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毕业论文(精选19篇)
多阅读名人传记,可以汲取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注意总结的语言要简练明了,避免太过冗长而显得啰嗦。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分享,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一
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诸多国家的文化中,各地区在历史、地理、环境方面差别巨大,但这个文化最初的来源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它代表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在泛东亚文明中的核心便是儒的思想,要了解它,要追溯到我国那个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诸子思想。
一、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思想体系。
孔子思想的出发点和其一切活动,包括他的学术活动和政治活动的目的都是围绕周礼而展开的,要求人们“克己复礼”,补充以“仁”、“义”等道德观。至于天道自然、生产技艺方面的知识,孔子认为此乃“小人之事”,而非“君子之学”。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主张施行“仁政”,《孟子告子上》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并提出:“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将“明人伦”作为其学习之终极目的,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至于天道物理因果运作之事,一些自然现象仅用来注释其政治观点。荀子“礼”、“法”并重,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要靠后天的“修身”“师法”来使人从善,在政治思想上,与孟子明显不同,荀子主张强化君权,但重视民的作用,《荀子哀公》中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承认有自然规律,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观点,然而他也认为君子“之于天地万物也,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即对大自然主要在利用而不探究其奥秘。孔、孟、荀及其他儒家学子,崇尚政治人伦之“礼义”,贬抑探索天地自然之“物理”和生产技艺这一点上是一脉相通的,从而构成了中国持续两千多年的“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的儒学传统。
老子主张“返朴归真”“无为而治”,在重视人的独立价值和人的精神层面的基础上,提出许多高度抽象的政治哲学原理。对自然物理运行提出一个“道”的解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到底什么是“道”,只是含糊其词:“道可道,非常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否定其他一切知识和技巧,认为宇宙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往前发展,是“无为自化”的,所以在政治上就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庄子也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依然是持自然无为的思想,没有将对自然科学的探索予以足够重视。
墨子则强调:“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主要以实用为标准,不可用的知识在墨家看来,在道德上已非善物。法家崇拜权力,商鞅的《商君书农战篇》谓:“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要求全部铲除,实行“燔诗书、禁游学”等政策。韩非子则认为社会“五蠹”为文学、工商、技艺等文化人。由此可见春秋战国诸子学说大多鄙视自然学科知识,其核心内容是政治。
二、春秋战国诸子对仕途的态度及其政治诉求。
这历史时期一般士人在经济上无独立地位,需要依附于掌握经济特权的君主或贵族大官僚,将所学服务于其政治,孔子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其学生子夏则宣称:“学而优则仕”也便是学成安邦术货与帝王家,表明当时学习的目的就是做官帮助君主进行统治,所以学习知识就是学习治政的本领。孔子一生凭其学识在不断求宦任官。他的学生子路、子贡等人也都在各诸侯国为官。
除君主养士外,各诸侯国的有名的权势重臣也养士。著名的`战国四君子均致客三千人以上,秦相吕不韦将这种厉害关系说的更透彻:耕田之利“十倍”,商人之利“百倍”,从政之利“无数”。于是由大商人参与政治投机,一变而为秦相。以此可推,那时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在君主、官宦之家得以生存,而为其出谋划策,成为其忠实的臣属。纵横家的处世哲学是实务的,一切以取得成功达到目的为宗旨,法家商鞅进说秦孝公,连用霸道、帝道、王道诸说,以窥探统治者的口味。
三、春秋战国时期愚民的政治思想。
春秋战国诸子由于其历史、地理诸方面的局限,只能对君主政治提出自己的各类解释,而在此局限中,多主张愚民。儒家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有关主张无须赘引;老子的圣人之治,要求“常使民无知无欲”等一套理论。墨家同样认为,“贵智者”是天子诸侯大人,“贱愚者”是“民”,民只能俯首从命。法家则为统治,认为“民愚则易治也”,创造一套详尽的愚民的政策。曾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虽被人们称之为‘百家争鸣’,但每一家都尚同,都不宽容其他家的存在。孔子念念不忘‘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说‘天下恶乎定?定于一’;法家力主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墨家赤裸裸地高叫‘尚同’,追求‘天下之义,尚于一人’;道家要求芸芸众生归于一个‘道’。这种百家争鸣的实质是百家邀宠继而消灭对手,诸子百家几乎都自认为已经找到了绝对真理,都对自己所持学说有高度自信,不容他人怀疑,以君主统治的安稳性作为其价值目标,大多认为君主统治下的社稷是第一位的,而个人存在的价值仅仅在于服从君主与社会的需要,基本忽视个人权利与人格尊严,这也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之一。
程裕贞先生在其《中国文化要略》中说:“构成中国文化核心的东西,是历代人们的哲学思想和学说。他们对天地万物,对社会,对人生的各种思考和认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与品格。”但也有其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持有相应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参考文献。
[1]高正.诸子百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程裕贞著.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二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
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
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
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着的作者。
弹指一挥间,大学四年已经接近了尾声。
回想自己的十几年的求学生涯,虽然只是一个本科毕业,但也实属不容易。
没有他们的勤勤恳恳和细心安排,我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我的大学生活。
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也不可能完成我经济学第二专业的学习。
当然,一个农民家庭要同时供两个大学生上学,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接济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求学时对我经济和精神上帮助的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们,我的生活因你们而精彩和充实。
xx大学,这里严谨的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我大学四年过的很充实和愉快。
我第一学期是在哲学系度过的。
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有幸和许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听睿智的哲学老师讲授哲学。
后来由于一些本可抗拒但一时冲动的原因,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哲学系,离开了亲爱的哲学系的老师和同学们。
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时光,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尤其是对我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
这些有用的东西一直对我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相信,这些东西将伴随我走完整个人生的道路。
现在回想起在哲学班的日子,还是那么的温馨和惬意,我不能不感谢当时哲学班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跟你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那真是其乐融融,妙不可言!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三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发端于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在萧公权、萨孟武等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著作中也都包含了政治哲学层面的研究,只是涉足不多且不深。
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政治学被错误取消期间,中国政治哲学的研究就失去了独立的学科地位及意义,而附属于历史哲学层面的社会形态理论,主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选定思想家思想中体现阶级性及历史走向的部分议题为政治思想议题,其中就包含着政治哲学议题,譬如人性论及政治理想国等。
随着政治学的恢复及初步发展,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渐次展开,但又总摆脱不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的阴影,从而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总是同各种各样涉及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的讨论混杂在一起,其研究方法则主要有文化哲学、历史哲学、哲学及历史学的方法。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现有研究成果体现两个基本研究思路:第一种研究思路较为看重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普遍性特征,着力于发掘现代政治的传统政治哲学基础,论证现代政治的中国版本所必需的某些来自传统政治观念的支撑,竭尽全力论证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具有内在地转向现代政治哲学的可能性或已经有了某些现代政治哲学观念的雏形。
其研究结果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就其历史内容而言并无趋向现代民主的趋势,在其已有的历史中也没有与现代民主和谐共存的经历,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也仍然较多地发生着阻滞民主发展的消极作用。
一、路径与特色: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范式。
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有三种基本范式:其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者从一般哲学的研究进入政治哲学的研究,比较注重概念和范畴等的解释和演绎,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框架,对中国传统哲学中政治意义明显的概念、范畴与命题等进行了初步梳理,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周桂钿教授。
周桂钿教授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一书力图从范畴和命题的解释方面着手,研究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几对主要范畴或命题,其贡献及局限一如前述。
通过研究,周桂钿教授提出了三点最基本的看法,即儒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干,政治哲学是儒家的中心,民本论是中国政治哲学的中心。
周教授没有对政治哲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与方法等进行描述式的处理,而只是将传统哲学中政治性内容进行了罗列或排比,既没有回到思想现场进行思想事实发掘,也没有着力于概念、范畴、命题、判断及推理等的系统分析,结论虽缺乏政治哲学研究所要求的近乎苛刻的严谨与缜密,但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二是结合中国社会近代化或现代化问题,主要从民族文化自尊和历史发展普遍法则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某些范畴进行了历史哲学的解释,其主要的代表是李存山。
李存山等主要是通过民本与民主关系的讨论,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局部进行了重点探索,意在寻求中国政治民主的内在依据或源头活水,着力在中国古代寻求民主思想或民主思想的萌芽等。
张岱年的《黄梨洲与中国古代民主思想》一文指出,“中国自殷商以来没有民主制度,但在学术史、思想史上也还是有民主思想的。
……中国在先秦时代就已有了民主思想的萌芽。
”四李存山认为黄宗羲思想是“民本走向民主的开端”,李存山的结论至少有两个基本的片面性。
一、他的研究模式属于“六经注我”,既不太关注黄宗羲等人的原始思想问题,也没有触及到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纲领性概念,而过多地关注与同时期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比较,过多关注梁启超等人承认的黄宗羲思想对他们接受民主思想的所谓影响。
二、他对现代民主的发生与传播机制缺少必要的了解,不仅置民主观念的悠久历史于不顾,而且还把民主看作任何民族都可以在某个阶段自然形成,从而确定中国的民主也可以在某个阶段通过思想家的努力,在没有任何民主思想资源及制度资源的情况下出现,断定民本可以自然而然地冲决君主制的束缚而走向民主。
其三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研究者从政治思想的研究中逐渐衍生出政治哲学研究,注重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概念、范畴、命题和判断等的社会学或历史学解释,其主要代表是刘泽华。
刘泽华继承了萧公权的研究传统,在政治观上率先突破僵化的阶级政治模式,能够“采政治学之观点,用历史之方法”,就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主要概念及范畴等进行了社会分析,并描述了主要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了重要政治判断的普遍社会影响力,其中对纲领性概念的关注使之更接近政治哲学探讨问题的方式。
国外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主要有三种范式:其一是日本学者沟口雄三为代表的历史哲学式的研究,注重挖掘晚明以来中国传统思想的近代意义,力图将中国思想或社会的近代化看作是传统社会主要成分的内在延续,其研究风格和旨趣与李存山等比较接近,旨在寻求东亚现代化的内在依据。
他认为李贽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由传统到现代的重要过渡性人物,将近代思想在中国的展开描述为一定肯定人欲的过程,并整理出了一个从李贽到孙中山的近代思想的发展线索,再结合他视域中的明清之际以来反专制思想中的地方自治,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的近代是可以在其文明的进程中内生。
其二是以牟宗三、杜维明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的中国政治哲学研究,他们以儒家传统政治哲学的现代转化为题材,探讨了中国传统儒家政治哲学的现代意义,尝试将儒家传统政治哲学与西方政治哲学进行嫁接,提出了“返本开新”、“新外王”等理论,对于探索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如何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杜维明极力推崇现代民主而反对传统专制政治,认为儒家思想中确实存在着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成分,主张继承儒家的同时还需继承批判儒家的五四传统,唯有如此,才能找出儒家思想中与现代民主相适应的普遍部分。
杜维明认为宗教伦理层面的儒家学说具有超越历史的普遍性,不仅可以成为中国现代民主的伦理基础,确保民主政治的中国属性,而且对其他文明如西方文明解决伦理危机也有重要意义。
海外新儒家面对的是民主政治已经成功植入之后的民主政治与东方伦理的关系问题,并着力于寻找中国儒家伦理中能与民主政治相融通的部分,并且从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方面发掘、解释和论证了儒家伦理的普遍意义。
处理两者是否相融通的问。
起码在民主政治已经确立的情况下可以让它更加民族化。
其三是美国和西欧的海外汉学家,以现代化为主要问题,探讨了中国传统政治及政治哲学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不良或不利影响,其主要代表是列文森。
列文森注意到了传统政治文化的形成受到了儒家、道家及法家等的影响,但他否认了儒家等传统政治观念能够顺利生出现代政治观念。
尽管上述范式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都极为相信自己研究的必要性及正确性,但各自得出的结论竟至于截然不同。
这一方面是由于其研究方法及价值取向的迥异,特别是在中国民主如何发生及处理民本与民主的关系上,方法与价值取向对于结论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在没有民主实践并没有民主思想资源的情况下,中国的民主思想如何独立开始其形成的过程,是个颇为关键的问题,窃以为从思想到思想的文本研究及抽象推理难以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特别是当我们全过程地追踪了“民主”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含义演变后,大概才能在民本与民主的关系上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四
问题缘起司马迁、刘安及班固全都注意到屈原的心志。司马迁曾说“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及其作品的志意是否可以用“与日月爭光可也”来赞扬,对此班固是持保留态度,他的说法是:“淮南王安叙《离骚传》,以《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嚼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斯论似过其真。”但在下面的话语里他的态度就很肯定了,他的批评也变得激烈起来:“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間,以离谗贼”,“经义所载,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说屈原的志意“與日月爭光可也”是否“过矣”,是否在班固所说的意义上“过矣”,这是可以争辩的,只是我们这里不能进行。司马迁赞屈原的志意“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是在如下文本内:“《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段文字里“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是否是司马迁《屈原列传》所固有,是否是司马迁自己所写入,从而是否可以视为司马迁所怀有或赞同,这点在屈原研究内长期以来是存在争论的,有的屈原研究家认为连同其他一些话语,这一赞扬是后人“羼入”太史公《屈原列传》本文之内的。张叶芦在《屈原列传误解辨正》一文内详细描述了有关分歧,他不同意说那是后人从外面加入的,说“我们只能说司马迁《屈原列传》对《离骚》及其作者屈原的评论和颂扬,吸取有刘安《离骚经章句》序文的话,这才符合实际。”[1]笔者是外行,不能断定孰是孰非,但倾向于接受张叶芦所作的那些论证,进而试来展示屈原心志具有的广崇维度。原则蕴含屈原的心志,这是理解屈原的一个关键。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屈原的心志,较为简单的方式是从《卜居》这首诗着手。在这首诗里,屈原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来问太卜郑詹尹。这些问题具有两难抉择的性质,集中在这一发问:“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太卜郑詹尹的回答集中在这句话:“用君之心行君之志”。屈原不只是接受了这句话,而且这句话本也就是屈原自己的意向。我们现在的课题是试图从哲学上把这句话阐释为一条道德原则。如果这是必要的,在语义学和语用学上也能够成立,那就应当对其内蕴做进一步说明,因为其中确实含有一些极其重要的东西。此外我们相信,如果与此相联系谈谈屈原的死,将可使我们的理解更为充实。太卜郑詹尹的这一回答直接是作为对屈原的建议给出,但它在诗意的脉络内也含有一条哲学伦理学原理。通过对它的表达,标示出一个巨大的精神转折,它可以评价成一种思想革命。在时间上这一转折是前此从未以这一方式表述出的东西,更不要说已经普遍得到了承认。此前作为道德伦理原则确立的毋宁是一种人格神,是被崇拜的祖先,是传袭而来的伦常与程式化的礼仪,是愈益强化的政治权威,特别是某些传说的和历史的政治个人。
“用君之心行君之志”。个体的主体性觉醒在此获得了确证,自律事实上已经成为道德原则。个体的心志通过个体确立为有效。我们看到我们的诗人试图对直到他的时代的主体性与自律理念提供某种的总结。以此他确乎已做出他特有的东西。通过他以诗与思获致的这一原则性言谈,他不是在把过时的伦常与礼仪权威化,使之成为定制。他所重视的是个体意志在广大意域内自己立规的尊严性。适如他不是儒家与法家,他也不是道家,但在他的思想世界里却能够融汇各家。他在世界内寻求他的自律与自由,但是同时也超越世界,直面他的时代的各种冲突。他不企求单单维持自己的自然生命,津津自得地延长自己的自然生命。他让我们理解有一种生命,这种生命有价值,有尊严,有色彩,有寓意,而不是漠然的,阿世的,犬儒式的。恪守着他的原则,我们的诗人是他自己,而他自己是恪守他的原则的。在他的原则和他个人之间有一种同一性,这一同一性使他成为一种一次性的历史现象,并赋予他以意义。这样的一种同一性及其展开,才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东西。诗与思对于他同时是生活与行动。在他的原则所在的地方,他自己也在场:一种分离完全不在考虑之列。而这意味着他的`原则被他自己高高敬仰着。他的原则对于他之为个体,构成根基,比之他单单个人的东西总归是某种更高的东西,他甘愿听从它的声音。当屈原谈论“正则”、“常度”等等的语词,乃是合乎逻辑的事。事情关乎某种普遍有效的原则,一种向他给出、由他立定,并且由他恪守的原则。这样,“他的”原则同时也是能以推普的原则,是一种普遍性的原则。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五
摘要:在当前高校教育中,无论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方向,都在入学支持在学习好基础性文化课程的同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最为明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成为了我们日常学习的必修课.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对于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环.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
马克思主义一经问世,就以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来源于它的科学性、正义性和实践性,而这些特性归根到底只能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根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有了这个结合,马克思主义被赋予了科学性、正义性和实践性,也才具有了与时俱进的品质和自觉发展的不竭动力.离开了这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如何实现两者的结合呢?这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将两者联系和对接起来的“中介”.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可能自发地走进人民群众内心,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因而,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实践相结合,只能依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即以马克思主义本身为内容向人民群众进行系统的“灌输”,这就是我们所找的“中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群众及其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内在要求.我们要长期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用先进的理论灌输给大学生群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学生,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学习运用这一思想武器加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一门较为高深的学问,涵盖哲学、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同时具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意义.高校学生正处在人格趋于完善,思想接近成熟的重要时期,能够有正确的思想来指导自己会使得学生的人格塑造更为完善,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开放,大学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中的象牙塔,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很多学生容易在经济大潮中迷失自己,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久经检验的真理,尤其在思想指导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学好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学问,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吸取其思想精髓来提升改变自己,让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社会思维更加敏锐,以便学号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一、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当前社会的发展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思想领域也有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然而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与更方面的实绩来看,中国在指导思想领域并不适合多元化发展,舶来品的合适与否需要经过历史的检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能够被广泛的接受源于其科学性与真理性,并且都是经历过实践与时间检验的,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富强自主的道路,从宏观上来看中国适合马克思主义这条道路,利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人民的实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实践方式的多元化,然而中国的今天和平稳定,多则生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
其次,高校学生处于理解力与辨别能力突飞猛进的阶段,也是走向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个阶段,什么样的思想指导能被其接受,对于其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的实践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单单是贡献大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方向路线的正确.坚持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懂得正确的索取与奉献,明晰自己肩膀上的责任,学会向着更崇高的理想而迈进,缓解当今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对学生们思想的不良影响.
最后,高校作为大部分学生的学业终端,是其学习生涯的结束,也是社会角色的开始,不少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就已经有了形形色色的实践经历,在初次接触这些时很多人会感到迷茫与彷徨,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来对其进行指导,一旦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很有可能使其行为方式产生错误,从而影响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后,一旦在其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意识,以此科学的方式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就能更好的保证其健康的发展,社会的良性循环.
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状。
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已有多年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们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指导性同学生们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学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使得教育成果不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迈向更高的台阶,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来自于国内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学环境的不断优化,指导思想在其中的贡献尤为突出,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教育才有了当前高校和谐稳定的现状,当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还有一些不足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大的形式是好的,小的方面仍然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微调整.
(一)一定程度的形式化。
高校所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相当大的部分是卓有成效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存在只灌输知识,不解释原理,只照本宣科,不深挖精髓等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很多学生从思想上想要学好马克思主义,但由于自身理解力,社会阅历的有限对其深层次的理解难以到位,这就需要我们的高校授课老师予以深层次的讲解,使马克思主义能够为其学、任其用.
(二)理论与实践的相分离。
究,同时重要的还是为了作为指导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高校在开展马克思教育时要重视理论与时间的同步发展,使得马克思主义能真正为学生们所用.
三、如何更好的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
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状况,直接反应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有效而深入的教学与实践,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开花结果,反之则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学生思想进步教育的忽视,认真研究怎样更好的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对学生的负责,更是对社会的负责.
(一)避免形式化教育,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思想的交流,不以机械化考试为目的对学生进行检验,考试的目的是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以便其进行自学研究,提升自己的思想,完善个人人格.能够避免形式化教育对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行为相结合,避免空洞的理论引起学生的迷茫已经学习兴趣的缺失,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哪怕范围小形式简单,只要达到让学生懂得如何利用理论武器来开展实践活动,就已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的发挥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海波.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深层归因及可能的出路〔j〕.黑龙江高校研究,,(02).
[2]汪信砚.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哲学动态,,(05)。
[3]贾松青.马克思主义永具生命力[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六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与掌握到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是使其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其复杂的理论通俗化,从而被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并最终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的转化过程。这种从抽象哲学向大众哲学、生活哲学和实践哲学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实践方面的重要功能。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语言体系在大众化的转变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现实世界,使抽象的理论逻辑形象化,使深奥甚至有些晦涩的学术语言生活化、通俗化、多样化,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才能够易于被大众接受并且正确掌握,才能实现其服务于大众的最终目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体系的“意义”和“指称”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要深入实践、要服务大众并为大众所掌握必须有一个大众化的语言媒介,从而开展通俗化的宣传,进行形象化的教育并最终完成大众普及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是从抽象哲学转化为生活哲学,从学术哲学转化为大众哲学,它在大众化转变过程中,将规范、严谨、深奥、抽象的语言体系转化为深入浅出的、简明易懂的、生活化的语言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用群众喜爱的诸多语言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传统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纳入创作之中,以朴实、直接、幽默的语言为媒介,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大众、深入大众。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关键应首先立足于语言,力图通过简明、大众化的语言使其理论为群众所掌握,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类社会实践得以发展,并最终完成马克思所提出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使命。在西方哲学史上,众所周知,对于语言和语言意义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关于语言,现象学派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存在之居所(thehouseofbeing)”,即语言引出世界,引出存在,“在语言缺失处无物存在”。20世纪初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更是将语言推上了哲学研究的中心,其关键是基于现代逻辑方式,对语言进行解析来解答哲学上的问题。分析哲学、语言哲学是这一转向的主要代表。
作为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现代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弗雷格,他所提出的“指称”理论,反对心理主义,主张语言表达式具有可以公开考察的性质,意义的研究依赖于对这些性质的考察,而不是关于心理过程的臆测。
根据弗雷格的“指称”理论,符号所反映的语言及非语言世界都需要人们进行思考。事实上,考虑到语词、谓词、句子乃至整个语言体系的存在,这些存在均具有“指称”对象,只不过根据语言的“指称”内容与范围的不同,对于指称对象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在语言世界中,人们既可以将指称视作专名去理解,也可以跳出语词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的语言表达式条件下,如谓词、句子等视角下,去理解“指称”及其关系。在个体对象/物的存在范围内,“指称”的语词是一种单称词,并且它与个体对象之间所具备的关系,就是语词和个体对象相对应的直接关系,这也意味着语言世界中的一种专名和非语言世界内的一个个体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在更大的语言表达式范围内“,指称”,即语言与对象的对应,则不同于专名和个体对象间的对应,它的指称对象不仅与物的存在相关联,还涉及关系的存在;也就是说,这些语言表达式的对象并不全部是物的直接指称。而且作为语言指称对象的世界既与世界中的对象存在联系,又与世界中的关系存在联系,并涉及“对象”与“关系”如此存在的思想之真。
此外,一方面,对于弗雷格的指称理论来说,单称词与其指称对象的对应关系,以及其他语言表达式与其指称对象的对应关系是其内容分析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语言世界之外的对象与事实世界的存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单称词和其他它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建立联系,因此可以说单称词、谓词、句子等语言表达式是语言系统中意义产生的源头。然而,对于语言系统而言,语言意义并不能够完全建立在语言与事实的对应中;也就是说,语言的指称并不能够总是指向世界的“实际”或“意义”,“指称”与意义之间既互相制约,又存在差异。因此,实践就成为了理解语言的指称和意义关系的基础。考虑到人类社会实践和历史活动中的动态变化和持续发展,对象和名称之间的指称关系,既不确定也不稳定,更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全等,而是具有其相对性和复杂性。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大众化转变正是“名称”和“对象”之间指称关系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基于实践的原则探索语言的意义,认为语言首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既不独立于社会存在,同时又体现着社会的生活。因此,人们不能仅仅将语言作为抽象的符号来看待,无论是专名、谓词还是句子,它们的存在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彼此交际交往进行活动的结果。同样地,语言的意义也不是形而上学的观念论,因为它既不能独立于语言而存在,也不能成为独立的精神实在,而是回归于现实生活世界,由解释和说明世界转换为转化和变革世界。在社会历史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语言体系持续获得新的意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指称关系的创新和发展正是源于这种意义上的持续不断地更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指称关系的各种发展具备可能性,而由于意义上的不断创新,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指称也要在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做到与时俱进。
应注意的是,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语言体系,还是大众化的语言体系,等同关系既不单属于对象方面,也不单属于名称方面,而是属于名称和对象的关系。假定名称和对象只是具备指称关系,那么关于一个对象就可以使用任意的名称来进行指称,类似于有的人有很多昵称,“小王”和“王某”可以称呼同一个人;或者阿拉伯数字的“1”和汉字的“壹”可以表示同一个数字。此外,根据弗雷格的'举例分析,“金星”既可以由“启明星”指称,也可以由“长庚星”指称,但是在大多数场合“启明星”与“长庚星”是不能互为替换的,也就是说“金星”这个对象在上面的两个表达式中是以不同方式给予的,因此虽然说“启明星”和“长庚星”的指称相同,但是它们的意义却有所不同。同样,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中,要尤为注意学术语言体系转化为大众化语言体系的关键性问题,即对象与名称的指称关系,以及指称和意义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实践的指向下,大众化的语言体系一方面需要贴近群众生活,使语言通俗化和简明化,另一方面需要确保转换后的名称仍然能够指向同一对象,避免在名称和对象的指称关系方面出现转移的问题。此外,要坚持基于现实的路径而非文本的原教旨主义路径,来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体系的指称和意义关系;要坚持基于现实的问题,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体系的指称和意义关系的创新和发展。
也就是说,语言体系的大众化转变,应一直遵循意义的客观性,既要反对心理主义又要警惕感性经验。在方法论方面,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本的方法论,用逻辑和唯物辩证法相结合的方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语言体系在大众化方向上进行准确、严谨和科学化的转换。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体系的“意义”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现代西方哲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工具功能和逻辑特性,从本质上讲都是哲学意义上的语言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活动和生活实践出发,主张唯物主义的实践语言观,表述了意识的存在特性,预示了现代哲学的这种语言转向。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代表人物,无论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初期的《逻辑哲学论》还是后期的《哲学研究》,他的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逻辑经验主义和日常语言哲学这两个主要的现代分析哲学流派。鲁宾斯坦就认为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都是通过主体的特性来认识世界,在主客体之间的辩证作用中产生世界的概念,而关于实在的经验则由实践活动而构建。
事实上,关于语言的意义和现实世界,早在古希腊时期,就被柏拉图和苏格拉底联系在了一起。苏格拉底假定任何事物都具备永久而专属于其自身的特质和本性,并且事物既不与人类联系,也不会因人类的想象而被人类所影响或者改变,它们保持自身的本性和特质以及自然所赋予的一定的联系,总之它们是独立的。因此,必须根据事物的本质为其命名,使事物拥有符合其自然本性的恰当的名称。
而柏拉图强调语言是人们用来了解实在的方法,虽然事物可以由名称来命名,也可以凭借由名词和动词所构成的判断来描述,但是人们只能借由这种命名和描述去无限接近对于事物的掌握和理解,而不足以借此将事物进行真实的再现,语言可能会是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最佳手段,但绝不是最终的表现实在的载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现实世界,是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化概括和总结。同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语言体系的意义不是独立的精神实体,而是由人们抽象的认知行为所构建,是语言符号世界的产物,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语言体系是一种创造意义,而并非解释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大众化转变正是一个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付诸实践、指导实践的过程,是时代的声音,是时代精神的产物。而且大众化的转变过程必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实践观,强调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与时俱进、具备鲜明的现实特点,才能够掌握群众并为群众所掌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信仰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语言体系向大众化语言体系转变,是人民群众习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现实诉求。如果说语言被视为描述实在和表达思想的工具,人民群众通过运用语言进行交往,从事实践和意识思维活动,那么,相对于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感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语言体系作为一种传输中介,一种交际工具,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所承载的现实存在传达进入人民群众脑中而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的一种必然手段。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向大众化转变过程中需重视的是,因为人类是有限理性的言语行为载体,无法在经验的意义上完成关于生活世界及其所包含的事物和实际存在等的语言编码,所以指称表达并不能一直对应现实世界的“意义”,抑或“实际”,因此我们也不可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语言意义完全建立在与事实的“对应”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大众化,就是运用源于人民群众现实世界的语言形式,表达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使人民群众在符合他们的语言水平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现实存在。但是这种通俗化的语言体系绝不等同于庸俗化,一定要防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大众化转变过程中因为单纯追求理论指称与现实世界的“二元对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庸俗化”。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体系的“意义”和“语境”的关系。
事实上,我们已经可以从上面关于语言的意义与现实世界的观点中得到一个清晰的结论,“语言的世界就是思想世界的界限”,语言离不开人和人的生活世界,要想把握语言就一定要进入到语言所承载之思想诞生的情境之中。而这情境,便是语词意义的原初条件。20世纪初,马林诺夫斯基率先使用了“语境”一词,提出了关于语境的系统化理论,并把语境划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用以阐释语言如何与人类实践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的语境理论,强调意义研究中语境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了对于语境研究的新的认识和探索,为后来的语境研究奠定了基础。维特根斯坦在后期的《哲学研究》中,对其前期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提出了与前期思想截然不同的意义理论。在后期哲学中,命题的本质不再是图像,而是以语言使用中的“语言游戏”为核心来展开“,语言游戏”这个概念则突出了这样一个事实:语言的使用和用途是广泛的人类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语言的特定意义就是反映在各种语境特征之中,离开了特定的语境,语句的意义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大众化过程中,语境以及语境和意义的关系都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首先,语境是人民群众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环节。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意义并不是脱离于语言体系及其结构的抽象价值体系,而是处于现实存在的境况中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相关联。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不能独立于现实、独立于经验而存在,因此其语言体系中的每一个词都是在某种环境中才有意义,或者说,每一个词都带有自己固有的“语境”。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与社会实践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片面追求将语言体系中的每一个词形象化、通俗化、生活化,那么很有可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变作了感性化,使其失去了真正的文化哲学性。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体系转换的基本方法,重视其语言体系原初的哲学语境,即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文本,才能够避免上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大众化转换过程中发生。其次,基于关于意义的研究及其和语境关系的不同视角,考虑到对于意义的生成和理解的因素,包括主观与客观、语言与非语言、言内与言外、历史与现实等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语言体系的语境大致可以分为若干层面。具体来说,根据意义及语境间的关系,可以将大众化语言体系的语境理解为来自其内部的因素及其语言的前文和后文,也可以把其语境理解为大众化语言体系之外的情境因素,即突出运用语言的外部环境,还可以将其语境理解为大众化语言体系内的上下文、语言体系外的情境以及人民群众的主观和客观背景(包括他们的社会、政治、文化、时代背景等)。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的大众化转换过程中,相对于对语言和语境的片面理解,我们应该树立的是对日常语言的整体概观,即通过系统、综合的思维方式,充分认识语言的动态性和变化性,才能克服形而上学语言的晦涩难懂,才能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更进一步说,首先,在言内语境层面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体系中任何语词意义的确定,均取决于对这个语词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承担的功能以及与这个语词相关的指称等语境条件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在言外语境层面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人民群众具体的生活语境。可以说人民群众语言活动的环境就是生活形式,不仅具体的语言意义的理解离不开生活形式,而且任何哲学命题的理解也离不开具体的生活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的意义与生活形式紧密相连,也就是说其理解的可能性是由人民群众的生活形式来说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语言体系只有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才能被理解。最后,在历史、文化语境层面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走向“以人为本”的哲学,它的原初语言体系在大众化转换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参与者的社会、政治、文化、时代背景,注重语言的历史语境的变化、文化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诉求。从历史语境上看,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经济的崛起使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动,从而改变了国家社会一体化的传统格局,进而引起政党、国家与公民关系的转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语言体系应符合历史语境的变迁,顺应时代的发展。从文化语境上看,马克思主义源于西方的多元历史文化,并在坚持历史实在论的背景下发展起来;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源于儒、释、道这三家思想的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历史文化,并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因此,中国文化体现了“三教”融合的精神,拥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如果想要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就要深刻了解中西方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异同。也就是说,如果要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体系中的指称、意义和语境,就必须处理好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和冲突问题。
四、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体系要立足于现实世界,深入人民大众的生活实际,用符合人民群众思想水平和认知方式的生活化语言,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体系的意义和指称关系、意义和现实世界、意义和语境关系的协调。语言哲学对意义、现实世界和语境关系分析的最终指向是作为语言实践主体的人如何在言语行为中对意义的表达和理解予以确定。
从现代哲学语言分析的角度来厘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语言体系的意义与指称关系,以及意义、现实世界和各层面语境的关系,有助于把握和解决大众化语言体系转换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层次、高水平、科学化地发展。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七
哲学以理论的方式面对存在世界,以期达到对存在世界本身的理解。它并不预设政治哲学具有绝对的本质,等待着我们发现并且揭示出来。
我们首先不要误解了“何为政治哲学”这个问题本身。
它并不预设政治哲学具有绝对的本质,等待着我们发现并且揭示出来。
恰恰相反,这个问题的提出意味着共识和差异,它要求提供的是我们各自对政治哲学范畴的理解,并且通过对话来明确差异和共识。
在我看来,在今天后形而上学的思想氛围中,政治哲学应该成为第一哲学。
在这里,政治哲学作为第一哲学这个提法并不是说政治哲学成了哲学的首要部门从而获得某种统治地位,而是说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哲学存在论的政治性和政治本身具有的存在论意义。
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内在统一,使得政治哲学成为哲学存在论的当代形态。
因此,下面我们将从政治与哲学的当代变迁来阐释这一命题,并且在这个基础上阐释我们对政治哲学这一范畴的基本理解。
我们都知道,哲学有一个耳熟能详的简洁定义,也是最高定义,这就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追求。
但问题在于对智慧本身的理解。
就作为哲学典型发端的古希腊来说,智慧被明确地规定为理论知识,其基本的目标就是揭示绝对真理。
不仅哲学的功能被理解为认识,而且认识的目的被把握为揭示真理。
我们把这样一种发端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传统称为认识论路线的哲学。
在这条路线上,哲学被理解为一种理性的沉思,追寻不受经验和现象干扰的自在真理。
哲学以理论的方式面对存在世界,以期达到对存在世界本身的理解。
在这条路线上,不论观念与对象符合,还是对象与观念符合,哲学真理只能被理解为符合论的知识。
关于存在是什么并且我们如何知道存在是什么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成为传统西方哲学的核心。
在这一哲学传统中,哲学与政治之间产生必然的二元论划分和实践中难以解开的纠结。
既然哲学事关存在的绝对真理,而政治是统治的技艺,政治中的艺术和经验就只是某种不确定的意见,没有真理性。
而且权力可能干扰人们认识真理,只有在没有政治权力的地方才有真理性的认识,因此哲学高于并且远离政治。
在柏拉图那里,哲学家管理城邦是从理念世界下降到经验世界,被理解为一种牺牲和贡献。
柏拉图的哲学王,并不是说当上了统治者是哲学家的荣耀,而是说政治只有服从哲学提供的绝对原则才是好的政治。
而近代的康德认为,不能期待着国王哲学化或者哲学家成为国王,而且也不能这样希望,因为掌握权力就不可避免地会败坏理性的自由判断。
很显然,不论是柏拉图的哲学王还是康德的哲学家不能为王,都是肯定了哲学优先于政治的绝对地位。
在西方认识论哲学传统中,哲学和政治是两回事情,并且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制。
然而,这个认识论哲学传统无可挽回地终结了。
关于它的终结,我们已经在不少的地方谈论过,核心的问题是自在概念和绝对概念的瓦解。
存在是在实践与认识中与我们相关联的对象性存在,现实是实践中的生成,而不是自在存在和自在运动。
因此我们只能形成对象性的认识,而不是无时间的绝对真理。
知识是被构成的,而且知识的对象也是在实践中被构成的。
在这样一种思想视域中,哲学不是现实之外对现实的理论直观,而是在实践中面对现实并且超越实存的那样一种批判性的思想维度。
它要反思的是人作为存在怎么存在,并且怎么样去存在,因此是事实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存在智慧,是我们应该依循它去生活的、关于世界的看法,即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再被把握为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科学。
哲学从来就在生活世界之中,并且要自觉地立足于生活世界。
洞穴之外的理念世界诸如绝对正义、理想城邦等等只是观念的幻想,存在的异化。
在自觉地以生存的实践为基础和目的的哲学中,不再有关于经验和现象之外的关于存在的冥思(本体论问题),也不再有内在的意识如何可能抓住外在对象的思辨困境(认识论问题)。
关键的是:在物性世界生存的人作为个体和作为类如何面对现实并且超越他的实存。
哲学就是超越性的批判和建构。
诸如正义、平等、自由、至善、良知,乃至于宗教的上帝、天堂、来世等等本质上只是超越实存的观念建构,虽然对于生活实践具有根本的导向意义,使存在超越单纯的物性成为人的世界,但是,它们本身不是自在存在,也不是绝对的生存原则,而是历史性的思想建构。
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一种发明观念的活动。
有一本政治哲学导论的书名就叫做《观念的发明者》,这一书名恰当地表明了哲学的功能和性质。
实证的真理让渡给了科学,哲学的任务就是发明观念、创造意义、思考价值,自觉地将自己看成超越性实践内在的构成维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指向异常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
当然,问题在于不要将这样一种实践的理论阐释为脱离时间的绝对真理和抽象教条,而是以实践思维为基础,将思想导向生存的世界。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思想趋向现实的同时,现实也要趋向思想。
这是一种存在的循环。
在这个循环中,有哲学,当然有政治。
由此我们能够理解,“革命”乃是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
随着哲学从认识论路线向实践论路线的转型,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哲学既然不是实践之外的理论直观,而是生存的智慧,哲学不在政治之外而是在政治之中发生。
不是说哲学只有远离政治才能发现真理,政治只有远离哲学才能抓住现实。
正好。
相反,哲学在政治权力的运作中形成,政治权力应该在哲学理念的引导下运行。
政治与哲学相互规定和相互构成。
在这个意义上,哲学的变迁意味着哲学存在论必须具备政治的维度。
今天关于哲学存在论的谈论远离了这一维度,将退回到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辨。
只是从哲学形态和哲学性质的变迁来看政治哲学成为第一哲学,还是一个初步的认识。
它讲的还是思想史内部的事情。
真正说来,思想发展不是思想史内部自我推动的结果,而是思想与现实交汇作用的产物。
今天,政治哲学成为第一哲学不仅是哲学形态变迁的结果,而且是政治作为社会历史维度的当代转型在思想上的一种体现、一种要求。
随着政治内涵和功能在当代的变化,政治不再是社会历史的附属结构,而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构成维度,日益发挥着维系人类存在和推动人类发展的存在论功能,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具有哲学高度的政治理解。
关于政治的谈论离开了存在论的高度,将变成一种关于统治的技术科学,难以理解政治的现实和意义。
政治哲学成为第一哲学,讲的是适应政治变迁的当代趋势,将对政治的理解提升到社会历史的存在论高度。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说的是人天生地要过一种社会性的生活,并且天生地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当我们今天来谈论人的政治性的时候,其广度和深度与亚里士多德时代,甚至与启蒙开启的现代都不可同日而语了。
政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是政治已经真正地成为了普遍的政治,成为人类存在基本的构成维度。
所以,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政治无意识》中说,事实上一切事物“说到底”都是政治的。
传统对于政治的理解立足于公共与私人、国家与社会等等二元论结构,好像政治仅只是社会结构中的一块,可以并且必须划定自己的边界。
但是,如今政治具有越来越强劲的渗透力,已经作为一种基本的力量构成生活的内在维度,我们的呼吸、我们的饮食乃至于我们的性爱都在政治中被构成。
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都有政治因素的中介。
我们生活在政治之中,政治构成生存的条件。
这种政治的普遍性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在政治成为普遍政治的同时,政治也成为总体政治。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八
哲学专业就业岗位有:兼职神秘访客、兼职神秘顾客、演讲讲师、业务代表、编辑、销售总监、销售经理、图书编辑、行政人事专员、文案策划、房地产文案、董事长秘书等。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深圳。
哲学专业就业前景。
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哲学类中的哲学类,其中哲学类共4个专业,哲学专业在哲学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哲学大类中排名第1位。哲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工作,针对哲学专业的招聘要求,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6000-7999最多,占比33%;不限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100%;初中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66%。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九
把你的脸迎朝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
一切背离了公正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
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剧,是成人害怕光明。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
应当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可珍贵,如果遇见一个美的心灵,纵然他在形体上不甚美观,也应该对他起爱慕,凭他来孕育最适宜于使青年人得益的道理。
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这一点,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
恋爱,在感情上,当你想征服对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对方征服了。首先是对方对你的吸引,然后才是你征服对方的欲望。
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对你而言,他是完美的,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完美的对象,而且只有一个。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当事物状况最佳时,最不易被其他事物改变或影响。例如,强壮的身体不易受饮食或劳累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健康的植物也不易受阳光、风、雨等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人的心灵不也是一样的吗?最勇敢、最智慧的心灵是最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而改变的。
人心可分为二,一部较善,一部较恶。善多而能制止恶,斯即足以云自主,而为所誉美;设受不良之教育,或经恶人之熏染,致恶这一部较大,而善这一部日益侵削,斯为己之奴隶,而众皆唾弃其人矣。
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你看着星么,我的星星?我愿为天空,得以无数的眼看你。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十
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论民族声乐中的“有”与“无”
当代青少年审美活动的身体化倾向研究。
老庄以“淡”为美思想研究。
美国“反恐战争”的宗教因素解析。
孙过庭《书谱》的书学理论研究。
论好莱坞科幻电影对科技理性的批判。
谈21世纪初俄罗斯报刊中的代用语。
荀子语言观及其对中国传统文论的影响。
论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荒诞意识。
总体性理论视野下的王安忆创作研究。
杰克·伦敦作品中的“超人”悲剧探析。
《寻羊冒险记》中的自由和冒险。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十一
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哲学。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哲学不是超乎于人类世界之外的遐想,它总是深切地关注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大都对人类社会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他们苦苦探索着人类的存在方式,寻找着人们生活的意义及价值。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是一种最为矛盾性的存在,人类既与其他物种一样自然而然地生物性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又是能够自我意识、自我改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有人类特殊性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
一、哲学视域下的“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内涵。
“生存”,是指动物(包括人)本能地无意识地去适应环境来维持其生存的生命活动,是一种纯粹性的自然反映。古希腊先哲柏拉图曾对其门徒说:“人就是没有羽毛的两条腿动物。”强调了人的动物性与自然属性。近代法国哲学家拉美特里在其名著《人是机器》中提出:“人归根结底却是一些动物和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人的身体是一架钟表,不过这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极其巧妙的钟表。心脏是什么?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人的欲望、快乐、爱情、痛苦等等都是受到机械规律支配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多几个齿轮,多几根弹簧而已。”指出了人的动物性和机械性。我国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也说道:“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表明了人与动物一样也具有生理层面的自然反映。动物式的“生存”活动是没有意识的生命适应行为,它们依据与生俱来的本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因此动物可以说是一种“自然性”、“自在性”的存在。“生活”,是指人类有意识地认识自我与世界、改造自我与世界以及能动地从事物质生产的生命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超越本能的反映。“生活”是人类特有的生命存在方式,同动物的存在是相区别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就曾用神话的方式说明了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在于人类拥有技术和智慧,他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该命题虽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因素,但却肯定了人的思维的能动性,有别于动物的本能式反映。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还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表明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即“人是理性的动物。”动物是没有理性的,它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出于本能的感性,人类自身虽并不完全排除了本能的感性,但却可以能动地发挥着自己的理性,凭借自己的意识和意志去“生活”。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创造行为,人类依据自己的意识与理性从事着。
社会实践。
活动,认识与改造着自己和世界,因此人类可以说是一种“自觉性”、“自为性”的存在。人类的生命是“生存”与“生活”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存在方式,是自在自为的双重存在。人类既服从着宇宙的规律、以大自然所赋予的本能去适应自然,又以后天发展起来的意识在实践中去实现着理想、改造着世界、刷新着历史。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生存”与“生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哲学的主题从宇宙本体转向了人类世界,它寻求着把握人类世界的根据,探索着人类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创性地运用了实践的观点去把握人类世界,指出了人类的生命活动是用实践的方式去创造有意义的“生活”活动,而不单纯是动物式的无意义的“生存”活动。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代表霍布斯认为人是一种“自然物体”,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而生活,这种本性不仅包括本能,也包括“自然情欲”(如自我保存、趋利避害等);以费尔巴哈为典型代表的人本唯物主义流派虽强调人的作用、人的情感、人的意志、人的精神、人的理性,但强调的却是抽象的人、非现实的人。马克思批评这些旧唯物主义只是从纯客观的角度去把握世界,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见物不见人”的、忽视人的主体地位的观点。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篇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摒弃了前人观点中的错误因子,开创性地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和人类世界都需要从实践活动中去理解和把握。实践活动使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把自然对象成为客体,使之成为“属人的自然”;另外,人类还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世界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突破本能的“生存”反映,创造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方式。首先,“生存”与“生活”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生命活动同样具有“生存”的层面,“生存”是“生活”的基础。我国春秋时期思想家管仲曾提出著名论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本能生存需求对高层次道德意识的基础性作用。无独有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
其它。
东西。”其次,“生存”与“生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实践则使人类的生命活动从“生存”上升到了“生活”。动物只是本能地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命活动,而人类却能按照双重尺度去改变世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即“任何物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因此,动物式的“生存”是适应自然的一代又一代的种族复制,是非历史性的存在,而人类“生活”则是通过自我意识用实践改变世界的历史性的存在。
三、人的异化活动下的“生存”与“生活”
有意识的、能动的生命活动把动物单一化的“生存”模式与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区分开来,然而伴随着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的能动性却遭到了异己力量的的奴役,使人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甚至非人的状态之中。马克思认为,人的异化是人类通过劳动所得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支配人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后的法兰克福学派知名哲学家马尔库塞也曾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单向度的人”,认为在当代工业社会的极权下,人们丧失了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在当代工业社会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分工和生存竞争下,人类不同程度的被“扩大了的生产力”所制约,丧失了其区别于动物的自由自觉性,人类的种种能动性与创造性得不到机会激发或生成,其生命活动也逐渐沦为了同动物一般的单一机械式的“生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了五个层次,提出人要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之上,才能去实现较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我国哲学家冯友兰则把人的精神分为了四个境界,认为人在超越了本能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之后,才能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而今,在社会巨大竞争和强制分工的压力下,人类或多或少地遭到了异己力量的控制,许多人的低层次需求和境界尚得不到满足,其创造性和能动性无法被激发出来,陷入了只“生存”、不“生活”的僵局。因此,人类必须消除人的异化状态,摆脱异己力量的奴役,达到马恩设想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脱离动物界的“|生存”世界,进入人类的“生活”世界。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
[2]傅佩荣.哲学与人生[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11月.
[3]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4]李培湘.人的哲学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
[6]陈立影.回归生活世界理论研究[j].世纪桥,2010年第17期.
[7]张曙光.建构面向21世纪的生存哲学[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8]梁永艺.马克思的人的异化思想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10月.
摘要:黑格尔把所有权作为自由意志最初实现方式。他从自由角度论述了所有权的合理性,进而阐明了确立私有财产权的必然性。所有权不是抽象的主观意志,黑格尔从意志对物关系规定了实现所有权具体方式。契约作为中介形式的所有权,借助共同意志扩大了自由意志实现范围。黑格尔所有权理论肯定了人作为抽象人格所平等享有的个人权利,揭示了自由主义个人权利至上原则的片面性以及把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依托于私有财产权的形式性。
关键词:黑格尔;自由意志;所有权;政治哲学。
在政治哲学中,所有权是涉及自由和平等两大政治价值的重要问题。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把法的理念即自由意志作为出发点,根据自由意志的现实化运动过程,即抽象法、道德、伦理三个阶段,在抽象法环节中阐述了其所有权理论,包括所有权、契约和不法。抽象法是关于权利的学说,在黑格尔所有权理论中,肯定和论证了自近代以来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所主张的人人都享有平等的自由和权利(例如人格权、财产权和生命权)以及自由所有权,同时黑格尔批判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个人权利至上原则和国家契约学说,揭露了自由主义自由平等观的局限性。黑格尔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批判借鉴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所有权:自由意志的定在。
在黑格尔看来,作为法的理念的自由意志,不是抽象的思维规定,而是不断发展的现实化过程。在抽象法阶段,自由意志表现为抽象的人格,它的一切规定存在于概念中,其丰富内容还尚未展开,因而“只是抽象地自我相关的现实性”p44。黑格尔指出,“人格的要义在于,我作为这个人,在一切方面(在内部任性、冲动和情欲方面,以及在直接外部的定在方面)都完全是被规定了的和有限的,毕竟我全然是纯自我相关系;因此我是在有限性中知道自己是某种无限的、普遍的、自由的东西。”p45这就是说,人作为抽象的意志,具有能够从一切具体规定和限制中抽象出来的自由。因此,人作为主体,在实质上又与主体不同,这是因为“人是意识到这种主体性的主体,因为在人里面我完全意识到我自己,人就是意识到他的纯自为存在的那种自由的单一性。作为这样一个人,我知道我自己在自身中是自由的,而且能从一切中抽象出来,因为在我的面前除了人格以外什么都不存在。”p46人格作为一种抽象的自由意志,其最初的定在是通过外部的物实现的。相对于自由精神来说,物本身没有自由和人格,是缺乏目的性的外在东西。而人作为自在自为的自由意志,其意志具有无限性,所以“人有权把他的意志体现在任何物中,因而使该物成为我的东西;人具有这种权利作为他的实体性的目的,因为物在其自身中不具有这种目的,而是从我意志中获得它的规定和灵魂的。”p52黑格尔把人对所有物据为己有看成是自由意志的绝对权利,而且只有人才拥有这种权利。可见,黑格尔首先是从人与物关系的角度,规定了所有权的定义。他说:“人把他的意志体现于物内,这就是所有权的概念。”p59黑格尔反对把权利分为人格权、物权和诉权,并批判了康德关于权利分为物权、人格权以及物权性质的人格权的思想。他强调:“唯有人格才能给予对物的权利,所以人格权本质上就是物权。这里所谓物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即一般对自由来说是外在的那些东西,甚至包括我的身体生命在内。这种物权是人格本身的权利。”p48-49因此,物权在实质上是人对物的权利,物权根源于人格权,而人格权体现在物权上。通过对物的占有,自由意志初步获得了现实性,但是“我占有某物,它在无主状态中被我占有因而成为我的所有物,但这种占有还必须经过承认和设定才能作为我的”p227,所有要真正取得所有权,占有物还必须要得到他人或社会的承认。黑格尔说:“为了取得所有权即达到人格的定在,单是某物应属于我的内部表象或意志是不够的,此外还须取得对物的占有。通过取得占有,上述意志才获得定在,这一定在包含他人的承认在内。”p59由此可见,所有权概念表面反映人与物的关系,在本质上必然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黑格尔不是从满足需要的层次上,例如由于自然需要、冲动和任性,我把某物占为己有,而是从自由意志现实化的角度论证了所有权的合理性。他说:“所有权所以合乎理性不在于满足需要,而在于扬弃人格的纯粹主观性。”p50这是因为,“对于在自身中无限的而且普遍的那种人格来说,使它仅仅成为主观的这一限制是矛盾的和无意义的。人格是肯定的东西,它要扬弃这种限制,使自己成为实在的,换句话说,它要使自然的定在成为它自己的定在。”p47-48这就是说,人格作为主观性的东西是抽象的和片面的,它必然要走出与自我同一的纯思维而获得现实性,即“人格必须在所有权中获得定在”p59,并且“人唯有在所有权中才是作为理性的存在。”p50黑格尔进一步论证所有权成为私人所有权的必然性。他说:“在所有权中,我的意志是人的意志;但人是一个单元,所以所有权就成为这个单元意志的人格的东西。由于我借助于所有权而给我的意志以定在,所以所有权也就必然具有成为这个单元的东西或者我的东西这种规定。这就是关于私人所有权的必然性的重要学说。”p50在这里,黑格尔肯定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个人主义原则,特别是每个人都享有的私有财产权利,这是因为自由的实现离不开财产权,“从自由的角度看,财产是自由最初的定在”p54。但是黑格尔又不赞同自由主义所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信条,他认为国家高于财产权。他说:“属于私有权的各种规定有时不得不属于法的较高级领域,即共同体、国家”p54,“它(国家)甚至有权对这种生命财产本身提出要求,并要求其为国牺牲”p100。
二、所有权的实现方式。
在所有权中,我对物的占有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的主观意志中,而必须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取得客观性。为此,黑格尔从意志和物的关系上进一步规定了实现所有权的三个环节:占用,使用和所有权的转让。
1.占有。
2.使用。
3.所有权的转让。
三、作为中介形式的所有权:契约。
四、黑格尔所有权理论的政治哲学意蕴。
1.批判自由主义个人权利至上原则。
2.揭露自由主义自由平等观的局限性。
五、结语。
由上论述可知,黑格尔仅仅承认权利上的平等,而不是事实上平等,这与自由主义平等观是一致的,但他不赞成自由主义把自由和平等仅仅依托于私有财产权。这是因为,“仅仅维护个人的私有财产权利所能达到的也仅仅是法律上的或形式上的平等与自由,而不是事实上的或实质上的平等与自由。使个人真正能够获得事实上的或实质上的平等和自由的并不是单纯的财产权利,而是财产本身。”[4]p26在市民社会中,随着财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持续发展,贫富差距必然会不断扩大,并进而导致收入分配两极分化,这样就会造成处于劣势地位的社会成员因贫困而无法完全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黑格尔认为自由主义所主张人人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在实质上只能流于形式,因为财富收入不平等必然会侵害人们平等的自由权利。他指出:“人通过他们的需要而形成的联系既然得到了普遍化,以及用以满足需要的手段的准备和提供。
方法。
也得到了普遍化,于是一方面财富的积累增长了,因为这两重普遍性可以产生最大利润;另一方面特殊劳动的细分和局限性,从而束缚于这种劳动的阶级的依赖性和匮乏,也愈益增长。与此相联系的是:这一阶级就没有能力感受和享受更广泛的自由,特别是市民社会的精神利益。”p244因此,如何来解决贫困问题,以保证社会弱势群体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就成为现代民主社会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洛苏尔多说:“自由的保障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它再也不能简单地当成对政治权力的限度的规定。相反,政治权力被呼吁要出现并活跃于经济和社会领域。”[5]p154与自由主义把贫困看成是个人问题不同,黑格尔把贫困问题纳入国家公共事务领域,他反对由富人出资或者运用社会其他公共财产中的资金救助穷人,这是因为,“穷人用不着以劳动为中介就可以得到生活资料;这与市民社会的原则以及社会上个人对他独立自尊的感情是相违背的。”p245同时,黑格尔还批判了基于道德情感的主观援助观点,因为这种援助无论是出于同情还是爱,其作用都充满了偶然性。此外,由于贫富分化问题是市民社会的必然产物,而市民社会维护的又是个人特殊利益,因而市民社会本身无法根本解决贫困分化问题。为此,黑格尔认为解决贫困问题关键在于国家。因为国家超越于于市民社会,国家以追求普遍利益为目标,并且在国家中实现了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的统一,通过依靠国家力量来调整财富收入分配,解决贫困问题,从而避免两极分化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阳,张启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洛克.政府论(下卷)[m].瞿菊农,叶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洛苏尔多.黑格尔与现代人的自由[m].丁三春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8.
[6]汪行福.个人权利与公共自由的和解———现代性视域中的黑格尔哲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54-63.
[7]张盾.财产权问题与黑格尔法哲学的当代意义[j].人文杂志,2011(5):1-7.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十二
在发言之前,请允许我以最挚诚的心,代表本届所有学生,向我们山东大学哲社学院哲学系佛学社的指导教授陈坚老师,还有每次上课也好、考试呀、登记啊等等,为我们忙里忙外不辞劳苦的许老师,还有辛勤为我们讲过课的各位法师、各位老师、各位善知识,致以最真诚的感恩和祝福。祝愿大家安安稳稳,莫急莫燥,知足常乐,吉祥如意,阿弥陀佛!因为在接到学校通知要发言的时候,正好在路上,还有好多事情,也没有用心准备,就在刚刚赶到山东的时候,在一个居士那里用他家的电脑,用了十几分钟,草草打了一份发言稿,可能话语笨拙,文辞粗糙,还望诸位老师,同学莫要耻笑,多加包容。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山东大学的学习,仿佛只在一眨眼间便悄然而逝。我们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一个收获的季节,又重新相聚在这里。或许这是大家最后一次相见,或许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但是不管怎样,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动之情,不舍之心,油然而生。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院的学习的确是已经告一段落,但是佛法的修学才刚刚开始。初学者,以纲要性,总体性的鸟瞰式学习,更容易使我们了解佛教大概,从而投其所好,任凭有缘而专一深入。学院里我们的陈坚教授、许老师慈悲,正是为我们了解佛法大概和相关思想的联系做了充分的导引。从教外之老庄思想,佛教文学与考古,到教内各宗各派,例如天台、华严、唯识、净土、密宗等主要宗派的认识与深入,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一个完整的平面上,给与了大家任意抉择的平台。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都是博地凡夫,而佛法也不是知识。我们不是看一个人懂得多少佛理,念过多少经,就说明他已经大事已办了,就是大修行了。佛法只是标月指,佛法只是地图,如果学习了而不去实践,那一切皆是枉然,在烦恼面前,毫无观照能力。比如只要大家接触过佛法的人,大都读过金刚经,金刚经有一句话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意思是说,我们这个世界也好,有情众生也罢,还是任何喜怒哀乐的情感,令人羡慕的事业、爱情,乃至一切苦难、灾祸这都是虚幻不实的,都是了不可得的,都是没有一个实体存在的。要是有实体的话,那快乐的将永远快乐,烦恼的也就永远烦恼,谁也不会得到解脱了。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很多,但是真正遇到一切好坏境界的时候,才发现并不是把这些遇到的.境界“虚妄”掉了,而是把刚才讲到的道理给“虚妄”掉了。所以,佛法不是知识,但也离不开知识,正所谓天台宗有句话叫教观双运,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不能偏废也。所以我们既然学习了这么多,就不能辜负老师们的辛勤培养,应该身体力行才好。
大家虽然有不同的生活环境,有不同的身份,但是既然来到这里学习,那都是抱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对佛陀的信仰,对解脱的渴望。所以既然有坚定的信仰,那就要好好学习教理,找准方向,然后身心力行,从而契入实相,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我们能够在这里学习不是一个人的力量,也不是一个老师的力量,也不是一个学院的力量,而是学院提供环境、老师提供指导、同学们互相陪侍、社会给予支持、哪怕是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还有我们学习的教室等等,种种因缘才促成了我们学习的因缘。所以说,每间教室、每位老师、每位同学,对我们的帮助都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正如华严经云:“其有众生,不知报恩,多遭横死,生于地狱”。那我们应该怎样去感恩呢?是去给老师送礼,还是给学校送锦旗?我想这些都不是,这都是形式主义。纵观当今士商之俯仰,社会生产gdp之“大跃进”,和我们老百姓实际生活之“怪现状”,我深切的体会到一句话,那就是形式主义害死人啊!所以我们感恩的体现应该是学以致用,做一个有学识、有道德、有修为的出家佛子或在家居士。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诚敬谦和处世,慈悲喜舍修心”,让身边的外道、亲人、朋友,感受到一个佛子的慈悲与宽容,感受到佛法之伟大。这才是真正的回报学院,回报老师大德们的辛勤培养,这才是对佛教弘扬做出真正的贡献。
在此毕业之机缘,雪相在此愿与每一位同学,每一位佛子共同努力,做一个对老师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众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整个人类负责的新时代的佛弟子。最后衷心的祝愿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努力,为我们学院添加光彩、为我们佛教添加光彩、为我们赖以生存的伟大祖国的和谐与强大做出贡献。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做,而不是只喊口号,就像是这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民生互动栏目,所提出的问题,爱国的体现是什么?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佛弟子,就应该一言一语关心别人、一举一动影响大家、持好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乱搞男女关系,不欺骗他人,不肆意酗酒、慈悲、真诚、宽容、大度、不给别人添堵、不给国家添乱,这就是爱国的体现,从而尽显匹夫之责、佛子之责。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以身作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兼济芸芸众生。
阿弥陀佛。感谢大家。
――《佛教启蒙钞》。
10月13日山东大学知新楼。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十三
自20世纪60年代正式诞生以来,社会语言学主张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方法考察语言,研究语言的社会变体、地域变体、性别与语言、年龄与语言、社团与语言、族群与语言、宗教与语言、国家或地区语言政策和语码转换等现象(wardhaugh1998/2000:12一13),但传统的社会语言学注重语言现象的收集和描述,似乎已经走入末路,近年来已有明显的隐退迹象。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传统的社会语言学注重语言现象的罗列,缺少对现象背后认知机制的考察。本文认为,认知社会语言学(cognitivesociolinguistics,以下简称cs)是后现代哲学思潮中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嫁接的结果,也是对相关理论的新发展。本研究以语料为支撑,提出cs是一条新兴的语言研究进路。它以后现代哲学思潮为学理基础,运用认知语言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考察语言的社会属性,强调认知主体间互动时形成的社会性和主体间性在语言认知中的核心地位,力图为包括网络语言在内的所有言语提供一种全新的解释。
后现代(post-modernism)主要不是指时代化意义上的一个历史时期,而是指一种思维方式。后现代和诸多哲学思潮一样关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也就是人与现实的关系。它在思维方式上坚持一种流浪者的思维,一种专事摧毁的否定性思维,坚持对以二元对立思维为特征的现代性思维方式的否定。
2、1研究对象的去中心化。
自现代语言学诞生以来,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区分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强调在结构系统中重点研究前者,因而忽视后者;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区分语言能力(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performance),主要研究前者,因此忽视后者,甚至造出一个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根本不会使用的英文句子。
2、2认知方式的主体间性。
认知语言学强调认知的共性和个性,正是有了认知的共性,才能使人们的语言交际顺利进行,但这种共性是如何建立的一直困扰着哲学家们。胡塞尔曾经问过这样一个哲学问题:我怎么能够把在我之中构造出来的东西恰好经验为他人的东西;同时,确实与此不可分的还有,我怎么能够对在我之中构造出来的自然与由他人构造出来的自然做出认同。
2、3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人类语言具有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必然为语言打上社会的烙印,而社会性是复杂的,所以研究语言不能只依靠单一的方法。后现代学者fpyp-raband认为,多元主义方法论允许采用一切方法,容纳一切思想,反对传统方法论原则的唯一性和普遍性,反对传统方法论对其他方法的排斥和打击(feyeraband1975:116)。认知社会语言学在研究方法论上从后现代多元方法论汲取营养,提倡既继承又创新的理念,既用传统的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渠道收集原始资料,又提倡语料收集的多元化,如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和语料库(中国国家语委语料库、北京大学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英国国家语料库、美国国家语料库等),也使用各类搜索引擎提供语料,如生活中的广告乃至一些小广告作为语料。总之,它力主的语料收集方式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黑格尔2013167),践行将每个社会个体的语言都纳入研究范围内的研究方法。
哲学是语言学的摇篮(robins1967:103),任何语言学理论或语言研究范式都应有其哲学基础,最近兴起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当然也不例外。本文系统地陈述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后现代思潮,并且从3个方面论述认知社会语言学与后现代思潮的紧密关系:。
(1)研究对象的去中心化;
(2)认知方式的主体间性;
(3)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本文还用语料详尽分析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基本出发点,用认知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考察语言的社会属性。本文认为,认知主体间互动时形成的社会性和主体间性在语言认知中占有核心地位,并且论述了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核心任务是为包括网络语言在内的所有言语从认知和社会的视角提供解释。当然,与后现代思潮相比,认知社会语言学才刚刚起步,为更快、更好地从后现代思潮中汲取营养,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学人们共同努力以推动认知社会语言学健康茁壮地成长,为我国乃至全球语言研究事业尽责尽力,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十四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政治哲学思想对于西方的政治学甚至整个文化的发展,无疑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只有启蒙所形成的“开放洞穴”使政治成为可能,也使得“政治哲学”成为必要,进而使得哲学与政治,睿智的认识与实际的行动形成合力。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政治哲学中最核心的学说之一。在《理想国》中,他从“正义”出发构建了哲学王统治的城邦国家,通过洞喻故事把正义城邦何以可能的问题转化为囚徒解放问题。囚徒解放既涉及囚徒个人的解放,更重要的是囚徒群体的解放。前者的核心是困境中的某个囚徒走出洞外成为自由人,即哲学家的造就问题;后者是这个哲学家重返洞内去解救同伴,从而使自己转变为哲学王的问题。如何造就哲学王以及哲学王如何建构正义城邦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主题。不过,柏拉图在论证这一主题时,其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转变,并逐渐把教化与强制、统治与民主、正义与法治联系了起来,以构建他的正义城邦,作为对现实xx的城邦政治的批判。
一、“哲学王”思想的渊源。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早年的他是民主政治的拥护者。不过,公元前431-4,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长达28年的战争,使得雅典的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人口锐减,传统的伦理道德标准和宗教信仰也遭到严重的破坏。在这种社会矛盾纷呈的状况下,民主政体的弊端日益暴露:民众们虽然参与城邦政治,但却不知怎样参与,多数是凭借个人的好恶来做决定,这就容易被极少数政治家利用做出一些不明智的决定,再加之个中原因,雅典战败,民主文明的繁荣时代也宣告终结。之后“三十僭主”政体乘机取代了雅典的民主政体,这些僭主中一些是柏拉图的亲戚和好友,他们曾经邀请他一起执政。最初,柏拉图对于新政体抱有好感,认为当政者是在进行改革和公正地治理国家。但是,随后的发展却使柏拉图看到僭主政治并没有给国家带来正义。苏格拉底作为公民被推选为五百人大会议员,雅典人要集体审判十将军,因为他们由于风暴没有注意运回阵亡的士兵尸体,当时诸多议员迫于压力,只有苏格拉底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坚持十将军无罪。此外,苏格拉底还曾受三十僭主的胁迫,要他判萨拉米斯的赖翁死刑,但苏格拉底坚持不去行不义。[1]这使得柏拉图放弃了对于僭主政体的希望。
苏格拉底之死对柏拉图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公元前3,一个年轻人在雅典状告苏格拉底,说他不信城邦神并引进新神,败坏青年。苏格拉底在法庭上面对500人的陪审团做出申辩。柏拉图的《申辩篇》非常生动地展现了这一过程,这篇对话虽然是苏格拉底的申辩,却可以被看作苏格拉底与城邦的对话。实际上,苏格拉底本可以采用修辞或缴纳一笔罚金搏得法官们的同情,但他把法庭上的申辩变成了他在雅典城邦面前的哲学陈述,即哲学在政治面前的申辩,结果处处惹恼法官,以至于本来根本不会xx的案子,法官只能照死刑宣判。我们可以从柏拉图那里看到哲人苏格拉底在城邦中的形象。第一,苏格拉底是一只牛虻(《申辩篇》),他要不时叮咬城邦,使城邦处于不断思考和反省中;第二,苏格拉底是助产士(《泰阿泰德篇》),他要帮助人们净化他们的.意见,去除那些未经反省的偏见;第三,苏格拉底是一支电鳐,他总是不断使自己处在瘫痪状态中,也使别人感到困惑(《美诺篇》)。[2]也就是说,尽管苏格拉底仍然处在城邦的空间中,但其思想可以摧毁各种既定的标准,瓦解城邦的伦理,而当思想的飓风吹到城邦时,不仅唤醒沉睡的城邦,使人们冷冻的思想解冻且会彻底击碎普通人对生活的信念。城邦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对作为智者的苏格拉底产生不满。显然,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在哲人苏格拉底这里处在紧张的冲突中。柏拉图也从此放弃对政治的追求转向对哲学的研究。
这样的经历,促使柏拉图开始思考治理国家的人以及他们的习俗和法律。既然人的品性堕落是政治败坏的根源,所以柏拉图认为,要改造现实的不良政治就必须从改造人的品性入手,而且只有哲学家才能承担这个使命,只有哲学家获得政权或政治家成为哲学家并对个人和城邦进行改造,才能使个人和国家达到善。另外,柏拉图在自己的亲身游历中,结识了塔仑它木城邦的政治领袖、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阿启泰,塔仑它木的民主政体和阿启泰的为人、学识都给柏拉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启泰成也为柏拉图日后追求的哲学家与政治家相结合的“哲学王”的雏形。
二、“哲学王”思想的本质。
“正义”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理论支柱,也是他构建“理想国”的出发点和归宿。柏拉图所谓的“正义”,是“德性”意义上的正义,是“整个城邦的正义”[3]。他说:“在我看来,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们需要许多东西”[4],而“个人性格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5],这也就是国家产生的原因。一个好的城邦不仅需要能提供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而且还需要能够保卫领土卫国者。为了说明这个原则,柏拉图还提出了著名的“金银铜铁论”:“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6]确切地说,由于统治者是高贵的,因而只有他们才具有一种真正的知识,即用来考察整个国家大事的智慧,这种知识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被加入了白银的军人,经过严格的体操和艺术训练,他们不但有强壮的体魄,还有勇敢的美德;对于劳动者,因为其充满了欲望,节制则是他们的美德。基于上述等级的划分,柏拉图认为,如果每个人在城邦内都能够做自己分内的事,这就是“城邦的正义”;而每一个人自身的各种品质在自身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那他就是正义的,这就是“个人的正义”。
而“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对“理想国家如何实现”的回答,该问题又可归结为理想国家应当由谁来统治。对此,还有以下诸问题:理想国家是怎样的国家?为什么只有哲学家才能胜任最高统治者?在《国家篇》中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展开是沿着哲学、哲学家、哲学王一步步推进的,他以一种迫切而隐晦的形式宣告了哲学统领一切的开始,洞喻是贯穿其中的重要线索。他认为,哲学是对自在自为的真理和正义的意识,是对国家的普遍目的及对这种普遍目的的有效性的意识。[7]它所追求的是一种至高的“善”。柏拉图用太阳作比喻,认为“善”不仅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而且正如太阳是万物产生的原因。借助于洞穴喻,他指出,真正的哲学家是走出洞穴的自由囚徒,他们具有最伟大的知识,“看见过美本身、正义本身和善本身”,[8]“能够体验到沉思真正的存在与实体所带来的快乐”。[9]同时,作为获释的囚徒,当他走上那陡峭崎岖的坡道,来到阳光下,他会觉得两眼直冒金星,并得知以前所看到的事物都是虚假的时,一种认知上的错乱会使他不断质疑自我的存在,而这种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将一直伴随其探寻真理的全过程。这番描述说明了哲学家成长过程的艰辛,回应柏拉图对哲学至上性的论断;同时也预示哲学与现实政治之间的某种隔阂。
三、“哲学王”思想的转变。
当然,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的提出饱受争议。波普尔视柏拉图为“开放社会的敌人”,对其进行“极权主义”、“专制主义”、“唯美主义”等的定性,并明确指出“哲学王就是柏拉图自己”,而《国家篇》就是“柏拉图本人对神圣权力的要求”,从而在根本上否定了这一理论的存在价值。在柏拉图看来,虽然哲学家能够看到真实的世界,但他们往往并不愿意回到人间去拯救现实的世界,“所以哲学家都保持沉默,只注意自己的事情。他们就像一个在暴风卷起尘土或风雪时避于一堵墙下的人一样,看别人干尽不法,但求自己得能终生不沾上不正义和罪恶,最后怀着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期待而逝世,也就心满意足了。”[14]可见,柏拉图已认识到了哲学家从政的艰难性。为此,他认为哲学家为王是需要一定条件来保证的,即“只有在某种必然性碰巧迫使当前被称为无用的那些极少数的未xx的哲学家,出来主管城邦……只有在正当权的那些人的儿子、国王的儿子或者当权者本人国王本人,受到神的感化,真正爱上了哲学时——只有这时,无论城市、国家还是个人才能达到完善”。[15]柏拉图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进行的三次西西里之行,但最后都归于失败。这不但说明了想通过学习哲学来实现“善”的统治的实现是何等的渺茫,也说明了现实条件并不允许哲学家为王。
其次,柏拉图意识到了法律的另一层作用。在《政治家篇》中,一方面他仍坚持认为法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不仅表现为法律的统一性与个体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即“法律从来不能签署一条对所有人具有约束力的命令,这条命令能使每个人处于最佳状态,也不能精确地规定社会每一个成员在任何时刻都知道什么是好的,怎样做是正确的”,[17]并且法律对具备王者技艺的人的束缚。[18]另一方面,柏拉图又认为法律是必要的。因为他意识到“权力和智慧结合于一身是罕见的,人性又是自私的,”[19]通过医生和船长的例子他更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对掌握真正技艺的人不作任何约束,他们既可能突破现有法律的支配,实现对现实的改进,也有可能在野心的推动下为谋取个人利益牺牲整体的利益,而后一种结果对社会的破坏程度要远远大于法律的严格性对独立研究的束缚。这样看来,法律的保护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可以通过它向真正的统治靠近。因而,柏拉图最终认定,在一个法治的城邦还是应该遵守法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柏拉图对“哲学王”思想的改进。
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反映了他迫于当时的政治现实,试图拯救每况愈下的希腊民主制的美好愿望。透过他的著作,柏拉图对哲人与城邦关系的反思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重视精英教育,道德教育。然而,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道德领域却出现了缺失,人们以不择手段追求功利为目标。面对生存的困惑,人们呼唤道德的重建。可见,我们在强调法治重要性时,不应该忽视道德的重要作用。哲学家的责任就是要永远保持一种“正义”的信念,以批判为其社会功能定位的,而这也正是现代知识分子的本来使命。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十五
论本雅明艺术救赎思想。
论作家的超越意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探究。
费耶阿本德的“增生原则”探析。
论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学说。
论中国民本伦理思想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作用。
论残雪小说的超验写作。
新时期女性小说中的神秘现象研究。
魏晋时期卫氏家族书学研究。
论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意蕴。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十六
世界上的学问,在深层其实是相通的。不同的思考者往往是异途同归,异曲同工。《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生前正式出版的唯一的一本学术著作。这本书共7章,这句话是作为全书结论的第7章中仅有的一句话。梁漱溟先生在这次演讲中说:“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觉得无话可说,还是一点不说的好。心里明白,口里讲不出来。”“哲学问题的解决每存于个人主观,不能与人以共见。古人早都解决,而后人只能从头追问”。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庄子讲:“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庄子・天道》)智者们的言说何其相似呀。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校学习最重要的目标并不是掌握一些特定的知识,不是那些可以很容易通过移动互联借助“百度”、谷歌等工具搜索到的特定知识,而是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criticalthinking)。在世界快速变化的21世纪,审辩式思维是最重要的核心职业胜任力和职业竞争力。
怎样进行思考?怎样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和水平?对此,梁漱溟先生确实有所体悟,他的看法确实值得我们品味,确实可以带给我们启示。
哲学不是人人所能够学得的。没有哲学天才的人,便不配学哲学;如果他要勉强去学,就学一辈子,也得不到一点结果。哲学这项学问,只是少数人所能享的一种权利,是和艺术一样全要靠天才才能成功,与科学完全不同。学科学的人,只要肯用功,多花些时间,总可学个大致不差。
与科学不同,学哲学不仅要有天才,并且还要下功夫,才有成功的希望。
哲学所研究的问题,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寻常随处遇到,深远难知究竟。
因此,各种科学都有进步,独哲学自古迄今不见进步。
实则哲学问题并非没有进步,只是进步无法与人共享。科学问题的解决可以摆出外面与人共见,哲学问题的解决每存于个人主观,不能与人以共见。古人早都解决,而后人只能从头追问。
哲学的进步不存于正面,而在负面,即指示“此路不通”。
我不但从未动过研究哲学的念头,而且根本未曾动过求学问的念头。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大约从十四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一路走了下来。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
为什么会不断有问题?这是由于我很容易感觉到事理之矛盾,或者很容易感觉到没有道理,或者看到两个以上的道理。当我觉出有两个道理的时候,我即失了主见,便不知要哪样才好。眼前有了两个道理或更多的道理,心中便没了道理,很是不安,却又丢不开,如是就占住了脑海。或许学问大都以这种感觉为起点吧。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
以下分八层来说明我走的一条路。
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
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
说是主见,称之为偏见亦可。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什么是哲学的道理?就是偏见!有所见便将之视为普遍的道理,因执于其所见而极端地排斥旁人的意见,不承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道理。美其名曰主见亦可,斥之曰偏见亦可。何谓学问?有主见就是学问!学问不学问,并不在读书之多少。
大家不要被以往的哲学家吓住。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但浅薄亦好,要知虽浅薄也还是我的。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很行。胡适之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而亲切有味。所以说出来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第二层境界: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
没有学问的人并非肚里没有道理,脑里没有理论,而是心里没有问题。将古今中外的哲学都学了,道理有了一大堆,问题却没有一个,就成了莫可奈何的绝物。
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
这时候,你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第三层境界:融会贯通。
从此以后,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你不会轻易放过,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你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这点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这是读书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读书也没用处。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反之,引书越多的人越不会读书。
第四层境界:知不足。
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真是不错。只怕你不用心,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虚心了。自己当初一点见解之浮浅,不足以解决问题。
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有进步,还表现在你的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心虚思密是求学的必要条件。
最不好的毛病是说自家都懂。问你,柏拉图懂吗?懂。佛家懂吗?懂。儒家懂吗?懂。老子、阳明也懂;康德、罗素、柏格森……全懂得。说起来都像自家熟人一般。
对于前人之学,总不要说自己都懂。因为自己觉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见,完全虚心地先求了解它。
一种常见的毛病是:自己头脑简单,却说人家头脑简单;自己粗浅,却看人家粗浅。想当然地对别人批评攻击。可以说是有意无意地栽赃。
两句话希望大家常常存记在心,第一,“担心他的出乎我之外”;第二,“担心我的出乎他之下”。
我二十岁的时候,先走入佛家的思想,后来又走到儒家的思想。因为自己非常担心的缘故,才去留意人家对佛家儒家的批评,才去努力了解西洋的道理。
第五层境界:以简御繁。
辨察愈密,追究愈深,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整个的组织。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这时候,才能以简御繁,才可以学问多而不觉得多。
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所谓举重若轻。
学问家如说肩背上负着多沉重的学问,那是不对的;如说当初觉得有什么,现在才晓得原来没有什么,那就对了。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觉得无话可说,还是一点不说的好。心里明白,口里讲不出来。
反过来说,学问浅的人说话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词越多。让一个没有学问的人看见,真要把他吓坏了!其实道理明透了,名词便可用,可不用,或随意拾用。
第六层境界:运用自如。
有无学问在于能否解决问题。比方学武术的十八般武艺都学会了,表演起来五花八门很像个样。等到打仗对敌,叫他抡刀上阵,却发现一套武艺都白学了。
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如果学问已经通了,就可以解决问题。真学问的人,学问可以完全归自己运用。假学问的人,学问在他的手里完全不会用。
第七层境界:一览众山小。
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也是这样,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曾经过。
第八层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后,心里就没有一点不透的了,讲出的每一句话都非常的晶亮透辟。
如果大家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功夫,循此以求,不急不懈,持之以恒者,则祛俗解蔽,未尝不可积渐以进。
至于我个人,于学问实说不上。上述八层,前四层诚然是我用功的路径;后四层,往最好里说,亦不过庶几望见之耳――只是望见,非能实有诸己。少时妄想做事立功而菲薄学问;二三十岁稍有深思,亦殊草率;近年问题益转入实际的具体的国家社会问题上来。心思之用又别有所在。
末了,我要向诸位郑重声明的:我始终不是学问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想了许久,我是什么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十七
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求职的头一件大事就是做好个人求职简历。以下是“哲学系个人简历”,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姓名:xxx。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2年11月
民族:汉。
户口所在:北京。
目前所在:北京市。
教育经历。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政治面貌:党员。
学历:硕士研究生。
所修专业:哲学。
人才类型:
获奖情况。
20xx年度,获得哲学系“优秀团员”荣誉称号;
20xx年度,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团员”荣誉称号;
20xx年度,获哲学系专业三等奖学金;
在中学阶段,多次获得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网络编辑希望地点:北京。
希望工资:4000。
语言水平。
英语6级。
计算机能力。
计算机三级。
自我评价。
为人真诚,自信,乐观,开朗大方,具有亲和力和良好的沟通理解能力;踏实认真、责任心强,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抱有求真务实的态度;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热爱集体,具有团队精神;人生态度积极向上。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十八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走进哲学,就如同走进了一个智慧的世界。徜徉在西方和东方伟大的经典和心灵中,你会有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的感觉。“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逝者如斯夫”,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带给读者永恒的震撼和思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四句唤醒每个人心中对这个世界的责任和关怀。“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名言总是让我们惊叹于哲学家不可企及的情怀。
《诗经》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刚刚于过了百岁华诞的北大哲学系将以旧邦新命的使命感,将于主办世界哲学大会,她继承传统,直面国际,思考未来,以无愧于时代的思想来延续古今东西智慧之火。
传统深厚。
在美丽的燕园,北大哲学系素有“思想家摇篮”之称,这个在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哲学系,在20刚刚过了她的百岁生日。
一百年来,哲学系一直在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影响,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学者、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朱自清、宗白华、张岱年、任继愈等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依附于哲学系的宗教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宗教学系,现已成为国际著名的宗教研究重镇。
国际视野。
哲学系从建系之始,就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目前,我系教师中不仅有大量从世界一流大学毕业的留学生,而且有直接从国外招聘的知名教授。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要冲,北大哲学系在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symonds的国际大学哲学系排名中,名列第17,为亚洲排名最高的大学。20,我系将举办世界哲学大会,这是哲学界的奥运会,也必将成为北大和中国哲学家们在世界哲学界获得更大的发言权。
师资雄厚。
哲学系学科齐全,全系65名教师,拥有一批闻名海内外的教学名师与知名教授,是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是全国哲学一级重点学科,教育部哲学学科评估连续三届全国排名第一。哲学系还有外国哲学研究所、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2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等15家科研机构。
多元培养。
哲学系的本科教学,以学生为本,积极构建世界一流的哲学人才培养软环境,形成了“跨学科培养”的哲学教育模式,鼓励学生依据个人的天性多元发展,既为成就哲学家的梦想提供一流课程与师资,也为成就具有哲学头脑的思想家、党政干部和企业高管创造充分的条件。
能力拓展。
我们的本科生培养特别注重经典阅读与思想表达,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具备国际化的人才培环环境。
哲学的毕业论文篇十九
题名为“我国现代哲学史”一类的作品现已出书了好些种,这种标题自身便预设了“我国现代哲学”的客观存在。但实习上,“我国现代哲学”或许“现代我国哲学”这类短语的实习指称,仍是一个值得议论的疑问。其间最出色者,莫过于哲学疑问与文明疑问的牵扯不清,我称之为“现代我国哲学的文明羁绊”。这种文明羁绊有其特定的内在,便是“中西文明好坏比照”。由于这种羁绊,到如今中止,咱们是不是现已具有了、或许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了自个的“现代哲学”,真实仍是一个疑问。在我看来,在文明羁绊的作用下,所谓“我国现代哲学”,要么不是“哲学”,至多是“文明学”或“比照文明学”;要么不是“现代哲学”,而是我国古代哲学的现代汉语译著;要么不是“我国哲学”,而不过是西方哲学的汉译或许转述。前者根柢上是一种文明研讨,这是出于“显性的文明羁绊”;后者则是西方哲学的简略仿制,乃是出于一种“隐性的文明羁绊”。这便是为何咱们迄今中止依然不能在真实哲学的层面上跟西方哲学翻开对话的缘由之地址。
一
这篇文章的标题显着现已预设了这样一个观念:哲学跟文明是截然不相同的东西。所以,咱们有必要先对这个观念有所奉告,舍此,这篇文章的议论也就无法进行下去了。谁都晓得,“文明”正本便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而这些年咱们发现,它简直成了一个一应俱全的“大全”、“套子”,以至于令咱们从侈谈文明到怕谈文了解。
哲学与文明的区别是多方面的,而考虑到这篇文章的题旨,这儿我只想阐明这样一个观念:文明老是具有民族性的,而真实的哲学却没有、或许说不该该具有民族性。说文明“有”民族性,大概是没有争议的;但是说哲学“没有”民族性,这就能够引起争议。所以,咱们有必要对“哲学无民族性”这个出题加以阐明。
能够类推的一个比如便是科学。当然,我是敌视把哲学归结为科学的。不过,哲学尽管不是科学,但又与科学有许多相通的当地,其间之一便是:真实朴素的哲学与科学相同是没有国界的,不论西方哲学仍是我国哲学,都是“研讨人生切要疑问从根柢上考虑”的东西。咱们当然能够写出《我国科学史》、《西方科学史》这样的东西,但这并不标明科学自身是具有民族性的东西。我想,读者是会附和这个观念的。别的一个更为切近的能够类推的比如便是逻辑。我尽管也并不支持某些哲学的逻辑主义倾向,但我信任哲学也跟逻辑相同,是没有民族性之分的。能够有“我国逻辑史”、“西方逻辑史”,但无所谓“我国逻辑”、“西方逻辑”。真实的哲学自身既没有地域、也没有民族之分。至于“我国哲学”“西方哲学”这样的叫法,在我看来,它们所指称的也不过是作为“前史”存在的东西,而并不标明我国和西方有不相同的哲学思维,由于不论归纳、演绎、仍是直觉或许直观(intuition),在我国和在西方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这一点晓得是至关重要的,不然咱们必定一初步就堕入如今多见的一种隔膜心态:我是弄“西方哲学”的,你是弄“我国哲学”的。作用正如有人提出的一种对于现状的估计:搞中哲的不了解西哲,搞西哲的不了解中哲,两端自说自话,老死不相往来。所以,尽管咱们下文仍将运用“我国哲学”、“西方哲学”这样的说法,但它们所标明的仅仅在我国和在西方的哲学之思的前史作用之不相同,而不是说它们的哲学之思自身的不相同。
当然,以上仅仅一种朴素的类推,未必真能阐明疑问。对于“哲学无民族性”这个疑问,咱们还须加以本质的阐明。这首要触及到的便是对于“哲学”的界定疑问:何谓哲学?这当然也是一个很大、很杂乱的疑问,一百个哲学家,就会有一百个“哲学”界说。因此,假定我也在这儿给出一个界说,那就很能够使我自个一初步就堕入一种十分风险的境况。所以我不能下界说。但我又总得有所说。至于我之所说是不是为读者所认可,也是我所无法判定的。
我想说的是,哲学乃是一种特别的思维办法(更稳当地说是思维的“进路”,即approach):它与其它晓得办法区别,既不在目标上,也不在主体上,而是在思维办法自身上。哲学之思的特征在于:哲学所思恰是其它所思之所不思。任何一种晓得办法,作为一个思维进程,总有它的逻辑起点、言语布景或许语境,而这个起点恰恰是这个思维进程自身所不思的,是被作为不证自明的原则承受下来的观念条件。这个观念条件,正本便是现代语义学、语用学所谓的“预设”(presupposition)。所谓预设,作为任何言语的语用条件,便是“对于表达或言语的意义的一种不言自明的(宛转而不言明的)设定”,亦即“在外交进程中两端一起承受的实习或出题”。“咱们老是妄图在说话与考虑中证实咱们对于指号的指称的有关陈说是准确的”,所以“咱们预先假定了指称的存在。”但是哲学所思的恰是这个观念条件、这个预设自身。例如科学要思物,哲学相同要思物,但它们的思维进路是不相同的。悉数科学之思依据三大根柢预设:所思之物是客观真实的,是有规律性的,是能够晓得的;但是科学自身并不对这些预设进行查询,而是把它们作为所谓“自明的”(self-evident)东西事前承受下来了,不然,科学活动也就无从谈起。但哲学则不然,它恰恰要对这些个作为条件的观念预设自身加以查询。
这使我想起张东荪的一个譬喻:“我以为科学好像芭蕉相同,一层一层皮叶长大起来,天然一天一天肥厚了。而哲学则是对于已成的芭蕉来一层一层剥下来。所以科学是顺进的,而哲学是逆进的。科学是阅历的堆积与常识的开荒,而哲学则由开荒而逆探其初始,由堆积而返窥其起点”,“即以科学的假定而为向撤离的返省……这种剥蕉是愈剥愈赤裸,愈赤裸则愈直接”。[6]在思维进路上,科学的“顺进”是走向“形而下”,哲学的“逆进”则走向“形而上”。所以哲学往往是从批判科学的“正义”初步的。康德说过:“当咱们看到一门科学经过长时刻极力往后得到长足发展而惊叹不已时,有人竟想到要提出象这样的一门科学毕竟是不是能够的以及是怎么能够的这样疑问,这正本是家常便饭的,由于人类理性十分喜爱创造,不只一次地把一座塔建成往后又拆掉,以便查询一下地基情况怎么。”康德列出了四大疑问:“1.朴素数学是怎么能够的?2.朴素天然科学是怎么能够的?3.通常形而上学是怎么能够的?4.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是怎么能够的?”[7]这儿乃至包括着对哲学或形而上学自身的质疑。当然,哲学自身也是一个思维进程,因此也有自个的观念预设。哲学的魅力之一在于,它不只查询其它之思的观念预设,而且也查询自身之思的观念预设,例如康德的提问:“形而上学毕竟是能够的吗?”[vi]我国哲学也是、或许也应当是选用这种思维进路的,此即胡適所说的“研讨人生切要疑问从根柢上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