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概念教案范文(13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工具和记录。教案的时间安排应该合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函数概念教案篇一
2、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解决有关问题。
1、经历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观察、分析、讨论、概括过程,会说出它的性质;
2、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体会用数形结合思想解数学问题。
一、创设情境。
上节的练习中,我们画出了问题1中函数的图象,发现它并不是直线。那么它是怎么样的曲线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般的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k0)的图象,探究它有什么性质。
二、探究归纳。
1、画出函数的图象。
分析画出函数图象一般分为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在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
解1.列表:这个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零的一切实数,列出x与y的对应值:
2、描点: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在京各点点(-6,-1)、(-3,-2)、(-2,-3)等。
3、连线:用平滑的曲线将第一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第一个分支;用平滑的曲线将第三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另一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合起来,就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上述图象,通常称为双曲线(hyperbola)。
提问这两条曲线会与x轴、y轴相交吗?为什么?
学生试一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学生动手画反比函数图象,进一步掌握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学生讨论、交流以下问题,并将讨论、交流的结果回答问题。
1、这个函数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和函数的图象有什么不同?
2、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内?由什么确定?
反比例函数有下列性质: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注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与x轴和y轴没有交点;
2、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以上两点性质在上堂课的问题1和问题2中反映了怎样的实际意义?
在问题1中反映了汽车比自行车的速度快,小华乘汽车比骑自行车到镇上的时间少。
在问题2中反映了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饲养场的一边越长,另一边越小。
三、实践应用。
例1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的值。
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又由于图象在二、四象限,所以m+10,由这两个条件可解出m的值。
解由题意,得解得。
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的象限。
分析由于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因此k0,而一次函数y=kx-k中,k0,可知,图象过二、四象限,又-k0,所以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
解因为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k0,所以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例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图象;
(2)由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易求出m的值,再验证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在图象上。
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0)。
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
所以,k=-2.
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点a(-5,m)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所以,
点a的坐标为。
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这个图象上;
例4已知函数为反比例函数。
(1)求m的值;
(2)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3)当-3时,求此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1)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解得,m=-2.
(2)因为-2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因为在第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当x=时,y最大值=;
当x=-3时,y最小值=。
所以当-3时,此函数的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
例5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x厘米。
(1)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画出函数的图象。
解(1)因为100=5xy,所以。
(2)x0.
(3)图象如下:
说明由于自变量x0,所以画出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只是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分支。
四、交流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探讨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hyperbola)。
2、反比例函数有如下性质: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五、检测反馈。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且当x=3时,y=8,求:
(1)y和x的函数关系式;
(2)当时,y的值;
(3)当x取何值时,?
3、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所在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n的值。
4、已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2,-m)和b(n,2n),求:
(1)m和n的值;
(2)若图象上有两点p1(x1,y1)和p2(x2,y2),且x1x2,试比较y1和y2的大小。
函数概念教案篇二
(1)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由和角公式导出倍角公式,领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数学思想,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反馈练习法:以练习来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存在的差距.
函数概念教案篇三
(1)x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应重点研究。
(2)x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掌握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对底数x在x和x时,函数值变化情况的区分。
(3)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一类函数,对于这样的函数应怎样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从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
函数概念教案篇四
1、x理解的定义,初步掌握的图象,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2、x通过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x通过对的研究,使学生能把握函数研究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函数概念教案篇五
我们前面学习了指数运算,在此基础上,今天我们要来研究一类新的常见函数。
1、6、(板书)。
这类函数之所以重点介绍的原因就是它是实际生活中的一种需要。比如我们看下面的问题:
由学生回答:x与x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x。
问题2:有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绳长一半,第二次再剪去剩余绳子的一半,……剪了x次后绳子剩余的长度为x米,试写出x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学生回答:x。
在以上两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函数与我们前面研究的函数有所区别,从形式上幂的形式,且自变量x均在指数的位置上,那么就把形如这样的函数称为。
1、定义:形如x的函数称为。(板书)。
教师在给出定义之后再对定义作几点说明。
2、几点说明x(板书)。
(1)x关于对x的规定: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规定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若学生感到有困难,可将问题分解为若x会有什么问题?如x,此时x,x等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若x对于x都无意义,若x则x无论x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x且x。
(2)关于的定义域x(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指数范围,发现指数可以取有理数。此时教师可指出,其实当指数为无理数时,x也是一个确定的实数,对于无理指数幂,学过的有理指数幂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它都适用,所以将指数范围扩充为实数范围,所以的定义域为x。扩充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使她它更具代表更有应用价值。
(3)关于是否是的判断(板书)。
刚才分别认识了中底数,指数的要求,下面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一下,根据定义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函数是,请看下面函数是否是。
(4)x,x。
(5)x。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情况作点评,指出只有(1)和(3)是,其中(3)x可以写成x,也是指数图象。
最后提醒学生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就必须在形式上一摸一样才行,然后把问题引向深入,有了定义域和初步研究的函数的性质,此时研究的关键在于画出它的图象,再细致归纳性质。
3、归纳性质。
作图的用什么方法。用列表描点发现,教师准备明确性质,再由学生回答。
函数。
1、定义域x:
2、值域:
3、奇偶性x: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4、截距:在x轴上没有,在x轴上为1。
对于性质1和2可以两条合在一起说,并追问起什么作用。(确定图象存在的大致位置)对第3条还应会证明。对于单调性,我建议找一些特殊点。,先看一看,再下定论。对最后一条也是指导函数图象画图的依据。(图象位于x轴上方,且与x轴不相交。)。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列表,描点了。取点时还要提醒学生由于不具备对称性,故x的值应有正有负,且由于单调性不清,所取点的个数不能太少。
此处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列表描点,给出十组数据,而学生自己列表描点,至少六组数据。连点成线时,一定提醒学生图象的变化趋势(当x越小,图象越靠近x轴,x越大,图象上升的越快),并连出光滑曲线。
二、图象与性质(板书)。
1、图象的画法:性质指导下的列表描点法。
2、草图:
当画完第一个图象之后,可问学生是否需要再画第二个?它是否具有代表性?(教师可提示底数的条件是且x,取值可分为两段)让学生明白需再画第二个,不妨取x为例。
此时画它的图象的方法应让学生来选择,应让学生意识到列表描点不是唯一的方法,而图象变换的方法更为简单。即x=x与x图象之间关于x轴对称,而此时x的图象已经有了,具备了变换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对称,教师借助计算机画图,在同一坐标系下得到x的图象。
最后问学生是否需要再画。(可能有两种可能性,若学生认为无需再画,则追问其原因并要求其说出性质,若认为还需画,则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再画出如x的图象一起比较,再找共性)。
由于图象是形的特征,所以先从几何角度看它们有什么特征。教师可列一个表,如下:
以上内容学生说不齐的,教师可适当提出观察角度让学生去描述,然后再让学生将几何的特征,翻译为函数的性质,即从代数角度的描述,将表中另一部分填满。
填好后,让学生仿照此例再列一个x的表,将相应的内容填好。为进一步整理性质,教师可提出从另一个角度来分类,整理函数的性质。
3、性质。
(1)无论x为何值,x都有定义域为x,值域为x,都过点x。
(2)x时,x在定义域内为增函数,x时,x为减函数。
(3)x时,x,xx时,x。
总结之后,特别提醒学生记住函数的图象,有了图,从图中就可以能读出性质。
三、简单应用x(板书)。
1、利用单调性比大小。x(板书)。
一类函数研究完它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后,最重要的是利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
例1、x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x与x;x(2)x与x;。
(3)x与1x。(板书)。
首先让学生观察两个数的特点,有什么相同?由学生指出它们底数相同,指数不同。再追问根据这个特点,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让学生联想,提出构造函数的方法,即把这两个数看作某个函数的函数值,利用它的单调性比较大小。然后以第(1)题为例,给出解答过程。
解:x在x上是增函数,且x。(板书)。
教师最后再强调过程必须写清三句话:
(1)x构造函数并指明函数的单调区间及相应的单调性。
(2)x自变量的大小比较。
(3)x函数值的大小比较。
后两个题的过程略。要求学生仿照第(1)题叙述过程。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x与x;x(2)x与x;。
(3)x与x。(板书)。
先让学生观察例2中各组数与例1中的区别,再思考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对(1)来说x可以写成x,这样就可以转化成同底的问题,再用例1的方法解决,对(2)来说x可以写成x,也可转化成同底的,而(3)前面的方法就不适用了,考虑新的转化方法,由学生思考解决。(教师可提示学生的函数值与1有关,可以用1来起桥梁作用)。
最后由学生说出x1,1。
解决后由教师小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1)x构造函数的方法:x数的特征是同底不同指(包括可转化为同底的)。
(2)x搭桥比较法:x用特殊的数1或0。
四、巩固练习。
练习: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板书)。
(1)x与xx(2)x与x;。
(3)x与x;x(4)x与x。解答过程略。
五、小结。
2、的图象和性质。
3、简单应用。
六、板书设计。
函数概念教案篇六
对数函数中底数的认识,所以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由来。
关于图象的绘制,虽然是用列表描点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描点前的盲目列表计算,也应避免盲目的连点成线,要把表列在关键之处,要把点连在恰当之处,所以应在列表描点前先把函数的性质作一些简单的讨论,取得对要画图象的存在范围,大致特征,变化趋势的大概认识后,以此为指导再列表计算,描点得图象。
函数概念教案篇七
函数概念的引入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先学习映射,再学习函数;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具体的实例,体会数集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即函数。为了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为了给抽象概念以足够的实例背景,以有助于学生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我采用后一种方式,即从三个背景实例入手,在体会两个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概念。继而,通过例题,思考、探究、练习中的`问题从三个层次理解函数概念:函数定义、函数符号、函数三要素,并与初中定义进行对比。
在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之前,还可以让学生先复习初中学习过的函数概念,并用课件进行模拟实验,画出某一具体函数的图像,在函数的图像上任取一点p,测出点p的坐标,观察点p的坐标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变化规律。使学生看到函数描述了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即无论点p在哪个位置,点p的横坐标总对应唯一的纵坐标。由此,使学生体会到,函数中的函数值的变化总是依赖于自变量的变化,而且由自变量唯一确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函数概念教案篇八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函数的概念,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函数的概念是人教a版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我们在初中阶段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为我们在高中学习函数的概念,这一内容进行了铺垫,而函数的概念又为后续学习函数的性质做了铺垫,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科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学琴方面,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入手,目前学生处于高一阶段,在中学已经初步探讨了函数的相关问题,为重新定义函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通过以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备了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并具备了学习函数概念的基本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
教学。
内容,及学生学情,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理解函数的概念能对具体函数指出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符号表示,某些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进步作用,加深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为,函数的模型化思想函数的三要素,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教学难点为函数符号fx的含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区间表示,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函数概念。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我们因此本节课我将采用,领导发现练习巩固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更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根据上面的教学方法以及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动手尝试,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分析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再创造过程,并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下面我将着重谈一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首先,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例如,正方形的周长也要与边长x的对应关系是l=4x,而且对于每一个x都有唯一的l与之对应,所以l是x的函数,这个函数与y=4x相同吗?又如你能用已有的知识判断y=x与y=x/x^2是否相同吗?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学习函数的概念,此部分我设计的意图是利用初中所学知识引入课题,由熟悉到陌生,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接下来,引导探求以书上的四个实例高速列车时间与路程关系,电器维修工人工作天数与工资的关系,时间与空气质量指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这四个实力为例,让同学们探究其对应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变量的变化范围,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第三部分,归纳。
总结。
形成知识,让学生总结第一到第四中的函数有哪些共同特征,由此概括出函数概念的本质特征,设计意图为使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会分析归纳共同点,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精神,第四部分变式训练巩固知识,思考反比例,函数y=k/x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各是什么?请用函数定义描述这个函数,这是为了通过变式使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举一反三的,能更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第五部分,深化知识习题训练,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将布置三道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做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第一题,第二题为基础题,第三题为选做题,习题训练复习巩固很重要,树立夯实基础目标,坚持事求是,脚踏实地。
基于以上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如下板书,我的说课到此完毕,谢谢大家,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函数概念教案篇九
在高中数学中,函数概念的教学是我们教师的一个难题。听了老师的讲座,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路,也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虽然对函数概念本质理解并非一次就能实现,它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通过多角度多章节的学习,学生才能有一个较完整的深刻理解。但我们在学生刚接触函数概念时就应让学成从多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第一,从初高中数学中对函数定义的比较中,让学生能从初中的描述性概念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到高中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定义函数,从而达到函数概念的提升,从而更好地解决如y=3这样的常数函数概念的解释。
第二要用好课本,用课本教,而非教课本。充分利用好课本中函数概念的背景教学,通过三个实例:炮弹发射;大气层臭氧问题,恩格尔系数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逐步学会数学表达和交流。
第三充分发挥函数图像的集合直观作用,加强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几何直观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理解函数概念以及性质十分重要。通过让学生作图观察图像充分认识函数概念的整体性。我觉得这种方法在高中阶段是贯彻始终的。只有让学生充分学好图像认识好图像,能看懂图像,能解释图像,那么对解决花束问题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函数概念教案篇十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对函数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中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函数的概念是学习后续“函数知识”的最重要的基础内容,而函数的概念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对它的理解一直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以及研究思路都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对以前学过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回顾与思考,力求提供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归纳、概括出函数的概念;并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辨析识别等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函数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函数,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从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出发,通过对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又通过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的例题,进一步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为下一步学习《一次函数图像》奠定基础,并形成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与意识.
函数概念教案篇十一
【目标】。
1.借助生活实例,引领学生参与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2.体会从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知识的方法,感知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联系的复杂性.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能看作函数.
2.初步感受函数表示的三种形式:表格法、图象法、解析式法.根据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会相应地求出另一个量的值.
3.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2.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教学难点】。
1.准确理解函数概念中“唯一确定”的含义.
2.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计意图】。
本节公开课在教师的精心准备之下,按照djp教学模式常规要求,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现将本节课中具体作以下几点反思:
1.函数对初中生来是第一次接触,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充分列举生活中有关变量的例子,让学生去感受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节课属于概念课,根据djp教学模式下概念课的要求,认真设计教学过程和修改学案,经过教研组多次研讨,最终形成此教学设计.
3.本节课在原有基础上作出了一些调整,在情境引入时,列举生活中的变量,并演示摩天轮模型转动,同时提出问题:在转动过程中,有几个变量?你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函数的概念,并由此进入情境1的学习,此环节由教师主讲,目的在于为后面学生讲解情境2,3作出示范,特别是在图像中,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成函数关系时,由于学生还没学习直角坐标系,所以通过ppt多次演示,教会学生判断方法,为后面的练习作好铺垫.
作者简介:冉龙海,男,1980年4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十中学校,研究方向:班主任教育工作。
函数概念教案篇十二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意义;了解弧度的意义,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初步了解有向线段的概念,会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表示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终边相同的角的意义和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一、问题.
1、角的概念是什么?角按旋转方向分为哪几类?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角分为哪几类?与终边相同的角怎么表示?
3、什么是弧度和弧度制?弧度和角度怎么换算?弧度和实数有什么样的关系?
4、弧度制下圆的弧长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5、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在各象限的符号怎么确定?
6、你能在单位圆中画出正弦、余弦和正切线吗?
7、同角三角函数有哪些基本关系式?
二、练习.
1.给出下列命题:
(1)小于的角是锐角;
(2)若是第一象限的角,则必为第一象限的角;
(3)第三象限的角必大于第二象限的角;
(4)第二象限的角是钝角;
(5)相等的角必是终边相同的角;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
(6)角2与角的终边不可能相同;
2.设p点是角终边上一点,且满足则的值是。
4.若则角的终边在象限。
5.在直角坐标系中,若角与角的终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则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是。
6.若是第三象限的角,则-,的终边落在何处?
例1.如图,分别是角的终边.
(1)求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含边界)的所有角的集合;
(2)求终边落在阴影部分、且在上所有角的集合;
(3)求始边在om位置,终边在on位置的所有角的集合.
例2.
(1)已知角的终边在直线上,求的值;
(2)已知角的终边上有一点a,求的值。
例3.若,则在第象限.
1、若锐角的终边上一点的坐标为,则角的弧度数为.
2、若,又是第二,第三象限角,则的取值范围是.
3、一个半径为的扇形,如果它的周长等于弧所在半圆的弧长,那么该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弧度或角度,该扇形的面积是.
4、已知点p在第三象限,则角终边在第象限.
5、设角的终边过点p,则的值为.
6、已知角的终边上一点p且,求和的值.
1、经过3小时35分钟,分针转过的角的弧度是.时针转过的角的弧度数是.
2、若点p在第一象限,则在内的取值范围是.
3、若点p从(1,0)出发,沿单位圆逆时针方向运动弧长到达q点,则q点坐标为.
4、如果为小于360的正角,且角的7倍数的角的终边与这个角的终边重合,求角的值.
函数概念教案篇十三
作为一个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函数的概念在日常学习中频繁出现。函数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可以说代表了程序的核心和基础。在学习和使用函数的过程中,我有幸深入了解了函数的概念,与之相关的特点以及它在编程中的应用等方面。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函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下面将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分享我对函数的概念的心得体会。
函数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段代码的封装,可以接受输入参数并返回一个结果。在编程中,我们可以将函数看做是一个工厂,按照我们需求将输入转化成期望的输出。通过函数的抽象,我们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更小的部分,使得代码更容易被理解和组织。使用函数还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我们可以多次调用同一个函数而不需要重复写同样的代码。因此,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对于编程能力的提升和编写高效代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段:函数的特点。
函数有三个主要的特点,分别是输入参数、返回值和可组合性。输入参数是指函数接受的输入,它们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数据,同时也可以没有输入参数。函数根据输入参数的不同,可以返回不同的结果。返回值是函数处理完输入参数之后得到的结果,我们可以使用这个结果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而可组合性则是指函数之间可以相互组合,通过一个函数的输出作为另一个函数的输入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函数的特点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组织和使用函数来编写出更加高效和灵活的代码。
第三段:函数在编程中的应用。
函数在编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首先,函数可以用于封装重复的代码。在编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同样的代码需要多次使用的情况,如果每次都重复写这些代码,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增加了代码的冗余性。通过使用函数,我们可以将这些重复的代码封装起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并且使得代码更易于理解和维护。其次,函数可以用于实现特定的功能。例如,计算一个数的平方、求两个数之和等,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编写相应的函数来实现,并且可以多次调用。最后,函数还可以用于编写更为复杂的程序。通过将一个程序分解成多个函数,每个函数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程序。函数的应用丰富多样,在编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函数对编程能力提升的作用。
掌握函数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对于编程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首先,函数可以提高编程效率。通过合理地封装和使用函数,可以减少代码的冗余性,提高代码的复用率,从而减少编写代码的时间和精力。其次,函数使得代码更易于理解和维护。通过将程序分解成多个函数,每个函数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维护程序,降低开发和维护的难度。最后,函数还可以提高程序的组织性和可扩展性。通过函数的抽象特性,我们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小的部分,每个部分负责特定的功能。这样既提高了代码的组织性,又便于后期的扩展。
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函数在编程中的重要性和灵活性。学习函数不仅是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更是掌握编程能力的关键。通过函数的学习,我不仅进一步理解了编程语言的结构和逻辑,还对如何利用函数来提高编程效率和代码的可维护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进一步加深对函数的理解,并在编程中充分发挥函数的作用,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
通过对函数的概念、特点以及在编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学习,我对函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函数是编程的基础和核心,掌握函数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对于编程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通过函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提高编程效率和代码的可维护性,并且使得代码更易于理解和扩展。函数的学习心得将引导我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更好地利用函数来提高编程能力,创造更加高效和优雅的代码。