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热门15篇)
感恩是一种心态,能够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写总结时要注意客观评价和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并制定下一步的改进计划。了解一些典型的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规范总结的格式和内容。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篇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2、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对法布尔迷恋昆虫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3、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教学难点:。
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出“迷恋”。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装满昆虫的口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多有趣的口袋,读课题。多奇妙的口袋啊,再读课题。(课件1课题)。
2、口袋引入:想不想看看法布尔这个很有意思的口袋呢?(课件2出示雕像)。
师:仔细观察他的口袋是怎么样的?
生:答。
师:你的小眼睛太尖了,一眼就看出这高高鼓起的口袋里装满了昆虫,说明他对昆虫怎么样?(相机板书:迷恋)。
3、师:是啊,无论是(引读)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洞穴里隐藏的虫子,还是小河里游动的鱼虾,都引起他无限的好奇心。
4、点出中心: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近法布尔,去感受他对昆虫的迷恋吧。
5、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课文围绕法布尔迷恋昆虫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生答。
板书:抓纺织娘、捉小甲虫。
二.品读关键词句,感悟“迷恋”。
(一)“抓纺织娘”(2-3自然段)。
师:让我们走进第一个故事“抓纺织娘”,去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吧!
1.齐读2-3自然段,思考:这两段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法布尔迷恋昆虫呢?
2.生交流,请在句子下面画上横线,词语下面打上小圆圈。
(1)“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了法布尔的迷恋呢?
生:三天前!
师:为什么你从这个词体会到他很迷恋昆虫呢?
生答。
师引导时间久、长。
再读句子。
(2)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师:哪个词让你有这样的体会呢?
生:我从终于体会到了纺织娘不好找,法布尔找了很久。
师引导找得不容易。
齐读句子,师:用你们的朗读告诉老师,他找得不容易。
“终于”就是这个句子的关键词语,请孩子们做上符号。
(3)。
师: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法布尔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激动!
师:他高兴、快乐地喊着妈妈:。
生齐读“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3、出示“纺织娘”图片。
师:看,这就是那只纺织娘,这是一只_______纺织娘。
过渡:无论是花丛里的纺织娘,还是草丛里的小甲虫,法布尔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让我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4-6段。(出示阅读提示:1、读。2、勾。3、品。)。
(二)“捉甲虫”(4-5自然段)。
教师巡视。
1、刚刚看了你们的勾画,我发现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句子和词语很多很多,请你把你找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再把补充勾画出来。
2、这部分内容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呢?
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1)、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a、生:一动不动。
师:什么叫“一动不动”呀?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丝毫不移动身体,为了更好的观察。
师:现在你就是一动不动的法布尔,请你读。
学生个读。
师:我发现你读得很轻,仿佛怕惊吓了这奇妙的生物世界。
b、师:这个句子中还有哪些词让你觉得法布尔很迷恋昆虫?
生:静静地。
师:请你读读这个句子,体会法布尔在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读得不好,提醒是静静地观察,再读)。
c、每到。
师:是啊,他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天天如此。请你读。
男生读。
(2、)过渡:4—6段还有哪些句子也可以看出他对昆虫的迷恋呢?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生:“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师:这句话中的哪些关键词语,让你有这样体会?
生:我从“小心翼翼”一词体会到法布尔在抓甲虫时十分小心,怕弄伤了甲虫。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个词。
生读(我听到了你的小心。)。
师:还有比他读得更小心的吗?
生读(你读得特别轻,真是很小心!)。
师:全班一起读。
师;如此“小心翼翼”,真够迷恋甲虫的了!对于这个句子,你们还有别的体会吗?
生1:“欣赏”一词也可以看出法布尔非常喜欢甲虫,“欣赏”是指观看美的事物,法布尔把观察甲虫当作欣赏美的作品。
师:还有谁来说说你的你体会。
生:我从宝贝这个词体会到法布尔十分喜爱这只甲虫,因为只有喜欢的东西才会被称着宝贝,法布尔把还把甲虫当成了珍珠一般的宝贝。
学生个读,练读句子。
师:法布尔真的很喜欢昆虫,所以,他才如此小心,如此珍惜。
请女生读。
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来了。
生:我从“欢欢喜喜”中体会到法布尔确实很迷恋昆虫,所以他才那么高兴。
师:的确,法布尔很高兴。
(三)补充资料,再次感受法布尔的迷恋。
师引读,师:抓到了喜爱的甲虫,法布尔欢欢喜喜地回家了。可是,刚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吼着:
生读。“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
师:爸爸的训斥——。
生: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强烈的兴趣——。
生:已经种在他的心里。
师: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走进昆虫的世界,研究了38年,写成了200多万字的《昆虫记》。在这本书中介绍400多种昆虫,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他对昆虫深深地迷恋!在他所介绍的昆虫中,冉老师选取了其中的几个小片段,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他对昆虫的那份迷恋。
读昆虫记中表现他迷恋的句子。
请生谈感受。——师:谁来说说你读到了什么?
再齐读句子。
(四)拓展写话,回归课题。
生:“昆虫世界的荷马”
师:达尔文赞誉他为——。
生:无法效仿的观察家。
师:鲁迅也夸奖他为——。
生: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2、师:面对法布尔,你想说什么?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生写(师注意提醒写字姿势)。
3、请4-5生汇报。
4、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课题,这口袋里仅仅只装满了昆虫吗?还装满了什么?
生答:兴趣、迷恋、坚持。
5、师: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观察家法布尔,记住他那——。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篇二
一、激趣导入,质疑探究。
袁校长以《昆虫记》片段导入新课,正如他自己所说“学习课文不是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快乐的!”所以一开始就通过一段有趣的文字,激发学生的阅读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文本和文本中的主要人物。读书贵在有疑,教者通过对课题的质疑,展开对课文的探究,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二、学法指导、能力培养相得益彰。
教者在“扫清拦路虎”一环节,词语的呈现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按照词串的意思归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读出词语的'意思。在写作方法上教者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抓住生活环境的描写—抓纺织娘、捉小甲虫)等,为学生今后的写作作了铺垫。
三、找准切入点,读悟结合。
阅读教学,只有抓住核心进行,才能有的放矢,线索分明。“着迷”是这篇课文的核心,袁校长让学生朗读、讨论,通过对着迷——迷恋——痴迷词语的理解,三句话的比较、品读,体会到法布尔踏入科学殿堂的重要原因是他对昆虫的“着迷”和他对事物锲而不舍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教育。
四、课外延伸,点睛之笔。
教者通过“佛人眼中的法布尔”这一环节,让学生对法布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篇三
我读了《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之后,我对法布尔十分敬佩。法布尔对昆虫是那么的痴迷,无论他的父母如何反对,他依然对昆虫那么如痴如醉,锲而不舍,这不由得使我产生很多想法。
当今我们很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娇生惯养,怕这怕那,不注意放开孩子,让他们对自己喜爱的事物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奥秘之处。我们家长应该深思,应该积极和孩子沟通,看看他们的世界,让他们像法布尔那样,做事不三心二意。遇事要积极向上,不悲观叹气,一心一意的追求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篇四
这学期语文课本一发下来,我又像往常一样先将课文看一遍,当我看了《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文章后,我被文中的法布尔给感动了,禁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
法布尔的那份执着、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为理想追求的精神是常人所不能拥有的,当然也包括我。文中的法布尔因为放鸭子时捉昆虫而被父母责骂。我原以为他会因为父母的责骂,而放弃对昆虫的迷恋,可我想错了,原来法布尔没有因为父母的责骂,(.)不理解而放弃对昆虫的迷恋,而是在以后每次放鸭子时,偷偷地玩,“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由此,我想到了一件事情:有一次,我在聚精会神地画着画,突然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面前,我抬头一看,原来是爸爸,他对我说:“你这画的是什么呀,乱死了!”我听了,难过极了,于时我不再画画了。自从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明白了不要为了一句话就放弃自己的理想,要去尝试。
我真庆幸我读到了这篇课文,使我懂得了深刻的道理。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篇五
(通过《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法布尔富有诗意的语言和他敏锐的观察力。当学生互相交流了搜集到的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后,对法布尔就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进行评议,评议重点是生字字音是否读准。
3、教师出示重点词卡检查:浓厚、训斥、迷恋、怒气冲天。
(本环节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自学、学生之间的评议及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扫除生字障碍)。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谁能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
2、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
(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对法布尔有了初步了解,对课文大致内容有了整体感知)。
(四)、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由读2、3段。
你们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
说明:依据学生当时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教师结合重点做相机的调控。师生共读、共议。交流的重点内容及过程如下:
生:我觉得法布尔观察昆虫很着迷。我是从“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这句话看出来的,他为了观察昆虫,居然连回家都忘了。
生:我从“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这一句感受到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我从“终于”这个词感受到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
师: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生:草丛里的小虫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痒,但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忍着一动不动。
生:他发现纺织娘了,猛地往前一扑,可纺织娘一下蹦走了,法布尔膝盖都摔破了。
生: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丛中,观察着它,常常连晚饭都忘了吃。
学生练读2、3段(从学生读书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们对“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都有了较深的感悟。)。
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行吗?(学生很高兴)。
师读第二段,加上录音(呼喊的声音):法布尔!法布尔!法布尔!
生读法布尔的话“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生:我在草丛中趴了三天,才抓到了它。
师:看来,找到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难怪你这么高兴呢!
生练读法布尔的话。(学生一个个兴高采烈,有的情不自禁地加上动作,好像真的捏着那只好不容易捉来的纺织娘。)。
(教师积极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激发起学生对话的欲望与热情,在对话中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所呈现的是师、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美丽场景。)。
学生练读2、3段。
齐读2、3段。
师: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出示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采用变序设计,立体解读文本,第一段并不需过多地讲解,只是当学生通过这件事更深地了解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后,再读第一段,实际上就是把学生零散的印象进行了归纳,但一切又尽在不言中。)。
2、法布尔的故事可多啦!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5、6段,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写上批注,并多读几遍。
学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引导学生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相机指导读好这一句。)。
(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
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削弱他对昆虫的迷恋,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引入第一段)。
齐读第一段话。
(在对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后,再次回到第一段,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法布尔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第一段在文中是起着总起的作用)。
爸爸的训斥削弱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
自读最后一段。
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师补充资料:法布尔受到国王接见时竟觉得国王和大臣都很像鞘翅目昆虫。
法布尔研究昆虫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指名读、齐读第一句话。
(这部分语言比较简洁概括,为学生自己创生语言提供了较大空间。教学中,通过资料的交流,使学生对“迷恋”这个词有了深刻印象的感悟)。
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甚至了解昆虫的内心世界。
听一段《昆虫记》的录音――花金龟的内心世界。
他用自己的笔给人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展现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篇六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课文的名字是《装满昆虫的口袋》。
这篇文章主要是讲:童年的法布尔捉纺织娘和甲虫的故事,得到的却是爸爸的训斥,可他丝毫没有气馁,最终取得了成功。
我想他一定是克服了有许多难题,譬如说纺织娘哪么小他如何去抓,这些虫子是那么小他能看见吗等等一系列问题,徘徊在我心中,不过我最佩服他的那股子韧劲,因为三天前他就发现了这只纺织娘。从那时起,他就一直观察这只纺织娘。这需要多么大的耐心和毅力呀!我想,如果让我观察,恐怕连半个小时也坚持不下来了。
我要学习法布尔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篇七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叙事写人的文章,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读着《装满昆虫的口袋》,一个迷恋昆虫的孩子跃然纸上。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楚文章究竟写了法布尔小时候对小虫子着迷的哪几件事,然后再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内心来体会人物的精神。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去阅读、发现文章的美和营造氛围,使学生和“我”一起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魄力。
《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需要两个课时完成,今天我讲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根据上面的情况我制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从而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的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从而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是我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自身的阅读体验,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激发阅读兴趣法。让学生按照“找重点句个人体会——全班交流——感情朗读(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和“在文中认识人物——从课外知识中认识人物”两个方法学习全文。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想象,在愉快的气氛下全面地认识法布尔,从而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一)复习导入,感受着迷。
上课伊始,先让学生回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法布尔是个什么样的人?(喜爱昆虫、昆虫迷)由课外资料入手体会能成为昆虫学家身上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接着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通过法布尔童年的两件事走近法布尔,到底他是怎样对昆虫由“着迷”到“迷恋”甚至“痴迷”的呢?从而进一步认识法布尔。
(二)潜心会文,体会“着迷”
1、教学2、3自然段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一般运用有形、有声、有情的情境,吸引学生进入课文,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在语言训练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情感。教学中,我抓住了重点的句段。如:“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其中“三天前”“经常”“终于”这三个词是关键词,可以知道他执着寻找,找到纺织娘很不容易;“谁”“歌唱家”是次要的,但也能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情感。接着出示法布尔回答妈妈的话是让学生作一个比较:他不顾父母的担心,不顾自己辛苦的付出,从侧面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真的是着迷了。接着我又让学生想象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从此走进法布尔的生活,并及时体会他身上具备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之后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激发起学生对话的欲望与热情,在对话中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所呈现的是师、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美丽场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的体验和积累,而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恰当地、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可以融入文本进行感情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发展语言和陶冶情感。因此,课文第三大段我就从这一方面去努力。在教学时,我先学生采用2、3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大体的路子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让学生紧扣“迷恋”找出句子,画出其中的关键词,对关键词展开理解、感悟,最后有感情地朗读重点的段落。
在教学“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这句时我先出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把什么当宝贝,然后请同学们注意法布尔一系列的动作,细细地品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仔细听,也许你还能听到法布尔在悄悄地对小宝贝说些什么?通过想象画面,细细品味,是学生感受出法布尔对小甲虫照顾得很周到,精心呵护,很珍惜小甲虫。
简介法布尔一生最大的成就《昆虫记》以及昆虫史诗对他的赞颂,又使学生也钦佩他优美的文笔、流畅的语言。学生学完后,脑海中留下的,除了对课文的感知,还有对法布尔的深深钦佩。此时,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多层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一环节的设计,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有多层面地了解,学习情感体验得到自然延伸。这时,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生发,去拓展,去创造,“跳出文本看世界”,使学生受到法布尔细致观察、严谨治学的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篇八
4、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
相关课件。
一、联系生活导入,体会“口袋装满昆虫”是出于对昆虫的迷恋。
师:如果你看见同学的口袋里装满糖果,你会认为他——(学生预设:贪吃);看见同学口袋里装满玩具,你会认为他——(学生预设:好玩),可是这会有一个的口袋里居然装满昆虫,你说奇怪不奇怪?(人物简介)。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万事起头难,课堂伊始,我联系生活实际引入课题,激发学生了解主人翁并学习文章的好奇心,以求创设良好的开端。
二、课内感悟及语句运用训练:
1、体会“迷恋”和关联词“无论是……还是……都……”,并能说一句话,说出自己或别人的兴趣,从而感受法布尔对昆虫无限的迷恋。
2、找出课文中能表现法布尔迷恋昆虫的词句,分析感受并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中年级学生对优美语句的理解和工具化训练仍然重要,本课力求体现语文工具和人文统一。
三、课外拓展,丰富人物形象:
1、小组交流课外搜集的关于法布尔的资料,
2、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全班听,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
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语文不应只在课内兜圈圈,应该围绕主题有的放矢地拓展延伸,因此我注重培养学生从课外搜集材料的能力,以及对众多材料进行筛选的能力,达到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
四、口语交际:对法布尔雕像说心里话,表情达意。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篇九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大自然、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怎样成为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怎样迷恋昆虫的。这是课文的重点。课文主要通过两件事写出了发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一是抓纺织娘,二是放鸭子时观察小虫子。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3、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游戏(拍手游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标。
生:读。
师:读完了课题,我们就产生了问题,产生了什么问题呢?都想。
师:谁来简单介绍一下法布尔?(结合课件相机简单介绍法布尔和《昆虫记》)。
师:这是同学们读完课题产生的问题,也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希望由谁来解决问题,、(导读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诱导识字。
(一)初读课文。
师:我们先读第一遍,了解一下法布小时候的故事,注意读准预习时画的生字新词。
生:自由读书。
(二)了解大意。
师:谁来说一说,读了课文,你对法布尔小时侯都有哪些了解?
生:
生:这篇课文讲了法布尔小时候迷恋昆虫的故事。
师:把课文的主人公和事件串起来说说,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迷恋)。
(三)诱导识字。
师:同学们预习时已经画了生字新词,现在,请你把这些生字新词自己再读一读,读完同学举手示意老师。
生:(读自生字词)。
师:读完同学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比一比,看谁读又响亮又准确。
生:(互读生字词)。
师:离开了课文,这些词你还会读吗?自己再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无限暮色纺织娘樱桃小心翼翼蜗牛中毒训斥殿堂雕像迷恋观察隐藏浓厚)。
师:请一位小老师来带读,小老师读得对,我们就跟着读,小老师读错了,我们就举手纠正。
生:(小老师带读)。
师:与“幕”字结合理解识记“暮色”,
师:老师找一组同学开火车来读一读。让我们的火车轰隆隆地开起来吧!
生:(开火车读词语)。
师:老师发现“训斥”这个词不容易读准。“训”是撮口音,“斥”是翘舌音,谁来读读这个词(板书:训斥)。
生:生读训斥。
师:会读这个词还不行,要记住这个词还要理解它的意思,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带“训斥”这个词的句子和爸爸是怎样训斥法布尔的句子,读一读,看谁找得快读得好。
生: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强烈的兴趣已经种在他的心里。
生:爸爸怒气冲冲地吼着:“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出示课件:1、爸爸怒气冲冲地吼着:“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2、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强烈的兴趣已经种在他的心里。)。
师:请同学们从这两句话中找出一个词来解释训斥的意思。
生:怒气冲冲。
师:谁来当一下爸爸训斥法布尔。
生:有感情读。
师:对,这样就叫做训斥。
师:联系上下文读一读就能理解这个词。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你就更容易记住他了,这是记住词语的好办法。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品读感悟。
(一)再读课文。
师:老师请同学们看几张图片。
生:欣赏图片。
生:(读课文。)。
师:你觉得哪些句子不容易读通读顺?
生: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觉得不容易读通读顺的句子再反复地读一读,读一遍记一遍,看谁读的遍数数多。
生:反复读不容易读通读顺的句子。
师:反复读不容易读通读顺的句子是读通课文的好方法。
(二)理清脉络。
师:谁来说一说课文通过几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生:两件事。第一件是抓纺织娘的事。第二件是放鸭子时发现甲虫的事。
师:(板书:抓纺织娘 发现甲虫)。
(三)品读感悟(2、3自然段,抓纺织娘)。
师:快来读读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吧。
生:(读2、3自然段)。
师:出示纺织娘图片并介绍,再读词内化。
师:(指读2、3自然段。)你们觉得班上谁能把抓纺织娘这个有趣的故事读好,我请他读。
师:读得非常好,尤其是法布尔对妈妈说的那句话,你读的语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
生:我认为高兴地说。
师:你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生:我认为激动地说。
师:你激动地读读这句话。
生:我认为兴奋地说。
师:你也来当当法布尔。
师:你们都走进了法布尔的心。是书中的哪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他这种心情?
生: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师:板书:终于 引读,放到句子里读。
生:一直在找虫子。
生:可能忘记了吃饭。
生:可能找虫子被爸爸妈妈批评了。
师: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他对这只昆虫有着多么浓厚的兴趣啊。我们一起再读读这句话。
师:就这样,一天过去了,法布尔没有发现那只会唱歌的虫子。(课件出示:纺织娘图片 “会唱歌的虫子”)第二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那位歌唱家。(课件出示:“歌唱家”)到了第三天的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一天马上又要过去了,就在这时,他终于找到了那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课件出示:“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师:于是他高兴地对妈妈说-----。
生:“妈妈,我在这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他兴奋地对妈妈说------。
生:“妈妈,我在这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他激动地对妈妈说------。
生:“妈妈,我在这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生:我被法布尔的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
生:“会唱歌的虫子 歌唱家 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师: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师:(出示:蝗虫图片“这是一只 、的蝗虫”)。
生同桌交流后大组交流,师相机小结:同学们观察的能力真强,只要我们平时从种角度仔细观察周围事物,也一样能写出生动的好文章。
四、作业拓展。
1、抓一只小昆虫,从多角度观察一下它的外形特点并写下来。
2、抄生字新词两遍。
3、找一找法布尔《昆虫记》读一读。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篇十
一、说教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叙事写人的文章,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读着《装满昆虫的口袋》,一个迷恋昆虫的孩子跃然纸上。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楚文章究竟写了法布尔小时候对小虫子着迷的哪几件事,然后再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内心来体会人物的精神。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去阅读、发现文章的美和营造氛围,使学生和“我”一起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魄力。
《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需要两个课时完成,今天我讲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根据上面的情况我制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从而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的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从而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是我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自身的阅读体验,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激发阅读兴趣法。让学生按照“找重点句个人体会——全班交流——感情朗读(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和“在文中认识人物——从课外知识中认识人物”两个方法学习全文。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想象,在愉快的气氛下全面地认识法布尔,从而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受着迷。
上课伊始,先让学生回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法布尔是个什么样的人?(喜爱昆虫、昆虫迷)然后让学生找出带有“迷”的的三个句子,初步感受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对昆虫是越来越喜欢。接着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通过法布尔童年的两件事走近法布尔,到底他是怎样对昆虫由“着迷”到“迷恋”甚至“痴迷”的呢?从而进一步认识法布尔。
(二)潜心会文,体会“着迷”
1、教学2、3自然段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一般运用有形、有声、有情的情境,吸引学生进入课文,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在语言训练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情感。教学中,我抓住了重点的句段。如:“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其中“三天前”“经常”“终于”这三个词是关键词,可以知道他执着寻找,找到纺织娘很不容易;“谁”“歌唱家”是次要的,但也能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情感。接着出示法布尔回答妈妈的话是让学生作一个比较:他不顾父母的担心,不顾自己辛苦的付出,从侧面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真的是着迷了。接着我又让学生想象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从此走进法布尔的生活。并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激发起学生对话的欲望与热情,在对话中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所呈现的是师、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美丽场景。
三、品读体会,感悟“迷恋”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的体验和积累,而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恰当地、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可以融入文本进行感情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发展语言和陶冶情感。因此,课文第三大段我就从这一方面去努力。在教学时,我先学生采用2、3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大体的路子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让学生紧扣“迷恋”找出句子,画出其中的关键词,对关键词展开理解、感悟,最后有感情地朗读重点的段落。
在教学“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这句时我先出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把什么当宝贝,然后请同学们注意法布尔一系列的动作,细细地品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仔细听,也许你还能听到法布尔在悄悄地对小宝贝说些什么?通过想象画面,细细品味,是学生感受出法布尔对小甲虫照顾得很周到,精心呵护,很珍惜小甲虫。
四、拓展阅读,深化“痴迷”
简介法布尔一生最大的成就《昆虫记》以及昆虫史诗对他的赞颂,又使学生也钦佩他优美的文笔、流畅的语言。学生学完后,脑海中留下的,除了对课文的感知,还有对法布尔的深深钦佩。此时,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多层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一环节的设计,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有多层面地了解,学习情感体验得到自然延伸。这时,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五、升华情感,总结全文。
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生发,去拓展,去创造,“跳出文本看世界”,使学生受到法布尔细致观察、严谨治学的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体会并运用“迷恋”、“无论是……还是……都……”;
2、分析感受文中优美词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并能读出感情;
3、学会筛选搜集到的课外资料;
4、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体会“口袋装满昆虫”是出于对昆虫的迷恋。
师:如果你看见同学的口袋里装满糖果,你会认为他——(学生预设:贪吃);看见同学口袋里装满玩具,你会认为他——(学生预设:好玩),可是这会有一个的口袋里居然装满昆虫,你说奇怪不奇怪?(人物简介)。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万事起头难,课堂伊始,我联系生活实际引入课题,激发学生了解主人翁并学习文章的好奇心,以求创设良好的开端。
二、课内感悟及语句运用训练:
1、体会“迷恋”和关联词“无论是……还是……都……”,并能说一句话,说出自己或别人的兴趣,从而感受法布尔对昆虫无限的迷恋。
2、找出课文中能表现法布尔迷恋昆虫的词句,分析感受并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中年级学生对优美语句的理解和工具化训练仍然重要,本课力求体现语文工具和人文统一。
三、课外拓展,丰富人物形象:
1、小组交流课外搜集的关于法布尔的资料,
2、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全班听,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
设计意图: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语文不应只在课内兜圈圈,应该围绕主题有的放矢地拓展延伸,因此我注重培养学生从课外搜集材料的能力,以及对众多材料进行筛选的能力,达到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
四、口语交际:对法布尔雕像说心里话,表情达意。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篇十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具体事例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本文“总—分—总”的写法,练习概述,进一步培养概括能力。
3.认字10个,写字7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4.理解“浓厚、隐藏、无限、小心翼翼、欣赏、训斥、迷恋、强烈”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法布尔的像,提问:“认识法布尔吗?知道他的什么?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关于法布尔的资料。
3.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4.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出示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教学生字。
(一)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
法布尔,无限,暮色,纺织娘,欣赏
樱桃核,浓厚,蜗牛,中毒,小心翼翼
训斥,迷恋,殿堂,雕像,强烈
洞穴,纪念,驱散,隐藏,怒气冲冲
1.开火车、全班读。
2.讨论难点词语,帮助学生扫除生字词障碍。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课文是按照什么结构方式写的?(总—分—总)
2.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3.这篇课文讲了法布尔的什么事?用简单的话说一说。
四、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思考:“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表现在哪?(找出重点词)
2.练习用:“无论...还是...”说句子。
3.“无限”什么意思?(板书:浓厚的兴趣、无限的好奇心)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找,文中写了课文讲了法布尔的几件事:第一件事是什么?(法布尔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第二件事是什么?(法布尔为了观察虫子、捉虫子而遭到父亲的训斥。)
1.指名读第2—3自然段。思考:这两段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呢?(请画出重点词句。)
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
(课文没有直接写法布尔怎么找虫子,怎么入迷,怎么忘记了时间,而是从侧面——妈妈的角度写。天已经晚了,“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的`农活儿都干完了,法布尔还没有回家,他沉浸在什么事情里,以至于连家都忘了回?)
(想象:当爸爸妈妈干农活儿的时候,法布尔在做什么?)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从这句话知道昆虫不好找,法布尔找昆虫找了很久。
“三天前”、“终于”可以看出法布尔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已经找了三天了,可见他很有探究精神,不查个水落石出,决不放弃。
(真是太棒了)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生:草丛里的小虫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痒,但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忍着一动不动。
生:他发现纺织娘了,猛地往前一扑,可纺织娘一下蹦走了,法布尔膝盖都摔破了。
生: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丛中,观察着它,常常连晚饭都忘了吃。)
3.师:(指引学生看课本插图)看,法布尔就是这么专注地寻找了三天。
师:能用你们知道的词语来形容法布尔的这种精神吗?
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4.纺织娘的叫声很“动听”,称它是“歌唱家”,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写法,也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
从法布尔的话中体会到他找到纺织娘时心中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5.师:你能用自己的金嗓子把法布尔此时激动、喜悦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学生朗读法布尔的话。)
师:读得太棒了,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的?(高兴)
师: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五、想象情境,练习说话:
提供提示语:
妈妈听了法布尔的话,又好气,又好笑,她嗔怪说:
爸爸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生气地说:
小法布尔两眼依然发着光,不以为然地说:
虽然父母批评了他,小法布尔依然(,),他轻轻地抚摸着小纺织娘,偷偷地笑了。
六、指导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
七、作业:
1.熟读第4、5自然段,再从中标出重点词语,根据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2.法布尔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想一想,写下来。
装满昆虫的口袋
浓厚的兴趣,寻找纺织娘
无限的好奇心,放鸭子时观察甲虫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篇十三
1认识本课生字,规范书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法布尔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昆虫的迷恋。
认写生字,读懂课文。
体会法布尔热爱大自然,迷恋昆虫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师: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课件。
学生:了解中外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1课时
1孩子们,你们的衣服口袋曾经装满过什么东西?
2 19世纪,法国有个小男孩和你们一样大,他的衣服口袋常常装满了昆虫。后来,这个小男孩渐渐长大,他对昆虫的喜爱却一点没有减少,凭着对昆虫的迷恋,他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写出了闻名世界的著作《昆虫记》。他就是法布尔。
3?你们想了解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吗?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写的就是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请齐读课文题目。
1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课文,勾画生字,同桌互读。
2这些汉字娃娃,你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先抽读,再齐读。)
1孩子们,课文就写了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请大家自读课文,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几件事,分别是写的什么事。(学生回答后,老师要小结:课文写了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个小故事,一个故事是写法布尔捉纺织娘,一个故事是写法布尔捉小甲虫。)
2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意,知道了法布尔对小虫子感兴趣。下面我们齐读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3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
4课文用两个小故事详细地描述了法布尔对小虫子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你对哪个故事感兴趣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小故事读一读,把你读懂了的地方说给小伙伴们听一听,碰到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小伙伴们讨论讨论。
5学生开始自读自学自悟。
(1)出示句子:“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法布尔在花园里等了三天,抓到这只虫子,多么兴奋呀!来,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情绪读这句话。)
(2)出示蟋蟀图片。这是一只触角细长、全身翠绿的虫子,真漂亮!它还会唱歌呢!来,让我们听听!播放蟋蟀的叫声。好听吗?如果你是法布尔,我是妈妈,此时此刻,你会怎么对我说?(有感情地读好句子。)
7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法布尔对小虫子的兴趣怎样?(小结:法布尔对小虫子有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
(1)出示插图,图文结合理解词语:一动不动,静静地观察
(2)读法布尔捉小甲虫的句子,借助动作理解词语“小心翼翼”。
(3)读爸爸说的话,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怒气冲冲”。分角色读爸爸说的话,体会爸爸的严厉和对儿子深深的爱。
(5)读法布尔对小甲虫说的话,展开想象,琢磨法布尔内心的不舍和无奈。读好法布尔说的话。
9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法布尔对小虫子的感情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小结:法布尔对小虫子有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
10这两个小故事真是太精彩了,你们想知道后来发生的事吗?自己读一读第5自然段,就会知道。(板书:昆虫学家)
说话练习:因为,所以法布尔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1看一看,观察生字的字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2记一记,自己在桌上写写画画,记住生字的字形。
3写一写,老师范写,学生描红。
4比一比,评一评,展示学生作业,全班评价,再找出自己写得不够好的字和喜欢的字练习。
装满昆虫的口袋
浓厚的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
昆虫学家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篇十四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生字卡片、投影、课文录音
2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谈话: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1.自学课文。(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2)释词。(讨论交流)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 )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 )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 )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一)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二)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层:2、3自然段,第二层:46自然段。)
(三)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各自谈体会)
2.重点研读第二层。
(2)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3)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装扔装)
(4)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5)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6)指名朗读第5、6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1)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2)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3)爸爸就怒气冲冲地吼着指的是怎么回事?
(4)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四)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阅读。
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1)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用人名做题目。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篇十五
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最后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第一课时。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是谁?(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
3、理清课文条理:
五、质疑问难:
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六、作业:
1、课作:a、朗读课文。
b、写习字册。
2、家作:a、抄写词语。
b、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
板书:
对昆虫着迷(2-10)。
第二课时。
1、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一、质疑问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二、明确学习任务:
你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吗?怎样才能弄明白?
三、学生自学课文,思考:
1、法布尔喜欢昆虫吗?你怎么知道的?用“――”画出有关语句。
2、法布尔的父母是什么态度呢?试着把父母说的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四、交流讨论:
1、法布尔的父母是怎样批法布尔的。(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吼、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母亲“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
a、指名读。
b、评议,围绕父母当时的态度及语气,引导学生读出气愤来。
c、齐读。
2、对话:如果是你的父母这样批评你,你会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3、过渡:法布尔又是怎样做的呢?
4、指名读第九、十自然段。齐读,讨论:你读出了什么?
法布尔十分喜爱昆虫。(指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心情,以及他与父母背着捉昆虫的原因)。
5、是呀!法布尔是多么喜欢昆虫啊!可是父母却严厉地批评了他,可他仍然没放弃他的爱好。再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
6、除了九、十两个自然段能读出法布尔喜欢昆虫外,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读出来呢?
a、第三自然段:抓到纺织娘时的.高兴的样子。(感情朗读法布尔的话和动作,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b、第四自然段:概括描写法布尔九岁时对昆虫的入迷(抓住“每天――不是――就是――东蹦西跑蹲下来静静地观察”朗读体会)。
c、第五、六自然段:抓甲虫时的表现(指导作者有详有略的写法,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
d、第十一自然段:人们在为他做雕像时,故意把两个衣袋做得鼓鼓的,告诉人们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正是这一特写“镜头”最能生动地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
(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改变交流讨论的顺序;另外,要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五、总结讨论,渗透德育:
1、文章向我们介绍的法布尔具有什么特点?
(要想取得成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
3、文章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每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虫,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是多么喜欢啊!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充分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