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优秀21篇)
教案是教学过程中的参考手册,能够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恰当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检查和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一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词。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情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1、使学生从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的事迹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2、学习作者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思想的表达方法。
3课时。
一、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
二、指名说说通过预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交流对白求恩的了解,师可补充介绍:
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员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三、四月间到达延安,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毛主席曾写《纪念白求恩》一文。
四、指名接读课文,找出文中最使人感动的句子,注意以下词语读音:
气焰嚣张、当头一棒、几发炮弹、淹没、仍然、敏捷、迅速、争分夺秒。
注意以下多音字:挨、大、血、发、弹、没。
五、自己再读课文,找出使人感动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说说为什么?
六、作业:读熟课文,继续了解背景资料。
一、复习课文,回顾课文大意。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标出句子,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2、交流读懂了什么?理解嚣张,联系上下文理解当头一棒。
三、引导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一)指导学习第二段。
1、默读,看自己能读懂哪些问题?
2、交流讨论: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战斗非常激烈?白求恩所处的环境怎样?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白求恩是怎样做的?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到了白求恩什么精神?
3、互相谈谈感受,小结:
白求恩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忘我地工作。
(二)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交流读懂了什么?
情况万分危急,白求恩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3、重点理解白求恩说的话,思考、讨论:
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的?
怎样理解不是你们的客人?
4、指导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自学第四自然段,小组交流。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课文。
2、讨论:三天三夜与工作了69个小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整合全文,巩固提高。
1、分组朗读描写环境和白求恩表现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想。
六、积累和运用。
找出课文中带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想想三个词语能不能调换,再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七、课外扩展。
引导学生课外收集周围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模仿课文,以就是阵地为主题交流并进行练笔。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陆续。
迅速。
关心。
镇定。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结束。
同意。
迅速。
敏捷。
三、按照课文原文填空。
1、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上,硝烟滚滚,(),小庙被烟雾()了。白求恩仍然()地站在手术台旁。
2、敌机()地在()吼叫,炮弹()地在周围爆炸。
3、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扑过来。白求恩仍然()的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四、课文中的.三次战斗环境和气氛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了白求恩的()、()的崇高品质。
五、读下面的一段话,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仍在盘子里。
1、从哪里看出白求恩的镇定?
2、白求恩为什么能这样镇定?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二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求学网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求学网解决的求学网。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
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练习1(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练习1(1)题。
(5)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6)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2、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继续手术)。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读懂每句话是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为读懂自然段训练做准备。)。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着出示课后练习1(3):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5、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第三课时。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并出示上节课板书。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3、4题。
1、第三题。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较为什么不能调换。
(3)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试着用这三个词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2、第四题。
(1)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抄写。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2)用“不断”“迅速”造句。
(五)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22课《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要求通过求学网,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把课文中描写“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句子划下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三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
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练习1(1)题。
(5)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6)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2.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继续手术)。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读懂每句话是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为读懂自然段训练做准备。)。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着出示课后练习1(3):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并出示上节课板书。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3、4题。
1.第三题。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较为什么不能调换。
(3)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试着用这三个词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2.第四题。
(1)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抄写。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2)用“不断”“迅速”造句。
(五)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22课《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要求通过查字典,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把课文中描写“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句子划下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四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当头一棒、敌人、激烈、陆续、淹没、仍然、吼叫、危险、形势、继续、迅速、争分夺秒等。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出示课文插图)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呢?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1.出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xx”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
3.简介白求恩
1.指名读,思考:这段讲了什么?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2、3、4自然段。
教学步骤: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思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什么?
(2)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3)朗读。
1.学生默读,思考: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
2.小组讨论、交流。
4.理解白求恩的两句话。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1.默读思考: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感情朗读。
3.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的理解。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五自然段,整体回顾课文。
教学步骤: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对“”的理解。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四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抄写本课生字词。
注意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独立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边默读边思考,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并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及要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在阅读教学中借助思考回答,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使思维与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探究活动
刚学游泳的同学,都喜欢套一个游泳圈,这样浮在水上学游泳很安全,但是游泳圈总妨碍手脚的活动,不太方便。
这里教你做一件救生衣。
按着自己的身材缝制一件前后带口袋的背心,不要太紧。找一些泡沫塑料,切成5厘米左右的小块,把塑料块装在背心前后的口袋里,装满后把袋口缝好。穿的时候只要把背心套在身上,系好两侧的带子就行了。
如果你有兴趣可对此文进行删改,也可根据自己所学的课文、xx电视剧等自编一篇“课文连珠”。
课文连珠
昨天,我带上《我的弟弟“小萝卜头”》骑着《曼谷的小象》在《雨》中离开《富饶的西沙群岛》,《爬上天都峰》,跨过《赵州桥》,穿过内蒙古《草原》,经过一个边塞《小站》,回到我的故乡xx《美丽的小兴安岭》。在半路上遇上了一群人,他们正在《路旁的橡树》下为《一次成功的实验》举行联欢会。
参加的人有:《三个儿子》、《江上渔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凡卡》、《黄继光》、《爱迪生》、《为人民服务》的《李时珍》……他们表演了许多节目:第一个节目是《师生情》,然后《亲人》共唱《大海的歌》。在此其间,还请来了《揠苗助长》的爷爷谈谈体会,他语重心长地说:“凡事要《动手做做看》,遇到问题《不懂就要问》,发现了问题《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他的发言博得阵阵喝彩。接着,孙敬修爷爷讲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和他《在南极的日子》……其中,《第六颗钻石》的故事和《难忘的八个字》最打动人心。最后,娃娃剧团的小演员们表演了课本剧《会摇尾巴的狼》、《群鸟学艺》,舞蹈《七色花》等。临近尾声,《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给每人一份《新年礼物》,《小摄影师》为大家摄影留念,联欢会在《可贵的沉默》和《一定要争气》的乐曲声中结束了。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五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联系上下词语意思。
2.过渡: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读读课文。
1.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特别要关心一下差生的朗读情况。
3.我们一起先来把这些生字读准确,就能帮助我们把课文读正确。
1.把生词读准确了,那课文是不是就能读正确,读流利呢?
2.这次朗读,同学们进步多了,但还有几个句子,需要再练习一下。
3.现在我们已经把词语读准字音了,难读的句子也能读流利了现在同学们能不
4.能把课文读的更正确,流利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大家试试看,好不好?自由读。
5.下面让我们全班同学开火车每人读一句,老师要看看哪位同学读的,一人一句接读。
6.齐读全文。思考:课文到底讲了意见什么事。这句话是谁说的?怎么会这样说的。
7.出示图,学生回答。
1.谁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哪个词语。
2.出示难懂词语,再联系上下文读读看,是不是懂了。
1.看着生字表,看着读,认清字型。
2.哪几个字难写,要注意什么。
3.分类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解当时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环境以及他是怎样工作的。
2.从词句中体会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当时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环境以及他是怎样工作的。
教学难点:体会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的工作情况。
教学过程:
1.谁来读一读课题。
2.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你从中悟到了些什么?
3.既然是坚守。我们来算算看白求恩坚持了多长时间。
齐会战斗进行了多久(三天三夜)。请你算算看白求恩休息了几个小时。(三小时)
三天三夜中白求恩仅仅休息了三个小时,为的是什么?(坚守阵地,抢救伤员)
1.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文,找找看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环境是怎样的?用笔划出来。
2.手术台设在齐全战地的战场,环境十分恶劣,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说一句出示一句。
3.当炮弹落在空地上,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火苗向手术扑过来时,白求恩是怎样坚守阵地的,请你们再读课文,用笔把它们划出来。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迹。老师介绍你们一本书《白求恩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到图书馆借来阅读一下。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六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
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练习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了解第三自然段中白求恩大夫的一段话的意思。
2、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事迹,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1、理解白求恩大夫忘我工作,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课文朗读录音,课件,小黑板。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课前我们先观看一段录像:剪辑影片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的片段。
2、介绍画面内容。
1、听课文朗读录音,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的环境的句子。
a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b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c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
3、反复读以上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带点的词句中体会白求恩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危险)。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况越来越危急,语速越来越快。
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挑战读——齐读。
1、再次朗读课文,画出描写白求恩怎样做手术的.句子。
2、把你画的句子读给小组同学听听,抓重点词语谈谈自己的体会。
3、全班交流:
a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b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c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d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谁能抓住重点词语谈谈你的体会?
第一个句子抓“仍然”“镇定”“敏捷”体会白求恩的不怕危险,忘我工作,医术高明。
第三、四个句子抓“争分夺秒”“一个又一个”“连续”体会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四个句子。
指名读——评价——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
(白求恩不肯撤离手术台)。
4、你对“阵地”一词是怎么理解的?(军队了战斗而占据的地方)。
5、阵地对于战场意味着什么?(不能丢失,很重要)。
小结:白求恩把做手术救伤员看成是打仗一样重要,白求恩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所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6、你能说说——是——的阵地吗?
7、讨论: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
小结: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把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
8、朗读白求恩说的话,要坚决有力,读出临危不惧的坚定语气。
深情讲述:白求恩大夫在中国的这两年里,常常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工作,他对同志无比热忱,抢救了无数受伤战士,培养了大批的医务干部,为中国的抗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在一次抢救伤员的过程中他不幸感染,离开了我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人们修建了白求恩纪念馆。
在这次大地震中,也有许多国际友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帮助搜救幸存人员,抢救伤员,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八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联系上下词语意思。
(一)揭题。
2、过渡: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读读课文。
(二)朗读课文。
1、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特别要关心一下差生的朗读情况。
3、我们一起先来把这些生字读准确,就能帮助我们把课文读正确。
(三)朗读生字。
1、把生词读准确了,那课文是不是就能读正确,读流利呢?
2、这次朗读,同学们进步多了,但还有几个句子,需要再练习一下。
3、现在我们已经把词语读准字音了,难读的句子也能读流利了现在同学们能不。
4、能把课文读的更正确,流利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大家试试看,好不好?自由读。
5、下面让我们全班同学开火车每人读一句,老师要看看哪位同学读的,一人一句接读。
6、齐读全文。思考:课文到底讲了意见什么事。这句话是谁说的?怎么会这样说的。
7、出示图,学生回答。
(四)理解词语。
1、谁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哪个词语。
2、出示难懂词语,再联系上下文读读看,是不是懂了。
(五)练习写字。
1、看着生字表,看着读,认清字型。
2、哪几个字难写,要注意什么。
3、分类书写。
教学要求:
1、解当时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环境以及他是怎样工作的。
2、从词句中体会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当时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环境以及他是怎样工作的。
教学难点:体会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的工作情况。
教学过程:
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谁来读一读课题。
2、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你从中悟到了些什么?
3、既然是坚守。我们来算算看白求恩坚持了多长时间。
齐会战斗进行了多久(三天三夜)。请你算算看白求恩休息了几个小时。(三小时)。
三天三夜中白求恩仅仅休息了三个小时,为的是什么?(坚守阵地,抢救伤员)。
二、学习环境描写的句子。
1、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文,找找看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环境是怎样的?用笔划出来。
2、手术台设在齐全战地的战场,环境十分恶劣,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说一句出示一句。
三、当炮弹落在空地上,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火苗向手术扑过来时,白求恩是怎样坚守阵地的,请你们再读课文,用笔把它们划出来。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四、通篇朗读,有感情地读。
五、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关白求恩的一个小故事。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迹。老师介绍你们一本书《白求恩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到图书馆借来阅读一下。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九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词。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情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从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的事迹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2、学习作者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思想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
二、指名说说通过预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交流对白求恩的了解,师可补充介绍:
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员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三、四月间到达延安,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毛主席曾写《纪念白求恩》一文。
四、指名接读课文,找出文中最使人感动的句子,注意以下词语读音:
气焰嚣张、当头一棒、几发炮弹、淹没、仍然、敏捷、迅速、争分夺秒。
注意以下多音字:挨、大、血、发、弹、没。
五、自己再读课文,找出使人感动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说说为什么?
六、作业:读熟课文,继续了解背景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回顾课文大意。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标出句子,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2、交流读懂了什么?理解嚣张,联系上下文理解当头一棒。
三、引导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一)指导学习第二段。
1、默读,看自己能读懂哪些问题?
2、交流讨论: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战斗非常激烈?白求恩所处的环境怎样?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白求恩是怎样做的?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到了白求恩什么精神?
3、互相谈谈感受,小结:
白求恩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忘我地工作。
(二)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交流读懂了什么?
情况万分危急,白求恩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3、重点理解白求恩说的话,思考、讨论:
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的?
怎样理解不是你们的客人?
4、指导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自学第四自然段,小组交流。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课文。
2、讨论:三天三夜与工作了69个小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整合全文,巩固提高。
1、分组朗读描写环境和白求恩表现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想。
六、积累和运用。
找出课文中带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想想三个词语能不能调换,再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七、课外扩展。
引导学生课外收集周围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模仿课文,以就是阵地为主题交流并进行练笔。
第三课时(练习课)。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陆续。
迅速。
关心。
镇定。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结束。
同意。
迅速。
敏捷。
三、按照课文原文填空。
1、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上,硝烟滚滚,(),小庙被烟雾()了。白求恩仍然()地站在手术台旁。
2、敌机()地在()吼叫,炮弹()地在周围爆炸。
3、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扑过来。白求恩仍然()的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四、课文中的三次战斗环境和气氛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了白求恩的()、()的崇高品质。
五、读下面的一段话,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仍在盘子里。
1、从哪里看出白求恩的镇定?
2、白求恩为什么能这样镇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十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2、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质疑问难。
1、板书课题,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你心里想什么?
2、这些问题正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我们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读自悟,感知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主要人物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用“﹏”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4)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在不懂的'地方标上“?”,准备交流。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可以同座一起读,可以离开座位找朋友读。)。
三、由表及里,读透课文。
1、检查交流。
2、教师简介白求恩。(投影)。
3、什么情况下白求恩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他是怎样坚守阵地的?
4、“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是在第几自然段,在这一段里,白求恩一共讲了几次话?画出来,多读几遍。
5、引读。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白求恩说——。
7、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而且课题也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9、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争论:白求恩说:“我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请大家发表意见,谈谈自己的看法。小组讨论。
11、分角色朗读。
四、展开想像,读活课文。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三天三夜共有多少小时?
2、想象一下,还有三小时白求恩在干什么?
3、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没有休息,坚守住了手术台这个阵地,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五、存疑探索,延续兴趣。
1、总结全文。(略)。
2、存疑探索,指导阅读。
师:白求恩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对同志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一次为伤员做手术时不幸中毒,以身殉职,毛主席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纪念白求恩》,号召全国人民向白求恩学习。你们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迹吗?老师这里有几本介绍白求恩事迹的故事书(出示书籍),谁愿意看,下课可以到老师这里借阅。
教学意图: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动人故事。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来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首先,一开始就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通过这些质疑,激起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从疑入手,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接着,根据学生的质疑和课文主要内容,把解决“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两个疑问做为重点,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学生经过积极思维,逐步理解了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不把自己当做客人,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自己的事业的行为,是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的表现。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十一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求学网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五、教具准备。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求学网解决的求学网。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练习1(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练习1(1)题。
(5)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6)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2、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继续手术)。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读懂每句话是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为读懂自然段训练做准备。)。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着出示课后练习1(3):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5、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第三课时。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并出示上节课板书。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3、4题。
1、第三题。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较为什么不能调换。
(3)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试着用这三个词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2、第四题。
(1)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抄写。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2)用“不断”“迅速”造句。
(五)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十二
手术台怎么就成了阵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十一课《手术台就是阵地》(补充课题)请同学们响亮地读一读课题。
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白求恩)你对白求恩了解多少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介绍白求恩)。
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的不错,请同学们看这样两张照片:这是白求恩在加拿大的故居,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100多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来这是一幢精致甚至豪华的二层楼房。而这是白求恩在中国居住的地方。在中国人们被肆意杀害,在中国最苦难、最需要帮助的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很自然地就成为了我们中的一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他在中国战场上的一个片段,请同学们翻开书82页,按照自学要求自己来读一读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会认字的读音。
(2)观察会写字,记住字形。
(3)画出并理解不懂的词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或与同桌讨论)。
(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组生字:挨、斗、结。
2、我们再来看下一组生字,(庙、瓦、帘)。
记住字形,放回句子中读一读。
我们看到那个镇定、敏捷、争分夺秒的白求恩?
4、我们再来看最后一组词语:陆续、继续、连续陆续: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中间有间隔。
课文中指从火线上先先后后不时抬下伤员来。
继续: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指原来做某件事,中间被其他事耽搁后,接着再做下去。联系课文内容,白求恩正在给伤员做手术时,有人来传达师长请他撤离的决定,白求恩沉思后作出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自己留下和战士们在一起的决定,然后又接着给伤员做手术。
连续: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指不间断地做下去。课文中指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不间断地工作了69个小时。
四、回读课文。
看来同学们字词学习的非常不错,现在让我们再次翻开书,走进战火纷飞的年代,走近白求恩。找几名同学来读课文,比比看谁读得最流利。
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对话特别多,你找到了吗?让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
五、概括文中主要内容。
六、小结。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十三
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时,我把学习的自主权、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上课伊始,抓住时机问学生,本节课,你们最想学会什么问题,同学们一听自己有了发言权,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众多问题中,我帮助同学选择了几个重要的问题,例如,是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他在这个阵地上干什么?以这些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正的交流与对话。新课标中也提到了中高年级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讨论问题的要求。同学们因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问题之中,同时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这地区的孩子怕开口,有疑也不敢问,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在课堂上教师就必须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唤醒他们沉睡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我把整节课交给了学生,课堂中他们非常活跃,思维敏捷,敢想敢说,师生共同探索,共同提高,久而久之在这样的课堂之中,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得以发展。
为了突出课文的重点,在教学中我大胆尝试,直接进入文章重点段落进行分析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的第二教时时,抓住白求恩说的三句话,学生直接进入文章的2、3、4自然段进行分析,不仅突出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以往惯例我会把课后的表格作为重点进行逐句分析。但仔细阅读课文后不难发现这些内容学生在书上轻而易举地找得到。只要教师让学生通过朗读就能体会到当时情况的危险,但白求恩仍然坚持做手术,看出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白求恩三句话的理解是本文教学的重点,直接围绕这三句话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学着提问如:白求恩沉思什么?为什么不肯离开手术台?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客人?通过这些问题联系上下文,进入角色,体验蕴含在话中的思想境界。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指导,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还要的反复尝试这种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十四
检查预习的情况。
1、这些词语谁会读。
谁来再读一遍。注意了词语的停顿,我们听起来非常清楚,我们现在再来读一读。(齐读)。
填空。连续、陆续、继续。
试着自己填一填。谁再来读一遍。知道自己错了,及时调整,很好!
黑烟滚滚、弹片纷飞、敌机盘旋、爆炸、烧着。
(词语读能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谁来再读一下。)。
怎么读才能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这就叫读出情镜。
还有点冷静,再来读。好多了,咱们来给他鼓鼓掌。咱们来读。
2、现在王老师把词语放在句子中,你还会读吗?放开声音来读,用心体会那个情境。
指名。更紧急了,再指名;更危险了,再指名。
第三组词语,又还是描写什么的呢。
3、镇定、敏捷、沉思、争分夺秒。
这些词语是写谁的呢/(白求恩)他是什么人啊?他是一个医生,你能从课题中的哪个词语中可看出白求恩是个怎么样的人?(加拿大人)。
看图片——这是白求恩的故居,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仍然可以看出是一个精致的房子。
再看另一张图片——你有什么问题?白求恩为什么跑到中国来呢?
二、导入背景介绍:
请看录象:
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而来到中国呢?说这段话的是诺尔曼。白求恩,在中国最苦难的时刻,他成为了我们中的一员。
谁来回答?(在中国人民最苦难的时候,1937年)。
那个时候我们是什么样子的呢?(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来的,和我们生活战斗在一起。)。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他和我们生活工作的事情。
如果说他是个医生,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医生?如果说他是一个战士,他又是一个怎样的战士呢?请你用笔将白求恩的品质在文章的空白处写出来。
(感悟:王老师的课真的是扎实的语文课,短短的几分钟,她用大量的语言训练告诉我们语文就应该是这样的,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为了一个词语的理解,她不惜大量的时间进行反复的练习,这跟我们平时的急功近利的教学是截然不同的。另外,她每一个课堂环节都设计得恰到好处,教学无痕,真的很难让我分辨清楚到底该进行到什么环节了,仔细地品味和体会后,才发现她课堂教学的匠心所在。)。
三、整体把握。
1、把你认为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用几个词语概括出来写在空白处。
叫几个同学上黑板来写自己的词语,其他同学则大声地读自己写的词语。
刚才同学们写出了这么多的形容白求恩的词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2、你们都是从哪儿体会到,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有关的文字?
四、交流并读书。
学生读。
1、什么叫镇定啊?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张。还有那些词语和镇定的意思相近?
白求恩凭借着什么就能如此镇定呢?
凭借着医术高超。还缘于什么呢?缘于他的一种正义感。
我要和战士们在一起,这是凭借着什么?(职业的坚守,医生信念)。
战士们都没有离开,我也不会离开,这句话又体现了凭借了什么?(凭着勇敢)。
读得很流利,但变化不明显,突然,该怎么读?一起来,再来。就这样,才能读出当时环境太恶劣了,情况太紧急了。
别着急,一着急了就不镇定了,扔在盘子里。这样读就读出了文章的情意。
3、你又从哪里体会到的,谁来读给大家听?
最打动人的是这69个小时,感受到“恪尽职守”。
什么叫沉思呢?白求恩到底在想什么呢?
要是我离开了战士们该怎么办呢?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怎么能离开阵地呢?
白求恩仅仅是医生吗?更是一个精神的指挥家,当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需要他的时候,所以说是恪尽职守这段话该怎样读呢?自己练习,放开声音来读。
不能这样来读,这不能体现敌机来了,想象着当时的情境来读。
白求恩怎么说这段话啊?谁来读?很好,谁还能读?一起来读。
4、另外一段话。
你在读文章中的语言的时候,不能认为是你在读,而是你在替文章中的作者来读。
白求恩认为他不是我们客人,你认为他是吗?
他没有把自己当作客人,而是当作了什么?当作了自己人,一家人。
4、看图片并读白求恩的一段日记,学生一起读。(学生和老师一起读)。
(感悟:恰当地引入了这个图片和这段文字,不仅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了人物形象,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谁都劝过他呢?白求恩就是这样默默地为我们奉献着一切。
争分夺秒,什么意思?和时间争夺一样,想要更快!从这个词语的哪些字可以看出跟时间有关系。
(感悟: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重视对词语的分析,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素养)。
他都和谁争?和敌人争、跟死神争。
回过头来看第二段,他也在跟自己争,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他已经两天两夜都没有睡觉了,两眼不满了血丝。)。
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忠诚的人,你认为对谁忠诚?对信念,对我们忠诚,对和平忠诚。
再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读好这些文字吗?谁能把紧急的情况读出来,谁能把白求恩的忠诚和镇定读出来,自己练。
5、指名读“一连几发炮弹。。。。。。”
72个小时,仅剩下的三个小时,你希望他做些什么呢?休息、喝水。
五、拓展延伸。
配乐师朗诵这封信件。
同学们当我们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
风风光光地离去,人们想把他葬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那可能也是你们想说的话。
2、照片。有些人有些事情是我们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的。让我们在看一下白求恩生前给我们留下的照片。
而你们现在看到的是他的遗像,你觉得他有多大年龄?这有些不切实际。他看上去格外苍老。
六、小练笔。
我们不能忘记——————。
不能忘记————————。
我们还不能忘记——————。
更不能忘记————————。
要说真话。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优秀品质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运用已掌握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养成主动识字,理解词语的习惯。
4、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初步感受作品中白求恩大夫的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
难点: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初步感受作品中白求恩大夫的形象。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1、板书“阵地”
师:谁能告诉我阵地是什么意思?课题说什么地方是阵地?
师:你还能说说哪些地方是谁的阵地呢?
2、设疑:同学们别急着告诉我,等这堂课快结束的时候,我请一位同学来告诉同学们。我要找一找谁是八十四班最会学习最会听课的孩子。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的词语,如“当头一棒”“仍然”“敏捷”“陆续”“继续”“连续”等。
4、区别理解这三个词语。
(课件展示一组练习)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上课铃一响,同学们( )走进教室,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等新来的老师上课。不一会儿,赵老师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教室,笑着说:“同学好,我们今天( )学习第七课。请同学们把课文( )读三遍,然后再停下来。”
5、默读课文,然后默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判断正误,错误的请改过来。
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39年夏天,齐会战斗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战斗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不顾个人安危,谢绝师长的劝说,坚持给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6、谈谈对白求恩大夫的初步印象。
二、感受人物形象。
动作。
师:找一找,课文里哪些地方体现了白求恩大夫的动作,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1、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理解“镇定”,既可以说明白求恩大夫的医术高超,又能体现临危不惧的性格。
读一读,用不慌不忙的语气来读。
2、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理解“争分夺秒”一词,这一词表示做手术速度快,既能体现白求恩大夫技术娴熟,业务过硬,又能体现他对战士们的热忱与关怀。
语言。
师:找一找,课文哪里对白求恩大夫进行了语言的刻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重点学习课文的第3自然段。
1、听了师卫生部长的话,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他在想些什么呢?
(注意要求学生从白求恩大夫的三个身份入手:战士、医生、客人)。
2、理解白求恩大夫说的话,重点理解“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客人受优待,受照顾。我不是客人,所以不应该受到照顾与优待,应该和八路军战士们一起,并肩作战。从而体现了白求恩大夫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环境的衬托。
师:找出课文里描写战争场面的句子,联系白求恩大夫又是怎么做的呢?说明了什么?
1、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2、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3、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通过这些描写,很好地衬托出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优秀品质)。
师:说说白求恩大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才叫着入心。如果我们每学习一篇课文都能深入课文内容,联系课文的语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认真思考,走进人物的内心,这样才会有更深层次的收获。
三、拓展课文内容。
2、教室既然是我们学生的阵地,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十六
1、地位和作用:《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动人故事。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文章的课题是一个比喻句,既点明了主要事件,又暗含中心。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连段成篇。
本片课文是第三单元的首篇课文,第三单元主要落实的训练目标是初步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方法。
2、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4、培养概括能力:学习用多种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当成一种负担。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抓住两条主线来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采取“从疑入手,以疑激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兴趣。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通过这些质疑,激起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从疑入手,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接着,根据学生的质疑和课文主要内容,把解决“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两个疑问做为重点,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运用质疑的方式层层逼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讨论前一个问题时,提出两个疑问:“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讨论后一个问题,又提出两个疑问:“你们说他不是客人,那他是什么人?”“他跟谁是一家人?”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学生经过积极思维,逐步理解了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不把自己当做客人,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自己的事业的行为,是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的表现。
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让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放在首位:一是在讨论和争论中解疑,为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环境,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二是老师启发、点拨解疑,引导学生将疑点逐步击破,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升华为积极思维的兴趣。这种“以疑激趣”的结果,是学生对疑问的解决和对课文中心的深刻理解。学生思维能力也在解疑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见课后教案。
情况白求恩表现。
黑烟滚滚弹片纷飞镇定。
地基盘旋炮弹爆炸继续。
瓦片落下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2、利用信息科技技术,让学生课后到老师提供的网址去学习有关白求恩的其他事迹。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十七
近段时间,我就尝试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及教学结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己主宰课堂,而教师只是以一名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时,我就把学习的自主权、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上课伊始,抓住时机问学生,本节课,你们最想学会什么问题,同学们一听自己有了发言权,都争先恐后的举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众多问题中,我帮助同学选择了几个的问题,例如,是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他在这个阵地上干什么?以这些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正的交流与对话。新课标中也提到了中高年级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讨论问题的要求。同学们因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问题之中,同时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这地区的孩子怕开口,有疑也不敢问,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在课堂上教师就必须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唤醒他们沉睡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我把整节课交给了学生,课堂中他们非常活跃,思维敏捷,敢想敢说,师生共同探索,共同提高,久而久之在这样的课堂之中,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得以发展。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当成一种负担。有经验的老师往往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从疑入手,以疑激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从疑入手,一开始就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谁把手术台当做阵地?”“他在这个阵地上干什么?”学生通过质疑,对课文产生了悬念,激起了学习的兴趣。预习课文后,再次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他“为什么要到中国来当医生”?通过这些质疑,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进一步激起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
接着,又从疑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他根据学生的质疑和课文主要内容,把解决“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两个疑问做为重点,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老师运用质疑的方式层层逼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讨论前一个问题时,提出两个疑问:“‘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讨论后一个问题,又提出两个疑问:“你们说他不是客人,那他是什么人?”“他跟谁是一家人?”
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经过积极思维,逐步理解了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不把自己当做客人,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自己的事业的行为,是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的表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宋老师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放在首位:一是在讨论和争论中解疑,为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环境,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二是老师启发、点拨解疑,引导学生将疑点逐步击破,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升华为积极思维的兴趣。这种“以疑激趣”的结果,是学生对疑问的解决和对课文中心的深刻理解。学生思维能力也在解疑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可见,“从疑入手,以疑激趣”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改革中,我根据儿童的心里特征,用兴趣的火种去点燃儿童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力求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好懂。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当成一种负担。有经验的老师往往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的教学中,采取从质疑入手,用解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谁把手术台当做阵地?”“他在这个阵地上干什么?”学生通过质疑,对课文产生了悬念,激起了学习的兴趣。预习课文后,再次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他“为什么要到中国来当医生”?通过这些质疑,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进一步激起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
接着,再从疑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根据学生的质疑和课文主要内容,把解决“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两个疑问做为重点,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运用质疑的方式层层逼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讨论前一个问题时,提出两个疑问:“‘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讨论后一个问题,又提出两个疑问:“你们说他不是客人,那他是什么人?”“他跟谁是一家人?”
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经过积极思维,逐步理解了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不把自己当做客人,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自己的事业的行为,是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的表现。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放在首位:一是在讨论和争论中解疑,为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环境,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二是老师启发、点拨解疑,引导学生将疑点逐步击破,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升华为积极思维的兴趣。这种方法是学生对疑问的解决和对课文中心的深刻理解。学生思维能力也在解疑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这次,我上了《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课。这篇课文讲的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工作了三天三夜。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备课时,师傅给予了我充分的指导,帮助我理清思路、修改教案、制作课件。
一、字词入手,加深理解。
上课时,我紧抓白求恩大夫的动作、神态。通过这些词语的反复推敲,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格。比如,课文中有一个动词“扔”,我适时提出了问题:如果这里换成“放”可不可以?同学们积极发言,认为“扔”字更能表现白求恩大夫争分夺秒做手术的样子,还能看出他对罪恶子弹的愤恨,从而突现出白求恩大夫心系伤员、仇视敌人的高尚品格。同学们再次朗读该句时,效果显著。
二、写作指导,潜移默化。
全文共5节。第一节交待了事情的发生,最后一节交待了事情的结果。而2、3、4节交待了事情的经过。本文结构清晰,重点段落2、3、4节中都有环境描写,并且都描写了白求恩大夫坚持工作的动作、语言和神态。
上课时,我重点指导同学们学习了第二小节。然后放手让同学们自学了3、4小节。这个从扶到放的过程,不仅让同学们很快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更让同学们充分感悟到虽然情况越来越危急,但是白求恩大夫却愈加坚定的信念以及深刻感受到了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交相辉映的这种写作方法的妙处。将写作指导无声无息地渗透在了课堂教学中。
三、背景介绍,激发兴趣。
本文所叙述的事情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因此在课前我收集了大量的白求恩大夫的资料,并在师傅的帮助下进行了精心的筛选。
课堂上,我在引入课文后,对白求恩大夫进行了介绍,同时播放了一段关于白求恩大夫的生平史料,同学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对之后的教学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课文最后,我乘着同学们热情高涨的时候,播放了电视剧《纪念白求恩》的歌曲,并且出示了剧照及歌词,一下子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从课堂进一步延伸到了课外。
我认为:在四年级的教学中,理清课文脉络,紧扣重点字词,感悟理解,同时,紧抓作文教学不放,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十八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五、教具准备。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
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练习1(1)题。
(5)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6)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2.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继续手术)。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读懂每句话是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为读懂自然段训练做准备。)。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着出示课后练习1(3):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第三课时。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并出示上节课板书。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3、4题。
1.第三题。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较为什么不能调换。
(3)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试着用这三个词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2.第四题。
(1)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抄写。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2)用“不断”“迅速”造句。
(五)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22课《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要求通过查字典,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把课文中描写“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句子划下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十九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求学网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五、教具准备。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求学网解决的求学网。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练习1(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练习1(1)题。
(5)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6)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2、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继续手术)。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读懂每句话是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为读懂自然段训练做准备。)。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着出示课后练习1(3):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第三课时。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并出示上节课板书。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3、4题。
1、第三题。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较为什么不能调换。
(3)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试着用这三个词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2、第四题。
(1)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抄写。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2)用“不断”“迅速”造句。
(五)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二十
知道我上课的内容是《手术台就是阵地》时,我有点不知所措。原因有几点,一是我带的这个班已经是五年级,有两年没有接触三年级的内容了。一下子要给三年级的小朋友去上课,在语言上就是一次挑战。二是这篇课文的下调,被编写到三年级教材里,作选读课文用。我几天几夜没有揣摸出编者的编写意图。虽然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但肯定不能像教五年级的学生一样来教三年级,所以在理解教材上有很大的难度。三是课改虽然进行了五个年头,但岳阳地区的四五六年级大都一直在使用原来的教材,虽然有所改动,但与正在使用的人教版的实验教材相比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理念上我有差距。
尽管有这些难度,我还是尽量利用《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课,利用这次机会,作了大胆的尝试,还表达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表达我对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理念。我设计《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课,有以下几点特色:
一、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比较新颖。
这篇课文到底要让学生学习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这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虽然可以做到个性的体现,但也一定要遵循教学规律,不能乱来。我是这样确实这课的教学目标的: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优秀品质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运用已掌握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养成主动识字,理解词语的习惯。
4、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初步感受作品中白求恩大夫的形象。
其中前面三点和大家都差不多,但第四点大家不一定会有,而我却把“初步感受作品人物的形象”这点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这是我在设计理念上的最大特色。我觉得小学语文的教材里,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有很多声情并茂、荡气回肠的经典之作,在很多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里,都有一个突出的鲜明的人物形象。语文老师在上这些课的时候,应该教会学生欣赏体会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从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入手,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受到震撼,受到感染与熏陶。并且这样的教学是非常有效,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篇篇典型而实用的范例,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堂的结构简单明快。
不管上课效果怎么样,我在备课时是非常简单而明快的。打仗这么激烈的事,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的拖泥带水。像白求恩大夫那样,争分夺秒,清清楚楚。重点突出,层次清楚。两个重点:一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基础上,理解重点词语和课文的基本内容。二是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整节课堂由“阵地”引起,由“阵地”而结束,所以结构简单清楚明快。这样的教学设计对大家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我自己来说却是一次大的飞跃。
三、对教材的处理比较大胆。
这点可以体现在板书上。课后,我自己看了看板书,说实话,心里还真有点害怕。除了题目是课文内容外,其它没有一点是课文内容,全是教学方法,阅读方法的体现。我不知道这样的板书是对还是错,要得还要不得,只好让专家去点评。但我自己还是很得意的,因为我还没有看到过这么大胆的人。
还有一点,我觉得自己完全跳出了教材,站在一个高度俯视教材。例用这篇课文来传授我的阅读教学方法,教学生怎么去阅读课文,怎样的阅读才是入心的,怎样的阅读才是简单的,而不是拘泥于课文的内容与情节上。教材对我来说就像数学课里的一道应用题,仅此而已,我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增加、扩展、忽略、删减等。给自己戴点高帽子吧:做课程资源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四、有几处细节设计比较新颖。
不知上课的时候会怎么样,但在设计这几处教学环节时,自己很是得意与高兴。一是课堂的引入。紧紧抓住“阵地”一词,从理解,到运用,再设疑,呵呵,无疑让学生“挨了当头一棒”,有点发晕,心里知道,朦朦胧胧的,又说不清楚。好吧,说不清楚,那就接着往下看吧。中途还不让你说呢,要等到课堂快结束的时候再说。我还准备了一张精致的书签,送给那位幸运的学生,这四十分钟可真的不容易呀,心里面总想着这个问题,还不让说,要等到最后才能说。不奖励点东西能安抚那幼小的心灵吗。
二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要求具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但有点难,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说出课文内容呢。我在于永正大师那里受到启发。将错就错,突出重点内容。让学生阅读课文后,说说这段话里有哪些不对的地方,请你改一改。既概括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教会学生在阅读课文里要细心的道理。一举两得,岂不乐哉。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二十一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了解第三自然段中白求恩大夫的一段话的意思。
2、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事迹,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白求恩大夫忘我工作,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受战斗的紧张激烈。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课前我们先观看一段录像:剪辑影片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的片段。
2、介绍画面内容。
二 理解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环境的句子。
1、听课文朗读录音,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的环境的句子。
a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b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c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
3、反复读以上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带点的词句中体会白求恩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危险)。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况越来越危急,语速越来越快。
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挑战读——齐读。
三 理解白求恩大夫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中是怎样做手术的。
1、再次朗读课文,画出描写白求恩怎样做手术的句子。
2、把你画的句子读给小组同学听听,抓重点词语谈谈自己的体会。
3、全班交流:
a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b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c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d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谁能抓住重点词语谈谈你的体会?
第一个句子抓“仍然”“镇定”“敏捷”体会白求恩的不怕危险,忘我工作,医术高明。
第三、四个句子抓“争分夺秒”“一个又一个”“连续”体会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四个句子。
指名读——评价——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
(白求恩不肯撤离手术台)。
4、你对“阵地”一词是怎么理解的?(军队了战斗而占据的地方)。
5、阵地对于战场意味着什么?(不能丢失,很重要)。
小结:白求恩把做手术救伤员看成是打仗一样重要,白求恩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所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6、你能说说——是——的阵地吗?
7、讨论: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
小结: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把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
8、朗读白求恩说的话,要坚决有力,读出临危不惧的坚定语气。
六、感情升华,拓展延伸。
深情讲述:白求恩大夫在中国的这两年里,常常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工作,他对同志无比热忱,抢救了无数受伤战士,培养了大批的医务干部,为中国的抗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在一次抢救伤员的过程中他不幸感染,离开了我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人们修建了白求恩纪念馆。
在这次大地震中,也有许多国际友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帮助搜救幸存人员,抢救伤员,让我们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