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专业16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反思。教案的编写要注意教材的因材施教原则,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感谢以下教师们分享的教案素材,对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篇一
幼儿在这个年龄段对数和量的认识是很敏感的,在一次区域角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在数学区域中玩的孩子很多,很投入。于是为孩子们设计了这节课。
1、通过数方块比较面积大小。
2、能数数并写出数字。
3、激发幼儿对数量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按物计量。
活动准备。
幼儿挂图、幼儿用书。
一、出示幼儿挂图观察并提问:
1、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2、你能告诉看到了哪些动物?
3、它们又在做些什么呢?
三、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的方法是什么?
四、教师出示实物让幼儿进行判断。
五、分组议论。
六、个别发言。
3、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应做到多让幼儿分组讨论,个别发言以及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篇二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识别物体的长、宽、高。
2.激发幼儿进行测量活动的兴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人手1只空纸盒、1把自制多用尺(见图7―12)。图7—12自制多用尺。
1.教师介绍。
(1)教师以空纸盒、桌子、教室为直观演示教具,让幼儿分别感知它们的长、宽、高。
(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们的长、宽、高?
在幼儿议论后教师归纳:用测量的方法。
目测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较,但不精确。
测量法:用尺子来量一量。
幼儿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师提醒幼儿数一下,多用尺上有几个小格子,幼儿数后发现多用尺由10个彩色小方格组成:红一黄一蓝一绿一橙五色相间。教师再提示幼儿,这把多用尺可用来量物体的长、宽、高。
2.演示。
(1)教师用钢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长、宽、高。
(2)个别幼儿用多用尺量空纸盒的长、宽、高,说出长、宽、高分别是几个小方格。
3.操作。
(1)幼儿用各自的多用尺测量空纸盒,分别量出空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2)幼儿合作用多用尺测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长、宽、高是几尺(10个小格为1尺)或几尺零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3)幼儿尝试进行自然测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1.启发幼儿在使用多用尺测量时,可以1个小方格作单位,也可以1尺作单位(10个小方格为1尺)。量同样长的物体,单位小,测量的数大;单位大,测量的数小。例如,空纸盒的长可以说是2尺长,也可以说是20个小方格长。
2.可再让幼儿想想,除了用多用尺测量外,还可以用什么作为度量工具?(小棍、绳子、筷子、脚步、手等)。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篇三
1、感知6以内的数。
2、通过观察比较正确认识和区分物体的高矮和厚薄,能将物体按高矮和厚薄排序。
3、在比较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图片,厚薄不一的书5本。
学具:幼儿用书第32页,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巩固认识高矮,按高矮排队。
请三位高矮不同的幼儿站到前面来,让大家观察比较,可以由高到矮或由矮到高有序地排队。
再请5―6位高矮不同的幼儿上来,让他们目测比较高矮排序。
(2)认识厚薄。
出示厚薄不一样的书本,提问:这里有什么?有多少?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启发幼儿用比较和目测的方法认识书本的厚薄,再请幼儿上来比一比排一排,学习按厚薄给书本排序。(从薄到厚、从厚到薄。)。
2、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看图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哪个厚?哪个薄?并认读汉字:厚薄,并在厚书旁边的圆圈里图上黄颜色。
(2)观察比较彩色格子的长短,说说:哪个颜色的格子最长?哪一种最短?并按从长到短的顺序在右边的格子里写上写上数序。
(3)启发幼儿按数序提示给格子涂色。
3、活动评价。
让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材料,教师表扬正确排序并大声讲述的幼儿。
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篇四
1、通过联系,巩固前面所得的口算乘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的意义。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练习法。
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练习。
2、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完成练习一的第1~6题。
1、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组织学生看图,思考,列式,计算,写答语。
第2问有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答,教室可组织小组进行交流。
3、先出示题目,问学生应该先做什么,再比较,哪些题还有其他方法?
4、本题数字信息较多,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后再个别辅导。
5、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解答。
6、爸爸的年龄学生计算是没有问题的,妈妈的年龄,可给与一定的提示。
你觉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学生听算,集体订正,并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
先观察图片从中获取数学信息,然后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学生提出问题后自己解答,并在小组内交流。
比较大小的方法不,可先算出结果,也可观察因数的变化。
学生先观察图片,获取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解答。可以请求教师帮助。
学生弄清楚运算顺序后再解答,最后订正。
先独立思考,在完成题目。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
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篇五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识别物体的长、宽、高。
2、激发幼儿进行测量活动的兴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人手1只空纸盒、1把自制多用尺(见图7—12)。图7—12自制多用尺。
1、教师介绍。
(1)教师以空纸盒、桌子、教室为直观演示教具,让幼儿分别感知它们的长、宽、高。
(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们的长、宽、高?
在幼儿议论后教师归纳:用测量的方法。
目测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较,但不精确。
幼儿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师提醒幼儿数一下,多用尺上有几个小格子,幼儿数后发现多用尺由10个彩色小方格组成:红一黄一蓝一绿一橙五色相间。教师再提示幼儿,这把多用尺可用来量物体的长、宽、高。
2、演示。
(1)教师用钢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长、宽、高。
(2)个别幼儿用多用尺量空纸盒的长、宽、高,说出长、宽、高分别是几个小方格。
3、操作。
(1)幼儿用各自的多用尺测量空纸盒,分别量出空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2)幼儿合作用多用尺测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长、宽、高是几尺(10个小格为1尺)或几尺零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3)幼儿尝试进行自然测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篇六
幼儿分组边讨论边操作将这些卡纸根据颜色铺成各种规律的桥。
3、幼儿分组讨论操作。
4、师:“铺好的小组请站到旁边,我们一起看看哪个小组搭的桥是有规律的。”
5、集体讨论幼儿操作结果,和全体幼儿一起从第一队开始按顺序读出泡沫板颜色,等找出规律后再问幼儿,如果再向下接着按这样的规律排,应该再放什么颜色?(此处让个别幼儿来操作)。请小朋友快速的过桥我们继续前进!
(2)进入丘陵地带:
1、师:晚上了,我们要休息,怎么办?(铺地毯)“地毯有什么形状的呢?(幼儿回答:一般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那我请小朋友们分成四组根据卡纸颜色铺成有规律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地毯。“好,现在开始行动”。
2、铺好地毯的士兵请迅速归队,我们一起看看每一组铺的地毯是什么规律的?如图:
第一组:——。
第二组:——。
好,现在开始休息!
(3)(大约1分钟后)进入大山:
1、师:早上起床,我们要翻过大山,怎么办?(铺路)那我请小朋友们分成四组边讨论边操作将这些卡纸根据颜色铺成有规律的长方形路。师:要求要按规律,不能和前面的一样。
2、师:“铺好路的小组迅速回队,我们一起看看每一组铺的路是什么规律的?”
3、总结点评。如果再向下接着按这样的规律排,应该再放什么颜色?请小朋友们快速翻过大山我们继续前进!
师:“我们终于到达了森林,让我们把面包送给小动物们一起来舞蹈吧。”活动结束。
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篇七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幼儿喜欢参与探索活动,会运用感官比较两个以上物体的宽窄。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知道物体特征的相对性和可变形。
1、经验准备:知道比较物体的方法(重叠法,并列法)。
2、物质准备:电脑、课件,各种宽窄不同的纸板若干,活动室置放宽窄不同的物体。
1、出示各种纸板,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纸板的不同。
2、介绍活动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1、启发幼儿用不同方法比较宽窄。
2、引导幼儿按意愿分组比较各自的纸板,交流比较结果。
关注点:幼儿会用正确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
幼儿同宽窄不同的纸板拼搭各种路,并比较宽窄。
1、幼儿按指令出示自己手中宽、窄不同的纸板。
2、幼儿按要求出示后,再相互比较宽窄。(了解宽窄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关注点:幼儿知道物体特征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寻找课件、教室中宽窄不同的物体。
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篇八
1、初步体会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所在位置。
2、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积木、小茶壶、勋章、小五星。
【活动过程】。
小狗侦探已经忙了好几天了,也找到了4把与丢失的茶壶差不多的茶壶,这是他拍回来的照片,下面让我们一起帮小狗侦探把丢失的茶壶找出来吧。
(一)方法呈现。
1、小朋友4人小组交流,取出准备好的小茶壶,每个人在观察后说说自己看到的形状,然后交换位置说说看。找出那把失窃的茶壶。
2、小朋友观察、讨论结果,并说说为什么。
3、教师引导小朋友小结观察中发现的内容,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小狗侦探:谢谢大家帮我找回了丢失的茶壶。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和我一样做个名侦探?做一个好侦探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下面就让我来考考大家。做得又对又快的小朋友,我就给他带上一颗“智慧星”。
(二)体验方法。
1、第一排的物体与第二排的哪个图形有联系?说说有什么联系?
2、摆摆、说说,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一样的?
3、想想、画画。(从上面看是什么图形、从前面看是什么图形)。
小狗侦探: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啊!我现在就带你去破案,你们愿意吗?表现最出色的小朋友,在破案后我要授予他小狗勋章。
2、终于走进小偷藏脏物的房子了,可是小偷将茶壶装在箱子里,房子里又有许多箱子,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我在藏有名贵茶壶的箱子上面、前面、左面拍到的照片。让我们一起根据这些照片找到大象博士的茶壶吧。
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篇九
有益的学习经验:
学习8的形成,进一步了解7添上1是8,7比8少1,8比7多1。
准备:
贴绒卡片:小圆片7个,三角形8个。
活动与指导:
1.出示小圆片7个,贴成一行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再出示三角形7个,一一对应地贴在小圆片下面,让幼儿目测后说出总数,启发幼儿比较两组图形的多少,说出圆片和三角形片一样多,都是7个。
2.出示1个三角形片,添在7个三角形后面,让幼儿点数,三角形有几个,说出7添上1是8。将8个三角形和7个圆形比较,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比圆形多1,圆形比三角形少1,8比7多1,7比8少1。
4.让幼儿根据数字8,画出自己熟悉的8个物体。
有益的学习经验:
熟练地掌握7以内数字的顺序,理解相邻的两个数,前面的一个数比后面的一个数小1,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数多1。
准备:
1.每个幼儿一张画有圆点和数字的卡片,卡片上每行的左边是1―7中间的一个数字,右边是7个圆圈,数字1―7从上往下按序排列。
2.数字1―7的卡片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与指导:
1.给幼儿发卡片,让幼儿按每行左边的数字将右边的小圆圈涂上颜色,涂完后,与幼儿一起小结:按顺序排列的数,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大1,比它后面的数小1。
2.让幼儿把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到最小的数,把它放在最前面,然后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数卡。
仔细观察数卡的排列顺序是否正确,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正。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理解9、10之间的关系,知道9比10少1,10比9多1。
2.从许多物体中找出1-10个物体并根据数字的大小由小到大将数卡排序。
2.准备:
1.贴绒卡片,狗9只,骨头10根。
2.每个幼儿1―10的数字卡片、实物卡片各一套。
活动与指导:
1.出示9只狗的卡片,用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小狗排成队要出去找骨头吃,数数小狗有几只?让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2.教师出示9根骨头的卡片,告诉幼儿:小狗找到骨头了,请1个幼儿上前来给小狗分骨头。问幼儿每只小狗是不是能分到1根骨头,指导幼儿将骨头一一对应放在小狗下面,数数骨头有几根,说出小狗和骨头一样多,1只小狗l根骨头。
3.教师再出示1根骨头,放在一行骨头的末尾,让幼儿说出骨头共有几根,将数卡10贴在旁边,比较小狗和骨头的数量,骨头多些,9比10少1,10比9多1。
4.发给幼儿数卡和实物卡,让幼儿将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出相应的实物卡,摆在每张数卡两边,然后将他们按数字大小由小到大排队。
5.指导幼儿做练习。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知道9添上1是10。
(2)让幼儿按群数数,说出总数:花生、蚕豆、豆芽都是10。
(3)首先让幼儿理解1只青蛙吃1条虫,10只青蛙要有10条虫,数数青蛙和虫各有多少,比较青蛙与小虫的数量,小虫少几就添画几。
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篇十
对于中班孩子来说,从生活和游戏当中感受大小的差别将是非常有效果和帮助的。小朋友都喜欢吃饼干,饼干形状和大小不一,味道也非常丰富,这次活动旨在让小朋友通过自主的比较,掌握大小的差别。
1、区别大小。
2、知道物体的形状可以通过外部力量而改变。
1、大小不一的圆形饼干。
2、投影仪和电视机。
3、让宝宝将手洗干净。
1、观察饼干,让孩子说出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让孩子来吃饼干,通过吃饼干的时间来进行大小的比较。
3、孩子们咬掉饼干之后,会发现饼干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篇十一
1、学习用标记记录图形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2、学会观察、比较、判断图形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特征。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操作纸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用标记记录图形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操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学习给图形做标记。
1、出示图片,并提问。
(2)师:红三角形,他送的是什么标记?谁来给绿圆送标记?
2、出示图片,并提问。
师:图上有什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把它们不一样的地方记下来,应该怎么记呢?谁来给他们送标记?大家一起说说他是怎么送的?这些标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回答问题,红三角形,绿圆形。形状、颜色不一样。
红标记、三角形标记。
回答问题,黄色正方形、蓝色长方形。形状、颜色不一样。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的不同特征,并用完整地语句说一说。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的不同,使幼儿自己尝试按照这几个方面的不同动手给图形作标记,边做标记边用完整地语句说一说。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形做标记。
师:这个活动刚才我们都学过了,小朋友想想,应该怎么做?
2、看标记画图形。
师:看清标记,再贴上相应的图形,做完后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幼儿自己动手给各种图形作标记。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尝试根据标记画图形。通过自己动手给图形作标记,使每个幼儿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可以发展每个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活动评价。
个别幼儿拿着自己的操作纸和大家交流自己的操作方法,其他小朋友检查他们画的是否正确。交流操作的方法,既能检验这节课中幼儿的掌握程度,也能再次巩固所学方法,同时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篇十二
1.知道洗涤用品的用途,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发明创造的欲望。
1.幼儿自带各种洗涤用品。
2.脏手帕若干。
3.录音磁带、录音机。
一、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个邋遢王国。哎?为什么叫它邋遢王国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2.幼儿参观邋遢王国。
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简单讲述)这下你们知道为什么叫邋遢王国了吧!
二、了解洗涤用品的`用途。
1.(放录音)。“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愿意)。
刚刚清洁公司的阿姨送来了许多能够洗掉脏东西的用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哪些用品?有什么用?(幼儿讲述)。
教师师小结:它们的品种可真多呀,我们把这些能去污的用品,叫洗涤用品。
2.闻一闻,摸一摸,看一看这些洗涤用品,但是不能用舌头添,告诉大家你有什么发现?
提问:洗涤用品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小结:肥皂摸上去硬硬的,是块状洗涤用品;肥皂粉是颗粒状洗涤用品;洗发精、沐浴乳等是液体的洗涤用品。
3.根据洗涤用品的形状分类。
三、了解洗涤用品的使用方法。
“想一想,这些洗涤用品是如何使用的?”
教师小结:这些洗涤用品一般都是应先把衣物弄湿,然后涂上洗涤用品,搓一下,用清水洗干净。
四、小朋友一起去帮助邋遢王国的成员。
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篇十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为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数学概念,本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将数字4贯穿于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主动、积极、自愿的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真正的去了解数字4的概念,同时也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辨别是非能力增强,能遵守一定的规则,具有初步自我控制的能力。在游戏过程中能很好的配合教师进行游戏。中班幼儿好提问题,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是经验少,智力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对周围事物非常好奇,爱提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阶段。游戏活动运用幼儿具体形象性的思维,结合活动情景与活动形式让幼儿加深记忆。
1、能够正确读认数字4,并能数出4以内的物体数量。
2、理解4表示的实际意义,学习数字和物体进行匹配。
3、通过游戏培养学习数字的兴趣。
重点是培养幼儿对学习数字的兴趣。
难点是是让幼儿用物体与数字相匹配。
经验准备:幼儿之前学习过1-3的数字。
课前准备:准备一样的纸杯、铅笔、苹果、橡皮、纸盘、纸花……每种四个,课件,记录板,彩笔等。
1、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接到数字家族的电话,他们说他们的小伙伴“4”不见了,小朋友们愿意帮他们找找他们的小伙伴吗?”
小朋友:“愿意!”
老师:“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数字家族他们的照片。”
播放数字1-4的图片。
老师:“接下家请小朋友来看一下谁是4呢?”(之前幼儿已经认识过1-3的数字)
请小朋友起来回答。
老师:“小朋友都很聪明,蓝色的这个小朋友就是4。”
展开
老师:“他们家族的小伙伴告诉我,4喜欢和4个长的一样的小伙伴一起玩,大家帮我找找教室里四个长的一样的小伙伴,我们请他们来问问他们知道4在哪里好吗?接下来老师把大家分成两个小分队来找。”
进行分组(上课之前教室里的各个角落里已经放好了先前准备好的物件,有的是一、三个分开放,有的是二、二分开放,有的是四个在一起)
先由第一个小分队的小朋友来找,老师示范找出一个。
老师:“老师和大家一起找一找。”(找到四个相同的物件用手点数,教会小朋友方法。)
让第一组小朋友自己寻找。
找到一组(四个一样的)物件在小朋友在自己组的记录板上做上标记。
找3分钟让第一组幼儿停止寻找,老师上去指出一样的分开物件也能组成4(如:老师:“老师看见这里和那里都有一样的铅笔,我们把他们放在一起来数数看他们一共有几只,1、2、3、4他们也是一样的4个小伙伴(点数),接下来我们请第二小组来帮忙找找看还有四个一样的小伙伴吧”)
找4分钟,找到一组一样的物件时也在自己组的记录板上做记录。
老师公布第一组和第二组找到的物件组数。
老师:“小朋友们都很棒,我替数字家族的小伙伴们谢谢大家。”
结束
老师:“老师刚才问了一下4的小伙伴们,他们说4约他们中午一起出来玩但是一直没有来,他们也很担心4,4是个守信的好孩子是不会失约的,大家想想4会去哪了呢?”
请小朋友起来回答。
老师:“4一定是在路上遇到事了我们去找找看好吗?”
打开教室门,老师:“咦!4小朋友已经到了,大家欢迎它?”(在上课前把4贴在门上,打开门就能看到)
老师:“这就是4小朋友大家记住它了吗?刚才4小朋友告诉我它在来的路上遇到一个老奶奶过马路,4去扶老奶奶过马路耽误了一下才来晚了,希望小伙伴们能够原谅他。大家觉得应该原谅它吗?”
小朋友:“应该/不应该。”
老师:“为什么呢?”
请小朋友回答。
老师:“谢谢小朋友们帮忙寻找4,大家都很厉害!大家给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叫小朋友回家以后和家人分享今天认识的4以及在家寻找看看有没有4的小伙伴。
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篇十四
1、正确感知和判断6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4、5、6这3个数。
多媒体课件
(一)喜羊羊摘水果
1、喜羊羊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喜羊羊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就一起去吧!
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个梨?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桃子树上有几个桃子?
(梨树上有5个梨;苹果树上有4个苹果;桃子子树上有6个桃子)(评析: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
(二)给水果排队
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喜羊羊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篮子水果。
师:第一篮是什么水果?第二篮是什么水果?第三篮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篮是苹果。第二篮是梨。第三篮是桃子。
师:第一篮有几个苹果?四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一篮有四个苹果,四个苹果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师:第二篮有几个梨?五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二篮有五个梨,五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第三篮有几个桃子?六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三篮有六个桃子,六个桃子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三)分水果
1、喜羊羊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
看!喜羊羊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
幼:因为正好梨和正好小兔一样多,都是5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喜羊羊高兴得跳起了舞。
2、看!小猴来到小灰灰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灰灰吃。小朋友看看有几个小灰灰?
幼:有4个小灰灰。
师:喜羊羊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灰灰,才是正好每个小灰灰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幼:因为苹果正好和小灰灰一样多,都是4。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灰灰和喜羊羊高兴得跳起了舞。
3、瞧!喜羊羊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有几只小狗?
幼:有6只小狗。
师:喜羊羊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幼:因为桃子正好和小狗一样多,都是6。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喜羊羊也高兴得跳起了舞。
(评析:这一部分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水果随幼儿的回答进行移动的形式与动物一一匹配,使幼儿在选择后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回答正确,小猴和小动物会随欢快的音乐跳舞。)
(四)分组练习:
喜羊羊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道练习题,考考小朋友,喜羊羊还说如果小朋友们做对了,就邀请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五)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不仅帮喜羊羊把水果分给了它的好朋友,还做对了它出的难题,喜羊羊特别高兴,它的果园里还有很多的果树,果树上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帮它摘下来好吗?幼:好。
师幼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摘水果状跳出教室。(放音乐)
《摘果子》这一活动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习,在活动中运用了我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操作贴画辅助教学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在展开过程中,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本节活动也可结合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的知识点,让幼儿运用智慧盒进行动手操作,也能取得更佳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采用的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如在小猴给朋友们送水果环节,教师利用谈话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达到数物匹配。)、观察法、对比法、操作法、比较法(如教师让幼儿给水果排队环节,通过幼儿亲手操作感知5、6、7这三个数的实际意义,了解他们的多少关系和排列顺序,为后面的分水果做准备。)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轻松自如,饶有兴趣的学习,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经过这一活动的展开,我发现多媒体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难点的有效途径,再加之动手操作的配合使个活动节奏紧凑但不单一死板,使幼儿在动眼、入手、动脑与动口的进程中掌握知识,稳固记忆,发扬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位置。
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篇十五
2、能够发现并完成串珠子的多种排序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幼儿乐于参加活动,喜欢把物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ppt课件、操作材料、各种“糖葫芦”小卡片。
小猪串手链的排序:红-绿-红-绿-红……。
小猴串手链的排序:大-小-大-小-大……。
小象串手链的排序:圆-方-圆-方-圆……。
3、进门闯关,创设情景。
小动物们来到小兔子家要答对问题才能进门,请幼儿解答问题,完成排序,才可以进入小兔子家为庆祝生日哦。
4、操作游戏。
教师给每个幼儿分操作材料,请幼儿动手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把图片粘到小棒上面,做成好看的“糖葫芦”,亲手为小兔子送上生日礼物,完成后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说一说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排序。
教师总结幼儿表现,点评幼儿动手完成的“生日礼物”,最后以《生日快乐》歌曲结束活动。
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篇十六
引导幼儿学习按形状、颜色集合与计数。
情境主题挂图:野餐。
一、通过阅读情境主题图,
回忆往事,引起幼儿观察情境主题图的兴趣。教师:“小朋友你们去过公园野餐吗?野餐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吃了什么?你们喜欢公园野餐吗?”待引起幼儿的兴趣后,教师出示情境主题挂图,野餐。“小动物们也高高兴兴的一起到公园野餐,看看都有谁?”
讨论分析,分类集合并计数。如下:
按名称分类计数。教师提问:野餐的地方可美了,看看都有什么?各有多少?(教师引导幼儿发现:草地上有不同颜色的花朵,远处有不同种类的树木,天空中飞着不同颜色的小鸟、蝴蝶和蜻蜓等,并分别说出这一类的总数。如幼儿说:草地上有不同颜色的花朵,一共有8朵。教师可以让全体幼儿用点数的方法验证。)。
按颜色分类计数。如,教师进一步提问:小朋友说了草地上有不同颜色的花朵,那有什么颜色的花朵呢?各有几朵?小鸟都有什么颜色的?各有几只?等等。
按形状分类计数。教师提问:小动物他们带来什么好吃的?放在什么形状的盘子里?各是多少?(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辨识形状及分类计数。如,绿色的盘子象什么形状?放着什么好吃的?有多少?蓝色的盘子象什么形状?放着什么好吃的?一共有多少?圆形的饼干有几块?方形的饼干有几块?等等。)。
教师还可以提问一些与形状相关的问题。如:三明治像什么形状?还有什么东西是三角形的?在画面上你还找到了哪些像圆形、正方形的东西?等等。
二、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教师交待:请小朋友打开儿童用书第13页。
幼儿操作。小朋友分别按形状和颜色计数,并圈出正确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