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孝亲敬老事迹材料 孝亲敬老先进事迹(精选13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篇一
———飞云镇飞云村薛红霞
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也是我们做人的本分。在大力提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薛红霞同志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女、为人妻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薛红霞,女,现年49岁,飞云镇飞云村坷老组人。上有八旬的母亲,多年以来,夫妻二人在孝敬父母,邻里团结等方面的实际行动,受到了邻里的高度赞扬。
作为一名儿女,在赡养老人问题上,她对丈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亲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逢年过节,哪怕再忙再累,总要给母亲里里外外换个新,老人家嘴上说不要乱花钱,但心里却乐开了花。都说媳妇难做,可薛红霞却用自己的行动默默的诠释着“孝道”的真谛,让婆婆觉得这个儿媳妇比自己的亲生女儿还要好,婆婆常说“有这样的好儿媳,是我前世修来的福!”
母亲由于长期的辛苦操劳身体落下了多种疾病,只要身
精选 体感到不适,她总是陪着母亲去医院做各项化验检查。母亲住院期间,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这些劳累繁琐而又必须的日常护理工作她总是亲力亲为,任劳任怨。因为患病,母亲胃口不好,她总是费尽心思,迎合老人们的口味,不重样地给老人们做饭菜,让母亲吃好。
作为一位妻子,薛红霞深知妻子是一所学校,她能培养出优雅成功的男人,也能催生出邋蹋失败的男人,妻子的好坏决定了婚后男人下半辈子的生活。1991年她和张文俊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积极响应国家生育政策,只生育一个孩子。二十多年来,她默默无闻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丈夫的工作很繁忙,为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好丈夫的工作,她义无反顾的挑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做饭洗衣,照顾老人、料理孩子她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作为一位母亲,她深知知识和做人的重要性,因此即使再忙再累,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她时常教育儿子学习工作要踏踏实实、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在很多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
精选 着老人、孩子和丈夫,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孝敬老人、夫妻和睦、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积极乐观、勇担责任的优秀传统美德。
精选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篇二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具有触发力大、感染力强的特点。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事迹材料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孝亲敬老事迹材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年49岁的尹秋仪,是我市武陵区城南街道东湖巷社区内一名普通的居民。夫妻俩没有固定收入,一直以经营修车铺为生,生活十分拮据。多年来,对待邻里居民,她有着一颗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爱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社区生活中体现出她不平凡的高尚品德。对待家庭,她积极勤俭持家,贤惠孝顺,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左邻右舍每次提起她时,都赞不绝口,说她是一位知心的“大好人”,孝顺的好媳妇。几十年如一日,她的热心和孝心,感染了社区每一位居民,成为了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热忱之心,服务居民
多年来,尹秋时时刻刻抱以一颗热忱之心,长年为社区公益事业义务服务,为了全力协助社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她不计报酬,不求回报,义不容辞地参与到社区每一年、每一次的城市文明创建活动中,脏活累活抢着干,十分令人感动;尤其这两年以来,我社区对城市卫生管理实行了长效机制,为了更好地协助社区工作,她主动提出担任社区的义务卫生监督员,每天协助社区干部监督卫生保洁情况,她时时不忘自己是一名为居民服务的义务志愿者,每一天,在社区的背街小巷内,总有她拿一把扫帚四处打扫的身影,每一天,她都将巷子内的角角落落清扫得干干净净。当居民群众当面赞扬她时,她总是腼腆地一笑,说:“能为几十年的邻里街坊做点好事,我很乐意”。
几年前,尹秋仪开始当起了社区计生协管员,作为一名义务计生协管员,社区并未对她的工作提出过多的要求,但她总是坚持刻苦钻研计生业务知识,自觉锤炼,积极协助社区,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中。白天,社区很多租住户上门找不到人,尹秋仪就协助社区,事先拟好走访路线,晚上,再走家串户,找育妇谈心,拉家常,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关心育妇情况并及时将情况汇报给社区。有时候,走访的地方没有路灯,路极难走,非常不安全,家里人也一再劝她不要那么辛苦了,但她依然坚持下去,她总认为,计生工作可以帮助很多妇女儿童,计生工作关系民生、关系社区和谐,能为居民们做点事,能被大伙信任,那是很幸福的事。
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纯善的热忱之心,尹秋仪默默无闻奉献社区、服务居民的大爱精神,曾多少次感动着周围的居民邻里,被大家所传颂和赞扬!
助人为乐,温暖人心
在助人为乐方面,她更是无怨无悔,处处关心邻里,周围邻居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她总是会热心地去帮助,人们都喜欢亲切地称呼她为“秋仪姐”。
冰灾期间,尹秋仪的公公因旧病复发而住院,但当时巷子里积雪太厚,年纪大的老人随时都有滑倒的可能,尹秋仪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志愿者,是社区的义务卫生监督员,她克服着生活上的困难,仍然每天坚持清扫积雪,并义务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送水、送煤、送食品,帮助他们清洗衣服和被褥,巷口巷尾的冰天雪地里,随时都能看到尹秋仪的身影!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社区工作人员在她家门口设点,那段时间,她一直忙里忙外,又是搬桌子又是搬凳子,当时天气十分炎热,她在邻居家借来大伞给大家遮阳,还拿来自己煮的绿豆汤分给大家解暑,只要工作人员说谁家还未登记,她就反复登门去通知人家过来登记,工作人员看天气太热,不让她去,而她却说为居民做好事,我很乐意,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五月,社区困难人员易德洪身患癌症,尹秋仪又一次向这位不幸的邻居伸出援助之手,协助社区干部,发动巷子里的所有邻里街坊为他捐款,还经常上门看望他,为他送水送饭。
孝亲敬老,传承孝心
尹秋仪对长辈的孝心,对晚辈的教育,也赢得了亲戚朋友的一致称赞,更赢得了左邻右舍的.广泛赞誉。
从1995年开始,尹秋仪的公公就不断生病,哮喘、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使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长期卧床不起,婆婆年纪大,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也没有能力照料病人,丈夫当时四处打零工,维持一家几口人的生活,更没有时间和精力照料自己的父亲。从此,照顾老人的责任一直由尹秋仪一个人承担着。多年来,光是在公公的饮食上,尹秋仪就下了不少心思。她自己省吃俭用,为老人准备的每日三餐却尽量做到营养搭配合理,顿顿不重样,让老人吃地开心舒心,还经常给公公买些营养品滋补身体。在日常生活中,大小事也让公公“随着性子来”,从不惹老人生气。老人年纪大了,时常担心自己年老体弱成为儿女们的包袱,性格有些孤僻。尹秋仪就尽量和老人多交谈,拉些家常里短,让他在亲情的包围下消除性格的孤僻。每逢过年过节,尹秋仪还从夫妻俩微薄的收入中挤出一些钱孝敬老人,让他自己支配。家里的大事小事,尹秋仪也总会跟公公打个招呼,听听老人的意见,让老人出出主意,尽量不冷落了体弱多病的公公。
的夏天,公公因心脏病复发和高血压住进了医院,出院后几乎全身瘫痪不能下床,而当时丈夫正在为刚刚开张不久的自行车修理铺日夜忙碌,为了公公早一日康复,尹秋仪再一次一个人承担了照料公公的重任,甚至没有多余的精力照顾正在读书的女儿,她一心一意服侍公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每天给公公按时吃药,擦身翻背,洗脸洗脚,端屎端尿,同时,为了维持家庭的日常生活,还要帮助丈夫打理修车铺生意,给女儿、婆婆洗衣做饭,操持家务。婆婆因为上了岁数,时常话多唠叨,有时候言语还很难听,每当这个时候,尹秋仪从不跟婆婆计较,悉心照料生病公公长达10多年,从无一句怨言,直到公公去世。尹秋仪的公公在临终前反复念叨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儿媳妇真是没得挑啊,对我好得很!……”。
当有人问到她为啥对公婆这样好时,尹秋仪说:“人都说‘家有一老,胜过一宝’。老人们为子女操劳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照顾他们还不是理所应当的?再说了,想想咱们将来也都有老的一天,现在不伺候好长辈,将来那里有脸面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对待自己呢?”
虽然尹秋仪只是社区中一位平凡的居民,但她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爱心行动和爱亲敬老的孝举,深深感染了身边无数的居民,也正是这些不平凡的小事和高尚的品德,让社区无数居民把奉献社区、服务社区的精神,邻里间的互相帮助传颂为一种风尚,为东湖巷社区这个文明、温馨、和谐的大家园增添了许多绚丽的色彩,夺目的亮点!
尹秋仪获评常德市“身边好人”。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篇三
古往今来,孝在人们心中都是最重要的,孝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之一。不论你是身在异乡的柚子;或是驻守在边疆的士兵;又或是艰难扎根的经商人。心中都会时时刻刻铭记一个字,那就是孝。
孝是最珍重的,又像是最平凡的。我们没有把孝时刻挂在嘴边,但孝在我们心中的份量,每个人都应该非常清楚。孝是一种美德,百善孝为先。就算你是一个无恶不作的恶人,也不会忘记烙印在心中的孝字。如果你不懂得什么是孝,心中无孝,那你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不是一个真正的人。如果生活中无孝,那你必定如行尸走肉般活着。没有了孝,就没有了最基本的人格,也没有了最初的方向。
我们最应该孝顺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父爱如山,深沉稳重;母爱如水,温柔细腻。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没有父母,我们就无法降临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孝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如果你经历了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痛苦;如果你知道了父亲为了维持这个平凡的家而在外拼命挣钱的辛苦;如果你看到父母为你操心而白了头发。那么你一定会感恩父母为你做的一切,你也一定会尽心尽力的.孝顺他们。
孝其实没有那么难,但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现在的我们不需要想着以后挣多少钱来让父母幸福,最让父母幸福的就是你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伴着他们。孝其实就在一瞬间。当你为父母洗脚的一瞬间;当你替母亲刷碗的一瞬间;当你给父母洗衣服的一瞬间。他们一定会感到欣慰,欣慰他们有一个这么孝顺的孩子。
孝彰显的不只是一种向善的习惯,更是道德社会的脊梁。平常的孝心或许只是一把伞,但它却可以撑起爱,撑起阳光,撑起你与父母之间的桥梁。孝最终的归宿还是家。在家里我们能感受到那种温馨温暖的感觉,在家里,我们可以释放自己的内心。远去的飞鸟,永恒的牵挂是故林;漂泊的船儿,始终的惦记是港湾;奔波的旅人,无论是匆匆夜归还是离家远去,心中千丝万缕,时时惦念的地方还是家。在你劳累不知所措的时候,请记得回家看看。
请把孝留在心间,把孝铭刻在心中。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篇四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把这本书合起来了。终于,我读完这本书了。这本书分为六大篇,分别是助人为乐篇、见义勇为篇、诚实守信篇、敬业奉献篇、孝老爱亲篇、自强不息篇。其中让我感触最深刻的是孝老爱亲篇。这本书上每一个人物都感染着我,教育着我。都值得我们学习。书中有助人为乐的党素珍,有见义勇为的林浩,有诚实守信的徐丽珍,有敬业奉献的袁隆平有孝老爱亲的曹亚于,还有自强不息的侯晶晶等等。
不过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捐肾救夫的孝女——曹亚于。
她经过反复思考,决定用自己的肾来救父亲,医生说:“孩子,风险很大,你确定吗?”“我确定!”一个坚定的声音传来。不过家人却不同意,经过曹亚于反复哀求,最终医生答应了。还好,一切很顺利。接下来,就要筹集医疗费了,母亲带着弟妹打工,曹亚于也想辍学打工,可家人坚决不同意,父亲泪汪汪的对她说:“孩子呀,不能因为我毁了你的前程啊!”最后经过社会的.帮助,曹亚于一家渡过了难关。
读到这儿,我哭了,感动的哭了。“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完全相信、理解了这句话。这个女孩用并不宽阔的双肩,扛起了一个家庭,扛起了自立自强的精神大旗。如果我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也许不会像她那样做,但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发誓:今后一定做个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孝老爱亲的人。好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曹亚于学习。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篇五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孝亲敬老事迹材料》的内容,具体内容:百善孝为先!我们应该传承孝亲敬老这种美德。关于孝亲敬老,有很多先进的事迹材料都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的是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女,1979 年...百善孝为先!我们应该传承孝亲敬老这种美德。关于孝亲敬老,有很多先进的事迹材料都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的是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 ***,女,1979 年 9 月 5 日生,系***县***镇***村农民。1999 年 11 月与本镇***村 4 组村民***结婚,于 2000 年 8 月 8 日生育一男孩。2006 年因感情不和离婚。离婚后她一直居住在下马渡镇六合堂村,与 80 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同心协力、竭尽所能照顾患有脑梗塞的父亲、精神病且有一级残疾常年瘫痪在床的姐姐和孤寡叔叔。两年后奶奶自然死亡,她主动撑起了这个家。
面对感情的破裂、家庭的变故、亲人的离去,她伤心过、痛苦过,曾一度还患有精神分裂症。她久经风吹日晒、繁重的农事,虽衣着朴素,但依稀能看得出她那清秀的面容,富有弹性的皮肤,因而经常有人上门来给她介绍对象。作为女人,她也想有个依靠,有人疼,有人爱,有人遮风挡雨,为她撑起一片艳阳天。然而,为了孝亲敬老,她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勇敢坚强地面对,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女人为爱不再是半边天,而是撑起整片天空。
作为女儿,她无微不至地悉心照料单亲年老的爸爸(父母在她 2 岁时就离婚),每当天气突变的时候,她都会尽早提醒父亲多加衣服,当父亲有些头痛感冒时,她总能第一时间到父亲身边问寒问暖,端水递药;老年人需要多休息,她就时常嘱咐父亲要早睡,保证良好的睡眠;为治疗父亲的脑梗塞、胃病,她经常陪父亲去医院治疗、买药;每当父亲外出时,她都会嘱咐父亲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作为妹妹,她用那瘦弱的肩膀挑起家里的重担外,还要照顾患有精神病、一级残疾常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一直未嫁的姐姐。在服侍姐姐期间,她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每天给姐姐擦身翻背、洗脸、洗脚、端屎端尿。就这样,一下来就是十几个年头。
好心就会有好报,邻居被唐芝香的孝心所感动,换取了对唐芝香及其家人的疼爱之情,每当她有事很忙的时候,邻居们总能想尽办法给他们烧好开水、做好饭菜,照顾好她姐姐。有时邻居、朋友也劝她说:"你只是妹妹,这样做值得吗?"唐芝香说:"姊妹情,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姐姐现在这样,作为妹妹,照顾姐姐是我的义务"。
瘦了十多斤,叔叔看着既心疼又欣慰,逢人就说,他这个侄女可好了,自己生的亲闺女没准也比不上。
她是一名细心孝顺的女儿、侄女,也是一名体贴入微的妹妹;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慰藉,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她是家中姐姐的细心家长,知已挚友,对姐姐真心呵护,倍至关怀;她用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女性崇高道德和博大的情怀,为老人营造了一个安享晚年的生活环境,为姐姐打造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而默默奉献,是当之无愧的"好女儿"、"好妹妹"。
她用真爱勾勒了善良贤惠的光环,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亲敬老的美德,她用爱撑起了一片艳阳天!篇二 **是我站服务三科的一名普通职工,作为先进员工他做到了克尽职守、踏实勤奋,作为人子,他做到了百事孝为先。
奶奶身体不好,父母生意忙,**从小就对奶奶十分孝敬,勇敢地帮父母承担起赡养照顾奶奶的义务,小学时就帮奶奶干力所能及的活,就懂得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初中时每天放学后帮奶奶洗衣服、做饭、挑水、打扫卫生,天热时帮奶奶擦洗身体、洗脚,陪奶奶唠嗑解闷,逗奶奶开心。
参加工作后奶奶不跟自己住在一起,但**很想念她,有空的时候经常去看望她,帮奶奶打水、做饭、扫地,感动的老奶奶逢人就讲、见人就夸自己有一个孝顺的好孙子。结婚后叔伯兄弟几个虽然都已分家过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大家是分家不分心,每当家庭有事或困难的时候,总能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都争先恐后地孝敬照顾老奶奶。
这样的孝心孝行让四邻羡慕,并且得到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老奶奶身体越来越好,一家人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德乃人之本,孝乃德之先,孝亲敬老是人伦道德的基石。
**常说:"侍奉老人再苦再累,只要老人高兴就是儿孙最大的快乐。"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长辈也是人们应尽的义务,**所做的这些也许微不足道,但我们相信他们一家孝亲敬老的美好传统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这样的家庭越多,我们的社会,乃至我们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好!篇三 ***,女,汉族,1986 年 9 月出生,***村委会***村小组村民,现系***村委会副主任。从小因父亲病逝,母亲改嫁,紧靠奶奶抚养并供其上学,这些磨难使她从小就形成了乐善好施,尊老爱幼,性情率真,热情开朗的性格。在村民眼里,她是个好孩子,在奶奶眼里,她是个好孙女;在亲朋好友之中,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没有人不肃然起敬。她的的确确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敬老孝亲、和睦邻里的好榜样。
一、她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好青年 彭露瑾从小因为学习成绩优秀,村里很多家长慕名而来,要求她为其孩子补习功课,她每次都将自己所学所悟知识不厌其烦的讲给他们,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技巧一一传授给他们。很多孩子因此取得很大的进步。
们,从不收一分钱。
村民苗大娘因为丈夫瘫痪,子女又不尽赡养义务,致使苗大娘悲痛欲绝,多次想轻生。她听说此事,急忙跑去他们家了解情况,一边做子女的思想工作,一边开导苗大娘,并把自家的粮食钱物拿去给苗大娘应急,帮苗大娘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直至她的子女主动提出照顾二老起居生活她才放下心来。
隔壁村村民孔德荣,家境困难,自身患有间接性精神病,父母年老体衰,女儿幼小,妻子为此曾多次想离家出走。她听说此事,一边做他妻子的思想工作,一边连忙向村小组反映,响应村民捐资捐款帮助其治病,帮他们一家渡过难关。
二、她是一位恪尽孝道的好女儿 从小因为父亲生病瘫痪在床,母亲也患有间接性精神病离家出走,她除了好好学习之外,回到家里就给父亲做饭,给父亲按摩,天气好了,就把父亲弄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每逢周末,只要条件允许,她除了把作业做完,衣服洗完,一有时间就给父亲按摩,找好吃的野菜做给父亲吃,听到对父亲病情有益的药材,只要能找到的就立马弄给父亲吃,希望能够减轻他的痛苦。
尤其在父亲病重期间,他几乎把学习的时间都挤压出来陪父亲聊天,捡一些可以卖钱的的东西卖了买营养品给父亲补身,特别是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还好遇上假期,她就将所有时间和精力花在陪伴父亲身上,寸步不离,喂饭、擦洗、按摩、洗脚、陪床,并在父亲熟睡时去寻找中药材来煨给父亲喝。不幸的是父亲最终还是被病魔夺走了生命,那时父亲才 37 岁,她才 9 岁,弱小年幼的她最终成了孤儿。她也为此悲痛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强面对。幸运的是,奶奶毅然决然的挑起抚养她并继续供他上学的重担。从那以后,她就立志要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回报奶奶。
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外地优越的工作待遇,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家创业,以便照顾年迈的奶奶,因奶奶曾在她上大一的那年去地里干活不慎从山坡上摔下来,致使脸部、腰部、腿部均摔成了重伤,躺在床上近两个月,还好遇上放假,她得知此事,放弃在城里打工的机会,急速赶回家里,带奶奶输液、喂药、端水、喂饭,帮奶奶按摩,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奶奶渐渐恢复了健康,但由于年迈,腰部的伤已无法治愈,只要一变天,奶奶就感到疼痛难忍,为此,她特意买了按摩器帮奶奶按摩,遇到重活,脏活,她都不让奶奶干,只要是她能做的,尽量不让奶奶插手,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奶奶安享晚年。
三、她是一位贴心办事的好干部 20**年,她有幸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这对刚刚走向社会的她来说可是一件及有挑战性的工作,面对各种各样前来办事的村民,她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钻研,并不时向长辈讨教如何才能把事情处理得既让村民满意,又遵照了原则办事。只要一有时间,她就查找资料,看相关书籍,不断更新自己,以便适应更多百姓需求。
发放到农民手中,以带动村民脚踏实地,帮助他们走向致富的道路。
由于村中外出务工人员多,流动幅员广,外出时间长,信息变动频繁,给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便。彭露瑾同志总是想千方设万计获取外出人员信息,经常保持联系。以便关注更多留守儿童、老人,除了做好上级交给的任务和工作以外,彭露瑾同志还把作为一位基层村干部的温暖、关爱送到困难群众手中,为老百姓办实在事,做老百姓的贴心人。她时常去走访那些低保户、五保户,给他们送钱送物,送医送药成了家常便饭。低保户陈永云、苗国良就是她帮助最多的对象。行动不便的老人苗国良,出于信任,连砍肉、购物之类的事儿,也常由她无偿代办并送至家中。
孝敬父母、尊敬长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孝传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是一种核心的理念与精神,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是其中的精髓。彭露瑾同志是在中华孝文化熏陶下茁壮成长起来的,是孝老典型中的代表。
***同志敬老孝亲,且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与村民笑容相待,乐善好施,与家人和睦相处,用真诚的心去关怀身边的人,用热心去帮助身边的人,她用实际行动感动了许多人,也感染教育了许多人,成了十里八乡敬老孝亲的楷模,带动了一方敬老孝亲的社会风气。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篇六
古代有榜样黄香,现代有孝子田世国。看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黄香在他九岁时已深深的知道孝,在他从失去他的母亲的悲痛中重新振作后,他就把全部的孝心都倾注于父亲。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他亲自去做。照顾父亲衣食起居、为父亲驱寒问暖……黄香就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孩子,他对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深深的体现他的孝和对父亲的爱。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流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感情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就说现在城市里的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以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平时恐怕很少见面,所以,在他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
不是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篇七
11月8日晚上八点,我如约坐在电视机前,准备观看央视一套和少儿频道并机播出的“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这是一次和孝心的牵手,也是一次和感动的约会,随着两位主持人娓娓道来的话语,随着一个个候选短片的播放,一个个孝心少年走到了我们的面前,更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在最终获奖的十位孝心少年中,既有把自己的骨髓捐赠给母亲的“阳光少年”邵帅,又有为给妈妈治病攒钱送票而脚步匆匆的“奔跑女孩”路玉婷,既有放学之后和妈妈一起卖烤肉串而四科成绩满分的“烧烤女孩”高雨欣,又有为给奶奶买药、姐弟俩上山掰玉米、相互照顾的湖北姐弟林章羽、何秀巡,既有尽心照顾继父和奶奶、孝心跨越血缘的福建女孩王琴绣,还有制作铁板床千里推着父亲去上海看病的安徽女孩黄凤,既有有每天一个人推着患尿毒症的妈妈去化疗的蒙古族少年赵文龙,还有一个人撑起一个五口之家的重庆女孩吴林香,既有每天一个人照顾背着五十多斤重柴禾、挑着八十斤重水桶扛起全家重担的'湖南女孩龙花,更有面对妈妈两次白血病复发而依然坚强的浙江女孩徐沁烨……一个个的孝心少年在异常艰苦的家庭环境中,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扛起了全家的重担,用自己的坚强诠释了“孝”的含义。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篇八
全体居民朋友:
孔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古往今来,多少尊老、敬老、爱老的故事被传为千古美谈,流芳百世。从去年七月开始,市老龄委广泛开展“十佳孝星”评选表彰活动,就是传统孝道的继承和发展,丹桂飘香,金秋送爽,正值十月“敬老月”之际,我们谨向全镇居民发出如下倡议:
——弘扬优良传统,大倡尊老风尚。“霞披夕阳情无限,霜染秋枫叶正红”。尊老、敬老是上合天理,下合人伦的传统美德,知恩感恩是古今中外人人应具有的良知,和谐社会,更应是孝亲敬老,知恩感恩的社会。我们每一位____人都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自觉做到思想行动要尊敬老人,不要淡漠老人;衣食起居要照顾老人,不要淡忘老人;生活零用要宽待老人,不要吝啬老人;生病就医要护理老人,不要冷落老人。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全镇居民要进一步大力倡导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用心去体味老人们的甘苦,用情去化解老人们的烦闷,融合代际关系,促进家庭和谐,为构建和谐____身体力行。
——孝敬父母老人,从自身做起。“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身边老人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对于他们,我们都应以感恩之心来回报。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老年是人生中阅历最丰富的时期,但也是人生中最孤独,最需要关怀的时期。敬老不以事小而不为,助老不以事难而不为。让我们通过写一封家书、吃一顿团圆饭、为老人讲一件工作的趣事、倾听老人一次长谈、给远在他乡的老人打一次问侯电话、实现老人一个愿望、带老人做一次健康检查等点滴小事做起,把敬老爱老的行动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杯水、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全体居民要从自身做起,从孝敬父母、长辈做起,以感恩之心回报自己的父母,以儿女之心关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
——心系老年人,全民齐参与。“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儿女关爱。社会各界、全镇人民都应积极参与敬老活动,努力营造“孝敬老人光荣,虐待老人可耻”的良好舆论氛围。要以孝敬父母,关爱老人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特别注意保障和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切实把各项惠老优待政策和维权工作落到实处,多为老人办实事,做好事,努力营造扶贫助老、关爱老人、共建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
一个尊老孝亲的人是高尚的人,一个尊老孝亲的家庭是温暖的家庭。让我们携起手来,以真心敬老,以热心爱老,以诚心助老,让一个个小小的尊老行为支撑起闪光的美德,让一个个闪光的美德支撑起深厚的修养,让一件件感人的孝亲敬老事迹谱写出____人敬老爱老的美好华章,为全面推进我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作出新贡献!
____镇老龄工作委员会
____镇妇女联合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篇九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所有美德中孝道第一。
古语有云,一切美德以孝为先。孝顺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为孩子穿什么,吃什么,用什么,都是父母挣来的。衣服上的每一根丝线都渗透着父母的汗水,都寄托着父母的祝福和期望。
同学们,怎么报答父母长辈呢?
平时父母工作都很忙。要让父母少操心,好好学习,做好学生,让父母少操心,多放心。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关爱老人,尊重老人,尽我们所能,做他们关心的人。
我记得我的小狗两个月前死了。我不能排除我内心的悲伤,但我没想到爷爷比我更悲伤。爷爷平时照顾国家。小狗死的那天,爷爷不知道自己有多难过多痛苦,甚至偷偷哭了。我别无选择,只能安慰爷爷说:“爷爷,不要难过!人生的道路上会有很多挫折,不能因为一次挫折就放弃!”经过多次劝说,爷爷终于走出了悲痛。
还有一次,奶奶生病了,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虽然我不会做饭,但我会毫不犹豫地炒菜。虽然不好吃,但是我奶奶很开心的对我竖起大拇指,夸我懂事。为奶奶工作我太骄傲了!
“可是一寸长的草有多爱啊,三春辉报道!”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孝的存在,努力做一个孝顺的好少年。
我的演讲结束了。
谢谢大家!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篇十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把这本书合起来了。终于,我读完这本书了。这本书分为六大篇,分别是助人为乐篇、见义勇为篇、诚实守信篇、敬业奉献篇、孝老爱亲篇、自强不息篇。其中让我感触最深刻的是孝老爱亲篇。这本书上每一个人物都感染着我,教育着我。都值得我们学习。书中有助人为乐的党素珍,有见义勇为的林浩,有诚实守信的徐丽珍,有敬业奉献的袁隆平有孝老爱亲的曹xx,还有自强不息的侯晶晶等等。
不过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捐肾救夫的孝女——曹xx。
她经过反复思考,决定用自己的肾来救父亲,医生说:“孩子,风险很大,你确定吗?”“我确定!”一个坚定的声音传来。不过家人却不同意,经过曹xx反复哀求,最终医生答应了。还好,一切很顺利。接下来,就要筹集医疗费了,母亲带着弟妹打工,曹xx也想辍学打工,可家人坚决不同意,父亲泪汪汪的对她说:“孩子呀,不能因为我毁了你的前程啊!”最后经过社会的帮助,曹xx一家渡过了难关。
读到这儿,我哭了,感动的哭了。“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完全相信、理解了这句话。这个女孩用并不宽阔的双肩,扛起了一个家庭,扛起了自立自强的精神大旗。如果我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也许不会像她那样做,但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发誓:今后一定做个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孝老爱亲的人。好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曹xx学习。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篇十一
-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
- 孝亲敬老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
- 孝亲敬老典型事迹材料
我叫刘小飞,现住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培新街64号,现年43岁,1969年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亲是一名国有企业职工,母亲在家务农,我七岁那年,母亲突然感到手指麻木、腿脚行走不方便,后经西安中心医院检查,确诊为颈椎增生,骨剌阻碍神经,在医院进行开颅手术,住院72天后,回到农村家中,母亲在大病后没有及时补充营养,和手术后没有很好休息,在没有完全恢复身体的情况下就承担家中繁重的农活和家务,以至于后来拖着虚弱的身体累倒了,再也起不了床,至今已36年了,能活到今天已经历了多少个生死考验,这都与我精心照顾是分不开的,现将一些主要事迹介绍如下:
记得母亲生病住院后,我和姐姐由奶奶照顾,我7岁,姐姐9岁,我刚刚上小学,小学离家比较远,放学后,我和姐姐到很远的地方去抬水,然后上山砍柴,供家里生活,那时候我们姐弟俩不会做饭,几乎每天都是蒸红暑吃,生活非常艰辛,但每天把母亲照顾的井井有条,到我上初中时姐姐要上初三,因为中学离家比小学更远,姐姐为了让我能上初中,自己却放弃了学业,回家照顾母亲,初二那年母亲因尿不下,肚子胀的象面鼓,我走十几里山路去乡卫生院请医生上门导尿,医生说如果时间在长一点的话,就会胀死,就这样及时挽救了母亲的生命。
1985年,因我父亲长年在城里工作,我和姐姐、母亲生活在乡下,父亲觉得负担太重,便与母亲离了婚,本来负债累累的我们家生活一下子陷入绝境。没有了经济来源,母亲的病无钱治疗,我也无法继续上学了,只好辍学回家照顾母亲。
1995年,我到安康来上班之后,就将母亲接来同住,我每个月只有126元工资连租房都很困难,有时间经常欠房主房租,生活极其困难,后来到我结婚后,我们与母亲分别住二个单间,有一次早上去照顾母亲,发现她掉在床下面水泥地面上,头部幸好砸在垃圾桶上面,把垃圾桶砸扁了,由于母亲体重大约有150斤左右,身体僵硬,我费了好半天的劲跪在地上才把她抱上床。
xx年夏天,由于母亲长年卧床,大便干,有时二、三个小时都垃不出屎,疼痛难忍,我只好用筷子掏,小便失禁几分钟就要方便一次,这样我晚上睡不成觉,刚睡下就叫醒,起来后就晕倒了,有时拉肚子,床上、身上到处都是屎,我经常洗单子、被子,还要擦洗身子,剪头发、洗头,母亲长年卧床导致神经麻木,翻不了身,有时候我晚上睡觉后醒来再起来给她翻身,有时把她扶起来靠一下,身上到处痛,有病去不了医院,经常找亲戚、熟人帮忙请医生上门诊断、打针,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母亲的病也越来越重,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每天擦擦洗洗,喂饭、喂药。三十六年如一日,照顾至今。
百善孝为先,母亲给了我生命,我也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挽救母亲的生命,照顾母亲的一生,让她更大限度地享受幸福生活,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了,我们现在的生活也一天天在变好,孝亲敬老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我们把这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继续发扬光大,让所有天下父母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享晚年。
王新旗,现年44岁,在北郭乡第一初级中学任教,他已从事教育工作有十八年多了。作为教育工作者,他是称职的,在教育工作中他总是兢兢业业,团结同志,勤勤恳恳,勇于奉献自己,多次受到校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奖励;作为父亲,他做到了恩威并进,他的儿子与去年顺利的考上武陟一中;作为丈夫,他做到了体贴入微;作为儿子,他做到了百事孝为先。他的一言一行在同事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村里更是一位对人以礼相待,诚实守信,讲文明,懂礼貌,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公民。多年以来,他的孝敬父母,爱戴兄弟姐妹之情,赢得了亲朋好友和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王新旗的父亲是xx年春天去世的,他怕母亲一个人在家孤独,就让自己的妻子不上班,在家陪伴母亲,而他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带上儿子回家和自己的母亲、妻子一起过周末,并且总是带上一些母亲爱吃的各种食物,从而母亲心里的孤独感消失了。当别人问起他时,他总是说:“父母亲抚养我们兄弟姐妹七个不容易,而且我们也都已成家。老人操劳大半辈子了,在母亲的晚年,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老人孤独时,最需要的是子女的关怀,精心赡养老人是我们子女应该尽的义务。”
xx年的春天,王新旗的母亲又因为脑梗塞,造成了左侧身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母亲住院期间,他始终让自己的妻子陪护。而他也利用周末的时间带儿子一起去照看和陪护母亲,但是他的母亲总是说:“你在学忙的话就不用来了,有你姐姐和哥哥呢!”此时王新旗流了泪。因为他在家里排行老七,兄弟姐妹中他是最小的。母亲没病时总是担心他的生活,可是母亲现在有了病还是在想着他,为他担心。
王新旗的母亲出院以后,继续在他家住,由他的姊妹七个轮流看护母亲,因为他的母亲生活还不能自理。他母亲在他家住了几个月后,他的姐姐们感觉这样子下去是不合适的,就出面和他的两个哥哥说,他的母亲以后由他的弟兄三个轮流看护,而且要把母亲接到自己的家里,每家半个月。每次他母亲轮到他家,他总是和自己的妻子提前去接老人。前几年由于没有轮椅,他总是把母亲从二哥家背着回自己家的。村里人见了,总是夸赞着,此时的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到家后,他总是嘱咐妻子要做什么菜,要做什么饭,要让母亲吃上可口的饭菜。晚上他从学校回来,就给母亲用温水洗脸、洗脚,利用星期天的时间给老人洗头、剪指甲,甚至母亲牙里塞了饭菜,他也会亲自给老人用牙签挑出来。而且也利用周末给老人换洗衣服,如果是夏天的话就会用温水给母亲擦洗身子,始终让母亲干干净净,老人用的便盆也是干干净净。每天晚上母亲躺下之后,王新旗就用笤帚去扫扫,然后就用拖把把母亲坐的地方都拖一拖,特别是夏天。俗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他母亲的病已经快六年了,可他和妻子并不嫌弃,总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母亲。由于母亲的病时间长了,他母亲的话变得少了。所以王新旗总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和自己的儿子一起逗着母亲说话,说一些老人感兴趣的事情,以防出现老年痴呆症。
当王新旗的母亲轮到他的两个哥哥家时,他也总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和儿子一起去看望母亲,并且捎上母亲喜爱吃的小笼包子。他的母亲也特别喜爱吃卤面,他就利用周末时间嘱咐妻子中午多做卤面,以便给母亲端上一碗。这就是王新旗。但是他从不因为照顾母亲,而耽误学校的工作,反而他教的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去年在初三的质检中,他担任的班级化学成绩在农村中学中排第十名。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他将一如既往的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到家校两不误。
王新旗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迹,甚至他做的一些事情,任何人只要想做,都能做得到。每当同事和乡亲们夸赞他时,他总笑着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没有什么可夸赞的。”
今年49岁的尹秋仪,是我市武陵区城南街道东湖巷社区内一名普通的居民。夫妻俩没有固定收入,一直以经营修车铺为生,生活十分拮据。多年来,对待邻里居民,她有着一颗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爱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社区生活中体现出她不平凡的高尚品德。对待家庭,她积极勤俭持家,贤惠孝顺,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左邻右舍每次提起她时,都赞不绝口,说她是一位知心的“大好人”,孝顺的好媳妇。几十年如一日,她的热心和孝心,感染了社区每一位居民,成为了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多年来,尹秋时时刻刻抱以一颗热忱之心,长年为社区公益事业义务服务,为了全力协助社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她不计报酬,不求回报,义不容辞地参与到社区每一年、每一次的城市文明创建活动中,脏活累活抢着干,十分令人感动;尤其这两年以来,我社区对城市卫生管理实行了长效机制,为了更好地协助社区工作,她主动提出担任社区的义务卫生监督员,每天协助社区干部监督卫生保洁情况,她时时不忘自己是一名为居民服务的义务志愿者,每一天,在社区的背街小巷内,总有她拿一把扫帚四处打扫的身影,每一天,她都将巷子内的角角落落清扫得干干净净。当居民群众当面赞扬她时,她总是腼腆地一笑,说:“能为几十年的邻里街坊做点好事,我很乐意”。
几年前,尹秋仪开始当起了社区计生协管员,作为一名义务计生协管员,社区并未对她的工作提出过多的要求,但她总是坚持刻苦钻研计生业务知识,自觉锤炼,积极协助社区,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中。白天,社区很多租住户上门找不到人,尹秋仪就协助社区,事先拟好走访路线,晚上,再走家串户,找育妇谈心,拉家常,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关心育妇情况并及时将情况汇报给社区。有时候,走访的地方没有路灯,路极难走,非常不安全,家里人也一再劝她不要那么辛苦了,但她依然坚持下去,她总认为,计生工作可以帮助很多妇女儿童,计生工作关系民生、关系社区和谐,能为居民们做点事,能被大伙信任,那是很幸福的事。
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纯善的热忱之心,尹秋仪默默无闻奉献社区、服务居民的大爱精神,曾多少次感动着周围的居民邻里,被大家所传颂和赞扬!
在助人为乐方面,她更是无怨无悔,处处关心邻里,周围邻居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她总是会热心地去帮助,人们都喜欢亲切地称呼她为“秋仪姐”。
xx年冰灾期间,尹秋仪的公公因旧病复发而住院,但当时巷子里积雪太厚,年纪大的老人随时都有滑倒的可能,尹秋仪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志愿者,是社区的义务卫生监督员,她克服着生活上的困难,仍然每天坚持清扫积雪,并义务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送水、送煤、送食品,帮助他们清洗衣服和被褥,巷口巷尾的冰天雪地里,随时都能看到尹秋仪的身影!
xx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社区工作人员在她家门口设点,那段时间,她一直忙里忙外,又是搬桌子又是搬凳子,当时天气十分炎热,她在邻居家借来大伞给大家遮阳,还拿来自己煮的绿豆汤分给大家解暑,只要工作人员说谁家还未登记,她就反复登门去通知人家过来登记,工作人员看天气太热,不让她去,而她却说为居民做好事,我很乐意,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xx年五月,社区困难人员易德洪身患癌症,尹秋仪又一次向这位不幸的邻居伸出援助之手,协助社区干部,发动巷子里的所有邻里街坊为他捐款,还经常上门看望他,为他送水送饭。
尹秋仪对长辈的孝心,对晚辈的教育,也赢得了亲戚朋友的一致称赞,更赢得了左邻右舍的广泛赞誉。
从1995年开始,尹秋仪的公公就不断生病,哮喘、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使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长期卧床不起,婆婆年纪大,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也没有能力照料病人,丈夫当时四处打零工,维持一家几口人的生活,更没有时间和精力照料自己的父亲。从此,照顾老人的责任一直由尹秋仪一个人承担着。多年来,光是在公公的饮食上,尹秋仪就下了不少心思。她自己省吃俭用,为老人准备的每日三餐却尽量做到营养搭配合理,顿顿不重样,让老人吃地开心舒心,还经常给公公买些营养品滋补身体。在日常生活中,大小事也让公公“随着性子来”,从不惹老人生气。老人年纪大了,时常担心自己年老体弱成为儿女们的包袱,性格有些孤僻。尹秋仪就尽量和老人多交谈,拉些家常里短,让他在亲情的包围下消除性格的孤僻。每逢过年过节,尹秋仪还从夫妻俩微薄的收入中挤出一些钱孝敬老人,让他自己支配。家里的大事小事,尹秋仪也总会跟公公打个招呼,听听老人的意见,让老人出出主意,尽量不冷落了体弱多病的公公。
xx年的夏天,公公因心脏病复发和高血压住进了医院,出院后几乎全身瘫痪不能下床,而当时丈夫正在为刚刚开张不久的自行车修理铺日夜忙碌,为了公公早一日康复,尹秋仪再一次一个人承担了照料公公的重任,甚至没有多余的精力照顾正在读书的女儿,她一心一意服侍公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每天给公公按时吃药,擦身翻背,洗脸洗脚,端屎端尿,同时,为了维持家庭的日常生活,还要帮助丈夫打理修车铺生意,给女儿、婆婆洗衣做饭,操持家务。婆婆因为上了岁数,时常话多唠叨,有时候言语还很难听,每当这个时候,尹秋仪从不跟婆婆计较,悉心照料生病公公长达10多年,从无一句怨言,直到公公去世。尹秋仪的公公在临终前反复念叨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儿媳妇真是没得挑啊,对我好得很!……”。
当有人问到她为啥对公婆这样好时,尹秋仪说:“人都说‘家有一老,胜过一宝’。老人们为子女操劳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照顾他们还不是理所应当的?再说了,想想咱们将来也都有老的一天,现在不伺候好长辈,将来那里有脸面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对待自己呢?”
虽然尹秋仪只是社区中一位平凡的居民,但她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爱心行动和爱亲敬老的孝举,深深感染了身边无数的居民,也正是这些不平凡的小事和高尚的品德,让社区无数居民把奉献社区、服务社区的精神,邻里间的互相帮助传颂为一种风尚,为东湖巷社区这个文明、温馨、和谐的大家园增添了许多绚丽的色彩,夺目的亮点!
xx年,尹秋仪获评常德市“身边好人”。
崔跃兰:女,现年32岁,汉族,初中文化,晋宁县晋城镇关岭村委会人,1995年嫁到六街乡干海村委会师平荣家,现居住在六街乡干海村委会一组。她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热爱自己的家乡,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昆明市公民守则》,对群众以礼相待,一视同仁,诚实守信,讲文明、董礼貌,乐于帮助别人,多年以来,在孝敬婆婆、奶奶,兄弟姐妹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方面事迹感人,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
崔跃兰和丈夫师平荣是1995年初结婚,至今已有11个年头,一直和姥姥、公公、婆婆同住一起,同吃一锅饭。大多数人都认为:婆媳关系是天底下最难交往的,对丈夫的奶奶更不用说。而在崔跃兰的眼里,奶奶、公公、婆婆岁数都大了,他们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越来越红火,但我们绝不能因为生活好了而忘记我们的亲人,丈夫的亲人,也是我的亲人。现在,他们的岁数都大了,生病长灾是必然的,不可遇测的,这时候,他们最怕的就是孤独,最需要的就是子女的关怀,精心赡养他们是我们子女最基本的义务。20xx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婆婆师谷花因患半边疯病住进了医院,十多天后按婆婆的要求出院回家,当时,婆婆因病已全身瘫痪不能下床,丈夫师平荣虽有兄妹四人,多半在外工作或忙于农活不能长时间服侍自己的母亲,丈夫当时正在六街磷矿打工,为了婆婆的早一日康复,崔跃兰没想什么就独自站了出来,放弃了自己家中的3亩多地,一心一意的服侍着婆婆。在服侍婆婆期间,他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每天给婆婆按时吃药、擦身翻背、洗脸、洗脚、端屎端尿,为了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期间:还要给家中的丈夫、女儿煮饭、洗衣服、做饭等家务活。婆婆因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有的时候言语还很难听,每当这个时候,崔跃兰从不跟婆婆计较。就这样,一下来就是五个年头,功夫不付有心人,20xx年的春天,婆婆的病情有了好转,已能下床走路,有时也可以做一些基本的体力劳动。好心就会有好报,婆婆被儿媳的孝心所感动,换取了对崔跃兰和丈夫、儿孙的疼爱之情,每当她们有事很忙的时候,婆婆总能想尽办法给她们烧好开水、做好饭菜,照顾好上学的女儿,同时,崔跃兰也能把精力投入到自己家庭中。可没有想到的是,老天爷再一次跟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开了一个玩笑,同年8月,80的奶奶期桂英老人因患有子宫肌瘤疾病又再一次住进了医院,自利能力全无,崔跃兰又再一次投入到服侍奶奶的生活当中,邻居朋友劝她说:“你只是儿媳妇,这样做值得吗?”崔跃兰说:“作为儿女,谁都会有老的时候,赡养老人是我们的义务”。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篇十二
今年49岁的尹xx,是我市武陵区城南街道东湖巷社区内一名普通的居民。夫妻俩没有固定收入,一直以经营修车铺为生,生活十分拮据。多年来,对待邻里居民,她有着一颗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爱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社区生活中体现出她不平凡的高尚品德。对待家庭,她积极勤俭持家,贤惠孝顺,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左邻右舍每次提起她时,都赞不绝口,说她是一位知心的“大好人”,孝顺的好媳妇。几十年如一日,她的热心和孝心,感染了社区每一位居民,成为了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多年来,尹秋时时刻刻抱以一颗热忱之心,长年为社区公益事业义务服务,为了全力协助社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她不计报酬,不求回报,义不容辞地参与到社区每一年、每一次的城市文明创建活动中,脏活累活抢着干,十分令人感动;尤其这两年以来,我社区对城市卫生管理实行了长效机制,为了更好地协助社区工作,她主动提出担任社区的义务卫生监督员,每天协助社区干部监督卫生保洁情况,她时时不忘自己是一名为居民服务的义务志愿者,每一天,在社区的背街小巷内,总有她拿一把扫帚四处打扫的身影,每一天,她都将巷子内的角角落落清扫得干干净净。当居民群众当面赞扬她时,她总是腼腆地一笑,说:“能为几十年的邻里街坊做点好事,我很乐意”。
几年前,尹xx开始当起了社区计生协管员,作为一名义务计生协管员,社区并未对她的工作提出过多的要求,但她总是坚持刻苦钻研计生业务知识,自觉锤炼,积极协助社区,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中。白天,社区很多租住户上门找不到人,尹xx就协助社区,事先拟好走访路线,晚上,再走家串户,找育妇谈心,拉家常,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关心育妇情况并及时将情况汇报给社区。有时候,走访的地方没有路灯,路极难走,非常不安全,家里人也一再劝她不要那么辛苦了,但她依然坚持下去,她总认为,计生工作可以帮助很多妇女儿童,计生工作关系民生、关系社区和谐,能为居民们做点事,能被大伙信任,那是很幸福的事。
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纯善的热忱之心,尹xx默默无闻奉献社区、服务居民的大爱精神,曾多少次感动着周围的居民邻里,被大家所传颂和赞扬!
在助人为乐方面,她更是无怨无悔,处处关心邻里,周围邻居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她总是会热心地去帮助,人们都喜欢亲切地称呼她为“xx姐”。
冰灾期间,尹xx的公公因旧病复发而住院,但当时巷子里积雪太厚,年纪大的老人随时都有滑倒的可能,尹xx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志愿者,是社区的义务卫生监督员,她克服着生活上的困难,仍然每天坚持清扫积雪,并义务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送水、送煤、送食品,帮助他们清洗衣服和被褥,巷口巷尾的冰天雪地里,随时都能看到尹xx的身影!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社区工作人员在她家门口设点,那段时间,她一直忙里忙外,又是搬桌子又是搬凳子,当时天气十分炎热,她在邻居家借来大伞给大家遮阳,还拿来自己煮的绿豆汤分给大家解暑,只要工作人员说谁家还未登记,她就反复登门去通知人家过来登记,工作人员看天气太热,不让她去,而她却说为居民做好事,我很乐意,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五月,社区困难人员易德洪身患癌症,尹xx又一次向这位不幸的邻居伸出援助之手,协助社区干部,发动巷子里的所有邻里街坊为他捐款,还经常上门看望他,为他送水送饭。
尹xx对长辈的孝心,对晚辈的教育,也赢得了亲戚朋友的一致称赞,更赢得了左邻右舍的广泛赞誉。
从1995年开始,尹xx的公公就不断生病,哮喘、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使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长期卧床不起,婆婆年纪大,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也没有能力照料病人,丈夫当时四处打零工,维持一家几口人的生活,更没有时间和精力照料自己的父亲。从此,照顾老人的'责任一直由尹xx一个人承担着。多年来,光是在公公的饮食上,尹xx就下了不少心思。她自己省吃俭用,为老人准备的每日三餐却尽量做到营养搭配合理,顿顿不重样,让老人吃地开心舒心,还经常给公公买些营养品滋补身体。在日常生活中,大小事也让公公“随着性子来”,从不惹老人生气。老人年纪大了,时常担心自己年老体弱成为儿女们的包袱,性格有些孤僻。尹xx就尽量和老人多交谈,拉些家常里短,让他在亲情的包围下消除性格的孤僻。每逢过年过节,尹xx还从夫妻俩微薄的收入中挤出一些钱孝敬老人,让他自己支配。家里的大事小事,尹xx也总会跟公公打个招呼,听听老人的意见,让老人出出主意,尽量不冷落了体弱多病的公公。
的夏天,公公因心脏病复发和高血压住进了医院,出院后几乎全身瘫痪不能下床,而当时丈夫正在为刚刚开张不久的自行车修理铺日夜忙碌,为了公公早一日康复,尹xx再一次一个人承担了照料公公的重任,甚至没有多余的精力照顾正在读书的女儿,她一心一意服侍公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每天给公公按时吃药,擦身翻背,洗脸洗脚,端屎端尿,同时,为了维持家庭的日常生活,还要帮助丈夫打理修车铺生意,给女儿、婆婆洗衣做饭,操持家务。婆婆因为上了岁数,时常话多唠叨,有时候言语还很难听,每当这个时候,尹xx从不跟婆婆计较,悉心照料生病公公长达10多年,从无一句怨言,直到公公去世。尹xx的公公在临终前反复念叨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儿媳妇真是没得挑啊,对我好得很!……”
当有人问到她为啥对公婆这样好时,尹xx说:“人都说‘家有一老,胜过一宝’。老人们为子女操劳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照顾他们还不是理所应当的?再说了,想想我们将来也都有老的一天,现在不伺候好长辈,将来那里有脸面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对待自己呢?”
虽然尹xx只是社区中一位平凡的居民,但她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爱心行动和爱亲敬老的孝举,深深感染了身边无数的居民,也正是这些不平凡的小事和高尚的品德,让社区无数居民把奉献社区、服务社区的精神,邻里间的互相帮助传颂为一种风尚,为东湖巷社区这个文明、温馨、和谐的大家园增添了许多绚丽的色彩,夺目的亮点!
尹xx获评常德市“身边好人”。
孝亲敬老事迹材料篇十三
尤启刚,女,现年54岁,中共党员,秭归县泄滩乡万家村三组人。该同志性情率真,热情开朗,乐于助人,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敬老孝亲、和睦邻里的好榜样。
尤启刚同志1977年高中毕业后即参加教育工作,当上了民办教师。这一当就是25年,直至2014年我市民办教师全体辞退。在这无私奉献的25年里,她把满腔的热忱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把母亲般的爱都奉献给了她的学生。
在张家湾教学点,学校离家近,每逢自家杀年猪,学生娃们都会被尤老师请到家里吃年猪肉。
学生胡绍玲,6岁时母亲去世,家里还有一个弟弟。该生从1995年起跟着尤老师吃、住、读书3年,直到去学堂坪读书为止。
学生彭准,家境困难,后来被宜昌体校举重队选中。尤老师多方为其联系资助,该生受到县质监局某同志长期资助,顺利完成了体校学业。
他们减轻痛苦,我愿意。就这样,直至老人先后入土为安。
尤老师与妯娌之间,和睦相处,亲如姐妹,自不必说。对待邻里乡亲,尤老师也是乐于助人,亲如一家。有一次谁家想包饺子吃,可买皮儿又不方便,尤老师说,我家昨天从集镇买回了几斤,拿去吧。
尤老师的老公是乡村医生,以前村卫生室就设在家里。父老乡亲来看病,常常需要输液治疗。饿了,管饭;冷了,找一件衣服给病人穿上,走时也别脱,您穿上得了,不嫌弃的话送您了。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哪怕只是一顿饭、一件衣的付出,也实实在在的温暖了许多病人的心。
1990年,村里还没有自来水,彭树佩、寇大香夫妇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子女在外地生活,吃水困难。尤老师每逢星期天,便主动为老人挑水,后来又从微薄的民办教师工资里挤出钱来买来胶水管,帮助两位老人吃上了自来水。
村民卢某炸鱼失手,落下残疾,生活难以自理,一度想轻生。尤老师多次去探望,不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从精神上进行安慰、鼓励,帮助卢某重拾生活的信心。卢某曾感慨道:我不想活了,是怕成为家人的累赘。亲人们劝我,那是人之常情;像尤老师这样非亲非故的人多次翻山越岭来劝我,难得啊,人落难时最能见人心!
尤老师家还是免费客栈。在八、九十年代,交通不便,干部下乡的,教师走访的,人口普查的,每当走山路肚子饿的时候,赶不回去天快黑的时候,只要是经过尤老师的家,尤老师一家人总会盛情款待。
这些,不少老干部、老教师闲谈时都会对常常提及。
20xx年,被辞退的尤老师当上了村里的计生专干,也就是村妇女主任。官儿虽小,可要办的事却多,且比较难办。10多年来,万家村没有一例超生的,这成绩是尤启刚同志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贴心贴意的为老百姓服务换来的。
万家村山大人稀,交通极为不便,自然条件恶劣。为了做好计生工作,10多年来,尤启刚同志走遍了万家村的每家每户,为育龄夫妇登记造册,发送宣传资料,代办证件,比如准生证,独生子女证,双女户父母光荣证,办好后再亲自送上门。曹家垭的吴某,大垭豁的尤某,计划外怀孕,想超生,尤启刚同志多次上门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宣讲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做通了当事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及时终止了妊娠。
由于村中外出务工人员多,流动幅员广,外出时间长,信息变动频繁,给计生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便。尤启刚同志总是想千方设万计获取外出人员信息,经常保持联系。10多年来,该村村外出人员中也无一例计划外生育。
除了做好计生专干的本职工作以外,尤启刚同志还把作为一位基层村干部的温暖,一个共产党员的关爱送到困难群众手中,为老百姓办实在事,做老百姓的贴心人。给低保户送钱送物,送医送药成了家常便饭。低保户彭恢周、周祖英就是她帮助最多的对象。行动不便的老人周祖英,出于信任,连砍肉、购物之类的事儿,也常由她无偿代办并送至家中。
尤启刚同志敬老孝亲,且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与老公相濡以沫、夫唱妇随,与妯娌和睦相处,用真诚的心去关怀身边的人,她用实际行动感动了许多人,也感染教育了许多人,成了十里八乡敬老孝亲的楷模,带动了一方敬老孝亲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