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活动教案(专业18篇)
教案应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要素。在编写教案时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安排和掌握,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
韵律活动教案篇一
1、能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动作,表现造房子的情节。
2、能大胆想象造房子的各种动作和房顶的.造型,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音乐磁带。
幼儿参观过建筑工地,对房子的建造有一定的了解。
1、回忆造房子的过程。
提问:小朋友,我们参观过建筑工地,那你们知道房子是怎么造出来的?
2、听音乐感受旋律、节奏,并创编造房子的动作。
提问:在这段造房子的音乐中,你听见了那些声音,好象看见建筑工人在干什么?(幼儿边说边创编挖泥、打地基、砌砖、抹水泥等动作)。
3、听音乐完整动作,并创编房顶造型。
提问:刚才你造的是什么样的房子?你还想造怎样的房子呢?(请幼儿用动作表示)。
4、合作表演造房子。
(1)、师生合作表演造房子。
(2)、幼儿分组合作表演造房子。
(幼儿讨论好房子的造型和抹水泥的人之后,再进行表演。)。
韵律活动教案篇二
1、初步学会听音乐进行表演,尝试用绿毛虫吃东西、蠕动、蜕皮等的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特征。
2、能在图片提示及语言表述的帮助下,学习与乐曲特征相应的动作,培养对乐曲的感受力,发展动作协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1、知识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2、材料准备:
(1)关于毛毛虫的图片若干。
(2)乐曲《未出壳的鸟雏》。
(1)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一首乐曲,一起来听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和我们玩游戏了?
(播音乐)。
(2)放音乐《未出壳的鸟雏》。让幼儿在初步感受乐曲的同时,猜测并回答。
(3)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的猜想,丰富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力。
(1)引导幼儿观察绿毛虫在音乐中玩的几个游戏。
引导语:到底是谁呢?这是一只绿毛虫。它来和我们小朋友玩游戏。请看!它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引导幼儿逐一发现图片上绿毛虫在音乐中玩的几个游戏(吃东西、扭动身体、蜕皮和睡觉)。
引导语:那我们现在就来听听着这个音乐,看看,毛毛虫在这个音乐里是不是玩着这几个游戏。
(2)引导幼儿模仿绿毛虫吃东西的样子、扭动身体的动作、绿毛虫蜕皮的动作和幼儿模仿创编绿毛虫睡觉的动作。
(1)引导幼儿完整地听音乐看图片,进一步理解记忆乐曲的旋律与节奏特征。
引导语:毛毛虫的动作我们都会了,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玩绿毛虫玩游戏。
(播音乐)。
(2)引导幼儿加入上个环节中自己创编的动作,进一步感受音乐并进行自由尝试表演。
(3)集体找空地表演。
(播音乐)。
引导语:现在,绿毛虫们到草地上找东西吃,看有什么就吃什么吧!
(4)创编蝴蝶造型。
绿毛虫变呀变,变成什么?——1、2、3,变,变成美丽的蝴蝶了。
(播音乐)。
(1)引导幼儿面向老师,师幼一起进行完整的韵律表演。
(播音乐)。
(2)引导幼儿主动邀请同伴,一起进行韵律表演。
韵律活动教案篇三
1、在听听、看看、摘摘、做做的情景中,感知音乐,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内容。
2、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
1、知识准备:认识苹果的形状、颜色,了解苹果的味道。
2、多媒体:丰收的许多苹果。
3、学会儿歌《大苹果》。
一、律动。
幼儿一边念《苹果》儿歌,一边按节拍拍手。
儿歌:红苹果,绿苹果,树上苹果多又多;。
苹果香,苹果甜,吃的脸儿红又圆。
二、语言节奏。
xxxx/xxxx/。
(师)这是什么?这是苹果。
这是什么?这是香蕉。
这是什么?这是橘子。
教师准备一个水果篮,内放苹果、西瓜、香蕉、草莓、菠萝等水果,教师按节奏问:“这是什么?”幼儿按教师出示的水果有节奏的回答。
三、练声。
1234/5—/5432/1—/。
这是什么这是苹果。
四、新授。
(一)在情景中感知,在《许多苹果树》多媒体背景下感受音乐。
1、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看看,大屏幕里有什么?(苹果,苹果树)。
3、教师放音乐,幼儿听两遍音乐。
4、第三遍,幼儿边听音乐边拍手;。
(二)边看大屏幕,边感受歌曲。
1、教师清唱两遍,注意口形。问“小朋友,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呀?”
2、教师用铃鼓当装苹果的篮子,边唱边表演第四遍。
提问:老师在做什么呀?
树上长着大苹果,老师要用力地把它摘下来呀。(一个一个摘下来)启发幼儿咬准字音,重点练习一个一个摘下来。
3、教师再次一边表演一边清唱。
提问:歌曲里还唱了什么?
4、教师边表演边用天空式方法提问。
“树上有许多什么?”(红苹果)“什么叫许多?”
“苹果长在什么地方?”(树上)。
“我是怎么摘苹果的?”边做摘的动作边唱出来一个一个摘下来。
“我们喜欢吃什么?”(苹果)“多吃苹果怎么样?”
5、教师再边表演边完整唱一遍。
(三)告诉幼儿歌曲名称。
教师问:这首歌曲里唱了什么水果?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苹果》,反复认读汉字苹果。
(四)幼儿参与活动,随意跟唱,进一步感受歌曲内容。
幼儿起立看大屏幕丰收的苹果,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动作。
韵律活动教案篇四
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水平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套韵律活动的简单动作组合,并能说出至少一个动作术语。
2、锻炼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
3、激发学生参与韵律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和良好的艺术修养。
教学设想:
韵律活动是体育与艺术的结合,如广播操、健美操、街舞等。它动作协调、流畅、有弹性,配合富有强烈节奏感的音乐,使练习者在提高了艺术修养,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更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
本课是五年级学生韵律活动的一节课,新授课(水平三)。依照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设计本课教学内容。本课教材,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学习领域运动技能中提出的“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即初步掌握韵律活动的简单动作组合。通过本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初步掌握韵律活动的简单动作组合,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通过教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本课内容。在掌握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与教师的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音乐律动的快乐体验,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教学设计及设计及意图:
本课为三段式教学法,共9个环节,用时40分钟。
一、准备部分(共7分钟左右)。
1、课堂常规(1分钟左右):建立良好的课堂规范,培养学生礼貌守纪的好习惯。
2、教师展示(2分钟左右):教师进行街舞片段的展示,激发学生对街舞的兴趣,使学生从感官上感受街舞的魅力。
3、教师提问,导入课题(1分钟左右):通过教师提问,使学生了解本课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队列练习(3分钟左右):律动行进练习,培养学生节奏感、方位感以及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二、基础部分(共30分钟左右)。
5、律动热身(8分钟左右):热身,促进血液循环,使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状态。通过这部分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身体弹动和脚步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为学习简单的动作组合打下基础。
6、韵律动作组合(20分钟左右):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采用先分解再连贯,先慢后快的教学方法。在学生掌握单个动作的基础上,对单个动作进行组合,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套简单的韵律动作组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富有激情的示范与讲解,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通过分组练习,发展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沟通的能力。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从而达到使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同时能正确评价和欣赏别人的目的。
7、组合动作展示(2分钟左右):结合上一部分的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组合动作的展示。以分组展示和集体展示的形式为学生构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成功感和展现自我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共3分钟左右)。
8、放松展示(2分钟左右):在本部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拉伸,舒展肌肉和韧带;通过学生的哼唱,调整呼吸,更快的放松身心;通过教师爵士舞的展示,使学生在得到心情愉悦的同时,培养审美情操,激发继续学习的动力。
9、总结下课(1分钟左右):总结评价学生学情,安排课下练习,收器材。
韵律活动教案篇五
3、能够理解儿歌内容,并且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儿歌。
4、了解双手的作用,知道手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
谜语、多媒体课件
能有感情朗读、背诵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
2、帮助儿童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拍手和做手部动作
(一)开始活动
(说谜语:十个小朋友,五个在左,五个在右,十个小朋友,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猜猜是什么?(手)
(1)我们一起来拍拍手
(2)找个小朋友一起拍一拍
(3)我们一起把右手举起来再把左手举起来
(4)左手摇一摇右手摆一摆
组合动作:我的小手拍一拍,我的小手摆一摆,我的小手举起来。 我的小手拍一拍,我的小手摆一摆,我的小手握起来。
(1)教放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竖起我们的小耳朵,听听儿歌里都说了什么了?)
(2)教师示范动作
(3)幼儿随学,小朋友一起跟老师做
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有了一双小小手,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
(1)放歌曲《小手拍拍》
(2)教师示范动作
(3)幼儿随学,小朋友一起跟老师做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 ,手指伸出啦来,手指伸出来 眼睛在哪里,眼睛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嘴巴在哪里,嘴巴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等。
(4)师生表演
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的这首儿歌边唱边做给你的爸爸妈妈看。
韵律活动教案篇六
设计一个歌唱韵律活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小芽发芽的动态。以种子发芽的过程:先长根、再长茎、最后长叶子为线索,引导宝宝用动作来表现。因此进一步感受春天植物生长的生命力。
1、通过学习歌曲、手指游戏等形式感知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等生长过程。
2、尝试用手指跟随音乐有节奏地在同伴的手掌间穿插,体验同伴间互相交流的快乐。
种子发芽过程视频、歌曲vcd(两只老虎伴奏音乐)。
一、观看豆子发芽过程视频,直观感受“豆芽钻泥巴”的过程。
师出示豆子:“小豆子种在泥巴里会怎样呢?”
幼:“会发芽。”
师:“豆子发的芽叫什么?”
幼:“豆芽。”
师:“小豆子发芽后是躲在泥巴里还是钻到泥巴外面呢?”
幼:“是钻到泥巴外面的。”
师:“让我们来看看豆子是怎样钻泥巴的。钻出泥巴后又变成什么了?”观看豆子发芽的视频。
二、手指游戏。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种子发芽过程。师:“小豆芽是怎样钻泥巴的?让我们来用小手学一学小豆芽钻泥巴的样子好吗?”“开花花结瓜瓜可以怎样表示?”
1、教师提炼幼儿动作并完整示范,
2、教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能否随着儿歌的不断变换,作出手指与手掌间穿插、手指顶手掌上下移动、开花、结瓜等动作。)。
三、学习歌曲。
1、倾听教师范唱。师:“有一首好听的歌,名字就叫钻泥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第一遍清唱范唱,提问:“你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结合幼儿回答出示歌曲图谱)“我们再听一遍,仔细听听你刚才没听清的地方。”
2、幼儿学唱。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玩。提醒幼儿一人当“豆芽”,另一人“泥巴”,两人合作进行游戏。
韵律活动教案篇七
1、喜欢猴哥,大胆表现猴哥的动作,并创编。
2、听辨乐句,能按乐句进行表演。
3、积极参与游戏表演,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录音、金箍棒、图片、场地
一、导入
嘘!听!(音乐四句转入背景音乐)
问:这是什么音乐?喜不喜欢猴哥?谁来做猴哥?
二、欣赏、表现第二段音乐
1、猴哥为我们带来了一段音乐,请仔细地听一听音乐里的猴哥有哪些本领?
2、幼儿听音乐
3、提问:音乐里的猴哥有什么本领?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学一学。
4、你们听得真仔细,猴歌的四个本领都被你们发现了,现在轮到我们听着音乐练本领了!
第一遍:教师带领幼儿听着音乐练本领
第二遍:刚才我发现有些猴哥可厉害了,他们能听着音乐一句一句地变换动作!你们行吗?
三、感受、表现音乐
四、完整欣赏、表演
1、“现在我们来完整的表现一次,听着音乐把猴哥最神气的一面表现出来!”
幼儿表演一遍;
小结:“真不错!我发现某某小朋友很会听音乐,能跟着音乐来表演;某某小朋友做猴哥从山下蹦出来的动作特别棒!请你来表演一下……”
2、我还发现有个小朋友在音乐的最后作了一个七十二变的造型动作,(教师示范)我们也来学一学他!
幼儿表演第二遍;
3、客人老师,你们想不想看猴哥们的表演?猴儿们准备了,把最棒的一面献给他们!
五、结束
“猴儿们,我们回水帘洞也!”
韵律活动教案篇八
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学习有节奏地做动作,感受律动欢快的情绪。
2、借助彩绸,简单创编,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音乐。
3、乐意用彩绸跳舞,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快乐。
用人手一份彩绸制作的一朵大花、音乐磁带、录音机、风婆婆和花仙子的掌图。
一、寻找花仙子——听着音乐有节奏的绕圈跑。
二、欢迎花仙子——看花、开花、闻花、欢迎花(听音乐又节奏拍手)。
三、在游戏中学习律动第一段。
1、有节奏地听着音乐发彩绸人手一份。
2、用彩绸做开花的动作并结合音乐有节奏的做往各个方向做开花动作。
3、学习跳转、挥彩绸动作(利用风婆婆的情节引导)。
4、挥彩绸转一圈,结束时用身体动作开花定格。
5、听音乐尝试表演第一段。
四、创编律动第二段。
1、幼儿自由用彩绸创编动作。
2、教师发现有创意的动作提取并集体学习。
3、听音乐尝试表演律动第二段(加入幼儿自创的动作)。
五、完整快乐地表演律动:彩绸舞。
六、结束活动:整理彩绸。
表演区愉快地进行表演。
韵律活动教案篇九
舞蹈是我园的教学特色之一。通过小班、中班两年的舞蹈学习,幼儿积累了一定的舞蹈基础,具备一定的舞蹈模仿能力,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也已增强,能与同伴合作进行表演。结合本次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我以幼儿日常生活动作为切入点,利用形象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轻松地探索动作,创编动作,提高幼儿的参与性、想像力、创造力和主动探索能力。
1、借助乐曲让幼儿表现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重点)。
2、在游戏化的情境中掌握洗脸、刷牙、拖地等动作要领。(难点)。
3、养成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1、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洗刷刷”这首乐曲,有一定舞蹈经验。
2、材料准备:录音机、音乐磁带。
一、情境表演,激发表演情绪。
1、随着音乐“动物协奏曲”幼儿愉快的进入活动室。(要求幼儿做各种动物走路的动作)。
2、情境表演:欢欢小朋友早上起床,妈妈帮她穿衣服、洗脸、刷牙、喂她吃早餐,然后还要妈妈抱她上幼儿园。
3、看完表演后教师让幼儿讨论自己起床后和欢欢是一样的吗?讨论完后幼儿逐个发表意见,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借助表演,形象模拟动作。
1、请刚刚在发表意见中和欢欢相反的小朋友来表演一遍。(幼儿创编各种洗脸、刷牙的动作,并互相学习与模仿。)。
2、学习洗脸、刷牙、拖地等动作。
3、完整欣赏。
1)小朋友表演的很好,老师也来表演一下我起床后都干了些什么?放音乐,教师完整的表演一遍舞蹈。
2)幼儿学习舞蹈,分组练习。
4、幼儿完整表演舞蹈“洗刷刷”。
三、集体舞蹈,体验合作快乐。
1、幼儿学会动作后,分角色练习舞蹈。
2、合作表演。
1)全班小朋友围成双圆圈,面对面进行表演。
2)变换舞伴,再次表演。
四、复习舞蹈,自然结束活动。
1、小朋友表演的真棒,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以后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
2、幼儿随着音乐“动物协奏曲”愉快的跳出活动室。
韵律活动教案篇十
1、熟悉音乐旋律,能合着节拍自由结伴表演。
2、想象,创编各种不同的造型动作,学会控制,保持动作的造型。
3、体验,分享合作表演的快乐。
熊(头饰)。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段好听的乐曲,请小朋友听一听,这两段曲子有什么不同?
1、师弹奏曲一(小孩玩耍)和曲二(熊走路)让幼儿听赏分辨乐曲一的轻快,乐曲二沉重的不同旋律,并让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2、再次听赏,自由做轻快和沉重的动作。
1、师:轻快的音乐里还藏着一首歌曲呢,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2、师范唱。
3、幼儿回答。
4、幼儿听着旋律一起哼唱歌曲。
1、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两段音乐原来是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熊和小孩”,谁来告诉我,哪一段音乐是小孩游戏,跳舞,哪一段是熊出来了?(重点学一学熊走路的样子)。
2、师:我们也来玩这个游戏吧。
3、师讲解游戏规则:曲一,小朋友随欢快的'乐曲自由表演,快乐舞蹈。曲二,大熊出场,按音乐节奏边走边巡视小朋友,这时,小朋友立即静止在一个造型动作上,大熊未离开之前一直保持不动。谁动了,就被大熊抓走。大熊离开了,小朋友才继续舞蹈游戏。
4、师扮演熊,幼儿想象创编各种造型动作,鼓励与同伴合作造型。(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5、请个别幼儿扮演大熊,继续游戏。
增加扮演大熊幼儿的人数,可突然中断曲一,改弹曲二,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反应能力。
韵律活动教案篇十一
1、感受乐曲快慢不同的节奏,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羊、大羊、老羊走路的不同。
2、在活动中感受战胜大灰狼的喜悦,有成功感。
1、小羊、大羊、老羊的图片,大灰狼的头饰。
2、相关音乐。
1、讲述故事:
2、完整欣赏音乐:故事里还藏了好听的音乐,听一听,音乐有几段?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1、边放音乐边出示图片:听一听谁来了(小羊),它是怎样走路的?(幼儿自由表现后集体练。)。
2、用同样的方法学羊爸爸、羊爷爷走路。
3、完整表演:山坡上有很多青草,我们跟着三只羊一起去吃草吧!听,谁先上山,我们就跟着它一起上山。(不断变换音乐,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
1、你们吃草吃得开心吗?草的味道怎么样?一起做做高兴的样子。
2、播放恐怖音乐一位小朋友扮演大灰狼出场:谁来了?小羊心里怎样?
3、小羊、大羊、老羊们不要害怕,我们一起想办法对付它。想想怎样才能打败大灰狼?
4、教师与幼儿一起做顶、踢、撞的动作。
5、总结:你们真能干,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如果再遇上大灰狼,我们就团结起来用刚才想的办法对付它。
1、师:现在我们继续吃草吧!
2、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下山吧!(幼儿边听音乐完整地表演一遍)。
韵律活动教案篇十二
2、培养儿童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3、能够理解儿歌内容,并且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儿歌。
4、了解双手的作用,知道手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
谜语、多媒体课件。
能有感情朗读、背诵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
2、帮助儿童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拍手和做手部动作。
1、猜谜,说说小手。
(说谜语:十个小朋友,五个在左,五个在右,十个小朋友,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猜猜是什么?(手)。
2、教师指导:
分解动作:
(1)我们一起来拍拍手。
(2)找个小朋友一起拍一拍。
(3)我们一起把右手举起来再把左手举起来。
(4)左手摇一摇右手摆一摆。
组合动作:我的小手拍一拍,我的`小手摆一摆,我的小手举起来。我的小手拍一拍,我的小手摆一摆,我的小手握起来。
3、听一听。
(1)教放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竖起我们的小耳朵,听听儿歌里都说了什么了?)。
(2)教师示范动作。
(3)幼儿随学,小朋友一起跟老师做。
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有了一双小小手,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
4.做一做。
(1)放歌曲《小手拍拍》。
(2)教师示范动作。
(3)幼儿随学,小朋友一起跟老师做。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啦来,手指伸出来眼睛在哪里,眼睛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嘴巴在哪里,嘴巴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等。
(4)师生表演。
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的这首儿歌边唱边做给你的爸爸妈妈看。
韵律活动教案篇十三
1、初步感受音乐aba的结构和性质,学习在a段音乐处较合拍地做兔跳动作。
2、在教师启发下,学习用不同的身体动作创编“花”的'各种姿态。
3、游戏中,知道寻找空地方进行活动。
小兔子布偶,《飞飞曲》音乐。
提问:小兔玩得真高兴,还和妈妈捉迷藏呢,我们来听一听音乐中什么地方是小兔子在跳?(前、后)什么地方小兔子藏了起来?(中间)。
小兔和妈妈捉迷藏时,变成了一朵花,妈妈就找不到了。下面我来做兔妈妈,你们来做小兔子,我们也来捉迷藏,看看谁会像小兔一样,变成一朵花一动也不动,不让妈妈发现的!
韵律活动教案篇十四
游戏中共分两个角色,“魔仙”和“王子或公主”。
前奏:“王子或公主”变好雕像准备。
“魔仙”的手指停在“雕像”的一个部位准备。
a段:“魔仙”弹奏动作:
每个乐句:随音乐一只手的手指在身体的一个部位做。
“弹弹弹弹i弹0弹弹弹弹i弹0弹弹弹弹l弹弹弹弹1弹0”的节奏。
(每一个乐句换一个身体部位弹奏)。
“王子公主”动作。
每个乐句:魔仙在那个部位弹奏,“王子或公主”的这个部位在每句音乐完后动—下,马上停住一动不动。
b段:“魔仙”点指动作,“王子或公主”动的动作。
前4拍魔仙点—下“王子公主”身上的某一地方,王子公主在后面的4拍就动—下,以上动作共重复4遍。
每两拍点—下,魔仙在“王子公主”身上从低到高点8-f,王子公主的身体每被点—下后跟着动—下。以上动作重复2遍。
a段:重复前面a段动作。
c段:“王子或公主”复活动作,魔仙模仿“王子或公主”的复活动作。
前面8小节,身体随着音乐一扭一扭的动起来(舒展的);接着9.10两小结,先一只手动一下;11.12小结另外一只手动—下;13小结一只脚动,14小结另外一只脚动。
a段:“魔仙”弹奏动作:
第一乐句:随音乐一只手的手指在“王子或公主”身体上激烈的弹奏。
“弹弹弹弹l弹0弹弹弹弹1弹0弹弹弹弹i弹弹弹弹l弹o”的节奏。
第二乐句:“弹弹弹弹1弹0弹弹弹弹i弹0弹弹弹弹l弹弹成功i耶0”在成功耶的“耶”的时候摆合作造型。
“王子公主”动作:
身体剧烈的晃动起来,在第二句“成功耶”的“耶”的时候和魔仙摆出合作造型。
1、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用弹奏、点指、舒展等相应动作表现abaca’的回旋曲结构。
2、通过故事情节、乐曲图谱和游戏情境让幼儿充分感受与表现,主动建构对音乐的.认知。
3、在两两互动学习表现中体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的快乐。
1、《化石》音乐。
2、观看过各种各样的雕塑造型。
3、乐曲图谱。
仙来解救她们,魔仙富有两种神奇的魔法,一种是弹奏法,另一种是点指法。
提问:乐曲里魔仙好像在干什么?
(1)尝试表现弹奏动作,并跟随教师辅助语言大胆表现弹奏动作。
(2)跟随a段音乐弹奏手臂动作。
(3)创编随乐句弹奏身体的不同部位。
(l)边欣赏b段乐曲,边观看教师随音乐画图谱。
(2)在身体上尝试随b段乐曲做点指动作。
5、尝试用舒展的动作表现c段乐曲。
6、借助图谱感受乐曲abaca’的回旋曲结构。
(1)跟随教师完整合音乐表现“魔仙的指法”故事过程。
(2)讨论随音乐动作的先后顺序,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谱。
(3)师幼合音乐完整用弹奏、点指、舒展的动作表现故事情节。
7、教师扮演魔仙,全体幼儿扮演王子或公主,互动游戏一遍。
8、教师扮演公主,请一位幼儿扮演魔仙演示解救公主过程。
9、创设游戏情境,两两互动(一位幼儿扮演魔仙,一位幼儿扮演公主或王子),合作表现。
韵律活动教案篇十五
1、探索根据歌词表演《泥娃娃》,用肢体语言和歌声表达对泥娃娃的喜爱。
2、在表演的'过程中会找合适的位置,互相不碰撞。
3、乐意做泥娃娃的爸爸妈妈。
泥娃娃一个、录音机、动作图谱、磁带。
2、幼儿一句一句创编。
师:也有那眉毛也有那眼睛可以做什么动作?眼睛不会眨可以做什么动作?谁愿意来编动作?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老师整理幼儿的动作,然后出示图谱,根据图谱动作一起学一学。
3、用同样的方法教幼儿学习第二、第三、第四句。
1、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套动作,请大家看老师来表演一遍。老师表演幼儿跟着一起学一学。
2、请小朋友自己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听着音乐来做一做。
3、请表演动作优美到位的幼儿大单的表演给大家看。
韵律活动教案篇十六
欣赏歌表演《蚂蚁》,感知理解歌曲的内容,联系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
根据歌词内容,探索表演蚂蚁搬豆的动作,体验多人合作表演抬豆子动作。
能与同伴合作分角色表演,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幼儿会念儿歌逗蚂蚁;蚂蚁图片等。
朗诵儿歌《逗蚂蚁》,引出主题。
师(出示蚂蚁图片):看,蚂蚁来啦,我们一起来念念蚂蚁的儿歌,(师生一起念儿歌“逗蚂蚁”)。
师:我们再来听一首《蚂蚁》的歌。
分段欣赏情景表演《蚂蚁》,初步感知内容。
幼儿观看情景表演第一段,师提问:你看见了什么?小蚂蚁发现了什么?他们是怎样做的?
幼儿观看第二段,师提问:小蚂蚁是怎样把豆子搬回家的?
师:为什么一只蚂蚁搬不走,许多蚂蚁就能把豆子抬回家呢?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人多力量大)。
分段学习歌曲,探索表演动作。
再次分段欣赏情景表演,教师鼓励幼儿跟唱歌曲第一段,感知歌曲旋律。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第一段歌词,重点引导幼儿唱准附点音符。
启发幼儿想一想:小蚂蚁用力搬也搬不动,小蚂蚁是这样用力的,可以怎样唱?
师:怎样做动作呢?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表演第一段动作。
用同样的方法,先欣赏第二段情景表演,再引导幼儿用稍轻、稍慢的语气歌唱,最后引导幼儿仿编第二段歌词的动作,启发幼儿与同伴一起模仿抬豆子的体态动作。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练习表演第二段的动作。
表演歌曲活动。
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边唱边表演。
韵律活动教案篇十七
[1-3]小节:前奏。巾准备,第一小节双手拿绺巾举过头顶,第二小节双手将中落下,第三小节与第一小节相同。
[4-7]小节:司刀准备。右手拿司刀随乐上下摇动,左手背在背后,每小节摇八次。
[12-14]小节:送祝福。双手将绺巾和司刀举过头顶,从里往外舞动绺巾。
尾声:“吉祥铜钱棍”时幼儿摆造型,停止不动。
2.能够左右手协调运用司刀和绺巾。尝试上下肢动作配合,发展动作协调性和动作表现能力。
3.了解苗族巾祈福舞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学习基本动作,知道动作舞出去代表把负能量扫出去动作收回来代表把美好的事物请进来。
物质准备:给巾祈福舞音乐和视频。绺巾、司刀人手一个,吉样铜钱根若干,数字垫。
经验准备:幼儿有在圆圈上做律动的经验。
1.谈话导人。
(1)教师与幼儿问好,谈话导人。
师:我是一名来自湘西苗族的老师,在我们苗族每当有重大节日活动的时候会有苗老司祈福。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祈福吗?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段祈福的音乐,请你们来欣赏。
(2)引出音乐的听赏。
2.播放音乐,幼儿欣赏。
(1)提问:听完这段音乐感觉怎么样?音乐里有什么乐器的声音?
(2)引出道具一司刀,请小朋友感受和使用司刀。
3.幼儿随乐用司刀伴奏。
(1)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把司刀的声音加入音乐里。
(2)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尝试变化司刀的动作。
3欣赏《绺巾舞》视频。
师:苗老司在祈福时除了拿司刀,还会拿一样道具,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吧。
(1)幼儿欣赏视频,引出道具一绺巾。
(2)出示绺中,介绍绺巾,每个幼儿拿一个绺巾。
(3)引导幼儿左手拿绺巾右手拿司刀跟随视频学习苗老司祈福。
4.回顾视频内容,学习基本动作。
(1)回顾视频内容,引导幼儿自由创编动作。
2)教师介绍《绺巾祈福》的基本动作及含义,引导幼儿学习基本动作及讲述祈福内容。
(3)幼儿俩俩结伴随乐互相祈福。
(4)全体幼儿为班级教师祈福,完整随乐表演。
5.游戏:谁是上原将军。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一任的上原将军。
(2)幼儿随乐进行游戏3-4遍。
6.小结、结束活动。
朋友和老师们去祈福吧!
韵律活动教案篇十八
1、感受音乐轻盈、跳动及优美、舒展的情绪。
2、探索手指随乐在身体各部位跳动的可能性,以及自己与同伴运用身体某一部位相互牵引移动的可能性。
3、体验参与音乐表达、创造想象及人际互动的喜悦。
1、音乐磁带:安东尼.德沃夏克《幽默曲》;
2、教师能熟练地清唱乐谱;
3、人手一个画板、一张画纸、一支画笔;
4、场景布置:球、图画……。
1、初步体验与感知音乐的情绪、结构。
1)师幼生共同倾听音乐,萌发自己关于音乐的第一印象。
2)幼儿尝试表达。
3)教师从多方面,尝试借助一定情境,采用多种方式随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幼儿再次欣赏,进一步感知音乐的性质、结构。
2、初步尝试跟随教师做身体模仿动作,体验动作与音乐(情绪、结构)的和谐。
3、在分段随乐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动作表达的可能性。
1)教师讲述故事,导入游戏情境。
2)幼儿随a段音乐,在圈上玩“手指跳动游戏”,探索手指在身体其他部位跳动的可能性。
3)幼儿随b段音乐,散点结伴玩“牵引游戏”,探索自己手指与同伴手指相互牵引移动的可能性。
4)幼儿随c段音乐,再次散点结伴玩“牵引游戏”,探索自己与同伴运用身体其他部位相互牵引移动的可能性。
5、与客人老师合作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