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读后感范文(16篇)
读后感不仅是对作品的评价,更是对自己思想的自我审视和反思。怎样写一篇充满个人感悟和思辨的读后感?让我们一起分享经验和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经典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孔子语录读后感篇一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他三岁失去父亲,十七岁失去母亲,因为父母失去的比较早,当时连个看家人都瞧不起他,最后他是怎么被国君欣赏的,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经历吧!
孔子十五岁,母亲就让他勤奋好学,把能看到的书籍全看了一遍,所以他知识渊博对以后的经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时国君的能力并不强大,主要的能力还是在三恒之中。孔子的姐妹众多,但他家因为父亲死后没有俸禄,家境贫穷,所以母亲带着他离开孔家,母子俩开始了相依为命的岁月。母亲死后,他在宋国迎接了自己的弱冠之年。
孔子三十岁时开始教书,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他教书是在温故自己学过的知识,这样子才可以当合格的老师。孔子的学生有三千弟子,在当时可以说是很多了。孔子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观念,带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孔子四十岁时,有人在挖土时挖出一只羊,他想问孔子并耍了个小心眼,使者过去问孔子说:“我主人挖井,挖出一只像狗的东西,那是什么动物?”孔子说是羊不是狗。大家很佩服他谁都骗不了孔子。
孔子还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子贡问孔子,人死后知还是不知,孔子不说。因为他说是或不是道德效果影响都很大。孔子到楚国时,一个父亲偷了一只羊,儿子坚决的告发了,孔子就说:“第一,儿子告发,羊回到了主人那儿,父子的感情就受到了损坏。第二,儿子不告发,父子感情得到了维护,损失也小。”孔子分析时说,法庭可以用其他方法破案,就是不能破坏的也只是一只羊,没有太大的损失。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孔子不但有知识更有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在感情的细节问题上得到维护。
孔子传讲了许多道德的问题也讲了孔子的一些生活,知道了谦让、礼仪…现在的时代丢失的一些品质。
孔子语录读后感篇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孔子的名言,也是我最喜欢的名言。
寒假里,我认真地读了《孔子》这本书,让我学习到很多知识。书上,记载孔子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从小就热爱学习,在15岁那年就定下终生学习的志向。从此以后,它谦虚好学、勤奋刻苦、热爱学习、饱览文籍。最后他具有相当的.人格魅力和极其渊博的知识,同时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的根本思想是“仁”和“礼”。它包括了刻苦用功,尊老爱幼,有差别地去爱人,提高自己的修养等。
所以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礼有仁的中国人。
孔子语录读后感篇三
孔子,每当看到这两个字眼,我心中总会涌起深深敬佩之情。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人民称为孔圣人,万世师表,即使到如今这发达的时代,孔子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十分深远的,他的话语仍令我们受益匪浅。《孔子的故事》让我两次深刻地领会到孔子的思想。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在62岁时已带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险,但却曾未受到重用,但孔子却未因此而退缩,仍是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
“安贫乐道”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之间,他宁可承受贫穷的生活也不会放弃道义,他的高尚品德依旧深深打动首我们。然而孔子也并非完全不求富贵,只求道义,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才是我们应当学习的人生之道。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任何知识都十分有兴趣,因此他博学多才。孔子不仅勤奋好学还十分谦虚。“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名句都是孔子授予我们宝贵的学习经验。
“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常常帮别人改正错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这都是孔子做人的准责,而我们做为华夏文明的继承者也应学习孔子的精神。
在《孔子的故事》中我学会待人善良,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引领我从一个幼稚的孩童成为一个明理的学生。孔子真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孔子的故事》真是一本受益匪浅的书。
孔子语录读后感篇四
今天,我开始背诵古诗文,每背一篇我就会把读后感写在博客里。今天我背诵的是《孔子语录》。文章只有6句话,却每句都有一个道理在里面。
温故而知新,保持谦和的心态,即学习又要思考,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向别人学习:善从之,不善改之……这些道理好象很深奥,但又和我们小学生密切相关。
“按时温习,共同讨论,保持谦和”这应该是和我们最贴切的话了。老师为什么要提醒我们:“这个知识会了吗?回家多看一看。”?因为我们必须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记忆才能学会新的知识。但老师总不能什么都提醒你,更多需要你自己去提醒自己:“这个知识我会了吗?要不要再看一看?”有时复习却是很枯燥,但是在老师问问题时,在考试时,你复习到别人没有复习到的知识,从而得到的表扬、高分是不是令人愉快?不要把学习看作负担,想想结果,还是很令人喜悦的。记不记得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说:“小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记不记得课间时总会有几个同学为一个问题在激烈的讨论。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自学是重要的,但是共同学习也是必要的。有时自己遇到的问题不一定自己能解开,通过别人一点拨,也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大家有没有经历过:有一天在老师留完作业后有同学给你打电话,请教你一些题。这说明你在班上应该成绩不错了。但是这时你一定要保持一个谦虚的态度。他相信你才打电话找你问作业,切莫辜负了他对你的信任。再说,你能讲得明白说明你把这个知识弄懂了。听的同学会了,你也检查了自己一次这不是两全其美吗?这个道理连起来便是:先自己复习老师讲的,然后发现自己不明白的就和同学讨论。等同学来问自己时就在检查自己会了没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大家一定都记得这句话,但是他后边也说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明可不能干什么都和别人学,学别人的优点,别人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真正对自己有好处。有时老师批评一个同学做错了事,他会很不服气的说:“xxx也做了,我才做的。”这是我便想起了这句话,每个人都应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你想想,他做的事是对是不对,他做了有什么后果,我做了又有什么后果,才决定是学还是不学,这样不就好了吗。比如有人在教室里踢球,你想:他踢球会撞到人,会被老师批评,我做了也会被批评,还是不在教室踢球了。这样又可以免了老师一顿骂。
我认为这则《孔子语录》对我们很有帮助,有空你也来读读。
孔子语录读后感篇五
还记得是一年多前,“名师工作室”给我们小学部的老师每个人发了一本教育有关的书籍,我发到的是《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刚开始拿到它,就被它那古朴的封页所吸引。书的封页上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很惭愧的是,自己真正只读过一遍,当然,每读到一些感触很深的句段,我都会很认真地摘录下来。一页一页地读下去,越读越动情。特别是读到颠沛流离的孔子即使在孤苦无助的处境中,仍然能以上苍一般伟岸的师者尊严,来诠释他对教学及学生的忘我大爱时,我流泪了,在晶莹的泪花中,我看到了让我感动不已的人性之美、胸襟之美、境界之美。对孔子的教育情怀、教学方法又有了新的感悟,对自己的人生也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学习孔子,做孔子式的老师!
学习孔子,永怀“教学之恋”。教育是孵化理想的温床,学校是拒绝世俗的殿堂,教师是充满诗意的职业,教师应该富有幻想和激情,教师应该活得纯粹而高雅,他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他用好奇的眼光看世界,用和善的眼光看世人,用柔和而充满希冀的眼光看学生。这就是“教学之恋”。唯有如此,才能开创“有教无类”的先河,才能提出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主张,才能打破贵族和平民的出身限制,才能创造出三千弟子的办学规模。孔子没有工作单位,没有奖金荣誉,没有广告宣传,生前只是个平民知识分子,去世后却被敬仰朝拜,成为万世师表,甚至他的学生竟在老师的墓地边结庐守孝,陪伴老师长达六年,连做官和做生意都弃之不顾,原因是什么?正是由于他对教育的痴迷、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无限倾情,才让他成为世人眼中的“圣人”。
学习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一生以学安身立命,在学中陶冶情操,从而成为最有学问的人。孔子笃信唯有先“学”,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乐乎”与“不愠”的老师。“学第一,教第二。”以前一直以为这句话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如今才知道这也是孔子对自己说的话。作为一名老师,只有自己站得高,才能把学生往高处带。不读书,我们用什么来传道授业解惑呢?倘若自己的灵魂熄灭了火焰,我们用什么来点燃孩子们的心灵呢?对比自己,以前总抱怨没时间没心情学习,也埋怨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可一个自己都不爱学习的老师又怎能培养出爱学习的学生呢?中国的古语千真万确,“身教胜于言教”,一个不爱读书的教师,无论以何种高明的方法,也教不出爱读书的学生;而一个爱读书的教师,则无需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他自身便是读书的典范。当读书成为教师的精神第一需要,他的学生自然会仿而效之,当读书也成为学生的精神第一需要时,我们自可信心十足地展望未来的美好。
学习孔子,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他能在2500多年以前,就提出并成功地实践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他能按学生不同的品行与才性施以教育,从而培养出参政与从教的不同人才。为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对他的弟子们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几乎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并且对他们的优缺点也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现在想想,孔子的三千弟子中能出现七十二贤人,与他能深入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是分不开的。
学习孔子,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亲如一家,孔子对学生平易近人,坦率真诚,学生对孔子敬爱尊重。他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不得已去见南子,回来后,子路对他表示不满,孔子感到子路不理解并错怪了他,他就在子路面前激动地对天发誓,求得子路明白他的心志。子游为武城宰,孔子入武城“闻弦歌之声”而笑子游“割鸡何必要用牛刀”,子游不服气地反驳孔子说:“往日我曾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于道,便懂得爱人,小人学于道,便易于使命。”孔子觉得他讲得有理,就公开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讲错话。正因为孔子在师生关系上主张民主、平等,有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他是一位“圣之时者”,又是一位有热情、有感情、有爱心的文化圣人,因此弟子们对孔子十分敬爱,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师生之间也团结精诚,能够患难与共,相濡以沫。这可以说是孔子办学的伟大与成功之处。
关于《跟孔子学当老师》,有太多的感动存在,我会再读,三读。关于孔子,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学了,我仰望他,并希望自己能在他的引领下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不再那么单调,也不再那么迷茫。
孔子语录读后感篇六
孔子,我从小学时候知道了这个人。后来随着阅历的丰富,对他的了解越来越多。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看了《孔子》这部电影之后,对这位儒学大师更加了解。我带着并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这部影片。两个多小时,很安静地看完。
电影的情节是从孔子在鲁国为官开始,是孔子一生比较顺风顺水的时候,一系列的从政治到军事的作为可以看出这哥们确实有才干,胆识过人、政绩突出,被鲁定公非常赏识,却因犯了作为既得利益者的权势季孙斯的政治利益而被排挤驱逐。孔夫子这一点也被后世很多天真地相信儒家治国的知识分子天真地继承,中国历来的政治一向是一边打一边哄,一用法家斗你一边用儒家哄你,学而优则仕这种说法一开始就是错的。孔子在一番政治作为之后终于成了悲剧,但这段在鲁国的戏因为符合剧情冲突的的要素,说白了就是有正派有反派,是和胡玫之前拍的宫廷斗争一脉相承的,胡玫拍起来也驾轻就熟,把当时很多名字拗口难记的人物拍成了活人。而到了出鲁国流浪的时候,没有了与孔子直接冲突的反面人物,剧情冲突并不激烈,如同很多媒体所说“后半段像散文”,其实从一个有理想却只能流浪的人物去理解的话,可以看出孔子辗转漂泊的背后,他的最大的敌人就是那个春秋乱世的时代。
技可圈可点。季恒子虽然跋扈不仁,但是他识时务懂谋略。季恒子,既是阻止孔子在鲁国改革的主要对手,又是迫使孔子周游列国的推动人,最后还是让孔子还归故里的邀请人。造化弄人,季恒子的所作所为成就了孔子在德仁礼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季恒子还是最了解孔子心思的人之一,致死不忘迎孔子回国。
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给出了负面的评价:矫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动了,我相信颜回不顾生命,甚至都没有想到生命,反复潜入水中挽救竹简的那一刻,很多观众也落泪了,我也相信当孔子一直抱着死去的颜回不肯放手的那个场面,震撼了万千人。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带给我的,不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简单。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连同他身后的弟子一起,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感觉到的必定是如海涛般的千军万马,统领着一个时代。
孔子语录读后感篇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孔子的名言,也是我最喜欢的名言。
寒假里,我认真地读了《孔子》这本书,让我学习到很多知识。书上,记载孔子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从小就热爱学习,在15岁那年就定下终生学习的志向。从此以后,它谦虚好学、勤奋刻苦、热爱学习、饱览文籍。最后他具有相当的人格魅力和极其渊博的知识,同时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的根本思想是“仁”和“礼”。它包括了刻苦用功,尊老爱幼,有差别地去爱人,提高自己的修养等。
所以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礼有仁的中国人。
孔子语录读后感篇八
首先在封建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他们深受正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一开始都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是美好的人生道路并不都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走的。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许多文人无法自保,因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情结”是大众化情结,即民众情结。文人出生的士人,更多的是考虑下层社会的利益,有着儒家“天下归仁”的情怀,但他们却不能找到或不能遵从于官场的定律,因此常常受到非议和排挤,在这种仕途不顺的处境,这时候他们的人生选择也就有所区别,但又无外乎三种,一种是归隐田园山林。尘世太流俗、官场太黑暗,这是他们归隐的原因或者借口。他们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他们要坚守知识分子的原则和良心,他们要守候自己高贵的精神家园。于是,他们选择了归隐。他们的代表有安贫乐道、“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的五柳先生。但是陶渊明等人固然值得羡慕,却是难以追随的。远离政治,憎恨政治这便是与儒家哲学相反的隐士哲学。
另一种则是无论顺境逆境,也无论在朝在野,都秉承着书生报国的基本信念。在他们看来,一个读书人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就体现在家国天下之中。书生报国,是一种人生使命,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精神支撑。这里先看看儒家先贤孔子,一开始孔子在鲁国为官,这也是孔子一生比较顺风顺水的时候,与鲁国政坛更善于权谋的季孙斯等权势相比,孔子这个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天真了点儿,知其不可而为之,最终也是吃力不讨好,只好背井离乡在春秋列国之间流浪了14年,当时孔子还不是后世那样的国际巨星级的圣人大腕,衣食尚不得周全,所以流浪过程肯定狼狈不堪。但是过着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孔子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宣传自己的理念,希望社会能够恢复秩序(周礼),人们能够各自安守本分,社会物质比较丰富,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讲究同情心互相爱护(仁爱),也即实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可以说像孔子这种知识分子并不少见,他们都想入世为官,身居要职,他们想为民请愿,为国出力,但他们几乎都是政治文盲。他们秉天而行的性格,只能让他们在政治纷争中步履维艰,进退维谷,他们不懂得左右逢源,于是处处碰壁。
在后世的儒家思想中,形成了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它提倡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求现实生活的人们面对生活的艰难和坎坷的时候,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诸如屈原的上下求索,李白的自信人生,苏轼的豪迈奔放,孔明的死而后已??都是这种思想的最好表现。它包含了孔子和隐士们的积极人生观,告诉我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仅是一种心态,而且更是一种智慧,命运与机会常常青睐于那些积极乐观向上的人。同时它又摒弃了那种自暴自弃和不知道“退一步则海阔天空”的人的思想。其实这种思想才应该是古代知识分子的追求。拥有这种思想的知识分子心系国家,同时又不忘了明哲保身。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使远离朝野,退隐山林,仍然心系着天下黎民。
现在让我们把问题拉回现实,时代在变迁,古代的知识分子先进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在我们现代社会可能不管用。那作为新一代大学生的我们,也可算是现代的知识分子了,那么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呢?是像周恩来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这个目标很可贵,但是太大了。让我们说点更实际的吧,我们现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毕业以后找一份好的工作,但是我们现在的学习就仅仅是为了以后的工作吗?这听起来会很悲哀,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大学的课程为什么还要那么多,我们直接学我们的专业课不久行了嘛。不是的,看一下培根的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在学马克思,在学近代史,在学??的原因。一门优秀的课程,不止是在让我们学知识,更是在塑造我们的人格。大学不是技校,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一门专业,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我们不能再拘泥书本,而是要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才会不再单纯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与非大学生区别开来,才不愧为一名大学生!
你的专业是什么,只要你在这个领域确实学有所成,你就一定能利用你在这个领域的知识成就一番事业。也许我们只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但我们一样可以在学习中了解、喜欢、热爱这个专业,一样可以让它成为你成功的桥梁!
所以我们要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学四年,一晃即过。记得有个师兄跟我说,他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大赛是很不屑的,他说现在突变因素很多,你现在所规划好的人生道路可能跟你以后真正的人生相差很大。但是我想问的是,你现在都不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你又怎么去走好它呢?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选好自己的目标,然后向着这个目标前进,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孔子语录读后感篇九
孔子周游列国,大概从55岁开始,68岁时结束游历,共用了13年时间。然后,孔子回到故乡鲁国,致力于讲学着书,7年后,即孔子73岁时,与世长辞。
那么,在孔子长期的游历生涯中,有过开心的经历,也有过凶险的遭遇;有时被人欢迎,有时被人追杀,甚至“惶惶如丧家之犬”。可以说,孔子在游历中失去过很多,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未变。这种坚持,最终成就了孔子。
由此,我想,每一件事情的成功,无不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的代价。比如,明时的徐霞客,长年在外游历时,也遇到过强盗,并与之发生过殊死搏斗。但徐霞客并未因为游历途中会遇上坏人而停止游历;假如这样的话,我们今天或许就看不到《徐霞客游记》了。
所以,如果一个人选择了一条路,并要把这条路走到底、走出光明来,就注定要承受未知的压力与煎熬。倘若你坚持住了,就会过上你想要的生活;倘若你坚持不住,中途放弃了,或许对你来说,一时可以轻松下来,但你在年老时,必会为之而痛悔。
因此,每每看到孔子周游列国时期的种种艰辛,我想,上天应该是公平的,你的成就往往与你承受的艰辛成正比。如果你连这些艰辛都不能够承受,上天又怎能放心把那样的辉煌交给你,又怎能放心交给你?一个人的财富,不仅仅是现有金钱数量的多少,抑或是可视化的物质,而应该是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别人承受不住,你能够承受住,那么,你一定会出人头地,不过时间早晚而已。
任何人,都应该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在这过程中,努力地在你的梦想征程上前仆后继。孔子能,你也能,一定!
孔子语录读后感篇十
这天晚上,我又坐在明亮的灯光下认真地读起书来。读到《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我深受启发。
这个故事讲的是孔子好学的事。孔子六十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与其他人不同,别人总是迫不及待地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是孔子学一首埋头苦念就是十天,明明已经弹熟,却还是不肯学新曲子。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并不是要把曲子练熟,而是要经过曲子的旋律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作曲者的人品、个性、精神、甚至面貌。孔子好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他的老师。看到这些,我想想自己,感到惭愧万分。
有一次,我碰到了一道难题,怎么也想不出该怎么做。这时,我突然想起参考书上有这道题的答案,就不懂装懂地把答案抄了下来,并且交给了老师。第二天,作业发下来,我的了优秀,老师表扬了我,夸我聪明、爱动脑筋。可是,现在再翻开作业本,好像那优秀多了一点,这个黑点仿佛在问我:你弄懂了吗?老师的表扬你当之有愧吗?我越想就越觉得难受。今天,读了孔子的故事,又让我想起这件事,它时刻提醒我:作为班干部,在班里要起到带头的作用,对待学习不能不懂装懂,碰到困难要虚心向老师、同学求教。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学、好学,不弄虚作假,才能成功。
孔子语录读后感篇十一
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博学多才的人主要是因为他有谦虚的美德,他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懂就懂,不懂就不要装懂,这才是聪明。孔子就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以此来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聪明人。当他取得了成绩后,仍然不满足,继续向他人请教。就是因为他有那么端正的`态度,才让自己的名声渐渐地大起来,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孔子之所以能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都来自于他的勤学苦读。孔子出生贫寒,很早就失去父亲,他被迫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然而他没有被困难压倒,反而使他更加刻苦地学习。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他的意志,坚辛的劳动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到最后孔子终于成为了一位世界闻名的教育家。
通过读《影响世界的人-孔子》一书后,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人越是身处逆境越要发奋努力,那么那些逆境或阻力便会成为动力。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的时代更加应该学会珍惜,学会感恩,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祖国!回报老师!
孔子语录读后感篇十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学习中,我只知道孔子的这两句名言,但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话为什么能千古流传?读了《孔子的故事》这本书后,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事》一书从孔子的出生以及成长开始讲起,主要讲述他开创杏坛教育,招收弟子,广推“周礼、六艺”之道,周游列国14年,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暮年的孔子,因为抱负不能施展,开始编撰《春秋》,他的言论以及与弟子们的对话也被编写成《论语》一书,千古传诵。
孔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很多举止行为都值得我们学习。从他初习周礼,到下定决心学习圣贤,造福于民,孔子的虚心好学、求实上进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我感受最深的是“寒窗学易”。由于孔子很小就失去了父亲,渐渐地,母亲没有能力教导他了,就把他交给了外公。“一个下着大雪的冬天,孔子在雪地里一会儿原地小跑、一会儿扎马凝神,一会儿又俯卧在地练双臂腕……”,读到这里,我想:“孔子才十岁呀!一个十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天气里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带着疑问,我继续往下读。原来是孔子是在看《周易》的时候,有一些疑问,见外公在休息,由于天气寒冷,于是就练武强身一下。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学好问,热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孔子。我想:“孔子真是勤奋啊!在这样冷的.天气里也不休息,仍然在学习,而且遇到不懂的就虚心请教外公,怕打扰外公,又挤时间来强身健体,他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回首前文,其实孔子从那次“庙宇祭祀”之后就已经在心中扎下了学习礼道的决心啊!他宣传礼道,就是希望所有的国君都能用仁义德心治理天下,一个孩子,小小年纪居然心怀天下,真让人佩服!
这篇故事中孔子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在生活中,我们也要从小树立人生的目标,遇到不懂的知识时,要虚心请教别人。另外,我们还要会利用时间,像孔子一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
孔子的一生很坎坷,但是他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正所谓学无止境,我们也要像他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虚心求学;为了美好的明天,勇往直前!
成语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如: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又如:他习惯勤学好问,进步很快。
孔子语录读后感篇十三
这几天认真的翻阅了下《跟孔子学当老师》,感觉这篇文章有点天马行空,很多地方不是很理解,既然领导推荐这本书,应该自有他的道理,或者说书中肯定有作为老师的我学习和深思的地方,依着这一想法,努力的将其看完。
正如书中所说“我们有的,孔子没有”我们有一份工作和薪水以及保卫这份工作于薪水的国家法律,我们靠这份工作于薪水养活了一家人,并因此能与家人一起享受朝夕相处的天伦之乐,而这些都是孔子没有的。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懂得知足,不要整天怨这怨那,事情多,应尽心的去做好本职工作。
再如,“学第一,教第二”,一直以来教育界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看做是针对学生学习而言的,其实,对于教师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还要时长反思自我、反思课堂,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还有孔子一生能“诲人不倦”,用心于他的教育事业,其主要因为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作为新教师的我们只有认识到事业的重要性,才能积极投身于这一事业,才能主动积极的去应对各项事情,才能尽力去做好本职工作。目前,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被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也将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所以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开学初,根据学校的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进度表,提前两三天备好课,写好教案。力求吃透教材、克服重难点。比如在备教材:做到多琢磨教材,多参考相应书籍分析教材,使得自己对教材的编排、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在备学生:分析各班学生特点、知识基础,对不同的'班级进行针对性教学。在备教法:上网查找优秀教案,进行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
做好课前准备,比如1、检查电脑的状态,及时进行维修;2、将本课中的素材以文件夹形式发到学生机上;3、上课时认真讲课,做到语言生动活泼,点评新颖;4、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得知识点能更好的落实。由于我校的外来学生占的比例很重,而这些学生相对来说比本地学生“弱”,再加上我校硬件设备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形成了二个学生合用一台电脑,甚至是三个学生合用一台电脑的局面。及大的影响了信息技术完整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我采取了,将有的一课时内容分为两课时,尽量从学生的实情水平出发来设计整课的教学,在同时我还采用了分小组,形成班级互帮互助的好习惯,遇到问题尽量自己来解决,培养学生爱动脑的习惯。有时也会采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的发展进步,特别是听课,评课中我都非常认真的在做听课笔记,经常在反思:“他的这个环节用的真好,我可否用到我的教学中,为什么我在上课时,没有这样的效果,信息技术相对来说课堂记录不是很好把握,我能用怎样的方法来应对呢,作为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我应该怎样去培养他们的习惯,作为三四五年级的学生我又能用怎样的语调,方法来有效控制整个课堂—————。”期间加上开学的检查课,各为领导的精细点评下,我坚持每天做简短的教学反思,每月教育反思一篇;一年内完成新教材、新课标的研读,对三到五年级教材的知识体系有完整、系统的把握;两学期开校级公开课一节,争取1到2年内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孔子语录读后感篇十四
初读孔子时,我觉得他是一个平常而偏狭的道德说教者。后来读《论语》,觉得他是乱世中清醒的智者,是饱含人生智慧的思想导师。再后来读井上靖的《孔子》,在经历了一个由“圣”到“凡”又由“凡”到“圣”的过程后,孔子的形象终于立体起来dd一个生逢乱世、颠沛流离却不甘沉沦、孜孜以求的志士,一个宽厚博爱、推己及人、体恤民瘼、有教无类的仁人,一个集过去思想之大成,创立儒学并泽及后世的学者,一个面对乱世却保持着淡然心境的冷静的灵魂,一个有笑、有怒、有喜、有憎、好乐、好歌甚至好哭的多情人。
我读《孔子》,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孤独的力量,耳边回响着孔子对乱世发出的地动山摇般的呐喊。尽管井上先生只是淡淡地、不加修饰地把孔子的风貌与学说勾勒出来,却让我从时间的缝隙中似乎窥见了孔子波澜壮阔的生涯,那些淡然的心境和凝重的感叹,那些明慧的达观和温和的嘲讽。还有更深切的,几欲将我埋葬其中的执着和爱。
孔子认为自己生活的春秋时代是天下无道的时代,礼崩乐坏的渐积达到了“臣弑其君者有之,子杀其父者有之”的历史灾难的深渊;而他心向往之的则是尧舜之理想化的、有道的黄金时代,他的理想是要使现实政治回到过去时代的那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轨道上去。“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以至梦不到他敬仰追慕的圣人周公,便为之感伤不已。
为此,他不得不以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刻意行动而“放逐”自我,一生穷途奔波并屡遭劫难。大司寇只不过是倏忽昙花一现而已,十四年周游列国的漂泊中有蒙难匡蒲、彷徨与卫的经历,也有伐树于宋、绝粮陈蔡的遭遇,但孔子依然坚定执着,不改其道。“知其不可”是孔子对现实的明察、对人生的彻悟;“为之”则是孔子对现实的负责、对人生的热诚。孔子相信治理乱世是上天赋予他的使命,所以尽管随时都有艰难险阻,但也不能因之而懈怠退缩。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效果,但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不懈。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都必须坚持对理想的固执的态度。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不能成事,却可以成人。我想起加缪的《西绪福斯神话》。西绪福斯把石头推上山顶,又滚下来,如此反复,永无休止。也许更多的人会把西绪福斯的这种无功之劳看作人生苦役,然而,加缪却认为这种行动本身已隐藏着人生幸福。诚如鲁迅所说,在体育竞赛中那跑在最后却坚持始终的,正是人类的脊梁。
孔子与隐者不同。隐者是“无为”,而孔子是“为而无所求”。隐者以逃避来表达他们对时代的反抗,而孔子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以改良社会的行动诠释自己的立场,绝不轻视任何微小的努力。在居蔡游楚期间与隐者的遭遇中,无论是讥讽与奚落,还是同情的忠告,都未能使孔子放弃自己的理想;而为了理想他选择的是流放自己的命运。这既是身体意义上的四处奔波,更是精神意义上的学道不倦、乐以忘忧。知天命使得孔子在尽了一切努力之后,就是平静安然地接受那必然到来的最后结果,而不是耿耿于怀,患得患失。他闭上了专注世俗功利的眼睛,从而获得了坦荡快乐的人生。在孔子的一生中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甚至屡遭陷害和磨难。对此,孔子也曾产生过困惑和苦恼,但从来都不会绝望,而是看作天命对自己的考验,因此他仰首对天、坚忍痛苦。即使是在发出“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时依然保持着从容不迫的态度,以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始终坚信“天下归仁”的至境必将到来,微小努力的积累会产生人类社会光辉的明天。
孔子立志救世,但终其一生,他却仅仅只有四、五年的时间是在政治舞台的中心,其他的时间则最多仅仅只是一个政治舞台的“边缘人”。尽管孔子充满“如有用我者,我其为东周乎”的自信,洋溢着“天生德于予”与“文不在兹乎”的历史使命感,也的确既具高远的理想亦具超常的政治才能,但却只能是有德而无位,这是孔子的悲剧。然而孔子却建立了一个阔大的精神境界,创立了一套与现实抗衡的学说,视富贵若浮云,过着一种无忧无惧、坦荡荡乐陶陶的生活,把悲剧变成了正剧。
孔子爱人,因此把“仁”作为伦理道德的核心。仁只是一种人与人彼此间痛痒相关、息息相通的心情,孔子安人,是为了让全人类过幸福生活所必须的人与人的关系,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孔子把“仁”区分为“大仁”和“小仁”:“小仁”是平民在生活中要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而“大仁”则是教导政治家要拯救千千万万不幸的人民,企望一个凤鸟自由翱翔的升平的天地。而无论是“大仁”还是“小仁”,其核心都是对人类的爱。从始至终,孔子考虑的都是关于人的一切dd人的幸福或者不幸。在孔子看来,即使生活在乱世,每个人也都有获得幸福的权利,至少构筑一个“爱”的环境,让每一个生活于其中的人都觉得生命是有价值的,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以达到各得其所,各安其处的安顺和乐之境。
孔子强调个体人格的修养,这是让人受用自己生命价值的学说,人自己精神生活的质量就是他的精神本身的质量。因此,不息地充实自己,追求自我完善,以内在的质量屹立于人世,才能有种自满、自足的感觉,才能有一份博大包容的心境,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但是,孔子的学说,决不止于独善其身的心性修养,个人修养的目的在兼善天下、造福人群。这是孔子真正伟大的地方。爱人就是把自身一己的人道修养推广开来,在每一个人身上加以实现,使每一个人都得到提高和升华,把人类从痛苦、不幸、矛盾和灾难的相克中拯救出来。他之所以对齐桓公主持缔结的葵丘盟约赞赏不已,是因为盟约使得黄河之水没有一次用于战争,也就使得千千万万无辜百姓免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孔子日日苦心焦虑、努力弘扬自己的主张,就是为着社会上遭受不幸的人越来越少,确保人起码的幸福。
孔子是爱人的,他以一个圣哲的胸怀表现出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与珍惜,只要看见遭遇不幸者,就会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当他从朝廷回来得知马棚失火时,便急切问人而不是马,其对人类生命的关切溢于言表。而孔子最慎重的三件事dd“斋、乱、疾”,无一不与生命息息相关。正因为孔子的博爱,使其人格具有一种巨大的使人倾慕的力量。
孔子的人性爱是孔子最大的魅力。《孔子》的主人公蔫姜因为其宽阔的胸襟而一辈子离不开他。而孔子叱责子路、照拂颜回、不理子贡,其实都是孔子独特的爱的表达方式。孔子师徒相交情真意笃,言谈笑语坦荡无忌,他们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相濡以道而生死不悔。而这一切皆是以老师的人性爱作支撑的。
王国维说,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也。孔子即是如此,他对人类的永恒的爱是因为其人是一多情人。惟其能喜能怒、能哀能乐,故其七情备;惟其七情备,故足为万世师表。《孔子》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活灵活现的孔子,一个作为“人”的孔子。他的思想是深刻的、丰富的,他的经历是坎坷的、复杂的,然而这一切并不能染指他的灵魂,他永远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心。他的言行是自然由其德性的流露,毫无矫揉造作之处,其道理也并不酸腐偏激,只是随之自然,合乎人情。他爱乐,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对于美的事物竟有如此敏锐而深刻的会心。他是诗人,在他那深厚博大的心灵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迷人的诗意。郭沫若说,我们所见的孔子,是兼有康德与歌德那样的伟大的天才,圆满的人格,永远有生命的巨人。他把自己的个性发展到极度dd在深度如在广度。
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始终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筑在明慧的悟性上的达观的人。这种达观产生了宽怀,使人能够带着宽容的嘲讽度其一生,逃开功名利禄的诱惑,而且终于使他接受命运给他的一切东西。这种达观也使他产生了自由的意识,放浪的爱好,与他的.傲骨和淡漠的态度。一个人只有具着这种自由的意识和淡漠的态度,结果才能深切地热烈地享受人生的乐趣。这是孔子,这是孔子的魅力。他爱人,他有着人情的温暖,他时刻想的是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他把济世化民看作天赋的使命,怀才不遇而不慷慨悲歌,尽管他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刻意行动演出的一幕幕剧,没能真正打动他的同时代人,但他依然做一个称职的演员,即使是悲剧也演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是为我读《孔子》之后的一些感想。
孔子语录读后感篇十五
拖拖拉拉的读书笔记终于来了,虽然姗姗来迟(这句话犯了语义重复的语病,最近比较关心小学语文、数学的问题)。
本来想在假期完成的,可是这个清明假期赶上春光正好,让人只想待在户外。这本书其实从2月份就开始看,可是整个3月都几乎没有多少进度,主要因为是实体书,不能像电子书那样可以见缝插针的来一段,可是实体书的阅读感又实在让我舍不得放弃,就这样整个三月放在书包里跟着我上班下班却没有机会出台,直到这个清明假期的最后一晚才看完了那一直没看的剩下一半。
少年时读书,多以求知为主。现在这个年龄读书求知的功能已不再重要,反正知道的更多,也用处不大——既不能用于升学,也不能用于升职。抛开了这种实用的功能,看书最大的功能是找乐。
不必是名著也不必出自权威,有趣就好。读书这个时候更像和一个有趣的作者不见面的交谈。
这本书其实来的偶然,是读库的赠阅书,之前也并不曾看到过这本书或者作者的.介绍。倒是某次等一个同学时拿出来看,她说看过作者的其他书,很不错。真是人有人缘,书有书缘。有读库的推荐,有朋友的认可,实际读下来感觉也是非常好,仿佛作者就在你的面前和你娓娓而谈。《史记》这样的书自己也尝试过,但可读性上毕竟比不得小说,有了这个有趣的作者的引荐,那些诘屈聱牙的古文也变得生动起来。
这本书打破了我的两个固有印象。
第一个是对于史记的固有印象。原以为不偏不倚、秉笔直书的太史公,其实下笔也没比我们普通人少多少个人倾向。比如作者就认为太史公对孔老夫子是真爱。因为普通的政治表态不论有多高,也都是说说就罢了,并不必如太史公这般一而再再而三的去重复。
第二个是关于孔子的刻板印象。其实《论语》里的孔子已经比历史书里的可爱的多了。之前看过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里面的孔子已经很生活化了。而这本书的作者给我带来的感受又与《论语别裁》不同。他是用一种人之常情的方式去分析孔子的生平。作者讲孔子的出生、经历之时,就像在讨论自己一个认识的人,一个自己的同学,一个和你有同样缺点弱点的人,但他就是比你更优秀。作者说世俗感、常识性、包容心,是孔子“仁者爱人”的一面,还需要有“为仁由己”的另一面,才不致丧失原则和底线。作者还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就是孔子能够成为圣人的一大特质就在于他的自相矛盾,而不是黑格尔这般的博大精深、逻辑严谨。这和一句法谚倒是很能遥相呼应,那就是“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逻辑严密、全面完善的论证往往是速朽的,一地鸡毛、支离破碎的才是生活本身。
孔子语录读后感篇十六
孔子,他一生坚持理想,虽四处碰壁,却绝不放弃。经历艰苦卓绝的人生历程。他最终使自己从一个普通人成为圣人。成为万世师表,成了我们中华的民族信仰。
孔子,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是极受尊重和推崇的。他是中华的文化象征,是中华道德文化的核心。在漫长的万古长夜里,如果没有孔子,世界就不会有天亮。曾子曾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一个士不可以不弘扬刚毅。
孔子,他次次碰壁但终究以刚毅的心,重新组建伟大的理想。它承载着千年的梦,所以任重也,其道必为远之。他时刻把“仁”作为人的第一标准,到死还在想着仁爱,天下大同。孔老夫子的境界无人可比呀!
我们学习孔子,就让自己清楚,孔子是谁?他一生奉献在追逐真理的道路上。打击可以毁灭庸人,而豪杰之士,则会在打击中百炼成钢。一个人怕的不是没有能力,怕的是自己没有追逐理想的勇气。孔子做了乘田,他就好好干,手低,是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受人之禄,忠人之事。眼高,不看眼前的一切局限性,明白自己尚有更大的理想追求与抱负,这才是真的有理想。
一个人要看清楚自己的能力,无能力也罢,只看能否有自知之明,有主见。
孔老夫子教我们,为人要勤于思考。不思考则脑无用,缺少适度的坚守、淡泊:缺少弹性,也不能成为人才、成为完美的人,不是看你有什么物质,而是看你脑子里有没有智慧。男儿当自强,有什么、没什么,都是自己创造的。对,也是孔夫子教我们的道理。
孔子,他不仅属于春秋时代,他是千秋万代的楷模,人类的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