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科学论文(汇总16篇)
探究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我们应当时常反思和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当面对一些较为复杂或矛盾的情况时,我们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分类。这些总结范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好的总结。
社会科学论文篇一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是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综合实践性很强,结合环境科学类实验设计方法与数据分析实验,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为形成完整的环境科学知识体系奠定基础。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在这门课程中依然采用灌输填鸭式理论教学模式,过多强调深奥的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课程,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根据目前社会需求以及高校环境类人才培养现状,我们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创新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课题教学模式,建立具有青岛农业大学特色的环境科学学科。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验设计、数理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回归等数据分析方法。结合本校环境科学的专业特色,本科毕业生多从事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方面的工作。从而要求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农业环境监测的特点相结合,在数据统计分析例题方面主要强调监测类数据的总结和分析,建立实用性较强的教学体系。目前,这门课程还没有适合的教材,以往教材理论部分过于强调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深奥难懂,与环境科学专业的结合性较差。因此该课程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1.强调基本理论的应用性。
我们采用盖均镒编著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根据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听取专家建议和学生反馈意见,自编讲义,引用环境科学类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提高对数据分析的实际应用性。另外对课本上面繁杂的数理统计公式进行简化式教学,主要强调公式的实际应用性,忽略复杂的推导过程。
2.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毕业方向。
根据专业特色,明确学生就业和考研这两个毕业方向。课程学习以毕业方向为指导,就业学生主要侧重学习环境类监测数据的获取和分析。考研学生则更侧重环境类实验的设计与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学生认识到学习该门课程与自己毕业紧密联系,会激发学习热情,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为就业或考研做好准备。
3.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利用信息网络,强调课程内容的新颖性,把握环境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动向,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介绍全新研究方法的进展和前沿领域。并适当结合科研文献,分析新颖的环境类实验设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方式,给课程学习注入活力。
二、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是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实践学习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全程参与,带着问题主动学习,从而实现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我院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主要从课堂实验、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和分析企业监测数据三部分实现。
1.课堂实验改革。
实验课采用自主编制实验教材,学习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推导。适量增加环境科学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设计、实验布置、实验管理和实验数据分析各环节,提高综合性实验的效果。其次,以环境实验数据为实例进行分析,实现数据的整理和深层次挖掘。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和flash动画仿真技术展示实际生产工艺以及环境类监测数据的获取过程,使得课堂讲解生动清晰,有效提升授课质量。
2.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
把本科学生进行分组,根据环境科学专业的师资情况,分组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大学生创新立项项目,培养学生的自主科研思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内容,并安排实验进度开展具体实验工作并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培养其创新和科研能力。
3.分析企业监测数据。
让学生利用现有的理论知识整理和分析企业监测数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课本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巧妙的结合。学生自主完成数据分析报告并组织报告展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合理有效的课程考核能考察课程质量和授课效果。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信息量大、公式多、难记忆并计算困难。因此本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改革,理论和实践知识考核分数各占50%。其中理论考核主要以理解和分析内容为主,多为案例分析题,根据具体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或分析实际数据。实践考核主要根据科研训练的表现以及对实际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任重道远,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必定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应用型人才要求的环境科学本科学生。
社会科学论文篇二
金融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目前,金融业面临着各种复杂交错的风险,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原因分析,以下就是由为您提供的浅谈创新金融管理以及服务。
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
金融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风险,简而言之,就是指一种行为既可能带来收益,又可能带来损失。那么,金融风险就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或者说,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出现偏差的概率”。一般来说,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金融活动都隐藏着金融风险,这种风险只能控制在一定的限制范围之内,一旦风险过大,金融风险便会爆发出来,甚至有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
那么,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主要有哪些呢?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第一,从金融业的布局与发展来看,目前我国金融业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
在我国,实行银行改制以来,我国几大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仍然处在绝对支配地位而没有什么改变。资金链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控制,融资渠道单一,由于广大群众缺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以及面临着衣食住行的生活成本提高,更多的百姓选择的是宁愿把钱存于银行中。与此同时,企业要发展,则必须对外部资金具有很高的`吸纳能力,但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限制,直接融资不能够获得自由的发展,百姓的投资渠道缺乏,企业只有靠向商业银行借贷方能生存发展。这就形成了融资渠道的单一和结构的僵化,使得银行风险处于高水平地位。
第二,从操作从面来看,金融机构存在着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表现在金融业中,就是在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这种操作风险又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金融行业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风险;其次,业务操作过程缺乏规范,无规章可循。金融活动是一种多主体互动性质极强的经济活动,他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由于利益诉求的不同,这就导致了金融活动操作的异化。
第三,从利率的变动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存在着愈来愈高的利率风险。
在我国,由于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管制比较严格,因此各商业银行不能自主调整利率。利率的变动受到统一的系统性调度,由此而带来了较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势在必行的今天,银行利率的波动将会变得频繁,由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主要都是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所以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大,这样以来,在利率市场化的前进中,由于金融机构自身应对利率波动能力的不足,将会带来利率风险。
第四,从信用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时刻存在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这是因为银行普遍存在着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过度借贷的冲动,因为贷款借出越多,也就代表着业务做得越大,最终有可能获得很好的收益。但是,这就存在着盲目借贷的风险。因为借出的资金大多都是流向高风险的行业,因此极易形成呆账、坏账,这就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从借贷者来看,他们也在寻求各种手段满足自身利益,从而千方百计逃脱还贷的义务,向银行转嫁风险,使亏损的由银行来承担。于是,各种转嫁风险、骗贷、拖欠贷款等现象就大有人在,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第五,从金融的自由化层面来看,各种金融机构的泛滥,形成了自由化的风险。
随着老百姓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多,而国家已经开始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这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另外,一些人也纷纷采用各种手段来吸收散在的资金,形成地下金融市场,而一些中小企业在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容易寻求这种地下金融市场等非正规金融渠道。而那些正规的金融机构,也需要获得比自由化之前更多的利益,便更容易从事那些大风险的活动。
通过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以推动金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社会科学论文篇三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是实现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突破资源和环境制约的一个必然选择叭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科技创新是关键。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人强劲动力%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问题尤其突出;还有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增产不增收、技术制约经济发展等问题也都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去加以解决。
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社会科学论文篇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须首先打造高校这支主力军。但目前在高校追求数量和快速产出的评价机制引导下,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却比较少。如何打造这支主力军,使之研究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是摆在我国面前急待解决的难题。
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于1990年提出了波特菱形理论,又称为钻石模型。该模型用于宏观上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各个行业竞争力。如:钟岭等(20xx)提出了用钻石模型分析江西现代中药产业的竞争力,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政府和机会六个方面来分析江西现代中药产业的竞争力,并提出了该产业发展的对策[1]。李舒新(20xx)提出了用钻石模型分析上海会议型酒店的竞争力,从钻石模型的六个因素的角度,对上海会议型酒店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竞争力提升的建议[2]。但是也有学者将钻石模型应用于微观的管理当中,如:熊丽敏等提出了将钻石模型应用于高校人事管理当中,构建了模型的四大要素: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组织结构和高校文化。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个不可控的外生因素: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3]。张淑玲()提出了用钻石模型分析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分析了的核心竞争力是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优势、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等诸要素[4]。在钻石模型中,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定义为:该行业在国际上出售其产品的能力(orlowski,198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竞争力,具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特性,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参与科研市场份额的竞争,与竞争对手相比,在组织活力、获取科研资源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且不易被对手模仿的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如果视高校为一个行业,视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其产品的话,可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世界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被应用的市场份额占有能力。根据波特钻石模型,可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竞争力划分为六个要素:科研资源、科研成果需求状况、关联和辅助性实体、竞争运行环境、机遇和政府。笔者将从这六个要素入手,分析培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视为该产品的生产过程,从以下六个要素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如图1)。
(一)高校科研资源。即高校从事科研所具备的资源条件,这些资源条件可以从人、财、物三个要素,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进行考虑。科研人员始终是科学研究的第一资源,当今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趋向于团队合作研究,因此,从科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应当视“人”这个要素为具有一定研究实力的团队。实力强、水平高,对科研有较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科研团队是形成高校科研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科研队伍体量不足是制约学校科研竞争力发挥的重要因素[5]。“财”指的是科研经费。科研的经费投入,将直接影响科研的竞争力。“物”,主要指科研场所、科研设备、图书资料等科研基础条件。
(二)科研成果的需求。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为高校的产品,国内外对于该产品的需求状况,是拉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般具有成果的无形性、效益的潜在性、效用的时效性、作用的公用性等特点[6],这些“隐性”特征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能立刻转化为显性的生产力,有些成果会在多年以后才显示出其经济社会价值,因而限制了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需求。
(三)关联和辅助性实体。若把科研作为一种生产活动的话,它的上下游即服务于该科研活动的其他高水平服务机构,这些机构都可以归结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外部支持环境。如果这些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达到国际水平的话,将大大拉动高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
(四)竞争与运行环境。在钻石模型中,该要素也是至关重要。充分的竞争环境,有利于整个科研领域各竞争个体挖空心思争夺科研资源,有利于形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必须创造一个公平机制,引导高校各竞争个体,尤其是学术团队的各类科研活动(如科研资源的配给、学术成果的评价等等)逐步进入充分竞争的态势。
(五)机遇。历史时局、国际形势、政府的政策导向行为等,都可以为高校科研的发展提供机遇。这些高校科研竞争力的外部机遇,对高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7]。例如:地方政府对高校的大幅度投入(如杭州市政府为杭州师范大学投入一百亿元打造东方斯坦福)、地方重大战略变化对具备特定学科的学校产生的巨大拉动作用(如中国舟山新区的设立对浙江高校的涉海专业的拉动)等等都可视为促进高校科研发展的外部机会。
(六)政府。政府作为管理者它不仅直接参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竞争力的建设当中,为其创造具有研究水准的科研资源,也承担着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宏观布局各类研究团体、主动引导研究力量解决社会实际需求、通过采购研究成果切实拉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重任。
从钻石模型的六个要素入手,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的各项对策,以期促进高校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竞争优势。
(一)打造与国际竞争力相适应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条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必须重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条件建设,完善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多方投入的模式,通过政策引导,从人、财、物三个方面,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为高校创造具有国家水准或国际水准的科研条件。
1.建设一支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通过大幅度投入,打造具有特色的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并以此为抓手,重点发展具有较强研究基础的研究团队,形成围绕某个方向的具有强劲生命力的研究团体,使之成为各级政府的智囊团和社会企业的智力来源。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学科的培育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衍生性的特征。建设一个具有国内竞争力甚至国际竞争力的学科,无法做到平地起高楼。因此,要做大做强优势学科,必须紧紧围绕主题,选准扶持对象,连续不断地投入若干年,才会形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团队,产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创新评价和引导机制,形成巨大向心力,吸引外部人才,留住内部人才。近年来,国内高校科学研究快速发展,各种评价体系已经深入高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在以成果数量和质量进行简单量化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中,使得高校教师越来越浮燥,难以潜心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建设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以人为本,建立短平快的成果产出与长期积累产出大成果相结合的引导机制,弱化对岗位工作量的考核,强化对单项科研成果的认同和奖励力度,鼓励研究人员潜心研究,产出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成果。
2.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投入力度。多年来,在科学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种误解,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是坐在板凳上动动笔杆子就可以,但该观点在目前已经不再成立。当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注意团队协作,单个人的力量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注重科学研究方法和实证数据为基础的前提下,不深入实际调研就进行研究已经行不通。目前我国也在不断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持力度,比如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经费已由前些年的七万左右提高到目前的十五万元左右,重大招标项目提高到八十万元左右。但各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经费多数只有一两万元,并未做到以人为本,也未体现出研究人员的实际劳动价值。这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条件的实际要求相比,差距甚远。
3.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研条件。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研条件,是指建设具有特色和权威的科研资源,努力将其建成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资源支持条件。鼓励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依托自身研究,建设一批数据库、资料中心、图书馆或博物馆等,为其自身乃至国内其他高校的此类研究,提供资源上的支撑。科研条件建设并非鼓励各高校为研究人员配备人手一台电脑、提供一定固定空间等资源,相反应鼓励高校对此类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避免投入浪费。
(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需求。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竞争力,需全社会一起,切实强化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需求。
1.强化以需求为导向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切实改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模式,改变以研究人员申报、管理部门审批的`千篇一律的模式,应强化主动设计,形成科学的遴选机制,使得研究问题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同时应针对基础研究加大成果宣传的力度,促进学术交流,通过建立科研成果的评选机制,大力奖励,鼓励高级别研究项目产出优秀研究成果。
2.强化科学决策,形成决策失误的追究机制,营造科学决策的氛围。当今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生的问题和事物呈几何级数般递增,发展速度之快,很多问题已经超出了各级管理部门实际的预测和管理控制能力,这大大增加了决策失误的可能性,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通过建立决策失误追究机制,营造一种科学决策的氛围,鼓励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委托高校的研究平台针对特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切实拉动社会各界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需求。
3.鼓励高校走出去,在国际社会上承接研究任务。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形成一定竞争优势的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各类研究,在国际社会中承接研究项目。通过积极走出去,可以为高校的研究团队创造更为广阔的需求空间,为其发展提供强劲的拉动力。
(三)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介机构、学术智囊团体等。如果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相关的关联或辅助的行业,在国内或国际上形成竞争优势话,那么这种优势将逐渐扩溢到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来,对高校的科研形成强有力的拉动作用。若把科研作为一种生产活动的话,它的关联和辅助性行业可认定为高校科研活动的上下游的中介机构、学术智囊团体等。高校的优势在于“研究”,而与“研究”相关的前期信息收集、研究成果的后期转化等方面,则是中介机构、学术智囊团体等的优势所在,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形成规模效应后,可强有力地支撑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四)打造研究团队间充分的竞争环境。建立各学科中不同高校的研究团队之间充分竞争的环境。培育充分竞争环境,应着力培育各高校在同一学科上的各研究团队之间的充分的竞争态势,而非高校教师之间如散沙般的充分竞争态势。目前我国各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多数形成了具有自身体色的和一定竞争力的研究团队,这些研究团队以寡头垄断的形式存在,在重大项目等领域瓜分科研资源。而以国家社科基金为首的各级各类课题申报,则以教师个人或小团体为主进行申报,直接导致了个人之间的充分的竞争。这种个人之间而非科研团队之间的充分竞争环境,并不利于高校在国内、甚至于国际上形成竞争优势。同时,应大力推进各学科内高层次学会、协会等学术团体的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团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思想交锋的战场,充分展示其才华,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的态势。提升各学科高层次学术团体的学术评奖的影响力,鼓励各高校以团队为单位参与学术交流和成果竞争,引导各高校研究团队充分竞争。
(五)充分把握重大机遇。鼓励高校做好发展规划,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主动引导和培育高校的优势学科,随时做好准备把握住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重大机遇。以国家文化大发展和教育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等重大战略决策为契机,抓住一切有利机会,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的内在活力。以学术团队为单位,通过不断地介入研究,积累研究成果,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竞争力。
(六)政府。波特钻石模型指出,要发挥钻石体系的最大威力,政府需做好自身的定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各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当中,因此,高校是主体,政府可以承担科研成果的购买、制订政策等职能,鼓励高校间的竞争和合作创新,使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处于活泼的竞争态势,同时避免托拉斯状态。
社会科学论文篇五
亲爱的老师们,我们是满怀敬畏地在写这封信。
大学老师这个岗位太光荣、太特殊了。大学是教化人的地方,我们的情感底色、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因为大学的涵养。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学的教育,正是要研究和探索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方法路径,正是要构建符合世界先进潮流的文化体系,正是要通过知识的传承去承载中华民族的未来。因为特殊的职业身份,老师不再普通,也不能普通。你们不是在公园的人群中随意褒贬时事的那个人,更不是在虚拟的互联网上灌水拍砖的那个人。课堂上两个小时讲授的内容,比不得酒桌上面红耳热的谈资,也比不得信手转发的一条微信。大学课堂是答疑释惑的地方,你们是传播知识的.人,我们要的是教书育人。
一想到将要提出的问题,我们笔端滞重、内心复杂。
这个策划,缘起网友的一则留言。今年10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10月21日,辽宁日报官方微信以《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为题开展征集,后台共收到300多个微故事。一位叫kiko的大学生的留言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说:“不知从何时起,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我们一个老师,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案例教学时,负面的例子全是中国。如果中国真像老师们讲得这么灰暗,我们毕业之后将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这个社会?谁来给予我们建设这个国家的信心和力量?”
多么重大而现实的提问!
中国成为大学课堂负面典型的案例库,这是个别,还是普遍?我们用新媒体手段做了调查,结果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碰到过课堂上“爱发牢骚”的老师,对国家和社会的“描黑”让学生们都看不过去。法律、行政管理、经济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尤为突出。
研究老师的问题,我们选择再老老实实地当一回学生。辽宁日报的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大家被老师们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自觉的责任意识所感动。【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但同时,“呲必中国”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
整理近13万字的听课笔记,大致概括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三类问题。
第一是缺乏理论认同。有的老师用戏谑的方式讲思想理论课,揭秘所谓马克思恩格斯的“隐私”;将毛泽东与古代帝王进行不恰当比较,解构历史,肆意评价;对党的创新理论不屑一顾,动辄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归结为理论的失败。
第二是缺乏政治认同。有的老师传递肤浅的“留学感”,追捧西方“三权分立”,认为中国应该走西方道路;公开质疑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甚至唱反调;片面夸大贪脏腐朽、社会公平、社会管理等问题,把发展中的问题视为政治基因缺陷。
第三是缺乏情感认同。有的老师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变成课堂上的牢骚,让学生做无聊的“仲裁”;把“我就是不入党”视为个性,显示自己“有骨气”;把社会上的顺口溜和网络上的灰色段子当做论据,吓唬学生“社会险恶”,劝导学生“厚黑保身”。
当我们把这些问题求教于老师时,不管是博导、教授,还是讲师、助教,主流的回答都是旗帜鲜明的:不能这样!但也有老师如此质问:
“课堂怎么讲老师说了算,你能干涉我的学术自由吗?”
“对社会现实问题避而不谈,这课还怎么讲?怕发牢骚,这个社会也太脆弱了吧?”
社会科学论文篇六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下,数据最有说服力,人们对大数据的认识是不同的,很多人都觉得它是宝贵的资源,认为它是一种重要的源数据,凝聚着客观的智慧,它能够给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然而,它又不是万能的,我们切不可将其作为唯一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式分析。
在研究社会科学的时候,主要有四种研究范式。第一范式主要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这种范式出现在文艺复兴之前;第二范式主要是对模型的建造与概括,它稍晚于第一范式,产生于文艺复兴以后;第三范式主要是进行科学计算,它以计算机为依托,将复杂的现象模拟出来;第四种范式就是探索数据,而且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重视挖掘、统计与分析数据。
克里斯・安德森指出,很多社会科学都想要将行为的原因找出来,然而他们却怎么都找不到,其实不需要对行为的原因作出解释,仅仅需要对个体的行为进行了解;为此,只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来找出之间的关系与关联,这就要求有大量的数据,在数据的支撑下,不需要再进行假设,只需要在计算机中计算,从而得出相应的规律即可。
传统科学研究与大数据思维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前者比较侧重的是数据的演绎,而后者则十分注重数据的归纳。前者的演绎是建立在已知公理的基础上的,在公理的辅助下判断特殊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结论,演绎的方法也是研究现代科学最基本的方法。
现代科学研究都是建立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的,在分析之后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在问题的基础上会提出假设,之后就会根据假说再演绎、推理,最终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确定性结论;与演绎不同,归纳遵循的思维过程就是从特殊到一般,它需要海量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从而得出这些数据的'共同特性,从而得出相应的推断、非确定性结论。在现实中,归纳法是商业推广中最经常使用的。比如,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就可以发现一些顾客在购买a商品的时候也会同时购买b商品,这就会使商家得到一个有不确定性的预测,即购买a商品的顾客同时也会买b。如果在分析的结果中这种现象大量存在,那么商家就可以向购买a的顾客推荐b,从而形成一种连带的效应。这个消费的案例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数据归纳分析的优点,即使没有理论的指导,也不需要进行假设,更不用对其进行证实、证伪,只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找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达到相应的目的。正是因为大数据分析的归纳功能十分便捷,因此很多人都觉得它可以代替传统的演绎方法,然而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如今虽然处于一个大数据时代,但是数据再大也是有限的,有限数据也就决定了样本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样本下,就根本不能得出具有确定性的结论,一般都是预测和非确定性的结论,非确定性就表明它只是一种概率,而不是绝对的存在,然而社会科学是一门科学它所需要的并不是一种概率,而需要一种准确的因果联系和精确的答案。
此外,大数据的归纳方法虽然被很多的商业推广所使用,但是也不能仅仅只探索事情之间的可能性联系,这是不够的,它也需要对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探索。
从本质上来说,归纳和演绎是人类思维中必不可少的,同时存在的两种方法,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在具体的实践中,大数据分析并不只是单纯地数据归纳,它不仅需要数据,在分析数据的时候同样会联系到以往的知识和实验。算法以及程序的开发与研究都是建立在以往的理论和知识积累上的;实验检测是每一个设计好的算法和程序都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然而如果研究者没有事前考虑某些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其它方面的问题,那么就不会开发出什么程序,更不知道用程序来干什么。
从众多的实践来看,大数据的归纳方法,主要是用来进行预测,而不是做出科学假设。数据分析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除了要对自然事件进行预测,还会对社会事件进行预测。然而大数据归纳分析的准确性遭到了很多科学家的质疑,但是由于受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理念影响,就认为与自然界相比,人类社会有别样的复杂性,往往无法预知社会发展和人的行为,然而大数据的出现和发展,给这种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二、数据研究方法。
在进行大数据研究的时候,往往需要收集海量的网络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分析,比如,通过对微博上的帖子进行收集,收集之后,再根据帖子的性质以及语义等多种角度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最后统计其中的词频。在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方法中是不可能得到那么多的资料,不仅如此,在质量上也不能很好的保证,然而传统的研究方法有自己的优点,比如说通过访谈,不仅仅可以收集到受访者的谈话,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探查人们的心理和想法,从而可以对他们的情感进行了解和把握,通过谈话可以将文字表达不出来的细腻的情感与表情揭示出来。大数据虽然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它不可能成为唯一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它不能取代抽样调查,主要是因为在很多时候,某些特殊领域的信息是不能公开的,所以在计算机上是找不到相应数据的,这个时候只能依靠抽样调查来进行了解。此外,大数据所分析的数据是有限的,因此很难得到比较完整的结论,而抽样则是从整体样本中选取典型样本,相比较之下具有绝对的优势。最后,大数据分析收集的只是一些死信息,而抽样调查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则可以充分调动受访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可以灵活地掌握采访的信息,很多时候不仅能够得到需要的信息,还有可能发现新的信息。
三、结语。
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它毋庸置疑地可以促进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但是同样不能忽视其他的研究方法。只有将大数据的分析归纳方法与传统的方法完整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才能给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因此要促进多种方法的并存互渗,使社会科学从多种角度来观察社会与人类,从而更加深入地阐释人类的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2]李晓凤.社会工作研究范式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6.5-11+101.
社会科学论文篇七
社科信息从广义上讲,包括社科领域的科学信息与社会现象描述信息两大类。前者是指凝聚在社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人文科学、历史、地理、法律等领域)研究成果中的学术信息,这些信息在社科活动中产生,多以文献信息为主。社会现象描述信息则是指对于社会中种种现象、事实等的客观记录和描述后形成的信息。
从内容上讲,社科信息具有以下特点:主观因素较多;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且精度不高;综合性强。与自然科学信息相比较而言,社科信息又具有以下特点:社科信息往往比自然科学信息分散,社科领域的同一专题信息常存在于各个相关学科中,甚至在一些非学术性书刊中。文献单元的信息冗余度大,在同样篇幅中,有用的新内容一般比自然学科少;社科研究的积累性与时效性决定旧的文献并不一定被新的取代。社科文献还具有篇幅大,不同文种之间翻译难的特点,同时翻译中也需要较长的时间。
20世纪初出现的中心图书馆或贮存图书馆,可以算是最早的信息资源网络。直至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科研究日益活跃,社科文献增长速度加快,资源压力越来越大,主要靠图书馆来承担的信息资源网络已无法适应需求,专门面向社科的信息机构或网络开始出现。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联机检索的日益普及和数据库的大量生产及商业化,为建立现代化的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得各种信息资源网络不断涌现。而因特网的普遍应用,为建设社科信息资源网络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新型的开放式的资源网大量涌现。
当前构建社科信息资源网络的目标就在于,从社科信息利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对社科信息进行优化配置,以求达到最大效益。
2构建角度一:借鉴自然科学资源的开发模式。
在知识呈指数趋势增长,社会分工日益明确等因素的作用下,学科专业化加强,许多人被限制在某一狭窄的专业领域,从事高度技术化的细节工作,无力顾及科学的整体,对知识的其他领域缺乏必要的了解,造成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人为隔阂,使不同领域的从业人员相互的沟通和理解困难重重。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来自人类社会实践的积累总结,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不同方面的反映,对知识的一种人为分类。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二者无论是从自然世界的发展,还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有着深远的渊源。它们在人类社会经济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共同发挥作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2][3]。
社会科学论文篇八
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是教师对于所从事的工作的职业认同程度,包括职业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即外在价值,以及职业对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即内在价值的总体看法与根本观点。职业价值观深刻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与工作成果。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社科教师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建设同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二者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促进。一方面,内涵建设既构成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存在与提升的载体和基础,又决定着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深度和广度。脱离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这一母体,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决定着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教育育人的质量,也制约着内部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发展的高度和广度;另一方面,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提升又会引领和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进程,这可以通过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人的作用。
人是生产关系中最活跃的要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首先充分调动人的积极作用,高职院校才有可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这离不开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支持和推动。
(二)文化的作用。
高职院校作为先进文化的建设阵地,先进文化理所应当地整个内涵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作为养成高职学生完善人格的重要文化力量,在内涵建设中的作用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三)整合的作用。
整合各类相关教育资源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必须统筹兼顾,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与沟通,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公共关系,进而在充分整合各类教育相关资源的基础上,努力打造精良的教育品牌。在这一过程中,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有着天然的学科优势。
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如果这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差异不能得到充分重视和妥善对待,必将会成为干扰甚至压抑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的源头。从某种意义上说,处理好这种学科差异是干预和提升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干预与提升必须妥善处理好如下关系:
(一)必须妥善处理好动手实践与理论学习之间的关系。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的实践人才,而高职院校内部各门课程却有着不同的学科特点,而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程大都是更侧重于理论学习。我们认为,学科差异、教学方式侧重点的不同不应该构成学科之间上的对立,更不可能相互取代,否则将对学生的成长、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产生负面影响。应当努力将二者统一于学生健全人格的成长过程之中,切实为学生的科学发展发挥各自独特的功能。
(二)必须妥善处理好学习理论体系同培养专业岗位技能之间的关系。
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努力实现面向岗位群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培养专业岗位技能的教学模式,而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特点决定在其课程内部必然存在有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不能简单用面向过程的教学模式取代必要的学科体系教学,因为那样势必会损害学科的科学性,并进而造成学生人格的缺失。同时,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也必须切实从高职教育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努力在枯燥繁琐的'理论体系教学的过程之中大力推行既行之有效又为广大高职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必须妥善处理好教育过程与环境养成之间的关系。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环境是推动人的一切成长的根本动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必要的教育行为同教育环境的潜移默化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专业类课程侧重教育过程,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则注重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的熏陶。在内涵建设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仅要做好各项教学改革,也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以及校园内外各种资源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作用,并将这些资源同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为学生的科学发展提供全面而且深入的支撑。
(四)必须妥善处理好知识的广博性与技能专业性之间的关系。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支配着一切社会资源。一般而言,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程强调知识的广博性,专业类课程则注重岗位技能的专业性。我们不可用专业性的范围来局限和约束学生的视野,否则将会造成学生未来发展时的局限、狭隘与捉襟见肘。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无所不能”与“有所不为”之间的关系:学生只有“无所不能”,才会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和旺盛的生存能力;学生只有“有所不为”,才会有强大的心理自信和忠诚的职业追求。
(五)必须妥善处理好显性效益与隐性效益之间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追求效益的。但是,不同学科不同行业在实现效益的过程中是有差异的。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所实现的往往是一些诸如社会效益在内的隐性效益。这种效益的隐形化,不是教师所谓的能力与贡献的大小造成的,却是由效益创造体系当中各自不同的分工造成的。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所起的作用是具有内在性、基础性和渐进性的。脱离了这些内在特点的支持,学生的一切的行为以及结果都是空中楼阁,更妄谈创造经济效益。而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的这些特点本身又是不能够显化的,否则必将造成学生人格的错位与分裂。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表象代替本质,割裂了显性效益与隐性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
高职院校必须首先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充分拓展发展的外延,为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首先,高职院校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深刻理解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定位的本质,既同行业发展的先进趋势接相轨,又深刻立足本地区本学校生存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真正形成科学先进的教育与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引领的作用;其次,高职院校必须需要大力拓展文化视野、增强知识储备、调整整合专业设置、形成既先进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先进文化体系。高职院校要积极拓展高职院校的办学空间,密切学校同政府、企业、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沟通与联系,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从而构成教书育人的坚实柱石。
在干预与提升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过程之中,必须充分重视人和文化的作用:首先,高职院校对于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教育功能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努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与教育教学条件;其次,高职院校必须努力改善师生的关系,学生管理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一方面,学生的改变能够有效增强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激发教师对本行业的热爱和追求,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对老师的监督,又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提升。通过各方面促进教学相长,实现师生共同提升,从而有助于发挥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职业价值;再次,为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提供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支持,大力促进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改革的创新,大力增强这类课程的文化熏陶和氛围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切实提升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职院校应当在新时期新条件下重新审视和科学解读自身的生存理念与发展文化,切实加强自身文化特别是管理文化的建设,将教师同学校之间单纯的职业依存关系转变为学校与教师相互博弈、合作共赢的契约关系。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自身硬环境的建设,着力增强学校发展的实力和水平,增加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为教师的生存、学习与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自身软环境的建设。成熟完善的企业文化不仅包括职业文化,也包括人生观、生存文化、学习文化、家庭文化等各方面同教师自身成长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体系。学校不仅要对教师创造职业生活中的条件,也要为教师提供生活与发展方面的关怀与指导,从而努力形成一种和谐融洽、共荣共生的良好氛围,使内部的广大教师和广大学生既充满活力又身心愉悦。
首先,高职院校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加强对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大力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责任感;其次,高职院校应当形成良好的岗位分工,建设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梯队,制定相应的岗位评价与岗位奖惩制度,努力使各类教师既各司其职,又能够密切合作,既各得其所,又相得益彰;再次,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健全学校内部人才管理、文化建设、生活保障制度等各类规章制度的建设,切实解决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各项后顾之忧,并为其各项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与环境保障;最后,高职院校应当密切同各方面的联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鼓励教师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教师走向社会、走向企业,既有助于教师的学习与提高,又能够促进学科的提升与发展,从而实现校内外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干预与提升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高职院校需要将之同内涵建设与品牌建设紧密结合,真正做到高屋建瓴、因地制宜,科学发展,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其职业价值。
社会科学论文篇九
广义文化指人类在开展过程中所发明的物质财富和肉体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文化指人的肉体生活范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开展,我国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开展的趋向,不同文化不时碰撞交融。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壹局部,既遭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又由于大学生多样的文化需求及活泼的文化发明而具有独立性。共青团第十伍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推进青年文化建立”的请求:“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发明文化”,“共青团要坚持先进文化的行进方向,开展安康有益、充溢生机的青年文化”。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将满足青年文化作为壹个重点,青年文化建立是时期的课题。大学生是青年的壹个重要群体,从贴近大学生生活的社会文化的两个方面:思想政治开展情况和校园文化开展情况动身,盘绕大学生文化需求展开问卷及宿舍调研。共提问卷200张,并停止了屡次宿舍、支部调研。
二、调查现状剖析。
(壹)思想政治开展现状。
思想是行动的根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改造大学生客观世界,是青年成材的必需条件。大学生从高中迈入大学,思想政治开展与文化需求相顺应是最需求思索的。
1、坚决正确政治立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开展的中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的中心,认清政治立场是顺应我国社会文化开展的关键所在。在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同窗坚决党团信仰,以端正的动机,正确的目的参加组织,普遍认识到党团组织的重要性。
(1)你对下列什么组织、团体最感兴味?
(2)你是否参加青年意愿者组织?
(3)假如你入党,那你入党动机是什么?
受调200人中,团员190人,占95%,团员思想醒悟较高,45%的团员对共产党或共青团感兴味,参与意愿者的团员亦有66%,其中有55.5%的团员以为意愿者可效劳社会,团员总体上的态度是端正的。成熟的入党动机如:希望得到锻炼的成才型动机占了41%,为别人着想的动机占了14%。但入党有利于出路的功利型动机也占了较大比重。
2、从时势加深认识、用行动加深理解是关键。坚决社会主义政治立场,对时势的理解有助于大学生将时政认识深化化,从行动动身,理论联络实践,能使大学生从实践生活中增强思想醒悟,进步思想认识。如我院展开八荣八耻讨论会,各班将八荣八耻依据实践状况细化讨论,同窗分离生活展开讨论,认识愈加深入。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根底。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开展、西方文化的不时渗入,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开展趋向。
(4)你参与组织、团体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你在什么时分感到本人团员认识最激烈?
调查发现,社会的变化对团员的认识有所影响,团员总体认识积极向上,但荣耀感变淡。局部团员身份认识冷淡,对荣誉感和崇高感淡化,只要在交纳团费、评选荣誉的时分才想到本人是团员。
(贰)校园文化开展现状。
校园文化是学校肉体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制度及肉体文化。
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硬件,是校园文化的表层局部,包括设备、教学手腕、科研等。调研人员走访宿舍,搜集了大学生在住食存在的问题,同窗们对学校设备总体比拟称心,但水电、医疗、餐饮等都以为有缺乏。关于教学方面,问卷显现:。
(6)你对如今所学专业兴味如何?
(7)关于讲座,你选择哪个方面?
(8)您生活中最苦恼的问题是什么?
能够看到,学生在注重专业涵养和名人教育,两项共占72%。而专业兴味度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固然有学生对办学条件和教学变革有不称心,分别占8.5%和11%,但这并不是学生的主要苦恼源。
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指学校成员在长期共同的活动中总结而成的且必需遵照的行为原则。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立的根底,是维系学校正常次序的保证机制,如今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注重。
3、肉体文化。肉体文化是学校肉体财富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中心及灵魂,是推进学校不时行进的主要力气,包括校风、学风等。
(9)你的学习态度是怎样的?
“有选择地学习学问”和“依据本人的需求学习学问”的学生分别占57.5%和22.5%。阐明当前学生的学习认识大多是主动的。学校文艺活动方面,还不能完整到达学生的需求。
(10)你对学院文娱活动印象如何?
(11)你以为我院学生社团活动展开状况怎样?
(12)对我院社团活动有什么中央能够进步?
46%的学生以为文娱活动“丰厚,但参与度不够”,对社团活动展开有53%的学生以为“活动频繁,但质量不高”,学生请求社团活动的内容能够更联络实践、“活泼学校人文与学术气氛”,这两类观念共占61.5%。
三、满足大学生文化需求的措施。
1、立足党团,建好堡垒。认真做好党、团工作,是促进大学生文化建立的关键。要树立完善的工作形式,在学校工作中充沛发挥党委的政治中心作用,注重共青团建立,以党建工作带动共青团的建立,真正发挥青团组织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树立健全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
2、改造教育,贴近时期。时期的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有重要的影响。紧跟时期,不单指教学办法上的变革创新,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政教育的时期性,将先进理论融入大学生思想中。在教育形式上,教育大学生认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前社会的缺乏,引导他们以正确的观念生长。
3、注重思政,抓好德育。科学思想观念培育和构成有赖于学科教育,而学生对道德的认知有赖于对思政教育的异化。育德与育智同步,需求教员在专业教育的同时注重思想教育,思政教育还要人性化,应分离时势政治,并举行各样的学生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串于活动中,将思想教育鲜活化。
4、创新机制,培育新风。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构成壹个由指导注重、义务到人、积极创新、保证有力的机制运转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标准化、详细化,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摆上工作议程,构成以党、政、工、团、学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5、整治环境、根植文化。注重高校设备建立,努力建立现代化文化设备。要注重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学校周边的治安情况和文化环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要努力构建合理的学校与周边开展的良性互动。
6、严谨治学,踏实求学。浓郁的学术气氛是校园文化建立的必要保证。学校应增强学术主干的培育,发明良好的科学研讨条件,使学术主干可以充沛发挥能动性,吸收、凝聚国内外优秀学者,营造学术气氛,进而引导学生的学习态度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
7、勇推特征、打造精品。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立的重要途径,校园物质、制度和肉体文化需求经过活动载体发挥育人作用,分离社会开展的请求,与时俱进,不时创新。校园活动要注重精品培育,依据学校的优势,突出本校文化特征,塑造良好的文化肉体,引导学生培育高品位的文化学习气氛。
社会科学论文篇十
科学研究工作的首要一步是选题。选定题目并不难,选好题目则不易。有人说,选好题目是论著成功的一半,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只有选好题目,才能明确主攻方向,确定主要内容,体现出论文的特点和优点,反映出论文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适应社会需求的程度。
有人认为选题很容易,随便选定本专业的任何一个题目,下一番功夫就能出成果;有人则把选题看得很神秘,左顾右盼下不了决心。这是两种偏向:前者带有盲目性,后者显出动摇性。选择题目一定要避免盲目性,克服动摇性;提高自觉性,明确目的性。
选题要考虑客观的需要。有的是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只有经过一番研究才能满足教学需要,提高教学质量。有的是现实斗争和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下功夫研究,从理论高度和深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策。有的是科学发展的需要,在专业研究中有不少问题要求进行新的探索,或者对别人的研究成果有不同的看法需要开展争鸣。
选题要心中有数。不论选定什么题目,都得先熟悉前人研究的情况。通过查阅书目、报刊资料索引或请教老师和同行,了解前人对这个问题有哪些研究成果,达到什么程度,存在什么争论,还有什么空白或薄弱环节,以便继承前人成果,继续向前开拓。如果自己有不同看法,可提出商榷;如果是空白或薄弱环节,只要有条件就可以想法填补或加强。如果自己无力向前推进,那就不要选这个题目。
选题要考虑自己的条件。诸如个人的兴趣、爱好、基础、长处、掌握的外文语种和熟练程度、搜集资料的可能性等等。
选题时还有几个问题要具体分析:
选大题还是选小题?如果材料来源丰富,可以大题大做,写成大部头专著,或者把大题分成若干小题,各个小题分别逐步去做,集小成大,大部头专著也就出来了。或者小题大做。我手边至今还保存一本20世纪50年代翻译出版的苏联一位学者的博士论文《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的水兵》,该文只写从1917年10月至1918年3月这半年时间内,海军士兵在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中的作用。由于作者运用了大量档案和报刊材料,所以全书竟达20.5万字。如果着重从发展规律上进行概括和分析,那么也可以大题小做,做到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纲举目张、鞭辟入里,这样有助于人们提高并加深认识。例如列宁写的《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就是大题小做的范文。全文只有两千余字,把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近七十年间的历史划分为革命风暴、和平发展和新的世界风暴三个时期,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在这三个时期中遇到的问题、经历的斗争和取得的成就。文中很多精辟的论点和精彩的论述至今还常为人们所引用。这类大题小做的题目,如果立意不新、立论不深、立足不高,就容易流为空泛或肤浅。在通常情况下,最好是中题中做或者小题小做,这样容易深入进去,见效较快。
选理论的题好还是选历史的题好?如果史料不多,前人理论分析较少,自己又能够深入进行理论分析,那就可以选理论方面的题目。如果史料较多,前人挖掘整理不够,那就可以选历史方面的题目。一般说来,最好是史论结合,有的可以偏论,有的可以偏史,但是不要写成纯理论或纯历史。纯理论不免抽象枯燥;纯历史是史料堆砌,难以成为论文。既是论文,总要就大量史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选热门题目还是冷门题目?热门题目一般都是现实意义较大的,应该注意研究;但是热门题目一般又是研究者较多的,一定要多下功夫研究,以求突破和进展。无论是哪类题目,都应从需要和可能出发,不要单纯“赶浪头”或“钻冷门”。还有一些不冷不热的题目可能更为合适,不要轻易放过。
选新题好还是选老题好?新题一般是前人研究较少的,甚至是空白点,容易出成果;当然新题可能材料少、难度大,要选就要多下功夫,那还是能写出新意的。一般说来,最好是选较新的题目,新题新做或老题新做,而不要老题老做或新题老做。
是先看了材料再选题还是选定了题再找材料?这两者不是截然对立的。选任何题目都要先看一定的材料,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性;可以在确定选题范围之后再继续搜集并阅读材料,进而把题目具体化、精确化。最后,选定的题目,文字表述要求尽量简短、鲜明,不要拖泥带水一长串。
选好题目之后的第二步,就是花大量时间狠下苦功、深入研究。往往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还要对选题作局部调整,或者使选题更加具体化、精确化。
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也能发现前人引用过的资料及经典著作和原始文献,并编出更详尽的书目。
在阅读各种材料过程中,要开动脑筋、反复思考,大体形成一个研究提纲,把自己选好的题目分解为若干问题。各个问题再分为若干层次;然后按问题先后再细读各种有关材料。在研究过程中,要先从中文材料着手,详细地没有遗漏地熟悉掌握各种中文材料,再去查阅外文书刊,以求新信息、新看法和新资料。要特别注意挖掘第一手材料,同时也要留心第二手材料。
在研究材料的过程中,要用心、专心、细心,才能发现问题,稍微疏忽就会一纵而过,结果还要重花时间和精力去再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各种有用或备用的材料都要手勤,用卡片或本子摘要记下或写索引,每条材料都要注明具体出处,以便日后引用和核对。材料积累多了还要分类排列,既便于检索,又能从中发现还缺少什么,以便进一步广为搜集。有的材料在研究过程中要反复读好几遍,有的还要相互参照比较。
研究过程就是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材料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对问题的认识要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材料要广泛搜集,宽打窄用,在论文中最后精选最有典型性、最切题的材料。要善于发现互相矛盾的材料,下一番功夫辨别、考证清楚。“由此及彼”即考察事物上下左右以及内部与外部的各方面联系,开阔思路,进行比较研究。既要纵向比较,又要横向比较,还要正反面比较。“由表及里”即通过表面现象深入本质,把各个事物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探索系统之内和各系统之间各种因素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总结出规律性。要善于展开、深入分析事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性和多样性、共性和个性、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整体和局部、联系和区别、定性和定量、动态和静态、回顾和展望,等等。在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思考自己对这一问题能从什么角度加深,能从哪些方面提高,如何进行新概括,做出新分析,运用新语言,补充新材料,提出新见解,得出新结论;不能只是利用别人的成果,改头换面,单炒冷饭。即便是炒冷饭也要添油加料,辅以鸡蛋、葱花、味精,如此才能做出一道别具特色的新食品。但是创新一定要在研究大量材料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形成,决不能靠零星材料、凭一知半解而轻率地标新立异;更不能胡乱提出新观点,片面进行论证。
论文的最后一步是精心写作。动笔写作前,应该通盘整理一下研究成果,对研究提纲进行调整和补充,进一步衍化为写作提纲,对全文的布局、观点的体系、分析的层次、材料的使用作统一的安排。写作过程不是单纯记录研究成果的过程,而是继续深入研究的过程,是把研究成果精确化和完善化的过程。在写作过程中发现对哪些问题研究还不够深透、论证还不够充分,就要记下来继续攻关。
写社会科学论文要明确其性质和特点。论说文不同于记叙文、应用文和文艺作品,而是以议论为主的文体。但是,在论说文中,社会科学论文又具有独特之处:它不同于讲义材料、资料性文章、宣传性文章、通俗性读物。社会科学论文专业性很强,应有自己的研究心得,以表述自己的见解为主,应对学科建设起推动作用,至少也要在综合别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加深。更高的要求是填补学科的空白,一般要求超过前人已达到的成就,要有新的创见。写论文要力求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主要写自己的观点。在研究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珍贵资料,则可以系统整理为若干专题,编入附件,留供答辩时用,或供别人参考。文前要概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作出简要评价;文中引用别人观点或不同意别人某个观点,都要求注明出处;文末要求附中外参考书目,表明自己视野有多大,参照并吸收了哪些人的研究成果。
有人认为一篇论文包括观点和材料两个要素,我认为这样概括是不全面的,应该说论文含有论点、论据、论证、论述四个要素。论点即观点,论据即材料,论证指立论证明的方法和层次,论述指文字表述的要领和技巧。同样的观点和材料,有的人更善于归纳和演绎、概括和分析,有的人更善于表达和铺陈、炼句和修辞,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就很不一样。可见,论证和论述这两者对于一篇论文的成功而言,应该说是不可缺少的有独立意义的要素。对这四个写作要素的基本要求,我想大体上可以编成四句顺口溜:论点方面,观点鲜明、有破有立;论据方面,材料充实、用心搜集;论证方面,分析细致、逻辑严密;论述方面,文字简炼、明确有力。
一篇论文总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要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提出并阐发自己的新见解应是论文的主干,同时还要批驳自己所不同意的其他观点,这样两相对照才更显得鲜明。文中除了突出自己的中心观点之外,还要展开写一系列派生观点,评论一系列别人的观点。
观点是从研究大量材料中形成的.,所以各个观点都要以充实的材料加以佐证。在运用材料时,要注意目的性、典型性和真实性。如果目的性不明确,材料和观点就统一不起来,对不上号;如果使用的材料不具有典型性,就缺少说服力,从局部材料、个别情况就不能做出全局性、普遍性的结论;如果粗心大意,照抄别人搞错的材料,就会以讹传讹。总之,各种材料要用心搜集、细心筛选、精心辨别、耐心考证。
论证是在论点和论据统一的基础上层层展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简到繁,由因到果、由量到质、由浅入深、由始至终。对各个问题细加分析,其中要蕴含一些深邃的哲理,不仅令人折服,而且还能使人读后余味犹存,反复思索。全文从开头、主体到收尾,各个部分、各个段落、各个句子之间,结构、布局和叙述都要逻辑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不能有漏洞,不能自相矛盾,或者相互抵消。写好一篇论文不能只着眼于主体,还要注重开头和收尾。古人评判佳作有所谓“豹头、熊腰、凤尾”之说。例如,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不仅其主体具有深刻的说服力,而且开头就有很强的吸引力———“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收尾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有何等强烈的号召力!
论述用词要简炼、鲜明、准确,还要生动活泼。用词要反复斟酌锤炼。用词还要多样化,尽量减少简单重复,这样才能使文章不单调乏味。尽量运用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成语典故能使文章言简意赅。运用形象比喻能把道理说得更加透彻,并给人以深刻印象,又增添文采。例如马克思把暴力比喻为社会变革的助产婆,把分散的小农比喻为一麻袋土豆,列宁把帝国主义比喻为“泥足巨人”,斯大林把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比喻为罗盘与大船,毛泽东把资产阶级的腐蚀比喻为“糖衣炮弹”等等。除用词外还要注意句式。老用陈述句未免单调呆板,间以疑问句、感叹句等,就显得丰富多彩。排比句、对偶句,能表达得更鲜明,又增加语言文字的美感,还便于记诵。如能适当引用一些古诗词和先哲的名言警句,则更能使文章光彩夺目。
写作至少要三遍定稿。第一稿先把自己的看法和该用的材料都汇总一起;第二稿主要在分析提高上下功夫,力求精炼,逻辑严密,富于哲理;第三稿主要在文字上推敲、加工,并核对引文和材料,力求准确而又有文采。这只是大体而言,实际上一篇论文往往要修改十多次,应该不厌其烦,精益求精。要使文章富于哲理又有文采,需要长期日积月累的理论素养和语言文字素养。平时要多读中外古今名篇佳作,从中领会写作方法和技巧。清朝名儒郑板桥在《楹联》中留下警言妙语:“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写出好文章正是要不断删繁就简、反复琢磨,如何突出自己的创新。
在完成社会科学论文之前,还可以把它分解为若干小题,然后加以汇总并进一步提高,这也不失为聚少成多、化零为整的捷径。在完成论文之后,还要求把它浓缩为几百字或千把字的提要,“纳须弥于芥子”(这是佛家语,意为把偌大的一座须弥山藏纳于细小的芥子中),列于文首,便于别人掌握要点。
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这是学位论文的三级,在题目大小、内容深浅和份量多少等方面体现出区别。层次越高,要求也越高。一般说来,学士论文万字左右,硕士论文约二三万字,博士论文可以写成十几万字。总的说来,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能有真知灼见,未必都要洋洋大观。
做实际工作的党政干部,如果掌握了写论文的要领,遵循写论文的三部曲,狠下功夫,也是能够把对实际工作的调查研究和自己的工作总结写成有份量的社会科学论文。毛泽东1927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1928年的《井冈山的斗争》就是不朽的历史名篇。
需要格外强调的一点是:文章是写给别人读的,是写给并非研究这个专题的读者读的。因此一定要写得深入浅出,对事件、人物、时间、地点、专有名词等等都要交代清楚,这样才能使读者看得明白,而且有可读性和吸引力。有人论及活学与著述的关系时,把它区分为四种类型、四个等级:深入浅出好学问,深入深出深学问,浅入浅出没学问,浅入深出假学问。我们要力求写出深入浅出的好文章。
社会科学论文篇十一
dd2004年的秋天,本国最大规模群体性冲突事件,即“汉事件”的发展,证明了社会冲突的确不是以“权利运动”的形式展开,确是一种“利益的诉求活动”。
上述论断和该文闪耀的缕缕灵光,展现自然生灵的`灵动品性,是对建设社会和平的善意提醒,而非具备其他动机的“有机性的写作”。但是,如仅仅是“炫耀上帝赐与的智慧”,吾宁愿将种种预见不示众人dd好的见识在不好的社会,意见展示行为并不是一件对己有利的行为模式,而装扮蠢猪常常有利可图。但是,问题是社会冲突的发展和处理,脱离理论启示,将不断造成人道主义灾难,损害社会和睦。为避免2005年社会冲突引发人道主义灾难,笔者不得不对社会冲突处理问题,再行议论,为社会升起红色预警信号。
政治手法解决社会冲突,已证明“技术上存在问题”dd正如作者毫不隐讳指出的,本国县乡以上政治系统的政治伦理,还没有普遍达到妥善解决社会冲突的水准。在以武治国的传统思维下,在低劣社会公共组织技术制造的官僚体系操作之下,社会治理机构对社会合意的高度忽视,导致社会冲突延续,局面日渐恶化。他们使用的治理工具dd“政策”,是随意性的,非合意性的,利己的,机会主义的,秘密制作的,强力保障的。其中对“规范代价”的忽视,是惊人的,不堪入目的。解决社会冲突的“政策”,总体上不是从法律的视角,尤其是以市场化社会保护私权法律的视角,剖析权利义务关系,规范地处理社会冲突中的侵权和债权问题。比如移民搬迁,其中赔偿问题,缺乏法律处理方案。农民的土地承包合同变更、房屋拆迁的赔偿,陷入了行政性处理的泥沼,而规范性的法律赔偿方案无人制作。这些做法,明显导致社会代价体系,尤其是法律代价体系中“代价败坏”,损害代价体系的自平衡能力,从而危害社会交换系统的安全性。
[1][2]。
社会科学论文篇十二
水仙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今年寒假里,我妈妈就买来一盆养。
水仙花生长在水中,想必大家都知道。水仙花的习性是喜欢温暖、湿润,又要排水良好的环境。如果要放土,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冲积沙壤土种植为最适合。水仙花喜欢阳光,白天水仙花盆最好放在阳光充足的向阳处给它充足的光照。因为水仙花需要通过叶绿素经过光合作用提供养分,这样才可以使水仙花叶片宽厚、挺拔,叶色鲜绿,花香扑鼻。相反,就叶片高瘦、疲软,叶色枯黄,甚至不开花。
我在寒假里,将水仙花放在阳光最充足的阳台上,并且定期给它换水。大约两三天后,水仙花的叶子长高了几厘米。又过了几天后,叶子又长高了不少。到过年时,已经有大约十厘米了。照这个速度,估计很快就会开花了。
养水仙还要注意,水仙的花、枝、叶都有毒,虽说应该没人会喜欢吃它,但还是要警防小孩子无意间的吞食。
水仙花在过年时象征着思念、团圆,因此,很多人喜欢在过年时种水仙,以此讨个吉利。
社会科学论文篇十三
在主流社会科学中我们可以分辨出三种主要观点,我也时常称之为“正统的共识”(orthodoxconsensus),这些观点在战后大部分时期的社会学中声名显赫。我认为事实上它们也已经扩展到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中。
第一种是自然主义,它主张社会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榜样,社会科学阐述问题的逻辑框架也与自然科学相类似。我更愿用自然主义一词而不用实证主义,尽管它们意指许多相同的东西。
正统模式的第二个观点是,在解释人类活动时,我们应该运用某种社会因果概念。也就是说,作为人类行动者,我们虽然对我们的所作所为以及何以如此作为的理由知之甚多,但是社会科学家仍然能够证明我们的作为实在是被我们所不清楚的原因推动的。社会科学家的任务是要发现为行动者所不了解的各种形式的社会原因。
与正统模式有关的第三个要点(我不打算在此详加讨论)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一般认为社会科学应象自然科学一样,但多半还是承认社会科学不能与经典物理学太过相像,因为社会科学处理的是各种系统,较之物理学关注的现象,系统更类似于生物体。被认为出自生物学的,通常也被假设以控制论为模型的系统概念为许多社会学家视为社会分析的核心概念。
正统的共识今天已不再是共识。在社会科学中它曾是多数派,但现在,已经成为少数派了(在社会理论中肯定是这样,而在经验的社会研究中则未必如此)。那些至今仍在捍卫正统立场的人们仅仅代表了一种观点,此外还有如此众多的理论视角,如常人方法学、各种形式的符号互动论、新韦伯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等,这个名单看上去可以无限排列下去。
局面令人不安。面对如此分歧的理论视角,我们不再能确切知道如何定位我们自己的视角。我在这里谈论“视角”(perspectives)或“传统”而不是“范式”(paradigms),因为库恩将范式概念引入科学哲学时,他用该词指涉的是自然科学,库恩也正是从这里发展出他的哲学和“范式”的概念定义的。他看到社会科学家之间很少共同点,这与自然科学中的情况完全不同,在那里有着可调适的视角,它们主导了科学领域的专业核心。
面对这一纷乱的局面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对之大加欢迎,理论视角多多益善。多元的理论比一种特定理论传统独占地位的教条主义更为可取,这种反应甚至在最积极的正统共识捍卫者那里都可以发现。
默顿是那些试图将正统共识建构成为一种条理分明的系统的(学者中)代表人物,他先于库恩称这种条理化的共识为社会学的一种范式。事实上,在“范式”现在通行的意义上默顿是使用该词的第一人。他后来的观点与此根本不同了。他开始承认社会学中彼此竞争的各种视角,并视这种情况是积极的和可取的,虽然多少有点勉强。其他学者更是全心全意地拥护多元主义,他们从费耶阿本德(paulkarlfeyerabend)的科学哲学著作中找来其正当性的证明。在费耶阿本德看来,在科学中同样也应是多元性的视角,而不是只有一种观点,来规范诸多不同的视角。
另一种反应是否定的,更多地来自社会科学中主要从事经验研究的学者。这种反应是冷淡的和不屑一顾的,或可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我早告诉你情况就是如此”。这句话是按这样的逻辑推出的:“我是经验研究者。我看到社会理论家们各执一端,他们甚至对何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这样的基本定义都不能形成一致意见。这再次表明社会理论与经验分析是不相干的。我只管继续我的经验研究,让理论家们为他们不同的观点争辩吧”。因此第二种反应进一步证明那些从事经验研究的学者的看法,即理论争辩与他们毫无关系。
然而上述立场没有一个是真正有道理的。第一个有缺点,它排除了存在评价诸理论的合理标准的可能性。我坚信情况并非如此。一些理论优于其他理论,某些视角较另一些更富有成果。
第二种观点也是可疑的,因为我们不难证明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是有关系的。米尔斯所说的“无头脑的经验论”只能产生无进取心和无积累的工作。最好的经验研究是有理论关照的那种经验研究。理论和经验研究有相对的自主性,不能合而为一。但任何经验研究者都应关注理论讨论,正如理论家应该关注经验研究的问题一样。
在当前的社会理论中,在有关何为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何为社会科学的理论构成及它对经验研究的意义等问题上,我们发现了新的综合努力复兴的迹象,其中不少是看似热闹的表面文章,而非实在的综合。我们的确可以了解这些竞争的理论视角的各自优点和缺点,并能感知产生于这种争论的理论发展的大致路线。
但我不认为这就可能产生一种新的正统理论。如果我对我已描述过的对立的任何观点有任何同情的话,那会是第一个而不是第二个。我想在诸如何为人性这样的问题上根本说来是可以争论的。对人的能动性问题——这是我们在争论人类行动性质时必然要涉及的——的解释也有基本的难度。但这不能也不应使我们一股脑赞同理论多元论。记录理论走向综合运动的方式是去发现正统共识错在哪里,然后具体指出业已出现的主要的共同观点。
首先,主流社会科学,即正统的共识,包含了一个关于何为自然科学的错误模式。社会科学家相信他们自己努力探求的是再创造自然科学宣称要获致的那种发现,但他们的自然科学模式在哲学上是有缺陷的。正统共识所展现的自然科学模式基本上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模式,它将创造规律的演绎体系视为科学的最高抱负。
我不相信还能找到任何一个令人尊敬的科学哲学家,他还相信许多社会科学家所向往的那种自然科学概念。正如在库恩以后的科学哲学中清楚地证明,自然科学是一种诠释学的或理解的努力。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当然有各种规律,但规律必定是(可以)被解释的,它们必定是在理论系统的脉络中才是这样的。因此自然科学包含了意义的解释系统,科学的本质是关乎理论框架的创造。构建意义的框架实在比规律的发现更为根本。探求构成“科学”成分的规律在自然科学的传统模式中被给予了不适当的首要地位,社会科学家却天真地接受了这种过分的重视。
正统共识的最后藏身之所是在种种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教科书中。打开这样的教科书,在最初几页你仍可以发现这样的概念:“解释”就是从一条规律或从由诸规律错综复杂联系起来的系统演绎出一个事件。对于自然科学中大多数解释形式来说这完全是一个谬论,我们也有不止一个的理由指出,它也可能是在社会科学采用的一个完全无益的模式。
正统共识的第二个缺点是主流社会科学对人类行动的错误解释。在正统共识看来,如前文所说,人的活动是按照社会因果范畴来解释的。作为常人行动者,可以想象我们知道在我们的活动中我们正在干什么,然而社会科学家能向我们揭示实际上我们是受我们所不知道的种种力量的驱使。正统社会科学是这样看待我们的:好似我们的行为都是结构原因或结构强制力的产物,好似它们都直接出自社会力量的作用。
我们在社会理论中必须做的是恢复具有认知能力的人类行动者概念。关于这一点我的意思是社会科学必须重视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承认它是人类行动最重要的特征,但是象许多社会科学家一样,我们却常常忘记这一点。社会科学家忘记了绝大多数的我们作为人类行动者所做的是我们有意图的行动,我们了解我们如此行动的理由。所有人类行动者对他们行动的种种条件具有相当的知识,那种知识并非偶然地依赖于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是其行动的构成要素。
例如,若要在语法上正确地说出和理解诸如英语这样一种语言,就要知道一系列繁复的有关符号的抽象的形式关系的规则、不同的语词用法及对语境的感觉等。为了讲英语我们必须知道这些事;但如果有人要求我们对我们所知道的(语法)给出一个话语的解释,我们会发现颇为困难。对作为语言言说者(和)为语言而存在的我们所实际知道的——和必须知道的——知识,我们大概只能给出最不着边际的说明。说语言学家研究的是“我们业已知道的知识”,这种说法并没有一点悖理之处。
为什么正统社会科学家提出的问题和给出的解答常常是错误的,其原因在于他们假定话语意识——给行动的理由以话语的说明——即穷尽了人类行动者具有的认知能力,于是研究者进而求诸结构方面的原因,然而任何人对他或她为何遵循某种特殊的行动路线(的原因)知道的远比其用话语清楚表达的为多。实践意识是基础,社会世界因此而成为我们可以预期的。社会世界的可预期性并非简单“发生的”,如自然界的可预期性那样。它是由组织起来的具有认知能力的人类行动者的实践所带来的。
传统社会科学概念的第三个缺点是这样的观点,认为发现社会生活的规律是可能的,这多少是直接类比于自然科学中存在的那些规律。有两类“概括”存在于社会科学中,如果你愿意不妨称其为“规律”,但每一类都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规律。考虑一下哲学家彼得·温奇(perterwinch)所举的交通信号灯前停车的例子。人们可以设想这里涉及一种“规律”,信号为红灯时则车停,变为绿灯时则车继续行驶。如果你来自不同的文化,先前从未见过汽车,你可能会想象信号灯之间有某种射线让车停下。如果情况果真如此,那它的确是自然主义规律。但我们都知道使车停下的是驾车人都了解有关交通行为的规则,这些行为法规和常规为驾车人的行为提供了理由。
如果社会科学家研究的只是作为驾车人的常人行为,得到的也只是他们差不多全停在信号灯前之类的发现,这对现代社会中的大多数常人行动者来说未免乏味。驾车人当然已经知道他们停在信号灯前,并且知道为什么停车,因为这正是通过采纳常规来解释他们正在做的事。这样一种概括,若不是人类学的工作重新发现它的意义,全然是老生常谈。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一项任务就是阐述诸文化何以不同、诸常规何以不同、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可预期性何以大大依赖对常规的不同认知。
第二种意义的“规律”更接近正统共识中确立的种种概括。这涉及到人类行动的无意后果。我们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以有认知能力的方式行动——我们全都以某种方式知道我们正在做什么并且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是真实的。然而,正如韦伯所强调的那样,虽然我们全是有意图的'行动者,我们行动的范围总是持续地逸出于激起行动的意图和目的。
正统共识的支持者一心想的是由有意的结果产生的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当然也成为社会中的行动者行动的条件。自然主义的社会科学关注的那类概括是建立在普遍化的无意后果的假设之上的。“规律”在这里可以按一种接近于自然科学中的类似规律的概括形式来理解。我将称这类概括为类型2概括。类型1概括则依赖社会行动者基于认知能力而对规则和常规的遵守。
类型2概括的确存在于社会科学中。事实上,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去发现这类概括。试举一个存在“贫穷循环”的例子。贫穷地区的学校设备简陋,学生得不到鼓励去追求学术价值,教师的任务只是控制课堂上的秩序。孩子们离校时,他们从这样的学校得不到合格的训练,只能谋求相对低薪的工作和住在贫民区。他们的孩子也就在这样的街区上学——于是贫穷便循环往复。
然而,类型2概括从未正好对应于自然科学中的规律,准确地说是因为它们所假定的因果关系是基于有意行动的无意后果。人类行动者的认知能力是变动的,因此所有这类概括确实都是可变的。在类型1概括(行为的规则和常规)与类型2概括(基于无意的后果)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在一特定的行动脉络中,人们依其对常规的认知所做的事会随时间的进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类型2概括。
(才能)去理解依据常规的有认知能力的行动与通过非意图方式发生的社会再生产之间的关系。
正统共识逻辑上的缺点导致的一个后果是,它对启蒙的性质持有一种简单的观点,认为社会科学可以对普通个人进行启蒙。这个模式(关于启蒙的传统观点就是基于它之上的)还出自与自然科学的直接比较。通过向我们展示许多我们先前获得的关于世界的信念都是虚假的,自然科学因此被认为导致了启蒙。社会科学中的启蒙便等于对虚假信念的批判。
一旦我们考虑到类型1和类型2的概括之间的种种差异时,上述观点的错误便很清楚了。只要行为的发生是运用行动者能认知的常规的有规律的结果,其所具有的逻辑意义就是:行为是不可能基于虚假信念的。这就丝毫不奇怪社会科学家对人们行动的重新描述何以是令人乏味的。这样的描述只是对该文化环境以外的人才是信息,被观察到的行动在此环境中发生着,显然与对虚假信念的批判是不相干的。
社会科学的人种志研究当然是重要的。我们全都生活在独特的文化中,它不同于分布在世界各处的其他文化,也不同于经过历史分析复原的那些文化。此外社会科学还可表现——或者说以话语的形式表现——常人行动者在其行为中以非话语的方式使用的共同知识(mutualknowledge)的方方面面。“共同知识”一词涵盖了各种各样使社会活动有意义的实践技能。戈夫曼也许比任何别的作者都更清晰地说明了共同知识的细节是如何复杂、微妙、却又被管理得如何例行化。这里的情况与语言学极其相似。语言学旨在了解:为了能说无论怎样的语言,语言的使用者知道什么以及必须知道什么。然而,为了能说一种语言,我们所了解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非话语形式的,语言学告诉我们业已知道的知识,但是这种形式是一种不同于表达这类知识的平常方式的话语形式。
对于这些可能的启蒙形式我们还得加上无意后果的影响。行动者总是知道他们正在干什么(根据某些描述或可能的描述),但他们行动的结果往往会偏离他们的意图。这里我们将发现有趣的问题与令人困惑的问题都交织在一起。
自然主义版的社会科学的说服力恰恰是基于这样的观察之上: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件和过程并非任何投身的参与者所期望的。在自然主义看来,正是社会制度外在于个别行动者的目的,使人得以了解社会科学所要达致的任务。
由于无意后果无处不在,意味着我们必须捍卫由“主流学者”发展的社会科学而反对更多诉诸“解释的”(社会科学)观点。但是自然主义的社会科学不能切中问题实质。对自然主义社会学家来说,社会过程的非意图性质支持这样的观点:社会生活是由行动者所浑然不知的力量支配的。然而,主张社会生活或制度的某些方面并非那些参与者的意图是一回事;而认为个体行动者被多少决定其行动过程的“社会原因”所驱使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正确评价行动的无意后果,远不是强化上面的结论,而是要引起我们重视熟练处理人类行为的有目的的性质的重要性。所谓的非意图的性质甚至都无法刻画,除非我们清楚意图之性质为何;我愿争辩,这实际已经设想了一种关于行动者理性的解释。
有关人类行动的无意后果的作用,可以提出几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例如,我们会感兴趣为什么某一特定事件发生了,尽管事实是没有人想要它发生。历史学家因此可以追问,一战为什么会爆发?虽然当时的交战国没有一个能想到其行动会产生这样一个结果。
这类向来让自然主义社会科学家们着迷的问题却是关系社会再生产的条件问题。或者说,他们试图证明社会制度具有超越个人所参与的特定互动情境的性质。在这里功能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结合有其特殊的功用。因为功能解释的要点通常是证明使社会制度存在和持续的种种理由,这与行动者为他们如何行动所持的那些理由大为不同。
部分的是对功能主义修正地批评和考查的结果,有一点已经变得显然,即对制度再生产的论证已不能再诉诸于各种社会需要,除非是以“好象”(asif)之类的非真实条件句式陈述的理由。一种完全值得赞赏并通常是必然的提问是,为了维持一堆现有的社会制度,必须满足怎样的条件。而这类问题是设想对社会再生产机制进行分析,它本身不提供也不会自行给出关于各种再生产机制的解释。所有巨大规模的社会再生产都是在“混合的意图”下发生的。换言之,社会制度的持续存在乃是行动之有意和无意结果的混合作用。对混合方面必须加以仔细地分析,它们也是历史地发生和变化的。
各种社会再生产的情形构成一个范围,在此范围内可将受到高度监控系统再生产的情况与那些包含一种对无意后果反馈的情况区分开来。对系统再生产状况的监控无疑是一种现代现象,它与现代社会的出现和各种现代组织的形成联系在一起。
针对以“x的功能是……”这样形式的命题对社会再生产所做的解释,可以提出双重反驳:第一,正如前文已经指出的,这样一个命题没有解释价值,用于说明社会行动时,只有以非真实条件的句式,该命题才有因果上的可理解性;第二,该命题的目的性概念含义不清。在系统再生产受到高度监控的情况下,(行动者的)目的与社会制度的持续之间的联系是直接和深入的。而在一种非意图的反馈发生作用的地方,再生产过程的机制则全然不同。辨别这些差异是基本要求。
这些思考虽然复杂,但对分析社会科学的实践影响却有重要的意义。主流社会科学——惯以纠正常识为己任,这就是偏见。我指常识为行动者关于社会生活的陈述性信念和社会再生产的条件。考虑到他们的自然主义观点,正统共识的支持者设想社会科学的实践内容具有一种技术形态。社会科学纠正行动者关于社会行动或制度的虚假信念。如发生在自然科学中的情况一样,随着我们对社会世界的了解不断加深,我们就可以改变它。这种观点在社会科学中有其深远的渊源,至少可追溯到孟德斯鸠,并为孔德、涂尔干和所有自然主义版的马克思主义所强调。
假如前面的论点是有效的,这样一个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至少在象这些学者发挥的这种观点的形式上是如此。社会科学的确也包含对常人行动者所持的关于社会世界虚假信念的批判。但这些批判的概念和理论得以构成的背景、其实践的意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大为不同。社会科学关注持有观念和创造观念的行动者,他们会对他们的行动以及如此行动的条件做理论概括。今日的自然科学,正如已经在新近的科学哲学中所澄清的那样,也是关涉解释学的。科学是一种解释的努力,各种理论在此努力中建构意义的框架。但与自然科学不一样,社会科学涉及一种双重解释,因为在那里发展出来的概念和理论,理论要发生效力的那个世界,是由进行概括和理论思考的个人的各种行动构成的。社会科学不必向身处其中的行动者解释社会世界的意义。正相反,社会科学的技术观念必然是寄生于常人观念之上的。正是在此意义上的,如温奇所说,技术的社会科学概念逻辑上与日常世界的概念相联系。要写出有关人类行动的真实叙述,须设想社会学的观察者已经获得行动者据以指导其行动的共同知识。要能够描述行动者在任何既定的行动脉络中的所作所为,条件是能够在该生活形态中“过日子”。
温奇所完全未曾考虑的是,社会科学的概念是被制造来分析社会世界的,却又反过来被纳入这个世界。自然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则完全与“它们的”世界隔离:自然的客体世界。与自然科学成就所显现的丰富创新性相比,这种吸纳过程有助于说明社会科学发现的明显的平庸性。
社会科学的平庸性已成为主流社会学从业者忧虑的一个主要来源。为什么社会科学产生不了类似自然科学发现那样的关于社会世界的发现?如果这类发现不存在,我们似乎也就不能发明可以作为社会科学的实践内容之基础的各种社会技术。不过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自现代伊始,社会科学就对社会世界具有并继续具有一种深广的实践影响力。事实上可以认为社会科学对社会世界的改变效果实在远远大于自然科学对于“它们的”世界的变化之功效。但社会科学的实践影响并非主要是技术的影响。而是通过社会科学的概念被吸纳到社会世界中并成为它的构成内容来发挥作用。当社会科学概念为常人行动者所接纳并融入社会活动中,它们自然成为社会例行实践中人人谙熟的要素了。它们的原创性在丧失,即便最初它们在被建构时如同自然科学中的任何新发明那样新颖无比。
社会科学的早期历史与15和16世纪的政治理论的出现有密切关系。在马基雅维利和其他学者的著作中诞生了政治学的新话语,内容包括主权概念和政治学概念本身。正统社会科学家或许会设想这些理论家只是在描述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变化。他们当然是在描述这样的变化,但并不仅仅是描述。政治科学话语的创新有助于建构如今的现代国家。思想家们并非仅仅描述一个被独立给予的世界。若没有主权概念,现代国家就是不可思议的。进而,主权概念是一个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现今全都掌握自如的概念。无论何时只要我们使用护照从一国旅行至另一国,我们就在表明对主权概念、公民概念和此范围内的相关概念的某种实践的把握。不存在对一个被独立给予的国家制度的世界的单纯描述,这些描述参与建构了那些制度。
经济学新话语提供了第二个例子。人们可以设想早先的经济学家只是描述发生在19世纪社会的一系列变化。他们当然在描述变化,但他们也在做更多的事。经济学话语也建构性地进入如今的工业社会中。如果日常行动者不能掌握诸如投资、风险、成本甚至经济学概念的话,工业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这样,社会科学的概念不可避免地为常人行动者的理论和实践所熟悉,不会局限为一种专业的话语。社会科学与社会世界的关系并非是中立的,如同一种技术改造的工具那样;批判也不能限定于仅仅针对虚假的常人信念。双重解释的含义是,社会科学家不得不对社会变化的结果怀有警醒意识,因为正是他们的概念和理论对他们力求分析的社会产生了改变的效应。
社会科学论文篇十四
社会科学是从传统的人文科学中分化出来的,它至今还带有人文学科的痕迹。但是社会科学是一种科学研究,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科学的极大鼓舞,基本出发点是:社会及人类行为也可以像自然现象那样由“科学”来研究;其根本任务是客观地描述和分析社会(袁方,1995:14)。由于社会现象的特殊性,这项任务往往成为一个难题。社会科学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思维过程,也是一种文化和意识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伴随着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客观性问题就成为一个始终萦绕的问题,问题纠缠的大部分源于对“客观性”的不同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和认识。
一、基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对其客观性的认识。
从研究对象上说,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界中的现象,是没有人直接参与的现象,即自然客体。自然客体是一种物态性的实体存在,客观实在性、可重复显现性和历史发展性是它的根本属性(李文华,2006)。社会科学通常是指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个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社会世界的现象是有人直接参与的现象,即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本身(王忠武,1999)。这个差异似乎一目了然,其实它隐藏着更深刻的分歧,甚至可以说,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其它方面呈现差异的主要源泉,同时也是社会科学在客观性方面呈现争论的源泉。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和社会中的人为研究对象,而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二者在客观性程度上的差别是显然的。有人否定社会科学客观性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社会生活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参与其中,社会现象本身多系主观性所为,因而缺乏客观性。这种观点是把客观性的含义看做那种无人介入的、纯自然的客观性。但是,笔者认为,客观性包括“那些存在于人活动中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联系”的含义,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研究客观性的社会现象与社会规律,其社会功能集中表现在改善社会管理和制度文明建设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自身的客观性。总体而言,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程度可以说处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关键的中介地位上。且对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均具有主导、规范、协调和控制作用。
二、基于社会科学的知识对其客观性的认识。
从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角度出发,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可以表现为社会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因果决定论和普遍性等几个特性(袁方,1995:14-16)。具体而言,社会科学知识的系统系指社会科学的目的是系统地说明和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而这种说明也像自然科学那样依据一定的逻辑法则。社会科学知识的因果决定论是指,社会科学家也像自然科学那样假定,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的原因,也就是说,每一个事物都是由在它之前的某些事物所决定。社会科学知识的普遍性是指,要从多种因素中找出最主要的、对所有人都有影响的因素,并把这种普通的、简化的因果说明应用于任何人,任何时间、地点,包含了不同文化价值下的人对同一种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从以上罗列出的几个社会科学知识的性质,可以看出社会科学在形式和内容上追求像自然科学知识那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与自然科学相比,由于社会现象的不确定因素更多,偶然性和独特性也更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异质性较大,而且更多地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这使得社会科学知识的系统性不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不严谨,往往难以达到对社会现象的客观、准确和系统的认识,社会科学知识也更容易受研究者本人的世界观、政治信仰、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而与所要反映的社会现象存在偏差。因此,从社会科学知识这个维度来说,目前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仅仅是一种“准客观性”,亦或说是一种类客观性,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客观性。
早期社会科学由于受机械物理学为核心的自然科学科学的深度影响,坚持将社会科学的主观性视作不同主张的分水岭,主观性与“心理的、有价值的”等同。“心理的”具有私人性(袁继红,2008)。孔德、迪尔凯姆等人推崇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排斥任何心理的因素,探索事物之间重复出现的社会规律,追求普遍的唯一的本,即方法论上的实证主义。因而,孔德等人将“心理的”对立面视为“客观的”,并主张用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方和比较法等研究社会现象。此外,李凯尔特、狄尔泰等人则将社会科学研究的触角置于人类社会现象特有的价值上,人类自由意志赋予社会现象独有的价值。一切自然的东西都不具有价值,因而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科学(文化科学),社会科学的课题具有私人性、独特性,只能采用“表意的”方法,把握主观的对象。“客观性”在此作为主观性的对立面被拒斥在外。然而,这两类主张由于都固守着明确的界限,无法克服本身的局限性,前者固守在价值无涉的自然领域,一味寻求社会科学的客观性,而不顾社会科学自身的特点,后者则强调社会科学属于价值领域,认为社会科学不存在客观性,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潭。
实际上,大部分社会科学家都介于实证主义与主观主义这两个极端之间。其中,韦伯的方法论思想最具代表性,他对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也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韦伯认为,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本质的不同,后者含有社会成员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主观理解,也就是说,“社会事实最终归结为可理解的事实”。此外,韦伯指出,由于人的社会行为是有意义、有目的的,因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于这种规律性的行为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油研究。为此,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中立”两个核心概念,也确保社会科学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客观性,同时也能很好的区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性。
科学研究的客观性是指任何研究者,不管他们属于哪个阶级、哪个党派,信仰哪一宗教,只要他们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就能够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袁方,1995:16)。社会科学由于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机制,如研究对象比较复杂、异质性、偶然性和独特性较大;易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等,同时也难以摆脱与价值的亲和性关系。因此,社会科学的客观性是建立在主观基础上的,是在价值关联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被价值立场下的人的普遍理解和接受的社会事实。所以,如果社会科学研究没有与任何文化价值相关联,那么任何处于价值立场下的人对于研究认识就难以理解和接受,也就因此取消了客观性的可能性实现,从这一点说价值关联是客观性的基础。
社会科学对社会和历史的认识是一个在动态中近似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从文化意义上对历史因果分析的不断认识,是一个追求知识对具体实在的经验有效性和对这种经验有效性不断在文化价值上重新界定的过程(赖金良,1996)。社会科学研究客观性的表现是:这种研究由于实现了文化价值所界定的针对经验实在的有效性而被文化的人类所普遍理解和接受。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基础是文化价值和价值关联,这种研究的客观性来源则是这种研究所赖以获取的手段是被普遍理解和可接受到的,这种手段就是各种不同的理想类型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而这种手段的客观性基础是理想类型的开放性、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纵然如此,但是要想真正实现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并被其他学科所认可,其道路还是很艰难,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者付出巨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袁继红,基于方法的社会科学客观性何以可能[j]四川工农学报,2008(5)。
[3]王忠武,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三位一体关系[j],科学学研究,1999(3)。
[4]李文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五个差异――兼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6(6)。
[5]赖金良,什么是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客观性[j]哲学研究,1996(6)。
社会科学论文篇十五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大约占到企业总数的99.7%,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的80%以上。但现实中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诸多束缚,特别是融资难问题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社会科学论文篇十六
结合市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要求和部署,总结经验,找准差距,明确目标任务,安排2019年下步工作。下面,我讲两个方面意见。
一、立足改革,抢抓机遇,2018年工作亮点纷呈。
2018年,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县委、县政府和市社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全面深化改革,全系统商品购销总额、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以上,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综合改革扎实推进。
1、统筹推进工作步伐加快。县委、县政府把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摆在重要位置,将综合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和五项重点工作进行考核。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县政府工作报告》将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通城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县建立了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部门紧密配合合力推动的工作局面。
2、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巩固。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激发企业活力。供销社现有二级企业7家,改革期间重组二级企业3家,新成立公司二家,恢复乡镇基层社12个;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136个,提档升级70个;建设三农服务中心2家,庄稼医院18家,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68家;注册登记电子商务、再生资源、中药材种植等行业协会3个。2018年通城县供销合作社全年完成商品总购进x亿元,总销售x亿元,实现利润x万元。,大大提升了供销社为农服务能力。
3、为农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了土地托管业务,帮助农户开展耕、种、管、收、储、售全程托管服务;围绕药材、茶叶、养殖等特色农业开展综合服务,打造地域特色产品品牌。积极参与我县实施“五药并举”产业,实现药材交易,种苗销售额x千多万元。为农民增收x多万元。通过规范再生资源市场秩序,再生资源公司购销业绩同比增长10%以上。
4、供销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建成了“供销e家”县级运营服务中心并投入运营,提质改造农村网点136个,打造“店商+电商”线上线下互动的新零售运营模式,为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探索了成功模式。
5、社有企业管理明显增强。制定和完善了社有企业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规范了对社有企业和社有资产的管理,将社有企业改革发展列入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确定目标任务、路线图、时间表、督促班子成员加强对分管联系企业的指导服务,帮助解决难点问题,调整了部分企业领导班子,激发了企业活力。全年资产经营收入达800多万元,确保了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大部分企业基本保障了职工医、社保的正常缴纳。
(二)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1、县供销社规范化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完善了组织体系;调整充实了领导班子和部分公司负责人,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明确了职能定位,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机关建设有新起色。
2、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推进。供销社党组把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全系统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形成。
3、中心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深入彭段村开展精准扶贫和“一对一”帮扶,较好地完成了2018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将“创建”工作纳入系统全年重点工作,制定了对机关工作人员和社有企业的考核办法,按县创建办要求全面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系统各单位内部管理呈现新气象;针对棚改项目搬迁任务重、时间紧、情况复杂等特点,及早筹划,合理安排,全面完成生活资料、县社两家公有房屋搬迁任务,受到县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群团工作取得新成绩。
2018年是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攻坚之年,这一年供销工作亮点纷呈。县供销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党建工作受到县委表彰,荣获市供销社综合业绩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及市社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系统广大干职工的共同努力。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个别同志缺乏政治敏锐感,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认识还不到位,机遇意识、改革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干事创业热情和动力不足,推进改革的思路和办法不多,缺乏改革的决心和魄力,对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存在畏难情绪;为农服务手段比较单一,传统业务优势不明显,新的发展动能不足;干部职工队伍存在年龄老化、思想僵化、利益固化、激情退化的问题,人才短缺,业务素质和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发展形势,与新时代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二、坚定信心,抓近谋远,努力创新各项工作新成绩。
2019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做好2019年的供销工作,省、市已进行全面部署。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深化综合改革,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各方面改革合力。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重点筹划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和现代农村电商、物流、农产品上行一体的新型电子商务项目,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更好地服务三农。
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合作经济基本属性,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农业农村新形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提升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认真分析形势,深入研究政策,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作风,把握机遇,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着力对标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供销合作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当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一是发挥基层组织体系优势,通过电子商务的系统建设和发展,建立起农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新零售体系,促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三是发挥资源物资回收传统优势,在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方面彰显作用。四是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探索基层供销社恢复试点工作,加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使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方向更加明确。五是发挥供销合作社经济合作组织优势,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充当重要力量。
(二)着力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1、巩固综合改革成果。要结合自身实际,对前几年综合改革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梳理,查找和归纳阻碍改革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逐一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开展攻坚克难,着力解决改革发展的中的突出问题。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改革实施意见和改革方案落地,用好改革试点探索的成熟经验,因地制宜加快在面上复制推广,要强化督导考核,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把握改革目标和时间节点要求,推进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筑牢惠农综合服务体系。一是在继续抓好巩固基层社、扩大村级综合服务社覆盖面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途径,采取领办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以及建立健全产业合作关系等多种方式,将更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到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社中来,夯实供销合作社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引导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社面向农民生产生活直接开展经营服务。实现全县村级社全覆盖。二是大力完善为农服务功能。统筹县域服务资源,着力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着力打造为农服务大平台,统筹提升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发展质量。三是完善供销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县、乡、村三位一体的惠农综合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为农服务新路子,不断完善惠农综合服务。四是实现供销电商与基层组织建设无缝对接,将供销电商融入所有镇村基层组织,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3、创新农业化服务,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一是大力开展土地托管服务。认真学习借鉴系统内外土地托管服务方面的成功经验,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和供销合作社实际,培育发展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全年新增服务面积2万亩以上。二是积极创新服务供给。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充实服务内容,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不断提高供销合作社的规模化、综合性服务水平。三是坚持服务特色产业。继续抓好药材、茶叶、特种养殖等特色产品的产销服务,实行政策倾斜,开展技术培训、人才培养、市场培育,为生产加工、产品营销提供全方位服务。包装“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特色农产品2个。四是以社会化服务带动产业融合发展。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社会化服务促进产业融合,以产业融合促进生产发展及农民增收。引导带动农民发展品牌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推动农业与教育、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4、打造供销社电子商务全国样板县。一是抓好通城供销电商线上线下融合,注重供销合作社电商的品牌塑造,打造“中国供销”金字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安全放心、绿色优质的“国家队”电商形象。二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高标准建成“供销e家”通城县级运营中心。切实做好与“供销e家”的对接,把系统资源整合利用起来,形成整体优势。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推进县级运营中心向乡镇惠农综合服务中心、村级惠农综合服务社延伸,打通惠农综合服务和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打造供销电子商务全国样板县。三是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把工作重点和经营方向重点转向农产品上行方面,全力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卖难”困难,增加收入。四是着力营造盈利模式,认真研判市场,大力拓宽经营门路,促进营销业绩较快增长,多途径化解企业债务,实现持续发展。
5、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今年是我县精准扶贫攻坚年,而目前精准扶贫的主阵地在农村,供销合作社理所当然地应承担起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全县供销合作社要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将推进综合改革、履行为农服务与开展精准扶贫紧密融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机衔接起来,要用好系统资源要素,发挥经营服务网络优势,通过电商企业搞好线上线下服务,将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点向贫困地区延伸,重点抓好市政府扶贫点龙门村、市委扶贫点望湖村、县委扶贫点内冲村、县供销社扶贫点彭段村等地的产业对接、项目对接、服务对接,搞好基层网点建设试点,搞活商品流通,拓宽增收渠道。要立足贫困地区资源优势,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开展综合服务,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和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致富。
(三)着力发展壮大社有经济。
1、增强社有企业发展活力。县供销社要联合基础较好的社有企业,在再生资源、农资等领域开拓经营,履行为农服务社会责任,增加企业活力。强化供销社监事会职能职责,加强社有企业管理,强化审计监管,进一步盘活社有资产,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推进社有企业改制,加快处置歇业破产、发展无望企业,激活改革活力。年内至少要启动一家社有企业改制。推动社有企业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整合,谋划集团公司组织构架,培育主业突出,具有行业带动能力的企业集团。
2、实施项目兴社战略。县社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供销社改革发展的第一抓手,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加快实施项目兴社战略。一是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继续把项目建设纳入全年工作重点,严格考核奖惩。二是积极汇报,争取省社、市社的支持。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结合供销合作社特点,引进一批能带动系统发展的好项目,确保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3、加快建立供销合作发展基金。积极争取省、市社和县政府支持,做实本级供销合作社发展基金,增强供销合作社“造血”功能和为农服务能力。
(四)着力维护系统大局稳定。
全系统各部门必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建立和完善安全隐患排查、不安定因素排查、隐患整改及责任追究等制度,扎实开展“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抓好综治民调工作,全系统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刑事案件,确保系统大局稳定。完善工作预案,做到科学管理,规范操作,有章可依,有规可遵。定期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梳理,坚持接访、下访、回访制度,努力解决职工群众特别是弱势、困难职工的合法、合理诉求,及时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把问题尽量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在重要时期做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并做好上访人接访息访工作,确保系统不出现非访、集访和越级上访现象。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发挥工会重要作用,扶持困难企业,关心困难职工生活,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解决各种突出问题。
(五)着力夯实工作基础。
1、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供销合作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供销合作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发挥党在供销合作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改革发展工作实践。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今年,全系统各单位要以党建为抓手,及时召开“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组织主题党日、认真做好党费收缴、积分管理和党员发展等工作,着力解决干部职工信念不坚定、宗旨不牢固、核心缺失、使命弱化、担当不力等问题,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完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抓党建“五个一”任务清单和五项责任清单机制,推动党建工作同其他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促进党建工作跃上新台阶。
2、坚持正风肃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县委有关规定,持之以恒反对“四风”,巩固作风建设成果。要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健全制度,严肃执纪问责,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有效运用好执纪监督“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一是各单位要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明确支部书记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二是全面开展本系统财务审计,摸清家底,核实资产,理顺秩序,规范管理,今年要针对职工反映大,涉及贪污挪用集体财产、参与人情歪风的人和事进行严肃查处。三是落实工作考核,坚持绩效管理,严格落实工作目标和任务,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和到龄退岗制度。
3、统筹兼顾,促进系统各项工作全面推进。2019年,我们要以工作目标任务为重点,统筹兼顾,在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同时,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完成改善民生重点工作、精准扶贫、“文明创建”、湘汉片棚改项目等目标任务。健全监事会工作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加大监督力度,对社有资产处置、企业经营行为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抓好工会、老干等工作,促进系统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同志们,今年供销工作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全县供销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振奋精神,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全力争创一流业绩,争取在全省供销系统业务考核中争位进档,力争在“三农”服务和新农村建设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