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热门20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某个时期的表现和成就。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是许多人关注的话题,下面给出几点建议供参考。总结范文中的语言和结构值得我们借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一
摘要:
文章以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求,然后分析了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运用微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运用微课进行课后拓展;运用微课展开课程导学。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教学;课程导学。
微课作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一项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水平质量提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应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明确微课应用要求,才能充分发挥出微课真正的功能与价值。
一、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求。
(一)微课运用应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不仅是教师个人教育教学的“标签”,更是教师长期开展教学活动经验积累的自然体现,它融入了教师的个人性格、教学方法、体会、感悟等,同时也是一个教师在教学艺术上成熟的标志。教师拥有自己个性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能够让接受学习的学生“眼前一亮”,自觉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思考,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开展,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意义。如今,随着微课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愈加广泛,逐渐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微课运用过程中,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给予其更加真实的“课堂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1]。
(二)微课运用应注重与情景化教学相结合。
语文本就是一门更加趋于感性化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结合文章描述的内容进行情景设计,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情景中,体验到文章所描述的内容,加深对文章主旨大意的理解。微课视频集语言、图像、声音、视频为一体,为加深学生观感体验提供便利,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初中语文教学可以运用微课的特点展开情景化教学,实现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设置,有效地将课文内容通过更为直观的图画、视频反映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得以有效的缩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与质量。
(一)运用微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很多意境优美的文章,然而由于初中生受自身阅历所限,在思想认知上依然倾向于具象化认知体验,因此,需要教师借助微课视频,有效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通过借助微课视频展现的光影艺术,将文字描述的美景还原成视频动画,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认知。例如,在进行《苏州园林》课程内容教学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苏州园林的深厚文化底蕴。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仅靠教师口头讲述很难真正体现出苏州园林的设计特点与博大内涵。基于此,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视频,播放一段与苏州园林相关的纪录片等,让学生全面感受到苏州园林的动态美,同时教师与学生一边在欣赏的过程中,一边结合文章内容展开深入的分析与交流,从而有效扩宽学生眼界,实现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二)运用微课进行课后拓展。
如今在初中语文课程内容中增加了“名著导读”这一选项,其不再作为教材附录出现,而是作为正式内容穿插在各单元之间。该部分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阅读量,给学生创造课后再学习的机会。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每单元的重点,寻找一些超出一般要求的语言、文学、写作知识要点,制作成微课,将各单元课堂教学知识延伸到课外知识层面,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学生在课下可以使用回放、暂停等功能,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回放观看,给一些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以发展空间。
(三)运用微课展开课程导学。
如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即“课前预习”。尽管有的教师也一直在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学生真正能够做到课前预习的寥寥无几,难以产生有效作用。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展开课前导学,利用微课导学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结合文章内容,在微课视频导学中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遵循相关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预习,理解文章内容。同时在微课视频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章核心内容“父亲的背影”制作导学案,播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父亲的背影”,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仅可以有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更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微课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因此需要教师提升对微课运用的重视程度,使得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2]徐桂娥。浅议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3):110—111。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二
微课的全称为“微型教学视频课程”,它主要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其核心组成内容就是课堂教学视频或者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了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学生反馈等辅助性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以一定组织关系呈现出一个半结构化的主题式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其具体资源构成和应用环境。
根据至止的国内“微”研究文献统计可以发现,其实在国内对于“微”课程的研究也是逐步深入的,从最开始的微型课程到微型学习,再到微型(格)教学,直至今天被广泛应于教育教学中的微课,呈现了我国教育领域中“微”课程的发展,也从侧面突显了我国教育仍然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改革发展着。
1、会计微课的特征分析。
(1)移动化学习。
会计微课依然具有微课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或移动学习的方式进行会计课程的学习,实现了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
会计微课所具有的人性化特点,使得学生的会计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自由,而且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个体化差异进行学习内容的自由选择,根据佛山首届微课征集活动的相关统计可以发现会计微课的种类多,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会计需求,也丰富了会计教学形式和内容。
同时还能让学生自我控制学习进程,并且还能够重复学习所学的会计内容,这样不仅帮助学生进行所学会计知识的巩固,还能在重复循环使用中优化教学资源。
(2)碎片化学习。
微课的内容十分精简,主要是围绕教学中某一些重难点进行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样能够让学生能够更清楚的掌握会计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能够通过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串连成一个整体的'教学活动。
2、会计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优势分析。
(1)微课程资源是具有开放性的,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相应微课程的设计,也可以向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这样所有学生都能获取教师提供的课程教学和学习资料,同时学生也能根据自身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结果提供一些分享性资源。
(2)微课资源可以循环使用,并且经过实践,可以使得会计微课得到不断优化。
也就是说,上一次教学中产生的学习资源,可以经过一定加工整合,为下次会计教学服务,微课教学资源的每一次使用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进而不断提高其资源质量。
这样在会计教学中,师生之间不仅可以双向传递,学生之间也能够相互交流和分享,同时也能通过相互评价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1)明确适合开展微课的教学内容。
适合开展微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具有较强理论性的重难点知识,因为这些知识都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但却又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其二,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实训知识,这类教学内容是需要学生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经过亲力亲为进行实际操作后才能掌握的知识,可以借助微课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清晰明了的掌握其中每一个操作环节和步骤,以起到一对一的教学效果。
其实只要内容适宜,微课就能在任一教学环节中加以应用,不仅可以应用于新课导入、讲授以及课前预习,还能够应用于归纳总结以及复习、巩固。
例如在一些基础概念课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微课上传至校园网中,让学生自行在线观看。
(3)科学制定会计微课。
会计微课是会计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补充,教师应该要明确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职责,确保两者分工明确,这主要是因为微课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它并不能取替传统课堂教学,想要发挥出会计微课的作用,就要科学制定会计微课,使其更好的辅助会计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的会计教学来说,微课既熟悉又陌生,会计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微课的优势和作用,加大教学活动中微课的开展,通过简单的微课设计激发其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所学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进而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升会计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段琼单位:陕西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多媒体设备、图像资源和视频资源为初中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生动的知识传播手段。我国的初中地理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利用微课程将所用的地理知识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完成对学生的信息传达,从而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达到课堂教学内容的知识传播。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当今初中地理教师的喜爱,更多的教师通过寻找不同的微课程来完成地理课的信息导入和教学任务,大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下面主要对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做出探讨。
二、地理微课程特性。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知识难度大、内容较为繁杂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具有枯燥、难学习的特征。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会因为受到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影响,阻碍整个课堂教学任务的正常进行。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手段,能够将枯燥的地理性知识转化成为图文结合的教学知识,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整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自我学习和探讨,从而在整个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微课程是将大容量的信息通过视频播放、图文结合的形式有效地传达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生动的图文形式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深入到地理教学课程学习当中。地理微课程能够有效地体现整个初中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特点,在其中贯彻整个初中地理教学的发展内容和综合性基础知识,同时还能够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地理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合作探讨学习。通过信息的强烈对比,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理知识的相似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和观察能力。
(一)课前导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我国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当中,主要是依靠老师的讲授法进行系统性传课,这种知识传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利于培养具备创新和发现能力的新式人才。而微课程则可以通过前期的视频制作或者图片文字制作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概括,在课程的开头将其作为引导性知识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学生在观察微课程表达的信息资料后,也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整节课程当中的知识轮廓,从而为随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老师在讲授世界七大洋四大洲的地理分布状况位置示意图时,则可以利用形象的图形图像对整个世界做出直观性的展示,通过利用图像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分界线,能够直观地使学生了解到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状况,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前期通过形象的微课程演示,了解整个课程的知识点内容,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对教学难点和重点做出知识引导。
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能否有效地完成整个课程内容的教学任务,往往取决于教师能否对整个教学任务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做出充分的把握,在整体上带动整个班级内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可以通过将本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展现在微课程中,学生在观看微课程视频过程中能够发现本身知识基础存在的不足方面,这样也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领学生进行知识探讨。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往往会使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大大阻碍了初中的教学的正常进行。而微课程的出现则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有效地带动整个课程目标的正常进行。例如,利用文字和图像结合的形式将地形部位直观展示出来,然后再通过动画效果展示同一海拔高度的连线,再讲解等高线的含义,抽象的地理事物可以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微课再对本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微课程当中展示出来,这样也就能够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本节课程的知识点内容。
(三)对某些复杂的地理现象做出形象描述。
初中地理教学当中往往会应用到某种形象的描述,某种地理现象描述往往无法通过文字进行表达。我们就需要用到微课程当中的动画效果来制作相应的地理现象展示图,这样能够通过动画来对整个地理现象的全部运动趋势做出充分的展示,使学生能够生动形象地了解整个运动情况。例如,我们在进行描述日常的地质变迁时,通过制作的动画效果展示山体的地质层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地发生地壳变迁的结构转变,学生能够直观生动地了解运动情况,从而也就能够了解课程内容当中所要传授的知识点细节。
(四)章节知识总结复习。
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总结章节性知识。教师通过对前期的课程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和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解析,制作出能够对前期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回顾的微视频。让学生在进行章节性知识回顾的过程当中,能够不知不觉地掌握本节课知识点内容的主体脉络,对整个课堂的了解有更加深层次的研究。目前,微课程主要是通过将所有的课程内容知识点做出充分的总结,然后在多媒体设备上进行播放,使学生能够将繁杂的知识点内容转变成为易学的知识点,这样也就能够大大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受到当今初中地理教师的喜爱。教师通过查阅资料,制作相应的微课程,有效地对课程内容知识做出引导、总结和回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整个初中地理教学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四
地理作为我国高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是集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本身具有的浓厚的知识底蕴,而且在于其较强的实践性。本文将从微课内涵及特征的介绍出发,结合微课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对微课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出建议。
1.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效应易通过微课得到成倍扩大。
微课是一种借助于视频这个主要载体以远程的方式进行普遍教育的形式,它所面临的不只是一个学生、一群学生,而是全国范围内听课的学生,它的效应将通过微课这个平台成百、成千的扩大,因此视频所记录的该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这就对录制微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地理又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很熟练,而在我国微课的实际运用中,只要有录制设施,任何人都可以录制,甚至有些人并没有取得该方面的教师资格。这不仅没有达到提高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反而会产生以讹传讹的恶性循环效果,从而降低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2.微课内容过于生硬,不能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
微课优于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方式的地方就在于其形式的创新性,不受实际课堂的限制,能够以多种方式吸引高校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然而,在我国高中地理微课的实际运用中,微课并未能呈现丰富的内容,而是把现实中的枯燥课堂照搬到荧幕上,内容生硬、单调、乏味,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反而因其缺乏现场交流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大大地降低了教学质量。
微课既然是辅助现场高中地理教学的一种途径,它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性和指向性,然而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微课的具体实践中,缺乏明确的目标性和指向性,没有能够很好地区分现场教学和微课的内容,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适合用微课的形式来表达,也不是每一个知识点用微课就一定优于现场教学,两者的混淆不仅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相反只会降低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带来教育资源的浪费。
4.缺乏现实生活的根基,教学内容失去立足点。
高中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要想真正掌握这门学科,必须基于具体现实情景,立足于现实根本,从现实出发,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地理知识的存在,并激发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热情。但是在微课的高中地理教学渗透中,如果只是单一地通过依靠微课的形式去完成高中地理的教学,那么就会使得高中地理失去现实生活的根基,使教学内容失去立足点,让学生无法真实感受其博大精深的奥妙。
1.提高我国高中地理微课教师水平,优化我国高中地理微课质量。
我国高中地理微课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微课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成败的关键所在,只有确保我国高中地理微课的高质量,才能实现提高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目的。要想加强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微课的质量,就必须加强我国高中地理微课的录制门槛,要加强课程录制教师的资格审核,要加强高中地理教学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要不断提高和完善微课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制作出精良的高中地理教学课程奠定基础。
2.丰富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微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
微课只是为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一种创新性教学方式,但是它本身不具备教学内容的优势,要想充分利用好这个创新教学方式的便利,就要让它和高中地理具体教学相结合,不断丰富其包含的内容,不仅要考虑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普遍性问题,也要考虑到不同教材版本的特殊性,要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满足多方面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增添趣味性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
没有方向的帆船只会在大海中随波逐流,永远到不了彼岸;没有指向的微课只会迷失在高中地理教学的海洋里,永远提高不了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为微课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明确指向,明确区分好应用微课教学效果更佳还是应用现场教学效果更佳,取长补短,两者相互穿插、相互融合,竞相迸发火花,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综上所述,尽管近几年微课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初有成效,但是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必须提高我国高中地理微课教师水平,优化我国高中地理微课质量、丰富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微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为微课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明确指向、立足于现实生活的根基,为微课补充现实来源。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五
1微课的概念。
2微课的特征。
2.1教学时间短资源容量小交互性强。
2.2教学内容精炼主题突出设计精细。
2.3情境真实形式多样生动灵活。
3开展大学物理微课教学必要性。
3.1教学内容与学时间的矛盾。
3.2大班教学与学生层次的差别。
3.3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足。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六
高职会计教学开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会计知识,掌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
会计知识具有较强的延伸性,后面的知识与前面的知识息息相关。
而且,会计知识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所以高职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未来的会计工作。
因此,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非常重要,而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也非常关键。
微课以其区别与传统课堂的优点,可以在高职会计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高职会计教学中知识点非常多,每一个知识点又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将会计课程中重难点内容开发为微课,利用微课的特点,将教学知识点细化。
学生可以在5至1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而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灵活多变的特征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进程,通过微课资源让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自主学习。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利用网络及智能通信工具(例如手机、平板等)随时随地来学习微课内容,充分享受学习的自由。
而且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一些因为某些原因而落下课程的学生非常有利。
利用微课视频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微课课件的制作。
在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利用微课来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就要制作出优秀的微课课件。
针对高职校会计教学的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非常重要。
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师的教学情况,还要充分考虑高职校学生的学习情况。
因此在制作微课课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协调好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评价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多角度出发来进行课程设计。
高职会计教学非常注重学生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微课内容要重点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来设计。
教师在制作微课课件时要充分参考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教学课件、图片及视频等,将一些重要的教学元素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去。
完成教学设计后,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教学难点及重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会计的知识点非常繁多,教师应将各章节知识点进行细化处理,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视频。
教师将教学知识点细化以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录制及编辑微课课件。
在录制微课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应协调好与摄像者的关系。
摄像者应在充分熟悉教学流程的基础上,设计好每一个分镜头,同时分配好教学时间。
教师应熟练应用录屏软件,利用录屏软件将教学演示过程录下来。
微课视频录制完成以后还需要进行后期的编辑处理,以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
在编辑过程中制作微课的片头及片尾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另外还需要添加背景音乐、字幕等,从而创造出一个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使其充分符合教学需求,强化微课的辅助教学作用。
在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已经制作好的微课课件,使其充分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比如,在讲解支票结算知识点时,教师首先需要将支票结算这一块的知识进行细化处理,制作成优秀的微课课件,然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来进行学习。
在学生学习完微课课件以后,教师要针对课件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讲解,然后分组讨论,让学生主动去总结微课的内容,以此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点。
完成整个教学环节后,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微课视频,模拟财务室经济业务的发生,实践操作支票的填写及相应的账务处理,并给出量化教学评价。
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下载微课视频,并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巩固学习,以促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微课知识。
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同,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布置相关的任务或作业,督促学生强化知识点。
综上所述;微课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微课的出现对促进教学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进行教学,而学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及移动智能设备随时随地学习微课课件内容。
微课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它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也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现阶段,微课还处于发展初期,微课的设计、制作及应用还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环境会进一步成熟,微课课件的制作水平也必然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微课在推动教学改革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高职会计教师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充分整合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开发出高质量的微课课件,进一步提高高职会计教学效果。
作者:孟沁单位: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七
摘要:地理学科属综合信息较多的应用学科,既要求学生掌握自然地理知识,还要了解、熟悉相应的人文地理知识。微课恰恰具有较好的教学灵活性与时效性,其更有利于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也更符合学生对地理知识结构的学习需求。本文就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地理学科属综合信息较多的应用学科。在地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既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自然地理知识,也是使之了解、掌握人文地理知识;因此,地理学科的信息量较多。微课则是一种信息化、“碎片化”的教学、学习模式,该模式具良好的“短”、“小”、“精”特点,其能够全面满足地理学科的“碎片化”、“微型化”以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1]。本文就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1借助微课,活跃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会对整个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与教学有效性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轻松、愉快的地理课堂教学氛围,既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兴,也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专注度。由于,初中地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单纯依靠教师的板书也无法让学生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与地理位置,进而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微课所独具的“短”、“精”、“小”的教学优势,既可以利用微课将更多的地理教学内容加以“浓缩”,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碎片化”的地理知识教学产生更高的专注度,加速其对各种“碎片”的学习与记忆。同时,微课还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借助各个“碎片”加以重新建构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建构新知识的能力;使之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断进行着新、旧地理知识的“交融”与建构,进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2]。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将一些有趣味的地理故事与地理知识、概念加以有机的整合,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可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作用。但是,初中地理教师不可将微课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只能充当辅助性和补充性的“教”、“学”模式。教师更应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将微课的‘碎片化’知识加以自主建构,形成属于自己的“新知识”。
“互联网+”背景下,各类网络地理教学资源也在不断增加、丰富;因此,初中教师也要及时对自身教学模式加以不断优化与创新,更要通过再学习、再进培训来不断给自己“充电”。初中地理教师在全面丰富自己教学知识体系过程中,也要结合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借助微课教学模式将更多的地理教学资源加以应用,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习、了解到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地理知识。教师既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将更多的地理知识进行“简要”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教师也可以结合初中学生对地理的学习需求,制作成不同内容、不同难度的微课内容,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而实现“按需”学习的个性化教学,这对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在“地球的运动”一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制作成动画,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等;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地理教学资源,将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地理现象加以展示,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时差现象、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类似于这样的微课教学,既能够全面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也可以将更多的生活化问题引入到“地理世界”中去,使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去解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自然现象;这对提升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与应用能力均具积极作用。
众所周知,微课具有良好的`“精”、“微”特性;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来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每个学生受其自身学智因素、个性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之间均客观存在着个体化差异,地理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微课来进行差异化教学。教师可将不同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加以分类,并制作成具有不同教学难度的微课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地理知识掌握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微课学习内容;并对微课教学内容加以科学遴选。如针对优等生的地理知识训练,可以尽量引导学生对整体宏观的地理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指导学生进行逻辑性较强习题练习;而针对学困生的教学,则应尽量以基础性地理知识来进行,使之在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或是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知识内容,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来激发其地理学习兴趣;在全面实现差异化教学的同时,也能够符合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而也实现了个体化教学、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的[3]。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为学生创设一些具有讨论性的地理教学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对各类地理问题的讨论来激发学生潜在的地理学习兴趣;使之在各类问题的讨论、交流过程中,既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也能学习、获取更多的地理知识;进而也实现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须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立足学生为主体原则,合理地进行微课内容的设计,在实现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作用,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八
(一)讨论世界城市分布纬度与海陆特点。由学生自主读取全球夜间灯光分布遥感影像图,教师引导得出规律,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而这些地区均有气候适中、降水适度的气候特点。很多沿海地区分布的城市密度大,规模也比较大,在中低纬度和沿海地区几乎分布着世界上大多数的城市。
(二)绘制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课堂所用降水数据为我国454个测量站点常年测量所得年降水量数据,数据中包含各站点的经纬度、海拔及年降水量数据。在arcmap中载入中国国家边界线图层,以及测量站点数据。对测试站点数据按照设定区间进行分级,由站点分布情况绘制粗略400mm等降水量线(同时可绘制200mm、800mm及1600mm等降水量线)。由图可得我国降水由东岸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而我国的城市分布密度也正是与之相随。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将中国地图面要素分为两部分(本操作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相同),将得到的两个面图层分别与中国地级以上居民点点图层相交(intersect),其中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城市,共有49个,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城市,共有275个。我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降水在400mm以下的只有包头、乌鲁木齐和兰州3个城市。
(三)高纬寒冷地区与热带雨林地区的城市分布。高纬寒冷地区人口分布少,很难形成很大的城市。热带雨林地区过分湿热,不适于人类居住,因此人口稀少,城市密度小。过分干旱、寒冷、湿热的地区都不适合人类居住,不利于城市形成和发展,分布规模较小。
(四)归纳填写表格。
二、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一)处理初始数据。在arcmap中加载一级河流线图层,利用的融合(dissolve)功能将name字段为相同名称的数据条合并,可得长江包含的四段河流,依次为: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以及长江。选中属性表中相应内容,导出长江线图层。选中四段河流,使用merge功能合成一个字段,以便进行下一步操作。
(二)对河流进行缓冲区分析。对长江线要素进行缓冲区分析(buffer),缓冲半径为1千米,将缓冲区间与我国地级以上居民区图层进行交叉(intersect),得到缓冲区内的城市点图层,这个点图层里的城市代表位于长江两岸的较大城市,包括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以及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芜湖、南昌、长沙等中等城市。
(三)河流交汇处形成城市。高亮显示长江与主要支流交汇的城市:岷江流入长江,交汇点宜宾;嘉陵江流入长江,交汇点重庆;汉江流入长江,交汇点武汉。河流交汇地点人流物流集散中转频繁,频繁的河流水运也带来了城市的繁荣。
(四)河流的其他影响。河流两岸也会形成城市,如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在多瑙河两侧一端叫布达,另一端叫佩斯,两边的地区同时发展,共同繁荣,形成了匈牙利最为繁华的城市。另外河流的河口也是影响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河流入海口,支流入主流的河口都是如此,由于腹地非常宽广,如我国广州位于珠江入海口,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天津位于海河入海口河口的位置,这些大城市正是借助河港、海港得以发展壮大。
(五)课后练习。对照课堂中对长江及其支流的数据分析,对黄河进行类似的数据分析,熟悉课堂中涉及的相关arcmap操作流程,同时复习课堂内容。
三、结论。
gis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自主学习空间,在课堂中利用gis技术教学可以把学生领入一个崭新严谨的数据时代,学生在逐渐熟练gis软件数据分析操作以后,可以自行探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培养较高的地理素养。本文对gis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作了一个简单的探索,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以ppt作为辅助工具,具体的授课流程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九
由于传统的实物投影仪存在价格昂贵、占用空间大,操作复杂、清晰度不够,功能不足,不能够方便地与计算机多媒体进行实时切换等问题,曾经应用很多的传统实物投影仪在当前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为主的课堂中已经很少应用,很多学校甚至不再配备传统的实物投影仪。类似实物投影仪但比实物投影仪价格低廉,体积小、方便携带使用,功能更多、更强大的“数字实物投影仪”——“高拍仪”的出现,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实物投影仪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能够有效地实现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相互配合、优势互补,为变革当前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地理课堂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高拍仪简介。
高拍仪,是指高速影像拍摄仪,也称速影仪、速拍仪或备课王,是最新研发出来的一款便携数码办公用品。它具有折叠式的便捷设计,携带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用usb接口与电脑相连,在所连接的电脑上利用驱动软件完成一系列的功能操作。例如能进行实物展示、电子白板、高速扫描、拍照、录像、复印、网络无纸传真、制作电子书、裁边扶正等操作(如图1)。
高拍仪业已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得到了广泛应用,效果显著。接下来,笔者就以所在学校广大地理教师所使用的心意答高拍仪为例来具体谈一谈高拍仪的实物展台功能、录像功能、抓图功能、扫描管理功能和电脑桌面功能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图2为心意答高拍仪驱动程序界面——心意答教学助手,在使用高拍仪之前,需要完成心意答高拍仪驱动程序的安装。
1.实物展台功能——投影地理文本材料高拍仪的实物展台功能类似于传统实物投影仪的功能,不同的是高拍仪能够连接电脑,利用图形化软件界面(如图2)进行操作。能实时地将文本材料(如教材、教辅、课堂练习、试题、学生作业、学生学习成果等)呈现到投影屏幕上,也能实时地展示演算、实验等动态过程,而且软件还带有工具栏(图3下方)和白板工具条(图3右侧),能够实现多点移动、缩放、旋转等操作,也可以进行简易的白板标注,使用简单方便,并且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携带方便,比实物投影仪更先进、更方便、功能更强大,能很好地取代传统实物投影仪的课堂教学功能。实物展台功能具有2个模式:实物展示模式(如图3)和对比教学模式(如图4),对比教学模式又可分为2分屏(如图4)和4分屏对比教学模式。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理学科的学习、教学离不开地图,不论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还是区域地理,都要重视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图文结合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让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重视地图,用好各种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教学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高拍仪的实物展台功能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实时方便地用于投影展示各种地理文本资料、方便图文结合教学,并且可以实时方便地用于投影展示教师在文本资料上的各种标注、分析演算、演示绘图、实验等教学过程,为地理过程性教学提供了方便。
2.录像功能——录制地理教学微视频当前微课(微视频)教学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高拍仪的录像功能,可以把教师在电脑屏幕上的教学操作和讲解过程即时录制成视频文件,也可以把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的实时展示、各种标注、分析演算、演示绘图、实验等动态过程进行录像,将演示过程以视频的形式保存下来(如图5)。这些视频可以在课前录制,也可以在教学的同时同步实时录制,并不影响正常的教学。高拍仪的录像功能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用于录制教学微视频,对于学生在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重、难点知识,学生可以随时方便地重复观看录制好的微视频,进行差异化的自主学习和复习,减轻了教师重复讲解某一知识点和学生重复问同一问题的压力。
3.快速抓图功能——方便实施地理对比教学高拍仪的快速抓图(拍照)功能,可以快速抓取或拍摄文本资料到电脑桌面或正在编辑的ppt、word文档中(如图6),结合高拍仪实物展台功能中的对比教学模式(如图4),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实时方便地用于投影展示同一主题不同类型的地理文本材料,用于实现对比教学,特别是用于比对(包括学生学习成果之间的对比、学生学习成果和参考答案之间的对比等)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练习、试题以及学生的课堂或课后学习成果等,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以便更好地服用于课堂教学。
4.扫描管理功能——收集地理电子教学素材高拍仪的扫描管理功能,可以快速地完成对纸张大小为a3以内的文本文档进行高分辨率扫描并能对扫描文档进行ocr识别,将文字图片等转化为word可编辑文档,在地理教学中可以方便地用于教师收集各种文本地理教学素材,并转化为可编辑的word电子文档,为今后的地理课堂教学储备可编辑再使用的各种地理教学素材。
5.电脑桌面功能——实现多媒体和高拍仪地理教学的实时切换高拍仪的电脑桌面功能,能够快捷方便的进行电脑桌面和高拍仪教学助手软件界面之间的切换,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高效便捷地用于释放电脑桌面,实时进行高拍仪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切换,展示电脑中预先准备好的文档、视频等教学素材,并且提供非常方便的白板标注小工具,用于标注展示电脑中展示出来的文档、地图、图表等地理教学材料,更好地实现高拍仪地理教学和多媒体地理教学之间的自如切换、对接与配合。综上所述,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高拍仪的实物展台、录像、抓图、扫描管理和电脑桌面等功能,在投影文本材料、进行图文资料分析、录制教学微视频、对比教学、收集电子化地理教学素材以及实现多媒体和高拍仪地理教学相配合等方面有着广泛而实际的应用。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十
目前电子游戏有很多种类,如动作类、冒险类、战斗类、休闲益智类、模拟类、体育类和策略类等。种类繁多的游戏给游戏者提供了多种选择。地理课程结构的设置应该具备多元性、可选择性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讲,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不同的课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可以编写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教材。例如,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多开地理选修课和校本课,同一门课也可以同时由多个教师开设,让学生自由选择,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二、电子游戏难度设置的启示:地理教学难度应具有梯度性与挑战性。
一些升级类游戏设置由易到难,只有当游戏者完成低一级任务后,或游戏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后,才可以去执行高一级的任务,这大大增加了游戏的神秘感,能极大地挑起游戏者的挑战欲望。此外,在有些游戏中,游戏者还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难度,从最低级开始,若感觉太简单,不必逐级完成,在难度上有自己的话语权。实际上,升级游戏很好地运用了教育学中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不妨基于学生的现状和基础,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具有梯度且有利于学习任务解决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进步和“升级”。例如在进行“三圈环流”的教学前,先让学生掌握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的有关知识,即为学生搭建“梯子”或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到”,不至于让学生感觉知识生成的突兀。
三、电子游戏情境变化的启示:地理教学情境应具有形象性与交互性。
很多游戏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在3d等仿真技术的支持下,游戏有着逼真的情境,引人入胜。有的游戏情境还会随游戏者某一环节操作的变化而变化,某一环节动作不同,可能导致以后的环节和结果也不同。有些游戏可以人机对话或人人对话,实现信息的反馈、交流与共享,即游戏者和情境是可以互动的。
1.基于情境的形象性,适当地在地理教学中设置情境是值得提倡的,学生不仅会感觉真实,而且会很感兴趣。
2.基于交互性特点,地理课堂仅有师的活动或生的活动是不够的,只有在交流中、在师生的思想碰撞中,才能达到课堂的`交互和生成。
四、电子游戏策略使用的启示:地理教学设计应具有基础性与创新性。
游戏者使用的策略直接决定了游戏能否高水平胜出或成功晋级,这需要游戏者借助经验加以判断,特别是一些需要全局观的游戏,但有时候更需要实现玩法的创新。而有的游戏本身是对物理原理的应用,需要游戏者操控准确,不断地尝试和修订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地理试题也是多变的,我们的教学设计需要以不变应万变。这个不变就是夯实基础知识,抓重难点、抓规律、抓关键点,因为所有复杂的题目都是由简单的“一招一式”组合而来的。所以我们强调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地理教学设计也应该有所创新,对基础知识不断整合,加入时代元素,实现“老戏新唱”。
五、电子游戏完成体验的启示:地理教学效果应注重学习主体的角色性与效能感。
角色类游戏,注重游戏者的个人体验,将游戏者置于主体地位。由于加入了相应的激励手段,在游戏中游戏者可以找到在现实中难以得到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适合角色扮演的课程内容很多,我们可以让学生以某种角色“入戏”,获得更真实的体验。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肯定和激励,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增强自我效能感。例如,《水循环》一课,可让学生扮演家长、校长、农场主、市长及水利部部长等角色,让学生出谋划策,这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很有效果。随着手机、电脑和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已经意识到了电子游戏所具备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潜力。作为中学地理教师,虽不具备开发电子游戏的能力,但在教学中采取一定手段和方法,使地理教学具备以上电子游戏特征,一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让地理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和有效。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十一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先进科学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地理信息技术也在逐渐升级和更新,其主要内容包括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现阶段在我国各级教育机构的地理学科教育教学中应用广泛,已逐渐成为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辅助性工具,对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从当前环境下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该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具体应用对策。
当前形势下,已有多项教研资料指出,目前我国许多高中学校的地理学科教学中,尽管学校与大多数任课教师均已清楚意识到地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二者之间的融合策略,其中尤以辅助地理课堂教学更为明显;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常常会遇到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复杂、操作难以及缺乏实验素材等问题,教学效果不乐观。故现阶段,学校与任课教师需积极寻找和探索新型教学手段,实现地理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其课堂辅助作用,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学校师资力量。
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来讲,任课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至关重要,要想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需先配备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所以当前环境下,学校需在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重视并加强对地理教师的教育培训,具体实施策略主要表现为:首先,将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纳入到地理教师的学校培训工作中,增强其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认识,提高其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水平,培养优秀骨干教师,使其掌握最新的.地理信息技术知识。其次,学校可充分借助计算机与网络环境,对地理教师进行远程的网上培训,并于网络中搜集和整理全面的教学资源,提高对教师自身素质与教学能力的要求,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培养出高质教师,为地理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增添助力。再次,学校为了增强教师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认识,使其能够将该信息技术合理运用于实践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同一内容,不同呈现方式”的对比式教学,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的课堂培训教育中,可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分别展现“地球全貌”与“地球在宇宙中的形态”等两种不同的画面,以加深教师脑海中对教学内容的印象,辅助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学校师资力量。
二、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是高中地理学科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媒介和知识载体,对促进教师带领班级学生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增强教学导向性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现行的大多数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均比较复杂,涉及面较广,若采用以往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方法,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致不高,课堂知识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佳。对于以上这种情况,笔者建议任课教师在高中地理实践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增添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壳运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学生呈现出“地壳运动”的动画视频,使学生在学习教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清楚的观察到几近真实的地壳运动过程,增强其直观感受。通过此种抽象知识直观化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三、打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增强课堂教学真实性。
现阶段,各高中学校与教师要想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地理信息技术,需先配备一定的硬件设施。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高中学校中均已配备了专业的网络教室以及相关教学设备,目前只需将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植入到计算机系统中,便可辅助该学科课堂教学。当前环境下,学校可为该学科教学建立一个专业的地理实验室,并保证实验室内所配备的实验设备均符合教学内容与课堂实验活动标准,以增强新课标下地理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且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学生可直观地观察和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与该技术应用能力。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无需向学生详细讲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内容,可充分利用此种有效的地理实验室环境,借助gis软件,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对比不同的城市结构,开发思维,鼓励其思考和探索其不合理之处,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自主性,提高教学真实性与有效性。总之,目前在我国许多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笔者建议各高中学校需科学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学校师资力量,并借助地理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为该学科教学打造信息化环境,增强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十二
《大学物理实验》是本科教学理工科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有些物理实验很抽象,直观性不够,难于理解,而且学生常满足于课堂上学会的基本仪器操作,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我们需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计算机仿真技术运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不失为改进传统实验教学的一种新途径与新方法。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传统模式为学生根据统一排课的实验课表轮流到规定的实验室上课,采用“讲解—实验—报告”的教学模式,此种模式形式单一,方法落后,不能紧跟发展需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开发,不能体现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要求。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使得学生只是机械地忙于应付实验,实验报告与结果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这一结果严重违背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初衷。面对这些现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改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大学物理实验,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辅助实验教学已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二、仿真技术应用于大学物理实验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仿真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国际上用于仿真模拟的大型通用软件包含有ansys,abaqus,nastran,adina,sap等等,这些软件的优点在于通用性强,易于操作,计算精度高等。不仅能够解决结构分析问题,还能够应用于电学,热学,电磁学,声学等众多领域。将仿真技术引入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具体表现为:
1.经济性。
由于实验经费的匮乏,大学中实验设备更新缓慢。仿真技术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简洁、便利的教学手段,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平台下的仿真实验模拟真实实验,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校由于经费不足带来的设备更新难题。与此同时,大学物理仿真实验为物理实验教学拓展了新的教学手段,促进了实验教学改革,符合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2.直观性。
借助仿真软件模拟大学物理实验,可以得到色彩丰富的物理场分布云图。以静态图形和动态视频形式展现模拟结果,得到二维或三微的图形以及视频图像,大大提高了物理实验的可视化程度,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现象得以充分展现。使得学生能够直观,准确的理解实验现象与物理结果。对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科学素质具有独特优势。
3.高效性。
借助仿真软件模拟大学物理实验,仿真操作均可在计算机上完成,可缩短材料、仪器等的准备过程,同时也节省了材料、设备等的回收时间。在仿真操作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轻松的对错误操作进行初始化,对尚未完成的操作选择节点存贮,对已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调入回顾,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效率。
三、结束语。
计算机仿真实验能够逼真地模拟真实实验,引入仿真模拟技术辅助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适当的减轻授课难度。此外,运用仿真教学手段也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平台下的仿真技术优势,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课题的选取上注意立足基础、着眼现代,加强学生实验技术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将是大势所趋,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加大仿真模拟辅助教学在现代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力度,从而更好地迎接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十三
地理图表的绘制能够有效推动体验式教学的展开,丰富体验式教学的内容。图形的信息传递具有直观再现性,相比于传统的语言教学,在传递范围上更具优势,地理图表作为地理知识的核心媒介和载体,能够直接以教学工具的形式使用于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直观化和具体化地理形象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地理图表的阅读,实际上就是一个体验过程,学生通过对图表的仔细阅读,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发现、获取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比如,景观图阅读能够引导学生掌握地理事物的实际情况;示意图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地理的空间思维,有效开拓学生视野,扩展学生认知范畴。比如,在进行“世界洋流的分布”教学时,笔者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图表,透过表层信息掌握本质规律,也就是世界洋流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等。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能够深化学生的学习态度。
二、加强关注学生,确保教学有效。
新课改强调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和教学组织者,要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学加强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包括兴趣、爱好、理想、地理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教师要以自身的行为规范来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与教学相长,共同打造高质量的'地理课堂教学。在实际的高中地理课堂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征、学习情绪和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树立地理学习的自信心,掌握学生心理变化和学习实际,以便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方案,继而更好地服务学生。比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存在着巨大差异,有的学生喜欢观赏视频、有的学生喜欢发散思维、有的喜欢小组讨论等,而此时教师就要全面把握学生发展方向,有效掌控课堂节奏,最大限度地确保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
三、加强课堂提问,推动体验教学。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机会,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亲身体验地理学习,完善自我思维方式。教师还可以在表达自身观点和见解时,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维,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学提问应有利于学生产生探索的体验心理,而这种心理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设计时,课堂提问必须以学生为本,避免出现无效问题,立足于体验式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积极寻求问题答案。同时,在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来自主构建地理知识体系,形成地理教学模型,全面树立学生地理学习自信心。比如,在进行“影响第三产业布局的因素”教学时,笔者首先对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影响服务、金融等第三行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随后,笔者组织学生对此问题进行体验活动,并继续提问道:为何边缘地区无法顺利举办大型会展?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总之,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学习地理知识。所以,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做到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展体验式教学,全面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十四
摘要: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它与地理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运用地图进行相应的表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能够很好的表现大自然的面貌,形象直观的展现包括地形、地貌、人口、气候特点等地理信息。在初中的地理课堂中,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地图增强课堂实效,是我们地理教育者常用的教学手段,如何使地图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功效,是我们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生活中,人们喜欢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赞美一个人的学识渊博,可见地理学作用之强大。学生学习地理,就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表达,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运用地图进行相应的表达。地图是按一定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概括地将地球上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缩小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地图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显的尤为重要。地图能够很好的表现大自然的面貌,包括地形、地貌、人口、气候特点等等,在初中的地理课堂中,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地图增强课堂实效,是我们地理教育者常用的教学手段,如何使地图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功效,是我们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一、地图在地理课堂中的优势。
地图是地理学的工具,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对学生地图认知和运用的能力要求。地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地图、熟悉地图、阅读地图和绘制地图,更重要的是能够做到图像和文字的转换,初中的地理教材中每一课中都有大量的插图,而且每名学生还配备了地图册,专门训练学生的读图、识图、填图、解图能力,加上教师准备的挂图,地图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将这些地图运用到教学中来,教师可以教会学生理解地图的语言,能够以文释图,并能够将文字转换成图,能够利用地图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教师也可以利用地图帮助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加深记忆。
二、地图在地理课堂中的功效。
1.利用地图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现代的地图,制图精美,颜色鲜明,还富动态效果,学生在直观的刺激下,更愿意主动的去接收知识。例如在讲中国版图的时候,对于中国34个省的记忆,如果死记硬背,学生肯定有很大的困难,配以地图,把每个省的版图形象化,黑龙江轮廓似天鹅,广东轮廓似大象,山东轮廓似骆驼等等。在课件制作中或者填充图册中,把各省名字去掉,让学生填各省的名字,相信学生一看轮廓便能准确的辨认了。例如:本人在进行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学习时,我将本班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中国地图拼图板,然后组织学生以竞赛的形式去拼图,并要求他们用便签在各省上边写出简称及省会名称,我发现各小组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大家齐心协力去找各省的位置,并分工合作去写各省的简称及省会,同学们在拼的过程中既感到小组合作的作用同时又在轻松的.氛围当中记住各省之间的位置关系。除此之外,我们在讲到各省人文风情的时候,大量的人文图片、旅游风光更能让学生兴趣大增,课堂变的详实饱满。
2.利用地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地图实际上既是可以将问题简单化的工具,也是我们总结规律必不可少的工具。当我们想比较两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时,就必须用到地图。例如温带大陆性气候与地中海式气候的区别,我们需要出示两地典型的气温降水图,让同学们通过最冷月与最热月气温和全年降水来归纳。这不但考察了学生的读图能力,更重要的是相互比较和判断,加之教师的引导和辅助,学生理解会更容易,而且会更有成就感。
3.利用地图的绘制,增强课堂记忆效果。
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绘图能力的训练。例如本人在进行《澳大利亚》教学时,有关澳大利亚的位置、组成等学生很容易忘记,我就组织学生几人一组去画澳大利亚轮廓图、特殊的纬线、地形、河流、气候类型等等。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在去提醒点拨,这样的情况下,师生的角色就发生了改变,完全是学生在动,而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与指导者。作为初中生,刚刚接触地理,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并不是十分理解,即便老师在他们绘制地图之前进行讲解,但在绘制过程当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不少同学参与绘图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平时缺乏动手绘图的练习,缺乏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可能在绘制地图时无从下手,没有意识甚至不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久而久之就常常会忽视使用地图,只对教材上的文字感兴趣,然后按照老师的讲解去画知识点,然后花大量的时间去背,记忆的效果也比较差。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的读图、绘图热情,在学生绘图之前,教师应该先向学生讲清讲透各事物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减少绘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适时的进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不断修改完善,反复练习,让学生尝试各种画法,起到加深巩固的作用。总之,地图是地理教学当中特殊的语言,是地理知识的汇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尤其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作用是非常大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利用好地图,能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更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变的积极踊跃,乐于观察和发言。所以我们地理教师要在地理课堂中指导学生多用图、多识图、多判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地理教学》,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2013第1期。
[2]《地理教学》,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2013第6期。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十五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深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会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更新,而且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职地理教学方式、高职地理教学环境、高职地理教学模式的变革。在新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当前高职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深入分析如何在高职地理教学中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地理;应用研究。
通过对信息技术在高职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合自身及同行在多媒体高职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地理教师融合信息技术的水平有待提升。
在我们传统的高职地理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学都是以高职地理教师为中心,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沟通模式。虽然教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多数高职地理教师都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进行照片展示和课件放映,并没有深入挖掘多媒体的功能,以及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融合和整合,扩展高职地理教学途径,提高工作效率。这种高职地理教学中的“表面文章”,既是对人力财力的浪费,也无益于高职地理教学。
(二)教师、学生与课件三者错位。
多媒体高职地理教学中,在“以高职地理教师为中心的教”“以高职学生为中心的学”与“以多媒体为中心的手段”之间,过分强调其中的一面,都会走向极端,不能取得好的高职地理教学效果。目前高职地理教师过分强调“以高职地理教师为中心的教”,同时又过于突出“以多媒体为中心的手段”,更加忽视了“以高职学生为中心的学”,使得高职地理教师、高职学生、课件三者错位,并没有形成新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教育三中心的高职地理教学方式,没有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
二、信息技术在高职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高职地理教学中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评价。
很多高职院校都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软硬件建设,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但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没有进行科学和系统的效果评价。总之,由于缺少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评价机制,导致了大量现代高职地理教学媒体的浪费,而且高职地理教师缺少对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动机,这不利于高职地理教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用高职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职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有待提升。
高职地理教学媒体日益丰富,而其在高职地理教学中的利用率却不高,这与高职地理教师信息技术薄弱有很大关系。这里所指的信息技术不仅包括多媒体软件的利用,还包括相应多媒体利用的知识技能。许多高职地理教师缺乏对高职地理教学媒体功能、特性的分析能力及选用媒体应遵循原则等基本知识技能,影响了高职地理教学媒体的合理选择和有效的设计、利用。
(三)高职地理教学中多媒体定位错误。
多媒体高职地理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代表着一种新的高职地理教学思想与高职地理教学模式,这更是现代教育的需求,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应该由先进的高职地理教学观念和教育思想做指导。而有的高职地理教师只是表面上热爱现代信息技术,内心则不以为然。于是便出现了用落后的理念指导先进的教学手段的“教育怪象”,在计算机辅助高职地理教学的先进教育形式下,沿袭着传统高职地理教学模式。多媒体高职地理教学对传统高职地理教学改革的影响仅仅是“治标不治本”。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高职学生活动为主,高职地理教师讲述为辅,高职学生活动在前,高职地理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高职地理教学内容。采用高职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高职地理教学法。
在高职地理问答式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可培养高职学生初步学会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源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培养地理学习能力,使高职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产生学习乐趣、积极的情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利用电脑课件,让高职学生观察卫星云图,可以培养实践能力。
在高职地理讲授式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可以突破时间方面与空间方面、微观方面与宏观方面的限制,将高职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地理事物、情景、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充分调动高职学生的兴致,改变无趣的课堂,使高职地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易于让学生掌握。同时,计算机多媒体简单、易操作,可以节省高职地理教学课件制作时间,提高高职地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先明.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十六
21世纪是网络时代,信息技术作为网络的工具,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方便。如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首先需要电脑教学,把真实的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对地图、地形、地貌的轮廓,方便记忆学习。信息技术的广泛性适用于地理这门特别的学科,摆脱了原来单一的讲课模式。信息社会,信息量比较大,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新教学模式下,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大脑创造力。地理这门学科范围比较广,不仅有中国地理,还有世界地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很强的大脑创造力。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运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更好地把它带到学习生活中。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让信息技术和地理知识相结合,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有利于新的教学活动的'实施。
二、网络平台的运用。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对于初中地理这门学科,它把地理变得更加真实了。上网搜索地球的轮廓,详细的图片、资料一下子就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网络平台的运用,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多好处。不仅更好地把老师的教学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还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新的教学模式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合作。地理这门学科,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在新的教学模式下,需要老师多进行实验研究。把地理教学带到生活中来,联系实际生活。生活带入教学,地理就是生活,让学生轻松学习地理。初中地理教学是初级地理教学,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打好基础很重要,这就需要在新课标教学模式下,利用电脑教学,把网络平台带给学生,让学生广泛利用并学习。
三、运用信息,实际操作。
把信息技术带到地理课堂,这是一个落实新课标的过程。地理知识有些是比较抽象的,比如介绍地球。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把地理知识活学活用,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还开阔了视野。学生应该学会实际操作,利用网络平台,把地理课堂气氛带动起来。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做幻灯片来展示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展开知识竞赛,学生积极学习地理知识,对新模式进行肯定。新的教学模式,就是为了把知识变得更加灵活。运用先进的技术,让学生投身到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地理在初中生眼里不再那么抽象了。地理属于文科,需要大脑的记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知识变得不那么复杂化,而是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轻松完成上课教学的内容,让地理学科更接近实际生活。没有完美的人和事,中国的教育模式存在着不足。在新教学的模式下,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也减轻了老师的教学任务;提高了课堂效率,把初中生的积极性带动起来。这也是广大家长希望看到的。还有一点就是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也需要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大力支持,为了学生的未来,需要共同努力。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十七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如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的效果就会很好。中学地理教学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才能创造最佳的成绩呢?我认为:
1.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
2.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图若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这样影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3.课堂上的教学挂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它往往又是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而且能见度低,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发展。
4.地理教学名词概念多,原理、规律也不少,往往需要借用挂图来帮助学习理解、类比归纳,实现图文转换,一般情况下45分钟内不易完成任务。
5.地理教学需要分析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同时还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特征、生产发展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多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身及其外貌特征,多了解各具体国家生产建设的发展状况非常必要,但用一般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这就妨碍了学生认知过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发展。
6.地理教学中我国国情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内容丰富,素材多,但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少。一般情况下难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环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完成德育任务。
7.地理教学在中学阶段授课时间少,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加之目前高考取消地理考试,必然使部分学生产生偏科的现象,有的甚至干脆放弃,给教师正常的授课带来很大困难。地理教学如要正常进行亟需一种既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又用时少,收效大的教学手段。
二、地理教学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克服一般教学中的困。
难,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把电化教学运用于地理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现。
[1][2][3]。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十八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教师应用情境教学模式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把抽象化的地理知识更加具体生动地传达给学生,简化地理知识难度,吸引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设置好教学疑问,只有学生心中有了疑问,才能够积极主动地而进行动脑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创设问题情境模式,引导学生能够产生自主探究的好奇心,从而把自己已经掌握和学习的知识点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性地选择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1]。问题情境模式并不是单纯的进行课堂提问,而是需要通过提问来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学习《中东丰富的石油》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来讨论一下,在石油枯竭之后,我们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石油肯定也会有开采空的一天。中东是石油最大的输出国之一,如果中东没有了石油,那么中东的经济会变成什么样子?通过以上这几个问题,好像乍一看跟教材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通过问题的分析,学生们能够了解困扰中东地区多年的经济问题是什么。通过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掌握事物之间的利弊关系。石油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国家可以在石油枯竭之后大力发展其他行业,争取通过其他行业的发展来带动国家经济的提升。
2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新鲜感,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在一起,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拥有更多的视听冲击力,吸引了更多的初中学生进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在学习人教版的《河流》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布置好课前小任务,在网络中自己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河流资源,简单地分析一下我国的河流分布情况以及水资源的相关图片信息。在网络当中包含有我国大量的河流信息,教师可以应用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有用的材料,制作成教学课件、教学视频,跟学生们一起在课堂上展现出来。不同的学生学习角度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通过展示出各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来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地域分布情况;有的学生则是根据我国的水利枢纽工程来分析水流资源和水库的实际作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寻找有效信息,能够有效让学生养成保护水资源的良好观念[2]。
3课堂教学创设生活情境模式。
初中地理教学跟我们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教师需要把教学知识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现象结合在一起,让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识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直观形象。通过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点的趣味性,并能够灵活地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点来帮助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多种问题。在学习《交通运输线的布局》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可以给学生们寻找青藏铁路修建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们观看视频中展示出来的:“在高原上建铁路会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困难?”学生们通过观看教学视频之后开始自行学习讨论,提升了课堂教学气氛。一部分学生通过开发青藏高原的资源角度入手,展开了积极的想象;还有的学生则是从民族团结的角度进行探究。应用多媒体信息还能够给学生们展现出生活当中的热点问题,提升教学跟生活实际的结合度,促进了初中地理教学课堂质量的提升[3]。
4创设故事情境模式。
在初中地理课本当中存在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和小典故,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们找寻相关的趣味故事,帮助学生拓展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在学习《石油、天然气》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世界十大未解之谜之一的百慕大三角的故事。在百慕大三角一带经常会发生船只和飞机神秘失踪事件,最近科学家们在附近海底发现了天然气,从而推测出是天然气泄露降低了海水的密度,导致船只的沉降。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探究意识。
5结语。
情境教学法多种多样,地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情境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2]陈建梅.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7,(5):58.
[3]江文涛.浅谈初中地理中情境教学法的有效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18):63.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十九
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承担着向学生进行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发展观教育的责任,在地理教学中树立、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
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向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应通过下列途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新旧课程标准无不把可持续发展这一当代社会和地理学研究主题作为贯穿全教材的主题思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揭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紧密关系,认识到离开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等谈可持续发展是毫无根据和意义的空谈,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生产生活观,在此基础上连点成线,逐步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
如我在教学西双版纳的旅游与经济时与学生谈到以下问题:
西双版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是凭借什么而发展起来的?
(位置优势和动植物资源优势。)。
因此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什么问题?
(保护动植物资源。)。
如果在产业发展中不注意保护环境、任意砍伐,其结果会怎样?
(山变光、水土流失、动物迁徒或死亡,无景可观、游客锐减、旅游业成无米之炊。)。
旅游业的衰退,会影响到当地人的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吗?
(那是肯定的。)。
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的减少会在当地产生什么后果?
(生活水平降低、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
通过上述简短谈话,学生就逐渐建立了环境保护与当地人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
二、在研讨活动中巩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毋庸置疑,新课程中的活动内容给课堂教学之余增加了生生互动的平台和话题,这将有利于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首先应该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研讨交流;其次,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视野,教师应根据学生研讨的内容主题,选择学生熟悉的本地具体事例进行展开。这样能保证学生有话可说,且指向性明确,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我在教学《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组织学生研讨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的好处时,组织学生讨论的题目是:“临淄区全区有23个民族。其中,汉族有59459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8.2%;回族911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5%;蒙古族116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19%;满族98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16%。不同的村组都有一个主体民族,你认为这样的分布对各民族有什么好处?”经过小组研讨后,进行全班交流,在研讨活动的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心领神会了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三、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既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地理教育关系十分密切,有着积极的互动性。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把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熔为一体,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观念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是要求控制人口规模、使人类经济活力和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发展;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结合实际,让学生充分了解国情、理解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发展观。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篇二十
摘要:现在的高中地理教学普遍面临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低等方面的问题,地理教师应当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寻找解决的办法,针对性地突破地理教学中的困境。
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普遍面临课堂效率偏低的困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效率以及教学氛围的营造等方面都有莫大的关系。所以作为一名高中一线地理教师,我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并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突破。
高中地理教学具有理解难度大、知识点记忆量多、信息涉及面广等特点,容易引发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动力是整个地理教学的有效推动因素,教师应始终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重要抓手。如果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必然导致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兴趣不高,使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要性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不能形成浓厚的学习探究欲望。
(二)地理学习效率低下。
有些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虽然时间花的不少,态度也非常认真,但实际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和他们没有能够抓住学习要点、学习的方法较为单一、不够实用高效等因素有关。有些学生始终抱着死记硬背的态度开展地理学习,虽然记住了一些内容,但是在理解的深度、运用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导致地理学习实际效率低下。
(三)课堂学习氛围单调。
地理教师如果走进课堂,完全采用讲解的方式,从头到尾“一言堂”,学生只需要带着一双耳朵听、用一双手记,思维的有效性就很低,甚至有些内容根本不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教师就已经将全部答案揭示出来。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参与探究的欲望没有得到较好的满足,导致课堂学习氛围非常单调。
(四)教学拓展延伸欠缺。
虽然高中地理教学时间有限、进度紧张,但是地理是一门来自于生活与自然的学科,在教学中需要和生活联系的内容很多,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教师如果在教学拓展方面流于形式,没有将生活中一些丰富的内容整合起来、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延伸割裂开来,就会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以创新的理念全力突破地理教学困境。
面对以上高中地理教学中遇到的诸多困境,我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深入分析,结合我日常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较为有效的突破方法。
(一)以丰富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面广量大,导致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容易引发消极负面情感。对此,我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感受到趣味性,增强学习的快乐指数。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在教学中会以丰富的地理知识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说,要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准备一桶水。所以在备课时,要做好更全面的准备,例如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一课中,我从网络上收集了大量的关于海洋资源的类型、目前开发利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方面的资料,并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上进行生动演示。当图文并茂的画面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对海洋资源这一相对抽象的概念有了更加丰富的理解,对海洋中蕴含的如此丰富之宝藏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样的教学信息量的补充可以为学生地理课堂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而且丰富了学习内容,使他们理解掌握得更加牢固。另外,我还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要求学生在某些新课教学之前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拓展信息,在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也丰富了课堂信息容量,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以方法技巧的指导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影响高中生地理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他们在学习中不得要领,完全按照死记硬背的陈旧模式开展学习,要么前记后忘,要么呆板记忆不知运用。所以,我尝试在教学工作中以方法技巧的指导为抓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认真分析了目前地理教学的内容、重点难点、薄弱环节,搜集有关这些重难点突破的良好学习方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传授,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技巧程度。例如对比理解记忆法,指导学生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对比理解的方式辨析其异同点,达到巩固理解的效果;图解记忆法指导学生学会将图与文字结合起来,在脑海中形成更加直观形象的概念框架,避免机械生硬背诵概念和相关知识词条的乏味性,让学生在脑海中形象的记忆;再比如在地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感知印象结合起来,以及鼓励学生将地理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进行论证或服务生活,这也是增强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良好手段。另外,我还重视总结推广先进的学习经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技巧交流,讲出自己在地理学习中总结的技巧,其中有价值的稍加改造就可以推广,有效提高了记忆的效果,降低了记忆难度。
(三)以师生互动的模式营造浓厚教学氛围。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不应当是被动讲授的关系,而应当是互动探究共同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针对灌输式教学模式单调、氛围单调的现状,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深入思考、主动探究,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对学生而言既可以提高学习的参与程度,也能够更好地训练综合能力。例如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课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两组,季风水田队和商品谷物队,请两队的同学利用书本资料和我提供的信息,分别讨论探究其中一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区位条件、生产特点等基础知识,再向另一队的同学进行介绍讲解,并相互提问进行考查。学生依靠合作小组的力量完全可以自主完成这些内容,而教师主要在过程中侧重于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有效增强了学习探究的欲望,相互研究的过程也集聚了智慧、拓展了思维。通过这样的独立思考,学生在相互讨论中有效完善了思维成果,在师生互动中进一步增强了学习效率,整个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四)以课内外结合方式拓展地理教学空间。
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一定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课外拓展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得到提升,在课外论证中加深理解,达到巩固效果。例如gps全球定位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这一内容,我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重点针对gps运用于汽车行业进行调查。学生分成几人一组,独立搜集有关gps运用的现状,通过座谈走访、问卷调查、上网搜集等多种形式,了解gps在当前汽车制造业中的普及程度,了解广大群众对这一技术成果的熟悉程度。学生撰写出来的调查报告切入点不同,选择的角度不一,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状态。有学生在调研报告中提出了要增强运用,提高社会治安管控成效的建议。也有的学生针对gps设备良莠不齐,应当制定规范化标准等内容提出了建议,体现了对学生思维拓展的促进功能,也让学生在课外拓展活动中增强了理解,巩固了课堂学习成效。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困境,只要我们高中地理教师愿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敢于打破传统,勇于创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定可以让学生爱上地理课,学会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邸晓辉.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8).
[2]王强.走出高中地理教学的困境———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时代人物,,(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