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教案(优质19篇)
教案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案中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相适应。通过阅读这些教案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一
1、通过欣赏《风笛舞曲》《小步舞曲》使学生初步接触欧洲古典音乐,感受乐曲的不同情趣,扩展音乐的认知领域。
2、在欣赏过程中,感受节拍、音色、速度等音乐手段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通过模唱,熟悉一个开号调的唱名位置。并能记背《小步舞曲》的音乐主题。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感受节拍、音色、速度等音乐手段在表现音乐情绪中的作用。
录音机,录音带,电子琴。
1、讲解小故事(作者巴赫)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巴赫(1685~1750)德国人。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为什么称他为“音乐之父”呢?因为他的一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对以后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各类作品加到一起有500多首。其中最著名的是《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英国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及大合唱曲300首。在他的钢琴曲集中,正式将双手大拇指编八指法,对钢琴弹奏技巧的提高,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他的作品,不但继承了德国的优秀传统,而且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后来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大师的成长有极大的影响。巴赫在德语中是小溪的意思,但正如贝多芬所说:“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因此,他被称为“音乐之父”是受之无愧的。
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辉煌成就,同他青年时期艰苦奋斗的学习分不开。
巴赫出生在一个贫困的音乐之家,从小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他10岁时,父母双亡只得投靠长兄克列斯多夫为生。他长兄的柜子上放着许多音乐名作的乐谱,但长兄脾气粗暴,不允许他动用,怎么办?他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就是当长兄熟睡之后,偷偷地拿出乐谱在月光下抄写,快到天亮时再放回原处。这样一共抄了6个月,总算抄完了全部乐谱,他高兴极了。从此,每当长兄外出时,他就兴致勃勃地弹奏这些名曲。可是,有一天长兄突然回家,看见了那本抄好的谱子,便大声训斥道:“谁叫你偷抄我的.谱子?你好大的胆子!”然后凶狠地将谱子撕得粉碎,丢进火炉烧掉了。小巴赫伤心地哭了好几个晚上。
长兄的虐待,丝毫没有影响巴赫学习音乐的决心。15岁起,巴赫就独立生活了,起初在教堂里当歌手,在乐队里拉小提琴。为了学习风琴,他假日里,带着干粮,冒着风雨徒步往返一百八十里路去听兰肯的演奏。兰肯是一位荷兰作曲家,渐渐地开始注意到这个小听众,有一天,他对巴赫说:“来,进来吧,你来弹个曲子我听听。”“谢谢您,尊敬的兰肯先生。”小巴赫有礼貌的回答之后,便熟练地弹奏了兰肯先生演奏过的几首乐曲。兰肯兴奋地说:“从明天起,我一定尽心尽力地教你学风琴。”从此,在兰肯老师的指导下,巴赫的风琴有了飞快的进步。
2、今天我们来欣赏两首巴赫的作品。
第一首乐曲老师不告诉大家曲名,请同学们听赏后自己说出它的名字。播放《风笛舞曲》录音。因为此曲的主题曾在第六课的练习中唱过,学生完全可以说出曲名。
小步舞是一种古老的舞蹈,最初产生于宫廷,后传入民间。这种舞蹈速度平缓,动作典雅。当时不少有名的作曲家都写过小步舞曲,其中以巴赫的这首小步舞曲和贝多芬写的一首小步舞曲最为有名。播放《小步舞曲》录音。
(教师用琴弹奏旋律,速度放慢一些。)。
5、将这两首乐曲放在一起,再次欣赏。
6、比较着欣赏了两首乐曲后,做填空题,引导学生感受节拍、音色速度等音乐手段在表现音乐情绪中的作用。
7、听音乐敲节奏。
(1)先用“da”读出节奏谱。
(2)学生用手拍击节奏,教师弹奏旋律。
(3)请学生演奏打击乐器与教师合作,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8、总结下课。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二
2.欣赏合唱《大漠之夜》。
3.选听《半个月亮爬上来》。
4.选听《乌夏克木卡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并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牧歌》,了解蒙古族民歌的特点,扩大学生的音乐审美。
2.通过两手合唱作品的欣赏,能了解不同的合唱表演形式,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3.了解新疆传统民族音乐“木卡姆”这一音乐题材。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演唱歌曲《牧歌》。
了解混声合唱及无伴奏合唱两种形式。
知道木卡姆这一音乐体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答。
展示蒙古族人文风俗图片。
二、学唱歌曲《牧歌》。
1.聆听歌曲,思考: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使学生带着问题听音乐,从整体上感受音乐。)。
2.简介《牧歌》。
牧歌。
《牧歌》是一首蒙古族长调民歌,旋律绵延起伏,节奏缓慢自由,歌词形象纯朴,富有诗意,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草原和生活的热爱。曲调和歌词结合得很紧密。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歌词,但它那生动的比喻和优美的音乐,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大草原的美丽画卷。
(设计意图:深入简介作品背景,使学生从文化角度了解歌曲)。
3、教师范唱,学生轻声跟唱,熟悉旋律。
4、学生识读乐谱。
5、做呼吸练习。
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练习,教师可用“闻花香”的方式提示学生,自然缓慢的用腹式呼吸法,有情感的“感叹”。接着,法“嘶”音,小腹控制呼吸,缓慢而均匀的发声。
6、用哼鸣的方式哼唱全区,注意运用正确的呼吸方式。
7、教师伴奏,学生随乐演唱全曲。
8、欣赏由瞿希贤改编的不搬走合唱《牧歌》,介绍无伴奏合唱这一演唱形式。
三、欣赏《大漠之夜》。
1.聆听全曲,提问:有同学知道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生答。
2.简介混声合唱的表演形式与特点。
3.分段欣赏、
(1)引子部分。
欣赏引子部分,提问:这段音乐中模仿了什么声音?演唱的力度为何?
生答。
(2)欣赏陈述部a。
提问:音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演唱力度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生答。
(3)欣赏中部b。
思考:乐队的伴奏织体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演唱力度为何?
(4)欣赏再现部a’与尾声。
思考:这段音乐是陈述段的完全重复吗?
四、选听《乌夏克木卡姆》。
生答。
2.简介“木卡姆”这一音乐体裁。
五、选听《半个月亮爬上来》。
1.欣赏全曲,思考:这首歌曲运用了哪种演唱形式,为我们讲述了什么内容?
2.从音乐要素上分析乐曲。
3.随乐轻声哼唱全曲。
六、小结下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三
一、教学目标:
1.品位诗歌跳跃的语言和节奏,感受其丰富的想象和诗意。
2.能够品位并找出本诗所蕴含的古诗词。
3.感受诗歌所表现的西部历史、文化、自然之美。
4.感受作者所传达的西部必将崛起的坚定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诗歌所表现的西部之美。
2.教学难点:诗歌中意象分别所代表的西部历史、文化、自然之美。
三、教学关键或突破口:
找出诗歌中具有西部特征的意象,作者借此分别赞美了什么?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的理念或意图。
1.准备。
2.导入。
3.朗读熟悉内容。
4.提出突破口。
5.朗读感悟品位。
6.拓展。
7.作业。
教师网上搜索文中所提到的景象照片。
出示照片,教师或学生介绍照片内容。
1.教师组织朗读。
2.教师范读。
1.找出诗歌中具有西部特征的意象,他们分别象征了什么?
2.诗歌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叙述了什么。
第一部分:
借用古诗交待了西部的自然美景,特有的民间乐器。以及它是祖国的西北边防重地,突出了西部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原始般的纯自然美,是我们的梦中家园。
第二部分:
叙述了西部古老的艺术,特有的地理风貌以及美丽的西北风光和它的灵物,由衷地赞叹这半壁江山。
第三部分:
通过西部名山、名河的呐喊期盼,告诉人们开发西部的号角已经吹响,西部将带着它的原始与古老文化不如现代文明,成为新世纪最亮丽的风景线。
1.指导朗读。
2.多种形式朗读诗歌。
3.你认为本文最后一节表达了什么?
诗歌中提到的古诗你能够把它完整的背默下来吗?
1.仿照本诗歌的形式,写一篇“江南畅想”的诗歌。
2.指导本诗写作。
3.背诵诗歌中涉及到的诗歌以及关于江南的诗歌分别两首。
1.学生自由朗读。
2.集体朗读。
学生跟老师轻声朗读。
学生寻找诗歌中的意象。
(一幅画、一杯酒、一卷书;丝绸古道、敦煌飞天、黄土高坡、长江黄河、驼铃、风铃、黄河、长江、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
(分别象征了西部的灿烂的自然、艺术、文化、山川)。
1.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2.思考回答问题:
(表达了对开发西部以及西部必将重新崛起的坚定信心。
学生交流并记录。
学生交流描写江南的诗歌,江南的代表文化、景观、山川等。、学生做适当记录。
布置作业中,进行关于“江南畅想”而不是“东部畅想”是因为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够宽,即使教师指导后,学生也无法体会感悟。
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故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附以前学生习作:
1.谢莉:。
两岸青山。
孤帆一片。
一片天留在东部水乡。
一支长箫。
几面大鼓。
一杯酒送你走出城门。
干戈寥落。
山河破碎。
一幅画任你回忆昨天。
啊!东部。
中国的东部。
我们梦中的天堂。
北京故宫。
苏州园林。
天安门述说着过去的。
繁荣昌盛。
龙门石窟。
桂林山水。
老古董新风貌化为。
名胜古迹。
水米之乡。
梦中家乡。
历史上演在。
这片土地。
啊!东部。
中国的东部。
我们地图上的江南水乡。
2.王佳燕:。
日出江花。
春来江水。
一幅画留在东部乡间。
杏花雨湿。
柳风不寒。
一场雨让你沾衣欲湿。
泥融燕子。
沙暖鸳鸯。
两只鸟帮你品读春天。
啊!东部。
中国的'东部。
我们心中的dreamland。
3.徐陈佳:。
荷花映日。
水光潋滟。
一首诗赞美西湖光风。
一曲新词。
几双归燕。
一个景勾起记忆惆怅。
酒旗风香。
足给鸡豚。
一桌餐让人起舞欢唱。
啊,东部。
中国的东部。
我们梦中的家园。
天际流江。
银河飞天。
奇松缠绕的云挺立在。
黄山颠峰。
东海大桥。
钻井平台。
鱼儿伴着巨轮行驶在。
东海之边。
啊,东部。
中国的东部。
我看到。
腾飞的翅膀已经展开。
我听到。
世界正在招唤。
你将永远行在世界首端。
4.秦怡雯:。
小溪目钩。
阴雨细柳。
一幅画留在东部平原。
一把纸伞。
几滴细雨。
一份情陪你度过寒冬。
歌舞笙平。
几段乐章。
一卷书任你翻阅从前。
啊!东部。
中国的东部。
我们梦中的家园。
黄河,长江。
还有鸭绿江。
每一条都流淌着你。
更振雄威的呐喊。
武夷山,长白山。
还有太行山。
每一座都凝聚你。
更现辉煌的期盼。
啊!东部。
中国的东部。
我听见。
前进的号角已吹响。
我看见。
春风正舞动翅膀。
啊!东部。
中国的东部。
不要说喧闹。
使你变得疲惫。
不要说烦恼。
让你更加苍老。
你将是新世纪。
最美丽的风景线。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四
今天是女子篮球三对三的'决赛,可我心里一直在担心会输,因为和我们对决的是四(7)班。四(7)班的王欣怡特别厉害,每次到决赛的时候就像一只千年老妖怪,老可怕了!
我满怀担忧地走进球场,望了望了自己的队员:张琳心、余若涵,用眼神暗示他们,加油,我们是最棒的。张琳心像听懂了一样,朝我点了点头,终于比赛开始了,大家眼神都变得坚定了许多,经过剪刀石头布,我方获得了发球权,我重重地拍着球,左一下,右一下,突然一个假动作,嘿!嘿!我躲过了王心怡那“沉重的一击”,精彩的时刻来了,我连人带球一下过了敌方两个人,最后,我使用了三步上篮,“咣……”球就轻轻松松地滚进了篮筐,对方成员唉声叹气。
比赛继续,这次球在对方手中,更不巧的是王欣怡正拿着球。不好,大事不妙!王欣怡向篮球筐冲去了,我一定要守住,我使出吃奶的劲,跑上去用自己的身体挤她,趁她病,要她命。我立即用手把球给拍在了地上,然后啥也不管。把球运出三分,立刻把球传给站在篮筐底下的张琳心,她拿着球轻轻一投球,球又掉进了篮筐里。
对方成员也是不甘心呐,竟然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投进了一球,我又拿到了球,快速跑到了篮筐底下,谁知王欣怡这个“跟屁虫”也来了,我只好传给余若涵。哎!余若涵这个小家伙,个子不高,但球投的还挺准,不用我说你们应该知道结果,又进球了。
最后的比分是5:2,没错,冠军就是四(1)班。通过这次比赛,我又悟到了一个道理:不要畏惧别人,别人再强,只要努力,都可以战胜他!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五
1、熟练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中英文歌词)。
2、完成实践与创造。
1、继续熟练《大海啊故乡》的演唱,进一步体验歌曲表现的情感。
2、学生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的中英文歌词。
钢琴、音响、教材配套光盘及小乐器若干。
1、播放录音伴奏。
2、教师随录音深情地演唱歌曲。
3、要求学生男女生分别合录音伴奏演唱,看哪一组最能表现歌曲的情绪。
4、教师钢琴弹奏伴奏音乐(最好是用电子琴)。
5、其它有关故乡的。
a、故乡的云(张明敏演唱)。
b、故乡的风(潘安邦演唱)。
c、我热恋的故乡(韦唯演唱)。
1、老师讲解创作的要求及规则。
2、老师展示自己的创编作品。
3、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创编。
1、听讲。
2、欣赏。
3、创编。
1、要求。
2、练习信息反馈。
1、用乐器吹奏《大海啊故乡》的9至32小节的旋律。
2、部分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展示。
3、欣赏老师的范奏。用乐器再现歌曲的旋律最终熟练掌握歌曲。
1、歌曲《大海啊故乡》。
2、古筝曲《渔舟唱晚》。
3、电子琴曲《渔舟唱晚》。
4、电声音乐《夜莺》各个内容由学生回答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柳编是我国传统手工工艺之一。
2、了解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可以编出不同种类的柳编制品。
3、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了解柳条的特点,可以编出不同种类的柳编制品。
教学难点:通过观赏,柳编工艺品,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操。
课前准备:柳编的图片和一部分柳编制品。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柳编工艺。
1、出示部分柳编制品,让学生猜猜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教师介绍柳编。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
通的.日常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
区出口创汇的项目。
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
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随着产业不断发展,产品。
不断创新,会有更多的新颖实用美观的柳制品展现在客户的面前。
4、课件展示柳编工艺品,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总结。
本学期开始,我们将走近柳编工艺。让我们也用我们的手编织出我们喜爱且。
实用的工艺品吧。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七
1、了解西部地区和范围和复杂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2、了解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的特殊条件,理解本区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类型和优良畜种。
3、知道本区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4、理解本区丰富的资源对于发展工业的推动作用,掌握主要的工业部门和城市及交通的发展情况。
5、了解西部地区重大工程的意义和线路。
6、了解西部地区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知道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西部地区重大工程的意义。
2、教学难点:西部地区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复习,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
一、自然环境。
展示西部地区行政区划图。
学生活动:(1)找出西部地区的省份(新藏青陕内蒙古,云贵桂宁甘渝蜀)。
(2)对照中国地形和气候类型图,找出西部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类型。
(3)讨论理解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复杂和恶劣性。
总结:西部地区主要包括12省份,面积占70%,自然环境复杂,自然条件恶劣,但是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组织学生活动:对照67页矿产资源分布图,完成课本表格。
板书:一、自然环境。
1、复杂的自然环境。
2、丰富的自然资源。
二、特色农业。
列表总结。
草场类型分布地区优良畜种。
草原牧业新疆、内蒙古,宁夏细毛羊,三河马,三河牛,滩羊。
高寒牧业西藏,青海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地区农业类型农作物。
西北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天山南北绿洲农业长绒棉,葡萄,哈密瓜。
宁夏、内蒙古灌溉农业小麦,甜菜。
青藏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和河谷农业青稞,小麦,豌豆。
西南立体农业水稻,甘蔗,花卉,水果。
三、工业、城市与交通。
展示西部地区工业分布图。
学生活动:(1)找出图中主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部门。
(2)讨论工业分布于资源的关系。
总结:西部地区矿产自已丰富,工业大多靠近资源产地,还有全国著名的工业部门,如西昌和酒泉的航天工业,西安的飞机制造等。
展示西部地区交通图。
找出西部地区主要的公路,铁路。
列表总结。
地区铁路公路。
西北地区兰新线,包兰线。
青藏地区青藏线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
西南地区宝成-成昆线、成渝线,贵昆线。
四、西部地区的重大工程。
列表总结。
工程线路意义。
青藏铁路北起西宁,南岛拉萨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
西气东输西起塔里木盆地轮南,东到北京、上海。
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带动东西经济的发展,改善环境。
补充:青藏铁路修建中遇到的困难: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地壳运动活跃。
五、生态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开发。
展示西部生态问题图片。
学生活动:(1)找出西部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原因。
(2)找出我国主要的防护林和自然保护区的位置。
分析: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加上开发的不合理,导致这里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我们一般采取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工程和建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西部的环境。
展示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分布图。
学生活动:找出西部地区主要的旅游资源和名胜古迹:西安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拉萨的布达拉宫等。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欣赏、演唱、分析、对比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初步了解日本樱花的相关文化。
4.学习和掌握日本民间“都节调式”并用它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
教学重点:
1.通过聆听、欣赏、演唱、分析、对比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旋律创编;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樱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根据音乐的风格判断是哪个国家的歌曲?(印度、日本、朝鲜)在这三个国家中,哪个国家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呢?(日本)。
二、教师介绍日本的民俗风情。
1.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的起伏变化。
2.师问:歌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引出樱花相关文化)。
1)讨论歌曲的音乐特点。
2)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创编。
3)教师给出4小节简单节奏写在黑板上,请学生随意组合都节调中的音符,感受都节调是构成日本民歌风格特点的重要的因素。
3.总结形成日本民歌风格特点的重要因素是日本的民族音乐调式:都节调。
用舞蹈形式表现音乐。
教师进行本课的小结学生听讲。
欣赏图片。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2)用u音轻声模唱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学生对歌曲进行感情处理。
4)跟随老师的钢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a讨论:a.音乐结构简单b.旋律自然朴素c.都节调式的运用。
b请学生把歌曲《樱花》中的各个音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并且哼唱出来。(34671)这就是日本的民歌调式,叫做“都节调式”。
c集体演唱分享自己的作品。
三、学习简单日本舞动作,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演唱《樱花》。
学生谈课后的感受和收获感受不同风格的歌曲,一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音乐软件引发学生兴趣。
通过问题的设置,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广度,给予他们想象的空间。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九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学生能乐于参与欣赏、演唱、演奏、律动等活动,并且与同伴交流实践后的感受和见解,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用自主学习、体验与合作学习等方式,在信息交流、听、唱、奏、演等多种实践活动中初步认识“小步舞曲”这一体裁及其音乐风格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能用歌唱、演奏、舞蹈、指挥等方式表现乐曲《g大调小步舞曲》。
: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感知乐曲两个不同段落主题表现的情绪,能用歌唱、舞蹈、演奏等手段表现乐曲。
:打击乐器、口风琴、多媒体课件、自主查寻、收集关于“小步舞曲”的`资料信息。
(一)通过歌唱、律动、指挥、演奏等方式复习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二)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三)改进提升,完整表演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说明: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是一首由巴赫“小步舞曲”改编的儿童歌曲。本环节既是对所学歌曲的复习提高,也是为欣赏“小步舞曲”教学作铺垫。
(一)信息共享主题:小步舞曲形式:小组擂台说明:热烈的“擂台”形式中,学生交流课后自主习得的“小步舞曲”知识信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了他们收集信息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听辨巩固形式:游戏“音乐大冲浪”方法:听辨三首乐曲中哪首为“小步舞曲”说明:对“小步舞曲”有了初步了解后,进行听辨练习,加深对“小步舞曲”特性的记忆。
(一)引出课题。
(二)欣赏乐曲a段。
1.感受乐曲第一主题。
2.学唱乐曲第一主题说明:学生在一系列由简至难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了从熟悉乐曲主题到哼唱、记忆主题的过程,从而加深了对乐曲的感知与理解,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积淀。
(三)完整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说明:学生在完整欣赏乐曲时能够巩固乐曲主题的记忆,并且听辨、感受乐曲两个不同主题情绪,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感受和见解。
1.欣赏乐曲b段说明:利用形象、直观的图式辅助以及一系列贴近学生思维逻辑的问答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乐段情绪,并能用指挥、伴奏等方式表现该乐段。
2.欣赏乐曲a’段说明:依据乐曲创作背景,合理创设“舞会”情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舞蹈表现手段演绎此乐段,发展了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享受到美的愉悦。
说明:拓展质疑,引出“圆舞曲”体裁,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后札记:通过听辨旋律相同的乐段,来分析乐曲曲式结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十
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我校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明确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能使人们沟通思想、联系感情、改进德行;它能提高个人的审美情趣,把人们带到更高更美的境界。教师应成为教学设计的“指导者”、“合作伙伴”,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二、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前阶段的接触,我对学生们音乐学习兴趣和课堂纪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们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音乐,要正确引导。八(2)、(3)、(5)、(9)、(10)这几个班学生相对来说上课较认真,学习主动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本学期应该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继续保持,同时引导他们加强音乐思维,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而八(4)、(6)、(8)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兴趣有待进一步提高。八(1)、(7)班需加强课堂管理。对于个别音乐特长突出的学生,本学期继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
三、教学工作。
反思调整教学方案,并做好笔录。
在教学中努力做到: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2、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发展学生再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像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3、做好评价工作安排。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的:1、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启发学生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1、二拍子、四拍子节奏歌曲的学唱,背唱《我们的.田野》。
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
教学基本模式:1、创设情景,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3、议论争辩,顿悟创新。
4、训练技能,激励发展。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介绍本节课内容。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三、新授课。
1、教材分析。
《我们的田野》原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词精彩,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衬托出了祖国江山多娇的美丽画卷。
2、听磁带,体会情绪。(教师画一幅与歌词有关的画)。
3、再听磁带,再次体会情绪。(歌曲背景简介)。
4、学唱歌曲,解决容易唱错的地方。(注意二拍子的演唱速度及一音多字)。
5、先分组练习,然后在合到一起来演唱。(注意反复记号)。
6、、处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
7、、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四、听唱想做(二)。
五、总结下课。
教学札记。
学生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
学生能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田野的美景。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十二
一、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二、了解古琴曲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三、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基本意境。
一、欣赏古琴曲《流水》。
二、学习歌曲《流水》。
通过聆听乐曲和音乐实践,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自主总结古琴音色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旋律,理解《流水》表现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
一、讲故事: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伯牙、钟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
“知音”的故事在史料按《琴史》所载,列子云:“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之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也。’子期既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也。”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3、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学生回答。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之间的友情,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作用等,都应给予鼓励)。
4、欣赏古琴曲《流水》。(也可以在讲故事的时候配上这首乐曲作背景)。
通过深沉、浑厚、流畅的旋律和清澈的泛音,表现了层峦迭嶂,幽涧滴泉,清清冷冷的.奇境,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犹如点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强流。按泛音序列下行和五声音阶进行的曲调,大幅度的滑音,伴以滚、佛手法,如同瀑布飞流,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海。
《流水》是一曲祖国壮丽河山的颂歌,形象生动,气势磅礴,听后使人心旷神怡,激起一种进取的精神。
二、唱歌。
1、老师范唱。
2、学生跟录音学唱。
三、教师总结。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十三
1、本教学设计是节奏乐训练。参照全日制培智学校音乐教材第十五册的打击乐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能力,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创设了本次教学活动。
2、课时:2课时(本次教学活动为第一课时)。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辨节奏的快慢,并用打击乐器练习快慢不同的节奏。本次教学活动通过一些图片、动作和打击乐器,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学活动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分辨快慢的音乐节奏,并能用打击乐器演奏出来。
本次教学活动加入了一些动作模仿,介绍了木鱼的演奏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提高音乐分辨能力、感受力和发挥想象力、表现力提供了机会。
新课程要求在音乐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在活动中不断提高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在师生互动、自我实践、互帮互助的多层活动中,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音乐唱游活动“分辨快慢”意在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并通过多种体验方式,逐步学会“分辨快慢”和“表现快慢”。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并通过一些音乐律动和打击乐等活动,补偿学生的肢体缺陷。
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智障儿童,本班学生11人,其中,自闭症1人,脑瘫1人,多动症1人,智力发育迟滞8人。
按认知能力和技能基础的不同,将本班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照顾各层次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一)知识与技能。
1、提高音乐分辨能力和节奏感。
2、提高运用打击乐器表现节奏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分辨不同节奏的音乐,并在音乐中模仿人的慢走、正常行走和快。
跑三种行走方式。
2、能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并根据小动物的形态表现不同节奏的音乐。
3、a组学生能用木鱼跟着音乐敲打出快慢不同的节奏,b组学生在老师肢体协助下跟着音乐打节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提高自信心。
重点:听辨节奏不同的音乐。
难点:用木鱼跟着音乐来演奏快慢不同的节奏。
教学课件、音乐、乐器木鱼10个。
小动物头饰(乌龟、蜗牛、小兔、小猫、青蛙、小马、老鼠、狮子、豹子)。
(一)听音乐《老友进行曲》入室。
[设计思路]音乐《老友进行曲》是一首节奏明快、旋律活泼的进行曲,非常适合作为行进的音乐伴奏,加上它是用手风琴演奏,曲风幽默、诙谐,比较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又不像其他进行曲显得过分的严肃,在行进中可以加入一些律动,调动同学们的参与兴趣。同时,踏步行进的方式又为接下来的环节埋下了伏笔。
1、谈话导入:同学们刚才是怎么走进来的?(踏步)那是慢慢踏步还是小跑步进来的?(教师边提问边演示动作)请一个同学再来示范一下。
师:“哦,我们刚才是用中等的速度踏步走进来的。
2、小结:我们知道了,人走路可以有快慢不同的速度,那音乐有没有快慢不同的节奏呢?今天余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寻找答案。
(二)观察图片,用动作模仿不同的人的行走速度,感受不同节奏的音乐。
[设计思路]这个环节通过形象的图片展示了三种不同的人的行走速度,过程中融入了三种节奏对比鲜明的音乐。使学生从视觉感受转移到听觉感受上,感知音乐的快慢节奏。选择《虫虫历险记》、《松鼠进行曲》和《纱巾不落地:赛马》这三段音乐,首先这些音乐都是“奥尔夫”的纯音乐素材,结构比较简单。其次这三段音乐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节奏对比很明显,比较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活动。
1、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上的人物形象,并用动作模仿。
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图片)图片上都有谁啊(老人、学生、刘翔),他。
们行走的动作和速度是怎样的?(请个别同学回答并模仿)。
2、教师指导学生在感受三种不同的音乐节奏中,想象三种不同角色的人不同的行走速度。
师:那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节奏是怎样的?
老人——《虫虫历险记》——缓慢。
学生——《松鼠进行曲》——欢快。
刘翔——《赛马》——快速。
师:请你听着音乐,想象一下老人(学生、刘翔)在缓慢(欢快、快速)的音乐中行走的样子。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三段不同节奏的音乐)。
3、小结:我们刚才用不同的速度来走和跑,感受节奏不同的音乐,,知道了音乐也是有快慢的。那同一首音乐中会不会也有快慢不同的节奏呢,我们现在来听听另一首音乐。
(三)通过音乐《划船》,让同学们感受快慢不同的音乐节奏,用小动物的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并能用木鱼来演奏不同的节奏。
[设计思路]选择《划船》这首音乐作为本次节奏训练的教材,主要是因为这首乐曲音乐结构很清晰,四段音乐是表现四种不同的音乐节奏,由缓慢逐步加快。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步骤1主要是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和认知,为接下的教学环节打下基础。步骤2采用了情景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模仿小动物行走的过程中也感知了音乐的不同节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内容分层教学,循序渐进,符合特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时,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和想象力,为他们发挥创造性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步骤3设计了用木鱼来演奏音乐的快慢节奏。木鱼是奥尔夫音乐课程中常用的打击乐器,它演奏方法简单,比较适合作为单纯节奏训练的器材。步骤3中又细化出了几个过程。先由教师讲授木鱼的演奏方法,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其次,设计了音乐游戏环节,既可以让学生感受木鱼的不同节奏型,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又训练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最后再分层教学生演奏音乐。作为本次的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掌握跟着音乐节奏,用木鱼演奏不同的节奏型。对于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各种节奏型的学习和各种打击乐器的演奏已经有一定的经验。无需再单独训练各种节奏型的演奏,只要把四种节奏型融入四段音乐。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有序训练,就能逐步完成教学目的。
1、播放音乐《划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好玩的曲子,等一下要请同学们来说说看这首曲子是由慢到快还是由快到慢。(引导学生分辨音乐的速度)。
2、模仿小动物,用小动物的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快慢节奏。
师:那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来和同学们一起玩,可是有几只小动物走得很慢,同伴们都要等他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动物走得最慢吗?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来了什么小动物。(出示ppt——小动物图片:乌龟、蜗牛)。
师:这两只小动物走路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走得很快还是很慢,请你来学一学。(学生自由模仿,请模仿得好的同学示范。)。
师:现在还要请你听着音乐来模仿这两种动物走路的动作,要跟着音乐节奏来走。(第二、第三、第四段音乐的教学过程同上)。
乌龟、蜗牛——第一段音乐——缓慢。
兔子、青蛙、小猫——第二段音乐——欢快。
老鼠、小马——第三段音乐——快速。
豹子、狮子、老虎——第四段音乐——飞驰。
师:我们刚才已经模仿了很多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现在要请同学们戴上头饰,跟着音乐来模仿,每位同学扮演一种小动物。音乐慢的时候模仿走得慢的动物就要走出来;音乐加快的时候,模仿走得比较快的动物就要出来了;你扮演的这种小动物走路的速度一定要和音乐一致的,扮演小马、豹子等动物的同学还要特别小心,不要撞到其它“小动物”。(学生自己选择什么动物就戴上相应的头饰,跟着音乐节奏模仿相应的动物)。
3、用木鱼来演奏音乐的不同节奏。
(1)师:小动物们都能听着音乐按节奏走路了,下面我想考考你们能不能用这种乐器来演奏不同的节奏呢。
(2)出示木鱼,演示木鱼的演奏方法。
师:左手拿木鱼,右手拿木棍,敲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打在自己的手指上,
打在手指上是没有声音的。
(3)玩游戏《听一听》,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
师: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老师敲出几个不同的节奏,你们听听哪个是最。
慢的,哪个是最快的,看谁的耳朵最灵敏。
(4)学生练习演奏木鱼,学会用木鱼敲出不同的节奏,教师个别指导。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演奏木鱼,你可以尝试着怎样敲会快一点,怎。
样会慢一点。(木鱼学生人手一个)。
[设计思路]在分层教学过程中,由于个别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第一和第二段音乐的演奏训练还不能完全掌握,所以花的时间比较长。导致接下的第三和第四段音乐的木鱼节奏训练没有时间完成。我将在第二课时的复习巩固课上再让同学们来练习演奏。
(5)教师指导学生听着音乐,分段练习,用不同的快慢节奏演奏木鱼。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用木鱼来演奏不同的节奏。
第一段:两拍一下x—|x—|。
第二段:一拍一下xx|xx|。
第三段:一拍两下xxxx|xxxx|。
第四段:一拍四下xxxxxxxx|xxxxxxxx|。
(6)教师带领学生跟着音乐完整的用木鱼演奏音乐,指导b组学生。
(7)教师带领基础较差的学生演奏木鱼,另一部分学生跟着音乐和木鱼。
模仿小动物走路。
(四)回收乐器,排队听音乐离室。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十四
本课选用了具有浓郁日本音乐特点的民歌樱花,这是学生首次接触日本音乐。在演奏形式上选用了合唱曲和器乐曲,做为以民歌樱花改编的合唱曲和器乐曲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相同音乐采用不同的演奏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既扩充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也帮助了学生认识改编乐曲的几种常见的方法。
做为一首具有典型日本风格的民歌,歌曲的旋律建立在日本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生动地展示了日本人民珍爱樱花,趁三月春光结伴前往观赏樱花的喜悦心情,也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统一。
2、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歌曲的独唱、齐唱、合唱、器乐演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相同音乐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辨别器乐改编曲运用了哪些手法,初步尝试改编歌曲的演唱形式。
3)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
4)针对学生年龄小,对于音乐形象较易理解的歌曲学生较喜欢,对于器乐曲缺少认识,希望通过欣赏与比较,培养学生欣赏器乐曲的能力。
3、重点、难点:
1)相同旋律的不同表现形式。
2)认识改编曲的几种主要方法,并能够加以运用。
1)问题聆听法:
这节课我抓住歌曲的节奏特点,借助日本民间舞蹈动作体验歌曲平稳的节奏,优美舒展的旋律,通过边聆听歌曲边观看各种有关日本风土人情的画面,让学生根据画面说出是哪一个国家的歌曲,并试为歌曲起名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歌曲模唱法:
歌曲教学以模唱为主,分乐句聆听歌曲旋律进行歌曲的学习。
3)视觉图象法:
在乐曲欣赏的同时,通过各部分音乐的变化配以不同的画面,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乐曲的不同变化形式。
4)对比欣赏法:
合唱曲与器乐曲之间的对比欣赏,感受不同演奏形式的不同表现方法。并尝试将器乐改编曲的表现方法运用到歌曲的改编中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音乐改编的几种方法。认识到音乐的学习不是单纯、唯一的继承,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有更为丰富的改变,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主题歌曲与剧情的关联,使学生较直观地理解主题音乐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通过列出表格,直观地对比分析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地得出结论从而来完成能力目标,最后通过亲身体验,验证结论,进一步加深对改编曲的认识。
1)听、画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聆听乐曲与选择画面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相同音乐的不同变化,并能够借助不同的画面区分各种音乐演奏形式的变化。
2)实践探索法:
以探索的方法进行学习,在聆听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和了解改编曲的几种常用方法,并能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通过与教师在共同聆听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1、组织教学。
2、导入:
2.1、聆听歌曲。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通过教师选用的各种有关日本人文景色的画面,边听音乐边说出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歌曲。
2.2、我为歌曲起名字。
以为歌曲起名字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从中了解歌曲的含义。从歌词中理解到日本的国花是樱花,日本人民每到三月时都会到户外去赏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品质。
2.3、歌曲模唱。
这个环节教师运用歌曲模唱的方法,让熟悉歌曲的旋律,为下一步的欣赏打下基础,并在学生演唱的过程中进一步与学生共同推敲歌曲应有怎样的歌名,()选取出较有创意的想法,更能表达歌曲的内涵。
3、欣赏合唱曲《樱花》。
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分辨歌曲演唱形式的能力,通过聆听合唱曲,让学生试说出与教师的演唱以及同学的演唱有什么不同,从而复习了独唱、齐唱与合唱三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歌曲在演唱中力度有怎样的变化,能够做简单的模仿。
4、欣赏器乐曲。
让学生分辩在器乐演奏的过程中,歌曲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可以用不同的画面来表示,说出你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区分的。
运用带问题欣赏音乐的方法,即可培养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又可让学生做到有目的的参与音乐活动。在欣赏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借助手势或是画图的形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很有帮助的。从而让学生认识和感受相同旋律的音乐,不同的表现形式。这首器乐改编曲通过器乐独奏、不同的器乐独奏、几件乐器的合奏等形式,并在速度和力度上加以变化。
5、改编歌曲。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十五
(1)、主动参与与欣赏,演唱等活动感受音乐作品中的奥运之情。
(2)、能用良好的歌唱姿态准确只读《我和你》的主旋律乐谱,能有感情地合唱和背唱《我和你》唱出宁静与激情,并试分声部合唱此曲,注意发声方法。
(3)、通过欣赏与演唱进一步理解独唱,对唱,重唱的特点。
用正确的演唱方法和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出歌曲宁静而又蕴含激情的情绪与意境。
(1)、演唱时状态的把握。
(2)、用分声部合唱表现乐曲。
钢琴、多媒体。
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提问:今年又是奥运年我想问大家几个关于奥运的问题。
同学们,奥运会几年举行一次?
今年奥运在哪举行?
上一届奥运会是在哪里举行的?(2008、北京)。
2、聆听:
a、欣赏几首奥运会主题曲。
1、汉城奥运会主题歌《手拉手》。
2、悉尼奥运会主题歌《圣火》。
3、雅典奥运会主题歌。
这几首奥运会主题歌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高亢、激情、昂扬)。
b、聆听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听听它有什么独特的气质。
请你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形容这首歌。
生答后,师小结:这首歌我们听完后感觉很温馨,表达和传递着“和谐、和平”的奥运理念,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给全世界带来惊喜与感动的《我和你》吧!
(二)歌曲的学习。
1、师简单介绍歌曲的词曲作者和演唱歌手:
词曲作者:陈其钢(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
演唱歌手:中国刘欢(中国流行歌坛的领军人物)英国莎拉.布莱曼(被称为月光女神,她的声音被誉为天籁之音)。
2、试唱练声曲《钟声》。在练声的短小曲目中让学生找到歌唱的状态,为下一步唱好歌曲做准备。这首练声曲要引导学生轻唱,且有弹性。
3、展示歌曲谱例,学生浏览歌曲,试唱歌谱。在新课改中音乐的基础知识的类容让学生自己先浏览,再和老师一起唱,更能加强理解学习。
4、教师弹琴,教唱歌曲。让学生注意声音的控制,以及意境的表现。
5、再次欣赏由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我和你》。
6、全体同学跟伴奏演唱歌曲,力争演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涵义。
7、试用英文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1、歌曲演唱形式有哪些?
见课本了解独唱、对唱、重唱。
2我们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独唱:请一位同学做演练。
对唱:请两组同学演练。
重唱:学习低声部的旋律,分两组同学演练。
老师总结。
(四)练习检验。
用重唱的形式再次演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挚的演唱,投入的表演犹如一股暖流在老师的心底涌动,是呀,我和你,无论肤色,无论种族,我们同住一个地球,同享一片蓝天,因为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让我们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喜欢聆听、演唱民歌及具有民族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关民歌的音乐文化知识。
2、掌握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
3、欣赏,初步感知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欣赏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四川民歌的风格,感受民歌的绚丽风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
教具:
多媒体、视频、音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民歌是什么?
民歌是人民的歌、民族的歌,是真实反映劳动人民情感、生活的歌曲作品。民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在代代积淀与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赋予了音乐不同的形式和内涵,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它们是音乐文化的基础和源泉。
2、民歌的分类。
山歌、号子、小调。
三、新课教学:
1、欣赏《槐花几时开》。
在中国的民歌中,“花”是一个最普遍的主题,其用法有三种:一是以花喻人,借花表法情爱;二是歌颂大自然,传授自然知识;三是借花起兴,以花为歌唱媒介,而花本身没有特定含义。
我们今天这堂课从“花”出发,感受民歌的绚丽风采。
欣赏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
介绍“晨歌”,聆听歌曲,体验歌曲中富有地方特色的“啥子”的唱。
“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手把栏杆(舍)望郎来(哟),娘问女儿呀,你望啥子(哟喂)?(哎)我望槐花(舍)几时开(哟喂)。”
xxxx年11月28日,时隔60年后,87岁的老人喻祖荣在宜宾市青年川剧团又唱起了由他本人改编的民歌《槐花几时开》。60年前,正是喻祖荣将一曲名叫《神歌》的宜宾民歌,改编为了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槐花几时开》,并最终传唱全国。
2、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四川儿童上山砍柴时唱的歌。歌曲形式简单,乐观爽朗表达了儿童们热爱劳动、热爱山村生活的情感。按照不同的歌唱方法分类,它属于山歌中的矮腔山歌。其音乐清新质朴,旋律较自由。全曲音乐只有六度,句间大多一字一音,节奏明快;句尾常用自由延长音抒发情感,使音乐悠扬舒展。句间采用的衬词“罗儿”、“郎郎扯光扯”等,来自赶牛的吆喝声和锣鼓声,流露出歌者愉悦自得的心情,使这首山歌更加生动形象。衬词虽无实在意义,却起到更好表达山中樵夫豪迈、自由的性格特征。作曲家黎海英将它改编为独唱曲,歌唱家蔡绍序富有热情和浓郁四川乡土气息的演唱,使这首民歌成为音乐舞台上常用的曲目之一。我们能够在歌曲中感受到四川人民的热情与豪迈之情,感受歌曲旋律的.热情、豪迈、自由。山里的樵夫每天都要上山砍柴,非常的辛苦,樵夫们唱着豪迈、热情的山歌,我们可以看出樵夫们身上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以此升华同学们对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通过学习民歌《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感受了民歌的绚丽风采,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民歌是我们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音乐,必须研究民歌,因为民歌是一切民族音乐的最丰富的源泉,让中国的花朵,香飘四方。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十七
西南风情(第一课时)。
1、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体验与表现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内涵。
2、欣赏部分西南少数民族歌舞片段,通过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感受与体验其音乐风格。
3、乐于合作,积极参与音乐实践与创编活动。
1、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爱我中华》。
2、欣赏《什么水面打跟斗》,进行歌词创编。
3、欣赏《竹竿舞》,进行合作表演。
感悟民族音乐风格,拓宽民族文化视野。
参与音乐创编与实践。
我所面对的八年级学生,在歌曲的演唱上,虽然能够较好的理解歌曲的情感与内涵,并喜欢歌唱。但囿于变声期的嗓音条件,在演唱的水平与表现能力上却有所不足。在音乐作品的听赏方面,他们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老师适当的启发与引领下,能够较好的把握与理解作品的节奏、风格、情绪、情境等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在音乐的探究、创编、合作上,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还怯于大胆的尝试与展示,需要老师和其他有能力的同学带动并给予鼓励。
我所设计的环节为歌曲《爱我中华》学习与演唱之后的拓展学习环节。目的是让同学们进一步接触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与舞蹈,并通过音乐创编与实践活动深化对西南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感受与体验。
1、壮族民歌风格的对歌《什么水面打跟斗》。感受壮族人民充满生活情趣的对歌场景,并进行填词创编活动。
2、流传在西南广大少数民族中的舞蹈游戏《竹竿舞》。感受与模仿其特有的节奏,或是进一步进行“竹竿舞”的创作练习。
在这个环节中,我的设计理念立足于《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等基本理念,通过体验、模仿、创造、合作等途径,以期对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与合作协调能力等能有所促进。依托教材,我选取了壮族民歌风格的《什么水面打跟斗》,以及流传在西南很多少数民族中的《竹竿舞》。让学生们通过歌唱的创编、节奏的模仿、舞蹈的律动等多种形式充分体验与感受西南少数民族的独特音乐风情。
1、导入:傣族舞蹈《孔雀舞》视频片段,导入与引出课题。
2、学唱歌曲《爱我中华》。
(1)、欣赏歌曲,感受风格。
(2)、展示节奏难点与旋律难点,视唱练习与解决。
(3)、练唱歌曲。
(4)、完整而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
3、拓展学习与音乐实践。
(1)、欣赏壮族风格的对歌《什么水面打跟斗》即兴创编对歌的歌词,进行现场对歌。
4、课堂小结。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十八
1、教材分析:《瑶族舞曲》原为作曲家茅沅、刘铁山根据民间歌曲《长鼓歌舞》为素材而写成的管弦乐曲,后经作曲家彭修文移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感情丰富、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地描绘了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夜晚欢歌漫舞的情景,表达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
2、说课内容:本节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音乐八年级第十六册,根据第二单元《西南情韵》为教学内容。
3、教学内容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解全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教学目标。欣赏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对今后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有一定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4、教学目标:
a、体验瑶族人民在节日欢歌漫舞的热烈气氛,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民族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感。
b、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让学生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
c、通过欣赏《瑶族舞曲》辨别演奏乐器的音色,从情感体验入手,分析音乐要素、分析音乐进行的特点,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
5、教学重点:了解和熟悉乐曲的主题,掌握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节奏特点。
6、教学难点:
a、分析作品内部的主题变化发展。
b、感受乐曲中不同情绪的对比。
适当的教学方法会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中要以听赏为主。八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音乐知识不断积累,对乐曲各种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不断增强,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采用了听赏法、讨论法、对比法和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以较多的信息量,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图形、图象、音频、视频等媒体,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感知音乐,更加了解音乐作品及音乐形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主要通过“听”、“唱”等感知要素,让学生去体验音乐的情绪及其特点。
1、导入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初步了解此曲。
2、欣赏全曲:
a、体会全曲情绪,说出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b、介绍作曲家和音乐创作背景。
c、介绍瑶族的民族风情和音乐特点。
3、分段欣赏:
a、引子部分:情绪、速度、拍子,表现怎样的情景。
b、聆听第一部分的音乐,哼唱并熟悉音乐第一主题的旋律,并思考第一、二主题的情绪、速度、拍子,表现怎样的情景。
c、聆听第二部分的音乐,并与第一部分音乐做对比,有何不同。
d、全曲欣赏。
4、总结:让全体学生讨论对瑶族长鼓舞的舞曲节奏的认识和对瑶族音乐的体会。
《瑶族舞曲》。
第一主题:抒情、优美,犹如一位美丽的瑶族姑娘在翩翩起舞。
第二主题:热情、奔放,瑶族小伙子们加入姑娘们舞蹈的行列。
八年级音乐教案篇十九
教学目标:
1.通过创造与拓展活动,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优秀的艺术作品,了解一些反映历史面貌的作品,体会艺术作品的历史性特征,学会简单的舞蹈造型。
2.学生能够熟唱《共青团员之歌》。
教学过程:
一.扩展与创造:
《沁园春.雪》1.内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