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聂耳教案(通用17篇)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教案的编写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教学案例分享,供教师们参考探讨。
音乐家聂耳教案篇一
像你的歌一样。
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奏响激扬!
你把音乐的种子。
撒遍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展开一双矫健的翅膀。
让青春、梦想自由翱翔!
聂耳,我多想和你来首合唱。
让你的小提琴声。
悠扬在我赞美家乡的诗上。
就让那东方升起的太阳。
为我们激动的鼓掌。
我要坐在红塔山的腰上。
和你一起。
谱下希望放声歌唱。
聂耳,你有一双抚仙湖水灌满的眼睛。
注满了对祖国对人民深深地爱情。
你是否还认识。
我是你的'兄弟?
脚下的土壤。
曾叠满了我俩儿时的游戏。
那慈祥的母亲。
还在村口的树下等你。
回来吧,聂耳。
让我骄傲的兄弟。
让我们一起。
喊一声。
“玉溪,我的母亲”
2015年5月。
音乐家聂耳教案篇二
自学课文,初知内容大意,练习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听国歌、谈体会,引出人物聂耳。
2、学生谈谈对聂耳的认识,老师简介聂耳。(见教参)。
3、从题目看,课文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写人)写谁?写他什么时候的事?(补充课题)。
二、初读课文,谈感受。
2、参考课后第三题,小组讨论各自然段段意,试着用自然段归并法试着给课文分段。
3、预习课文。
三、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向同学们汇报自己会读、会写、已经理解的词语。
2、读一读自己认为读得的段落,读一读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
4、复习本单元"学习提示"明确分段的操作步骤,交流分段。
四、作业。
教学要点。
教学2——5自然段。能划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词句,深入阅读。
教学过程。
一、读第2——5自然段。
说说课文讲了聂耳少年时代的哪几件事?
(听、学笛子,忘情吹笛子)。
课文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讲的?
(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
二、深读阅读,找找从哪些句子、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聂耳很喜欢音乐?
(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三、师生交流。
1、聂耳常常跑到……眼睛一眨不眨地侧耳倾听。
2、有一次,聂耳……能教教我吗?
3、从此,聂耳就天天到他那里学吹笛子。
4、哥哥去……聂耳却……吹起了笛子。
5、越吹越有劲……似乎一点……。
6、引着滇池上的……聂耳用……湖光山色。
重点理解侧耳倾听、恳求、聂耳不爱玩吗?为什么他不去攀登龙门?
提示:第四节中1、2两句为什么用"可是连接"?
(聂耳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
为什么加"似乎"。
(表现他如醉如痴)。
聂耳站在什么位置,怀着什么感情吹笛子,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
朗读训练,读出聂耳喜欢音乐的语气。
小结:作者写人的写作方法。
四、完成作业本部分作业。
指导、"每当……总爱……"造句。
1、读例句"每当(什么时候,谁)……总爱(做什么)作什么内容不一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2、口头造句,拓展思路。
1、背诵第五自然段,并听写句子。
2、学习第一自然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背诵第五自然段。
1、按课文填空(第五自然段)。
2、背诵这一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3、背诵这一自然段中你认为最难的一句话。
4、试着背诵整一段话。
二、听写句子,默写句子。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总结全文。
1、看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少年聂耳怎样喜欢音乐?
2、读第一自然段用因果关系的句式说一句话。
(因为聂耳少年时代这么喜欢音乐,所以长大后成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
3、读第一自然段,你读动懂了什么?理解“杰出、谱写”,再次欣赏《义勇军进行曲》。
4、请学生说说聂耳的其他作品。
革命歌曲:《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卖报歌》。
民族歌曲:《金蛇狂舞》、《崔湖春晓》。
5、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感想。
四、综合性实践活动学唱聂耳的歌曲,开个聂耳歌曲欣赏会五、完成剩余作业。
音乐家聂耳教案篇三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少年聂耳学吹笛子的故事,表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著。课文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选取了聂耳在雨中吹笛子这件事,把专注、认真、热爱音乐的少年聂耳刻画得生动形象,体现出文章在选材上的以小见大的特点。
本文人物描述抓住特点,准确传神。课文抓住聂耳行动、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描述,如听笛子的一段动作和神态描述,恳求认师的语言描述及雨中吹笛子的动作描述,都十分准确传神。另外,人物描述又注重了正、侧面描述相结合,正面描述准确传神,侧面描述事半功倍,从而更全面地刻画人物,深化了课文主题。
设计理念:
从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资料,能边读边思考,画出具.屁碗呜.体描述聂耳少年时代就喜欢音乐的句子。
2、能感受、认识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要素。
3、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4、认识12个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重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资料。
教学难点:
能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准备:
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2、你们明白这是什么歌曲吗对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也是我国的国歌,你们明白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谁吗(聂耳)同学们你们明白的可真不少。聂耳从很小的时候就个性喜欢音乐,这天我们就一齐走进聂耳的少年时代,看看他是如何学习音乐的,这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少年聂耳》。
二、初读感知。
1、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快速阅读课文画出生字和同桌互认生字。
4、检查认字状况(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小组赛读。
5、此刻这些生字宝宝要带我们去读课文了,你们有信心读好课文吗指名分段读课文。
6、同学们的课文读的十分好,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然后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过渡:聂耳一生创作了那么多的优秀作品,那么他是怎样学习音乐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2—5段,认真想一想。
1、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聂耳是怎样学习音乐的,并画出写聂耳喜欢音乐的句子。
2、全班汇报。
重点句。
(1)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坐在石阶上,手托着下巴眼一眨不眨地侧耳倾听。(课件播放当时的画面)。
(2)迎着滇池上的点点归帆,聂耳用美妙的笛声,赞美家乡的湖光山色。(课件播放当时的画面)。
(3)聂耳全神贯注地吹笛子,似乎一点儿也没有察觉,解释(全神贯注,删去文中的“似乎”行吗为什么)。
3、指导朗读(配乐齐读最后一段)。
三、指导书写。
喜:两个“口”上小下大,略扁。
哥:第五笔是竖,不是竖钩。
四、扩展延伸。
你遇到这专心去做一件事,而忘记了周围一切的状况吗从聂耳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总结:同学们“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用心去做就没有我们办不成的事。
音乐家聂耳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背景,聂耳的简要生平;
2、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卖报歌》;
3、认真地欣赏《金蛇狂舞》,并且从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增加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演唱歌曲《卖报歌》;
2、听赏《金蛇狂舞》。
教学难点:
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解其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都听过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你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
(生回答)。
师:他就是著名的人民音乐家——聂耳。
2、介绍聂耳生平:
原名:聂守信。
云南玉溪人。
1912---1935。
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金蛇狂舞》、《毕业歌》。
(二)新课教学。
1、播放歌曲。
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
3、师:听完这个故事,我们再听一遍歌曲,你们仔细感受,觉得这首歌改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生回答)。
4、学唱歌曲。
a、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用“啦”跟唱;
b、分组记歌词。
d、一起跟老师的琴声唱整首歌的歌词;
e、跟伴奏唱。(三)听赏《金蛇狂舞》。
1、师:聂耳不仅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革命歌曲,还写了许多民乐合奏曲,如《金蛇狂舞》、《翠湖春晓》,大家知道民乐指的是什么吗?(生答)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著名的《金蛇狂舞》。
2、让学生边听边思考曲子描写的是什么?
3、听赏钢琴版《金蛇狂舞》。
(四)总结。
教育学生要独立、坚强,珍惜现在的生活。下课。
音乐家聂耳教案篇五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回用部首查字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中的词语。
2、能照样字,用每当总会造句。
3、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4、能划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词句,能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5、知道聂耳之所以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是和他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密切相关的,知道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
重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
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的训练。能知道聂耳成名成家与少年时代的关系。.
教学准备。
录音磁带。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板书设计。
杰出的音乐家-----简介。
在木匠师傅跟前听笛子听、学笛子(邻居家)。
在木匠师傅跟前学吹笛子。
在大青树下吹笛子忘情地吹笛子(龙门西山)。
在雨中吹笛子。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自学课文,初知内容大意,练习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听国歌、谈体会,引出人物聂耳。
2、学生谈谈对聂耳的认识,老师简介聂耳。(见教参)。
3、从题目看,课文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写人)写谁?写他什么时候的事?(补充课题)。
二、初读课文,谈感受。
2、参考课后第三题,小组讨论各自然段段意,试着用自然段归并法试着给课文分段。
3、预习课文。
三、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向同学们汇报自己会读、会写、已经理解的词语。
2、读一读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读一读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
4、复习本单元学习提示明确分段的操作步骤,交流分段。
四、作业。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教学2--5自然段。能划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词句,深入阅读。
教学过程。
一、读第2--5自然段。
说说课文讲了聂耳少年时代的哪几件事?
(听、学笛子,忘情吹笛子)。
课文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讲的?
(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
二、深读阅读,找找从哪些句子、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聂耳很喜欢音乐?
(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三、师生交流。
1、聂耳常常跑到眼睛一眨不眨地侧耳倾听。
3、从此,聂耳就天天到他那里学吹笛子。
4、哥哥去聂耳却吹起了笛子。
5、越吹越有劲似乎一点。
6、引着滇池上的聂耳用湖光山色。
重点理解侧耳倾听、恳求、聂耳不爱玩吗?为什么他不去攀登龙门?
提示:第四节中1、2两句为什么用可是连接?
(聂耳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
为什么加似乎。
(表现他如醉如痴)。
聂耳站在什么位置,怀着什么感情吹笛子,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
朗读训练,读出聂耳喜欢音乐的语气。
小结:作者写人的写作方法。
四、完成作业本部分作业。
指导、每当总爱造句。
1、读例句每当(什么时候,谁)总爱(做什么)作什么内容不一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2、口头造句,拓展思路。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背诵第五自然段,并听写句子。
2、学习第一自然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背诵第五自然段。
1、按课文填空(第五自然段)。
2、背诵这一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3、背诵这一自然段中你认为最难的一句话。
4、试着背诵整一段话。
二、听写句子,默写句子。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总结全文。
1、看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少年聂耳怎样喜欢音乐?
2、读第一自然段用因果关系的句式说一句话。
(因为聂耳少年时代这么喜欢音乐,所以长大后成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
3、读第一自然段,你读动懂了什么?理解杰出、谱写,再次欣赏《义勇军进行曲》。
4、请学生说说聂耳的其他作品。
革命歌曲:《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卖报歌》。
民族歌曲:《金蛇狂舞》、《崔湖春晓》。
5、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感想。
四、综合性实践活动学唱聂耳的歌曲,开个聂耳歌曲欣赏会五、完成剩余作业。
音乐家聂耳教案篇六
聂耳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他谱曲的。
聂耳诞生在云南省玉溪县,少年时代他就非常喜欢音乐。他的邻居是一位木匠师傅。每当夜幕降临,这位师傅总爱坐在门口,用一支短笛吹奏各种山歌小调。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坐在石阶上,手托着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侧耳倾听。
有一次,聂耳指着短笛恳求说:“师傅,您笛子吹得太好了,能教教我吗?”木匠师傅听了,微笑着点点头,说:“你也喜欢吹笛子?好吧,我收你做徒弟。”从此,聂耳就天天到他那里学吹笛子。
一天下午,聂耳和哥哥到昆明西山去游玩。哥哥去攀登龙门,聂耳却独自站在一棵大青树下吹起了笛子。
傍晚,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下起了蒙蒙细雨。聂耳全神贯注地吹着笛子,似乎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悠扬的笛声飘荡在林间小路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吹笛子。哥哥从龙门下来,看见聂耳站在雨中吹笛子,连忙跑过去替他撑着雨伞,让他尽情吹奏。迎着滇池上的点点归帆,聂耳用美妙的笛声,赞美家乡的湖光山色。
音乐家聂耳教案篇七
(1)课题分析。
音乐家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以学生喜爱的连环画形式呈现于教材之中,这个故事拉近了聂耳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感受到可敬可亲的音乐家就生活在他们中间。编者将这个故事巧妙地安排在《卖报歌》的前面,让学生先通过故事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卖报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为学生理解《卖报歌》的歌词和表演歌曲做好了铺垫。
《卖报歌》曲调简单,节奏平稳,旋律流畅,通过生动形象的歌词将一个卖报童的悲惨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学习本首歌曲,让学生在体验报童生活的同时学会热爱生活。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精神,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注意教学过程中方法的选择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因此,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整合如下:
a.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与主要作品。
b.体会“小毛头”街头卖报的情景。用纯真的心情唱好歌曲《卖报歌》。并能积极参与《卖报歌》的情境表演活动。
(3)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体会演唱者的心情,唱好《卖报歌》。
(4)教学难点:创设“小毛头”街头卖报的情景。用歌声与形体动作体会她当时的心情。
(5)教学理念:本课在教材的呈现上注重了情境性、趣味性和活动性。它以情境教学活动为手段,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和探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现代教学理念。
2.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制作了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媒体为手段,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学习中。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我采用了视觉图象、创设情境、兴趣引入、音乐律动等方法进行教学。
3.说学法。
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确定如下学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群体合作法。
4.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重温升国旗仪式(多媒体课件进行情境教学),介绍作曲家聂耳。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图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入本课——音乐家聂耳。介绍作曲家是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训练学生搜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3)讲述音乐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卖报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为学生理解歌词和表演歌曲作好铺垫。
(4)讲述聂耳耳朵的故事、帮助学生练习耳朵,板书节奏练习,让学生听拍读、视拍读。
设计意图:为歌曲的节奏练习作好铺垫,解决歌曲中的重、难点节奏。
(5)学唱《卖报歌》。
a.学习旋律。老师分句出示、弹奏旋律,学生随乐用“lu”哼唱。
b.分组接龙,熟悉旋律。
c.填词演唱。
d.听录音范唱,整体感知歌曲。
e.歌曲处理。
这样才会把歌曲唱得更有感情。
并对其作出简单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即表演,使学生的动作表现与歌曲的情感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小毛头悲惨生活的体验。
(7)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使学生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相互激励,体现教学相长,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8)感恩新中国。(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加油、喝彩!)。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学习机会。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师生的教育与互动,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它能使学生张扬个性,主体突现,思想解放。而教师与学生一起互动,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点拨者、引导者。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听、去想、去做,成为一个会听、会想、会说、会做,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音乐家聂耳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回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中的词语。
2、能照样字,用”每当…总会“造句。
3、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4、能划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词句,能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5、知道聂耳之所以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是和他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密切相关的,知道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
重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
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的训练。能知道聂耳成名成家与少年时代的关系。.
教学准备录音磁带。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自学课文,初知内容大意,练习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听国歌、谈体会,引出人物聂耳。
2、学生谈谈对聂耳的认识,老师简介聂耳。(见教参)。
3、从题目看,课文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写人)写谁?写他什么时候的事?(补充课题)。
二、初读课文,谈感受。
2、参考课后第三题,小组讨论各自然段段意,试着用自然段归并法试着给课文分段。
3、预习课文。
三、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向同学们汇报自己会读、会写、已经理解的词语。
2、读一读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读一读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
4、复习本单元”学习提示“明确分段的操作步骤,交流分段。
四、作业。
板书设计:
杰出的音乐家-----简介。
在木匠师傅跟前听笛子听、学笛子(邻居家)。
在木匠师傅跟前学吹笛子。
在大青树下吹笛子忘情地吹笛子(龙门西山)。
在雨中吹笛子。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教学2--5自然段。能划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词句,深入阅读。
教学过程。
一、读第2--5自然段。
说说课文讲了聂耳少年时代的哪几件事?
(听、学笛子,忘情吹笛子)。
课文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讲的?
(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
二、深读阅读,找找从哪些句子、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聂耳很喜欢音乐?
(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三、师生交流。
1、聂耳常常跑到……眼睛一眨不眨地侧耳倾听。
2、有一次,聂耳……能教教我吗?
3、从此,聂耳就天天到他那里学吹笛子。
4、哥哥去……聂耳却……吹起了笛子。
5、越吹越有劲……似乎一点……。
6、引着滇池上的……聂耳用……湖光山色。
重点理解侧耳倾听、恳求、聂耳不爱玩吗?为什么他不去攀登龙门?
提示:第四节中1、2两句为什么用”可是连接“?
(聂耳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
为什么加”似乎“。
(表现他如醉如痴)。
聂耳站在什么位置,怀着什么感情吹笛子,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
朗读训练,读出聂耳喜欢音乐的语气。
小结:作者写人的写作方法。
四、完成作业本部分作业。
指导、”每当……总爱……“造句。
1、读例句”每当(什么时候,谁)……总爱(做什么)作什么内容不一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2、口头造句,拓展思路。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背诵第五自然段,并听写句子。
2、学习第一自然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背诵第五自然段。
1、按课文填空(第五自然段)。
2、背诵这一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3、背诵这一自然段中你认为最难的一句话。
4、试着背诵整一段话。
二、听写句子,默写句子。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总结全文。
1、看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少年聂耳怎样喜欢音乐?
2、读第一自然段用因果关系的句式说一句话。
(因为聂耳少年时代这么喜欢音乐,所以长大后成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
3、读第一自然段,你读动懂了什么?理解“杰出、谱写”,再次欣赏《义勇军进行曲》。
4、请学生说说聂耳的其他作品。
革命歌曲:《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卖报歌》。
民族歌曲:《金蛇狂舞》、《崔湖春晓》。
5、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感想。
四、综合性实践活动学唱聂耳的歌曲,开个聂耳歌曲欣赏会五、完成剩余作业。
音乐家聂耳教案篇九
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他从小喜欢唱歌,也爱听人家唱歌。一首歌曲,他听上两遍就会了。
聂耳不仅聪明,学习也非常刻苦。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音乐学校,就把冬衣卖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孩买点食物糊口。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入了迷,忘记周围的一切。有一天,聂耳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一点也没有察觉下雨了。悠扬的琴声透过雨雾,飘落在河边的小?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阅读题】。
1.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小段围绕什么写的?请把和主要意思无关的句子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词语。
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糊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他善于动脑,十分刻苦。
2.围绕学习非常刻苦写的。
划去的句子: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孩买点食物糊口。
3.全神贯注:精神高度集中。
糊口:勉强维持生活。
4.略。
拓展阅读: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音乐家聂耳教案篇十
聂耳原名聂守信,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里境况困难。聂耳该上三年级了,学校马上就要开学,可是哪有钱交学费买书呢?妈妈悄悄把聂耳爸爸在世时最喜欢的八音钟卖了,学费有了着落。可书费呢?开学那天,小聂耳拉住妈妈的衣角说:“妈妈,我有书了。”他从书包里拿出两个订得整整齐齐的本子。妈妈翻开本子一看就呆住了,聂耳用香烟盒纸工工整整地抄了两本,一本国语,一本算术。
贫寒的生活丝毫没有影响他对生活的热爱。他家有一位邻居姓邱,是位木匠,闲暇时喜欢拿一枝短笛坐在门口吹,那美妙的旋律时而像天上的云彩一样悠扬舒缓,时而像森林里的小鸟一样活泼跳跃。年幼的聂守信陶醉不已,忍不住跑到邱木匠家,跟他学习吹笛子。聂守信很聪明,学得很快,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哥哥也跟着一起学。后来,他们用压岁钱买了一枝竹笛和一把二胡。从此他的家就乐声不断,常引得路人停下脚步聆听。
后来,聂守信又学会了拉二胡、弹三弦和月琴。在学校,他是学生音乐团出色的小指挥,在他家居住的胡同,他又是街坊儿童小乐团的热心组织者。中学毕业后,聂守信被云南省立师范学校录取。一天,他亲眼看见xxx当局杀害了三位革命者,还割下他们的头,挖出他们的心,暴尸示众。聂守信对此感到无比愤怒,他开始思考民族的命运,并加入了共青团。由于参加革命活动,他被当局列入黑名单,无奈离开家乡去了上海。这一年,他刚18岁。
初到上海,他在一家云南人开的商号里当伙计。一天,他在报上看到了“明月歌剧社“招收学员的广告,想到自己从邱木匠那里受到启蒙至今,一直没有机会投身艺术,便马上跑去报名。主考人是音乐家黎锦晖,他见这个年轻人身上洋溢着奋发向上的热情,又有音乐基础,立即录取了他。在歌剧社,聂守信很快就成了首席小提琴手,由于他的耳朵特别敏锐,大家就叫他“耳朵先生”,后来,他干脆改名叫聂耳。
“九?一八”事变后,国家危难,歌剧社的节目仍然是风花雪月,聂耳认为年轻人不应沉迷于靡靡之音,离开了歌剧社。不久,他结识了诗人田汉,参加了革命音乐组织。他开始为电影和戏剧创作主题曲和插曲,《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之歌》、《毕业歌》,一首又一首明快有力的歌曲从他心中涌出,冲击着中国人麻木怯懦的心灵。
1935年,由田汉和夏衍等人创作的电影《风云儿女》需要一首主题歌,田汉写好了歌词,负责谱曲的聂耳看到歌词后激动不已,他在自己的房间里忘我地投入了创作,时而在钢琴上弹奏,时而用手在桌子上打拍子,时而在地板上走来走去,楼下的房东太太差点把他撵出去。谱好之后,导演许幸之被那激昂有力的旋律深深打动,不过他觉得结尾不够有力,歌曲原来的结尾是“前进!前进!前进!”在他的`建议下,聂耳把它改成“前进!前进!前进进!”变得更有气势了——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在外漂泊多年,回到家乡时,邱木匠已经去世,想起童年时邱木匠对自己的帮助,聂耳心里非常感激。
音乐家聂耳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搜集、阅读相关知识,认识国歌作者聂耳并明白这位革命音乐家的伟大贡献及高尚品格;初步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l自主欣赏、主动探究、合作创造等方法,在愉悦中感受与体念音乐,能主动地投入到本课的各项音乐活动中,并透过学生的主动欣赏和用心创造,来提高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充分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2.过程与方法:透过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及运用举例分析、感受、体验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作品情感内涵,体验到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情感目标:透过聆听《金蛇狂舞》和《毕业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用心乐观向上的信念。
【教材分析】聂耳——人民音乐家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卖报歌》《码头工人歌》《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金蛇狂舞》等,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精神。这节课主要欣赏的是《金蛇狂舞》和《毕业歌》。《金蛇狂舞》以活泼跳跃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以鲜明的民族色彩,简练的笔墨,勾勒了一幅生动的民间生活风俗画面。全曲由三段构成循环结构,其中第二段采用“螺丝结顶”旋法,上下对答呼应把龙舟比赛你追我赶、交替前行的场面写活了,是同学重点分析的乐段。《毕业歌》是电影《桃李劫》的插曲,此歌作于1934年,该片讲述的是“9.18”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刻画了学生们热血沸腾、勇往直前,担负天下兴亡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欣赏、分析聂耳的两部音乐作品《金蛇狂舞》和《毕业歌》。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内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方法】选用举例、聆听、比较、自行分析、小组讨论、交流看法、情感共鸣等分析作品的方法到达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放映国庆节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视频片段,起立唱国歌。2.国歌每个学生都要会唱。大、中、小学的重要集会要唱国歌,引导学生思考唱国歌时要注意什么?(唱国歌时要立正、严肃,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龙舟狂舞——龙舟队争先恐后竞赛的场面。
4.复听由管弦乐演奏的《金蛇狂舞》思考:这首管弦乐演奏的《金蛇狂舞》与民乐合奏的《金蛇狂舞》有什么不同,又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根据音乐要素进行分析。你个人喜欢哪一种风格的《金蛇狂舞》?并说出理由。5.介绍“螺丝结顶”概念:“螺丝结顶”是一种旋律写作手法,他将歌(乐)曲中的某几个乐句采用逐渐删减、收缩的方法,构成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情绪逐层高涨的效果。师:大家看,这种句子越说越短,最后只剩下一个音在音乐中就叫“螺丝结顶”;一问一答就是“对答呼应”,这是我国传统的创作手法。这部分乐曲运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把龙舟比赛你追我赶、交替前行的场面写活了。(二)欣赏《毕业歌》1.《毕业歌》创作背景;这首歌是电影《桃李劫》的插曲,此歌作于1934年。该片讲述的是“9.18”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在毕业前他们欢聚一堂时唱了《毕业歌》。影片结束时又再次响起,起到了提示主题、号召有为青年走上救亡战场的作用。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个性是青年学生所热爱,在我国革命斗争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听赏《毕业歌》的不同演绎形式版本。
四.总结讨论: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都是青年学生,时代不同了,我们如何认识这天的“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老师引导尽量让学生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可结合奥运火炬传递受阻,以及目前四川地震的感想,“先学做人后学技艺”等观点,升华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扣题:我们不仅仅欣赏聂耳的优美作品更应欣赏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代代传唱。
音乐家聂耳教案篇十二
1、脑筋若无正确的思想的培养,任它怎样发达,这发达总是畸形的发达,那么一切的行为都没有稳定的正确的立足点。
2、如果知道光阴的易逝而珍贵爱惜,不作无谓的伤感,并向着自己应做的事业去努力,尤其是青年时代一点也不把时光滥用,那我们可以武断地说将来必然是会成功的。
音乐家聂耳教案篇十三
聂耳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昆明。聂耳从小喜爱音乐,1918年就读于昆明师范附属小学。利用课余时间,聂耳自学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乐器,并开始担任学校“儿童乐队”的指挥。
其实聂耳的原名并不叫聂耳,而叫聂守信。那麽聂耳的名字是怎麽来的呢?那里还有一段搞笑的故事。
聂耳天生听力个性好,这也能够说是音乐家的天份吧。他不但有音乐天份,而且他又具有表演的才能,擅于模仿各种人的声音和表情.有一次在明月歌舞团的联欢会上,他不仅仅表演舞蹈,还模仿各种人讲话的声音,还有一个更精彩的节目就是表演两只耳朵分别一前一后地动,这点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他这一举动把大家逗得大笑起来。从此他就在歌舞团出了名,成了大家公认的“耳朵先生”。他的听力好,也是促成这个外号的原因之一吧。当时他自我觉得这外号很富于幽默感,干脆改名为“聂耳”了,并在自用的便笺上印上了“耳、耳、耳、耳”,他的名字便由这四个耳字组成了,这样成了习惯,人们倒把他的原名聂守信给忘了。
聂耳在创作上最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大家都会唱的《卖报歌》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那是在1933年的秋天的一个傍晚,他约朋友周伯勋出去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卖报时喊的名字很动听,想让周伯勋也听一听。当他们走到吕班路(此刻的上海重庆南路)口时,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来走去,匆忙地卖着晚报,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着报名和价钱。聂耳走过去买了几份报,同时跟她聊了起来,明白她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在回家的路上聂耳沉重地说:“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或者安娥写词”。
过了几天,安娥把词写好了,聂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词念给她听,然后问她有没有不适宜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铜板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我就能够边唱边卖了。”聂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能买两份报”的句子。之后那位小姑娘真的一边唱一边卖,她的歌声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来。此刻聂耳早已去世了,但那位小姑娘还活着,已成为白发斑斑的老人了。人总是要死的,但聂耳的《卖报歌》将长存于世。
1931年4月聂耳考入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1932年7月发表《中国歌舞短论》,并因批评黎氏被迫离团。1932年11月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工作,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并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组。1933年,聂耳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4月聂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主持音乐部工作,同时建立百代国乐队(又名“森森国乐队”)。这也是聂耳最多产的一年。1935年初,聂耳创作了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
“一·二八”以后,中共提出在文艺界发展党员,壮大左翼力量。年轻活跃的聂耳被列为首批培养对象。培养和联系人是上海左翼剧团联盟负责人田汉,之后介绍聂耳入党的也正是田汉。但在聂耳目前保留下来的十多万字的日记、文章、书札里,关于田汉的描述却很少,即使有,也大多是流水账式的记录,至多用“很好”这样的字眼笼统地表示一下。在田汉的眼里,聂耳最初只是一个有着不平凡经历的追求革命的贫苦学生,两人阅历、资历以及性格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这并不妨碍田、聂二人在音乐创作中的默契合作。
1933年至1935年两年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一同创作了《开矿歌》、《大路歌》、《毕业歌》、《码头工人》、《苦力歌》、《打砖歌》、《打桩歌》、《告别南洋》、《春回来了》、《慰劳歌》、《梅娘曲》、《采菱歌》、《义勇军进行曲》等十四首歌曲,几乎占了聂耳全部作品的一半。聂耳的处女作《开矿歌》是两人合作的开端。之后被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则是两人合作的巅峰。
1935年1月聂耳任联华二厂音乐部主任。1935年7月17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
音乐家聂耳教案篇十四
1、能从音乐中领悟珍惜生活、热爱生活的道理。
2、能学会《卖报歌》并有感情的独唱或与同学合作唱。
3、能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背景以及聂耳的简要生平。
教学重点。
学唱《卖报歌》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根据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情绪并表演。
教法。
情境导入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组织教学(学生伴随音乐进教室)。
2、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同学们,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这天,让我们在这宁静的教室里重温一下这庄严的时刻吧。(全体起立)。
二、新课教授。
1、观看视频短片简介聂耳。
2、讲《小毛头与卖报歌》的故事并观看杨碧君照片。
3、学唱卖报歌。
1师简介歌曲资料。
2第一遍听赏《卖报歌》并回答问题:
a、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资料呢?
b、听完之后你有些怎样的感想?
再次听赏音乐感受并划分歌曲结构。
(师粘贴乐句小卡片)。
3拍打节奏念唱歌词。
4第三遍听赏《卖报歌》并轻声跟音乐哼唱。
5指明学生演唱最熟悉的一句,师点评并分句教唱。
6全体同学跟琴齐唱第一段。
7练唱第二段和第三段。
8师生跟琴对唱。
9分男生女生演唱歌曲。
9以分句接龙的形式再次熟悉旋律。
10全体同学随音乐齐唱。
4、歌曲情感处理与表演。
1分组讨论每段歌曲的情感处理并总结。
2带着情感全体随音乐齐唱(师评价)。
5、拓展。
分享学生搜集到的有关聂耳的相关资料(师板书)。
课堂小结。
同学们,光明的这天最之后到了,我们新中国的孩子再也不用像“小毛头”一样去街头卖报了。我们能够坐在这明亮的教室里幸福的生活与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享受着祖**亲的关怀。作为新中国的孩子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吗?(生答)相信同学们必须会在新中国的阳光大道上前进。下课。
板书设计。
音乐家聂耳教案篇十五
聂耳作曲家、音乐活动家。192月15日生于昆明。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
聂耳一生共创作有37首歌曲(包括歌剧《扬子江暴风雨》中的4首歌曲),都是在他死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从事多方面活动的同时所写的,其中为数较多的优秀之作,也是具有历史价值的不朽的珍品。
在聂耳的歌曲创作中,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歌曲占有较大比重。1933年8月发表的第1首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便是《开矿歌》(田汉词,影片《母性之光》插曲)。在这首歌曲中,他将民间劳动号子里1人领唱、众人和腔的形式引进了电影歌曲创作。随后,在1934年元旦首映的影片《大路》里,又创作了《开路先锋》(孙师毅词)和《大路歌》(孙瑜词)。这两首歌以其鲜明的典型形象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表现出聂耳创作技巧的成熟,是两首成名之作。此后他陆续创作有《码头工人歌》(蒲风词)、《新女性》(孙师毅词)、《打长江》(田汉词)等一些优秀的工人歌曲。在这些歌曲中的几种工人形象,都得到了准确、鲜明、生动的音乐表现,他们是正在觉醒、正在崛起的新时代的主人。这些肩负着历史的重担,英勇地奋起斗争,并对未来充满胜利信心的工人阶级形象,也正是中国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写照。聂耳是中国音乐史上第1个成功地塑造出工人阶级英雄形象的作曲家。
聂耳创作的歌曲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几首进行曲风格的爱国歌曲,这是他的歌曲中影响最广的一部分。包括《毕业歌》(田汉词,影片《桃李劫》主题歌)、《前进歌》(亦名《苦力歌》,田汉词,歌剧《扬子江暴风雨》插曲)、《自卫歌》(唐纳词,影片《逃亡》主题歌)以及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等。这些歌曲以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号召性音调,斩钉截铁般果敢的节奏,勇往直前无所阻挡的气势,有力地表现了处在深重灾难中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从而在群众中迅速而广泛流传。
聂耳还创作了一些抒情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飞花歌》(孙师毅词,影片《飞花村》主题歌)、《塞外村女》(唐纳词,影片《逃亡》插曲)、《铁蹄下的歌女》(许幸之词,影片《风云儿女》插曲)、《告别南洋》和《梅娘曲》(均为田汉词,话剧《回春之曲》插曲)等。这些歌曲倾诉了饱经忧患的中国人民的苦难与不平,但它们不是无望的呻吟,而是在感情的深处蕴藏着坚韧的毅力,在抒情中饱含着刚健的美感。这使他的抒情歌曲在同时代的抒情歌曲中显现出新的特色。此外,聂耳还创作过一些反映儿童生活的歌曲,其中最杰出的一首便是著名的《卖报歌》。歌中那为困苦生活而沿街奔走叫卖的报童形象,是那样生动、真切,令人喜爱和同情。
聂耳歌曲创作的杰出成就是他自觉地运用新的创作方法的结果。他从开始创作之日起,就对生活和艺术抱有一种新态度。他能立足于现实,预见到未来,在层层的压迫下看到抗争的烈焰,在无边的黑暗中预见到灿烂的明天。因此,他的歌曲在深刻揭露现实生活中矛盾的同时,始终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态度,他在歌曲的艺术形式上作了创造性的革新。他的歌曲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既有鲜明的形象特征,又有严密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与陈规束缚的框格绝然不同,而是与音乐形象融合无间的崭新的形式、崭新的韵律。正由于此,他第一次使中国群众歌曲提高了艺术价值,奠定了这种体裁的历史地位。
音乐家聂耳教案篇十六
在教《少年聂耳》第二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课堂制高点——从文中找出能看出聂耳喜欢音乐的句子。学生们分成四人小组展开自学和讨论之后,进行交流反馈。我就按小组提出的答案把几句重点句一一给教下来了,也一次次让学生深刻体会了少年聂耳对音乐的那分执着和喜爱。随着那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的时候,我又一次深情地说:“同学们,在我们被少年聂耳对音乐的那种深深的喜爱之情所感动的时候,我们已看到聂耳长大后必将成为一个(出示):()的音乐家,你看课文中哪个词儿用在他这里最好?”很快有许多学生脱口而出“杰出”
“是啊!杰出的音乐家用在聂耳身上是当之无惭呀。那么,你知道杰出是什么意思呢?哪些人还可以被称为杰出的人呢?”真的没想到,就这一个问题的提出,竟然是一石激起三层浪,马上有学生说了:
甲说:“杰出是很出色的,著名的意思。”
同学乙说:“居里夫人是杰出的科学家。”
我也忙接上:“是啊。”
丙同学举手说了:“李时珍是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我也表扬了他:“真是学以致用。”
这时,丁说了一句我没想到的话:“邢老师是一位杰出的老师。”
我惊了足足五秒钟,反应过来后,连忙说:“首先,邢老师要谢谢丁同学的赞扬,可是,这个‘杰出’的词放在邢老师身上好吗?”有的同学说好,有的不知说什么,有的在笑,有的说不好了。我继续说:“邢老师能有什么跟聂耳相比呢?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呀。”又有一位同学说了:“那钱校长是一位杰出的校长。”没等我判断什么,一位女同学说:“邢老师,我把丁同学的话改一下,好吗?”我点头同意。
她说:“邢老师在我们同学们心目中是一位杰出的老师。”这一次我又惊呆了。正当我进退两难的时候,下课铃响了。我趁机说:“邢老师还得再次向同学们表示谢谢。你看看,聂耳创作了这么多有名的歌曲,所以,他的成就是很多,‘杰出’用在他身上是合适的。可是,用在邢老师身上是不是合适呢。请你下课时再想想。另外,还有哪些人是可以用上‘杰出’的?下课。”
反思: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新标准中也说:“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的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所以在这节课的结尾,当“杰出”这个词儿被不同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的学生去理解时,产生了学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甚至是情感因素在内的独特感受。那么当这种情况产生时,我们教师应该作什么态度呢?当然,要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案例中,学生由于喜爱或者是崇敬老师,出现了感情因素的独特感受,把普通的老师也说成了是位杰出的人。对杰出的理解虽然是有点弯曲了,但这是学生创造意义性的理解,我们不能简单的对以否定,而是要很珍视学生这种赋有“突发奇想”的反应,将学生感受与文本内容的.表达作比较,并作另外的设计。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我们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所以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在于学生对话中,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一个轻松、活跃、和谐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行为跟进:
师:同学们,在我们班中,你佩服的喜欢的同学有吗?
生:有。
师:你说说,你佩服谁?喜欢谁?佩服、喜欢他(她)什么?
让生畅所欲言。
让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杰出是用在才能和成就高出众人的。不但有高超的才能,还要有出众的成就。
音乐家聂耳教案篇十七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笔名曾用过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
大革命时期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十八岁到上海,翌年考进“明月歌舞团”,向黎锦晖学习作曲。因不满剧团的方针,于1932年退出,去北平与李元庆等开展革命音乐活动。后回上海参加剧联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并在联华影业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为左翼进步电影、话剧、舞台剧作曲。1933年在创作上初试锋芒,创作了《开矿歌》、《卖报歌》、使人耳目一新。1934年是他的“音乐年”,《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新女性》、《码头工人歌》、《前进歌》、《打长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曲,都是这一年完成的。1935年,写下了《梅娘曲》、《慰劳歌》、《塞外村女》、《自卫歌》、《铁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国后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他从事音乐创作时间只有两年左右,却为八部电影、三部话剧、一部舞台剧写了二十首主题歌或插曲,加上其他歌曲十五首和根据民间音乐整理改编的民族器乐合奏四首、口琴曲两首,共创作了四十一首音乐作品。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十五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三部电影剧本(生前未出版)。
1935年到日本,准备经欧洲去苏联求学,不幸于游泳时溺死于藤泽市鹄沼海中。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第一次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金蛇狂舞》:1934年,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并亲自指挥灌成唱片。《倒八板》是《老六板》的变体。它将后者的`尾部变化发展,作为乐曲的开始,故俗称《倒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