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调研报告(优秀18篇)
报告可以起到总结、分析、预测和决策等作用。在报告撰写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背景调研和资料搜集,确保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报告范文中展示了一些常见主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可供大家借鉴和学习。
纪委调研报告篇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余x发【201x】xx号)文件精神,xx镇纪委坚持每周开展审查调查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坚决守住审查调查安全底线,实现审查调查“零事故”的工作目标,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立即整改,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走读式”谈话或使用监控办公室情况。
镇纪委能够在确定“走读式”谈话对象时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严格按照工作要求确定“走读式”谈话对象范围,谈话时针对谈话对象身体、心理、性格、家庭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了解,遇重大案件时制定谈话方案,谈话过程中能够明确安全陪护责任,核实问题等候处理时,对谈话对象进行严密的管控措施。
(二)学习贯彻文件精神情况。
201x年3月22日镇纪委书记xx组织镇纪委干部开会,传达学习了县纪委《关于及时准确上报“走读式”谈话开展情况月度统计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镇纪委干部对照文件加强落实,要明白审查调查安全的重大意义。
(一)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或隐患。
201x年3月22日我委收到xx纪委案管室关于《进一步强化审查调查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通知》按照通知要求我委重点对谈话室设备设施、应急电源设备、电源线路、卫生间、座椅等进行了排查,经过排查发现:。
1、谈话室电源线路存在老化、不规范。
2、谈话室在居民楼一年存在通风条件差、潮湿等情况。
(二)对发现问题或隐患的整改情况。
针对谈话室线路不规范、潮湿等情况,我委已在计生办重新选址,按照标准重新对谈话室进行装修,现正在整改中。
(一)用《工作规则》带好队伍。认真对照《工作规则》的新理念新要求,在思想偏差、制度执行、能力素质等方面找差距、补短板,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实践历练和素养提升,打造信得过、靠得住、能突破、善执纪的过硬队伍。认真学习、全面掌握、深入践行《工作规则》,要特别重视讲政治、讲初核、讲安全、讲规范、讲自律,全方位提高执纪审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纪律审查安全员,定期由镇纪委书记对安全员进行“一对一”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严格落实执纪审查工作人员“一岗双责”,既负责执纪审查,又负责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安全文明执纪审查工作责任制,深刻认识没有安全就没有办案的安全责任意识,促进执纪审查工作安全规范文明开展。针对谈话过程中发生紧急事件如何处理及陪护工作等知识进行培训,提升了执纪审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三)持续自查自纠,确保执纪安全无隐患。镇纪委将对照安全文明纪律审查的相关规定进行反复排查,自查,对谈话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彻底整改。加强教育和管理监督,切实加强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规则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真正把规矩立起来、纪律严起来。
纪委调研报告篇二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督查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能,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督促检查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述督查工作特指委机关内部督查,目的是加强联系沟通、明确工作任务、督促工作落实,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决策部署。
第二章督查内容。
第三条督查内容。
1.重要会议决策事项。市纪委全会、书记专题会、常委会、专项工作会等重要会议研究决定的事项。
2.重要文件的贯彻执行事项。中央、省委、市委及中央纪委、省纪委、市纪委重要文件的贯彻执行事项。
3.领导批示事项。委主要领导同志对专项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事项。
4.其他需要纳入督查管理的工作事项。
第三章督查责任主体。
第四条市纪委办公室是督查工作的督查责任主体,负责制发督查通知(单)、做好督查管理、监督督查事项落实,并适时向市纪委主要领导反馈督查情况;定期编写督查工作通报。
第五条各责任部室是督查事项的具体工作落实责任主体,要明确1名工作人员为督查工作联系人,负责本部室工作事项的统筹推进落实,并及时向办公室报送有关情况。
第六条市纪委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是工作作风监督责任主体。对在重要工作推进过程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及时介入,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第四章督查工作方式。
第七条督查工作方法步骤。
1.制发《督查通知(单)》(以汴纪督文号印发)。对重要任务事项,市纪委办公室应及时制发《督查通知(单)》,建立台账,明确任务内容、牵头部室、配合部室、时间节点、工作要求。《督查通知(单)》主送工作责任部室,涉及县区、派驻机构的工作任务,同时送市纪委联系执纪监督室。
2.督促提醒。对于一般任务事项,市纪委办公室通过电话等方式及时提醒,对于重要任务事项,采用书面形式抓好督促落实,并做好记录。
3.成立督查工作小组。对于督查面较广,或者任务事项复杂,市纪委办公室报请市纪委主要领导同意,成立由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的督查工作小组,进行专项督促检查。
第八条提升督查工作效能。要创新督促检查方式方法、科学安排督查工作,严格控制督查的总量和频次,防止督查检查重复扎堆。
第五章督查工作机制。
第九条任务分解制度。对于复杂的工作任务,市纪委办公室要及时进行任务分解,明确牵头部室、责任部室、责任人和任务时限,并结合实际制定督促检查任务台账,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
第十条批示件办理制度。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办理市纪委主要领导批示件,准确领会领导意图,按照批办性批示、指导性批示、参阅性批示分类办理。对需要督办的事项,明确办结时限,加强跟踪催办,确保落实到位。要善于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推动同类问题解决。
第十一条工作进度报送制度。各责任部室应及时向市纪委办公室报送任务进度和完成情况。
1.及时报送。工作任务确定后,各责任部室要尽快确定工作方案、工作措施、时间节点及具体责任人,由督查工作联络人及时向市纪委办公室报送。
2.定期报送。各责任部室承担的列入督查范围的工作任务,需长时间推进且尚未完成的,要在每月25日前,以条目形式,向市纪委办公室报送,说明工作进度、存在问题、下步计划和工作措施等。如个别任务事项有其他要求的,按具体要求报送。
第十二条决策落实情况报告制度。市纪委办公室要及时催报贯彻落实情况,加强审核把关、汇总分析,形成通报并向领导报告情况。
第十三条督查专报制度。对在一定时期内,涉及多部室工作的重大问题和重点事项,开展专项督查督办,及时向领导提交专题报告。
第十四条督促整改制度。对督促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建议,督促有关部室列出清单、制定措施、明确责任、限定时间、开展整改,并及时反馈情况,坚决防止整改落实走过场、打折扣。
第十五条挂账督办制度。对督促检查任务台账明确的事项,实行跟踪督办、对账销号。对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要求解决或久拖不决的问题,综合施措,重点督办。
第十六条核查复核制度。对督促检查事项的办理和落实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核查和复核,实地查看情况,坚决防止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确保问题妥善解决、工作真正落实。
第十七条安全保密制度。督查台账由专人保管,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第六章督查结果运用。
第十八条用好正反典型。市纪委办公室根据督查工作需要,每季度对各责任部室工作任务落实情况,采取适当的形式进行通报。工作任务完成好的部室给予通报表扬,工作任务推进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的责任部室给予批评。
第十九条强化结果运用。对工作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与机关日常考核奖、文明奖、综治奖等奖励奖项的发放挂钩(具体挂钩事宜由书记专题会研究后实施)。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条县区纪委监委及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统一管理机构)的督查工作可参照本办法实施。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市纪委办公室负责解释。
纪委调研报告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现“三种效果”相统一。
——某县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情况调研报告。
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实事求是运用“四种形态”,精准把握政策策略,严格规范工作程序,依规依纪依法行使职权,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根据市纪委监委调研工作安排,结合本某县实际,某县纪委监委组织开展了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现“三种效果”相统一的调研工作,了解工作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党委(党组)书记发挥带头作用,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及时纠正和处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截止目前,全某县各级党委运用“第一种形态”纠正和处理党员干部苗头性及倾向性问题161件,263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22.8%。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坚持有力削减存量、有效遏制增量,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党委、纪委在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实现了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的同频共振。
二、存在问题。
(一)“四种形态”运用存在不平衡的问题。目前相关制度规定法规对运用第一种形态更多是定性要求,缺乏定量细化,实际运用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在运用“第一种形态”对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处置方面拥有较大自由裁量权。调研发现,全某县第一种形态查处的相类似问题,由于发生时间、地域、主观认错悔过等因素不同,处置方式和方法往往相差很大。在审理环节,相关部门认定违纪违法适用从轻减轻或从重加重情节会有一定主观性,如:对党员干部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案件的处置上,在量纪环节,对可上可下的把握,也会出现执纪松紧度不一的问题,容易出现畸轻畸重的情况。
(二)部分形态实施存在实体和程序不规范的问题。由于配套制度不完善,实践中缺乏参照,目前在运用“第一种形态”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工作规程不完善、痕迹管理不清晰、流程管控不细化、形态转化不明确等方面的问题,如在进行诫勉谈话过程中因对进行约谈提醒、批评教育等组织处理的方式和程序要求没有规范性指导意见,各级党委(党组)在运用相关方式进行处置时往往出现内容缺失,形式多样、不统一的问题。
(三)个别党组织落实“第一种形态”主体责任意识有待增强。班子成员履行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开展日常监督和教育提醒的主动性,对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处置不及时、不到位,对自身承担的责任主动落实不够,开展红脸出汗、约谈提醒不多。如:部分班子成员,未全面落实《党委(党组)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规定要求,片面认为监督就是纪委的工作,问责追责就应该纪委落实,不愿承担相关职责。
有的部门在运用第一种形态时,往往一谈了之、一函了之,事后缺乏跟踪关注;
有的部门对查否的干部,未作及时反馈,没有在一定范围内给予澄清;
有的部门重违纪干部个案查处,分析问题根源不足,督促整改不力;
有的纪检监察干部仍存在“抓大不抓小”“重惩处轻预防”的思维惯性,对抓早抓小,做谈心、谈话、函询、回访教育等基础性工作仍不适应。
(六)能力水平有待提高。纪检监察队伍专业化能力与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需要不相适应。随着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不断壮大,大量随编划转纪检监察机关的干部不具备专业知识、欠缺工作经验,全面掌握纪检监察工作的时间较长,执纪水平和监督能力短期内难以取得有效提高。
三、原因分析。
(一)主动学习精神不足。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和纪检监察干部不爱学习、不愿学习,缺乏学习精神,对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求,特别是对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相关知识及内容学习不深入,理解不到位,导致贯彻执行党中央、自治某县党委和市委决策部署过程中出现偏差、走样,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实造成导向性影响。
(二)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部分党组织负责人没有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履行管党“第一责任”的政治自觉。有的党政主要领导对落实“两个责任”要求认识不清,理解不深,认识上缺乏高度、存在误某县。部分纪检监察干部存在“好人主义”思想,特别是在案件查办过程中,缺乏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不敢碰硬、不愿监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职能职责和敬业精神问题。
(三)能力素质还不到位。部分纪检干部还未适应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新常态,加之纪检监察工作政策性、业务性、专业性较强,以前系统培训机会不多,欠账较大,贯通运用“四种形态”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足,缺乏开展执纪审查、执法调查、信访核查等专业知识和具体方法技巧,导致案件办理质量不够高。
四、对策建议。
(一)压实主体责任。党委(党组)要知责明责、履职尽责,自觉扛起实践“四种形态”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要认真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实做细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工作,对于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谈话、批评、纠正,努力实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要严肃党内生活,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有了群众反映,接到揭发检举,经过核查确有轻微违规违纪行为,及时让犯错误的同志在民主生活会上自我检讨,努力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违纪走向违法。
(二)强化监督执纪。纪检监察机关要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把“四种形态”落实好、运用好,让干部少犯错、不犯错。体现把纪律挺在前面、越往后执纪越严,绝不能因为问题小、程度轻或初次犯,就不闻不问、不查不纠。在审查对象上,要重点审查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尤其是要突出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在审查内容上,要突出政治性,将违反“六大纪律”特别是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作为审查重点。在审查策略上,要改变“贪大求全”的纪律审查模式,在确保审查质量的前提下,快查快结、快进快出,腾出更多的时间和力量遏制腐败增量。在把握执纪尺度标准上,要严格对照“六大纪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条例为准绳,坚持实事求是、宽严相济、综合把握,增强监督执纪方式与违纪违规行为的适配度,防止重此轻彼、畸轻畸重,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健全制度机制。建立监督执纪信息管理机制,实行监督执纪工作月报制度,对约谈、通报批评、函询等内容分类整理分析,实时、准确地反映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动态信息,提高数据统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将落实“四种形态”工作情况纳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之中,作为追究党组织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责任的重要依据之一,确保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到实处,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四)提升履职能力。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通过集中培训、以案代训等方式,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更加深刻认识“四种形态”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在具体工作中理解和把握“四种形态”的精神要义,不断提高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主动担当意识。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和激励机制,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打消顾虑、缓解压力,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大胆实践“四种形态”。同时,强化内部监督,加大追责力度,对违反法定程序和办案纪律,出现执纪违纪、执法违法问题的严肃追究责任,用铁的纪律打造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纪委调研报告篇四
本文目录。
近年来,**县纪委监察局认真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实施纲要》,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坚定不移地充当好“良医”的角色,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
一、措施及成效。
(一)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减少决策失误。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制度,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加强内部监督管理,畅通外部监督渠道,高度重视社会投诉,完善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党组织生活会制度,任前廉政谈话、戒勉谈话、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廉情报告制度,推行勤廉双述、质询询问和民主评议制度。严格“一把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和离任审计制度,从根本上减少领导决策失误。
(二)健全严格的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在“落实”二上下大力气。
1、在干部使用管理方面,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普遍实行民主推荐、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制度,对县委、县政府任命的干部由纪委进行严格的廉政鉴定,有效遏制了跑官、要官行为的发生。
2、在财务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非税收入征管,完善了“票款分离”制度。完成了非税收入征管系统的升级切换工作,所有财政监制票据全部纳入征管系统管理,票据的领购销全部通过网上进行,管理更加规范和严格。今年1-6月份通过非税收入征管系统实现收入20249笔,收入3668.26万元,票款分离执行率达到了100%。在票据发放过程中,严格按照“限量领购,验旧领新”的票据管理原则。
3、加大对政府集中采购管理的力度。通过建立规范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逐步实行“管采分离”。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确定了通过实行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货物的项目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真正达到节约财政资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开创政府采购工作新局面。
4、继续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办事承诺制度。全县乡镇政府、县直政府部门单位全部实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全面推行“五项制度”、“阳光政务”等工程,努力塑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行政机关新形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5、对全县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和领导干部公车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县纪委组织县财政局、建设局等单位对全县近年来所有新建的机关办公楼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实,对清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并如实向市申报;对各乡镇、县直单位公车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登记,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三)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舆论宣传,建立良好反腐氛围。
县纪委、监察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声势、有特色、有影响的宣教活动。运用座谈会、文艺演出、撰写廉政文章、张贴廉政。
格言。
看廉政影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舆论宣传。并举办了廉政电影放映周反腐倡廉宣传板报“一条街”等活动,建立了廉正建设暨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通过一系列的宣教活动,把廉政文化融入到社会文化和大众文化中。
二、存在的问题。
反腐倡廉工作是一个不断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的历史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对当前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的认识,如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还不太健全;从源头防治腐败工作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部分领导干部还需加强自身思想道德防线。
三、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防范治理(预防惩治)腐败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抓住建立健全正确利益导向机制这个核心,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抓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抓住充分依靠人民群众这个根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
(二)开展思想反腐和文化反腐,真正形成人人反腐的社会局面。创新教育理念,把宣教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党建工作中,形成全党抓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良好局面。采取学、树、讲、看、谈的方法积极开展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活动。另外,应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宣传了廉政文化,从而在全县形成倡导、宣传、推进廉政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保证廉政文化建设走在各项工作的前列。
返回目录。
近年来,由于土地问题引发的群众上访,成为各地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主要因素,为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及时化解矛盾,我们成立调研组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土地信访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因基础设施建设占地补偿款分配、土地开发整理占地导致土地不均引发纠纷。xx年,我县该类纠纷引发集体访36起,占土地集体访总量的30%。如威乌高速公路建设占用我县4个乡镇37个村的2553.42亩土地,群众在分配占地款和进行土地调整时意见不一;xx年部分乡镇因土地开发整理占用土地,部分被占地群众对土地调整方案不认可。
(二)村干部超标准预留机动地、暗箱操作发包土地引发纠纷。该类纠纷引发集体访20起,占土地集体访总量的16、6%。村干部为化解村内不良债务或谋取利益,通过保留“责任田”、多留“机动地”、非法收回农户承包地高价发包引发纠纷。
(三)因群众要求收回未到期的承包地和承包地到期不能按时收回引发纠纷。该类纠纷引发集体访10起,占土地集体访总量的8、4%。一是前几年村委会发包出去的土地,承包期限较长尚未到期,但群众认为原发包程序不规范,现要求收回;二是我县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时,为鼓励发展大棚、林果、桑园等而搭配的粮田,现群众要求收回;三是部分群众原来种植“三高农业”作物所承包的土地,虽承包期限较长,但大多已改变原。
合同。
规定种植种类,群众要求收回;四是前些年经村委会同意,群众自己投资开发的荒碱地,大多没有书面合同,群众要求无偿收回但种植户以已有投入为由拒不交出;五是承包地到期,但因承包户与村集体之间存在债务关系等原因拒不交出,而群众强烈要求收回。
(四)因土地权属不清、界线不明引发纠纷。该类纠纷引发集体访12起,占土地集体访总量的10%。主要表现在村与村之间因土地权属不清和村内队与队之间因界线不明引发的纠纷。明集乡南王参一村、二村存在争议地84、5亩,此地1965年时边界清晰,权属明确,自1989年后,由于南二村群众搞荒碱地开发,又把争议地分给群众耕种,到xx年南一村群众为灌溉、排涝挖沟到争议地时遭到南二村村民的阻拦,发生纠纷,南一村群众上访不止。最后经调查组调查,本着尊重历史、注重证据、维护稳定的原则,妥善处理。
(五)因非农业户口人员、在校大中专学生、出嫁妇女要求分配土地引发纠纷。该类纠纷引发集体访5起,占土地集体访总量的4、1%。不少村前几年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每3至5年大规模调整一次土地时,将“买”成非农业户口的人员、考上学的大中专学生、已出嫁的妇女的土地收回调整给新增人口,该类人员现没有固定收入来源,要求分配土地,但无地可调或虽能分配土地但多数群众不同意。
二、导致农村土地信访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国家土地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一是第一轮土地承包时,国家推行“两田制”,即实行“责任田”和“口粮田”两种承包方式,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开始对“两田制”进行清理纠正,但因部分村的“责任田”未到期,纠正“两田制”不彻底,延续至今,仍有少数村存在“两田制”,与现行的法律法规产生矛盾。二是近年来,我县没有严格执行新的土地政策,及时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搭配给农户的粮田和改变种植作物种类的土地承包合同进行清理,导致土地严重不均,引发纠纷。三是村干部和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对“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政策认识不到位,擅自违法调整农户承包地。四是我县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贯彻不到位,许多村走了过场,有的甚至闭门造车,与实际严重脱节,致使我县在土地承包政策的具体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五是xx、xx年我县组织的集中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和规范完善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问题的措施办法,因个别基层班子较弱的村没有落实到位。
(二)农村土地承包缺乏必要监督。一是村干部不履行民主议事程序擅自对外发包土地,一次性收取多年承包费,透明度低,损害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利益;二是承包合同不规范,条款不完善,给村民、村干部和承包者留下了矛盾隐患;三是果园、林地在承包经营期间因管理不善,出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四是合同履行过程中常常因村委会负责人更换,新班子对老班子订立的合同不满意,否认原合同的法律效力,私自变更合同条款或对标的物重新发包;五是以倒包土地为业的人员,承包村集体土地后,层层转包或一地多包,从中非法渔利导致纠纷。
(四)占地赔偿不规范。近年来,因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油田开发、经济园区项目建设等需要,占用了大量农村集体土地,因土地补偿标准低、赔偿款到位不及时、分配不合理、失地群众得不到妥善安置等因素,引发了许多较大规模的上访。
三、解决农村土地信访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二)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群众反映土地问题往往与村财务、村干部作风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增加了问题的处理难度。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村级班子建设作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来抓,健全民主管理制度。选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党性强、德才兼备和群众信赖的同志选拔到村领导岗位上,对那些私心重、群众意见大的村干部及时调整和更换。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村班子的领导和监督,一旦发现干部有问题,该教育的要及时教育,该处理的要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严格执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策,确保群众知情权、监督权。要指导帮助各行政村依法选举产生村民代表,对农村土地承包等村级事务实行村民代表议决制度,履行民主程序,规范土地承包行为。农村确需进行土地“小调整”的,在做到“五公开”(即上级政策公开、村级土地核实的底子公开、土地承包方案公开、划分地块等级公开、土地归户注册公开)的基础上,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后,履行报批程序后方可实施,对个别村干部不经批准擅自进行土地调整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严格落实农村合同乡镇监管制度。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合同的管理,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台账,做好土地承包及流转合同的签订、登记、鉴证和档案管理工作。严格审查合同的真实性、可行性和合法性,并监督合同的实施,防止出现虚假合同、侵权合同和暗箱合同,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返回目录。
乡镇纪委作为基层纪律检查机关,是直接监督管理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力量,是我们党和政府纪检监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乡镇纪委主要担负教育、监督、惩处、保护四项职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对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保证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目前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镇纪委在农村没有形成大力宣传廉政思想、廉政教育的氛围,廉政教育手段乏力,缺乏创造性和实效性,远程教育等载体作用发挥得不明显。调查问卷显示,有近半数的非纪检监察干部不了解乡镇纪委的四项基本职能。部分村干部文化素质低、党纪法制观念淡薄,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学习不够,不认真领会、贯彻。群众获取信息渠道不多,对法律法规不知晓,不敢监督、不会监督,没有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参与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
在对基层站所人员的监督管理上,由于级别低,乡镇纪委与其它站所沟通和信息交流不畅,纪检工作处于“自我循环”,监督乏力,难以发挥作用。在对村级组织的监督方面,由于乡镇处在基层,有较强的独立性,只忙于各项任务的完成,对村级组织监督少,村级即使有村民监督群众委员会,但也未发挥出应有的监督作用,致使基层组织监督薄弱,容易滋生腐败。
个别乡镇主要领导认为惩处了其单位的党员、干部,就等于给其脸上抹黑,影响乡镇考核,影响整个乡镇的形象,影响个人升迁,对乡镇纪检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不够重视、不够支持;有的把查案和稳定对立起来,怕查了案子乱了班子,怕查了案子伤了感情,影响工作积极性,于是能拖则拖;有的乡镇纪委胆小怕事,不愿查案,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用组织处理代替党纪政纪处分;有的乡镇纪委能力不强,业务不精,不懂查不会查,查不出,不能有效处理违纪违规行为、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作用,失去了干部群众对乡镇纪委的信任,对潜在违纪违规行为威慑不够。
目前,多数乡镇纪委对干部的保护依然停留在说教阶段,主要通过日常的学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自律意识,以期达到拒腐防变,保护干部的目的。同时,存在保护干部就是从轻减轻处理的认识误区,没有从日常管理、制度建设、事前监督等方面全方位着手构筑干部职工拒腐防变保护墙,不能有效防患于未然、阻杀于萌芽,对干部职工保护不及时,效果不佳。
(一)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不断总结,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但在实际工作中,“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乡镇存在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为纸上谈兵、嘴上谈兵,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抓落实。一些乡镇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工作机制,重经济发展、安全生产等硬指标,而忽略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乡镇纪委书记要从事的工作任务多,顾不过来,思想认识上有偏差,片面认为纪检工作干得如何无所谓,做好其它工作才是实的、硬的、有用的。一些乡镇纪检干部党性原则不强,怕得罪人,怕丢选票,导致乡镇纪委工作“疲软”;社会对纪检工作认同程度不一,对腐败的惩处普通存在概念上赞成,内容上同情。近年来,乡镇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乡镇干部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上,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摆到重要的位置。有的认为当务之急是抓好经济建设,搞好社会稳定,解决“三农”问题,出现一些小问题无伤大体;有的只做表面文章或者干脆不作为,或者故意疏忽党风廉政建设。
(二)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力。
虽然各乡镇都加强了制度建设,如党风廉政建设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制度、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工作纪律等一系列制度,但制度相对操作性不强,特别是探索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方面,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制度执行不力。如首问责任制,上级部门三令五申强调,但部分乡镇仍然是墙上制度,干部职工我行我素;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虽然实行多年,但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群众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又如工程招投标、投资项目监管、政府采购、公务接待等方面,虽然县乡都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操作办法,但落实不到位,管理不严。
(一)理顺工作关系是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发挥的重要保证首先,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求,提高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乡镇纪委工作的认识,争取党政主要领导对纪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调研中发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重视纪检工作的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发挥都较好,党委政府重视是发挥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发挥的基本保证。要完善乡镇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提高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在目标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完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注重督促乡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高党政主要领导对乡镇纪委工作的认识。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上,加大对党政一把手履行“一岗双责”的监督考核力度,推动党委政府把乡镇纪委工作真正摆在重要位置,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乡镇纪委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取得党委政府的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其次,乡镇纪委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全面履行对乡镇股室站所和村级组织的监管职责。乡镇纪委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对乡镇各股室站所负有组织协调、监督管理职责,要认真履行乡纪委教育、监督、惩处、保护四项基本职能。对于垂管站所,需要乡镇党委政府、纪委加强与其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同时,乡镇纪委还要加强与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联系,以便建立规范有效的管理方式,加强监管。
(二)加强自身建设是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发挥的基本前提。
一是优化队伍建设,强化责任。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乡镇纪委干部,确保有一名专职纪检干事协助工作。加强乡镇纪委书记届中考核,选任政治素质过硬、思想作风正派、能坚持原则并且具备一定的纪检监察专业知识和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乡镇纪委书记,彻底改变过去纪检干部负责纪检监察工作,却不了解、熟知纪检监察业务的现象。同时加大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和交流使用力度,提高乡镇纪委的履职能力。二是规范工作内容,主次分明。要加大对乡镇纪委工作的指导,并制定出台乡镇纪委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意见,从组织领导、职责权利、工作范围、工作要求、自身建设等方面指导乡镇纪委做好工作,使乡镇纪委工作有规可循。三是强化监督检查,推动工作。将纪委工作既纳入综合考评,以增强基层纪委与上级纪委的工作联系和情感联系,也以此增强乡镇纪委干部主抓纪检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调动乡镇纪检干部的积极性,减轻工作、心理压力,为其放手大胆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四是倡导主动学习,提高素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违法违纪越来越隐蔽和多样化,纪检监察工作难度相应加大,那种靠经验工作、靠经验办案的方式逐渐适应不了当前的形势,可谓不进则退、不变则滞、不学则汰。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在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认清自己的神圣使命,树立正确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在复杂形势下辩别是非和抵御各种不良思想侵蚀的意识和能力,使自己最大限度地具备纪检监察工作需要的综合素质,从而适应新时期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五是坚守清正廉洁,当好表率。乡镇纪检干部要认清自己的职责,珍惜岗位荣誉,恪尽职守,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把好“关口”,筑牢防线,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认真执行述职述廉制度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等规定,认真听取干部群众的批评意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要做到主动自律、经常自律、严格自律,模范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决不拿党的原则作交易,不拿人民赋予的权力作筹码,不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当儿戏,要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以清正廉洁、秉公执纪的实际行动,当好表率。
(三)建立完善制度是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发挥的主要措施。一要建立制度。在工作中,有许多经过实践检验确实能管人管事的制度,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机关效能建设制度,对于这样一些制度,特别还有一些处于探索阶段的制度,我们要认真加以科学总结,摸清其何以能发挥作用,还存在那些问题和不足,对症下药,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对于一些制度管不了、管不到的盲区,要深入进行思考,找出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制度建设在提出要求的同时,要注重健全监督措施,落实监督责任,完善责任追究,使任务到肩、责任到人,防止有事无责,有人说事、没人干事,达到事与责的统一,从而推动制度的落实。同时,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中的,问题总是不断出现,所以,要使制度能解决实际问题,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还需要不断完善制度。二要落实制度。首先,要严格执纪体现制度的权威性。对于违反制度的人和事一方面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还要“一碗水端平”,在执行制度的天秤上,绝对不能偏袒任何人和任何事,否则,再严格的惩处也只能服人,但不能服心。其次,要慎重建制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体现严格要求的原则,对于一些性质严重、行为恶劣的行为要坚决从严处理。制度建设在于精不在于多,站在基层的角度来看,过多的制度往往造成执行中无所适从,甚至造成对制度的麻木症。从制度本身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制度是重复的或不具操作性,很难在实践中起到应有的规范作用。对于这样一些制度,就应该从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的体系中予以删除,这样既可以体现制度的严肃性,也可提高制度的操作性。当前,全县正处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矛盾突发期,充分发挥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为“大美花果城,实力绛县城”而努力工作。
返回目录。
随着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广大群众参与反腐败的作用日益增大,依靠人民监督是我们党解决腐败问题的必由之路,扩大群众有序参与反腐败斗争势在必行。
一、当前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知情不足。不知情或知情不足是制约群众有效参与反腐败的主要问题之一。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搞假公开;二是有的单位为了维护小团体利益,不愿接受群众监督,不想让群众知情,群众知情的机会少,参与的机会更少;三是部分群众认识上有偏差,认为反腐败是纪检监察机关和政法部门的事,对其思考少,参与更少。
(二)渠道不畅。一是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渠道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信访举报,而信访实行“分级负责、归口处理”的原则,群众举报要层层递转,有的石沉大海,有的甚至落到被举报人手中。二是让群众知情、参与、发表意见的听政、质询等方式未规范化、制度化,效果不明显。
(三)缺乏保障。没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安全机制。一方面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保密制度和措施不完善,导致举报人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保障检举控告人权利的机制还不健全,举报人得不到有力保护。另外,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缺乏激励机制,不能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二、加强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对策。
(一)加强监督,提高公开质量。一是规范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范围,要求各单位对财务、重要事务以及一些重要决定进行全面公开。二是各级政府、纪检监察机关对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将公开的情况和效果纳入全年考核和干部晋级、晋职考核内容,从而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保护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二)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广泛参与的反腐败斗争体系。一是信访机构要加强协调,互通情况,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信访举报要严格规范受理和处理的程序、纪律,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反腐败中的作用。二是增强信访部门干部的纪律性,防止泄密漏风现象发生。三是人大、政协和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与群众接触面广的优势,加强监督职能,拓宽群众反腐败斗争的新渠道。要推行网上举报的高科技手段,如,在政府网站上设立县长信箱、纪委书记信箱、网上民生、参政议政等栏目,增加群众监督的便捷度。同时,制定实施政务信息发布制度、领导干部公开述廉和重大活动报告等制度,创造公众知情的舆论环境。
(三)充分保障控告举报人的权利。一是做好举报人的保密工作,防止举报人遭到被举报人的打击报复。二是对重大案件取得突破的有功举报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群众监督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反腐败的权利保障机制。包括成本保障机制、举报保密机制、奖励机制、查处结果回复机制、非刑法保护机制、追查限制制度等,切实保障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权利。
纪委调研报告篇五
乡纪委监督同级党委,既是党章赋予纪检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党加强自身建设、有效预防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探索加强纪委对同级党委常委会成员进行有效监督的途径”。针对当前乡纪委在监督同级党委中存在的监督体制、监督制度执行情况、监督发挥合力等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以探索和改进。
一、当前现状。
纪委与同级党委属于一种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也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工作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纪委必须正确处理好党委中心工作和纪检工作的关系,既坚持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又要依照党章赋予的职责,围绕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围绕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同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做到中心工作安排到哪里,纪委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努力与党委、政府决策“合拍”,争取同级党委支持,为监督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正人先正己。纪委要监督同级党委,纪检干部首先自身要过得硬。作为纪委书记,在实施同级监督过程中,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敢于担当,始终保持疾恶如仇的凛然正气,始终顶住权力的重压,顶住金钱的诱惑,顶住利益的引诱,顶住“关系网”、“人情网”的困扰,坚持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在工作中,对群众来信和案件查办中发现的线索和情况,要认真调查核实,该警示谈话的警示谈话,该督办整改的督办整改,该移交的移交,该上报的上报,决不姑息纵容。
积极创新监督载体,广辟监督渠道,实行多元监督、立体监督,不断增强监督效果。一要强化考核监督。细化分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督促党委领导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强化对同级党委的监督制约。二要加强公开监督。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和信息公开制度、民生问题的决策等情况及时公开,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三要完善制度监督。完善纪委监督同级党委重大决策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加强对同级党委的重点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监督。
二、存在问题。
各级纪委都是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并主要是对同级党委负责。在这样的体制下,纪委很难有效地履行其监督同级党政组织和领导成员的职责。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独立性不强。纪委作为党内专门的监督机关,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使得它很难独立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同级纪委的书记只是同级党委的常委,这实际上就使纪检委的监督权受制于党委的执行权。各级纪检干部的配备、任免、调动,同级党委的意见起主导作用,人员编制、财政经费、工作生活待遇等一系列问题主要由同级党委、政府决定。上级纪委的领导,实际上主要是业务工作的指导,领导的力度、作用相对较弱。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各级纪委很难监督同级党委,特别是很难监督同级党委的主要领导。
二是权威性不够。在现行监督体制下,纪委的双重领导难以落实,同级党委领导往往居于主导地位,由此导致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当纪委与党委意见不一致时,作出让步的往往是纪委,长此以往,必然削弱纪委实行党内监督的权威性。
三是缺乏必要的监督权。党内监督的核心是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目前监督机构一般没有直接的参与决策权,没有对被监督的同级领导干部直接的考察权,在对违纪的党员领导干部立案审查时,没有独立的行使权。这样的监督体制,难以实现对同级党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四是乡镇纪委班子专职人员少,业务不强,在具体办案过程中暴露出查办案水平不高等问题。
三、对策。
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贵在经常,也难在经常,从我们实际情况来看,不经常的问题比较普遍。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存在时有时无或时紧时松现象。在党委的权力运行过程中,没能履行纪委的监督职能,监督往往流于形式。加强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应立足现行体制,针对存在问题,围绕保证经常性,增强有效性上下功夫。
提高加强党内监督责任感和主动意识,是搞好监督的前提条件。监督工作不落实,主要是思想认识问题没有解决好的自觉性。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有关廉政制度规定,掌握党委内部监督的方法和原则,牢固树立“监督就是责任”的观念,认清监督是对自己负责、对同志负责、对组织负责、对事业负责,真正把监督作为增强班子凝聚力,提高班子战斗力的重要环节。党委主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从自已做起,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党委班子成员的监督指导意识,切实加强党委对党内监督的领导。纪委要认真学习党章、党内监督条例等有关加强对同级党委监督的规定要求,认清职责,明确范围,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自觉克服“难以监督”、“监督无用”等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以对党的事业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同级党委的监督。
实践证明,对同级党委监督的质量,与纪委成员自身素质和监督能力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十分重视抓好纪委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一要提高讲政治的具体能力,在事关重大原则的问题上切实搞好监督,确保政令畅通,确保政治路线的正确方向。二要提高政策水平,为党委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纪委成员要熟悉党纪条规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提高政策水平,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党委决策当好参谋。三要提高办案能力,提高办案工作人员的办案素质,通过外出培训、以干代训、加强自觉学习等方式解决;同时要充实审计、财会、税务、法律等专业技术人员进办案人员队伍,整体提升办案能力;加强办案工作后勤保障,保证办案人员能够独立开展工作,提高办案效率。四要坚持原则,敢于较真。注意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培养大公无私、刚正不阿的优秀品格,对不正之风和违纪行为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敢于坚持真理,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不怕牺牲个人利益,始终忠于党的事业,履行好监督职能。
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应以经常性的预防、提醒、检查为主,把侧重点放在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上,并通过不断改进监督方式,努力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结合起来,从整体上增强监督效果。一要把决策监督作为工作重点。纪委书记要积极参与党委集体领导,认真履行经常性监督的职能,改变决策监督薄弱的状况;要发挥对本单位和班子内部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主动了解和掌握有关情况,为党委决断重大问题把好政策规定的关口。二要把监督渗透到党委工作的方方面面。纪委应充分利用组织反腐倡廉检查和参加下级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参与考核班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及时了解掌握下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对党委“一班人”的反映,并将情况反馈给党委。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在党委会上及时“敲警钟”;属于个别性的问题,通过找本人谈心加以解决。三要把监督与执纪办案紧密结合起来。结合执纪办案实施监督,可以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纪委要通过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查办违纪案件线索等途径,发现工作上、制度上的缺陷和漏洞,及时提出加强党风党纪建设、加强管理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党委修正失误,改进工作。
纪委调研报告篇六
20xx年以来,我一直担任镇纪委副书记职务,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本人坚持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履行职能,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工作勤勤恳恳,讲学习、讲正气,积极主动履行职责,全力以赴做好纪检监察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情况。
总结。
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本人任职以来,始终把加强学习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提高对学习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改进学习方法,注重学习效果。一是坚持参加市县纪委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学习。二是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重要思想,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去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积极钻研纪检监察工作业务,进一步加强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理论的学习,掌握了具体工作的业务知识,使自己的业务领导能力和依规依法执法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二、找准位置,演好角色。
两年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坚持围绕发展抓纪检,抓好纪检促发展的思路,立足实际,团结一班人,积极工作,不断探索开展纪检工作的新途径。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首先明确责任,对党委、政府领导坚持分管工作和廉政建设两手抓起到了时时鞭策和促进的作用,从而做到齐抓共管。其次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学习和干部廉洁自律工作。通过组织学习活动等对党员和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和先进性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二是加强了督办督查力度,为全镇的中心工作正常开展提供纪律保证。
四是集中精力抓好案件查处工作。在案件查处工作中,坚持查清问题,惩治腐败,挽回损失,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二十字办案原则,坚持将严格依纪依法办案的要求,贯穿到立案、调查、审理、处分、执行的各个环节,严肃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努力提高办案水平。
如我镇两河口村有人举报村书记违规砍代森林六是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对群众来访来信做到热情接待,每件必定亲自过问办理,同时有效地发挥了纪委一班人的工作积极性,使每一个人都能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和及时办处。两年来,我共接待群众的来信来访户,人次,解答群众咨询问题件,初核案件件,受到立案调查党员干部名,受到党纪处分的人。
三、
艰苦奋斗,廉洁从政。
本人一贯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注重自身建设,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省、自警、自励,坚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带头执行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带头廉洁奉公,自责维护镇委镇府的形象,不做有损党员和本单位形象的事,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踏踏实实地做事,清廉为官。
在两年来时间里,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的磨练,不断提高了自己纪检监察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吸取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但由于自己学习有时抓得不紧,深入基层调研不够,还存在政治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本人决心加倍努力,尽职尽责,以与时俱进的作风创一流业绩,争当一名优秀的纪检监察领导干部。
我于20xx年12月从公司调入公司担任党委、纪委书记,分管党委、纪委和投资建设等工作。一年以来,在集团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司班子成员的协助下,我认真抓好所分管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现将一年的工作述职如下,请予评议。
一、全面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一年来,我把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摆在第一位置,并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认真加以推进和落实。一是提高思想认识,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一年来,我不仅认真学习十七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而且加强了专业技术、市场经济、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素质,并努力做到了学以致用。
如对企业生产经营建设,我提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发展,以促销增效提升发展、以务实作风服务发展的工作要求,具体做到五个第一的个工作机制;如对群众工作,通过领导干部围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等主题的开展,努力打造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工作出色,群众欢迎的干部队伍;如对领导干部围绕四个服从、党的民主集中制主题展开,促进了领导班子的团结。
我自己完成的《五个第一推进科学发展》一文被中国石油石化月刊采用。二是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刻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对贯彻落实中央、中石化、集团公司的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我始终保持政治上的高度敏锐性,力求行动迅速、学习深入、把握准确、贯彻彻底。
如公司党委在作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决定后,我结合公司实际,组织制定与公司发展目标及规划相适应的《纪检监察部门三年工作规划》;将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纳入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促进了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向制度化、规范化延伸。
二、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我主工抓好下面的几点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龙头工程建设。以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为平台,抓好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到位工作,认真履行了一岗双责。
二是年初在与公司及所属单位主要领导负责人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基础上,将学习贯彻党章、维护党的纪律、正确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等内容,作为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责任书》,充实了《责任书》的内容。
三是规范了分管领导及二级班子的职责,通过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分解量化责任内容,落实部门责任制,给中层领导干部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职责。四是建立科级以上干部廉政档案,将每次考察检查、述职述廉、群众测评、检查整改等内容一一登记入档,并组织制定《关于对拟提拔干部进行廉政鉴定的规定》,完成52名拟提拔任用的干部的廉政鉴定工作。五是加强同业务职能处室协作配合。充分利用审计、效能监察、稽查、专项检查等手段,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了排查,规避了管理风险。
三、切实抓好机关干部的作风转变工作。
我把机关干部的作风建设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谁负责任、负什么责任、怎样负责任、不负责任怎么办的认识。并按照支部建到片区,工、团建到库站的原则,成立36个基层党支部、442个基层工会小组、438个团支部,明确了党群基层组织的工作重点,健全了相关工作机制,使基层党、工、团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在具体实践中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是建立干部联系点制度。要求干部定期深入基层,体验一线员工生活,了解员工所思所想。如,成立女工委员会,维护了一线女工的基本权益,先后两次挤出资金提高基层员工伙食补助标准。
二是减轻基层负担。要求干部下基层轻车简从,吃在员工食堂,住宿自行结账,不参与带有经济惩罚性质的娱乐活动。
三是对加油站管理台账进行统筹整合,从原来繁杂的48本精减到了34本,改变一线员工疲于应付的现象。四是开展夏季送清凉等活动。两级机关干部纷纷深入基层,在落实好基层防暑降温工作的同时,还自掏腰包购买防暑食品、药品分发给员工。开展为员工买菜做一顿饭、顶替员工加一天油等活动,真正将清凉送到一线员工心中。
四、全力建立纪检监察的长效机制。
公司上划后,我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对工作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对工作内容不明确、工作程序不规范、工作机制不顺畅等问题进行总结,全年度共组织修订制度16项,新起草制度3项。
一是完善了培训教育制度,将反腐倡廉理论作为党委(党支部)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规定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专题学习,公司党政领导每年至少讲一次党课或作一次反腐倡廉报告,每季度集中组织一次教育活动。
二是完善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配套制度。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办法》及相应的惩处制度。
信访举报工作是我们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连心桥,身为纪委书记,我始终以张云泉同志的五心四力来指导和开展信访工作。具体工作方面:
一是畅通信息渠道,建立信访责任体系和信息联络网。公开信访举报途径和举报程序,明确信访工作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公司领导负直接负责的责任体系,对发生重大、影响公司稳定的信访问题实施首问责任,组织建立完善办信接访、信息报送等工作制度。
二是严格执行信访纪律。组织制定《中国石油xxx销售公司纪检监察部门同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制度》、《中国石油xxx销售公司干部廉政诫勉制度》等制度,对一些重要的信访件,直接组织查案,并责任监督相关处室落实解决,对职工反映的强烈的热点问题,提出管理整改建议11条。
三是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行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制度和矛盾纠纷零报告制度。要求各单位每月必须对本单位辖区内发生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并以书面的形式上报梳理和解决情况。自实施以来库站廉政监督员共提供信访信息4件,落实解决4件。四严肃处理违纪违规突出问题。20xx年度纪检监察部门共受理各类举报14件,其中自办8件,转办6件,初核率100%,立案1件,处理3人(其中2人劝退,1人警告),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
六、努力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一年来,我将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建立了队伍核心价值体系。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作为我们的精神动力,将三年三大步、八年见成效和建立国际水准的销售企业作为我们的理想,将中国石油的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我们建设一流队伍的标准。二是整合培训资源,成立三个集中培训点,广泛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活动。三是坚持唯才、唯能和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选用干部,积极推行万吨站经理竞聘制和年薪制。
四是坚持典型引路塑造员工队伍。利用内部报纸等媒介,大力宣传这些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组织在基层工作8年以上的站经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功臣到中国石油上游企业学习考察。开展万吨站经理的竞聘工作,提高万吨站经理级别与新酬;评出首批100名加油能手,提高其薪酬待待遇;员工达到5年以上的,按工龄长短分期分批安排到中国石油上、中游企业考察学习。
五是开展富有成效的劳动竞赛。扎实开展上销量、保增长、强基础、促发展劳动竞赛活动,党、政、工、团分别以各种方式积极支持和参与劳动竞赛活动,促进竞赛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通过一系列举措,涌现出了一批想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和员工,如沉身基层的南京分公司党总支书记雷俊华,不耻下问的宿迁公司经理郭亮,坚守岗位的党总支书记姚长海春,带病工作的泰州分公司经理尚闯等先进典型。
我担任党委、纪委书记时间还不长。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因缺乏实践经验,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是基层调查研究缺乏广度和深度。是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尚需加强。三是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廉政建设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开拓创新力度不够。在新的一年里,自己将不断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牢固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扎实做好分管的各项工作。
纪委调研报告篇七
(2012年9月)。
这次到某某县,主要是就纪检监察机关如何落实省委提出的着力改善“两个环境”,深入推进我市“廉政建县工程”,作一调研。刚才,分别汇报了今年以来纪检监察查工作情况,尤其是推进“廉政建县工程”的情况。我认为,某某县的反腐倡廉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高标准的目标定位。思路是指针,目标是方向。从刚才的汇报中可以看出,某某县的纪检监察工作思路很清晰:就是坚持把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为己任,在工作思想的确立、任务的提出、工作原则的制定等方面都紧紧围绕大局和中心工作,履职尽责,大力实施“廉政建县工程”,向监督检查要执行力、向优化发展环境要软实力、向机关效能建设要战斗力,使纪检监察工作更加贴紧经济发展、更加贴紧和谐稳定、更加贴紧惠及民生、更加贴紧干部思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果。
课、网”立体教育网络,教育引导干部干净、干事、干成事;在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坚持“十公开”,积极打造“阳光工程”;通过强化干部问责,保持了惩处的高压态势。某某县市纪委监察局大力压缩“三类事项”办结时限,改进了服务质量,得到臧胜业书记批示;在民主评议工作中不断提高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得到省纪委肯定。
(三)坚持落实与创新相统一。没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就没有纪检监察工作的进展与突破;不会将上级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有效结合就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某某县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的新成效,既是认真贯彻上级决策狠抓落实的结果,也是把上级决策与本市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开拓创新的结果。如某某县纪委监察局坚持效能监察长效制度,对“中梗阻”问题实施“清障行动”的做法,被《中国纪检监察报》、《河北日报》刊发;某某县市纪委监察局探索实行的“六兴六治”行动做法,被省委、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转发。这些创新性工作有力的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整体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以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为反腐败提供有力保障。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某某县纪委监察局都把加强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造就了一支业务精通、纪律严明、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
以上是对今年以来某某县市纪检监察工作的总体工作印象。下面,着重谈一下关于着力改善“两个环境”,深入推进“廉政建县工程”的问题。
一、关于提出着力改善“两个环境”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前不久,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中学习,学习的主题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会上,省委把“两个环境”建设提到事关河北发展速度和质量的高度,并决心下大气力搬掉制约河北科学发展、影响人民生活的“拦路虎”和“绊脚石”。这种对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是近年来所没有的,可以说是确实抓住了事关河北发展的关键,充分体现了省委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务实作风。过来,无论从河北还是从沧州出发,我们都切身体会到环境不优给发展所带来的种种掣肘。现在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抓好“两个环境”建设,我们要一定借东风、下气力,真正把沧州的“两个环境”建设好。
发展环境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生态环境不仅是关系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也是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两个环境”,对处于特殊位置、特殊时期、特殊发展阶段的沧州来讲,更为紧迫、更为繁重,要求更严、标准更高。优化“两个环境”,纪律是最有力的保证。作为党和政府的专门监督机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工作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我们实施的“廉政建县工程”,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环境,促进发展,为推进沿海强市建设保驾护航、凝神聚力。
个环境”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性工程来抓;二是要在强化监督检查上下功夫,着力推动省委、省政府改善“两个环境”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三是要在加强作风建设上下功夫,着力营造改善“两个环境”的良好风气;四是要在深化专项治理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损害“两个环境”的突出问题;五是要在深化改革创新上下功夫,着力健全改善“两个环境”的长效机制。按照臧胜业书记的指示要求,9月7日,省纪委办公厅制发了《关于改善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进展情况的通报》,从这个《通报》中我们可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善“两个环境”,尤其是改善发展环境工作重点,也就是“七个二”:一是深化“两项改革”,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政务公开制度改革。二是制定“两项规定”,即:制定损害发展环境行为问责暂行规定、制定损害生态环境行为问责规定。三是加强“两个建设”即: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四是加强“两项监控”,即: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控、加强干部选拔任用权监控。五是健全“两个机制”,即: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健全投诉举报快速反应查处机制。六是用好“两个杠杆”,即:用好民主评议杠杆、用好政府绩效管理考核杠杆。七是狠抓“两个典型”,即:狠抓正面典型、狠抓反面典型。尤其在狠抓正面典型中,省纪委《通报》中还强调要大力宣传某某县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马兴峰等同志的先进事迹。这是某某县市纪委监察局的骄傲,也是沧州纪委监察局的骄傲。
二五”期间,我市在“两个环境”方面要努力实现六个方面的任务目标,即:政治生态更加清明、服务环境更加高效、政策环境更加宽松、法治环境更加公正、人文环境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并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市环境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改善发展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两个办公室,其中改善发展环境办公室设在市纪委监察局。这既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我们市纪委监察局的重视,更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大要求。最近,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寿平书记就下一步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尤其是深入推进“廉政建县工程”进行了部署。按照寿平书记的指示精神,我们在推进“廉政建县工程”中一定要突出“两个环境”的优化,用铁的纪律,切实护好加快科学发展之航、群众利益保障之航、和谐沧州建设之航、干部健康成长之航,按照“两个最大限度”的要求,履行好职责,坚定不移地为沧州的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多出力、多干事。
三、关于着力改善“两个环境”需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按照臧书记和寿平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我认为在下一步工作中,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几点:
机制,努力在审批服务、政策扶持、社会管理和市场规范等方面有大改观、新气象,靠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促进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切实发挥改善发展环境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在这些方面,寿平书记已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作了明确部署要求,我们一定要抓好落实。8月17日,召开了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推进会。从秦皇岛、唐山等地市的先进经验可以看出,建设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改善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要求今年年底前,省、市、县要完成建设任务的85%,2013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省里给我们下达的建设任务数是16个,某某县各有1个建设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要求,需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按期完成任务。还有,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半年工作会议。会议部署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确定了“稳中求快、稳中求好”的工作总基调,并把帮助企业度难关作为下半年的工作重点。我们纪检监察机关要着力把握好这一工作重点,督促各级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主动服务,热情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做到“没事不插手、好事不伸手、难事伸援手”,进一步把我市的良好发展势头巩固好、保持好。
目建设“绿色通道”;又要将源头治腐的各项措施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建立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项目防腐的保廉机制,全力打造“廉洁工程”、“阳光工程”。在项目建设中我们有个特点,就是项目落地前各级各部门都能做到靠前服务,劲头很足;项目落地后,服务意识就有所淡薄;一但项目投产,往往各种明目的检查就会接踵而至。这种状态必须要改变。我们纪检监察机关要督促各级各部门正确树立亲商、安商理念,对在谈、落地、投产项目要亲自过问、一抓到底,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另外,投资者在项目建设初期,对于当地的工作生活环境非常陌生,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安商环境,用企业间良好的口碑赢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通过以商招商推动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
报线索实行统一管理,快速受理、快速查处、快速反馈,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反腐倡廉建设成果,把改善“两个环境”的成效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笑脸上。
学习、生活作风硬不硬,是否做到了与“双争双创”活动相结合;五查内在素质,看踏实敬业、责任担当、坚持真理、干事成事、不畏困难、乐观向上、淡泊名利等精神强不强,是否做到了与“学习白国轩活动”相结合。
五要突出强化组织领导这个保证。领导重视、科学组织、强化问责是推进任务落实的重要保证。前面也提到了,市委、市政府已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市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改善发展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两个办公室。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建立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专门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把改善“两个环境”、推进“廉政建县工程”与全市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创先争优、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等进行有机结合,统筹推进,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督促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人人都是环境、事事关系形象”的主体意识,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努力形成改善“两个环境”的强大合力。
这次调研就讲这么多。总之,“两个环境”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面镜子,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通过实施“廉政建县工程”,把我市的“两个环境”建设好、维护好、巩固好,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提升纪检监察机关的形象和威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纪委调研报告篇八
20xx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风暴般席卷全球,对各国的经济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与美国经济来往密切的经济大国,首当其冲地受到一些影响。在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这种影响降到了最低。然而,这种总体的趋势仍是无法遏制的,许多免疫力较弱的企业已不堪流感病毒的侵扰,状态堪忧。中国乡镇企业出口占我国整个出口额的30%以上,此次金融危机,对乡镇企业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寒假期间走访了几个乡镇企业,它们均属于服装行业,分别是:江苏众联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联)和奔路森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奔路森)。在风暴的冲击下,两场的命运截然不同,不得不发人深思。
我走进厂内,以在后道打工者的身份深入职工和领导,通过若干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探究和思索金融危机这场世界性的流感对乡镇企业产生的影响及其产生影响的原因。
两厂同属于服装行业,同属于方圆几十公里内相当有影响的乡镇企业,多年来充当许多当地农民的衣食父母,造福一方。20xx的脚步接近尾声时,众联进行了一系列的装修与改革并在20xx年初招收新职工,以更坚定的面貌迎接挑战。而奔路森的生命在20xx走到了终点,公司亏损惨重,宣布破产,大量职工下岗。
众所周知,金融危机导致资金回笼慢,产生大量的烂账,死帐;消费市场的不景气直接引起产品积压,再生产没有资金也没有必要,这方面尤其对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冲击较大。
两个公司的订单几乎全部来自国外,主要是韩国和欧美。不同的是,奔路森只是凭一己之力独立联系订单,许多时候只能帮其它公司做加工或包装的工作,往往只负责生产中的一个或几个工序。众联则隶属于无锡的一个服装公司,有专职的设计人员和管理阶层,各司其职,管理和生产系统均很完善。在20xx年底,公司就已经拿到了20xx年上半年的订单,这样的消息很是鼓舞人心的。于是,正月份的新工招募也相当成功。分析两公司的情况,奔路森以加工工作为主,本只是其它公司的附属,虽有一定的规模,但难以独立,没有完备的机制。当风暴来袭,别的公司订单也减少时,就不会有分一杯羹的机会了。众联能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又有系统的经营模式,虽也有下坡的趋势(比如末的福利有所下降),但总体状况良好。
在危难当头时,一个公司的.管理机制和员工以及领导的精神状态也至关重要。奔路森沿袭农村多年陋习,管理阶层任人唯亲,大锅饭时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作风仍保留不少,少有十分尽心的员工,偷工减料,中饱私囊的不少。消息闭塞,对于迫在眉睫的金融危机很少有人去知道,去了解,去关注。闭门造车,沿革传统的服装店的经营模式,未曾引进新的技术,小规模、单样性生产。众联在公司成立七八年间多次进行比较重大的改革,厂长责任制,承包制……多重管理模式的更替中,探求最合适的模式,管理机制日益完善。隶属于的那个公司之前就有经营其它乡镇企业的经验,而且,始终注意变革,敢于走在时代前列。当其他厂里的花坛里都种着韭菜,大蒜时,众联已经能享受百花争艳的胜景了。管理的制度严格,缺勤,迟到的情况几乎被杜绝,顺手牵羊带走厂里材料也少有发生。在工资计算的变革上,从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到按劳分配,到在一定的基本工资上的多劳多得,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人性化。此外,公司为厂内所有员工买意外保险,并为为公司做出一定贡献的员工买养老保险,完备的保障制度对员工对公司都是有益无害的。这样的政策,在农村来说,绝对是开天辟地,吸引大众眼光的,也就难怪它能有大量的员工来源了。关心时事,当金融海啸席卷而来时,公司多次开全体员工大会,灌输忧患意识,提高商品质量,以平稳度过危难时期。并多次承诺,尽量确保员工工资和福利不下降,即使有小幅度的下降也是暂时的,呼吁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当然,一个企业永葆活力的另一绝招就是创新和新技术的引进。众联不但在管理上引入成熟完善的制度,对服装行业的技术革新的产物也是绝对支持:cad制图,自主印花技术,高效率的生产机械和模具……单单制作马王带时,引入一个金属皮制成的器具,制作相同的个数的马王带的时间就缩短为大约以前的三分之一,效率大大提高。
其实,在不可阻挡的危机洋流下尚有些许暗流,城市失业人员的增多导致的外在打工人员回流,给乡镇企业制造了扩大规模的机会,若果激流勇进,招贤纳才,充实自己,站稳脚跟后,将会有一片异样的天空。
一个企业的兴盛,是全公司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金融危机下,冲击不可避免时,这从上而下的齐心,也成为最有力的盾牌。乐于接受新事物,积极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这都是一个成功团体不可或缺的品质。
总的来说,我这次实践达到了预期的结果,通过两个实力相当的企业的兴衰分析金融危机给乡镇企业带来的影响,产生影响的原因,怎样的团体能最有效地减小甚至消除影响。这些启示,我将铭记在心。恰当的时候,用于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一定会大有裨益的吧!
纪委调研报告篇九
1、认识上有偏差。一是视纪检监察机关是唯一“包公”。一些部门的工作不管是否涉及纪检部门,凡是得罪人的事都“贴上标签”堂而皇之转嫁给纪检部门,而自己专门唱红脸、当老好人。比如:一些反映问题多、处理难度大的信访举报件,其内容并未直指违纪问题,有的领导也批转给纪检机关直接或参与办理。二是视县级纪检部门为唯一“利器”。在部分领导的思想意识当中,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委的第一督查室,凡是时间紧、任务重、推动难的重要工作,都要求纪检监察机关督促落实。三是视纪检监察机关抛头露面才有“面子”。不论大事小事、大会小会都要纪检部门到场,觉得这样才显得对该项工作重视,耗费了县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大量时间。四是纪检监察机关视管得宽才有“位子”。一些纪检监察干部认为只抓主业太单调,特别是一些派驻部门的纪检机构领导感到自己没有实权、没有实惠,或多或少存在不想不愿专抓主业的思想。
都有很大帮助,但对于查办小案而言,无异于“杀鸡用牛刀”,势必影响到一般性案件查办效率,难以达到及时高效的要求。在“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方面,有利于纪检干部减少顾忌、大胆查办腐败案件,但由于上级纪委对下级干部领导不直接、了解不全面、知晓面不广,难以跳出在纪检干部内“箩里选瓜”的局限性,难以将其他范围内的优秀人才选拔选用到纪检领导干部队伍中来,无形中构筑了一道广纳贤才的障碍,同时也容易导致党委在选人用人时产生“纪检干部在行业内成长”的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纪检领导干部的成长空间。近年来,县级纪委领导对外交流任职人数明显下降。在全面落实“纪委向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方面,省市对县级纪检机构改革的方案还未出台,思想尚不明朗,处于“老办法不便用、新办法不敢用”的特殊时期,县级都在等待观望,部分单位纪检领导已经空缺较长时间,影响到职能作用的发挥。3、同级监督疲软。从各单位权力实际运行情况看,权力过于集中在“一把手”手里,有时集体研究只是走过场,甚至成为“一把手”实现个人意图的“挡箭牌”。在没有实行统一派驻管理模式下,单位的纪检机构牢牢受制于所在单位,实施同级监督只是一种摆设。
中途搁浅,现在的纪工委成了无机构编制、无工作班子的“半拉子工程”。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接受正规培训少。实施有效监督,熟知相关业务是前提和基础。现有的纪检干部具有财务、医技、工程建筑等方面资质的专业性人才不到10%,不能满足监督和查办案件的需要。三是年龄结构不合理,传帮带意识不强。以宁远县纪委为例,30岁以下的仅1人,占总人数的2.5%;30-40岁的7人,占总人数的15.5%;40岁以上的占总人数的82%,老中青结构失衡;在工作中,传帮带的意识也有所淡化,年轻干部在实践锻炼提升不快,影响了县纪检监察机关的整体战斗力。
“包打天下”的状态,解决“越位”问题。二要树立无功即过的理念。要严格考核评比,对不敢动真碰硬、工作没有起色、打不开局面的,要及时批评教育、组织调整甚至追究责任,从而营造纪检干部主动作为、重权执纪的良好氛围。三是要树立以身示范的标杆。打铁需要自身硬,要切实加强对纪检干部自身监督,杜绝“灯下黑”,通过严格自律和严厉执纪两驾马车齐驱带动和促进全体党员干部作风的好转。2、完善机制,把准导向,步入健康发展的新轨道。要针对消除监督执纪的盲点和薄弱环节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纪检监察机关垂直管理,各单位派驻纪检组,派驻机构人事、工资、福利待遇、考核与驻在单位脱钩,归口上一级纪委管理;派驻人员实行定期和不定期非循环式轮岗,破解同级监督难的问题。建立问题终身负责制,单位领导和派驻机构人员对所在、驻在单位发生的重大腐败问题实行终生负责,承担相应责任。搞好职责归位,对纪检监察机关职责进行全面清理,把职责之外的事归还相关职能部门。
期或初始阶段,既要狠打“老虎”、“苍蝇”,又要持续用劲纠“四风”,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进一步恶化。三是抓督查与“开处方”相结合。要经常督查调度对各单位纪检工作落实况,对发现的问题不能仅指出或通报了事,督查人员应与被查出问题的单位会商,分析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协调配合解决。四是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对发现的各种突出问题,督促单位进行制度纠偏,堵塞漏洞,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五是试点与应用相结合。每年都要结合实际推出一些有鲜明特色、有实际效果的工作,并选择1-2个乡镇进行试点,对试点情况经常梳理分析,做到边试点、边探索、边总结、边推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强化培训,深入调研,炼就适应形式的新本领。要制定年度业务培训计划,采取跟班学习、举办业务培训班、现场指导办案、上下联合办案、交流讨论等方式培训纪检干部,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按照“精、新、专”的原则,每年筛选2-5个调研课题,组成专门课题组,发挥团队作用,集中集智慧,推出有几个有价值、有分量的调研成果,确保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内容仅供参考。
纪委调研报告篇十
本文目录。
乡镇纪委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最基层的一级纪检监察机构,它直接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的是生活和战斗在农村第一线的党员和干部,在努力履行“保护、监督、教育、惩处”四项职责的同时,为一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服务。纵观近些年来,我们党在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决心是很大的,也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效果。经过不断总结,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但在实际工作中,似乎“是头热下头冷”的现象较为突出。作为最基层的乡镇纪委,如何搞好组织协调,充分履行其职责,走出新的工作思路,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乡镇纪委工作又由于各种原因而举步维艰,效果不明显。这里,拟从几个方面来作一些探讨,以求能更好地推进乡镇纪检监察工作。
从调查看,目前乡镇纪检工作大多是一片空白,“人员难专职、任务难专一、时间难专用”这是存在的共性,从而造成了不少乡镇纪检工作处于瘫痪状态。一年下来,乡镇纪委办不了一个案子,即使是上级纪委要求处理的案件都是办案质量差,时间长,执行难。这样一来,乡镇纪委就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纪委的工作职能,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乡镇纪检监察的办公条件落后,没有专门的办公室,都是与其它办公室合用,办公设施较差,连一台电脑都没有,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办公的需要。
2、乡镇纪检监察专职人员较少,兼职的较多,经调查,大多数乡镇纪委书记都由乡党委副书记兼任,纪委委员也是由乡镇其他工作人员担任的,有名无实,给工作带来不便。
3、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水平尤其是查办案件和能力不够高。目前我县各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都是去年换届新任的,大多数纪检监察干部都是新手,以前都没干过纪检监察工作,理论水平差,业务水平低,办案能力差。
4、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视野不开阔,思想不够解放。近几年来,我县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外出学习人数太少,参加培训的机会少,使得纪检监察干部思想老化,工作无起色。
5、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经济待遇低,办案经费少。在有些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一干就是十几年,而且经济待遇一个月办案经费就是那么几十元钱,从而使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积极性减退,工作拖沓。
乡镇纪检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其原因很多,通过调查,主要有表现在以下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有差距。思想认识上存在三大误区:误区一,一些乡镇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工作机制,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个别乡镇主要领导认为惩处了其单位的党员、干部,就等于给其脸上抹黑,影响乡镇考核,影响整个乡镇的形象,影响个人升迁,对乡镇纪检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不够重视、不够支持;误区二,乡镇纪委书记由党委副书记兼职,要从事的工作任务多,顾不过来,片面认为纪检工作干得如何无所谓,做好其它工作才是实的、硬的、有用的。一些乡镇纪检干部党性原则不强,怕得罪人,怕丢选票,导致乡镇纪委工作“疲软”;误区三,社会对纪检工作认同程度不一,对腐败的惩处普通存在概念上赞成,内容上同情。
2、纪委班子配置上不恰当。乡镇纪委一般由3—7人组成,纪委书记1人,委员通常是非纪检部门的人员担任,平常他们都是干他们自己的工作,基本上是有名无实,实际纪委日常工作只有1人,纪检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难以开展。
3、体制机制上不畅通。在体制上,乡镇纪委工作体制套用县级以上纪委的工作机制,缺乏基层特点,针对性不强。在机制上,由于级别低,乡镇纪委与其它执纪执法部门沟通和信息交流不畅,纪检工作处于“自我循环”,监督乏力,难以发挥作用。在制度上,制度建设不规范,存在工作无主次、办案无章法、管理无制度、检查无资料等现象。在对基层站所人员的监督管理上,由于许多站所都实行了条管,编制、工资、福利、考核均不在乡镇,造成”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现象,乡镇纪委难以监督。
针对目前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又加之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新手多的情况,如何做好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是摆在每一位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面前的新课题,现我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的对策。
1、理顺领导体制,解决“谁来管”的问题。继续探索乡镇纪委受双重领导的机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确定“条”和“块”的管理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注重“条条”,轻“块块”,进一步强化县纪委对乡镇纪委人事、业务的直接监管权,具体做法是:把乡镇纪委干部的人事任免权和工资福利一并收归县管,根据工作需要和按属地管理原则,乡镇党委对乡镇纪委履行同级领导权,使乡镇纪委既受上级纪委的领导,又受同级党委的领导。这样一来,有利于调动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改变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作风,有利于改变乡镇纪委工作“疲软”的现象,从而使乡镇纪委工作有新的起色。
2、优化队伍建设,解决“谁来做”的问题。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乡镇纪委班子,同时要为乡纪委配备一名专职纪检干事协助工作。乡镇纪委干部的任用应由县纪委提出意见,注重选拔政治素质过硬、思想作风正派、能坚持原则并且有法律、财经、审计等专业特长的年轻同志担任乡镇纪委书记,彻底改变过去纪检干部占位不谋事和“养老所”现象,要加大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和异地交流使用力度,提高乡镇纪委干部的工作能力。乡镇纪检干部不但要政治上要强,更重要的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真正做一个“能干事、干成事”的乡镇纪检监察干部。
3、理顺工作顺序,解决“工作主动性”的问题。积极工作,努力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乡镇纪委面临人员少、无专职纪委委员、无经费、无查办违规违纪案件的经验等一些客观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乡镇纪委要开展好各项工作谈何容易,就必须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在查办案件上,要向党委、政府反映案件的紧迫性和恶劣性,树立惩处腐败实际上也是一种发展,是促进社会更加文明、繁荣昌盛的内在因素。独立办案,不畏权势,防止外界干扰,从严从快结案,该处分的坚决处分,该进入司法程序的进入司法程序,创造一个明朗的政治天空。
4、规范工作内容,解决“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乡镇纪委要根据农村的实情,在吃透上级纪委会议精神的前提下,制定出一系列乡镇纪律检查工作制度,如学习培训、廉政教育、信访调查、查办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纪律等工作制度,定期与不定期地检查执行情况,让党员干部时刻紧绷正义之弦,不越雷池半步,从制度上保障纪检工作的顺利实施。乡镇纪委工作始终要从教育入手,惩处为辅,用大量反腐倡廉警示片教育他们怎样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利益观;如何践行“三个代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反腐的决心更加坚强,信心更加牢固。
5、规范工作制度,解决“阵地建设”的问题。“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作为乡镇纪委一定要把自己的阵地建设保护好,要有固定的办公室及室内硬件设施,各种制度要上墙,要制定乡镇纪委规范化建设工作意见,从组织领导、职责权利、工作对象、工作范围、工作要求、自身建设等方面指导乡镇纪委做好规范化工作,使乡镇纪委工作有章可循。
6、强化监督检查,解决“如何评”的问题。对乡镇纪委及纪检干部的考核要以上级纪委为主,以增强乡镇纪委干部主抓纪检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可以减轻乡镇纪委干部的心理压力,使其放手大胆地开展纪检工作。要将考核的结果与政治经济生活待遇挂钩,以调动乡镇纪检干部的积极性。
乡镇纪检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只有找准了乡镇纪检工作的支点,才能有效地开展乡镇纪检工作,才能开创新时期纪检工作的新局面。
返回目录。
近年来,由于土地问题引发的群众上访,成为各地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主要因素,为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及时化解矛盾,我们成立调研组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土地信访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因基础设施建设占地补偿款分配、土地开发整理占地导致土地不均引发纠纷。xx年,我县该类纠纷引发集体访36起,占土地集体访总量的30%。如威乌高速公路建设占用我县4个乡镇37个村的2553.42亩土地,群众在分配占地款和进行土地调整时意见不一;xx年部分乡镇因土地开发整理占用土地,部分被占地群众对土地调整方案不认可。
(二)村干部超标准预留机动地、暗箱操作发包土地引发纠纷。该类纠纷引发集体访20起,占土地集体访总量的16、6%。村干部为化解村内不良债务或谋取利益,通过保留“责任田”、多留“机动地”、非法收回农户承包地高价发包引发纠纷。
(三)因群众要求收回未到期的承包地和承包地到期不能按时收回引发纠纷。该类纠纷引发集体访10起,占土地集体访总量的8、4%。一是前几年村委会发包出去的土地,承包期限较长尚未到期,但群众认为原发包程序不规范,现要求收回;二是我县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时,为鼓励发展大棚、林果、桑园等而搭配的粮田,现群众要求收回;三是部分群众原来种植“三高农业”作物所承包的土地,虽承包期限较长,但大多已改变原。
合同。
规定种植种类,群众要求收回;四是前些年经村委会同意,群众自己投资开发的荒碱地,大多没有书面合同,群众要求无偿收回但种植户以已有投入为由拒不交出;五是承包地到期,但因承包户与村集体之间存在债务关系等原因拒不交出,而群众强烈要求收回。
(四)因土地权属不清、界线不明引发纠纷。该类纠纷引发集体访12起,占土地集体访总量的10%。主要表现在村与村之间因土地权属不清和村内队与队之间因界线不明引发的纠纷。明集乡南王参一村、二村存在争议地84、5亩,此地1965年时边界清晰,权属明确,自1989年后,由于南二村群众搞荒碱地开发,又把争议地分给群众耕种,到xx年南一村群众为灌溉、排涝挖沟到争议地时遭到南二村村民的阻拦,发生纠纷,南一村群众上访不止。最后经调查组调查,本着尊重历史、注重证据、维护稳定的原则,妥善处理。
(五)因非农业户口人员、在校大中专学生、出嫁妇女要求分配土地引发纠纷。该类纠纷引发集体访5起,占土地集体访总量的4、1%。不少村前几年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每3至5年大规模调整一次土地时,将“买”成非农业户口的人员、考上学的大中专学生、已出嫁的妇女的土地收回调整给新增人口,该类人员现没有固定收入来源,要求分配土地,但无地可调或虽能分配土地但多数群众不同意。
二、导致农村土地信访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国家土地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一是第一轮土地承包时,国家推行“两田制”,即实行“责任田”和“口粮田”两种承包方式,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开始对“两田制”进行清理纠正,但因部分村的“责任田”未到期,纠正“两田制”不彻底,延续至今,仍有少数村存在“两田制”,与现行的法律法规产生矛盾。二是近年来,我县没有严格执行新的土地政策,及时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搭配给农户的粮田和改变种植作物种类的土地承包合同进行清理,导致土地严重不均,引发纠纷。三是村干部和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对“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政策认识不到位,擅自违法调整农户承包地。四是我县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贯彻不到位,许多村走了过场,有的甚至闭门造车,与实际严重脱节,致使我县在土地承包政策的具体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五是xx、xx年我县组织的集中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和规范完善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问题的措施办法,因个别基层班子较弱的村没有落实到位。
(二)农村土地承包缺乏必要监督。一是村干部不履行民主议事程序擅自对外发包土地,一次性收取多年承包费,透明度低,损害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利益;二是承包合同不规范,条款不完善,给村民、村干部和承包者留下了矛盾隐患;三是果园、林地在承包经营期间因管理不善,出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四是合同履行过程中常常因村委会负责人更换,新班子对老班子订立的合同不满意,否认原合同的法律效力,私自变更合同条款或对标的物重新发包;五是以倒包土地为业的人员,承包村集体土地后,层层转包或一地多包,从中非法渔利导致纠纷。
(四)占地赔偿不规范。近年来,因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油田开发、经济园区项目建设等需要,占用了大量农村集体土地,因土地补偿标准低、赔偿款到位不及时、分配不合理、失地群众得不到妥善安置等因素,引发了许多较大规模的上访。
三、解决农村土地信访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二)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群众反映土地问题往往与村财务、村干部作风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增加了问题的处理难度。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村级班子建设作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来抓,健全民主管理制度。选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党性强、德才兼备和群众信赖的同志选拔到村领导岗位上,对那些私心重、群众意见大的村干部及时调整和更换。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村班子的领导和监督,一旦发现干部有问题,该教育的要及时教育,该处理的要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严格执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策,确保群众知情权、监督权。要指导帮助各行政村依法选举产生村民代表,对农村土地承包等村级事务实行村民代表议决制度,履行民主程序,规范土地承包行为。农村确需进行土地“小调整”的,在做到“五公开”(即上级政策公开、村级土地核实的底子公开、土地承包方案公开、划分地块等级公开、土地归户注册公开)的基础上,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后,履行报批程序后方可实施,对个别村干部不经批准擅自进行土地调整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严格落实农村合同乡镇监管制度。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合同的管理,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台账,做好土地承包及流转合同的签订、登记、鉴证和档案管理工作。严格审查合同的真实性、可行性和合法性,并监督合同的实施,防止出现虚假合同、侵权合同和暗箱合同,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返回目录。
乡镇纪委作为基层纪律检查机关,是直接监督管理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力量,是我们党和政府纪检监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乡镇纪委主要担负教育、监督、惩处、保护四项职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对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保证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目前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镇纪委在农村没有形成大力宣传廉政思想、廉政教育的氛围,廉政教育手段乏力,缺乏创造性和实效性,远程教育等载体作用发挥得不明显。调查问卷显示,有近半数的非纪检监察干部不了解乡镇纪委的四项基本职能。部分村干部文化素质低、党纪法制观念淡薄,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学习不够,不认真领会、贯彻。群众获取信息渠道不多,对法律法规不知晓,不敢监督、不会监督,没有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参与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
在对基层站所人员的监督管理上,由于级别低,乡镇纪委与其它站所沟通和信息交流不畅,纪检工作处于“自我循环”,监督乏力,难以发挥作用。在对村级组织的监督方面,由于乡镇处在基层,有较强的独立性,只忙于各项任务的完成,对村级组织监督少,村级即使有村民监督群众委员会,但也未发挥出应有的监督作用,致使基层组织监督薄弱,容易滋生腐败。
个别乡镇主要领导认为惩处了其单位的党员、干部,就等于给其脸上抹黑,影响乡镇考核,影响整个乡镇的形象,影响个人升迁,对乡镇纪检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不够重视、不够支持;有的把查案和稳定对立起来,怕查了案子乱了班子,怕查了案子伤了感情,影响工作积极性,于是能拖则拖;有的乡镇纪委胆小怕事,不愿查案,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用组织处理代替党纪政纪处分;有的乡镇纪委能力不强,业务不精,不懂查不会查,查不出,不能有效处理违纪违规行为、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作用,失去了干部群众对乡镇纪委的信任,对潜在违纪违规行为威慑不够。
目前,多数乡镇纪委对干部的保护依然停留在说教阶段,主要通过日常的学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自律意识,以期达到拒腐防变,保护干部的目的。同时,存在保护干部就是从轻减轻处理的认识误区,没有从日常管理、制度建设、事前监督等方面全方位着手构筑干部职工拒腐防变保护墙,不能有效防患于未然、阻杀于萌芽,对干部职工保护不及时,效果不佳。
(一)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不断总结,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但在实际工作中,“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乡镇存在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为纸上谈兵、嘴上谈兵,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抓落实。一些乡镇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工作机制,重经济发展、安全生产等硬指标,而忽略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乡镇纪委书记要从事的工作任务多,顾不过来,思想认识上有偏差,片面认为纪检工作干得如何无所谓,做好其它工作才是实的、硬的、有用的。一些乡镇纪检干部党性原则不强,怕得罪人,怕丢选票,导致乡镇纪委工作“疲软”;社会对纪检工作认同程度不一,对腐败的惩处普通存在概念上赞成,内容上同情。近年来,乡镇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乡镇干部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上,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摆到重要的位置。有的认为当务之急是抓好经济建设,搞好社会稳定,解决“三农”问题,出现一些小问题无伤大体;有的只做表面文章或者干脆不作为,或者故意疏忽党风廉政建设。
(二)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力。
虽然各乡镇都加强了制度建设,如党风廉政建设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制度、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工作纪律等一系列制度,但制度相对操作性不强,特别是探索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方面,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制度执行不力。如首问责任制,上级部门三令五申强调,但部分乡镇仍然是墙上制度,干部职工我行我素;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虽然实行多年,但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群众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又如工程招投标、投资项目监管、政府采购、公务接待等方面,虽然县乡都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操作办法,但落实不到位,管理不严。
(一)理顺工作关系是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发挥的重要保证首先,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求,提高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乡镇纪委工作的认识,争取党政主要领导对纪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调研中发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重视纪检工作的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发挥都较好,党委政府重视是发挥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发挥的基本保证。要完善乡镇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提高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在目标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完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注重督促乡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高党政主要领导对乡镇纪委工作的认识。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上,加大对党政一把手履行“一岗双责”的监督考核力度,推动党委政府把乡镇纪委工作真正摆在重要位置,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乡镇纪委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取得党委政府的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其次,乡镇纪委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全面履行对乡镇股室站所和村级组织的监管职责。乡镇纪委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对乡镇各股室站所负有组织协调、监督管理职责,要认真履行乡纪委教育、监督、惩处、保护四项基本职能。对于垂管站所,需要乡镇党委政府、纪委加强与其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同时,乡镇纪委还要加强与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联系,以便建立规范有效的管理方式,加强监管。
(二)加强自身建设是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发挥的基本前提。
一是优化队伍建设,强化责任。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乡镇纪委干部,确保有一名专职纪检干事协助工作。加强乡镇纪委书记届中考核,选任政治素质过硬、思想作风正派、能坚持原则并且具备一定的纪检监察专业知识和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乡镇纪委书记,彻底改变过去纪检干部负责纪检监察工作,却不了解、熟知纪检监察业务的现象。同时加大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和交流使用力度,提高乡镇纪委的履职能力。二是规范工作内容,主次分明。要加大对乡镇纪委工作的指导,并制定出台乡镇纪委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意见,从组织领导、职责权利、工作范围、工作要求、自身建设等方面指导乡镇纪委做好工作,使乡镇纪委工作有规可循。三是强化监督检查,推动工作。将纪委工作既纳入综合考评,以增强基层纪委与上级纪委的工作联系和情感联系,也以此增强乡镇纪委干部主抓纪检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调动乡镇纪检干部的积极性,减轻工作、心理压力,为其放手大胆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四是倡导主动学习,提高素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违法违纪越来越隐蔽和多样化,纪检监察工作难度相应加大,那种靠经验工作、靠经验办案的方式逐渐适应不了当前的形势,可谓不进则退、不变则滞、不学则汰。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在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认清自己的神圣使命,树立正确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在复杂形势下辩别是非和抵御各种不良思想侵蚀的意识和能力,使自己最大限度地具备纪检监察工作需要的综合素质,从而适应新时期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五是坚守清正廉洁,当好表率。乡镇纪检干部要认清自己的职责,珍惜岗位荣誉,恪尽职守,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把好“关口”,筑牢防线,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认真执行述职述廉制度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等规定,认真听取干部群众的批评意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要做到主动自律、经常自律、严格自律,模范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决不拿党的原则作交易,不拿人民赋予的权力作筹码,不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当儿戏,要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以清正廉洁、秉公执纪的实际行动,当好表率。
(三)建立完善制度是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发挥的主要措施。一要建立制度。在工作中,有许多经过实践检验确实能管人管事的制度,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机关效能建设制度,对于这样一些制度,特别还有一些处于探索阶段的制度,我们要认真加以科学总结,摸清其何以能发挥作用,还存在那些问题和不足,对症下药,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对于一些制度管不了、管不到的盲区,要深入进行思考,找出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制度建设在提出要求的同时,要注重健全监督措施,落实监督责任,完善责任追究,使任务到肩、责任到人,防止有事无责,有人说事、没人干事,达到事与责的统一,从而推动制度的落实。同时,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中的,问题总是不断出现,所以,要使制度能解决实际问题,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还需要不断完善制度。二要落实制度。首先,要严格执纪体现制度的权威性。对于违反制度的人和事一方面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还要“一碗水端平”,在执行制度的天秤上,绝对不能偏袒任何人和任何事,否则,再严格的惩处也只能服人,但不能服心。其次,要慎重建制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体现严格要求的原则,对于一些性质严重、行为恶劣的行为要坚决从严处理。制度建设在于精不在于多,站在基层的角度来看,过多的制度往往造成执行中无所适从,甚至造成对制度的麻木症。从制度本身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制度是重复的或不具操作性,很难在实践中起到应有的规范作用。对于这样一些制度,就应该从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的体系中予以删除,这样既可以体现制度的严肃性,也可提高制度的操作性。当前,全县正处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矛盾突发期,充分发挥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为“大美花果城,实力绛县城”而努力工作。
返回目录。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去年5月份以来,市按照省纪委关于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在试点中探索、在试点中研究、在试点中不断创新和提高,取得明显成效。
一、理性思考,准确把握制度廉洁性评估的科学内涵。
制度廉洁性评估,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创新之举、治本之策。从试点工作一开始,市就注重学习、研究各地的情况,并认真对照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作了一些思考探讨,逐步把握和弄清了作为无立法权的市,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一)制度廉洁性评估的对象需要延伸。评估对象,即要评谁。中央纪委《关于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省纪委《关于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的意见》,都将制度廉洁性评估对象明确界定为: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像这样无立法权的地市及以下层面,评估的对象只能是“其他规范性文件”。一般理解,规范性文件是指由行政机关发布的对某一领域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准立法行为。但从实践看,这类文件的制定多以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制度为依据,并经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廉洁性问题并不是特别突出。即便有问题,无立法权的地市对其修订和废止也无权限。因此,这类文件的分量较小,评估意义不大。对基层而言,问题较突出、损害群众利益较严重的,多是那些短期有效或一次性适用的、具有特定目的的文件,如招聘、招标和政府采购公告等。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类文件不属于长效的可反复适用的制度性文件,但却在一定事项和一定时限内具有法律效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属于规范性文件。有的政府职能部门在制定过程中,没有经过较为严格的程序运转,往往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任意设置门槛,选择性设置条件,存在制度漏洞较多。比如,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各类招考中“量身定制”、“萝卜招聘”的问题;政府采购中“选择性”确认中标人、采购价格远高于市场价格的问题;建设工程招投标中限条件、限资质、限门槛,甚至“明标暗定”的问题,等等。诸如此类,群众意见大,舆论批评多,社会关注度高,理应作为制度廉洁性评估的重点对象。
(二)制度廉洁性评估的内容需要拓展。评估内容,即评什么。加强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需要对廉洁性作出明确界定。但制度廉洁性的概念还不甚明确,评估的内容非常广泛。中央纪委《关于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省纪委《关于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的意见》,将制度廉洁性评估内容确定为,制度的廉洁性、制度的合法性、制度是否存在利益冲突以及制度的科学性,这也是各地普遍采用的评估框架。从广义上讲,制度评估应包括廉洁性、科学性、合法性等,廉洁性不是其他内容的上位概念。但从各地实践看,有的上下位内容并列,概念外延和内涵含混不清,给评估工作造成一些障碍,需要进一步厘清概念,科学界定评估内容。市认为,基层廉洁性评估定位不宜过于宏观,内容不宜过于宽泛,不应超出严格意义上的廉洁范畴。另外,除科学性评估、合法性评估、廉洁性评估等内容外,还应增加民主性评估和效能性评估。所谓民主性,是指是否体现民主和民意,是否体现群众的意愿和利益要求,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是否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基层政府及部门,处于直接面对群众的“第一线”,文件内容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针对性更强、更具体。因此,必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执行中的困难和阻力,将各项规定落到实处,这是制度廉洁性评估的一个重要标准。所谓效能性,是指是否体现高效率、高质量,是否违规违法增加或变相增加工作环节和程序,是否违规延长办事时限等。当前,政府部门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推诿扯皮、效率低下问题,如在行政审批工作中,有的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私自增加前置审批条件;有的审批时限设置过长,等等。因此,效能性评估也应是廉洁性评估的应有之义。
(三)制度廉洁性评估的重点需要细化。制度廉洁性评估的重点是什么,各级普遍确定为利益冲突。但对基层来讲,市认为,更核心的应是利益输送。利益冲突,是指在公共行政过程中,发生私人、部门利益与公共责任相冲突的情境和行为,主要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冲突、个人与公共利益的冲突、群体之间的冲突三种形式。具体表现为,隐藏着地方或部门利益;存在部门权力重叠;存在权力与权利关系的明显倾斜,即利益输送;存在模糊职责和减免公共职责,谋取权力便利;存在不正当的社会利益倾向和不合理的社会利益安排等。在实践中,部门单位或系统之间的利益冲突,大多来源于上层的制度设计,如部门单位出台的一些。
规章制度。
本身就是按照上级文件部署要求执行的作为地市及以下层面评估机构受审查的权限限制难以纠正和防止这类利益冲突。在基层利益冲突的主要问题是个人与公共利益的冲突突出表现为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如备受社会关注的选人用人工作政府主管部门在职位设置、专业要求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为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留下了空间容易产生不公平、不公正。招标、招考中任意圈定范围、量身定制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十级古筝”、“八级英语”、“篮球特长”等不一而足。对此群众反感社会影响恶劣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再如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问题现在药品普遍经过招标采购药价却居高不下因为药品的生产、销售、采购、招标、开单等环节隐藏着一条巨大的利益输送链条。正如其业内人士所说给药品定个高价很简单只要公关一下物价主管部门就可以。这里“公关”就是明显的利益输送。类似这样的一些简章、公告、招标文件堂而皇之出台不仅对社会造成极大的不公也最容易滋生腐败。因此需要把审查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作为制度廉洁性评估的重中之重认真审查和堵塞制度设置上的漏洞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切断非法利益输送链条最大限度地降低权力滥用的可能性。
(四)制度廉洁性评估的机制需要健全。加强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需要建立科学、合理、权威、高效的制度廉洁性评估机制,解决谁来评、怎么评的问题。谁来评,即评估的主体,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部门自评,即按照“谁制定、谁审查”的原则,由文件制定部门进行自查自纠和全面廉评,把好“自查关”。二是专门机构评审,即监察、法制等部门组成专门审查机构,研究解决评估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三是社会评审,包括专家、群众和中介组织评审。制度廉洁性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的评估主体,都难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全面、科学,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扩充评估主体,形成严密的评估链条,逐级进行评审,最大限度地减少偏差。怎么评,即评估方式,主要包括备案审查和前置审查两种方式。目前,多采取备案审查,即对“出炉”后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一旦文件有廉洁问题,不易纠正,且已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可挽回。对于基层来讲,应注重前置审查,对正在起草或即将出台的规范性文件提前介入,将评估结果作为能否出台的重要依据,未经审查或存在问题较多的一律不得出台,力求把廉政风险消除在文件起草制定过程中。
二、市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的基本做法及成效。
基于以上思考,市在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中,始终坚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截止目前,共梳理审查各类规范性文件3.5万件,确定纳入集中评估范围1121件,经组织法制机构、专家、群众代表评估审查,建议保留878件,修订61件,废止155件。
(一)扩大评估范围。界定评估对象,明确评估范围,是开展好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的前提。市在确定评估对象时,一方面,按照上级要求,将政府及其部门已公布实施现行有效和起草制定中的规范性文件全部纳入评估范围,主要对xx年以来政府及其部门公布实施现行有效和起草制定中的规范性文件,以及xx年以前制定实施、现行有效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存在廉洁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进行评估。另一方面,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增加了评估对象,拓展了评估范围,将短期有效或一次性适用的、具有特定目的的文件,如招聘、招标和政府采购公告等,一并纳入评估范围,进行重点评估。
(二)增加评估内容。在对廉洁性、合法性、利益冲突、科学性等常规内容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增加了效能性、民主性两项评估内容。其中,效能性评估,主要评估文件是否违规违法增加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等事项;是否以备案、登记、核准、增加限制条件等形式变相增加审批或者其他事项;是否违规违法增加或变相增加工作程序、办事时限;是否存在其他影响效率的情形。民主性评估,主要评估文件在制定过程中,是否经过前期调研、广泛讨论、集中研究等必备的程序和环节,对涉及群众利益以及社会关注的重大事项,是否经过科学论证和公开征求意见等,是否真正体现群众的意愿和利益要求。另外,在对利益冲突进行评估的同时,将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作为评估的重点,认真查找制度上的漏洞,从根本上切断利益输送链条,最大限度地降低权力寻租空间。
(三)创新评估模式。科学的评估方式,严格的评估程序,是提高制度廉洁性评估效果的保证。市在评估工作中,探索实行了部门单位自审、派驻机构初审、相关部门联审、专门机构审查、专家和群众代表评审、社会听证“五审一听证”评估模式。一是部门单位自审。由部门单位或牵头部门单位按照评估要求,对照梳理,逐件自查自审,提出自审意见。二是派驻机构初审。发挥各统管派驻纪检组监督职能作用,对部门单位上报的评估文件严格审核把关,初审初评,防止漏报、瞒报或应付了事。三是部门单位联审。多部门单位联合行文或者涉及多部门单位业务的,由制度廉洁性评估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单位进行联审。四是专门机构审查。对专业性、政策性较强的规范性文件,由制度廉洁性评估办公室进行梳理分类,会同政府法制办、纪委政策法规室组成专门机构进行审查。五是专家和群众代表评审。注重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从人大、法制办、公检法司、党校、职业学院等部门单位遴选225名专业人士,组建了制度廉洁性评估专家库,为试点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持。注重发挥基层群众作用,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基层群众中遴选3000人组建了群众代表库,广泛组织群众参与,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对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社会关注较高或争议较大、专业性较强、难以把握的规范性文件,组织专家评审或群众代表评审,拓展公众参与度,提高评估质量。六是社会听证。根据评估工作的需要,适时召开社会听证会,邀请有关方面代表参加会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听证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提高评估结果的公信力。
(四)规范工作运行。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是一项全新工作,政策性强、标准要求高,工作中,市注重督查指导,规范评估运行,保证了工作质量。一是注重工作指导。根据各环节、步骤工作开展需求,制定《制度廉洁性评估自查自评指导方案》、《制度廉洁性评估各统管派驻纪检组初审初评指导方案》等配套指导方案,制作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流程图,明确规程,严格标准,统一程序,保证了工作规范运行,有序推进。二是注重工作督导。制定《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督导方案》,对评估工作实现全程跟踪督查,及时纠偏释疑,对评估方法措施不当、政策把握不准、工作推进缓慢的,提供操作范例,规范工作运行;对工作不积极、不彻底、不全面的,提出意见建议,督促整改落实;对存在漏洞或缺陷的,要求按照法定程序“废、改、立”,确保了整个评估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充分发挥市纪委各统管派驻纪检组职能作用,制定《制度廉洁性评估各统管派驻纪检组分工方案》,针对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特点,采取日常督导、专项督导、重点督导相结合的方式,提前介入,全程监督。三是注重工作评价。将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细化分解为5大项32小项,逐一提出具体标准要求,明确完成时限,严格进行督查考核。同时,将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作为市委、市政府专项督查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市制度廉洁性工作面临的问题和下步工作重点。
市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对制度廉洁性评估的尺度还难以准确把握。对于“规范性文件”,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给出统一的概念,导致在评估对象的界定上存在争执和分歧,给试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困难。特别是就某个具体的评估对象而言,风险点究竟有多少?风险的等级有多大?如何定性?没有既定的标准可参考,尺度上难以准确把握。
二是对制度合法性的评估还缺少必要的法律依据。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备,在某些行业、某些领域仍存在法律的空白;地方性法规建设相对滞后,配套法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上位法的缺失,导致在制度合法性审查上缺少必要的法律依据,难以深入开展。
三是既得利益者的消极态度阻碍了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涉及面广,需要清理的制度比较多,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一些部门利益甚至个人私利。受既得利益的驱使,个别部门单位存在抵触情绪,对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不支持、不配合,重视不够,推进不力,影响了工作效果。
四是制度廉洁性评估的力量需进一步加强。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不仅工作量大、程序复杂,而且涉及多个领域、涉及很多专业问题,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员队伍来实施。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工作人员素质、知识能力与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的客观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亟待提高。
市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下一步工作,要重点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对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的经验做法进行认真总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在制度廉洁性评估上更好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
二是在典型带动上下功夫。把抓典型、抓亮点、抓特色作为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注重发现典型、培树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三是在提高评估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五审一听证”评估模式,对存在争议和专业性较强的评估对象,注重发挥专家和群众代表的作用,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提高评估质量。
四是在结果运用上下功夫。充分运用评估成果,对评估后认为无廉洁性风险的,要加快推行;有一定廉洁性风险的,要认真研究修订;廉洁性风险较高的,要按法定程序予以废、改、立。
五是在长效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坚持边评估、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深入研究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市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办法》,将制度廉洁性评估作为今后政府及其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前置条件和必经程序,坚决做到“不评估、不出台”,形成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的长效机制。
纪委调研报告篇十一
近年来,镇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党委、政府始终把解决五保户供养和老年人养老问题作为最大的民生,并以镇敬老院和白顶子村互助养老幸福院为平台,大力支持、扶持家庭养老,推动了全镇养老事业健康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市东北部,与仪陇县相邻,辖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0个合作社,2450户,总人口8113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707人,70岁以上老年人口730人。全镇已享受五保供养人员64人,其中享受集中供养22人。残疾人316人,已办证226人。60岁以上失能困难老人900人,空巢老人600人。
(一)镇敬老院基本情况。
镇敬老院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九十年代初正式使用,现有建设面积近800平方米,床位45张,实际入住五保老人15人。聘有管理及服务人员2名,其中:院长1名,月工资900元;炊事员1名,月工资600元。
(二)镇白顶子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于,月份正式投入运行,是整合原派出所及文化站闲置资产改建而成,现有使用面积500余平方米,设有棋牌室、视频聊天室、休息室、阅览室、厨房、餐厅等生活娱乐设施,其主要功能是为白顶子村及附近居委会484名60岁以上老人提供互助养老服务,现聘有1名兼职的管理人员和服务员,月误工补贴800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敬老院方面。
1、基础设施差、设备老化。
二是建设敬老院时未征用、耕种土地,造成现在入住人员无地耕种,造血功能不足。
2、入住率较低,有一点劳动能力的不愿入住,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高龄五保户又逼迫要求入住,而敬老院目前又无力承担,矛盾重重。
3、运转经费保障不足。
一是五保供养人员补助标准偏低,不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特别集中供养人员和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人员。
二是管理服务人员财政未预算工资补贴,经费无正当来源,只能挤占挪用临救资金等民政专项资金支付。
(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方面。
1、缺乏管理经验,互助养老中心作用未完全发挥。由于年底才开始运转,在农村属新生事物,加之镇(村)宣传、引导不够,农村还主要依靠居家养老,其功能目前主要还只用于喝茶、聊天、打牌等娱乐功能上,对老年人医疗服务、精神慰藉、权益维护还没做到位,还处在启动探索阶段。
2、对自愿入住互助养老中心老人缺乏管理经验,目前虽有老人提出入住申请,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经费保障不敢让其入住。
3、运转经费无保障,目前国家对互助养老中心(包括管理人员工资)无任何补助,为保障其运转,政府只能整合一切民政资金给予适当补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高度重视农村养老工作,特别是五保老人和留守老人的养老工作。
2、加强敬老院、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等养老机构硬件建设,提高农村养老硬件水平。20xx年计划投资10万元维修镇敬老院,投资25万元建设土桥庙村互助养老幸福院一个。
3、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吸取别人推进养老事业先进工作经验,提升服务水平,探索出一条适合实际的政府推进养老事业经验。
4、强化资金保障,20xx年,我们将一方面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将整合一切民政资金确保敬老院和互助养老幸福院正常运转,和老年人正常养老生活所需。
四、几点建议。
1、建议市财政按一定规模和标准预算敬老院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管理人员工资。
2、按照区别对待原则,分年龄段和实际身体状况,适当提高五保供养人员、特别是集中供养人员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生活自理人员的补助标准。
3、上级应给予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生活设施的规范配套。
4、加大对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管理人员培训和指导,以利于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5、加大对敬老院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硬件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不给乡镇留资金缺口。
纪委调研报告篇十二
乡镇纪委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最基层的一级纪检监察机构,它直接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的是生活和战斗在农村第一线的党员和干部,在努力履行“保护、监督、教育、惩处”四项职责的同时,为一方政治稳定、发展服务。纵观近些年来,我们党在抓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决心是很大的,也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效果。十五大以来,通过不断努力,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但在实际工作中,似乎“是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较为突出。作为最基层的乡镇纪委,如何搞好组织协调,充分履行其职责,走出新的工作思路,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乡镇纪委工作又由于各种原因而举步维艰,效果不明显。这里,拟从几个方面来作一些探讨,以求能更好地推进乡镇纪检监察工作。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乡镇纪检工作大多是一片空白,“人员难专职、任务难专。
一、时间难专用”这是存在的共性,从而造成了不少乡镇纪检工作开展不力。一年下来,乡镇纪委办不了一个案子,即使是上级纪委要求处理的案件都是办案质量差,时间长,执行难。这样一来,乡镇纪委就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纪委的工作职能,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乡镇纪检监察的办公条件落后,没有专门的办公室,都是与其它办公室合用,办公设施较差,连一台电脑都没有,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办公的需要。
2、乡镇纪检监察基本上没有专职人员,且兼职较多。就我市而言,乡镇纪委书记都由乡镇人大主席兼任,同时大多数还分管几他多项工作;纪委委员也是由乡镇其他工作人员担任的,工作重点不在纪检工作上面,给工作带来不便。
3、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水平尤其是查办案件和能力不够高。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纪委书记更换比较频繁,大多数纪检监察干部都是新手,以前都没干过纪检监察工作,理论水平差,业务水平低,办案能力差。
4、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视野不开阔,思想不够解放。近几年来,我市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外出学习人数太少,参加培训的机会少,使得纪检监察干部思想老化,工作无起色。
5、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经济待遇低,办案经费少,从而使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
问题产生的原因。
乡镇纪检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其原因很多,通过调查,主要有表现在以下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有差距。思想认识上存在三大误区:误区一,一些乡镇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工作机制,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个别乡镇主要领导认为惩处了其单位的党员、干部,就等于给其脸上抹黑,影响乡镇考核,影响整个乡镇的形象,影响个人升迁,对乡镇纪检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不够重视、不够支持;误区二,乡镇纪委书记由乡镇人大主席兼职,要从事的工作任务多,顾不过来,片面认为纪检工作干得如何无所谓,做好其它工作才是实的、硬的、有用的。一些乡镇纪检干部党性原则不强,怕得罪人,怕丢选票,导致乡镇纪委工作“疲软”;误区三,社会对纪检工作认同程度不一,对腐败的惩处普通存在概念上赞成,内容上同情。
2、纪委班子配置上不恰当。乡镇纪委一般由3人组成,纪委书记一人,副书记一人,委员一人,副书记和委员通常是非纪检部门的人员担任,平常他们都是干他们自己的工作,基本上是有名无实,实际纪委日常工作只有纪委书记一个人,纪检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难以开展。
3、体制机制上不畅通。在体制上,乡镇纪委工作体制套用县级以上纪委的工作机制,缺乏基层特点,针对性不强。在机制上,由于级别低,乡镇纪委与其它执纪执法部门沟通和信息交流不畅,纪检工作处于“自我循环”,监督乏力,难以发挥作用。在制度上,制度建设不规范,存在工作无主次、办案无章法、管理无制度、检查无资料等现象。在对基层站所人员的监督管理上,由于许多站所都实行了条管,编制、工资、福利、考核均不在乡镇,造成”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现象,乡镇纪委难以监督。
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又加之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新手多的情况,如何做好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是摆在每一位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面前的新课题,现我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的对策。
1、理顺领导体制,解决“谁来管”的问题。继续探索乡镇纪委受双重领导的机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确定“条”和“块”的管理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注重“条条”,轻“块块”,进一步强化市纪委对乡镇纪委人事、业务的直接监管权,具体做法是:把乡镇纪委干部的人事任免权和工资福利一并收归市管,根据工作需要和按属地管理原则,乡镇对乡镇纪委履行同级领导权,使乡镇纪委既受上级纪委的领导,又受同级党委的领导。这样一来,有利于调动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改变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作风,有利于改变乡镇纪委工作“疲软”的现象,从而使乡镇纪委工作有新的起色。
2、优化队伍建设,解决“谁来做”的问题。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乡镇纪委班子,同时要为乡镇纪委配备一名专职纪检干事协助工作。乡镇纪委干部的任用应由市纪委提出意见,注重选拔政治素质过硬、思想作风正派、能坚持原则并且有、财经、审计等专业特长的年轻同志担任乡镇专职纪检干事,彻底改变过去纪检干部占位不谋事现象,要加大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和异地交流使用力度,提高乡镇纪委干部的工作能力。乡镇纪检干部不但要政治上要强,更重要的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真正做一个“能干事、干成事”的乡镇纪检监察干部。
3、理顺工作顺序,解决“工作主动性”的问题。积极工作,努力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乡镇纪委面临人员少、无专职纪委委员、无经费、无查办违规违纪案件的经验等一些客观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乡镇纪委要开展好各项工作谈何容易,就必须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在查办案件上,要向党委、政府反映案件的紧迫性和恶劣性,树立惩处腐败实际上也是一种发展,是促进社会更加、繁荣昌盛的内在因素。独立办案,不畏权势,防止外界干扰,从严从快结案,该处分的坚决处分,该进入程序的进入司法程序,创造一个明朗的政治天空。
4、规范工作内容,解决“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乡镇纪委要根据农村的实情,在吃透上级纪委会议精神的前提下,制定出一系列乡镇纪律检查工作制度,如学习培训、调查、查办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纪律等工作制度,定期与不定期地检查执行情况,让党员干部时刻紧绷正义之弦,不越雷池半步,从制度上保障纪检工作的顺利实施。
乡镇纪委工作始终要从教育入手,惩处为辅,用大量反腐倡廉警示片教育他们怎样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利益观;如何践行“三个代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反腐的决心更加坚强,信心更加牢固。
5、规范工作制度,解决“阵地建设”的问题。“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作为乡镇纪委一定要把自己的阵地建设保护好,要有固定的及室内硬件设施,各种制度要上墙,要制定乡镇纪委规范化建设工作意见,从组织领导、职责权利、工作对象、工作范围、工作要求、自身建设等方面指导乡镇纪委做好规范化工作,使乡镇纪委工作有章可循。
6、强化监督检查,解决“如何评”的问题。对乡镇纪委及纪检干部的考核要以上级纪委为主,以增强乡镇纪委干部主抓纪检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可以减轻乡镇纪委干部的心理压力,使其放手大胆地开展纪检工作。要将考核的结果与政治生活待遇挂钩,以调动乡镇纪检干部的积极性。
乡镇纪检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只有找准了乡镇纪检工作的支点,才能有效地开展乡镇纪检工作,才能开创新时期纪检工作的新局面。
纪委调研报告篇十三
纪委委员作为各级纪委的组成人员,是加强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力量,纪委委员的监督、参谋、宣传、协调等职能作用发挥得如何,对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至关重要。如何提高纪委委员的职责意识、有效发挥职能作用,是纪检监察系统在“三转”新形势下深化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
而乡镇纪委委员更是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能不能切实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直接关系到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关系到基层党员干部的队伍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乡镇纪委委员角色意识不强,作用发挥差强人意,尤其是兼职的纪委委员,成为“只戴帽、不履职”的虚职。
一、产生问题原因。
(一)职责权限不够具体,委员不清楚有何“为”、有何“不为尽管《党章》和《党内监督条例》对纪委委员的职责作了相应明确,市纪委也出台了发挥市纪委委员作用的试行意见,但结合镇情实际我们发现,针对职责的具体操作办法还不够细化,也没有指导操作的具体配套制度去支撑完善,如果完全照搬,针对性、操作性不强。以试行意见为例,由于对纪委委员职责提法较为笼统,同时又没有对纪检监察岗位内和岗位外纪委委员细化职责任务的配套制度跟进,纪委委员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擅长的做点、不擅长的也做点,敷衍一下了事,不利于特长作用的发挥,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二)、履职制度不够全面,委员不知道怎么“为”、用什么“为”尽管我们针对镇纪委委员履行参与决策、监督检查、询问质询和评议等方面职责,建立了一些相应的配套制度,但就如何让镇纪委委员全面履职的问题上,还显得过于零碎、片面,没有从系统全面的角度健全相应的配套工作制度,为其搭建履职平台,致使镇纪委委员只知其职、而不知何“为”其职,履职方法路径单一,片面的以为“一年到区纪委开一两次会、举一两次手、提一两次问、写一两次意见建议、划一两次勾勾叉叉、开展一两次督查,最后再约谈一两次、交一两次报告”就算履职到位,完成任务、脱手了事。
为此,调研组就如何充分发挥乡镇纪委委员作用作了一些探索,并提出一些粗浅建议。
一、优化队伍建设,解决“有人做”问题。
抓好纪委委员队伍建设,一要把好纪委委员进口关。要按照德才兼备原则,选拨纪检干部和纪检委员,而且要不断提高纪委委员整体业务水平。二要稳定纪委委员队伍。乡镇纪委要参与纪委委员人事变动讨论,乡镇纪委委员调动时,需征求乡镇纪委的意见,报县纪委同意,如出现缺位的,建议在试推行党代表例会制的乡镇,实行增补纪委委员程序。三要创新纪委委员培训机制。乡镇纪委要建立纪委委员学习例会制度。同时,建议县纪委每年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定期组织全体专兼职纪委委员开展业务培训,增强纪检监察业务技能。
二、健全履职机制,解决“做什么”问题。
制订出台闭会期间纪委委员履职办法,明确规定纪委委员在案件调查期间的工作职责、履职途径和方法。一要建立纪检工作通报制。落实镇纪委每月向镇纪委委员通报月工作安排,每季度向镇纪委委员通报全镇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便于镇纪委委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二要建立岗位联系责任制。根据纪委委员岗位职能和纪委委员特长,明确纪委委员责任分工,将纪委委员自身岗位与纪检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好发挥履职作用。三要建立联片包干责任制。将辖区内各企业部门、村(社区)党支部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划片,落实包片负责制。对党风廉政建设、群众反映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情况,将督导检查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和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向镇纪委进行反馈。四要建立工作督察、巡查制度。各基层党支部、党员干部要主动接受镇纪委委员监督,不定期组织镇纪委委员开展专项督察,对全局性、倾向性问题提出建议意见,供镇党委、政府决策参考。五要建立质询制度。进一步强化纪委委员监督权威,对涉及党员干部纪律、制度执行、重要工作落实等方面存在问题的,镇纪委委员可以书面询问,规定询问对象必须在规定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三、丰富履职方式,解决“怎样做”问题。
要切实加强纪委委员履职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纪委委员活动协调小组。镇纪委每年要确定一个大的纪委委员活动主题,并设计创新一些小的活动载体,通过转变履职方式,增强纪委委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一要开展现场巡查活动。二要开展专项检查活动。三要开展工作调研活动。四要开展联合监督活动。五要建立情况报告制度。在履职中,纪委委员可以通过参加工作例会、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等形式向镇纪委报告履职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同时,要重视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积极吸纳,并付诸实施;对反映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落实整改措施,抓好纠正处理,以充分提高纪委委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导向机制,解决“如何评”问题。
要建立健全纪委委员作用发挥的评价、激励、考核等机制,提高纪委委员的履职意识和履职责任。一要建立委员述职制度。实行镇纪委委员述职述廉活动,并可以结合乡镇机关中层干部述职述廉活动,对纪委委员按“一岗双职”进行述职述廉。二要建立履职考评制度。镇纪委每年要对纪委委员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建立科学考评机制,通过对纪委委员表率作用发挥、完成交办任务、参与监督活动、提出意见建议等内容,对委员履职情况作出正确评价。同时,建议上级组织部门在提拔纪委委员时,要将纪委委员履行“一岗双职”纳入考察内容。三要建立履职保障机制。一方面乡镇党委要为纪委委员发挥作用作坚强后盾,消除履职顾虑。另一方面,要出台纪委委员开展党内监督等规范性文件,做到依纪依规,强化纪委委员监督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
五、完善机构设置,把队伍建起来。
坚持“应设必设”原则,规范基层纪检委员岗位设置,实现全覆盖、无遗漏,按标准配齐配强纪检委员。推行农村支部纪检委员与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人“一肩挑”,企业纪检委员与监事会人员交叉任职。同时严格选任程序,纪检委员由所在基层党组织提名推荐,党支部大会选举产生,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加强后备队伍建设。
六、明确职责任务,将队伍用起来。
聚焦监督执纪问责,针对农村、社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党组织,明确纪检委员的岗位职责、履职方式、权利义务等要求,促进履职规范化。结合实际,督促基层纪检委员落实好基本职责任务。建立基层纪检委员询问、情况报告和双向监督等制度,及时发现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党组织和上级纪委报告履职情况,强化党组织、党员干部与纪检委员相互间的监督,切实增强党内监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七、提升能力素质,促队伍强起来。
把基层纪检委员的教育培训纳入每年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计划,加强理论学习和纪检业务培训,提高纪检委员监督执纪的能力和水平;抽调基层纪检委员参与上级纪委作风巡查和执纪审查,在实战中提升执纪监督技能。各级纪委要加强专题研究和工作指导,研究解决纪检委员履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工作清单,推行工作记录、痕迹管理制度,促进基层纪检委员履职尽责。
八、强化服务保障,让队伍活起来。
基层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纪检委员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重大事项,支持纪检委员开展执纪监督。把基层纪检委员配备和发挥作用情况纳入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建工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基层纪检委员述职述责、考核评议和激励保障制度,对履职积极、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及时予以调整。
纪委调研报告篇十四
乡镇纪委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最基层的一级纪检监察机构,它直接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的是生活和战斗在农村第一线的党员和干部,在努力履行“保护、监督、教育、惩处”四项职责的同时,为一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服务。纵观近些年来,我们党在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决心是很大的,也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效果。十五大以来,通过不断总结,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但在实际工作中,似乎“是头热下头冷”的现象较为突出。作为最基层的乡镇纪委,如何搞好组织协调,充分履行其职责,走出新的工作思路,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乡镇纪委工作又由于各种原因而举步维艰,效果不明显。这里,拟从几个方面来作一些探讨,以求能更好地推进乡镇纪检监察工作。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看,目前乡镇纪检工作大多是一片空白,“人员难专职、任务难专。
一、时间难专用”这是存在的共性,从而造成了不少乡镇纪检工作处于瘫痪状态。一年下来,乡镇纪委办不了一个案子,即使是上级纪委要求处理的案件都是办案质量差,时间长,执行难。这样一来,乡镇纪委就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纪委的工作职能,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乡镇纪检监察的办公条件落后,没有专门的办公室,都是与其它办公室合用,办公设施较差,连一台电脑都没有,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办公的需要。
2、乡镇纪检监察专职人员较少,兼职的较多,经调查,大多数乡镇纪委书记都由乡党委副书记兼任,纪委委员也是由乡镇其他工作人员担任的,有名无实,给工作带来不便。
3、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水平尤其是查办案件和能力不够高。目前我县各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都是去年换届新任的,大多数纪检监察干部都是新手,以前都没干过纪检监察工作,理论水平差,业务水平低,办案能力差。
4、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视野不开阔,思想不够解放。近几年来,我县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外出学习人数太少,参加培训的机会少,使得纪检监察干部思想老化,工作无起色。
5、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经济待遇低,办案经费少。在有些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一干就是十几年,而且经济待遇一个月办案经费就是那么几十元钱,从而使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积极性减退,工作拖沓。
问题产生的原因。
乡镇纪检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其原因很多,通过调查,主要有表现在以下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有差距。思想认识上存在三大误区:误区一,一些乡镇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工作机制,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个别乡镇主要领导认为惩处了其单位的党员、干部,就等于给其脸上抹黑,影响乡镇考核,影响整个乡镇的形象,影响个人升迁,对乡镇纪检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不够重视、不够支持;误区二,乡镇纪委书记由党委副书记兼职,要从事的工作任务多,顾不过来,片面认为纪检工作干得如何无所谓,做好其它工作才是实的、硬的、有用的。一些乡镇纪检干部党性原则不强,怕得罪人,怕丢选票,导致乡镇纪委工作“疲软”;误区三,社会对纪检工作认同程度不一,对腐败的惩处普通存在概念上赞成,内容上同情。
2、纪委班子配置上不恰当。乡镇纪委一般由3—7人组成,纪委书记1人,委员通常是非纪检部门的人员担任,平常他们都是干他们自己的工作,基本上是有名无实,实际纪委日常工作只有1人,纪检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难以开展。
3、体制机制上不畅通。在体制上,乡镇纪委工作体制套用县级以上纪委的工作机制,缺乏基层特点,针对性不强。在机制上,由于级别低,乡镇纪委与其它执纪执法部门沟通和信息交流不畅,纪检工作处于“自我循环”,监督乏力,难以发挥作用。在制度上,制度建设不规范,存在工作无主次、办案无章法、管理无制度、检查无资料等现象。在对基层站所人员的监督管理上,由于许多站所都实行了条管,编制、工资、福利、考核均不在乡镇,造成”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现象,乡镇纪委难以监督。
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又加之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新手多的情况,如何做好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是摆在每一位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面前的新课题,现我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的对策。
纪委调研报告篇十五
---小学校贯彻实施两个《办法》工作调研报告。
代表党风在开展贯彻实施两个《办法》以来,认真落实县委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领会县委专题工作会议精神,把贯彻实施两个《办法》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在县纪委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以理顺工作流程为切入,以强化监督管理为重点,以制度创新为突破。精心组织,强化领导,扎实推进,构建了良好的监督管理新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强化责任领导上求实效。
贯彻实施两个《办法》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创新之举,对于强化领导干部工作作风,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推进两个《办法》落实,乡党委把统一思想,强化领导,明确任务作为前提,为落实好两个《办法》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是深入理解意义。在县委专题工作会议后,上梵蒂冈召开了党政班子会议,认真组织学习了两个《办法》。讨论了县委贯彻实施两个《办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和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监督的重要目的和意义,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形成共识。通过思想认识上的统一,形成了工作的合力,为开展好落实工作奠定了的基础。
1发垫从领导力度,工作责任上自加压力,提高效率。基本做到了节假日不休息,白天完不成的工作晚上加班。形成了书记牵头主抓,班子成员负责实施,办公室成员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从上到下做到“三个明确”即“任务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有效地推进了工作开展。
三是理清工作思路。为稳步推进工作开展,结合本乡实际,乡党委制定了符合本乡特点的工作实施方案。在制定过程中,党委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并对工作方案反复推敲,认真研究,多次修改,做到了党政“一把手”亲自参与、亲自指导、亲自落实,使工作任务更加具体,方法步骤更加明晰,责任落实更加有力。按照工作方案扎实开展贯彻实施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在制定监督管理制度上下功夫。
贯彻落实两个《办法》,重点在于建立实际、管用、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只有靠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才能提高制度的刚性和有效监督力,才能提高监督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为此,乡党委政府从建立健全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入手,强化监督管理实效。
1、强化指导。在建立健全各项监督管理办法的过程中,在制定各项制度监督管理办法过程中,真对每项制度和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先后对党委政府和各站、办、所的工作制度,监督管理办法反复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对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细化落实,特别是针对最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环节进行精心敲推,细化分解权力和强化制约监督。使各项流程,监督管理办法,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实效。
2、抓住关键。在认真研究《xxx》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加强监管的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在全乡所有的站办所和职能单位中,按照工作性质,职权范围认真筛选。确定了民政办、计生办、财政所、经管站、水利站、乡建办、林业站、供电所、农机站、农技站、派出所、司法所等14个站、办、所作为权力运行监管的重要部门,组织这些站、所、办负责人认真学习县委关于对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加强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围绕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服务群众方面,自查自找存在的问题,拿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意见。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查找出的易发生腐败问题的关节点、危险点,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办法,给这些重要站、所、办和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戴上“紧箍咒”。全乡14个重要站所办共建立健全服务工作流程24项,工作职责14项,监督管理办法14项。
3、建全监督。按照《xxx》规定,把领导班子的分工进行了重新调整。将人事、财务、工程项目管理,物品采购和资产处置等工作交由副职分管,形成了重大事项决定由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并采取了党政“一把手”末位发言的决议制度,切实做到把党政“一把手”权力下放,充分发挥副职的能动作用。在明确了班子成员主管,分管工作的同时,强化了党政“一把手”对副职行使权力的监督职能。制定了《党委议事决策规则》、《党委人事管理办法》、《政府财务管理办法》、《乡政府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政府物品采购办法》和《乡政府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等各项监督管理制度9项。进一步规范了权力运行,使各项工作的决策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强化职能,规范运行,在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上求突破。
在实施两个《办法》过程中,zdfsbv把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流程健全管理制度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贯穿始终,扎实推进,力求实效。
权事项、监督制度制作在图板上。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图板设计,办公室工作人员认真校对审核。为了加快工作落实,主管领导和办公室人员利用一天的时间义务帮助制作图板并连夜安装上墙。全乡共设计制作图板26块。夯实了贯彻实施两个《办法》的硬件建设,推动了长效机制建立。
二是提高自觉意识。根据领导班子和各站所办工作人员的不同工作性质,工作范围,按照姓名、职务、职责、监督电话等内容,分别制作了岗位职责监督牌,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增进与群众的沟通,密切干群之间的关系。以此促进两个《办法》的深入落实。不仅如此,乡党委还把各项工作制度、监督管理办法编制成手册。发到每位机关干部手中。领导干部对不是自己分管的工作或相关的业务,也能通过制度汇编手册了解和掌握。既强化了自律意识,又提高了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贯彻实施两个《办法》的主动性、自觉性,三是创新工作机制。结合贯彻实施两个《办法》,根据实际需要,乡党委在工作中实施了“宣传v操场先难后获”工作制度。实行工作交办制和提请批办制。目的是提高办事效率,转变工作作风,探索深入推进实施两个《办法》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领导干部手中都有一本工作交办单和提请批办单,按照乡党委研究部署的重点工作和阶段性工作任务以及突发性应急处理事项,由主管领导拟定专人负责完成此项工作,并填写工作交办单。交办单明确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定成时限。交办单一式两份,主管领导和承办人各执一份。通过交办皮瓣强化了责任,督促工作落实,又防止了工作过程中出现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现象。从而使每一项工作都能从责任的角度,监督的力度上推进落实,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四、贯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的干部认识还不到位,认为开展这项工作是搞形式,“一阵风”刮过就拉倒,工作不够主动,缺乏积极性。二是有的监督管理还不到位,个别站、所、办的监督管理措施还不够有力,监督管理办法还不够完善。三是贯彻实施两个《办法》的氛围不够浓厚,宣传影响的力度不够大,方式方法不够灵活。针对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强和改进。
纪委调研报告篇十六
乡镇纪委工作面对的是生活和战斗在农村第一线的党员和干部,如何搞好组织协调,充分履行其职责,走出新的工作思路,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乡镇纪委工作又由于各种原因而举步维艰,效果不明显。这里,拟从几个方面来作一些探讨,以求能更好地推进乡镇纪检监察工作。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看,目前乡镇纪检工作大多是一片空白,“人员难专职、任务难专。
一、时间难专用”这是存在的共性,从而造成了不少乡镇纪检工作处于瘫痪状态。一年下来,乡镇纪委办不了一个案子,即使是上级纪委要求处理的案件都是办案质量差,时间长,执行难。这样一来,乡镇纪委就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纪委的工作职能,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乡镇纪检监察的办公条件落后,没有专门的办公室,都是与其它办公室合用,办公设施较差,连一台电脑都没有,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办公的需要。
2、乡镇纪检监察专职人员较少,兼职的较多,经调查,大多数乡镇纪委书记都由乡党委副书记兼任,纪委委员也是由乡镇其他工作人员担任的,有名无实,给工作带来不便。
纪检监察干部都是新手,以前都没干过纪检监察工作,理论水平差,业务水平低,办案能力差。
二、解决的方案和措施。
针对目前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又加之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新手多的情况,如何做好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是摆在每一位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面前的新课题,现我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的对策。
1、理顺领导体制,解决“谁来管”的问题。继续探索乡镇纪委受双重领导的机制和工作机制,把乡镇纪委干部的人事任免权和工资福利一并收归县管,根据工作需要和按属地管理原则,乡镇党委对乡镇纪委履行同级领导权,使乡镇纪委既受上级纪委的领导,又受同级党委的领导。这样一来,有利于调动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改变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作风,有利于改变乡镇纪委工作“疲软”的现象,从而使乡镇纪委工作有新的起色。
2、优化队伍建设,解决“谁来做”的问题。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乡镇纪委班子,同时要为乡纪委配备一名专职纪检干事协助工作。乡镇纪委干部的任用应由县纪委提出意见,注重选拔政治素质过硬、思想作风正派、能坚持原则并且有法律、财经、审计等专业特长的年轻同志担任乡镇纪委书记,彻底改变过去纪检干部占位不谋事和“养老所”现象,要加大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和异地交流使用力度,提高乡镇纪委干部的工作能力。乡镇纪检干部不但要政治上要强,更重要的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真正做一个“能干事、干成事”的乡镇纪检监察干部。
3、规范工作内容,解决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乡镇纪委要根据农村的实情,在吃透上级纪委会议精神的前提下,制定出一系列乡镇纪律检查工作制度,如学习培训、廉政教育、信访调查、查办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纪律等工作制度,定期与不定期地检查执行情况,让党员干部时刻紧绷正义之弦,不越雷池半步,从制度上保障纪检工作的顺利实施。乡镇纪委工作始终要从教育入手,惩处为辅,用大量反腐倡廉警示片教育他们怎样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利益观;如何践行“三个代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反腐的决心更加坚强,信心更加牢固。
4、强化监督检查,解决“如何评”的问题。对乡镇纪委及纪检干部的考核要以上级纪委为主,以增强乡镇纪委干部主抓纪检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可以减轻乡镇纪委干部的心理压力,使其放手大胆地开展纪检工作。要将考核的结果与政治经济生活待遇挂钩,以调动乡镇纪检干部的积极性。
乡镇纪检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只有找准了乡镇纪检工作的支点,才能有效地开展乡镇纪检工作,才能开创新时期纪检工作的新局面。
纪委调研报告篇十七
乡镇纪委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最基层的一级纪检监察机构,它直接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的是生活和战斗在农村第一线的党员和干部,在努力履行“保护、监督、教育、惩处”四项职责的同时,为一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服务。纵观近些年来,我们党在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决心是很大的,也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效果。经过不断。
总结。
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但在实际工作中似乎“是头热下头冷”的现象较为突出。作为最基层的乡镇纪委如何搞好组织协调充分履行其职责走出新的工作思路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乡镇纪委工作又由于各种原因而举步维艰效果不明显。这里拟从几个方面来作一些探讨以求能更好地推进乡镇纪检监察工作。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看,目前乡镇纪检工作大多是一片空白,“人员难专职、任务难专一、时间难专用”这是存在的共性,从而造成了不少乡镇纪检工作处于瘫痪状态。一年下来,乡镇纪委办不了一个案子,即使是上级纪委要求处理的案件都是办案质量差,时间长,执行难。这样一来,乡镇纪委就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纪委的工作职能,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乡镇纪检监察的办公条件落后,没有专门的办公室,都是与其它办公室合用,办公设施较差,连一台电脑都没有,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办公的需要。
2、乡镇纪检监察专职人员较少,兼职的较多,经调查,大多数乡镇纪委书记都由乡党委副书记兼任,纪委委员也是由乡镇其他工作人员担任的,有名无实,给工作带来不便。
3、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水平尤其是查办案件和能力不够高。目前我县各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都是去年换届新任的,大多数纪检监察干部都是新手,以前都没干过纪检监察工作,理论水平差,业务水平低,办案能力差。
4、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视野不开阔,思想不够解放。近几年来,我县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外出学习人数太少,参加培训的机会少,使得纪检监察干部思想老化,工作无起色。
5、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经济待遇低,办案经费少。在有些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一干就是十几年,而且经济待遇一个月办案经费就是那么几十元钱,从而使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积极性减退,工作拖沓。
问题产生的原因。
乡镇纪检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其原因很多,通过调查,主要有表现在以下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有差距。思想认识上存在三大误区:误区一,一些乡镇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工作机制,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个别乡镇主要领导认为惩处了其单位的党员、干部,就等于给其脸上抹黑,影响乡镇考核,影响整个乡镇的形象,影响个人升迁,对乡镇纪检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不够重视、不够支持;误区二,乡镇纪委书记由党委副书记兼职,要从事的工作任务多,顾不过来,片面认为纪检工作干得如何无所谓,做好其它工作才是实的、硬的、有用的。一些乡镇纪检干部党性原则不强,怕得罪人,怕丢选票,导致乡镇纪委工作“疲软”;误区三,社会对纪检工作认同程度不一,对腐败的惩处普通存在概念上赞成,内容上同情。
2、纪委班子配置上不恰当。乡镇纪委一般由3—7人组成,纪委书记1人,委员通常是非纪检部门的人员担任,平常他们都是干他们自己的工作,基本上是有名无实,实际纪委日常工作只有1人,纪检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难以开展。
3、体制机制上不畅通。在体制上,乡镇纪委工作体制套用县级以上纪委的工作机制,缺乏基层特点,针对性不强。在机制上,由于级别低,乡镇纪委与其它执纪执法部门沟通和信息交流不畅,纪检工作处于“自我循环”,监督乏力,难以发挥作用。在制度上,制度建设不规范,存在工作无主次、办案无章法、管理无制度、检查无资料等现象。在对基层站所人员的监督管理上,由于许多站所都实行了条管,编制、工资、福利、考核均不在乡镇,造成”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现象,乡镇纪委难以监督。
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又加之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新手多的情况,如何做好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是摆在每一位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面前的新课题,现我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的对策。
1、理顺领导体制,解决“谁来管”的问题。继续探索乡镇纪委受双重领导的机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确定“条”和“块”的管理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注重“条条”,轻“块块”,进一步强化县纪委对乡镇纪委人事、业务的直接监管权,具体做法是:把乡镇纪委干部的人事任免权和工资福利一并收归县管,根据工作需要和按属地管理原则,乡镇党委对乡镇纪委履行同级领导权,使乡镇纪委既受上级纪委的领导,又受同级党委的领导。这样一来,有利于调动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改变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作风,有利于改变乡镇纪委工作“疲软”的现象,从而使乡镇纪委工作有新的起色。
2、优化队伍建设,解决“谁来做”的问题。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乡镇纪委班子,同时要为乡纪委配备一名专职纪检干事协助工作。乡镇纪委干部的任用应由县纪委提出意见,注重选拔政治素质过硬、思想作风正派、能坚持原则并且有法律、财经、审计等专业特长的年轻同志担任乡镇纪委书记,彻底改变过去纪检干部占位不谋事和“养老所”现象,要加大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和异地交流使用力度,提高乡镇纪委干部的工作能力。乡镇纪检干部不但要政治上要强,更重要的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真正做一个“能干事、干成事”的乡镇纪检监察干部。
3、理顺工作顺序,解决“工作主动性”的问题。积极工作,努力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乡镇纪委面临人员少、无专职纪委委员、无经费、无查办违规违纪案件的经验等一些客观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乡镇纪委要开展好各项工作谈何容易,就必须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在查办案件上,要向党委、政府反映案件的紧迫性和恶劣性,树立惩处腐败实际上也是一种发展,是促进社会更加文明、繁荣昌盛的内在因素。独立办案,不畏权势,防止外界干扰,从严从快结案,该处分的坚决处分,该进入司法程序的进入司法程序,创造一个明朗的政治天空。
4、规范工作内容,解决“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乡镇纪委要根据农村的实情,在吃透上级纪委会议精神的前提下,制定出一系列乡镇纪律检查工作制度,如学习培训、廉政教育、信访调查、查办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纪律等工作制度,定期与不定期地检查执行情况,让党员干部时刻紧绷正义之弦,不越雷池半步,从制度上保障纪检工作的顺利实施。乡镇纪委工作始终要从教育入手,惩处为辅,用大量反腐倡廉警示片教育他们怎样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利益观;如何践行“三个代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反腐的决心更加坚强,信心更加牢固。
5、规范工作制度,解决“阵地建设”的问题。“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作为乡镇纪委一定要把自己的阵地建设保护好,要有固定的办公室及室内硬件设施,各种制度要上墙,要制定乡镇纪委规范化建设工作意见,从组织领导、职责权利、工作对象、工作范围、工作要求、自身建设等方面指导乡镇纪委做好规范化工作,使乡镇纪委工作有章可循。
6、强化监督检查,解决“如何评”的问题。对乡镇纪委及纪检干部的考核要以上级纪委为主,以增强乡镇纪委干部主抓纪检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可以减轻乡镇纪委干部的心理压力,使其放手大胆地开展纪检工作。要将考核的结果与政治经济生活待遇挂钩,以调动乡镇纪检干部的积极性。
乡镇纪检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只有找准了乡镇纪检工作的支点,才能有效地开展乡镇纪检工作,才能开创新时期纪检工作的新局面。
近年来,由于土地问题引发的群众上访,成为各地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主要因素,为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及时化解矛盾,我们成立调研组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土地信访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因基础设施建设占地补偿款分配、土地开发整理占地导致土地不均引发纠纷。xx年,我县该类纠纷引发集体访36起,占土地集体访总量的30%。如威乌高速公路建设占用我县4个乡镇37个村的2553.42亩土地,群众在分配占地款和进行土地调整时意见不一;xx年部分乡镇因土地开发整理占用土地,部分被占地群众对土地调整方案不认可。
(二)村干部超标准预留机动地、暗箱操作发包土地引发纠纷。该类纠纷引发集体访20起,占土地集体访总量的16、6%。村干部为化解村内不良债务或谋取利益,通过保留“责任田”、多留“机动地”、非法收回农户承包地高价发包引发纠纷。
(三)因群众要求收回未到期的承包地和承包地到期不能按时收回引发纠纷。该类纠纷引发集体访10起,占土地集体访总量的8、4%。一是前几年村委会发包出去的土地,承包期限较长尚未到期,但群众认为原发包程序不规范,现要求收回;二是我县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时,为鼓励发展大棚、林果、桑园等而搭配的粮田,现群众要求收回;三是部分群众原来种植“三高农业”作物所承包的土地,虽承包期限较长,但大多已改变原合同规定种植种类,群众要求收回;四是前些年经村委会同意,群众自己投资开发的荒碱地,大多没有书面合同,群众要求无偿收回但种植户以已有投入为由拒不交出;五是承包地到期,但因承包户与村集体之间存在债务关系等原因拒不交出,而群众强烈要求收回。
(四)因土地权属不清、界线不明引发纠纷。该类纠纷引发集体访12起,占土地集体访总量的10%。主要表现在村与村之间因土地权属不清和村内队与队之间因界线不明引发的纠纷。明集乡南王参一村、二村存在争议地84、5亩,此地1965年时边界清晰,权属明确,自1989年后,由于南二村群众搞荒碱地开发,又把争议地分给群众耕种,到xx年南一村群众为灌溉、排涝挖沟到争议地时遭到南二村村民的阻拦,发生纠纷,南一村群众上访不止。最后经调查组调查,本着尊重历史、注重证据、维护稳定的原则,妥善处理。
(五)因非农业户口人员、在校大中专学生、出嫁妇女要求分配土地引发纠纷。该类纠纷引发集体访5起,占土地集体访总量的4、1%。不少村前几年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每3至5年大规模调整一次土地时,将“买”成非农业户口的人员、考上学的大中专学生、已出嫁的妇女的土地收回调整给新增人口,该类人员现没有固定收入来源,要求分配土地,但无地可调或虽能分配土地但多数群众不同意。
二、导致农村土地信访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国家土地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一是第一轮土地承包时,国家推行“两。
田制”,即实行“责任田”和“口粮田”两种承包方式,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开始对“两田制”进行清理纠正,但因部分村的“责任田”未到期,纠正“两田制”不彻底,延续至今,仍有少数村存在“两田制”,与现行的法律法规产生矛盾。二是近年来,我县没有严格执行新的土地政策,及时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搭配给农户的粮田和改变种植作物种类的土地承包合同进行清理,导致土地严重不均,引发纠纷。三是村干部和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对“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政策认识不到位,擅自违法调整农户承包地。四是我县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贯彻不到位,许多村走了过场,有的甚至闭门造车,与实际严重脱节,致使我县在土地承包政策的具体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五是xx、xx年我县组织的集中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和规范完善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问题的措施办法,因个别基层班子较弱的村没有落实到位。
(二)农村土地承包缺乏必要监督。一是村干部不履行民主议事程序擅自对外发包土地,一次性收取多年承包费,透明度低,损害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利益;二是承包合同不规范,条款不完善,给村民、村干部和承包者留下了矛盾隐患;三是果园、林地在承包经营期间因管理不善,出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四是合同履行过程中常常因村委会负责人更换,新班子对老班子订立的合同不满意,否认原合同的法律效力,私自变更合同条款或对标的物重新发包;五是以倒包土地为业的人员,承包村集体土地后,层层转包或一地多包,从中非法渔利导致纠纷。
(三)土地权属不清。因权属问题出现纠纷的土地有:一是自六十年代初,一直由村集体经营管理的北洼地;二是昔日的荒碱地、坡地等;三是离村较远的荒碱地、撂荒地、插花地等;四是群众耕种的国有土地;五是成方连片开发整理前没有明确土地权属的土地。处理该类纠纷时,因存在土地详查资料与实际种植现状不符、缺乏有力证据、土地登记确权手续不完善等因素,处理难度较大。
(四)占地赔偿不规范。近年来,因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油田开发、经济园区项目建设等需要,占用了大量农村集体土地,因土地补偿标准低、赔偿款到位不及时、分配不合理、失地群众得不到妥善安置等因素,引发了许多较大规模的上访。
三、
解决农村土地信访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落实力度。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向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宣传农村土地承包、税费改革、合同管理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全民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认识。在党校举办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对村支部书记进行集中培训,或组织有关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巡回宣讲活动。二是循序渐进,彻底整改,全面落实国家土地政策。严格把握《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山东省《实施办法》的政策界限,积极稳妥地做好规范和完善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彻底清除矛盾隐患,从根本上理顺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二)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群众反映土地问题往往与村财务、村干部作风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增加了问题的处理难度。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村级班子建设作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来抓,健全民主管理制度。选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党性强、德才兼备和群众信赖的同志选拔到村领导岗位上,对那些私心重、群众意见大的村干部及时调整和更换。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村班子的领导和监督,一旦发现干部有问题,该教育的要及时教育,该处理的要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严格执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策,确保群众知情权、监督权。要指导帮助各行政村依法选举产生村民代表,对农村土地承包等村级事务实行村民代表议决制度,履行民主程序,规范土地承包行为。农村确需进行土地“小调整”的,在做到“五公开”(即上级政策公开、村级土地核实的底子公开、土地承包方案公开、划分地块等级公开、土地归户注册公开)的基础上,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后,履行报批程序后方可实施,对个别村干部不经批准擅自进行土地调整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严格落实农村合同乡镇监管制度。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合同的管理,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台账,做好土地承包及流转合同的签订、登记、鉴证和档案管理工作。严格审查合同的真实性、可行性和合法性,并监督合同的实施,防止出现虚假合同、侵权合同和暗箱合同,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依法确权,妥善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对容易引发权属纠纷的土地,县。
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成立工作组依法予以勘界确权,明确土地权属,完善土地登记确权手续,彻底解决土地权属争议。
(五)严格依法行政。一是要求各部门、单位依法行政,不制造新的问题,留有余患,及时化解矛盾,处理遗留问题。二是对信访问题依法处理。应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解决。对一些无取闹,违反法律、法规的事件要严格依法处理,决不姑息养奸,一味纵容。更不能为求得一时的安定,不讲原则,随意承诺和让步,纵容、包庇违法信访。
乡镇纪委作为基层纪律检查机关,是直接监督管理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力量,是我们党和政府纪检监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乡镇纪委主要担负教育、监督、惩处、保护四项职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对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保证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就目前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宣教手段少,氛围不浓。
镇纪委在农村没有形成大力宣传廉政思想、廉政教育的氛围,廉政教育手段乏力,缺乏创造性和实效性,远程教育等载体作用发挥得不明显。调查问卷显示,有近半数的非纪检监察干部不了解乡镇纪委的四项基本职能。部分村干部文化素质低、党纪法制观念淡薄,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学习不够,不认真领会、贯彻。群众获取信息渠道不多,对法律法规不知晓,不敢监督、不会监督,没有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参与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
(二)监督不到位,管理不严。
在对基层站所人员的监督管理上,由于级别低,乡镇纪委与其它站所沟通和信息交流不畅,纪检工作处于“自我循环”,监督乏力,难以发挥作用。在对村级组织的监督方面,由于乡镇处在基层,有较强的独立性,只忙于各项任务的完成,对村级组织监督少,村级即使有村民监督群众委员会,但也未发挥出应有的监督作用,致使基层组织监督薄弱,容易滋生腐败。
(三)惩处不严肃,威慑不够。
个别乡镇主要领导认为惩处了其单位的党员、干部,就等于给其脸上抹黑,影响乡镇考核,影响整个乡镇的形象,影响个人升迁,对乡镇纪检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不够重视、不够支持;有的把查案和稳定对立起来,怕查了案子乱了班子,怕查了案子伤了感情,影响工作积极性,于是能拖则拖;有的乡镇纪委胆小怕事,不愿查案,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用组织处理代替党纪政纪处分;有的乡镇纪委能力不强,业务不精,不懂查不会查,查不出,不能有效处理违纪违规行为、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作用,失去了干部群众对乡镇纪委的信任,对潜在违纪违规行为威慑不够。
(四)保护效果没有得到体现。
目前,多数乡镇纪委对干部的保护依然停留在说教阶段,主要通过日常的学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自律意识,以期达到拒腐防变,保护干部的目的。同时,存在保护干部就是从轻减轻处理的认识误区,没有从日常管理、制度建设、事前监督等方面全方位着手构筑干部职工拒腐防变保护墙,不能有效防患于未然、阻杀于萌芽,对干部职工保护不及时,效果不佳。
二、影响和制约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发挥的原因。
务之急是抓好经济建设,搞好社会稳定,解决“三农”问题,出现一些小问题无伤大体;有的只做表面文章或者干脆不作为,或者故意疏忽党风廉政建设。
(二)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力。
虽然各乡镇都加强了制度建设,如党风廉政建设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制度、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工作纪律等一系列制度,但制度相对操作性不强,特别是探索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方面,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制度执行不力。如首问责任制,上级部门三令五申强调,但部分乡镇仍然是墙上制度,干部职工我行我素;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虽然实行多年,但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群众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又如工程招投标、投资项目监管、政府采购、公务接待等方面,虽然县乡都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操作办法,但落实不到位,管理不严。
三、建议和思考。
要加强与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联系,以便建立规范有效的管理方式,加强监管。
(二)加强自身建设是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发挥的基本前提。
一是优化队伍建设,强化责任。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乡镇纪委干部,确保有一名专职纪检干事协助工作。加强乡镇纪委书记届中考核,选任政治素质过硬、思想作风正派、能坚持原则并且具备一定的纪检监察专业知识和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乡镇纪委书记,彻底改变过去纪检干部负责纪检监察工作,却不了解、熟知纪检监察业务的现象。同时加大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和交流使用力度,提高乡镇纪委的履职能力。二是规范工作内容,主次分明。要加大对乡镇纪委工作的指导,并制定出台乡镇纪委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意见,从组织领导、职责权利、工作范围、工作要求、自身建设等方面指导乡镇纪委做好工作,使乡镇纪委工作有规可循。三是强化监督检查,推动工作。将纪委工作既纳入综合考评,以增强基层纪委与上级纪委的工作联系和情感联系,也以此增强乡镇纪委干部主抓纪检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调动乡镇纪检干部的积极性,减轻工作、心理压力,为其放手大胆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四是倡导主动学习,提高素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违法违纪越来越隐蔽和多样化,纪检监察工作难度相应加大,那种靠经验工作、靠经验办案的方式逐渐适应不了当前的形势,可谓不进则退、不变则滞、不学则汰。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在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认清自己的神圣使命,树立正确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在复杂形势下辩别是非和抵御各种不良思想侵蚀的意识和能力,使自己最大限度地具备纪检监察工作需要的综合素质,从而适应新时期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五是坚守清正廉洁,当好表率。乡镇纪检干部要认清自己的职责,珍惜岗位荣誉,恪尽职守,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把好“关口”,筑牢防线,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认真执行述职述廉制度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等规定,认真听取干部群众的批评意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要做到主动自律、经常自律、严格自律,模范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决不拿党的原则作交易,不拿人民赋予的权力作筹码,不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当儿戏,要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以清正廉洁、秉公执纪的实际行动,当好表率。
(三)建立完善制度是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发挥的主要措施。一要建立制度。在工作中,有许多经过实践检验确实能管人管事的制度,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机关效能建设制度,对于这样一些制度,特别还有一些处于探索阶段的制度,我们要认真加以科学总结,摸清其何以能发挥作用,还存在那些问题和不足,对症下药,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对于一些制度管不了、管不到的盲区,要深入进行思考,找出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制度建设在提出要求的同时,要注重健全监督措施,落实监督责任,完善责任追究,使任务到肩、责任到人,防止有事无责,有人说事、没人干事,达到事与责的统一,从而推动制度的落实。同时,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中的,问题总是不断出现,所以,要使制度能解决实际问题,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还需要不断完善制度。二要落实制度。首先,要严格执纪体现制度的权威性。对于违反制度的人和事一方面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还要“一碗水端平”,在执行制度的天秤上,绝对不能偏袒任何人和任何事,否则,再严格的惩处也只能服人,但不能服心。其次,要慎重建制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体现严格要求的原则,对于一些性质严重、行为恶劣的行为要坚决从严处理。制度建设在于精不在于多,站在基层的角度来看,过多的制度往往造成执行中无所适从,甚至造成对制度的麻木症。从制度本身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制度是重复的或不具操作性,很难在实践中起到应有的规范作用。对于这样一些制度,就应该从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的体系中予以删除,这样既可以体现制度的严肃性,也可提高制度的操作性。当前,全县正处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矛盾突发期,充分发挥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为“大美花果城,实力绛县城”而努力工作。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去年5月份以来,市按照省纪委关于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在试点中探索、在试点中研究、在试点中不断创新和提高,取得明显成效。
一、理性思考,准确把握制度廉洁性评估的科学内涵。
制度廉洁性评估,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创新之举、治本之策。从试点工作一开始,市就注重学习、研究各地的情况,并认真对照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作了一些思考探讨,逐步把握和弄清了作为无立法权的市,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一)制度廉洁性评估的对象需要延伸。评估对象,即要评谁。中央纪委《关于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省纪委《关于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的意见》,都将制度廉洁性评估对象明确界定为: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像这样无立法权的地市及以下层面,评估的对象只能是“其他规范性文件”。一般理解,规范性文件是指由行政机关发布的对某一领域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准立法行为。但从实践看,这类文件的制定多以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制度为依据,并经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廉洁性问题并不是特别突出。即便有问题,无立法权的地市对其修订和废止也无权限。因此,这类文件的分量较小,评估意义不大。对基层而言,问题较突出、损害群众利益较严重的,多是那些短期有效或一次性适用的、具有特定目的的文件,如招聘、招标和政府采购公告等。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类文件不属于长效的可反复适用的制度性文件,但却在一定事项和一定时限内具有法律效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属于规范性文件。有的政府职能部门在制定过程中,没有经过较为严格的程序运转,往往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任意设置门槛,选择性设置条件,存在制度漏洞较多。比如,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各类招考中“量身定制”、“萝卜招聘”的问题;政府采购中“选择性”确认中标人、采购价格远高于市场价格的问题;建设工程招投标中限条件、限资质、限门槛,甚至“明标暗定”的问题,等等。诸如此类,群众意见大,舆论批评多,社会关注度高,理应作为制度廉洁性评估的重点对象。
(二)制度廉洁性评估的内容需要拓展。评估内容,即评什么。加强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需要对廉洁性作出明确界定。但制度廉洁性的概念还不甚明确,评估的内容非常广泛。中央纪委《关于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省纪委《关于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的意见》,将制度廉洁性评估内容确定为,制度的廉洁性、制度的合法性、制度是否存在利益冲突以及制度的科学性,这也是各地普遍采用的评估框架。从广义上讲,制度评估应包括廉洁性、科学性、合法性等,廉洁性不是其他内容的上位概念。但从各地实践看,有的上下位内容并列,概念外延和内涵含混不清,给评估工作造成一些障碍,需要进一步厘清概念,科学界定评估内容。市认为,基层廉洁性评估定位不宜过于宏观,内容不宜过于宽泛,不应超出严格意义上的廉洁范畴。另外,除科学性评估、合法性评估、廉洁性评估等内容外,还应增加民主性评估和效能性评估。所谓民主性,是指是否体现民主和民意,是否体现群众的意愿和利益要求,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是否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基层政府及部门,处于直接面对群众的“第一线”,文件内容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针对性更强、更具体。因此,必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执行中的困难和阻力,将各项规定落到实处,这是制度廉洁性评估的一个重要标准。所谓效能性,是指是否体现高效率、高质量,是否违规违法增加或变相增加工作环节和程序,是否违规延长办事时限等。当前,政府部门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推诿扯皮、效率低下问题,如在行政审批工作中,有的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私自增加前置审批条件;有的审批时限设置过长,等等。因此,效能性评估也应是廉洁性评估的应有之义。
社会关注的选人用人工作,政府主管部门在职位设置、专业要求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为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留下了空间,容易产生不公平、不公正。招标、招考中,任意圈定范围、量身定制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十级古筝”、“八级英语”、“篮球特长”等不一而足。对此,群众反感,社会影响恶劣,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再如,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问题,现在药品普遍经过招标采购,药价却居高不下,因为药品的生产、销售、采购、招标、开单等环节,隐藏着一条巨大的利益输送链条。正如其业内人士所说,给药品定个高价很简单,只要公关一下物价主管部门就可以。这里“公关”就是明显的利益输送。类似这样的一些简章、公告、招标文件堂而皇之出台,不仅对社会造成极大的不公,也最容易滋生腐败。因此,需要把审查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作为制度廉洁性评估的重中之重,认真审查和堵塞制度设置上的漏洞,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切断非法利益输送链条,最大限度地降低权力滥用的可能性。
(四)制度廉洁性评估的机制需要健全。加强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需要建立科学、合理、权威、高效的制度廉洁性评估机制,解决谁来评、怎么评的问题。谁来评,即评估的主体,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部门自评,即按照“谁制定、谁审查”的原则,由文件制定部门进行自查自纠和全面廉评,把好“自查关”。二是专门机构评审,即监察、法制等部门组成专门审查机构,研究解决评估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三是社会评审,包括专家、群众和中介组织评审。制度廉洁性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的评估主体,都难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全面、科学,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扩充评估主体,形成严密的评估链条,逐级进行评审,最大限度地减少偏差。怎么评,即评估方式,主要包括备案审查和前置审查两种方式。目前,多采取备案审查,即对“出炉”后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一旦文件有廉洁问题,不易纠正,且已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可挽回。对于基层来讲,应注重前置审查,对正在起草或即将出台的规范性文件提前介入,将评估结果作为能否出台的重要依据,未经审查或存在问题较多的一律不得出台,力求把廉政风险消除在文件起草制定过程中。
二、市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的基本做法及成效。
基于以上思考,市在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中,始终坚持紧密结合本地实。
际,积极探索创新。截止目前,共梳理审查各类规范性文件3.5万件,确定纳入集中评估范围1121件,经组织法制机构、专家、群众代表评估审查,建议保留878件,修订61件,废止155件。
(一)扩大评估范围。界定评估对象,明确评估范围,是开展好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的前提。市在确定评估对象时,一方面,按照上级要求,将政府及其部门已公布实施现行有效和起草制定中的规范性文件全部纳入评估范围,主要对xx年以来政府及其部门公布实施现行有效和起草制定中的规范性文件,以及xx年以前制定实施、现行有效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存在廉洁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进行评估。另一方面,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增加了评估对象,拓展了评估范围,将短期有效或一次性适用的、具有特定目的的文件,如招聘、招标和政府采购公告等,一并纳入评估范围,进行重点评估。
(二)增加评估内容。在对廉洁性、合法性、利益冲突、科学性等常规内容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增加了效能性、民主性两项评估内容。其中,效能性评估,主要评估文件是否违规违法增加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等事项;是否以备案、登记、核准、增加限制条件等形式变相增加审批或者其他事项;是否违规违法增加或变相增加工作程序、办事时限;是否存在其他影响效率的情形。民主性评估,主要评估文件在制定过程中,是否经过前期调研、广泛讨论、集中研究等必备的程序和环节,对涉及群众利益以及社会关注的重大事项,是否经过科学论证和公开征求意见等,是否真正体现群众的意愿和利益要求。另外,在对利益冲突进行评估的同时,将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作为评估的重点,认真查找制度上的漏洞,从根本上切断利益输送链条,最大限度地降低权力寻租空间。
单位业务的,由制度廉洁性评估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单位进行联审。四是专门机构审查。对专业性、政策性较强的规范性文件,由制度廉洁性评估办公室进行梳理分类,会同政府法制办、纪委政策法规室组成专门机构进行审查。五是专家和群众代表评审。注重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从人大、法制办、公检法司、党校、职业学院等部门单位遴选225名专业人士,组建了制度廉洁性评估专家库,为试点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持。注重发挥基层群众作用,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基层群众中遴选3000人组建了群众代表库,广泛组织群众参与,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对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社会关注较高或争议较大、专业性较强、难以把握的规范性文件,组织专家评审或群众代表评审,拓展公众参与度,提高评估质量。六是社会听证。根据评估工作的需要,适时召开社会听证会,邀请有关方面代表参加会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听证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提高评估结果的公信力。
查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市制度廉洁性工作面临的问题和下步工作重点。
市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对制度廉洁性评估的尺度还难以准确把握。对于“规范性文件”,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给出统一的概念,导致在评估对象的界定上存在争执和分歧,给试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困难。特别是就某个具体的评估对象而言,风险点究竟有多少?风险的等级有多大?如何定性?没有既定的标准可参考,尺度上难以准确把握。
二是对制度合法性的评估还缺少必要的法律依据。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备,在某些行业、某些领域仍存在法律的空白;地方性法规建设相对滞后,配套法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上位法的缺失,导致在制度合法性审查上缺少必要的法律依据,难以深入开展。
三是既得利益者的消极态度阻碍了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涉及面广,需要清理的制度比较多,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一些部门利益甚至个人私利。受既得利益的驱使,个别部门单位存在抵触情绪,对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不支持、不配合,重视不够,推进不力,影响了工作效果。
四是制度廉洁性评估的力量需进一步加强。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不仅工作量大、程序复杂,而且涉及多个领域、涉及很多专业问题,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员队伍来实施。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工作人员素质、知识能力与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的客观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亟待提高。
市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下一步工作,要重点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对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的经验做法进行认真总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在制度廉洁性评估上更好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
二是在典型带动上下功夫。把抓典型、抓亮点、抓特色作为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注重发现典型、培树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三是在提高评估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五审一听证”评估模式,对存。
在争议和专业性较强的评估对象,注重发挥专家和群众代表的作用,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提高评估质量。
四是在结果运用上下功夫。充分运用评估成果,对评估后认为无廉洁性风险的,要加快推行;有一定廉洁性风险的,要认真研究修订;廉洁性风险较高的,要按法定程序予以废、改、立。
五是在长效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坚持边评估、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深入研究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市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办法》,将制度廉洁性评估作为今后政府及其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前置条件和必经程序,坚决做到“不评估、不出台”,形成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的长效机制。
纪委调研报告篇十八
总公司纪委:
2011年,分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总公司纪检监察工作要求,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公司中心任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积极推进廉洁自律、廉政教育、效能监察、案件查处、源头治本等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公司健康持续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根据这一指导思想,2011年分公司纪委工作重点如下:
一、党委班子工作情况。
2011年,根据集团公司的战略转型和总公司的目标要求,分公司围绕党委、总经理室提出的整体经营思想,加强机构队伍、基础建设和后援支持;推行差异化管理,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考核,做强渠道,巩固传统,开拓新型业务;推进人力资源专业化建设,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岗位设置、人员编制、薪酬绩效、培训管理等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公司“可持续价值增长”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分公司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应负的责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广大员工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班子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等决策制度。
分公司党政领导班子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综合责任目标管理,与风险管理、内控建设和业务经营紧密结合,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三、党委班子成员廉洁自律情况。
分公司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廉洁自律各项规定,通过开展民主生活会等活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剖析思想,查找不足,切实增强分公司和各机构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同时,分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就领导作风、干部廉洁、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思路和各条线专业化建设等问题进行机构调研,充分听取广大干部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设置“调研提纲”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意见征求活动,结合各自分管工作进行了认真思考,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
四、本人履职情况。
(一)工作措施。
3、将纪检监察工作纳入综合合规检查项目,在分公司开展的自查自纠项目以及对各分支机构的合规检查项目中,均把纪检监察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若有风险隐患的,一经发现立即要求整改。
(二)工作成效。
2011年,分公司纪检监察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分公司全年无一例违规违纪事件发生,无一例纪检监察信访案件发生。
(三)存在不足。
1、理论知识方面。
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学习主动性不强,忙于日常业务工作,用于学习的时间不足,以会代学、以工代学的现象比较普遍。
2、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方面。
未能经常性地进行党风廉政教育活动,通常以文件学习、资料转发的形式居多。
五、相关建议:
上级公司能否在辖内开展更多的党风廉政教育专题活动,加强与合规部等部门的工作联动,在公司纪检监察的自查自纠中给予更多、更专业的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