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优秀18篇)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理解的方式,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总结中,我们可以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想了解一些与运动相关的故事和趣闻,以下的报道可能会给你带来乐趣。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一
终身体育思想主张在体育教学中应使学生自主地参加适合于自己的体育运动。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充分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并从中掌握了体育运动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因此,体育教师要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就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培养。
一、重视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如:前苏联强调向学生传授卫生、医疗方面的知识;日本要求体育老师教给学生重要的活动技能和技巧,并在各种复杂条件下能够有效运用它们;美国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人体知识,以便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更好地适应所处的环境;德国强调学生学习有关身体的知识,通过身体活动掌握运动和游戏进行的方法。
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学生对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也有赖于体育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充实、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因此,体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科学性 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科学性,有利于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使学生增强了卫生保健和科学锻炼的知识;健康教育促进了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体健康。
2.趣味性 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总是积极参与,而不感兴趣的则是消极对待。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锻炼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主动去尝试。
3.实效性 在加强基础知识、技能传授和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体育课的内容要有实效性,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最必需、最有用、最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和促进身体健康打好全面的基础。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对整个教学过程都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理解并掌握动作的速度快,体育课就能上得生动活泼,教学过程就能进展得顺利。为此,教师要做到:
1.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和作风 所谓正确的教学思想,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明确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是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服务的。教师既要给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既要对学生充满热情,又要充分信任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所谓教学作风,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思想特点。课堂气氛紧张,学生思想闭塞,反应迟缓,民主的教学作风则师生交流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故应该提倡教师树立民主、有序、热情、自律的教学作风。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充分信任学生,学生感受到了这些,其学习自信心就得到增强,学习积极性就能得到调动,学习潜能也就得到激发,同时也就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4.淡化体育课程评价的数据测量,重视理性分析 如果单纯采用运动项目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体质,必定对个矮体瘦的学生不公平,打击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体育运动重在参与,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身体练习,使学生机体承受科学强度的生理负荷,促进身体健康。另外,促进健康与调节情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海格尔教授提出的“笑”既是促进健康的一面,也是体育课追求的目标。因为“笑”既可以说明学生对体育课的组织、身体练习的效果、各种运动愿望满足的满意程度等,又可以衡量学生对教师设计的这节课的适应程度。另外,“笑”还可以消除精神紧张,推迟疲劳出现。因此,体育教师要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体育课“笑”声常在,就应对体育成绩进行理性分析。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课外体育活动有别于体育课教学,其活动内容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体育知识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欣赏、体育图片资料展览等。近些年来,部分学校甚至开始尝试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形式,受到了学生广泛的喜爱。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活跃校园文化和营建体育文化氛围,而且还可以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二
对该条习惯养成教育的分析:
(一)、理论分析;
从小的方面来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就相当于有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增强学生的身体耐力,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大的方面来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为家庭、为社会、为 国家奉献最大的力量。
(二)、问题现状:
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吃不了苦,不用说干体力活了,就是学校的体育课孩子也只是喜欢做做游戏,提起跑步、俯卧撑,学生们是一脸苦相,体质也不是特别好,特别是在秋冬季节,生病的孩子很多,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该条习惯养成的具体措施:
(一)宣传策划,全员动员。
以班级里的学校体育部成员为主,策划宣传海报,突显健身的好处,明确健康的身体是拥有一切的前提,动员全体少先队员参与到健身队伍中。
(二)以赛促练,永保健身热情。
巧设比赛项目,永保健身热情。设立简单易行的比赛项目,让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不用太费时却又得到锻炼,又保持了锻炼的高度热情。如定期开展踢键子、跳绳,顶球、一对一拔河等活动,学生对这种喜闻乐见的比赛持有浓厚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便自觉的去锻炼,并乐此不疲。
(三)成立社团,养成习惯。
因兴趣自发组织成立各类体育小社团,养成定期自觉的锻炼,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健身的好习惯。
(四)加强每天下午一小时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把实际活动放在第一位,强调通过具体运动增强体质是无可非议的。但体育不是一种单纯的体力活动,只有在锻炼过程中注意学习知识和掌握技术,才能提高体育锻炼的成效。为此,老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给小学生一些常见运动项目的知识和技术,指导学生正确的练习。比如,锻炼前应做哪些准备活动,体育运动后应做哪些整理活动,又比如跑步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弯道跑、终点冲刺等;打篮球的传接球、带球突破、投篮、防守等。二是要给孩子说明各种体育活动的特点和意义,如田径类的活动主要靠力量和速度,球类活动对灵敏和弹跳的要求较高,使孩子能够逐步地了解一些常见运动项目;三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适于从事哪些运动项目,由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水平较低,心脏承受能力差,因此不宜做长跑、举重、吊环、长时间倒立等运动项目,而应当选择那些负荷较轻、欢畅活泼的运动项目,如游戏、简易体操、小球类等;四是教给孩子一些最基本的体育比赛规则,如起跑时要听口令,打球时不能撞人,游戏时不能出线,这些是保证体育比赛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要让孩子有所了解。但是,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和他们一起对参加体育训练进行反复思量和研究讨论,并给予始终如一的关爱和支持。
(六)小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化
小学生做事情往往缺乏自觉性和毅力,对事情的兴趣较容易转移,如果班主任和家长放松对他的督促,他在体育锻炼上就可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这样自然就会妨碍体育锻炼的效果。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孩子制订一个锻炼身体的计划,明确锻炼的目标和内容,规定锻炼的次数和时间,如规定每天早上6点30分起床做操,每天下午放学后打乒乓球等。当然,这不一定要写成文字,但父母和老师要给孩子讲清楚,使他做到心里有数、遵照执行就可以了。在制订计划时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循序渐进。运动量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使小学生的机体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由于小学生的体力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所以运动量也应随年龄而逐渐增大。在制订计划时,在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特点的基础上,应坚持各种运动项目的全面锻炼,使小学生在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得到均衡的发展和全面的改善。在计划的落实方面,老师可能因为全班人数太多而难以全部照顾到,所以应让学生家长在可能的情况下与学生一起锻炼。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安全,不断提高学生的技巧,也是对学生最好的督促。家长如果不能和孩子天天在一起锻炼,也要经常鼓励孩子坚持锻炼,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如一周、两周、一个月)检查一下孩子锻炼的情况,指出孩子进步的地方,告诉孩子应当改进的地方,这是孩子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催化剂”。
取得的成效:
(一)通过以上措施,培养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学会锻炼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丰富课外生活。
(二) 通过锻炼,使循环、呼吸、骨骼、肌肉神经各系统的功能逐渐提高,经过
锻炼形成了巩固的条件反射,提高了各项运动技术,使达标率由原来的55%提高到78.5%效果十分显著。 只要老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就一定能养成,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就一定有提高。
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的具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身体差异,在锻炼的同时不能过度劳累,要特别关注那些平时中体质较弱的学生。
青州市王坟亓荣希望小学:韩洪霞 付兴华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毛泽东主席的名言,说明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健康的体魄。为了使学生健康成长,从小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尤为重要。
1.严格作息时间,利用生理节奏的规律,使孩子在大脑皮层中逐步建立固定的体育锻炼兴奋灶。家长应尽量要求孩子每天晚上在同一时间就寝,早晨在同一时间起床,并在同一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锻炼时间也基本相同。
2.家长要以身作则,同孩子一起参加锻炼。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大人带头锻炼,尤其是同孩子进行比赛,更能引起他的兴趣,有利于养成习惯。相反,家长一年四季足不出户,或像“工头”一样在一边监督孩子,时间一长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使孩子把体育锻炼看成是负担和惩罚。
3.要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年龄特点,合理安排运动量。儿童年龄越小,注意力越不易集中,既容易疲劳,也容易恢复。所以,年龄小的儿童锻炼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要过长,但内容要多样。可把跑、跳、投掷、体操和游戏结合进行.孩子在活动中有了兴趣,尝到了甜头,就有利于养成锻炼习惯。
4.根据孩子的自身素质,让他们适当学点专门的体育技术.孩子们对各类体育明星,如武术高手、足球名将、篮球巨星、拳坛怪杰都十分钦佩,也渴望学点专门的体育技术。家长可在这方面为孩子创造一定的条件,使他们如愿以偿,这样将会大大激发孩子的锻炼热情,须知良好的锻炼习惯往往就在这种热情中养成。
5.给孩子的体育锻炼以必要的物质支持,如运动衣裤、运动鞋袜、羽毛球、足球、跳绳等,使孩子们看到父母对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坚定地支持态度。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三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对于教育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保障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部门要求学校为小学生提供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促使其能够通过体育课程来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但事实上,部分小学还存在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问题,一些低年级的学生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如今,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其在课堂中将会受到非常严格的纪律管理。一些小学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目标,并且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多次调整。但小学的这种教学理念十分落后。国家已经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小学生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事实上,体育课程需要更多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将会在室外进行。但室外活动非常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天气情况恶劣或者是气候的变化都会对体育课程产生影响。为了提高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效率,小学需要在注重学习的同时重视体育课程的设置,并且加强对小学体育课程的管理。很多小学生都喜欢在体育课上做游戏,这种活动不仅能使小学生的身心受到锻炼,也能使小学生的精神要求得到极大的满足。但部分小学为了严抓纪律,将原本比较开放的体育课程转变为比较枯燥的训练,促使小学生对体育锻炼失去了兴趣。笔者建议,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其需要在气氛比较轻松的环境中进行锻炼。学校方面只要注重对其体育课程的纪律培养,督促其服从管理,就能够提升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教学效率,获得小学生的'喜爱。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教导小学生比较简单的训练动作,并且由易到难地缓缓过渡,促使小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感,从而使其愿意听从教师的指挥。
小学生在上课时被要求听从教师的指导和模仿教师的动作。小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也是这样,需要从教师的示范中获得比较规范的体育训练技能。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其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在上体育课时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严重地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体育的训练动作时,部分小学生会小声交流,讨论其他的问题。教师虽然已经将体育锻炼事项讲给了学生,但学生漏掉了重点内容,学生会在实际锻炼时因为动作不规范而疲劳,甚至使自己受伤。笔者建议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注意力集中的方式。教师将体育锻炼中的重点讲解给小学生,并且时不时地抛出问题让小学生解答,小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听课并且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教师本身的授课语言要生动幽默,虽然体育课程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实践活动,但理论知识方面也需要幽默风趣。教师的幽默和风趣能够振奋小学生的精神,从而使小学生更加愿意与教师待在一起,并且与教师一起做体育运动。
如今,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中,新科技层出不穷。小学生需要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积极主动的品质。国家强调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小学生的知识能力达标,还要求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过关。小学生需要学会与其他人相处并且了解与其他人合作的模式,从而成为创造事物的人。体育锻炼中也需要创造能力,也需要小学生真诚地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虽然人们更加重视物质生活,但也更加看重精神的融合。小学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形成竞争意识,但也要削弱学生的竞争心理,从而使其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关心集体的荣誉。因此,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也要从培养其人际关系开始。教师需要为小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使其能够与其他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形成习惯,能够感受到团队的安全感,也能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和谐氛围。体育锻炼需要团队精神,也需要队员之间的通力合作。教师需要注重对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从而使其相互之间发挥督促的作用。一个小学生能坚持体育锻炼的时间比较短,教师可以以团队合作的形式使内部成员之间相互鼓励,从而使其共同完成难度较大的体育锻炼任务。小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成功之时树立在体育方面的自信心,从而增强自身的意志力。小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也享受到成功的刺激,形成比较强的动力。总而言之,小学低年级的体育锻炼非常重要,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小学生的习惯培养。只有形成一定的锻炼习惯,才能在日后体育知识的学习中正视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不仅仅是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也锻炼了其心理素质。小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了坚强的意志,促使其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形成不放弃的意志。小学应该克服体育锻炼教学中的困难,将锻炼的重要性落实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四
《数学课程标准》将“评价标准”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学生发展的潜能。反思学习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发展潜能的学习方式。反思是一个能动、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学生认知从最初对知识的复制到具有个性化的观点认识、思考方式都融入了个人的主动建构之中,而不是传递的结果,这就是反思。反思,可以使学生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学习起点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
一、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入手,关注学生反思起点。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尽量具体化、形象化,不要过分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绎。我们在教学中常试图以形式化、严谨性来规范学生的思维,实际效果并不佳,学生以自己的方法为最佳,以自己“发明”的方法为快乐。这是三年级课堂练习中的一道填空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黄瓜长约3。在改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填写的单位是“厘米”,而且不是少数。当时我不假思索地将这样的答案判为错:一根黄瓜怎么可能只有3厘米呢?“老师,黄瓜长约3厘米为什么错了?”作业本刚发下去就有好几个同学围着我问。“你们见过黄瓜吗?”我觉得奇怪,就试探着问了一句。小家伙们一听都急了:“我们经常吃黄瓜呀!那它有多长呢?”“我们家拌的黄瓜是大约长3厘米呀!”一个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比画着。原来他们见到的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我没有贸然地去否定他们,“这样,明天老师带几根黄瓜给大家看看,好吗?”第二天我带去一些黄瓜,孩子们的困惑也便迎刃而解了。
二、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对数学学习进行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认知意识,以及数学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即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促使思维条理化、概括化。例如,在新授完毕或学生把问题解答后,通过简单扼要地提问或引导,要求他们回顾解题过程,在反思过程中考虑:(1)回忆解题的方法、过程;(2)概括解题的关键、注意点;(3)改进表达、操作方法。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和总结,让解题思路显得自然、有条理。
三、在形式各异的反思中,巩固学生反思习惯。
“数学抽象”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建构活动,但这种建构不仅仅是纯粹个人的行为,而必然是一个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表述交流、批判与反思,以及不断改进的过程。个人的创造建构只有得到数学共同体接受,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够使自己建构的知识不断地与数学共同体所拥有的知识靠近,最终达到一致。这方面,我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的:
1、教师引导促反思。例如,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最近发现,有个同学做应用题时有一类问题的答句老是出问题。比如:“这筐水果有多重?”他总是回答:“这筐水果有45重。”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把他叫到身边:“你今年多大?”“9岁。”“能把话说完整吗?”“我今年9岁。”“不,应该说你今年9大”,我故意说。小家伙立即给我纠正:“不,应该说9岁。”我不动声色,又如法炮制了几个类似的例子。“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我家到学校大约有2千米。”“不,应该说你家到学校大约2远。”“你有多高?”“我的身高大约是130厘米。”“不,应该说你的身高大约是130高。”“不是的……”小家伙有些着急了。这时我把作业本递给了他。他一看,吐了一下舌头,立即转身更正去了。从此,他再没犯过这样的错误。这个同学犯的错误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正是调用了学生正确的生活经验来矫正他学习中的错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学习反思过程。
2、集体讨论促反思。“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此,认识相对狭窄和有限。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解题方法,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着眼于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比较方便实用的方法就是集体讨论和交流。在集体讨论和交流中,通过互相质疑、互为补充,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认识差异,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进行反思,让他们获得创造性的认识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各自的理解,不同的侧面,有利于丰富思考方法,反思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概念形成的关键是要重视意义建构过程,而不单是强调记忆。因此,为了学生正确地建构数学概念,采用集体讨论、争辩的方法促进个人反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撰写日记促反思。反思是一种习惯和意识,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地进步。应该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思。课堂上教师示范解题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想到,但未与老师同学交流的问题;作业中对某些习题不同解法的探讨;好的习题解法或学习方法;容易解错的习题;学习失败的教训以及学习情感、体验的感受等等都可以通过数学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宣泄出来,记录下来。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五
摘要:反思是个体,乃至整个群体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反思能力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的一个课题。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美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也说,“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通过回顾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路子,学生们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解题能力。”可见,反思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刚入小学或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反思习惯就尤为重要了。本文就针对如何培养低段学生的反思习惯,谈点自己粗浅的见解。
关键词:起点多途径培养反思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将“评价标准”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学生发展的潜能。反思学习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发展潜能的学习方式。反思是一个能动、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学生认知从最初对知识的复制、拷贝到具有个性化的观点认识、思考方式都融入了个人的主动建构之中,而不是传递的结果,这就是反思。反思,可以使学生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学习起点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
一、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入手,关注学生反思起点。
皮亚杰认为:“一切认识在初级水平都是从经验开始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尽量具体化、形象化,不要过分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绎。我们在教学中常试图以形式化、严谨性来规范学生的思维,实际效果并不佳,学生根本不买你的帐,以自己的方法为最佳,以自己“发明”的方法为快乐。这是三年级课堂练习中的一道填空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黄瓜长约3,在改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填写的单位是“厘米”,而且不是少数。当时我不假思索地将这样的答案判为错:一根黄瓜怎么可能只有3厘米呢?“老师,黄瓜长约3厘米为什么错了?”作业本刚发下去就有好几个同学围着我问。“你们见过黄瓜吗?”我觉得奇怪,就试探着问了一句。小家伙们一听都急了:“我们经常吃黄瓜呀!那它有多长呢?”“我们家拌的黄瓜是大约长3厘米呀!”一个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比画着。原来他们见到的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我没有贸然地去否定他们,“这样,明天老师带几根黄瓜给大家看看,好吗?”第二天我带去一些黄瓜,孩子们的困惑也便迎刃而解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是学生在学段末最终应达到的目标。而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当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以符合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教学中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不应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否则学生本应具有独特的、生动活泼的思想就会被形式化的海洋所淹没。
二、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曹才翰先生认为“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对数学学习进行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元认知意识,以及数学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即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促使思维条理化、概括化。例如,在新授完毕或学生把问题解答后,通过简单扼要地提问或引导,要求他们回顾解题过程,在反思过程中考虑:
(1)回忆解题的方法、过程;
(2)概括解题的关键、注意点;
(3)改进表达、操作方法。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和总结,让解题思路显得自然、有条理。
三、在形式各异的反思中,巩固学生反思习惯。
“数学抽象”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建构活动,但这种建构不仅仅是纯粹个人的行为,而必然是一个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表述交流、批判与反思,以及不断改进的过程。个人的创造建构只有得到数学共同体接受,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够使自己建构的.知识不断地与数学共同体所拥有的知识*近,最终达到一致。这方面,我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的:
(1)教师引导促反思。例如,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最近发现,张思做应用题时有一类问题的答句老是出问题。比如:“这筐水果有多重?”他总是回答:“这筐水果有45重。”瞧,今天的作业又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把他叫到身边:“你今年多大?”“9岁。”“能把话说完整吗?”“我今年9岁。”“不,应该说你今年9大”,我故意说。小家伙立即给我纠正:“不,应该说9岁。”我不动声色,又如法炮制了几个类似的例子。“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我家到学校大约有2千米。”“不,应该说你家到学校大约2远。”“你有多高?”“我的身高大约是130厘米。”“不,应该说你的身高大约是130高。”“不是的……”小家伙有些着急了。这时我把作业本递给了他。他一看,吐了一下舌头,立即转身订正去了。从此,他再没犯过这样的错误。张思所犯的这种错误正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正是调用了学生正确的生活经验来矫正他学习中的错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学习反思过程。
(2)集体讨论促反思。“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此,认识相对狭窄和有限。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解题方法,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着眼于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比较方便实用的方法就是集体讨论和交流。在集体讨论和交流中,通过互相质疑、互为补充,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认识差异,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进行反思,让他们获得创造性的认识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各自的理解,不同的侧面,有利于丰富思考方法,反思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概念形成的关键是要重视意义建构过程,而不单是强调记忆。因此,为了学生正确地建构数学概念,采用集体讨论、争辩的方法促进个人反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撰写日记促反思。反思是一种习惯和意识,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地进步。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反思习惯的措施,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思。课堂上教师示范解题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想到,但未与老师同学交流的问题;作业中对某些习题不同解法的探讨;好的习题解法或学习方法;容易解错的习题;学习失败的教训以及学习情感、体验的感受等等都可以通过数学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宣泄出来,记录下来。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六
摘要:中国的教育模式使得许多学生在大学阶段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就使得高校在完成专业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职业习惯培养,而指导教师处于学生工作的最前沿,其特有的地位,使得其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尤其是大一新生的指导教师,更要抓住契机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作好素质教育工作。
关键词:职业习惯素质教育学生工作。
一、大学生职业习惯的现状。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扩招后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已经相当严峻。现在有许多大学生拿着简历四处寻找工作,而另一方面许多企业有岗位却招不到人。这样就形成了“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现状。
(二)大学生志愿报考与未来就业去向脱节。
在考大学填报志愿时基本上由父母、老师全权代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专业到底在将来能从事什么工作,更加不知道未来的工作要求自己具有什么样的职业习惯和素质。这样就造成了有许多大学毕业生即使毕业后找到工作,但是一年内更换工作的比率也当相高。
二、培养大学生职业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学校与学生必须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职业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要在新生入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职业观念教育,加强对学生职业习惯的培养。从大一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引导,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的途径。职业规划对学生来说是一盏指路的明灯,帮助学生走好大学之路,避免走错路,走弯路。学生可以围绕职业规划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进程。并为实现职业理想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意志品质,全身心协调发展,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指导,科学培养。
1、培养规律性思维。
规律性思维是指在工作中探求规律,为以后的工作树样本、打基础。标准化行事即将规律形成标准,反过来指导工作。其实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有很多的重复性工作,一件工作在做的时候叫“日常的琐事”,但做完后总结规律、形成流程就叫做“规律性工作”。琐事工作与规律性工作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规律性思维。把做每一件琐事的过程合理化、流程化就会使琐事变得有价值,也会使琐事越来越少。指导教师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应该通过不断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这种习惯。
2、格局观念训练。
格局观念是指能够从全局出发,系统地思考问题、系统地做事。作为未来的管理者,格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大一新生并没有太多的机会来独立完成工作,只有少部分人可以通过班级干部工作、社团活动来锻炼自己,这就要求指导教师随时随地的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格局观念培养。
(1)格局观念的培养。学生针对大一新生的各种活动可以说是缤纷多彩,这就给学生格局观念的培养提供了充分的机会。指导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观看演出过程中,不但要把自己作为一个观众、参与者,更要换位思考,以管理者的视角来思考,看看别人是怎样策划的,整个活动的流程如何,资源如何配置,有哪些出彩的地方,又有什么考虑不周之处,以便为自己将来的独立工作打下基础。
(2)提供实战机会。大学生独立的班级大型活动并不是很多,所以要抓住每个机会来锻炼学生,并给予及时的指导。
(3)学生点评引发思考。即便在作了上述努力后,仍有学多学生不能切实参与策划的过程,指导教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点评讨论,以脑筋激荡法,引发学生自己的深入思考,教师则作过程中的引导和最后的总结,让每个学生对格局的设计和细节的把握都有深刻的体会。
3、修炼基本素养。
(1)感恩教育。有人说,现代社会中的人越来越冷漠,不善于发现别人的好,更不懂得感恩,对别人给与的帮助没有感觉,更不知表示感谢和心存感激。为了不使当代大学生在这种美好情感上缺失,指导教师应该善于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只要留心,这种机会处处有。比如,在军训中,年轻教官常会关照学生,自己站在炎炎烈日下,把仅有的阴凉留给学生。你会发现,学生可能是没有机会,或是羞于开口,甚至可能是缺乏观察,没有体会到,几乎没有人对教官的关照表示感谢。这时就需要一点点外部的刺激,老师可能只需一句话就会让学生恍悟,表达出自己的感激之情,而在说出感激后,整个队伍的士气也为之一振,学生、教官都以更全身心的投入来完成训练。作为教师,应该对这一倾向进行引导控制,不仅仅是感恩教育,也是对奉献的肯定与激励。
(2)表达能力训练。很多大学一年级的新生,由于在高中阶段忙于功课、缺乏锻炼,缺乏说的勇气和能力,尤其是在众人面前,紧张、不知所措、不知说什么、不能清楚地表述、不自信等等,而工作后的一项重要技能就是沟通,要想成为领导者就更需要感召力,这都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表达能力。演讲训练是对这种能力的培养,但那是一种有充分准备的表述,而且阶段性很强。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挖掘机会、创造机会让学生用于表述。
(3)信心培养。学生有时会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在某些能力上可能不如其他学生,甚至有些很优秀的学生干部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偶尔也会表现出这种不自信来。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肯定、鼓励与激励,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树立信心。当然,鼓励学生多参与活动,并作充分的准备,成功的经历也有助于信心的培养。
4、理念教育。
当代大学生有能力的同时,还要有正确的观念,与时俱进的理念。这也需要指导教师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对学生以引导。指导教师可通过平时的`点滴来培养学生的信誉感,对学生答应过的事情一定要过问,对学生的承诺要跟踪,对交办学生的事应要求有反馈、引入四小时复命制等等。当然,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建立机构,强化师资。
在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职业指导已经早就开展起来,有的学校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均是由专家来进行的。但是,我国目前的职业指导教师大多数未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基本上是由各系的辅导员老师或生活老师来兼任的。这样的师资队伍显然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这样一来,在高校建立职业指导机构势在必行。而且,所从事职业指导的师资队伍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要具有奉献精神,关心和爱护学生,同时还要业务过硬,具有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社会能审时度势,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所以说,在高校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拥有一批具有高度责任心,事业心,具有政治责任与职业道德的工作队伍将成为学校做好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于守海.新形势下德育教学中学生的“学”.辽宁教育研究,(1).
2.车静.试论人文教育与学生的和谐成长.辽宁教育研究2006,(6).
3.曲涛.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要性及其方法.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8).
4.胡文静.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三条途径.江西教育科研,(9)。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七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少年居性,习惯为之常。”不仅在国内,国外很多教育家、哲学家也都对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如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同时,教育部在有关中小学生德育方面的要求是这样规定的:“德育重点测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日常生活中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基本国情、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和法律常识等的了解,对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作为教育的主题,贯穿教育的始终。
在汉语里,从辞源上看,习惯最早也写做“习贯”,有两种基本的含义。一是指习于旧贯,习于故常;二是指长时间养成的、不易改变的生活方式。当代心理学对行为习惯的解释是: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由此可见,习惯的形成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有一句话叫: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成功。由此可见,行为是习惯的前提,习惯是性格的前提,性格是成功的前提。也就是说,行为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知识是无穷的,学习再多知识也会有很多空白,而好的行为习惯却可以受益终身,因此,学生在学校学会再多知识,都不及培养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更为有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继而形成良好的品德。“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只有具有良好的品德与行为,才能做一个无愧于心、无愧于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品德课的主旨是为了通过教学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的熏陶作用更不容忽视。因此,思品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良好途径,因为思品课中有诸多德育方面的教育材料有着丰富的案例,通过集中、专项的学习能促使学生对德育教育有更为深刻且系统的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在当前的思想品德课中,教师虽深知思品课的主旨,却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更注重学生在思品课课堂上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哪些重难点,而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却被忽略,甚至错误地认为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应该交给班主任,或者是学生的家长。这种认知显然忽略了思品教学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系。须知道,思品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与道德情感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必须要在思品课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实现思品课真正的教学宗旨。
前面提到,思品课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阵地和良好途径,所以思品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精心策划课堂教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并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一点一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呢?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有如下几点体会:
1.进行语言方面的引导。中小学阶段,学生将教师视作权威,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教师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甚至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也能在学生心理引起波澜,对学生今后的思想、行为有一定的引导和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多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正面引导,潜移默化中渗透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习惯,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明确哪些是应该坚持的,哪些是应该摒弃的。比如,在某位学生发言时,要告诉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有意见等发言学生结束发言后再提出,以此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在学生走神时,提醒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鼓励其他学生向其提供帮助,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在学生迟到时,提醒学生下不为例,培养学生塑成时间观念……教师的语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要在学生出现不良习惯时及时作出指导,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使学生明确,并按照教师的'引导改正自己的坏习惯。
2.进行行为方面的示范。如果教育只停留在语言层面,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是不具备较强说服力的。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学生美好心灵的铸造,健康心志、良好习惯与高尚品德的培养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因此,在“言传”之外,教师还要“身教”,要以自己的行为去为学生做示范,做学生的榜样,使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正能量,学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说,教师要求学生讲诚信,自己就要说到做到,许诺给学生的事情一定要兑现,如果不兑现,学生会认为教师失信,甚至会认为人无需守信,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就可能不守承诺,缺失责任感。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莫大的。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答应学生的,一定会信守承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也一定会做到……因此,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学生都会以教师的行为为准则,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3.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的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授,它是一门专门培养学生品德与品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课程,更注重道德的熏陶与感化,关注行为的培养与养成。在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教材中,也大多是教育学生遵循道德标准、训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其中有很多的图片、案例、名人名言、相关链接、心得体会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教师应充分将其合理利用,结合自身观点见解,从一点一滴做起,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促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鄂教版小学思想品德中的三年级下第二单元《爱心温暖你我他》就培养了学生关爱别人、温暖别人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案例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第三单元《感谢为大家服务的人》中,就培养了学生感恩意识,培养了其尊重劳动人民,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习惯,可以利用这些内容来感化学生,使学生懂得感恩与尊重……教材中的这些资源都是十分好的德育素材,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来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良好道德情感与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既要遵循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又要注意按照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的原则,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坚持不懈地以言传与身教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实现思品教学真正育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王金玲.细微深处见成效——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之我见.学周刊,2013,(16).
苗凤.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心得.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1).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八
我国在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体育教学训练模式。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注重对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可以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不断成长奠定基础。
注重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实际上非常符合我国所提倡的终身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因为通过体育锻炼,小学生可以在学习之余,锻炼自己的身体,起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另外,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小学生还可以不断放松自我,增强与他人的交流与交往,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初入校园,小学生对于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通过体育锻炼,他们能形成对体育学科的兴趣,进而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以及更为强健的体魄。从长远角度来看,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是极具科学性以及客观性的,是符合科学、系统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的关键性举措。
(一)注重排队站队训练。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必须先把握好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只有充分考量小学的身心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特点的体育锻炼培养方案。教师需要注重小学生排队站队这一环节,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形成快速、安静、整齐排队的能力与习惯。在体育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问好,而学生也需要排好队伍向教师问好。之后,教师需要宣布课程规章制度,以及本堂课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在此期间,学生需要按照要求排好队伍,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站队效率,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关键。针对当前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来看,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其一,可以选择榜样激励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虽然涉世未深,可对于一些知名体育明星还是会有一些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任务开始之前向学生介绍一些比较熟悉的体育明星,充分发挥这些明星的榜样作用,通过明星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其二,编制口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一些相对复杂的动作,小学生在记忆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困难,这时编制朗朗上口、通俗易记的口诀,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做,则可以帮助学生将动作和技巧记忆深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有帮助。其三,增加学生的自我锻炼机会,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当前的教育教学制度要求教师时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锻炼机会,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而学生在进行自主锻炼的过程中可以找到锻炼的方法,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引导和监督,确保学生锻炼安全的同时,也为一些产生困惑的学生答疑解惑。其四,利用竞赛的形式进行体育课堂讲解。体育具有竞技性,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尝试引入竞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每一位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以最高涨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另外,通过竞赛,学生还可以形成坚韧的性格品质,消除消极情绪,提升运动积极性。其五,开展一些有趣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阳光足球、七彩跳绳以及花样排球。所谓阳光足球,就是按照阳光体育的原则,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足球运动。低年级小学生不具有太强的综合能力和身体素质,开展阳光足球这类项目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能让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过程当中,起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和作用。
(三)注重对体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完善。
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资源可以被利用,体育教师要学会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与完善。其一,从学生角度分析,学生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教师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不同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智商智力以及综合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而且他们对于不同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具体做法:教师需要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比较能够接受的形式,参与到体育运动过程中,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二,教师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整合。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从教学过程、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培养等多个方面实现统一,以帮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技巧,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其三,教师要对学校所提供的物质资源进行整合。常见的用于进行体育课程讲解的物力资源包括基础运动场地、体育运动设施以及相应的器材。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和利用,确保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
三、结语。
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是小学生在接受素质教育过程中务必需要进行的一个环节。让小学生自幼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有利于其形成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在之后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落实终身体育的锻炼目标。既是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是对其心理状态、综合能力的改善,为小学生之后的成长与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2]贺太江.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对策探析[j].新课程学习:下,2013(7).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九
终身体育思想主张在体育教学中应使学生自主地参加适合于自己的体育运动。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充分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并从中掌握了体育运动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因此,体育教师要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就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培养。
一、重视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如:前苏联强调向学生传授卫生、医疗方面的知识;日本要求体育老师教给学生重要的活动技能和技巧,并在各种复杂条件下能够有效运用它们;美国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人体知识,以便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更好地适应所处的环境;德国强调学生学习有关身体的知识,通过身体活动掌握运动和游戏进行的方法。
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学生对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也有赖于体育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充实、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因此,体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科学性 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科学性,有利于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使学生增强了卫生保健和科学锻炼的知识;健康教育促进了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体健康。
2.趣味性 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总是积极参与,而不感兴趣的则是消极对待。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锻炼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主动去尝试。
3.实效性 在加强基础知识、技能传授和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体育课的内容要有实效性,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最必需、最有用、最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和促进身体健康打好全面的基础。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对整个教学过程都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理解并掌握动作的速度快,体育课就能上得生动活泼,教学过程就能进展得顺利。为此,教师要做到:
1.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和作风 所谓正确的教学思想,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明确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是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服务的。教师既要给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既要对学生充满热情,又要充分信任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所谓教学作风,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思想特点。课堂气氛紧张,学生思想闭塞,反应迟缓,民主的教学作风则师生交流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故应该提倡教师树立民主、有序、热情、自律的教学作风。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充分信任学生,学生感受到了这些,其学习自信心就得到增强,学习积极性就能得到调动,学习潜能也就得到激发,同时也就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4.淡化体育课程评价的数据测量,重视理性分析 如果单纯采用运动项目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体质,必定对个矮体瘦的学生不公平,打击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体育运动重在参与,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身体练习,使学生机体承受科学强度的生理负荷,促进身体健康。另外,促进健康与调节情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海格尔教授提出的“笑”既是促进健康的一面,也是体育课追求的目标。因为“笑”既可以说明学生对体育课的组织、身体练习的效果、各种运动愿望满足的满意程度等,又可以衡量学生对教师设计的这节课的适应程度。另外,“笑”还可以消除精神紧张,推迟疲劳出现。因此,体育教师要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体育课“笑”声常在,就应对体育成绩进行理性分析。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课外体育活动有别于体育课教学,其活动内容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体育知识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欣赏、体育图片资料展览等。近些年来,部分学校甚至开始尝试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形式,受到了学生广泛的喜爱。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活跃校园文化和营建体育文化氛围,而且还可以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大学生如何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十
如今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差,怕苦怕累,不愿参加体育锻炼,要么长成豆芽菜,要么长成小胖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研究假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摸索出一套培养体困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方法,从而使体困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受益终身。研究方法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以一个班的体困生为研究对象。
(1)大力宣传,使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a.身体形态发育水平。b.生理机能水平。c.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水平。d.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e.心理状态。体质是人类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身体好坏强弱的标志,一个人的体质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先天遗传,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体质强弱的现实性更多是依赖于生活环境,营养卫生,特别是身体锻炼等因素。其次,体育的功能。体育能促进智育的发展,智力的发展。知识的获得所依靠的是人的大脑,脑是人体的一部分。体质的好坏与脑的发育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进行体育锻炼强化了体质,实际上也就增强和提高了脑的功能。体育活动要充分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感知觉,而这些感知活动都要通过脑中枢,脑中枢又指挥跑、跳、投掷、攀爬等活动。体育的这些活动训练了大脑的灵活性,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经常发生人与物体的移动,空间和时间的变动,学生需要观察和高度注意,才能够对方向、各种形状、硬度、时间和距离加深认识。体育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是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素养,是现代化生活的一部分。体育中蕴含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培养刻苦锻炼、顽强勇敢、团结合作、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体育中的美育,还能培养端庄的体态,达到形体美、动作美,充分展现人体美。(2)通过竞技比赛,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竞技比赛是文化的一部分。学生争强好胜,在比赛中获胜的学生会越来越爱好体育,更喜欢锻炼,失败的同学会更加努力锻炼,争取下次比赛取得好名次。春季召开运动会,冬季开展越野比赛,每月组织一次小型单项比赛,如:跳绳比赛、踢毽比赛、拔河比赛等。在各种比赛活动期间,同学们都能自觉坚持锻炼,以求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集体争光。(3)通过各种游戏,增强体育锻炼的趣味性。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游戏就是田径运动的'基本活动形式。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及其相应的身体素质,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游戏,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增强了趣味性。灵敏素质:发展灵敏素质,主要是通过听节拍加速跑,根据教师的手势变速跑,“8”字跑接力,“叫号赛跑”“障碍赛跑”等游戏来进行。柔韧素质:柔韧性是许多运动项目必备的身体素质,学生要充分利用做准备活动的时间,进行柔韧性练习,如“甩腰”“劈叉”,双人的“翻饼”“烙饼”,三人的“套花篮”等游戏。速度素质:很多游戏项目都可以发展学生速度素质,如“足球游戏”“篮球游戏”等。力量素质训练:有很多游戏可以发展学生力量素质,如“蛙跳接力”“青蛙过河”等,这些游戏的开展,使学生在练习中不觉得枯燥,而是在兴致盎然中发展了四肢肌肉力量。耐久力素质:对于学生来说,耐力是薄弱环节,有些学生身体素质很好,却不能吃苦耐劳,表现在运动中便是耐力差。学生要通过游戏提高耐力,较为简便的游戏有“跳绳”“爬楼梯”等。(4)通过球类增强体育锻炼的娱乐性。球类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活动,其活动特点是合作性强、竞争激烈、锻炼身体综合效果好,已成为娱乐性项目。(5)养成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习惯。每次运动前先要做准备活动,运动结束后要做放松活动和整理活动。
第一,向学生做调查:你每天能进行多长时间的体育锻炼?你的体育锻炼是自觉的还是被强迫的,你在体育锻炼时感到快乐吗?第二,向家长做调查:你发现自己的孩子爱锻炼吗?你支持孩子锻炼吗?第三,向班主任做调查:你班学生每天课间都做些什么活动?第四,根据学生的体育达标成绩测定: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体育达标成绩要好。第五,收集一些资料:体困学生身高体重的资料和体困学生肺活量的资料。
四、结束语。
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和艺术。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表现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重视学生情感上的需要,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教学活动更富有创造力,更富有艺术感。要让体困生真正喜欢体育课,在体育锻炼活动中体验更多的快乐,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杨献南,鹿志海,张传昌,张盼.习惯教育视野下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机制与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1).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十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对于教育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保障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部门要求学校为小学生提供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促使其能够通过体育课程来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但事实上,部分小学还存在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问题,一些低年级的学生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如今,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其在课堂中将会受到非常严格的纪律管理。一些小学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目标,并且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多次调整。但小学的这种教学理念十分落后。国家已经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小学生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事实上,体育课程需要更多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将会在室外进行。但室外活动非常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天气情况恶劣或者是气候的变化都会对体育课程产生影响。为了提高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效率,小学需要在注重学习的同时重视体育课程的设置,并且加强对小学体育课程的管理。很多小学生都喜欢在体育课上做游戏,这种活动不仅能使小学生的身心受到锻炼,也能使小学生的精神要求得到极大的满足。但部分小学为了严抓纪律,将原本比较开放的体育课程转变为比较枯燥的训练,促使小学生对体育锻炼失去了兴趣。笔者建议,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其需要在气氛比较轻松的环境中进行锻炼。学校方面只要注重对其体育课程的纪律培养,督促其服从管理,就能够提升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教学效率,获得小学生的'喜爱。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教导小学生比较简单的训练动作,并且由易到难地缓缓过渡,促使小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感,从而使其愿意听从教师的指挥。
小学生在上课时被要求听从教师的指导和模仿教师的动作。小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也是这样,需要从教师的示范中获得比较规范的体育训练技能。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其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在上体育课时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严重地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体育的训练动作时,部分小学生会小声交流,讨论其他的问题。教师虽然已经将体育锻炼事项讲给了学生,但学生漏掉了重点内容,学生会在实际锻炼时因为动作不规范而疲劳,甚至使自己受伤。笔者建议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注意力集中的方式。教师将体育锻炼中的重点讲解给小学生,并且时不时地抛出问题让小学生解答,小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听课并且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教师本身的授课语言要生动幽默,虽然体育课程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实践活动,但理论知识方面也需要幽默风趣。教师的幽默和风趣能够振奋小学生的精神,从而使小学生更加愿意与教师待在一起,并且与教师一起做体育运动。
如今,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中,新科技层出不穷。小学生需要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积极主动的品质。国家强调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小学生的知识能力达标,还要求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过关。小学生需要学会与其他人相处并且了解与其他人合作的模式,从而成为创造事物的人。体育锻炼中也需要创造能力,也需要小学生真诚地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虽然人们更加重视物质生活,但也更加看重精神的融合。小学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形成竞争意识,但也要削弱学生的竞争心理,从而使其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关心集体的荣誉。因此,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也要从培养其人际关系开始。教师需要为小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使其能够与其他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形成习惯,能够感受到团队的安全感,也能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和谐氛围。体育锻炼需要团队精神,也需要队员之间的通力合作。教师需要注重对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从而使其相互之间发挥督促的作用。一个小学生能坚持体育锻炼的时间比较短,教师可以以团队合作的形式使内部成员之间相互鼓励,从而使其共同完成难度较大的体育锻炼任务。小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成功之时树立在体育方面的自信心,从而增强自身的意志力。小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也享受到成功的刺激,形成比较强的动力。总而言之,小学低年级的体育锻炼非常重要,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小学生的习惯培养。只有形成一定的锻炼习惯,才能在日后体育知识的学习中正视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不仅仅是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也锻炼了其心理素质。小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了坚强的意志,促使其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形成不放弃的意志。小学应该克服体育锻炼教学中的困难,将锻炼的重要性落实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十二
如今多数的大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不能够承受社会和生活的压力,很多大学生下课就回到宿舍打游戏,缺乏主动自我锻炼的习惯。因此,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待提高,所以,在学校,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良好的运动锻炼计划,及每天需要达到锻炼目标,学校的体育老师也要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锻炼能力。增加体育活动,多开展体育运动活动,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一、现今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1.很多高校对于体育课程不重视。在众多高校中,很多高校对于专业知识的课程重视过多,而对于体育课程不重视,每周只开设一节体育课,这对大学生的锻炼没有很好地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打消了大学生对待体育的积极性。在体育课程进行中,体育老师只是单一的教学,没有使学生真正融入到体育学习当中。体育课程进行过程中很少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为了学习成绩敷衍了事。并且,在体育课程中,课堂气氛不活跃,缺少积极氛围,不能使学生融入进去。同时,学生的运动基础和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掌握技术动作的效率也有所不同,如果教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就会大大影响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效果。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各大高校对体育工作还是有所重视的,但是要实现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还有一定难度。因为,现今多数中小学不重视学生的体育运动培养,导致学生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惰性,阻碍了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提高。同时,高科技产品的多样化,使得大学生将多数空余时间都用在了上网游戏和视听娱乐上,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热爱文化学习,觉得体育锻炼浪费时间,耽误学习。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习惯,习惯了不锻炼,所以要想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能力,首先,就要端正大学生的正确锻炼认识,改变惰性。3.高校体育观念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备。现如今很多校不能够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很多大学生都会自主进行体育锻炼,部分学校不重视体育锻炼,所以在体育馆中没有增加过多的体育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带过于单一,体育锻炼场地较小,不能容纳很多学生,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所以,这种现状也阻碍了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1.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体育课程,增强大学生锻炼能力。高校如果想要帮助大学生走入操场,多进行体育锻炼,首先可以多开展大型运动会,让学生积极加入到运动会体育项目中,在比赛中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在接力中可以感受到合作的乐趣。端正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正确对待体育锻炼,不要遇到体育活动就避而远之,鼓励同学积极参加运动项目,增设冠军、季军、亚军和参与奖励,使学生产生参加体育项目的兴趣。学校体育教师也应当在体育课程中多增加体育娱乐活动,使学生能够多互动,多参与,从体育课程中获得乐趣,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2.使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项目更好的协调教学。作为大学体育教师应该多进行体育的理论教学,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多进行体育运动,使理论知识和体育运动相结合。理论知识是基础,即使大学生喜欢体育锻炼,也应该先掌握方式方法,盲目的进行锻炼,将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既不能提高自身素质,又会影响自身健康。体育理论知识可以指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运动,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使体育知识和体育运动很好地结合,同时根据自身的性别、年龄、体质能够承受的体育锻炼程度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为了检测大学生每年的体育锻炼是否达到目标,学校还可以每年进行体育测试,通过成绩检测大学生的锻炼情况。在每年期末增加体育考试,不及格者补考或有所惩罚。通过考试,鼓励大学生不断提高体育锻炼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3.增加体育器材,引进质量好的健身器材。学校应该在体育馆内多设体育器材,将资金投入到体育馆内,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使健身器材多样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为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提供有利环境,增设体育锻炼优质器材,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有助于大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学校应该督促学生走进体育馆,每天设立签到,走入体育馆最多的学生应该给予奖励。4.增加体育馆面积,增加容纳学生范围。体育馆是高校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场地,体育馆如果面积太小,容纳不了太多学生。那么就无法开展体育活动,就无法鼓励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所以要增加体育馆的面积,鼓励学生走进体育馆进行各种体育运动。积极鼓励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现阶段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是极为重要的,现阶段的中国无论何种工作都需要强健的体魄,拥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如果身体素质不佳,在工作中没有优质的身体素质,就不会更好地完成工作。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素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让体育锻炼成为必要的习惯。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需要自身的坚持,学校的客观支持都是次要的,自身坚持更重要。所以大学生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素质,提升个人魅力,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未来发展及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2]钟振新.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382.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十三
1.1体育行为效益体育行为。
效益是体育行为本身能够为行为人带来的利益。如,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生理健康和身体体适能,改善外表体型,促进心理和情绪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1]。它是体育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对行为主体能否持续、自觉地参与体育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习惯是指在特定的情景刺激和体育活动中的个体参与经常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固定练习[2]。国内相关研究多数以每周锻炼至少3次,每次锻炼不少于30min,且达到中等以上负荷为标准[3]。
2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调查问卷》为测量工具;7所高校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份,回收问卷1889份,回收率为94.5%,有效率为91.8%;使用spss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与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为体现学生群体的特征,该研究从健康状况、心理素质、学习效率以及身体素质4个方面对大学生的获益情况进行调查(见表1)。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体育锻炼更有效地提高了男生各项素质,而女性机体的结构、功能及心理诸方面与男性有区别。生理方面,女性心脏体积、质量和容积均小于男性,大部分女生对体育保健知识了解过于片面,认为生理期应尽量减少活动,这将导致锻炼次数少、效果不理想。心理方面,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定型造成男女生的性格特点有较大差别,男生一般表现为活泼好动,而女生大多喜静,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投入程度低于男生。
通过图1可以看出,学生在初级教育阶段自觉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高于中高级阶段。由于7~8岁儿童神经系统的脑重接近成人,但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兴奋占优势且容易扩散,灵活性高,表现为活泼好动。高中阶段,学生通过体育锻炼释放学习所带来的压力,提高效率;在大学阶段,学生可支配时间的增多、锻炼意识的提高,促使其自觉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该文从周体育活动次数、次锻炼时间和运动强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进行调查,数据显示,无体育活动及每周进行1~2次体育活动的男女生分别为40.5%和52.2%;进行3次及以上活动的男女生为59.5%和47.8%。在次锻炼时间这一问题上,男女生选择锻炼30~40min的人数最多。可以看出,女生锻炼次数少、时间短,说发展的需要,可以把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真正做到将时间让给学生,将空间留给学生,将自由还给学生。达到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享受、人人成功的目的。效激发全体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和技能,增强体质,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综合评价,不能只注重结果,忽略过程。
3.3加强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与专业培训。
(1)提升体育教师的学历。首先,将教师学历达标情况纳入申报职称和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增强教师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统筹安排,全面推进。由领导小组对全体教师学历结构进行核实,在不影响正常教学需要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学历不达标的教师参加函授学习、参加自学考试等。最后,对于参加在职研究生学历提升的教师,学校将按有关政策予以鼓励。(2)补充新生力量。教育形势在面临变化,教育对象在发生变化,教育的使命也在发生变化。在教师的聘用过程中要增加高学位中青年教师数量,确保教学方法和方式上能够与时俱进,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摒弃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教师应该继续注重教育实践,并强化从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经验,使之上升为可以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因为教育实践及其由此积累起来的经验是极其可贵的,它与教育科学理论构成了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4结语。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但是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健康的体质基础上。体育课程一方面是为了学习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另外一方面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塑造的过程。总体来说,体育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受教育者的生长、发育、健康、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及品德培养有积极促进作用。由此,当前高校应该积极建立一个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系统。而要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完成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以达到增强教学的目的。高校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把学生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帮助学生把体育的学习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类高校的体育教学要坚持尝试,大胆创新,争取从教学目标、教材选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改革等方面提出更多深层次、前沿性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3]林克明.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学校体育,(3):64.
[4]王宗平.关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c]//甘肃省体育科学学会.1994.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十四
在少年儿童中间,大多数孩子希望参加有智谋、有技术的游戏。在小学阶段,孩子依靠课程和有效的教学设施有尝试各类运动项目的机会。包括在户内或者户外的、冬天或夏天的、有组织或没有组织的、自娱的或竞争的体育活动。他们尽情地享受运动乐趣,学习新的技能,进行集体练习,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要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应在加强学生在校的体育指导以外,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使其转变观念,共同培养孩子的锻炼习惯。
一、要培养小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
小学生最乐意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凡是主观上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就很难做好。所以,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习惯也应当从培养兴趣入手。好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老师的任务就是保护和发展他们的体育兴趣。一般地说,经常给学生讲名人锻炼身体的轶闻,与学生一起跑步、做操、打球等,都是促进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指导学生进行锻炼时,要注意把体育锻炼和游戏娱乐结合起来。比如一边跳橡皮筋,一边教小学生们唱儿歌:又比如,让学生一边排队去做早操,一边唱儿歌:这样的锻炼会使孩子感到满身喜悦,身心都得到锻炼。
当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发展和巩固后,老师和家长应有意识地加重体育锻炼的成分,增强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教师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爱好、特点选择孩子喜欢的运动项目。每个孩子都喜欢令人兴奋的体育运动,他们还希望在自己所参加的集体活动中显示出个人成就。7-12岁的孩子更需要发展一般性运动技能。过早地要求孩子进行大运动量、专业化的练习和严酷的训练,以及参与激烈的竞争等,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要持续地寻找孩子参与活动的方法,使孩子形成参加多种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
体育锻炼把实际活动放在第一位,强调通过具体运动增强体质是无可非议的。但体育不是一种单纯的体力活动,只有在锻炼过程中注意学习知识和掌握技术,才能提高体育锻炼的成效。为此,老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教给小学生一些常见运动项目的知识和技术,指导学生正确的练习。比如,锻炼前应做哪些准备活动,体育运动后应做哪些整理活动,又比如跑步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弯道跑、终点冲刺等;打篮球的传接球、带球突破、投篮、防守等。
二是要给孩子说明各种体育活动的特点和意义,如田径类的活动主要靠力量和速度,球类活动对灵敏和弹跳的要求较高,使孩子能够逐步地了解一些常见运动项目。
三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适于从事哪些运动项目,由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水平较低,心脏承受能力差,因此不宜做长跑、举重、吊环、长时间倒立等运动项目,而应当选择那些负荷较轻、欢畅活泼的运动项目,如游戏、简易体操、小球类等。
四是教给孩子一些最基本的体育比赛规则,如起跑时要听口令,打球时不能撞人,游戏时不能出线,这些是保证体育比赛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要让孩子有所了解。有的孩子在某项体育运动或活动项目上有特殊的才能,父母应当让孩子自己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训练,以发展专业技能,进而参加当地的职业队或国家队等。但是,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和他们一起对参加体育训练进行反复思量和研究讨论,并给予始终如一的关爱和支持。
6点起床做操,每天下午放学后打乒乓球等。当然,这不一定要写成文字,但父母和老师要给孩子讲清楚,使他做到心里有数、遵照执行就可以了。在制订计划时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循序渐进。运动量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使小学生的机体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由于小学生的体力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所以运动量也应随年龄而逐渐增大。
在制订计划时,在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特点的基础上,应坚持各种运动项目的全面锻炼,使小学生在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得到均衡的发展和全面的改善。在计划的落实方面,老师可能因为全班人数太多而难以全部照顾到,所以应让学生家长在可能的情况下与学生一起锻炼。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安全,不断提高学生的技巧,也是对学生最好的督促。家长如果不能和孩子天天在一起锻炼,也要经常鼓励孩子坚持锻炼,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如一周、两周、一个月)检查一下孩子锻炼的情况,指出孩子进步的地方,告诉孩子应当改进的地方,这是孩子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催化剂”。
只要老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就一定能养成,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就一定有提高。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十五
新课程下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探索。
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河南新密452370。
全面实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有效地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长期以来,中学体育在教学方式上没有明显改变,体现不出不同学段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在内容重复,知识陈旧等方面。由此可见,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方法指导与情感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一、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它充分体现了主体性教育思想,从多层面、多功能角度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具有主动学习和主动创造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育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需条件。
新课程把民族传统体育列入大纲教学计划,这是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表现。这对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将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形神拳的教学,它不但可以发展青少年的劲力、爆发力、柔韧、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还可以满足青少年探索、好奇好胜、搏击、防身等心理要求。再加上配乐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更能使学生体会到爱国主义的教育,认识到爱国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而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二、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体育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新课程正确处理了学生本位、学科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不再只是一句动听的教育口号。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健康概念,那就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过去体育教学的`任务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躯体健康。今天的新教材明确提出:“全面锻炼身体,增进身心健康。”(体育教学论文)并赋予它新的内涵,包括身体机能、素质,运动能力和身体心理适应能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因此,新课程增加了“韵律操和舞蹈”,对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进步,特别是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家庭增加,很多独生子女在物质生活非常充裕的同时,养成了不好的性格及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循循善诱,特别是体育教师应深刻钻研教材的内涵,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观念。
三、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学生如果不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常常遭遇学习的失败,他们就不可能也根本不会喜欢体育课,也就不会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中来。新课程为了满足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方面的不同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四、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旨在说明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围绕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终身体育是指从小到老贯穿整个生命过程进行的体育活动,要求人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将体育作为生活内容来对待与安排。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将朝着“快乐化、生活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终身体育将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
因此,新课程的重点之一是重视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自我体育意识(自己具有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的心理或具有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和要求),他就不会把体育看成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学科。他就会把体育当成是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因此加强对学生自我体育意识的培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做到的。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结合了时代特点,使理论与实践得到了比较完美的结合。学生要求锻炼的积极性也大为提高,这对于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全面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将起到推动作用。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十六
初中阶段是对学生来说比较特殊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身体与心理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也是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初中生的行为习惯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良好的体育行为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比较积极锻炼的生活方式。此外,初中生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养成,不仅仅有助于促进他们身体健康成长,具有一个强壮的体魄,也为他们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个中学校都应该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促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一、教学与竞赛相结合,激发锻炼热情。
初中生的心理还不是太成熟,心理比较争强好胜,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设置一些竞赛活动,让每个人都有参与比赛的机会,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还可以让其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坚信,感受到竞赛胜利后获得的喜悦,这样不仅激发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设计一些竞赛,同时也要设计一些奖项,最后获胜的人能够感到喜悦,对其他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像踢毽子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两种竞赛规则,一种就是看每个组中每个学生单独踢毽子,将小组成员踢的数量相加看看哪个小组踢的总数量最多;另一种是小组成员相互配合,看哪一个小组配合默契踢的数量最多。针对胜利的小组,教师应该给予一些奖励,给学生买一些学习工具,对于竞赛成绩很不理想的小组,也要给予一些惩罚。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参加体育项目的热情,体现出个人才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增强学生们集体荣誉感,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
二、知识与趣味相结合,点燃锻炼兴趣。
大部分初中生会把体育课当作放松自己的课程,在上课时容易懒散,无法集中注意力。而在体育教学中穿插着健美操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记得有一次七年级第一堂健美操课,老师提前来到体育馆,把录音机和音乐早早的准备好,并放着轻松欢快的音乐,学生陆陆续续走进体育馆都很好奇走到录音机旁,外向的学生急切的问:老师这节课干什么呀?而内向的学生在猜测这节的内容。上课铃响体育委员开始整队才安静下来,大家都很期待老师公布上课内容。准备活动中我就采用了健美操的简单步伐,让学生找到音乐的节奏,并用口令鼓励学生,这时我发现每个学生都很认真,专心的.听着音乐,模仿着老师的动作,完全达到了准备活动热身的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搭配教学内容,并且教学内容需要适合初中身体发展的特点,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选取的教学内容一定要符合初中生实际水平,能够让大部分学生接受,这样可以能够增加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有助于体育行为习惯的形成。如果选取教学难度过大,就会使得学生丧失信心,产生畏惧,甚至对体育产生抵触情绪,所以体育教师选择一些知识性与游戏性相结合的教材,将游戏活动贯穿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游戏中掌握动作技术,达到养成良好体育锻炼的习惯。例如,教师在体育准备工作时,将传统的体操热身改成游戏活动,如“老鹰抓小鸡”“警察捉小偷”“木头人”等比较传统游戏,这些游戏活动让学生有活动的欲望,使得课程更加生动,增加准备活动效果。教学过程那也要加入游戏部分,像让学生跑800米或者1000米,许多学生会非常反感,但是如果让其“逆风”,“顺风”,“接力”等跑步游戏,就会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在游戏中了解体育动作知识。同时用游戏活动结束体育课程,减轻学生的疲劳,教师可以学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同学们轻松的结束课程,像“太空漫步”舞蹈动作,也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结束,使得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三、体育与音乐相结合,推动习惯形成。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还是比较传统,各个学校主要以升学率为主,在思想上对体育不是非常重视,尤其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的功课比较忙,造成学生的压力比较大,花在体育上的时间更加不能保证。面对这样的挑战,音乐引入体育课堂是非常好的途径,可以增加学生们热情,减少学生学习压力,同时在体育课上运用音乐陶冶情操,可以将课程变得更加生动与活力,利用音乐明快的旋律,可以增强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热情奔放,心情愉快,也可以利用抒情优雅的旋律,营造出相对舒心的情境,使得心情轻松快乐。比如,教师在教投掷或者障碍跑的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一次军人,进行角色扮演,同时播放比较豪放的音乐,像《当兵的人》,既符合教学场景,又能激发学生热情。此外,在篮球教学过程中,针对篮球动作要领,教师一遍一遍重复,但是学生还是记不住,长期如此,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面对这样的情况,体育教师可以将音乐与舞姿融入进来,像可以设计“篮球华尔兹”,华尔兹是一种舞蹈形式,舞步很简单,即一个拍就是一步,每节三拍就是三步,连贯起来的动作非常优美,很有华丽多姿的独特风韵。因此,在课堂中,就可以利用华尔兹与篮球动作的相似性,将其引入到课堂中,让同学们跟着优美的音乐旋律练习篮球动作,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喜欢上体育,还可以在课堂上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保证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总之,体育锻炼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体育教育机制还是运用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教师枯燥的讲解体育知识,使得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不利于初中生体育锻炼习惯。所以,学校必须对体育教育事业进行改革,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习惯,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主要从教学与竞赛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体育与音乐相结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其不断健康快乐成长。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十七
摘要:
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古今中外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早期的培养对人一生发展至关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志和技能,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育锻炼习惯,一般是指通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能促进身体发展并达到愉悦情感的行动方式。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好奇心和上进心强等特点,通过多年来体育教学的实践,就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谈几点初浅的体会。
1.从小做起,抓好开端。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习惯从小培养,比较容易获得成功。根据习惯形成的后天性和习惯定型的稳固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最好从小学低年级抓起。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过程看,开端是关键。在培养良好习惯之初,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鼓励学生朝着一定的目标奋斗。开始做起来也许比较勉强,但只要持之以恒,时间长了就能逐渐适应形成习惯。
2.明白事理,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首先要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科学锻炼的方法,激起学生参加锻炼的动机。同时,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充分利用教材教法,适动内容及组织形式的新颖性和情趣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借助体育运动特有的魅力,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在运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运动才能,从而保持对体育锻炼的稳定兴趣。锻炼态度端正,参加锻炼兴趣浓,必然促进锻炼习惯的`形成,有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锻炼效果就会不断提高。
3.循序渐进,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要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出发。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把握锻炼习惯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由易到难,从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培养和训练,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就能为学生打下体育锻炼的良好基础。
4.严格要求,反复训练。
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都要靠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严格的要求,努力的实践。就是在学生了解必要的道理,提高认识的同时,必须引导和督促他们自觉地去实践,达到锻炼习惯的养成。例如:为使学生养成做准备活动的习惯,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生理变化和心理的特点,认识到在每次锻炼开始,都必须由静到动的规律,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等知识。并根据体育锻炼的内容需要,认真地做好相关的准备活动。逐渐使他们认识到准备活动转化为从事身体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加强体育常规教学,严格地规定练习内容,运动科学的练习方法,还要长期的严格要求,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5.顺应心情,扶正诱导。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创设种种良好的锻炼情境,诱导和启发学生自觉去锻炼。在锻炼中即使发现个别学生没有按要求去做,也要因势利导,不能简单粗暴地禁止其活动。例如:“前滚翻”教学中,个别学生觉得自己会做,就练起自己喜爱的动作,此时教师不应斥责这些学生,或禁止其活动。而应心平气和地讲清道理,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认识到遵循动作的规律和动作的规范来学习动作,并养成按动作规范来练习的习惯。
6.树立榜样,正确评价。
少年儿童活泼可爱,喜欢模仿,我们在培养学生锻炼习惯过程中,应该采取先树榜样,再启发学生的方法,引导他们不断产生自我教育要求。体育教师则是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主要影响者,要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应该以高尚的人格、广博的知识、标准的示范和良好的行为,来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还可向学生讲述杰出人物的体育锻炼事迹,组织学生交流锻炼的经验等,启发学生,提高他们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在学生锻炼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进步作出正确的评价。适当地加以肯定和鼓励,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得,练有所获,要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7。体育教师,主导作用。
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8.促使学生,形成自律。
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要帮助学生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当然,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要求,容易接受,不易坚持。要养成锻炼习惯,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磨练。为此教师就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晓之以理,不断地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意志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当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初步形成后,要根据他们的实践,不断地提出新要求,使其逐步得到巩固。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学生其他习惯的养成,如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具有积极的影响。是进行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不仅能使个人身心得到发展,终身受益,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论文篇十八
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运动参与目标中的关键内涵,也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会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今后高校体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迪,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习惯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体育锻炼习惯是人们经过了认真思考,并理解身体锻炼的价值及其所具有的效果,明确了个人通过锻炼期望达到的目标,懂得了身体锻炼的一般规律,掌握了身体锻炼的原则和方法,能准确的评价和判断自我体质的情况,且具备了良好、比较稳定的身体锻炼自觉性。
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建立在一定的兴趣基础上的,是学生自愿性质的体育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体育意识的一种表现。体育锻炼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养成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由于人们所接受的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氛围、体育锻炼条件等的差异,造成人们在形成锻炼态度、锻炼意识、锻炼习惯等方面也有所不同。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是从自我认识锻炼的需要开始的,产生锻炼动机,动机产生以后即付诸行动,这是行为过程,最终养成锻炼习惯。
三、体育文化氛围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重要的,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体育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体育文化是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的体育现象,尤其是体育运动中的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等因素而形成的总概念。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体育文化氛围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又一重要因素。调查表明,大多数男生认为,目前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较好,能够促进自身体育活动的开展;而有相当一部分女生认为,目前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没有达到“我要运动”的要求,体育活动项目的设置、组织的灵活性以及引导和激励方面都有待加强。一种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体育情感的激发、体育意识的形成、体育行为的驱动,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热烈而深刻的,它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和体育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促使其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形成。
四、体育人群效应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体育人群,特别是周围体育人群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体育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大众媒介、运动明星、同学、朋友、家庭等社会因素对体育锻炼都有较大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体育人群依次为体育教师、同学、父母和朋友等。
体育锻炼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是人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和看法。体育锻炼意识对人们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所起的作用是第一位的。体育锻炼意识直接影响人们体育锻炼的取向,没有体育锻炼意识就不可能去想体育锻炼,也就成不了习惯。鉴于上述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因素,笔者给予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高校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意识。通过一定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体育教学,学生会明白体育对增强体质的科学依据和作用以及体育锻炼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体育锻炼意识,增强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改革教学模式,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实行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形式,以此作为培养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的主要手段。其次,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的途径。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调动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另一方面,通过观赏体育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审美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目的。最后,意识是人类的认识活动,它依赖物质条件,学生主动能力性的形成和增强必须要有体育场馆设施作保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场地器材缺乏,而导致他们刚燃起的体育锻炼激情熄灭了。因而,普通高校应根据学生的人数,新建或补充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等,以满足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作者单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