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专业20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回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改进和提升的方法。总结应当具备批判性思维,对工作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总结的重要性,我们特地准备了一些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一
普通物理是工科专业的必修课,要求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现在普遍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少有学生对普通物理感兴趣。他们觉得学习普通物理,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凑凑学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普通物理深奥难学,不像文史知识一样浅显易懂。上课的时候,只有极少数学生认真听讲,大部分学生不是昏昏欲睡就是看课外书。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采取了如下对策。
一、将物理学史引入课堂。
1.德布罗意的故事。德布罗意是法国物理学家,他从小就酷爱读书。中学时代显示出文学天赋,后在巴黎索邦大学学习历史,并获得历史学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实验物理学家的哥哥与人谈到关于光、辐射、量子性质等问题的讨论后,激起了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特别是他读了庞加莱的《科学的价值》等书后,转向研究理论物理学。从他哥哥那里德布罗意了解到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关于量子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引起了他对物理学的极大兴趣。经过一翻思想斗争之后,德布罗意终于放弃了已决定的研究法国历史的计划,选择了物理学的研究道路,并且希望通过物理学研究获得博士学位。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成为波动力学的创始人,物质波理论的创立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于192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德布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用心去学,都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2.相对论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创立的,却不知荷兰科学家洛仑兹已经看到了相对论的曙光。洛伦兹是荷兰权威物理学家,比爱因斯坦年龄大,是个卓越的物理学家但比较保守。他虽推导出了洛仑兹变换式,却是为了维护牛顿的'地位。当年麦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让物理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以太学说,光速不变的现象让许多人震惊,为了维护牛顿力学经典体系,洛仑兹通过简单的推理提出了著名的洛仑兹变换来“解释”这一现象――他的意思是:正是以太的存在才导致了在其中运动的物质收缩。可见他仍然没有否定以太的存在,还是在为牛顿辩护。由于牛顿在物理界的威望太大,洛伦兹始终不敢背叛他。这也就导致了洛仑兹与相对论擦肩而过的遗憾。但爱因斯坦不一样,他年轻,朝气蓬勃,敢于向任何一个权威挑战。洛伦兹变换公式被爱因斯坦引用,并给出了全新的解释――没有以太,只有光速不变。思想观念的不同导致了他们不同的结果。相对论创立的故事告诉学生,在科学的道路上不要迷信任何权威,不要有任何盲目崇拜,否则,只会固步自封,裹足不前。
笔者认为,在普通物理课堂中引入物理学史,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知道物理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艰难,而且在了解物理学家故事的过程中慢慢地学习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无论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方面还是在提高课程的物理质量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这是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的有效方式。
二、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非物理专业的课时有限,要在短短的一年之内上完普通物理课程,采用传统的“语言+板书”的形式势必很难完成任务。而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则不能很好地理解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笔者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2]。对于难道高、需要计算推导的章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用粉笔书写,步步为营,一步一步推导,争取让大部分学生听懂。而对于只需要理解物理概念、物理图像的地方,则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利用其丰富的声像、信息资源,增大教学信息量,同时可使授课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多媒体技术具有丰富的图形变换、动画演示等功能,动态的模拟和演示不仅能辅助学生对一些概念的理解,更能激发创新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振动与波”这一章的学习中,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演示“匀速圆周运动的竖直投影运动是简谐振动”这一重要的概念。
总之,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对一些需要数学推导的内容,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教学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构筑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优化教学效果。
三、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利用类比法[3],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理解物理概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卢瑟福在研究原子结构时注意到原子与太阳系之间的相似性。首先,原子核的质量非常大,类似于太阳,核外电子的质量非常小,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它们占据的空间都非常小。其次,原子核与电子的引力为f=kq1q2/r2,太阳与行星之间的作用力为f=gm1m2/r2,分析发现k相当于g,m相当于q,它们都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它们之间必然有某种相似性。在太空中,行星围绕太阳运行,因此卢瑟福大胆推测,原子系统中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
四、结束语。
笔者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采取以上对策,希望对非物理专业的普通物理教学有一定的帮助,把物理学的精髓和实质进一步发扬光大,使物理学在21世纪发挥更强更大的作用。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二
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可以说任何物理实验,都要按照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某些条件来研究。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在分别控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分别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动脑与动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找到这“两个关系”,最终得出欧姆定律i=u/r。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材料不变,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保证压力相同时,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扭转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还有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的有关;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流做功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等均应用了这种科学研究方法。
2转换法。
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要研究它们的规律,可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如:分子的运动,电流的存在,磁场的存在等,如:空气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分子看不见、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电流看不见、摸不到,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以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它;磁场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它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硬币的直径时转换成测刻度尺的长度;测液体压强转换成我们能看到的液柱高度差的变化;通过电流的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存在;通过磁场的效应来证明磁场的存在;研究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转换成测出温度的改变来说明内能的变化;在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因素时,我们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在我们研究电功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我们将电功的多少转换成砝码上升的高度;密度、功率、电功率、电阻、压强(大气压强)等物理量都是利用转换法测得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看小球在平面上滑动的越远则动能越大,就是将动能的大小转换成了小球运动的远近。以上列举的这些问题均应用了这种科学方法。
3放大法。
在有些实验中,实验的现象我们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观察。我们就将产生的效果进行放大再进行研究。比如音叉的振动、响度的影响因素很不容易观察,所以我们利用小泡沫球或乒乓球将其现象放大。观察压力对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将玻璃瓶密闭,装水,插上一个小玻璃管,将玻璃瓶的形变引起的液面变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变化。
4累积法。
积累法。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测量出导线的直径,均可用积累法来完成。
5类比法。
在我们学习一些十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时,由于不易理解我们就拿出一个大家能看见的与之很相似的量来进行对照学习。如电流的形成、电压的作用通过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水压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的结论。
6理想化物理模型。
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的,涉及到众多的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对学习和研究起到了简化和纯化的作用。但简化后的模型一定要表现出原型所反映出的特点、知识。模型法有较大的灵活性。每种模型有限定的运用条件和运用的范围。
比如:磁感线,它是不存在的线,但是我们为了便于研究磁场我们人为的引入了一些曲线,将我们研究的问题简化。液柱,求液体对竖直的容器底的压强的时候,我们就选了一个液柱作为研究的对象简化;光线,光线是一束的,而且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一条看的见的实线来表示就是将问题简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还有匀速直线运动,生活中很少有一个物体真正的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我们研究问题的时候匀速直线运动只是一个模型)。
9科学推理法。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结论的得出,在实验中对多种结论进行分析整理并得出最后结论时,都要用到这一方法。
在验证导体的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经过多次的实验我们得出了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也是将实验的结论整理到一起后归纳总结得出的。在所有的科学实验和原理的得出中,我们几乎都用到了这种方法。
10比较法(对比法)。
当你想寻找两件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就需要用到比较法,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和物理量很多,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我们主要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如,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电动机和热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利用比较法不仅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和区别,使同学们很快地记住它们,还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11分类法。
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导体和绝缘体。
12观察法。
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
1比值定义法。
如密度、压强、功率、电流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
14多因式乘积法。
如电功、电热、热量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
15逆向思维法。
如由电生磁想到磁生电。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三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问题对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念,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在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物理教育课程,将使物理教学手段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和多样化。它不仅会带动物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多样化,而且可以促进物理教学过程信息交流的多元化、认知方式的多元化、最终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在实施物理教育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在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整合与传输时所表现出来的集成性、交互性、开放性、情景性、智能性等特点,能为物理教育教学过程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智能性的教学过程、非线性化的教学信息组织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因而,将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组织形式等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形成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于中学物理教学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最优化提供了一种最新的教学方式。其功用毋庸笔者赘言。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多媒体网络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有如下六大特点:
一、创设直观问题情境,激趣引思。
导入新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源通过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内在情感,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如物理“序言”课的教学,除了演示有趣的物理现象外,还可以通过电脑播放一些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如火箭、卫星、核电站等)的录像;讲“机械运动”时播放地球自转、绕太阳公转及整个太阳系运动影像;讲惯性时播放“小女孩脚踏香蕉皮会摔跤”的影像;讲“杠杆”时,播放“两个小孩跷跷板”等,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学生看时如临其境。这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以后的物理内容学习准备了无尽的动力。
二、模拟实验情境,化静为动,转换观察空间,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板画、挂图等只能将要教内容图片般地展示,给学生的只是一幅幅静态的画面,不能形成系统的“有血有肉”的整体模型,这也是大多数学生在思维上存在片面性,局限性的原因。
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使静态的画面动态展现,将一些难以用传统手段完成的物理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对感观的刺激,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
三、多变性、生动性,及时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多媒体的多变性、生动性能够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例如:在讲授“惯性”时,首先通过演示实验唤起无意注意,得出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紧接讨论、解释惯性现象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就在这时将授课内容切换到计算机上。
计算机内模拟了“汽车刹车”“飞机投掷物资”,等情景,通过紧张的画面,空中飞行的飞机及飞机的轰鸣声,能立即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回来,投入到了积极地讨论中去,使课堂气氛有张有弛。
四、多形式、全方位,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多形式、全方位的电教媒体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并结合教师的适时点拨和推理、判断,给学生说和做的机会,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通过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素材,教学形式一改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转为讨论式、交互式。
学生通过“人机交互”“师生交流”“自由讨论”等学习形式,积极主动发现要掌握的知识,学生的个体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思维也得到协同发展。整个课堂中,学生能动地展开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知、情、意、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口语交际能力、创造能力也得到提高。
五、省时高效,解决课时矛盾。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和以前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以其特有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功能,使课堂教学更显直观生动,更加容易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能够取得以前传统教学辅助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形象、直观,扩展了每堂课的知识容量,在用到某一板书或板图时,只需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相当美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
六、资源共享,增进课堂教学效果。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信息素养。利用网络信息丰富资源,为物理教学提供巨大的信息资源。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例如:,可谓是一间间完整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它为我们提供了同步教学、优秀课件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更新之中,通过了我这些优秀课件、优秀习题,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服务。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四
医学物理学是把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的交叉学科。
要想教好医学物理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也要涉及一些生命科学领域。
同时,要想搞好医学物理教学也必须要有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行。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医学物理教学经验,初步谈一下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就是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其中包含着一个或多个有待解释和已解决的实际问题。
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它应该具有典型性,且应该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
但它一定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来源于实践,决不可由教师主观臆测,虚构而作。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参与型的学习方法,它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决策者的身份来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通过有效的方式得到内化了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理论、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讨论的技能和与人协作的能力。
医学物理学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医学物理学案例的应用也同样是千变万化的。
在讲超声波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引入下面的这个案例超声波探测人体时为什么探头要涂抹蓖麻油等声耦合剂?案例提出来后,先让学生思考该用什么理论知识来解决这个案例。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会知道利用声波强度反射系数和强度透射系数公式可以圆满地解答这个问题。
因为人体与空气的声阻抗差别较大故强度反射系数大,人体与蓖麻油的声阻抗差较小所以强度透射系数大。
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学生对此案例印象深刻,就算经过较长的时间也能记忆犹新,对该部分的知识自然不容易遗忘。
综上所述,使用案例法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快乐的学习,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这既是学生的'众望所归,也是教师的期望所在。
二、pbl教学法。
pbl(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教学。
与传统的以讲授为基础的教学相比,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医学物理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开设这门课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医学人才的需要,也是医学生为以后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临床工作的需要。
但这门课内容多,课时少,且各个章节联系又不很紧密,对医学生而言有不好学的特点。
引入pbl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这门课。
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讲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各种思维在参与问题解决活动的过程中会得到逐步培养、发展。
”pbl正是体现了这种教育理念。
pbl在医学物理教学中的尝试:譬如在讲附加压强这一节时表面张力系数一定时,弯曲面的半径越大,附加压强越小。
半径越小,附加压强就越大。
讲完之后,随即就设置一个问题,大肥皂泡和小肥皂泡连通时,会发生啥现象?学生会展开热烈的讨论,最后会根据所学的知识点总结出,大泡越来越大,小泡越来越小直到小泡贴在管中与大泡的曲率半径一样为止。
那么为什么在人体当中大小肺泡相连处未发生这样的现象?学生会展开更深入的思考,这时讲述表面活性物质,会使学生明白,原来是因为人体肺泡表面液层中分布着一定量的、由饱和卵磷脂和脂蛋白组成的表面活性物质,是它在人体呼气和吸气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这样在教师讲解这部分内容时会使学生感到生动形象,切合实际。
总之,采用pbl教学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而且会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
三、sts教学法。
sts教育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与社会(society)的英文单词缩写,既是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加以应用的一种现代教育模式:它还是近年来国际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
sts其目标是科学素养的提高。
科学素养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新能力。
医学物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门必修课。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医学院校学生需要用物理知识解释生命、生理现象。
在医学物理教学中引入前沿的sts教学思想,可以构建完整的医学物理知识结构,彰显其交叉学科特色。
医学物理学涵盖了物理学、医学设备学、及其临床实际应用等知识,可以说提供了典型的sts教学情境和条件。
医学院校专业设有临床、麻醉、口腔、营养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将来要接触到先进的影像技术、用到大量的医疗器械,这些都和物理知识联系紧密。
所以在讲课时要多注重所学知识与高新医学成果的联系。
比如在讲多普勒效应时要介绍彩色超声多普热血流成像议,在讲超声波时介绍a超、b超、m超等高新仪器。
这样会大大提高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医学物理的热情,让学生明确学不好医学物理,以后将于高新技术成果无缘,这就明确了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教学,是要通过教师的工作使学生爱学、会学。
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就是强烈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就是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是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对某种知识欠缺不足,而力求获得提高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
因此在医学物理教学中很好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能力。
比如:在流体力学教学中提出为什么在测量血压时必须注意体位和所测量的部位?然后根据伯努利方程详细解答提出的问题,使学生知道其中包含的物理道理。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保证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五、故事教学法。
故事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些相关的简明、短小故事、以说明注解强调所讲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直接从故事中悟到蕴涵的道理、掌握其中的知识技术等的一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
在医学物理教学中可以多讲一些像伯努利、泊肃叶、托马斯·杨等在医学领域和物理学领域都有贡献的科学家的故事。
能使医学生明白科学领域没有严格的分界线,从而打消医学生学不学好医学物理无关紧要的错误观念。
这样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很有帮助。
总之,在医学物理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
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有益处。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五
学生认为学习物理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基础较差,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后一种学生往往是在上高中前就听说高中物理很难学,是所有理科学习中最有难度的,加之学生自己学习物理后,也有此体会。于是,学生的内心深处便对物理学习形成了一种抵触,“物理难学”“不想学物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为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务必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消除其学习物理的心里障碍,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正确的物理学习观。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妙用。
新课程标准中重点提出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这便使我们联想到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教学的一种突破,这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环境变得充满声音及色彩。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多媒体的使用,这会忽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主体的地位,让整个课堂变得为多媒体服务,失去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也丧失了使用多媒体的意义。因而,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地方运用多媒体,这样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还原物理过程,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体运动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声的传播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呈现整个过程,在画面中配以相关的文字,这样便使得整个画面既生动又形象。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其他设备培养多媒体教学,如示波器、音叉之类,这样用实物与画面相结合的演示方法,能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三、合理的归纳整理。
高中物理学习最难的莫过于力学学习,而力学学习的重点在于对受力分析的掌握,所以学好力学的关键在于做好受力分析。物体之所以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其缘由在于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及关键,更是高中学生学好高中物理所需的基本功。那么,如何做好受力分析。
首先,应该明确研究对象,如果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应该将研究对象隔离出来,根据解题需求进行对象分析,要分清其是作为一个质点还是系统。其次,分析力最怕缺失相关力,所以,在受力分析时,应该按照顺序进行,一般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顺序。地球表面任何物体都有重力,而弹力与摩擦力都是接触力,有接触面才存在接触力。这些都需要学生深刻了解力的基本概念,然后才能进行正确的力的分析。
分析研究对象的力,应该只分析物体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施加给其他物体的力。在力学中,章节间的内容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不同章节间的思维模式是相通的,可以进行相互的类比,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从归纳整理中,学生才能找到知识间的联系,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这样学生才能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从听懂到熟能生巧,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缺陷,加强训练,努力改进,从而从根本上提升物理学习能力。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已然习惯被动地学习,按照固定模式进行解题,对解题有了固定的思维方向。这种解题方法在高中学习中看来极其有用,但是这一定程度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发展,使得学生无法发散思维。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解例题以外,应该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此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想多练多积累,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把握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知识点进行合理整理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全面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六
摘要:通过对新课标向高中物理教学所提出的要求的解读,来探讨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措施,以此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最大效益。
教学课改的推新,为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了新血液和改革热潮。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物理学科,是高中课程中的重要科目,是新课改中的重要部分。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地完善物理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新课改的高中物理教学,所注重的并不仅仅要求学生物理知识理论的掌握,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因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高中物理新课改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
随着教学课改的深入,新课程标准为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改革后,高中物理教学更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查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着重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因此,新课改后的高中物理教学必须重新定位教学目的,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除此之外,新课标中突出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认为其和科学内容是同样重要的,因而,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物理的探索兴趣。
1.重视课前导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做好课前导入是很重要的。好的课前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要注重对课前导入的设计,既要回顾以往所学的知识,又要引入新的研究课题。例如,在讲解万有引力这一物理规律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重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时的情景,并提出为何星星不会降落到地球的疑问,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也很重要,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可结合实际生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采用情景创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在全国各学校的教学中广泛使用,因而,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例如,在讲解人造卫星时,便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影片和图片,增加学生对人造卫星的了解和观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简单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
3.重视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先引出课题,确定实验目的,进行实验步骤的设计,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实验的现象,并通过现象看本质,探索出产生结果的原因。将讲授和实验相结合,鼓励学生自己开展实验,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是我国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以实现物理教学目的。高中物理教学需要优化课前导入,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课堂中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七
1、加强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杜绝机械性学习。
教育学家奥苏贝尔曾经提出,组织者的教学策略主要是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并使其保持更有效的策略。设计组织者主要是为新的学习任务的观念提供一个固定点,通过已知的和需知的知识架起一座桥梁,受原有观念的影响,对新概念、新知识发挥固定与吸收的作用,也不是对现有认知结构的同化作用。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杜绝片面知识的讲授。
现代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教学要结合学生自身发展与个性化的需要,还要让学生不断创新,完善自我发展机制,并不是单纯地掌握目前物理知识与习题。因为学生对基础知识与教育背景掌握的不同,还因为兴趣与爱好的不同,它的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在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还提出了标准不一的要求与规格,所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并不是达到同一水准。我们不能选择学生,只能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按统一的要求,对其制订个体发展的不同目标,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要允许差异性的存在。学生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学习,做到手脑并用。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动手动脑能力的启发与指导,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分析与引导,使他们对问题的考虑、知识的探索能力有所加强。在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忽视了社会的需要,只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没有对学生的就业需要引起注意。
1、活动要具有多样性。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学科本位观念,学科之间要加台沟通及交流,对各种知识点要加以整合。因为新课程的实用性较强,在物理课堂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还要注重知识的交流,并加强自主探索,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能够做到独立自主地学习与思考,只有具有了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促使学生标新立异、勇于创新,老师还要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要以每名学生的客观差异为准,对其加强个性化的教育,并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实现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特点。为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所增强,教师要及时开发与利用,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借助一些实验问题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实验,课堂上要有计划、有规律地做好学生实验,通过对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学生的创造热情得以激发,让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并喜欢物理课。
2、丰富学习方式,实现理性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提出了混合学习,主要是将传统学习方式与数字化或者网络化学习优势相结合;既要对教师加以引导、启发,还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借助于混合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创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主导作用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不断地启发与引导学生,创设某种情境,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并通过合作学习的组织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实现自主学习策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实现主导--主体相结合所要求的理想境界。
三、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直被全国教育一线教师讨论并实施着,作为一名高中的普通物理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新课改教学工作,在新课改教学中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在挑战与机遇面前,我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上新的台阶。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八
卢嘉锡院士指出:“当我们注意面向21世纪培养高等科技人才时,科技和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成就,必须具有较强的能力和宽厚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现代化。”大学物理属于理工科学生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它的重要性源自于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对社会科学进步有主要作用。很多学生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不是物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大学物理学有什么用?言外之意很明显,似乎没用,那何必费那么多的精力去学这门相对较难的知识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如何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大学物理教学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革。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改进:
一、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大学物理教学。
将传统得教学方式与现在教学方式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它可以使传统的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它是以视听教学理论、现代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点主要有:比如在力学教学中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处理(1)可以拓展教学内容,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可以在万有引力知识点,做得更形象,利用多媒体将自然界的苹果落地形象再现,也可以将老师课前构思好的内容,用幻灯片展示给同学们看(2)可创设虚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做一个乘客在公交车惯性现象的一个视频片断,同学们将会更好的理解什么事惯性;(3)可使教学难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例如,在讲刚体的角动量时,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将非常复杂的知识利用生活中常见事物形象描述出来;(4)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联想、想象能力,拓展思维空间,例如,播放一个小的光学片断给学生,让他们去从中提出问题,并且运用物理力学知识解释,为什么;(5)可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可以将一些重要的内容,或者一些物理学学者的重要演讲播放给学生们听,形象具体,加深记忆。
二、大力推行大学物理教学网络化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全球化,网络资源无地域限制,利用计算机可以访问遍及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进入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将信息高速公路作为基本的平台,通过计算机实现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人群、跨领域的语言交互、思想交互、情感交互、信息交互、文化交互。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内容之丰富,资料之完备,从所谓有。与传统教学媒介相比,教学网络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改变千人一面的、单向的、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网络化具有以下特点: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教学资源的共享性;教学信息的综合性;教学方式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络信息技术与物理力学教育的一体化.要求逐步打破传统物理课堂的封闭围墙.把物理教育带入到这个无限广阔而又全新的领域,促使大学物理学习不但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拓展.而且使课堂主体也得到拓展。物理课堂将成为一个被无限拓展的无比宽泛的概念。课堂时空的宽泛,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哪里都可以成为大学物理的课堂:只要开机,就可以上课,进行在线阅读、在线实验、在线讨论、在线交流等大学物理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活动。同时,通过网络,通过电子邮件、网络新闻组和电子公告板,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他人,可以指导他人进行学习,自己摇身一变,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物理教师.具有了学生与教师双重身份。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使学习者沉浸在虚拟环境和情节里.在极富真实感的状态下与电脑交互。运用这种技术可以构建起一个与现实物理课堂几乎一样的。甚至比现实物理课堂更具魅力。例如,可以重现物理实验、可以演绎物理发现等等的逼真的在线物理课堂。这虚拟课堂将是师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在线教学与在线学习的主阵地。
仅仅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内容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充分培养学生在大学物理学习中科学思维。大学物理课程教学,除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更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培养.这不仅对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逻辑基础,同时对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将起到深远的影响.主要应培养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二、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结束语大学物理在非物理专业中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与能力培养有很好的作用,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的上述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多媒体和网络开始大量运用于非物理专业的学科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物理力学理论课程厦实验课教学的主要方法与策略。对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常同钦.如何在工科物理教学中讲授物理学应用内容.物理与工程,.
[2]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3]陈健.普通物理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和网上教学系统的开发,.
[4]韩立新.改进物理课堂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出版,.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九
物理专业。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
我是xx大学物理系xx级的学生。当一名人民教师是我自小的夙愿,自从进入xx大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定把青春献给教育事业。毕业在即,我发自荐材料向贵校自我推荐。
大学四年期间,我全面系统的塑造自己。在学习上,我刻苦勤奋,虚心向上,学习成绩优异、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为了拓宽知识面,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计算机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且,针对我的专业,利用试讲和教育实习的机会,使自己的授课和从教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喜欢与学生在一起的感觉,教育实习的日子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进取心、承受力和敬业心不可无,我有成为一名好老师的自信。
将军扬威,志士展才教需要广阔的天地,久闻贵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教师成长的沃壤,贵校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明达的择人观念使我觉得能到贵校工作是我最理想的选择。毛遂自荐,求展鲲鹏之志,热诚的奉献之心和出色的工作表现回报您的认可。
万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阅读我的简历。
最后祝贵校广纳贤才,再创辉煌!
此致
敬礼
xxx。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十
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非主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主动思考和教育实践,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学习,培养新的教育观念,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调整,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这才是收到较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二、改变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绝大多数学生能理解、能消化。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时间花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然而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忽视所谓的差生。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有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的物理概念,一种是在大量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另一种是在已有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
三、要注重教学效果。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在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一、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兴趣培养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其实从种.种迹象看,我们还是蛮喜欢物理的。因为物理是一门通过做实验来传授知识的学科,是需要动手又动脑的。而好动又是我们最天然的特点,物理课上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实物的演示过程,会让我们的兴趣更加浓厚。我们对学习有了兴趣,物理学习就获得了成功,物理的学习不再是难事,课堂上都能学有所获。[1]如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对我们来说头脑都是比较清醒的时候,可以抓住这个时间段,集中我们的注意力,先观看物理试验的演示,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增强我们对物理学习的欲望。
二、利用物理故事,激发兴趣培养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生活中,物理现象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比如“雷声和闪电赛跑的事情”,再比如“雨后的夜晚暗处和亮处猜猜谁有积水”的故事等,这时你会发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了解到了物理不仅是一门学科,更多时它是我们生活的“小常识”,我们要学会关心实际问题,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物理帮助我们更了解生活,更好的解决生活问题。在学业繁多的高中生涯,有趣的物理故事可以让我们获得片刻的轻松,趣味故事最温和的教育方式,我们喜欢听,可以利用它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2]有关物理名人的故事也有很多,如著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他们中有很多钻研物理,百折不挠的故事情节,是鼓励我们不怕困难,奋发学习的有效实例。
三、利用风趣幽默表达方式,激发兴趣培养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如果物理老师是个语言风趣幽默,表达问题时常常肢体动作形象夸张的人,更容易打动我们,激发起我们的学习兴趣,制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对于课业繁多的我们高中生来说,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会让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绪得到一定的缓和,心绪放松往往更容易接受信息,让我们轻松愉悦学习深奥的物理知识,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进行。[3]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老师上课时的肢体动作夸张,语言风趣幽默更能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随着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更进,老师也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课件、投影仪、幻灯片等为我们教学效果的提高添砖加瓦。让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形象、生动,更利于我们的理解。比如一些物理现象的幽默表达方式和物理名人的幽默事迹,讲述起来比较枯燥无味,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帮助它们更具体地表达出来,激发我们学物理的兴趣,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更上一层楼。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兴趣培养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师生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特别是对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敏感的高中生而言,对什么都充满希望,希望实现在我,希望得到认可。成功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创设平等的成功机会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教师要多个学生创设平台,多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我们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教学更好的进行。[4]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基础,创设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和正确回答的机会,以免我们有时答不出而难堪,产生自卑,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学生可能会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不喜欢这门学科,也可能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这门学科,师生间的交流会影响学生的情绪,相对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来说情绪往往是不太稳定的,学生的情绪有会牵扯到个人的学习效果,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作为高中教师要有耐心相信学生一定可以,一定要学会处理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喜欢老师,愿意和老师交流,激发我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师生高度配合完成教学。总之,只有极大地调动我们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十一
绪论部分是整个课程的引入,包含了大学物理所要研究的对象、内容以及需要用到的方法。绪论部分作为大学物理的第一节课,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关键作用。任课教师不应当只是照本宣科,将大学物理的各个章节罗列出来。为了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在介绍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时,应当适当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解释,特别是采用当下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例如使用汽车在上坡时采用的是高档位还是低档位来解释其中的物理原理。[2]在介绍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时,可以具体介绍某一物理学家发现某一物理定律的过程,并在介绍过程中不断提问,让学生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形成科学研究思路。在强调物理学的研究意义时,教师可以多举一些物理学在所教学生的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例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举一些量子物理学在晶体管研究上的应用。
2.2物理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施。
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层。将学缘相近的几个专业作为一个单位,按照入学时学生的成绩,将全部学生分成两类班级,成绩优异的归为一类,这类学生不需做进一步细分;成绩较差的也归为一类,但是这类学生需做进一步细分,综合分析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同时多层次内容选择也可以安排在网上选修时由学生自主选择,但是校方需要对选课系统做出一定限制,避免大部分学生都故意选择内容较浅的课程。
2.3经典物理部分。
经典物理部分的内容大多都在中学课程中介绍过,因此不必面面俱到,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该有所侧重,例如对于化工类的学生,应该着重讲授热力学模块,为化工类学生后续的物化课程做铺垫;对于机械类的学生,应该着重讲授力学模块,为机械类学生后续的结构力学课程做铺垫;对于信息类的学生,应该着重讲授电磁学版块,为信息类学生后续的光电学课程做铺垫。[3]在对各专业学生授课时,要注意有的放矢,使得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时能够感受到其与自身专业的关联性,从而获得更大的学习目的性和动力。对各专业学生讲授经典物理的其他版块时,应当以实例为引入,以拓宽视野为主要教学目标。
2.4近代物理部分。
近代物理学的重要理论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巨大价值,然而,这个部分的内容过于抽象,一般学生难以熟练掌握。因此,大学物理教师在讲授这个版块的内容时,应当强化对概念的介绍,尽量跳过对定理的推导,并以近代物理的研究成果为依托,着重对理论进行初步介绍。著名物理学家费恩曼对于物理的学习曾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学习物理的人不应该只是试图去解出微分方程,而是应当尝试理解它们的涵义”。在狭义相对论的教学中,我国教师的教学重点普遍在于洛仑兹推导公式,并以此为基础,推导出一系列公式,注重的是公式的推导而不是内涵的探索。相反,国外的部分物理教材一般会通过简单的举例来解释公式的导出,而不是用严格、冰冷的数学方式进行推导,这种方法能够大大节约公式的学习时间,加深公式的理解程度,这显然更加符合大学物理的教学目的。此外,高校还应当适时举办一些物理学专题讲座,向学生们宣导物理技术近年来的发展概况,使学生们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物理技术的动向也能有所认知。
3结语。
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大学物理作为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包含了对于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传授,对于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各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物理这门课程的教学,并从教学方法上入手,解决当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十二
主体认知活动的认知是元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中包含了自身认知能力、认知过程以及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理论主要研究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知识主要对认知的规律和知识内容的研究;元认知监控主要是指认知活动的运用过程;而元认知体验则是包含了监控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情绪,一些人的自我效能感较高,在元认知监控过程中,体会的经验会较多。现代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相符[1],大学中为学生开展的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情感发展,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提升自我效能感。
1.2交往学习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是指学习者通过和其他人的交流、沟通、互动,完善致使的获取和能力的提升,所以,这一理论又被称为人及学习理论,或者沟通学习理论。在实际的学习中,学习者之间的沟通要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沟通双方保持尊重,并且在沟通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灵感、启发、借鉴,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者从思想误区中走出来,促进双方的心理和智力的提升。这样,才能是良好的沟通交流。而大学教学中,交往学习理论能够完美的运用在其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都能够进行交流,尤其在实践中,通过合理的组员分配,对单一问题实现充分的研究探讨[2]。
2.1教学方式中的观察实验法。
大学物理学方法论在物理学的发展中,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之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科学探索方法,其中包含了许多极为有益于物理学发展的方式。而观察实验法在物理学研究上属于基础的探索方式,大多数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生活观察以及实验的验证结果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现象等等,但是,在生活中,很多物理现象致使表面人们看到的现象,并且这些现象还有可能误导人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物体下落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这一说法。物理学研究需要经过漫长的观察实验,验证总结之后,循环往复的找出其中的新型规律,这样才能保证在长期的发展中,实现物理学的拓展。
2.2教学方式中的逻辑思维法。
逻辑思维顾名思义使用思维上的逻辑分析,将物理现象通过归纳演绎、系统分析、推论验证、假说试验真方式,将物理规律的过程发现。逻辑思维法得出的结论需要在事实材料为依据的基础上实现,否则得出的结论必然会被推翻。而在归纳演绎中,就是将大量的事实依据进行归纳,对其中的次要因素和干扰性因素排除之后,将不同的环节进行研究,而后对不同环节中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最终完成复杂的问题研究,例如:物理学中的力学分解、微元思想等等。而推论验证主要是对已经看到的事实或者现象提出一种假设[3],这种假设需要符合物理学基本的理论,而后,再通过试验的方式,对得出的假设进行验证,一般会需要大量的实验来完成这一步,如果实验法对同一个问题提出了不同假说,那么在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论证的同时,能够将错误的观点排除,通过不断地验证之后,将正确的结论得出,从而实现物理学的规律验证。
2.3教学方式中的数学方法。
这一方法在物理规律探索中,属于重要的方式,数学方法不仅仅能够将物理学研究计算推理,还能够将数学中的思维运用到物理学中,帮助物理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化。例如:瞬时速度、电场强度和磁场感应等等都应用了数学思维。
3结语。
物理规律探索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物理思维培养,教师要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性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3]梅策香,柳钰,曾利霞.大学物理教学方法中实验教学的作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34(29):171.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十三
摘要:作为科学教育基本手段的实验方法引入大学物理教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本文着重概述、分析了这期间的几次重要变革的动因、特点及影响,并总结出几点对今天有启示、借鉴作用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更多物理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大学生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为其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验课程奠定了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大学物理实验》以基本物理理论为指导,同时通过典型的物理实验或设计性实验验证《大学物理》的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去理解实验原理、指导实验仪器的调试、解释实验现象;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实验数据,同时实验现象及其结果也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进行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奠定基础,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系统的实验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锻炼以上能力,我在此阐述了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与大家探讨。
一、转变教学观念,课堂以研讨为主。
教师教学也应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中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观点。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机械式的学习模式,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变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调动学生研讨兴趣,让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课堂要做到研讨为主,还要有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动应围绕课前预习遇到的问题、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问题最好是由学生提出,或教师提出以往学生所碰到过的常见的问题,并给予学生一个适当的思考时间,不必急于解答。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推测与发表见解,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尊重学生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大胆质疑与创新。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行为的楷模,师生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势必影响学生创造力的表现。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以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鼓励学生,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创造力的支持者[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二、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实验具体操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调试实验仪器,并让学生在调试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生的变化,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判断下一步操作,并引导学生给予调试过程中实验现象的理论解释或形象的类比,加深对实验理论及实验现象的认识,逐步实现整个问题的解决。例如:大学物理实验中的示波器的原来与使用,学生在示波器的调试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在示波器屏幕上调不出波形的情况。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调试示波器上的按钮,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相应参数的变化,让学生根据示波器显示的参数,分析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譬如,示波器屏幕左上角的时间分度极小,左下角的电压分度也极小,此时看不到波形信号,则很有可能就是这两个分度值设置不合理。这一现象可以如此解释,因为示波管中的电子枪单位时间内发出的电子数不变,当时间分度与电压分度很小时,相当于示波器屏幕上电子的线密度极小,在波形的亮度太弱,难以分辨,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被拉宽、拉高的波形没有曲线段落在示波器屏幕上。
三、立足于过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层次由低到高分为5级,其中最高级别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中包含了人对创造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需求。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伴随着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和知识的建构而获得的快乐的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得到这一解决问题的快乐情感体验,教师在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避免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式地传授知识,应立足于过程性评价[3]。譬如,示波器的原来与使用实验中,学生费了很大工夫都未能将某一特定频率及振幅的波形调试到示波器屏幕上。此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逐步分析和排除问题所在。可先分析问题是出在信号发生器还是示波器上,并遵循从源头顺沿而下的顺序逐步排除,如排除源头的信号发生器所发出的信号没有问题,再来排除连接信号源与示波器的数据线是否存在问题,分析示波器的设置,在看不到波形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波形的中心对称线。至于怎样找到波形的中心对称线可让学生思考,通常基础好的同学都能迅速地想到接地后输入信号被屏蔽在示波器上应该是一条直线。当学生想到这一点时,教师可以及时肯定其观点并要求其调试垂直移动和水平移动键直至水平接地信号显示在屏幕中央,继续有序地逐步分析排除,直至问题完全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快乐的情感体验,学到的不只是刻板的知识本身,而是锻炼、强化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快乐的情感体验可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信心。
四、加强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认识到物质的本质及物质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律。教师通过大学物理实验,有目的地加强学生对物质的本质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中,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眼日常所到的物体不同颜色是怎么产生的,如果学生能够认识到颜色是反射的未被物体表面吸收的一定波段范围光波在人眼的视觉效果,则说明学生对光的认识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并可引入一些具体的薄膜干涉的高科技应用实例,提高学生认知结构可辨别性[4],提高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譬如,教师用光学变色油墨的具体应用为例,将随身携带壹佰元人民币拿出来让学生观察纸币正面左下角的数字100,让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该数字的颜色变化,学生会发现正面看时颜色为绿色,但倾斜一定角度就会发现颜色变为紫色,让学生领悟到科技创新是对基本原理深入理解与巧妙应用。这样对开启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天窗十分有用,激励之余再要求学生深入查找光变色油墨的原理,让学生更详细地理解这一原理的应用,养成学生刻苦务实的钻研精神,磨炼学生创新能力的心智。
五、结语。
大学物理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具体的实验技能和方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创新能力。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十四
我国颁布了有关于高等院校《理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指导要求》的指导文件指导要求明确了当前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方法建议。然而因为大学物理不归属在大学专业课程之内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物理课程教学效果也不能短时间内体现出来很多高校并未足够的重视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相关任务工作。举例如:很多的高校物理课程课时数目安排较少更有部分院校物理课时安排少于100课时这导致课程内容多但课时安排少的直接矛盾问题;又因为目前很多高校都在进行大学生的扩招学生数目骤增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使用大班教学代替课程教学效果自然不高学生对于物理课程学习的兴趣也受到影响。
一、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任务目的还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高校一直在沿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受这一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任务目的表现为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因此,尽管很多的物理老师有着丰富的物理学科知识,因为受制于教学模式的影响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时间一长老师也就接受了这一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而学生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上表现也显示为盲从。又因为人们功利性心态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自己就对物理课程认识不够,单纯的认为成绩代表一切。最终导致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变成了为了考试的学习,老师是代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单方面的接受知识传授。
2.1基于大班课程教学条件下的有效教学法。
现阶段,大众教育已经在我国推广开来,大学学生人数急剧增长,对此很多大学学校课堂教学工作都使用大班教学的方法。我们也很清楚使用大班教学方法的效果有限,但我们可以有针对的去对大班教学法进行改进,如此更好适应大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通常情况下,大班教学工作中可以使用启发讲授教学法和问题探究教学法。以上所提到的两种教学方法都很灵活,因为其对现实教学环境和其他教学方法的要求不高,所以很适应于大班教学的现实环境条件。分析启发讲授的教学方法,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讲授法是什么概念。讲授法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有其自身的优势,举例如:这种方法很直接,将问题的本质使用通俗易懂的内容进行讲述,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从而有效的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同时它还有系统性特点,这一系统性特点让大学物理课程的知识内容讲述变得更加系统、完整,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等。大学物理本身也有很多的理论、概念等,使用讲述法都可以直接明确的`讲述给学生们听,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讲授法接受来自理论方面的批判,在接受批判的同时它也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现实的教学工作中,讲授法已成为高效课程教学方法。讲授法将课程教学的任务目的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综合能力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全面成长,激发学生潜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工作当中,老师应当适当的添加一些问题讨论活动,有益于引起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程教学氛围。当然,这里我们所讲到的讲授法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讲授法,它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讲授法的创新、改进,抛开以往灌输式的知识讲授,要求老师在事先了解好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合开展物理课程教学,进而有效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班环境下要注重课程内容重点难点的融合,适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加入启发式教学计划安排,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活跃思维,深入思考知识的要点。根本上而言,启发讲授教学法是融合了启发元素的讲授教学法,这一教学法旨在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主体学习作用,鼓励学生探究学习。老师在开展启发讲授教学法当中要做好相应的课前准备工作,尽量让问题的设计更有针对性、简洁性,明确课程教学的任务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2基于物理课程教学本质内容的有效教学法。
选择大学物理课程有效教学方法还要和物理课程教学本质内容相联系。老师在选择使用有效教学法开始阶段,就要对课程教学本质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思考,做到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本文我们分析和研究两种基于物理课程教学本质内容的教学法,变式教学法以及相似性教学法。其中,变式教学法是指老师可以使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材料辅助教学工作,只要保证课程教学本质内容是一致的就可以。这一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同时也符合于学生知识内容的学习习惯。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十五
1.1大学物理的学科地位正在逐步弱化。
当前有一定数量的师生群体对大学物理的学科地位缺乏深刻的认识,他们认为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将大学物理作为必修课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同时许多院校非物理专业学生的大学物理课时数量也在逐渐下降。[1]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关于大学物理课程的规范要求各院校大学物理的课时不能少于144课时,然而真正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的院校少之又少,大部分院校的课时在72至108之间,课时数量更少的也不在少数。
物理学主要划分为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两个版块,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物理所讲授的内容中经典物理占据超过了百分之八十的比例,近代物理部分的知识讲授严重不足。经典物理所包含的理论与概念都是二十世纪前的研究成果,这些在大部分中学物理教材中都有所涉及,因此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近代物理的有关内容却因为课时原因而无法做足够的介绍,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教学内容的陈旧。
1.3大学物理的考核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绝不部分院校在大学物理这门课上采取的计分方式都是综合评价,即平时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的加权分数。平时成绩主要又来自课后作业,然后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基本上所有习题的答案都能通过网络找到,因此课后作业的成绩很难反映出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知识点以及学习态度是否端正。而期末考试也只是单纯的卷面答题,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巨大障碍,难以真正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十六
教学方法一般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物理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没有一种是“万能”的,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其使用条件和范围。只有选择的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实际,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同时选取教学方法时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的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同时要重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要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受到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的制约。对于本源性知识,如力的概念、功的原理等,一般采用观察、实验、探究的方法比较合适。对于派生性知识,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则比较适合论证、推理、分析的方法。
3.根据教师本人的特长和经验。
作为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扬长避短,采取与自己相适应教学方法。
4.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归根到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以便做到有针对性的选取教法。
此外,教法的选取还受到教学时间、教学设备条件的制约。
根据教学方法的含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方式来分类,并考虑物理学科的特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教师通过语言,辅以演示通过建立物理情境,描述物理现象,阐述物理规律等,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它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一般包括讲述、讲解等方法。
讲述法:多用于对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过程的描述,对所要掌握的物理知识建立一个清晰的物理情景,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在“述”。
讲解法:运用说明、分析、论证、概括等手段讲授物理知识,以揭示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内在联系。重在“解”。
讲授法的注意事项:
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观点正确,概念准确,对学生有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
2.讲授要有逻辑性。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心理,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
3.讲授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抑扬顿挫语速适中。
4.讲授中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已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再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时候,让学生坐在座位上用力推课桌,看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可以感受到,桌子在推自己,用力越大,身体后仰的越厉害。
用笔再用力写下“牛顿第三定律”这几个字。再用力握笔写字时,会发现笔杆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有时手指的肌肉会压下一个坑,是肌肉变性。
用力拍桌子,学生会感觉到,用力越大越感觉到疼,因为在手对桌子施加力的时候,桌子也。
对手有力的作用。
从而总结出:力的作用时相互的。
(二)实验法。
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大部分原理规律都来自实验,实验方法是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应用实验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原理、现象等知识的理解,还有利用培养他们的探索研究和创造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讨论法。
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共同进行讨论的方法。它可以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选择好讨论题,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
讨论的问题要具体,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太大、太深,也不能太容易。论题的选取要有针对性,要有梯度,能吸引所有学生参加讨论,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话说,题目难度应该使中等水平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同时,也要估计和预设讨论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其解决应对措施。
2.善于启发和引导,创造和谐的讨论气氛。
在讨论时,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又要抓住问题的中心,把讨论引向揭露问题的本质。使讨论的重点落在对物理意义的理解、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对物理现象的解释上。在模拟试讲时,我们也可在学生讨论环节设置“插曲”:预设学生的讨论方向出现偏离,或进度十分缓慢等,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予以引导,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教师把问题分成三个阶段让学生进行讨论。
第一阶段:1.上节课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如何把理想化?2.增减砝码的目的是什么?3.在牛顿第二定律中质量的含义是什么?作用力的含义是什么?加速度的含义是什么?学生通过回忆、分析与讨论,能够准确回答。
第二阶段:1.如果合外力发生时,加速度变化吗?为什么?2.这反映了加速度与合外力的什么关系?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得出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
第三阶段:1.你能否用学过的知识对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小组交流后,派代表用投影仪投影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完善。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合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合外力决定。
(四)谈话法。
通过师生“问题性对话”活动传递和交流信息,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详见问答技能。
(五)自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阅读教材或有关材料主动获取知识。自学不单单要看懂教材,还应该包括通过阅读,可以做实验,计算问题,解释现象和灵活应用知识等。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十七
摘要:就近年来从事大学物理教学的体会,探讨大学物理教学中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期望对改进大学物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更多物理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物理论文。
一、前言。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也是作为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它能够培养出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活跃、也能够使他们在适应科学发展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的提高,是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学好大学物理是非常的重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应用,也意识到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中巨大作用,就是要加强对大学物理教学的探讨。
1、理论课授课方法单一。
在现在,最常见的授课方法有两种: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
已经有很多教师意识到将两者进行结合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无论何种方式被采取,很多教师都早已习惯了针对大纲的知识点进行逐一地讲解,甚至还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讲解习题上。
课堂枯燥无味却没有探索其它的方式来进行授课。
2、学生没有端正学习的观念。
尽管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是普通高校理工科各专业都要开设的,然而除了那些与物理学专业相接近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时会下功夫之外,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则是为了来完成任务、应付考试而来学习大学物理,更有甚者,有些学生根本没有能力去完成自己的大学物理考试。
他们由于没有学习大学物理的动力及兴趣,使得有一定难度的大学物理在他们的心里变得更加是难学,对他们来说是难上加难,所以很多学生是抱着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大学物理的学习。
在通常情况下,他们不愿意将上课讲过的课程内容进行复习,更不愿意继续探讨上课时没有弄懂的问题,为了完成作业而进行抄袭,也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更有甚者,有些学生在考试前也不愿意进行认真的复习备考,也没有把大学物理的学习当作自己的学习任务,甚至还有些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来对待大学物理考试。
3、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近几年,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因此很多高校在短时间内就扩充了教师队伍,但是绝大部分都是一些年轻的教师,这就造成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教学经验也是略显不足。
另一方面,尽管教师队伍进行了较大的扩招,但师生的比例与扩招之前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下降,这就导致了高校的大学物理课程都是使用大班教学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却难以保证教学的质量。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具有现实意义、不深奥抽象、生动有趣,这样学生就会保持着长久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学生达到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并应用知识的目的。
(1)结合生活中的经历,从生活中找到解答问题的物理知识。
对于那些没有涉及到的新知识点,同学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老师就需要采用一些办法,做到能够把物理课讲解得平常易懂。
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生活中的相关事例来引导问题,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2)化抽象为具体。
有些物理问题是异常抽象难懂的,对很多问题有的学生本来就不熟悉,因此求解这些抽象模型的一些物理量就会更加有很大的难度。
在这时,我们就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我们所熟知的.,或者利用熟悉的相关知识来进行求解。
这样做不仅可以锻炼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每个要素都按照相关教学的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进行显示,按需要同时再配合相应的声音,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随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出现及普及,再加上扩招后一些学校的教学空间容纳有限等诸多原因,多媒体教学便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很多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因此就能够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也就加深了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做到关爱学生,做到及时鼓励,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大学物理教学的一项系统工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物理的教学活动也要围绕学生来展开,大学物理的教学中一项宝贵的资源就是那些广大学生的思维,在意想不到中,学生就会想出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
伴随着诸多新教师的加入,能够有效的解决师生比偏小的问题。
当前要做的就是去改变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太合理的不利因素。
年轻教师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他们精力旺盛,而且思维敏捷,极具有创新精神,也能够和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然而,他们在教学经验方面却有一定的不足。
为了弥补教学经验不足的缺点,一是组织任课教师定期开展相关的教学研讨活动:二是组织教师进行互相之间的听课活动。
这样老师之间不仅能够互相学习,而且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
四、结语。
大学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要不断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十八
既然电磁学主要包括了场与路,那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可采用将这二者分开研究的方式进行。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电磁学的场,例如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等可以从场入手,对学生进行电磁学的讨论与研究。而对于电磁学中的路,包括磁感线、电路等,例如匀强磁场与电路的关系就可以反映出它们存在某种特殊的联系。在电磁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场为研究对象,以路为研究方法:
1)对于“电生磁”与“磁生电”的讨论中,会运用逆向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未知的问题。
2)类比法,对于2个概念,通过对比某些相似的地方,进而推导出其他部分也相似的结论。比如在电场与电场强度的教学中,也可以运用类比法,将试探电荷置于电场中类比物体在重力场中的情况,最终获得电场强度的表达以及电场强度的影响因素。
3)其实对于这类抽象概念的教学,还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在电磁学教学中,对于磁场这类似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如果直接交给学生让其掌握,那么很可能就会忘记,但是如果用生活中可以接触或者感知的具象来解释这种现象,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知识点。再例如对于磁铁在铁粉盒上方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现象,而这些现象就是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于磁场的理解。例如在安培定律、左手定律等定律描述相关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时,本来是人为假想出来的原理,但因为存在现象,所以可以运用形象思维,想象出相关量,最终将形象思维衍成抽象事物。
4)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某些规律或者得出新的结论。例如人类通过“磁生电”这一实验成功发明了电。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方法,高中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电磁学的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3、科学运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
电磁学的教学,需要考虑理论联系实践,所以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不仅要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更直观感受电磁学的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磁学。对于高中物理电磁学的理论教学,物理教师需要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递出电磁学的知识。例如,对于磁感线的引入,教师可以在教材介绍磁感线引出实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解答,帮助学生先理解教材上的描述,接着教师可以再简单地将此实验用铁屑、小铁针、磁铁进行演示,最终帮助学生掌握对磁感线的理解。在学生概念形成后,教师还需要对重难点进行巩固,比如对于楞次定律等重要知识点,教师要对学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感应电流对于粒子的运动的“来拒去留”的特点,以便在解题中正确运用。高中物理电磁学作为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全面梳理理论知识,把握电磁学特点,使学生在学习电磁学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实践意识和学习能力。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十九
摘要: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步转换教学思维和课堂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第一主体。这个原则无论是在教学改革还是教学方法建设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学科积极性,以引导学生思考为第一目的,让学生日后能够真正做到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遇到的问题。另外,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与其他单纯的理论课程不同,需要更多的设备和仪器作为保障。因此,强化教学资源硬件及软件建设也是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作为学生步入大学校门后接触到的第一门实验课程对于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道路有着非同小可的指导作用。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目标和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顺应我国现在推行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光让学生储备更多的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但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成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其中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存在误区以及教学资源不到位等现象。想要真正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这一原则切实贯彻在每一次教学当中,并且加强高校教学资源的优化建设,最终目的是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理工科人才。
1改变喧宾夺主的教学现象。
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总结为“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育”两种。前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后者则是前者的辅助方式。但是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诟病。因此,改变教育方法刻不容缓。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数据是检查实验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度追求让学生能够得到应有的实验数据,而忽略了实验过程才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启发这一事实。在实验课堂上,教师对于实验过程教学的忽视成为学生素质教育过程的一个绊脚石。想要获得正确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应当在实验过程教学上多下功夫。什么样的过程教学才是正确的?正确与否我们不能单纯地从教师身上找结果,而是应当将目光放在学生身上。在每个实验开始的第一步,教师应当引入实验背景、相关物理学家和一些趣事,通过这些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对于实验产生一定兴趣的时候,教师可以开始引入实验相关的物理原理、设计思想、实验仪器以及实验方法等问题。相比于直接开门见山的讲解物理原理,这样递进的方式更能被学生所接受。1.2让学生作为串联线索的主人一个物理实验往往可能会涉及到多个实验原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将所有的原理以及彼此的对应关系全盘托出,则会让学生失去很多思考的机会。因此,教师应当将串联线索的过程留给学生,当学生遇到难点的时候给予适当点拨。这样不但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知识,还能够让学生更有成就感,对自己更加有信心。1.3将探索的钥匙交给学生传统课堂上,实验原理、实验仪器介绍完毕后,一般是教师直接讲解实验过程,并且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或者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进行重点强调。学生按部就班的`操作,最后得出正确的结果。看似这堂实验课程是非常成功,实则不然。将所有的知识点掰开了揉碎了教给学生,恰恰是最不对的地方。教师应当在实验开始之前对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强调,对一些难点进行点拨,剩下的时间应当留给学生自行探索,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欠缺的地方。教师应当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2提高教学资源的水平。
2.1让网络成为实验教学的助力器。
21世纪是一个网络时代,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不应该忽视计算机网络这一强有力的助推器。课堂的时间有限,因此能够展示给学生的内容也很有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将更多的信息传递给学生。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比如“微课”,通过十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课下对课上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或者是对额外的知识点进行引深学习。网络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受时间、地点的局限,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使得学生和教师的时间都更加灵活和自由,学生的积极性也更高。
2.2营造设计性、研究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和普通理论课程相比,实验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地点和设备的局限,学生只能在课堂的45分钟才能动手操作,想要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和理想的教学成果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够从根本上突破这一瓶颈,《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应运而生。《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是通过软件建立虚拟仪器,通过模拟实验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课下自主进行实验操作和学习,这大大打破了传统实验受实验设备、课堂时间等的影响,让学生随时随地动手操作。并且《大学物理仿真实验》集开放性、设计性和研究性与一身,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起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效果。
结束语。
新型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方法将以学生为主体作为根本原则,教学过程将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生,同时开发更多线下教学资源,让学生不受实验设备、课堂时间以及实验室管理等约束,能够更自由、更方便的进行实验学习和操作。教学的目的不光是要教会学生知识,而是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走出社会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的要求,能够将自身的价值最大化。因此,想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要教师、学校、社会以及相关部门多方联手,通过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以及提升教学资源建设来保证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茁壮成长,最终成为一个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并且为社会所用的人。
参考文献。
[5]祝诗平,黄华,张建军等.构建分层次按需求的实验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7(6):249-251.
非物理专业普通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篇二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难学,普遍存在畏惧情绪,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千方百计寻找方法,有效地减轻学生负担,减少他们的思想负担,提升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能力。为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笔者进行了如下思考和探索。
一、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般情况下,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产生悬念,教师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塑料瓶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二、物理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拿破仑说过:“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创造机会。”自信心是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动力基础,更是人格的核心。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树立全体意识,即必须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多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知识水平,然后分层设置问题,多给那些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尽最大力气挖掘他们的潜能,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老师对他有一份独特的希望和关爱,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都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三、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升他们的物理学习欲望。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质疑的一些常用方法。创设良好的质疑情景,促使学生正确地质疑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质疑环境,逐步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质疑,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更新教学观念,重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课时教师不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平铺直叙地拿出来直接表露给学生,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可供学生产生质疑的问题和思考的时间。
要大力提倡学生争辩,通过争辩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质疑的敏捷性、灵活性。长期引导学生进行争辩、互相质疑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欲望。
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物理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活动要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使学生能够较为自由和灵活地进行自我想象和创新。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取一定的时间思考以及让同学之间共同探讨,由学生自己在解决实际物理问题过程中能够通过不断的摸索建构知识。这样建构起来的知识将是灵活的、自己的知识,是可以灵活应用的知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根据教学实际,在“知识”上留有余地,不要为了追求“面面俱到”而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甚至是拖堂。而应该提供适量时间给学生提问,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和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多问“为什么”,学会自主学习,还可以使学生在课前主动地学习和思考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机会来发展并实践他们的高层次思维技能,以及通过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比如在某一物理知识的教学结束时,适当的提出一个或几个与本节课有关的悬念,让学生带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结束对某一知识的学习,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相对独立解决问题,同样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问题”应小而具体,要紧密结合物理定义、规律、方法。要有代表性、启发性,能击中要害,引人入胜,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五、通过及时的“反馈、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个学习者只有吸收信息、输出信息,没有反馈信息和评价信息,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四者不可缺一,要而且时间不可拉得过长。“趁热打铁”,信息要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否则,根据人脑的记忆和遗忘规律,如果时间拉得过长,不及时反馈,不及时评价,就会大大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和学生把问题—解答—评讲—改错,紧密结合为一整体;把看书—思考—讨论—评价,紧密结合为一整体;把讲授—测验—改卷—评讲,紧密结合为一整体。信息要及时反馈,实验表明反馈应以在一日内反馈为好。
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堂评价也很重要,笔者认为,课堂评价应以鼓励为主。但是,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要防止教师过多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评价,这样不仅难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动,反而导致学生形成浮躁心态和随意应付的品格。在学生发言后,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教师以“鼓励性评价”取代“倾向性评价”的做法是可取的,但要把握操作的分寸,同时,针对学生发言中表露出来的不同的思想观点、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要抓住“小结点拨”的契机表达自己鲜明的观点。新课程理念下的“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样的课堂评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从而积极地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六、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提升物理教学的活力。
就学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很短暂,遇到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时,就易失去积极性。在现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物理教师要适应新形势,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资源、许多青少年非常喜欢电子游戏,为此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原因就是游戏软件本身制作非常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我们在课堂上如果能把抽象的物理知识,演示实验制作类似游戏的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电视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就会变静态为动态,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这样就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理解新知识。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必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会让物理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教学方法不拘一格,教学过程各有千秋,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通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探索,弥补我们教学上的不足,时时调整教学方法的新思路,实现教学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