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教案(专业13篇)
教案是教师制定的一份详细指导教学的计划,它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和评估方式等,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因此编写一份合理的教案对于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需要准备一份教案了吧。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充实和深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预防登革热教案篇一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媒传播的一种急性的'传染病,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预防登革热,防蚊灭蚊是关键。近段时间登革热疫情严峻,为切实做好预防登革热防控工作,保障全体师生身体健康,我们特向全体师生和广大家长发出如下倡议:
一、搞好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人人动手,积极搞好环境卫生,主动整理内务,每天清理生活垃圾,清洁周边环境和公共区域卫生,及时清除室内外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
二、翻盆倒罐,清倒积水,消除登革热传染源。定期清洗水缸、水池和花盆底座及水生植物花瓶,定期3-5天对水生植物进行换水,并注意清洗根须,发现蚊虫孳生立即清除。
三、做好个人防护,切断传播途径。居住场所要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实物屏障。适时使用蚊香、杀虫喷雾、防蚊灯等进行防蚊灭蚊处理。外出活动时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预防被蚊子叮咬。
四、坚持每周一次灭蚊行动,降低成蚊密度。使用国家认证的卫生杀虫剂喷洒或烟熏灭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蚊密度,提高环境卫生的质量。
五、抓好疫情防控,保障身体健康。立足于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若出现发热、周身酸痛、皮疹及出血等类似登革热症状,应及时就医。积极学习卫生常识,积极预防并做好患者救治工作。
为了安全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个人的健康,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主动参与灭蚊行动,积极防控登革热疫情蔓延。
池尾街道山湖小学。
xx年xx月xx日。
预防登革热教案篇二
登革热是经携带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登革热可防、可控、可治,预防登革热,防蚊灭蚊是关键。近段时间全球登革热疫情严峻,我市未发生病例,但也有输入和发生本地病例的风险。为切实做好预防登革热防控工作,保障全市中小学生身体健康,我们特向全市中小学生、幼儿和广大家长发出如下倡议:
一、搞好卫生,整洁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人人动手,积极搞好环境卫生,主动帮家长整理家务,每天清理生活垃圾,清洁周边环境和公共区域卫生,及时清除室内外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
二、翻盆倒罐,清倒积水,消除传染源。清除闲置容器(碗、瓶、缸、罐)、贮水缸、盆、竹(树)洞等积水,定期清洗水缸、水池和花盆底座及水生植物花瓶,定期3-5天对水生植物进行换水,发现蚊虫(孑孓)孳生立即清除。
三、做好防护,防范叮咬,切断传播途径。居住场所要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实物屏障。适时合理使用蚊香、杀虫喷雾、防蚊灯等进行防蚊灭蚊处理。外出活动时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预防被蚊子叮咬。
四、学习常识,积极防控,保障身体健康。立足于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去登革热发生地旅游要注意防护。若出现发热、周身酸痛、皮疹及出血等类似登革热症状,应及时就医。积极学习卫生常识和蚊媒知识,积极预防并治疗。
为了安全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个人的健康,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主动参与灭蚊行动,积极防控登革热疫情发生。
舟山市教育局。
209月17日。
【范文二】。
各位居民:
登革热传染病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主要由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积水是滋生白纹伊蚊主要来源,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是切断蚊虫滋生的'有效办法,是减少登革热传播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开始进入登革热传染病的高发期,为了你和你的家人健康,现在倡议大家齐齐动手,灭杀蚊虫,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一、翻盆倒罐,清除闲置容器和花盘花托的积水,阳台的花盘应当逐一翻转倒放,避免贮存积水,消除蚊虫滋生隐患。
二、清理冷巷垃圾,清理盆罐积水,盆罐应当逐一翻转倒放。
三、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如万年青、富贵竹、莲等,每3~5天换水1次,冲洗植物根部,彻底洗刷容器内壁,建议登革热高发期间不要再养水生植物,减少家中滋生蚊虫的隐患。
四、一旦有发热、肌肉、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
防控登革热需大家共同参与和配合,谢谢合作!
预防登革热教案篇三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的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一般经过5-8天后,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脸面潮红,结膜充血(如醉酒状)、有时出现皮疹等。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室内外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花盆托盘、及其他水缸、水盆、罐等小积水容器中;孽生地大概可分两类:人造容器(容器、轮胎、排水明渠),天然环境(树洞、竹节、叶腋)。清除积水,可以控制蚊子,预防登革热。
为做好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特制订此计划,以下是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指定专人负责校园防蚊灭蚊工作,在开学前开展一次以灭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行动,整治幼儿园环境,清除各类无用积水和闲置盘罐,彻底的清理幼儿园内蚊虫孳生地,同时组织一次全园灭杀成蚊统一行动。另外,幼儿园内全体教职工需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日常的防蚊灭蚊工作。
二、幼儿园灭蚊的目标是:鼓励教职工和小朋友参与防止蚊患工作,消除蚊子的孽生地方,特别是细小容器的积水,以免蚊子在幼儿园滋生,提高教职员工和小朋友的防蚊意识及对登革热的警觉,并把预防登革热知识带回家中,带回社区。三、在开学第一周内给小朋友上一堂预防登革热的健康教育课。安排小朋友完成“清除积水灭蚊”家庭作业,以提高教职员工和小朋友的防蚊意识,使教职员工和小朋友掌握登革热预防知识,并把知识带回家中。
四、并提醒师幼出现发热伴皮疹应及时就医。落实师幼因病缺勤缺课检测及上报工作,做好晨检及晨检网络直报。发生疫情时要按照卫生、教育部门的要求落实好疫情处置工作。
五、幼儿园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楚垃圾,弃置积水容器等,改善和治理校园环境。
六、幼儿园负责灭蚊工作人员,应每星期派专人在幼儿园范围内巡视。幼儿园内蚊孽生地主要包括:
1、弃置可储水的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2、可贮水的容器有积水;
3、排水渠淤塞;
4、洼地及地面不平处有积水;
5、花瓶里的水有蚊虫孽生;
6、花盆底有积水;
7、泊车用的防撞车胎有积水;
8、冷气机的托盘有积水;
9、竹洞或树洞;
10、生物园积水有蚊虫生长。
七、若发现蚊子孽生或可能有蚊子孽生的地方,应立刻采取以下灭蚊防蚊措施:
1、清除积水;
2、妥善处理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3、把可贮水的容器用适当的盖好或倒转摆放,以免积水。
4、把地面不平处填平,将树洞及竹洞堵塞。
5、排水渠的`淤塞物应最少每星期清理一次,以防淤塞。
6、把车胎用胶带包裹或把车胎的底部刺穿,令积水可以流出。
7、花瓶里及花盆底的水每星期最少清倒或更换一次。
八、检查人员应登记每周发现的问题,并在下次检查时跟进上周发现的问题,检查防蚊措施的执行。
预防登革热教案篇四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了解登革热疾病的由来。
2、了解白纹伊蚊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害处。
3、了解人类感染登革热疾病的症状。
4、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2、 教会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3、 教会学生如何防控蚊虫。
4、 教会学生爱护好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 给学生观看关于登革热的录像。
2、 看完后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1、 认识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例发生,这其中有50万例进展成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2、患上登革热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
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
所以当你被蚊子叮咬后出现发热的现象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3、登革热的.传染源是来自谁?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低等灵长类动物均是本病的传染源和贮存宿主。
4、登革热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雌蚊吸入传染源的血液,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16℃),温度条件下,经8~10天的外潜伏期即可将病毒传给易感者。若雌蚊在叮咬传染源时受到干扰更换宿主,也可立即传播登革热病毒。登革热病毒在蚊体内至少可以存活30天,甚至终生具有传染力。蚊子是罪魁祸手。
5、谁是易感人群?
年,但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力则短暂
且不可靠,因此很多人可以发生二次甚至感染,并导致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重点,对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要做好清理,比如盆栽花、积水处、垃圾堆。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6)清水养植植物,坚持每三天更换一次清水,同时冲洗植物根部;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布置学生回家和家长聊聊关于登革热的预防,把老师今天说的话告诉爸爸妈妈。
预防登革热教案篇五
1、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
2、人人动手消灭蚊子,户户清积水防控登革热。
3、翻坛倒罐清理积水,全民运动防控登革热。
4、装好纱窗防蚊虫叮咬,清除积水防登革热流行。
5、清除蚊虫孳生地,有效防范登革热。
6、防蚊虫叮咬传播,杜绝登革热暴发。
7、全家动手共同灭蚊保障健康,全民定期清积水防范登革热。
8、打好消灭蚊虫歼灭战,清除积水预防登革热。
9、坚持定期开展灭蚊行动,集中打好灭蚊歼灭战。
10、清积水,灭成蚊,保清洁,远离登革热。
11、消除蚊虫孳生地,防止蚊虫叮咬,预防登革热。
12、清除积水,杀灭蚊虫,改善居住环境,预防登革热。
13、行动起来,翻盆倒罐,清除杂草和积水,预防登革热。
14、登革热,蚊虫为首恶;保健康,清洁是良方。
15、认真清除杂草积水,彻底防范登革热骚扰。
16、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全民翻盆倒罐,清除杂草和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预防登革热。
18、容器不积水,病媒不滋生,预防登革热,大家一起来。
19、清除容器积水、杜绝伊蚊孳生。
21、动员起来,讲究卫生,清除积水,杀灭蚊虫,防控登革热。
22、搞好环境卫生,增强抗病能力。
预防登革热教案篇六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的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一般经过5-8天后,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脸面潮红,结膜充血(如醉酒状)、有时出现皮疹等。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室内外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花盆托盘、及其他水缸、水盆、罐等小积水容器中;孽生地大概可分两类:人造容器(容器、轮胎、排水明渠),天然环境(树洞、竹节、叶腋)。清除积水,可以控制蚊子,预防登革热。
为做好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特制订此计划,以下是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指定专人负责幼儿园防蚊灭蚊工作,在开学前开展一次以灭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行动,整治幼儿园环境,清除各类无用积水和闲置盘罐,彻底的清理幼儿园内蚊虫孳生地,每周三、五全园灭杀成蚊统一行动。另外,幼儿园内全体教职工需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日常的防蚊灭蚊工作。
二、幼儿园灭蚊的目标是:鼓励教职工和幼儿参与防止蚊患工作,消除蚊子的孽生地方,特别是细小容器的积水,以免蚊子在幼儿园滋生,提高教职员工和幼儿的防蚊意识及对登革热的警觉,并把预防登革热知识带回家中。
三、在开学第一周内给幼儿上一节预防登革热的健康教育课。安排幼儿完成“清除积水灭蚊”家庭作业,以提高教职员工和幼儿的防蚊意识,使教职员工和幼儿掌握登革热预防知识,并把知识带回家中。
四、并提醒师幼出现发热伴皮疹应及时就医。落实师幼因病缺勤缺课检测及上报工作,做好晨检及晨检网络直报。发生疫情时要按照卫生、教育部门的要求落实好疫情处置工作。
五、幼儿园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楚垃圾,弃置积水容器等,改善和治理校园环境。
六、幼儿园负责灭蚊工作人员,应每星期派专人在幼儿园范围内巡视。幼儿园内蚊孽生地主要包括:
1、弃置可储水的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2、可贮水的容器有积水;
3、排水渠淤塞;
4、洼地及地面不平处有积水;
5、花瓶里的水有蚊虫孽生;
6、花盆底有积水;
7、假山池有蚊虫生长。
七、若发现蚊子孽生或可能有蚊子孽生的地方,应立刻采取以下灭蚊防蚊措施:
1、清除积水;
2、妥善处理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3、把可贮水的容器用适当的盖好或倒转摆放,以免积水。
4、把地面不平处填平,清除沟渠。
预防登革热教案篇七
创业中心各入孵企业、商户:
目前我省登革热处于高发季节,xxxx省卫计委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零时,今年xxxx全省共有20个地级市累计报告登革热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共23146例,在已报告登革热病例的地区中,以广州最为严重,广州已报告的病例为19631例。佛山、中山、xxxx等出现点状聚集性病例疫情。当前,xxxx市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正积极开展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创业中心也响应“预防登革热”的号召,在9月中旬和下旬组织了两次灭蚊工作。为了进一步消除蚊虫孳生,压抑蚊虫繁殖,加强登革热病的预防工作,现通知如下:
1、各入孵企业、商户须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闲置花盆、缸罐、轮胎、饮料瓶等。
2、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或改为用泥、沙种养。
3、保持花盆托盆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4、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井、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5、午休或晚上休息时应做好防蚊措施,到公园、街边、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应注意防蚊叮咬。
6、各单位密切关注员工的身体情况,发现可疑病例或多人发热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明确诊断,发现登革热等传染病应立即暂停上班,到医院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他人。
xxxx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xxxx年10月9日。
预防登革热教案篇八
广大居民:
由于近期我市个别镇发生一起输入型登革热病例引起的社区登革热暴发疫情,为切实保障园区内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根据xxx管委会指示要求,作出倡议如下:
一、大范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鉴于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因此园区内所有人员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家各户要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对家居内的水缸、水池和花盆底座等要定期(3-5天)清洗;种养水生植物花瓶的水要2天更换一次;清扫庭院和天台积水,倾倒闲置容器,废旧轮胎内的积水,要翻倒放置,填平积水洼地,积极清除各类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
二、杀灭成蚊:在居民区及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公园等)首选含高效低毒的拟除虫菊酯,如氯菊酯、醚菊酯、苯醚菊酯等。在一般外环境,可选用ddvp(敌敌畏)、甲基嘧啶磷、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采用喷雾器、烟雾机等机械作喷雾杀蚊。喷雾时注意个人防护,戴16层棉纱口罩、防护眼镜、长袖工作服、工作帽、手套、长筒胶靴、雨衣等,防止经皮肤吸收造成中毒故事。
三、加强个人防护:各居民要做好自身防蚊工作,通过点蚊香、挂蚊帐、使用驱蚊油、装防蚊窗纱等手段减少或避免蚊虫叮咬。若出现发烧症状的`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若近期有到过东南亚国家的必须在就诊时向医生说明。
1.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
2.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等应急处置工作。
3.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到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
预防登革热教案篇九
排水沟渠常清疏,容器积水常清除。 容器不积水,杜绝病媒蚊。
登革症状不轻忽,就医通报不延误。
积德不积水,养生不养蚊。
翻坛倒罐清理积水,全民运动防控登革热。
装好纱窗防蚊虫叮咬,清除积水防登革热流行。
清除蚊虫孳生地,有效防范登革热。
防蚊虫叮咬传播,杜绝登革热暴发。
积水清除媒蚊少,居家环境没烦恼。
居家环境做的好,不怕蚊虫来叮咬。
勤倒水,勤打扫,病媒蚊,无处逃。
随手清除孳生源,杜绝病媒蚊孳生。
你要被蚊虫叮咬,还是被花草薰陶。
防蚊四宝:容器刷洗,乾的好。
植物花瓶,清理妙。
全民齐动手,防控登革热。
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
人人动手消灭蚊子,户户清积水防控登革热。
居家没蚊虫,动手清家园。
人人随手灭病蚊,登革热病不现形。
容器不积水,病媒不滋生,预防登革热,大家一起来。
自我保护做得好,远离登革没烦恼。
登革热防治,由你我做起。
防治登革热,全民一起来。
居家环境保洁净,蚊虫防治更容易。
消灭登革热、全民动起来。 。
排水沟渠常清疏,容器积水常清除。 容器不积水,杜绝病媒蚊。
登革症状不轻忽,就医通报不延误。
积德不积水,养生不养蚊。
随手清除孳生源,彻底消灭登革热。 一家养蚊,万户受害。
预防登革热教案篇十
登革热病一种发生在南方的疾病,北方的人似乎很少听到这样的病名。而且这也是一种传染病,是由蚊虫叮咬以后传播的,这种疾病来势也很凶猛,也会危及到生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登革热的预防知识,欢迎阅读。
(1)发病突然,来势凶猛,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呈现反复状态,一些人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起起伏伏。不过,如果儿童感染此病,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在发烧的同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而与感冒发热不同的是,发热期脉搏不快相反可出现相对缓脉。
(2)不仅发热,还可出现皮疹。一般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不过,如果体温退了,斑也会退去。
(3) 发病后的5~8日会开始表现出血的症状,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4) 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
(5) 此病还会表现为肝肿大,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如果是重型登革热于病程第3~5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而一旦重型常因病情发展迅速,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休克一般发生于病程第2~5日,持续12~24小时,患者烦躁不安,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皮肤出现花纹,体温下降,呼吸快而不规则,脉搏微弱,脉压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病程中还可出现脑水肿,偶有昏迷。若不及时抢救,4~10小时死亡。
1、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清理积水。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2、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
3、轻型的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预防传染病的原理无非是那三种: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登革热也是一样的,主要有以下几条:
1.清理积水,因为积水是蚊子滋生的天堂。
2.搞好卫生,保持所处区域的清洁,防止蚊子活动。
3.在蚊子活动密度较高的地方适当地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杀灭。
4.可以使当地使用驱蚊剂,防止蚊子叮咬。
5.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不要到比较潮湿或者是有积水的地方(蚊子的`孳生地)去。
6.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以防止身体过多分泌乳酸而招蚊子,而且要少喝酒。
7.在疫情发生时,避免进入疫区。
8.发现感染者必须及时报告,同时要快速隔离(安置区域尤其要注意灭蚊)。
9.注意个人卫生,多洗手,多开窗通风。
10.在平时多锻炼,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11.当自己出现登革热的症状时,及时检查、就诊。
登革热是通过带登革病毒的蚊子叮咬人群而引起传播的一种传染病。
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叫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两种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时,可将病毒吸入体内,当再次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导致被叮咬者发病。登革热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5天。轻者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典型登革热表现为发热,头痛,腰痛,骨关节痛,在病程3-6天可出现皮疹,有出血,淋巴结肿大等。重者还会出现精神症状和消化道大出血等表现。
登革热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避免蚊子叮咬。有关预防措施如下:
1、家中花瓶等容器最好5-7天换一次水,注意清理阳台等地容易孳生蚊虫的积水容器。
2、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
3、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
4、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5、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份量。
6、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7、怀疑自己感染登革热时要及时请教医生。
预防登革热教案篇十一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常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病毒能够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有生命危险的失血性休克综合征和较少见的伴有肝衰与脑病的急性肝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预防登革热的知识,欢迎阅读。
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其中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我省分布广泛,主要在清水容器中孳生,大多数在屋外或野外阴暗处流连,但亦会在户内活动。雌蚊嗜吸人血,吸血高峰在日落前两小时(约为下午五、六时),及早上八、九时。室外及室内皆可叮咬人。
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经过3至15天的潜伏期(通常为5至8日),患者多以突然发热为首发症状,持续发热3~5天,严重头痛,四肢酸痛、关节痛、肌肉痛、背痛、后眼窝痛。发病后3、4日出现红疹,恶心、呕吐,轻微的流牙血和流鼻血。病后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极少数病者会恶化至出血性登革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严重时可引致死亡。
现时并没有一种有效疫苗来预防登革热。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就是清除积水,防止伊蚊孳生,以避免给蚊子叮咬,有关预防蚊咬的措施如下:
(一)、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二)、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1、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
2、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3、把室外露天的盆、罐及瓶子倒置或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防止积水。
4、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
5、保持所有渠道畅通。
6、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
(三)、怀疑自己感染登革热时要及时就诊。
预防登革热教案篇十二
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由蚊子传播给人类。全球每年约有五千万宗登革热个案,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年登革热转趋活跃,影响全球各地,在东南亚部分国家,登革热已成为地方性流行病,国内有输入病例或局部暴发疫情出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登革热的预防知识,欢迎阅读。
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由蚊子传播给人类。全球每年约有五千万宗登革热个案,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年登革热转趋活跃,影响全球各地,在东南亚部分国家,登革热已成为地方性流行病,国内有输入病例或局部暴发疫情出现。
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其中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我省分布广泛,主要在清水容器中孳生,大多数在屋外或野外阴暗处流连,亦会在室内活动。
人被带病毒蚊子叮咬后,病毒会从蚊子唾液进入人体血液而感染。患者如果在发烧前1-2天至发烧后4-5天内被蚊虫叮咬,病毒就有可能传给蚊子继而传播开去。
此病不会经由人与人之间传播,与患者接触时不会被传染。
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经3至15天潜伏期(通常为5至8天),患者多以突然发热为首发症状,持续发热3-5天,严重头痛、四肢酸痛、关节痛、肌肉痛、背痛、后眼窝痛。发病后3~4天出现红疹、恶心、呕吐,轻微的流牙血和流鼻血。病后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极少数病者会恶化至出血性登革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严重时可引致死亡。
“布雷图指数”(breteau index),是评价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指标,即平均每百户内有伊蚊幼虫(孑孓)孳生的容器数。指数在5以下,属于安全范围;指数高于20,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就可能在该地区造成登革热的.流行。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日至发病后3日内传染性最强。少数患者在热退后第3日还可从血液中分离到病毒。此外蝙蝠、猴、鸟类和狗等动物体内可检测到登革病毒抗体,可能为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从而有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种,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在新流行区各年龄组均易感但以青壮年发病者居多。
潜伏期2~15日,平均为6日左右。
(1)发热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发热期可出现相对缓脉。
(2)皮疹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
(3)出血于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4)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
(5)其他可有肝肿大。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重型登革热于病程第3~5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本型常因病情发展迅速,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1)休克一般发生于病程第2~5日,持续12~24小时,患者烦躁不安,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皮肤出现花纹,体温下降,呼吸快而不规则,脉搏微弱,脉压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病程中还可出现脑水肿,偶有昏迷。若不及时抢救,4~10小时死亡。
(2)出血出血倾向严重,有鼻出血、皮肤出现血大批淤斑,呕血、便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等。
(一)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闲(废)置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垃圾等。
(二)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5-7天洗瓶换水、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应避免种养水生植物,如必须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三)保持室内外花盆托盘无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理干净。
(四)大搞室外环境卫生,疏通下水道,铲除杂草,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等。
(五)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街边等露天场所活动应注意采取防蚊措施,防止蚊虫叮咬。
(六)一旦有上述发热、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
灭蚊、清除蚊虫孳生地、防止蚊子叮咬是预防登革热传播的关键,希望大家能做到以上几点。
预防登革热教案篇十三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热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究竟是什么蚊子威力如此大?登革热病毒又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该如何预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登革热的预防知识,欢迎阅读。
据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其特征为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病死率低,一旦经受带病毒的蚊子(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变成急性传染病,则会出现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症状,病死率高。
雨量多、气温高而潮湿的地区发病率高,伊蚊数量多,凡有伊蚊孳生的自然条件(如池潭、花瓶积水等)及人口密度高的.地区,都可能发生。
发热是登革热的典型症状之一,该病起病急,患者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持续5~7日体温渐降,同时可伴有头痛、腰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有的患者还会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虚脱状态。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流鼻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皮下出血等。临床中,登革热患者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亦可出现肝脏肿大,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等肝功能损害表现。
由于普通的登革热常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而重症登革热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所有表现,3~5日后病情会突然加重,可有剧烈头痛、呕吐、昏迷、抽搐、大出汗、手脚冰凉、口唇、指甲发紫等表现。有些病例表现为中枢感染症状(颈项强直等)、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病死率较高。
因此,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和骨关节疼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登革热不会人传人,蚊子是其传播媒介,因此控制登革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灭蚊。
二次感染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等基础疾病者;老人或婴幼儿;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孕妇等高危人群应重点防止蚊虫叮咬。
1、要重点消除孳生地和幼虫,翻盆倒罐,填堵树洞,对饮用水容器勤洗刷,勤换水,加盖防蚊。对难以彻底清除的非饮用容器积水,可投洒废油类或缓释杀虫剂。
2、要杀灭成蚊,室内用喷洒或施用对人无毒害的杀虫剂消灭成蚊。室外在搞好环境卫生的基础上重点对成蚊较多的竹、树林、陶器场、废轮胎堆积站等场所使用杀虫剂。
3、市民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