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实用18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具体化。教案的编写需要思考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教学方法,以及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教案范文,供教师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一
教材第30页的内容。
1.认识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认识正方体的棱长。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1.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投影,课件。
合作法观察法。
(一)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特征。想一想,我们从几个方面对长方体进行了研究?(三个方面:面、棱、顶点)那么,长方体都具备怎样的特征呢?请你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
(二)教学实施。
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想一想。
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考虑正方体的特征。)。
2.合作学习。
老师先收集学生要研究的相关问题并板书。
(l)正方体有几个面?面的大小有什么不同?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2)正方体有几条棱?棱的长短怎样?
(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研究,老师巡视聆听。
3.集体交流。
学生甲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学生乙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学生丙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
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理解。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是对面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同学们根据这几组同学的发言,再次讨论,从而得出:
长方体的特征它完全具备,可以把它看成一个长方体。它不仅具备了长方体的特征,还具备自己独特的特征,12条棱都相等,或者说每组中的三条棱长度都相等。
老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提问:正方体具备什么特征呢?
学生总结,老师板书。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面积相等。
有12条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有8个顶点。
4.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其中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提问:这是什么形状?(长方体)。
课件演示,将长方体缩小,变成正方体。
提问:这是什么形状?(正方体)。
课件继续演示,将正方体缩小成一个长方体。
老师:通过观察,你能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发现它什么样的关系吗?
学生讨论。
通过观察和讨论,发现正方体具备了长方体的全部特征,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
课件演示关系图。
(四)思维训练。
1.李明家的鱼缸铁框长4.8米,这个鱼缸的宽是多少厘米?
2.看图,回答问题。
(l)长方体左面的面积是()dm2艺。
(2)长方体的()面面积是15dm2。
(3)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各是()dm2。
(4)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dm。
(五)课堂小结。
现在请你们结合这两节所学的内容,总结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学生先整理思路,再归纳回答。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二
1、在观察比较中了解形与体的不同,在初步的探索中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对立体图形感兴趣,在探索中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材料、环境、知识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平面图形。
2、物质准备:磁力片人手7个。
一、初步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不同。
1、出示磁力片:这是什么?
2、那正方形的磁力片能拼成正方体吗?
我们玩棋扔的骰子(盒子)。
一张正方形的纸。一张纸不能做骰子。
设计意图:利用磁力片导入,唤醒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已有经验。
二、自主组合正方体,观察、比较正方形与正方体的特征。
1、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的相同与不同。
材料:人手7块方形磁力片。
要求:比一比磁力片的每一面与正方体一样大吗?
数一数几个磁力片组成一个正方体,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幼儿会用手去摸一摸磁力片,用正方形纸片重叠在磁力片每个面上比比是否一样大。
共同去数一数磁力片有几个正方形的面。
设计意图: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分发到小组内,便于幼儿自主探索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同伴互学的.一种经验来了解形与体的不同特征。
2、师幼共同验证。
小结:像这样用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我们叫正方体。
观察教师手中每个面颜色都不同的正方体,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正方形组成。
设计意图:利用平面图形的组合和拆开,让幼儿形象地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三、生活中的正方体。
1、交流: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2、图片分享:找找正方体。
我家里的积木,玩过的魔方……。
设计意图:观看一些生活中的正方体,获取更多立体图形的经验。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三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2.感受行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培养动手动脑及合作的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长方体纸盒若干个、画有花的长方形若干;2.正方体、长方体物品若干;3.幻灯片。
一、认识长方体
1.观察桌面上的操作材料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呀?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用这些东西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这个纸盒老师给它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等会儿请小朋友们先将纸盒的衣服"脱"下来,数一数它总共有几件衣服,再帮衣服找出和它自己同样大小的衣服做好朋友,然后请你把这对好朋友身上的花涂上相同的颜色,涂好后再将这些衣服穿回到纸盒的身上。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分析幼儿操作结果
(1)将每组幼儿的长方体展示在上面,教师与幼儿一起来观察。
(3)你们看看这6个面谁和谁是好朋友?也就是它俩的大小是一样的?(教师将6个面是一对的`两两放在一起)
(4)现在我将它们都穿回去,这个面在这里,这个面……
(5)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左右两个是一样大的,前后两个是一样大的。
5.教师小结:像纸巾盒、牛奶盒这样的盒子,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的形体我们叫长方体(出示字体:长方体)
二、认识正方体
1.(教师出示正方体)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是长方体吗?是的请举手。
2.那它倒底是不是呢?我们来看看,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它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这6个正方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像这样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而且这6个正方形的大小都一样,这样的形体我们叫正方体(出示正方体字体),正方体也是长方体。
三、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在后面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的物体,请你到后面去挑选一个长方体或是正方体,看哪个小朋友能又快又好的挑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
2.提问个别小朋友他挑了什么,是什么体?
3.请幼儿将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放入两筐子。
四、寻找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
1.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
2.观看放映幻灯片。
五、延伸活动(教师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它这两个面是正方形,请小朋友回去后可以为它也去穿穿衣服,你也会发现一个秘密。
本活动的知识点多,都是概念性的,巩固学习时,幼儿易产生厌倦情绪,为此,教者改变了传统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另行设计了以幼儿熟识的实物为载体,使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及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发展。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从而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培养幼儿愿意探索的习惯。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四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认识正方体。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幼儿教案《认识正方体》。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成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五
在活动中,要着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初步为幼儿建立一个想象的空间,一说到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正确的联想到对应的物品。通过此次探索活动,提高幼儿认识立方体图形的兴趣。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1、集体活动。
2、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3、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个面是正方形。
4、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5、搭积木游戏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六
教学重点。
表面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说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看图回答.。
(1)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3)填空.。
这个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长是()宽是().。
左、右两个面的长是()宽是().。
前、后两个面的长是()宽是().。
3、想一想.。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几个面?(6个面)。
二、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有关这6个面的一些知识.。
三、教学新课.。
(一)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1.老师和同学们都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上面分别用“上”、“下”、
“左”、“右”、“前”、“后”标在6个面上.。
2.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平.(老师先示范,学生再做)。
3.你知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什么吗?
教师明确: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七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字标记、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3.幼儿学具:每人一张正方体纸卡、记录纸、笔、积塑(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城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发展就值得去尝试。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八
正方体的认识(教材第2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21~22页练习五的第4、5、8、9题)。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空间概念。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教具、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正方体)
二、新课讲授
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想一想。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2.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1)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教师问: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
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是对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教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习五的第4、5、8、9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2课时正方体
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相等。
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九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字标记、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3、幼儿学具:每人一张正方体纸卡、记录纸、笔、积塑(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一、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城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十
2、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1、请幼儿预先收集各种各样的盒子。
2、幼儿操作材料:正方体、长方体;胶水、棉签。
1、看一看。
t:看,这些东西,你们都见过吗?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玩一玩。
t: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请你们每人选择一样玩一玩,看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
3、说一说。
t:谁来介绍一下,你的盒子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t:有的说有正方形,有的说有长方形,那你的一个盒子上合起来有几个图形组成呢?
t: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就叫做正方体。
t:看,这是什么?它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6、分类。
7、检查。
t:盒子、玩具都找到家了,他们有没有都找对家呢?
8、迁移。
9、延伸。
t:今天,我为你们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两张纸,请你将纸沿虚线向五角星方向折出折痕,然后打开,将小半圆形图案沿直线向五角星方向折,在小半圆形图案上涂上少量的饿胶水与上面的图形粘牢。看看变成了什么形体?做完一张再做另一张。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十一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2.感受行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培养动手动脑及合作的能力。
1.长方体纸盒若干个、画有花的长方形若干;。
3.幻灯片。
1.观察桌面上的操作材料。
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呀?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用这些东西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这个纸盒老师给它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等会儿请小朋友们先将纸盒的衣服“脱”下来,数一数它总共有几件衣服,再帮衣服找出和它自己同样大小的衣服做好朋友,然后请你把这对好朋友身上的花涂上相同的颜色,涂好后再将这些衣服穿回到纸盒的身上。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分析幼儿操作结果。
(1)将每组幼儿的长方体展示在上面,教师与幼儿一起来观察。
(3)你们看看这6个面谁和谁是好朋友?也就是它俩的大小是一样的?(教师将6个面是一对的两两放在一起)。
(4)现在我将它们都穿回去,这个面在这里,这个面。
(5)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左右两个是一样大的,前后两个是一样大的。
5.教师小结:像纸巾盒、牛奶盒这样的盒子,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的形体我们叫长方体(出示字体:长方体)。
1.(教师出示正方体)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是长方体吗?是的请举手。
2.那它倒底是不是呢?我们来看看,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它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这6个正方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像这样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而且这6个正方形的大小都一样,这样的形体我们叫正方体(出示正方体字体),正方体也是长方体。
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在后面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的物体,请你到后面去挑选一个长方体或是正方体,看哪个小朋友能又快又好的挑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
2.提问个别小朋友他挑了什么,是什么体?
3.请幼儿将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放入两筐子。
1.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
2.观看放映幻灯片。
(教师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它这两个面是正方形,请小朋友回去后可以为它也去穿穿衣服,你也会发现一个秘密。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十二
我觉得这位教师的成功之处在于摒弃传统的灌输模式,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改变了过去那种学生让老师在既定的框架内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变“教师问学生答”为“学生问教师答”,使教学信息从学生出发,在教师的知道和点拨下,最后又反馈给学生,形成“学生——教师——学生”的信息流程,信息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更好地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没想到只是交换了一下位置,不仅教者轻松,学者亦轻松,我真切地感受到:换位体验,真好。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十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材强调要学生自己多动手。除了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还要求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了准备。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具体研究,学生是第一次,所以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比较,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平面图上的立体图形,学生接受比较困难,在教案设计中,安排实物观察、动画图像的生动演示,来加深学生对图上虚实线画法的理解,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看立体图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在合作中发现长方体的特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通过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
1.使学生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含义。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的棱长)。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2.渗透子集思想,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探索、发现长、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关系,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的棱长)。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十四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认识正方体。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一、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幼儿教案《认识正方体》。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成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十五
学习内容:
正方体的认识(教材第2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21~22页练习五的第4、5、8、9题)。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正方体)。
二、新课讲授。
1.想一想。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2.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1)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教师问: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
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是对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教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习五的第4、5、8、9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相等。
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十六
教材第30页的内容。
1.认识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投影,课件。
合作法观察法。
(一)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特征。想一想,我们从几个方面对长方体进行了研究?(三个方面:面、棱、顶点)那么,长方体都具备怎样的特征呢?请你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
(二)教学实施。
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想一想。
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考虑正方体的特征。)。
2.合作学习。
老师先收集学生要研究的相关问题并板书。
(l)正方体有几个面?面的大小有什么不同?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2)正方体有几条棱?棱的长短怎样?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研究,老师巡视聆听。
3.集体交流。
学生甲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学生乙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学生丙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
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理解。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是对面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同学们根据这几组同学的`发言,再次讨论,从而得出:
长方体的特征它完全具备,可以把它看成一个长方体。它不仅具备了长方体的特征,还具备自己独特的特征,12条棱都相等,或者说每组中的三条棱长度都相等。
老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提问:正方体具备什么特征呢?
学生,老师板书。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面积相等。
有12条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有8个顶点。
4.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其中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提问:这是什么形状?(长方体)。
课件演示,将长方体缩小,变成正方体。
提问:这是什么形状?(正方体)。
课件继续演示,将正方体缩小成一个长方体。
老师:通过观察,你能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发现它什么样的关系吗?
学生讨论。
通过观察和讨论,发现正方体具备了长方体的全部特征,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
课件演示关系图。
(四)思维训练。
1.李明家的鱼缸铁框长4.8米,这个鱼缸的宽是多少厘米?
2.看图,回答问题。
(l)长方体左面的面积是()dm2艺。
(2)长方体的()面面积是15dm2。
(3)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各是()dm2。
(4)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dm。
(五)课堂。
现在请你们结合这两节所学的内容,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学生先思路,再归纳回答。
老师边结合学生回答,边出课件上的表格内容。
形体相同点不同点。
长
方
体6个面。
12条棱。
正
方
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十七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字标记、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3、幼儿学具:每人一张正方体纸卡、记录纸、笔、积塑(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一、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城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篇十八
教材第30 页的内容。
1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 .认识正方体的棱长。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1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2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投影,课件。
合作法 观察法
(一)导入
1 .回忆长方体的特征。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特征。想一想,我们从几个方面对长方体进行了研究?(三个方面:面、棱、顶点)那么,长方体都具备怎样的特征呢?请你用语言进行描述。
2 .操作。
(二)教学实施
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 .想一想。
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考虑正方体的特征。)
2 . 合作学习。
老师先收集学生要研究的`相关问题并板书。
( l )正方体有几个面?面的大小有什么不同?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 2 )正方体有几条棱?棱的长短怎样?
( 3 )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研究,老师巡视聆听。
3 .集体交流。
学生甲组:正方体有6 个面,6 个面都相等,6 个面都是正方形。
学生乙组:正方体有12 条棱,正方体的12 条棱的长度相等。
学生丙组:正方体有8 个顶点。
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理解。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6 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 个面的面积是对面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 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 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 条棱包括每组4 条棱长度相等;6 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同学们根据这几组同学的发言,再次讨论,从而得出:
长方体的特征它完全具备,可以把它看成一个长方体。它不仅具备了长方体的特征,还具备自己独特的特征,12 条棱都相等,或者说每组中的三条棱长度都相等。
老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提问:正方体具备什么特征呢?
学生,老师板书。
正方体 有6 个面 都是正方形 6 个面面积相等
有12 条棱 12 条棱长度都相等
有8 个顶点
4 .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其中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提问:这是什么形状?(长方体)
课件演示,将长方体缩小,变成正方体。
提问:这是什么形状?(正方体)
课件继续演示,将正方体缩小成一个长方体。
老师:通过观察,你能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发现它什么样的关系吗?
学生讨论。
通过观察和讨论,发现正方体具备了长方体的全部特征,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
课件演示关系图。
(四)思维训练
1 .李明家的鱼缸铁框长4.8 米,这个鱼缸的宽是多少厘米?
2 .看图,回答问题。
( l )长方体左面的面积是( ) dm2艺。
( 2 )长方体的( )面面积是15dm2。
( 3 )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各是( ) dm2 。
( 4 )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 ) dm 。
(五)课堂
现在请你们结合这两节所学的内容,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学生先思路,再归纳回答。
老师边结合学生回答,边出课件上的表格内容。
形体相同点不同点
长
方
体6个面
12条棱
正
方
体6个面都 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 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