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留守儿童家访心得(通用22篇)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需要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参考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一
20__年即将过去,新年钟声即将临近,满载着2014年度的硕果,我们即将迎来新的一年。年终岁末,全市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然而团市委和志愿者们的心中却还记得在南芬区下马塘镇还有许多留守儿童需要我们的关爱。12月25日,在市团委和南芬区团委的带领下,我们13年、14年和几名已经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们来到了位于本溪市南芬区下马塘镇的苗可秀学校,参加了由市团委组织的”心手相牵,共迎新年“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的党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
下马塘镇过去一直以“三小”出名。一是镇小,人口不多;二是经济实力小,人多地少,切多以手工性质的采矿业为主,难成气候;三是名气小,就连本溪当地人都很难说清它的具体位置。”三小“的结果就是一个”穷“字。因此下马塘镇大部分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都外出去大城市打工赚钱,养家糊口,因此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成为了一种必然。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阶段中出现的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但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注,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留守儿童的感情波动很大,对周围的反应敏感性强,他们需要更多的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在这次活动中,志愿者们和留守儿童进行了一对一的沟通交流,还安排了讲故事,做游戏,和才艺展示等环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基本情况,也让他们对我们卸下心理防线,接受并认可了我们。在与孩子们的接触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能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和更加真实地感受。这次活动为我们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们提供了一个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展现自我的绚丽舞台,也是一次让大学生志愿者能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绝好机会。就我们这次活动来说,通过之前的了解我们得知由于留守儿童群体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导,时常想念他们的爸爸妈妈,而他们的父母过节回家因倍加珍惜短暂的团聚时光,也会对孩子过分溺爱,这都导致了他们中的一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畏缩或是傲慢的性格。得知这些,我们的心被深深地刺痛着,但古语有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我欣喜的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仍能努力学习,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真的让我感到无比的安慰。只有让孩子不断进行苦难的磨练,才能帮助他们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与良好的心态,在未来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活动中,我带的二年级的马敬华小朋友,在活动快要结束前,他坚持要为我们大家朗诵一首诗,是李白的《赠汪伦》。当朗诵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时,小家伙看着我开心的笑了。短短几个小时的陪伴使我们之间建立了如此深厚的友谊让我又一次感到了孩子们的热情与温暖。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更深层系的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才能在今后遇到挫折与挑战时,用自己在实践得到检验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它,克服它。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
在市、区团委的带领下,我们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只是千千万万个出国留学志愿者中的一份子,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那么,只要留守儿童存在,关爱留守儿童这项活动就必须深入、持久地、有声有色地开展下去。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而且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发展,才能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将来能更好地投身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志愿者成才的正确之路。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二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入城市,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为了解和关心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与生活情况,我们义教志愿者开展了有关留守儿童的家访活动。
陈颖文和陈慕芬是姐妹,两人相差一岁,一齐就读于红卫小学四年级(六)班。她们的爸爸外出工作,她们与妈妈和一个读幼儿园大班的弟弟同住。她们虽与爸爸每月见一次面,但每天都有通电话。颖文是姐姐,比较活泼开朗,与她交谈总能看到她眉飞眼笑;慕芬是妹妹,她比较文静,交谈时,她总是笑而不答。为更了解和关心这俩姐妹,我们对其进行了家访。
6月5日傍晚,我与晓芬来到俩姐妹家中,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姐妹俩向我们问候,小儿子也很懂事,他有礼貌地向我们打招呼。天气虽热,但陈太太心思细腻,她为我们倒上茶水并将仅有的两把风扇往我们这边吹,我们也让陈太太与我们一齐同坐。通过与陈太太的交谈,发觉她是一位知情达理、关心孩子成长的好妈妈。陈叔叔长时间不在家,她一人肩负着妈妈与爸爸的角色。为了孩子们的安全着想,她每天骑着小摩托车载着三个孩子上学放学,她不让孩子单独出去玩耍与买东西,她会带着孩子一起出去。姐妹俩很乖,会帮忙洗菜,做家务,但有作业的话,陈太太不用她们帮忙。她们的成绩一般是七、八十分那样子,陈太太不给孩子太大压力。陈太太让她们按时完成作业,晚上一般九点钟就睡觉,七点起床。虽然颖文不会跳舞,不怎么会唱歌,但她有这爱好,她经常在家哼哼小曲。陈太太很支持颖文有这爱好。
通过这次的家访,让我明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很重要,虽然陈叔叔不在家,但有陈太太细心照顾孩子,孩子们都很乖巧。假如双亲都不在身边,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的关注和呵护。显而易见,这样的留守儿童我们不能保证他们身心健康。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愉快,健康的童年,我倡导父母应多待在孩子的身边,陪伴他们成长,不再有留守儿童出现。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三
3.性别:男。
4.家长姓名:陈莲英。
5.与家访对象的关系:祖孙。
6.是否留守:留守(爸妈都外出打工)。
7.联系电话:000000000。
8.家访内容:
我们是中午的时候到学生家的,当然他的奶奶正在门口坐着,我们向她表明了我们的来意后,她很高兴的接待了我们。
少源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在教室里不爱说话,但是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很好(考了3次第一名)。听他奶奶说,他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回家后从来不说,只是自己一个人憋着哭,这也许与他是留守儿童有关吧。
少源的奶奶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老人,她对她的孙子孙女期望都非常高,而且很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她一直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后有出息,别在在家种地了。
我们聊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长对学生的期望;2、家长对学习的要求;3、学生生活方面的情况;4、学生最需要哪方面的指导;5、家长希望通过哪种方式和老师交流(家长会或家访等);6、如果学生犯错误了,家长会以什么方式处理;7、家长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外,还比较关心学生的哪方面等。
10.家访总结:
通过家访,我发现老人家对孙子的期望真的很高。她非常关注他的学习情况,但对他的其他方面如性格、交友等关注的很少。
少源的内向、不爱说话、受委屈不说,我觉得与他的家教有很大的关系。也许是家人只关注他学习的原因,也许是爸妈不在身边的原因……但听他奶奶说,少源不是很听他妈妈的话,但很听她的话,原因也许就是和妈妈接触太少吧。
我觉得家长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学习,他们应该多了解一下学生的交友、性格等其他方面的情况,让学生能全面发展。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四
随着生活质量渐渐提高,生活得压力也逐渐加大。为了家庭能够解决温饱和奔向小康,有好多人开始了外出打工生活。一方面为了生活,一方面为了家里经济,只有先放下家里小孩,外出挣钱,为孩子学业家庭生活而艰苦奋斗。
殊不知家中孩子有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或者在亲戚家里寄住苦楚。从小我也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由于观念跟理想不一样,在童年时光里,缺少了父母陪伴,我深有体会这样感受。为此我对这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十分积极。我只想用自己那份微薄热情去温暖那些只有过年或者几年不见父母孩子们。
我们在村委会帮助下,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家访,这是我们与留守儿童及他们现时监护人直接面对面交流大好机会,在与这些儿童交流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父爱母爱渴望,他们最常说就是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身边。过多忧虑使他们过早缺去或失去了童真,他们自我觉得与其他孩子是不平等,有甚至不知道父母是什么概念。在与他们现时监护人交谈中我得知这些小孩平时贪玩,功课作业基本无人监督,他们作为现时监护人也没什么办法,自己有小孩,也需要干活,或者年事已高,有心无力。我觉得这不单单是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问题,是全社会留守儿童一个缩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儿童是祖国未来,他们健康不仅体现在身体,更体现在心理。我跟着我团队,走去走访。看了才真正体会到,城市小孩与向下小孩就是完全不一样。城市孩子干净整洁,但是也只是温室花朵;乡村孩子谁没有整洁外表,但是他们快乐着,因为他们自由。这就是城乡之间区别,包括环境,更包括孩子。面对着我们走进他们世界,他们明显没有城市孩子自信,有意识抗拒。但是我们花了心思去与他们游戏,与他们说话,他们才慢慢接纳我们这样对于他们来说是城市来大哥哥姐姐们。可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也是从他们年纪里走出来。他们心思我们懂——他们缺少了一种关爱。
在交流中我们也了解到了这帮孩子很想像电视里面那样,爸爸妈妈带着去玩,特别是六一儿童节那天,这是专属于他们那一天。而不是学校就放假一天那么简单。可惜有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家里老人更不可能会陪着孩子玩(指大部分)。城里面会有孩子父母带来广场或者去吃大餐,玩个痛快。也会有孩子默默地在家看喜洋洋度过。而村里孩子最快乐地方就是田里地里和河边。慢慢他们缺少了一种特殊关爱。从而会使一些孩子变得叛逆和过度调皮。这将是对孩子们一种慢性心理破坏。所以我们从家里长辈入手开始我们第二项活动。
经过我们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我们这次更加深入到了村民们生活中,我们划分区域分工合作,随机调查,调查只是一种形式,我们有机会便会与他们拉家常,感受他们几十年来生活变化从他们口中读出他们历经沧桑,从他们眼神中读出他们生活喜怒哀乐。这次调查也非一帆风顺,有部分村民还是不了解我们目,对我们还有排斥心理,我也尽所能去化解他们这种心理,这对我也是一种考验与磨练,用我所学知识去解释给他们听,这样不仅锻炼了我表达与应用能力,也锻炼了我人与人之间沟通能力。在我们努力之下,问卷调查终于如期完成。这既有我自己努力,也有我们团队分工协调,我不仅更加深刻认识到知识作用,也感受到团队力量。
这次“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大学生活以来首次亲身步入社会,尽自己能力将学到知识用应用出去。同时也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知识。为以后社会生活积累了很多经验。最后希望我们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关爱。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向城市,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和教育,把未成年的孩子寄养在亲友处,造成了“孩子在家上学,父母外出打工”的现实状况,因此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因留守而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孩子出现了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为了关爱留守孩子,保障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尽力地担负起留守儿童教育这一重要任务。
一、建立档案,家校及时沟通。
每学期开学,我园各班要制定具体详细的幼儿信息采集表,认真摸清记录好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特别是留守幼儿和单亲幼儿。其主要内容为:家庭基本情况(家庭人口、是否单亲)、家长姓名、幼儿的基本情况(性格、爱好身体状况等)、家庭详细地址、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联系电话、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等情况。制定详细的留守幼儿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营造关爱留守幼儿教育的氛围,积极参与,把留守幼儿教育问题排上工作日程,加强幼儿、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除此,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要求家长采取多种方式与幼儿交流、沟通。如:和幼儿打电话、鼓励幼儿等。多关心幼儿的身心健康,让幼儿体会到父爱母爱,形成合力效应。
二、用爱关注、用心呵护。
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好像自己是没人要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在日常工作中,我就特别留意这些孩子,关注他们的生活细节,根据他们的情感表达了解幼儿的心理状况。例如:我园中班有一个留守女孩,性格孤僻内向,从不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做游戏或自由活动的时候总是一个人默默的站在边上,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拉着她的手说我们也去做游戏,好不好?比如玩老鹰捉小鸡,首先带领她参加游戏,以后慢慢有意识的让她当妈妈或是老鹰,让她感受到自己在游戏中的存在,同是也体验到大家在一起的快乐。慢慢的小女孩变得开朗起来。
三、视同己出,真心关爱。
爱幼儿是每一个幼教老师必备的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幼儿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伴的关注。所以,我把留守幼儿当成自己的孩子,特别留意他们的一言一行,当看到他们的头发凌乱,就会把他们喊到一边,蹲下身子亲切的问早上谁给梳的头发?老师再给你梳个漂亮的发型好吗?或者有衣服没穿整齐的幼儿,也会去帮他拉拉衣角,把衣服整理好,并且用适当的话题轻轻的与之交谈,消除幼儿的紧张情绪,抚慰他们失落的心灵。同时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觉得老师像妈妈。例如:我园小班的周英杰小朋友,自幼父亲车祸身亡,母亲外出打工,他跟着爷爷一起长大。小班的张老师通过班上的幼儿信息采集表和家访了解情况后,马上给周英杰买了新衣服送去,并且对英杰的爷爷说,“以后英杰就是我的孩子”。从此后,没人接送的英杰就有张老师每天开着自己的车免费接送到幼儿园,时时关心英杰的身体健康,稍有不适就赶快送去看医生——现在,英杰总是亲切地叫张老师为张妈妈。
四、关爱信任,树立自信心。
教师的关爱和信任可以使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可以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教师应多一点信赖的目光,多一声嘘寒问暖的话语,多一句表扬鼓励的话语,让幼儿体验到关爱和幸福。如本班的嘉怡小朋友,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女孩子,看人的目光总是躲躲闪闪,不敢举手发问,更不敢亲近老师。因而,我经常对她微笑,自由活动的时候和她说说话,聊聊天,让她为我办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其他小朋友分发书和笔记;在班上开展唱歌和讲故事比赛,遇到嘉怡上场的时候,带领全班幼儿为她鼓掌,并及时的表扬和奖励她(奖励一朵小红花),这时候嘉怡就会露出开心的笑容,对她提出一点要求,她都尽力办到。现在她可以大胆地和其他幼儿交谈、唱歌和做游戏,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一个非常突出、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同样是祖国的美丽而灿烂的花朵,花儿是需要精心呵护,需要社会高度重视的。投入百倍爱心,真情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教书,做得更多的,是在用师爱去关怀学生、温暖学生、滋润学生。
从教十几年来,虽工作很重,但我感到欣喜和满足,因为我爱着我的学生,也被我的学生爱着。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走进校园。“老师,您好!”稚嫩的童音让我心潮澎湃,看着他们比阳光还要灿烂的笑脸,自豪感油然而生。
开学不久我接手五(1)班级,发现有一名叫张的男学生性格自由散漫。经常迟到、早退,家庭作业拖交或不交,上课吃东西、看漫画或看着外面发呆。衣服脏兮兮的还喜欢撒谎。对于此情此景,我有些感到棘手。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谈心。了解到,她母亲是一个伤残人,没有劳动能力。父亲年岁已高,身体也不好,靠打点零工挣钱维持生活。上学也是靠亲戚和学校的帮助才实现的。我想,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能否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舒适的成长环境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留守孩因其特殊的原因,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呵护,让他们生活在同样蔚蓝的天空下。
一、学习上多一点鼓励。
张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我对他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不好,我很着急,有时对他发脾气,总想一下子改变他,但事与愿违。后来我逐渐慢下性子,冷静地分析了他的情况,这个孩子缺少家庭温暖,他也很注重自己的“面子”,如果多鼓励他,表扬他,引导他,也许效果会好些。他经常拖交或不交作业,终于有一次他按时完成了,字也写的比较好。我便抓住此机会在班上表扬他,并要求全班同学要学习他认真书写的态度。在我的鼓励下,他学习有了信心,作业书写也越来越认真,我对他说,如果你这样坚持下去,你的进步会越来越快,将来也许会成为一名书法家。他高兴极了,露出满脸笑容。从那以后,他就开始练字,写字有了明显进步。“六一”儿童节,班上举行书法比赛,他的作品名列班级前矛。同时被评为学校“书法之星”。他得到了读书以来的第一张奖状。当他领取奖状时,双手捧着奖状真是笑的合不拢嘴。直到现在他从没拖交过作业。并做的很仔细。
二、习惯上多一点宽容。
张以前上课常常迟到,我并没责怪他什么,我是想到自己的孩子十岁时什么都靠父母料理,我同情和理解他,视他为自己的孩子。当上早读课时,我发现他还没来,我便上宿舍去叫他。我几次去叫门他还在床上睡。他起床开门见我时很害怕,我便伸出手摸着他的头说:“睡好了吗?早上吃什么的?老师给你买?快准备好了上学去,老师等着你呢”。有时早上我要上课就派同学去叫他。下课了我就走近他,轻言细语地和他聊天,倾听他的心声。细心地告诉他,做人要做自尊,自信,自强的人。并教他应该怎样去自理。连洗澡、洗衣服、穿衣、做饭我都精心指导。经过我的努力,他学会了许多自理的好习惯。学校里要求学生做校服,我在班上进行了统一要求。等到校服发下来,我看到全班就是张福钦没有!我看着他那衣服穿得长袍短褂的可怜样子,我的心酸了,痛了。我爱抚的对她说:“你没有校服老师可以给你想办法。”他眨巴眨巴的小眼看着我点了点头。后来我为了买了一套新的校服送给了他。在他接收校服时,从他眼里迸出感动的泪花。
三、生活上多一点关爱。
张的父亲每月给她10元的零花钱。他平时身上几乎没有零花钱,有次他要买工具书,他没钱,我便掏出13元钱给他。平时他缺本子,我就给他买。当国家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时。我是第一个考虑到了他,使他第一个享受到国家的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他终于有了明显的进步,我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将继续关注留守孩儿,尽一个老师的职责,为他(她)们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师爱如泰山巍,如东海宽;似阳光普照一视同仁,似雨露滋润把大地洒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让我们沿着陶行知先生留下的足迹坚定地走下去,真心关爱学生,倾情奉献教育!特别是要把更多的爱给那些留守孩子,使他们的心不再孤独。
留守儿童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关注的一件事。因为很多家庭要外出打工养活家人,只能把孩子留在家里,自己出去工作,不然无法维持一个家庭的支出。今天这个时代,这种现象格外多,为此在这次的关注留守儿童的活动中,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我们这次去的地方不是很偏远,但是那地方也不是多富裕,属于一个小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家,但是一进去,我也是感到心情沉闷了,一眼望去,基本上都是一些老人小孩,几乎没有青年和壮年在里面。我们去的时候,村子里上学的孩子还没有回来,只有一些三四岁和上了六十的老人在,而且他们不仅要带小孩,还要做农活,特别的辛苦。后面我们就了解到孩子的爸妈几乎都出去打工了,一年也回不来几次,村里的儿童都特别的懂事,即使想念爸妈,也不会去吵闹。这样的他们真的让人心疼。我们在晚上才等到孩子放学回家,他们一回来就要做饭做菜,做家务,还要学习。而且据了解他们的学校离家很远,因为没什么钱,就只能徒步走到学校,一来一回就要费很多时间,早上起的真的比鸡还早。
我们自从了解之后,能提供的也只能是一些小物资,帮不上太大的忙,虽然没有很偏远,但是生活也是真的难,大部分的家里都没有大人在,都是一些儿童,这么小就要承受很多。这样一对比自己,我觉得太幸福了。这次的经历也让我知道还有很多地方跟这里一样,需要去被注意到,这些儿童也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看到这些留守在家的儿童,就能知道他们的困境,正是因为生活得不到保障,才会这样被留在家中,不能与父母享受在一起的时光。我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渴望父母的爱和关怀,也能感受到他们想要去往外面的世界看看的期待。
与此,我们更加应该呼吁社会上的人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体会到他们不是没有人去关爱的。我想只有更多人关注到他们的生活,才会有一些改变,这些留守儿童也可以得到更多帮助,他们不再是孤单的。这次的这个经历,真的是让我明白了在社会上生活的不易,我是幸福的,我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应该伸出自己的双手去帮助他人,才算得是圆满的。关爱留守儿童,大家一起去做才更好。
青春是美好的,你舍得挥霍吗?事实上,在这青春飞扬的日子里,应该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走进社会,开阔视野。光阴似箭,很快迎来了大学的第二个暑假,在这个七月酷热的日子里,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叁下乡活动,并深有感触。
在这次的叁下乡中,我们的目的地是在茂名化州市的东方红小学,我们的任务除支教以外,还对当地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调研,因此这次的任务是比较繁重的。在去之间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准备,为东方红小学的学生准备了丰富的第二课堂节目,对社会调研也做了相关的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充足的准备,我们于7月14日早晨我们一行志愿者13人在理学院何书记等领导的带领下踏上了叁下乡的征程。
支教。
顺利到达东方红小学,一个坐落在路边的小学。小学只有一栋四层楼房,虽说算不上破旧,也能看出楼房建造有一段时间了,有的教室窗户上的玻璃已经坏掉并没有换上新的。我们可以看到学校教育的设施还是落后的,但小学里的孩子的热情与激动却深深感染了我们。我喜欢他们热情地问我们从哪里来,他们在玩跳绳拍纸牌时开心的笑容,他们冲着我们笑着说老师好,这个美好的早晨也深深刻在我脑子里不能忘怀。
就在这个我们到达的早晨,孩子们的热情都感染了我们,还没有上课的时候她们就围着我们问什么时候上课,这天要上什么课,哪个老师上课?每天早上下午他们都是早早到的,然后催着我们给他们上课。该上课的时候,她们都安安静静得坐在教室里等待我们来上课。也有几个十分顽皮的孩子,但是也在我们教育下渐渐听话了。我们支教的内容包括有音乐、体育、武术、普通话、书法、折纸、游戏等,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情绪异常的高涨活跃,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留守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在我们与他们进行一系列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之后拉近了我们与孩子们的距离。
在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们带着尊敬叫我老师,他们好奇地围着我问各种奇观的问题,他们的眸子里写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他们的笑容憨厚而朴实。我感受到了!感受到童心的无邪、圣洁、庄严!
在下乡的几天里,我虽不能说改变了他们,但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让我收获了感动,也开始从心灵上回归童真,开始摈弃成人世界的虚伪。
调研。
在支教之余,我们还组织了外出调研,我们拿着调研表跟随着孩子们去到他们家中。
在一次的调研中我们前往一个小女孩的家里,小女孩读叁年级了,每天她都很早就到学校了,而且都很听话。我们跟随她走在泥泞的路上,天下着小雨,有一些路已经被水淹没了,就这样我们一直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她的家。到她家的时候,看到两层的房子,应该年代比较久远了。我们了解到,平常一般是她和她的奶奶在家,爷爷去世了,爸爸妈妈在外工作,虽说离家不是很远,也不会经常回家,还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都还在读书。我问她,家里离这么远为什么还想这暑假去学校啊?她只是笑了笑,没有说。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出她家是比较困苦的,但是她还是很热情把家里的龙眼拿出来叫我们吃,后来还呆着我们对村子里年级差不多的孩子进行了家访和调研。我们在前往另一个孩子家中的时候发现两个孩子都在学校上学,一个四年级,一个二年级,家中还有一个小弟弟。我们问到他们的父母,他们说都到外地打工了,要过年才回来。他的家只有一层,我们在外面往里面看,几乎是看不到屋子里的布置。看着这些孩子的生活环境及成长条件我们不由得有一种说不上的心酸。最深刻的是我们到一个学生家里家访的时候看到一个婆婆,婆婆的年级也不算十分大,但是她受伤的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一番的交流下,我们也了解到了她悲惨的生活,婆婆说手是因为年轻工作时候折断没有钱医治造成的,尽管如此,她还是需要自己种田。
我们去家访调研的时候家长都是很热情地,很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对于我们的到来都表现得很兴奋。除了跟我们说他孩子的情况,我们也了解了一些留守家庭孩子家中的情况。几天的调研,我们对当地孩子的情况有了大体的了解,并在支教期间因材施教。
生活。
在这段下乡的日子里我们住在学校里,吃住的条件是比较艰苦的。
我们在支教和调研之余,抽出时间到步行来回一个小时左右的地方去买菜,然后在厨房里生火烧菜。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有点不习惯,渐渐地我们也懂得了其中的技巧,厨房中几个人忙碌相互合作之下我们一起吃饭的感觉总是很快乐的。学校也没有这么多的宿舍,男生们在教室里打地铺。
虽说我们的条件并不好,但是我们还是很满足。在这里,看着收割完的稻谷地,有一份莫名的舒心以及喜悦。每天晚上我们都开一个总结大会,总结一天的事项。总结会开完之后我们坐在一起交流,因此我们在有所悟的时候也收获了友谊。而我很珍惜这些天的生活,很珍惜着友谊。
几天的下乡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们有许多的不舍,孩子们也是,给我们写了信,我们既意外又感动。这次叁下乡是一次收获之旅。艰苦着,快乐着;奉献着,收获着;传授着,学习着。我记得中国有句古话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那叁下乡的余香应该已经弥漫在我的回忆里了,芬芳一生,让我受益匪浅。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五
家访目的: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寒假生活状况,送去春节祝福,与监护人聊学校发展与学校管理,聊留守儿童在校情况,互通有关留守儿童思想信息。
家访内容:
黄燕是班上成绩中等的学生,活泼可爱,最大的问题是自习课不遵守纪律,好讲话,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无法提高,但天资比较聪明,是可塑之才。
家访过程中,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六
德江四小:李金平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我们学校地处县城北郊,有新建的城北工业园区,所以生源比较复杂,有许多孩子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其中,还有部分留守儿童。为了深入了解班上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与家长、学生面对的交流,加强学校、家庭学生之面的联系,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所需、所想。于近日与佘老师一起走访了班上的几名留守儿童。
第一个去的是我们班安涛涛家,住在新在村,我们费尽周折找到了他家。安涛涛的父亲在坐牢,母亲改嫁,随姑姑生活,当我们走进他家的时候,家里面只有他一个人,姑姑还在上班,没有回家,家里狭小,昏暗、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厨房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动静,小孩一脸惊讶的样子看着我们,我们说明了来意,并亲切地询问了他的一些衣食住行的情况,望着眼前这个空荡荡的家,孤苦无依的孩子,我们的心里很难受。
走访的第二个是杨慧玲,她住在茶林街,她是一位单亲家庭的孩
子,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亲就离婚了,是爷爷奶奶把抚养她们,现在她们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我们到她家的时候,他们正在吃晚饭,是她奶奶开的门,她探出一个小脑袋,一看是我们,紧张的说:“李老师、佘老师好!”她的爷爷奶奶热情的请我们进家,爷爷奶奶讲起他家的情况,眼睛都湿润了。看到他们那种眼泪汪汪,我的心里特别难过。随后我们就开始聊天,在聊天中得知,原来她们家的生活过得也紧紧巴巴的,她家5口人就靠她爷爷一个人做木工维持生活,生活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正如她爷爷说的,孩子们能上上学就已经很不错了。
走访的第三个是杨小旭,他的家住在红砖厂,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对于孩子的关心主要是通过电话联系,相隔遥远,不能时时照顾到孩子,当我们走进他家的时候,家里面只有她和爷爷,小孩一脸惊讶的样子看着我们,向老师问好!我们站在他家门口,她爷爷热情的请我们进家,并对她的各方面情况 进行了全面了解。
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我坚信,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更耐心一些,关爱更多一些,这些孩子一样会很优秀的!
开始进行家访活动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对于家访深有体会,在走访的过程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至今仍然觉得是有意义的事情,甚至看到家长和孩子们的高兴样子,很有幸福的感觉在走访的过程中,我觉得比较有现实意义的便是在对孩子心理教育方面有很大帮助。
一、家访能协调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及时阻止孩子不正常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现在的孩子,因特殊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已经有过早的思维和自我独立意思,但又因为思维的不成熟性,往往和家长的想法形成矛盾对立之势。这种矛盾情况下,教师的家访能起到非常有效的调节作用。
二、家访能教给家长正确的心理教育方法,及时地避免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二年级时我班的一位妈妈在老师家访后犹如找到了一条教育孩子的光明大道,她非常的欣喜,她这样深情地写道:“舔犊之情”所蕴涵的爱,“望女成凤”所凝聚的情并未能使我为人母者在教育女儿上取得真正的成功。爱要怎么给?我在“爱的外衣”下所提供的帮助阻碍了女儿天性的发展,使女儿不快乐,厌烦学习,不喜欢学习。老师来家访后舒解了我心中的困惑。我想,女儿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一天比一天快乐,一天比一天喜欢学习,爱学习!的确如此,孩子们诸多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家长们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之因,是家长们不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而一味的一厢情愿之果。因而,教师注重进行家访,教会家长一些方式方法,有理有根据地去转变家长的一些观念,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七
家访内容:
一、与他谈心,让他明白打游戏机的危害,不但危害到自己的身体,也影响到自己的思想。
二、我向他的奶奶介绍了王浩在校的几点表现:从思想上讲是非常爱学习的,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但是在行动上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在放学后和周末去游戏机室打游戏。
三、让他的奶奶经常打电话与他的父母进行沟通,戒掉他爱上网的毛病。家访感悟:通过这次家访,我看到大多数隔代父母只能管饱穿暖,而不能从思想和心理上引导留守儿童的成长。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八
家访目的: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寒假生活状况,送去春节祝福,与监护人聊学校发展与学校管理,聊留守儿童在校情况,互通有关留守儿童思想信息。
家访内容:
邹森林基础比较差,同学说他经常出入游戏厅,学习上不自觉,作业经常不完成,尤其是每次放假之后。
该生的父母在广东打工,他是家中老幺,上面还有两个姐姐,所以父母对他是有求必应,对于他的学习的缺乏监督,所以在他耍了小聪明后,外公外婆一次又一次选择的或者打一顿、或者讲番大道理,很容易相信他的保证。每次作业总是询问一句“做完了吗?”却不检查,所以才造成今天的局面。家访后,父母明确了监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点击下一页更多精彩的“于留守儿童的家访记录”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九
作为老师总是语言咄咄逼人,这是我的感觉,学生学习不好,就是家长管理没有跟上,该签的字没签、不该错的题错了、该做的作业没做……,家长是用来干什么的,对自己的孩子一点都不负责任,工作再忙都不能抽出点时间过问一下孩子的作业吗,比总理还忙?都有工作怎么就你没时间管孩子?……老师的疑问一大堆,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三年级一班小泽的家,前脚进门,后脚真不知道放在何处,因为无处可放,一张床占据了本来就不算大的房子,一片狼藉,也没有一张像样的桌子,姑且算桌子吧,因为有四条腿上面一个板子,上面有一些剩饭,我的心凉了半截,如果是我也没心学习,要先活着,此时我理解了小泽为什么这么邋遢,为什么不写作业,爸妈离婚了,爸爸为了生计常常在外,晚上回家一般都十点以后了,孩子已经蜷缩在一角睡着了,晚饭啃个大馒头。没有家庭温暖的孩子本身就容易失去信心,处处自卑,怎么办?先解决学习问题还是先解决温饱问题?,此时我对杜金泽的爸爸已没有了任何埋怨,只是一味地鼓励他会好起来的,一却都会好的。
二、家长的无助与无奈。
小昊是一名很特别的学生,性格相当倔强,平常都不走寻常路的,比如老师说请同学们坐正,眼睛看黑板,他这时非不看,而且故意出个样给你看看,起立回答问题从来没有站直过,上课爱瞎戳起,周围的同学都被他得罪光了,没人愿意和他合作,但是英语课又需要很多同伴合作学习,怎么办呢,家访了解一下,原来小昊从小跟奶奶长大,从不听爸爸妈妈的教育,对他们也不亲近,我行我素惯了,没想到把这种习气就带到学校,看起来要想取得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得跟上啊,要不然徒劳无功,于是跟小昊的家长提了几点教育的建议,让他先试试,有一天突然发现孩子的脸上出现了五个明显的手印,一问才知道被爸爸打的,我问孩子,打过之后知道错了吗?李明昊头一扭回了我一句“哼,我没错,他凭什么打我”,我立即打电话和家长沟通,原来还是爸爸一是没有忍住,感觉自尊心受到挑衅,看来这样的学生家长要学习的功课有很多,不同的孩子教育方式有很大不同,比如尝试做孩子的榜样,取得孩子的信赖,当然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也是做家长的永恒的课题。
作为一名老师有很多很多的无奈,我想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家长,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的成长更快的走上正轨,看来家访也是老师永恒的课题。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十
本来是想约孩子的父母来校交谈,但是,孩子的父亲工作很忙,不能在工作时光与老师见面。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作用,鉴于孩子目前的状况,我觉得和孩子的父亲很有必要见面交谈一下。所以,我就决定晚上到孩子家。事先和孩子的父亲通了电话,约好了我晚上到他家的时光。
没想到我按照约好的时光到达他家后,孩子的父亲却因为应酬的原因还是不在家,使我感到深深的遗憾。也感觉到孩子的父亲不是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及心理,在他的眼里,孩子大概是“树大自然直”的吧?他还没有认识到父亲这个主角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我只好和孩子的母亲交流,明白了王雪松家的大概状况:家里的经济来源全靠父亲,因此,父亲在家里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一言九鼎,但是工作很忙,很少顾及孩子的教育,也很少和孩子在一齐。母亲在家里地位相对较低,王雪松的生活与教育全是母亲一人操持。但是王雪松是个聪明的孩子,他也感觉到母亲在家地位相对父亲较低,因此不是很听母亲的话,母亲对他束手无策。王雪松的母亲对孩子百依百顺,王雪松爱吃肉,他母亲就顿顿随他吃,我提醒过他母亲多次,他母亲表示无法约束他。
王雪松在家任性,懒散,不爱学习,不爱运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母亲几乎拿他没办法,而父亲工作很忙,不介入孩子的成长,一旦王雪松的母亲要是说了孩子表现不好的话,他父亲就会连孩子带母亲一齐责骂,所以,母-子俩就尽量对孩子的父亲报喜不报忧,孩子的父亲对孩子的真实状况并不了解。之后他父亲给我来了电话。
与王雪松父亲的电话长谈十分融洽,这主要是孩子的父亲对于我晚上家访颇为感动,对于我讲的观点也很认同,他决定给孩子制定一个作息时光表,监督孩子的锻炼,同时也控制孩子的饮食,争取减轻王雪松的体重,建立孩子的信心。我们还决定要定期联系,多多关心王雪松的健康成长。
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看到王雪松逐渐的变得性格开朗,懒散的习惯逐渐改正,生活开始变得用心起来。当然孩子还有反复的时候,由于家校联系及时,给与用心的干预,我们高兴地看到孩子的良好习惯正在慢慢养成。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十一
3、性别:男。
4、年龄:10(3年级)。
5、是否留守:否(父亲偶尔出车,父母平时都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打工)。
6、家访对象:妈妈赵瑞。
7、关系:母子。
8、家访内容:
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他就在希望小学上学,曹冲和父母住在一起,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是一个独生子,曹冲非常得父母宠爱,家里有很多价值不菲的玩具,曹冲的妈妈对曹冲在学校的表现了解不多,她认为曹冲在家非常得孝顺听话,并且对曹冲的学业没有过多的要求,家教不错,曹冲本人对长辈大人非常有礼貌,由于他身体比较棒经常欺负同龄人并且他脾气比较暴躁,曹冲妈妈对曹冲经常惹事比较了解。
9、家访总结:
通过家访我们认识到,由于学校和家庭在教育方面的冲突,使曹冲在学校和家里表现出了明显的两面性。在学校方面,由于希望小学的硬件条件不够,老师的素质普遍不高,再加上他与同龄人相比身体比较壮实,导致他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存在困难,虽然其性格开朗,但是不太擅长向同龄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同龄朋友并不多,几乎没有,进而使其经常通过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表现自己。而在家庭方面,曹冲完全表现出了不同的一面,他与父母相处地十分和谐,不存在家庭暴力的现象,他偶尔会在家里做一些家务。他非常依赖与他关系好的长辈,表现的非常孝顺,有时候为了讨母亲欢心,他会刻意地做许多事情,与父亲的交流不多。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十二
留守家访是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教育需求和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近期,我有幸参与了一次留守家访活动,深刻感受到了其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此次家访,我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同时也受到了他们的纯真、坚强和渴望关爱的心灵震撼。
首先,家访过程中,我亲身经历了留守儿童生活的艰辛。他们通常生活在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父母外出打工无法陪伴他们成长。在一次家访中,我见到了一个五年级的女孩,她瘦小而衣衫褴褛,屋子里简陋的摆设和破旧的家具让人心痛。她告诉我,她每天都要一个人放学回到家,做饭、洗衣服,几乎凌晨才能休息。这让我深感留守儿童在家庭自理和生活条件方面的压力,更加坚定了我关注他们并帮助他们的决心。
其次,留守儿童的精神状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父母分离常常让他们感到孤独和失落,他们渴望亲情和关爱。在一次家访中,我见到了一个初中生男孩,他对我敞开心扉,诉说着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他说他经常感到无助和沮丧,不知道未来该如何走下去。通过交流,我意识到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巨大困境。这激发了我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关爱活动,为他们提供心理帮助和支持。
第三,家访还让我了解到了学校和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学校通常会开展一些培训和辅导活动,关心孩子们的学业和生活。在一次家访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幕:教师为留守学生们免费辅导功课,社会志愿者定期提供爱心午餐。这些举措体现了社会各界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关爱。在我看来,这种关怀是给予他们力量和自信的源泉,也是改善他们生活状况的关键。
最后,家访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了许多困难的背后还有很多积极的变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小女孩的故事。她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她和奶奶。虽然面临着困难的生活,但她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她用勤奋和坚持告诉我,只要努力奋斗,就能改变现状。我被这个小女孩的坚强与乐观所感动,她让我相信,只要我们伸出援手,关心他们的需求和成长,他们一定能够获得希望和幸福。
在这次留守家访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和需求,也受到了他们坚强和渴望关爱的心灵震撼。留守家访不仅仅是关心和帮助个体,更深层次地意义在于引起社会对留守问题的关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关爱行动中。我相信,只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给留守儿童更好的未来,让他们享受到应有的关怀和幸福。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十三
3.性别:男。
4.家长姓名:陈莲英。
5.与家访对象的关系:祖孙。
6.是否留守:留守(爸妈都外出打工)。
7.联系电话:000000000。
8.家访内容:
我们是中午的时候到学生家的,当然他的奶奶正在门口坐着,我们向她表明了我们的来意后,她很高兴的接待了我们。
少源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在教室里不爱说话,但是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很好(考了3次第一名)。听他奶奶说,他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回家后从来不说,只是自己一个人憋着哭,这也许与他是留守儿童有关吧。
少源的奶奶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老人,她对她的孙子孙女期望都非常高,而且很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她一直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后有出息,别在在家种地了。
我们聊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长对学生的期望;2、家长对学习的要求;3、学生生活方面的情况;4、学生最需要哪方面的指导;5、家长希望通过哪种方式和老师交流(家长会或家访等);6、如果学生犯错误了,家长会以什么方式处理;7、家长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外,还比较关心学生的哪方面等。
9.家访总结:
通过家访,我发现老人家对孙子的期望真的很高。她非常关注他的学习情况,但对他的其他方面如性格、交友等关注的很少。
少源的内向、不爱说话、受委屈不说,我觉得与他的家教有很大的关系。也许是家人只关注他学习的原因,也许是爸妈不在身边的原因……但听他奶奶说,少源不是很听他妈妈的话,但很听她的话,原因也许就是和妈妈接触太少吧。
我觉得家长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学习,他们应该多了解一下学生的交友、性格等其他方面的`情况,让学生能全面发展。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十四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为了了解和帮助留守儿童,学校和社会组织经常组织留守家访活动。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参加了一次此类家访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了留守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亟待解决的困境。以下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家访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留守儿童的孤独和无助。我们所访问的孩子往往生活在农村地区,距离城市远离。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缺乏亲近的人陪伴,缺乏关怀和爱抚。他们往往无法正常与他人沟通,需要花费更多的努力才能适应现实生活。在家访中,他们腼腆而陌生的样子让人心疼,我深感他们的孤独和一种深深的无助。
其次,留守家访使我看到了留守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留守问题的根源主要来自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和父母亲的工作就业压力。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让人满意的就业机会,许多父母被迫离家进城务工以谋生计。他们为了生活而拼搏,但却无法陪伴孩子,这种无奈之下,使得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因此,要解决留守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第三,留守家访还教会了我如何关心和帮助留守儿童。我了解到,他们最大的需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关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和关注。在家访过程中,我们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与他们交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他们交流后,我发现这些孩子还是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和梦想。因此,我相信,只要我们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关心他们,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他们将能够克服困难,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第四,通过留守家访,我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访问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不太良好,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目睹这样的情况,我深感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心灵上的慰藉和支持。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希望能够更加关注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并积极参与相关的爱心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留守家访使我对留守儿童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思考。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社会难题。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需要发挥作用,共同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确保留守儿童能够安心成长;学校需要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和关怀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与支持。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留守儿童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参与家访活动、捐款或志愿者服务来支持他们,为他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留守家访虽然仅仅是一次短暂的活动,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与留守儿童真正沟通,真切感受到了他们的需求和困境。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他们的需求,才能够真正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为他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十五
最令我震撼的是第一站,走进一个父母离异的留守儿童家庭。孩子名叫黄交帅,父母离异后分别外出打工,孩子独自住在租赁的一间简陋的房子内,生活没有保障,性格越来越沉默,学习成绩急速下降。中午,我吃过午饭,按照孩子提供的地址开始了我的家访。那是一套老式破旧的.出租楼,孩子租住在五楼。来到阳台上,只见阳台上垃圾遍地,我也只能弯着腰从各种晾晒着的衣服下钻过去,对照门牌号码摸索着找他的家。可想而知常住这里的都是社会最底层、各个行业的外来人员。我来到走廊尽头,对照纸条站定,找到了他的家,可是敲了许久的门也无人应答,通过手机再次和孩子沟通,门才慢慢打开。
原来孩子是担心有坏人来,多么可怜的孩子呀!进屋后我第一印象是房间很黑、很乱。我环视低矮漆黑的出租房,屋内很凌乱,地上纸盒、纸箱、鞋子、桶子、盘子乱七八糟的放着,桌上杂七杂八地放着热水瓶、纸杯、水杯、碗筷、袜子、书本等。旁边站着黄交帅同学早已经局促不安了,为了缓和气氛,我关切地问:“帅帅吃过午饭了没?”循着他的手望去,一个菜碗引起了我的注意——碗里只剩下一点油榨干辣椒。“你就吃这个吗?”我疑惑地问。“嗯,是。”孩子立即去收拾碗筷。只见他把碗端到厨房的柜子里。“只有一点辣椒了还留着吗?”我问。“是的,这是奶奶周末做的,很好吃。她……她每周六晚上会回来给我做好菜。”原来,孩子竟然是一个人生活,奶奶每周回来做一次菜,而这一次菜却要吃上一周。才吃完了孩子便自己煮鸡蛋吃,有时一个星期都在吃鸡蛋。看着面黄肌瘦的孩子,摸着他单薄的被褥,我眼泪婆娑,嗓子里像堵了鱼刺一样,内心一阵阵的痛。可怜的孩子,谁来关心他的生活、他的冷暖、谁来辅导他的学习,谁来倾听他的心事……我顿时明白了孩子平素的沉默与无奈。再看看桌子上摆着的书本,满是污迹而脏乱不堪,唯一一本没有封面的课外书丢在床头,是想在这种环境下孩子怎么学习,怎么大量开展阅读呢。
走出这个小房间时,我的心情异常的沉重,当别的孩子围在父母的身边,快乐的感受家庭的呵护时,这个孩子却过着孤独寂寞、朝不保夕的生活。当别的孩子随同父母全国各地旅游时,他,可怜的孩子,每天面对黑暗的小屋,独孤的生活。或许他最大的快乐便是趴在街道的一角和别的孩子拍小纸片。父母的责任在哪?我作为班主任老师能做些什么?帮助?从何做起?我尽自己所能联系了孩子的爸爸、妈妈、奶奶,希望他们重视孩子的成长,尽量生活中多照顾,给做点小菜、帮她辅导作业、课后跟他聊天……虽然,在我的努力下,黄交帅同学开朗了很多,但很多生活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困惑而担忧缠绕着我,作为班主任给缺失爱的孩子温暖与帮助是我的责任,班上还有不少这样的孩子。他们都需要我们的了解、帮助、关爱、呵护。
后记:从这之后,我有意识的走进了其他留守儿童的家,他们居住的环境都很差,生活艰苦,学习上家长没有时间、没有能力辅导,心理上缺少人的关爱。比如:张晓彤同学一直跟着年过半、目不识丁的外婆生活,外婆在街道以打扫卫生卫生,孩子自己做饭、自己洗衣,学习自己负责;陶湘粤同学跟在在长沙开的士的哥哥在一起,哥哥年轻爱玩,很少用心关心她,因此,她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通过了解、与有意识的关心,他们的学习状态明显有进步,经常能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我希望,新的学期,通过我的努力,孩子们能觉得校园就是他们另一个温暖的家。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十六
为贯彻落实梅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梅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的通知》(梅市教基[20xx]41号)精神,对照县教育局下发的`《平远县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方案》,结合坝头学校的实际,对此项工作,学校领导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做好留守儿童家访工作,解决好新时期出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健康成长。现将我校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总结如下:
为使留守儿童家访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抓出成效,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日常工作由团少部负责组织实施,具体计划及“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方案由团少部负责人余生龙老师制订。
10月19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了一场行政扩大会议,会上校长传达了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要求各位领导组织召开各类会议,逐级向下传达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周密安排。
为使家访对象明确,清楚掌握家访对象详细情况,10月22日,团少部下发留守儿童统计表及信息表至各位班主任,要求各班主任上报留守儿童名单及家庭详细情况,以便下一步家访工作安排。
根据各班主任统计的留守儿童名单,于10月23日至25日,团少部组织落实家访大行动,要求家访老师利用中午及傍晚两个有效时段(根据农村实际,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在这时候应该在家),以班主任为主、落级领导为督、科任教师为辅,家访留守学生,向临时监护人汇报该生的在校表现,认真听取临时监护人的意见,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并做好留守学生家访登记表。
10月26日上午,团少部组织相关人员收集学生家访登记表,并对登记表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梳理,发现留守学生存在有如下问题:1、缺少关爱;2、性情孤僻;3、家庭教育不协调;4、家庭生活较艰辛。
团少部梳理问题上报学校后,10月26日下午,学校再次组织召开行政扩大会议,校长通报家访情况后,针对留守学生的问题,大家认真讨论,研究对策,最后初步形成留守儿童教育措施: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2、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每班推荐1―2名留守学生与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1―2名学生,帮扶教师要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3、开展文体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校要求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在学生活动室或操场组织安排文体活动。如:拔河比赛、球类活动、游戏活动等。3、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可以发动村干部、相关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担当“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4、拟成立留守儿童资助金。发动师生或社会热心人士捐资,成立留守儿童资助基金,对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给予经济上资助。5、拟创建视频聊天室。学校设立一间视频聊天室,专门为那些父母长年在外或者回家很少的留守儿童提供视频聊天,让他们在网络上见面、沟通,感受父母之爱,感受家庭的温暖、关爱。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我们要努力探索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十七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记录手册,培养了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成为“爱心父母”,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做到了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学校积极研究了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1、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
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3、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
4、加强同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5、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
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会议了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1、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每个学期都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3、工作规划或年度计划有创新性工作举措或保障性工作举措。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1、学校建立了专门的活动室。
3、室内领导小组网络图、工作制度等均已上墙。
4、配备了文体活动器材、图书学习资料,方便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各种活动记录翔实。
5、学校还悬挂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标语,设立宣传橱窗和活动展板,营造浓厚的关爱氛围。
6、成立了由教师、社会人士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关爱留守儿童队伍。
7、亲情电话畅通,电话记录详细。
8、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9、实行校长负责制和其他人员分工负责制。
10、制定了相关方案、制度、计划/,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信息档案。
1、建立和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2、多形式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学校还主动邀请公安、交通、心理咨询等部门专业人士深入校园开展讲座,宣讲法律法规,开展心理疏导,为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了有力保证。
4、加强道德品格培育。
学校定期组织留守学生观看影片和专题片,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5、抓好健康文化熏陶。
6、开展体质体能锻炼。
学校因地制宜,积极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拔河、象棋、围棋等体育比赛,举办留守学生书画作品展,文艺汇演等活动。
7、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独立合作能力。
8、进行心理健康疏导。
学校为留守儿童之家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主动与留守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对留守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指导与心理疏导。学校开通亲情电话,方便留守儿童和家长及时沟通,通过交流及时排解留守儿童思亲之情。
1、设施设备管理规范。
2、财产登记保管制度健全。
3、设施设备运行良好。
4、强化日常管理制度建设。
学校对留守儿童变动情况及时进行了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了底子清,信息准,情况明。学校相关制度上了墙,能按照各项制度要求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
关爱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建立了教师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助;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悉心辅导,生活上热心照顾,让留守儿童真切地体会到家庭般的温情。充分运用社会资源,组织志愿者与留守学生建立长期联系帮扶制度;利用暑期大家访之机,深入留守儿童家庭详细了解留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通过家长开放日,主动邀请留守学生家长及监护人进入课堂随堂听课,课后与家长及监护人共同探讨关爱工作,深受学生家长的好评。
留守儿童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为了祖国的下一代,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温暖的亲情、浓浓的师爱、有效的方法点亮孩子心中的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让他们的童年生活不再灰暗、纯真的童心不再孤独。愿他们的生命亦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十八
出生年月:1996.11.21。
家庭住址:xxxxxx。
代理家长姓名:xx。
联系电话:xxxxxxxx。
学生基本情况:老实文静,不善言辞,学习认真却没有实效,偏科现象严重。书法很漂亮,备受老师赞赏。
今年我所带的班级是二年级(1)班,班里有个叫权xx的小女孩,她个子不高,长得很漂亮,斯斯文文的样子,从她的穿着上可以看出,她的家庭条件一般。有一次,学校排练节目,教孩子们舞,她刚开始的时候不会跳,于是我慢慢地手把手地教她,可是她的上下肢好像还是不怎么协调,于是下课之前我就告诉她要她回家后好好练练。一个星期后的双休日,我找到了她的家,她家住张楼村东头,来到她家后,她奶奶很客气地招待我坐下,我把孩子在学校学习跳舞的情况大概讲给她奶奶听了,她奶奶告诉我,上个星期回来后,一回到家孩子就开始跳,而且孩子还说其他同学都会跳,她一定要学会,不能让同学们看扁她。我内心暗暗在想:这个小女孩自尊心好强哦!接着她奶奶又告诉我,现在孩子每天回家做完作业都会练习半个小时的舞。正说着,孩子的爷爷从外面回家了,知道我是孩子的老师后,他很高兴,他说现在的孩子一点吃苦精神都没有,其他课程都无法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应让孩子多参与多锻炼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听完孩子爷爷一席话,我认识到孩子饿爷爷奶奶很知书达理,孩子也是很认真很刻苦的学生。和他们交谈了一会儿后,我提出让孩子跳一下让我看看有没有进步,孩子在没有音乐的伴奏下非常娴熟地跳了起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是上次那个小女孩吗?我不会看错吧?看来,真是“只要功夫深,铁杵能磨绣花针”啊!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虽然权xx的父母不在家,但她的爷爷奶奶却给孩子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好氛围,而且通过电话得知她的父母也不像其他孩子的父母一味地追求孩子的分数,她的父母是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我认为这样的父母才是真正爱孩子,关心孩子成长的人。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十九
家访目的: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寒假生活状况,送去春节祝福,与监护人聊学校发展与学校管理,聊留守儿童在校情况,互通有关留守儿童思想信息。
家访内容:
学生情况 基础比较差,胆小,课堂上很少举手发言,不懂也不敢问,但是本学期拖拉现象明显减少,进步还是可观的。
家访心得 孩子的父母春节都回家过年了,和家长沟通:上学期,该生学习上十分吃力,本学期好转了很多。由于自己十分努力,爷爷对孩子也很上心,孩子才会有这样的成绩。在家校联系本上,郑磊的爷爷对于孩子每一项作业都检查十分认真,而对于默写之类的题目,在孩子默写后还让孩子认真逐个订正……正是这种态度才造就了孩子的进步。希望家长多和家里联系,和老师联系,促进学生尽快赶上来。
时间:2012年1月16日 住址:赵家坝元亨国际 家访对象:黄燕 家访人:陈道玲
家访目的: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寒假生活状况,送去春节祝福,与监护人聊学校发展与学校管理,聊留守儿童在校情况,互通有关留守儿童思想信息。
家访内容:
黄燕是班上成绩中等的学生,活泼可爱,最大的问题是自习课不遵守纪律,好讲话,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无法提高,但天资比较聪明,是可塑之才。
家访心得
家访过程中,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时间:2012年1月18日 住址:电信小区 家访对象:邹森林 家访人:陈道玲 家访目的:
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寒假生活状况,送去春节祝福,与监护人聊学校发展与学校管理,聊留守儿童在校情况,互通有关留守儿童思想信息。
家访内容:
邹森林基础比较差,同学说他经常出入游戏厅,学习上不自觉,作业经常不完成,尤其是每次放假之后。
家访心得
该生的父母在广东打工,他是家中老幺,上面还有两个姐姐,所以父母对他是有求必应,对于他的学习的缺乏监督,所以在他耍了小聪明后,外公外婆一次又一次选择的或者打一顿、或者讲番大道理,很容易相信他的保证。每次作业总是询问一句“做完了吗?”却不检查,所以才造成今天的局面。家访后,父母明确了监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时间:2012年1月18日 住址:电信小区
家访对象:邹森林 家访人:陈道玲
家访目的:
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寒假生活状况,送去春节祝福,与监护人聊学校发展与学校管理,聊留守儿童在校情况,互通有关留守儿童思想信息。
家访内容:
邹森林基础比较差,同学说他经常出入游戏厅,学习上不自觉,作业经常不完成,尤其是每次放假之后。
家访心得
该生的父母在广东打工,他是家中老幺,上面还有两个姐姐,所以父母对他是有求必应,对于他的学习的缺乏监督,所以在他耍了小聪明后,外公外婆一次又一次选择的或者打一顿、或者讲番大道理,很容易相信他的保证。每次作业总是询问一句“做完了吗?”却不检查,所以才造成今天的局面。家访后,父母明确了监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二十
今年寒假,我和冀老师走访了王xx、马xx、陈xx等同学的家。经过这次家访工作,我感受颇深。在家访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关心和重视,也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责任重大。
家访带给我们的收益很多。首先我们深入到家庭,细致地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状况,同时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家的表现,为开学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其次家访能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及时的避免孩子问题的产生。教师注重进行家访,教会家长一些方式方法有理由根据的去转变家长的一些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陈兴昊的妈妈总是说自己的孩子不活泼,学习成绩不理想,我们告诉他不要总在别人面前数落孩子,应该多找找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孩子,只要孩子有进步就得表扬,这样孩子对生活和学习才有信心,才有动力。再次家访还能协调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健康的心理发展。亲自上门家访能让孩子们从心理上拉近与老师的距离,尤其是学习差的孩子,而且更能够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的老师,也就是的学习动力,尤其是中学生,他们的学习动力绝大多数首先取决于对老师的喜欢。一旦喜欢老师,就喜欢学习这门课程,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让孩子逐渐自信起来。
通过家访,我觉得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要使学生爱上学习,爱上学校,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具备爱心和童心。我们对学生要有像父母对孩子一样的爱,对学生的每一个关爱和激励的眼神,学生都能深深的感受到,并且会用加倍的热情来回报我们。我们具有一颗童心,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能真正和学生成为朋友,从而使学生喜欢我们和我们的思品课。其次要寻找学生的优点。
人人都想获得别人的赞赏,中学生更是如此。特别是对于学习等各方面不是很好的学生,我们更应该想尽办法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予以扩大,树立这些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再次要以平等之心关注学困生。我们老师要以平等的心态,朋友的身份来关心这些学困生,加强与这些学生及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全面的了解他们,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家访使我懂得了怎样去理解和关爱学生,也使我更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今后我会在假期期间坚持家访,通过家校联手使孩子们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二十一
开始进行家访活动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对于家访深有体会,在走访的过程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至今仍然觉得是有意义的事情,甚至看到家长和孩子们的高兴样子,很有幸福的感觉在走访的过程中,我觉得比较有现实意义的便是在对孩子心理教育方面有很大帮助。
一、家访能协调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及时阻止孩子不正常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现在的孩子,因特殊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已经有过早的思维和自我独立意思,但又因为思维的不成熟性,往往和家长的想法形成矛盾对立之势。这种矛盾情况下,教师的家访能起到非常有效的调节作用。
二、家访能教给家长正确的心理教育方法,及时地避免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二年级时我班的一位妈妈在老师家访后犹如找到了一条教育孩子的光明大道,她非常的欣喜,她这样深情地写道:“舔犊之情”所蕴涵的爱,“望女成凤”所凝聚的情并未能使我为人母者在教育女儿上取得真正的成功。爱要怎么给?我在“爱的外衣”下所提供的帮助阻碍了女儿天性的发展,使女儿不快乐,厌烦学习,不喜欢学习。老师来家访后舒解了我心中的困惑。我想,女儿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一天比一天快乐,一天比一天喜欢学习,爱学习!的确如此,孩子们诸多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家长们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之因,是家长们不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而一味的一厢情愿之果。因而,教师注重进行家访,教会家长一些方式方法,有理有根据地去转变家长的一些观念,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家访还能协调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健康的心理发展。教师亲自上门家访能让孩子们从心里体验到“荣耀”,尤其是学习差的孩子,他们往往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友谊,他们往往存在自卑心理,这样的孩子能把老师迎进家门作客,他们视之为“荣耀”,而因这种“荣耀”能有效地激发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学习动力决大多数首先取决与对老师的喜欢。一但喜欢老师,则学习的课程对他们就有无限的吸引力,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让孩子逐渐自信起来。
家访带给教师们的收益应该还有更多更多,教育专家王小春曾经讲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工不是教学技巧,而是分析学生心理,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能走进孩子的家,倾听孩子和家长的心声,在家校之间建造一座美丽的心灵之桥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
德江四小:李金平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我们学校地处县城北郊,有新建的城北工业园区,所以生源比较复杂,有许多孩子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其中,还有部分留守儿童。为了深入了解班上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与家长、学生面对的交流,加强学校、家庭学生之面的联系,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所需、所想。于近日与佘老师一起走访了班上的几名留守儿童。
第一个去的是我们班安涛涛家,住在新在村,我们费尽周折找到了他家。安涛涛的父亲在坐牢,母亲改嫁,随姑姑生活,当我们走进他家的时候,家里面只有他一个人,姑姑还在上班,没有回家,家里狭小,昏暗、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厨房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动静,小孩一脸惊讶的样子看着我们,我们说明了来意,并亲切地询问了他的一些衣食住行的情况,望着眼前这个空荡荡的家,孤苦无依的孩子,我们的心里很难受。
走访的第二个是杨慧玲,她住在茶林街,她是一位单亲家庭的孩
子,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亲就离婚了,是爷爷奶奶把抚养她们,现在她们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我们到她家的时候,他们正在吃晚饭,是她奶奶开的门,她探出一个小脑袋,一看是我们,紧张的说:“李老师、佘老师好!”她的爷爷奶奶热情的请我们进家,爷爷奶奶讲起他家的情况,眼睛都湿润了。看到他们那种眼泪汪汪,我的心里特别难过。随后我们就开始聊天,在聊天中得知,原来她们家的生活过得也紧紧巴巴的,她家5口人就靠她爷爷一个人做木工维持生活,生活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正如她爷爷说的,孩子们能上上学就已经很不错了。
走访的第三个是杨小旭,他的家住在红砖厂,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对于孩子的关心主要是通过电话联系,相隔遥远,不能时时照顾到孩子,当我们走进他家的时候,家里面只有她和爷爷,小孩一脸惊讶的样子看着我们,向老师问好!我们站在他家门口,她爷爷热情的请我们进家,并对她的各方面情况 进行了全面了解。
《留守学生家访心得》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篇二十二
家访人:
家访经过:我吃完早饭后,九点钟左右,我骑着自行车来到东关,经过打听找到了杨猛家。当时,他家刚吃完早饭不久,杨猛的奶奶正在收拾碗筷,杨猛奶奶明白我的来意后,非常高兴,赶紧把我让进屋,极其热情。
通过一阵交流,更加了解了杨猛家的基本情况。杨猛奶奶也比较健谈。她首先向我说明了杨猛在家的表现,总体来讲,不是找几个朋友玩,就是看电视,很少看书学习,平时,比较惧怕他父亲,而我说他,总是私似听非听。杨猛在旁边听着,没有吱声。
然后,我向其奶奶介绍了杨猛在学校的几点表现:从思想上来讲,心里非常想学好,很想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从学习态度上讲,学习比较认真,上课基本上能比较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但是自己不能主动表现自己,作业潦草。从学习习惯上来讲,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而是被动地在老师地的强迫下去学习、看书、做作业。
从学习方法上来说,没有找到更加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的来讲,需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明确目标,坚定理想,改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努力提高自己。从与其奶奶的交谈中,也知道了杨猛的爸爸对其要求甚严,期望杨猛能出人头地,长大后有一番作为。希望老师对杨猛的要求更严格一些,更严厉一些,从而使之成绩能够有所突破。
然后,我又提出了一些看法:一是对孩子不要太严厉,主要是引导,循循善诱。二是老师今后尽量给予杨猛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和学习态度的`教育。三是希望家长和班主任及老师多加交流和沟通,也希望杨猛能懂得老师、父母的用意和真心,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学习中去。最后,我看已经十点多了,提出回去,杨猛奶奶把我送出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