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通用19篇)
每个人都应该有总结的习惯,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学习一门新技能,需要耐心和恒心,同时也要寻找正确的方法。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可以帮助大家提高语文写作水平。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一
《渔歌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这个单元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向往之情;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味优美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积累精彩句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阅读中认识“塞、鳜、箬、笠、蓑”等字,读准字音,会写“塞、鹭、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词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乡村风光的画意诗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其悠闲自得的心情。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古诗词,对古诗词有所了解并掌握了相关学习方法。本学期,他们在第一单元学习《忆江南》时已经接触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对词的常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古诗词的学习应充满一种诗情画意的美,让学生尽情地徜徉在古诗词中,诗意地栖于课堂,别具一番情趣。
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学生网络查找,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诗意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体会“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先放松一下,请你看看画面,猜猜是哪首古诗,背一背。(课件出示:《江雪》《忆江南》《小儿垂钓》)。
同学们积累的古诗真不少。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诗歌中其实有一首是不一样的?(词)那什么是词呢?(词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唱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词--《渔歌子》。(课件出示古诗)。
解题:渔歌子,词牌名。
回忆已学古诗词,说说对词这种体裁的了解。
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
1.利用学生已有的诗词积累,巩固诗与词的区别,进一步了解词的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创建学习古诗词的氛围,初步入情入境。
2.在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课上借助搜集的资料,有助于学生对诗人及写作背景的了解,为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读中明意,读中悟情。
课件范读,营造气氛。
学生自读,读通、读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把词读准、读通、读顺,注意“塞”“鳜”“箬”“笠”“蓑”的读音。
2、巩固字音,记忆字形,重点掌握多音字“塞”在文中的读音。词语的朗读教学是理解一首词的基础,每一首词都有自己的意境,这些意境正是由这一个个的事物组构而成的,读词语便是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了解这些事物,为下一步对诗词的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检查、指导:
1、指名读生字,并组词。
2、指名读词,师生正音。
3、指导朗诵,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男生齐读,女生齐读,最后全班齐读。利用多层次的朗读指导,让学生自读自悟,由浅入深地激发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诗词之美。其实,这也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读通,读出节奏和韵味,不仅是让学生在读中去体悟,更是通过朗读、倾听、感悟等学习方法,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四)、读中想象,理解词意。
1.教师范读,学生闭眼聆听,想象画面。
2.教师归纳,课件展示词意。
探究设疑,领悟诗情。
1、引导学生质疑、师发问:
(1)、词中那位渔翁为什么在这样一个雨天还不想回家呢?
(2)、词中描绘的渔翁到底指谁?
2.学生小组交流,自由发言后,教师点拨小结。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指名说)。
2、指名反馈学习情况。
3.交流:自己眼前仿佛出现的画面,尝试用口头描述或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用画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4、精读,结合注释理解词意。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能理解的诗句及自己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情况:a、学生自由反馈自己理解的句子;b、指名完整地说出词意。
学生小组交流,自由发言。
教师入情入境的范读,可以感染到课堂里的每一个人,让学生尽情畅游在诗词所描绘的美妙画面中。
借助文本和多媒体课件,利用多种形式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绘画能力。通过自己的想象再次真切地感受诗词背后蕴涵的感情。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为巩固学习效果,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诗词的认识,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这样始终都以学生为主体,人人有机会发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利于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紧扣“不须归”,引导学生质疑,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讨,再由教师凭借课件进行小结,使学生释疑,从而升华主题,领悟诗情。
读中感悟,升华情感。
现在就请大家带着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江南春色的赞美之情,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词中的意境。
(出示课件)。
1.配乐朗读:指名朗读,小组轮读,全班齐读。
2.配乐有感情地背诵,感悟意境。
3.
4.欣赏歌曲《渔歌子》这部分设计了“读、背、找、唱”四个小环节,环环相扣。前三个环节,让学生在一个愉快的氛围中不自觉地了解了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以便课后查漏补缺。最后那优美的歌声又让学生情绪高涨,身心都体验到了最佳的轻松感、愉快感。
评价对象:_________。
评价内容评价等级评价目的。
优
(60-0)。
坐姿端正养成良好习惯。
能专心听讲,主动发言认真专注,敢于表达。
能积极参与讨论,善于与他人合作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善于与人合作。
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学会欣赏和赞美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
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语检查课时目标达成情况。
理解诗词意思并会背诵检查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培养学习兴趣。
综合评价。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校内示范课,所以,在备课时我百般研磨,精心设计,力求精益求精。
《渔歌子》是一首传唱千年的古词,作者运用“写意山水画”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艳丽的画卷。所谓“以诗传情、以诗言志”,在这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的背后,传达的是作者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翁,而是江南水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所以,我在讲授这首古词时弱化了单一的解释诗句的意思,而是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品读,想象画面,词画交融,进入意境,体会情感。我把诗词中的景物都呈现在黑板上,这副画成为学生脱离课本进行半扶半放式的背诵关键词,使学生迈出积累语言的第一步。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把词意说得很美,生动有诗意,我想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已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然后再联系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指导学生品读出“不须归”所蕴涵的情感。此外,我注重学生对课内外诗词的积累,在教学中适时穿插相关诗句,丰富画面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以致用。
其次,在设计教学环节及上课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力图体现“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营造融洽、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师参与引导,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使学生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这节课亮点频出,高潮迭起。教学过程中的想象画面片段写作、师生唱和《渔父歌》等环节的设置,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参与度,将古诗词的美解析得淋漓尽致,而且升华了文本内涵,引起在座师生的情感共鸣。授课效果极佳,受到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本教案配套课件下载地址:/xiao/。
[渔歌子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水平目标二)。
1、运动技能:能试做出后滚翻动作,能模仿做出动作全过程。
2、心理健康:对学习后滚翻感兴趣,乐于重复练习。
教学重点:团身要紧。
教学器材:海绵块若干块体操垫。
教学过程:
一、基础性诊断练习。
1、问题(1):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设计师把车轮设计成圆形而不是其他形状?
同学:(因为圆形好看、圆形物体滚动的快……)。
同学:球形物体滚动时的摩擦力比较小,所以滚得远。
师:我们在练习后滚翻时一定要使身体团得像球一样,只有这样才干把动作做好,练习时大家可以好好的体会一下。
2、提出问题:在后滚翻练习中怎样使身体团紧?
二、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让同学提出方案。
2.教师提供器材。
3.分组进行练习得出可操作性的方法。
三、优化评讲。
1.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将本组的练习方法展示给其他小组观看。
2.教师提出要求:(1)平安性(2)可操作性(3)简便易练性。
3.从中可以得到几种最理想的练习手法。
a.利用海绵块分别夹在下颚、两膝之间、两踝之间。
b.利用红领巾将膝盖、两踝捆绑起来(合作学习)。
c.双手抱膝连续团身起练习。
四、同学自我诊断与矫治。
1.分组练习体会这两种方法究竟是否合适。
2.相互协助。
3.得出结论:这三种方法都很适合与团身练习。
五、发展性诊断练习。
1、讲解:我们光学会了团身练习还不够,这只是后滚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我们还要借助推手翻掌贴肩等辅助动作。
2、教师示范着重让同学看清预备姿势(两脚两膝要并拢,低头含胸必需要)。
3、同学尝试性的进行练习。
4、教师巡回指导。
六、自主性学习诊断(课堂小结)。
师:在今天的练习中大家得到哪些东西?
生:为了解决后滚翻团身问题我们想了好多种方法,通过实践我们也知道了哪些方法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有危险。
[评析]。
1、学会利用生活化的内容进行诊断。
课始,在做完准备活动以后,教者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宣布课的内容,而是举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话题很简单却很吸引同学们兴趣,都迫不和待的想回答这个问题,这时候课堂气氛开始升温了,再通过做砖头和篮球的实验,一方面激发了同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课所学内容。“大家可以从这个实验中得到什么?”也最大限度激活了同学在其他科目中所学到的知识的运用。师生可以此进行诊断,也为下面的练习做了个伏笔。
2、“降低、提高难度”、“缩短、拓展距离”,让诊断与矫治走近同学发展的真实世界。
我们知道,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目前教学要求往往高于或低于同学发展实际,“好同学吃不饱,差同学吃不了”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教者首先要熟透教材,要有驾驭教材的身手,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的采用“教教材”,而是要实现“用教材”的教学新理念。在《后滚翻》这课中,教者就采用“降低、提高难度”的教法,在进行团身练习时,教者没有直接让同学看完示范后就进行模仿练习,而是降低难度采用辅助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使用夹海绵块来达到“团身紧”这个目的。在同学基本掌握动作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动作,将推手翻掌贴肩示范给同学看,让学得较快的同学进行练习,这样“好同学吃不饱,差同学吃不了。”的情况就大为转变,使差同学恢复学习的积极性,使好同学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只有考虑到这些,才干真正让诊断与矫治走近同学发展的真实世界里去。
3、以“胜利阶梯”为载体,提高同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胜利阶梯”强化我们同学直面学习、生活的态度,唤醒了同学自我认识、自我诊断、自我矫治、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意识,减少同学失败后的灰心,强化和增加同学自我诊断、自我矫治、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胜利后的信心。在“后滚翻练习中怎样使身体团紧?”之后,教者并没有直接给出几种练习的方法,而是让同学根据老师所提供的器械提出各种练习的方案,他们在小组练习时,得出几种可操作性的练习方法。从中使同学懂得理论的正确与否可以通过实践来证明这一道理,教者布置小组交流也是为了发展同学自我表示的能力。同学由于受到海绵块作用的影响,有的同学就解下自身的红领巾,利用红领巾将膝盖、两踝捆绑起来进行练习,发现同样能达到要求,虽然老师没有说,但这是他们自身想出来的方法,说明小朋友具有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引导他们。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的算理,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探究一个数除以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转化和归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中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利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正确地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一)故事激趣(回顾商不变性质)。
1.小故事:猴王分桃。(ppt课件演示)。
2.提问:你们知道小猴为什么又纳闷了吗?
(二)铺垫新知(运用商不变性质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ppt课件演示)。
(1)7.53÷0.3=()÷3;。
(2)300.3÷1.43=()÷143。
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我们在前面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除法,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教师由复习题引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2.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情境图。(ppt课件演示)。
提问:图中奶奶在干什么?
2.简单介绍“中国结”。
中国结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是我们祖先高度智慧的结晶,有着很长时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民族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愿望。
3.将例4补充完整,明确条件和问题。
(1)教师补充条件:大家知道编一个这样的中国结要多少丝绳吗?(0.85m)。
(2)用ppt课件补充其他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4.明确解答方法。
(1)学生独立列式: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或ppt课件演示:7.65÷0.85。)。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识字,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图文结合,借助生动的插图理解故事内容,抓住关键词体会小动物的内心活动,并相机训练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做动作,形象生动地理解一些关键词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丰富词汇。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语文,把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带到课堂上。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初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小山羊与小猴、小刺猬、小白兔不同的行为的对比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明白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就会成为生活的主人,就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生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初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生字;初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大森林图片。)。
师:在动物王国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在这些动物身上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喜欢看故事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读读故事厨师小山羊。(生齐读题目。)。
(二)示题,读题。
1、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生:读了题目我知道了小山羊是位厨师。
2、师:咱们一起去看看小山羊这位大厨师做了什么美味可口的东西。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小声、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遇着生字反复拼读几遍。
2、勾出文中带红帽子的汉字娃娃连成的词语自己拼拼读读。
3、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带音节),齐读。
4、你觉得哪些汉字娃娃的读音需要给大家提个醒?(学生将这些汉字齐读两遍,读准字音)。
5、开小火车,其余学生认真听,注意正音。
6、将汉字娃娃的'音节去掉,开火车读生字,并口头组一个词。
7、抽生认读生字。
过渡:孩子们,这些汉字娃娃跑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它们吗?
(四)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1、请孩子们自由、大声地读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完后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分自然段抽生读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漏字,在读中注意提醒学生仔细听,并就字音进行评议。
(五)记住要求会写的字,并指导写字。(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1、四人一小组交流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汉字娃娃的。
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做动作、猜字谜、编故事等方法。
2、有没有觉得难记的汉字娃娃?
学生提出难记的字,大家帮助。
3、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讨论怎样写好这些字。
特别注意写在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要给学生留足观察的时间。
4、必要的地方老师作补充发言并范写难写的字。(师范写脑字。)。
(六)作业设计:
1、学生书写字,教师个别指导。
2、写完后进行评议,及时鼓励。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五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孩子有意识地在学习中积累一些词语,让孩子养成边读边积累的好习惯。
3在阅读中,让孩子读读、演演、议议小动物们的行为,大胆说出自己的体会,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童话的乐趣。
4通过学文,让孩子感受生活的乐趣,学习做生活的主人。知道只要用眼认真观察,用脑认真思考,用手亲自实践,就会成为生活的主人,就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3、4。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以演为辅,图文结合。
看图理解课文内容,多种形式的读,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1、卡片:随手一扬、随手一扔、随手一抛,
津津有味,一扫而光狼吞虎咽。
2、挂图。(一张)。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童话故事《厨师小山羊》(生齐读课题)。
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二、学习第七自然段。
1请小朋友们自由、大声地读读课文,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厨师小山羊。
2生汇报。(板书:爱动脑)。
师:厨师小山羊把酸酸的柠檬、难吃的苦瓜、红红的辣椒都变成好吃的东西了,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厨师,我们再来读读第七自然段。
三、引导学习小猴、小刺猬、小山羊的行为。
(一)师引导学习小猴扔柠檬一段(出示图)。
1小朋友仔细看,图上画了什么内容?
师:不错,通过看图就会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细心的小朋友再看看小猴的表情,它在想些什么呀?能把小猴在树林做了什么、心里是怎么想的连起来说说就更棒了。
师: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能读好小猴的话,体会体会它的心情吗?
3课件出示:哎,酸死了!谁能读出柠檬的酸味?边读边做出表情,动作?
抽生读分组读齐读(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读出柠檬的酸味。)。
4.出示全段。
师:孩子们自己去读读这段话,体会体会小猴当时的心情。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学生说不出老师自己问)。
5随手一扬是什么意思?
(1)孩子们做做扬的动作。
(2)小猴是怎样扬的?(生:随手)。
(3)随手是什么意思?(生:随便、随意)。
(4)谁来做做随手一扔的动作?
(5)从随手你体会到什么?
生:小猴不动脑筋就把苦瓜随手一扬了。
师:体会得真好!谁能读好这段话?
6抽生读加上动作美美地齐读。(孩子们,咱们站起来运动运动,让咱们加上动作美美地读读这段话)。
师:这真是一只不爱动脑筋的小猴呀!还有没有像这样不动脑筋的动物?让我们一起到菜园和草丛中去看一看吧!
(二)、学生自主学习小刺猬扔苦瓜。
1、出示第二幅图:
(1)小朋友们,图上画了什么内容?请小朋友们自由说说。
(2)能像刚才那样抓住小动物的.表情把它们心里面想的都讲出来吗?
2师:孩子们能读好这段话吗?
(1)请孩子们试着自己读读这段话。
(2)孩子们,咱们站起来运动运动,让咱们加上动作美美地读读这段话)。
3从小刺猬随手一扔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学生自主学习小兔抛辣椒。
1、出示第三幅图:
(1)小朋友们,图上画了什么内容?请小朋友们自由说说。
(2)能像刚才那样抓住小动物的表情把它们心里面想的都讲出来吗?
2师:孩子们能读好这段话吗?
(1)请孩子们试着自己读读这段话。
(2)孩子们,咱们站起来运动运动,让咱们加上动作美美地读读这段话)。
3从小兔随手一扔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议一议三种动物的行为。
1师:读了小猴子、小刺猬、小白兔的故事,你觉得它们在面对事情时有什么相同的表现呢?(生:都将扔掉,都不动脑筋)。
师小结:难怪它们会随手一扬、随手一扔、随手一抛,原来它们面对柠檬、苦瓜、辣椒的时候根本没有动脑筋。(板书:扬、扔、抛)。
2出示:随手一扬、随手一扔、随手一抛。
师:孩子们一齐读读这几个词语吧。
六、引导出小山羊是怎么做的。
(一)引导学习厨师小山羊做柠檬茶的一段。
1请孩子们自己读读想想:小山头是怎样把柠檬做成柠檬茶的?
2、生汇报。
3、自己读读,在动词下面标出小三角形。
4、加上动作再读一读这句话。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可以画下来。
别有风味。
真不愧是爱动脑筋的厨师小山羊。
过渡:咱们的厨师小山羊还做了什么好吃的呢?
(二)引导学习厨师小山羊做苦瓜丝一段。
1请孩子们自己读读想想:小山羊是怎样把苦瓜做成菜的?
2生汇报。
4加上动作读这一部分。
5为什么要将苦瓜丝放在热水里泡一泡?
师:看来做一道好吃的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得动脑筋、想办法。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山羊做的苦瓜丝好吃吗?让我们把苦瓜丝读得香喷喷的!
6自己试着读抽读齐读。边读边把你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说得好,狼吞虎咽一扫而光。
师:能做个动作让老师明白什么是狼吞虎咽吗?
谁能用语言来说说什么是狼吞虎咽?
从同学们的动作和语言描述中我明白了狼吞虎咽的意思。
师小结:厨师小山羊把苦的变成好吃的了!从哪两个词语能看出来?(狼吞虎咽,一扫而光)。
真不愧是爱动脑筋的厨师小山羊。
过渡:咱们的厨师小山羊还做了什么好吃的呢?
(三)学习做麻辣豆腐这段。
(1)小组齐读。
(2)议一议:小山羊还做了什么?味道怎么样?
(3)小组内再美美地齐读。
4这一组的孩子刚才读书读得津津有味,能用津津有味造句吗?
5孩子们,让我们津津有味地读出麻辣豆腐的美味吧!
小结:爱动脑筋的厨师小山羊把酸的、辣的也变成好吃的了。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厨师小山羊(生齐读课题)。
八、课件再次出示第七自然段。
师:让我们再来夸夸厨师小山羊吧。
九、拓展:
1、你最喜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词?
2、小动物们吃着聪明的小山羊辛苦做出来的美味佳肴,心里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
3、你以后会向谁学习,为什么?
十、师总结。
孩子们,其实生活中不光是做菜,还有很多事情都需要动脑筋,希望孩子们在生活中多动脑筋、想办法,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满阳光!让我们争当生活的小主人吧!
作业设计: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六
(出示图片,生观察)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生答)他们有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出示课题,生齐读题目两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小声、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遇着生字反复拼读几遍。
2勾出文中带红帽子的汉字娃娃连成的词语自己拼拼读读。
3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带音节),多形式读。
4将汉字娃娃的音节去掉,多形式读。
5扩词。
6读生词。
过渡:孩子们,这些汉字娃娃跑到句子中你还认识它们吗?
三、读通句子(出示句子)。
1请孩子们自由读句子。
2抽生读,读准字音,不多字,不漏字,在读中注意提醒学生仔细听,并就字音进行评议。
四、记住要求会写的字,并指导写字。
1四人一小组交流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汉字娃娃的'。
2有没有觉得难记的汉字娃娃?
3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讨论怎样写好这些字。
4必要的地方老师作补充发言并范写难写的字。(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师讲解)。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七
执教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字,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课文。
师: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同学们齐读课题,家看。
这样的题目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什么,读;
师:看到这样的题目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想要问的呢?
师:嗯,同学们真不错,请你读句子;我常常想,是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有内在联系的,都和作者想到一块去了,以作者杏林子开篇就提出了关于生命的话题:(出示课件)(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2、师:现在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怎么办?
3、师:谁敢来读?那么作者笔下的生命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听几位同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个问题(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段意)。
3、师:谁回答作者笔下的生命是指什么?(生命是飞蛾求生的欲望)。
4、师:这位同学真会学习!主要写的是谁呀?(飞蛾)写它怎么样呀?(在强烈的求生)希望其它同学都能像他这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笔下的生命。(板书:求生的飞蛾)。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板书:不屈生长的瓜苗)。
5、师:这位同学挺聪明,刚才学习的方法,他马上就会运用了。
6、师:下面同学们自由地读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然后用最简练的话概括作者笔下的生命。(板书:沉稳有规律的心跳)(创造无限的价值)。
7、师总结:我们初读了课文,这美美的散文被我们浓缩成为了一首小诗了!我们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小诗)。
三、品读课文,理解积累。
〈一〉、品读第二自然段:
1、师:现在让我们静静地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飞蛾“求”生的?(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2、师:你从哪些词语看出飞蛾在强烈的求生?
(挣扎、鼓动)。
3、师:把这些词语带到句子中,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谁来读?
(指名读)。
4、师:我感觉你在跳动,而不是跃动,谁再来读?
(指名读)。
5、师:从“跃动”这个词中,老师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求生欲望,咱们全班同学一起读。(齐读)。
6、师:同学们,如果现在你是这只被人捏在手里的飞蛾,你们命悬一线,你会说什么呢?
7、师:面对这只强烈求生的飞蛾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呀?(生:震惊)。
8、师:来,读出作者的震惊,读出你的震惊。(生读)。
9、师:同学们,标点可是无声的语言,读出感叹号表达的情感,谁再来读。(生读)。
10、师:作者震撼了,她在想什么?(出示课件:心想--)。
(学生说话训练)。
11、师:课件图片展出,讲解杏林子的经历。
第一个宝贝就是: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
第二个宝贝是:联系作者的经历,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品读第三自然段。
师小结学法:同学们看,刚才我们怎么学的呀?抓住关键词感受飞蛾求生的欲望,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香瓜子是怎样“不屈”地生长,哪些关键词体现了这一点?(点学生回答)。
1、师:你感受得很真切,把你的感受带到句子中,读这句话。
你感受得很深刻,也请你读出你的感受。
你感受得很强烈,也请你来读。
(生回答:冒出、冲破、仅仅、竟然)。
2、师:每个字每个词都在诉说作者的心声啊!我们从这些词语中品味到瓜苗的不屈,瓜苗的顽强,现在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不屈,读出顽强。
3、师:瓜苗仅仅只是想活下去吗?(板书:不屈向上)。
4、师:作者看见这不屈生长的瓜苗又想到了什么呢?
5、师:我们又一次运用了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品读。
6、师:听香瓜苗对作者说了什么?
四、总结。
同学们,小瓜苗如此的顽强生长,那怕仅仅只有几天的生命,但它还是活得如此的光彩,如此的坚强,是啊!生命就是如此的奇妙,同学们,生命成可贵,我们生命得继续下去我们要使我们的生命活得更精彩,请同学们就用我们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去学习下面的课文,下节课老师再来和你们一起研究我们的生命。
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求生的飞蛾----珍惜。
不屈生长的瓜苗----不屈生长。
沉稳有规律的心跳----。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八
1.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部分够商1)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能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部分够商1)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268÷4224÷4252÷6345÷15。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订正,任选一题说一说怎样算的。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1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图意。
师:坚持晨练可以锻炼身体,王鹏坚持晨练,按计划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师: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的除法比,有什么不同呢?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2、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算?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意见在小组交流一下。
方法一:
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方法二:
22.4×10=224。
4×10=40。
224÷40=5……24。
3、师:
这样可以算出结果,但是计算时有什么感觉?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种更简便的算法,这就是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
5.6。
422.4。
20。
24。
24。
二次备课:
思考:(1)余下的2表示什么呢?这个24又表示什么?
(2)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是多少?
(3)怎样在商上面表示六分之一呢?
师: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
比较:224÷4与22.4÷4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师: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
(2)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练习三的第1题。
算一算,比一比,这两题的计算方法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3.完成练习三第2、3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通过学习你知道些什么?
五、作业:
课本第19页第1、2、3题.
板书设计:
小数除以整数。
22.4÷4=5.6(千米)。
答:王鹏平均每周应跑5.6千米.
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解决小数点的位置问题。为了说明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计算中在除过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后还有余数,要着重说明把它化成用较小的计数单位表示的数,并与被除数中原有的同单位的数合并在一起,再继续除。
因此本节课,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教学方法之前为了给学生探索创造条件,探讨后,学生进行汇报。对于正确的方法给予肯定,并且为找寻正确的思路,引导学生分别用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转化为整数除法的两种思路进行解题。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问题的转化能力,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中的一个难点。让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数学的综合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逐步学会分析和综合的思考方法,发展合乎逻辑的思考能力;通过具体实例,在观察思考、操作和推理的活动中,使学生有意识地反思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严谨好学、自主探究、乐于合作的学习品质和理性精神。本节的.教学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灵活运用。教学难点是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本节课是梯形的复习课,学生在初二、初三已经学习过,对定理的证明及梯形的题型中辅助线的添加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自主复习中首先设计了考点链接,将梯形的相关知识点一一列举出来,课前热身中通过三条题目把梯形的有关辅助线融合在其中,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自行解决。自主复习中的题目课前批改掉,学生有疑问的可以相互讨论,老师在课上只针对典型问题作点拨。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品质。当堂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复习效果,便于教师课后有针对性的布置课后作业,对复习不到边的地方进行补救,进一步提高复习效果。
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复习方法合理,让学生体验研究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思想。教学中追求实效,强化方法的引导。简单问题学生直接回答结果,较复杂的问题老师突出注意点。多给学生创造思考和交流的机会,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进行的很顺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极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十
目标预设: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和验算的方法,能正确解方程。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再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过程预设:
一、情境创设。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文峰大世界推出学生用品大展销,这里是选取其中的几件。
商品上标价分别为(字母表示的为商品价格不知道的):
上衣65元巧克力y元。
钢笔40元皮鞋60元。
书x元文具盒20元。
如果拿100块钱去买商品,用钱的结果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
(三种情况,大于、小于、等于)。
如果请你自己购物的话,你准备选择什么。
二、观察讨论:把上面的式子分类,你认为可以怎么分?
1.小组讨论,介绍如何分。
2.教师指出:像这些用等号连起来的算式我们都叫它等式。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师板书。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方程。(板书课题)。
4.提问:这里哪些算式是方程?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用集合圈圈出方程。
知道了什么是方程,你能写出一些方程来吗?试试看,在随练本上写出一个方程。
5.汇报:说说你写的方程是怎样的?
提问:如65+x是方程吗?为什么?
由此看出:具备方程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可以用一句话或者图来表示吗?
三、方程史话。
说起方程,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故事呢:我们都知道《九章算术》是我国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是十部算经中最重要的一部。《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绝大多数内容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中方程术是《九章算术》最高的数学成就,是它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方程的概念,并系统地总结了方程的解法,比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希腊丢番图方程要早三百多年。
《九章算术》反映出我国古代数学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取得在全世界领先发展的地位,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著,它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它已被译成日、俄、德、法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听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四、解方程。
1.师:大家知道这些方程中的未知数的值是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练习求未知数,指名板演。(两题)。
刚才我们求这个方程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因此,我们在解方程时写个“解”字。师补充写解。
其实我们以前求未知数x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解方程。
2.选出方程的解,并画上横线。
x+8=30(x=38x=22)。
x=5是方程()的解。15x=36x=30。
12-x=8(x=4x=20)。
提问:你是怎样找出方程的解的?
3.检验。
师:我们在解方程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代进去的方法算一算,如果它的等式结果和右边相等,说明是正确的,这种就是方程的检验方法。
请大家把书翻到80页,看一下方程的检验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检验的格式,自己任意挑选一题进行检验。
五、巩固练习。
做个游戏,好吗?
1.分组出五题判断题,写出式子,可以是方程,也可以不是方程的,考考其他组,看看哪个组编的题最好。
2.求出最好这组中的两道方程中的解,并检验。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十一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2、会从题目中找出包含题目意思的一个相等关系,列出简单的方程。
3、掌握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概念,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方法,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体现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三、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配套课件。
五、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设置悬念。
师:同学们,老师学会了一个魔术,情你们配合表演。请看大屏幕,这是20xx年10月的日历,请你用正方形任意框出四个日期,并告诉老师这四个数字的和,老师马上就告诉你这四个数字。
生1:24,师:2,3,9,10生2:84师:17,18,24,25。
师:同学们想学会这个魔术吗?生:想!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学会。
2。突出主题,突出主体。
(1)师:看大屏幕,独立思考下列问题,根据条件列出式子。
a。x的2倍与3的差是5。
b。长方形的的长为a,宽比长少5,周长为36,则=36。
师:这些式子小学学习过,它们是?生:方程。
师:对,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等号的两边分别叫做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现实,学生齐读)。
2、师:小学我们学过简易方程,并用简易方程解决应用题,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际应用题,用方程解答起来更加方便。请自己阅读课本p/79—81,(课本内容略)并把课本空空填写完整,不懂的和你的同学交流。还要回答下列问题:
(2)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3)什么是的解?你找到验证的方法吗?
师:在阅读p/80例题1时老师做出友情提示:
(1)选择一个未知数x。
(2)对于这三个问题,分别考虑:
用含x的未知数分别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用含x的未知数表示这台计算机的检修时间;
用含x的未知数分别表示男、女生人数。
(3)找一个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学生讨论出上述答案后。
师:大屏幕显示上述问题的答案。
三、体现新时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大多数学生完成课本阅读和解答好课本问题、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请几名代表学生汇报所列方程,并解释方程等号左右两边式子的含义。
师:(强调)(1)方程两边表示的是同一个数;
(2)左右两边表示的方法不同。
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精彩的舞台。
师:本节知识也学完了,你能解释课前老师魔术中的几多秘密?
设任意框出的四个数字的第一个为x,则:
生1:x+(x+1)+(x+7)+(x+8)=24;
生2:x+(x+1)+(x+7)+(x+8)=84。
师:很好!如何算出x的值,是我们下一节课要探讨的问题(继续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老师想当堂检测一下谁掌握的最多,最好,请看大屏幕。
五、基础巩固与知识延伸。
(1)基础练习见同步练习册。
(2)拓展练习如下;
1、下列四个式子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1+2+3+48b。2x3c。x=1。
d。|10。5x|=0。5ye、
2、已知关于x的方程ax+b=c的解是x=1,则=。
3、下面有四张卡片,请你至少抽出三张卡片编写两道一元一次方程,并和你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你和谁不谋而合!
六、小结作业。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十二
《凉州词》这首诗抒写的是边关将士夜闻笳声而触动思乡之情。万里别家,多年不归,有时不免思乡,无论是见景还是听声,都容易勾起悠悠的乡思。诗的前两句写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转而思念起故乡明媚、灿烂的春色、春光来。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美中不足的是,在讲授词语时,讲得不够详细练习不到位,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应该让学生试着造句,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十三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阅读例6的主题图及题目,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2独立思考自主完成p.10页的“做一做”学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3、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值。
2、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正确求出积的近似值。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一、自主学习。
预习(课前)任务:用“四舍五人法”求积的近似数。
1、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2、阅读教材第10页主题图,理解图意,并把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3、练一练:p.10页的“做一做”。
4、想一想:要保留一、两位小数,如何求积的近似数?
5、思考发现:求积的近似数所用的方法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关键是看()。
任务:探究积的近似数方法(课内):
1、按要求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435.5(整数)14.53(一位小数)4.537(两位小数)。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求积的近似数方法:先根据,再按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关键是看。
2、按要求保留积的小数位数(依次分别保留一位、两位、三位小数)。
7.5×2.31.56×0.17。
3、“四舍五人法”求积的近似数关键是看.是否满五.
过关检测:
1、1.61×1.5的积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0059×1.7的积有()小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2、《小小科学》(月刊)每本5.80元,小华打算订一年的,要花多少钱?(得数保留整数)。
3、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三位小数准确值最小是(),最大是().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实际,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若干个。
理解:
1、理解本课“凶残”等6个词语。
2、能辨别3个近义词的用法。
3、默读课文,认识必须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接受初步的辨证法教育。
运用:
1、进一步感受比喻对提高表达生动性的作用,能仿写比喻句。
2、通过续写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能辨别3个近义词的用法。
2默读课文,认识必须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接受初步的辨证法教育。
3进一步感受比喻对提高表达生动性的作用,能仿写比通过续写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能辨别3个近义词的用法。
2默读课文,认识必须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接受初步的辨证法教育。
3通过续写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53狼和鹿)说说()的狼()的鹿。
2、假如你在森林里看到狼在追赶小鹿,你会怎样?
3、根据同学回答出示句子:
师:是呀,人们做梦也想不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提问“居然”的含义,追问文中为什么要用上“居然”?)。
4、读了这句句子你有什么想法?
二、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在那片宁静的大森林里发生什么?
(出示课件)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着。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问:狼在哀嚎什么?(请学生想像并模仿狼会说些什么)。
师:鹿的数量成急剧的增长,森林里一定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啰?生从课文中找。
出示:凯巴伯森林中原来生活着只鹿。狼被人们杀了以后,鹿的总数超过了只,
师:后来呢,森林该是一片繁荣了吧?
生根据课文回答。
(课件)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生读第4小节。
4、问:狼被捕杀了以后,造成了几种危害?生答。
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森林变化的原因。
5、问:这都是狼的过错吗?生答。
请你再来填()的狼。
三、小结。
1、、说说你们学过本课之后的感悟。
2、师:听了你们的讨论,我又想起咱们这学期学过的第11课《大自然的秘密》中小乌龟的死,请你们再来读读这一课的最后一节。
师:是呀,我们都喜欢充满生命力的绿色,喜欢生机勃勃的森林,不喜欢这萧条、荒芜的情景。人们本来是处于善意来捕杀狼,可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人们不可以用自己的意志去改变一切。
3、出示: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生态才能保持平衡、稳定。
4、、完成课后阅读新体验2选词填空。
果然居然突然。
1、这次数学期中考试的题目很难,而方方()得了满分,真不简单!
2、气象台预报今天下午有大雨,吃过午饭后,()倾盆大雨。
3、走着走着,()从草丛中钻出一条蛇,把他吓了一跳。
4、这一天,风平浪静,人们都站在甲板上。()有一只大猴子从人群里钻出来,做出可笑的鬼脸。它知道大家拿他取乐,就放肆起来,()拿了船长儿子的帽子戴在头上。
附板书:
狼和鹿。
捕杀糟蹋。
人间接破坏森林。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十五
一、活动内容:
课本第110页111页活动1和活动3。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建模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问题中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预测、判断。
(2)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演练、合作探究,体会数学知识在社会活动中的运用,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三、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经历探索具体情境的数量关系,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以上重点也是难点。
3、关键:明确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间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每人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一些相同的棋了和一个支架。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1。
一种商品售价为2.2元件,如果买100件以上超过100件部分的售价为2元/件,某人买这种商品n件,讨论下面问题:
这个人买了n件商品需要多少元?
教师活动:
(1)把学生每四人分成一组,进行合作学习,并参入学生中一起探究。
(2)教师对学生在发表解法时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学生活动:
(1)分组后对活动一的问题展开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派代表上黑板板演,并发表解法。
解:2.2nn100。
2.2100+2(n-100)n100。
问题转换:
一种商品售价为2.2元/件,如果买100件以上超过100件部分的售价为2元/件,某人买这种商品共花了n元,讨论下面的问题:
(1)这个人买这种商品多少件?
(2)如果这个人买这种商品的件数恰是0.48n,那么n的值是多少?
教师活动:同上学生活动:同上。
解:(1)n220。
100+n220。
(2)=0.48nn=0。
100+=0.48nn=500。
(二)、活动2:
本活动课前布置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一些相同的棋子和一个支架。
2、分组:(4人一组)。
开始做下面的实验:
(1)把直尺的中点放在支点上,使直尺左右平衡。
(2)在直尺两端各放一枚棋子,这时直尺还是保持平衡吗?
(3)在直尺的一端再加一枚棋子,移动支点的位置,使两边平衡,然后记下支点到两端距离a和b,(不妨设较长的一边为a)。
(4)在有两枚棋子的一端面加一枚棋子移动支点的位置,使两边平衡,再记下支点到两端的距离a和b。
(5)在棋子多的一端继续加棋子,并重复以上操作。根据统计记录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以上实验过程可以由学生填写在预先设计的记录表上。
实验次数棋子数ab值a与b的关系。
右左ab。
第1次11。
第2次12。
第3次13。
第4次14。
第n次1n。
根据记录下的a、b值,探索a与b的关系,由于目测可能有点误差。
根据实验得出a、b之间关系,猜想当第n次实验的a和b的关系如何?a=nb(学生实验得出学生代表发言)。
如果直尺一端放一枚棋子,另一端放n枚棋子,直尺的长为l,支点应在直尺的哪个位置?(提示:用一元一次方程解)。
此问题由学生合作解决并派代表板演并讲解,教师加以指正。
解:设支点离n枚棋子的距离为x得:
x+nx=lx=答:略。
(三)、小结,由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作业。
1、课后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类似活动问题,并举出几个例子。
2、课本,第110页活动2。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十六
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小山羊》是五年制人教版第一册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这个故事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也是不一样的”这个常识。
一、谈话导入:
课件显示小山羊,问:“你们认识它吗?谁来描述一下小山羊?”生自由说。(要求把句子说的完整、通顺。)。
〖评析〗一年级是积累、丰富语言的重要阶段,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课堂中每一个环节进行言语训练。该环节利用了学生喜欢的小山羊图片,使学生的思维处在兴奋状态,并积极主动的与生活取得联系,激起表达的欲望。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小山羊的故事。(板书课题)请同学和老师一书写:小山羊(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画出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3.同桌互读,纠正错音、漏读现象。
〖评析〗扫除阅读障碍,是自主探索,自行感悟体验的基础。在该环节的设计中,还有意识地通过同桌之间互读互查,调动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这样设计,符合了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比老师进行检查效果显著。
三、读说结合,发展语言:
1.师:通过刚才读课文,你知道小山羊有哪些朋友吗?
(随着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小鸡、小狗、小牛。)。
2.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
3.学生读后,师:你从哪一段当中读懂了什么?你能读给大家听吗?(学生在读和说的过程中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以辅助学生的说和读;并指导朗读。)。
生1:在第二自然段当中,我读懂了小猫把自己最喜爱吃的鱼拿给小山羊吃。(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生2:我从第四段中知道了小山羊喜欢吃青草。(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生3:我知道了小狗爱吃骨头。(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生4:从第一自然段中我明白了小鸡爱吃小虫,小山羊不吃虫子。(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5:通过读,我明白了小山羊是一个很懂礼貌的孩子,她每一次说话都说一声“谢谢你”。(生朗读全文)。
生6:我还觉得小鸡、小猫、小狗和小山羊不是很要好的朋友,因为它们不了解小山羊,不知道小山羊喜欢吃什么。(生朗读全文)。
……。
4.师:咱们班的同学真棒!能够通过自己读课文读懂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老师还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更好。(生独自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指导背诵。(从这四段相同的写法上进行指导)。
〖评析〗把空间留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自主进行感悟、体验课文的关键。本环节注重了让学生自由发展,不受任何束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感悟到多方面的知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该环节的设计,还让说与读相结合,有利于内化语言,规范语言,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能力,并有机地把理解、积累、运用整合在一起。
四、创设情境,实践语言:
1.这节课我们不仅背会了课文,还了解到了小鸡、小猫、小狗和小山羊它们都喜欢吃什么食物。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到更多的动物它们都喜欢吃些什么吗?(播放课件)。
2.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把你刚才所看到的和平时观察到的,学着小狗和小山羊的样子表演给大家,让大家猜一猜你是谁好吗?(生以小组形式表演,师指导学生的语言。)(表演提示:小组内一生不说出自己是谁,其余生做自我介绍,并邀请不说出自己是谁的学生吃东西,最后请同学们根据对话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评析〗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者多向的互动活动中,才能有效的增强口语表达能力。表演就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它是为学生创设的一种宽松的、无拘无束的、有多人参与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语言得到了交流,回归了生活。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组。
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范读课文,把握要义,补充课题。
1、你们喜欢故事吗?
2、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板书课题),你们认真听,想想讲的是谁的什么事。
3、读课题,思考:课文讲了司马光做了什么?你觉得司马光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指导分小组学习,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
(1)、标出自然段番号。(2)、圈生字、画出带有生字的词。(3)、交流认识这些字的好办法。(4)、组长检查。(5)、读通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检查巩固生字,理解词语,读喜欢的段落。
1、开火车读生字。
2、说说你们小组用了哪些识字的好办法。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读读说说”,男女同学比赛组词语。可板书部分词语。
4、用“缸、块、劲、砸、救”做猜字游戏。
5、读课文。喜欢读哪段就站起来读。
(四)、读读看看想想。
1、(多媒体演示):上面是一个大花园,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有装满水的大水缸。
(1)、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是什么地方?这地方有什么?谁能用书上的话告诉大家?
(2)、这时发生什么事了?你的心情怎样?谁来读一读。
4、继续出示图画:司马光。观察司马光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
谁来读一读?
5、结果怎样?这时,你的心情怎样?全班一齐读书告诉老师。
(五)、写字。
1、读一读今天要写的字,说说你有什么新发现。
提示:我们学的哪些字有双耳旁?左双耳和右双耳的字分开板书。
2、记住哪些字有困难?哪些字容易出错?说说你的好办法。
3、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4、示范“那”、“都”的写法。
5、巡视、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六)、自由练习。
一边读课文,一边想,我该怎样读、怎样讲、怎样演这个故事。
(七)、拓展性学习。
把自己当成司马光,想想自己会怎样做。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登山游戏。
1、登山游戏。
(1)、画出山的简易图,贴上词语卡片,请小朋友读一读。
(2)、分组比赛读,读正确了的在山顶画上小红旗。
2、这节课你想怎样学课文?
(二)、学重点段:勾画词句,读读演演,细心体会。
你觉得课文最精彩的是哪些自然段?
1、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给“慌了”打上点。
(1)、从哪些表现看出他们“都慌了”?用横线勾出。
(2)、怎样读才能读出小朋友的“慌”?试一试。个别范例指导。
2、司马光表现怎样?给“没有慌”打上勾。
(1)、从哪些表现看出他“没有慌”用波浪线勾出。
(2)、你想怎样表现他“没有慌”?试一试。
(3)、司马光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
3、领读“别的孩子都慌了--”;“司马光没有慌――”
4、你觉得司马光的办法怎样?你想怎样夸一夸他?
5、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三)、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课文:朗读、表演、讲故事愿意怎样来表现这个故事?
根据自愿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读故事、演故事、讲故事的三部分,第部分学生找自己喜欢的伙伴共同学习。为每部分学生提出要求。
板书:读:心情语气快慢轻重演:读想演讲:读圈讲。
(四)、背诵:有情有味,熟读成诵。
1、喜欢朗读故事的小朋友,把这篇课文有感情地读读,让大家欣赏,好吗?大家觉得怎样?像他们这样读读。
2、这个故事多么生动啊!谁能把它背下来呢?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背一背吧。
3、谁背得快?来领着大家背。说说你为什么背得这样快的。
4、互相背一背。
(五)、教学效果测评。
1、读第一句,想想该填上什么词,再读读,看看填对没有。读第二句,看看和第一句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然后说一说。2、比一比,“那里”和“哪里”有什么不一样。你怎样分清它们。读句子,想想句子的意思,再填空。检查一下,写对没有。
(六)、拓展性学习。
1、可以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怎样查到资料,再动手查。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问一问。
2、回忆跟小朋友在一起玩时发生的事,有顺序地讲出来,如果能讲得生动一点更好。
七、作业设计。
想想看,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缸里的小朋友?
八、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没有慌。
(举起、使劲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有的……有的……。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十八
今天这节课也与小动物有关,板书白鹅,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三组词语:
a供养不周、大模大样、窥伺、净角;
指名读--正音,齐读;【这些词语的字音是难点,建议加注上拼音,降低难度】。
b步调急速步调从容。
局促不安大模大样;
c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厉声叫骂昂首大叫。
2、这些词语有一定的难度,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再读,边思考: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是什么形象?(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3、对这只白鹅有什么印象?(学生回答:高傲;走路大模大样,很富态;脾气很大;娇生惯养;架子很大)。
5、出示第二节句子,起到什么作用?【同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也是不需要讲解的】。
三、教学课文1-3自然段。
1、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这只鹅初到丰子恺家,怎样表现?(朗读)。
除了高傲之外,要可以用什么词语?(骄傲)有没有喜欢的意思?(课件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有些小气;架子大;“高傲”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丰子恺要把高傲送给白鹅,难道丰子恺先生不喜欢这只白鹅吗?学习第三自然段,画出表现“高傲”的词句。
从哪里体会到了它的高傲?这句话中,你想强调哪几个词?为什么?--再读--其他同学想强调哪几个词--再读。
请大家闭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听老师读,请大家把这段话变成一部动画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朗读,学生尽情地想象)--互动交流。
一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鹅却如此勇敢--读(出示句子:凡有生客进来……狂吠)。
一只随时可能被当作下酒菜的白鹅却如此的忠诚--读(出示中心句)。
你们从哪里体会到了白鹅步态的高傲?(咬你一口)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净角出场?把那种高傲气读出来。
既然是写白鹅,为什么前面还有写鸭子呢?(比较)。
男女同学赛读。
通过对比,我们更能读好这一句话: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四、积累应用。
课件出示:我是一只的白鹅。
【听后感想】。
第一次听江老师上课,感觉江老师的语文功底很深,不仅板书写得好,而且知识面宽。这是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前提。江老师的教学设计总体上合体,内容恰当,分成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为初读全文解决词语,第二板块是教学第一段带出第二段,第二版块为“叫声”和“步态”,详略把握得比较得体。教学语言要进一步推恰,克服随意性,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更加要主意锤炼语言,建议用录音笔记录自己的课堂,回家后仔细听听,反思以后必有长进。这其实就是微格研究。
[《白鹅》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小山羊教学设计篇十九
1.出示多音字“系”,让同学们区分这个字的读音。
师: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都能正确区分开来。
2.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黄河的主人?齐读课题。
1.黄河的主人是谁呢?(板书:艄公,注意正音)。
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呢?请同学们迅速找出这篇课文的中心句。
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齐读)。
出示: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再次出示课件:“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齐读)。
2.刚刚我们通过逐字解释理解了“惊涛骇浪的意思,那么“如履平地”又是什么意思呢?有些不太熟悉的生字我们可以借助字典来解决。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去查了字典,这里的“履”原来是什么意思?(生:鞋子。)那么“如履平地”的意思呢?(生:穿着鞋子在平地上走。)艄公的鞋子是什么?(生:羊皮筏子。)。
下面请同学们呢去2-5自然段找一找描写羊皮筏子的句子。
出示:
从那儿看出的?(“小”“轻”“好象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指名读后指导朗读。
“远远望去”要读得慢些,让人感觉真的很远。
“那么小,那么轻”读出很小、很轻。
“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要惊险。
(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出示: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齐读,注意里面的感叹号哦)。
(1)看到这么小,这么轻的羊皮筏子上还有人,你心里有什么感受?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句话:“啊,那上面还有人哩!”
师引读:“不只一个,还有一个……(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数着皮筏上越来越多的人,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越来越紧张、害怕、惊讶、激动。)我们平时心里感到害怕、紧张、惊讶、激动,数数速度会越数——越快,音量会越数——越响,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5.羊皮筏子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看看作者的特写镜头是怎么描写的呢?
出示:“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这羊皮筏子上面不仅有六个人,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更加危险)。
出示: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1)乘客们什么表现?(谈笑风生)板书:乘客谈笑风生。
“谈笑风生”是什么意思?
(2)读读这句话,哪些词句表现了乘客们谈笑风生?
“指指点点”——联系实际在指指点点些什么?
“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请同学们联系坐公共汽车的感受谈谈。
7.如果由李老师来撑羊皮筏子,你们敢不敢坐?(不敢!因为老师没有艄公的本领,那他有怎样的.本领呢?)。
出示:“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自由读读这两句,你体会出艄公是个怎样的人?(胆大勇敢技术高负责任认真、细心经验丰富智慧)。
板书:勇敢智慧。
这段话中的“小心”和“大胆”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浪小时就是大胆地破浪前进,浪大时就要小心翼翼地观察水势)。
出示:“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同学们,艄公面对的是什么?——险恶的风浪。
身负的是什么?——乘客的安全。
而他站在羊皮筏子上凭的是什么来渡黄河?——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由此,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艄公?(技术高超、镇静、机敏……)。
板书:镇静机敏。
8.因此,这样的人,才能配成为黄河上的主人。齐读再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总结:这是一种对比衬托的写法,小小的羊皮筏子能在滚滚的黄河中鼓浪前进,乘客还能如此的谈笑风生,无不反映出艄公的机智勇敢。
1.面对这位艄公,你想对他说什么?
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中华儿女,更锻炼了中华儿女坚韧不拔的意志,艄公只是千万个中华儿女的一个缩影,就让我们将艄公的精神装在心中,带出课堂,带入我们的学习生活!
板书设计:
勇敢。
智慧。
镇静。
17.黄河的主人-----------艄公机敏。
对比、衬托。
黄河羊皮筏子乘客。
气势大小、轻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