷雨也多。
c.短暂的热雷雨过后,天空会出现一条美丽的彩虹。
d.雷雨对缓解旱情有利,但也有可能造成自然灾害。
8、(1)雷雨(1分)逻辑顺序(1分)。
(2)下层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1分)下层空气猛烈上升(1分)。
9、列数字。(1分)说明夏天陆地上雷雨雨量之大。(2分,答“夏天雷雨雨量之大”亦可给2分)。
10、面积不会很大、(1分)界线分明。(1分)。
11.c。
雷雨的语文课件教案篇二十
摘要:《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剧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长期以来得到广大观众和评论界高度的关注和青睐。
《雷雨》的艺术生命力之所以魅力永存,与剧中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密不可分。
剧中人物个个视角独特,形象鲜明,人物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围绕家庭矛盾这条主要线索,凸显了封建家庭中人物悲惨的命运悲剧。
关键词:《雷雨》曹禺人物形象悲剧命运。
《雷雨》自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上发表以来,赢得各界人士的喜爱和推崇,成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座丰碑,得到广大观众和评论界的关注和青睐。
以往的评论界重在讨论《雷雨》对于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罪恶的揭露,本文认为《雷雨》的艺术生命力之所以经久不衰,与剧作中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密不可分。
剧作中八个人物个个视角独特,形象鲜明,各有独特的经历和坚强的个人意志,他们都是怀着生的希望上场的,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想要主宰自己的命运,但他们越是努力,越与自己的目标相反,最后不可避免地成为命运的牺牲品,陷入绝望甚至死亡的悲剧中。
一创作思想。
曹禺在《雷雨》的创作过程中广泛吸收了西方戏剧的优点,受到古希腊“命运悲剧”及易卜生“社会悲剧”的影响,强调世界的“残忍”和“冷酷”,强调人物盲目的“挣扎”,同时从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致力于揭露封建家庭的专制对人性的扼杀以及人物自身的心灵痛苦和内在矛盾。
谈到《雷雨》的创作时,曹禺说:“《雷雨》对我是个诱惑。
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我是个贫穷的主人,但我请了看戏的宾客升到上帝的座,来怜悯地俯视着这堆在下面蠕动着的生物。
他们怎样盲目地争执着,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
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沼泽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综观《雷雨》中的大小人物,除了贪婪自私的奴才鲁贵,其余所有与周家有关联的人无一不在命运的“火坑”里挣扎。
二人物分析。
在《雷雨》中,周朴园所表现出的是善恶交织、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
他年轻时曾到德国留过学,接受过当时流行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进步思潮。
但由于自幼受封建礼法的洗礼,在家庭生活中,周朴园强调建立所谓“最圆满,最有秩序”的模范家庭,强调对自身权威性的维护。
他的太太繁漪阴鸷、尖锐、乖戾的性格与他的要求格格不入,所以两人的关系一直很紧张。
表面上他很关心繁漪的健康状况,请德国大夫为她看病、开药,却从未关心过她的精神需求,只是强调要繁漪为孩子们做出服从的榜样。
这便有了逼繁漪吃药那场戏,“当繁漪含着‘愤怒’的眼泪‘一气’喝下那碗象征着封建伦理道德枷锁的药时,周朴园仍坚定地认为自己完全是为了妻子‘好’,这个‘好’始终贯穿其行为的动机中,他把自己当成了道义的维护者”。
他表面的威严暂时得到了维护,背地里却遭到妻儿的无情背叛。
周朴园的复杂人性同时也体现在对待侍萍的情感上。
侍萍是他的初恋,当他所处的家庭从封建等级观念出发,要求他迎娶门当户对的富家小姐时,他屈从了。
侍萍抱着儿子投河自杀的消息使他心中充满深深的愧疚感,这种愧疚随着后来家庭生活的不和谐逐渐加深。
他通过保留侍萍在时的家具和房间的摆设,追忆着和侍萍的感情,并借此慰藉他孤独的心灵。
30年后,当周朴园认出侍萍,立刻意识到他的名誉、地位可能受到威胁,便换了一副面孔,暴露出人性中自私、冷酷、虚伪的一面。
当最终真相大白,悲剧抵达高潮后,相关人员死的死,疯的疯,跑的跑,惟独剩下他孑然一身承担悲痛。
这时的他不再有任何家庭暴君的“威风”,而是一个凄楚的老人。
他想要建立所谓“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封建模范家庭,结果却落了个夫妻反目、母子私通、兄妹破坏伦理、兄弟成仇的悲惨结局。
繁漪受到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是接受过一点新教育的旧式女人,她渴望爱情,憧憬着美好的婚姻生活。
不公平的命运使她嫁给一个比她大20多岁,她根本不爱的男人。
18年来,她感受到的只是周朴园的冷漠、对她的厌恶和压制,受尽残酷的精神折磨,呼吸不到一点自由的空气。
无爱的婚姻与寂寞枯燥的生活渐渐使她变成“石头样的死人”,但潜意识中对爱的渴望、对性的渴求却愈加强烈。
周萍的到来,使她看到了希望,重新获得生机。
她紧紧抓住周萍不放手,想要坚守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
可周萍对她的追求只是为了发泄对父亲的不满,排解心中的郁闷,给自己空虚的心灵以寄托。
他软弱、善变、多虑的本性根本无法长期承受她那炽热的情感。
面对周萍的背弃,繁漪采取了疯狂的报复行为,不仅把自己逼上了绝路,而且直接促成了其他人物的悲剧结局。
繁漪是自私的,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抓住所谓的幸福,她饥不择食地爱上周萍并死死缠住他,使自己处在一个“母亲不是母亲,情妇不是情妇”的位置。
她的作法既不合情,也不入理。
她丧失的不仅是名誉和地位,还有人格和尊严。
她的爱不但失去理智,而且走上畸形。
为留住周萍,她使出浑身解数,对其挽留、威胁、乞求。
为阻止周萍和四凤的出走,她甚至拉出亲生儿子出面阻挠,并指责儿子不争气。
结果周萍自杀了,惟一的儿子周冲也死了,她彻底绝望了,疯了。
“极端的压抑与极端的报复,逼到绝路忍无可忍,孤注一掷地拼命挣扎,最后还是没法改变自己毁灭性的生存悲剧。”
从小缺少父母之爱,在孤寂苦闷环境中长大的周萍,养成了“只讨生活于自己的内心的小圈子里”并“密阅自己的内心过失”的封闭心理。
他虚弱、胆怯、内省,但也不乏激情的闪烁。
潜意识里对母爱的渴望,对父亲的仇视,加上青春年少,春心萌动,周萍不自觉地爱上了与他年龄相差不大,聪明、貌美的继母。
冲动过后,他开始反省,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违背伦理道德的,是卑鄙的,继而陷入极度的焦虑乃至恐惧之中,想要极力摆脱这种不自然的关系,于是他一方面用酒精麻痹自己,另一方面,抓住富有青春活力的四凤,将单纯善良的四凤当作自己的救星,希望她能拯救自己,却不知又犯下了更可怕的罪恶。
周萍说:“我死了,那是我的福气”,“我恨活着”。
事实上,他只是讨厌以前那种懊悔、颓废的生活,想要忘记过去,他的内心还是充满了对生的渴望与憧憬的。
在周萍的潜意识中,爱四凤是他心灵自赎的一种途径,是帮他摆脱破坏伦理泥潭的生的希望。
他要自己“死心塌地”地爱她,并准备带四凤走出家门,去换取一点生活下去的自由。
他试图从“名份上”的破坏伦理关系逃出来,却跌进实实在在的破坏伦理圈。
他无法承受深重的罪恶感,选择了自杀。
“爸,您不该生我”是周萍在人世间的最后留言,这既是他万般绝望的写照,也是他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悲怆探问。
鲁侍萍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
在侍萍出场时,作者用“高贵的气质”来描述她,尽管衣着朴素,她“依然像大家户里落魄的妇人”。
“高贵”始终是她行为的显著特征,“她的纯朴、高贵的心灵有一种稀有的十分动人的美”。
在第一幕,四凤对鲁贵说:“妈不像您,见钱就忘了命。”第二幕中她制止四凤按照鲁贵的话去给自己拿汽水,说“那是人家的东西”;后来,当面撕毁周朴园给她开出的一张五千元支票。
“所有这些让我们见识了鲁侍萍不卑不亢、自珍自爱、身穷志洁的高贵品质。”
高贵、善良的侍萍偏偏命运多舛。
三十年前,她和才出生三天的儿子被周家赶出家门,残忍地遗弃了。
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河自尽,却被人救活了。
此后,便开始了漫长的苦难生活。
“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在学校里伺候人,为着自己的孩子,她嫁过两次”,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与痛苦。
她顽强地忍耐着,自身的悲剧提醒她,决不能让女儿重复自己的命运。
然而,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她的女儿在帮工时,和周公馆的大少爷相爱并怀上了他的孩子,而这个大少爷正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面对这么沉重的打击,侍萍发出了宿命的悲叹:“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她决定独自承受可能会有的命运惩罚,让毫不知情的兄妹恋人远走高飞。
但她连这点愿望也无法实现,繁漪的疯狂使所有的隐情被暴露出来,结果女儿触电身亡,大儿子自杀了,二儿子出走了,一下子失去了这么多亲人,她彻底崩溃了,痴呆了。
四凤是一个年轻、漂亮、纯洁的女孩,她对生活充满热情与向往,总是用善意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一切。
四凤渴望着爱情,希望能与周萍一起生活,谁能想到周萍竟然是她同母异父的哥哥,无可挽回的窘境毁掉了她的一生。
母亲的悲剧不仅得到了重演,还比母亲当年的下场更加悲惨。
四凤选择了在雷雨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无情的命运吞噬了,令人无比叹息。
曹禺说:“周冲是这烦躁多事的夏天的一个春梦。”周冲年轻、善良,富有正义感,憧憬着平等、真诚的社会生活。
然而,现实的铁锤敲醒了他的梦:逼母亲喝药的情景使他认识到父亲的专横与冷酷;鲁大海对他的傲慢与敌意使他发现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母亲的歇斯底里使他意识到母亲的自私,感受到对母亲的失望;看到四凤要与周萍一起离开,他开始怀疑自己对四凤的爱情可能是胡闹。
他本是一个耽于梦想的人,丑恶的现实不仅摧毁了他美好的梦想,最后还吞噬了他年轻的生命。
对于鲁大海,从作者寥寥数笔的描写中,我们了解到他出生才三天就被母亲抱着跳河了,后被人救起,他正式出场时已经二十七岁。
多年来的艰辛生活,使他对于统治阶级有着刻骨的仇恨与清醒的认识。
他被荐到周家矿上后不久,便带头闹罢工,并作为罢工代表,与资本家周朴园进行谈判。
他义正言辞,历数周朴园的种种罪恶,具有强烈的正义感,但他的对手极其阴险、狡猾,加上同伴的出卖,他失败了。
面对家庭的复杂矛盾和变故,他离家出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鲁贵是一个卑贱的底层无赖,贫穷使他全部的欲望都锁定在钱上,“为了钱他不要任何人格,把所有的行为都当作获得钱的手段”。
为了钱,他甚至对于自己的亲生女儿都可以进行哄骗、利诱、威胁,想方设法榨出她的私房钱。
在周公馆,他表面上卑躬屈膝,满脸堆笑,事实上,他随时随地都在“贪婪地窥探着”,敏锐地窥探到女儿、太太和大少爷之间的私情,并以此当作要挟他们的砝码。
他自私贪婪的本性决定其生存目标就是能保住在周公馆的美差,以获得吃喝嫖赌的资本。
他趋炎附势、费尽心机,结果周、鲁两家的矛盾纠葛还是让他丢了饭碗,最后竟然喝酒喝死了。
三结语。
总之,曹禺先生在塑造人物时,旨在呈现人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他笔下的人物很鲜活,很真实,也很厚重。
剧中人物都有其各自的欲望和强烈的意向,他们不甘心自己的悲惨遭遇,为各自的生存理想而努力奋斗,但所有人物无论强弱、善恶,也无论是谁,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操纵。
他们越是挣扎,越是努力,结果陷得愈深,最后无法摆脱陷入绝望甚至死亡的悲剧命运中。
剧中人物的悲惨命运体现了作者痛感的“宇宙是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的命题。
曹禺在继承古希腊悲剧命运血统的同时,将剧本与20世纪的中国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鲜明生动的人物塑造、新颖而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严谨而完美的结构设置,使《雷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与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序》,文化生活出版社,1947年版。
[2]严盈:《复杂的人性,矛盾的化身》,《文教资料》,2010年第10期。
[3]陈霞、沈祖良:《浅谈〈雷雨〉中“雷雨”式的生存悲剧》,《才智》,2009年第26期。
[4]曹禺:《雷雨》,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版。
[5]钱谷融:《〈雷雨〉人物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6]张慧娟:《从鲁侍萍的内心情感解读其个性反抗》,《语文学刊》,2009年第4期。
[7]张景超:《话剧〈雷雨〉新解》,《剧作家》,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