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实用20篇)
总结是提炼经验、反思思维、总结规律的过程。怎样写一篇完美的总结,这是许多人都关心的问题。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的精选,您可以参考一下写作的技巧和风格。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一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所使用的《艺术概论》课程的教材一般依照普通艺术院校的教材进行教学,这是存在问题的,因为高职院校艺术生的文化水平和教学目的与普通院校的艺术生并不相同。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普通院校的艺术生培养理论性和技术性都较强的人才,应此,对于高职院校艺术生的教学内容与普通院校应该区别开来。目前普通高校所使用的《艺术概论》课程的教材多达二十种之多。
虽然教材各各不同,但主要内容大同小异,主要有三个方面:艺术原理、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这三个方面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是各个教材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有所侧重。这些教材编写者的专业背景可分为三类:艺术类、文学类、哲学类。编写者在编写的时候,是从他们的知识背景出发,进行观点的选择和材料的取舍的。哲学背景的编写者侧重于艺术原理的内容,文学背景的编写者侧重于艺术欣赏的内容,艺术背景的编写者侧重于艺术创作的内容。其实,艺术问题必然离不开艺术、文学、哲学,但不同的编写者在内容上的侧重使得所编写的教材不一定适用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接受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方面比较容易,但接受艺术原理则有一定的难度。原因在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的文化水平并不象一般文科学生那样高。总所周知,艺术生的高考文化分数数要比普通文科生低得多。许多大学本科艺术生的文化水平只相当于优秀高中生的水平。所以,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艺术概论》课程对于他们而言,接受的难度比较大。这一点在高职的艺术生身上得以集中体现。
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要求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的素质。对于高职艺术生的教学目的而言,最主要的是培养其技术应用能力,至于基础理论知识,适度即可。所以,在《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上不必依照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教材和内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三:一是编写一本适合高职艺术生的《艺术概论》教材;二是在已有的教材中选择比较适合高职艺术生的《艺术概论》教材;三是教师在选择已有《艺术概论》教材的基础上,针对高职艺术生重新编写教义。这三种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教授与高职艺术生学习目的和文化水平相应的教学内容,以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专业技能。
针对高职艺术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始终围绕在提高学生艺术技能的基础上去培养其艺术理论素养。也就是说教学内容中应加强艺术创作、艺术欣赏等艺术实践方面的内容。《艺术概论》的课程设置一般在高职艺术生的最后一年,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对艺术问题有着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艺术创作的'思想源泉、创作灵感、创作过程和艺术家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具体的创作过程过程中是有所体会的,教学因势利导进行理论的提升。对于艺术欣赏问题的理解也是如此。学生的艺术学习必然离不开对大量经典作品的欣赏和描摹,而且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会有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评品,他们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也会进入欣赏者的视野。学生既是欣赏者又是创作者,所以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去欣赏他人的作品。学生在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过程中也会对艺术理论有着一定程度的思考和理解。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引导。比如艺术起源问题,学生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实践很容易接受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现实生活这一理论。目前一般《艺术概论》的教材中关于艺术起源问题有艺术产生于巫术、图腾崇拜、游戏、模仿等几种观点,本来这是很难辨析的问题,但学生通过他们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实践体验,就比较轻松地辨析出艺术起源于劳动实践这一观点与其它观点的区别。诸如此类,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感受和体验去理解艺术理论的相关问题。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结合高职艺术生的文化水平、学习目标、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融入在他们的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实践体验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艺术概论》课程中理论方面的内容。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二
艺术设计专业是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本专业特点是零基础教学,不限身高、性别,若有美术功底的学生优先录取,重点培养。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广告设计、vi设计、展示设计、室内设计等多方位复合性应用人才,学制三年。
就业去向。
1.广告设计公司。
2.家装设计公司。
部分就业单位。
1.百合家装设计有限公司。
2.今朝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3.北京城市人家装饰公司。
4.长春元洲装饰公司。
5.金螳螂建筑装饰公司。
专业优势。
1.本专业完全是技术性专业,零起点教学,学生易学易懂;。
2.专业老师系统全面教学,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多学知识;。
4.若学生技术成熟,可自主创业;。
5.我校与吉林省艺术学院是合作单位,在校大专学生可以考取省艺电脑美术专业本科(省艺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是全过唯一一个“高起本”专业)。
延伸阅读:
艺术设计类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广告和包装在商业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重视,优秀的广告和包装设计将为企业和商家带来巨大的利润,同时能欣赏到构思新颖、创意独特的广告和美轮美奂的包装设计,也不失为一种很大的享受。而每年国内、港台和国际的广告大赛又将这种享受推到了一个闪耀着光环的荣耀地位。这种让人们的眼球得到充分享受的行业还会更加红火。
环境设计类:艺术设计的就业面很广,原因在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市政建设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景观设计均需要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环境艺术的专业涵盖从过去的室内设计发展到今天室外设计、广场设计、园林设计、街道设计、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桥梁设计等全方位、多范围的设计领域。
现代人们生活水平和公共场所消费档次的提高,设计也由过去偏重于硬件设施环境的设计转变为今天重视人的生理、行为、心理环境创造等更广泛和更深意义的理解,除了美观外还要有艺术性、欣赏性、创造联想性等,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兴的行业。本专业就业市场一直很广阔,只要涉及到环境艺术类都可胜任,如建筑装饰设计,室内外效果图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环境工程改造等而且待遇非常高。
室内设计类:近年来,买房、装修,已经成为市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随着房地产经济的持续走旺和装饰行业的快速发展,室内设计人才需求量大,室内设计师就业前景看好。
建筑设计类:就业机会多,选择余地大。学习建筑行业,可以从事房地产、建筑公司、室内装饰公司、设计公司、家具行业等多种企业工作。入行门槛比较低,能力更重于学历。室内设计师培训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现有从业人员相对来讲还比较少,具备职业资格持证上岗的并不多,真正科班出身的更是少数。收入水平比较高,属中上收入阶层。设计师收入来源丰富,薪酬结构是“底薪+业务提成+设计提成”。发展空间广阔,建筑师就业前景。整体来说,建筑设计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建筑设计师业前景光明。
平面设计类:平面设计与商业活动紧密结合,在国内的就业范围非常广泛,与各行业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其它各设计门类(诸如:网页设计、展览展示设计、三维设计、影视动画等)的基石。待遇处位于国内高收入职位的前列。
服装设计类:属于工艺美术范畴,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设计意指计划、构思、设立方案,也含有意象、作图、造型之意,而服装设计的定义就是解决人们穿着生活体系中诸问题的富有创造性的计划及创作行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穿着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个性化服装成为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的首选,服装设计师的稀缺程度愈加明显,因此服装设计师的待遇也成为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舞台灯光设计:这个专业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很陌生,因为一般来说大家都不接触这个行业,舞台灯光设计适用于一些大型的晚会以及各类影视作品、舞台剧等。舞台灯光设计是为舞台演出创造视觉形象的造型艺术。通过对人物和景物的造型,展现演出的外部形象,帮助演员的表演,揭示剧本的内涵。舞台美术各部门――灯光、布景、服装、化妆、道具等因其造型手段、外在形态及艺术功能的差异,有着不同的造型要素。因此舞台灯光设计对于专业性要求较高。
总体来说设计类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而且实用性很强,但是个人觉得有没有前途这样的话也是给自己本身结合来下结论的,每一行业都是有发展前途的,关键在于自己,只要努力学习,做什么都会有前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明天为大家分析动画与绘画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三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摘要:结合中国海洋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在学校及山东省的地位和特点,提出了发展涉海土木工程专业的必要性。《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第一门专业课,其目的是让刚刚踏进校门的大一新生全面了解所学专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涉海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首先应该在这门课中融入涉海土木工程的理念。本文首先阐述了涉海土木的概念,明确了其与传统土木工程和海洋工程的区别。随后,针对《土木工程概论》中的各个专题,提出如何将涉海理念有效融入其中。进而让大一新生明确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特色之处,为培养具有海洋背景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涉海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概论;海洋背景。
基金项目: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yj11)(2013yj20)。
作者简介:杨树桐,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结构工程。
一、前言。
土木工程是个庞大的学科,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的发展历程。随着整个世界的日益变化,建筑也随科学的进步而发展。新的力学理念、新材料的发明和创造不断引入建筑中。土木工程,顾名思义,它是建造各种工程的统称,还包括水利工程、港口工程。而在我国,水利工程和港口工程也成为与土木工程十分密切的相对独立分支。土木工程既指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至今已经演变成为大型综合性的学科,并派生出许多分支,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等学科[1]。
目前,全国拥有土木工程专业的院校超过400所。我校中国海洋大学系教育部直属985、211院校,以海洋科学与水产为主要研究特色的综合型大学,但土木工程专业的排名在全国仅89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专业历史较短。我校土木工程专业隶属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学院于1983年成立。1990年成立工民建专业,开始招收专科;1994年开始招收建筑工程专业本科;更名为土木工程专业;成立土木工程系。目前主要方向为建筑结构工程和道桥工程。第二,土木工程学科在全校属于弱势学科。中国海洋大学是以海洋、水产为主要特色,学校绝大部分资源投入海洋学科、水产学科、地学与海洋工程。传统的土木工程在海洋大学的地位较为尴尬。第三,青岛地处山东半岛,属于蓝色经济区。山东省政府、青岛市政府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全力支持海洋事业的`发展。此外,驻青高校中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的土木工程学科历史悠久,发展较为全面。因而,我校土木工程的发展无法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改变我校土木工程学科的现状,使其在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甚至山东省占有一席之地,在传统土木工程中融入涉海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将涉海作为特色,而且必须在大一新生中普及涉海土木工程教育。《土木工程概论》作为土木工程各专业课的入门课程,在其中融入涉海土木工程理念,让学生深刻领会专业的特色。
二、涉海土木工程的定义。
涉海土木工程,与传统的海洋工程有本质区别。传统的海洋工程,从其所指的结构物角度来看,主要包括两类:沿岸结构物和近海结构物。沿岸结构物是指水工结构物,如防波堤、海底隧道等。近海结构物指与海上石油勘探及生产有关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生产平台、贮油罐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构物。实际上,海洋工程多是为海洋石油工业服务。涉海土木工程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与传统的土木工程有一定的区别,本文将其定义为传统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在海洋环境中的实现。换句话说,利用陆上建筑物、桥梁等的设计方法和理念,结合材料耐久性的相关知识,为海上建筑物、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等涉海的土木工程领域服务。发展涉海土木工程,不仅为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方向,同时也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海洋产业的号召。为目前国家重点支持的海岛建设事业输送优秀人才。
《土木工程概论》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向导作用,肩负着把刚刚高中毕业的大一新生迎接入土木工程行业大门并使他们了解、熟悉进而热爱这个专业的重要使命[2]。《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基础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排水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管理、工程防灾和抗灾、数字化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土木工程设计方法[3]。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安排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开课9个周,共计18学时。课程讲解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分别为专业课程介绍、建筑设计概论、工程结构概论、工程材料概论、工程力学概论、工程施工概论、经济管理概论、道路桥梁概论和工程防灾概论。
在每一个专题中融入涉海的理念,将成为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概论的特色和发展方向。
《土木工程概论》的第一讲专业课程介绍中,应首先为大一新生介绍我校土木工程的特色之处,提出涉海土木工程的概念,并让学生们明确其与传统的土木工程和海洋工程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介绍专业开设的课程和学科的发展特点。希望通过第一专题的学习,使得大一新生在脑海中初步形成涉海土木工程的概念。
土木工程设计主要是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因而,《土木工程概论》的第二讲与第三讲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入门章节。以往两部分的讲解中主要针对的是陆地房屋与桥梁。根据涉海土木工程的特点,今后这两个专题的讲解中应以海岸与海上建筑作为重点分析的对象。建筑设计方面,将从建筑物体型选择、通风、采光等方面介绍滨海地区建筑物与海上建筑物的建筑设计特点,合理规划方案。并为学生们展示一些海上建筑物的真实照片或效果图。结构设计方面,应在讲解陆上建筑物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分类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海洋环境下建筑物与桥梁的特点,主要包括荷载形式、钢筋选型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确定等。课件中尽可能多搜集一些海上娱乐中心、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等的图片为学生们展示,同时介绍涉海结构的特点。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该专题的讲解主要包括传统建筑材料、近代建筑材料及现代建筑材料。涉海建筑物和构筑物中,由于海洋环境下氯盐和硫酸盐的侵蚀,材料的耐久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该部分中,除了目前陆上土木常用的建筑材料外,高耐久性材料应为学生们做一定的介绍。
工程力学概论是我校土木工程教研室经过讨论并结合学生们专业课的学习情况,增设的一个专题。结构设计是通过确定的荷载形式,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经济为代价,利用力学原理对结构构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因而,工程力学是结构设计的基础。但同时也是土木专业学生们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在《土木工程概论》中开设工程力学概论这一专题,旨在让大一新生提前在脑海中形成力学的概念,培养大家学习力学的兴趣。为后续工程力学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以往工程力学概论专题中主要介绍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大力学,同时对土力学和弹性力学也做简单的介绍。但作为涉海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考虑到建筑物和构筑物所处的环境,水力学与流体力学将成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因此,工程力学概论专题中,水力学也应该作为重点介绍的内容。且以视频的方式为学生们展示流体作用方式和特点。
工程施工概论专题主要包括基础工程施工、结构工程施工、现代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发展展望。作为近海及海岸建筑物与结构物的施工,基础工程施工是关键。该专题宜将海岸地区吹填土等软土地基处理和近海地区桩基础施工补充其中,并作为重点讲解内容之一。施工组织设计方面,宜结合港口码头施工组织进行讲解。该部分专题配合相关的视频或动画,增强学生们的感性认识,激发大家学习涉海土木工程的热情。
道路桥梁概论专题中,除了路面结构、路基、道路线形设计、桥梁选型、桥墩等,应着重介绍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跨海大桥与海底隧道,以体现涉海土木工程的特点。该专题可以大量图片的方式为学生们展示美国的金门大桥、我国的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以及日本的青函隧道、青岛的胶州湾海底隧道等世界著名的海底隧道。
以往在工程防灾概论专题中,主要介绍三种灾害,即地震、风灾和地质灾害(山体滑坡)。而处于海洋环境下的结构物,海上的台风、海浪的冲击作用,甚至海啸应是涉海土木工程领域常见的灾害型式。该专题的讲解中,应重点介绍滨海地区强台风和海啸引起的地质灾害情况,并赋以相应的图片或视频。在此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介绍沿海或海上结构抗灾及改造加固。
四、结论。
为提升中国海洋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在学校及山东省的地位,结合学校特色发展涉海土木工程专业势在必行。《土木工程概论》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第一门专业课,其目的是让刚刚踏进校门的大一新生全面了解所学专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涉海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首先应该在《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中融入涉海土木工程的理念。本文首先阐述了涉海土木的概念,明确了其与传统土木工程和海洋工程的区别。随后,针对《土木工程概论》中的八个专题,即专业课程介绍、建筑设计概论、工程结构概论、工程材料概论、工程力学概论、工程施工概论、道路桥梁概论和工程防灾概论,分别阐述了如何将涉海理念有效融入其中。进而让大一新生明确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特色之处,为培养具有海洋背景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崔京浩。土木工程―――一个平实而又重要的学科[j].工程力学,,24(sup.i):1-31.
[3]叶志明。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四
教师可以通过还原学生创作实践情景的教学为主,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来改变过去一味说教的教学方式。还原情景式教学方式比较直观、形象、生动,就是一些比较抽象化的理论通过这一教学方式也容易被高职艺术专业的学生所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拍摄和制作学生创作和欣赏艺术品情景的影像资料。当然,在制作这些影像资料时,注意把生动化、形象化的影像资料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些图像材料自然就能感染学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比如说讲授艺术起源于模仿理论时,可以还原再现学生写生的场景和过程,边再现边进行引导,学生自然就会理解艺术起源模仿的理论。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说教明显好得多。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五
在艺术导论课上,老师为我们放映了电影《公民凯恩》,当时看了一遍后感觉不是很懂,所以回来后自己又看了一遍。正如一直以来它所受到的评价一样,这部电影的确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伟大之处,看完之后也确实挺有触动的,下面写一写对于这部影片的观后感。
《公民凯恩》是一部在美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影片描述了凯恩跌宕起伏一生,这是特定年代中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也是一个不普通的一生。凯恩的童年相当贫穷,却充满了真诚的爱,而一笔意外的财富却带他走向了不同的人生。他在大都市中长大,发迹致富,又涉足政界,成为风云人物。他因与总统的侄女结婚而青云直上,又因与歌女的桃色事件而导致政治生涯的一败涂地。他晚年隐居于豪华的庄园中,但因第二任妻子的离开而过着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寂生活,他一生辉煌,却在孤独寂寞中结束了传奇而又曲折的一生。
对于凯恩,很难来下一个确切的评价,就如同影片中的其他人物一样,我们看到的凯恩只是我们眼中的一个凯恩的侧面而已,也许较他们来说,我们多看到了凯恩的几个性格面,但谁又敢断言他认识的是一个完整的凯恩呢,就如同没有人敢说他眼中的哈姆雷特是真正的哈姆雷特一样。但是有这么一句评价正符合了我心中的凯恩形象,“他是一个自私自利的英雄,在极度膨胀的欲望中走向了毁灭……”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在艺术导论课上,老师为我们放映了电影《海上钢琴师》,当时看了一遍后感觉不是很懂,所以回来后自己又看了一遍。正如一直以来它所受到的评价一样,这部电影的确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伟大之处,看完之后也确实挺有触动的,下面写一写对于这部影片的观后感。
《诗》,从结构上看,是双线齐头并进的,一位做外婆的老年妇女为了实现幼时的愿望而读诗歌写作班,但这条线索是一根副线,它宛如游离于人的意识背后的那一丝冲动,时时地将有趣的和无趣的生活勾勒出色彩。
外婆和外甥生活在一起,外甥和其他五位中学同学强奸了一名女同学,而这名女生从桥上纵身一跃而结束了生命,五位家长和学校为了逃避罪责和名誉损失,联手摆平死者的父母。
看似本片的重点在展示人类的冷漠上,以及对社会世态的无奈处理。但从电影的极其克制这一点上,你又该相信,李沧东讨论的远不是这些。
那个在流水中浮起尸体的女中学生,只有一个镜头,她被强暴的细节也没有,但她和外婆恰恰成为了映照,尤其电影的后半部分,这个被糟蹋掉的生命成了老妇人日夜牵绕的一个物体。
她跑到河边、桥上,最动人的是,她的白色帽子飘落时,宛如生命坠落的重复。这是一个被糟蹋的生命对另一个被糟蹋的生命的救赎,老妇人的人生故事没有交代,她只有一个女儿在城市里。
有意思的是,最后警察还是带走了外甥,一个警察接过了羽毛球拍,和老妇人对打。这是非常极致的心理活动,真正的内心崩溃应当有息而无声。她的非道德却亲情的努力付诸东流了,直到这个时候,你才明白她的第一首诗歌是这样写成的,不断地和女中学生对话,乃至两个人成为一个人。
人生有多少互为伤害?人生又有多少隐性的罪恶?这是一部东方的救赎电影。策兰说,死亡是花,只开放一次。我想说,死亡是梦,每天开放一次。
欲望,每时每刻让人折向另一个地方。诗歌,就是这期间的变奏,它可以是失足的灵音,也可以是无耻的高歌。当我们卷走遗憾的时候,也在为罪恶付出代价。没有什么诗意可以不变而辉煌的。
和《密》的主角相比,美子寻找救赎的道路,更孤独,也更需要个人意志和主体性(subjectivity):她写诗。她说:「我的确有感情啊』,但为什么就是写不出来呢?是多么长久的压抑,特别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令她写不到自己的「诗」又或者是以为自已「不用写诗」?发觉自已开始失忆,迈向生命终结的美子对诗产生兴趣。问到如何写诗,男诗人老师告诉他,妳必需自已去寻找,每个人心里都有诗。一草一木皆诗。而细心留意的话,美子的诗每句也会大自然有关:杏子、岛儿、河流、血红的花…美子是爱花之人,喜欢和花儿沟通、自「然」自语。她也把自已打扮成漂亮的花,爱穿美丽衣嫦,她的美更为所有人称赞。
债:《诗》是关于现代社会对大自然的债、对女性、及被剥削者的债、对「诗」的无穷的债。债是欠缺关注,是不看不听,是漠不关心,是自以为「什么事都没发生」,是自以为「是」,却「否」掉「诗」。美子献身给病瘫了的色老头,同情他,后来有求于他向他借钱,老头就只懂说这是「勒索」,却不知这是应还的「债」。虽然雄风已失的老头肯承认她的「贡献」,给了美子,但整个社会却没承认这份总体的亏欠。电影结尾世界一切如常,美子却「不在」了,我们却得以听见她及受害女孩共同、共鸣的余音,朗读着她们以死、以自身逝去为代价所写出来的、最后的「诗」,像河流一样、连绵、恒常而漫长,潺潺地。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六
教学内容的选择考虑了地区化工企业人才需求,为学生以后的生产实习和就业打下了基础,联系工厂实际,拓宽教学内容化工工艺学教材中介绍的都是些传统的、较为成熟的工艺,而工厂中所采用的实际生产工艺多为在成熟工艺上进行技改后的工艺,如对工艺路线的调整、催化剂的更新及设备的改造等,这些都是本着实现优质、高产、低耗为目的的。将这些发展方向引入课堂,有意引导学生进行技改。比如在乙烯氧氯化制氯乙烯生产过程中,教材中提供了ppg化学工业公司的工艺流程,其中包含了乙烯加成制二氯乙烷工艺,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这就涉及到反应热的综合利用,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让学生来解决问题:
(1)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新信息,拓宽思路;
(3)要求学生最后形成一篇小论文,为毕业论文做准备。
这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紧跟学科前沿,扩充课堂信息量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开发出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新技术,而教材的更新有个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常常将一些行业新动向、新信息引入课堂。比如合成氨工艺中所涉及到的co变化工段,书中仅介绍了中、低变工艺,随着科技进步,目前已开发出了全低变工艺,新工艺在节能降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又比如在烃类热裂解制乙烯工艺部分,我们增加了现代乙烯发展情况的课外话题,介绍了世界主要的化工生产基地。通过这些新信息的引入,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宽了思路,也为他们的就业搭建了知识平台,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强化实践教学,巩固理论知识。
比如在合成氨的生产过程中,节能降耗是其降低成本的主要方法,热量的综合利用则成为该工艺的核心,引导学生将该工段中的换热网络画出来,同时让学生利用化工技术经济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又比如在该工段中,脱碳过程涉及到甲烷化和吸收两种方法,让学生对其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延伸,让学生学会从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思想。加强专业综合实验,进行“方法论”教育[2]化工专业综合实验是工艺性的综合实验,是学生在完成专业理论课学习之后,所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该实验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学习和掌握化工工艺科学实验研究方法,从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毕业论文/设计以及进入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在该环节教学中,我们改变了过去传授知识的模式,重视“方法论”的教育,教师只提供实验题目,例如:高性能吸水树脂的`制备、天然水处理材料的制备、天然产物提取工艺的优化等,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解决问题,例如:怎样根据所给课题去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如何根据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制定最终实验方案?如何选配实验设备、组织实施实验?如何分析实验结果、得到有价值的结论等。这些实验安排不仅体现了化工工艺学的研究内容,提高了学生对工艺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学会利用工艺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问题。
改革考核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传统的只凭借一张试卷评定学生成绩的考试方法存在许多弊端,老师用全部学时授课,学生通过背书、记流程,就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这样不但助长了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气,同时也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达不到考核学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在课堂教学时,对重要章节和典型流程进行深入介绍和讲解,对有的章节则进行总结介绍,列出提纲让学生自学,由老师设置问题考核自学效果,并计入平时成绩;而对有的章节则可以用专题讨论的形式,例如针对乙烯氧氯化制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乙烯液相加成制二氯乙烷工艺进行改进,指导学生自行查阅文献资料,完成ppt制作,并进行专题讨论,最后提交小论文,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最后的成绩考核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学生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采用这种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不仅可以全面考核学生对工艺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还可以减少某些学生靠考试作弊等偶然因素而取得及格的可能,从而培养学生平时努力学习的好习惯。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七
摘要:水彩艺术运用到艺术设计中的人文美学与实用价值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变革,其背后都存在着美术各基础科学的推动,而水彩材料与技法的发展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影响较大,也成为了艺术设计形式繁荣的发展动力。水彩独特的艺术语言是其他画种所不能代替的。
关键词:关于平面设计的论文发表,发表展示设计毕业论文,艺术设计学论文投稿。
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变革,其背后都存在着美术各基础科学的推动,而水彩材料与技法的发展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影响较大,也成为了艺术设计形式繁荣的发展动力。水彩独特的艺术语言是其他画种所不能代替的,它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使艺术设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丰富了设计的表现形式,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艺术发展空间,增强了水彩的功能性。水彩画在中国是舶来画种,然而水彩的清透、淋漓、飘逸、淡雅的美感与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审美相契合,同时与国画水墨的意境不谋而合。水彩画在被国人接受的过程水彩更接近于国画。中国画创作讲究“意在笔先、胸有成竹”,体现了艺术创作中“意”的重要性。
水彩工具简便,表现力强,清新明快、滋润透明、意境高远。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修养、造型能力、语言表达以及创造意识的重要途径。受到设计师青睐的水彩画法,因为手绘效果图的工具和材料发展迅速可与钢笔、毛笔、马克笔、水融性铅笔、呢绒笔等各种工具或彩铅、国画色、水粉、丙烯等材质结合使用,与不同画种融合借鉴使效果图更具丰富多彩的表现魅力。这些新工具具有表现快速、色彩层次丰富、颜色易干,、表现范围广,与水彩画法联系紧密的特点。更可以采用刀刮法、蜡笔法、吸洗法、喷水法、撒盐法、对印法、油渍法等手法产生各种新颖的肌理效果,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挥和艺术形式内容的探索。目前数字媒体、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在设计草图,甚至精细手绘效果图都适宜采用水彩表现技法。艺术设计教学的对象是未来的设计师而不是单纯的画家,艺术设计专业水彩画教学应与专业手绘表现图对接,要注重水彩技法的掌握和运用,与专业表现图的要求相联系,发挥“透明性”和“偶然性”的水彩特性,培养学生在构思、造型、美感、形式感、空间想象和表现手段、语言工具等方面的能力是水彩画教学重点。针对设计专业特点,不管是环艺、视传、还是产品、数媒设计都需要对物品的质感进行表现。训练时须加强质感肌理表现技巧,如皮革、金属、玻璃器皿、织物等一些物品,不同的材质用不同的水彩表现方法。研究不同材料的水彩特殊技法如留白液、刀片、蜡、海绵、酒精、松节油、沥粉等材料。
(二)中西融合的水彩语言特质彰显和提升了设计的文化品格。
中国的水墨画已经极尽用“水”之妙,其丰富的绘画遗产,为水彩画提供了需多有价值的借鉴。诸如水调墨、水破墨、渍水、泼水、铺水等质感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质感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作品的效果。水彩画在被国人接受的过程水彩更接近于国画。水彩所追求的画面清透、淋漓、飘逸、淡雅,与国画水墨的意境不谋而合,水色交融的水彩与写意用笔的中国水墨在视觉形式上都有相通性,水彩的“中西调和”借鉴水墨的写意成分深入到设计领域中,成为一种新颖的时尚设计元素。
(三)水彩语言能帮助设计师在设计中随心生化、迁想妙得。
水彩更适合于抓取灵感涌现瞬间,将设计师的灵感和创意快捷准确地表达出来,体现设计的独创性与原创性。“设计师面对抽象的概念和构想时,必须经过具体过程,也就是化抽象概念内具象的塑造,才能把脑中所想到的形象、色彩、质感和感觉化为具有真实感的事物”。艺术设计对传统水彩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继承,水彩艺术语言也给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元素和拓展空间,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水彩可以说是设计领域中实现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水彩艺术设计都要对功能性的最基本要求进行有效的满足;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水彩艺术设计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美学审美理论基础;在设计的理论法则、平面视觉创意法则等方面,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水彩艺术设计两者之前是近似的,同时,它们在设计与表现内容等方面也是几乎共通的。
(四)水彩独有的艺术语言和认知符号已演变为一种艺术元素。
广阔应用于艺术设计中一个优秀设计师必须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知识还需有一定的手绘表现能力。效果图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设计师设计意图的表达,影响着设计师与客户的交流。在设计表现图上,设计师就不能像画家那样随心所欲,要受一些条件制约。画效果表现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设计内容放在首位,艺术化地表现增强表现图的魅力。在艺术设计的开发流程中,创意发现及方案的定位阶段都需要设计师通过各种形式表述设计内容。水彩艺术的新发展与在艺术设计中的有效运用对于水彩艺术而言,它具有自身特殊的艺术语言,主要表现为通透、明亮、空灵的艺术效果,正是由于其特殊的艺术特性,使得它在设计领域之中有着广泛的利用,水彩可以大量应用于设计中的建筑设计领域、插画设计、服装领域等领域,包括设计速写、预想图、设计草图、细节分析图中。尽管用电脑的三维效果来表现设计效果图逼真方便,但在产品的初始研发阶段,设计师的首要任务便是将设计形态转化成可视化的形态,这个过程更多的需要设计师的心智思考与手绘的方式去表现瞬间设计思维的闪光。可以说,在设计的创意阶段电脑的表现力不及手绘草图。设计草图是心理意象的忠实反映,设计师的一些绘画式的灵感再现,是抽象思维活动的再现工具,他们能把那些思维活动记录下来。水彩渲染用水来调和水彩颜料,在图纸上逐层染色来表现对象的形体光影和质感。水彩艺术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水彩艺术语言的融入,使得建筑设计更具有概括性与灵活性。水彩画工具的轻便、简单,表现方法生动、效果明快、创作方式比较自由,所以常用来作环境艺术设计的草图。水彩的丰富技法给设计师提供迅捷、生动、直观地表现设计的空间感、比例、造型、色调、材料质感、表面处理和特殊细节等,水彩与彩铅、钢笔、麦克笔等结合使用,表现出不同质感是服装设计师常用手法服装,如麻布棉丝皮不同面料的质感与肌理效果,水彩恰到好处表现出服装效果图特有的动感、时尚和活力。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八
什么是艺术?从广义上说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从狭义上讲,艺术是指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动或事物,任何以美学内涵表现出来的形式都可称为艺术,譬如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不仅寄托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除此之外,艺术对大学生的启迪更是深刻鲜明的,通过艺术的载体,大学生可以更加完善自我,塑造自我,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理解艺术,从而塑造性格,以达到精神境界的高度呢?我想艺术的魅力可以给我们解答。
大学是一个人塑造性格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艺术对于行走在大学这段旅程的大学生的启迪与影响是深刻的。
们的各种梦想,幻想,情感,情绪,愿望,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可以说,一切都在美术的视野之内。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习美术,在美术中感悟生活[9]。
音乐则是一种动态的表现艺术,也叫表情艺术。它的美是通过音乐所组成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音乐的表现手段,如节奏、旋律、和声与复合声等,都是由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的、发出美的音响和所构成的音乐形象体现出来的。音乐艺术呈现给人类一场听觉盛宴。在这场脍炙人口的盛宴上,让沉寂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爆发出跳跃的火苗,让灵魂找到怡然自得的乐土。爱因斯坦说,“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个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作为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他坚信是音乐激发了他的创造力和灵感。音乐以声音的形式净化听者的心灵,陶冶情操。音乐艺术启迪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与自我的完善。
文学是集语言艺术、建筑艺术、电影艺术等于一身的艺术宝库。文学艺术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辨意识。世界有两大学问研究,即“莎学”和“红学”。读莎翁的《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延宕王子”的形象促使大学生对自我性格地认识与塑造。对于个人悲剧及社会悲剧的认识,提高了大学生的思考深度。对于文学艺术的欣赏,有助于大学生对自我以及正视社会现实。文学艺术启迪大学生关注社会,思考各种社会问题,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好思想基础。文学艺术又是包容的,它允许不同身份的人各抒己见自由畅谈。文学艺术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其海纳百川的胸怀。通过对《玩偶之家》、《第二性》《安娜·卡列妮娜》等关于女性作品地欣赏,加强了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对自身命运及价值的思考。爱情是文学艺术的一大主题,通过对《歌集》、《钗头凤》等文学作品的欣赏,启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艺术文学艺术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对大学生的启迪是对美好人性及品质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讴歌,是精神境界的提升。
与追求。书法属于造型艺术范畴,具有艺术的一般的共同性质,也是人在现实中所产生的情感的艺术反映。真正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而且显示着作者的思想意趣和精神气质。所以美学家宗白华说,书法“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
在一般人的心中,总觉得艺术是“阳春白雪”,其实,艺术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罗丹说,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大自然中、生活中处处充满美,就在于一个人有没有去发现她。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也就处处充满美,充满艺术,大自然的形与色的艺术,劳动的艺术,奇妙想象的艺术和创造的艺术等等,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才能使自己生活在美的环境中,美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发现。不信,从今天起你就可以留心一下你每天等车旁的广告牌,路旁的垃圾桶,公交车身的广告图案,商店门口的大招牌,冰淇淋的包装纸,它们可能就是你平时所没有注意到的美与艺术。
美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自然、生活给我们和美术家们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我们和美术家们又尽情地表现自然,表现生活,并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小到字体的设计,大到城市的规划,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一切事物,无不与美术创造有关系,美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试想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美术,那该多么的苍白无趣。简直,没法想象!
总之,艺术的魅力是有形或无形的,艺术欣赏增强了大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同时也塑造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艺术起到了完善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作用,也贯穿了审美教育、心理调试,情感教育。艺术所表现出的美及内涵净化了大学生的心灵、陶冶其情操,使内心情感和道德情感得到和谐发展。艺术,启迪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艺术修养。
大学生是艺术的接受者,也是艺术的放送者。大学生把所接受的艺术知识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消化、重组和汇通,以形成体系化的艺术。大学生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是双向阐发的。大学生在高雅艺术地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诠释艺术的新内涵,使艺术的发展在经典中与时俱进。艺术的感染力与深刻内涵使大学生培养与其相适应的判断力,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艺术。单纯地追求标新领异与光怪陆离,这并不是艺术的本质与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审美水平才能获得更加深刻的艺术享受与感悟。艺术对于大学生的启迪是由外而内的,是思想是精神的最高境界。
所以,大学生应当课余时间,充实自己的艺术知识,培养艺术审美能力,以开阔的胸怀和冷静的头脑,审视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及其风格。此外,大学生还应当利用广泛的资源,汲取艺术知识,提高艺术水平,以广阔的视野迎接挑战。艺术教育促进大学生道德修养和科学知识的互补,全面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知识多元化的背景下,对待艺术的态度应当是包容的、通达的。在认知和发扬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树立创新和开拓的意识,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艺术,在不同艺术地融合和交流中,永葆艺术发展的生机。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九
摘要: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让越来越多不同的专业课程都涌现了出来。在美术教育专业中,艺术设计就是一项基础专业,为的就是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美术人才。可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程的开展以及活动的设施都存在很多的问题,让学生无法真正的将知识学透。因此,文章就目前美术专业艺术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再找出解决对策,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旨在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大大提高。
在我国的师范教育中,将美术教育专业中艺术设计作为课程设置与内容的改革新成果。我国高校对美术专业的设立已经有了很多年的探索,关于美术专业艺术教学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其中也还存有一些缺失。就现在高校的教学具体情况出发,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提供一些方法,争取让日后美术教育专业的艺术设计教学能够越来越好。
1、轻理论、重技能。
和传统的教学就所不同的是,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甚至于艺术类的所有教育都存在轻理论重技能的缺陷。可是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是离不开理论基础的支持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美术设计不能仅仅是一个模仿练习,而是对于艺术设计素质的全面培养,这是模仿练习中无法完成的。高校中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忽视,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课程的枯燥让学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还有就是学校不科学的课程设置,也让理论教学进程缓慢的原因[1]。
2、不够科学的课程设置。
美术教育专业中艺术设计的课程设置并没有被很好的落实。在进行课程的设置时,一般院校采取的方法就是借鉴名校中的设计课程。但是,学校与学校实际情况的不同会让教学出现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除此之外,教学体系的残缺也会让课程显得非常单薄和不理想。
3、不够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
设计专业和美术教育的结合必然会让课程增添许多特色之处。可是相关的美术教师却存在不知道该如何而去教的问题。依照现在的高校教学情况来看,在美术教育专业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形成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师还是以旧思维进行课程的讲解,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换句话说,教师注重的依旧是设计专业知识的讲解,并没有在其中加入美术教育的内容,让课程不具备特性与师范性。
1、对课程设置加以改革,发展特色性教学。
一项课程的开展,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所以对于课程的设置一定要符合学生具体学习情况。艺术设计本来就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2]。对于此类课程的设计必须既有科学性又有一定的艺术性。所以,在进行专业艺术设计的课程设置时,要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在其中也可以选修一些广告学和传播学的课程。对于学科之间的教学和交流也要不断加强,这是为以后综合性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艺术设计所涵盖的部分有很多,比如印刷品、美术、广告等等。高校也可以根据当地对人才的需求,来选择自己办学特色,这样也能促进性学生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
2、改变教学组织的形式,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导位置。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的'主导一直是教师,学生只能被动听课,但听课效果却越来越差。尤其是在艺术类的课程教学中,学生必须成为课堂的主体,将教学理念与情感相结合。这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消除对课程的抵触感。对于课程中理论课程的学习也应该是逐步渗透的,不能将一整个知识点以“满堂灌”的方式全部倒出,应该科学合理的分配到每一节教学课堂中,将知识进行有机的分解,按阶段完成阶段性任务,从而让学生能够完成学习目标。而对于美术教育的融入也是不能少的,教师也应该定期组织学生课堂,让学生自己成为教师,教师在最后给予点评和指导,让学生能产生实感,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
3、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艺术设计的最终源泉就是创造力,这也是高校设置艺术设计课程想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让学生形成一种“问题意识”,有了想要问问题的冲动,才会在生活中细心的发现无限可能。除此之外就是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3],和艺术设计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基础知识为联想提供了源泉,提供了思想,引导了学生在教学中产生新灵感的发挥。当然,对于学生再设计中的创造也是要给予鼓励的,这也是形成自我风格的重要一步。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进行美术教育专业的艺术设计教学时,要将现存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探索,找到更好的方法让教学变得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进而能也能将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加以解决。我相信,专业艺术教学与美术教育的融合一定会在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变得越来越好。
作者:杨晓莹单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2]朱明健.谢笑容.高等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困境及对策[j].亚太教育,(29):189.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十
尊敬的xxx公司领导:
您好!
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我的求职信。
我是xx学院艺术设计专业。通过我对贵公司事业和业务的了解,并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我认为贵公司是我理想的选择。因此冒昧地向您递上了这封求职信,并真诚的希望能成为贵公司的一员,为贵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同时也获得一个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
我在大学期间就意识到现代竞争社会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我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直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我还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大学这几年培养了我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专业知识方面,我十分重视专业课、基础课的学习,认真对待每一次课堂学习,社会实践等。我掌握了较牢固的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积累了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人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获得二等奖学金。本人还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和全国计算机一级的考试。
我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兼职、促销,两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调查活动并及时写总结报告。对每一项的工作我都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热情和努力,从而得到同学、单位领导的肯定。由此,我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我从小就学会了自立,生活的历练使我具备了肯吃苦耐劳的精神。我积极乐观,敢于面对自身的不足,挑战生活的挫折。如能有幸被贵公司录用,我将尽力在短期内熟悉公司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了解企业业务,理解企业文化,尽早融入企业大家庭中,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谨祝贵公司事业蓬勃发展!
此致
敬礼!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十一
摘要: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无疑是培养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只有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巧问妙问,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语文课堂巧妙。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是推动课堂进程,协调教学关系,拓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也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
设疑、质疑、解疑是语文新课程理念师生互动的主要实践方式。应该说,现代语文课堂并不缺乏提问,但在操作层次、尺度把握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实践证明,不科学的提问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笔者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问答兴趣。
学生的迫切需要是促使其积极思维的开始,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见解,形成师生能动的良好开端。艺术地设置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运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及“赤壁之战”的宏阔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然后再提问由这些音乐和场面想到了什么,学生的话题一下子就打开了:有人说,想到了曹操,想到了刘备、孙权,想到了周瑜和诸葛亮,想到了华容道,想到了关于“捉放曹”的片断,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就觉得有话可说。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重点谈谈作者所崇拜的人物,从而引出周瑜,揭示文章主旨。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讨论,自己回答,问答之趣横生。
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又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穿透力,把学生推向一种“喜问乐答”的心理状态中去。
二、由浅入深,把握问题难度。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仅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系统化的提问。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方式,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如《祝福》一课,如果这样提问:作者刻画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现实意义?显然,这个问题较难,学生吃不准。但我们可以分层提问,降低难度。第一,祥林嫂是怎样一个人?学生很快答道:“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中国农村妇女,但有些迷信和愚昧。”第二,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有什么特点?学生答:“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最黑暗的封建社会末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人们缺乏对自身命运的认识和把握。”这样,就把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分解成两个易于解决的问题了。
可见,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注意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问题不切实际,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或者问题过易,答案一望便知,那都会失去提问的意义。因此,所提问题要新颖有趣,使学生乐于思考,要让每个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
三、顺其自然,抓住提问时机。
种子发芽,孕育生产都是有时机的,不按时机,不顺其自然,就难以奏效。课堂提问也是如此。过早发问,造成气氛紧张,学生内心茫然,回答问题不能深中肯綮;过晚发问,引导过甚,问题苍白无价值。有些教师常常是在导入新课时用到提问,随后就开始了“满堂灌”,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兴趣广泛的中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其实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师生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博闻多才,让自己时常处于一种精神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的“临战状态”,抓住契机,适时发问,把学生的情绪调动到最高点,把学生的思维开阔到最广处,这就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提问。
比如在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问:杜十娘的悲剧原因是什么,那么学生就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此时不妨先让学生详细了解杜十娘和李甲这两个人物形象,在充分认识杜、李二人形象的基础上,再挖出李布政这个幕后黑手,然后再适时回到先前的问题,这样就会水到渠成,取得圆满的教学效果。
可见,提问重在深入浅出的引导,提问内容不论难易,都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并且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四、活跃课堂,营造互问气氛。
活跃课堂气氛,是打开学生思维,激励学生敢问敢答的重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做到单向发问是不够的,还应该起到投石激浪的作用,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互问,把课堂交给学生。
笔者在教《人生的境界》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疑问:“请一位同学列举出历史上有影响的.一位人物和他们的价值观”,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价这些人物和价值观属于哪一种境界?答疑的同学,有权利自己出题,再考问其他同学。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有的同学发问“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的发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的则讲了诸如“三个泥水匠谈工作目的”之类的故事。在互问过程中,有学生响应,有学生反对,激烈的课堂互问气氛使教学目标愈辩愈明。这样既可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沉着自信、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
五、科学评价,强化问题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问后,教师要予以适当的评价和引导,不能在学生回答后置之不理,这样既不能形成科学的结论,又不能给回答的学生以再次参与的信心和勇气。
提问的艺术不仅仅表现在怎样提出问题,还应该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如何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能只是简单地下个断语“对了”、“错了”。语文《新课标》指出,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和“激励原则”来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比如一句口头表扬,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表现的机会,都可能树立起他们的自尊、自信意识,帮助他们驱散畏难情绪,获得一种质疑、批判的胆量,并诱发他们形成异想天开的创意和标新立异的观点。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巧妙的提问,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每个学生具有积极的参与意识,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贺志朴,姜敏著.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5,第1版.
[2]朱光潜著.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9,第1版.
符尤见。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十二
摘要:高校病理学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提高。本文以我校初步展开的病理学案例教学为例,探讨在高等医学院校病理学课程中合理开展案例教学的实践情况。
关键词:案例教学;病理学;医学院校;病理学;案例教学应用。
1引言。
在各大医学院校当中,病理学都是最基础的课程,案例教学法,就是在病理学的教学当中以案例为基础,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进行师生或生生讨论,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本文当中通过对病理学课程设置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围绕教学大纲,合理设计案例教学2个方面进行探讨,并通过理论和案例对病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笔者在教学当中的实践经验,以供广大病理学教师参考。
2病理学课程设置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病理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医学科学领域起着基石作用。医学院校将此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以供历届学生学习,在医学院校课程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医学院校的学生课程任务繁重,目前教学现状使得学生们对医学病理学的知识只是力争做到识记足矣,难以做到对知识体系的把握和对病理学专业名词的透彻理解,其次由于病理学课程内容抽象单一,学生理解比较困难,从而导致学生学习与科研兴趣日益趋下,导致病理学学科的停滞不前状况。本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式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借助于一定的事实案例,在此案例的基础上,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进行案例分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以教师为主的讲解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和个性化学习。
3围绕教学大纲,合理设计案例教学。
病理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基本形态学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其中神经系统病理形态学变化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医学生打好医学基础至关重要。因此,本教研室根据课程大纲及教材编写了案例,以促进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理解及学习。患者张某,女,5岁,系北京市通县某村人,现在通县某乡村幼儿园上学。2013年9月30日在家中因头痛、发热、呕吐、腱反射亢进、嗜睡到通县某医院就诊。通县某医院体格检查:体温39℃,颈项强直,轻度嗜睡可唤醒,伴有抽搐,手臂见多处近期叮咬痕迹。通县某医院检验科血象化验单:白细胞20x109/l,中性粒细胞88%。轮状病毒rna检测阴性。通县某医院门诊过敏检测阴性,患者近期无接种疫苗。10月1日北京疾控中心采集血清和大便样本送北京市疾控中心作化验。结果血清学寄生虫金标试验阴性,大便涂片镜检也未见虫卵,10月2日脑脊液乙脑病毒阳性。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急性脑炎。此案例材料开展的`案例教学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提出问题根据本资料可以做出什么判断?还需要做哪些检查?不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造成中性粒细胞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脑炎,你认为是具体什么疾病?这种疾病会造成什么损伤?第二,查阅资料安排学生课下针对总结的问题查阅资料,如专业书籍杂志文献数据库等,记录并整理答案。第三,分组讨论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逐一讨论所提问题。在讨论中,学生自主发言,并可以相互辩驳,教师是一个特殊的参与者,在讨论中起到引导和启示的作用,使讨论不偏离主题,并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讨论应注重师生间生生间信息的双向、多向沟通。第四,归纳总结是指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案例教学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这一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与理解,有针对性的提出并解决问题,并指导学生针对性地查阅资料。第五,评价考核教师对其组员逐一进行客观的评价考核,考核从课前准备、参加积极性、沟通能力三方面进行。基于本次案例教学,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从被动要学逐渐引导为主动想学,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独立思考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效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杨少芬,联合tbl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2).
[2]马玮玮,王锦.注重临床病理联系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12).
[3]林瑶,陈素娟,黄露芬.多种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14,(2).
[4]苏金玲,姜希娟,马东明,郭茂娟,卢斌,李广斌,范英昌.案例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91-92.
[5]李擒龙,晏伟,郭双平,闫庆国,王哲,李青,王瑞安,王文亮.在病理学教学中加强课堂病例讨论课及其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17-19.
[7]郑少燕,苏敏,田东萍,刘淑慧.病理学cpc案例式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3):310-313.
[8]黄小梅,朱晓群,卢林明,顾倩,陈冰,周珏.案例为主的教学模式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13):2050-2052.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十三
为充分体现医学院校艺术课程特点,改善医学本体课程、相关人文学科和艺术课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有效利用了人文学院的文、史、心理、艺术教师的资源,尝试开设了《音乐治疗基础》、《健康舞蹈》等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医学院校课程建设提供了借鉴。医学院校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艺术类课程容易与其它教学任务及学生社团活动时间发生冲突,但医学生具有很强的理解力、学习能力和强烈的审美期待,所以打破原来的课程模式即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脱节的状态,采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的模式,延伸课堂教学,满足学生对审美的需要,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效果评价。
1.学生满意度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后,对选修《音乐鉴赏》等六门课程的62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教学内容的非常满意率由原来的29.2%上升到83.3%;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由原来的22.6%上升到89.3%,结果表明,学生对鉴赏课程的满意度有大幅度的提高,不满意程度下降幅度较大。
2.学生出勤情况针对教学改进前后的两个学期学生出勤率进行了统计,课改后的学生出勤率均高于课改前的出勤率,各门课程学生出勤率提高了20.22%―25%,数据充分说明了学生对教学改革后课程的肯定。
3.教学效果情况作为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课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通过艺术课教学,学生对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社团的组建名目繁多,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人数大幅度增多并争先参加校园举办的《唱响青春》、《舞林大会》等活动。在教学和活动之余,学生在校报和期刊上发表有关文章,受到学校各方面的好评。
二、建议。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公共艺术课程的开展是以社会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为基础的,因而对未来担当医护工作的医学生开设的艺术类课程更要体现课程的人文精神,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突出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艺术的学习,加深艺术对社会作用的认识;使学生在提高艺术文化素质和艺术实践能力的同时在情感、道德情操、意志、创造精神、责任心以及促进医学专业发展等方面发挥有效作用。
2.注重艺术课程与各学科的融合学校教学的.各学科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应融入各学科当中,不仅将文化、历史、审美、艺术批评结合起来,同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知识进行相互渗透,使艺术课程是对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的补充,促使学生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事物,发挥艺术的功能。
3.加强运用学生参与教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的接受水平和所受艺术教学的背景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特别是艺术是用生动、形象的作品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审美评价的,学生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切身体会艺术的感觉。教学中不能只欣赏,介绍,应利用一定时间进行简单的技能练习,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
4.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如今网络教学比较普及,艺术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有利资源,选择精美的经典视频在微博或网络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艺术课程的认知和学习的自觉性,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增加彼此的互动和沟通,增进学生对舞蹈知识的了解,提高欣赏的水平与能力。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十四
摘要:该文以瑜伽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为题,阐述了瑜伽运动的美学特征,以及瑜伽教学通过培养审美能力、陶冶净化心灵、塑造完美人格等途径进行美育教育,在瑜伽教学中通过培养和强化学生正确审美观念、建立适应于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努力创建优美教学环境等方法实施审美教育,进一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瑜伽一词来自梵文yoga的音译,意为合一、连接和束缚,即集中人的注意力并加以引导。几千年来,瑜伽作为东方最古老的强身术之一,是印度瑜伽修炼者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修炼法,是印度圣哲先贤在深沉的静和定思考状态下,从直觉感悟生命的认知。瑜伽可以平衡、强化、协调修炼者的身体和灵魂,教授修行者如何将自我的灵魂与神性相结合而获得解脱。瑜伽指明了完美的身体健康和思想控制,以及修炼者的人生观、世界观、自然三者的完美统一的方法。目前,瑜伽在全国广泛流传,成为广受欢迎的体育项目。
1瑜伽的美学特征。
1.1形式美。
形式美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形式将身体运动的美表现出来,其审美意义相对独立,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的事物存在于体育活动过程中,其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人们在创造美和欣赏美时,都要从形式美开始。形式美是修炼者在瑜伽活动中通过视觉直接感受到美的一种形式,是人们的外观感受。形式美主要包括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基础的材料(如形体、色彩、声音)和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律把自然物质因素进行组合,形成一定的`规律(如对称、均衡、整齐、节奏、比例和谐)两大部分。
1.2内涵美。
瑜伽的内涵美表现在变化和精神2个方面。瑜伽美在修炼者的动作中变化,身体持续换位,动作幅度不断增加,在三度空间中将动态变化美体现得淋漓尽致。轻柔的音乐变化为瑜伽动作的起伏创造客观条件,音乐与动作在结构上形成内在联系,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瑜伽动作也随之变化,亦产生韵律美。在整套瑜伽动作中,加入相对有难度的动作,会让学生在练习中融合产生力与身体美、智慧、个性品质美和气质等多种心理品质。练习瑜伽持之以恒,可使修炼者思想开朗、坚毅豁达、精神充沛、身心平衡、充满活力,学会养心、知足、安宁、冷静与无私,能平静地面对悲伤、焦虑等问题,能以淡定之心对待生活,使其精神得到美的享受。瑜伽美在精神指在练习中,学生起初身体习惯原有的动作节奏和生活规律,无法承受动作姿势的能量,身体不断颤抖,进而坚持不懈,用心掌握要诀,进入新的练习体位法状态时,身体就自然、平稳,会变得更加舒适。瑜伽的精神美使学生姿势美、意志自信,同时又带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想象。
2瑜伽教学是学校美育教育途径。
通过瑜伽课开展美育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瑜伽运动是形式美、内涵美和艺术美等多种美的集合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美育功能,让学生从教学的动作和环节中获得美的熏陶,提升美的素质。作为一项时尚健身项目,瑜伽深受学生的欢迎,这为在瑜伽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瑜伽课上开展审美教育,即将美育和体育有机结合,通过教学实践实现两者的教育作用。因此,瑜伽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形体动作,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是学校美育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2.1培养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亦称艺术鉴赏力,是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等。瑜伽因其运动形式独特,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贯穿着美,同时学生也在练习中感受到美的形式和内涵。在瑜伽运动中,悦耳的音乐、优美的体式、优美的服装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美的氛围。学生既达到了塑身健体,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在瑜伽审美实践中,学生通过瑜伽动作来展现自身美的同时,也在鉴赏其他同学的美。瑜伽教学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审美教育,审美感受力和鉴赏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2陶冶净化心灵。
瑜伽教学中的美育就是将美学理论借助瑜伽的各种动作,对学生实施美育,愉悦和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获得精神升华。学生在瑜伽练习中,内心平静,通过有序的呼吸和冥想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进入凝神、忘我的境界,在良好的环境下,伴着音乐进行练习,忘却一切烦恼,陶醉在美的氛围中。通过瑜伽练习,陶冶学生的情感,使其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心灵平静并得到净化。
2.3塑造完美人格。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是美育的重要职能。要引导学生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学校阶段是学生个体审美观念建立的时期,在瑜伽运动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练习中接受美的感染和熏陶,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发展。随着学生动作技能的熟练和运动水平的提高,其审美意识不断增强,并认识到美的真谛,从而激发自身的创造力,使自身的情感和心灵得到提高。同时,同学之间相互支持、理解、合作,共同完成动作,可体验到协作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充分体现和发扬团队精神,学生的体育精神和高尚的品德也得到发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十五
在新课标的推行及进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作为教学的最重要手段无疑是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对老师来讲,语言是从事课堂教学的起码条件,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学是一门艺术,老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使得课堂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又引人入胜,这样才能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口头语言是人类之间交流、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工具。口头语言也是老师在课堂中最常用的授课方式。口头语言相对其它语言来说最大的特点的是它的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强,通过口头语言的,老师可以将知识和情感完整和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同时还可以利用语言引导和开发学生思维并培养学生的能力;缺点是时间的延续性差。所以,老师的口头语言应注意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做到准确、精练、生动、清晰,力求层次清楚,逻辑严密,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能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体任务化,枯燥的问题有趣化。
(一)、准确精练的语言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性。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但注意的持久性差,抽象思维发展不够。口头语言和文字不同,时间延续性差,因此老师在讲课时最忌语言拖沓、冗长、繁琐复杂,否则学生就很难完整地记忆和理解。老师口头语言应该简短精练、富有层次,不拖泥带水、重复嗦。同时,口头语言的灵活性强,所以有些老师不免有些随便,但学生很难将整节课的老师所以有话都听完记住,如果学生刚好听到和记住“随便”的话而漏过正确的内容,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影响,老师的口头语言应该强调严密准确和逻辑性。例如,对于同类项的概念如老师说字母与次数相同的项是同类项,学生就会造成“a2b与ab2是同类项”的现象。对于学生回答中的语言不严密的地方,老师也应该及时的予以纠正和指出,默移潜化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
(二)、风趣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和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对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首先要使学生对你说的话产生兴趣,而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最容易激起学生兴趣的工具之一。学生每天要上七八节课,对不断“重复”的40分钟总觉得枯燥无味,而且连续的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也使学生的的大脑很难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口头语言灵活性强的特点,在恰当的时机和内容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打破课堂的沉闷、活跃气氛,起到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收获。如在上“口头语言有理数的分类”时,我给学生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请把下面的小朋友(数1,2,3,,0,-1,-2,1/2,22/7,-1/3,-5/8,4.5,-1.5)分别带回各自的家(正整数,负整数,零,正分数,负分数)”;接着,又提出问题"它们的家都在路边,现在由于公路改造,只能留两间房子,请你把长得像的小朋友安排在同一间房子里";最后,当“零”自己孤零零地站在屋外时,我有提出:怎么办,它站在外面会被大灰狼吃掉的”此时,学生们马上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后,学生纷纷表示这是他们读书以来最爱的一节课.由此可见,枯燥的书面语言,如果能用简明幽默的语言描述出来,还可收到强化记忆和理解的功效。
(三)、亲切和蔼的语言能增进师生感情。
教学是双边活动,师生在课堂中不单是简单的知识授受关系,也是一个情感的传递过程。尤其在新课改中,这一点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课改的课程要求教师走下千百年以来”师道尊严”的神坛,与一个合作者,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做一做,练一练,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那么,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不少的学生就是因为喜欢某位教师然后才喜欢上该门学科的。课堂上老师亲切、和蔼的语言能增进师生感情,沟通师生心灵,使学生热爱你和你所教的学科,产生良好的效果。亲切和蔼的语言还可以给学生足够的信心参与到教学中来,很难想象一位从来不苟言笑、语言生硬的老师能让学生大胆的进行质疑和回答。
当然,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还会有更多的“语言”进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来,口头语言有自身特点,只要我们灵活的运用就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十六
内容摘要:色彩基础教学在美术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单一的色彩教学模式已不适合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需要,作为高师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应呈多元化表现与训练,应注重学生的主观表现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拓展学生的想象与表现空间,从而真正达到驾驭色彩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设计色彩多元表现。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与此同时也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就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现状来看,专业基础弱、艺术设计想象力和创新力不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扩招带来生源质量下降。近年来扩招的确使更多的人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同时我们应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些学生专业基础较差,也存在着师生比严重失调的问题。其二,基础教学与艺术设计专业不相应。高师美术专业分为美术学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而从事基础教学的多为绘画专业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仍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过分强调绘画性写实色彩训练,学生主观色彩表现和色彩应用训练不够,导致色彩教学与设计专业结合不够,学生独立的设计色彩能力弱。其三,由于电脑软件在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设计专业大部分学生偏向电脑绘制而忽视了写生能力训练,甚至产生有没有写生能力无所谓的错误认识,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色彩应用能力的提高。
从这些存在的现象中,我们不难发现,专业基础的下滑、教学方法的定式,阻碍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因此,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设计人才,基础教学是关键,现行的传统单一的色彩教学模式已不适合专业发展的需要。从事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笔者认为,应在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上呈多元化表现与训练。
一、重视色彩写生训练。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今后艺术设计是用电脑来完成的,有没有写生表现能力无所谓。这是一种错误认识,殊不知电脑再先进,也只是一个工具,是完成设计者想法的一种表现手段而已,艺术设计创意与内涵是人脑创造的,而设计者的灵感来源于实践(写生)。写生不仅能挖掘学生的视觉美感和独特的思维,也能从自然的表象中去整理、提炼它的本质,使学生对艺术的规律有所认识与掌握,让学生逐步寻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综观艺术史,各个时期的艺术家皆以不同的表达语言通过写生创作了不少经典之作。通过写生,设计家找到了认知与感悟客观世界的途径,体现了他们对现实理解的追求,造就了他们不同的风格面貌。就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基础阶段的学习与训练,应着重于眼(观察)、手(表现)、脑(分析)三位一体的协作与配合能力。而写生是提高色彩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最佳的途径。色彩写生是对自然状态中物象的色彩的直接描写,着重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的研究与表现,研究各种不同物象的固有色在不同情况下的光源色、环境色中的变化。我们知道,自然界任何物象色彩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内。其色彩也必然与周围物象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定的色彩关系。色彩写生就是训练学生在瞬息变化中,迅速捕捉色彩,抓住物象的色彩关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色彩的能力,这对理解和掌握色彩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是至关重要的。色彩表现能力同样也是在大量写生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在写生训练中,要避免盲目性,应注重把握色调、色彩对比、色彩调和关系,使学生通过一系列反复的练习和感悟,培养学生用独特敏锐的眼光去感受物象,并通过色彩语言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可以说,没有一定的色彩写生训练,就不可能对色彩有较深的感悟和认识。更不可能准确生动地把自然界的色彩丰富变化与微妙关系表现出来,色彩写生是提高色彩表现力的基础,它能使学生的色彩观察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获得对色彩分析能力和概括表现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从写生到主观意象表现的升华。
二、装饰色彩表现训练。
在色彩写生基础上进行装饰色彩表现是十分必要的。装饰色彩是训练学生根据自然色彩所获得的感受,把主观的感悟与创造融入其中,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对自然色彩重新进行归纳组构,使其色彩达到更为统一、简洁、理想的平面化效果,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在装饰色彩表现训练中,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平面构成的理念,对物象的形进行高度概括,尽量将物体结构按平面化、几何化的方式处理,并从理性的角度去研究色彩造型的基本规律和色彩的组构方式,摆脱了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影响,将自然物象的色彩和写生的色彩归纳、概括、条理,按装饰美的法则进行装饰色彩表现,强化画面的主观色调。在具体作画时,学生根据对象总体感受和情感体验,明确画面主体色调,同时要考虑每个色块之间的色相、明度、纯度、面积对比,注意色彩间的组合与搭配,形成整体的色彩层次关系。要求学生每一张作业都要精心归纳色彩,反复考虑画面的组构,强调色块组合的和谐。通过归纳色彩表现,培养学生对色彩的高度概括能力和主观表现能力。装饰色彩是理性的色彩表达方式,是在自然与创造之间,将自然色彩元素提炼和强化转化为主观艺术表现,同时,把复杂色彩关系变为单纯化、平面化,变为有章可循的秩序色彩关系;反之将简单物象色彩通过用不同的构成方式变为丰富统一的画面,达到一种超于自然色彩的装饰艺术美。装饰色彩不同于写生色彩,色彩表现上,不受时空限制,不受客观(光源色、环境色和色彩冷暖关系)影响约束,着重于研究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之间的关系和色彩对比、调和规律以及主观情感表现。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色彩写生能力,又要熟悉色彩特性,无论是色相、明度、纯度、色性以及色彩关系等。只有在熟悉掌握这些色彩特征的基础上,才能自由地发挥主观想象力,追求平面二维空间色彩表现,以平面概括的形式展现物象,突出画面色彩的理想性和象征性,使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过渡到平面表现上来,达到色彩理论知识与装饰色彩组构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色彩借鉴重构训练。
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掌握色彩原理及色彩的造型能力外,借鉴传统色彩和对其他姊妹艺术精髓的吸收、借鉴,是色彩学习提高更有效的途径。色彩借鉴不是对前人的经验及成果的简单模仿,而应该以个人的感受和理解为依据,将其转化为艺术的`一种再创造,依创意所需有目的地去进行选择、提炼、归纳、组构新的色彩形式。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有目的地选择中外优秀作品,分析其作品的色调和色彩的关系,以及色彩的构成元素等,最重要的是根据传统审美规律和从现代大师作品中悟出真谛,并从中感受审美表现的色彩语言技巧,从而在借鉴中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激发创作的灵感,将会事半功倍。同时,选择向大自然和多彩的生活学习,自然界四季变化以及动植物变化万千的色彩为我们提供了色彩美的源泉,激发遐想的空间,拓展新的色彩思路,将大自然色彩元素进行提炼、归纳与重构,在重新组织色彩形象时,注入新的设计思维,使自然色彩转化为艺术美。另外,借鉴和学习民间艺术作品中具有纯真质朴和鲜艳浓烈的色彩特点,再按自己的想象及构思需要重新组构和表现,获得新的表达情感色彩。借鉴与重构是一个十分注重分析和再创造的过程,在借鉴色彩的学习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强调学生对其色彩的构成和表现形式的研究式学习,以找到色彩的规律性和色彩特征,重在认识和理解,培养创造性构想的能力。使学生在色彩借鉴重构练习过程中变成一种有创造性的学习表现,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学生的色彩重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及色彩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主题性色彩表现训练。
主题性色彩表现,是以色彩的联想和色彩象征为依据,结合主题和内容采用特定的形态(抽象形态和具象形态)组构,运用色彩关系表达作品主题。它可以更加直接地表现学生的情感与思想。教学中,让学生自选主题或在规定的主题内,依要求运用色彩表现情感或认知,这对锻炼与加强学生的色彩思维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学生凭对大自然的感悟,对色彩的要素、色彩的视觉规律、色彩心理的情感和象征的理解,认真体会所表现的主题内涵,并结合主题确定色调,组构色彩关系,运用色彩语言强化主题的意象。主题性色彩表现是在理解色彩的特性及其象征意义的基础上,对物象表征与人的情感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所进行的意象表现。它不是客观再现而是倾向于主观表现,更多地表现为心理认知。意象的表现是一种心灵感悟和体现。就意象而言,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在创造者头脑中构成的主客观统一体,并通过想象、表象重新加以组合,形成审美意象。可以说,主题性色彩表现就是一种意象活动,一种情感符号、情感表象活动,借助一定的色彩关系构成主题,突出色彩的意义及充分表现主观的创造意识。在主题性色彩训练中,教师应启发和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体识、自己的视角、自己的色彩语言方式及情感表达的需要,围绕主题进行充满自信的表现和大胆的创造,使他们的应变能力和主观表现能力得到极大的发挥。通过主题性色彩表现,为学生提供了更为自由的色彩表现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驾驭色彩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色彩教学中的技能表现上升到更深层次的思维创造活动中。
在色彩教学中,除上述色彩训练方式,还可以进行色彩变调、色彩抽象表现、色彩限色训练等多方位色彩训练。总之,高师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教学应进行多元化的表现与训练,注重基础色彩教学与创造思维训练相结合以及各阶段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在各个阶段的练习过程中,目的性一定要明确,做到有的放矢。只有通过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维训练,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真正达到驾驭色彩的目的,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主观色彩表现得到最大的发挥和展现。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十七
课程的教学应针对医学生的特点及市场需求优化组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不同于纯粹讲原理、讲理论的一般基础课,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注重实用,或者说是要现学现用,必须保持教学先进性。
对于医学生而言,计算机教学除了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外,还应结合专业特点,学习一些数据库、医学信息学知识。
课程的教学应针对其特点及市场需求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即容易掌握,又能学到真正实用的知识。
2.2选取更适合医学生使用的教材。
医学院校培养的是医师、检验师、药剂师、护士等医学专业人才,因此我们把培养目标定位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基本操作技能上,培养其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在选用教材方面,一些医学院校曾经走过弯路,选用过专业性较强的教材,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理论性强,容易产生枯燥感。
因此,应选择适合医学院校教学特点的教材,以适应当今社会和职业岗位对医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使他们不断适应未来信息时代的发展。
在内容上,应该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压缩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应用软件的教学,增加网络应用和网页制作、医学多媒体技术基础、常用工具软件、医学信息系统、计算机与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动画设计技术基础、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autocad等知识,这样可以拓宽医学院校大学生知识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2.3强调实践环节,构建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
上机实践环节的目的首先是印证对理论的理解,然后熟悉、掌握所学技能,最后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因此要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
指导学生针对学习任务,依据学习规则,详细设计实习步骤,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对学习的程序、工具及方法进行有效操作,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这里,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在实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
当发现具有创意的作业后,就应该及时通过网络推荐给其他同学学习,或在授课过程通过多媒体教室演示给学生,也可让学生通过网络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讲解、邀请其他同学给予评价、评论并提出改进方法,促使封闭学习向开放学习的转换。
2.4要注重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师资水平是一项重要任务。
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课程内容更新很快,同时计算机基础教学量大面广,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要思想敏锐、善于学习、努力掌握新技术,在学术上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在事业要有坚定的敬业态度。
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因此如果教师只是看书,那么即使把教案记得滚瓜烂熟,讲起课来也是枯燥无味的。
编程和应用的实践能够为课堂提供生动丰富的源泉。
亲自进行大量的实践,在解答学生的问题时才能起到指导作用。
除了教师要自己抓紧学习以外,学校还应该创造必要的条件,帮助教师学习和提高水平,例如办培训班,鼓励教师继续深造。
参考文献:
[1]郑宇、胡晓雯等.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福建电脑,(8).
[2]朱莉.医学生计算机实验教学的体会[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9).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十八
摘要: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在艺术设计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在色彩类课程重构与整合中,需要从色彩课程的教学目标上着力提升学生的色彩辨析、观察、表现力,尤其是在统合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上,更要从色彩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及特点入手,来探析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明确色彩类课程的定位,进而促进学生掌握相应的色彩能力。
关键词:艺术设计;色彩类课程;现状;专业要求;重构思路。
色彩类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艺术设计进行视觉表达的最有效手段。作为人类最敏感的视觉信息符合,色彩无疑是最具特色的。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色彩类课程通常是必修课,加强色彩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色彩辨析力、表现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多围绕“色彩类教学”来展开,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也进行了探索与整合。但从艺术设计专业性质来看,色彩教学与传统的纯美术专业课程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区别的,艺术设计专业本身的艺术审美性与实用性,往往是通过色彩的理性与感性、色彩的艺术与技术等方面来实现的。
从专业性质来看,艺术设计不同于传统的绘画专业,特别是在色彩教学上,多从设计造型形式上来讲究色彩的运用,体现色彩的实用性和艺术审美性。然而,在实际课程教学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1轻专业素能重色彩知识问题。
知识教学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对知识的积累与素能的养成有重要作用。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类课程,一方面强调色彩知识的储备,另一方面应该着力发挥色彩在培养学生色彩能力及创新思维上的积极作用。但从实际教学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多讲究对教材知识的学习,而缺乏对色彩素能的训练,如在临摹、写生教学上缺乏系统化、技法性训练,更无法实现色彩设计思维的养成。其问题与色彩类课程的教学定位有关,忽视动手实践是主要因素。
1.2色彩与其他课程的关联度不够。
艺术设计本身讲究应用性、实践性,对于色彩类课程多安排在初期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美术训练转向艺术设计教育。然而,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源自美术类专业,色彩类课程具有相似性,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关联,忽视学生的色彩感知与色彩表现能力,在平时的色彩训练上缺乏实践,导致学生对色彩的表达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反而制约了学生对色彩的创新力。
1.3过于强调对色彩构成的教学。
色彩类课程是多方面的,既有色彩课程,还有色彩构成。从色彩的感知力来看,色彩属于“感知教育”,对色彩的认识应该从客观世界中来发现客观规律,并加以创新运用。然而,色彩构成课程在色彩教学中占比较大,不可否认色彩构成对于提升学生艺术设计具有促进性,但过于强调色彩构成的内涵及特点,往往从技能技法的训练上忽视了色彩教育的本质,不利于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感知。事实上色彩是变化的,任何色彩都是与环境相融合的,通过色彩的分析与对比远比单纯的色彩构成教学更有意义。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十九
美术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理解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明确了学美术不是为了培养“大画家”,更重要的是提高整体素质.在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美术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作者:季燕飞作者单位:通州市实验小学刊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roadtosuccess年,卷(期):“”(7)分类号:g63关键词:
艺术概论教学的探讨论文篇二十
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处理教材方面,目前全国在“一纲多本”思想的指导下,编写了多种版本的中学美术课本。这些课本保持了各自的地方特色,但又在总体上体现了大纲的精神,注意到了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涉及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这些新编教材的特点,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
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作用。
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但光靠这几门课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完成应该由各门课的教学来共同承担。而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二、三岁至十八、九岁之间。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属于少年时期,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开始步入青年时期。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这些身心特点,都说明了初中学生教育的艰巨性。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我们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有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条文进行剖析,并结合上节所叙中学美育的任务,可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
1.形式美感的培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每个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人只分辨红、橙、黄、绿、青、紫、黑、白等简单的色彩,而画家和经过绘画训练的人就能表现出事物的丰富色彩的色彩变化和色彩与色彩之间的互相关系。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2.审美情趣的培养。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趣味教育与教育的趣味》),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像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像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美术不限于绘画。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美术的触角已伸向了商品经销、印刷工艺、建筑装饰和服装设计等广泛的领域。培养未来劳动者素质的美术教育,理应在上述这方面发挥作用。新编美术教材中,列入了诸如纸盒包装,广告招贴、标志设计、壁挂设计、服装设计、折纸建筑等内容,都是为了教给学生实用美术的知识,并训练其进行实际设计的初步技能。这些课题内容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成为将来的设计师(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其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愿望和追求。
以上述四个方面为内容的审美教育,应该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要克服过去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使审美教育成为中学美术教育的一条主线,并用这条主线将视似独立分散的各课题联系起来,组成一部主旋律强劲的美育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