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专业21篇)
教案是教学活动的详细设计与组织安排,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教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这些教案范文的阅读,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页例8及练习十六第6题。授课日期__年__月_日星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接着数数。
()()。
9997、()、()、()。
497、()()、()。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008。
()()()。
205306402。
()()()。
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出示例8的主题图。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组汇报:
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
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正百数。
个别汇报:
a、约是10000人,因为我觉得9992人接近10000人,
b、我写的是“约9990人”因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同学们你们同意哪位写的呢?为什么?
师生小结: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
通过活动的学习,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感受到近似数的作用,同时掌握近似数的写法。
2、请你说说身边的近似数,找找生活中的近似数。按照教师的要求,先独立想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3、组织活动3――猜一猜。
(1)(练习十六第9题)。
提出题中的要求。
请大家独立动脑筋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看你们手猜的一样吗?互相说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猜。
(2)组织进行集体交流。说一说你猜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猜的?
及时肯定回答好的学生,并帮助学生总结应当怎样猜。
说一说:再互相说一说对方所摆事出的数的组成;
比一比: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通过“说一说、猜一猜”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近似数与生活的联系。
三、课外训练。
1、组织数学游戏――猜价格/。
(1)电视节目“幸运52”猜商品价格的游戏大家看过吗?
其实这样的游戏应用的也是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这样的猜数游戏。
(2)游戏规则:老师给你一个提示,比如这个数几千几百的数,然后就开始猜,老师提示手中的数比你猜的数大还是小。同学们再根据这个提示继续猜直到猜对为止。
(3)进行第一轮猜数游戏。
此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二
乘法应用题(课本第82页、第83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会分析乘法简单应用题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活动引入。
1、师:小朋友,六一节要到了,大家为了布置教室扎了许多花,我们一起来看看扎了些什么花?(课件显示一个花篮里装了一些蓝花、红花、黄花)。
大家起来书数数每种花各有多少朵?
显示从蓝里拿出有2朵红花有4个2朵黄花有3个2朵。
2、理解:蓝花有2朵,红花有4个2朵,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黄花有3个2朵,可以怎么说?(指名回答)。
3、摆一摆。
学生拿出小图片。
(1)要求第一行摆2个圆片,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问:第二行要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摆了几个圆片?你是怎样相的`?
板书:3个22×3=6。
(2)要求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
一块讨论:你是怎样摆的?又是怎样摆的?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1、看显示:蓝花有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你能说出黄花有多少朵吗?你是怎样想的:(四人一组讨论)。
交流: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背,黄花的朵数用2×3=6,因此黄花有6朵。
2、想想: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红花有几朵?
(组内互相说说)列出算式:2×4=8。
3、小结:从上面可以看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这个数的和是多少,所以要用乘法计算。
三、形行应用,加强实践。
1、课本第82页、83页“想想作做”第1、2题,看图理解图意并填空。学生独立完成。
2、第3题,学生边摆边列式。
3、游戏,变蝴蝶(把第5题做成头饰,学生根据题目选择)。
5的4倍5×42的3倍2×3。
3个43×44的2倍2×4。
四、自我评价,加深认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
五、课堂作业。
第83页第4题。
教学后记:学生理解得不好.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页例8及练习十六第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
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
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接着数数。
()()()9997()()()497()()()。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9961008()()()。
205306402()()()。
二、新课教学。
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出示例8的主题图。
聪聪去调查了育英小学的学生数,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组汇报:
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
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
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
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正百数。
出示例8主题图比较一下1506和1500这两个数,体会一下。
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
(2)聪聪那天不仅调查了育英小学的人数,还调查了新长镇的人数。
是9992人,约是()人,先独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
交流。谁来说说你写出的近似数是多少?
个别汇报:
a、约是10000人,因为我觉得9992人接近10000人,
b、我写的是“约9990人”因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同学们你们同意哪位写的呢?为什么?
师生小结: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
2、请你说说身边的近似数,找找生活中的近似数。按照教师的要求,
先独立想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3、组织活动3——猜一猜。
(1)(练习十六第9题)。
提出题中的要求。
请大家独立动脑筋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看你们手猜的一样吗?互相说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猜。
(2)组织进行集体交流。说一说你猜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猜的?
及时肯定回答好的学生,并帮助学生总结应当怎样猜。
说一说:再互相说一说对方所摆事出的数的组成;。
比一比: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课外训练。
1、组织数学游戏——猜价格/。
(1)电视节目“幸运52”猜商品价格的游戏大家看过吗?
其实这样的游戏应用的也是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这样的猜数游戏。
(2)游戏规则:老师给你一个提示,比如这个数几千几百的数,然。
后就开始猜,老师提示手中的数比你猜的数大还是小。同学们再根据这个提示继续猜直到猜对为止。
(3)进行第一轮猜数游戏。
板书设计:
求近。
例8。
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
人约是10000人。
似数。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四
2根据题目要求,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3体会“四舍五入”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知识重点。
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要根据哪个数位来进行四舍五入。
教学用具。
电子幻灯ppt。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1)我们班有52人。
(2)仙岳小学现有学生数约600人。
(3)小明的身高是172厘米,体重大约60千克。
通过一些语句,让学生回顾准确数和近似数以及判断方法。
概念分析。
我们生活中有时候需要很精准的数字,比如: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有时候只需要近似数,回顾四舍五入。
例题讲解。
一、小数四舍五入的练习。
保留一位小数。
0.5964≈1.025≈1.9937≈。
保留两位小数。
12.038≈12.3045≈。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大于5。
二、p10例6。
(1)让学生自读主题、读图,用自己的话讲述题意。
(a)题目的条件(b)条件的之间关系(c)题目求什么,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
(2)独立列横式和竖式求解。
(3)根据题目问题要求,如何用四舍五入求积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的练习是让学生判断根据哪一位来进行四舍五入。
因为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这时候四舍五入要看哪一位?
(百分位,百分位上是0,小于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
课堂练习。
(1)p10做一做(2)p13第1、2题。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五
1.数学课上老师给出了下面的数据,精确的是(d)。
a.某战争每月耗费10亿美元。
b.地球上煤储量为5万亿吨以上。
c.人的.大脑约有1×1010个细胞。
d.七年级某班有51个人。
2.近似数1.40所表示的准确数a的范围是(a)。
a.1.395≤a1.405b.1.35≤a1.45。
c.1.30。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六
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一片荒凉,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为孩子们的范围,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动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画面。
2、感受爱和分享的美好,领悟冷酷和孤独会带给别人和自身最大的伤害。
3、感受童话的语言特色,激发学生对童话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读童话想像画面,感受童话的语言特色。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冷美对比,引发疑问。
鲜果飘香。
白雪一片。
草翠花开洋溢笑声)可是,后来巨人的花园却是――(课件出示:北风呼啸隆冬来临。
刺骨寒风。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瑟瑟发抖)这严寒持续了多长时间?(漫长)。
2、当村子里春天来临的时候,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他想“今年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课件:中间一个大大的问号)。
3、你能用课文里的`话来回答吗?(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二、细读课文,认识自私。
1、巨人的心究竟是怎样地任性、冷酷,使春天都变得如此寒冷了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3-8自然段,去找一找,划一划,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的任性和冷酷。
2、生自由读课文,找找划划。
3、集体交流。
板块一: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里来玩的!都滚出去!”
(1)你从巨人的言行中感受到了?(冷酷、凶恶……)。
(2)当时孩子们都在干什么?欢乐地玩耍,这突如其来的吼声让他们---四处逃散。
(3)巨人他赶走了孩子,也赶走了――快乐。(板书:快乐)是啊,他的心真是太――冷酷了。
(4)今年的春天为什么那么冷,这么荒凉。同学们,如果你站在巨人的面前,你可以告诉他,引读――唤来寒冷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版块二: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1)你从哪里感受到他的任性冷酷?“砌起围墙”“禁止入内”。
禁止了……。
禁止了……(禁止了孩子们的进入,禁止了欢乐,禁止了美丽……),所以,当春天来临,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时,围墙里边却是?――引读(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大都。)巨人啊,你这一堵围墙,围住了……围住了……围住了……(围住了寒冷、围住了孤独、围住了荒凉……)。
(3)当巨人迷惑不解时,同学们,我们多么希望能站在他的面前告诉他,告诉他――引读:唤来寒冷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板块三: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斥责。
(1)谁来学学巨人如此大声的训斥和斥责?
(2)你多想说?(巨人,你太自私了,你太任性了!你也太残酷了吧!你的斥责只会讲美丽、欢乐、幸福赶走。)。
(3)是啊,今天的春天为什么那么寒冷,那么荒凉,孤独。同学们,让我们告诉巨人吧!引读:唤来寒冷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4)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跟巨人说话?在你的诉说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着急、同情、愤怒……)。
(5)是啊,巨人,我们怎么才能让你知道――引读:唤来寒冷的,是你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三、再读课文,感悟孤独。
1、巨人的任性、冷酷的心唤来的难道仅仅是寒冬吗?请大家在自由读读第6、7自然段,他还唤来了什么?(孤独、寂寞、冷清……)。
2、在这个村子里,谁最不幸?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七
学习目标:理解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意义;准确地按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习重点:近似数、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意义,
学习难点: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及有效数字,按给定的精确或有效数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准确数与近似数:
(1)初一(4)班有42名同学,数42是数;。
(2)每个三角形都有3个内角,数3是数;。
(3)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数960万是数;。
(4)王强的体重是约49千克,数49是数.
二、合作探究。
1、王强的身高为165cm,数165是一个数,表示王强的身高大于或等于cm,而小于cm。
2、长江长约6300千米,是一个数,表示长江长大于或等于千米,而小于千米。
3、按四舍五入法对圆周率取近似值:
(精确到个位),(精确到0.1,或叫做精确到十分位),
(精确到0.01,或叫做精确到分位),
(精确到,或叫做精确到),
(精确到,或叫做精确到),………。
4、有效数字:从一个数起,到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5、3.256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5.08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6.3080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0.0802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3.02万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1.68×105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6、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0158(精确到0.001)(2)30435(保留3个有效数字)。
(3)1.804(保留2个有效数字)(4)1.804(保留3个有效数字)。
三、巩固提高。
1、完成课本练习。
2、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0.65148(精确到千分位);解:0.65148。
(2)1.5673(精确到0.01);。
(3)0.03097(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4)75460(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5)90990(保留二个有效数字);。
(6)64.8(精确到个位);。
(7)0.0692(保留2个有效数字);。
(8)399720(保留3个有效数字)。
2、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1)32;解: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2)17.93;解: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3)0.084;解: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4)7.250;解: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5)1.35×104;解: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6)0.45万;解: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7)2.004;解: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8)3.1416.解: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背诵课文。
3、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教学重点:
1、会写4个生字:“了、子、人、大”。
2、继续背诵课文,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出示卡片。(教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用时:8分钟)。
1、引导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检查背诵情况。
二、学习生字。(用时:16分钟)。
1、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
2、教师引导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重点指导生字。
4、教师范写。
5、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口头造句。(用时:8分钟)。
1、出示课文中带有“一会儿”的原句。
2、指导说说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
3、指导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用时:8分钟)。
1、今天我们学习了《秋天》,你喜欢秋天吗?看到这么美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点什么?
2、回家后请把你眼中的秋天画出来,然后拿来让我们共同感受美丽的秋天。
五、总结全课,深化认识。(用时:5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把范写指导贯穿学生书写的整个过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指导书写必须细致。不仅要从整体上观察生字的结构,还要对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也要进行提醒。在学生沉浸在秋天美景意犹未尽之时,设计了让学生“用手中彩笔画出心中最美的秋天”这一环节,在读、说、画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2.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并会合理的取近似数。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以现实情境为基础,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在交流中体验近似数的特点,并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导入。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谁能起来介绍一下我们学校?最好是用上一些数据。
刚才你们介绍了我们学校的一些情况,老师课前也了解了一些情况,知道我们学校大约有20个班级,学生700多名,教职工大概70人。
问:你能猜猜我们学校的这些信息的准确数据是多少吗?
生猜。
老师去了解了一下,知道我们学校有21个班级,学生713名,教职工74名。
2、观察数据、比较。
用小黑板或者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数据,让学生观察这两组数据,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会回答这两组数据很接近)。
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答案:(它们有什么含义?有什么区别很联系?)。
师:看来数字里面还有很大的学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数字。
(设计意图;介绍自己的学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两组数据对比,让学生产生疑问感知近似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8的主题图。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1)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预设小组汇报结果:
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
师:你认为那个数好记呢?
(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整百数。
汇报交流:都觉得1500更容易记住。
出示例8主题图比较一下1506和1500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
预设回答:
a、约是10000人,因为我觉得9992人接近10000人,
b、我写的是“约9990人”因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这两个数都是1000的近似数,哪个更好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一个数的近似数并不是唯一的,教师要给予肯定,并让学生比较哪个数更容易接近准确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
(生讨论交流)。
板书:10000是9992的近似数。
问:生活中为什么要用到近似数?
师生共同小结: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的学习,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感受到近似数的作用,同时掌握会合理的取近似数)。
3、你还能举出近似数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价值,从而在生活中恰当选用近似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
(1)陈东家到学校有603米,约是()米。
(2)每台洗衣机售价为1198元,约是()元。
(3)这个果园有597棵苹果树,约是()棵。
(4)这个收费站昨天通过7006辆汽车,约是()辆。
2、下面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1)小明身高约140厘米,体重35千克。
(2)二年级二班有56人,全校约有800人。
(3)大天鹅可以飞越海拔88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深入体会,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并会合理的取近似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
板书设计。
近似数。
10000是9992的近似数。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巩固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1.说一说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是要注意什么?
3.练习:p129页第9题。
1997—2003年全国每年出生人口数的统计图。
(1)让孩子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计划生育的情况,它有什么益处。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能够怎样解决问题。
(4)让学生体会到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练习:p13114根据我国1997—2003年博物馆数量统计图回答问题。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算一算,比一比。
12()2.4=。
0.72÷1.2=()0.24÷4.8=。
0.12()0.024=。
二、新授。
1、妈妈购买萝卜和西红柿的单价和用去的钱如下表。(小黑板)。
品种萝卜西红柿。
单价(元)0.551.2。
总价(元)1.13。
买萝卜多少千克?
列式。1.1÷0.55=。
提出:把这道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要乘几?
被除数呢?
将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的小数点怎样移动?怎样补“0”?(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买西红柿多少千克?
3÷1.2=2.5(千克)。
2.5。
1.230。
24。
60。
60。
小组讨论。
三、练一练。
先说出下面各题怎样移动小数点,再计算。
0.169.66.8340.255。
1、练习十七。
完成第一题。
集体订正。
2、计算并用乘法验算。
6.1÷0.051.8÷0.24。
3、实际应用。
四、课堂总结:你对你今天的课堂表现有何评价?
第三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快速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2÷0.842÷0.72.6÷0.134.8÷0.04。
0.81÷0.0972÷0.66.3÷0.092.4÷1.2。
指名回答,说说6.4÷0.08是怎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的。
二、综合练习。
(1)练习十七第6题。
左边一组题蕴含了商不变的规律;另两组题蕴含了商的基本变化规律。
(2)练习十七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一组一组地比较计算,比较每题商和被除数的大小,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3)练习十七第8题。
指导学生利用第7题发现的规律直接作出判断,再适当要求说明。
判断的理由。
三、实际应用。
1、火车超音速飞机火箭。
0.025千米/秒0.5千米/秒4.5千米/秒。
(1)超音速飞机的速度是火车的几倍?
(2)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食品厂加工一种蛋糕,每个蛋糕需要用5.6克白色奶油和2.5克。
彩色奶油。某天加工的这种蛋糕共用了彩色奶油100克,你能。
算出一共用了多少可白色奶油?
先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样想的。
3计算器算出下面的食品每千克各是多少元?
虾片鲜奶片核桃仁米饼。
160克3.2元80克5.1元200克8.5元250克6.7元。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堂作业。
练习十七10.12题。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十二
设计说明: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凝练、传神、充满艺术张力的诗。远足的吸引力对任何小朋友来说都是巨大的。但这个吸引究竟是怎么个大法呢?大到……大到……睡不着觉呢!全诗短短三节,三节中作者都用同一个感叹词“唉”,三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教学本课时主要运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一起感受诗歌的童趣,激发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学前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会认生字。
学前准备:
1.教学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师:同学们,明天老师要带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们的心情怎样?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表达这种兴奋、激动心情的小诗《明天要远足》。
3.“远足”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识字。(用时:5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圈画出生字。
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3.自由识字、组词。
4.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5.全班交流,逐个点名交流自己记得快的字的方法。
6.课件展示生字,多种方法识字。
(1)开火车认读,认识偏旁“目”。
(2)小组竞赛读。
(3)全班齐读。
三、朗读课文,巩固识字。(用时15分钟)。
1.老师领读课文,巩固识字。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流畅。
3.全班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检测识字,总结全课。(用时:5分钟)。
1.课件展示字、词,检测识字情况。
睡不着大海老师天亮。
什么地方真正同学。
2.这节课你有哪些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由释题引入新课,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识字教学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自主识字,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小组合作识字,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精神,促进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展示交流识字时,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给他们更多的发言与表现的机会,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较熟练地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会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3.724.185.256.03。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4835.3474.0033.996。
3、计算下面各题:
7.3×0.315(保留两位小数)。
0.27×0.45(保留三位小数)。
4、说说小数乘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要先计算出整个积的值,然后看比要求保留位数多一位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二、新授:
(一)教学例7。
下面是几种动物在水中的最高游速。
动物名称海狮海豚飞鱼。
速度(千米/时)405064。
海狮的最高游速是每分多少千米?
40÷60=0.666……(千米)。
0.666。
6040.0。
360。
400。
360。
400。
360。
40。
如果继续除下去,余数和商有什么特点?
说明:像0.666……这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这道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40÷60≈0.67(千米)。
(二)试一试。
用计算器算一算,海豚和飞鱼的最高游速大约各是每分多少。
千米?(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50÷60≈64÷60≈。
(三)综合练习。
1、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0.1818……≈1.290290……≈。
0.5656……≈6.74949……≈。
2、用四舍无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2.7÷1.1。
16÷23。
2.7÷0.46。
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请你谈一谈。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十四
这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同学们回家以后可以将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在说之前,我们先来编写一下故事提纲。
1.藏胞听说,朱德总司令。
2.朱德同志让翻译。
3.翻译没有找回藏胞,朱德。
4.朱德带领红军。
5.藏胞。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十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座位图)。
2、提问: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
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
4、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
5、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你能说说破这个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
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6、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
在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让学生按照例子把其他两个同学的条形补充完整。
8、学生讨论: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9、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9、这个统计图跟我们刚才学习的学生身高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0、独立完成书上的统计图。小组进行学习小结。
11、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12、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把学生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巩固练习:40页2、41页3、5。
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十六
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6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89页练习十七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不同类型数的读法和写法,并能正确地、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按规律填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课前调查数据,算盘,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
1.课件出示教材练习十七第4题填空题。
学生根据题目,说出数位顺序表,并填写在书上。
2.出示课前调查的数据,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14题。
3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复习10000以内数的认识。
二、巩固数的读写。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3题。
出示算盘图。问:你能读出这是什么数吗?
学生读书,说出数的组成。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7题。
出示情境图。
回答:25张100元的,一共师()元。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回答,说说理由。
4.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9题。
齐读这段话,将数写在横线下面,教师检查书写情况,注意检查有0的数的写法。
5.完成该教材练习十七第10题。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他们的读法和写法。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十七
1904010359赵湘蕊。
教学。
内容。
教材分析。
《笔算除法》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的一节课。小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认识除法,三年级接触除法竖式和有余数除法,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五年级学习小数除法,六年级学习分数除法,可以说,除法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中,除法计算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因为除法的算理比较复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有余数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后续数的运算的学习做了铺垫。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并且可以很熟练的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题了,同时学生们也已经掌握了如何估算被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了,为本节课的探究提供了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算法。
3.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理算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
主要活动。
设计意图。
一、热身运动。
看着算式直接报出答案。
60÷20=3。
150÷30=5。
160÷20=8。
210÷70=3。
240÷60=4。
350÷50=7。
450÷90=5。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进行口算的的?
预设生回答:把450看成45个十,90看成9个十,45个十除以9个十等于5个一。
师:回答非常完整,请坐。我们在口算的时候啊,我们先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看做几个几相除的表内除法,再利用乘法口诀求商。我们把这种思想叫做转化。
看来同学们的口算除法已经掌握的很不错了,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板数课题:笔算除法)。
通过复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初步渗透转化思想,为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笔算除法的算理埋下伏笔。
二、探究新知。
师:请看大屏幕。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同学们思考一下,可以用我们之前学过的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预设生回答:可以使用估算法,把92估算成90,因为90÷30=3,所以92÷30≈3(个)。
预设生回答:我是采用乘法,30×3=90.所以92本连环画可以分给3个班。
预设生回答:可以用小棒代替连环画,通过分小棒来计算。
师:那就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让你们提前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分一分,老师看看谁分的又快又好。我看你分的已经分好了,你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分的吧。
预设生回答:我把每十根小棒捆成一捆,捆了三捆,就是90根小棒,还剩下两根小棒,所以92本连环画可以分给3个班,还剩两本。
预设生回答:竖式法。
师:那好,老师现在就来带着同学们用竖式法来解决这道题。同学们先自己在草稿纸上写一写,待会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预设生回答:
那竖式应该怎么写呢?
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增强学生们的估算意识,为接下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做好前提准备。
分小棒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学会在发现抽象的比较难理解的问题,可以借助实物或者画图的方法来解决。
利用错题,让学生们的思维产生碰撞,产生思考结果,加强学生对算理的充分理解。
三、
巩固新知。
师:学习了这些知识,我们现在来练习一下吧。
30÷10=40÷20=64÷30=85÷40=。
140÷20=280÷50=565÷30=324÷40=。
四、课后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学习了用竖式进行计算,课后同学们要好好进行复习巩固,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十八
第1课时走向世界大舞台。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认识个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断自我更新,逐渐为国家乃至世界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知识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为世界添光彩。
教学难点: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歌曲―《静海》)学霸与音乐爱好者邂逅,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近日,一张名为《静海》的音乐专辑刷爆了成都七中师生的朋友圈。
这张专辑从写词、谱曲、编曲、录制均由学校4名高中生完成,最令人惊叹的是除了词曲动人,专辑的主创、主唱各有千秋,主唱人员均为校园歌手赛事冠军,而且主创人员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26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获金奖,均保送北京大学。
想一想:从上述材料中你发现了什么变化?(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提示:在父母的引领下,我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迈出了探索世界的第一道门。我们走出家门,步入学校,逐步融入社会,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一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多彩世界中的我。
(一)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
活动一:情景模拟感受走向世界的形式。
1.活动:选出学生代表,模拟教材第55页“探究与分享”中的情境,谈谈自己的认识。
3.归纳总结:我们会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我们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
(二)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
活动二:新闻分析学会交流沟通。
1.材料展示:20xxgoodtalk(地球村)国际青少年双语演讲大赛新加坡赛区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新加坡区域英语中心举行。对每一位选手来说,参与“地球村”双语大赛都是人生中的一种历练。青少年在参赛过程中培养独立自主的习惯,结交异国好友并认识外部世界,是迈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是为中新青少年多交流、多交往、多交心搭建了良好平台。
2.小组合作,分析新闻。
3.教师讲述:我们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我们学会关爱,相互理解,赢得尊重,获得成长的力量。面对困难时,我们勤于沟通,真诚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决问题。我们一路历练、成熟,不断自我更新,逐渐为国家乃至世界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活动三:小辩论。
1.阅读教材第56页“探究与分享”,就“宅男宅女”现象展开辩论。
2.分组准备,展开辩论。
3.教师对学生辩论作出评价。
目标导学二:我为世界添光彩。
(一)努力为世界增添光彩。
1.教师提问:说一说我们每个人与世界有什么关系。
提示: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点拨:我们与丰富多彩的世界紧密相连,始终与这个世界彼此互动,同呼吸,共命运。我们要努力为世界增添光彩。
(二)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1.阅读教材第57页“探究与分享”。
2.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课上分享交流。
3.问题思考:“普通事,看似普通,却不可或缺”,说明了什么?
4.归纳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员,所做的.事都有可能对世界发展产生影响。我们要从普通的事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1.阅读教材第58―59页“探究与分享”。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
4.归纳总结:着眼未来,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正逐步走向世界,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也了解了个人与世界的关系,知道了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世界,懂得了个人要努力为世界添光彩、作贡献,就要全面提升个人素养的道理。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比较贴合学生实际,学习兴趣较为浓厚,通过学习正确认识个人与世界的关系,知道个人应当为世界做什么。学习多彩世界中的我,要注意用好教材中的材料,指导学生理解,提高认识;学习我为世界添光彩,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作为个体如何才能为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逐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十九
公开课教案(基本不等式,第2课时)。
时间:10月29日,地点:阳春四中高二(11)班课题:基本不等式(第2课时)【教学目标】在上一节课从不同角度探究并证明基本不等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问题,体会基本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教学难点】通过对式子的变形、运算等构造定值。【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总结归纳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基本方法,体会简单的构造技巧及基本模式。【教学流程】复习提问基本不等式及其等价形式――体会基本不等式的基本运用――探究体悟定值的构造技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方法和解题步骤――小结、作业与思考。【具体设计】一、引入1、复述基本不等式。设计意图:复习本节课使用的重点知识,承上启下;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复述基本不等式的表示形式,掌握其基本结构。2、对基本不等式进行变形:(1);(2);(3)。3、强调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4、指出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求最大(小)值,证明不等式,求解实际问题。二、新授例题:(课本p99例2)设计意图:两正数之积为定值,和有最小值。当且仅当两数相等时等号成立;师生活动:教师一边分析,一边板书解题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备注:以教师的讲为主。三、练习1、若,求的最值。设计意图:体会基本不等式使用的前提,巩固所学,强化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师生活动:以学生练习为主,让学生板演,老师讲评;备注:对关键步骤进行纠正和强调。2、已知,求的最大值。设计意图:尝试定值的构造。师生活动:先练后评。教师引入三种方法(转化为二次函数、直接运用基本不等式、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变形(2))求解,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3、若,求的最大值。4、若,求的最小值。设计意图:进一步突出如何构造定值求最值问题。师生活动:练讲结合,练在讲之前。四、小结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时,要充分考虑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在积或和都取不到定值时,要通过对式子进行必要变形等,构造出积或和的定值,进而得出问题的解决。五、作业b组第2题(p101)。附件:ppt课件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二十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观书有感》,并背诵。
2.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常常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那读书有那些所得呢?
今天我们将通过《观书有感》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
1.《观书有感》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全诗在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很有特色。
如:用:“半亩方塘”比喻书本,用池塘的“水”比喻书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用“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比喻读书的感受。
三、四句诗人在写法上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给我们揭示水如此清澈的原因: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源头有活水一直不停地流下来。在一问一答中,诗人用池塘中的“水“比喻书本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这两句诗看似说明水清的原因,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article/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
2.学生分组进行研读,交流。
3.集体交流,教师指导。
4.教师小结:
(三)朗读训练。
1.在你们的学习中相信也有这样的体会?请把你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之中。自由大声朗读这首诗。
2.指明学生读,大家评议。
3.齐读。试着背一背。
4.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诵,体会古诗吟诵的乐趣。
(四)小结。
(五)辅导学生诵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朱熹的《春日》。
诵读。
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师指导。
再读,背诵。
(六)作业。
1.背诵古诗。
2.摘抄古诗并配画。
3.成立陆游古诗研究小组,对陆游人物和他的诗进行研读。
教后小记: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篇二十一
时间.10.19。
学情分析。
学习基础。
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本课也应该有兴趣。教学时让学生重点研究自己喜欢的部分,相互交流,既可以满足好奇心,又能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困难预测: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进行表达。
教材分析。
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原因。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列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课标要求。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3.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另一种说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教具学具准备不同季节花朵的特点,图片。
一、交流激趣,复习导入。
1、出示一张百花图,让学生把看到的画面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表达出来。
2、检查上节课学习到的生字、词语。
3、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花钟”是什么意思?
二、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找花。,
2、交流:
a.课件出示文中提到的花:你认识它们么?来叫一叫他们的名字吧!(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b.这么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生边回答课件边展示相关句子)。
a、读这句描写花开放的句子。(图文结合理解芬芳迷人、欣然怒放,了解淡雅和艳丽是一对反义词)。
b.如果改成这样跟原句进行比较体会: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这样写“开了”一词用得太多,过于单调、干巴,一点也不美。)(进行朗诵指导)。
〈在比较中体验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训练学生对好词的积累〉。
3、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
4、你也来试一试,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来说不同季节的“花开了”。(课件出示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花的图片)。
------花---------------。
刚才我们通过认花、了解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以及用诗人般的言语描绘花的开放,现在,你们对花的感受不一样了吧!带上你独特的体验齐读第一段。(课件出示图文结合的第一段内容)。
5、拓展训练。出示日出的动态图。用不同的句式说一说日出。
三、小组合作,自主解疑。
1、自主探究。
这么多的问题,如果一个一个回答,这节课肯定解决不了,怎么办呢?
2、分小组汇报,从中理解“原来植物的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系”。
四、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设计。
1、练习用不同的句式说一说日出。
2、写一写自己通过观察,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一样的发现。
当堂达标。
反馈达标检测题目。
一、抄写优美词语。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题号抽测人数达标人数百分比归因分析。
一2929100%学生有感而发,书写比较认真。
二292483%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到位。
作业设计。
必做练习用不同的句式说一说日出。预估时间。
10分钟。
完成时间。
5分钟。
选做写一写自己通过观察,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一样的发现。预估时间。
30分钟。
完成时间。
40分钟。
[《花钟》第2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