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教案(优秀18篇)
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呢?首先,我们需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目标;其次,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结合教材的章节和教学任务,精选重点和难点进行强调和突破;再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最后,制定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编写一份完善的教案需要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实践的特点,注重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整和优化。
人生寓言教案篇一
1.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2.揣摩《白兔和月亮》语言的精美和《落难的王子》构思的奇妙。
3.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并简要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4.体会寓意,培养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
人生寓言教案篇二
在教学设计上,采用对比阅读教学的方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突出教学重点。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启示。另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体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人生寓言教案篇三
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学习重点。
理解寓言的含义;
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整体感知:
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巩固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
作文。
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课后记: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两项创新性学习:一由同学们自编自演课本剧,加深学生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二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内的辩论赛,辩题是《逆境一定成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学生们快速反应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人生寓言教案篇四
生1:我不赞同。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感到不幸情有可缘,但得到了心爱的东西应庆幸才对呀。
生2:我也不赞同。这两句话似乎自相矛盾。
2、师:我和大家也有一样的疑问。看来,萧伯纳这句名言真有问题。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克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人生寓言》。
(点评:运用留白艺术,由萧伯纳的名言导入,新、巧,可谓一箭三雕: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三是这句名言如一线贯穿,随着探究的深入,不断翻出新意。)
1、师:说起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1: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生2:狐假虎威、东施效颦。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来平时积累很重要。大家喜欢这些寓言故事吗?
(点评:内引以往的学习经验,首次强调课外积累,走近寓言。)
2、生3:喜欢。因为寓言读起来既有趣又发人深思。
生4:寓言,它总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上的启示。
师:那么从“东施效颦”这个寓言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生5: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
生6: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点评:归纳寓言的特点,为下面多角度解读寓意作好铺垫,走进寓言。)
1、生速读《白兔与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
师: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生1:有一只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于是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归属于她。可从此以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请求诸神之王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2、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你认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生2:复述语言较概括,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语句,而且忠实于原文。
(点评:通过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评价渗透复述方法指导。)
3、师::你不仅很善于听,而且也出了复述的方法。从这位同学的复述中我注意到了两个关键词“心旷神怡”“患得患失”,为什么月亮在归属于白兔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会“一扫而光”?请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关键语句。
生3:“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师:这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4:运用对偶,句式很对称,语言也很精练、用了很多成语,富有文采。
生5:还运用了对比,刻画出了白兔面对月的阴晴圆缺患得患失的心态。
(点评: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揣摩语句深长的意味。)
5、师: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的这一心态迥然不同,是哪句呢?
生6: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点评:二次强调课外积累,巧妙引出多角度解读。)
生7:要能够发现和欣赏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态度。
生8:美好的事物应该大家共分享。
生9:拥有非分之财就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点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与理解。)
7、师: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生10:我认为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因为白兔一则没有能力去保卫财富,生怕别人抢去偷去;二则有了私欲之心便不会真正拥有。所以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实力、有没有私欲。(同学们热烈鼓掌)
生11:我不赞成。白兔得到月亮后如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就不会产生得失之患。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平常心。(生点头,长时间鼓掌)
(点评: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形成争辩,第一次进行多角度地解读。)
(点评:师生同读同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促进者;鼓励学生质疑探究,重新解读寓意。)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那么请大家带着这一新的问题用读第一则寓言的方法来自读《苦难的王子》。
(点评:第二次多角度解读,翻出了新意,同时又生发出新的问题。自然导入第二则寓言。)
9、(生自读《苦难的王子》)
师:下面请以四人学习小组交流你的读书收获。推荐一位中心发言人作好记录。
生13:这个寓言讲述的是一个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能够顽强面对厄运的故事。从这一故事中我们悟出了两个道理:一是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切不可怀侥幸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身上;二是一旦遭遇苦难,就要勇敢面对。
生14:我们这一组进行了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厄运能使脆弱的人边得将坚强起来”。
(点评:由“学会”走向“会学”。)
生15: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师:这样的才是真心英雄。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一谈吗?
生16:贝多芬耳聋后仍“扼住命运的喉咙”从而创作出了不朽的。
生17:司马迁倍受宫刑仍坚持不懈地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生18: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曾是一个盲人,但她以顽强的意志给她的创作带来里了光明,给千千万万读者的心灵带来了光明。
(点评:外联生活,三次强调课外积累。)
生19:我又有了新的问
师:你说出了我的困惑。谁帮我解答?
(点评:学生自己质疑探究,第三次多角度解读。)
生21:“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也未必是一种不幸。
(点评:温故而知新。第四次多角度解读,又翻新意。)
12、师:人的一生如云卷云舒、潮起潮落,如何面对人声中的幸与不幸,相信大家在今后的人生定会正确对待。请你说一条关于“得与失”的名言俗语以自勉。
生22:得意淡然,失意夷然。-----冰心
生2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生2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生25:交好运时要谨慎,遭厄运时要忍耐。-----《英国谚语》
(点评:四次强调课外积累,交流名言,勉励自己。)
13、师:是啊,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如果单从占有的角度看,“没有得到”的失意痛苦和“已得到”的患得患失都是不幸的。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以创造、审美的角度来看这“未得”与“已得”,是否别有一番情趣呢?下面请你将萧伯纳的这句名言进行改写,然后送给你的朋友。
生27:人生有两大幸福: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待你去追求、去创造;而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待你去回味、去珍惜。
(点评:第五次多角度解读,创造性阅读。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得以体现。)
师:寓言的确像个魔袋,我们今天从这些魔袋中取出了比魔袋还要大得多的东西。寓言又像一座桥梁,带领我们渡到彼岸;寓言还像一把钥匙,引着你走进神奇的世界。如你想知道魔袋里还有哪些东西,请大家课后去阅读周国平的另三则充满了人生智慧的寓言《孪生兄弟》、《执迷者悟》、《抉择》吧。
(点评:运用“留白”作为结尾,使整堂课显得余味无穷,更广阔的阅读和创造的空间留给了课外。)
【】
1、解读寓意是寓言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的精神活动。解读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原文,整体感知课文,概括内容要点;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自己的见解,与文本对话,理解文章丰富的寓意。尤其不要忘记我们自己可能就是一个本体,从寓言中我们可以读出许多的“自我”来,因为“寓言说的就是你呀。”而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所在。
2、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不应局限于教参上提供的一种寓意。寓言本身蕴涵内容的丰富性和含蓄性,使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在解读中就会以喻体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不断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创造。
3、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就要避免空洞的说教。在解读寓意的过程中自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生寓言教案篇五
从这一期起,本刊(《中学语文》)将新辟《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专栏,以反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在哪里?这是本栏目所要探讨的全新话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到目前阶段,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层面,空喊“新”的华幸;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佳创新生成点。比如,教学内容的最“新”整合、教学目标的`最“新”生成、教学过程的最“新”优化、教学评价的最“新”呈现,等等。总之,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在常态背景下的最“新”反映。
本期首推《人生寓言》教学案例。以教学案例来诠释“新”的理念、新的教学实践,恐怕最能与一线的教师贴近。这是一种走进新课程的新的策略。教师通过自我的教学设计、自身的教学实践、自己的教学反思,达成与新的教学理念的融合。“应该怎样教、不应该怎样教、还应该怎样教”,每一个人都应有这样的思考。本栏目就是提供这样思考的平台。
《人生寓言》的执教者,是宜昌市的年轻的教师。这里的教学案例,是否真正张扬了教学的个性,还请读者评议;同时,也欢迎实验新课程的教师,参与到我们的栏目中采,交往互动,以达成对新课程理念的共识。
执教:常红艳。
生1我不赞同。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感到不幸情有可原,但得到了心爱的东西应庆幸才对呀。
生2我也不赞同。这两句话似乎自相矛盾。
师我和大家也有一样的疑问。看来,肖伯纳这句名言真有问题?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他的《人生寓言》。
(点评:运用留白艺术,由肖伯纳的名言导入,新、巧,可谓一石三鸟: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三是这句名言如一线贯穿,随着探究的深入,不断翻出新意。)。
师说起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1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生2狐假虎威、丑女效颦。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来平时积累很重要。大家喜欢这些寓言故事吗?
(点评:内引以往的学习经验,首次强调课外积累,走近寓言。)。
生3喜欢。因为寓言读起来既有趣又发人深思。
生4寓言,它总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上的启示。
师那么从“丑女效颦”这个寓言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生5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
生6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点评:归纳寓言的特点,为下面多角度解读寓言作好铺垫,走进寓言。)。
(生速读《白兔与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
师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的故事呢?
个慷慨的决定。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你认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生2复述语言较概括,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语句,而且忠实于原文。
(点评:通过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评价渗透复述方法指导。)。
师你不仅很善于听,而且也.总结出了复述的方法。从这位同学的复述中我注意到了两个关键词“心旷神怡”“患得患失”,为什么月亮在归属于白兔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会“一扫而光”y请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关键语句。
生3“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师这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4运用对偶,句式很对称,语言也很精练,还用了成语,富有文采。
生5还运用了对比,刻画出了白兔面对月亮的阴晴圆缺患得患失的心态。
(点评: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揣摩语句深长的意味。)。
师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的这一心态迥然不同,是哪句呢?
生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点评:二次强调课外积累,巧妙引出多角度解读。)。
生7要能够发现和欣赏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态度。
生8美好的事物应该大家共同分享。
生9拥有非分之财就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点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与理解。)。
师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人生寓言教案篇六
档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探讨研究:
以上资料由网络上收集整理而来。
档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整体感知:
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以上资料由网络上收集整理而来。
档
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巩固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课后记: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是本课的成功之处。
以上资料由网络上收集整理而来。
人生寓言教案篇七
【指导思想】。
1、强调理解表述的准确性。
2、反复练习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教学步骤】。
一、看导语默读课文。
二、借助注释、词典,识字识词。
三、朗读。
四、内容研讨。
1、研讨方法:提出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通过研讨,求得准确的理解。
2、问题设计:
有人认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大家有没有不同看法?
通过比较“白兔和月亮”“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三种构想,想想这一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落难的王子》的寓意,如果概括为“只有遭遇厄运才能坚强起来”,你有没有不同意见?
五、语言运用。
1、独具审美的慧心。
2、皎洁的月色。
3、无忧无虑的嬉戏。
4、心旷神怡地。
5、不愧是的行家。
6、各具风韵。
7、举世无双。
8、一扫而光。
9、闲适的心情。
10、乌云蔽月。
11、心痛如割。
12、险象迭生。
13、心未泯。
六、朗读。
七、作业。
“研讨与练习”一。
人生寓言教案篇八
师:寓言的确像个魔袋,我们今天从这些魔袋中取出了比魔袋还要大得多的东西。寓言又像一座桥梁,带领我们渡到彼岸;寓言还像一把钥匙,引着你走进神奇的世界。如你想知道魔袋里还有哪些东西,请大家课后去阅读周国平的另三则充满了人生智慧的寓言《孪生兄弟》、《执迷者悟》、《抉择》吧。
(点评:运用“留白”作为结尾,使整堂课显得余味无穷,更广阔的阅读和创造的空间留给了课外。)。
人生寓言教案篇九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1、理解寓言含义。
2、理解两篇寓言的寓意。
1、理解寓言含义。
2、联系生活实际,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一课时
1、导入
请学生讲述《塞翁失马》这个故事,由此引出对“祸”、“福”的看法:要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坏事有可能变成好事,好事也有可能变成坏事。而具体应如何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呢?请看周国平的《人生寓言》。
2、讲解寓言的概念。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伊索寓言》)或韵诗(《克雷洛夫寓言》)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同学们可参看本册课文第30课)寓言的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中国的寓言则散见于《庄子》、《韩非子》等作品中。
4、请学生讲述这篇寓言的寓意。
这则寓言的主题词就是“得失之患”,白兔得到的是它所不应拥有也不配拥有的月亮,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这则寓言有两处转折。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消决定,是又一个转折。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鲜明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留下了一个启迪,寓意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反复透露出来的。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未得到时,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得到之后,白兔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这不仅仅是看待财富的两种不同的眼光,更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作者提倡的是前一种,也就是审美的人生态度。
《白兔和月亮》中,好事变坏事可以给我们以启示,那么遭遇坏事又会怎么样呢?
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所以,这篇课文将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道理有二:一是苦难是人生应有之义,我们切不可怀侥幸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到别人头上,而应该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二是遭遇苦难,我们就要勇敢面对,以有尊严的态度来承受。
这篇寓言的寓意是: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6、品味语言
《白兔和月亮》的语言很精美。例如:“慧心”、“风韵”、“闲话”、“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这个部分可让学生自己来从课文中找出好词好句。
7、总结。重申两则寓言的寓意,以及人们对待祸福的正确态度。
8、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2)、摘抄有关厄运、苦难的名言警句。
9、板书设计
人生寓言
周国平
寓言: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白兔和月亮 落难的王子
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 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无穷的得失之患。
启示:人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福祸。
人生寓言教案篇十
2.生1:我不同意,得到自己爱的东西本该是幸福的事情。
3.生2:我也不赞同,这两句话好像有矛盾之处。
4.师:这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人生中的两大难题:如何看待幸与不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哲学家周国平的《人生寓言》。
(点评:以萧伯纳的名言引起学生思考,提出本节课探讨的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1.师: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2.生1: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3.生2:狐假虎威、东施效颦。
5.生3:寓言故事通常很有趣,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6.生4:寓言故事通过比喻的方式,传达深刻的道理,让人们得到生活启示。
8.生5: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盲目模仿别人,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9.师:正是这样的道理,让寓言故事成为了一个神奇的“魔袋”,可能从一个故事里学到许多又许多道理。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一个“魔袋”——《白兔与月亮》。
(点评:回忆先前所学的预备知识,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生活道理)。
1.快速阅读《白兔与月亮》并要求学生抓住重点信息,并复述故事情节。
老师: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学生1:白兔喜欢观赏月亮,被诸神之王赋予了月亮的拥有权。然而这一举措并不让白兔感到快乐,反而让它整日忧心忡忡。最终,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这项决定。
2.老师:刚才同学的复述中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学生2:复述非常简洁明了,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语句,并且高度忠实于原文。
(评价:提高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能力,以评价促进学生复述方法的改进。)。
3.老师:不仅你很善于倾听,而且总结了复述的方法。从同学的复述中,我注意到了语言中的两个关键词:“心旷神怡”和“患得患失”。为什么在白兔拥有月亮之后,它的闲适心态会一扫而光?请感性地朗读文中的关键语句。
学生3:“乌云蔽月,它就变得紧张不安,担心宝藏遗失;满月不再圆满,它就感到如割般痛苦,仿佛自己遭受了抢劫。在它的眼中,月亮不再具有各具风韵的特点,反而充满了危险,引发了无尽的得失之忧。”
老师:这句话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学生4:引用了对偶的句式,句子极为整洁简练,运用了大量成语,充满了文采。
学生5:它还采用对比的手法,刻画出白兔面对月球的阴晴圆缺所引发的忧愁烦恼。
(评价:通过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朗读来感悟语言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学生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评价:二次强调学生应该平时积累知识,在引出多方面解读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个性化体验和理解。)。
学生7:学会发现和欣赏美,并不应该持有占有的态度。
学生8:美好的事物应该是每个人共享的。
学生9:拥有非分之财可能会唤起无穷的得失之忧。
(评价: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
学生10:我认为白兔拿到月亮后一定会产生得失之忧。因为白兔一方面没有能力保护财富,害怕别人来抢夺;另一方面,有私心就不会真正拥有。所以,有无得失之忧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实力和私心。(同学们热烈鼓掌)。
学生11:我不同意。如果白兔能以平常心对待获得月亮,就不会产生得失之忧。有无得失之忧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平常心。(学生点头,长时间鼓掌)。
(评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逆向思考,形成争论,第一次进行多角度解读。)。
(评述: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和讨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推动者。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和探讨,重新解读寓意。)。
老师:这个问题问得不错。那么请大家用第一篇寓言的方法,重新阅读《苦难的王子》并思考这个新问题。
(评述:第二次多角度解读,发现了新的意义,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同时,自然过渡到了第二篇寓言。)。
9、(学生阅读《苦难的王子》)。
老师:现在请组成四人小组,分享你们的阅读体验并选出一个代表记录下来。
学生13:这个寓言讲述了一个性情多愁善感的王子,最终战胜了逆境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领悟到了两点:一是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我们切不可抱有幻想,认为苦难不会降临于自己;二是一旦遭遇苦难,就要勇敢面对。
学生14:我们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互相朗读对白,从中感受到“逆境历练能使人坚强起来”的力量。
(评述:从“学会”走向“会学”。)。
学生15:没错,没有经历风雨怎么见得到彩虹呢?成功需要付出努力。
老师:说得好,你们能用生活中的例子来阐述这一观点吗?
学生16:贝多芬在失去听力后,仍然能够创作出经久不衰的音乐作品。
学生17:即使遭受宫刑,司马迁也始终坚持写作,创作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学生18:盲人作家海伦凯勒通过顽强的努力,克服视障问题,创作出了令众多人心灵受益的作品。
(点评:生动的例子,强调课外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老师:你提出的问题很有启发性。有没有人能够解答这个问题呢?
学生20:落难并不一定会使人变得坚强,因为有人会变得越来越脆弱。要培养坚韧的意志,我们需要自觉地寻找困难和挑战,并在这些压力下锤炼自己的意志,例如长跑。而面对学习上的难题,需要我们迎难而上,冷静分析解决问题,这也需要坚韧的意志。
(点评: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表现出自主思考的能力。)。
学生21:“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也不一定是一件不幸的事情,这可以是一种机遇和启示。
(点评:温故而知新,这也是多角度解读的体现。)。
12、老师:人生就像云卷云舒,潮起潮落,我们该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得失之间?请你们提供一些关于“得与失”的名言或俗语,以此自勉。
学生22:“得意淡然,失意夷然”——冰心。
学生2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学生2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点评:学生们熟悉了许多名言和俗语,拓宽了自己的思维广度。)。
生25:当你得到好运时要谨慎,当你遭受厄运时要忍耐。——来自英国的谚语。
(评注:强调了四次必要的课外知识积累,交流名言,鼓励自己。)。
13、师:是的,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好事会变坏,而坏事也可以变好。单从占有的角度看,“未得”所带来的失意痛苦和“已得”所带来的烦恼都是不幸的。但是,如果我们从创造与审美的角度看待“未得”的与“已得”的问题,会不会带来一种新的情趣呢?请你改写萧伯纳所说的这句名言,并送给你的朋友。
生27:人生存在着两个重要的幸福:第一,是未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因为这样你还可以去追求和创造;第二,是已得到你喜爱的东西,因为这样你可以去回味和珍惜。
(评注:第五次尝试多角度解析,鼓励有创意的读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自然地得到了体现。)。
师:寓言的确像是一个魔袋,我们今天在这些魔袋中找到了更多比魔袋里还大的东西。寓言也像是一座桥梁,它带领我们跨越到彼岸;寓言也像是一把钥匙,引导你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假如您想知道魔袋中还有什么,那就请去阅读周国平的三则充满人生智慧的寓言——《孪生兄弟》、《执迷者悟》、《抉择》。
(评注:运用留白在结束时让整堂课变得更加富有余味,将更广阔的阅读和创造空间留给了课外学习。)。
1.解读寓义是寓言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极富个性的精神活动。在解读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原文,全面把握课文的主题,和文本结合谈论,理解文章丰富的寓意。这是尤其不能忘记的,因为我们自己很可能是本身故事中的角色,所以“寓言在说您”也正是寓言的妙处。
2.在理解寓意的同时,要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并推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方法。不应局限在教材上提供的一种解读,寓言本身就有着丰富和含蓄的内容,因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哈姆雷特”,解读过程是以喻体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的,将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和创造。
3、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贯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避免使用空洞的说教。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寓意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4、发挥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将两则寓言连续地融合进行教学。两则寓言本身是通过辩证逻辑而成的,因此不应该分开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人生寓言》课堂实录将充分体现这种教学方法。
人生寓言教案篇十一
生1: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生2:狐假虎威、东施效颦。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来平时积累很重要。大家喜欢这些寓言故事吗?
(点评:内引以往的学习经验,首次强调课外积累,走近寓言。)。
2、生3:喜欢。因为寓言读起来既有趣又发人深思。
生4:寓言,它总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上的启示。
师:那么从“东施效颦”这个寓言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生5: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
生6: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点评:归纳寓言的特点,为下面多角度解读寓意作好铺垫,走进寓言。)。
人生寓言教案篇十二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2、理解两篇寓言的寓意。
2、联系生活实际,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一课时。
1、导入。
请学生讲述《塞翁失马》这个故事,由此引出对“祸”、“福”的看法:要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坏事有可能变成好事,好事也有可能变成坏事。而具体应如何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呢?请看周国平的《人生寓言》。
2、讲解寓言的概念。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伊索寓言》)或韵诗(《克雷洛夫寓言》)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同学们可参看本册课文第30课)寓言的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中国的寓言则散见于《庄子》、《韩非子》等作品中。
4、请学生讲述这篇寓言的寓意。
这则寓言的主题词就是“得失之患”,白兔得到的是它所不应拥有也不配拥有的月亮,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这则寓言有两处转折。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消决定,是又一个转折。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鲜明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留下了一个启迪,寓意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反复透露出来的。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未得到时,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得到之后,白兔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这不仅仅是看待财富的两种不同的眼光,更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作者提倡的是前一种,也就是审美的人生态度。
《白兔和月亮》中,好事变坏事可以给我们以启示,那么遭遇坏事又会怎么样呢?
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所以,这篇课文将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道理有二:一是苦难是人生应有之义,我们切不可怀侥幸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到别人头上,而应该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二是遭遇苦难,我们就要勇敢面对,以有尊严的态度来承受。
这篇寓言的寓意是: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白兔和月亮》的语言很精美。例如:“慧心”、“风韵”、“闲话”、“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这个部分可让学生自己来从课文中找出好词好句。
7、总结。重申两则寓言的寓意,以及人们对待祸福的正确态度。
8、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2)、摘抄有关厄运、苦难的名言警句。
9、板书设计。
周国平。
寓言: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
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无穷的得失之患。
启示:人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福祸。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生寓言教案篇十三
知识目标:反复朗读,理解寓言的含义。
能力目标: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情感目标: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含义,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含义。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
教学用具:课时安排:2课时。
人生寓言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的: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含义。
2、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含义。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录音机。
计划课时:2。
备课时间:9月15。
上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白兔和月亮》。
1、介绍寓言。】。
2、解读寓意。
3、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解读寓意。
2、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解读寓意。
教学过程:
三、朗读。
四、整体感知。
1、感知内容。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掌握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
(3)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
(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4)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
六、问题研究。
1、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2、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3、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
(寓言的讽刺意义。)。
4、讨论: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七、自我反思。
1、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2、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3、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八、作业:1、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2、预习《落难的王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落难的王子》。
1、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2、与《白兔与月亮》比较阅读。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讲过,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生活中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大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难、挫折甚至灾难打交道。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警示。
二、朗读、默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1、这篇寓言说了个什么故事?
要求学生熟练地复述课文。
2、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
3、“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线索人物。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四、问题研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
让学生理解作者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
(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5、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
五、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1、引导学生辨析: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2、学生可自由评说。
3、小结:
(1)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3)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4)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六、体验与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此我们应怎样面对?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的。
七、小结: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八、作业:1、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2、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人生寓言教案篇十五
3、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学习重点。
理解寓言的含义;。
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整体感知:
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巩固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
作文。
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课后记: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是本课的成功之处。
人生寓言教案篇十六
1.能读会写“窖、泯、厄、禀告、皎洁、风韵”等字词。
1.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2.揣摩《白兔和月亮》语言的精美和《落难的王子》构思的奇妙。
体会寓意,培养应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
二、教学重点。
诵读;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理解《白兔和月亮》对人类的讽刺意味和《落难的王子》的奇妙构思。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寓言故事,内容大多涉及人生道理,带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白兔和月亮》主题词是“得失之患”,《落难的王子》的感悟是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寓言故事情节,体会寓意的表达。
2.自读与点拨结合法。所选寓言两则,故事精短,构思奇妙且含意隽永。运用合作研讨解决阅读理解中的疑难问题,准确把握寓意。
3.延伸积累法。搜集整理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培养战胜困难的坚韧意志。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白兔和月亮》,准确理解故事的寓意和语言的精美。指导学生自读《落难的王子》,揣摩奇妙的构思。把两则寓言连贯起来思考,体会得失相依的哲理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英国哲人培根说过“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一只先前心旷神怡地赏月的白兔,一旦拥有了月亮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一位先前极为脆弱的王子,遭遇凶险的厄运却能勇敢地承受不被打倒。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将为我们阐解如何去应对幸运和厄运这人生的两大难题。
二、资料助读。
1.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2.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三、师生共同研读《白兔和月亮》1.教师范读,学生标示生字词并疏解。投影显示:
慧心:智慧。嬉戏:玩耍。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一次又一次的产生。撤消:取消。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难。2.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
思考: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这则寓言在情节发展中有两处转折,请找出这两处转折。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这则寓言有两处转折。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决定,是又一个转折。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鲜明的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留下一个启迪。
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
3.按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联系生活体验、讨论:
(2)有人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出理由。
(3)比较“白兔和月亮”“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三种构想透露出的寓意是否相同。
(4)白兔得到了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学生交流,教师明确:
(1)句子的意思说人类的慧心已泯。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2)要充分理解寓言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寄寓的思想内涵。寓言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固然是诸神之王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拥有,这就是说,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得失之患,这种“得”,并非一般的“得”。寓言告诉我们,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寓言并非鼓吹一无所有的意思。
(3)这则寓言的主题词是“得失之患”,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两者处于两种不同的关系,决定了白兔的不同心态,而白兔之于青草、天空之于月亮,则可以泰然拥有,不会如此紧张不安,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所以三种构想透露出的寓意是不同的。
(4)说“必然”显绝对化,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从历史上看,从实际情况看,应该说是很容易,乃至极容易产生得失之患。说的是白兔,而不是别人,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之类的,得失之患更容易产生。有无得失之患,关键是有没有能力保卫财富,不怕别人抢去偷去,就没有得失之患。
四、指导学生自读《落难的王子》1.学生自由诵读,读出语气和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是“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规律不能成立。寓言的内容不是说,为了坚强起来必须寻找厄运,而是说,既然厄运落到头上,那也不必倒下,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厄运是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厄运可以使人坚强起来。
2.学生合作研讨寓言情节构思的巧妙。
(1)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反复三遍的作用是什么?(2)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悟出什么道理?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天哪,太可怕了”在文中反复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重复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寻味。厄运一旦落到自己头上怎么办?有王子的经历在前,这样的故事又好像是在不断重复,对人很有启发。(2)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切不可怀侥幸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身上;一旦遭遇苦难,就要勇敢面对。
3.学生诵读体会。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歌词等,做成分类卡片,积累语言材料。
厄运在同一条路上漫游,时而降临于这个人,时而降临于另一个人。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真心英雄》。
4、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一谈吗?
五、比较两则寓言异同。
这两则寓言,一则写好事变成了坏事,一则写坏事变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坏事是经常会遇到的,怎样看待好事、坏事,这两则寓言很有启发。请结合自身经历,也选取同课文一样的两个角度的事例,谈谈你是如何应对的。
六、课堂小结。
两则寓言平易之中寄寓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现实生活中的幸运和厄运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应对,不同的人生态度,处世哲学折射出不同的生活质量和境界。寓言启示我们要用超脱和闲适来提升生活的美感。既然这些都是人生主题中应有之义,愿我们能积极地面对,有尊严地担承生活的挑战。
人生寓言教案篇十七
从这一期起,本刊(《中学语文》)将新辟《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专栏,以反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在哪里?这是本栏目所要探讨的全新话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到目前阶段,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层面,空喊“新”的华幸;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佳创新生成点。比如,教学内容的最“新”整合、教学目标的最“新”生成、教学过程的最“新”优化、教学评价的最“新”呈现,等等。总之,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在常态背景下的最“新”反映。
本期首推《人生寓言》教学案例。以教学案例来诠释“新”的理念、新的教学实践,恐怕最能与一线的教师贴近。这是一种走进新课程的新的策略。教师通过自我的教学设计、自身的教学实践、自己的教学反思,达成与新的教学理念的融合。“应该怎样教、不应该怎样教、还应该怎样教”,每一个人都应有这样的思考。本栏目就是提供这样思考的平台。
《人生寓言》的执教者,是宜昌市的年轻的教师。这里的教学案例,是否真正张扬了教学的个性,还请读者评议;同时,也欢迎实验新课程的教师,参与到我们的栏目中采,交往互动,以达成对新课程理念的共识。
执教:常红艳。
一、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生1我不赞同。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感到不幸情有可原,但得到了心爱的东西应庆幸才对呀。
生2我也不赞同。这两句话似乎自相矛盾。
师我和大家也有一样的疑问。看来,肖伯纳这句名言真有问题?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他的《人生寓言》。
(点评:运用留白艺术,由肖伯纳的名言导入,新、巧,可谓一石三鸟: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三是这句名言如一线贯穿,随着探究的深入,不断翻出新意。)。
二、调动积累,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
师说起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1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生2狐假虎威、丑女效颦。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来平时积累很重要。大家喜欢这些寓言故事吗?
(点评:内引以往的学习经验,首次强调课外积累,走近寓言。)。
生3喜欢。因为寓言读起来既有趣又发人深思。
生4寓言,它总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上的启示。
师那么从“丑女效颦”这个寓言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生5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
生6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点评:归纳寓言的特点,为下面多角度解读寓言作好铺垫,走进寓言。)。
三、探究寓意,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
(生速读《白兔与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
师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的故事呢?
个慷慨的决定。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你认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生2复述语言较概括,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语句,而且忠实于原文。
(点评:通过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评价渗透复述方法指导。)。
师你不仅很善于听,而且也.总结出了复述的方法。从这位同学的复述中我注意到了两个关键词“心旷神怡”“患得患失”,为什么月亮在归属于白兔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会“一扫而光”y请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关键语句。
生3“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师这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4运用对偶,句式很对称,语言也很精练,还用了成语,富有文采。
生5还运用了对比,刻画出了白兔面对月亮的阴晴圆缺患得患失的心态。
(点评: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揣摩语句深长的意味。)。
师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的这一心态迥然不同,是哪句呢?
生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点评:二次强调课外积累,巧妙引出多角度解读。)。
师看来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你从这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生7要能够发现和欣赏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态度。
生8美好的事物应该大家共同分享。
生9拥有非分之财就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点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与理解。)。
师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人生寓言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感悟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的含义;
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教学时间:二课时。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三、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四、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五、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六、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七、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二、整体感知。
三、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四、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五、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六、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七、巩固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八、教学反思。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
(1)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2)闲适:清闲安适。
(3)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4)泯灭:丧失。
(5)厄运:不幸的命运。(6)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境。
(7)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8)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不断地发生。
二、重点句子。
1.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2.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三、文学(文体)常识。
1.《人生寓言》选自《周国平文集》,作者是当代著名诗人、哲学家(称谓)周国平(人名)。2.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律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