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散文读后感大全(17篇)
这本书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文学才华。那么,如何写一篇有深度和独特见解的读后感呢?首先,要全面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和观点,包括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立意。其次,通过仔细阅读和思考,提炼出自己的核心思想和感悟,可以结合作者的论述、情节、人物形象等进行分析和解读。最后,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采的运用,使读后感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阅读一本好书后,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既是对书中思想的理解与传承,也是对自己心灵成长的记录与分享。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一
朱自清,咱们已经对他不陌生了。他是一位伟大的散文家,他以他独特的美文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在初一时,咱们就学过他的《春》,初二又学了他的《背影》,能够说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走近朱自清了。
《春》向咱们描绘了一幅风景如画,生机勃勃的画面,使人不得不赞叹他的优美的文字和细腻的内心。他那刻画得栩栩如生的画面,让我感到十分惬意,于是我忽然发现观察事物其实就这么简单。从《春》中,我看到了新的开始,看到了无限完美的未来。
再品《背影》,我读到了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是啊,在这个世界上,那个为咱们遮风挡雨的人,那个拉着咱们害怕的小手过马路的人,那个在咱们累了主动背咱们的人,永远都是咱们最亲爱的人。他是家庭的顶梁柱,是护航的军官。但是他们是人,不是神。七尺男儿也有脆弱的时候,咱们这些作儿女的可曾想过为他做点事?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从《背影》中,我看到了我父亲为我操劳的样貌,看到了一个父亲的伟大。
朱自清的《正义》,是我感触很深的一篇文章。读完后,我也不禁想问:人间的正义到底再哪儿?朱自清说,正义在人们心中。但是现实生活往往不是这样。有些人口口声声地把“正义”二字挂在嘴边,呼吁人们要做正义的事,要做正义的人。但是暗地里却在做着罪恶的勾当,就像有些官员受贿,他们这天收这个的钱,明天收那个的礼,在自我的职位上疯狂地敛财。这种人面兽心的做法是遭人唾弃的。也许,少部分人心中仍存有正义,但是那也许将会被现实吞噬。从《正义》中,我看到了现实社会人心的真假难辨,看到了虚伪。
……。
朱自清笔下的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还是清华园的月光,或是秦淮河的夜景,都被他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欲达夫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但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可我却觉得,朱自清是诗与散文的完美结合。
在品位经典时,我读到了一个伟大而又细腻的朱自清。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二
有句流行语叫做“男不可不读王小波,女不可不读周国平”,还没读过周国平的书所以没有对比,为什么流行这句话我不清楚。网上查了一下,大概意思就是周的文章比较细腻和感性,王的文章比较机智幽默,所以女生会比较喜欢周的文章,而男生比较喜欢王的文章,也有说“男人要学习王小波的浪漫,女人要学习周国平的理智。”曾经认识一个男生的网名叫做“跪舔王小波”,我问他为什么那么喜欢王小波,他大概说王小波的文章比较潇洒有趣。于是我便上网查了下王小波经典之作,《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等,百度了下《黄金时代》开始看电子书,看了开头几章觉得真是太无聊了,写的都是什么呀。于是从此不再读了。
再次对王小波感兴趣在一次公司旅行活动中,由于没带书所以找同事借书看,同事带了一本杂文和一本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然后再次提起了那句流行语“男不可不读王小波,女不可不读周国平”,他说他是第二次读王小波这本书了。于是我借了王小波的书开始读起来,发现越读越来劲。《我的精神家园》杂文类的文章比他的小说好看多了,书中他也提到说,有读者给他打电话叫他别写小说了,应该写杂文,因为他的小说不够正经。看来不止我一个读者这么觉得。我之所以觉得《我的精神家园》好看,是因为作者的杂文写了很多关于生活现象或者一些观点的看法,很多地方我觉得挺认同挺有启发的。而且他在讨论观点的时候,运用正推反推、举例说明等形式,字里行间有趣且深刻,应该是有受理科生的影响吧,很多地方引用伟大哲学家罗素的话,对问题进行逻辑解读,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书中有一章写他为什么要写作的问题。众所周知,水往低处流、苹果往地上掉的自然现象,事情总是遵循着本来该有的方向发展,这当然是合理的,所以大多数人做选择时往往会选择容易发展的那个方向去靠。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会逆着方向做选择,例如他举得例子,明知道登山是又危险又没什么实际好处的一件事,总有人要冒险去征服高山;像在美国有些人冒着被联邦调查局调查的风险支摊卖托洛茨基、格瓦拉等人的书;就像他自己本是一名理科生,在他自己看来当时他写的东西一点也不热门,不但挣不了钱有时还倒贴一些,但是他为什么还要选择写作。类似这些现象他有趣地比喻成水往山上流、苹果飞上天的现象。他表示理解这些人的选择,这些人的选择没办法解释,毕竟如果所有人都是顺流而下,最后总会在低洼的地方汇集,拥挤一起。他还举了个例子,他认识的一位教授的女儿放着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奖学金不要,自费去一般大学的法律专业,后来法律挣钱比人类学家挣得多,这是舍小利而趋大势,受小害而避大害。这章内容说的问题能让我反思到生活中,在做选择时有时候需要逆向思维,因为人本能是趋利避害的,随大流是容易的,逆向思维确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突然觉得和投资上很像,顺势而为、物极必反。当然逆向思维是否正确还得看一个人的能力和眼光。
书中还有一章写有关贫穷的问题。书中提到国外有位研究发展的学者说:贫穷是一种生活方式。意思就是说穷人不单缺钱,就算给他钱了也富不起来。“生活方式像一个曲折漫长的故事,或者像一座使人迷失的迷宫。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乱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在这种趣味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看,这些细节加在一起就叫作’文化’。”“萧伯纳的《英国佬的另一个岛》里,有一位年轻人这么说他的穷父亲:一辈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那只猪,结果自己变成了一片土、一只猪。”书中的这些话挺有启示作用的。就像《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说的类似,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所以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真的很重要,曾有人说“读书无用论“,读书的实际用处是在于开拓人的思维。
其实最近写公众号,我也在思考为什么我要写公众号?比如为什么选择去学习跳舞?在有些人看来好像都是吃力不讨好,没什么实际用处,一不能带来钱财,二费钱费时费力。而自己为什么还要去做呢?下次再写写原因吧。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三
我刚看了《黄金时代》的首篇文章,是关于王二和陈清扬的一部分生活经历,或者说是他们俩人的相遇相识相知的生活片段。看完了这篇文章,我不知道心中是怎么想的,有些厌恶、呕心的感觉,内容说得最多的是关于俩人的破鞋、和以此为因的斗争差。
我有些佩服王小波的'胆大、跳脱,在有关性的问题方面上我总是显得过于保守,我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精神步伐已跟不上了新时代人们的思想变化了,王小波竟然还在文中说“我”这般写教人搞破鞋还不为过的类似言语。真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有伤风化!众人都表现出了对王小波作品的热爱,而且国外思想的流入、性这方面的知识及伤风败俗的行为,可是使得传统思想遭到大破坏。也有可能是我的思想在阅读中走入了不健康的地步,以致我没有发现王小波真正要说的批斗事实和当时对于民众思想和精神的。
我真的在阅读到王二和陈清扬的“堕落生活”中感到了害怕,不仅如上文所述的那般摧残世风教化,也是担心忧惧我自身思想的腐化堕落。脑中一直挥发不去的奇怪想法,让我不经意间产生了对王小波着作的犹豫踌躇——该不该继续阅读下去,还有是不是现在的读者们都比较喜欢有“黄段子”的故事内容啊?各种评论都说《黄金时代》是王小波的成名作,到底是因为什么,我看得内容不多,说不上什么来,如今看到的云南下乡片段令我感受到的只是热血激流和忐忑不安。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四
很喜欢王小波,因为他很有趣。
读一本书就像品尝精神的美食,如果味如嚼蜡便难以下咽,而像王小波作品的有趣让这些精神大餐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王小波说他生活一定要是有趣的,这是他毕生追求的事情,有趣的人的作品也一定是有趣的,他的作品充满了黑色幽默,不能捧腹大笑,但是仔细琢磨起来,越品越有韵味,最后一声坏笑或者头脑、鼻子、嘴、肚子同时轻微震颤了一下,不知不觉就把整本看完来了。
王小波的杂文更加出色。王小波的某篇文章好像说过这件事,我看了几本他的书后也是有同感的。王小波的小说以《黄金年代》《白银年代》《青铜时代》最为出名,被称为自叙三部曲,具体的评价不再详述了,各大书评网站上自然不少,杂文要属《沉默的大多数》,再就是这本《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因为用手机看的电子版,实在是不喜欢电子书,没有书香,没有触感,有点像无味的香瓜,口感实在像黄瓜,觉得不能糟蹋了好东西,看到一半就决定还是买书看的舒服,至于这本《我的精神家园》是很凑巧前几天在图书馆看到的,两天不舍释卷的看完了,除了吃饭睡觉外基本上就是在看这本书。王小波的杂文给我的精神享受远远超过小说,小说看过之后的感觉是,写的好,语言用的很朴实却很巧,色色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是一种无声的控诉,一种沉默的呐喊,杂文每篇虽短,但是每篇即使放在现在也非常的应景,完全没有被20年的时光所淹没,反而更觉得先知先觉,在岁月中熠熠生辉,这种对社会和人性的透视与分析深刻而生动,他所指出的问题非常有前瞻性,很多问题至今仍未解决,甚至至今越加严重,更为突出。从王小波的杂文中可以看到一个有责任感和责任心的前沿作家的风范,还有社会旧疾一直未加治理或者无法根治的悲哀。
王小波说他不喜欢张爱玲,较之张爱玲,我更喜欢三毛。女人应该看三毛和张爱玲,三毛的文字是生活的,软软的,想一件薄纱的衣服,轻抚着皮肤,张爱玲的故事是美的,无论凄惨或更加凄惨,缓缓地,像潺潺的流水,声声入耳,轻敲着读者的心;男人应该看王小波,特别是王小波的杂文,如春天的细雨,清新明朗,雨过之后头脑清醒。
书中的《精神家园》一篇里面写到:安徒生写过光荣的荆棘路,他说人文的事业就是一片着火的荆棘,智者仁人就在火里走着。当然,他是把尘世的嚣嚣都考虑在内了,我觉得用不着想那么多。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蜒。
这也是我的精神家园,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不仅在书中可以看到,但是要坚信,要懂得体验与寻找。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五
闲来又把《万寿寺》拿来翻了几页,想到王小波辞世已有3年多了。
97年的某春日下午,我在图书馆里光明日报的新闻栏中看到王小波猝然离去的消息,便出来给远在国内的女朋友打电话。王小波是我们两人一起读过的3位中国作家之一,另二位分别是阿城与王朔。所谓一起读过,意思是把一本书摊开,轮流读上一段(当然,我费的口舌总是略多),或是两人都不作声默默地看,翻页。这种阅读方式使王小波成为对我们具有私人性意义的“非一般”作家。
这世界总是如此。王小波的身后热闹非凡,许多人在道听途说之后火速找来他的××时代,杂文随笔,翻阅之后慨叹一番天妒英才,竟成绝响,并且不遗馀力地为把王小波“炒”得更热而添柴鼓风。王小波在生前的最后几年内已颇有名气,但还远不及死后哀荣来得汹涌澎湃。我比较讨厌的是这种人,他们甚至是在97年以后才开始读王小波,他们的阅读行为是一种对时尚亦步亦趋的`虚荣。现在,差不多的情形又在卫慧身上重现。我并无诅咒卫小姐短寿的险恶居心,而且“宝贝一出,谁与争锋?”也许正是卫慧的终极关怀。我只是感慨于众多跟风高手的身法之快捷,心思之灵巧。评判一个艺术创作者,需要对他(她)的长期关注和深入了解,而非一旦某人某作风生云涌,立即以专家之角度立场或激赏或痛骂,或引为同道,或视之宿敌。
我初读王小波是93年左右,单行本的《革命时期的爱情》。巧合的是,当时还在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时会拿起来随意看几分钟,好像服一两片药的感觉。我的理论是要么读非常好的小说,要么读臭不可闻之作,两者的共同效果是会激起我的写作灵感和欲望。前者使人要努力做得更好,后者教我相信无论如何不会比这更糟。
王小波无疑是属于前者之列,但在他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不大为人重视的《万寿寺》,可以从中汲取到许多营养,特别是他的语言风格体现出现代书面汉语的真正美感。而王小波的坦承“师门”更是深得我心。他郑重地向王道乾等老一辈翻译家致敬,感激他们在创造美的汉语方面的非凡贡献。这应该是无数读者都必须表达的心声。被王朔称为文字“有时彷佛出自上帝之手”的作家,也是我为之倾倒的孙甘露亦曾专门撰文谈及此节。这样说或许有些过头,但绝对有道理--几十年来,汉语最优美的文学作品可能是那些翻译成中文的外国文学。像王道乾译的杜拉斯的《情人》,噢,绝对的经典,你只能叹服的份儿,心里或会跳出个荒唐念头:恐怕法文原版的也不会这样美妙。
当然,我这样说是会遭到嘲笑的,骄傲的法国人更要光火,一个只会讲“bonjour”的家夥居然敢谈论伟大的法兰西文学?然而,那些以精美汉字出现的《追忆逝水年华》、《爱的荒漠》、《暗店街》……真的令人充满热爱和敬畏。有次在网上,一位叫“岂不痛哉”的老兄说在世界上有些人会因他们的共同爱好而建立起一个秘密组织,这是个好主意,教人想起博尔赫斯的世界代表大会。我们就可以联合起来,并且在这个无限大的小圈子当中,将永远给王小波保留他的位置。
新浪文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六
生活是个缓慢受捶的过程,而锤炼之后是灰烬还是精华就仁智各异。
真实就是无法醒来。那一瞬间她终于明白了在世界上有些什么,下一瞬间她就下定了决心,走上前来,接受摧残,心里异常快乐。
当我沿着一条路走下去的时候,心里总想着另一条路上的事。这种时候,我心里很乱。
其实伟大友谊不真也不假,就如世上一切东西一样,你信它是真,它就真下去。你疑它是假,它就是假的。我的话也半真不假。但是我随时准备兑现我的话,哪怕天崩地裂也不退却。
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转眼间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里去了。我所认识的人,都不珍视自己的似水流年。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件东西,所以一个个像丢了魂一样。
我要抱着草长马发情的伟大真诚去做一切事,而不是在人前羞羞答答地表演。
有些事情,你信它是真,它就真下去;你疑它是假,它就是假的,我的话也半真不假,但我随时准备兑现我的话,哪怕天崩地裂也不退却,就因为这种态度,别人都不相信我。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好好积德认真读书。
那会儿我醒了。你在我肚脐上亲了一下吧?好危险,差一点爱上你。
那时候我们一无所有,也没有什么能妨碍我们享受静夜。
当我沿着一条路走下去的时候,心里总想着另一条路上的事。这种时候,我心里很乱。
人活在世界上,快乐和痛苦本来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它货真价实。-。
我在队里喂猪时,每天要挑很多水。这个活计很累,连偷懒都不可能,因为猪吃不饱会叫唤。我还要切很多猪菜,劈很多柴。喂这些猪原来要三个妇女,现在要我一个人干。我发现我不能顶三个妇女,尤其是腰疼时。这时候我真想证明我不存在。
那一天我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
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岁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放声大哭从一个梦境进入另一个梦境,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奢望--。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源于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明了这一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
那一刻她觉得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间把一切都遗忘。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
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我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忽然之间,我的心里开始松动。走着走着,觉得要头朝下坠入蓝天,两边纷纷的落叶好像天国金色的大门。我心里一荡,一些诗句涌上心头。就在这一瞬间,我解脱了一切苦恼,回到存在本身。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七
先须要说明的是,这世上肯定还有人写的东西,比王小波更能打动我。我只是看到媒体、网络上都在议论他和他的作品,才引发好奇,试着去读一些他的作品。那些比王小波写得好的人,我只能感叹他们的运气不好,没有被这个社会挖掘出来,成己之名,施惠于众。但又一想,人家还不一定愿意被发现,也不屑为人之师,我这是在瞎操心。
再者,我根本没有能力将王小波和他的作品做全面细致的分析,好在这样的事自有人去做。所以这个读后感是零零星星的、断断续续的。听说人身上有几个穴位特别敏感,在王的作品里,有几个地方像是点中了我的几个敏感穴位,那种感受倒是记得很深。读后感就围绕着这样的感受来写。
最后,我觉得挺对不起王小波的,因为我读的是盗版,中间有不少错字。我有时想,就因为我看盗版,让王小波损失了一些收入,这是对人家辛勤工作的不敬。我就不说“很多人不都在看盗版吗”这样的话了,就把看盗版王小波作品的不安说出来,并决心以后要是有我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一定去买正版来读。
喜欢王小波是从《沉默的大多数》开始。最先听到他,人们总是带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还造了个“三部曲”,让人想起了中学的高尔基。因为中学语文给我少年时的心灵留下了痛苦的记忆,一听这词就不舒服。大家议得再热烈,几乎是无动于衷。后来,又听说他的《沉默的大多数》,还是没有阅读的`兴趣,直到有一天,在报上读到一条消息,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向前来面试的学生提出问题,其中一个是:《沉默的大多数》作者是谁?这就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在地摊上买来一本读了起来,顺便说一下,这书都摆上地摊了,地摊的小书贩卖的书绝对是畅销书,不然的话,人家小书贩怎么赚钱。这更说明这部书有“文章”。
读完以后,我的感想有这么几条:
一是思维的力量和乐趣。
读了王小波后,我才知道原来人是要思维的。这话听起来有些娇情。但我以为不是。你要让我对此做个科学的分析,我做不来。就觉得人人都会思维,但要独立地思维,这点很重要。
独立这东西在中国特别珍贵难得,为什么?社会环境不好。往大处说,大清垮了,中国处处受人欺,革命了几十年才获得独立,死了多少人,费了多少财?这不是说着玩,有史实为证;从小处说,中国的家庭往往就是一个封建王朝,父母养育不容易,但是十八岁以后,要想独立做点啥,还要处处受到牵制。
我觉得人格独立的前提是思维独立、思维独立的前提是质疑。思想不独立主要是不敢质疑或没有养成质疑问的习惯。在这方面,不必从大处说起,犯忌。从自己的经历说说倒也可以小喻大。上中学的时候,老师总是当着全班的面,夸某位女生好,说她如何品学兼优,并号召我们大家向她学习,我们那时也很配合,努力学她。但效果并不好,搞得将自己的生活习惯都搞乱了。回过头来一想,老师那样做没有错,他总是想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大家,奋发向上。但我的经历至少可以证明一点,榜样的力量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的。
喜欢上思考之后,我的话少了。这使我很欣慰。我经历过话多的时候,与现在对比一下,我认为那些话多的人如果不是思维缺乏深度,起码也表明人的心是很躁的。话少之后,会有很多思考的时间,考虑问题也渐渐周全起来,做事也有些靠谱了。做事靠谱,就会心安理得。所以,我觉得这样很好,愿意继续这样下去。
说到思维的乐趣,我也是最近才感觉到的。学文科的,感性思维强。什么是感性思维?,大概意思是从一滴水能一下想到大洪水,跳跃、不着边就是感性思维吧;但读了王小波之后,我觉得理性思维更有乐趣。从王小波的经历来看,理性思维可不是好玩的,需要什么数学、逻辑知识,或者说理科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我缺乏得很,是不是就不能进行理性思维了。恐怕也不是。什么是理性思维?我的理解是:在日常生活中,想什么事得靠谱。比如,看到了一个问题,我就开始想:这是怎么回事?我将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各种因素都在脑子里分析分析,没准儿还要动手查资料、做个试验、实地查看、找个朋友请教一下什么的,再试着想一个应对的办法。这个过程往往把脑子搞得很累,但会乐此不疲。这似乎就是王小波常说的思维的乐趣吧。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八
我热爱书籍,因为读书仿佛是与高尚的人在对话,我从中获益匪浅。我仰慕名人严谨的逻辑与细腻的情感,在他们的作品中,我感受到的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或喜,或悲。在阅读时,我感到自己仿佛已经变成了作家的血液,在迅速流动,贯穿每一个角落,而那些文字仿佛变成了细胞,在我的血液中遨游。我喜欢这种感觉,可以说是迷恋,而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周国平。在他的世界里,我深深沉迷。
周国平的散文极为细腻,富有哲理。但是现实生活中,命运仿佛对他不公。他女儿出生不久,刚开始牙牙学语,便夭折了。为了表达自己的悲痛、自己的遗憾、自己对女儿的爱与祝福,他写成了一部回忆录。我们可以想想,当周国平面对病床上只会喊“疼”的女儿自己却束手无策的时候是怎样的感觉。“心非木石岂无感”,一般人已经临近崩溃了,何况是心理如此细腻的他。他内心深处将会泛起多大的波澜?面对自己的至亲至爱,他内心将会承受多大的打击?不知有没有资格,我想说:“我懂”。
在他的散文中,我懂了许多的道理与哲理,他有许多作品都劝勉大家人生要有执着的精神。他说悲观只是一时的,人生总要执着。执着会拯救悲观,执着在人生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人能否有机会来实现人生的价值。生命需要执着,是的,任何生命都需要执着。执着是成功的最基本因素。他说悲观主义是一条错误的路,冥思苦想的人生是虚无的,想一辈子也还是那么一回事,反而失去了生命的乐趣。但是他也说,并不能一味的执着,这样也会离智慧越来越远。当时,我还不懂。
我不理解他的那句话,但是我后来明白了。一个人不能一味的执着,这样便会产生悲观,悲观的心理产生愈多,就愈不能执着。这怎么办呢?他说就把自己分成两个,一个让他去执着,不顾一切;另一个则现实,让现实去生活,让执着去追求,超脱一切,变得忘我。
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存在着。那便是我心中的周国平。在他的世界,我深深沉迷。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九
之所以会读王小波,是有一个机缘,偶尔间看到一句话“谈及大学所读,想推荐10位中国作家给你,他们的作品,应该是你无法避开的。”其中有一张王小波的照片,给我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在图书馆寻觅多时也只看到一本全集,此书评是讲里面的长篇小说——《寻找无双》。
书上写到王仙客到长安城寻找无双正是二十五岁,他认为他和王仙客的二十五岁是一样的。“什么事情都想干,但是往往一事无成。人在二十五岁时,脑子聪明,长得漂亮,但是有时候会胡思乱想,缺乏逻辑,并且会相信一些鬼话。”书中多次描述二十五岁的他们有多么相似,王小波把王仙客当自己人已经到了王仙客做了一些恶心的事情,他也不在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有一位人物,叫鱼玄机,是一位尼姑。要知道我太喜欢这一位风流道姑了,鱼玄机因为勒死了自己的侍女,私自埋藏尸体而被吊死,但在她被吊死之前,之中,之后都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之前,国色天香的鱼玄机在牢里受到了无尽的侮辱和污奸。之中,鱼玄机被吊死的时候,哑着嗓子说遗言道:我操你们的妈!(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又在不知道多少年后,可怜的鱼玄机还要活在王仙客的淫梦之中。这里要说一下,鱼玄机无论什么时候都异常淡定,对于什么都安然接受,“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女孩子又乖又甜”。
小说开头说王仙客刚到宣阳坊寻找无双,所有人都不记得无双,而最后当王仙客以死作为武器的时候,才得到了无双的下落,但他一辈子都找不到无双,他只能把自己永远困在寻找无双的梦境中。但是,人总是分不开梦境还是现实,那些清醒活着的人难道没有梦境?没有幻想?果然人还是要活得聪明地糊涂些呀。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十
在看王小波生平简介的视频中,说实话,我的脑海里从未闪现过这样一个人的名字,我不了解他的事迹,更不知他的性格特征,亦不知他对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什么样的。
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崇高》,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用犀利的语言揭露了那个时代社会现象中种种丑陋的一面。真的和鲁迅有一拼,别人不敢说的话,他都毫无保留地用笔来代替他想说的话。记得《关于崇高》篇中,一位知青为了能把冲到泛滥的河水中的国家电线杆给捞上来,而丢了自己的性命,此后,便赋予他英雄烈士的称号,他在书中说道:“难道一个人的命还没有一根木电线杆值钱吗?”这一句话赤裸裸地摆在读者的面前,让我不得不为之震撼,处于那个知识青年上下乡的时期,人们稍稍说错一句话,都可能会被视为反动,而他甘愿冒着那样的危险,也要把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才会觉得痛快,即便自己改变不了什么。
他说崇高是要看什么事情而定的`,一个人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却是为了一根捞不上来的电线杆,值得吗?我觉得在他的眼里,所谓的崇高不是为了那些无价值的事物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是要看自己有没有你那种能力,如果没有,何必为了那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白白浪费自己的生命呢?我敬佩他那种不满于现实却又敢于和现实辩解的精神,他不同于凡人,就是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而是以自己的原则处理事情,他说了平常人不敢说的话,做了平常人不敢做的事,不是他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而是世界每个角落的人们想要用恭维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而他的话语正是在唤醒人们生活在那种虚无缥缈状态下的心灵。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十一
大家都知道王小波是个比较个性的作家,读了他的文章发现他的文章不仅思想、观点很个性,语言也很犀利和个性。我很喜欢。顺便做了一下笔记,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记了下来。大家也都知道,其实一个人喜欢文章中的句子是因为读者和作者产生了思想上或者是情感上的共鸣。先说一下,读王小波文章的整体感受就是他的知识的广博和视野的开阔,语言的犀利、精辟和观点的新颖和生动形象。我感受到了一个作家居然可以这么融会贯通,万事万物都在他一个人的掌控之中。
其中他写的比较好的几段话,分享一下。“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就这样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这是当一个人面对现实的无奈的反应,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然我希望大家永远不要有。但是,当你有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他写的是那么细致入微。自己的前途就像傍晚的天空一样黑了下去,自己眼睁睁没有什么办法改变。
还有一句话我觉得他写的很好,“当一个人写自己不懂的事就容易很浪漫。”当你不东一件事的时候总是把他想象的那么美好。就像是大学一样,当大学出现在每个人的想象中时候总是那么美好,现实当你走进时,你会发现其实大学不过是一个人继续学习提高的地方,每天的生活并不是过去想象的那样充满浪漫和快乐的味道。
一、和任何话语相比,饥饿都是最大的真理。
二、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
三、但不管怎么说吧,人来到世间,仿佛是来游泳的,迟早要跳进去。
四、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古往今来,最大的弱势群体就是沉默的大多数。
五、知识分子最怕生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
六、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说,活着呢,还是死去呢,这是个问题。
七、狂信会导致偏执和不理智。全无信仰的人往往不可信任。任何一种信仰,包括我在内,如果被滥用,都可能成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
八、赤裸裸地谈利害,就接近于理智。
九、理性就像贞操,失去了就不再有。
十、从逻辑上说,一个错误的前提什么都可以推出来,从实际上看,一个扯谎的人。什么都可以编出来。
十一、我认为一个人的快乐或者悲伤,只要不是装出来的,就必有其道理。你可以分享他的快乐,同情他的悲伤,却不可以命令他怎样怎样,因为这是违背天性的。众所周知,人可以令驴和马交配,这是违背天性的事。结果生出骡子来,但是骡子没有生殖力,这说明违背天性的事物不能长久。
十二、人活在世界上,不可以有偏差,总要费点劲儿,才能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
十三、人在做两种不同性质的事情,一类如棋手,成败由他的最坏状态决定,也就是说,一局里只要犯了错误,就全完了。还有一类,就如发明家,只要有一天状态好,做成了发明,就成功了,在此之前,犯多少错误都可以。
十四、人们的见识总要受到坏境的制约,这种限制不知不觉,牢不可破。
十五、今天要引用的经典是弗洛伊德,他老人家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有点歇斯底里。这是至理。
名言。
所谓歇斯底里,就是按下心头一股无明火,行为失范弗洛伊德对受虐狂的成因有一种解释,人若陷入一种无法摆脱的痛苦,达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就会把这种痛苦看做是幸福,用这种方式来寻求解脱。
十六、人活在世界上不仅是有身体,还有头脑和心胸。
十七、安徒生写过《光荣的荆棘路》,他说人文的事业就是一片着火的荆棘,智者仁人就在火里走着。
十八、维特根斯坦临终时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司汤达一样说,活过、爱过、写过。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说过这个意思,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十九、老师们说,怎么做对是科学、怎么做好则是艺术。艺术的真谛就是让人感到好,甚至是完美无缺。
二十、千万丈的大厦要有片奠基石,最初的爱好无可替代。
二十一、昆德拉说,不懂开心的人不会懂得任何小说和艺术。二十二、人有才能还不能叫艺术家,知道珍视自己才能的才叫艺术家。
二十四、诚然,作为一个人,要负道义的责任,忍不住就得说,这就是我写杂文的动机。
这些是我觉得比较经典的一些话,当然这是我比较有感触的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和思想,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我们也应该怀着怀疑的态度看待事物。
在看王小波生平简介的视频中,说实话,我的脑海里从未闪现过这样一个人的名字,我不了解他的事迹,更不知他的性格特征,亦不知他对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什么样的。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崇高》,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用犀利的语言揭露了那个时代社会现象中种种丑陋的一面。真的和鲁迅有一拼,别人不敢说的话,他都毫无保留地用笔来代替他想说的话。记得《关于崇高》篇中,一位知青为了能把冲到泛滥的河水中的国家电线杆给捞上来,而丢了自己的性命,此后,便赋予他英雄烈士的称号,他在书中说道:“难道一个人的命还没有一根木电线杆值钱吗?”这一句话赤裸裸地摆在读者的面前,让我不得不为之震撼,处于那个知识青年上下乡的时期,人们稍稍说错一句话,都可能会被视为反动,而他甘愿冒着那样的危险,也要把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才会觉得痛快,即便自己改变不了什么。
他说崇高是要看什么事情而定的,一个人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却是为了一根捞不上来的电线杆,值得吗?我觉得在他的眼里,所谓的崇高不是为了那些无价值的事物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是要看自己有没有你那种能力,如果没有,何必为了那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白白浪费自己的生命呢?我敬佩他那种不满于现实却又敢于和现实辩解的精神,他不同于凡人,就是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而是以自己的原则处理事情,他说了平常人不敢说的话,做了平常人不敢做的事,,不是他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而是世界每个角落的人们想要用恭维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而他的话语正是在唤醒人们生活在那种虚无缥缈状态下的心灵。
首先须要说明的是,这世上肯定还有人写的东西,比王小波更能打动我。我只是看到媒体、网络上都在议论他和他的作品,才引发好奇,试着去读一些他的作品。那些比王小波写得好的人,我只能感叹他们的运气不好,没有被这个社会挖掘出来,成己之名,施惠于众。但又一想,人家还不一定愿意被发现,也不屑为人之师,我这是在瞎操心。
再者,我根本没有能力将王小波和他的作品做全面细致的分析,好在这样的事自有人去做。所以这个读后感是零零星星的、断断续续的。听说人身上有几个穴位特别敏感,在王的作品里,有几个地方像是点中了我的几个敏感穴位,那种感受倒是记得很深。读后感就围绕着这样的感受来写。
最后,我觉得挺对不起王小波的,因为我读的是盗版,中间有不少错字。我有时想,就因为我看盗版,让王小波损失了一些收入,这是对人家辛勤工作的不敬。我就不说“很多人不都在看盗版吗”这样的话了,就把看盗版王小波作品的不安说出来,并决心以后要是有我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一定去买正版来读。
喜欢王小波是从《沉默的大多数》开始。最先听到他,人们总是带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还造了个“三部曲”,让人想起了中学的高尔基。因为中学语文给我少年时的心灵留下了痛苦的记忆,一听这词就不舒服。大家议得再热烈,几乎是无动于衷。后来,又听说他的《沉默的大多数》,还是没有阅读的兴趣,直到有一天,在报上读到一条消息,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向前来面试的学生提出问题,其中一个是:《沉默的大多数》作者是谁?这就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在地摊上买来一本读了起来,顺便说一下,这书都摆上地摊了,地摊的小书贩卖的书绝对是畅销书,不然的话,人家小书贩怎么赚钱。这更说明这部书有“文章”。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十二
王小波先生开篇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要做有趣的事,过有趣的人生,写有趣的文章。他必是清楚何谓之有趣的,也必是清楚无趣的危害。他喜欢罗素,喜欢杜拉斯,喜欢王道乾、查良铮。他热爱文学。他有自己的原则和喜好。
大半本书读到现在,已比较能够理解他对于中国社会中的“道德”情节的批判,尤其是作为经历了上山下乡经历革命而又走出过国门的他来说,这样的体会是很明晰的。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儒学一路独尊,无论是有没有曲解孔夫子的本意,也无论曲解了多少,在与政治相伴的历史长流中,必不似起初那般朴素。宋明理学是受诟病很多的了,但它的影响不会马上消失,在如今的社会中,在我们的传统意识中,尤其是对于那些乐于此道的知识分子(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王曾专门解释,书中几乎随处可见此四字,我仍疑惑),受传统道德的束缚是不可避免也有些悲哀的。王提到中国知识分子就事往往先以道德的角度加以认识,再伟大的文艺作品也难逃道德的攻击。
并不是道德伦理有什么错误,错在过度的依赖和滥用。王称西方社会为物欲社会,中国社会为伦理社会,过度追求物欲会带来侵略、战争、杀戮,过度的追求伦理会带来更悲惨的战乱。可以说道德带来的麻木不仁,直接攻击人类的精神,造成一大批疯子和傻瓜。
关于中华文化更重视精神性一点,我很同意,除上述所谈论的以外,从中华传统艺术中也可得到证实,水墨丹青、太极八卦、禅宗、园林之类种种。这无疑是我们伟大的宝藏,也是我们存在、发展的证据和依靠。
而说到这些,就不免又会涉及一个更为棘手的论题:现代的中国,究竟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传统;当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我们所正在感受的精神荒漠化现象、那份越来越强烈文化失落感,究竟还要严重到什么时候!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十三
曾听言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偏我对王小波情有独钟。王小波是在其死后才声名鹊起,为使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他的夫人李银河评价他是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他说,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他辞掉铁饭碗,自由撰稿,只为尽力摆脱与中国权利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关联,他要改变中国沉默的话语权。在他的作品里,自由是至高无上的主题,他把历史的荒诞假想移植到现实的虚设之中,构建出一个真假难辨有极具冲击力的异度空间。
《青铜时代》里面包含三个长篇小说,分别是《万寿寺》、《红拂夜奔》和《寻找无双》,三篇小说的时代背景都是唐代,而且源自野史。
《红拂夜奔》写的是隋末唐初的故事,同样有两条主线。不同的是,这次作者基本上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先后顺序去写作,少了《万》中的那种无序的铺陈。而这篇小说的亮点在于,它以一种荒诞的批判手法去解构大唐盛世的历史,把人们的对于历史的自豪感拆得支离破碎。小说的主要人物有我、小孙、李靖、虬髯公和红拂。空间上主要写了两个城市洛阳与长安。一开始就提出,如果要问哪座城市是最好的,有的人会说是洛阳,有的人则说是长安。而作者笔下的洛阳是一个充满泥浆的城市,出门的时候要踩高跷,或者是坐人力出租车等。而李靖则是洛阳街头的小混混,天生聪明,有一颗数学家的头脑。而在现世,我是一个数学研究员,主要是研究中国古籍中的数学问题,如某些诗歌中是否包含什么定理(完全是一个荒诞的研究方向),到最后证出了费尔马定理,成了人瑞。而李靖则在年轻的时候证出了费尔马定理,把它写在了一些黄色版画中,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到最后不得不逃出洛阳。而红拂本是一名歌妓,后来纯粹出于偶然与李靖出逃。到了建唐后成了第一夫人,而后来李卫公死后又要殉情自杀,而自杀却要等指标。虬髯公在小说里面则成了一个心理变态的超级剑客,他很喜欢红拂但又不敢强占她,把两人的合居看做是领导上的考验。而最后他也出走了,在扶桑成为了国王,每天只能吃鱼生片。这就是被解构的风尘三侠。至于长安城,那是由天下第一聪明人李卫公所设计的,此后还要提及。
这三个故事看似毫无联系,其实精神内容很相似。那就是追求真实,拒绝虚伪。青铜时代,是一个虚伪的时代,这从多方面得到了体现。在《万寿寺》中,人们不敢面对现实,对一切都遮遮掩掩。于是作者就给大家来一个赤身的薛嵩;《红拂夜奔》中李卫公建长安城有三个方案,分别是风力长安、水力长安和人力长安,而只有提到人力长安是李世民才满意此设想,因为风力长安使百姓聪明,水力长安使百姓强壮,只有人力长安可以使百姓们顺从统治;而《寻找无双》中的政治高压使民众集体失忆,正是对虚伪的一个强烈控诉。
《青铜时代》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同时也是一部难以言尽的作品,本人见识浅陋,难以作深入的分析。窃以为像这种作品,只有读过了,才能从中发现出那真实的美。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十四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王小波。
曾听言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偏我对王小波情有独钟。王小波是在其死后才声名鹊起,为使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他的夫人李银河评价他是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他说,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他辞掉铁饭碗,自由撰稿,只为尽力摆脱与中国权利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关联,他要改变中国沉默的话语权。在他的作品里,自由是至高无上的主题,他把历史的荒诞假想移植到现实的虚设之中,构建出一个真假难辨有极具冲击力的异度空间。
《青铜时代》里面包含三个长篇小说,分别是《万寿寺》、《红拂夜奔》和《寻找无双》,三篇小说的时代背景都是唐代,而且源自野史。
《红拂夜奔》写的是隋末唐初的故事,同样有两条主线。不同的是,这次作者基本上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先后顺序去写作,少了《万》中的那种无序的铺陈。而这篇小说的亮点在于,它以一种荒诞的批判手法去解构大唐盛世的历史,把人们的对于历史的自豪感拆得支离破碎。小说的主要人物有我、小孙、李靖、虬髯公和红拂。空间上主要写了两个城市洛阳与长安。一开始就提出,如果要问哪座城市是最好的,有的人会说是洛阳,有的人则说是长安。而作者笔下的洛阳是一个充满泥浆的城市,出门的时候要踩高跷,或者是坐人力出租车等。而李靖则是洛阳街头的小混混,天生聪明,有一颗数学家的头脑。而在现世,我是一个数学研究员,主要是研究中国古籍中的数学问题,如某些诗歌中是否包含什么定理(完全是一个荒诞的研究方向),到最后证出了费尔马定理,成了人瑞。而李靖则在年轻的时候证出了费尔马定理,把它写在了一些黄色版画中,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到最后不得不逃出洛阳。而红拂本是一名歌妓,后来纯粹出于偶然与李靖出逃。到了建唐后成了第一夫人,而后来李卫公死后又要殉情自杀,而自杀却要等指标。虬髯公在小说里面则成了一个心理变态的超级剑客,他很喜欢红拂但又不敢强占她,把两人的合居看做是领导上的考验。而最后他也出走了,在扶桑成为了国王,每天只能吃鱼生片。这就是被解构的风尘三侠。至于长安城,那是由天下第一聪明人李卫公所设计的,此后还要提及。
这三个故事看似毫无联系,其实精神内容很相似。那就是追求真实,拒绝虚伪。青铜时代,是一个虚伪的时代,这从多方面得到了体现。在《万寿寺》中,人们不敢面对现实,对一切都遮遮掩掩。于是作者就给大家来一个赤身裸体的薛嵩;《红拂夜奔》中李卫公建长安城有三个方案,分别是风力长安、水力长安和人力长安,而只有提到人力长安是李世民才满意此设想,因为风力长安使百姓聪明,水力长安使百姓强壮,只有人力长安可以使百姓们顺从统治;而《寻找无双》中的政治高压使民众集体失忆,正是对虚伪的一个强烈控诉。
《青铜时代》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同时也是一部难以言尽的作品,本人见识浅陋,难以作深入的分析。窃以为像这种作品,只有读过了,才能从中发现出那真实的美。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十五
作为一个散文家,张晓风的作品算不上最好,但她的作品却又有着与众不同的味道。这是我读后的感觉。
仿佛在每一篇散文里,她都有倾注自己的感情,激动、喜悦、惆怅、悲伤……她在整本书中的角色,让我觉得,不是作者,而是编剧,导演出一幕幕生活的悲喜剧。
“当你吐纳朝霞夕露之际,我在你曾仰视的霓虹中舒昂,我在你曾倚以沉思的树干内缓缓引升……”
没有人可以阻挡生活的涓涓细流,即使它微不足道,小到你用一根小指就可拦住它流动的轨道,但你依旧可以发现,几秒钟后,它就恢复了它原来的方向,原因是,它越过了你的手。
在她的作品中,我最喜爱《许士林的独白》。
还记得那开头第一句:献给那些暌违母颜比十八年更长久的天涯之人。明明是一句讽刺的话,批判了那些让母亲伤心,等待的不孝之子,却含有泪似的,颤颤地为下文感动。
“在秋后零落断雁的哀鸣里”,一袭红袍的赤子,南屏晚钟、三潭映月、曲院风荷,当他纳头而拜,来将十八年的愧疚无奈化作惊天动地的一叩首!人间永远有秦火烧不尽的诗书,法钵罩不住的柔情,百般挫折过后,踏着千百年来的思念,仍然告诉世人,茫茫的天际,夕阳的红晕,奔涌的泪水,“你”只死心塌地的眷着伞下那一刹那的温情。
前一段时间,老师让我们读一本席慕容的散文集。我读了一本她早些时间出版的《成长的痕迹》。老师还真没选错书,这本书确实让我深有感触。
读完席慕容的前几篇散文,我心中不禁油然而生对亲人的思念。她前几篇散文写的是对从前的记忆,都写出了自己对远在他乡的母亲的思念和对已故奶奶的不舍。作者用一些很短小的事通过细致的描写把那份感人的亲情充分、实在地呈现了出来,她那份对亲人无比的真诚打动了我。这不禁让我想到我自己的母亲,在家里她是在怎样地关心着我、无时无刻地牵挂着我呢?想到这儿,我心中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突然振奋起了精神,就像为了我自己的母亲。为了不让她失望,我要幸福快乐地活过每一天!用成绩回报她为我所做的一切。
越往后,对青春对时光的不舍就越多,深奥的哲理体现得也就越多。有一篇名叫《荷花七则》的散文,作者就通过她开画展后发生的一件事表达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她的一位朋友看完她的画,十分羡慕她的生活。可席慕容的微笑消失了!要知道,完成一副画是需要多少心血多少时间去完成的,哪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与生俱来的呢?席慕容当时的感悟真让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洗涤,她的用词十分自然、恰当,每一个字都沉重地抨击了我以及每个人心灵中的那些“邪念”。“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我并不后悔。我悲伤的只是,为什么很多观众都喜欢把画家当作是一个天生异禀的天才,却不肯相信,在这世间,没有一件事情是轻松或潇洒可以换得来的。”每读完这篇文章,那颗浮躁的心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平静。
龙应台的《目送》是一部对亲情和周边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别喜欢她写的亲情,抒情、真切、含蓄,并为之深深感动。《目送》描写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长,目送父亲的远去。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过四十后,经历过许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场面,再读《目送》这类亲情散文,感悟很多,特别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人在生命的路途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平静中透露着的哀痛,让人不甘又无奈。永远记得儿子在第一次拿到学习成绩单时的情景,手拿奖状,在人群中急切地寻找我地样子,那时的我就是他的天;大学四年,每次打电话时,即便是在脚骨折卧床时,他的声音是欢快的语调,第一句话永远都是“妈妈,我很好!”我很感谢儿子的孝顺,但心里也明白,儿子长大了,能自己担待所有的伤痛,对父母的依恋会越来越少,每每想到这,那种酸楚而又心存喜悦的无奈,瞬间会填满我整个胸膛。
读《目送》会我又一次地感受到送父亲走时的那种撕心裂肺的哀痛,也会想到了每次回家看母亲时,母亲那欢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唠的话语。世间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后还是沉寂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目送》所描写的都是人们所经历的,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读《目送》总有想流泪的感觉,为逝去的或正在远去的亲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脚步,能留下的就是记忆;读《目送》懂得了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读《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十六
望向五彩缤纷的世界,万物生长,光线和尘埃里,雪的过去,雨的未来里,每一滴水承记了万物的斑驳,斑驳又匆匆,雨后月光寒凝带露,云闲携雨去,鹤逸踏雾归。
生命长远,但若是为了得到社会承认或一些身外之物而要做且永远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倒不如生命短暂,做自己愿意做的事,自由便是高昂。印度曾任国民大会党领袖的甘地带领并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来追求自由;南非总统曼德拉毕生致力于黑人解放;中国近代史对民主的探索,实质便是对自由的追求。
如何超拔于一望无际的物欲与喧嚣之上得物欲与成功之外的自由?每天在瓦尔登湖畔过着离群索居生活的思想者梭罗说过:“如果我像大多数人那样,把自己的上午和下午都卖给社会,我敢肯定,生活也就没什么值得过的了。”他看破了人类文明的悖谬与困境,简单生活并非是堕落,而是凌驾于万物之外的享受。中国现代特级语文教师熊芳芳所倡导的“生命语文”曾获得国家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但尚未到退休年龄便辞职,她追求自由,不想被别人安排这种对自由的向往,这种“即使踏着荆棘,也不觉悲苦”的超然物外,或许才是真正茂密的精神丛林。
而另一组则认为兴趣才是决定自己选工作的主要依据,按兴趣而找的工作,即使工资不高,也愿意做,数年之后,实验结果十分不可思议:1246名第一组成员,只有一个人获得成功,成为百万级的富翁,而251名第二组成员中,却有100人成功,且经调查,第一祖宗唯一成功的是将赚钱作为人生乐趣的人。
王小波散文读后感篇十七
丢失行李的画家,热心帮忙的女主人公,邂逅之后的巧合,爱情故事的分享,初读依偎时我眼中依偎显得无比卑微,酷似韩剧经典桥段的故事情节,平淡无奇的故事“波折”,如果在文章结局出现男主人公患病辞世,又或者女主人公车祸失忆,那依偎便真的成了一本“韩剧”小说。
“也许,我就是你眼前的藤乡,你就是我眼前的藤乡,我们是彼此的藤乡。”直到细细品味完这句话之后,才对依偎这本书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
单从行文来看,依偎虽具独家特色却也称不上经典之作,以栾小天和安芬相遇、相知、相爱为明线,以栾小天和安芬互相倾诉各自的生活遭遇为暗线,巧妙的形成了三个对比,男女主人公各自青春期的爱情观和经历风雨后的爱情观的对比,男女主人公之间不同的爱情观对比,可以说文章的看点就在于这些对比点。
依偎之所以能给人以灵魂的感触,不仅仅是因为行文,更在于其在略显夸张的情节中巧妙融入了人生对爱的不同认知。不论是男主人公还是女主人公,都可以算的上是个有故事的人,在两者的故事背后是那缠绵悱恻的爱情,背负故事的人总是生活在压抑之中,直到遇到另一个背负故事的人。
那一句“也许,我就是你眼前的.藤乡,你就是我眼前的藤乡,我们是彼此的藤乡。”不仅道出了大多数人心中对真挚爱情的呐喊,更传述了普通人的普通爱拥有着的至上魔力。
生活中的我们充满太多忧虑,太多烦恼,即使幸运的遇到相知的人,也不过是小小暧昧一番,却始终缺少相互依偎的勇气。一本依偎,一句台词,也许改变不了所有人的命运,但足以成全不少有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